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什么中国多“天才”美国多大师(转)

为什么中国多“天才”美国多大师(转)

为什么中国多“天才”美国多大师(转)
为什么中国多“天才”美国多大师(转)

为什么中国多“天才”美国多大师?(转)

2007-05-07 20:41阅读(7868)评论(119)转发海外文学城一篇文章,仔细读一读,是否值得思考一下?

中美两国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异。很多人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扎实,美国一些教育学者也在呼吁向亚洲包括中国学习基础教育。笔者就此做一点剖析。

“数学神童”与“数学白痴”

先看中国人怎样教育小孩。很多人认为,小孩像个空瓶,吸收能力特别强,于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往里灌输知识。教其背唐诗、诵古训,尽管他们不一定理解,但先让其被动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

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多让幼童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心去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只获得正确答案。他们认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样抽象地学习,只有用真实世界的印象建立逻辑思维。中国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3+4=7,将乘法表背得滚瓜烂熟,但那只是鹦鹉学舌。

也许有人要问,小孩在玩中能学到什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观察他10 个月大的儿子时,发现孩子老是把面包撕成碎片往地上扔,并且非常专注地观察面包的落点,小孩丢东西的行为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可很多父母在拣起这些东西时,会告诉小孩你不可以再乱扔东西,却很少去想小孩扔东西的动机。皮亚杰发现那可能是小孩在探索和学习万有引力的过程。为什么面包会落下去?气球会浮起来?牛奶会流出去?小孩都在认识、体会这个世界。

在美国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可能会上演这种情景:当老师发问“7+8等于多少?”时,中国小孩马上可不加思索地回答“15”,天才啊!而美国小孩可能手指不够数,还要把鞋子脱掉,手脚并用,简直笨得一塌糊涂!美国学生数学成绩差出了名,似乎中国教育培养的是“数学神童”;而美国教育培养的是“数学白痴”。

然而那些“中国神童”长大后都到哪去了?纵观近代世界科学史,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造就大批顶级科学家。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学习到底是为分数,还是为应用和创新?

当然,今天在北美的华人第二代,虽然多少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但也不不亚于老美,工程师、博士后及专业人才比比皆是。

强调结果与重视过程

还有人认为美式教育注重广博,中式教育窄而深。笔者觉得这种评价不够准确。没有深度的学习,美国人怎么能包揽大多数诺贝尔奖?

美国教育重视阅读而不要求背诵,因为广泛阅读可增加宽广的背景知识,开拓视野,丰富想象力;而背诵可能被前人思维所束缚而难有创新。

美式教育让学生做课题,通过探究性学习,对某个主题做较深入的学习。当学生对一个课题深入研究时,他需要翻阅大量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做实验,写论文,应对质疑和答辩。回过头来,不但经过阅读、写作等综合训练,而且所学的知识大大超出教科书范围。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对所有主题都做深入探究,重要的是通过探究,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有广博的知识,又有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博大精深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教育是全社会都要支持的事业,美国高中生进入英特尔科学奖竞赛决赛者的很多实验都在大学实验室里完成,指导老师多是大学教授,成果有一定分量,不是小儿科,而这些获奖者的考试成绩同样也很优秀。美国还把很多大学基础课程下放到高中,给有能力的学生选修,成绩可以被大学承认。

但美国基础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水准也参差不齐,在快乐童年观念主导下,小孩没学习压力,过度放任而导致很多学生不刻苦用功,这对教育资源是极大浪费。有的在小学四五年级还记不住九九乘法表,高中毕业还离不开计算器,如此种种与素质教育差很远。

中式教育多以应试为目的,强调背诵和记忆,仅在考试范围内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但是否真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探讨。把高中的最后一年作为复习迎考的冲刺,是有效率的学习?那或许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学生学习是在练兵,结果不应该看得过分重要。如果不注重了解过程,很难对所学知识应用自如,更难有所创新。美国学校讲综合评价学生,高考状元被名校拒绝,并非新鲜事。想想今天世界顶尖的大学,美国占了多少?他们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美国高中生。一流的大学如果全是二三流的学生,一流能维持多久?

相信权威与追求真理

这几年笔者回中国多次,许多亲朋好友的小孩都天资聪明。但从他们父母眼神中透出的期望,从学校里的分数所折射出的残酷,也使小孩的心灵充满忧伤。这些孩子的好奇心在流失,自信心在减退,创造力没有得到培养。被动的学习和主动的探索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前者在寻找标准答案,后者在追求真理。

我的女儿现在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但她在中学时所掌握的某些学科的知识没有中国国内的学生深入和熟练。今天的世界不是以你记忆多少知识论英雄,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训练和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顶尖大学的绝大多数学生并非都智力超群,大学不仅是在选拔聪明学生,更重要的是寻找卓越的年轻人。

我女儿的一篇论文质疑普林斯顿大学一位教授的论点,她的思路就是想证明那位教授的假想不成立。她在期末把论文交给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大师史蒂芬·品克,品克很感兴趣,给了她A的成绩。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教会了学生相信权威,揣测领导。像我女儿那篇论文是黄毛丫头挑战名校教授,岂不是不知天高地厚?而美国的教育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去探索追求真理。

中国人常说老师是一根蜡烛,燃烧自已照亮别人,而教育更重要的是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种。有人说近代科学家以爱因斯坦为代表,近代发明家以爱迪生为代表,近代艺术家以毕加索为代表,有意思的是,他们小时候都不是老师喜欢的学生。不管这些大师是因他们的思维早已飞出学校的框框,还是因后天努力,他们都做出伟大成就。而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被埋没多少,又有谁知晓?

东方和西方,中国和美国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多了解,多借鉴,多思考,才有益于发展

美国幼儿教育

美国幼儿教育 一、美国考量优秀幼儿园的十个标志 1、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玩玩具或与别的孩子玩,而不是无目的地四处活动或被迫长时间地安静坐着。 2、一天中孩子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搭积木、扮演角色、看书、涂颜色等。而且他们不是天天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 3、孩子们从学习数字和字母、探索动植物世界、烹饪、做服务工作、准备快餐等获得有意义的日常生活经验。 4、教室用孩子们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装饰。 5、教师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经验和背景进行指导,课程表只适用于那些比别的孩子强的孩子和需要额外帮助的孩子。 6、只要天气许可,孩子们每天有机会到室外活动。户外游戏决不被太多的室内教学时间所占用。 7、一天中老师分别与单个孩子、小组以及所有孩子进行接触,跟他们一起活动。 8、全天任何时候老师都可以读书给孩子们听,不只限于讲故事的时间。 9、填写工作表不应是老师的基本活动。 10、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期待上幼儿园。送孩子上幼儿园父母感到安全。 二、美国幼儿园毕业和小学一年级标准 幼儿园:能识别数字,能用小石头、小纸片、小木棍等具体的物体,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 认识26个英文字母,区别母音和辅音; 区别不同职业的人大致做什么事,譬如医生、教师、邮递员、警察、消防人员…… 了解生物生命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毛毛虫变蝴蝶; 从地球仪、拼图上学习地理,了解地球上有很多居民,很多国家,不同的肤色;

懂得人住在房子里,孩子要上学,成人要上班。 小学一年级: 能够从1数到100,能数双数和5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会简单的加减法; 学会观察,对不同的事物和物品分门别类; 能例证生命的演变过程,了解自然界动植物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 学习使用图片和照片来表达文字以外的意思; 懂得衣、食、住之于一个家庭的必要性; 明白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的关系。 三、美国幼儿园的教室布置的策略 指导思想 幼儿必须利用各种感官,通过与环境的直接作用进行学习。 幼儿教师必须鼓励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中的物体、材料和人进行相互作用。 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适合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课程。 教室的布置领域 美国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不同的学习领域:积木角、家庭角,桌面玩具角,艺术角,沙和水(科学角),图书角。这些领域也可用来进行集体活动。如音乐和运动活动、讲故事和班级会议等。最近,有的幼儿园还增加了计算机和烹调角。 各个领域用不同的家具分隔开来。这样便于儿童清楚地选择活动区。与此同时,教师可纵观全局,心中有数。 热闹的地方和安静的地方被分隔开来,交通要道被用来减少注意力的分散。 材料是摆在矮的架了上的,这样儿童能够轻易地拿到它们。架子上有标签,干净、不杂乱,这样材料就很容易被看见,被选择,被取放。 同样的材料放在一起,这样在可以教孩子分类,并把东西按序摆放。 每一个领域的材料都很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 不同的材料发展不同的感官,提供不同经验。

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

世说新语的国学密码解析论文题目: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 学生姓名 学号 上课时间 专业班级

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 摘要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机智勇敢,诙谐幽默,有着甚至成年人都不一定具有的良好品格和卓越才能,说大人话,做大人事,备受人们的推崇,称之为“天才”。这种对天才儿童的看法观念,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并争相效仿用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些行为在当时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时过境迁,古人的这些行为,未必值得今人效仿,其中的利弊,我们应当区分开来,选择合理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儿童。 关键字早慧、童心、天性 翻阅《世说新语》一书后,我发现在《世说新语》这部书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描述儿童的故事,并且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故事中的主角都是一个天才儿童,言行举止上透露出其与年龄不相适应的聪慧,多了一份历经沧桑的成熟与看破红尘的睿智,却独独少了一份儿童本该有的天真与活泼。在这些早慧的儿童中,有懂得“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恪守孝道的范宣;有思维敏捷,善于应对的钟毓、钟会兄弟,在偷酒这种无礼行为被父亲发现后,他们做了一番精彩的辩解;有少年语言思辨,富含哲理,引人深思,面对高高在上且威严的魏文帝的询问,钟毓、钟会兄弟再一次做了一番巧妙的辩解;有儿童通识大义,说出“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的话来。这些儿童小小年纪,就已经具有了超凡的智慧,得到人们的赞赏。今时不同往日,魏晋时期,人们普遍推崇早慧,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头脑聪颖,逻辑思辨能力极强,具有着甚至高于一般成年人的高尚品质和一套成熟甚至完善的行为准则,说大人话,做大人事,聚集了成年人身上的优点,却不见有儿童的天真活泼与纯情浪漫。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王戎小时候就很聪明,当王戎长到七岁时,王戎和一众小伙伴出去打闹游玩。这一群小孩看见路旁有一颗李子树,树上挂满了李子,多的都快要把树枝给折断了,其余的小孩都乐颠颠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岿然不动。有人就问他了:“哎,小孩,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呀。”王戎一本正经的答道:“这颗李子树就在路边,还挂满了李子,这一定是一颗苦李树。”于是故事便在众人一边嚼着苦李曰“然”一边对王戎发出阵阵的赞许声中结束了。当我读完故事,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故事幽默有趣,同时我也深深地为故事中的主人公王戎的聪慧所深深折服,让我惊叹的是:一个懵懂的少年竟然会有如此强的逻辑思维与辨别能力。但我不知道他的这种能力从何而来,是良好的家庭教养还是社会的习性熏陶,抑或者是他真的是一个“天才”,天生的超凡本领使可以他如鹤立鸡群般“鄙视”一切同龄儿童,为他们争先恐后抢夺李子的行为感到可笑。但故事中的人物远非王戎一个人,在这个有趣的故事中还有一群“幼稚”的小孩,当这些小孩发现道路旁有一颗挂满李子的李子树时,这可乐坏了这些小孩,一个一个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跑到李子树下,急切的摘下李子并想要迅速放到嘴巴里咀嚼一番,直到咬破李子后才大呼上当:这李子太酸了,怪不得这颗李子树结了这么多李子也没有人来摘。于是一群小孩在一番探索后发现了事实的真相:这是一颗苦李树。就这样一颗苦李树给“幼稚的”小孩们上了重要的人生一课,让这些小孩学得了一些知识和道理:路边挂满果实的果树未必可以让我们饱餐一顿,或许它会让我们吃一些苦头。作者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叙述了这件有趣的事情,我觉得无论是王戎还是那些懵懵懂懂显得幼稚的小孩,没有谁是可以让人们(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可以嘲笑一番的。故事中还有一个人物应该是路人,路人充当了一个社会评论家的角色,对于王戎的言行他信服地曰“然”,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像王戎这样一个天才儿童是受到普遍推崇的,家长们渴望能够教育出像王戎这样的聪慧的孩子,国家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像王戎一样高素

美国儿童教育网站

网站包括孕妇、孕儿和儿童的医疗保健、教育和养育等;儿童用品大全(还有即将登陆中国的儿童用品网购网站);儿童游戏,电影和视频等;儿童教材和网络教育等应有尽有,是美国顶级的育儿教育网站。网站经过测试全能打开(有图为证)是家长学习参考的俱佳网站。如果你不是很熟悉英语,可以利用网络翻译来阅读和了解你需要的内容。 第一名: 迪斯尼公司网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现场互动和整个家庭都可以享受。他们的网页,孩子可以享受自己喜爱的迪斯尼明星,玩视频游戏,并探讨背后的电视结目和电影中的场景功能。如果你点击了“家庭”标签,你会发现砖为面向父母的页面。此网页提供播放时间与家人很多创造性的贱议。可以诧你介绍一个新的艺术和手工艺项目,你的孩子或计划休假等你们都可以享受。你孩子最喜欢的迪士尼角色,也提供了一些伟大的想法;生日派对,装扮,烹饪或其他形式的家庭乐趣。按儿童的年龄给提出父母非常有用的新的和经验丰富的适当的贱议! 第二名:

https://www.doczj.com/doc/1b3447227.html,是儿童和家长都喜欢的网站。有孩子们会喜欢玩的内容或看他们最喜欢的人物和名人视频的片断。该网站用一个伟大的方式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迷恋上的内容是什么。您也可以让你知道盯子浏览https://www.doczj.com/doc/1b3447227.html,是安全的,因为整个网站是对孩子非常的友好,互动。当孩子离开网站(例如,购买结日的的东西),该网站会提醒他们能为父母结省的贱议等。这些小预防性措施真正能够帮助让您的孩子安全,并确保他们有一个健康和乐趣的童年。 第三名: https://www.doczj.com/doc/1b3447227.html,提供家长和孕妇分娩和保健等信息。如果你曾经对你宝宝的健康或发展存有任何问题,https://www.doczj.com/doc/1b3447227.html,可以成为你的宝贵资源。搜索宝贝名称,监控您的孩子的发展,或浏览像你类似状况父母的博客。随着翔实材文章和留言插你会发现你的查询,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优秀的家庭网站,因为它是父母责任展示基地,与志同道断的所有好友的讨论,涉及到儿童养育等方方面面都会有很好的贱议。我们

福师《学前儿童体育教育》在线作业一答案

2013福师《学前儿童体育教育》在线作业一答案 一、单选题秋(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基本上可以说是来自美国学者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的理论的是(D)。 A. 体力主义体育理论 B. 淬砺性体育理论 C. 快乐体育理论 D. 生活体育理论 2. 在物与物之间或平衡板上走;短途"远足"的走步活动内容一般在(C)。 A. 3岁 B. 大班 C. 中班 D. 小班 3. 在小班体操练习中,第一次高潮是(A)。 A. 腹背运动 B. 跳跃运动 C. 下肢运动 D. 全身运动 4. 步幅小而不均匀,步幅时大时小,步频高的跑步活动内容一般在(C)。 A. 3岁 B. 大班 C. 中班 D. 小班 5. 立定跳远起跳时蹬地有力,蹬摆协调,落地轻稳的幼儿跳跃活动内容一般在(B)。 A. 3岁 B. 大班 C. 中班 D. 小班 6. 队列队形是(C)人以上的幼儿集体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练习,听从统一的信号,进行协调一致动作的练习。 A. 一 B. 四 C. 三 D. 两 7. 互相滚接大皮球,学拍皮球的幼儿园投掷练习活动内容一般在(D)。 A. 3岁 B. 大班 C. 中班 D. 小班 8. 属于个人体育游戏的是(B)。 A. 找朋友 B. 跳皮筋 C. 吹泡泡 D. 小兔找山洞 9. 反对脱离儿童生活需要的系统体育知识技能传授,强调要按照儿童的现实生活需要来组

织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的理论是(D)。 A. 体力主义体育理论 B. 小集团学习理论 C. 快乐体育理论 D. 生活体育理论 10. 模仿操一般适应于(B)。 A. 0-2岁儿童 B. 2-4岁儿童 C. 4-6岁儿童 D. 0-6岁儿童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下面属于几种常见的幼儿体育理论的是(ACD)。 A. 侧重强调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理论 B. 侧重强调个人发展需求的体育理论 C. 侧重强调学科系统性的体育理论 D. 侧重强调支持个人生存适应的体育理论 2. 幼儿园跳跃活动教学要点包括(ABCD)。 A. 重点教孩子掌握起跳和落地两个环节。 B. 充分利用场地的特点和体育器材,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跳跃兴趣。 C. 注意控制幼儿运动量,注意跳跃活动的安全教育。 D. 发展幼儿跳跃活动中的心理素质。 3. 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包括(ABCD)。 A. 基础性:基本动作、基本素质 B. 娱乐性:模仿、竞争、生活性 C. 开放性:取材广泛、形式灵活 D. 教育性:全面发展 4. 幼儿园投掷活动指导要点包括(ABCD)。 A. 投掷活动以上肢练习为主,运动强度不够,多结合跑跳进行。 B. 肩上投掷是大班教学重点,侧重全身动作;小、中班以练习挥臂动作为重点。 C. 注意投掷物和投掷目标能否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D. 投掷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5. 下面属于身体素质的有(ABCD)。 A. 力量 B. 耐力 C. 速度 D. 柔韧性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健康教育的指导要点有(ABC)。 A. 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B.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 C. 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D.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7. 幼儿园走步活动教学要点包括(ABCD)。 A. 通过早操、体育课中的走步练习,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姿势。 B. 利用散步、参观、游览活动发展幼儿走步能力。

中美幼儿教育的不同点

1.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 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 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的态度,中国的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静态接受,美国的教育则表达的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这一“静”一“动”之间,反映了两国教育不同的知识观。 美国的教育注重广而博,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精神。 从发展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及因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固守规范。基础好可以是创新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可以成为束缚和阻碍创造性思维的障碍。严谨的特点可以带来周全的思考,也可以成为跳跃性思维的大敌2.中美两国幼儿教育的组织形式有很大不同。 在教育组织形式方面,我国重视用正规的教育活动来完成科学教育的任务;美国强调用正规的,非正规的和随机的三种形式。所谓正规的科学活动是指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非正规的科学活动是指完全开放的、个人化的活动,随机科学活动是指根据临时出现的有利时机,当即进行的活动。 3.在观念方面,我们比较重视教幼儿现成的概念,认识具体的事实,形成简单的概括能力; 美国则强调让幼儿认识科学家的活动过程,而不只是认识他们的活动成果,不只是让幼儿知道科学家发现了什么,而且要知道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的。因此,美国的科学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幼儿的探索技能和理解能力,强调让幼儿意识到应该怎样想,怎样做,怎样发现; 同样是教幼儿认识植物的生长,我们习惯于通过幼儿的日常观察和经验,告诉他们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肥料; 而美国则习惯于让幼儿亲自参加较严格的实验过程,即给幼儿提供同种和同样大小的两盆植物,让他们每天给一盆浇水,一盆不浇,并贴好标签,注意观察和记录其过程与结果,以此类推,一次一个变量,一盆施肥,一盆不施,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暗室里,最后引导幼儿概括出植物生长的条件。 此外,我国一般满足于幼儿能回答出“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肥料”的结论,而美国则重视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寻找“不同的植物是怎样生长的?植物怎样获取营养?所有的植物都是从种子里长出来的吗?”等问题的答案。 中美两国国情不同,经济实力相差很大,美国发展学前教育的具体做法不能照搬,但一些重要经验给我们以启示,引发我们思考 4.美国重视婴幼儿自我服务技能的培养。美国人十分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因此,从婴儿1岁半起就开始培养其自我服务技能。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婴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婴幼儿和家长双方受益。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包括:系鞋带、穿衣服、扣纽扣、拉开或拉上拉链、洗脸、刷牙、梳头、吃饭、上厕所等等。美国幼教工作者非常强调,任何一个保育都要为婴幼儿提供大量的机会,以锻炼他们自我服务的技能,并要求家长密切配合,使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在家里尽可能得到强化。 5.尊重孩子。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而是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所以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不但要认真听,而且有时大人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

天才学生的教育

天才的教育 天才们的普遍烦恼问题在于,宁铂式的烦恼是不是少年班教育模式制造的?作为一个天才儿童,即使他当时并未进入少年班,是否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有类似的烦恼? 研究表明,天才们大都会被同样的烦恼所困扰。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伦·文纳在其所著的《天才儿童:神话与现实》一书中说到天才儿童们必然要面临的一个残酷事实:“(他们)终将进入一个阶段,那时,年龄不再重要。在一个个人魅力和性格更能决定失败的世界,他们的考试成绩不再重要。这一新的认识可能让人措手不及。” 被广泛引用的例子是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特曼(L.M.Terman)做过的一项大规模研究。他首先使用智力测验来鉴别超常儿童,把智商达到或超过140定为天才儿童的临界线。 通过测试,他筛选出1200个“天才”儿童,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积累,精心进行培养,希望从他们中间能出现像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一样伟大的科学家和杰出人物。 50年后,特曼的追随者们寻找到仍有记录的800多人。调查结果发现,在他们中间,大师级的科学家并不多。而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一组人,是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的人。 “情商”看起来和成功密切相关,但宁铂、干政、谢彦波以及后来一些被报道的神童,恰恰无法摆脱他们的“宿命”——与人交往的障

碍。美国儿童心理和行为矫治专家们的一系列新研究已证实,正是神童的超常智力,有可能成为他们社交生活中意想不到的一大障碍,尽管他们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却未必一定高(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还可能低于一般同龄孩子),心理上也远未发展到成熟阶段。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兴趣以及与众不同的处世方式常常遭到包括教师在内的成人的曲解,他们比一般孩子更有可能变得“咄咄逼人”或“不讲道理”,由此在同龄人中更容易成为不受欢迎的“另类”。去年被保送北京大学的13岁男孩鲍宇阳,被认为还沉溺于“童年心态”中不能自拔,尽管他一天可以解25道超难度的数学竞赛题,但他的任课老师却把他称为一个“悲剧”。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燕认为,超常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能力,尤其是认知能力的关注过于集中。“孩子们对知识可以很好地领会,但是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缺少深刻的思考。当他们跟同龄人或社会的交流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错位。” 14岁的美国人罗伯特·枚瑟是人们所说的超级天才,他在穿着尿片的时候就和母亲在超市里讨论应该买什么牌子的衣物柔顺剂,他躺在摇篮的时候就已经思考转世轮回的问题,可是他有时候也诅咒遗传,因为巨大的天赋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期望。“对一般的孩子,我们说‘也许做得到’某件事,但对于超常儿童,就变成了‘应该做到’。再加上媒体的大肆追捧,使得这些孩子畏惧失败,在沉重的外界压力下,从而导致心理疾病。” 许燕认为,天才儿童教育,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智力培养,而应该

中美幼儿教育异同

中美幼儿教育异同 和美国相比,以往我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观念上和口头上,具体制度和做法尚不够。如学前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地位不高,师资培养主要依靠中师,教师的素质和学历不高等。这背后既有着两国文化上的差异,也有着两国教育工作者观念上的差异,双方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是以玩为主,还是以学为主,这一向是各国幼教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美国的学前教育者十分注重儿童的天性,玩的比重比较大。幼儿园中虽然也有语言、常识、美术等教学活动,但没有通用的教学大纲,而且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美国幼儿园还注重游戏和手工活动的结合。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比较注重儿童社会能力的培养和在园经历的乐趣。与美国幼儿园相比,中国幼儿园明显地侧重于学,全国有统一的教育纲要,每个幼儿园有精细的教学计划。儿童在学前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既需要玩也需要学,中美教育者在这一领域有很多值得相互学习的经验。中国可以向美国学习玩的方法,美国可以向中国借鉴学的方法,两方相得益彰。 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幼儿的智力,形成对人与事物的正确态度。美国的科学教育,设特殊目标与一般目标。前者包括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心理原动力的发展,其中认知发展的具体任务是促进幼儿的感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认知能力发展;情感发展的具体任务是引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积极的情绪反应,使他们获得对科学和教育的积极态度,科学教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帮助他们认识美、欣赏美,这一任务也会使科学教育活动更富有生气;心理原动力的发展任务是使幼儿获得像支配自已身体一样支配环境的能力,这种支配需要思想和行动的协调配合。 美国科学教育的一般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良好的个人品德表现以及拓宽的职业意识与性别角色。真实、自由、质疑、独创性、顺序与交流等态度和价值观是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活动过程能为幼儿提供大量机会发展和锻炼包括大小肌肉运动的心理动力。

国内外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一、国内外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国外: (一)夸美纽斯(捷克) 1、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当适应自然 2、家庭即母育学校 3、局限:宗教性 (二)洛克(英国) 1、白板说 2、提倡“绅士教育”(有德性、有学问、有能力、有礼貌的人) 3、局限:贵族性质 (三)卢梭(法国) 1、自然教育理论 2、教育年龄分期婴儿期0—3岁;儿童期3—12岁;少年期12—15岁;青年期15—20岁) 3、幼儿教育的方法(自然后果法自食其果) (四)福禄贝尔(德国) 1、“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观 2、重视游戏对儿童本身的价值 3、创制“恩物” (五)杜威(美国) 1、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和改造 2、教育的目的——教育自身无目的,生长过程就是教育本身的目的

3、教育的中心——以儿童为中心,教育过程就是师生参与 4、教育方法——从做中学,以儿童经验为起点 (六)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园改革家 1、儿童的潜能——儿童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状态,具有天赋和潜能 2、教育方法和教师职责——以了解儿童为基础,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但不仅是传授知识。教师应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帮助儿童实现自我教育 3、教学内容——体育训练、感官训练、知识训练及生活训练 4、主要贡献:(1)教育理论与生理学、医学相结合,使之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2)注重感观教育;(3)强调幼儿的自我教育 5、不足之处:教具过于死板;过多注重智力 (七)皮亚杰(瑞士) 1、认识发生里创始人,主要著作《儿童语言和思维》、《儿童的判断和推理》等 2、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个体经验(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社会经验(教育、语言)和平衡化(图式、同化、顺应)。 国内: (一)陶行知 1、普及幼儿教育,开拓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建立中国化和平民化的幼儿教育 (建立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特曼的天才儿童发展跟踪试验的教育启示

苏州大学本科生考试答卷封面 考试科目:教育心理学考试得分: 院别: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生姓名:朱丹学号: 1002406031 授课教师:肖卫兵 考试时间: 2011年 6月 19 日

特曼天才儿童发展跟踪实验的教育启示 ——浅谈天才儿童后天发展归于平凡的原因 作者:朱丹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一班1002406031) 内容摘要特曼的天才儿童发展跟踪实验显示出大多数天才最终都不会有一个和他们的智商一样显眼的事业。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就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自身 因素和教育方式这几个反面来分析探索一下。我想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教育方式不 合理。在现在这种教育方式之下,我们的天才教育之路还颇具挑战。 关键词:特曼天才儿童发展实验教育方式天才儿童归于平凡 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天才研究专家刘易斯·特曼耗时四十多年进行了一项天才儿童跟踪实验。他深入了加利福尼亚州所有的中小学,通过智商测试,从25万中小学中挑选出1470个智商介于140到200的孩子,后来被称为“特曼族”。后来的四十多年里,特曼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 青年时期的他们,确实比同龄人的平均水平高出很多,但是,当成年后,孩子们中有几个后来出书,写文章,在商业方面获得成功;另外几个担任公职,其中有两个担任高等法院法官,一个担任市法院法官,还有两个在加利福尼亚州议会供职,最出色的一个在州一级政府担任高官。但是,“特曼族”很少有全国知名的人士。他们收入还算可以,但高薪的很少,他们中大部分人的职业只能算是普通,其中也不乏有给别人打工的和务农的以及和农业相关的职业。还有几个人的职业即便按照特曼自己的标准也算是完全失败的。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天才最终没有一个成为诺贝尔获奖者。 实际上,特曼的调查组也遇见过两个,当年还是小学生后来成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威廉?肖克利和路易斯?阿尔瓦雷斯。但是当时他们两个都没有被选中,因为他们的智商不够高。 在这个著名的“特曼族”实验中,这群原本智商高于平常人很多的天才们,后来也“泯然众人矣”。难道真的像古人所说:七岁时神童,十七岁时才子,27岁只是众人吗? 又是什么原因使这群天才归于平凡了?我想,不光是这群“特曼族”,世界上大多数天才儿童最终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而真正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百分之八十是那些智商只是一般水平的人。这些上天赋予他们特殊了礼物的人究竟是怎么了? 一、社会环境透析 在特曼进行试验的这四十多年间,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美国就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在五十年代经济才趋于平稳。在经济大萧条中,人们生活不稳定,失业率剧增,各种企事业单位倒闭,其中也包括很多学校。尤其是在1929到1933年间美国经济大危机。算一算。特曼是1921年着手研究的,那时的“特曼族”基本都在十岁左右。而1929到1933年间,这些孩子都相继成年,刚好到了读大学的年纪,由于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公立学校的预算被严重削减了,教师经常待岗或没有工资,在一些大城市的学区发起了在学校内减少“流行与虚饰”所以类似音乐、艺术、体育和工业教育这样的非学术性科目就被拿来开刀了。① 所以对于这些天才,大多数受教育情况会被影响,甚至有不少人会因此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有些还会因为学校减少的非学术性科目而失去发挥天分的机会。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社会因素——种族歧视。 在美国,当时的社会里,黑人受教育的机会非常少,就算勉强读到小学和中学,再受教育的机会可谓微乎其微。所以,这些被挑选出来的“特曼族”里,黑人最后成为务农者有极

中美幼儿教育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幼儿教育的比较分析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一个人最早期的教育,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今后的行为和习惯,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而中美的幼儿教育在观念和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中美幼儿教育文化上的差异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幼儿教育中需要改善的地方。通过美国幼儿教育对我国的影响,分析我国幼儿教育中已经出现重大进步的方面。希望文章能够给家长们或教师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中美;幼儿教育;比较分析 一、中美幼儿教育的背景比较 (一)社会背景比较与家庭差异 中美从文化、历史、政治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的整体背景看,美国的教育以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的教育为传统,孩子从小就接受独立、自立的观念,在一个追求个性和自主的环境下长大,虽然近期美国的家庭教育开始突出大人对孩子、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但由于世世代代传承的观念使然,使得家庭教育仍然以“独立、个性和自

我奋斗”为主导。 中国的历史厚度远远超于美国,我国的儒道佛文化的从古至今一直潜意识影响着人们。中国又是个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因而,我国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较为稀缺,教育的现代化程度较美国低,整体的教育水平还不够高。我国的幼儿教育总体来说依托于家庭,即便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隔代教育的条件逐渐减弱,一些现代化的早教中心和私立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快速发展,我国幼儿教育也在逐步的脱离家庭,而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很深,我国的集体主义精神突出,且孩子对家长家庭的依赖性很强,甚至家长包办子一代的教育,这样的文化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 (二)文化与教育基础差异 美国一直把自己定义为“移民国家”,其文化随着移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而这样的文化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很强的追求民主自由的氛围,美国人崇尚自由平等的环境,崇尚竞争和创新,讲究实用,并且突出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些都基于移民文化的影响。在幼儿教育上也体现在个人塑造上,尤其是体现多样化发展的包容且特立独行的性格。这与社会文化的包容性相吻合,这种包容造就了美国教育的自由以及对孩子自由发展的鼓励。 中国文化在传统思想、道德观、价值观的框框里,做一些事情是不合时宜的,强调个性很多时候被认为是非正常成长的一个表现。以我国的儒家文化为代表,虽然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收到了西方文化

美国儿童发展的早期教育方案

美国儿童发展的早期教育方案 一、概述 适合儿童发展的早期方案(简称DAP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 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Serving Children)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 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幼儿园在很早就对幼儿进行正规学术培养的错误做法,引起了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和反思。大量的研究发现,幼儿期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为主的自发性学习,而不是这种“小学”化教学。另外,由于社会发展和儿童入托需要的多元化,早期教育服务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其教育质量也相应的出现了“多元化”—-参差不齐。虽然这些学前教育方案一直在适应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但却很少考虑其服务的对象——儿童——最基本的发展需要。其实学前教育方案最应考虑的就是儿童的需要,并因儿童的需要来裁剪课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相反的来“裁剪”儿童,以让其适应学前教育课程。 图满足儿童活动的需要 一个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方案应该能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并为其提供一个安全的、能促进其生理、社会性、情绪和认知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的教养环境。虽然影响学前教育方案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我们在教育学实践中在大多程度上应用了现有的儿童发展方面的知识,也即这个方案在多大程度上是“发展适宜性”的。 发展适宜性就是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 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一)年龄适宜性 大量的人类发展研究表明,儿童在一生的头9年中,存在着共同的、可以预测的生长顺序和发展规律。这些可以预测的发展性变化存在于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生理的、情绪情感的、社会性的以及认知的等。儿童在各个方面发展的大量研究成

国外家庭教育孩子四十条

国外家庭教育孩子四十条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总结的教育孩子四十条,集中反映了西方的家教。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的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竖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的房间里或桌子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6、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在表现自己。 7、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8、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9、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10、帮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11、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2、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13、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4、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15、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16、教孩子语与各种成年人自由交往。 17、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8、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9、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20、认真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21、每天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 22、不用辱骂惩治孩子。 23、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而戏弄他。 24、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25、让孩子独立去思考问题。 26、详细制定试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事情。 27、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28、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29、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0、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31、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33、让孩子有机会真正做决定。 34、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35、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36、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37、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38、鼓励孩子尽量不依靠成年人。

天才儿童的伟大发明

天才儿童的伟大发明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发明其实是由孩子创造的,虽然其中一些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善已有的事物,但少数人在20岁前就独自完成了伟大的发明。以下这些常见物品都来自孩子们的灵光一现,它们不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且历久弥新,为世人带来便利。 计算器 1964年,法国神童布莱兹?帕斯卡在18岁那年设计出第一台计算器,不用依赖人脑就能执行所有四则运算,是帕斯卡专门为他做收税员的父亲发明的。 机器最初名为“加法器”,依靠齿轮直接运行两个数字间的加减法,并通过重复转动齿轮实现乘除法的运算。可惜,最初向世人展示发明时,人们并没有表现出浓厚兴趣。 300年后,计算器风靡一时,为纪念帕斯卡的贡献,设计于1968年的程序设计语言PASCAL以他的名字命名。 盲人点字法 1809年路易斯?布莱叶出生在巴黎东部的小镇考普瓦利,3岁就失去了视力。在巴黎国立青年盲人学校读书时,他和同学都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尝试了不同的触摸式阅读后,他选择在“夜曲”――

一种用于夜战时传递讯息的军事密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1824年,15岁的布莱叶成功发明出盲人点字法;1829年,第一本用盲人点字法印刷的书出版。 耳罩 耳罩直到19世纪末才被发明,并且得益于一名15岁少年的奇思妙想。生活在美国缅因州的切斯特?格林伍德总是在溜冰时把耳朵冻得通红,于是他让奶奶在金属环两侧缝上皮毛。此后他对这一发明进行改进,并于19世纪70年代初获得了“格林伍德冠军耳罩”的专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为美军士兵的耳朵送去温暖,格林伍德发了大财。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一生共创造了超过100项发明。 冰棒 1950年,11岁男孩弗兰克?爱普森用搅拌棒将果汁粉和水混在一起,然后他将杯子忘在了门廊下。一整夜过去了,由于夜间温度过低,果汁凝成了冰。爱普森就用自己的名字,将其起名为“爱普棒”。 长大后他将这种冰凉解渴的食物做给孩子们吃,广受喜爱。孩子们给它起了个更贴切的名字――汽水棒。 1923年,爱普森正式将之更名为“冰棒”,并申请了专利,这就是“一根冻在棒子上的饮料”的故事。 电视机

美国学前教育现状

论美国幼儿教育的现状 摘要:在幼儿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重视的背景下,美国的幼儿教育体系就成为各国效仿的重点,美国的幼儿教育从上世纪 60 年代起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美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美国幼儿教育已经走在了全球各国幼儿教育的最前边,不断被各国复制效仿。关键词:幼儿教育美国幼儿园美国是世界上幼儿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在幼儿教育中主要通过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充分开发、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具有不同于别国的幼儿教育特色。美国的教育注重过程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对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一、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美国对幼儿教育的界定方式和中国区别很大,不仅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教育机构的划分也很不一样。由于所服务的对象是 0-8 岁的儿童,美国的早期教育机构既包括对刚出生到 3 岁前婴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又包括对三四岁儿童的幼儿园教育以及对 5 岁儿童的学前班教育,还包括对小学1-3 年级儿童的学校教育,所涉及的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日托中心美国日托中心的服务对象是出生后 2 周至 4 岁的儿童,费用主要由家长承担,有时也由家长的雇主负担一部分或全部。这类机构对教师的入职要求较低,教师不一定具有教师资格,主要提供保育服务,不太注重幼儿教育的课程,一日活动以游戏为主。日托中心的服务目的侧重于帮助家长照看孩子,以便家长能安心工作,因此都是全日制的。 (二)幼儿园美国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三四岁儿童,相当于中国的幼儿园小班和中班。教师的入职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早期教育或儿童发展专业大专以上的学历,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目前美国至少有 42 个州设立了政府财政拨款的公立幼儿园。在得克萨斯、康涅狄格和新泽西等州,符合条件的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 4 岁幼儿可以不用缴纳学杂费;在乔治亚、纽约和俄克拉何马等州,免费的幼儿园面向所有 4 岁幼儿,其中俄克拉何马州 90的 4 岁幼儿已接受免费学前教育,乔治亚州 70的 4 岁幼儿已接受免费学前教育。还有些州已经将免费的幼儿园下延到了 3 岁幼儿。除了这些由州政府拨款设立的幼儿园,美国联邦政府早在 1965 年开始便通过“国家开端计划”对贫困幼儿提供免费的幼儿园教育了。 (三)学前班美国的学前班设立在小学里,教育的对象是 5 岁的幼儿。作为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处在小学,但针对的对象仍然是幼儿,所以,学前班无论是环境创设、课程设计还是教育方式都无异于幼儿园,这一点有。别于中国某些小学当中的那些提前教孩子拼音、识字和算术的“学前班” 二、美国幼儿教育课程 (一)学前艺术教育 1,学前美术教育 (1)创造艺术的目的:增长使用、掌握美国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主要包括:美术材料的技能;学习用创造性的和不寻常的方式使用材料;更强烈地参加美术创作;在美术阶段上表现出进步,发展有目的工作的能力,以及通过视觉艺(2)通过欣赏视觉艺术的经历,儿童承认和尊术组织和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重自己的和其他人的艺术工作;理解“艺术家”的概念;表现出对美术作品中

超常儿童的教育

超常儿童的教育 第一节超常儿童概述 第二节超常儿童的心理特征第三节超常儿童的教育

第一节超常儿童概述 一、超常儿童的概念 二、超常儿童的类型 三、超常儿童的评估与鉴别 四、超常儿童的成因与出现率

一、超常儿童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伦朱利(J.S.Rensulli)提出了“三环天才儿童的概念”,认为天才儿童是由 下列三种主要的心理品质构成和相互促进: 一是中上等以上的智力; 二是较高的创造力; 三是强烈的动机与责任感。 美国教育部USOE的定义: 是指在学校中有高水平的智力、创造力、领导能力和艺术能力的儿童。 接近这一概念的儿童约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2%~5%。

我国的专家学者(查子秀,1993): 第一,超常儿童是相对于常态儿童而言,是儿童中智慧才能优异发展的一部分,他们与常态儿童之间有差异也有共同性; 第二,超常智能是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先天素质为超常智能提供了某种潜在的可能,但需要适合的教育和环境才能成为现实; 第三,超常智能是稳定的,也是发展变化的,可能加速超常发展,也可能停滞或后退,这取决于各种主客观因素; 第四,超常儿童心理结构不仅仅限于智力、才能方面,还包括非智力个性特征方面。

对下列问题教育学和心理学认识还不大统一 一般都同意所谓超常儿童是指那些一般的智力、悟性、创造性或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特殊才能,如学业成就、道德判断、工作成就、创造能力等超过平均发展水平的儿童。 但是,到底是指整体水平的突出还是某一方面水平的突出? 哪种超常的资质是特别需要培养和重视的?目前尚有争议。 用什么方法能及时地发现资质优异儿童的潜在性能力?怎样评估和鉴定资质优异的儿童?是采用测试评估,还是借助于教师的观察和经验?是依靠学生的学业成就,还是上述各方面的统筹考虑? 在一定的群体中,资质优异儿童的人数占多大的比例?其发展水平是超过普通儿童发展水平的99%还是85%?怎样制定所谓“一般水平”的标准? 怎样确定比较的对照组,是按一定的生理年龄来区分,还是按专业成绩来区分?

美国家庭教育

一、美国的教育理念 美国的家庭教育崇尚民主,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能维护各方面权益的规 范。孩子在制定家规时与父母具有均等的权利。父母们常能宽容孩子们 的顽皮、淘气,不太注意小节,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开放的。 1、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且尊重孩子 大多数孩子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被大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美国 的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去做某事,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 做应该能做的事情。如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 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 许。由此可见,家长首先要尊重和鼓励孩子的愿望,然后才考虑怎样去 尊重和鼓励。 2.美国父母十分注意与孩子的交流 3.美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美国教育特点: (一)主张家庭教育父母要合力(从妻子怀孕就开始参与胎教,父亲增加教育子女的时间) (二)倡导自由、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民主氛围:蹲下来与孩子 交流)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自己抓饭吃) (四)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五)重视家庭理财教育,培养理财品质 三、教育特色 (一)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紧密相连。 美国对6~18岁儿童和青少年实行义务教育,但大部分州的5岁幼儿进入小学附设的幼儿园(班)是免费的,也就是说,这些州的义务教育实际上包括了学前一年,在那里,一般学校的学制是从幼儿园算起的。 美国的小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均设有幼儿园(班)。幼儿园(班)顺理成章地由学校领导,其人事、经费、师资、设备等也均由学校统一管理。据了解,美国约有90%以上的5岁幼儿进入了这样的幼儿园。这对加强幼、小衔接,为儿童入小学作准备,是有利的。

美国:家庭与儿童教育项目

美国:家庭与儿童教育项目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概述 幼儿和父母参与的“家庭与儿童教育”(The Family and Child Education,FACE)项目是1990年由印第安教育局(Bureau of Indian Education,BIE)、美国家庭扫盲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Family Literacy,NCFL)、“父母作为教师”国家中心(Parents as Teachers National Center,PATNC)等机构联合发起的。 多年来,该项目在54所由印第安教育局资助的学校实施,向1万余个美国印第安人家庭(目标群体范围是正在孕育的胎儿至三年级儿童)提供成人教育、幼儿园教育及育儿教育服务。这种服务与本土或本族的语言和文化相结合,且基于家庭和基于中心,重点帮助目标群体做好入学准备和缩小成绩差距。印第安教育局、美国家庭扫盲中心、“父母作为教师”国家中心等机构不断提供的专业发展和技术援助是实施家庭与儿童教育项目的关键。

二、背景与环境 2003年美国成人读写能力评估(National Adult Assessment of Literacy,NAAL)调查显示,美国约14%的成人的基本读写能力(从手册和说明书中搜索、理解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较差,约12%的成人的文献读写能力(从工作申请表、工资表和图表中搜索、理解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较低。研究表明,美国印第安人的辍学率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同其他族群相比,其辍学率是最高的。 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US National Centre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估计,2008年全国辍学率为8%,印第安人辍学率为%;2008年授予的3亿个学位中,仅%的副学士学位和%的学士学位授给印第安人。统计结果显示,35%的印第安人完成了高中学业但没有继续求学,接近23%的印第安人未能高中毕业。 此外,印第安人的失业率也屡次高于普通人群。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统计,2003年,美国印第安人的失业率为15%,比普通人群的失业率高9%。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尤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高中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