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期末考试之后,我们认真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过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中学语文教研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小结如下:

一、顺应时代潮流,落实德育为主

新版《课标》关注到了当前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全民素质的快速提升。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做到以生为本,顺应时代潮流,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实用性。新版《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在小时候就要播下种子。所以新版《课标》在这里重点强调了这一点,我们为人师者就应当有所领悟和行动,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

二、控制容量难度,重视学生个体

新版《课标》对学生识字、写字量要求有所降低,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量减少200个左右;第二学段写字量减少了400个左右,这对减轻学生负担,降低教学难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学习默读时,作为第一学段6、7岁的孩子,情不自禁地读出点小声,用手去指,应属正常。现在将原本是第一学段的“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放在了第二学段。这样的调整更人性化了,更科学合理了,这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了学生学习的发展规律。

第一学段“阶段目标”的“口语交际”中,01版《课标》要求能复述“精彩情节”,新版《课标》改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这一更改也是从孩子的角度来定位目标的。文本精彩或老师觉得精彩的,学生不一定感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了,学生才会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三学段“阶段目标”中,关于“习作”的要求,新版《课标》删掉了学写读书笔记和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习作。这是以生为本的思想体现。没有时间约束,没有字数规定,更能让学生放松习作,快乐习作,达到“我手写我心,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理想效果。从而有效呵护学生的习作兴趣。同时,学写读书笔记放到了后面的“教学建议”中,是做提倡的要求,不是硬性的规定(日记、书信等都是平时练笔),这里更显示了新版《课标》的弹性设计和客观科学。

三、表达科学严谨,突出能力为重

新版《课标》中,有两处将“语文能力”更改为“语文素养”。“素养”既包含了语文能力本身,也包含了学习语文的知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语文能力的东西。所以,“素养”的表述更为全面、丰富。

在第三学段“阶段目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新版《课标》的表述也有更改,其表述为: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段话的表达比原来更流畅、科学、全面、清晰了,将阅读教学中“理解词义”与“领悟表达”两大要务一气呵成、水乳交融地陈述出来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将“教材”改称为“教科书”。这种表达更直白,更准确,就是指课本。在“编写建议”的第5条中表述为“教科书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在01版《课标》基础上,“文质兼美”与“典范性”词序调换了)原先强调“典范性”,即把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思想性放在首位。现在突出“文质兼美”,即课文的内容要富有情趣,语言要优美动人。换句话说,就是突显了文本的文学性。相比之下,现在的要求更符合儿童的

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这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口味。所以这更科学了,更严谨了。

四、要求具体明确,体现目标视野

对写字的姿势及习惯,原来只是一、二年级的要求,现在却要求义务教育九年中要始终贯彻。在识字、写字的“实施建议”中也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作文教学中提出关于书写的要求。在作文教学的“教学建议”中增加“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在作文教学评价”的建议中再次提出“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可谓是“提笔即练字”。在写字识字教学建议中第一次明确指出“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书写)”。这里特别强调提出了“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字要求,并且明确指出1--6年级都要一一落实,足以看出新课标对于学生书写的重视程度可是前所未有的!

01版《课标》在字词教学中没有提到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新版《课标》明确地提出来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要求我们老师教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比如:引导学生认识“熟字加偏旁”、“熟字加熟字”、“形声字”、“会意字”、“偏旁归类”等的构字规律,老师示范写,编口诀(“聪”字的口诀:一个人用耳朵听,眼睛看,嘴巴问,心思考,日日如此,月月这样,那人就会变“聪明”;“渴”与“喝”的口诀: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嘴)等。只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才会终生受用。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也应证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格言:教是为了不用教!所以,新版《课标》是扣住了教学的本质的,由此可见一斑!新版《课标》关于“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是: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词典。(01版《课标》只说“会使用字典、词典”)这里明确提出了两种常用查字法的教学落实,而不是原先的笼统交待,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可见新版《课标》具有很强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是服务老师的纲领性文献。

关于“阅读教学”,新版《课标》增述了以下文字: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这里扣住了阅读教学的主脉——感受、理解能力的培养。这里明确提出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为课外阅读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使老师成为课程实施的明白人。

新版《课标》“实施建议”的“编写建议”的最后一条是新增的——教科书编写应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从源头上提升了语文课程的质量和品位。

五、语文返璞归真,突出文字运用

新版《课标》一再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新版《课标》反复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于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可谓是功德无量。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回归语文本真,语文终于走上了回家的路。可见,新版《课标》不仅顺应了时代潮流,也正和广大教师的心意。新版的《课标》经过十年的实践、思考、酝酿和修整,更加完善了,更体现了以生为本、科学务实的科学理念,有效地服务了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它是广大教师教学指导的明灯,是我们教学的纲领和方向,只要我们反复深入地去研读和思索,把握学科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我们的课堂定会绽放异彩!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

———学习心得

黄花甸学校

语文教师:王新梅

2014年1月15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