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德课题

品德课题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实验研究》

成果鉴定材料

课题负责人王会田

所在单位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

填表日期2013 年10月12日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2013年3月制

目录

1.课题立项通知……………………………………(1-2)2.课题申报书……………………………………(3-14)3.开题报告………………………………………(15-18)4.中期报告和成绩………………………………(19-26)5.鉴定结题申请书………………………………(27-34)6.研究总报告……………………………………(35-50)7.发表的论文……………………………………(51-84)8.成果影响证明材料……………………………(85-96)9.重要变更申请及获准批复………………………()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实验研究”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1.社会现状背景

《品德与生活》(社会)相比于传统《思品》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虽然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多年,很多家长还认为,在小学,孩子只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就行了,其它课程可有可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课程的实施。

2.教育资源背景

教师长期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对于学科教学十分在行,而对于《品德与生活》(社会)功能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构成因素的理解与重组技能,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主要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

自主有效性学习:儿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观察、调查、实验、讨论、实践、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法去主动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从而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构成的。严格起来说,课堂上每时每刻师生都处于活动之中,有的是内部的思维活动,有的是外部的实践活动;有的是内心的体验活动,有的是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有的是个人的认知活动,有的是小组的合作活动。课程标准指出:“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实际的接触,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一)国外研究现状:《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在中国新课程改革中增加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它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学科。

(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的本学科课题大都为德育或家校联系方面。而我们准备通过本次课题,加强课堂中的活动的高效性,只将着眼点放在高效的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内,立足于探索个性化的活动内容,形成一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方式。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

实验研究的总目标:

探索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中,引导教学自主高效性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以及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探索教学评价的高效性。为从事《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的教师提供可接受的、认同的典型教学案例,并将有关经验加以推广,使广大教师尽快、尽早地适应教改新形势的要求,使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课题研究成果状态目标:

1.研究《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2.开发和整合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包括教材、学生、生活),使教学高效。

3.研究《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活动的高效性(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组织形式和方法);

4.建立科学合理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活动有效性评价体系;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科研、善教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队伍。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目标针对性的研究。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清晰,落脚点很明确。

2.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内容高效性的研究。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缚,研究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周围生活、社区环境和《品德与生活》(社会)大背景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活动高效性的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4.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高效性的教学评价研究。评价的目标变单一的结论性目标为过程性、体验性、发展性与结论性的综合目标。评价的形式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成员变单一的教师为教师、家长、同学、社区成员全面的组成。评价的方法是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以书面形式与综合实践相结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教学评价时,应把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发展性评价放在社会生活大背景中进行。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

5.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高效性的教学中教师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变教师的主讲者为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生活知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以便很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知识。

五、研究的方法

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现代的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的实验。

2.行为研究法:组织各子课题成员进行大量的备课、上课、研讨等活动,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

3.实验法:引导师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与学进行广泛的实验,总结出自主探究学习的教与学的方法。

4.调查法:引导师生对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品德与生活》(社会)环境进行广泛的调查,开发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资源。

5.分析比较法:针对课题实验中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分析、比较,积累实践研究的经验。

6.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组各子课题成员对课题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

六、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

成立课题组,就该课题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征求意见,制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讨论、修订、完善实验计划,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2年7月

第一阶段(2011年8月一2011年12月)

课题组按课题方案的基本策略和具体途径进行实践研究。写好研究阶段性报告,进行研究资料和数据积累。阶段预期成果:开题实验报告、实验方案、理论学习体会。

1. 组织《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培训,学习有关理论、经验。

2.进一步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继续研究,深入实施实验研究,不断进行观摩研讨,努力实现课堂的有效学习,形成规范。完善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活动。

3.课件的合理运用。

第二阶段2012年1月一2012年7月

1.进一步修订完善研究目标和操作步骤,深入研究实施本课题教学有效设计途径和方法。实施过程中探索《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设计过程与要求;

2.探索《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高效性的有效途径;挖掘开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的自主性研究;初步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3.积累成功经验。搜集课题实验有关资料。

(三)实验总结反馈(2012年8月一2013年6月)

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归纳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召开课题成果汇报会,讨论成果汇报的内容、形式;收集经验论文、整理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系列案例、总结;搜集课题实验各种有关资料,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实验报

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检验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并推广。

七、预期成果及效益

1.阶段预期成果:《教学论文》《实验报告》。

2.研究成果预期效益和使用范围

(1)促使学生对品德与生活学习产生积极情感,自主的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并可以为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

(2)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课题研究结束时,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报告,将参加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活动内容汇编成册,汇编相关的论文。

八、保障条件及经费预算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研究在当今是一项国内缺少现成经验成果,既需较深理论作指导,又需熟悉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研究。因而,我们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保障研究的顺利进行。

1.加强理论学习。为了提高实验组教师的教学素质,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学科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培训出一批理论熟、业务精的青年教师。

2.健全组织网络。课题组由组长牵头,成立实验小组,包括全校品德与生活(社会)工作室成员。

3.强化课题管理。根据研究的进展情况,制定了课题研究的远期规划和近期计划。每学期的主要研究活动的时间、内容、目标、阶段性成果在课题的工作计划中都有所体现,使课题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保障。

4.学校将筹集资金5000元,专款专用,提供教师培训、外出学习等经费,并保障学校的电子备课室、多媒体室等的使用。

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实验研究课题组

《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实验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概述

1.课题来源: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子课题。学校命题。

2.起止时间:2011年6月——2013年6月。

3.课题研究的现状:

在小学1~2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属社会科的综合性课程。尽管社会综合课程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课程研究领域,但在国外,社会科(social studies)作为一种典型的综合课程,不仅已有80余年的历史,而且有着不少课程流派和课程形态。创设社会科的目的是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学习、知识学习和实际生活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使学校教育更直接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社会科已成为各国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并形成了一些得到共识的基本指导原则。我们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定位在公民教育上,并结合国情赋予其特殊的课程使命——学做人。学做什么样的人呢?用《课程标准》中的话说:是对生活有“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和个性品质的人”。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综合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经

验。

4.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而我们目前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注重的是一种定势的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常常是教师说的多,学生动的少,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缺乏勇于质疑、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的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与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5.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实践能力,实现高效学习。

实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课堂教学创新体系,包括课堂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等各个方面,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体系,研究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学生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具有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的骨干教师队伍。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目标针对性的研究。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清晰,落脚点要明确。

(2)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性的研究。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缚,研究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周围生活、社区环境和品德与生活(社会)大背景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活动高效性的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高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4)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高效性的教学评价研究。评价的目标变单一的结论性目标为过程性、体验性、发展性与结论性的综合目标。评价的形式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成员变单一的教师为教师、家长、同学、社区成员全面的组成。评价的方法是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以书面形式与综合实践相结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内容和形式

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教学评价时,应把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发展性评价放在社会生活大背景中进行。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

(5)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高效性的教学中教师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变教师的主讲者为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生活、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以便很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知识。

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课例研讨、沙龙研讨。

6.支持的经费

镇教委和学校均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为课题组订阅必要的报刊资料,定期派实验教师外出学习等。

二、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本阶段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1、组织实验研究的教师认真实施行动研究计划,作好引导,观察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总结,随时修改计划和方案,不断完善与提高,初步探索出各个子课题的途径与方法。

2、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完成对研究计划的实施、评估、修订等工作,作好典型案例、过程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3、是认真查找问题,抓好问题整改。坚持把解决师生及家长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贯穿创建活动始终。确定每学期活动目标,制定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做到有计划、按步骤逐项实施。

4、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本阶段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开课展示、教师交流教学实践中的体验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倡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活动高效性,推广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对前阶段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研究工作具体情况:

1.课题组全体成员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学科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2.以提高教师素质为重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探索新时期综合课程的新内容、新模式。

3.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以高效教学为专题的研究,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积累成果、总结经验。

4.构建“生活问题思品化、思品教学生活化”的高效教学模式

在课题前期的研究中,我们比较认真地学习了《品生、品社课程标准》、《品德课堂教学论》、《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等书籍,在提升实验研究素养的同时,我们走进了品德教师的课堂,通过听课、交流以及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实验手段发现教学中“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势力很强,如何构建“生活

问题思品化、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新模式,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中努力尝试迈出了可喜的两步。

(1)确立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用好教材,沟通教材与学生生活。及时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汲取典型问题和现象加工成教学内容,赋传统寓新意,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带学生走进“活”教材,走进现实生活,提高对教学内容的可信度,让高高在上的德育目标可摸、可触及。

(2)确立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让品德走向学生生活是通过回归学生生活得以实现。其教学策略:教学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教学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为依归。并与底阁镇教委推行的“四步十二式”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统一。

(三)存在问题: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如何把科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研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跟踪个案收集的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困惑;课题实践研究后的反思总结的深度不够。

改进措施:

1.课题组成员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还要进行理论指导实践的经验交流活动。

2.针对课题实践中的问题及困惑要进行专题研讨,发挥众人的智慧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3.进行个案跟踪的展示交流活动,分享个人的智慧,提高集体研究的成效。

三.阶段性成果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收集整理论文、研究报告十多篇;承办底阁镇品生、品社优质课评比活动,并作典型发言。

2.实验教师孟艳侠执讲的《品德与生活》在区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3.开展了两轮全校范围内的听课、评课活动,成效显著。

4.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和个性品质,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2012年寒假期间开展的“小学生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成绩显著,五年级组研究课题《莫让电视“锁”住了孩子》获市二等奖。

5.初步构建“生活问题思品化、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四.下阶段研究工作的计划

1.汲取并总结前一阶段课题研究的成果,成功的方法与措施。

2.推广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召开现场会,开展校际区域磨课。

3.反思整个研究过程,着力解决存在问题。形成反思论文。

4.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五.课题组成员名单

2012年4月30日

附件1: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子课题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

课题名称《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实验研究》课题负责人王会田

所在单位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

填表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2013年3月制

二、工作报告(不超过2000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