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1.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二者的统一。

2.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

3.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4.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1)世界观是朴素的、自发的、未经论证的,将这些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加以分析、归纳、抽象和论证,形成理论体系就是哲学。因此,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2)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又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因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站在各门科学之上的总结研究。因此,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首先,具体科学是哲学的认识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其次,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三)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相对于思维的存在只能是物质,离开哲学基本问题和认识论问题谈存在,则存在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精神。相对于存在的思维,是精神、意识、主观思想,而不是指认识论中的理性认识。

2.内容;(1)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凡是认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属于唯物主义各派;反之则属唯心主义阵营;(2)人的思维能否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或世界可知不可知的问题。它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凡是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则为可知论;反之则为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思想武器。

(四)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历史形态

哲学的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意识(感觉、观念等)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1.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二者的统一。

2.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

3.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4.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1)世界观是朴素的、自发的、未经论证的,将这些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加以分析、归纳、抽象和论证,形成理论体系就是哲学。因此,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2)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又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因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站在各门科学之上的总结研究。因此,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首先,具体科学是哲学的认识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其次,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三)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相对于思维的存在只能是物质,离开哲学基本问题和认识论问题谈存在,则存在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精神。相对于存在的思维,是精神、意识、主观思想,而不是指认识论中的理性认识。

2.内容;(1)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凡是认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属于唯物主义各派;反之则属唯心主义阵营;(2)人的思维能否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或世界可知不可知的问题。它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凡是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则为可知论;反之则为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思想武器。

(四)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历史形态

哲学的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意识(感觉、观念等)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

人的意识之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2)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

2.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直接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阶级性,公然申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2.实践性,强调理论的基础是实践,理论又是为实践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它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它是我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它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的思想武器。

第二节物质和意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物质是指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并能为我们认识的客观实在。它是对万事万物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的哲学概括。

2.物质概念的意义: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它是反对唯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思想武器;它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实物、物质结构的局限性;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

3.世界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统一于客观实在性的物质,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自然界和社会都统一于物质,否认社会物质统一性是历史唯心主义。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的存在形式是:运动和时间、空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1.物质和运动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到复杂的人类思维活动乃至社会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必定是物质的运动。

2.运动和静止

(1)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一般指以下两种形态:一是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①运动和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两种状态,二者同时存在;②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物质运动形式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把物质运动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基本形式。

(4)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规律具有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性,因而又叫客观规律。任何人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任何一条客观规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叫做人的主观能动性。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人的需求。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即意识是物质自身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无机物质的反应特性一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一高等动物感觉、心理一人类意识的产生。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即是社会生产劳动的产物。劳动使产生意识有了必要,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产生奠定了生理基础,劳动产生了语言,劳动和语言一起推动着人类意识产生。可见,物质是本源,意识是派生的,世界统一于物质。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意识现象。

2.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没有被反映的物质世界提供原材料,就不可能有反映者的意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主客观的统一。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歪曲的反映。

(三)意识的能动性

1.涵义:意识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自觉能动性,其涵义有两方面:(1)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即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主观创造性,分析、综合,避开假象,揭示本质,对人的生理起控制调节作用;(2)能动地改造世界,即变革现实世界,形成“人化自然”,变革旧的社会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2)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更好地认识、利用和掌握客观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要尊重客观规律,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犯左的错误;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拜倒在规律面前,听天由命,就会犯右的错误。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个原理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物质运动规律出发,不断解放思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研究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由此可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根本要求。反过来,它又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体现和具体化。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一)实践的涵义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对象性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涵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实践只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以人为主体和以任何事物作为作用对象的现实活动的统一,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二是指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有情感的性质和形式,是同人的意识活动相联系又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因为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要受到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2)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实践是在一定的意识或理论指导下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都要贯彻主体的一定的目的、意志、认识,实践不是向主观活动无关的盲目的客观活动;(3)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实践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的活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发展。

2.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践。

第三节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1.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不是相互隔绝、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以各种形式相互联系的整体;在一种具体事物内部,各种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构成该事物的整体特征。整个世界,就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2.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主要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现代兴起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新学科,证实且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这是一个旧事物死亡,新事物产生的过程。

1.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发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任何事物都有自身产生、发展和死亡的过程。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着的。对于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对于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赢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2.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由事物的相互联系而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不是事物的简单重复,而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是质变,是飞跃,这是发展的实质。正是由于事物的永恒发展,才使物质世界能够逐步地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前进和上升。

唯物辩证法以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为总特征,并进一步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的涵义。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都具有一定的质和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1)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与事物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质就是一定的事物。质是人们区分、认识具体事物的客观依据;(2)量是事物的数量、规模、大小、速度、程度等方面的外在规定性。事物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只要不引起质的变化,事物仍保持其质的稳定性,仍是原来的事物;(3)度是质与量的统一,是保持事物质的规定的量的限度。从量的方面看,事物的质体现在一定的量之中;从质的方面看,事物的量体现在一定的质中。质与量的统一,就是事物保持自身的规定和变化的度。度的这个特性,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把握“适度”的原则。,“过犹不及”,正说明“过”与“不及”都违反了适度的原则。

2.量变、质变。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两种基本形态。(1)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在量变阶段,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处于相对静止状态;(2)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质变发生时,事物的稳定性被破坏,处于剧烈的变化中,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转化为其他事物。

3.质量互变规律。量变与质变尽管在表现上有许多不同,但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准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都从量变开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突破度的界限,引起事物的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4.原理的现实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量的积累工作,否认量变,超越历史阶段,主观蛮干,就会犯左的错误。当量的积累、条件成熟时,思想僵化、保守,也会犯右的错误。因此,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就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1)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结合,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因此,要从同一中把握对立,从对立中把握同一;(2)矛盾酌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具体的,它同矛盾特殊性相联系;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同矛盾普遍性相联系,属共性;(3)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不能倒过来。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失去寓所,也就没有斗争性;没有斗争性,事物就不能发展,同一性就僵死了,实际上也就没有辩证法的真正同一性。

2.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内部矛盾性;外因是指一事物同他李物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性。二者关系:(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夸大内因或夸大外因的作用都是错误的;(2)内因是李物变化和发展的第一位原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外

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现莉国社会主义四化中,要把基点放在本国人民的努力上,独立自主,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要改革开放,吸取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绝对的,包括两个力面: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又贯穿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二者辩证关系、(1)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离开特殊性谈普遍性,或离开普遍性谈特殊性都是错误的;(2)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共性)寓于矛盾特殊(个性)之中,没有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就没有寓所了,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不存在的;

(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而在另一场合则转化为特殊性;反之亦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的理论依据,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事物存在的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这就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关系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正是由于事物中都包含着肯定方面,所以它才能存在;同样也正是由于事物中包含着否定方面,所以它又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被新事物取代。

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反的方面、趋势,它们是对立的,同时,肯定和否定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当肯定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处于肯定阶段。由于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相互矛盾,当否定方面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便完成了第一次辩证的否定,事物处于否定阶段。新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经过斗争,对否定阶段再一次否定,使事物进入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但其具体表现形式又是特殊的,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第二,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曲折性。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总趋势是前进进的、上升的。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不仅是因为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了初始阶段的某些特征,还因为:第一,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第二,由于某些偶然的原因,事物的发展会出现暂时的倒退,这也是曲折的一种表现。

第四节实践、认识、真理

一、认识和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坚持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是可知论;坚持认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可知论和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在这个立场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根本性革命。

(二)认识的本质

认识活动包括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中介三个要素。认识的主体就是认识者,认识醅客体就是认识对像。认识主体和客体都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分化的。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中有感知和思维能力的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领域、被主体所把握的客观对象。主体和客体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二者在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实践因素的介入,认识活动在本质上就成为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观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三)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在人类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践和认识是密切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既没有离开认识的实践,也没有离开实践的认识。

具体关系表现为:首先,实践决定认识。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其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二是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破坏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最后,认识对于实践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觉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具有表面性、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是认识的低级形式。

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低级和高级的关系。两者的区别:涵义、特点、形式、地位的不同,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两者的联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是认识依赖于实践的具体表现,是认识论的唯物主义。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只有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才能很好地指导人们实践。所以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总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五)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

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认识,由于受各种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循环往复才能完成。

2.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由于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永无止境的。

3.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综合起来,就是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

二、认识和真理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反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称之为谬误。真理是一种认识,它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而是对它们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客观性是指: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1)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1)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1)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2)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合构成绝对真理;(3)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如果割裂两方面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惟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2.社会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是绝对的、确定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因为:(1)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具体的实践有其局限性;(2)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3)已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承认实践标准是绝对和相对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实践标准的辩证法。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把知识绝对化,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第五节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客观标准。唯心史观把社会意识看成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过程”,所谓“自然历史过程”是指它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自己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涵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即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决定性作用;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宗教、艺术、社会心理、科学等社会意识形态。

2.关系:(1)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

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和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性,即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3.现实意义:(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存在所要求的;(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它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有效地抵制腐朽的、落后的思想的侵蚀、毒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

二、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

1.这两对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2.这两对矛盾规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

存在和发展;3·这两对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们的运动形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

上述两对矛盾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要受到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矛盾解决的制约,两对矛盾通过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涵义: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能力和物质力量,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物质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核心是生产力,生产力是矛盾主要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坚持这点就坚持了历史唯物论,因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往复,形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推动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理论根据,也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1.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要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为依据,根据生产力状态来调整生产关系,坚持改革中的唯物论;2.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弊病,如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计划经济统得过死,不注意市场调节,生产资料过于单一等;3.当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4.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不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等制度及其设施的总和,它是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构成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关系,是社会的骨骼,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思想关系,是社会的血肉。社会的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这是历史唯物论。但作为思想关系的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作为物质关系的经济基础,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循环往复,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

这个规律是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论依据。

我国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法律制度、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实际上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上层建筑的核心,它有力地保障并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因此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范畴。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即有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时产生的;2.阶级的实质是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占有生产资料并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即为剥削阶级,另一部分人则为被剥削阶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最终会消灭的;3.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国家和社会革命

1.国家的起源和实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在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法庭、监狱、警察是国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革命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即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三)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类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制度。它对全体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并使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通过改造转化到人民这方面来。

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这种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有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绝大多数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才能够对极少数的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同样,只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强有力的专政,才能够充分保障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权利。人民民主专政是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扩大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类矛盾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前者是矛盾双方在利益上根本对立的对抗性矛盾,这种矛盾用专政方法解决;后者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这种矛盾通过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解决。认敌为友和认友为敌,就会犯右的或左的错误。

四、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成员的总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受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的。

(二)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坚持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负责、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方法,

它的内容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论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也是群众观点的体现和运用。

(三)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并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策略,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势力进行斗争;2.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能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3.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水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五、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一)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

社会进步是对社会前进发展的总概括,它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基本领域的进化和变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客观物质过程,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推陈出新、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本质。人是历史过程的主体,历史过程是人的实践过程,正是在人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人作为现实的具体的人而存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与社会实践的本质联系,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满足社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作的贡献。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同他所担任的职务,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职务的高低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不是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人的个人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满足程度。在阶级社会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往往存在着对立;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应该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具体表现为权利与义务、享受与风险、消费与创造等的统一。

(三)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进步,也是指同一社会形态内物质、精神、制度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体力、智力、个性、交谈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可以从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三个方面来表述和理解、衡量。社会进步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标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一致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自由王国,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条件。

2.共产主义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合理、最高级的社会形态,它的特征是人摆脱盲目性的奴役,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身的主人;人类的劳动成为自觉的、自由的劳动,成为自主的活动,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人们过着高尚、丰富的精神生活,人们的才能、个性、活动方式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达到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本章要求掌握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的流通过程、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等相关知识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1.历史背景:一方面,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技术的巨大进步和新经济制度的有力促进,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显露和不断尖锐起来。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强烈要求有一个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要求有一个能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理论诞生。

2.理论来源:一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二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必然性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了原则性的预见。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深刻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分析,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论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系列创新和重大发展。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轨道。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既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艺术、教育等活动才能得以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生产力,是指人们控制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构成的社会或经济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节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原理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概念

经济制度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某一阶段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该社会上层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又被称作这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

经济体制是指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

它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着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应该怎样从事经济活动和在怎样的相互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机制。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相互关系

首先,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和基础,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存在形式;其次,经济体制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再次,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有反作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对于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则会阻碍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判断经济体制合理、有效的标准是是否符合邓小平所说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的消费需要,不是为了交换。原始社会的经济是自然经济。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虽然商品经济已经出现,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二)商品经济

1.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它决定了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成果的必要性;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其基本特征是:(1)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开拓进取型经济;(3)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是与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态。

2.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叫小商品经济,是在小规模的范围内,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其目的是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发达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即市场经济,在这种经济形式下,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值。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或效用;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因素。

(二)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的统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矛盾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反映着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奠定了剩余价值论的基础。

(三)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是用劳动时间衡量的。但是,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所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都要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首先表现为私人劳动。若使私人劳动转化成社会劳动,必须在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并获得成功。然而,由于生产具有盲目性,就使得某些商品或全部或部分卖不出去,从而使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或全部或部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由此,导致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五)价值形式与货币

1.货币的产生与价值形式。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结果,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所谓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亦即交换价值。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

2.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3.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商品在流通过程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司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半均运度L次双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出现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要发生变化。这时,上述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应调整为:

4.纸币和信用货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自身没有价值,它在市场经济中是主要的货币存在形式。信用货币是指由银行发行的,能够代替纸币履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的价值凭证,主要是指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如银行券、信用卡、电子货币、支票、汇票、期票等。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是指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升值,物价下跌的现象。

(六)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要求商品交换必

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3.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实现其作用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由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市场因素构成。在市场竞争中,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高于价值;商品生产者有利可图,就会竞相扩大生产,增加产品的供给;相反,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跌,低于价值,商品生产者获利减少或者无利,就会减少生产甚至不生产。

4.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即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2)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刺激生产力的发展;(3)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两极分化,形成经济活动中的优胜劣汰。 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价值规律就一定会起作用,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是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前提

1.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和货币的关系:不是一切货币都是资本,只有那些能够自行增值、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价值增值和价值规律的矛盾;(3)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即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但又要以流通领域为条件;(4)解决上述矛盾的关键: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也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具体地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劳动力的再生产;延续劳动者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以使劳动者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其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大于的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之后转化为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秘密所在。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马克思根据资本家预付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把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指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用c表示;可变资本,是指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用口表示。

对两者进行区分的意义表现为: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体现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第三,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率等理论概念奠定了基础。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其中后两部分是工人在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从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第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是出于两种原因:1.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是其内在动力;2.资本主义的竞争是外在的强制力量。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的大小。

(五)资本有机构成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资本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

1.资本的技术构成。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两者的比例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2.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这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

3.资本的有机构成。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六)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一般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单个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实现的。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作为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表现在: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前提,资本积聚的规模要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而资本集中则不受这种限制;2.资本积聚可以增大社会资本的规模,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规模。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互相促进,共同使资本积累不断增大,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

(七)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不仅是成本价格的增加额,而且也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加利润。

2.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所谓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的区别是:(1)在质的方面,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2)在量的方面,利润率总是

(八)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形成以后,投在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要获得平均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的产品就不再按其价值出售,而是按生产价格出售。所谓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2.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的市场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这种变化,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1)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价值为基础的;(2)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平均利润的总额等于剩余价值的总额,生产价格的总额等于价值的总额;(3)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

(九)剩余价值的分割

1.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

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因销售商品以购销差价形式从产业资本家那里瓜分的由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商业资本作为一种与产业资本并列的独立的资本形式,也要获得平均利润。因此,商业利润必须相当于平均利润。

2.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银行资本是指银行的经营资本,从所有权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的自有资本;二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借入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

银行利润是银行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减去银行业务开支的余额。银行利润主要来自贷款利息,而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所以银行利润也是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取得利息而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资本主义形式,是从职能资本的循环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资本。借贷资本是非职能资本,借贷资本出现以后,把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合称为职能资本。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转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4.股份资本和股息

股票是其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收入的凭证。股份资本不是一种独立的资本,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股份资本与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中的股份公司联系在一起。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进行合资经营的企业。

股息是股份公司向作为公司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分配企业利润的一种形式,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二、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一)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指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垄断又称“独占”,是指少数资本主义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垄断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 2.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的统

治;(3)资本输出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

3.垄断成为资本主义重要经济基础

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组织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些矛盾的加深,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如日益严重的市场问题,国民经济中各种重大比例关系的协调问题,高新科技研究与高新科技企业创立所面临的大投入、高风险问题,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问题。这些难题私人资本无力解决,需要借助于国家的力量。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从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一经济基础,没有改变私人资本的基本属性,没有改变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状况,所以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国家垄断资本体现着国家政权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其实质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结合起来,共同瓜分垄断利润。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趋深化,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不断发展和尖锐化,具体体现在:第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第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不断加深;第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化。这些矛盾的发展和尖锐化表明: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日趋成熟。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依据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所揭示出来的历史大趋势。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遭受挫折,只是表明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社会主义国家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既要警惕国际反动势力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又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技术和科学文化的交流与联系,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科学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以加速社会主义全面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第四节资本的运行

一、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资本循环

所谓资本循环,就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1.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就是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把手中的货币转化为商品,

完成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形式的转化;(2)生产阶段: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完成资本的生产过程,生产出价值大于它的生产要素价值的新商品。生产阶段是资本循环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3)销售阶段:就是资本家把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去完成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在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生产阶段是生产过程,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2.资本循环三种形式及其特点

(1)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运动。其特点是:货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资本,形式相同,但性质不同,数量不等;是产业资本循环最典型、最片面、最一般的表现形式;(2)生产资本的循环:是从生产开始,并以生产资本为终结的运动。其特点是: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资本,表明循环过程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直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具有片面性;(3)商品资本的循环:是从商品资本开始又回到商品资本的运动。其特点是:起点是前一个生产过程的结果,终点是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开始。其一开始的流通过程就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也具有片面性。

3.产业资本循环的两个必备条件

(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即资本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即每一种职能资本都必须连续不断地通过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相继地进行转化。

(二)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1.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时间,就是产业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循环,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回到原来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它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以内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直接影响预付资本量。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省流动资本的预付量;(2)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量。资本周转速度与年剩余价值量是成正比的;(3)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率。资本周转速度与年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指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生产。特点是全部剩余价值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没有资本积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是从简单再生产开始的。

2.扩大再生产及其方式

扩大再生产就是大于原有规模的再生产。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合并到他原有资本中去,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而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惟一源泉。扩大再生产按其实现方式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资本运动和生产理论虽然是对很多资本主义制度所做的具体分析,却包含着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共同规律,撇开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F的经济运行与管理也是适用的,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企业同样必须增强资金运动观念,搞好生产经营,把资金总量合理地分配在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上,使之在空间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