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路!不要跑步

走路!不要跑步

走路!不要跑步步行的十二种惊人效果

资料来

自网络

背景音乐风潮唱片草原在飞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由于人体2/3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所以六十多岁的人可以有年轻人七成的握力和臂力,但下半身力量却只剩下四成。不过,大家也不必担心。最近,包括以色列、美国在内的科学家们发现,温和地健步行走,具有神奇的抗衰老功效,比慢跑安全。

最近,在美国出版的《走路!不要跑步。》一书中,作者史塔曼博士指出:“行走健身要求迈大步,速度较快,双臂摆动,抬头挺胸。”

新加坡湾滨海剧院

史塔曼博士说:“之所以推荐大家行走而不是慢跑,是因为行走比慢跑更安全。”对于很少运动以及30岁以上的人来说,贸然跑步锻炼,膝关节、肌腱等部位很容易受伤,心、肾、肝等脏器或新陈代谢系统有问题的人会出现明显的血氧供应不足的状况。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德国体育运动学专家克劳思·柏斯也指出,普通人每跨一步,脚底所受的冲击大约是体重的1--2倍,仅为慢跑的1/3左右,冲击不大,健身效果却很好,各个部位都能练到。

阿拉斯加

别以为健步行走就是简单的下肢运动。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规律的健走可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

奥地利Dachstein

头脑——促使脑部释放内啡肽,使心情愉悦。

肺部——增加肺活量、降低嗜烟者对吸烟的渴望。

背部——加强背肌力量,且对背部伤害较小。

腿脚——行走相当于对骨骼进行力量训练,能明显增强腿脚骨骼和肌肉力量。

巴西巴伊亚

行走能治病

现代运动科学的新发现给健走锻

炼方式提供了更多吸引人的亮

点。

巴西波多黎各

以色列科学家阿列克斯·奥辛斯基博士经过18个月的研究指出:“坚持行走,男性就用不着伟哥。”他发现男人下肢运动神经与掌管性功能的勃起神经密不可分,每天四公里,一周三次的行走锻炼,对男性性功能障碍(ED)有67%的疗效。

拱门国家公园

据《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最新报道,一周步行三小时以上,可以降低35%--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纪念碑山谷.

美国《自然》杂志的最新报道称,60岁以上的人,一周三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对II型糖尿病有50%的疗效。

黄石国家公园间歇泉

1.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

加州卡斯帕

2.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卡瑞吉尼国家公园

3.步行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人体血

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开曼群岛

4.步行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

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菲律宾Sampaloc湖

5.在户外新鲜空气中步行,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

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据有关专家测试,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巴西伯南布哥

6.步行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

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据专家测定,当烦躁、焦虑的情绪涌向心头时,以轻快

的步伐散步1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紧张,

稳定情绪。

罗马

7.定时坚持步行,会消除心脏缺血性症

状或降低血压。使人体消除疲劳,精

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

美国阿拉斯加德纳里国家公园

8.步行可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也

能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脂的机会。

美国纽约

9.步行能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保持人体的形体美。

瑞士Les Portes du Soleil

四足动物的运动规律

四足动物的运动规律 最四足动物大的特点是行走和奔跑。 一般四肢动物的行动规律有这样的方式,以马为例,开始起步时如果是右前足先向前开步,对角线的左足就会跟着向前走,接着是左前足向前走,再就是右足跟着向前走,这样就完成一个循环。 接着又是另一次右前足向前,左后足跟着向前,左前足向前,右后足跟着,继续循环下去,就形成一个行走的运动。我们在画马的行走动作时,要注意身体的重心是放在三只稳定地站在地上的脚所构成的三角形内。 马除了走步外,还有小跑、快跑、奔跑等方式,各种跑的方式都有一定的运动规律的。 下面我们再把每种步法列出动作分析图,以便能从形象上了解马的动作规律。 四足动物的运动规律 1.马的慢走动作规律 以上是马的一般走路的四肢运动规律。它的方式是对角线换步法,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交替循环。一般慢走每一个完步大约一秒半钟的时间,也可慢些或快些,根据规定情景而定。慢走的动作,腿向前运动时不易抬得较高。如果走快步,可以提高些。 前肢和后腿运动时的关节屈曲方向是相反的,前肢腕部向后弯,后肢跟部向前弯。 走路时头部动作要配合,前足跨出时头点下,前足着地时头抬起。 四足动物的运动规律 2.马的小跑动作规律 马的小跑是属于一种轻快地走步动作,四肢的运动规律基本上也是对角线交换的步法。与慢走稍为不同的是,对角线的两足是同时离地、同时落地。四足向前运动时要提得高,特别是前足可提的较高些。身躯前进时要有弹跳感,队较量足运动成垂直线时身躯最高,成倾斜线时身躯最低。 动作节奏是四足落地、离地时快,运动过程是两头快中间慢。 大多数兽类的小跑都是这种对角线两足同起同落的不法。但也有些兽类,如骆驼和象等的小跑是采用一种“溜蹄”步法,行走时,身躯向两侧作大幅度的倾摆摇动。 “溜蹄”步法,同样给人以轻快弹跳的感觉。 四足动物的运动规律 3.马的大跑动作规律 这种大跑的步伐不用对角线的步法,而是左前有前,左后右后交换的步法,即前两足和后足的交换。前进时身躯的前后部有上下跷动的感觉,这种大跑的步法,步子跨出的幅度较大,第一个起点与第二个落点之间的距离可达一个多的体长,速度大约是每秒钟两个完步。 4.马的奔跑动作规律 奔跑是最快的一种步伐,运动方式也是两前足和两后足交换的步法。四足运动充满着弹力,给人以蹦跳出去的感觉。迈出步子的距离更大,并且常常只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甚至全部腾空,每个循环步伐之间落地点的距离可达身体三、四倍的长度。 马奔跑的速度相当快,时速可达50哩,一秒钟可跑三个完步。 拍一格为中速,拍两格为慢速。有在空中飞奔的感觉。 八张为一个循环动作,一秒钟跑三个完步。(1)(5)为原画(1)(9)头收(5)头略向前冲。 四足动物的运动规律 5.爪类动物走路动作规律

走路与跑步的区别

走路与跑步的区别 走路与跑步是我们最熟悉的两种运动,在这两种运动中究竟是怎样移动人的重心使人前进而摔倒的呢?两者又有什么区别,请你迈步试试,从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结论。 由观察可知,人的走路与跑步是一连串的向前倾跌,同时又及时地把原来留在后面的脚移到前面去支持身体使之不跌倒的连贯运动。具体说,如走路起步时,左脚着地,人的重心垂直作用线落在左脚上,右脚在空中划弧向前运动,人体也逐步向前倾斜。当重心移到左脚掌的支面前人要倾倒时,空中的右脚已经着地,重心落在两脚间形成的支面中了。重心继续前移,右脚着地,左脚抬起,重心落在右脚上,当重心前移超过右脚掌的支面人要倾倒时,左脚又落地了。重心又落在两脚之间的支面里。就这样,重心交替落在左、右脚掌和两脚之间的支面里,而使人一步一步行走的。 图2.1-2表示走路时两脚动作的图解。图中水平直线距离表示脚与地接触的时间,弧线水平跨距表示脚离开地面向前移动的时间。在步行的一个周期里(a →b→c→d),a与c两段时间,两脚都是着地的,b与d两段时间只有一脚着地。当走快或竞走时,在加快动作的前提下,还要缩短两脚共同着地的时间,使a、c段减到最小,即达到一脚着地的瞬间另一脚离地。如图2.1-3所示。 人在跑步时与走路又不一样,两脚共同着地的一段时间没有了,而出现的是两脚同时是空的瞬间,如图2.l-4所示中的a、c、e段。这是慢跑的情况。

快跑、赛跑时情况如何?在加快动作的前提下,要缩短一脚着地的时间,增大两脚共同悬空的时间,即在图2.1-4中缩小b、d,增大a、c、e。直至b 与d几乎为零,如图2.1-5所示。 2003-06-16 选自:《高中物理课外实验》

2019走路与跑步的区别语文

走路与跑步的区别 走路与跑步的区别由查字典物理网资料整理 走路与跑步是我们最熟悉的两种运动,在这两种运动中究竟是怎样移动人的重心使人前进而摔倒的呢?两者又有什么 区别,请你迈步试试,从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结论。 由观察可知,人的走路与跑步是一连串的向前倾跌,同时又及时地把原来留在后面的脚移到前面去支持身体使之不 跌倒的连贯运动。具体说,如走路起步时,左脚着地,人的重心垂直作用线落在左脚上,右脚在空中划弧向前运动,人体也逐步向前倾斜。当重心移到左脚掌的支面前人要倾倒时,空中的右脚已经着地,重心落在两脚间形成的支面中了。重心继续前移,右脚着地,左脚抬起,重心落在右脚上,当重心前移超过右脚掌的支面人要倾倒时,左脚又落地了。重心又落在两脚之间的支面里。就这样,重心交替落在左、右脚掌和两脚之间的支面里,而使人一步一步行走的。 图2.1-2表示走路时两脚动作的图解。图中水平直线距离表示脚与地接触的时间,弧线水平跨距表示脚离开地面向前移动的时间。在步行的一个周期里 (a→b→c→d),a与c两段时间,两脚都是着 地的,b与d两段时间只有一脚着地。当走快或竞走时,在 加快动作的前提下,还要缩短两脚共同着地的时间,使a、c 段减到最小,即达到一脚着地的瞬间另一脚离地。如图2.1-3

所示。 人在跑步时与走路又不一样,两脚共同着地的一段时间没有了,而出现的是两脚同时是空的瞬间,如图2.l-4所示中的a、c、e段。这是慢跑的情况。 快跑、赛跑时情况如何?在加快动作的前提下,要缩短一脚着地的时间,增大两脚共同悬空的时间,即在图2.1-4中缩小b、d,增大a、c、e。直至b与d几乎为零,如图2.1-5所示。

详解四足动物的动画运动规律

详解四足动物的动画运动规律【图解】 最四足动物大的特点是行走和奔跑。 一般四肢动物的行动规律有这样的方式,以马为例,开始起步时如果是右前足先向前开步,对角线的左足就会跟着向前走,接着是左前足向前走,再就是右足跟着向前走,这样就完成 一个循环。 接着又是另一次右前足向前,左后足跟着向前,左前足向前,右后足跟着,继续循环下去,就形成一个行走的运动。我们在画马的行走动作时,要注意身体的重心是放在三只稳定地站 在地上的脚所构成的三角形内。 马除了走步外,还有小跑、快跑、奔跑等方式,各种跑的方式都有一定的运动规律的。 下面我们再把每种步法列出动作分析图,以便能从形象上了解马的动作规律。 四足动物的运动规律 1.马的慢走动作规律 以上是马的一般走路的四肢运动规律。它的方式是对角线换步法,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交替循环。一般慢走每一个完步大约一秒半钟的时间,也可慢些或快些,根据规定情景而定。 慢走的动作,腿向前运动时不易抬得较高。如果走快步,可以提高些。 前肢和后腿运动时的关节屈曲方向是相反的,前肢腕部向后弯,后肢跟部向前弯。 走路时头部动作要配合,前足跨出时头点下,前足着地时头抬起。 四足动物的运动规律 2.马的小跑动作规律 马的小跑是属于一种轻快地走步动作,四肢的运动规律基本上也是对角线交换的步法。与慢走稍为不同的是,对角线的两足是同时离地、同时落地。四足向前运动时要提得高,特别是前足可提的较高些。身躯前进时要有弹跳感,队较量足运动成垂直线时身躯最高,成倾斜线 时身躯最低。 动作节奏是四足落地、离地时快,运动过程是两头快中间慢。 大多数兽类的小跑都是这种对角线两足同起同落的不法。但也有些兽类,如骆驼和象等的小跑是采用一种“溜蹄”步法,行走时,身躯向两侧作大幅度的倾摆摇动。 “溜蹄”步法,同样给人以轻快弹跳的感觉。 四足动物的运动规律 3.马的大跑动作规律 这种大跑的步伐不用对角线的步法,而是左前有前,左后右后交换的步法,即前两足和后足的交换。前进时身躯的前后部有上下跷动的感觉,这种大跑的步法,步子跨出的幅度较大,第一个起点与第二个落点之间的距离可达一个多的体长,速度大约是每秒钟两个完步。

动物的四肢(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科学)

1.动物的四肢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简单描述动物四肢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通过欣赏、观察、实验、游戏体验等多种方法,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科学态度: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常见动物的观察兴趣,愿意倾听和获取他人信息,分享自己的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保护身边的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亲历观察、实验活动,感知科学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重难点: 本课重难点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的多种途径,来认识动物四肢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以及动物与适应环境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指导学生去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精彩。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设计三个环节来完成。 1、调查了解:同学们,家里养过宠物吗?都养过什么样的宠物?谁能给同学们分享一下。(从爱护动物的角度,适当评价一下学生的爱心。) 2、提问题,看视频:今天,老师带给你们一段走进动物的世界的视频,仔细观察看看视频里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又都在干什么?(狮子在奔跑,大象在行走,小猫在爬树等),它们靠什么运动呀?都有几条腿?(放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唤起学生对动物四肢的好奇心,进而引发学生对动物四肢特点的深入探究。 3、引入课题:在科学上,我们把动物的4条腿叫动物的四肢,两条前腿叫做前肢,两条后腿叫做后肢。(提供袋鼠、羚羊带有标识四肢的图片)。这些四肢的动物,它们有趣的地方在哪里,又有什么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动物的四肢》。(板书课题)(课件展示猫的带有标识图片)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猫的足,说一说猫足的结构特点。 这个活动从整体感知-细致观察-深化认知三个层次上来进行探究活动: 1、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根据平时观察:说一说猫的四肢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 2、细致观察:教师提供猫的真实照片(动态和静态的),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猫的四肢,导出猫足的概念。猫有两条前肢、两条后肢,四肢的最前端叫作”猫足”。 小组探究活动:各小组对猫足两组真实照片和制作模型(橡皮泥自制教具)认真观察,教师指导学生发现猫足上有什么?重点说一说爪子和肉垫(脂肪质)的特点。 设计意图:观察、触摸猫足模型,感受爪子的锋利、肉垫的柔软和弹性(为真实感受,也可以引导学生摸一摸自己手掌肌肉的柔软和弹性);数一数前肢和后肢各有几个爪子(意识到细致观察会有新的发现)。 拓展活动:看视频(猫足前五后四),深入探究猫足其他的形态结构,发现猫前肢各有五指,后肢各有四趾(前五后四)等。 3、深化认知:猫有哪些高超的本领呢?看几个视频(彼此对打能捉鼠、活动会爬树、

任务二:说明四足动物走路和跑步时身体的起伏与扭动。

项目三任务二:说明四足动物走路和跑步时身体的起伏与扭动。学习内容: 1.四肢动物的行走规律 2.四肢动物走路时身体起伏与扭动 3.四肢动物跑步时身体起伏与扭动 学习目标: 完成本项目的各项任务学习后,学生应完成如下目标: 1.了解四肢动物的行走规律; 2.掌握四足动物走路和跑步时前后肢的动作关系; 3.了解四足动物走路和跑步时身体的起伏与扭动; 4.掌握动物走路和跑步动作的写实与夸张; 学习方法: 学习本部分内容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网络相关实例,现场由教师简单绘制引导,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建议学时:10课时 任务:四足动物走路和跑步时身体的起伏与扭动连续图 【任务描述】 四足动物走路身体的起伏情况,如图2-1。 图2-1

狗走路时脊骨左右晃动如图2-2 图2-2 【任务分析】 任务2-1分析:在学习动物运动规律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人和动物的骨骼特点。 人和四肢动物(爬行动物如熊、鼠、猴等;啼行动物如马、牛、鹿、羊等;趾行动物如狗、狮子、狒狒;鸟类等)的四肢关节(上肢:肘、腕、指;下肢:膝、踝、趾。)结构基本相同。四肢动物因为四肢关节和人类基本相同,所以一只四肢动物走路的方式和两个人加在一起走路的方式基本一样。 任务2-2分析:从俯视角度看,动物行走过程中的躯干呈正反两个型反复扭动。S 虽然这种视角的动作很少出现,但是,理解了这里的动态趋势曲线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其他视角的动物行走姿态。 【任务实施】 1.正确使用手绘板 打开软件Photishio CS5,检查手绘板的连接,试行手绘笔的使用。 2.绘制原图 新建文件,将提供的图2-1完整准确的绘制。 3.分析任务要求 在表现身体起伏的动作时,设计者不仅将躯干的动作,更要注重画面的连续,这样就会使动作就更具感染力了。 分析其有可能产生的更多种可能性,尽量做到新颖,发挥想象。 【任务扩展】 1.运用以上方法完成图1:

任务一:四足动物走路和跑步时前后肢的动作关系;

项目一四足动物走路和跑步时前后肢的动作关系学习内容: 1.四肢动物的行走规律 2.四足动物行走时的简易方法 3.前后肢的步伐错落关系 4.不同动物的不同行走动作 学习目标: 完成本项目的各项任务学习后,学生应完成如下目标: 1.了解四肢动物的行走规律 2.掌握四足动物行走时的方法 3.了解前后肢的步伐错落关系 4.掌握不同动物的不同行走动作 学习方法: 学习本部分内容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网络相关实例,现场由教师简单绘制引导,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建议学时:10课时 任务:四足动物走路和跑步时前后肢的具体表现 【任务描述】 软体动物在爬行时的动作特征,如图2-1。 2-1

2-2 2-3 【任务分析】 设计动物的奔跑动作,也有一套简单化、模式化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把动物的动作理解为一些软体动物在爬行时的动作特征,比如一条毛毛虫,毛毛虫前行时的动作特征是“弓腰”——“伸直”——再“弓腰”— —再“伸直”的循环过程,如图2-1所示。 【任务实施】 1.正确使用手绘板 打开软件Photishio CS5,检查手绘板的连接,试行手绘笔的使用。

2.绘制原图 新建文件,将提供的图2-1完整准确的绘制。 3.分析任务要求 四足动物的奔跑动作也可参照这一特征来简化,把四足动物奔跑时的躯体动作理解 为毛毛虫爬行时的伸缩运动,如图2-2,2-3所示。 分析其有可能产生的更多种可能性,尽量做到新颖,发挥想象。 在力量发生变化时,肢体会产生新的变形。角色的腿有瞬间的弯曲状态。 【任务扩展】 1. 运用四足动物的奔跑动作完成图2: 2. 根据1.2图补充图3:

【任务评价】 表2-1 重物击中角色的多种可能性练习评分表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动物的四肢》教学设计

《动物的四肢》教学设计 课标叙写 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征,知道动物可以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教材分析 《动物的四肢》一课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动物四肢适应环境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能力,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和精彩。 活动1:观察猫的足,说一说猫足的特点。本活动重点要在指导学生对猫足的形态结构进行细致地观察上下大功夫,说一说猫爪和肉垫的特点(形态、结构),能联系猫的生活习性思考猫爪和肉垫的功能。 活动2:说一说其他动物的四肢有什么特点。教材中选取的这三种动物,从动物的类别和四肢上都具有代表性的鲜明特点和研究价值。 活动3:观察动物的四肢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启发学生思考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要能够生存下来四肢所应具有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反过来思考动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认识动物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科学道理。 学情分析 小孩子天生喜欢一些小动物,也惧怕一些样子怪异的动物;对熟知的一些动物的栖息地、食性、运动方式等生活习性知道一些,也多数是儿童生活经验积累的直观印象。 低年级儿童的科学学习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要尽量提供能够直接观察、体验和感知的图片、视频、模型等资源,要突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活动性和实践性。 教学目标及目标问题化

评价设计 1.通过通过欣赏、观察,描述猫四肢的特点达成第一个目标。 2.通过模拟实验,观察、交流、其他动物的四肢有什么特点,达成第二个目标。 3.通过观察不同动物四肢的特点对它们生存的作用达成第三个目标。 4.通过课堂小结,师生交流达成第四个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家里养过宠物吗?都养过什么宠物?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 观看视频:走进动物世界。 提问:仔细观察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又都在干什么?(狮子在奔跑等等) 它们靠什么运动呀?都有几条腿? 师生总结:在科学上,我们把这些动物的4条腿叫作四肢,两条前腿叫前肢,两条后腿叫后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动物是怎样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的。【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和观看视频创造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对动物四肢的好奇心,进而引入对动物四肢特点的深入探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