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心理学统考试题

2010心理学统考试题

2010心理学统考试题
2010心理学统考试题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I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普通心理学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

实验心理学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III考查范围

普通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2. 实验法

3. 测验法

4. 调查法

5. 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 构造主义心理学

2. 机能主义心理学

3. 行为主义心理学

4. 格式塔心理学

5. 精神分析

6. 人本主义心理学

7. 认知心理学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 神经元

2. 突触

3. 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 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 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 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 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

1. 定位说

2. 整体说

3. 机能系统说

4. 机能模块说

三、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 意识的含义

2. 意识的各类

3. 意识的功能

4. 睡眠与梦

(二)注意概述

1. 注意的含义

2. 注意的功能

3. 注意的种类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 注意的生理机制

2. 注意的外部表现

(四)注意的品质

1. 注意广度

3. 注意分配

4. 注意转移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 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

(一)感觉概述

1. 感觉的含义

2. 感觉的种类

3. 感觉测量

4. 感觉现象

(二)视觉

1. 视觉的含义

2. 视觉现象

3. 视觉的生理基础

4. 视觉理论

(三)听觉

1. 听觉的含义

2. 听觉现象

3. 听觉的生理基础

4. 听觉理论

(四)其他感觉

1. 嗅觉

2. 味觉

3. 触觉

4. 动觉

5. 内脏感觉

五、知觉

(一)知觉概述

1. 知觉的含义

2. 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

1. 知觉理解性

2. 知觉整体性

3. 知觉选择性

4. 知觉恒常性

(三)空间知觉

1. 形状知觉

2. 大小知觉

3. 深度知觉

4. 方位知觉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 时间知觉

(五)知觉的信息加工

1. 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 模式识别理论

(六)错觉

1. 错觉的含义

2. 错觉的种类

3. 错觉产生的原因

六、记忆

(一)记忆概述

1. 记忆的含义

2. 记忆的过程

3. 记忆的种类

4.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感觉记忆

1. 感觉记忆的含义

2. 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

3. 感觉记忆的特征

(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 短时记忆的含义

2. 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 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 短时记忆的特征

5. 工作记忆

(四)长时记忆

1. 长时记忆的含义

2. 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 长时记忆的特征

(五)遗忘

1. 遗忘的含义

2. 遗忘曲线

3. 遗忘理论

4. 影响遗忘的因素

七、思维

(一)思维概述

1. 思维的含义

2. 思维的特征

3. 思维的种类

4. 思维的过程

(二)概念

1. 概念的含义

2. 概念的种类

3.概念的形成

4..概念的掌握

(三)推理

1. 推理的含义

2. 推理的种类

(四)问题解决

1. 问题解决的含义

2.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 问题解决的策略

4.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

1.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

1. 表象的含义

2. 表象的特征

3. 表象的种类

4. 表象理论

(七)想象

1. 想象的含义

2. 想象的种类

3. 想象的功能

八、言语

(一)言语概述

1. 言语的含义

2. 言语的功能

3. 言语的种类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 言语运动中枢

2. 言语听觉中枢

3. 言语视觉中枢

(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 言语感知

2. 言语理解

3. 句子理解

4. 语篇理解

5. 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1. 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2. 情感的种类

(三)表情

1. 表情的含义

2. 表情的种类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

1. 早期的情绪理论

2. 情绪的认知理论

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

1. 动机的含义

2. 动机的功能

3. 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 动机的理论

(二)需要

1. 需要的含义

2. 需要的种类

3. 需要的层次理论

(三)意志

1. 意志的含义

2. 意志的特征

3. 意志行动过程

4.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 意志的品质

十一、能力

(一)能力概述

1. 能力的含义

2. 能力、才能和天才

3.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 能力的种类

2. 能力的结构

(三)智力理论

1. 智力因素说

2. 智力结构理论

3. 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

1.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 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3.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2. 人格的特征

(二)人格理论

1. 人格特质理论

2. 人格类型理论

3. 人格大五理论

4.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三)气质

1. 气质的含义

2. 气质的类型

3. 气质的理论

(四)性格

1. 性格的含义

2. 性格的特征

3. 性格的类型

4.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5. 认知风格

(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 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

3. 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

发展心理学

一、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 横断研究

2. 纵向研究

3. 聚合交叉研究

4. 双生子研究

(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1.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2.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 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2.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2.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 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4.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一)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1. 染色体、DNA和基因

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 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

4. 显性和隐性基因

5. 遗传疾病

(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

1. 胎儿的发育过程

2. 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四、婴儿心理发展

(一)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 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 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三)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1. 动作发展的规律

2. 动作发展的阶段

3. 动作发展的训练

(四)婴儿言语的发展

(五)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1. 婴儿感觉的发展

2. 婴儿知觉的发展

(六)婴儿气质的发展

1. 婴儿气质类型学说

2. 气质稳定性与可变性

(七)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 婴儿的情绪发展

2. 婴儿的依恋

3. 早期同伴交往

五、幼儿心理发展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 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三)幼儿的游戏

1. 游戏理论

2. 游戏种类及其发展

(四)幼儿言语的发展

1. 词汇的发展

2. 句子的发展

3.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五)幼儿认知的发展

1. 记忆的发展

2. 思维的发展

(六)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 心理理论

2. 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3. 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4.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5. 同伴关系

六、童年期心理发展

(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三)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1. 书面言语的发展

2. 内部言语的发展

(四)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1. 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2. 元认知及其发展

(五)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1. 自我意识发展

2. 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3. 品德发展

七、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期发展的一般特点(二)生理发育

1. 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2. 第二性征与性成熟

(三)认知发展

1.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2. 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四)自我发展

1. 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2.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五)社会性发展

1. 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2. 反社会行为

(六)情绪

1.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2. 常见情绪困扰

八、成年期心理发展

(一)成人期发展任务理论

(二)认知发展

1. 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

2. 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

(三)人格发展

1. 自我发展理论

2. 稳定性与可变性

(四)临终心理

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学习与心理发展

(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1. 学习的含义

2. 学习的作用

(二)学习的分类

1. 学习主体分类

2. 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

3. 奥苏伯尔的学习性质分类

4. 学习结果分类

(三)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 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

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

(四)学习风格与教育

1. 学习风格的含义及其特点

2. 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的主要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3. 社会学习理论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1.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3.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4.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三)学习的建构理论

1.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的人本理论

1. 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四、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 学习动机的含义

2. 学习动机的类型

3. 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3. 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 学习动机的培养

2. 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与作用

1. 学习迁移的含义

2. 学习迁移的类型

3. 学习迁移的作用

(二)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

1. 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

2. 学习迁移的现代理论

(三)学习迁移的条件与促进

1. 学习迁移的条件

2. 学习迁移的促进

实验心理学

[考查目标]

1. 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2. 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3. 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3.实验设计与实施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研究报告的撰写

二、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二)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1. 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2. 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3. 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三)实验设计

1. 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

2. 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

3. 准实验设计

4. 真实验设计

(四)实验研究的效度

1. 内部效度

2. 外部效度

3. 构思效度

4. 统计结论效度

三、反应时法

(一)反应时概述

1. 反应时的含义

2. 反应时的种类

(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1. 外部因素

2. 机体因素

(三)反应时技术

四、心理物理学方法

(一)阈限的测量

1. 极限法

2. 平均差误法

3. 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

(二)心理量表法

1. 量表的类型

2. 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

3. 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

4. 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

(三)信号检测论

1. 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2.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3. 辨别力指数d'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4. 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一)听觉实验

1. 听觉现象的测定

声音的心理特性;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与适应。

2. 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

声音方向定位线索;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实验方法。

3. 语音知觉实验

语音及其声学特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二)视觉实验

1. 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

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2. 颜色视觉

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

(三)知觉实验

1. 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2. 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

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大小恒常性实验;形状恒常性实验。

3. 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

空间知觉实验;运动知觉实验。

4. 知觉与觉察实验

无觉察知觉的测定;盲视的实验。

(四)学习实验

1. 条件性学习实验

2. 认知性学习实验

(五)记忆实验

1. 感觉记忆的实验

2. 短时记忆的实验

3. 长时记忆的实验

4. 工作记忆的实验

5. 内隐记忆的实验

6. 前瞻记忆的实验

7. 错误记忆的实验

(六)情绪实验

1. 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2. 面部表情的测量

3. 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七)注意实验

1. 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

2. 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

3. 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

4. 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5. 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

心理统计与测量

[考查目标]

1. 正确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

2. 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3. 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并对其结构进行解释。

一、描述统计

(一)统计图表

1. 统计图

2. 统计表

(二)集中量数

1. 算术平均数

2. 中数

3. 众数

(三)差异量数

1. 离差与平均差

2. 方差与标准差

3. 变异系数

(四)相对量数

1. 百分位数

2. 百分等级

3. 标准分数

(五)相关量数

1. 积差相关

2. 等级相关

3. 肯德尔等级相关

4. 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

5. Φ相关

二、推断统计

(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

1. 概率

2. 正态分布

3. 二项分布

4. 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

5. 抽样分布

(二)参数估计

1. 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

2.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3. 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三)假设检验

1. 假设检验的原理

2. 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3. 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4. 方差齐性的检验

5.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四)方差分析

1. 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

2.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3.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4. 两因素方差分析

5. 事后检验

(五)回归分析

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

3.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

(六)卡方检验

1. 拟合度检验

2. 独立性检验

(七)非参数检验

1. 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2. 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 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

3. 经典测量理论及其模型

(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 测量的信度

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2. 测量的效度

效度的定义;效度的估计;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3.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三)心理测量的误差

1. 测量误差的定义

2. 测量的随机误差来源及控制

3. 测量的系统误差来源及控制

4. 测量误差的估计

(四)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1. 题目的难度

2. 题目的区分度

3. 题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

(五)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

1. 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2. 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

3. 题目编制技术

(六)心理测验的施测

1. 测验的设计

2. 施测的程序和步骤

(七)测验常模

1. 常模与常模团体

2. 分数转换与合成

3. 常模的编制

4. 几种常用的常模

(八)标准参照测验

1. 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2. 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3. 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4. 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九)心理测量理论的新发展1. 经典测量理论的局限

2. 项目反应理论

3. 概化理论

4. 测验等值

四、心理测验及其应用

(一)成就测验

1. 成就测验的定义

2. 成就测验的编制

3. 成就测验的标准化

(二)智力测验

1. 智力测验的定义

2. 个体智力测验

3. 团体智力测验

(三)能力测验

1. 能力倾向测验

2. 特殊能力测验

3. 创造力测验

(四)人格测验

1. 人格测验的定义

2. 自陈测验

3. 投射测验

4. 情景测验

(五)其他常用的心理测验1. 心理健康测验

2. 态度测验

3. 兴趣测验

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2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地.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地字母涂黑.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状态地是( ) A、感觉 B、想象 C、注意 D、记忆 答案:D 勤思考研解析:感觉、想象、注意都是心理状态,记忆则不然. 2、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地神经结构是( ) A、杏仁核 B、内囊 C、边缘系统 D、胼胝体 答案:D 勤思考研解析:胼胝体位于大脑半球纵裂地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地横行神经纤维束,是大脑半球中最大地连合纤维. 3、神经系统最小地单位是( ) A、突触 B、轴突 C、神经元 D、胞体 答案:C 勤思考研解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地最小单位是神经元. 4、大部分色盲不能区分( ) A、红和青 B、红和黄 C、红和蓝 D、红和绿 答案:D 勤思考研解析:色盲以红绿色盲较为多见,蓝色盲及全色盲较少见. 5、感受性提高地感觉适应现象是( ) A、触觉适应 B、嗅觉适应 C、暗适应 D、明适应 答案:D 勤思考研解析:在暗适应时是出现感受性提高,而明适应是感受性降低.

6、当人看到下图,一般都只看到一些乱点,经提示这是一幅骑马图片后,人们就觉得像所提示地内容.这主要体现地知觉特性是( ) (图略)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C知觉恒常性、D、知觉选择性 答案:B 勤思考研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地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地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地意义.该题目体现了知觉地理解性. 7、立体电影利用知觉地( ) A、运动视差 B、纹理梯度 C、线条透视 D、双眼视差 答案:A 勤思考研解析: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地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地可产生立体效果地电影. 8、一名5岁小儿童向怀里抱地布娃娃讲妈妈曾给她讲过地故事,这种语言属于( ) A、对话 B、独白 C、语言获得 D、语言理解 答案:B 勤思考研解析:独白是一个人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9、安德森提出语言产生三阶段,包括( ) A、构造、转化、执行 B、概念化、公式化、发音 C、构造、转化、发音 D、概念化、公式化、执行 答案:A 勤思考研解析:安德森提出语言产生三阶段,包括,1.构造阶段,根据目地确定要表达地思想; 2.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地形式; 3.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地信息说出或写出. 10、在沙赫特和辛格地情绪唤醒模型中,对情绪产生起关键作用地因素是( ) A、注意 B、认知 C、生理变化 D、情境

2010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65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的字母涂黑 45.验证工作记忆是否存在中央执行系统,通常使用的是() A.双任务范式 B.点探测范式 C.线索提示 D.注意瞬脱 47. 采用这种设计可控的主要额外变量是() A.顺序误差 B. 期望误差 C. 实验者效应 D.动作误差 49. 1937年施瑞奥克(J.K.Shryock)将我国三国时期刘邵关于人的能力研究的着作翻译成英文出版,这本着作是() A.人物志 B. 心书 C. 吕氏春秋 D.频次 51.要把标准差转化为方差,研究工作者要完成的工作是() A.计算标准差的平方根 B. 用样本n除以标准差 C.用1/Z除以标准差 D.计算标准差的平方 53.某测验的信度为0.64,实得分数的标准差为5,该测验的标准误差为() A.0.36 B.1.04 C.3.00 D.4.36 55.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X=T+E中,关于E描述错误的是() A.真分数和误差分数(E)之间相关为0 B.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E)之间相关为0 C.误差分数(E)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和 D.误差分数(E)是一个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57、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是() A.x2分布 B.t分布 C. f分布 D.正态分布 59、在自陈式人格测验中为了探察社会赞许效应,测验编制者经常会使用() A.疑问量表 B.评定量表 C.投射测验 D.自陈测验 61、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不管测验内容如何,都采用同样方式回答,这种趋同应答的现象称为()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docx

历年考题与参考性答案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内容 (二)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了解各理论学派的基本主张 (联结派、认知派、联结- 认知派、人本主义、现代信息加工派)(三)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014 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 B.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 C.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 D.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 2012 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 ( D)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 B.高校学习心理研究 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 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 2011 单选:以下属于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观点的是:(D) A.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 B.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 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D.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 2013 单选: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 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这是强调遵循:( B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1 单选: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 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 D) A. 理论联系实际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5 单:采用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这种 研究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011 填: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1 填: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 填: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是 (实验法)。 2012 填: 1924 年(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15 简答:简述高等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等。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 情感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 B )特征。 A 感染性 B 情境性 C 两极性 D 移情性 2、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C )为中介的。 A 动机 B 态度 C 需要 D 感觉 3、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人的(A)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的心理特征 D、以上几个都不是 4、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D )。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 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C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6、( D)是情绪的基本形式。 A、激情、心境、应激 B、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C、热情 D、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7、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 )。 A、理智感 B、美感 C、激情 D、道德感 8、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 A. 热情 B. 心境 C. 激情 D.应激 9、“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这是(A)的影响。 A、认知对情感 B、情感对认知 C、需要对情感 D、情感对需要。 10、“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前三个都不是。 1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C )。 A、需要 B、情绪 C、情绪和情感 D、情感 12、情绪和情感是(D )。 A、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3、维持有机体生存的条件,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叫做(B )。 A、情绪和情感 B、社会性需要 C、生理性需要 D、需要 14、在有机体的生理必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C )。 A、态度 B、需要 C、情绪 D、情感 15、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B )。 A、情绪 B、情感 C、态度 D、需要 16、一个人盼望或追求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叫(A ) A 快乐B、愤怒C、恐惧D、悲哀 17、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所中产生的情感叫做(B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认知 18、失去某种追求的目标或所盼望的东西引起的情绪体验叫做(C )。

2014年考研心理学--精心整理版(试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30分) 1.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A. 认知科学 B.神经心理学 C.认知神经科学 D.心理生理学 2.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意识 B. 潜意识 C. 意识流 D.行为 3.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A.大脑 B.中脑 C.前脑 D.延脑 4.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A.顶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 C.颞叶、枕叶、顶叶 D.颞叶、顶叶、枕叶 5.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通常为 A. α B. β C.δ D.θ 6.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属于潜意识的是 A.梦 B.注意 C. 口误 D.笔误 7.情境线索容易引发侵犯行为,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是 A.习性学实验 B.恒河猴实验 C.武器效应 D.社会学习 8.视觉中枢单个细胞的感觉野与外侧膝状体单个细胞感觉野相比,两者的关系是 A. 不确定 B.前者小 C. 两者相等 D.不确定 9. 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最大振幅在基底膜上的部位不同,低频声波最大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 A.底部 B.顶部 C.中部 D.下部 10.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的特点是 A.流畅性差,变通性差 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 C.流畅性好,变通性好 D.流畅性差,变通性好 11. 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记忆负担最轻的是 A.保守性聚焦 B.冒险性聚焦 C.同时性扫描 D.继时性扫描 12. 独白言语属于 A.对话言语B书面言语C.外部言语D.内部言语 13. 当亲密关系面临破裂的时候,人们采用的主动破坏性策略是 A.忽视(neglect) B.表达(voice) C.忠诚(loyalty) D.退出(exit) 14. 下列情绪理论中,强调对生理唤醒进行认知解释的是 A.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B.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C.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D.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15.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稳定、内在、不可控的因素是 A.努力 B.运气 C.能力 D.任务难度 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志行动特征的是 A.预定目的 B.克服困难 C.随意运动 D.习惯活动 17. 在阿希的从众实验中,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是 A.深度知觉判断 B.运动知觉判断 C.颜色知觉判断 D.线段知觉判断 18. 小张性情急躁,成就动机水平高,具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他的人格类型属于 A.T+型 B.T—型 C.A型 D.B型 19.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遵循现实原则的是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力比多 20. 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期男童和女童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 A.语文测验成绩 B.数学测验成绩 C.工作记忆容量 D.游戏模式 21. 在家庭生活中,盈盈的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她目前对音乐的喜爱,而盈盈也认同了父母关于学业成绩重要性的看法,这个例证所体现的发展现象是 A.同步现象 B.再社会化 C.相互社会化 D.远端—近端发展 22. 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的心理学家是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9-300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9-305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2-49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2-56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6-200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6-218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1-18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3-87 A.格思里 B.赫尔 C.托尔曼 D.卡特尔 )3-74 10.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C )7-233 A.分析说与综合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 B.模板说与分析说 D.演绎说与归纳说 11.教材中未提到的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是( D )7-252/253 A.守恒法 B.分类法 C.排除法 D.两难故事法 12.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的是( D )10-354/355 A.媒体观 B.胚胞期系统观

2015年教育心理学考研复习试题题库及答案

2015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p74) 2.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p265) 3.最近发展区:指现有水平和在他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p62) 4.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的法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p39) 5.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p74) 6、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行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因素形成的对结果的期望这一先行因素的影响。是个体对自己能够有效处理特定任务的主观评价,它与学习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自我效能感高低直接影响个体的努力程度,从而影响成绩好坏,而成绩好坏反过来也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269页 7.概念同化:用下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让他们利用已掌握概念来理解。(p101) 8.正迁移:在学习的迁移中,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助长的作用。(p198) 10、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p103) 11、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p198) 12、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p43)

历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历年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集中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集中性 C、集中性和紧张性 D、选择性和稳定性 2、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 B、大脑 C、丘脑 D、网状结构 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绝对感受性 5、读了《西游记》后,在头脑中出现孙悟空形象,这种想象是()。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科学幻想 6、()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尝梅止渴”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谈梅生津” 7、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什么品质 A、果断性 B、自觉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既想涉足爱情,又怕因恋爱影响学习,是()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0、坚定沉着、稳重忍耐,但反应缓慢呆板是()的特点。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___。 2、______和______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二种基本过程。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______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反射弧由、、、和五部分构成。 、有明确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三、判断正误(正确在题后括弧内打“”,错误打“×”。每 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是与其年龄完全成正比的。 ()

2013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3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 1.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分支学科是() A. 管理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工程心理学 D. 实验心理学 2.心理过程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A. 认知、情感、行为 B.感觉、知觉、行为 C. 情感、意志、行为 D.认知、情感、意志 3.当你的手不小心被针扎的时候,手会立刻缩回来。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是() A. 脊髓 B.大脑 C.丘脑 D.小脑 4. 一位中风患者的右侧肢体瘫痪,其大脑皮层左半球的病变区域位于() A. 额叶 B. 顶叶 C. 颞叶 D. 枕叶 5.通常用来测量持续注意的是() A. 警戒作业 B. 双作业操作 C. 双耳分听 D. 负启动 6.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最恰当的理论是() A. 衰减理论 B. 过滤器理论 C. 反应选择理论 D. 认知资源理论 7.不属于基本味觉的是() A. 酸 B. 甜 C. 苦 D.辣 8.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干预措施的可能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从众 B. 社会学习 C. 社会比较 D.责任分散 9.“鹤立鸡群”中的“鹤”和“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的“红”容易被人们知觉到,这种

现象所体现的知觉特性是()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0.先给被试呈现线段a,待其消失60毫秒后,再呈现线段b,人们会看到线段a向线段b移动,这种现象称为() A. 诱发运动 B. 动景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11.属于深度知觉双眼线索的是() A. 线条透视 B. 视轴辐合 C.运动视差 D. 纹理梯度 12.属于界定清晰的问题(well-defined problem)是() A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B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解应用题 C怎样读好一本书 D 怎样教育子女成才 13.容易出现群体思维的是() A高凝聚力的群体B低凝聚力的群体C民主的群体D放任的群体 14.爱因斯坦说:“在我的思维结构中,书面的或口头的文字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记号和有一定明晰程度的意向,由我随意的再生和组合……”这段话所体现的主要思维种类()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常规思维 15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个体在感到未来不可预测,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反社会秩序受到

教育心理学部分历年真题

教育心理学(2003年)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 并列结合学习 B 类属学习 C 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 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 组织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元认识策略 D 复述策略 3.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应对的年代() A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 20世纪80年代以后 C 20世纪60到70年代末 D 20世纪90年代起 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 前运算阶段 B 感知运动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5.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 A 2岁 B 4-5岁 C 4岁 D 6岁 6.“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A 强化说 B 认知失调论 C 从众说 D 观察学习理论 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考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 A 场依存性 B 场独立性 C 冲动性D沉思性 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 A 图表 B 新知识 C 认知框架 D 以上都对 9.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份是() A 认知成份 B 情感成份 C 行为倾向成份 D 认知与情感成份 10.以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概念主要发生在() A 学龄时期 B 学前期 C 成人 D 以上都是 11.奥苏泊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 A 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相关类属学习 1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 积极作用 B 消极作用 C 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 没有作用 13.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 A 动作表征 B 符号表征 C 映像表征 D 表象 14.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 最新获得的能力 B 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 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5.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认知策略 D 动作技能 16.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 痕迹消退说 B 动机说 C 同化说 D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17.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 顺向正迁移 B 逆向正迁移 C 顺向负迁移 D 逆向负迁移 18.在哪个阶段,学生的理论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 学前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2011年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2011年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完全版 一、单项选择题 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a ) A 丘脑 B 下丘脑 C 海马 D 桥脑 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d ) A 顶叶,额叶,颞叶,枕叶, B 顶叶,枕叶,颞叶,额叶 C 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 d ) A 顶部 B 中部 C 背部 D 底部 4、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这种感觉现象是( d) A 适应 B 对比 C 后像 D 联觉 5、故地重游往往令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许多在其他情况下不太容易想起的,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C) A 层次网络模型 B 逆行性遗忘 C 编码特异性原理 D 激活扩散模型 6、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c ) A 1小时内 B 2-12小时 C 13-24小时 D 24小时后 7、小明在游戏中把凳子当马骑,这种活动反应的想象功能是( c ) A 再造 B 补充 C 替代 D 预见 8、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a) A 间接性 B 抽象性 C 概括性 D 理解性 9、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是( d ) A 音位 B 语素 C 词 D 句子 10、按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描述唤醒水平与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说明( a )

A 任务难度 B 任务参与 C 被试年龄 D 被试性别 11.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对于半杯水,甲觉得“还有半杯水,很高兴”;乙觉得“只在半杯水了,真痛苦”。这一现象反映的情绪特征是(A) A。主观性 B。感染性 C。情境性 D。两极性 12.在情绪研究中,研究者长期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C) A。情绪的产生是否与生理活动有关 B。情绪是否具有动机功能 C。情绪和认知是否相互独立 D。基本面部表情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13.某儿童智力测验的原始分数为130,其所属年龄组的平均分为100,标准差为15,他的智商是C A.100 B.11 C.130 D.145 14.高尔顿研究了遗传因素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其研究方法是(A) A。家谱分析 B。动物实C。心理测验 D。社会实践调查 15.小张喜欢做新颖和有价值的事情,而且经常能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他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C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C。创造能 D。分析能力 16.与艾森克提出的稳定外倾人格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B)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17.“掩耳盗铃”现象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D) A。转移作用B。反向作用C。退行作用D。否认作用 18.许多人认为,坐火车比乘飞机更安全。这种社会判断的成因是(B) A。调整性启发B。可得性启发C。代表性启发D。参照点启发 19.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无偿献血属于(D) A。本能的亲社会行为B。纯粹的利他行为C。纯粹的利已行为D。间接的互惠行为 20.认为心理发展只有量的连续累积、不存在阶段性的理论是(D) A。心理社会发展理B。发生认识论C。心理发展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七)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以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其作者是 (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卢姆 D.詹姆士 2.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到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 ( ) A.年龄较大的学生 B.年龄较小的学生 C.中等年龄的学生 D.年龄上无明显差异 3.在中小学,非正式群体的规模一般是 ( ) A.10~15人 B.男女生混合群体 C.男生群体较女生大 D.女生群体较男生大 4.根据齐卜勒等的分类法,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依发展的程序有四个步骤,即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言语交流和 ( ) A.应用 B.统合 C.价值的性格化 D.言语行为 5.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二至七岁的儿童处于 ( ) A.感觉运动阶段 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6.学习是动物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习是 ( ) A.奖惩的结果 B.接受讲述 C.获得事实材料 D.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 7.学生学习不具有的特点是 ( )

A.间接性 B.组织计划性 C.有效性 D.社会性 8.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遗忘的规律,他认为遗忘是 ( ) A.均衡的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没有一定规律 9.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的是 ( ) A.可利用性 B.可辨别性 C.稳定性和清晰性 D.目的性和合理性 10.多方面呈现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的形式,以便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方法是( ) A.变式 B.定势 C.具体化 D.系统化 11.技能是通过练习逐步形成的,动作技能的形成大体要经过比较明显的三个阶段,其第二个阶段是 ( ) A.练习阶段 B.认知和定向阶段 C.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 D.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12.在学习过程中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原因是 ( ) A.学习目的 B.学习动机 C.学习态度 D.学习兴趣 13.研究表明,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故意表扬组比错误校正组成绩要好;而对中年级学生,故意表扬组比错误校正组成绩要差,这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学习评定时要注意评定的 ( ) A.客观与公正性 B.正确性 C.指导性和激励性 D.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14.客观测验的缺点之一是 ( ) A.过于客观 B.过于简明扼要

考研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历年真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真题汇总 年份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章节 2007 31 32;33;34 35;36;37;38 39 40;41 42;4344 45 2008 31;32;33 38;41;42 43;44 34;35;4536 37 39 40 2009 34 35;36;37 38;39;42;45 40;41 43;44 2010 35 34;36 38 37 2011 34;35 37 36 38 2012 37 34;36 38 35 2013 37 36;38 34 35 2014 37 36 35;38 34 2015 36 37;38 34;35 2016 34 35 37 36;38 2017 36;37;38 35 34 1

2018 34 36 35;3837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2007年,第31题】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 A.1877年卡普杰列大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2009年,第34题】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 )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詹姆斯 D.赫尔巴特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知识点:皮亚杰和维果斯基 【2007年,第33题】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08年,第32题】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 )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平衡 2

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11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试年龄 D 被试性别理防御机制主要是(D) 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11.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 A。转移作用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a ) 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在极B。反向作用A 丘脑 B 下丘脑 C 海马 D 桥脑度缺水的情况下,对于半杯水,甲觉C。退行作用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得“还有半杯水,很高兴”;乙觉得D。否认作用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只在半杯水了,真痛苦”。这一现 18.许多人认为,坐火车比乘飞层的部位依次是( d ) 象反映的情绪特征是(A) 机更安全。这种社会判断的成因是 (B) A 顶叶,额叶,颞叶,枕叶,A。主观性 B 顶叶,枕叶,颞叶,额叶 B。感染性 A。调整性启发 C 枕叶,额叶,顶叶,颞叶 C。情境性 B。可得性启发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D。两极性C。代表性启发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12.在情绪研究中,研究者长期D。参照点启发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 d ) 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C) 19.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无偿献 A 顶部 B 中部 C 背部 D 底部 A。情绪的产生是否与生理活动血属于(D) 4、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这有关 A。本能的亲社会行为种感觉现象是( d) B。情绪是否具有动机功能 B。纯粹的利他行为 A 适应 B 对比 C 后像 D 联 C。情绪和认知是否相互独立 C。纯粹的利已行为觉 D。基本面部表情是否具有跨文 D。间接的互惠行为 5、故地重游往往令人触景生情,化的一致性 20.认为心

理发展只有量的连续回忆起许多在其他情况下不太容易13.某儿童智力测验的原始分数累积、不存在阶段性的理论是(D) 想起的,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C) 为130,其所属年龄组的平均分为 A。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A 层次网络模型 B 逆行性遗100,标准差为15,他的智商是C B。发生认识论 A.100 忘 C 编码特异性原理 D 激活扩散 C。心理**发展理论 B.115 模型 D。社会学习理论 C.130 6、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 21.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衰退最 D.145 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早的心理机能是(A) 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14.高尔顿研究了遗传因素对智 A。感觉和知觉应在识记后( c ) 力发展的影响,其研究方法是(A) B。记忆 A 1小时内 B 2-12小时C 13-24 A。家谱分析 C。想象小时 D 24小时后 B。动物实验D。思维 7、小明在游戏中把凳子当马骑, C。心理测验 22.某儿童认为周围世界绕着他转,这种活动反应的想象功能是( c ) D。社会实践调查月亮跟着他走;他只知道自己有个哥 A 再造B 补充 C 替代 D 预见 15.小张喜欢做新颖和有价值的哥,但不知道自己就是哥哥的弟弟。8、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事情,而且经常能够提出一些与众不该儿童心理发展所处的阶段是(B) 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同的观点。他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C A。具体运算阶段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A。一般能力B。前运算阶段结论。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a) B。特殊能力 C。后运算阶段 A 间接性 B 抽象性 C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吐血整理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C.相对论阶段 2.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A.家庭教育方式 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C.高中阶段 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D.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得分 5.根据个体认知发展水平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B.皮亚杰 6.在弗洛依德的人格动力结构中,受快乐原则支配的部分是 A.原我 7.可以为“教育万能论”提供支持的心理学理论是 B. 行为主义理论 8.在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识记A.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9.下列人际关系属于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是 B. 同学关系 10.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给他十几个健康的婴儿,他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无论他们的出身及种族是什么。他完全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可以造就一切。这位心理学家是属于下列哪一个心理学流派的? B. 行为主义 1.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是D.荣格 2.对研究的问题了解有限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实验,称为 B.探索性实验 3.将内部图式加以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的过程叫 C.顺应 4.埃里克森认为,幼儿阶段(3~6岁)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C.主动性对内疚感 5.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唐氏综合症 6.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这种方法称为C.家谱分析法 7.婴儿(2岁左右开始)表现出怕黑、怕狼、怕坏人,属于B.预测性恐惧 8.幼儿获得知识经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言语能力,以及培养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是 B.教学游戏 9.婴幼儿动作发展是从身体中部开始的,越是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越是远离身体中轴的部位,动作发展越迟。这体现了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 B.由近及远原则 10.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的反映属于A.时间知觉 11.初中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属于 D.成人感 12.情绪情感表现可以用“疾风暴雨”来形容的是 B.初中生 13.有的高中生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对“理想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他们属于B.自我否定型 14.在心理学领域,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般使用的概念是C.智商 15.以下不属于元认知成分的是 D.元认知结构 16.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是 A.桑代克 17.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D.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18.区分多种刺激的不同之处,如区分戌、戍、戊、戎四个字属于 B.多重辨别学习 19.陈述性知识的核心成分是C.概念和命题 20.对具体加工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整指的是B.精加工策略 21.学习之间发生迁移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即抽象的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经验的组成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这种迁移属于D.特殊迁移 22.在动作技能的习得过程中,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的干扰是在B.联系形成阶段 23.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儿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说明其道德发展处于 D.权威阶段 24.道德认知形成的关键是 A.道德信念的确立 25.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B.海德 26.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B.自我实现的需要 27.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称为D.教育机智 28.在教学过程之前,为准确了解每位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准备状态,或者为准确了解学习落后学生困难原因而进行的学习评价,称为 D.诊断性学习评价 29.参照某种特定标准解释学生测验分数的测验,称为B.准则参照测验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版)资料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填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系统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等四各方面。 3、人的心理是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5、在记忆活动中,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二个记忆环节来实现的。 6、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7、品德的心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8、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图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9、按照记忆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 10、学生学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智能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行为规范的学习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11、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2、同的教材直观和知识感知方式。就直观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13、健康的新概念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14、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15、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都拉)。 16、教学反思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评价)。 17、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18、心理学认为,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19、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20、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21、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它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 22、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23、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明确教学目的)、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课程、教学、评定等六个步骤。 24、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自我中心期、(客观化时期)、(主观化时期)。 概念 一、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3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桑代克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1分)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因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1分)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1分) 二、教材概括 3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教材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加工改造,(1分)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知活动。(1分) 教材概括就是加工改造感性知识以形成发展理性知识的过程,也就是理解知识的过程。(1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