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开端计划:美国自1965年起按照国会通过的一项法律开始实施的,该计划以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为主投入资金,又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

2质的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及所面临的不同的发展任务。

4发育:是指个体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程,主要指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脑儿的发育、生理的发育等。

5社区学前教育:指在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其家庭为对象的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所有的学前儿童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与发展。

6注意转移:是根据观察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

7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

8幼儿园课程:是指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意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活动。

9手眼协调: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动作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10敏感期:指幼儿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1想象: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2危机期:指发展的某些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

13游戏:主动、自愿、愉快、假象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最有效地活动。14学前教育学: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

15幼儿体育: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展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6“幼态延续”:社会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大意是指动物的后代出生后受其父母的“监护”和养育,直至其独立谋生或自食其力这样一个成长过程。人类的幼太延续指在某些方面,个体成熟后仍然保持幼体性状的现象。

17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应。

18性别角色: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和。

19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狭义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0人的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

21恩物:褔禄贝尔的创制的一套教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自然、扩大自然和发展能力,这套恩物的基本形状是圆体、立方体和圆柱体。

22表象: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的形象。

23中期目标: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要求。

24结构游戏: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25毕生发展:所有人类成员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发育成熟直到死亡的生命全程中,与年龄有关系的那些变化。

26同伴关系:年龄或年龄相近的幼儿,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相互协作的关系。

27直观形象法: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来获得表象和和直接经验的方法。

28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29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30公共产物: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31记忆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记住材料的最大数量。

32心理断乳期:13、14岁至16、17岁的少年期,在这个阶段,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

和准备,对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而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就把少年期称为“心理断乳期”。

33家长开放日: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之一,幼儿园可定期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参加园参观,参加园内的活动,能够增进家长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感性认识,了解教育内容,掌握教育方法。

34分离焦虑:婴幼儿与母亲或照顾他的熟人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紧张不安的情绪。

35保育员: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中,辅导教师负责婴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

36表演游戏:儿童按照故事、童话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表演。

37兴趣诱导法: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发展的方法。

38角色游戏: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的反应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39转折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40艺友制:学生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老师,边干边学,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

41年龄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心身发展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42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交,在做上学。

43最近发展区:指幼儿在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44学前教育:对胎儿至进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幼儿。

45儿童的发展: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映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并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

46情商: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47混龄教育:指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

幼儿身处同一环境中共同学习和生活。

48现代儿童观:现代人们对幼儿的认识。儿童与成人是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49亲社会行为: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50榜样示范法: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语言、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51家庭辅导站:设立于乡或村,由该地区的幼儿教师或幼教专职干部负责向本地区的幼儿家长普及保育与教育儿童的知识,并解答幼儿家长咨询,指导幼儿家长改善家庭教育。

52有规则的游戏: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叫教学游戏。

53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通过个人的努力集体的培养,其教学品质和教育素养逐渐成熟的过程。

54托儿所: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实行“以保为主,保教并重”的方针,负有教养3岁前幼儿及为其父母参加工作提供方便的双重任务。

55关键期: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56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7幼小衔接:幼儿园大班进入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58幼儿常规: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包括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59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的小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60保育:幼教机构中教养员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从事的卫生保健和安全防护工作。

61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事实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62遗传: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审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63生态系统观:由布朗芬伦纳提出的,他指出有这样一个结构,它能够对儿童在多元素情境下受到得影响系统性的排列,并且有助于考察这些影响与个体之间的互相作用。

64依恋:婴儿寻找并企图保持与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家庭里其它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

65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66自我意识: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

67行动研究: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是研究成功为实际工作者所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和改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68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69“白板说”:经验主义认识理论观点,由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

70个案研究法: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以揭示儿童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7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对直接的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冷热等具体形象和感觉的记忆。

72园长负责制:幼儿园在上级的宏观领导下,由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的教养工作管理和行政工作管理,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非行政组织进行监督的完整的领导体制。

73学前全纳教育:让有残疾的儿童在限制最小的环境里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偶、游戏、学习的教育模式。

74幼儿园活动:儿童在幼儿园中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生活活动、保育活动、教育活动、幼儿一日活动和幼儿的游戏活动。

75家长学校:对家庭里承担抚养教育幼儿责任的父母和其他长者进行系统教育和训练的学校。幼儿园举办家长学校,聘请儿童保健专家、幼儿教育专家,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传授保育、教育幼儿方面的知识技能。

76惩罚:一种对幼儿不良行为一种否定性的评价,从而使其改正不良行为或习惯的及其负面的强化法。惩罚以不伤害儿童身体和人格为原则。

77整个教学法:陈鹤琴提倡的,即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儿童去学。

78直观形象法: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教化手段,组织儿童展开观察、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79家长参与: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互相配合和协调一致。

80幼儿园生活活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动。生活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来园、离园、进餐、睡眠、盥洗、散步、自由活动等。

81青枝骨折:儿童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儿童的骨骼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包裹骨质的骨膜又比成年厚,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骨头没有完全折断,仅为骨质劈裂,折而不断。

82《母育学校》:夸美纽斯所著,世界上《母育学校》:夸美纽斯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认为学前教育应该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就是母育学校,母亲就是母育学校的教师。

83幼儿期健忘:心理学上把幼年时的记忆不能永久出现的现象叫做“幼儿期健忘”,与儿童脑的发育有关。儿童大脑各区域的成熟不是同时完成的,先发育的脑区域在3岁左右承当记忆的任务,但随着脑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晚成熟的脑结构控制了先成熟的脑区域,从而妨碍了原先所学习的东西,使人回忆不起来更早发生的事情,表现出幼儿期健忘。

84和谐发展全面培养原则:要在保证每个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的基础上,使其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幼儿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同时还要做到因材施教。

85蒙台梭利的自由原则:蒙台梭利认为,建立合乎科学的儿童教育,就是让儿童获得自由,让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表现

86发展适宜性: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幼儿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个别差异的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包括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

87启蒙性原则:指幼儿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幼儿教育的实质是启蒙教育。

88一日生活的总体功能:指保教结合、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处处渗透教育,在各个环节注意幼儿身体的养护,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89独立自主性原则:培养幼儿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90活动性原则:要求幼儿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的过程,以活动促进有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91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自然地生活中,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92儿童观: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态度和看法。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93沟通:人际之间信息的给予和接受。沟通是一种相互性的活动,需要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沟通能力使幼儿教师的能力要求之一。

94发现学习: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95幼儿常规:幼儿的行为常规。教师按照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96观察法:教育教学法直观形象法之一,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符合儿童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97故事法:幼儿园教学方法之一,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幼儿园运用故事这种手段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被称为故事法。

98讨论法: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不清的问题、互相关系中解决矛盾的问题,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共同讨论商议,互相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99角色扮演法: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的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100创造性游戏: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应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儿童特有的游戏,它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101自主性游戏:幼儿自己想出来、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比较符合游戏的特点,体现游戏本质,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102亲子游戏: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游戏行为,它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这是种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儿童游戏按照交往对象来分,可为亲子游戏、实物游戏、伙伴游戏这三种。

103过渡期:幼小衔接的特定阶段。在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前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既保留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

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

104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小衔接中的一种误区。提前用小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幼儿。表现在:一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拼音、书写汉字,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学习中只能较多使用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体会不到学习乐趣;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小学化,如教学长时间用语言方式教学。

105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联,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等。

106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应。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107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能动的状态,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108定向性注意:婴儿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主要是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又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消失。

109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偏向于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在同样的情况下对另一种刺激物注意的少的现象。

110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

111注意的选择:指对环境中各种刺激作出选择性的反应,使儿童在一定时刻选择主要的或符合需要的对象,并做出清晰的反应,它的发展依赖于生理的成熟与后天的学习、训练,个人的知识经验及兴趣、情绪有关。

112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指人在较短的时间性片段中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有一定的生理制约性,还取决与对象的特点以及注意者本人的知识经验。

113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保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使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自身的状态都有关系。

114注意的分配:指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即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同时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至少有一种是非常熟练的,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

115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恢复三个环节,其中恢复又分再认和再现两种形式。

116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

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儿童的延迟模仿和表象的发展有关。

117意义记忆:指根据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逻辑关系的理解,运用一定的记忆策略进行记忆,因此又称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

11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的揭示遗忘规律的图像表示法。内容: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的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119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地反映,基本特点就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120语言: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21言语: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和自己言语的过程。通过言语活动互相交往、交流思想。儿童言语发展,首先表现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能够越来越完善地运用语言和别人交往。

122内部语言: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

123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婴儿最早出现的是眼的动作和嘴的动作。上肢动作发展早与下肢动作。儿童先学会抬头,然后能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行走,也就是从离头部最近的部位开始发展。这种趋势也表现在一些动作本身的发展上。

124远近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也就是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手、腿)的动作。

125大小规律: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的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粗大的动作是指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也是大肌肉群的动作,包括抬头、翻身、坐、爬、走、跑、跳、踢、平衡等。大肌肉动作常常伴随强有力的大肌肉伸缩、全身运动神经的活动以及肌肉活动的能力消耗。精细动作是指小肌肉动作。

126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只配。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服从无的规律。

127个性: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129需要:指人脑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又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需求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130兴趣:指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的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动力性。

131社会性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132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狭义的亲子关系式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133社会性: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人们为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

134挫折:造成攻击性行为的主要直接的原因之一,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135幼儿园课程: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意的学生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136打击乐演奏活动:以身体大肌肉动作参与为主,运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同过打击乐操作来表现音乐的一种活动

137发音紧缩:婴儿1周岁以后出现的现象,在前语言阶段能发出的有的或没有的语音都不能发出,无意的连续音节大大减少,往往用动作和手势示意,独处时也停止了自发发音活动,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时期。

138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内容、方法和技能,并提供想要的材料,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

139口吃:儿童语言障碍中常见的现象,它表现为正常的言语节律受阻,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有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地将字讲出。

140幼儿园课程内容: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141幼儿美育: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142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3-6岁幼儿掌握母语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把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主要的研究对象,对3-6岁儿童加强口语听说训练。

名词解释

1..幼儿园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是帮助幼儿

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是实现幼儿

教育目的的手段。

2.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

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3.行为目标:取向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

4.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

反应的多元,而不是同质性。

5.课程实施:是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6.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7.相互适应取向:是指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课程计划与班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

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8.课程创生取向:指的是把课程看成是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

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而课程计划只是选择的工具

而已。

9.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一种以幼儿园为评价对象的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针对幼儿园课

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的课程价值、适宜性、

效益作出判断的过程。

10.忠实取向: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11.相互适应取向: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班级、小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

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12课程创生取向:指的是把课程看成是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是

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而课程计划只是选择的工

具而已

13.幼儿园课程内容:是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

态度、基本行为

14.逻辑组织法:是指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

15.心理组织法:是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

16.纵向组织法:指的是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原则,以先后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的方法。

17.横向组织法:指的是按广义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即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已有

的经验连为一体的方法

18.游戏操作:是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进行操作学习。

19.参观: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组织幼儿到园外,如自然界、生产现场、社会生活场所等去

学习的活动。

20.谈话、讨论:是教师和幼儿双方围绕一个问题或主体,自由地发表自己想法、意见,表达自己的

感受、体验,进行相互交流的过程。

21.讲解、讲述:是运用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事物或事情

22.实物: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对幼儿的发展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与环境互动的媒体。

23.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评价。它是在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

加以科学分析和判断,以此改进和调整课程方案,使在运作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

一种评价方式。

24.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结果评价。它是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实际效果进行验证的评价

方式。

25.定性评价:是评价者用语言文字作为收集、分析评价资料和呈现评价结果的主要工具的评价方式

26.定量评价:是评价者收集被评价对象的数量性的实政信息,用数量化指标来显示评价结果的评价

方式。

27.内部评价:又称自我评价,是指由幼儿园内部或教师本人对照课程评价标准,对园内或教师自己

的课程实施状况与效果作出分析和判断的一种评价方式。

28.外部评价:又称他人评价,是由有关人士或专门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对幼儿园课程的整体实施状

况作出判断的一种评价方式。

29.整体评价:即对全国、某一地区或某个幼儿园的课程运行状况进行整体评估。

30.局部评价:即对全国、某一地区幼儿园课程的某一方面或某幼儿园内部课程的某个方面进行评估。

31.单纯评价:即对更为具体、微观的课程要素的某个方面进行的评估。

32.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33.言语: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也是人们说出的话和听

到的话,又叫”话语”

34.广义的学前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

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35.前语言阶段:一般把儿童从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

(0-1岁)划为前语言阶段

36.语言发生阶段:从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到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概括性

的词的时期(2-3)划为语言发生阶段

37.2-3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38.发音紧缩现象:一周岁以后,儿童出现发音紧缩现象,在前语言阶段能发出的有的或没

有的语音都不能发出,无意义的连续音节大大减少,往往用动作和手势示

意,独处时也停止了自发发音活动,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时期。

39.1.5-2岁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儿童掌握词汇的第一个关键期,词汇量

迅速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

40.3-6岁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儿童语音逐渐定型

41.儿童文学作品:指那些与0-6岁儿童的心里发展水平及其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

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谜

语诗、绕口令、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41.谈话:是帮助学前儿童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活动。

42.有计划的谈话活动:这是教师制定一定的计划和教育活动方案,依据事先确定的话题,

有目的的组织儿童进行的活动。

43.叙事性讲述:即用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

44.描述性讲述: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劲舞的性质、特征

具体描述出来。

45.说明性讲述: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解说清楚的讲述形式。

46.议论性讲述:议论性讲述通过摆观点、讲事实来说明自己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对于培

养儿童的语言逻辑水平,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有效益。

47.听说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教育活动,它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活

动,含有较多的规则游戏的成分,能够较好的吸引儿童参与到语言学习

的教育活动去,并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完成语言学习任务。

48客观公正性原则:是指实施语言教育评价时,必须采取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

而不能凭主观臆断或参杂个人的情感因素,妄加评论或指责。

49.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除操

作技能外,广义的技术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

产的工艺的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5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

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的探索过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

早期培养。

5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取一切可行的评价

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效果进行测定,分析

目标的实现程度,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52.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

习,主动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在这个过

程中体验发现知识的智慧好和完成任务的胜利感。

53.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按计划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幼儿参加的活动

54.预定性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称正规性的科学教育活动,它是指教师根据儿童科学教育的

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课题,决定学习内容、方法和技

能,并提供相应的材料,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

行的科学教育活动。

55.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

应的材料,面向全体幼儿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

56.学前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

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

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有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

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养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

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57. 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里的认识。是儿童

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包括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

58. 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59.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共同活动并相

互协作的关系。

61.性别行为:是指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长辈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

式。

62.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

援助等。

63.移情是一种能力。是指体验到与他人相同的情感,以及从他人角度看待世界和自身行为

的能力。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内在的原因

64.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伤害他人或东西的行为,如打人、咬人、故意损坏东

西(不是出于好奇)、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等。

65.幼儿的自我教育活动包括自我认识活动、自我体验活动和自我控制活动。自我认识是主

体我对客体我的认知与评价,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自我体

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一种情绪体验。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自身言语和行动的

控制和制约。

66.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

病或者体质健壮。

67.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

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68.广义的体育:指现代体育,它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活动,旨在增强人的

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根据人们所从事体育活动的

具体目的不同,现代体育通常包括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以及学校体育。

69.狭义的体育:指学校系统的体育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按照年

轻一代生长发育的特点与基本规律,以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

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70.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活动:是指培养幼儿科学的认识、使用、养护和

锻炼身体器官以及生活卫生、进餐、睡眠、盥洗等基本生活能力的教育活动。

71.缺铁会患缺铁性贫血,却维生素D、钙、磷会引起佝偻病或骨骼畸形;而营养过剩或失

去平衡也会引起疾病,如肥胖症、夜盲症。

72.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活动:就是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饮食环境,督促幼儿自觉形成良

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73.焦虑:个体在预感潜在的危险或不幸时,会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和紧张的身体症状,这

就是一种焦虑状态。

74:恐惧:恐惧是对当前的危险或危及生命的事件的一种即刻的警觉反应。

75.口吃:是儿童语言障碍中常见的现象,它表现为正常的言语节律受阻,不自觉的重复某

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有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

费力的将字讲出。

76.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

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77.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着眼于美术本身,即以美术为本位,以教育为手段对学前

儿童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以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

78.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着眼于教育,即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

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

79.行为目标:是指在设计和实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时,以行为方式呈现美术活动的目

标。

80.过程目标:过程取向的目标关注的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提

出的相应目标。

81.表现目标:表现目标关注的是儿童在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而不是预期的结果。

它鼓励儿童运用已有的技能,拓展并探索他的观念和情感。

82.绘画活动:绘画是儿童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在一个平面上创造出直接可感的,具有

一定形状、体积、空间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即是他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反映,

又是其对事物的审美感受和评价。

83.手工活动:是靠是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成型的一种造型活动。

84.美术欣赏活动:儿童的美术欣赏是指儿童通过对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美好

事物的认识和欣赏,从中受到艺术的感染,并丰富艺术联想,来提高对艺术

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

85.物体画:是儿童在观察的基础上表现出物体的形状、色彩、结构、特征的绘画表现形式。

86.情节画:情节画是儿童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把与之相关的物体形象恰当地安排在画面

上的画面表现形式。

87.图案装饰画:图案装饰画是利用各种花纹、色彩,在各种纸形(如圆形、长方形、正方

形、三角形、菱形)和各种不同生活用品的纸型上有规律的进行装饰的绘画

表现形式。

88.泥工:泥工是运用泥进行的塑造活动,即以粘土、橡皮泥、面团等为材料,用搓、团、

压、捏、拉等手法来塑造形体的一种表现形式。

89.纸工:纸工是以不同性质的纸为主要材料,运用折、剪、撕、贴等各种技能进行造型的

活动。

90.学科课程:只是通过论理组织的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它强调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及

其结构组织课程内容。

91.活动课程:只是通过心理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它强调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

和发展水平来组织课程内容。

92.核心课程:这类课程围绕社会问题来组织内容,目的在于通过课程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生

活经验增强幼儿对生活的适应性。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归纳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归 纳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 .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中国古代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有语言教育,婴幼儿时期事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古代家庭十分重视培养孩子正确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识字教育,让孩子在入学前识得一些汉字,是一般家庭得普遍做法;计算,一般是粗浅得数字计算,多为日用的需要;自然常识,古代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进 行的方法,遇物而教。神童教育:中国古代,少数有良好天赋又有良好的严格的家庭教育的儿童,便被培养成“幼慧”儿童或“神童”。历代朝廷都非常重视出类拔萃的早慧儿童,采取措施,对神童加以选拔任用。4 .简述陈鹤琴的幼儿心理特点论: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 5 .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古罗马“农夫-军人”学前教育:家长制、小农经济和战备要求,决定了这时期罗马的育实施一种“农夫—军人”的家庭教育。男孩在幼年起就跟父亲学习农时耕作和军事本领,同时还要接受精神方面的教诲。儿童在家中也学习阅读、书写、计算以及骑马、游泳、作战和使用武器。真正成为一名农夫或军人为止。 2 .中世纪骑士的早期教育: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出生至7岁为第一阶段;7岁至14岁为第二阶段;14至21岁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即骑士养成的幼儿教育时期,都是在自己家里度过,教师是父母。教育的目的是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和身体养护。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 名词解释题 1.1.广义的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1.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 1.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1.5.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1.6.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生过程。 1.7.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1.8.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1.9.教育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封闭、灌输等不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化的教育。 1.10.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1.11.人的个体发展: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2.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2.3.文化(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4.文化(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2.5.文化传递: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在空间的流动,文化传递与传播过程补充、发展、丰富着文化,因为它注入了传播者的经验与整理创造。 2.6.文化选择: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 2.7.文化变迁:文化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文化变迁来自文化容的变化,并非所有的文化容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化变迁,只有当某种文化容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全局性、整体性变化时,才形成文化变迁。 2.8.人的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1.儿童的发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3.2.回忆说: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基本上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的先天知识(理念)。后天环境对人不具影响,一切研究、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 3.3.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而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所有儿童都按照这个顺序发展,

【精选】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3.自然后果惩罚法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5.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6.环境决定论: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 7.发展: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8.独立自主原则:指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 9.游戏化方法: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儿童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包括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 10. 幼儿常规即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11. 幼儿园环境从广义上讲,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 12. 完整儿童指儿童的社会、情感、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片面追求幼儿的特长和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专业重要概念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4.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5.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这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6.情境言语:是指只有在结合具体情境时,才能使听者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内容,并且往往还要用手势或面部表情甚至身段动作辅助和补充的言语形式。 7.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8.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9.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10.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11.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封闭.灌输等不民主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民主化的教育。12.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13.自然教育: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主张教育应遵循自然,顺应人的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方式,让儿童得不到自由的发展。要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 14.恩物:恩物(gift)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15.情商: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包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 16.幼儿的完整学习:为幼儿提供完整的.多方面的学习环境,及早激发幼儿在七大方面智力的充分发展,达到人类潜能的启发和健康身心的培养之境界。 17.整个教学法: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善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运用的教材以故事或自然为中心或出发点,组织儿童进行学习的方法。但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故事或材料都是来自于儿童的生活,并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18.创造性游戏: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儿童特有的游戏,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学前教育学和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榜样示范法 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幻想 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依法执教 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个别差异 一般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表演游戏 是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概念 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心理健康 指个人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除了没有心理与精神疾病的症状外,其个人的认知能力、情感表达、行为表现等各方面都应维持在一个正常且平衡的状态下,使得个人对自己以及对环境的调适能够得到最高且最好的效能,进而获得快乐、满足以及产生合乎社会文化要求的行为。 教育法律关系 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习惯化 个体不断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集中思维 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确定的答案。记忆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儿童观 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观点的总和,儿童观和教育观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广义的教育制度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前班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现阶段,它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城市,是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 有意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教育行政复议

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开端计划:美国自1965年起按照国会通过的一项法律开始实施的,该计划以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为主投入资金,又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 2质的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及所面临的不同的发展任务。 4发育:是指个体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程,主要指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脑儿的发育、生理的发育等。 5社区学前教育:指在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其家庭为对象的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所有的学前儿童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与发展。 6注意转移:是根据观察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 7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 8幼儿园课程:是指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意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活动。 9手眼协调: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动作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10敏感期:指幼儿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1想象: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2危机期:指发展的某些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 13游戏:主动、自愿、愉快、假象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最有效地活动。14学前教育学: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 15幼儿体育: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展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举例说明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情景中的作用】: 幼儿教育活动情景是教师或教师与幼儿共同概括教育目标和内容设置的教育活动情景。 作用:一、建构教育活动情境:就且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只有在一种开 放性的教育活动情境中,才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聪明才智,形成良好的品质与个性,发展健康的体能,促进社会交往能力。 二、监控教育活动情境:1.以物质情境及媒介。2.以幼儿群体为媒介,利用幼儿之 间的相互影响,实现教育目标。3.以教师自身为媒介,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良好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幼儿。4.实行教师角色转换。 三、调节教育活动情境:1.调整物质情境。2.调节教育活动情境气氛。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现象的科学。【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原则】: 一. 客观性原则:研究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实,按照心理的本来面 目加以考察,并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 发展性原则: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 三. 教育性原则:研究者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宗旨,选择富有教 育意义的课题,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学习有何特点,】

1. 游戏是幼儿学习基本的形势和方法。 2. 幼儿在生活中学会学习。 3. 幼儿学习强调真实的经验和主动的参与。 4. 幼儿学习需要幼儿园教学的适应与促进。 【简述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1. 象征性游戏是主要的游戏类型。 2. 动作日益丰富和精通起来,言语也逐渐发展起来。 3. 象征性游戏中以角色游戏最为典型。 4. 幼儿游戏中,其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 观察法: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对自然状态下发生 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研究方法。 2. 实验法: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认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 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 法。 3. 调查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的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 料的收集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4. 测量法: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按照规定的程序,收集有关资料的数据资料并加

(完整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名词解释)

规律:事物在运动和发展变化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或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专门探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阐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在方式方法和程序上的规范。 科学: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理性认识,表现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研究:是人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范,探究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以便发现新事物,获得新知识的社会活动。 客观性原则: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妄自论断。 系统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研活动中运用系统的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以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水平;要求研究者在教育活动内外,在各种因素的普遍联系中来探索规律,并充分认识研究活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工作中的相互关系,优化研究活动的各种因素,追求研究活动的整体功能。 伦理性原则: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给他们造成身心伤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研究者以科学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学前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所进行的研究。 教育性原则:要求研究工作者要以有效地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研究活动的宗旨,在研究过程中使研究活动符合学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并尽可能做到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的和谐统一,防止和避免研究工作对儿童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科研课题:科研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科研活动的主题。它是科研工作者在专业学习或实践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或一系列的操作步骤从业已发现和形成的理论或实际问题中挑选出来的并确立为某项研究活动所要具体解决的课题的问题。 研究方向:研究者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研究活动在内容上的取向,它规定了研究者选择课题的领域或范围,使研究工作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积累性。 创新性原则:要求研究者选择的课题是该领域中前人或他人所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使研究过程或研究的结论能有新的发现,产生新的认识,为人们提供新的知识。 科学性原则:选择课题必须有事实根据和理论依据,也就是说,理论课题要有事实依据,应用性课题要有理论依据。 价值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在选择科研课题时应具体分析和衡量课题的研究价值,尽可能地选择有较大研究价值的课题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论证:通过搜集和运用各种理论和事实依据对课题的科学性及课题研究活动的价值性和可行性进行确认和评估。 科研设计:研究者要遵循科学认识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具体的课题的研究活动中各方面的工作和活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计划,协调科研活动的各种要素,以便正确有效地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目的,获得科学结论的活动。 科研假设:科研活动中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研究所要具体探讨的问题的本质或规律所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的解释,是研究者针对某一研究课题在研究活动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研究结论。 文献:泛指运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切有价值的典籍,包括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幻灯片、缩微胶片和各种形式的电脑软件等。 学前教育文献:记载了有关学前教育知识和信息,对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有价值的各种文献,它是对人类从事教育活动,尤其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 教科书:为某个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学习而编写的专业书籍,偏重于阐述某门学科(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介绍学科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和讨论的问题,在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有严格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文献检索:研究者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图书馆和资料中心查找文献资料的活动。 精读:在粗读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求通、求透、求新的阅读。 文献综述:研究者在全面搜集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和比较,就一定时间内出版发表的有价值的文献的主要内容所撰写的评述。 抽样:按照一定原则从总体中抽选样本的过程。 总体:又称研究总体,是指在课题适用的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即全部研究对象的总和。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量。 随机性原则:抽样时应使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同等被选人样本的机会或概率。 成组抽样:又称整群抽样、区域抽样、聚类抽样,是指成群或成组地抽取样本单位或个体的一种抽样方法,也就是说,它把总体中的群体而不是个体作为抽样单位进行随机抽样,然后把抽取的群体中的全部个体作为样本。 研究计划:研究者在研究设计的基型上对研究适动各方面的工作和研究活动的过程所作的全面规划,是指导和规范研究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观察法:是研究者运用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对处于自然状态中的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探究,从而获取科学事实、探索科学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时间取样观察法: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行为表现的时间特点:确定具体的观察时间,对选定时间,内研究对象的特定行为表现和相关事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 参与性观察:观察者在不暴露观察目的的情况下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活动中去,在与研究对象共同活动时从内部进行的观察。 事件取样观察法:是研究者根据自己对要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的认识,选择与该类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的事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 操作性定义: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的主要特征和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行为之间的差别进行的具体描述。 观测指杏示:衡量观察对象行为表现及其变化的数量化表征。 主观偏见:就是在观察过程中,因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观察者对观察结果所作的不符合客观性原则的或不公正的评价、判断和解释。 实验观察法: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在对观察对象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加以控制或改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无结构观察法: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范围,记录简单,对观察过程也不进行严格控制的观察。 轶事记录法:观察者发现研究对象表现出有价值的行为时随即进行的描述性的记录,它 不受时间条件的限制。 调查法:调查研究法的简称,是研究者根据 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地运用座 谈、访问、测验、调查表等手段来收集研究 对象的有关资料,并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和 分析,来认识事物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调查者通过向有关单位或研究 对象发放经过设计的统一的问卷来收集研 究资料的调查。 访谈调查法:是调查者通过口头交流的方 式,向调查对象提出经过思考或设计的问 题,引起调查对象回答问题来收集信息资料 的一种调查。 事实性问题:关于曾经发生过的、业已存在 的或将要发生事件、事物的状态、人的实际 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它一般涉及三种事实: 人口学资料、事物的状态和人的实际行为。 5.问卷:原意是指一种为了统计和调查用 的表述问题的表格。 在科学研究活动中,问卷就是研究者根据研 究的需要编制而成的用以反映研究内容、收 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文件,是研究者收集研究 资料的一种工具。 态度性问题:关于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某 一现象或某类人的认识、态度以及有关的感 受或体验等方面的问题,它往往涉及人的思 想、观念、价值倾向、动机、兴趣爱好等方 面的内容。 问卷回收率:研究者收回的由被调查者填答 好的问卷的数量占发放问卷数量的比例。 问卷有效率:指研究者收回的问卷中资料完 整有效的问卷所占的比例。 封闭性问卷:也叫结构型问卷,它是问卷设 计者既提出问题,又对问题回答的形式作出 具体规定的问卷。 开放性问卷:又叫做无结构型问卷,是指设 计者只提出问题,而不提供答案,甚至对问 题回答形式不作任何具体要求的问卷。 综合性问卷:研究者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设 计而成的兼有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 问卷。 邮寄问卷:通过邮局来发放和回收的问卷。 结构性访谈法:又称标准化访谈,是指访谈 者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事先规定的访谈 内容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并要求受访者按 规定的标准回答提问的正式访谈。 非结构性访谈法:只按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 提纲进行的非正式访谈。 社会认可效应:被调查者在填答问卷或回答 问题时,是按照社会通常的规范或人们普遍 的期望来回答问题,而不反映自己真实的观 点、态度和行为。 测验法: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者根 据研究的需要,运用客观性的测量工具来收 集有关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结果的数量化 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揭示教育活动的 效果,探索教育活动的规律的一种研究方 法。 常模:是某一总体在某个方面已经达到的平 均成绩(或总体的平均发展水平)。 标准化测验:是指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进 行的测验。 量表:就是由教育或心理专家按照严格的科 学程序编制而成的用于测定和评价个体某 种心理品质的标准化的测量工具,一般由测 验指导手册、测验专用的物品材料及记录表 格等组成。 自编测验:是研究者运用自己编制的测验工 具进行的测验。 常模参照测验:以常模作为评价标准,可以 确定每个被试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的测验。 目标参照测验:是以事先规定的标准作为测 验结果的评价标准的测验。 参照点:是由测量编制者所确定的数据单位 的起点,也是对不同儿童在某个方面的差异 进行比较的标准。 操作测验:是测验内容不涉及文字,而是以 实物、图形和工具呈现,被试只需动手操作 即可完成的测验。 纸笔测验:指测验内容为文字材料,被试用 文字来回答问题的测验。 人格测验:一般是指对研究对象的个性倾向 性方面的测试,包括对人的兴趣、态度、意 志、情绪、性格、气质等内容的测试。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1985年由北京师 范大学张厚粲教授、陈帼眉教授等人编制的 用于测试我国城市和大城市郊区3~6岁幼 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其测试 内容分为4个部分16项分测验。其中第1、 2、4项是语言能力测验,第 3、5、6、7、 8项是认知能力测验,第9、10、11项为 社会认知能力测验,第12~16项为身体素 质和动作技能测验。 专家评价法:将制作完成的测验工具及其相 关材料送交教育测验方面的专家,请其对测 验工具及其制作的过程作全面的分析,并提 出评价意见。 测试结果分析法:制作者自己选择一个具有 代表性的样本,通过对该样本中的被试进行 系统的测试来获取反映测试过程和结果的 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评估来鉴定测 验。 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采取一 定的方式来主动地操纵和控制某些条件,使 所要研究的现象发生或产生变化,通过观测 现象产生或变化的事实来确定条件与现象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 指导,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操纵某些 条件,控制某些条件,并观测特定的教育现 象随之发生的变化,以探索不同教育现象之 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研究方 法。 现场实验:也叫自然实验,是在实际的教育 情景中进行的实验。 自变量: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为引起 研究对象的身心发生预定变化而确立并呈 现或施加给研究对象的刺激,也叫刺激变 量,又因它被认为是造成某种教育现象发生 变化的原因,又被称为原因变量。 因变量:是在教育实验中伴随研究者对自变 量的操作而发生或产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又称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研究中出现的除自变量 以外,一切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而干扰实 验结果的因素。 前实验:是最原始的一种实验类型,它是对 任何无关变量都不进行控制的实验。 准实验:是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 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 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的控制的实 验。 真实验:是指严格按照实验法的科学性要 求,随机地选择和分配被试,系统地操纵自 变量,全面地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 实验设计:是根据实验课题的研究目的,为 科学地验证理论假设而对实验的条件、实验 的形式和实验的操作程序等所作的具体计 划和安排,并形成和制定完整的实验计划。 双盲法:研究者在实验中既不让实验的主试 也不让被试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和意图,这 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试的态度、被试间自 变量的扩散等方面的无关变量。 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可解 释程度和可归因程度,或者说是实验的结果 能否归因于实验者对自变量操纵的程度。 教育实验的外在效度:是指实验所得结论的 可推广程度,即实验结果能被正确地应用到 其他非实验情景、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 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 教育实验的总体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推广 到相同或相近的对象总体中去的程度。 教育实验的生态效度:是指实验结论能从实 验情境推广到一般的各不相同的教育情境 中去的程度。 多重处理干扰:一个被试受两项或两项以上 的处理,会产生一种后遗效应,导致不能推 广到单独处理中。 测验的交互作用:前测与实验处理发生作 用,并导致结果不能推广到未经过前测的群 体中。 随机分配等组前后测设计:这是教育实验中 一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设计。其具体的操作 是:随机抽选被试,并将被试进行随机分组。 然后使实验组接受自变量操纵,而控制组不 进行实验处理。两组在自变量操纵前后都进 行因变量观测。 经验: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 中通过探究和反思而获得的有效的知识和 技能。 教育经验:就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获 取的从事教育活动的有效的知识和技能,是 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工作中努力 探索和不断思考的结晶,是通过日积月累而 逐渐形成和丰富起来的。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在不进行任何特殊处 理和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人们依据教育实践 所提供的事实,对从实践中获得的教育经验 进行分析和概括,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 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经验思维方法:是相对于理论思维方法而言 的,它是人们运用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形成 的亲自感受、直接知识乃至传统惯例等进行 思维活动的方法,其主要功能是认识和把握 具体事物及外部联系,借此获得新的经验和 将经验上升形成一定层次的理论。 理论思维方法:是依据一定的系统知识、遵 循严密的逻辑而进行思维活动的方法,它是 用来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的。 描述性总结:具体陈述经验产生过程中经验 主体是怎样想、怎样做、有何成效等一系列 事实,其经验总结的过程与结果帮有个人特 点,尚处在感性认识水平。 解释性总结:除了对经验产生过程的一系列 事实进行描述之外,还必须分析经验存在的 理论依据,揭示其原因和理由,发现与经验 相关的事实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 关系,这是一种较深层次的经验总结。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的教育改革 的探索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它是研究者为 科学地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在对问 题诊断分析的基础上来拟定和实施行动计 划的一种循环研究的程序性方法。 预诊:是研究者为准备实施某次研究活动而 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分 析。 论证会:是对教育经验总结所形成的结论进 行论证的一种方式,就是邀请有关的教育理 论和实践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的人员集 中对某次教育经验总结的研究活动及其结 论进行研讨,鉴定其科学性和价值性的水 平,并提出有关意见。 研究资料的整理: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 对研究活动中收集到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 符合科学要求的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 的研究活动。 研究资料的分析:是研究者在对原始的研究 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资料的性质和特 点以及各种各类的研究资料之间的相互关 系进行具体剖析,以求发现各种教育现象之 间的关系,探求教育活动规律的科研活动。 文字资料:是指以文字记录下来的反映研究 对象行为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以及研究对 象的意见、态度等方面信息的描述性资料。 数据资料:是指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 中,通过调查、观察、测验等方法得到的用 数量形式来表现的有关资料。 摘要:就是研究者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 比较鉴别,“去粗取精”,区分主次,将最典 型、最能反映实际问题的内容突出出来。 比较: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确定事物或现 象之间的异同的一种思维方法,或者说是一 种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中寻找差异性,或从 具有差异性的事物中寻找同一性的思维方 法,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纵向比较:是对同一组(个)研究对象在不 同发展时间的行为表现进行的比较,或者是 对某一事件在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上的特 点所作的比较。 横向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同时并存的 各种事物或各种现象所进行的比较。 求同比较:就是对不同事物或现象的同一性 方面进行的比较。 求异比较:就是对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差异性 进行的比较。 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将事物(或事物 的属性)按特定的关系进行区分的思维方 法,即将某些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与其 他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区别开来的方法。 分析: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 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考察,从而 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综合:是指将有关事物各个部分和要素联结 成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力求从整体的认识上 来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 定性分析:是为了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 种性质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 是”的问题。 定量分析:是为了确定研究对象各成分的数 量而进行的分析,主要解决“有多少”的问 题。 归纳:是从已有的具体事实或个别性的结论 出发,概括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结论的思维方 法。 完全归纳法:是指从所有的个别事实和各个 部分中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研究方法。 不完全归纳法:是指从部分事实中归纳出一 般结论的方法,又可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 归纳法。 演绎:是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和 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或特殊结论的方法。 公理演绎:是指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公理 和结论出发进行的演绎。它由三个判断组 成,其中前两个判断是前提,后一个判断是 结论。 假设演绎: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演绎。它 是一种条件判断,即前一个判断的存在是后 一个判断存在的条件。 统计图:是运用点、线、面、体组成的几何 图形来更形象更概括地表明所研究的问题, 便于理解和记忆。中数:是指按大小顺序排 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正中间的数,又称中位 数。 正相关:是指两列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同,即 一种变量变动时,另一种变量也发生或大或 小的同方向的变动。 负相关:是指两列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即 一种变量变动时,另一种变量发生或大或小 的反方向的变化。 零相关:是指两列变量之间毫无关系。 教育科研成果:是指教育科研工作者在科学 研究过程中,通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而发 现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 值的、被同行专家认可的增值知识。 教育科研成果表述:是指研究者在科研过程 基本完成之后,按一定的形式和规则,运用 文字或图表等对研究过程及所获得的结论 进行系统的阐述和表达。 论文:是专门讨论和研究某个问题的文章。 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在自己对 某一教育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并 获得一定的结论之后,用来系统地阐述研究 过程及研究结论的文章。 科研报告: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表现 形式,是用来系统地阐述某项教育实证研究 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研究文章。 评价:是人们以客观事物进行的一种价值判 断活动,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作用、功能进 行分析、判断和评定的社会活动。 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是人们对某项教育科学 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效用性等方面所进行的 分析、判断和评定。 自我评价:是研究人员对自己已取得的教育 科研成果进行的评价。 同行专家评价:是聘请相同(相关)领域中 具有一定学术专长的专家来对教育科研成 果进行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是评价者根据具体的评价标 准是对研究成果所作的评语式的鉴定。 定量评价:是评价者通过借用或编制评价工 具、运用数量化的手段来对教育科研成果进 行评价的方法。 价值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在选择科研课题时 应具体分析和衡量课题的研究价值,尽可能 地选择有较大研究价值的课题开展研究工 作。 科研设计:研究者要遵循科学认识的客观规 律的前提下,对具体的课题的研究活动中各 方面的工作和活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计划,协 调科研活动的各种要素,以便正确有效地达 到认识客观事物的目的,获得科学结论的活 动。 结构性访谈法:又称标准化访谈,是指访谈 者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事先规定的访谈 内容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并要求受访者按 规定的标准回答提问的正式访谈。 常模参照测验:以常模作为评价标准,可以 确定每个被试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的测验。 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 指导,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操纵某些 条件,控制某些条件,并观测特定的教育现 象随之发生的变化,以探索不同教育现象之 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研究方 法。 描述性总结:具体陈述经验产生过程中经验 主体是怎样想、怎样做、有何成效等一系列 事实,其经验总结的过程与结果带有个人特 点,尚处在感性认识水平。 解剖麻雀法:即研究者注重个案的典型性或 对某类总体的代表意义,企图通过对个案的 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虑和分析来认识 同类个体或事件的一般性质的个案研究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研究者以科学的思想和 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学前 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所进行的研究。 成组抽样:又称整群抽样、区域抽样、聚类 抽样,是指成群或成组地抽取样本单位或个 体的一种抽样方法,也就是说,它把总体中 的群体而不是个体作为抽样单位进行随机 抽样,然后把抽取的群体中的全部个体作为 样本。 封闭性问卷:也叫结构型问卷,它是问卷设 计者既提出问题,又对问题回答的形式作出 具体规定的问卷。 参照点:是由测量编制者所确定的数据单位 的起点,也是对不同儿童在某个方面的差异 进行比较的标准。 教育实验的生态效度:是指实验结论能从实 验情境推广到一般的各不相同的教育情境 中去的程度。 个案追因研究:就是在某种教育现象发生或 研究对象的某种身心品质形成以后,研究者 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教育现象发生或研究对 象身心品质形成过程的各种资料,追寻和探 究其发生或形成的原因的个案研究。 求同比较:就是对不同事物或现象的同一性 方面进行的比较。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归纳

1 .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中国古代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有语言教育,婴幼儿时期事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古代家庭十分重视培养孩子正确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识字教育,让孩子在入学前识得一些汉字,是一般家庭得普遍做法;计算,一般是粗浅得数字计算,多为日用的需要;自然常识,古代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进 行的方法,遇物而教。神童教育:中国古代,少数有良好天赋又有良好的严格 的家庭教育的儿童,便被培养成“幼慧”儿童或“神童”。历代朝廷都非常重视出类拔萃的早慧儿童,采取措施,对神童加以选拔任用。4 .简述陈鹤琴的幼儿心理特点论: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 5 .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古罗马“农夫-军人”学前教育:家长制、小农经济和战备要求,决定了这时期罗马的育实施一种“农夫—军人”的家庭教育。男孩在幼年起就跟父亲学习农时耕作和军事本领,同时还要接受精神方面的教诲。儿童在家中也学习阅读、书写、计算以及骑马、游泳、作战和使用武器。真正成为一名农夫或军人为止。 2 .中世纪骑士的早期教育: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出生至7岁为第一阶段;7岁至14岁为第二阶段;14至21岁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即骑士养成的幼儿教育时期,都是在自己家里度过,教师是父母。教育的目的是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和身体养护。 1 .《普洛登报告书》(1966):1966年,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普洛登女士发表了一篇报告书。该报告在第九章《为义务教育前的幼儿提供教育设施》中,呼吁大力发展英国的幼儿教育,尤其是在教育不发达的地区。该报告提议:(1)幼儿教育应以20人为1组划成1 个“保育集体”;1~3个保育集体组成· 个“保育中心”;它们可以与保育所或者儿童中心的诊疗所结合起来。(2)在公立保育机构得到扩充之前,地方教育当局有权对非盈利私立保育团体进行援助,以资鼓励。(3)最理想的是将保育集体在内的一切幼儿保护服务机构都统一在各个收容儿童的设施及小学校的领导之下,同时,在制定新的地区计划和对老区重新规划时,也应充分考虑到幼儿教育。 2 .《哈比教育法》:1975年法国颁布的一个法案。规定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启发儿童个性;消除儿童由于出身和家庭条件差异而造成的成功机会的不均等;早期发现和诊治儿童智力上的缺陷及身体器官上的残疾;帮助儿童顺利完成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根据此法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学前教育实际上发挥着四重作用,即教育、补偿、诊断治疗及与小学衔接的作用。 3 . 日本《幼稚园令》(1926):1926年,文部省制定了日本第一部《幼稚园令》。该法令规定幼儿园教育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环,首次明确了幼儿园在日本教育体制中的位置;规定幼儿园是为父母都从事生产劳动、无暇进行家庭教育的阶层的幼儿而设的保育机构;规定幼儿园以保育幼儿身体健康、培养善良性格、辅助家庭教育为目的;放宽了入园年龄的限制。 1 .发生认识论:所谓“发生认识论”是关于儿童智力(思维)发展的结构理论,其探索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儿童出生后,认识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受哪些因素所制约,其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问题。 2 .结构:所谓结构,也叫整体、系统或集合,“是具有整体性的阿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结构具有三个基本性质,即整体性、转换性、自我调整性。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学校教育 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活动。 2.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3.受教育者 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 4.教育容 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 5.人的个体的发展 是指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6.身体的发展 是指身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 7.心理的发展 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的发展。 8.全民教育 是保证每一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9.终身教育 是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 第二章 1.物质环境 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天然环境包括: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人工环境包括: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环境等) 2.精神环境 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3.狭义的文化 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4.广义的文化 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文化变迁 是指文化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

6.人的个体社会化 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第三章 l.发展 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2.儿童的发展 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3.遗传决定论 这一流派认为,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有限的,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这一理论夸大了遗传及生理成熟的作用,忽视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其他条件。 4.成熟势力说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而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该理论夸大了生理成熟的作用,忽视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其他条件。 5.环境决定论 这一流派强调后天影响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6.年龄特征 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及发展趋向。 7.儿童观 是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8.社会本位儿童观 儿童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社会群体的正式成员受到尊重,他们不过是父母的隶属物,没有任何权利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权也得不到保障。在这种儿童观下,儿童受教育只不过是成人的赐予或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需要。教育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造就出符合成人或成人社会期望的某种类型的人。成人在教育过程中享有绝对的权威,学习也变成了苦役。9.人本位儿童观 尊重儿童和儿童所有的各种权利,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10.教育观 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第四章 1.“白板说” 由英国学者洛克提出。他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2.恩物 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