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广告语入手-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影响

从广告语入手-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影响

从广告语入手-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影响
从广告语入手-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影响

自学考试对外汉语专业(第二学历)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广告语言辅助对外汉语教学作者:张小雅

考号: 010********* 专业:对外汉语

所在单位:哈师大恒星学院

指导教师:陈树千

黑龙江大学

2010年8月28日

目录

第1章绪论 (3)

1.1 相关背景 (3)

1.2 本论文预期讨论的效果和目的 (4)

第2章广告语言文化概述 (4)

2.1 中西方广告渊源 (5)

2.1 广告语言的文化意义 (6)

第3章利用广告语言辅助对外汉语教学 (10)

3.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模式 (10)

3.2 广告语言辅助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11)

第4章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浅析广告语言辅助对外汉语教学内容提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二者密不可分。而广告作为大家平时喜闻乐见,每日都要接触的一种品牌形象和产品宣传手段,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很大部分就是语言和文化的相关教学内容。所以广告作为其二者综合的载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日常常见的广告中的广告语入手,讨论以其中的语言用词及表达的文化意境和文化方向为主要探讨问题,来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方式,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宣传文化和语言并重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进行相关的教学工作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广告语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

第1章绪论

1.1 相关背景

对外汉语教学,也称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或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其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文化修养且能以外语为工作语言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师,为旅游和各类涉外部门培养导游和翻译人才。对外汉语师资是汉语传播事业的中坚力量,对外汉语教师因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在专业培训中,语言的培训与文化的培训并行发展、相辅相成,以应对留学生由于文化、地域、相关历史背景和语境语域的不同而引发的学习困难,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应注重汉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树立教师的文化对比观念,矫正教师因文化冲突

而造成的教学认知偏见,从而为汉语教学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路径。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其中融合品牌所属地的文化和语言特点,并具有意思易懂,文字简单上口,且一般动用全球皆知的名人,例如体育、文化方面或者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名人带来一定的“名人效应”进行宣传。这样一种通常的营销手段其实也是对于文化和语言的双重宣传。

本文试图从日常常见的广告中的广告语入手,讨论以其中的语言用词及表达的文化意境和文化方向为主要探讨问题,来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方式,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宣传文化和语言并重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进行相关的教学工作做了初步的探讨。

1.2 本论文预期讨论的效果和目的

从章节安排上,将在第2章讨论中外广告上的异同,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找到不同点,并对相关的内容作简单分析。第3章将讨论通过广告这类宣传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及作用,并利用广告这种媒体方式对其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作用、应用方法及教学手段做简单分析并做简单的应用阐述。在第4章节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本次论文,希望能对对外汉语教学形式及手段上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

第2章广告语言文化概述

2.1 中西方广告渊源

在漫长而悠久的人类进化史上,广告一直是社会生活上颇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文化现象。作为特殊的时代文明,它贯穿的是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人类的社会生活、道德生活、文化乃至政治生活。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着广告文明,展示着广告文化,广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之必须,也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标志。

中国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时候《易·系辞下》记载,殷周之时,“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各得其所。”要进行交易,就必然把交换的物品以叫唤、吆喝来引人注目。而西方的广告发源有史可查的是在公元前3000年的巴比伦,每逢载有商品的船只靠岸时,商人都要雇佣叫卖人大喊大叫,为其招来买主。由此比较可知,虽然近几百年来广告业在西方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同时也出了许多优秀的广告大师,比如美国的E·S·路易斯、大卫·奥格威等等,但就广告的发源来说,中国并不落后于西方。

我们也常常会听到很多人都说中国的广告创意水平是不高,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国差距很大,实质上,中外广告在创意存在的差异,并不是创意水平上的差异,而是因思维、审美、价值观等文化因素所造成的表达风格、表达方式以及广告语设计上的差异,因此,广告语言的研究不仅仅属于广告学范畴,从宏观角度而言,更是语言学、文化学范畴的内容,这也为广告运用于语言教学提供了可能。

2.1 广告语言的文化意义

在本节中,通过对于中西方两个运动品牌曾经主打的广告语,利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到的手段方法进行相应的分析及解析,并从中找到中西方广告所宣传的文化特点、语言特点等。

图2.1 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图2.2 Adidas-Impossible is nothing

上面两个图片是两家市面上销路都非常不错的体育用品及服饰经销生厂商。第一家是中国的李宁品牌,第二家是世界驰名的Adidas,产自德国的世界品牌。上面的两幅宣传图片都是来自于其曾经投入过的平面或者其他媒体形式。

“一切皆有可能。”这句话是来自于李宁最早的羽毛球产品运动广告,从语言学的角度上来讲这是一句祈使句的构造,并且有一定的精简性和概括性,而且这与我们现在普通话中的描述有所出入,类似于古汉语方式。这句话来自于在对消费者的调研后,李宁的新的品牌个性分析。厂商要把李宁要做成一个运动时尚的体育品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宁应该是亲和的,魅力的,时尚的。李宁应该给消费者两个利益支持点:功能性的利益和体验上的利益。而对于体育用品来说,其功能性与体验性是天然相通的。这两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切皆有可能”。这其中主要体会出了厂家对于品牌内容、形式和品牌内涵的解释,体现出来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坚持到底”,使顾客在看过该广告后,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相应的心理共鸣。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对于品牌认识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

“Impossible is nothing”直接翻译的意思是“不可能是没有价值的东西”。集合广告的语境,可以推断它所传达的意思是其他人所谓的不可能是没有价值的,不需要“我”刻意理会。此广告语认定貌似不可能的事情不是一个事实。而只是一种态度,正体现了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态度决定一切!”的价值观。这句广告词传递的是一种勇气和自信:即使被人认为这件事100%会失败,但是“我”也不害怕,因为“不可能”只是一种“可能性”、“暂时性”。“不可能”有何妨?

Adidas通过这个广告语,充分向顾客传达了他们的价值观——努力向前,超于极限,创出新局面。当顾客与某个品牌产生认同后,这就是广告商利用了文化内涵达到和顾客融合。文化内涵能反映出一个民族或者实体的心眼、传统、价值观念和时代潮流等,因此广告中所传达出的毫不退缩,勇往直前,不畏艰辛的精神必为顾客所接受产生共鸣,认同感相继获得。

一个成功的广告语能铸就大半个成功的广告作品。通过上述案例的简要分析不难发现,中西方广告中的广告语表现了不同的内容和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而突出各自主题以及各自的核心品牌内容,并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品牌形象和意义。

在广告内容上,我国广告语大都注重以传统美德为基础并与时代精神联姻,树立起正确正面的广告形象抓住一切机会表现中国传统美德,教育消费者;而海外广告语则注重直接宣传企业与产品。在表现形式上,国内广告语遣词用句大都严谨、工整,且喜欢用诗句。而海外广告语多趋向不拘一格的自由体,常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眼镜店,国内广告语是“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是对仗工整的诗句。海外广告语则以幽默方式作温馨提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你的灵魂,请为你的窗户安上玻璃”。这个广告用的是比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消费者备感亲切、备受感动。在表述风格上,国内广告语大都庄重、严肃、直接;如金六福酒“金六福酒,中国人的福酒!”而海外广告语则大都幽默、风趣、活泼。如美国一家美容院:“请不要和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女人调情,她可能是你的外婆!”

在和西方广告文化的开放程度相比,中国的广告还是比较保守的,

许多带有性暗示的广告也是在中国的广告界看不见的,比如香水广告,女式化装品广告等等。

而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已经融汇成一派浩瀚的巨流。在这巨流之中,那亘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精魂是上应天理、下合人伦、贯穿于万事万物之根本的一个“和”字。因此,在儒释道综合影响下的中国人崇尚综合和圆融,不似西方的分析和极端。在世界各民族中,再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注重亲情、友情,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责任义务,重孝道。我们从可口可乐的广告中就可以看出中西方广告的不同文化。

图2.3可口可乐欧洲版广告圣诞老人也疯狂片断

中国的可口可乐广告,带金猪回家:

图2.4 可口可乐中国地区广告带金猪回家片断中国由于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含蓄便成了一种传统美德,人们总会借助于一定的意象去寄托感情或借景抒情来表达事物。受这种文化环境的熏陶,人们形成了以“犹抱琵琶半遮面”、“只

可意会,不可言传”为美的思想观念。这样,许多中国的广告讲究以情动人,讲究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性,产生了很多以“情”为创意主题的优秀作品,这正适应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需求。而西方则相对直截了当,通常采用通过运用动物元素,制造出一种轻松,有趣的故事加深受众对它的品牌的印象。

第3章利用广告语言辅助对外汉语教学

3.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模式

目前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从宏观上讲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另一种是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相关教学。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教”,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讲授,忽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基本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是什么"的知识,对"为什么" 和"

怎么办"的知识知之甚少,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这样尤其不利于语言,这用交互性强的内容的学习。

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各种直观的形象,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综合感官刺激,帮助学生理解、接受词汇、语音、语法等各个语言层级的知识。比如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快捷的、直观的方式(例如演示图片、图形等)帮助学生去理解某些词的词汇意义。同时也可以把例句形象化,以使得学生对某些复杂的语法

现象有比较清楚直接的认识。但是由于相关内容的匮乏及相关内容的筛选复杂,使得授课教师不容易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内容。

综上所述,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优势,只有将二者充分融合,取长补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3.2 广告语言辅助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诸多难点,有很多的由于汉语本身特殊性造成的,也有一些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之间的差异。

例如,汉字教学是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难点。汉字体系在世界文字体系中的独特性注定汉字教学面临很大的困难。汉字是表意文字;在学习读音的同时,还要学习其独特的书写形式,而书写形式没有和读音之间的关联并不想西方语言体统文字形式和读音那么关系紧密;繁多的笔画,方正的结构增大了国外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难度。目前比较主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介绍汉字的时候,一定要把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以讲授的方式输送给学生,这样才会让学生觉得学起来有趣、有意义。

而广告来自于生活,广告语言是生活语言的一种抽象性的表达。广告的宣传手段上,也会把文字进行相关的抽象和衍生,而且广告本身也会传播一些所属国的文化精神上的信息。所以这样的广告,适合用来引导学生兴趣,提高和引导学生对于所学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宣传本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文字。

举例说明。我们的奥运广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通过了广告这种手段,以印为媒介,讲述了中国人从历史到现在,在中华文化中的印文化,通过不同的“京”字变形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体现形式上,来表述中国对于奥运的期盼。这样的寓意丰富,内

容适当,文化积极向上的广告就适合给予不同的能力水平的汉语言学习者来进行课堂教学。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通过广告中“京”最为简易的图像来入手,介绍字的结构、书写方式及其意义,由浅入深使其通过观看广告,整体性的感知“京”字的形式与意义,感受中国的传统及现代气息,引发兴趣、引起共鸣,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对于中级和高级学员来说,不仅可以利用该广告复习“京”的形体与意义,同时也可以拓展词汇,一边体味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一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中,强化“京”的基本义与联想义,从而结合汉语的构词方法,扩大认知含有该语素的词语的数量。

第4章总结

综合上述观点论证过程,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广告中体现了中西方两个社会的不同的语言特点,以及广告作为语言和文化的特殊载体,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性。但广告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也有利弊之分,需要授课教师仔细判断广告的内容是否适合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为基础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习活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林立,但主要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体系,我们要吸取其他语言的教学方法的优良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拓展我们自己的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尝试使用多种方式手段来促进学生学习汉语,最终将验证过的语言和手段再回到体系中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3

3.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语言文字应用,1997

4.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2

5.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6.饶德江:《广告策划》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7.何修猛:《现代广告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8.张金海:《世界经典广告案例评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9.[美]威廉?阿伦斯著,丁俊杰,程坪,苑菲,张溪译:《当代广告学》华夏出版社,2001

10.何家讯:《现代广告案例——理论与评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浅析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

浅析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留学生的汉语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掌握词汇量的多少。词汇掌握量的多少还对留学生的汉语表达是否合适、得体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汉语是语义型语言,汉语的词汇一般都有其产生的理据,理解汉语词汇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须运用各种方法让留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理解汉语中的词汇,从而更好地习得汉语,顺畅地用汉语进行交流。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1. 词义理解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对于留学生来说,最难把握的就是汉语词义的理解,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外国学生对汉语词义的理解: (1)利用实体事物、手势语等来理解词语的意义。实体事物主要用于理解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事物,如“讲台”,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就可以结合眼前的讲台来告诉学生“jiang tai”这两个音节形式所代表的内容及意义。手势语主要用于帮助外国学生理解动词,如“招手”、“点头”等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很方便地用手势语来向学生做出解释。利用实物、身势及手势向外国学生解释汉语词汇,主要利用这种方法的形象性,运用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2)以学过的旧词解释新词。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汉语词汇来解释新词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启迪作用。解释词时,教师可以先启发学生用已学过的词自己释义,然后再加以纠正和归纳。这样做很容易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讲“和煦”一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所熟悉的词“温暖”来理解词义;在讲“死性”一词时,可以用“死板”、“固执”等学过的词进行引导。用所学过的汉语词汇释义,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外文翻译的局限,还有助于他们正确地理解词义,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同时对复习、巩固所学过的词语也非常有效。 (3)在特定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义。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语境可使词义单一化、具体化。汉语中一些简单的名词可以用上面一种方法来解决,但也有很多是用上述方法不能解决的,那么不妨放在具体语境中来理解。如“干脆”,将这个词放在句子中就理解它的意思了,“她做事情很干脆”,“今天起床迟了,我们干脆不要吃早餐了”,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干脆”在汉语中是一个口语词,是一个形容词,它可以表示做事快、利索的意思,又可以表示态度很坚决等,既讲明了它的词性,又说清楚了这个词的意思。 (4)利用反义词的词义对比性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反义词,对外汉语教学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反义词的词义对比性来进行汉语词汇教学,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一些抽象性词语的理解。对于一些难于从正面讲清的词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

每月一家 2007.091 文学教育 语言教学的内容是语言要素和文化要素共同组成的,对外汉语教学同样包括这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关于汉语语言教学,目前已经有许多系统而优秀的成果,随着汉语和汉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对外汉语教学界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随之出现了一些专门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如《中国概况》、《中国文化史》、《中国书法》、《中国文化地理》、《中国文学》等,很多院校还开设了相应的文化课。这些文化知识对留学生了解中国、学习汉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除了这种文化课上系统的文化教学,我们认为,文化教学还有很多是应该而且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的。 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和文化教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容,因为汉语的词汇里包含着大量丰富的文化信息。这里要谈的就是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问题。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文化的界定。季羡林先生说:“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也就是说文化包括表层的 物质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礼仪等,深层的精神文化包括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即文化的精神内核。 以上两种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是有一定层次的。表层的物质文化教学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应侧重于表层物质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教学则难度较大,因为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容易理解,所以,到了中高级再介绍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就文化教学的阶段性而言。(这种划分只是就总体原则侧重点而言,实际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授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所体现。)不管表层物质文化还是深层精神文化,可以说都离不开词汇的教学。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词汇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不同语言的词义由于历史、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民族特点。因此,从词汇中可以反应很多文化要素,这就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词汇教学来传授文化知识。下面结合实例分阶段讨论一下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衔接。 在初级阶段进行文化教学 时,可以通过词汇教学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如:解释“聘礼”、“迎亲”等词汇时介绍中国的礼俗文化;介绍“姑妈”、“姨妈”这些亲属称谓时,可以对比汉英亲属称谓的不对称性来介绍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解释“龙井”、“旗袍”等词汇时介绍中国的饮食、服饰文化;遇到“中秋”、“端午”等节日的词时,可以介绍与之相关的风俗和节日来历;解释“京剧”、“唐诗”等词汇时介绍文学艺术文化;解释“胡同”、“园林”等词汇时介绍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这样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又了解了中国文化,既有利于他们了解中国,又能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而到了中高级阶段,再介绍深层的精神文化。 精神内容的教学,比物质文化的教学困难得多,除了讲授词汇和成语的表面意义之外,还要介绍较深层次的引申意义。比如不同文化对同一动物不同的隐含意义,大家所熟知的“狗”在东西方文化中就有截然不同的感情色彩,这样在介绍到相关词或熟语时就要介绍相关的隐含义;同样的例子还有对“鼠”的不同态度,中国文化贬鼠,有“鼠辈、鼠目寸光、鼠窃狗盗、贼眉鼠眼”等;而英语mouse却可喻指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 石 瑛 硕士论坛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件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件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件 一.背景 1.教学内容: 1.1讲解十二生肖的代表 1.2分析中国十二生肖的含义及所含文化。 1.3十二生肖各属相的成语解析。 2.教学目的: 2.1外国学生能鉴别中国十二生肖的代表及象征意义。 2.2外国学生能描述十二生肖的特殊含义及其所包含的文化知识。 2.3能说出十二生肖各属相的成语 3.教学对象:学到一定程度汉语的外国学生 4.教学手段:黑板、PPT 5.教学地点和时间: 二.教学过程 1.讲解十二生肖的代表 1.1你们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吗你能说出来有那些生肖吗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1.2讲解各生肖的来历:(1)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讲故事) 1.3你们知道自己的属于哪一个生肖吗(

5) 课堂活动:12年一个轮回,推测所给出年份的属相 1999兔2004猴1987兔2015羊 2.你们知道每一个属相的含义吗? 十二生肖是的中国人的祖先很实在.我们十二生肖两两相对,六道轮回,体现了我们祖先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小聪明;而光是勤奋,不动脑筋,那就变成愚蠢.这两者一定要结合.这是祖先对我们第一组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组. 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作到胆大心细.如果勇猛离开了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没了勇猛,就变成了胆怯.这一组也非常重要,所以,防在第二位置上.中国人看者这些贵族,补上一句:当我们表现出谨慎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中国人没有勇敢的一面. 龙和蛇,龙代表猛,蛇代表柔韧.所谓刚者易折,太刚了容易折断,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见,所以,刚柔并济是我们的祖训. 马和羊,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及周围环境,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光顾及和顺,他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了.所以,勇往直前的秉性,一定要和和顺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是祖先对我们的第四组期望.

浅议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浅议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随着当今汉语热潮的不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就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进行了探讨。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语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外汉语教学便应运而生。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在当今汉语热潮不断升温的情境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块。它的教学模块大致分为四种方式:即口语教学、语法教学、汉字教学和文化教学。现如今,口语、语法和汉字教学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模式,而对于文化教学而言,各方学者所持有的意见却各不相同。因此,就如何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就成为各学者争论的焦点。 外国人学习语言,主要是离不开对文化的学习,而语言教学也离不开文化的教学。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但都是不可替代的,各有各的特点。任何一门语言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必定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认为:“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定需要对文化进行学习,而语言与文化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对留学生进行本地语言教学的同时,也脱离不了对相应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等文化的教学。但在文化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入研究教材文本,完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教材文本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教学的模本。对外汉语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展现中华的文化。首先,直接呈现方式,即通过介绍文化方面的话题,向留学生直面的叙述文化内容;其次,间接呈现方式,即文化内容包含于文本的词语、句子和语段之中,并不是直接的叙述;最后,潜在的呈现方式,即深藏在文本的深处,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方可呈现,如文本内容的深层涵义和思维方式等特征。 目前,本校所使用的教材为《新实用汉语教程》,基本上每篇课文后,都有英文或俄语注释,对于文化内容的介绍比较详尽、全面,但是课文中的文化因素则比较零散。而且教材中,文化因素的导入方式主要有:课文、练习题、课后注释(包括英文注释和中文注释)、图片、照片、表格等几种,教材关于文化方面的欠缺,还需要老师的积极补充。据统计,教师传授文化方面的内容,教材中已有的仅占37%,60%以上是老师自己补充。比如:《新实用汉语课本3》第31课中国人叫她“母亲河”课文中融入了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国最高的山峰,中国的第一大河,黄山的景色以及黄山上的“迎客松”。以此为点进行辐射延伸。中国拥有23个省、四个直辖市、五个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中国地域辽阔,祖国拥

论文浅析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

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论文题目: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作者:******* 专业:对外汉语

目录 容摘要..........................................................(第2页) 关键词..............................................................(第2页)引言..................................................................(第2页)(正文)............................................................(3—13页)结语.................................................................(第13页)参考文献.........................................................(第14页)指导教师.........................................................(第14页) 字体要求:题目:黑体三号加粗 正文:仿宋四号 单倍行距 A4纸设置左右边距为3.0 上下边距为2.4 小标题加粗显示

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容摘要: 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语法教学在各个语种的语言教学中 都是教学的重点。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根据教学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诸如实物道具法、对话法、演示法、比较法、格式化 等各种教学方法,可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汉语学习。 关键词: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教学方法 引言: 汉语事业日益繁荣,学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汉语热”已经成为全球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第二言教学中,语法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也不例外。由于语言类型的不同,长期以来,不少留学生都反映汉语语法难懂难学,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我们有义务了解并研究或是解决怎样教好汉语语法。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学习语言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掌握一种技能”。因此,对于留学生的语法教学绝不能大讲特讲语法知识,讲授语法的目的是为了使其了解汉语语法的特点,掌握语法的规律,引导学生了解和灵活运用语法规律,并能够准确无误地用汉语进行交流。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语法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应该探究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便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历 史还不到两百年[1],但是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 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却没有停止过。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一直也是饱受争议的对象。语言教学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就已经成为对外汉语学界的探讨话题,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紧密相关,很少有人去质疑它的地位(限于年代久远,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以20 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文献为主)。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文化的渗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被推上风口浪尖被迫进行对比,对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的争论也未曾间断。到21世纪,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研究基本上形成 了定论――将文化作为教学因素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因此,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关系 的研究中主要盛行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以纯语言教学为主,忽视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并且提出语言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教学不能离开文化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因此,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升文化

教学的地位,打破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纯语言教学,以此来建立一种新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语言文化教学 或者称“文化语言教学”。另一种则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本来 就是语言的教学,文化只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因素。主张减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确保语言教学的首要地位。 21世纪期间,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以及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依然是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热议话题。在这期间,由于孔子学院的开办,使得文化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总体上看,21世纪在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研究中重心已经开始偏移,具体表现为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争议探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初探阶段 在众多的研究之中,金路(1993)可以作为语言教学地位发生变化的正式开端。文章明确提出了语言教学以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为主,语言教学是一种纯语言的教学,是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2]。并且认为这种传统的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存在重语言轻文化的问题,即注重语言本身而轻视语言行为。于是,开始提倡将语言与文化综合起来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1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璀璨的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以及周边的国家。今日我国在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的交流也日趋紧密。汉语不仅仅是使用者最多的母语,而且是很多外国友人去学习和想要学习的语言。学习汉语目前成为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 这股“汉语热”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热”。对外汉语教学承担着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所以在对外汉语热的背景下,对外汉语的教学显得很重要。 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在两千五、六百年前周末《周礼》及秦汉之初《礼记》中所提到的通译已见端倪。而外国人或外族人真正大批到中国学习汉语,则始于汉代(“匈奴遣子入学”) ,盛于唐代,明、清也出现过热潮,这都指来华学习。 日语,韩语都是从汉语发展而来,然而汉语的某些表达并不适合于日语,韩语。这是 因为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日渐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来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总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和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利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征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决定语言。学习一种语言,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由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各不相同,所以不同民族也就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区别自然又造成了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要想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一个国家的语言就必须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否则就很难掌握这一语言。而对于像中国这样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极大,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不准确把握有关语言的文化 内涵及相关的社会习俗背景,就很难掌握汉语的精髓,灵活而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所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纯正、地道的汉语,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汉字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具有表意特点的文字作为古人心理和思维活动的产物,其实在记录语言、传递概念的同时,也记录和传载了种种文化信息。作为一种具有表意特点的文字,汉字在其形义之间、音义之间,以及意义变异的联系中,常常折射出古代社会的某种文化信息。因此,对外汉字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分,在中国文化的传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汉字是因它记录的词(语素)的意义而构形的。构形时选择什么形象,采用哪些物件组合,或者要受到造字者和用字者文化环境和文化心理的影响。因而,汉字的原始构形理据中必然带有一定的文化信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将这些隐藏在汉字背后的造字理据与汉字文化揭示出来,不仅能增加汉字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加深留学生对汉字的进一步认识,同进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掌握汉字并了解中华文化。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将对外汉字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结合呢?运用字理识字

试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黑龙江史志2009.16(总第209)】 一、目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我国从系统地产生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一直到现在,主要应用了三种教学方法,分别是:以句型训练为主的直接法;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 的“结构—情景—功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还有“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以上三种模式都是侧重于语法教学。也就是说,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是把语法放在教学 的中心位置的,词汇教学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目前,已有很多 语言学者强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部分应该受到重视, 提倡“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心论”[1] 。近年来,已有许多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的论文问世,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周祖谟曾经说过“词汇教学是要贯穿全部教程里的,要有系统有计划地加以布置,在进行教发音和会话的时候就可以教很多词汇”,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词汇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现阶段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是没有得到它本身应有的重视。“据统计,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期刊《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1999年这二十年间的汉语词汇研究类论文共104篇,而汉语语法研究类论文共355篇;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类全部279篇论文中,专门论及词汇教学的论文14篇,仅占5%.在1999年8月第六界世界汉语教学讨论会的211篇入选论文中,涉及词汇与词汇教学专题的论文只有24篇,只占11%。”[2] (张旺熹,2000)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重要性贾颖(2001)指出[3],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多年来,词汇教学是在对语言材料的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系统的词汇教学,学生不知道汉语词汇跟汉字的密切关系,学习和记忆起词汇困难很大。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在一个特定阶段,以词汇教学为纲,遵照汉语词汇规律,按照记忆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词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胡明扬(1997)从语言的实质情况着眼,认为“语言说到底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语音是词语的具体读音的综合,语法 是词语的具体的用法的概括,离开了词语也就没有语言可言[4]。李如龙、吴茗(2005)也认为,“学习语言,词汇是基础,它应当贯穿学习的始终[5]。汉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组成语句又体现了种种语法关系,学习词汇也连带学了语音和语法。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汉语的整体水平。”杨惠元(2003)[1] 大胆提出要“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也就是说,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教学自始至终都应该放在语言要素教学的中心位置。何干俊指出,“留学生觉得汉语难学、难记,甚至最终放弃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词汇的问题。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服务于培养留学生的听、写、读、说的语言技能。”[6] 陈贤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从总体上效率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词汇量的问题没有解决,词汇量不足是学生汉语交际时遇到的最大困难[7]。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 到了广泛的认同。然而, 从现实研究的角度来看,据张和生先生(2005 )[8]的统计,2002年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语法研究与词汇研究的比例是 3∶1。在2005年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总计135篇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本体及习得研究的论文 中,词汇研究类论文仅33 篇。可以说,虽然人们认识 到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但相关的研究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展开,尚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与深度。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汉语词汇系统的 特点和规律性刘叔新(1990)认为,词语结构组织才是词汇系统性的表现:“现代汉语词汇是否成为体系,取决于它当中的同义组、反义组、对比组、分割对象组、固定搭配组、特定搭配组、互向依 赖组、 单向依赖组、挨连组、级次组以及同素族等11种真正词汇本身内部的词语结构组织的综合情况如何。”[9] 他同时又注意到并反复强调词汇系统的特殊性:“现代汉语词汇作为一个体系,并不很完善或充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成员众多、结构松散、层次看上去既不充分也不完善,每一个词语几乎都有自己的个性,缺乏统驭全体成员的能力。词汇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外部环 境的演变,形成了一个有序、开放的复杂系统。词汇系统按 “核心层———稳层———边缘层(新词、新语、新义)”三个层次逐渐推演的生成和开放系统。以语素和单音词为主的核心层是纷繁复杂的词汇系统内一个可控的稳定量。它的存在,使整个词汇系统虽然有新旧词语的不断更替,却始终能保持一种流动的平衡状态(Steady State ),从而保证了词汇的连续性和创造性,达成创 造性和连续性的合谐统一[10]。 稳层和边缘层是构词材料稳定成品的部分展示,它永远不可能囊括尽所有的词汇成员。词 汇三层间的相互交流衍生,充分展示了词汇系统生成、开放、自组织这三大特点。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主要方法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留学生的汉语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掌握词汇量的多少,词汇掌握量的多少还对留学生的汉语表达是否合适、得体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须运用各种方法让留 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理解汉语中的词汇,从而更好地习得汉语,顺畅地用汉语进行交流。结合从对外汉语教学中得来的一些经验,以及从论著中获取的理论知识,下面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作一个粗略的总结。(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对于留学生来说,最难把握 的就是汉语词义的理解,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外国学生对汉语词义的理解:1.利用实体事物、手势语等来理解词语的意义。实体事物 [摘 要]在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有重要的位置,要搞好词汇教学,必须根据汉语词汇的本身特点和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出发,从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主要方法等方面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进行了论述,以期望有助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 词汇教学方法 !!!!!!!!!!!!!!!!!!!!!!!"!!!!!!!" !!!!!!!!!!!!!!!!!!!!!!!" !!!!!! !" 试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李双梅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135

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文化 语言蕴藏着民族文化的内涵,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表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修辞特征往往与汉文化思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 为汉语修辞就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修辞现象是一种外部因素影响与制约下的一种内部语言结构的生成活动。外部因素主要指题旨、情境与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包括历史 的与现代的,是其中关联紧密、至关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决定语言 内部词语与句式的选择和调整。具体到汉语中的修辞文化,我们还 要了解汉文化及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1.修辞现象的文化心理 第一,炼字与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常用的修辞手段是使词语变异,突破一般词语搭配的习惯,比如临时改变词性,临时仿造词语,成语的活用和翻造。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是“气管炎”,就是因为 “气管炎”和“妻管严”谐音而有了新的含义。第二,认同与谦逊 的文化心理。受儒家文化影响,谦逊、谦和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我们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中国人之间拉家常的时 候常常问一些能拉近彼此距离的问题,来达到一种认同,比如:你 今年多大了?你家孩子多大了?在送别时,我们说:“慢走,走 好!”“别送了,请留步”,突出了谦逊的心理特征。第三,求吉避 凶的文化心理。戴昭铭曾说:“耽于语言幻想大概是因为李泽厚说 的中国人‘乐感文化’的国民性表现之一。”这里的“乐感文化” 体现在汉民族在生活中处处讲究“讨个好彩头”,如短信中的祝福语,命名(人名、地名、商店名)的'含义。第四,追求美辞的文化心理。其中包括以“均衡”为美的审美心态。体现在修辞里的对偶和 排比,诗歌里的平仄和押韵;追求“典雅”“含蓄”的审美心态,体

浅析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浅析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一、“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精神寄居所。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说文解字》中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尔雅·翼·释龙》则提道:“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可见龙是多种动物的合体,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并不是现实中的某种动物。封建社会龙成了帝王的象征,据记载,最早穿龙袍的帝王是周天子,宋代以后服饰上有关龙纹的限制越来越多,到明代龙纹已经被皇家所垄断。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的化身”,以此树立自己的权威,因而龙也就成为封建集权帝王统治的象征。到现在,龙已经是中华民族的符号,“龙的传人”已经响彻世界各地。 二、“龙”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及中外对比 看过国外大片的人会了解西方的龙和中国的龙是不一样的。西方的龙更像是喷火的恶魔,是邪恶的象征。西方的dragon在基督教的《新约全书》的启示录中被描述为邪恶的“古蛇”“魔鬼”“撒旦”,因而在西方,龙总是与邪恶等同。 对龙的态度不同实质上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这也引起了跨文化中关于龙与dragon互译的问题。无论是一些正式的外交场合还是民间交流,人们总习惯把中国的龙译为dragon,这也引起了一些国人的不满,他们认为把中国龙翻译为dragon,有损中国的形象,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的确对于一些不了解中国的国家和民众来说,dragon是邪恶的象征,而中国人却是“龙的传人”,这不免会对中国有所误解,不利于中国对外形象的树立。 三、中国龙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及教学建议 中国文化中充斥着龙的因素。在中国姓氏中,以龙为名的不胜枚举,像李小龙、成龙更是响彻世界的“龙的传人”。在中国的地名中,以龙为名的就更多了。总之,“龙”是学习汉语乃至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恰当有效地为学生介绍以龙文化为代表的汉语呢? 1.直接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一种方法叫直接法,就是通过展示图片或者做动作等方式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学会某个生词。教师在讲解龙文化时,可以直接展示中国龙的形象,通过简单的动画及视频向学生介绍龙在中国的象征意义。在初级阶段,可以通过讲授一些关于龙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中高级阶段,则可以适当讲解有关龙的成语歇后语的意义,让学生彻底了解龙在中国的特殊含义。

谈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谈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摘要]中国文化深层次渗透于汉语言中,使汉语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标志,因而学习汉语必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树立文化习得意识,重视中国文化在汉语释义中的作用,以及汉语词语对中国文化内涵的依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具有渗透中国文化的意识,以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技能专业术语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把传统文化教育与语言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中国文化与汉语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化深层次渗透于汉语言中,汉语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标志,所以学习汉语必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否则要学好汉语是不可能的。 一、树立文化习得意识,运用文化语言观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工具主义语言观在语言教学和研究中起着主导作用,使人们只注意对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律的学习和研究,忽视了对制约工具使用的外部因素的学习和研究。其结果是:使语言学习者只能学到静态的语言知识,而不能学到运用语言的知识;使他们只能了解语言符号的语言意义,而不能真正把握言语的语用意义。“文化语言观”是从文化的角度学习语言,不是把语言视为独立于文化系统之外的语符系统,而是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其他要素赖以存在的基础。它强调,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要大量接触所学语种的文化,注意考虑语言以外的行为和各种环境,养成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 二、中国文化在汉语释义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文化里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几种不同的传说和记载。如其中一种是《易经·系辞》上有关八卦产生的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者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使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在“仰天”“俯地”以及观察天地之间万物后,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十八节汉语语法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一、面向新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的状况 (一)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面临的考验 经过整整一个世纪,汉语语法研究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语言事实的描写上,或者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的运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理论的介绍和运用,对汉语语法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语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很大的突破。过去的深厚基础与发展态势,为21世纪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营建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发展势必会遇到新的困难,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将会受到极为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理论上的合理解释和应用上的直接服务。正如陆俭明、郭锐两位先生所说的“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2000)。 (二)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要做的工作 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寻找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理论上的重新解释 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寻找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建立功能范畴观 语言靠组合和聚合两根轴来运转,就聚合关系而言,不仅体现在词类、句法结构关系等方面,表达同一类范畴意义的不同手段也可以形成一个聚合。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功能范畴的观点研究同一范畴不同表达手段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价值,对于认识相关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会有所帮助。如语气范畴,其表达手段涉及到语气词、语调、语气副词、助动词、甚至某些相对稳定的结构;量的范畴涉及到数量词、某些形容词、副词、词的重叠形式等。时间范畴涉及到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动态助词甚至某些句末语气词等。 (2)对语用因素进行句法处理 语言现象是句法、语义、语用的统一体,过去所总结的语法规则实际上是包含了句法规则和语用规则的。结构主义的语法分析基于句法结构体中某一成分在组合和聚合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如对于现代汉语中的“句中语气词”,根据结构主义理论,它们出现在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主要起停顿、舒缓语气的作用。从功能主义角度看,此类词是说话人对句子心理结构切分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功能标记,而非句法标记。但上述两种分析都不能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句法和语用的“剥离”,对于语法规则的总结以及提高语法规则的有效性,是十分有益的。但这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语用因素的范围有多大,语法分析中如何处理此类语用因素、语用成分及其形式特征是什么,语用成分有何句法地位等。 2、应用上的直接服务 从语法研究的应用价值看,主要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和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上。陆俭明、郭锐两位先生的论文中有过较为恰当的提法:这两方面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来说,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试金石。研究中得到的语法规则,拿到这两个领域中去用,立刻就可以看出哪些行,哪些还不行,或者说还不太行。可以这么说,语法规则直接服务于这两个领域“适切度”的高低,也是检验我们语法研究成果优劣的一个标志。 就目前情况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脱节依然是比较突出的现象。这种脱节现象的产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63710742.html,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 作者:徐青 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08年第06期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不同民族对事物属性的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在语词的理解上就会存在偏差,这就给语词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语言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语言教学;对外汉语;语词;文化内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愈来愈显示出重要性。一般而言,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汉语的语音、语词、语法等,较少涉及汉语言当中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同文化传授结合起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统一性,是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一个特性。有语言学家将文化教学称为语言教学的第五维面,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表达意义的一种工具,同时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与人类的精神发展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它伴随着人类精神走过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次局部地前进或倒退,我们从语言中可以识辨出每一种文化状态。”词汇是构成语言的重要成分,同时也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种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往往体现出强烈的文化特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不同民族对事物属性的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在语词的理解上就会存在偏差,这就给语词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月亮”一词,中国人往往联想到“思乡”,其感情基调是忧郁的、伤感的;而西方人则常常想到“蜜月”,其感情色彩是温柔的、甜蜜的。这样的具有文化差异的语词在汉语中非常多,具体有以下类别。 一、能够体现汉民族文化的独有词汇 能够体现汉民族文化的独有词汇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语词,主要包括:1.反映汉民族特有文化的节日词汇,如中秋、寒食、春节、端午等指称民族传统节日的语词,蕴涵着浓厚的文化特色;2.汉民族的历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所特有的人物词汇,如孟姜女、曹操、关羽、穆桂英、林黛玉等,这些词汇往往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譬如“曹操”可代指乱世奸雄,“林黛玉”可代指多愁善感的女子;3.指称汉民族传统食物的词汇,如饺子、豆腐、粽子、麻花等,而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的语言存在着这些语词的缺失现象;4.反映汉民族独有的政治、经济和意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的毕业论文怎么写,为你提供一篇 范文参考,希望您喜欢! 论文内容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世界范围内“汉语热”现象的出现,关于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探讨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词汇教学入手,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拓展和教学实践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从不同角度对词汇教学的深层问题和教学方法做出思考。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词汇教学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几乎每一篇关于词汇教学的论文中都谈到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词汇教育的重要性做了详细论述:杨惠元先生从词汇教学与句法教学的关系角度提出“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①的观点;齐春红先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角度对词汇教学的关键作用进行了理论阐释,详细论述了词汇教学的特点与认知理据②;胡明扬先生以语言的实质情况为视角,认为“语言说到底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离开了词语也就没有语言可言。”③ 总之,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因此,从不同角度对词汇教学的深层问题和教学方法做出思考,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提升留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词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它贯穿学习的始终,词汇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整体水平。汉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组成语句又体现了种种语法关系,因此,词汇的学习也涉及到语音和语法。词汇的本质就是人们对现象的分类、归类和命名,词汇具有音节的整齐性、组词的灵活性以及复合词的构成方式跟词与词的结合方式的一致性等特点④。词语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汉语认知能力的一门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什么,如何通过对词汇本质和特点的把握来实现词汇教学的目标?笔者认为:以汉字为基础的词汇讲解是基础,因为学生学习汉语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要与中国人交流,能够应用。所以对外汉语中的词汇教学要能够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汉语应用起来,就是教给他们如何应用和怎样应用,让他们分清日常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的不同,并加以运用。同时需要学生明白,书面语词汇与口语词汇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很多时候书面词汇的东西也需要在口头上来表达,在初等阶段需要的是汉字(语素)与基本词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认知能力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目标,词汇认知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词汇意思表达的准确性、词汇运用的正确性和词汇使用的得体性,这种能力要建立在语言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词汇教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任务非常繁重,因此教学要分阶段、有侧重地完成目标。 二.词汇教学的难点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 近几年来,我国与各国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或出于对我国当前经济持续发展的看好,或出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 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字, 2006年在华留学生来自184个国家,总人数已超过16万。随着外国留学生规模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语言机能训练为核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各国来华留学生渴望了解中国文化、进行深层交流沟通的需求。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能力是首要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并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注重语言教学中蕴含着的文化因素教学。一方面,积极而充分的文化因素教学对语言教学本身十分有利,能起到促进和深化语言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为后者提供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因此,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完全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往的语言教学,重视语言结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忽视文化的教学,尤其是忽视不同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虽然现在的“汉语热”日渐升温,但是从总体上看,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很多教师在汉语教学中,仅仅教给学生最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就汉语讲汉语,重视了语言结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却忽视了文化的教学。有的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虽然没有什么问题,能说比较标准的汉语,但对汉文化知之甚少,在交际中不懂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尤其是不懂交际礼节和规则,常常会使用一些不得体以致不正确的话语。对外汉语教学中这种只重表层因素而忽视其他文化因素渗透和拓展的做法影响了留学生对汉语的深入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应面对这一事实,将汉语教学与汉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要进行文化教学,选择恰当的文化教学手段,这一点已逐步成为共识。 那么对外汉语的教学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又该如何运用呢? 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日渐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总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和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利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后题教学文稿

1、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那为什么这种联系既经确定之后就不能随便改变?如何理解语 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取决于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所谓“能指”,是指显示的事物,所谓“所指”,是指被代表的事物。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这个“禁止通行”和“可以通行”就是“所指”,红绿灯就是“能指”。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音表到与意义内容的结合并不依赖于因果关系,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每种语言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因而必须承认每次结合都是偶然的,都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同一种事物,每种语言都以不同的声音或文字来表示,这也是各种语言之所以不同的重要原因。如果音义结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必然的,人类语言就不会有什么不同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符号进入符号系统之后,它就要受到该系统中其他成员的制约,必须按照某一语言的结构体系组成话语,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2、你是如何看待现代汉语形成中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一)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代码,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四个文化因素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影响,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原文化时期,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从春秋延至秦汉,四方异族有的被中原统治者征服融合,有的流散他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与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的复杂过程。属于长江文化的“百越”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直到云南,包括长江流域一带和中南半岛的一大片区域,在秦统一中国是,这些民族大部分成员,与中原人民共同组成了汉民族。中国北部边界地区为阿尔泰语系的人所管辖,因此阿尔泰与在汉语的一发力留下很多痕迹。 (二)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秦统一了汉字,使全国“书同文”,最终把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 (三)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有史可考的是其大约在汉武帝征服西域之后,佛教文化自此融入汉民族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四声理论的建立2、书面语口语话倾向产生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四)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3、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区?答: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 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北方言区7闽南方言区8粤方言区9晋方言区10平话方言区 3、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的变化。你是怎样看待汉语语序的价值的? 4、汉语的基本语法单位有哪些? 答:语素,词,短语,句子 5、怎么确定汉语的语法单位? 答:语法单位不能按音节来切分,应当按照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来切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