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V

第1章绪论 (1)

第1. 1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第1. 2节研究现状 (1)

第1. 3节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第2章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理论基础 (3)

第2. 1节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总体设计理念 (3)

第2. 2节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在运用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3)

第2. 3节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范围 (5)

第2. 4节企业所得税允许扣除的内容 (6)

第3章对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具体讨论 (10)

第3. 1节营业成本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10)

第3. 2节工资薪金支出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11)

第3. 3节职工福利费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13)

第3. 4节业务招待费支出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15)

第3. 5节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16)

第3. 6节累计折旧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17)

第3. 7节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19)

第4章做好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工作的建议 (21)

第4. 1节加强对会计和税法差异的协调,适当缩小计税所得和会计所得的差异 (21)

第4. 2节对个别扣除项目的具体内容作出相关规定 (21)

第4. 3节加强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纳税认知 (22)

第4. 4节加强税收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22)

第4. 5节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 (23)

第4. 6节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税收筹划 (23)

第5章总结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 (28)

附录1:外文原文 (28)

附录2:外文译文 (35)

附录3:毕业论文任务书 (39)

附录4:开题报告 (41)

对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探讨

摘要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和企业对利润进行分配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体现税收的量能负税原则,也具有较强的组织收入功能和增强税制弹性的潜力,对营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公平竞争的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所得税是现行税制中的重中之重,是纳税人和征收机关关注的重点税种。允许扣除项目是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合理、合法纳税及降低税负的重要环节。本文在《中国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国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背景下展开讨论。尽管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己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运行,其中的一些瑕疵己不可避免的显露出来。如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给企业和征收机关均带来很多的不便,也同时增加企业和征收机关的纳税成本和征收成本,另外现行税法大量采用较为抽象的形容词,不够具体,缺少针对性。本文从总体上理解现行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设计理念,进一步了解现行企业所得税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内容,通过对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政策详细解读,对实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政策解析进行分析,根据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给纳税人和征税机关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企业所得税法;扣除项目;差异

中图分类号:D922. 222

Discussion of the deduction items for the enterprise income tax

Abstract

Income Tax for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national and corporate for distribution profits, it can not only reflect tax principles that based on the ability of enterprises to pay taxes, also has a strong function of organizing income and increase the potential of the tax system' elasticity,has a pivotal role for fair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under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 environment. Income Tax for Enterpris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type of tax in the current tax system, and draw great attention of taxpayers and collecting authorities. Allowable deduction calculation is an important step for calculating taxable amount to enterprise income tax, and it helps enterprise to calculate tax, and reduce tax burden reasonably and legitimately. The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Enterprise Income Tax and The Implementation Regulation of the La 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Enterprise Income Tax. Alth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has achieved great results, but after such a long run, some of these defects has inevitably revealed. For exa mple, the current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has a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from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which brings a lot of inconvenience to enterprises as well as collecting authorities, and increases cost of paying tax and collecting tax. On the other hand, the current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use many indistinct adjectives, which are not specific enough This paper will help understand of the design concept of the prevailing enterprise income tax deductions,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licy in the current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processing analysis, and then for the above problems, mak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with hope that it

shall help tax payers and collecting authorities for calculation.

K ey Words: Income Tax for Enterprises;deduction items; difference

第1章绪论

第1. 1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和企业对利润进行分配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现行的税制体系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体现税收的量能负税原则,也具有较强的组织收入功能和增强税制弹性的潜力,对营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公平竞争的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为了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对外资企业给予了优厚的待遇,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这样的差别待遇对内资企业的税负不公平矛盾日渐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商投资的要求更低,外资企业在更多的领域内都与内资企业有着激烈的竞争,如果继续实行差别待遇,势必违背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2007年颁布了《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它不仅提高了内资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且也更进一步为吸引外资、公平各类企业税负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实际运行,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中的一些瑕疵也逐步凸现出来,如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给企业和征收机关均带来很多的不便,也同时增加企业和征收机关的纳税成本和征收成本,另外现行税法大量采用较为抽象的形容词,不够具体,缺少针对性,其多处使用比较模糊的言辞“有关的”、“合理的”、“确需的”、“必要的”、“符合条件的”、“一定比例的”等等,涉及具体操作的税前扣除项目的规定也大量使用这样模糊的定义;本文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为出

发点,通过对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政策详细解读,对实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政策解析进行分析,根据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给纳税人和征税机关提供一定的帮助。

第1. 2节研究现状

自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来,国内很多学者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税务学会“企业所得税”课题组在2009年时针对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如用词抽象不具体,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问题等。对于扣除项目规定中用词抽象的部分,吴伟在2012年时就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实际发生”原则该如何正确理解进行了研究,并对实务中的个别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每一个企业都不能避免发生的工资薪金在税前的扣除问题是个引人注意的问题,卢富添、找勇、胡升庆在2009年主要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负担的个税能

否税前扣除进行了研究,而董春辉也从另一方而对工资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2012年时其对实际操作中工资薪金与劳务费应如何正确区分进行了研究。捐赠

是每个人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自然而然的纳税人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就会对捐赠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标准进行研究、分析。刘勇在2011年就对《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企业公益性非货币资产捐赠税前扣除规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现行规定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立法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案例,提出了完善企业公益性非货币资产捐赠税前扣除的建议。由于现在的筹资渠道的多样化,很多企业采取向自然人借款,向自然人支付利息,所以很多企业而临着向自然人借款部分的利息支出该如何在税前列支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王利娜在2010年

通过解析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政策,对实务中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从浮动利率的确定、扣税凭证的管理和无息借款的纳税风险三个方而进行了分析。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部分,所以国内对其的研究也是不计其数的,在此不一一列举。本文主要对扣除项目中营业成本、工资薪金支出等在实际处理中的问题结合对税收政策的解析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建议第1. 3节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分析了税前扣除项目的税收政策,对实际处理中的情况通过结合对税收政策的理解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本文的研究以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为基础,针对扣除项目在实际中的情况展开讨论,研究分析方法为案例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而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在实际执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改善的建议。

第2章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理论基础

第2. 1节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总体设计理念

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总体设计理念为“一般扣除规则来概括,禁if扣除规则为主体,特殊扣除规则来调整”。即对于整个扣除范围给予整体的概括,对于

不能在税前扣除的项目一一列举明确规定,对于特殊的扣除项目通过设计其可在税前列支的限额来调整。在执行过程中,若遇到规定针对同一事项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规定时则应遵循以下几点大的原则:特殊否定原则优于一般扣除规则,即特别针对这一事项给予否定的标准要优于一般的规则。例如,税法规定,扣除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同时又规定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不允许扣除,所以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成本费用等不允许扣除。特殊肯定原则又优于特殊否定原则。例如公益救济性捐赠属于无关支出,企业所得税的税前列支原则是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不允许扣除,但是根据相关规定,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可以按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标准扣除。所以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可以按标准在税前列支。

第2. 2节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在运用过程中应遵循的原贝}J

2. 2. 1真实性原贝}J

国税发「2000] 84号文件第三条规定:“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己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由于我国目前采用

的是“以票控税”的方法,所以企业发生的一切支出必须获得真实且合法的票据,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2.2实际发生原则

纳税人在税前扣除的内容都必须是实际发生的。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预提的费用是不允许在税前列支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主要是防if=企业多列费用,虚增利润。例如,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作纳税调增处理,税法只允许企业在资产减值实际形成时才可以在税前列支。

2. 2. 3相关性原贝}J

相关性原则主要是指在税前列支的支出必须从性质和根源上与取得收入相关。对于与公司取得收入不相关的个人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例如:公司老板及

员工个人名下的车辆的折旧以及汽油费、过路费都不能在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如若己经计入公司的管理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进行纳税调增。2. 2. 4权责发生制原贝}J

权责发生制即在当期发生的收入和成本不管其是否在当期收款或者支付款

项,都必须在当期进行核算,对于只是在当期收款或者付款而非本期的费用一律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成本。根据相关规定,无论收入还是扣除项目都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例如,某商贸公司在2012年年底购进一批商品,但是由于年底流

动资金紧张,直到2013年度2月份才支付货款,而该商品在购入后很快就全部

售完。该批商品在销售时必须依法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而不能等到2013年度

支付款项时再结转成本。如果在2013年度再结转成本,就会造成2012年度的利润虚增。

2. 2.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而不是法律形式。在判别某项费用是否可以在税前列支、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还是应计入成本或者资产时,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只单纯地看其表现形式。例如,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只从形式上看企业对该资产并未拥有所有权,而实际上一般对于融资租赁的资产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创造的未

来经济利益,所以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以固定资产入账,通过计提折旧进入成本、费用,而不是以其支付的租赁费直接计入成本、费用。

除上述原则之外,在税前列支的项目还要符合以下几条原则:配比原则,纳

税人在当期申报扣除的成本费用必须是与相关收入相匹配的,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这里的配比原则与会计上的配比原则不太一致,其强调成本费用与其相关收入配比,并不强调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的配比(即单向配比)。确定性原则,在这里确定性原则的确定强调是对金

额的确定,不管什么时候支付,都必须是确定的金额。例如:企业对于未决诉讼

或未决仲裁形成的或有事项,由于其金额具有不能确定性,所以在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没有结束,其实际的费用金额不能确定时,其费用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

第2. 3节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范围

企业所得税顾名思义是对企业取得的收入减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进行

征税。扣除项目的范围为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性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去区分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一般情况下,我们将税法明确规定可以在税前列支的和未明确禁}卜扣除的支出归为直接支出。合理性支出是指符合该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规模、水平,且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支出。合理性可以从以下几方而理解:①该企业发生

的支出,其他从事同类经营活动的大部分企业也会发生;②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

者有关资产成本,实际上就是应当予以扣除的。有些符合经营活动常规但不应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的支出就不是合理的支出。例如,对于企业取得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或者资产,该支出就不属于合理的支出,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③必须是正常且必要的支出。合理性原则的设置主要是防

}卜企业利用不合理的支出调节利润,规避税收,另外也有利于国家的反避税工作的进行。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必须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纳税年度。资本性支出的效益不仅及于本纳税年度,还及于以后纳税年度。例如,对于公司购买的办公用品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性计入费用,而对于购买的办公家具等形成资产的支出,应先计入资产的成本,然后再通过计提折旧或者分期摊销的方法计入费用。

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

成本、视同销售成本,在此处的成本必须与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相匹配。费用是指为使企业正常运转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列入费用的支出必须有真实、合法的票据以及相关的文件来支持其真实性。对于纳税人在经营过程中取得的以个人名称为抬头的票据、克隆票均不得在税前列支。税金包括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税金以及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税金。此处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和只能在税后列支的企业所得税

以及企业获得了减免税的优惠而被减免或者被退还的税金。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其他支出,是指出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第2. 4节企业所得税允许扣除的内容

2. 4. 1工资薪金支出

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职工工资薪金,准予在税前扣除。合理简而言之就是要客观、适度、符合人之常情。例如,对于企业向股东支付的不合理的工资,应视同股利分配。工资薪金的范围包括企业为其员工以现金或者非现金形式发放的各类薪金性质的支出,不管其发放的时候是以什么明目发放的。例如,企业以现金方式发放的过节费,按照严格规定应归入工资的总额之内。

2.4.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职工福利费即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为职工提供的除工资、奖金等纳入工资总额之外的福利待遇支出,例如,公司为未缴纳医疗保险的员工发生的医疗费用。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可以在税前扣除。否则,其提取的职工工会经费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职工教育经费即企业为员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例如,公司为提高员工业务技能而对公司员工进行的专业性培训而发生的支出。2.4.3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即各企业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企业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为公司员工缴纳的商

业保险等。对于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为公司员工缴纳的商业保险,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4.4业务招待费支出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根据合理需要实

实在在、必须支出的招待费用。例如:企业外购的礼品用于赠送。尽管法律法规

对于业务招待费的范围没有具体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税务机关对于以下几方而的费用的列支是认可的:C1)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宴请或工作餐的

开支;C2}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客户等纪念品的开支;C3}因企业生产经营

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企业应注意业务招待费只能列支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招待支出。

2.4.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广告费是指企业为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通过媒体宣传或发放赠品等方

式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而支付的费用。税法中规定在税前列支的广告费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广告必须是经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并且己通过

一定的媒体传播;其次,该广告费必须是己经支付过价款且己取得合规的发票的。

企业发生的广告宣传支出凡不同时符合以上条件的均视为业务宣传费。业务宣传费也是广告性支出,其是未通过媒体传播的广告性支出,例如:企业发放的印有

企业标志的纪念品等。

2.4.6公益性捐赠支出

公益性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盈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税法规定:“企业发生

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于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否则不予扣除。公益

性捐赠支出本属于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但是进行公益性捐赠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国家为鼓励企业对需要帮助的组织进行捐赠,允许其在税前列支,同时规定了一定的比例以防}卜企业将其不合理的支出列入公益性捐赠支出。

2.4.7资产损失

企业的资产发生损失是每个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均不可避免的。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实际资产损失),以及企业虽未实际

处置、转让上述资产但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 57号)和《办法》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法定资

产损失),准予扣除。对于企业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无论是实际资产损失还是

法定资产损失,其必须在会计上先作处理。

除上述项目以外还有一些允许在税前扣除的项目,比如,利息费用:企业在

日常经营活动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利息支出。劳动保护费:劳动保护费是指公

司确因工作需要为雇员配备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等所发生支出。对于公司发放劳动保护品发生的支出必须有相关的证明文件(关于发放劳动保护

用品的规定)。有关资产的费用:企业在规定标准以内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生产

性生物性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准予扣除。依据有关规定,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还有一些其他支出。例如,会员费、合理的会议费、违约金、诉讼费用等。

税法除了规定了税前可以扣除的项目,还针对不允许在税前列支的项目给予了具体规定,不允许扣除的项目包括: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

收益款项、企业所得税税款、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以及税收滞纳金、公益性捐赠以外的捐赠支出、赞助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其中,企业所得税税款是以企业的所得乘以税法规定的比率计算出来的,实质上来讲,企业所得税就是国家参与分配企业经营成果的一种方式,其本质是企业利润分配的支出,同企业税后分配股息、红利一样,非为取得经营收入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因此,不能在税前扣除。捐赠支出本身与取得经营收入无关,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为税前扣除的项目必须与取得收入有关,捐赠支出不符合该原则,所以不允许在税前扣除,而国家为了鼓励公益性捐赠,所以公益性捐赠在一定标准范围之内可以在税前列支。从另一方而考虑,如果允许税前列支,企业往往会以捐赠、赞助的名义开支不合理的支出或者逃避税款,容易出现滥用国家税法,税收流失,不利于主管税务机关征税。对于计提的减值准备等,企业只有实际发生的损失,允许在税前扣除;反之,企业非实际发生的损失,一

般不允许扣除。企业的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会根据会计制度和自身的职业判断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计提减值准备,这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但是税法规定只要是企业所得税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所有的损失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可以在税前扣除。另外,由于权益性投

资属于企业的投资活动,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无关,而在税前可以列支的必须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支出,所以股息和红利不能在税前扣除。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以及税收滞纳金属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而支出的成本,是一项违法成本,该项费用作为国家对企业不遵守法律法规的惩罚,不能在税前列支。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也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为该支出必须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所以与取得收入无关的都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第3章对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具体讨论

第3. 1节营业成本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基本税收政策及解析

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营业成本仅为成本中的一项。

营业成本即企业为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发生的直接相关成本。对于营业成本,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扣除,因为成本并非企业所获取的增值部分,只是将企业的一种资产转变成另外一种资产而己,而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增值或者利润所得部分征税,所以企业的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事先扣除。但是结转的成本必须是与当期的营业收入相照应的,不得提前或者滞后结转成本。

3. 1. 2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会遇见一些营业成本不符合税法规定的问题,例如,原材料己经验收入库,但是供应商未提供发票,根据会计制度,收到的材料当月月末以暂估价入账,在下月初冲回,按照发票重新入账。在实际交易中,发票可能在一个月以后才到,甚至几个月都不到,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年中,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不会产生影响。但若是到年末时仍有暂估入账的原材料,该原材料经过领用加工在本年度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成本,对于领用原材料结转入营业成本的部分应进行纳税调增。首先,由于原材料入账未取得真实、合法的发票,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原则之一就是所有税前扣除的费用必须取得真实、合法的发票,未取得真实、合法发票的不得在税前扣除。所以应对其暂估转入成本的部分进行纳税调增。其次,由于原材料是以暂估价入账的,所以在其经过加工以后销售并结转成本,列入成本的金额也是暂估价,具有不确定性,不符合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确定性原则。对于纳税调增的部分并不代表不允许企业结转当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只是站在所得税的角度,将其归属于时间性差异,在当期进行纳税调增,在下一年度如若发票己经到位,在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减。

第3. 2节工资薪金支出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3. 2. 1基本税收政策及解析

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职工工资薪金,准予在税前扣除。工资薪

金支出是纳税人即企业在本纳税年度内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

的员工的劳动报酬,包括所有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不管其发放时的明目是什么。具体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的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额”不包括企业为其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以及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

从2007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内资企业的工资扣除标准不再是按规

定的计税工资扣除,而是改为按照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职工工资薪金据实扣除,这样就出现了一些纳税人认为没有了规定计税工资的约束,所有企业列支的工资薪金均可在税前扣除,其实并不是所有企业列入工资薪金的就全部可以扣除,对于如何准确掌握税收政策,可从以下几个方而出发:

首先,企业在税前扣除的工资必须是企业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企业所得税在税前列支的费用必须是真实的,这是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原则。企业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应该是企业实实在在己经发放给其职工的工资。对于企业己计提的即己经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的部分,如果没有全部发放,若企业将其计提的工资全部在税前列支,这将使企业的费用虚增,造成利润总额较少,少缴纳企业所得税,甚至造成偷逃税款。对于企业的该部分费用只有等到实际发生后,才准予税前扣除。

其次,工资薪金的发放对象必须是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对于可以在税前列支的工资,必须是己与本单位签订劳务合同的职工。对于本公司职工以外的人员为本公司提供的服务应当获得合法的相关证据,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以其他形式在税前列支。例如:某报社给予为其撰写文章且与其签订有劳动合同的

员工合理的报酬即工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以工资的形式列支,而若是临时为其撰稿的兼职人员,则只能以支付稿费的形式计入费用。若企业因工作需要而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大部分税务机关一般倾向于作为劳务费在税前扣除,但是若季节工和临时工与企业签订了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则可以作为工资薪金在税前扣除,也可以作为三项经费的扣除基数。

另外,企业在税前列支工资薪金必须是合理的。对于工资的合理性,税法有着具体的规定。确定工资薪金合理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而考虑:①企业是否制定

了较为规范的工薪制度,各地税务机关基本上都要求企业在提供所得税汇算清缴资料时,必须提供企业的工资分配方案。实际上,企业一般提供具体计算工资的执行方案。②企业的工薪制度是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③企业在一定时期发放的工资是否相对固定,工资调整是否有序。④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薪是否己实际履行其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对于没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工资是不能在税前列支的。⑤有关工资的安排是否以减少或者逃避税款为目的。

3.2.2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每个纳税人不管有没有其他支出,都必然有工资薪金支出。工资不仅关系着公司,也关系着每个人,其身份的特殊性注定了被关注的程度,在实际处理中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将笔者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分析如下: 第一、企业将应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作为其他应收款挂在账上。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单位为职工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不是从职工工资中扣除,而是由单位另外再支付,然后长期挂在其他应收款上。税法规定:工资薪金包括企业以任

何明目向员工支付的报酬。这种情况从实际角度去考虑,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应该包含在工资薪金支出总额之内。所以凡是单独在企业的管理费用中列支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税前扣除。

第二、工资的税前列支标准采用实际发放数而非计提数。对于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工资薪金支出是企业实发数,其计提而实际未发放的只能等到实际发放时再列入成本、费用中。但是有的单位工资的计提数远远大于实际发放数,从所得税的角度出发,这样会使工资提前列入成本费用,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就会减少,会导致当期的所得税额减少。所以,如若工资的计提数大于实际发放数,

则应在汇算清缴时纳税调增。另外,企业未计提而直接发放的工资也应并入工资总额作为计算三项经费的基数。

第三、通过上述政策,我们得知,工资薪金包括企业以各种名义发放给职工的现金或者非现金支出。在实际中,企业采用报销私家车燃油费等方式向职工发放交通补贴或通讯补贴,员工在加油时取得的发票是以企业名称为抬头的正规发票,然后到财务部领取补助,这样做一方而少缴纳个人所得税,另一方而,给员工的交通补贴应全部计入工资总额之内,对于企业应代扣代缴而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工资部分,税法规定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该企业尽管取得了正规发票,也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作为费用扣除。

第四、企业在年末根据绩效考核指标计提的效益工资、奖金,但实际未发放,这部分计提的绩效工资、奖金是应当在计提当期扣除还是在下一年度扣除一直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对此,税务机关认为这部分计提的绩效工资、奖金不允许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原因:①企业计提的该部分工资、奖金未经上级审核

确认,所以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符合扣除项目的确定性原则。②企业计提的该部分工资没有实际发放,一般在下一年度发放,不符合扣除项目的实际发生原则。③这部分计提的工资、奖金并不是不允许税前列支,只是在下一年度列支而己,属于时间性差异,并没有损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笔者认为该笔费用一般在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之前能够具体确定下来、量化到个人并且发放,如果考核结果与计提金额存在差异,会计上将其归为调整类期后事项进行调整即可。根据相关规定:纳税人在汇算清缴期内发现当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有误的,可以在汇

算清缴结束之前重新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所以笔者认为企业计提的效益工资、奖金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之前,其计提的金额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并确认,并具体分配到每一个员工的名下,形成了企业对职工的负债,这部分工资、奖金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前是可以扣除的,因为它符合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项目应遵循的“合理性”、“实际发生”的原则。

另外,还经常出现工资薪金的支出范围不符合《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例如,将应属于税后利润分红的股东分配列入工资、实质为向股东与职工流动资金借款的利息支出列入工资、为职工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列入工资总额等。由于企业的职

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的扣除标准的基数均为企业的工资总额,所以如果将不应计入工资范围的费用计入工资,将导致职工福利费等的扣除限额提局。

第3. 3节职工福利费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3. 3. 1基本税收政策及解析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

准予扣除。企业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职工福利费主要包括内容:一是尚未实

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二是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

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三是按照其他规

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由于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己不再停留在衣食住行这个阶段,而是有了更高一层次的需求,所以企业经常会发生一些可能与职工福利费相关的业务活动。考虑到职工福利费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应该可以在税前列支,但是为了防}卜企业利用给职工福利而侵蚀税基,所以给予其工资、薪金总额的14%的比例,该比例对于一般企业是够用的。

3. 3. 2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尽管税法己经对能作为福利费列支的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实际业务活动的多样性还是会使职工福利费在实践中的运用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一、很多企业将其在逢年过节或者公司周年店庆时发给职工的自产商品发生的支出列入职工福利费,从会计的角度出发,企业的出发点是为了给员工一定的福利,企业的会计忠实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但是税法规定企业应将不管以什么名目发放的具有工资性质的现金或非现金支出并入工资总额。

第二、企业从会计的角度出发将为缓解工作压力、拓展员工能力而组织员工参加旅游、野外拓展训练活动而发生的支出列入职工福利费。从企业组织该项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来看,该项支出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应计入职工福利费。但是从税法的角度看如果该活动需要公司员工全员参与,则该支出属于企业以非现金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应并入工资总额。但如果是以工会的名义组织单位职工外出旅游等,发生的费用应在工会经费中列支,工会经费应凭工会组织专用票据在规定的限额之内税前扣除。

第三、公司在年会时为举行抽奖、娱乐等活动所准备的奖品或物品所发生的支出是否计入职工福利费呢?若只是以抽奖、娱乐的形式发放,实则人人有份,

则应并入工资薪金,否则可列支职工福利费。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另外在实际处理中很多职工福利费的入账凭证不符合规定。一方而,企业的职工食堂在采购过程中,未取得合规的发票,这样即使是企业实际发生的支出,也不能在税前扣除。另一方而,企业内部需履行的手续未执行完全,造成福利费的相关证明文件不符合规定。还有企业将不属于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的费用作为职工福利费列支。

户旅游产生的费用

例如,应该作为业务招待费支出的礼品、食品、茶叶、安排客

、企业领导个人消费的费用等支出

支范围与会计规定的福利费列支范围有一定的差异,

意对其不一致的部分进行调整。

。由于税法规定的福利费列

在年终所得税汇算时,应注

第3. 4节业务招待费支出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3. 4. 1基本税收政策及解析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

的0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o 0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不得不发生的应酬费用。这是每个企业都必然会发生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税法对于业务招待费的税前列支是按照比例限额扣除,所以其超标扣除是每个企业都会而临的问题。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不管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多少,最多只能按照发生额的00%扣除,也就是说不管发生多少,都会有4o}io的调整。由于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税法未给予准确的界定,企业的业务招待又很难以准确划分商业

招待和个人消费,因此不可避免的就会将个人消费部分计入业务招待费。所以也可以将调整的40%暂定为人为的设计一个统一的比例,扣除业务招待费中的个人消费部分。同时又限定最高不得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5%。,主要是为了防}卜有的企业为多列业务招待费,采用多找餐票、住宿票等,甚至找假发票充当业务招待费,造成业务招待费的虚高。

3.4.2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业务招待费的管理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很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忘记将视同销售收入在纳税申报时列入收入总额。对于作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营业收入是企业申报表上填写的申报数,而不是税务机关审核后的确定数,对于税务机关检查出来的收入应进行纳税调整,但是这时己不能再将视同销售收入作为计算招待费的基数。

其次,企业应注意严格区分会议费和业务招待费。对于企业发生的会议费,企业应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据。一般情况下,企业应提供会议通知(包含

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会议内容、目的等)、对于会议费的预算、会议发

生的场地租赁费、服务费、餐费等的发票。企业在开会过程中发生餐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其中的餐费应在合理的范围内,且其占整个预算的比例较小,才可以以会议费列支。如果企业的会议费中餐费就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则餐费就必须单独调出来在业务招待费中列支,不能将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挤入会议费。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必须严格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区别开,否则将无端增加企业的纳税风险。

最后,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是最容易混淆的两项费用,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合理运用。一般来讲,外购礼品用于赠送的,应计入业务招待费,但如果礼品是企业自行生产的产成品,产品印有企业的标志,赠送的目的是希望可以起到宣传作用则可作为业务宣传费。企业在赠送客户礼物时,若选择赠送企业的产成品就可以计入业务宣传费中,还可以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另外,有些企业将贿赂支出作为招待费计入管理费用。例如,企业发生的烟酒费支出,税务机关很难去查清楚该支出究竟是赠送客户,还是用于贿赂,这就不可避免的将贿赂支出计入业务招待费。

第3. 5节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

的问题

3. 5. 1基本税收政策及解析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

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营业)15%的部分,准予扣除;

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针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政策主要是基于广告费的性质确定的,因为其受

益期不仅是这一个纳税年度,而是跨越两个甚至更多的纳税年度。广告费用的绝对数相对较大,特别是在企业创立初期,或者新产品开拓市场初期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出现下降趋势时,可能需要加大广告宣传支出,该费用不可能在初期全部列支。广告能够提升产品销量和企业形象,企业长期的广告宣传将为企业带来品牌效应甚至形成著名商标,这就形成了企业无形的资产,所以应以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销售收入均衡的摊销。

3. 5. 2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从会计的角度出发,会计是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企业发生的广告和业务宣传费应在实际发生时全部计入费用,计算利润总额。而税法对于企业

当年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根据其受益期均衡的分配到当年及

以后几年的费用中。所以在企业当年发生的广告和业务宣传费超过扣除标准时,应在当年做纳税调增,对于调增的部分,可以无限期的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

第3. 6节累计折旧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3. 6. 1基本税收政策及解析

税法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提的折旧,准予扣除,按照其他方

法计提的折旧,应该根据直线法重新调整后,才准予扣除。对于折旧年限,税法给予最低折旧年限,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属性和使用情况,在比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更长的时限内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很多种,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但是税法对于企业按照除直线法以外的其他方法计提的折旧在缴纳所得税时是不予认可的。另外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不论是否投入使用,均应计算折旧。而由于企业所得税的扣除原则之一为实际发生原则,所以对于企业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只有到期实际使用时即折旧实际发生时,其折旧才可以在税前扣除。

3.6.2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企业的会计人员往往比较关注收入、费用的问题,对固定资产的涉税问题不甚了解,这就导致该问题被忽视,缴纳税款不及时,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现对固定资产在实际涉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第一、对于企业接受投资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的确定。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接受投资取得的固定资产并非所有都是未经使用的,其实大部分都是己经使用过的,这时接受投资的企业根据其专业知识判断其设备的预计可使用年限,就可能出现与税法规定相违背的地方。再加上如果企业会计对税法的认知比较浅薄在作出与税法相违背的规定时未与税局沟通,这就使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时遇到很多问题,

的折旧年限,

无端增大企业的涉税风险。对于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确定

若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时

关沟通,使其了解该资产的现状、预计能使用的年限,

则应通过与其主管税务机

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这样其计提的折旧可以在税前列支,否则将会由于其折旧年限低于最低年限,计提的年折旧额大于税法允许的最大折旧额,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增,使企业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税前列支的费用无端的被调增,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第二、企业会计在工作中应严格区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根据相关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包括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但是使用年限

超过两年的,也可以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列作低值易耗品。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不能严格按照上述标准准确区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有的企业将应属于低值易耗品的物品列作固定资产,有的企业将应属于固定资产的物品列作低值易耗品,这样不仅造成了会计核算上的混淆不清,也导致了二者的价值在向成本、费用中转移的时候时间上和金额上的不合理。例如,为了增加

成本、费用,将应归属于固定资产的物品计入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直接进入成本、费用,为了减少当期成本、费用将应归属于低值易耗品标准的物品计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延缓其摊销速度。当企业将应归属于固定资产的计入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进入成本、费用时,这样会导致企业多列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将进行纳税调增。而当企业将应归属于低值易耗品的计入固定资产时,少列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一般不会做纳税调整。所以这样做可能得不偿失,从整体上看多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三、企业把科研部门的办公楼计提的折旧同科研设备计提的折旧等同看待进行加计扣除。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加计扣除仅限于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不包括建筑物折旧费以及研发设施改建、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只有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才能加计扣除,所以研发部门的办公楼等计提的折旧只能在不超标准列支的情况下据实在税前扣除。

另外,对于与职工生活福利有关的固定资产(职工食堂)所计提的折旧,不

能在税前扣除。根据相关规定,企业计提的与职工生活福利有关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是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对于企业来说,从会计的角度出发,这是其企业实际且真实的费用,应该计入费用计算利润总额。但是从税法的角度考虑,其不属于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所以不得在税前扣除。

第3. 7节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的扣除标准及实际处理中

的问题

3. 7. 1税收基本政策及解析

税法规定: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

在符合有关关联方的规定的情况下,计算的企业所得税扣除额允许税前扣除;企

业向除第一条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首先,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其次,企业与个人之间签

订了借款合同。

针对股东等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允许在税前列支的范围不能超过有关关联方

的规定标准,这主要是防}卜企业弱化资本,由于债权性投资产生的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所以权益性投资的税负势必要高于债权性投资,为了防}卜股东通过将其对企业的权益性投资转化成债权性投资进行避税,规定了在一定比例范围内的债权性投资产生的利息支出才可以在税前列支。对于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关系税法规定必须是真实、合法、有效,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者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合同的合法、有效,税法并未具体规定,在实际中可以引用法律的相关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

集资;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所以除非是以上四种行为,一般的自然人借款利息支出允许税前扣除。

3.7.2实际处理中的问题

尽管己明确企业向自然人支付的借款利息支出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是在具体操作上,仍然有一些事项未详细说明,所以需要进一步明确。针对这些事项往往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在实践中,企业应及时同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以免遭遇纳税风险。

对于企业实际经营中发生的支付个人的利息支出,往往只有合同,没有发票,这种情况是否可以在税前列支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到底是要坚守“以票控税”的原则还是“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呢?在实践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

于利息支出应当缴纳营业税,所以只有在这一环节己缴纳了营业税,下一环节才能以合法、真实的发票在税前列支,否则不准予在税前列支。另一种说法就是认为企业只要拥有真实的合同以及其他可以证明该合同真实性的资料,就可以在税前列支。笔者认为自然人借款收取利息有缴纳营业税的义务,只有自然人缴纳了营业税,企业取得相应的发票,企业支付的利息支出才可以在税前扣除。

第4章做好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工作的建议

从上述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一方而由于现行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较大,另一方而对于税前扣除项目的规定存在大量规定不具体的地方,另外由于税务机关对于其政策的宣传不足,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薄弱,并且也没有要了解的欲望,致使双方沟通不畅,给税收的征收以及税款的及时入库都带来了很多的不便。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4. 1节加强对会计和税法差异的协调,适当缩小计税所得和

会计所得的差异

会计和税法由于服务对象不同,目标不同,其遵循的原则和适用的方法也必然会有差别,二者之间的背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二者的差异应遵循适度的原则,现行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过大,纳税调整项目过多,增加企业会计的工作量,也增加纳税申报难度,企业纳税成本自然而然的大幅度提高。相应的,税务机关审核、征收的难度也会增大,征税成本也会提高。而且,会计和税法差异过大,会增大税法的漏洞,提高纳税人偷逃避税的机会。我国目前会计和税法存在的差异过大,「匕如,企业在年末根据绩效考核指标计提的效益工资、奖金,只能等到下一年的第一季度才能确定并发放,若不允许在当年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对其进行纳税调整,不仅增加企业的纳税成本,也增加征收机关的征纳成本,还有工资的计提数大于工资的实际发放数;公司忠实于企业的目的将发放自产商

品的支出以及组织员工出游等计入职工福利费;广告和业务宣传费在税前扣除的

问题;与职工生活福利有关的固定资产所计提的折旧不能在税前扣除等大量的差异,己逐渐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形成干扰和阻碍。如果加强对会计和税法差异的协调,适当缩小计税所得和会计所得的差异,就可以避免纳税调整项目过多,减少企业会计的工作量以及申报难度,降低纳税人和征收机关的相关成本,也降低纳税人偷逃税的机会。

第4. 2节对个别扣除项目的具体内容作出相关规定

个别项目由于税法规定的不具体或者在具体操作中未有详细说明,[匕如税法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支出范围未给予规定以及企业向自然人支付的借款利息支出

在具体操作上无详细说明,这就致使税务机关和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很难把握政策,企业在处理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置,然后根据自己对政策的理解进行处理,而税务机关站在国家的角度对政策的理解自然与企业不同,双方站的角度不同,理解不同,自然会出现相违背的地方,最后增加企业的纳税风险。若税法有着更具体明确的规定,会减少双方在征缴税时的摩擦。

第4. 3节加强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纳税认知

税务机关应当加大对税收知识的宣传,普及税法知识,让纳税人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税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再通过教育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税收知识,

从而提高业务质量。在实际中很多企业对税法的认知薄弱,不了解它的重要性,经常出现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忘记将视同销售收入列入收入总额作为计算业务招

待费的基数;将科研部门的办公楼计提的折旧同科研设备计提的折旧等同看待进

行加计扣除等等。这样可以看出纳税人对税法这个概念以及税收知识不够了解,通过这样的宣传,纳税人的知识而也得到了扩展,同时税务机关组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提供坚定的基础。

第4. 4节加强税收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能否做好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纳税人对现行税收政策是否了解、熟悉并理解,在理解时不仅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也要站在税法的角度理解这样立法的目的,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也要注意多多完善税法要求的入帐凭证。在实际中经常出现将不符合规定的支出列入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费用的入账凭证不符合规定,「匕如将不符合工资薪金支出范围的支出列入工资总额;将不属于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的费用作为职工福利费列支,以及职工

福利费的入账凭证不符合规定。还有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忘记将视同销售收入列入收入总额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的基数;将科研部门的办公楼计提的折旧同科研设

备计提的折旧等同看待进行加计扣除。企业的会计人员应积极主动学习税收知识,多多参加财政、税务等部门组织安排的专业培训,以便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尽量避免税务与会计的差异,降低企业的涉税风险。企业也可以定期在企业内部组织培训让企业的相关人员对国家新的税收政策进行学习,一方而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另一方而也促使企业人员对会计人员的工作给予支持。

第4. 5节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

很多企业在遇到规定有点空旷、不具体或者企业的实际情况比较特殊与税法有违背时,选择自己根据自己的意图处理,不与税务机关沟通,最后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匕如,对于企业接受投资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企业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其采用了低于税法要求的最低折旧年限。企业应在正确掌握政策的基础之上,在自己的处理与税法相违背时多多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使其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以正确对待该业务。还有企业在处理税法规定不详细的业务时也应多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比如企业向自然人支付的借款利息支出,这样既降低了企业的税务风险,也提高了税收征收效率。总之,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可以使企业在遇到以上情况的时候,作出正确的处理,降低税务风险。

第4. 6节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税收筹划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之前应首先充分掌握税收政策,再对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的运用,而不是盲目的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避税,这样不仅不能为企业避税,可能还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匕如,在实际中经常遇到企业将会议费、业务宣传费与业务招待费混淆,将业务招待费计入前两种费用。还有些企业将贿赂支出与赠送客户发生的支出混淆在一起计入管理费用以及有些企业不严格按照低

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之间的划分标准进行划分,这样其实并没有少缴纳企业所得税,从整体看来或许还多缴纳了企业所得税。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应注意涉税风险,在取得收益时也衡量一下为之付出的成本,在合理、合法范围之内为企业争取最大的税收收益。只有合理、合法的扣除项目纳税筹划才会被国家认可,才会受国家政策和法律保护,使国家、企业双方受益。

第5章总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竞争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也让企业而临着前所未有的近乎白热化竞

争。尽最大的可能降低税负也是企业的经营策略,而其中企业所得税是其重中之重。允许扣除项目是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合理、合法纳税及降低税负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应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正确运用税收政策,做好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工作,减轻企业的税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由于国家一直向着法制化前进着,对扣除项目的规定也越来越严密,对纳税人和征税人员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征税过程也越来越严格。一方而,实际中由于纳税人和征税人员对政策的理解深度有限,甚至不熟悉,这就其在运用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另一方而,由于税法和会计的差异确实过大,己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产生了影响。还有一些项目由于税法未对其实际可列支的内容制定具体规定,这也使企业在实际处理时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处置该项支出。本文通过对税收政策进行解析,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税法立法的目的,再针对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予纳税人和征税机关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

大学.

[4]肖艳花.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评价及完善对策「D口.[硕士学位论文〕.天津财经2009年.

中国税务学会“企业所得税”课题组.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J].税务研究.2009年02月(285 ): 91-95.

「别吴伟.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实际发生”该怎么理解[N].中国税务报.2012 年07月04日第007版.

[6〕卢富添、找勇、胡升庆.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负担的个税应允许税前扣除【N]. 中国税务报.2009年02月25日第007版.

[7〕董春辉.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如何正确区分工资薪金与劳务费【J].财会研

究.2012年08月:134-138.

[8」刘勇.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企业公益性非货币资产捐赠税前扣除规定研

究.[研究生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1年.

[9」刘晓伟.准确把握企业所得税法中不得扣除项目的相关规定[[J1.财会月

刊.2009年2月:22-23.

[1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 3号.

[1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雇主为雇员承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税款有关个人所

得税计算方法问题的公告.2011年第28号公告.

[12〕程德元,顾晓春.企业年末计提效益工资、奖金能否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财会学习.2010 (1) :51-52

[13〕程辉.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的规范处理[N].中国税务报.2012年3月12日第011版.

[14]彭东丽.“职工福利费”核算与处理[[J1.企业研究.2012年9月(18): 186-187.

[15]庄须艳,李伟毅.公司组织员工旅游费用的会计与纳税处理[J].税收征

纳.2010年09月:33-35.

[16]戴向龙,黄国俊.职工福利费实务问题的探讨[fJl.现代商贸工业.2011 (07): 148一149.

[17」郝继红.浅谈企业业务招待费的管理[fJl.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C22): 177一178.

[18〕程辉.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与会计处理[[J].税收征纳.2013年02月:32-34. [19」叶冬青.加强会议费旅差费支出管理推进“三公”经费公开[fJl.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6月(12):36一37.

[20〕马琳.固定资产涉税处理应关注的问题fJl.财务与会计.2010 C 08 ) : 27-28.

[21]葛柳燕,郑华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的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研究分析【J]. 会计师.2012 (09) : 26-28.

[22〕张晓燕.浅析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纳税筹划[fJl.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10 月:269.

[23」刘建.企业所得税的效率问题研究「D口.[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9 年.

[24] Kexin Zheng&Juan Zhang. On Enterprise Pre-Tax Deduction Ways for Charitable Donations.2011.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项费用明细表

年最新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项费用明细表

————————————————————————————————作者:————————————————————————————————日期:

2012年最新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项费用明细表 费用类别扣除标准/限额比例说明事项(限额比例的计算基 数,其他说明事项) 政策依据 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应扣而未扣或者少扣的支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 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 但期限不得超过5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 告2012年第15号)第六条 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 有效凭证的,预缴季度所得税 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 核算;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 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 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 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 第六条 职工工资 据实扣除任职或受雇,合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4条 加计100%扣除支付残疾人员的工资《企业所得税法》第30条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96条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安置残疾人员就业 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9]70号) 职工福利费14% 工资薪金总额《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0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 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 职工教育经费 2.5% 工资薪金总额;超过部分,准 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2条 8% 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 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 改革委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 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65号)全额扣除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 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 通知》(财税〔2008〕1号) 职工工会经费2% 工资薪金总额;凭工会组织开 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 据》和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 凭据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1条 《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 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4 号) 《关于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 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1年第30号) 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据实扣除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 工福利费支出,属于工资薪金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4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常见企业所得税各项费用税前扣除标准(20200706103157)

常见企业所得税各项费用税前扣除标准 1工资薪金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2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的部分,准予扣除 3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的部分,准予扣除 4职工教育经费一般企业: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结 转扣除 高新技术企业: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 度结转扣除 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 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5职工培训费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动漫企业):单独核算,据实扣除。 6“五险一金”按照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准予扣除 7补充养老保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5%的部分,准予扣除 8补充医疗保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的5%的部分,准予扣除 9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 10广告宣传费和业务 宣传费一般企业(烟草企业不得扣除):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不超过当年销售(营 业)收入的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11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 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2手续费和佣金一般企业:不超过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 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的部分,准予扣除 财产保险企业:不超过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的部分,准予扣除 人身保险企业:不超过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的部分,准予扣除 电信企业在发展客户、拓展业务等过程中因委托销售电话入网卡、电话充值卡所发生的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当年收入总额的5%的部分,准予扣除 从事代理服务、主营业务收入为手续费、佣金的企业(如证券、期货、保险代理等企业), 其为取得该类收入而实际发生的营业成本(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 税前据实扣除 13党组织工作经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列支,不超过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1%的部分,可以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全资和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企业)、集体所有制企 业:纳入管理费用的党组织工作经费,实际支出不超过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1%的部分, 可以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年末如有结余,结转下一年度使用。累计结转超过上一 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2%的,当年不再从管理费用中安排

企业所得税4(1)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必看!12项常见费用扣除比例彻底说清 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又要来临了,由于汇算清缴需要填报的申报表比较多,而且还涉及做纳税调整,所以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都觉得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一项比较难的工作。 而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费用扣除是汇算清缴的重头戏,但各种费用扣除比例、限额繁多且难记。为帮助大家搞好年度汇算清缴工作,今天小编就来一起说说企业所得税计算应注意的12项常见费用扣除比例。掌握和熟悉各种政策比例后,那么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就不是一件难事。 201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12项常见费用扣除比例汇总如下: 1.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扣除比例:100%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2.职工福利费支出:扣除比例:14%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准予扣除。 3.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扣除比例:8%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1号)第一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2018年新改政策) 4.工会经费支出:扣除比例:2%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5.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支出:扣除比例:5%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6.党组织工作经费支出:扣除比例:1% 政策依据:(一)《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的通知》(组通字〔2014〕42号)第二条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列支,不超过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1%的部分,可以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二)《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企业党组织工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18个项目(最全整理)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18个项目(最全整理) 1、公益性捐赠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 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同时具备9个条件)、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2、工资薪金支出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1)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2)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3)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4)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5)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上述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

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社会保险支出 (1)基本保险: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补充医疗、补充养老: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3)其他保险:人身安全保险费、财产保险据实扣除 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强制险:如航空意外险)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4、借款费用 基本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1)企业间借款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初稿) 注:绿色标注为国税修改意见。红色兰色标注为各方争议讨论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三条 除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税前扣除一般应同时符合以下原则:(建议不写“同时符合”,因为对某项扣除,无法满足每个扣除原则。且84号文件的原则也不是每一项扣除都同时符合的) 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指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 2、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属于当期的各项支出,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当期的扣除项目;不属于当期的各项支出,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支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扣除项目。 3、相关性原则。企业可扣除的各项支出必须与取得收入相关。 4、确定性原则。企业可扣除的各项支出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5、合理性原则。企业可扣除的各项支出应当是必要和正常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生产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 6、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原则。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7、配比原则。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应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滞后。第四条企业应当按照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将发生的各项支出在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之间准确核算。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 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应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未明确规定的具体扣除项目,在不违反税前扣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国家财务、会计规定计算。 第五条企业申报扣除的各项支出,应当能够提供证明支出确属当期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第六条 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因范围或标准等不符合税前扣除有关规定需要纳税调整的,应一次性调整该项支出发生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其中,对未计入或未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金额,企业能准确核算的,经企业专项申报,也可以分期据实调整。

企业所得税扣除标准2020

企业所得税12项费用税前扣除比例大全 费用一 ?项目名称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扣除比例100%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费用二 ?项目名称职工福利费支出 ?扣除比例14% 企业发生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费用三 ?项目名称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扣除比例8%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费用四 ?项目名称工会经费支出 ?扣除比例2%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费用五 ?项目名称研发费用支出 ?加计扣除比例75%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费用六 ?项目名称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支出 ?扣除比例5% 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费用七 ?项目名称业务招待费支出 ?扣除比例60%、5‰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费用八

?项目名称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扣除比例15%、30% 一般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烟草企业不得扣除)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费用九 ?项目名称公益性捐赠支出 ?扣除比例12%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费用十 ?项目名称手续费和佣金支出 ?扣除比例5% 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1.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 2.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费用十一 ?项目名称企业责任保险支出 ?扣除比例100% 企业参加雇主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责任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费用十二 ?项目名称党组织工作经费支出 ?扣除比例1% 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列支,不超过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1%的部分,可以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审批依据及附报资料一览表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审批依据及附报资料一览表 货币资产损失 一.现金损失税前扣除审批事项: (一)审批依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 (二)损失原因:现金短缺 (三)税前扣除条件: 1.附报资料是否完整 2.外部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内部证据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有关规章,是否合理 3.损失是否已作会计帐务处理 4.损失金额是否准确 (四)附报材料: 1.纳税人申请报告(纳税人应对申报理由、损失原因,赔偿追讨等内容和情况在书面申请中详细说明)。 2.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 3.公司的申明书; 4.现金保管人确认的现金盘点表(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 5.现金保管人对于短款的说明及相关核准文件; 6.对责任人由于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的说明; 7.涉及刑事犯罪的,应提供司法机关的涉案材料。 8.资产损失的会计处理凭证。 9.税务机关所需的其他材料。 二.存款损失税前扣除审批事项: (一)审批依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 (二)损失原因:吸存机构依法破产、清算,或者被政府责令关停 (三)税前扣除条件: 1.附报资料是否完整 2.外部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内部证据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有关规章,是否合理 3.损失是否已作会计帐务处理 4.损失金额是否准确 (四)附报材料: 1.纳税人申请报告(纳税人应对申报理由、损失原因,赔偿追讨等内容和情况在书面申请中详细说明)。 2.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 3.公司的申明书; 4.企业存款的原始凭据; 5.法定具有吸收存款职能的机构破产、清算的法律文件; 6.政府责令停业、关闭文件等外部证据; 7.清算后剩余资产分配的文件; 8.资产损失的会计处理凭证。 9.税务机关所需的其他材料。 五.坏帐损失税前扣除审批事项: (一)审批依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发生坏帐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945号)。 (二)损失原因: 1.债务人依法宣布破产、关闭、解散、撤销、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 2.债务人失踪、死亡

企业所得税准予扣除项目和不得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准予扣除项目和不得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 是据以确定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是企业的收人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准予扣除顶目的金额。成本是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耗费和各项间接费用。费用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等。除此以外,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 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外,税收有关规定中还明确了一些需按税收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的扣除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利息支出的扣除。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2)计税工资的扣除。计税工资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工资标准。按现行税收规定,纳税人的计税工资人均月扣除最高限额为800元,具体扣除标准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不同行业情况,在限额内确定,并报财政部备案。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确需高于该限额的,应在不高于20%的幅度内报财政部审定。纳税人发放工资在计税工资标准以内的,按实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则不得扣除。国家将根据统计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以及国家财政状况,对计税工资进行适时调整。 (3)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纳税人按照计税工资标准计提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分别为2%、14%、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及其标准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及其标准 1.工资、薪金支出:无限额,但要求“合理”。 政策依据: □《实施条例》第34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国税函〔2009〕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1)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2)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3)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4)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5)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两个税收优惠: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工资费用的加计扣除,即在据实扣除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基础上,再按其工资的100%加计扣除。使用下岗职工的,可按年人均4000元依次扣除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企业所得税。 冀地税函〔2009〕9号——《河北地方税务局关于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于已提取未发放的工资和奖金,欠发工资在次年汇算清缴期限内发放的,准予做为当年工资进行扣除。超过汇算清缴期限的,按下年实发工资进行税务处理。 例:某酒店10月份向职工发放下列支出: (1)

基本工资(2)提成工资(3)奖金(4)加班补贴(5)生活困难补助(6)五险一金(7)工作服冬装(8)交通补贴(9)通讯补贴(10)取暖补贴(11)工伤医疗费(12)旅游费(13)差旅费补贴(14)员工会餐支出(15)过节费(16)发放月饼食用油等过节福利 请指出:哪些属于税法上的计算福利费的基数“工资总额”内容,哪些属于税法上的福利费支出内容,哪些属于计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 答案:工资总额包括(1)(2)(3)(4);福利费包括(5)(8)(9)(10)(11)(14),其余不得列在福利费中进行税前扣除。应征个税项目:除(6)(7)(13)(14)外的所有项目。(注意有允许限额扣除项目) 工资中常见的涉税问题: (1)工资表中签名不全,有未签领工资; (2)一人代领多人工资手续不全,无法说明正当理由和充

企业所得税减免及税前扣除项目审核手册(doc 96页)

企业所得税减免及税前扣除项目审核手册(doc 96页)

XX市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减免及税前扣除项目审核审批操作手册 第一章综合规定 一、各级国税机关受理的纳税人申请的项目,属于本级权限范围内的应予以审查批复,超出本级权限的应审核上报。不论是审查批复,还是审核上报,都必须履行初审、复审、签批程序,初审人、复审人、签批人均要签名,并注明时间。 1、填制《企业所得税报批项目审核审批单》; 2、初审人要审查报送的资料是否真实,并审查申请事项是否符合政策规定(要具体注明相关税收法规的文件名称、文号、适用条款)、资料是否齐全,并提出初审建议,报复审人复审; 3、复审人要对初审人引用的税收法规是否恰当、初审意见是否准确进行审查,并提出复审意见,报签批人签批; 4、签批人根据初审人、复审人审查的意见,做出签批决定。 二、纳税人必须以正式书面申请向国税机关报送需审核审批的项目;国税机关可以企业所得税报批项目审核审批表的形式进行呈报和审批,但下列事项必须以正式公文进行申请和审批: 1、层报国家税务总局审核审批的项目;

2、提取或分摊管理费。 三、各级国税机关层报上级税务机关审批的纳税人申请的企业所得税报批项目,收到上级税务机关批复后,应按规定转达至纳税人,具体转达方式由各级国税机关自定;由纳税人直接向有审批权的国税机关报送的报批项目,国税机关做出审批决定后,应通知下级国税机关,同时抄送纳税人。 四、各级国税机关接收和呈报的资料一律使用《企业所得税报批项目附送资料专用袋》。 本办法自2002年度起施行。本办法下发前已按原规定报送和审核审批的项目继续有效。各市国家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报省国税局备案。 (XX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报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五、实地核实 各县(市、区)国税局税政管理部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接到企业的申请后,必须及时深入到企业就以下内容进行认真审查核实: 1、企业申请扣除项目报送资料的完整性; 2、企业申请扣除项目的真实性; 3、企业申请扣除项目金额的准确性; 4、企业申请提供有关资料证明的有效性; 5、企业申请扣除项目与附带相关资料的一致性。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讲解[九] 发布时间:2004-7-2 9:10:28 阅读次数:1002 评分(0票,平均0.00分) 来源:待查作者:游有望刘磊编辑:sunny 提示:其他网站如要 转载,请于我们联系 其他扣除项目 广告费用广告费用 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或 提供劳务而进行的宣传推销费用。企业会计上将其直接计入发生当期的销售费用中。由于企业发生的广告费用绝对数额或相对数都可能较大,而且企业长期的广告宣传可能为企业带来品牌效应,甚至形成著名商标。这样的品牌、商标甚至商誉会使企业终生受益,而不是仅仅对某一个或几个经营年度发生作用。因此,<办法>第40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可扣除的广告费用支出限制在销售(营业)收入的2%以内,超过部分可以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这实际上是要求企业将发生的广告费用支出接受益期均匀地摊销,而不是在某个实际发生的年度全部一次

性扣除。 对于某种特殊产业,或者企业创办初期,确因经营活动需要每一纳税年度广告宣传支出大大超过<办法>规定比例限制的,凡属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并逐级报国家税务总局特案审批,在一定期间内可以适当放宽广告宣传费用的扣除比例。 根据<办法>第41条的规定,企业的广告宣传费用支出,实际上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规的广告费支出,即“广告通过经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已实际工取得相应发票;通过一定媒体传播“。对于未通过媒体传播的广告性质的业务宣传费,包括广告性质的礼品支出等,<办法>第42条规定,第一纳税年度企业可扣除的业务宣传费用不得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5‰的业务宣传费用可据实扣除;超过5‰的部分,永远不能申报扣除。这主要是为了限制企业开支过多的业务宣传费,特别是为了防止企业以广告礼 品为名,行贿赂之实。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的规定,不得进行广告宣传的企业不得扣除业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扣除标准大全档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扣除标准大全档

————————————————————————————————作者:————————————————————————————————日期: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扣除标准大全 2016-11-21 11:32:10来源:亿企赢 525 0 分享到: 收藏: 关于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的意 见商秩发〔2016〕427号 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申请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工作流程的通知交办运 〔2016〕143号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2、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法人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3、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应于每月15日前,按照上月份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向工会拨交当月份的工会经费。工会在收到工会经费后,应向交款单位行政开具“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税务部门据此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超过14%的部分,应当作为企业所得税调增项目计入“递延税款——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在次年汇算清缴时作为扣缴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在报表上则反映为“递延税款贷项”。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 为加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规范税收执法,优化营商环境,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现予以发布。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2018年6月6日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以下简称“税前扣除凭证”)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税前扣除凭证,是指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证明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实际发生,并据以税前扣除的各类凭证。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企业是指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第四条税前扣除凭证在管理中遵循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原则。真实性是指税前扣除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真实,且支出已经实际发生;合法性是指税前扣除凭证的形式、来源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关联性是指税前扣除凭证与其反映的支出相关联且有证明力。 第五条企业发生支出,应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支出的依据。 第六条企业应在当年度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汇算清缴期结束前取得税前扣除凭证。 第七条企业应将与税前扣除凭证相关的资料,包括合同协议、支出依据、付款凭证等留存备查,以证实税前扣除凭证的真实性。 第八条税前扣除凭证按照来源分为内部凭证和外部凭证。 内部凭证是指企业自制用于成本、费用、损失和其他支出核算的会计原始凭证。内部凭证的填制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 外部凭证是指企业发生经营活动和其他事项时,从其他单位、个人取得的用于证明其支出发生的凭证,包括但不限于发票(包括纸质发票和电子发票)、财政票据、完税凭证、收

所得税纳税调整有哪些项目概要

所得税纳税调整有哪些项目? 第1行纳税调整增加额:按本表计算所得填写:超过规定标准项目+不允许扣除项目+应税收益项目。即1行=2+16+27行。 第2行超过规定标准项目:是指超过税法规定标准扣除的各种成本、费用和损失而应予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包括税法中单独作出明确规定的扣除标准,也包括税法虽未单独明确规定扣除标准,但与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标准兼容的部分。为本表计算所得,即:2行=3+4+…+15行。 第3行工资支出:是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超过允许扣除标准的工资支出。工资支出包括企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各类补贴、津贴、奖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按照计税工资扣除”,其具体标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文件明确,从2000年1月1日起北京市企业所得税计税工资为月人均扣除最高限额960元,年人均 11520元。计税工资包括企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各类补贴、津贴、奖金、加班费等。工效挂钩效益工资:指企业当年经过劳动部门、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批准的提取数列支后,由税务部门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按工资清算政策允许扣除的工资总额和新增效益工资。 第4行职工福利费:填写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标准(计税工资总额的14%)不得税前扣除的部分。 第5行职工教育经费:填写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标准(计税工资总额的1.5%)不得税前扣除的部分。 第6行工会经费:填写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标准(计税工资总额的2%)不得税前扣除的部分。 第7行利息支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其超过部分填写 在此行中。 第8行业务招待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按规定支出的与生产、经营的有关业务招待费,由纳税人提供记录或单独经税务机关核准准予扣除。业务招待费在下列限额内据实列人管理费用,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 1500万元(含 1500万元)以下的5‰;1500万元以上的3‰。对代理进出口业务企业的代购代销业务手续费收入按规定在不超过2%的比例内扣除。纳税人超过规定标准提取的部分填写在此行中。 第9行公益救济性捐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通过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纳税人向光华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和听力基金会的捐赠,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据市实扣除。纳税人向中国红十字事业、老年服务机构、农村义务

常见企业所得税各项费用税前扣除标准文件

常见企业所得税各项费用税前扣除标准 1 工资薪金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2 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的部分,准予扣除 3 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的部分,准予扣除 4 职工教育经费一般企业: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 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 结转扣除 高新技术企业: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 度结转扣除 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 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5 职工培训费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 动漫企业) :单独核算,据实扣除。 6 “五险一金”按照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准予扣除 7 补充养老保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5%的部分,准予扣除 8 补充医疗保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的5%的部分,准予扣除 9 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 10 广告宣传费和业务一般企业( 烟草企业不得扣除) :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的部分,准予扣除; 宣传费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不超过当年销售(营 业)收入的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11 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 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2 手续费和佣金一般企业:不超过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 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的部分,准予扣除 财产保险企业:不超过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的部分,准予扣除 人身保险企业:不超过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的部分,准予扣除 电信企业在发展客户、拓展业务等过程中因委托销售电话入网卡、电话充值卡所发生的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当年收入总额的5%的部分,准予扣除 从事代理服务、主营业务收入为手续费、佣金的企业(如证券、期货、保险代理等企业), 其为取得该类收入而实际发生的营业成本(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 税前据实扣除 13 党组织工作经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列支,不超过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1% 的部分,可以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全资和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企业)、集体所有制企 业:纳入管理费用的党组织工作经费,实际支出不超过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1%的部分, 可以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年末如有结余,结转下一年度使用。累计结转超过上一 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2%的,当年不再从管理费用中安排 精品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讲解[九] 发布时间:2004-7-2 9:10:28 阅读次数:1002 评分(0票,平均0.00分) 来源:待查作者:游有望磊编辑:sunny 提示:其他如要,请于我们联系 其他扣除项目 广告费用广告费用是企业为销售 商品或提供劳务而进行的宣传推销费用。 企业会计上将其直接计入发生当期的销售 费用中。由于企业发生的广告费用绝对数 额或相对数都可能较大,而且企业长期的 广告宣传可能为企业带来品牌效应,甚至形成著名商标。这样的品牌、商标甚至商誉会使企业终生受益,而不是仅仅对某一个或几个经营年度发生作用。因此,<办法>第40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可扣除的广告费用支出限制在销售(营业)收入的2%以,超过部分可以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这实际上是要求企业将发生的广告费用支出接受益期均匀地摊销,而不是在某个实际发生的年度全部一次性扣除。 对于某种特殊产业,或者企业创办初期,确因经营活动需要每一纳税年度广告宣传支出大大超过<办法>规定比例限制的,凡属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并逐级报国家税务总局特案审批,在一定期间可以适当放宽广告宣传费用的扣除比例。 根据<办法>第41条的规定,企业的广告宣传费用支出,实际上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规的广告费支出,即“广告通过经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已实际工取得相应发票;通过一定媒体传播“。对于未通过媒体传播的广告性质的业务宣传费,包括广告性质的礼品支出等,<办法>第42条规定,第一纳税年度企业可扣除的业务宣传费用不得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5‰的业务宣传费用可据实扣除;超过5‰的部分,永远不能申报扣除。这主要是为了限制企业开支过多的业务宣传费,特别是为了防止企业以广告礼品为名,行贿赂之实。

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是据以确定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 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 成本是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耗费和各项间接费用。 费用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等。 除此以外,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 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外,税收有关规定中还明确了一些需按税收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的扣除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利息支出的扣除。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2)计税工资的扣除。条例规定,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予以据实扣除,这意味着取消实行多年的内资企业计税工资制度,切实减轻了内资企业的负担。但允许据实扣除的工资、薪金必须是“合理的”,对明显不合理的工资、薪金,则不予扣除。今后,国家税务总局将通过制定与《实施条例》配套的《工资扣除管理办法》对“合理的”进行明确。 (3)在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方面,实施条例继续维持了以前的扣除标准(提取比例分别为2%、14%、1.5%),但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提高了。在职工教育经费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4)捐赠的扣除。纳税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允许扣除。超过3%的部分则不得扣除。 (5)业务招待费的扣除。业务招待费,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交际应酬费用。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纳税人提供确实记录或单据,分别在下列限度内准予扣除:全年营业收入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含1500万元),不超过年营业收入的5‰;全年营业收入在1500万元以上,但不足50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营业收入的3‰;全年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但不足1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营业收入的2‰;全年营业收入在1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扣除标准大全档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扣除标准大全2016-11-2111:32:10来源:亿企赢 5250 分享到: 收藏: 关于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的意见 商秩发〔2016〕427号 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申请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工作流程的通知交办运 〔2016〕143号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2、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法人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3、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应于每月15日前,按照上月份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向工会拨交当月份的工会经费。工会在收到工会经费后,应向交款单位行政开具“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税务部门据此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超过14%的部分,应当作为企业所得税调增项目计入“递延税款——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在次年汇算清缴时作为扣缴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在报表上则反映为“递延税款贷项”。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财税[2012]48号)规定:对化妆品制造与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