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体系五种核心工具教材(四)

质量管理体系五种核心工具教材(四)

质量管理体系五种核心工具教材(四)
质量管理体系五种核心工具教材(四)

质量管理体系五种核心工具

培训教材(四)

SPC

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上海伟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持续改进及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3

二、控制图的分类------------------------- 11

三、计量型数据控制图------------------------ 12

统计过程控制(SPC)

SPC,即统计过程控制,是一套从生产过程中,定期抽取样本,测量各样本的质量特性值,然后将测得的数据加以统计分析,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受控状态,从中发现过程异常原因(特殊原因),从而及时采取有效对策,使过程恢复到正常稳定受控状态。

本教材所述的基本统计方法包括与统计过程控制及过程能力分析有关的方法。主要介绍了用来分析及监控过程非常有效的工具——控制图。

一、持续改进及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㈠预防与检测

㈡过程控制系统

㈢变差的普通原因及特殊原因

㈣局部措施和对系统采取措施

㈤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

㈥过程改进循环及过程控制

㈦控制图——过程控制的工具

㈧控制图的益处

1.预防与检测

检测——容忍浪费

●在生产部门,通过检查最终产品并剔除不合格产品。不合格的总是不合格。

●在管理部门,经常靠检查或重新检查工作来找出错误

●这实质上是“死后验尸”,造成时间和材料等的浪费

预防——避免浪费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控制,第一步就可以避免生产无用的输出,是避免浪费

的有效方法。

●当今,汽车制造商、供方及销售商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持续不断改进,提供内、

外部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主要目标。

2.过程控制系统

什么是过程?

过程指的是共同作用以产生输出的供方、生产者、人、设备、输入材料、方法和环境以及使用输出的顾客之集合。

有反馈的过程控制系统模型

什么是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为了确保满足内、外部顾客的要求而对过程执行的一套程序和经策划的措施。这些程序和措施包括:

▲经过策划的用以收集有关输入和输出信息的检验和监控。

——有关性能的信息:通过分析过程输出可以获得许多与过程实际性能有关的信息。最有用的信息是以研究过程本身以及其内在的变化性中得到的。

——过程特性(如温度、循环时间、进给速率、缺勤、周转时间、延迟以及中止的次数等)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确定特性的目标值,监测与目标值距离,判断过程是否正常。

▲基于所收集的信息而对过程采取措施。

——对过程采取措施,使重要特性(过程或输出)接近目标值,保持过程输出变差在可接受的界限内。

——采取措施包括:改变操作(操作者培训、变换输入材料)或改变过程本身更基本的因素(如:修复设备、人的交流和关系如何,或整个过程的设计——改变车间的温度和湿度等)或更改产品规范等。

——应监测措施效果。

——对输出采取措施:即对输出的不符合规范的产品进行检测、分类(合格、报废、返工)。如果不分析过程中的根本原因,不对过程采取校正措施或验证,这是时间和材料的极大浪费。

一个过程控制系统可以称为一个反馈系统。统计过程控制(SPC)就是一类反馈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通过我们使用统计方法,收集有关过程性能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到过程正在做什么,离目标值是近还是远,要对过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同时,通过

与内、外部顾客的沟通,识别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的信息,进而对过程采取措施,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3.变差的普通原因及和特殊原因

变差的概念:

●没有两件产品或特性是完全相同的,也许差距很大,也许小得无法测量,但差距

总是存在。

●任何过程都存在许多引起变差的原因。如:机加工一根轴的直径,影响直径变差

的原因有:

?机床(间隙、轴承磨损)

?刀具(强度、磨损率)

?材料(直径、硬度)

?操作者(进给速率、对中准确度)

?维修(润滑、易损零件的更换)

?环境(温度、湿度、动力供应是否恒定)

●造成变差的原因有短期的影响和长期的影响。

△造成短期影响的因素,例如:机器及其固定装置间的游隙和间隙

△造成长期影响的因素,例如:机器和刀具的逐渐正常磨损、规程发生有关规则的变化、车间动力或环境温度不规则变化。

因此,测量周期以及测量时的条件将会影响存在的变差总量。

●简单化的处理变差:

位于规定的公差范围内的零件是合格的,可接受的。

位于规定的公差范围外的零件是不合格的,是不可接受的。

一组测量值的分布特性:

有名的茄尔顿(galton)板钉实验

球落入数量的分布曲线

一组测量值趋于形成一个分布图形,尽管单个测量值各不相同。

分布特性:·位置(测量值分布中心)

·分布宽度(从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距离)

·形状(变差的模式——是否对称偏斜率等)

每件产品的尺寸都与别的不同

范围范围范围

当它们形成一个模型

若稳定,可以描述

为一个分布

范围范围范围

位置分布宽度形状

分布可以通过

以下因素来区分

范围范围范围

变差的普通原因

●普通原因指的是造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布过程中的许多变

差的原因;

●过程处于统计受控状态;

●一个稳定系统的偶然原因(即随机原因);

●过程的输出是可以预测的;

●分布位置、分布宽度、分布形状不变化;

●只有普通原因作用时,过程受控,可计算能力或性能指数。

变差的特殊原因

●特殊原因(通常也可查明原因)指的是造成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变差原因;

●造成(整个过程)分布改变,过程不受控;

●随着时间发展,过程的输出不稳定,不可预测;

●是一个系统的非随机原因;

●有特殊原因作用时,过程不稳定,不受控、不可计算过程能力或性能指数(计算毫

无意义)。

4.局部措施和对系统采取措施

局部措施

●简单的统计过程控制技术能检查变差的特殊原因;

●局部措施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特殊原因,如:调整机器;

●发现变差的特殊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通常是与该过程的操作直接有关人

员的责任;

●局部措施可纠正约15%的过程变差;

●局部措施生效后,可恢复过程稳定受控,这时可计算过程能力或性能指数。对系统采取措

●简单的统计过程控制技术能指明变差普通原因的范围;

●采取系统措施来消除变差的普通原因;

●一般由管理人员对系统采取措施,如:选择提供一致输入材料的供方;

●对系统采取措施,可纠正约85%的过程变差;

5.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

●过程控制系统的目标是对影响过程的措施作出经济合理的决定。

——平衡不需控制时采取了措施(过度控制/频繁调整机床或擅自改变)

——不平衡需要控制时未采取措施(控制不足)

●统计受控状态,只存在造成过程变差的普通原因,一组测量值的分布位置、

分布宽度、形状随时间推移不改变。

●过程控制系统的作用。

当出现变差的特殊原因时,提供统计信号;

当不存在特殊原因时避免提供错误信息。

过程能力

·过程能力由造成变差的普通原因来确定,代表过程本身的最佳性能(例如:分布宽度最小),而并不表示过程分布的位置和/或宽度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内、外部顾客更关心过程的输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不关心过程变差如何;·只要过程保持统计受控状态,且其分布的位置、分布宽度、形状不变化,就可以继续生产相同分布的符合规范的产品;

·如果过程分布宽度是不可接受的,就应对系统采取措施,改进过程能力,减小分布宽度,使输出始终符合规范。

根据过程能力和过程是否受控,过程可分为四类:

过程能力指数

Cp Cpk Pp Ppk Cm Cmk

·过程被证明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后,方可计算过程能力(有特殊原因作用时,使过程能力预测失效)。

·能力指数是产品规范与统计分布宽度之比计算得到的

·Pp、Ppk是短期的能力指数,也称性能指数。常用于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是以从一个操作循环中获取的测量为基础的。这种研究常用于验证由顾客提出的过程中生产出来的首批产品

·Cm、Cmk是机器能力指数。是用来验证一个新的或经过修改的过程的实际性能是否符合工程参数。

·Cp、Cpk是长期的能力指数。是通过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的测量,应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收集数据(可以包括短期研究时没有观察到的变差原因),将数据画在控制图上,如未发现变差特殊原因,便可计算长期的能力指数。

6.过程改进循环及过程控制

持续改进过程循环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分析过程维护过程

第三阶段:

改进过程

三个阶段应考虑的问题

1).分析过程:

·本过程应该做什么?

——本过程会有哪些变化?

——已知道本过程什么变差?

——哪些参数受变差影响大?

·本过程正在做什么?

——是否在生产废品或需返工?

——过程是否统计受控?

——过程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过程是否可靠稳定?

2).维护过程

·过程是动态变化的;

·必须监控过程性能;

·通过控制图,查找影响变差的特殊原因;

·采取措施,使过程稳定受控。

3).改进过程:

·减小变差,改进过程;

·对系统采取措施,减小普通原因对变差的影响。

为了不断改进过程,必须重复以上三个阶段。当新的过程参数确定后,这种循环又回转到分析过程。通过操作受统计控制的过程来减少变差,并且不断地分析过程的变化。过程便不断地围绕过程改进循环运转。

7.控制图是过程控制的工具

制作和使用控制图的基本步骤:

1)收集:

?按计划收集数据;

?将被研究的特性(过程或产品)的数据收集后转换成可以画到控制图上的形式(如:平均值X、极差R、不合格品率P、不合格品数np等)。

2)控制:

?利用数据计算试验控制限;

?将数据与控制限相比较,识别变差特殊原因;

?采取措施(一般是局部措施),使过程受控;

?进一步收集数据,必要时重新计算控制限;

?继续识别特殊原因并采取措施。

3)分析及改进:

?特殊原因消除后,过程统计受控,此时可计算过程能力;

?因普通原因造成变差过大,过程输出(产品)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必须采取管理措施来改进系统

重复以上三个阶段,不断地改进过程。

8.控制图的益处

合理使用控制图能够:

·供正在过程控制的操作者使用;

·有助于过程在质量上和成本上能持续地、可预测地保持下去;

·使过程达到:

——更高的质量

——更低的单位成本

——更高的有效能力

·为讨论过程性能提供共同的语言;

·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时决策的指南。

二、控制图的种类

控制图分类:可分为计量型数据控制图和计数型数据控制图二类

计量型数据控制图:

·大多数过程和其输出具有可测量的特性,如:长度、重量、时间、强度、硬度、成分、纯度等。

·用计量型数据可以分析一个过程的性能,可以量化所作的改进,即使每个单值都在规范界限之内。

·计量型控制图可以通过分布宽度(零件间的变异性)和其位置(过程的平均值)来解释数据。

计数型数据控制图:

·其特性数据是不能连续取值的计数数据,如:不合格品数、不合格品率、缺陷数、疵点、级别等。

·由于质量特性是通过一个个计算单位来表示,因此属离散型数据。

·收集数据快,花费小,且使用简单量具(如:量规、目视),通常不需要专业化的收集技术。

控制图的种类:

控制图的选用程序

三、计量型数据控制图

1.均值和极差图(X -R图)

在使用X -R图前,必须做的准备:

●建立适合于实施的环境:没有一个可靠环境,任何统计方法都会失效。管理

者必须提供资源(人力和物力)支持改进措施。

●定义过程:应根据有反馈的过程控制系统来理解过程。

●确定作图的(待管理)特性:

?顾客的需求(顾客呼声,过程何处需改进);

?当前的潜在问题区域(考虑存在的浪费或低效能的证据,如:废品、返

工、过多加班、与目标值不符、以及风险区域);

?特性间关系,如:该特性难测量(如:体积),可选一个相关的易测量

的特性(如:重量),一个项目的几个单独特性,如有相同变化趋势,

可能用一个特性来画图就足够了。

●定义测量系统:测量设备本身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必须是可预测的。

●使不必要的变差最小化:在开始研究应消除不必要的变差外部原因,避免过

度调整或过度控制,过程记录表上记录所有相关事件,如:刀具更换,新的原材料批次,

如何使用均值和极差图(X -R图):

●收集数据

●计算控制限

●过程控制解释

●过程能力解释

A收集数据

A.1 选择子组大小、频率和数据

a. 子组大小:确定“合理子组”,子组变差代表短时间内零件间的变差。

在过程初期研究时,子组一般选4-5件,且仅代表单一刀具、冲头、模槽(型腔)等生产出的零件(即一个单一的过程流)。

对于所有的子组样本容量应保持不变。

b. 子组频率:在初始过程研究时,通常是连续进行分组或子组间间隔时间很短。

当证明过程稳定受控后,可增加子组间的时间间隔(如每班两次或每小时一次等)。

c. 子组数的大小:一般情况下,零件总数不少于100件,子组不少于25组。A.2 建立控制图及记录原始数据

X -R图通常由X图和R图组成,上方为X图,下方为R图,最下方有一个数据栏。X和R值为纵坐标,按时间顺序的子组为横坐标。

A.3 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X R)

X= X1+X2+…+Xn 式中X1、X2…为子组内每个测量值

n n 为子组的样本容量

R=X MAX-X MIN

A.4 选择控制图刻度

对于X图,纵坐标上的刻度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至少为子组均(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的2倍。

对于R图,纵坐标刻度应从最低值0开始到最大值之间的差值,为初始阶段所遇到的最大极差(R)的2倍。

A.5 将均值和极差画到控制图上。

注意:初始研究时,生产现场控制图尚未计算控制限(因无足够的数据),此时在初期操作的控制图上应清楚地标明“初始研究”字样。

B. 计算控制限

B.1 计算过程均值(X)和平均极差(R)

X= X1+ X2+…+Xk 式中:K为子组的数量

k X1和R1为第一个子组的均值和极差,以此类推。

R= R1+R2+…+Rk

k

B.2 计算控制限

极差的上控制限UCL R=D4×R

极差的下控制限LCL R=D3×R

均值的上控制限UCL X = X+A2×R

均值的下控制限LCL X = X-A2×R

式中:D4、D3、A2为常数,随样本容量的大小而变化,可查表得到。

当n<7时,极差无下控制限。

B.3 在控制图上画出均值和极差的上、下控制限的控制线(虚线)。

C、过程控制解释

C.1分析极差图上的数据点

·一个或多个点超出UCL R线时:

—控制限计算错误或描点描错;

—零件间变化性或分布宽度已增大(即变坏),立即识别特殊原因;

—测量系统变化(如:不同的检验员或量具);

—测量系统没有适当的分辩力。

·有一点位于LCL R线以下时(当n≥7时):

—控制限计算错误或描点错误;

—分布宽度变小(即变好);

—测量系统已改变(包括数据编辑或伪造)。

·连续7点位于平均值的上侧或连续7点上升,说明离散度在增大(即变坏)

—输出值的分布宽度增加,其原因可能是无规律的(如:设备工作不正常或固定松动)或是由于过程中的某个要素变化(如:使用新的不是很一致的原材料),需要纠正。

—测量系统改变(如:新的检验员或量具)

·出现低于平均极差的链或下降链时:

—输出值分布宽度在减少(即变好)要保持下去;

—测量系统改变,不能反映过程真实性能的变化。

·明显的非随机图形

验证子组内数据点总体分布的准则:

一般,大约2/3的点应落在控制限的中间1/3的区域内,

大约1/3的点落在其外的2/3区域内

C.2 识别并标注特殊原因(极差图)

对于极差数据内每个特殊原因应在控制图上进行标注、分析,采取措施解决。C.3 重新计算控制限(极差图)

在进行初次过程研究或重新评定过程能力时,失控的原因已被识别和消除或制度化,此时可重新计算控制限。

由于出现特殊原因而从R图中去掉的子组,也应从X图中去掉。重新计算的R和X值可用于重新计算极差和均值的控制限。

C.4 分析均值图上的数据点

·超出控制限UCL X或LCL X时:

出现一点或多点超出UCL X或LCL X时,证明这点出现特殊原因,要分析:

—控制限计算错误或描点错误;

—过程已改变(可能是一件独立事件)或是一种趋势的一部分;

—测量系统发生改变(如:不同量具或检验员)。

·连续7点在平均值一侧,连续7点上升或下降,证明过程已开始变化或有变化的趋势,要识别原因:

—过程平均值已改变,也许还在变化;

—测量系统已改变(不稳定、偏奇、灵敏度等)。

·明显非随机图形

判断准则:各点与过程均值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大约2/3点应落在控制限1/3的区域内,大约1/3的点落在其余的2/3区域内。1/20的点应落在控制限近处(位于外1/3的区域)。但大约1/150的点落在控制限之外,可认为过程是受控的。

C.5 识别和标注特殊原因

对于均值数据中每一个显示处于失控状态的点应进行分析,以确定特殊原因产生的理由,纠正该状态,防止再发生,出现这样的点应在控制图上进行标注。

C.6 重新计算控制限(均值图)

通过初始研究或重新评定过程能力时,特殊原因已被识别并排除,从X图中去除失控点,重新计算并描绘过程均值和控制限。

C.7 延长控制限

·如果过程中心偏离目标值,可调整过程使之对准目标值,这些控制限可继续用来进行过程监控。

·调整子组容量(减小样本容量但增加抽样频率)

—按原子组容量查得的d2求过程标准差б=R/ d2;

—按调整后的子组容量查得d2新,计算新的均值和极差的控制限。

R新=б×d2新

UCL R=D4×R新LCL R=D3×R新(当n<7时,无LCL R

UCL X = X+A2×R新LCL X = X-A2×R新

D、过程能力解释

基于如下假设下的过程能力解释:

●过程处于统计稳定的状态时;

●过程中的各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时;

●工程及其他规范准确地代表顾客的需求;

●设计目标值位于规范中心;

●测量变差相对较小;

●符合上述条件后,还存在过程是否有能力满足顾客需求的问题。

当现行的控制图反映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最好是不少于25个子组时),可以进行过程能力的评估。

过程能力的评估,是将过程输出的分布与工程规范相比,看是否始终满足工程规范。

D.1 计算过程的标准偏差б

б=R/d2=бR/d2

式中:R是子组极差的平均值(极差图受控时)

d2是随子组样本容量不同而变化的常数,可查表得到。

б=R/d2称为使平均极差 R来估计过程的标准偏差。

可用来评价过程的能力。

D.2 计算过程能力Z

过程能力定义:是指按标准偏差为单位来描述的过程均值(X)与规范界限的距离,用Z 表示。

·单边容差时的过程能力Z计算:

——只有规范上限USL时的过程能力Z:

Z= USL-X

бR/D2

——只有规范下限LSL时的过程能力Z:

Z=X-LSL

бR/D2

·当双边容差时过程能力Z计算:

Z USL=USL-X Z LSL=X-LSL

бR/D2бR/D2

过程能力Zmin取Z USL或Z LSL中的较小值者。

式中:USL与LSL为规范的上限和下限。

注:Z值为负值时,说明过程均值超出规范。

·使用Z值和标准正态分布表来估计有多少比例的输出会超出规范值:——对于单边容差:

在正态分布表上左边是Z值的整数部分和十进位值,上端为Z值的百分位值,行和列的交点的值即为超出规范的百分比Pz。

如:Z为1.37时,查得的Pz=0.0853,即大约8.5%超出规范。

——对于双边容差:

应分别计算超出上、下限规范界限的百分比。

如:Zusl=2.21 Zlsl=-2.85

查正态分布表得:Pzusl=0.0136 Pzlsl=0.0022

∴Ptotal=Pzusl+Pzlsl=0.0136+0.0022=0.0158

大约有1.6%的输出超出规范。

D.3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长期的能力指数Cp、Cpk计算:

——Cp:不考虑过程有无偏倚,定义为容差宽度除以过程能力

Cp= USL-LSL

6бR/d2

—— Cpk:这是考虑了过程中心的能力指数

Cpk= Zmin

3

或等于上限能力指数Cpu=USL-X

3бR/d2

与下限能力指数

CpL= X-LSL 两者中的较小者

短期的能力指数Pp、Ppk计算(用于首批样品生产时)

——Pp:称作性能指数,不考虑过程有无偏倚时,定义为容差除以过程性能。

Pp= USL-LSL

6бs

式中:бS为所有单个样本数据使用标准偏差(均方根等式)

一般表达式为:

бs= n (xi-x)2

∑ n-1

I=1

式中:n 为所有单值读数的个数(一般不小于100个)

X为所有单值读数的均值

Xi为单值读数

—— P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性能指数

Zus L= USL-X Z l s l= X-LSL

бs бs

Zmin取Zus L或Z L s l中的较小者

Ppk= Zmin

3

或Ppk= USL-X 或X-LSL 两者中的较小值

3бs 3бs

D.4 评价过程能力

·对于影响被选为重要产品特性的新过程能力指数要求为

Zmin≧4 或Cpk≧1.33 或Ppk≧1.33

·当未满足过程能力指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

—减少普通原因引起的变差或将过程均值调整到接近目标值来改进过程性能,这就要采取管理措施来改进过程系统。

—应急措施满足短期需要

●对输出进行筛选(100%分拣)、返工或报废。

●放大规范使之与过程性能一致(但不能满足顾客要求)

以上两种应急办法与过程改进相比显然是下策。

D.5 提高过程能力

·为了提高过程能力,应将精力集中于减少普通原因上,通常要对系统采取管理措施,加以纠正。例如:机器性能、输入材料的一致性、过程操作的基本方法、培训或工作环境。

·管理层参与和支持,做一些基本变动、分配资源,并为改进过程进行协调工作。

D.6 对修改的过程绘制控制图并分析

·修改后的过程稳定受控后,应建立新的控制图,计算新的控制限。

·用控制图来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X—R控制图实例:

某工厂生产车间工序:弯曲夹片特性:间隙、尺寸“A”

工程规范:0.50—0.90mm 样本容量/频率:5件/2h 收集数据时间:3月8日—3月16日,共收集到25个子组

将计算后的各子组的均值X、极差R填入数据栏中:

计算控制限:

R=(0.20+0.20+…0.10)/25=0.178

X= (0.7+0.77+…+0.66)/25=0.716

UCL R=D4×R=2.11×0.178=0.376

UCL R=D3×R (∵n=5<7 无下限

UCL X=X+A2×R=0.716+0.58×0.178=0.819

LCL X=X-A2×R=0.613

在控制图上画出均值和极差的上、下控制限线(虚线)。

分析极差图上的数据点:

在极差控制图上发现,3月10日12点,查明因有对设备不熟悉的人员操作,该点超出控制限,排除该点后,重新计算控制限。

重新计算控制限:(去除3月10日12点一个子组后,存24个子组)

R=4.05/24=0.169

X=17.15/24=0.715

UCL=2.11×0.169=0.357

UCLX=0.715+0.58×0.169=0.813

LCLX=0.715-0.58×0.169=0.617

分析均值图上的数据点:

发现从3月12日10点起,因使用了不合规范的原材料,其后8个子组被排除

(这一阶段在低的过程均值下受控,但连续7点在平均值一侧),至此,只存下16个子组。

排除了与极差和均值有关的可解释和可纠正的问题,过程看来是统计受控的。

重新计算控制限:

X=(0.70+0.77+…+0.76)/16=0.738

UCLx=0.738+(0.58×0.169)=0.836

LCLx=0.738-(0.58×0.169)=0.640

计算过程能力和能力指数并作评价:

在本例中:

X=0.738 USL=0.900 LSL=0.500

R=0.169 б= R/d2=0.169/2.33=0.0725

由于该过程具有双边容差:

过程上限能力: LSL X USL

Zus L=USL-X =0.900-0.738 =2.234

б

过程下限能力

Z L sL== 0.738-0.500

б

Zmin=2.23(该过程能力明显不足.要求Zmin≥4

估算超出规范的比例: .500 .738 .900

P zus L=0.0129 P z LsL=0.0005 (查正态分布表得到)

P totaL=P zus L+Pz LsL=0.0129+0.0005=0.0134 (大约1.3%)

计算能力指数:

Cpk=Zmin/3=2.23/3≈0.74 (接受准则要求Cpk≥1.33)

或Cpk=(Cpu=USL-X或 CpL=X-LSL的较小值)

3б 3б

在不考虑过程有无偏倚时:

Cp= USL-LSL = 0.900-0.500 =0.92

6б 6×0.0725

*如果本例是”初始过程”能力研究,则计算Pp、Ppk

бs= 80(Xi-0.738)2=0.0759(本例中,去除异常点后,存16个子组80个Σi=1 (80-1) 单值数据)

Pp= USL-LSL = 0.900-0.500 = 0.88

6бs 6×0.0759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目录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 编制说明: (3) 1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3) 1.1质量方针 (3) 1.2质量目标 (3) 2质量管理体系 (4) 2.1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4) 2.2质量管理人员及部室质量职责 (5) 2.2.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5) 2.2.2生产经理质量职责 (6) 2.2.3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 (6) 2.2.4质量安全环保部质量职责 (7) 2.2.5实验室质量职责 (8) 2.2.6测量队质量职责 (8) 2.2.7物质设备部质量职责 (9) 2.2.8工程管理部质量职责 (9) 2.2.9各专业作业队质量职责 (10) 2.2.10质检员质量职责 (10) 2.2.11技术员质量职责 (11) 2.2.12施工员质量职责 (11) 3质量检验制度 (12) 3.1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12) 3.2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13) 3.3材料检查制度 (13) 4、质量保证体系 (14) 4.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图 (14)

4.2、质量保证措施 (16) 4.2.1质量保证基本要求 (16) 4.2.2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17) 4.2.3质量保证过程控制措施 (18) 4.2.4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19) 4.2.5主要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20) 4.3现场质量管理控制 (28) 4.3.1施工过程管理流程控制 (28) 4.3.2检验与试验工作流程 (29) 4.3.3现场施工资料管理流程 (30) 4.4成品保护措施 (30) 5质量事故处理 (31) 5.1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31) 5.2质量事故申报制度 (31) 5.3质量事故处理原则 (32) 6质量文件归档制 (32) 7严格执行验收标准、规程、规范 (32)

质量管理体系五大核心工具

质量管理体系五大核心工具 摘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开展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借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让企业领导放心,让我们的客户称心!下面我们主要针对质量管理中核心的五大工具进行介绍。 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 1.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2.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 System Analyse);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ct Analyse);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1、统计过程控制(SPC)SPC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 实施SPC的目的: ?对过程做出可靠的评估; ?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 ?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 ?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

三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1 质量管理体系: 本工程的质量标准为符合国家验收标准规范,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检查验收必须高要求,分部优良率必须达到100%,单位主体工程必须优良,观感得分90%以上,质量保证资料必须齐全。 本公司将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宗旨,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积极开展群众性的QC质量管理活动,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强化质量检测与质量验收,将贯彻ISO9002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工作程序贯穿施工全过程,不断完善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以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来回报业主。 质量保证体系如下:

图:质量保证体系图 2 质量管理组织及职责: 1、建立保证质量管理组织: 建立本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控制系统,是认真落实质量措施,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保证。该工程的质量管理在南京市质量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等共同指导下,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为工程管理核心,成立专职的质量控制组织来具体实施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质量管理组织系统见下图:

图:质量管理组织系统 2、质量管理职责: 为保证实现本工程质量目标,有关质量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本公司将严格落实项目部经理及质量管理成员,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责任,并严格执行、严格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建造师: ①全面负责管理本项目的施工运行,确保项目顺利建设。 ②根据工程规模、特征,有计划地决定项目资源配备,明确下

属质量管理成员的管理职能和职责,保证质量工作有效有序地运行。 ③根据建设方要求确定项目质量方针、目标,并保证质量方针和目标协调,采取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措施,使质量方针为全体职工掌握并贯彻执行。 ④控制工程成本,全权管理项目资金运转,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⑤选择和评审分包和材料供应商,审核其资质并签定分包合同。 ⑥做好项目管理人员的人事管理工作、教育工作、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队伍技术素质、思想素质。 ⑦负责项目的行政、技术方案的决策,及各项工作的管理,确保项目实现目标。 (2)项目工程师: ①按质量文件和合同要求,实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查、监督工作。 ②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负责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与业主、监理、设计协作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③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质量日常管理,具体协调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④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监控,加强施工过程监控。 ⑤负责对分部、分项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和参与最终产品质量评定工作,独立行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权和否决权。 (3)项目副经理(生产): ①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

质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ISO9001:20**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20×2=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关于文件控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B ) A.客户订单不能当作外来文件进行管理 B.文件更改后必须重新审批后方可使用 C.作废文件一定要标识并保存 D.应规定文件的保存期限 2.自下而上的审核方法是( D ) A. 从下级部门审到上级部门 B.从工艺流程下游审到上游 C.先从信息比较集中的部门进行了解,再到其他相关部门收集证据 D.先从现场收集证据,再去看整个过程是如何策划的 3.公司内审时在工程部发现一份编号为XC-20**0315的图纸未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原因是工作人员疏忽所致,其适当的纠正措施应该是( C ) A. 在文件中规定图纸使用时必经审批 B.对该工作人员进行罚款 C. 责令工作人员补签 D.提醒工作人员以后要细心,不能再出错 4.关于测量仪器游标卡尺的校验和管理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B ) A. 不可以用经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来校验厂内其他的游标卡尺 B.新买来的游标卡尺一定要经过校验才可以使用 C. 用游标卡尺外测量爪来测量产品时,只要有可能尽量夹在测量爪的中部 D.游标卡尺的校验周期都是一年教一次 5.ISO9000族标准可以帮助_____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D ) A. 制造业 B.服务业 C.IT业 D.各种组织 6.ISO9001标准是对组织提供满意产品而对质量管理的_____,( C ) A. 最高要求 B.最低要求 C. 一般要求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ISO9004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实现_____的指南( A )

A. 有效性和效率 B.充分性 C. 建立 D.都不对 8.ISO19011标准是对_____的进行审核的指南( C ) A. 质量管理体系 B.环境管理体系 C. A+B D.都不对 9.下面哪些不是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 D ) A.制定质量方针 B.确保组织关注顾客要求 C.增强员工意识 D.提高产品竞争力 10.管理评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_____进行评价( D ) A.适宜性 B.有效性 C.充分性 D.以上都是 1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ISO9001:20**标准的_____( C ) A.补充 B.附加条件 C.理论基础 D.A+B 12.ISO9001:20**标准中根据公司实际可考虑删减的章节是_____,( C ) A.管理职责 B.资源管理 C.产品实现 D.测量分析和改进 1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F ) 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 D.组织根据自身需要确定的文件 E.质量记录 F.以上全部都是 14.审核发现是指( B ) A.审核中观察到的事实 B.审核中的事实与审核准则相比较的评价结果 C.审核过程中发现的新的线索 D.审核中的观察项 15.通过ISO9001:20**认证的企业,就不会出现不合格品,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B ) A.正确 B.不正确 C.可能 16.当校准一台设备时,以下哪项最重要( D ) A.校准间隔 B.维修履历卡片 C.校准标签 D.校准用的标准 17.以下哪个不是ISO9000族的核心标准( C ) A.ISO9001 B.ISO9004 C.ISO10012 D.ISO19011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质量管理体系 我公司在“诚信守约,科学管理,提供优质服务”质量方针的指导下,按照ISO9002标准建立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编制并认真执行以质量手册和20个程序文件为主的质量体系文件。 该项目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将按照公司的质量体系要求,由本项目经理部组织。 1、建立合理的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并确保认真履行各自的质量职责。 2、设立质量目标奖励资金。我公司将从应得的工程利润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质量目标奖,并与各施工班组及专业分包商签定目标责任状,严格奖罚兑现条件。 3、项目经理部根据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编制本项目的质量计划,并以此指导工程全部施工及创优活动。 4、按照质量计划的要求,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本项目的质量体系运行,认真填写质量体系运行记录及各种施工控制记录。 5、公司按照年度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对该项目进行质量体系运行的定期审核,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问题,确保项目质量体系运行始终保持正常,确保工程施工始终处于控制状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管理目标。 二、质量保证管理措施及制度 1、施工准备过程中的管理措施

1)认真抓好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题,宣传质量的重要性,加强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每个员工爱岗敬业,用自身的工作质量保障工程质量。 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由公司总部、项目经理领导,项目生产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中间控制,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检查验收的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横向从结构、安装到装饰,纵向由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项目部严格按质量体系运作。 3)明确现场管理的领导分工和技术力量,层层进行创优动员和技术交底,质量责任到人、到位。 4)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地安排施工进度,合理调配劳动力,对总体计划要有周全、细致的安排,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要有详细的针对性措施,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控制程序》施工。 5)材料采购力求货比三家,择优选用,加强原材料的检验工作,严格执行各种材料验收制度。所有进场材料的质量、数量、规格及品种必须由质检、技术、采购及保管人员共同检验后方可生效。施工材料应具有出厂质保书和现场抽样检验资料,所有材料需经二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降低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的损伤。从材料出厂到材料的最终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保证材料完好无缺的达到施工人员手中。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库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10分题) 1、没有抱怨和投诉就表明顾客满意了。(×) 2、文件的作用之一是实现可追溯性。(√) 3、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4、质量目标必须是定量的。(×) 5、关键设备采购可以不按7.4采购的要求来控制。(×) 6、所有的生产都需要作业指导书。(×) 7、产品实现的策划应对新产品也适用。(√) 8、审核计划应提前交给受审核方。(√) 9、管理评审可以不形成记录。(×) 10、应根据不合格项的多少来评价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 11、所有质量体系文件在发布前需要经过批准。(√) 12、在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公司应控制和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13、实施ISO9001标准可根据自己提供的产品的特点对标准中任何不适用的要求进行删减。(×) 14、顾客财产就是指由顾客提供给组织,用于生产顾客所需产品的原材料。(×) 15、内部审核的结果是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16、ISO9001标准要求必须识别外包过程,明确对外包过程的控制。(√) 17、对于外来文件,组织不需对其进行控制与管理。(×) 18、顾客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主要通过顾客投诉进行监控。(×) 19、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分析和改进。(√) 20、内部和外部审核的结果都可以作为管理评审的一种输入。(√) 21、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任何任务的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22、记录样式由可由使用部门编制,形式可以是卡片、表格、图表,也可以是拷贝、U盘等。(√) 23、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 24、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不能存放在车间内,个人茶杯等物品不得放置在操作平台上。(√) 25、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质量管理三步曲是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26、一个组织应在所有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27、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进行校准和验证(√) 28、组织应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对所有产品进行唯一性标识,以实现可追溯性(√)

质量管理体系及五大工具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及16949五大工具知识 二〇一一年三月 质量管理体系及16949五大工具知识 1、我公司为什么要实施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执行9001:2008的具体要求》? 1)贯彻、实施16949规范是汽车整车厂对供方的普遍要求。

2)16949:2009内容上增加了一些适合汽车行业特点的要求, 如进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防错等。 3)9000标准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如采用手 册,帮助企业建立策划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步骤。 4)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引入持续改进的概念、采 用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等。 5)引入了一些新的质量理念,如实行过程控制,而不是产品控 制。 2、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3、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 质量方针:以顾客满意为宗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打造“潍 柴”驰名品牌。 4、16949:2009的结构。 包含:9001:2008的内容;增加了适合汽车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79个条款;先期产品质量策划和控制计划、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测量系统分析、统计过程控制、生产件批准程序等五本手册。 5、什么是?(先期产品质量策划和控制计划)为什么 进行?分几个阶段?各阶段主要任务是什么? 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确定并建立保证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 必需步骤。 因为采用了多方论证的方式,利用不同职能人员的集体智慧, 通过早期策划,找出以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 最大限度的减少变差和浪费,以最经济、最合理的资源配置生产, 满足顾客要求。 分为五个阶段:计划和项目的确定,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

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一、质量目标 如果我公司在本工程的投标中有幸中标,我们保证将完全按照合同条款、设计要求、技术规格书及业主的动态管理进行施工,对施工的全过程按照本公司的质量体系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质量管理,确保本合同范围内的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均达到合格。 质量承诺 工程质量是历史的遗迹,永恒的成就,是全体施工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企业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公司一旦中标,将始终贯彻ISO9000版本的管理标准,将本工程作为ISO9000质量体系的复查点,认真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质量活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抓好施工过程管理,使工程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检受控状态;尊重监理,服从监督,做好质量检查、纠正、评比、总结等质保资料的管理工作,竣工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和交工后工程的保修工作。 我公司郑重承诺:本工程的各单位工程质量将全部达到合格等级。 二、质量保证体系 2.1质量方针 我公司早通过了GB/T19002-1994 idt ISO9002:1994质量体系认证。和GB/T19001-2000-ISO9001:2000的换版认证,质量体系完善,运行有效。 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质量是公司的生命,合格的质量是全局职工永恒的追求”。 2.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5严格控制采购材料的质量。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3.6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7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工段、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凡各工段、班组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了质量问题,项目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处罚形式为整改停工,罚款直至赶出本工地。凡各工段、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项目部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 3.8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规范和业主的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合格。 3. 9施工质量管理流程 (1)施工物资质量管理流程: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2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 d )1.过程能力指数进行计算。 a)要求在没有偶然因素下 b)要求在未出现重大故障状态下 c)要求必须在稳态条件下 d)不要求必须在稳态条件下 ( c )2.当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均值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时,。 a)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不变 b)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增大 c)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d)不合格品率不变,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 d )3.某名人收到香港某组织的请教问题的信。这位名人一时难以确切答复。过了几天,他弄清了问题原委,即写复信。你认为作为复信的开头,哪一项最好? a) 惠书收到,琐事缠身,迟复为歉。 b) 惠函敬悉,未及时奉复,深感不安。 c) 惠书已悉,承蒙信赖,迟复为歉。 d) 惠书已阅,难题一时不解,迟复为歉。 ( c )4.构成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是()。 a) SI单位 b) 米制单位 c) SI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单位 d) 国家标准GB3100-93和GB3101-93中的单位 ( c )5.我国已颁布的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有()。 a) 标准化法b) 计量法c) 产品质量法d) 公司法 ( d )6.“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是指 a)审核结论 b)审核发现 c)审核方案 d)审核证据 ( a )7.市场营销以为出发点和回归点。 a)顾客需求 b)购买动机 c)企业发展战略 d)企业形象 ( d )8.对于主要原材料的采购,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品种、质量、性能、数量等条件下,主要比较采购的可靠性及。 a)供应方式 b)运输方式 c)仓储方式 d)价格的经济性 (c)9.技术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几个方面。 a)高价引进技术 b)技术超前 c)产品质量性能 d)拥有专家 ( d )10.下列不属于生产工艺技术的是。 a)生产工艺 b)工艺流程 c)设备选型 d)原料来源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质量管理常用方法中的“老七种工具”包括 b、d 。 a) 系统图法b) 直方图c) 关联图d) 因果图 2.社会调查可采用a、b、c、e等多种调查方法。 a) 查阅历史文献统计资料b) 问卷调查c) 现场访问、观察d) 分析与判断e) 开座谈会 3.广义的资源泛指社会财富的资源,包括a、b、c、d。 a)自然资源b)人力资源c)信息资源d)技术资源e)软件资源 4.下列关于产品责任的表述中正确是a、b、d 。 a)缺陷产品的生产者应对因该产品造成的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承担无过错责任 b)缺陷产品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该产品的销售者和生产者承担连带责任 c)因缺陷产品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1年 d)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其供货者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解析: 本题考查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责任的知识。 从题型看,选择题都是考查考生对法条的灵活运用能力,而绝少直接照搬照抄法条出题的。选项A、B、D分别出自于产品质量法第四十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目录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1 一、1SPC 1 二、MSA 3 三、FMEA 3 四、APQP 4 五、PPAP 4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1.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2.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e);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e);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一、1SPC 概念 SPC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1] 。

利用统计的方法来监控制程的状态,确定生产过程在管制的状态下,以降低产品品质的变异 SPC能解决之问题 1.经济性:有效的抽样管制,不用全数检验,不良率,得以控制成本。使制程稳定,能掌握品质、成本与交期。 2.预警性:制程的异常趋势可即时对策,预防整批不良,以减少浪费。 3.分辨特殊原因:作为局部问题对策或管理阶层系统改进之参考。 4.善用机器设备:估计机器能力,可妥善安排适当机器生产适当零件。 5.改善的评估:制程能力可作为改善前後比较之指标。 目的 ·对过程做出可靠有效的评估; ·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 ·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 ·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1] 计算表 Pp 和Ppk不合格率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最新版一本通》(第2版)附录-WORD版

质量管理办法 质量成本管理 为什么要进行质量成本管理?道理很简单,企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应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更应减少质量损失\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如何用较合理的质量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质量成本管理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之道. 附6.1 质量体系的财务表现 如何运用财务数据来分析和报告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一般有三个方法:过程成本法、质量损失法、质量成本法。 1、过程成本法 过程成本法是指用于分析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中任何过程所发生的符合性成本和非符合性成本。 (1)符合性成本 指为了满足拥护全部规定的和隐含的需要,现有过程不发生故障情况下而发生的费用。主 要指过程的预防、鉴定、外部保证等方面的投入。 (2)非符合性成本 由于现有过程的故障而发生的费用。主要指过程质量故障造成的损失。 过程成本法着重分析非符合性成本故障的产生原因,寻找降低的方法,为减少损失、降低 成本、提供信息、指出改进提供途径。 “过程成本法”一般在需要时进行,没必要定期报告。 2、质量损失法 质量损失法是针对由于质量差而产生的部和外部损失,并按照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具体情况,分别列出部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类目。 典型的外部无形损失是指由于顾客不满意,以及造成抱怨、申诉或索赔等而造成影响今后销售的损失。 典型的部无形损失是由于返工、人与机械控制不当、失去机会等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后果。 有形损失是指部和外部故障损失。 如果企业结构单一,有关活动简单或单纯,或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最好采用质量损失法(只统计有形损失),而不必进行复杂的质量成本管理。 3、质量成本法 见下面附6.2。 附6.2 质量成本法概论 1、质量成本的定义 质量成本(Quality-related Costs)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质量成本是体现产品质量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质量成本的高低可以衡量一个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也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因此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由运行质量成本(Qperating Quality Costs)和外部保证质量成本(External

新员工上岗前质量管理体系考试卷(答案)

****年新员工上岗前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卷 姓名:;身份证号码:;评分:。 一、判断题(在题干后括号作答,对的打“√”,错的打“×”;1分/题,共15分。) 1.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2.合格率达到99%说明质量已经很好,不用管了。(×) 3.质量是很抽象的,高质量意味着高成本。(×) 4.质量是广义的,不仅仅指工程(产品)实物质量。(√) 5.处理质量问题,将不合格现象消除就可以了。(×) 6.质量问题的改进措施应着重于防止问题发生或再发生。(√) 7.制定质量措施,只需根据以往经验就可以了。(×) 8.质量预防的成本比质量问题处理的要低。(√) 9.质量未能做到免费的原因是没有“第一次就将事情做正确”。(√) 10.严格按质量标准执行会增加成本。所以,应灵活执行标准。(×) 11.质量是质量部门和质量人员的责任,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无关。(×) 12.质量与责任者的态度有关。在一定意义上,质量就是人品。(√) 13.质量只要做到保证将合格品交付客户(业主)就满足要求了。(×) 14.要高效地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就必须要有标准。(√) 15.ISO9000族标准是一个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二、单项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选项编号填到题干的括号内。2分/题,共20分。) 16.(C)是我们高效地获得工程质量的保证。 A、技术措施; B、质量措施; C、质量标准。 17.核安全管理思想的实质:通过保证设备、程序、人和(B)的质量来保证核安全。 A、原材料; B、管理体系; C、工程。 18.核电站的核安全文化:表现为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规章制度,加上全体员工的(C)的自觉性 和良好工作习惯,从而在整个核电站内所有单位都形成人人自觉关注核安全的气氛。 A、团结互助; B、分工协作; C、遵章守纪。 19.我们质量管理工作的标准是(A)。 A、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B、施工规程、技术规范、验收标准; C、国际和国家标准。 20.我们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是(B)。 A、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B、施工规程、技术规范、验收标准; C、国际和国家标准。 21.物资采购/施工分包质量管理的重点包括:评价并选取合格供方、(C)和验证确认符合要求。 A、严格的过程管理; B、高质量标准的合同; C、充分和适宜的合同。 22.以下不属于核安全文化对员工个人行为的具体要求是(B)。

质量管理五大核心体系工具

质量管理五大核心体系工具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下面 是为大家分享质量管理五大核心体系工具,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 管理,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 1.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 2.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SystemAnalyse);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Mode&EffctAnalyse);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AdvancedProductQualityPlanning); 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ProductionPartApprovalProcess)。 1、统计过程控制(SPC) SPC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 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 实施SPC的目的: ?对过程做出可靠的评估; ?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

?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 ?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 2、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是对每个零件能够重复读数的测量系统进 行分析,评定测量系统的质量,判断测量系统产生的数据可接受性。 MSA的目的: 了解测量过程,确定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总量,及评估用于生产和过程控制中的测量系统的充分性。MSA促进了解和改进(减少变差)。 在日常生产中,我们经常根据获得的过程加工部件的测量数据去分析过程的状态、过程的能力和监控过程的变化;那么,怎么确保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呢?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来保证: 1)是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质量,使用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对获得测量数据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 2)是确保使用了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使用SPC工具、试验设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MSA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误差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分。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最新版一本通》(第2版)附录WORD版培训讲学

《I ATF 1 69 4 9 质量 管理体系五大工具最 新版一本通》(第2 版)附录WORD 版

质量管理办法 质量成本管理 为什么要进行质量成本管理 ?道理很简单 ,企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应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 ,更应减少质量损失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如何用较合理的质量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是每一个企 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质量成本管理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之道. 附 6.1 质量体系的财务表现 如何运用财务数据来分析和报告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一般有三个方法 :过程成本法、质量损失法、质量 成本法。 1、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指用于分析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中任何过程所发生的符合性成本和非符合性成 本。 (1)符合性成本指为了满足拥护全部规定的和隐含的需要,现有过程不发生故障情况下而发生的费用。 主要指过程的预防、鉴定、外部保证等方面的投入。 ( 2)非符合性成本由于现有过程的故障而发生的费用。主要指过程质量故障造成的损失。过程成本法着重分析非符合性成本故障的产生原因,寻找降低的方法,为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提供信息、 指出改进提供途径。 “过程成本法”一般在需要时进行,没必要定期报告。 2、质量损失法质量损失法是针对由于质量差而产生的内部和外部损失,并按照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具体 情况,分别列出内部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类目。 典型的外部无形损失是指由于顾客不满意,以及造成抱怨、申诉或索赔等而造成影响今后销售的损失。 典型的内部无形损失是由于返工、人与机械控制不当、失去机会等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后果。有形损失是指内部和外部故障损失。 如果企业结构单一,有关活动简单或单纯,或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最好采用质量损失法(只统计有形损失),而不必进行复杂的质量成本管理。 3、质量成本法 见下面附 6.2。 附 6.2 质量成本法概论 1、质量成本的定义质量成本( Quality-related Costs )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 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质量成本是体现产品质量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质量成本的高低可以衡量一个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也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因此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由运行质量成本( Qperating Quality Costs )和外部保证质量成本( External Assurance Quality Costs )两个大类组成,见图附 6-1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二、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工程。 按照我公司质量方针“提高素质,科学组织施工,科技领先,建设优质工程”的原则,为确保本工程质量、再创该项目部又一精品工程,特制定以下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体系的建立 (一)、为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达到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优良标准,并创优良工程,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以项目质安组为主体,公司总工程师、质量安全科、监理、市质量监督总站实施逐级监督,公司各职能部门、各专业科室积极配合的多层次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全面控制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质量。 (二)、按标准,根据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由公司总工程师领导、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的质量管理机构,使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协调运作,工程的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目标分解,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把责任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除公司质量监督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外,现场另安排专职质监员跟班作业,分别对模板的制作安装、钢筋绑扎、砼浇筑等施工作业进行跟踪监控,并严格按照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规定,使项目各部门到各施工班组,层层落实质量职责,明确质量责任。 (四)、积极开展质量管理(QC)小组的活动,工人、技术人员、项目领导"三结合",针对技术质量关键组织攻关,并积极做好QC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拟成立地下室外墙防裂防渗QC小组,以达到地下室外墙彻底根治裂缝和渗漏现象,最后实现单位工程优良并争创市优质样板工程的目标。 二、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一)、各分项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专业检),隐蔽工程作好隐、预检记录,质检员作好复检工作并请甲方、监理、市质检站代表验收。 (二)、专业工长作好每一次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图施工,不得任意更改原设计图纸,遇有疑难问题必须和甲方、监理、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材料要分别堆放整齐,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必须保留标牌,按批分类,同时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四)、电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焊缝厚度、长度必须符合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10分题) 1、没有抱怨与投诉就表明顾客满意了。(×) 2、文件的作用之一就是实现可追溯性。(√) 3、过程方法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4、质量目标必须就是定量的。(×) 5、关键设备采购可以不按7、4采购的要求来控制。(×) 6、所有的生产都需要作业指导书。(×) 7、产品实现的策划应对新产品也适用。(√) 8、审核计划应提前交给受审核方。(√) 9、管理评审可以不形成记录。(×) 10、应根据不合格项的多少来评价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 11、所有质量体系文件在发布前需要经过批准。(√) 12、在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公司应控制与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13、实施ISO9001标准可根据自己提供的产品的特点对标准中任何不适用的要求进行删减。(×) 14、顾客财产就就是指由顾客提供给组织,用于生产顾客所需产品的原材料。(×) 15、内部审核的结果就是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16、ISO9001标准要求必须识别外包过程,明确对外包过程的控制。(√) 17、对于外来文件,组织不需对其进行控制与管理。(×) 18、顾客满意与不满意的信息主要通过顾客投诉进行监控。(×) 19、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分析与改进。(√) 20、内部与外部审核的结果都可以作为管理评审的一种输入。(√) 21、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任何任务的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 22、记录样式由可由使用部门编制,形式可以就是卡片、表格、图表,也可以就是拷贝、U盘等。(√) 23、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 24、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不能存放在车间内,个人茶杯等物品不得放置在操作平台上。 (√) 25、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质量管理三步曲就是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 26、一个组织应在所有职能与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27、所有的监视与测量设备必须进行校准与验证(√) 28、组织应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对所有产品进行唯一性标识,以实现可追溯性(√)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二、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目标:合格。 为确保以上质量目标的实现,以公司的质量保证手册为准,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全员的意识,以保证公司的ISO9001-2000质量体系程序在该项目上很好的运行。根据质量标准要素的内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展QC 小组活动,从组织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以全员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个工程质量。 1、思想保证 在思想教育方面,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进行有关质量及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 (2)组建一个精简高效、指挥灵活的经理部(详见组织机构图); (3)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加大管理力度。 2、技术保证 在技术保证方面,抓好以下几各方面的工作: (1)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为施工打好基础; (2)熟悉各类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预算员 标准员

(3)按规程进行施工及验收,按施工技术规范操作,严格科学施工; (4)作好技术交底,保证设计意图的实现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落实; (5)搞好单项成本的核算工作。 3、材料保证 材料是工程质量的根本,要把好材料关,应作好以下工作: (1)严格源材料的试验、检验,把好材料入场关,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现场; (2)确保砂浆配合比、坍落度; (3)严格掌握材料用量; 4、设备保证 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在设备管理方面,抓好以下几各方面的工作: (1)定期检修设备; (2)设备、模板等应符合施工要求。 (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后,我们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细化的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精心组织施工,根据制定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对生产过程实行“四全”监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在施工的各环节上严把质量关,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证。建立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仪器齐全,进一步加强测试工作,在施工中严格按设计文件和规范中的要求进行检测、试验。对于原材料,实行先检后用,不合格的材料不允许进场。施工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上道工序经自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坚持质量一票否决权,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工程,无论什么原因,坚决推倒重来。项目经理部实行定期的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对于质量事故坚持“三不放过”原则。严格交接班制度,开好工程例会,加强施工日志和质量记录工作。 1、建立质量自检系统 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查,质量检查由主管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参加,按外业、内业检查分别进行。外业对工程结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外观质量进行检查,作出纪录,作为评定质量等级的依据之一;内业按管理部门对口检查各项资料、记录、台账、报表、签证、质检证书、设备状况是否完整、齐全。 2、完善各种管理手段、施工工艺措施 1)技术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卷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卷

管理体系培训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所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是国家认监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实施的()和()活动。 2、实验室质量记录一般分为()和()。 3、我国实现量值统一的方式有()或()。 4、修复后的设备为确保其性能和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必须经()、()等方式证明()方可投入使用。 5、实验室对开展的检测/校准工作应合理布置,任何两相邻区域的工作,在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以防止影响检测/校准工作()和对环境的()。 6、《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规定,实验室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有()技术职称,熟悉业务,经()合格。 7、实验室由()负责内部审核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内审员应当(),具备()。在人力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内审员应独立于(),目的在于确保内部审核工作的客观性、独立性。8、“管理评审”是()对管理体系的()以及对本实验室的()组织进行的综合评价活动。 9、实验室的所有工作记录应()。对()的也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原始信息或数据的()或()。 10、对外部现场检测设备,在()和使用后,应对其()状态进行确认。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A.二个或三个 B.三个或四个 C.四个或五个 13、对暂时封存不用的仪器设备,下面正确的做法是()。 A.办理暂停手续,经试验室主任批准 B.对于封存前检定/校准合格的设备,可按需要直接启用 C.当封存条件满足时,封存期间可不进行维护 D.应清出试验室,以免误用 14、降等降级后使用的仪器设备应使用()签标记。 A.绿色 B.红色 C.黄色 15、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应覆盖其()进行的工作。 A.所有人员 B.所有办公室 C.所有场所 16、量值溯源的有效性证明文件是( )。 A.国家法定机构授权范围内的检定/校准证书和测试报告 B.国家专业站出具的检测报告 C.经认可的校准实验室出具的校准证书 D.测量仪器的出厂合格证 17、国家认监委组织实施的能力验证活动,属于通过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实验室()相关的能力验证活动。 A.非强制参加 B.必须参加 C. 自愿参加 18、实验室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应()。 A.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 B.严格管理 C.实施监督 D.禁止无关人员出入并标识 19、实验室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 A.考核 B.监督 C.限制 D.评审 20、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校准方法、程序和结果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 A.控制 B.检查 C.监督 D.检测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6分) 1、授权签字人(),对本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的质量负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