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生态位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企业生态位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企业生态位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企业生态位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企业生态位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1

颜爱民

(中南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E-mail: e-trust@https://www.doczj.com/doc/133084121.html,

摘 要:本文在国内外生态位、企业生态位和企业评价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生态位态势理论、序参量和突变函数方法,构建了新型的企业生态位评价模型,选择有关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生态位在企业评价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生态位,企业生态位,企业评价,实证研究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学思想正在向经济管理领域渗透融合,把生态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前沿课题和研究趋势。企业生态位概念由M·T·Hannan 于1977年导入企业种群竞争研究中至今将近30年,国内外关于企业生态位的研究与应用已十分广泛。但将生态位运用于企业评价中的研究却不多见,万伦来(2004)提出了企业生态位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1],钱辉(2004)利用突变模型从需求、资源、技术和制度四个方面对企业生态位进行了评价[2]。本文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从“态”和“势”两方面设计指标体系,构建新型的企业生态位评价模型,对生态位在企业评价方法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1.1生态位与企业生态位

1.1.1生态位概念

生态位(niche )概念自上个世纪创立以来,在研究种间竞合关系、群落结构、物种的多样性及种群进化中已被广泛应用。生态位的研究始于对物种所占据空间的关注,基本遵循着空间——功能——多维度的演化路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Grinnell, Charles Elton 和Hutchison 三人,后人分别称他们所给定义为“空间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和“多维超体积生态位”。表1是国外比较有影响力的生态位定义:

表1 生态位定义 年代 学者

定义 1894 Streere 在解释鸟类物种分离而居于菲律宾各岛现象时对生态位感兴趣,但未做出任何

解释 1910 Johnson 提出“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

1917,1924,1928

Grinell 生态位是恰好被一个种或者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ultimate

distributional units )。他指出,在同一动物区系中定居的两个种不可能具有完全

相同的生态位。

1927 Charles Elton 一个动物的生态位表明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其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他特

别强调物种在群落营养关系中的角色。

1 本文系作者博士论文的部分成果,感谢长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给予调研上的支持。

1957 Hutchinson

生物在环境中受着多个而不是二个或三个资源因子的供应和限制,每个因子对

该物种都有一定的适合度阈值。在所有这些阈值所限定的区域内,任何一点所

构成的环境资源组合状态上,该物种均可以生存繁衍,所有这些状态组合点共

同构成了该物种在该环境中的多维超体积生态位。并提出基础生态位和现实生

态位两个概念。

1959 E.P.Odum

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位置和状况决定于该生物

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行为。

1968 Levins 认为生态位不仅是物种在一个n 维环境空间中存在的一个范围,还应有一个在

该区域中适合性的测度.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国内学者王刚(1984)[3]等应用集合概念定义生态位,将生态位定义为从环境状态集合A={x/x=(x,…..,x)}到物种Y的密度集合的一个映射f(x,……x)。张光明,谢寿昌(1997)[4]认为生态位是一定生态环境里的某种生物在其入侵、定居、繁衍、发展以至衰退、消亡历程的每个时段上的全部生态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地位。

2.企业生态位及其应用

企业生态位理论研究始于对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关注。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宏观层面的企业种群生态位;Baum和Singh(1994)等指出企业种群可以视为多个企业生态位在多维资源空间的集合体,企业应具有各自更小的微观生态位[5]。Hannan和Freeman[6](1989)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企业种群形成占据特定资源空间的基础生态位,种群内的每个企业实际占据基础生态位的一部分或全部,称为实现生态位。Baum和Singh(1996)[7]则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资源需求和生产能力方面的特性,是企业与环境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单个企业对应有自己的生态位,企业种群是拥有类似生态位的企业集合。后者更多地体现微观上的企业生态位,其维度也比较容易划分,因此本文的企业生态位主要采用后者的观点,有助于本研究的顺利进行。

企业生态位与企业管理结合源于对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这类研究在国外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Lichtenstein, Gregg Arnold[8]运用企业孵化器(incubator)模拟企业生态因素,研究企业之间的关系(relationship)和企业家身份(entrepreneurship),这是在实验室做的企业生态问题研究。目前企业生态位的应用集中在对企业生态位宽度、密度以及重叠度的研究,主要用以讨论企业对环境的适用性、生态位重叠度与企业淘汰率的相关性研究等。夏训峰从企业承担的系统功能、企业的位置、企业的资源控制三个角度来衡量企业生态位的宽度[9]。闫安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系统比较了企业生态位与生物生态位概念上的差异,总结出企业生态位的特点;并对企业生态位的能动性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10]。

2.2企业评价与核心能力评价现状

2.2.1企业评价研究

企业评价是揭示企业内在价值和提供创造价值途径的行为,具有导向功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企业评价大体上经历了观察性绩效评价、统计性绩效评价、财务性绩效评价和战略性绩效评价四个阶段。现行的企业评价方法,无论是杜邦模式、华尔模式,还是日本以经营为导向的评价模式,从其本质上来说都是财务分析评价。可见财务性绩效评价仍然是当今国外企业评价的主流,为弥补单纯财务性评价的不足,近年来出现

了一些新的企业评价方法,如斯图尔特(Stewart,1991)的经济增加值(EV A)方法、卡普兰(Kaplan)和诺顿(Norton,1992)的平衡记分卡(BSC)方法等等。企业评价与环境是紧密相关的,很难超越其特定的环境而发展。我国特殊的情景决定了企业评价模式不能照搬西方的评价方法,国内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已做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张斌等(2004)在分析传统企业评价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知识资本评价与企业财务评价的企业评价方格法,形成了由现状分析、趋势分析和因果分析三部分组成的完整评价分析体系[11]。宋小敏等(2002)建立了基于模糊数学和非线性规划的高新技术企业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现行的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方法做出了较大改进[12]。现行的企业评价方法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主,赵希男等(2005)提出了社会评价企业的概念并设计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13],从社会视角评价企业。

2.2.2核心能力评价研究

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以来,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已成为经济学界、管理学界以及企业界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操作性强,企业核心能力评价已成为企业评价的重心。尤其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动态性,在管理理论研究与实务运用的众多领域,企业核心能力评价几乎成为企业评价的替代品。国外学者对企业核心能力评价研究经历了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单纯的量化指标到主观评分与纯量化指标相结合的转变。归结起来可分为非定量(定性)描述、半定量方法、定量方法、半定量与定量相结合方法等四类研究方法[14]。国内对企业核心能力评价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可归结为定性描述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两种方法。由于对企业战略竞争研究的高度关注,国内外企业核心能力评价研究水准整体较高,国外企业核心能力评价要素甄选及评价模型设计的实证研究都比较成熟。相对而言,国内已有适应中国情景变量的企业核心能力评价要素与模型实证研究,但总体基础较弱。

2.3本文研究之目的

综上所述,企业生态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相对于生态位中成熟的评价体系,企业生态位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企业评价与核心能力评价研究相对较多,但没有形成一种比较认同的方法,基本上处于各执一词状态。鉴于上面的研究基础,本文试图在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客观的企业评价体系,并运用相关的数理方法对企业生态位进行量化评价。

3.企业生态位评价模型构建

3.1构建思路

3.1.1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应用

我国学者朱春全(1997) [15]提出了生态位态势理论。他认为生态位是生物单元态和势的相对比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物单元的状态(能量、生物量、个体数量、资源占有量、适应能力、智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是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二是生物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如能量和物质变换的速率、生产力、生物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占据新环境的能力。前者可视为生物单元的态,后者可视为生物单元的势。他还指出生物单元态随着时间的变化一般呈“S”型曲线,而势的变化则呈“钟”型曲线。

根据态势的生态学定义,我们界定企业的态势如下:企业单元的“态”指企业的状态——历史积蓄,是过去创建、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势”是指企业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核心能力,它决定企业的未来走向。

3.1.2评价思路与技术路径

(1)指标选取、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样本选择、初步调研方案设计

视角:在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基础上,划分企业生态位评价维度。

方法和途径: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和专家访谈法初步确定评价因子。

预期目标:遴选科学、可靠的企业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

(2)试调研、修订调查问卷,完善调研方案

方法和途径:设计问卷,选择一个企业进行试调研,根据调研情况调整和完善调查问卷和调研方案。

预期目标:确定正式调查问卷和调研方案。

(3)实施调研、采集数据

方法和途径:组织队伍,对每个企业的核心团队进行调研。

预期目标:采集准确、完善的数据资料。

(4)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方法和途径:全面实施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技术对数据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突变模型分别对态和势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

预期目标:得出企业生态位的具体值。

(5)比较分析与讨论

方法和途径:根据数据处理结果,从经济学、管理学角度进行评估分析和讨论。

预期目标:确认生态位评价技术的有效性,讨论其改进完善思路。

3.2指标选择

本文将企业生态位分成“态”和“势”两个构面。经过文献调查和数次由人力资源管理学者、企业高级人力资源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参与的专家研讨会得出:“态”指企业在发展中的历史积蓄,其描述维度有市场地位、企业规模、社会影响和人力资源;“势”指企业内在的核心竞争能力。

3.2.1“态”因子的设计缘由

(1)市场地位因子

任何产品生产都离不开市场的导向,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市场主导产品的生产,已越来越明显,逐步形成了产品市场导向的社会特征。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创造了环境的动态特征,这为企业提出了一个永久性的挑战。市场地位分析主要是对企业自身的一种静态分析,而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具有当期性指向性,并且是产品在市场中历史积累的结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高,一般地产品在行业中就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因此本研究将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作为评价产品市场地位的常规性指标,其中市场占有率是公司经营状况和产品竞争力状况的综合反映。本研究未将品牌市场地位因素考虑,主要是因为其难以同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一起量化进行定量比较,这样便于市场地位评价的操作。采用德尔菲法得出市场占有率与市场覆盖率的权重分别为:1/3和2/3。

(2)企业规模因子

企业规模是企业一种典型的历史积累结果。企业规模的大小和企业规模是否合理是影响企业效率和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规模既可以从投入的角度理解为生产诸要素在企业的积聚、集中水平,也可以从产出的角度理解为企业的总产出水平。对企业规模大小的划分,无论是具体指标,还是指标的个数,都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将销售收入、员工总数、利税总额和净资产作为评价企业规模的指标。销售收入是世界公认的企业规模评价指标,因此本研究认为其在企业规模评价中起主要作用。利税总额和净资产体现企业规模的总体质量,因此本研究关于企业规模的评价指标既可以体现规模的数量问题,也可以说明其质量等级,有效避免了以往评价的片面性。指标权重确定过程如下:

专家给定的权重矩阵为:

????????????1222

2/112/12/12/12112/1211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销售收入、员工总数、利税总额和净资产的权重分别为:0.397,

0.273,0.151,0.179。

(3)社会影响因子 现代企业从某意义上都不再是纯经济营利组织。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经营业绩,但不能违反社会公德,不能不尽社会责任。当前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法纳税,这是获得企业法人资格及合法权力的前提所在;二是履行法定的社会责任,如不断提高职工生活待遇及福利保障等。因此社会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个: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其中社会贡献率对社会影响指标起主导作用。(1)社会贡献率是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指企业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 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缴增值税、应缴所得税及其他税收、净利润等。其计算公式为: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2)社会积累率是企业上交的各项财政收入与企业社会贡献总额的比值,是衡量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多少用于上缴国家财政。其计算公式为:社会积累率=企业上交财政收入总额/社会贡献总额,企业上交财政总额主要包括企业依法向财政交纳的各项税款,如增值税、所得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它税款等。采用德尔菲法得出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的权重为3/4和1/4。

(4)人力资源因子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已受到普遍重视。同其他竞争优势获取途径相比,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难于被竞争对手模仿。因此,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就更容易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易于保持。人力资源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是企业历史积蓄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力资源是由人力资源数量和人力资源质量两个方面构成的复合体。与人力资源数量相比较,其质量方面更为重要。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现代的科学技术对人力资源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内部的替代性方面,人力资源质量对数量

的替代性较强,而对数量对质量的替代作用较差,有时甚至不能替代。人力资源质量是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者的态度。人力资源的质量优劣也主要是由教育来决定的,教育可以提高和改善人的质量,可优化人所处的环境,从而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品位。其次高级管理人员是企业最珍贵的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其他资源的整合者、运作者,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在高动态的竞争环境下,许多企业主要因为TMT 的竞争及适应能力弱而导致发展受阻,甚至快速衰落。同时培训费用指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因此本文选取教育结构水平、高级管理人员指数和培训费用率为人力资源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得出的权重分别为0.6、0.3和0.1。

针对市场地位、企业规模、社会影响和人力资源指标权重确定过程如下:

专家给定的权重矩阵为:

?????

???????122/122/112222152/12/15/11 通过层次分析法,市场地位、企业规模、社会影响和人力资源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0.46,0.18,0.26。

3.2.2“势”因子的设计缘由

我们将企业中的“势”定义为企业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如经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即核心能力。国内外关于企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比较多,但具体运用到实践中有很大的局限性。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评价的实际可行性,将企业的核心能力分为经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四个大维度。因“势”对企业生态系统的作用是促进该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我们在此引入序参量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1)序参量及其特征

协同学创始人哈肯(H. Haken)把“序参量”概念引入系统自组织过程,成为用来反映系统有序程度改变的状态参量[16]。序参量是描述系统有序程度的物理参量,如果某个参量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无到有地变化,并且能够指示出新结构的形成,反映新结构的有序程度,它就是序参量。序参量的演变方向,直接影响着系统未来的稳定性,决定着系统有序程度的大小。

序参量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7][18]:

(1)“序参量”由系统内部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合作和协同一致而产生的。“序参量”来源于子系统,是大量子系统合作的产物,同时它又支配着子系统的行为。(2)“序参量”对子系统的运动具有主导支配作用。序参量一旦形成,就支配一切子系统按序参量的“命令”行动,子系统的合作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命令子系统合作行动,相互成为对方存在的条件。如果不存在序参量的支配中心,系统将是杂乱无章的混沌状态。

(3)“序参量”是长寿命的慢变量,在系统中长期存在。系统中的状态参量可以分为快弛豫变量和慢弛豫变量两大类。慢弛豫变量存在于演化过程的自始至终,是一种长“寿命”变量,因而它对系统的整个演化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快弛豫变量是短“寿命”变量,对演化的过程与结局影响不大。序参量是慢弛豫变量,在系统中的长久存在,对系统的发展起着关

键的作用。(4)“序参量”是系统中极其活跃的不稳定性的“变革”因素。系统内的变化总是首先从序参量开始,序参量的变化支配着子系统以至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因而系统中只有活跃的序参量才是决定系统演化的主导因子。(5)“序参量”是衡量系统内有序程度的主要参量。序参量推动系统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对序参量的衡量,可以有效检测系统的发展程度和所处阶段。

(2)经营能力的序参量特征分析

本研究的经营能力主要是从企业的业绩角度进行界定,因此评价指标主要用一些具体的财务指标进行的,具体可分为资产收益率、利润增长率、流动比率和企业融资率。企业的这些财务指标是企业经营能力的具体体现,它们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生产、管理、设计)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些指标是来源于企业经济系统,但它们又反过来影响这个经济系统,对该系统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企业的经营能力一般地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进行上升到一个新的“平衡”水平;同时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经营能力经常是外界评价企业内部有序性的最重要因素。总之,企业的经营能力完全符合系统序参量的特征,因此它是企业生态位的序参量。

(3)市场营销能力的序参量特征分析

企业市场营销能力是企业认识市场,开拓市场,综合运用营销组合策略,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扩大市场容量的综合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销能力的评价目前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提出各自适用的指标体系,本研究结合实际,认为市场扩展能力和应变能力是企业营销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并选其为评价指标。市场营销能力是企业内部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企业最终实现竞争力价值的关键。同时它对企业的各种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导支配作用,市场营销涉及企业营销过程、销售网络及渠道的管理和控制,它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将技术优势外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市场营销能力是企业经济系统中的“长寿命”变量,越来越多的证据和研究表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深厚基础,而市场营销能力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很重要的构成要素。市场营销能力是企业经济系统中极其活跃的“不稳定”因素;它既反映了企业内部组织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能力,又反映了企业对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也是衡量企业生态系统内有序程度的主要参量,企业只有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循环,才能保证企业生态系统的有序性。(4)技术创新能力的序参量特征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已有一些学者提出过,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大多是根据问题的需要通过主观分析和经验来确定的。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去除一些不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之后,选定科研经费投入率、人均技术装备水平和新产品开发成功率三个指标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量化评价指标。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及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协同的产物,熊彼待(1934)的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活动的内生过程,即来自经济活动内在力量推动着技术发展[19]。技术能力优化整个组织,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因此具有主导支配作用。技术创新能力也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长寿命”变量,在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发展着。技术创新是社会经济系统中极其活跃的“不稳定”模,是一种“变革”因素。在企业生态系统中,技术是打破系统旧的平衡而向新的更高结构跃变的“革命”性因素。它是衡量企业生态系统内有序程度的主要参量,技术一旦产生,便立即成为度量社会生产力系统演化有序程度的主要

参量。

(5)组织管理能力的序参量特征分析

企业的经营效益关键是如何合理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资源,这取决于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本文主要从组织外向扩张能力和生产能力有效利用率两个方面衡量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企业系统内部产生,其涉及组织利用内部资源的状况和外部扩张能力,使是这些子系统协同发展的结果;但它又支配着子系统的行为。组织管理能力的发展在内外子系统都是一个漫长的积累后不断升华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过程。组织管理能力是企业内部有序运行的调节因素,也是衡量企业效率的指标。因此,组织管理能力也是企业生态位的一个序参量。

由此,所遴选的企业生态位“势”因子均符合序参量的特征,可以认为它们是企业生态位的序参量。

3.3评价模型

根据上面的指标分析,我们得出企业生态位评价因子主要有“态”——市场地位、企业规模、社会影响、人力资源和“势”——经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别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由此构建以下企业生态位评价模型如图:

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OP A OS r r OP A OS r N i i i O ×+××=×+×=∑=4

1

式(1)

其中No 是企业生态位;OS 是企业生态位中“态”的值;OP 是企业生态位中“势”的值;A 为常系数;r 为因子权重。

企业生态位中的“态”计算模型:

121211111OS r OS r OS ×+×= 式(2)

∑=×=4

1222j j j OS r OS 式(3)

323231313OS r OS r OS ×+×= 式(4)

∑=×=3

1444j j j OS r OS 式(5)

其中OS 是企业生态位中“态”的值;r 为因子权重。

图1 企业生态位评价模型图

模型中态与势权重系数代表两者对企业生态位的贡献程度;“态”维的因子权重系数实质上反映了各维度指标对“态”维的贡献程度,而各维度相应的子因子权重系数实质上反映了该子因子对各维度的贡献程度。“势”的因子没有做权重评价,因为本研究在下面生态位值计算时采用的突变评价方法,无需权重系数。

4. 实证研究

4.1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本文根据上面的指标体系,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九大部分共33道题,问题采用填空和单项选择的方式,采取记名填写,所填信息都是严格保密的。当一份问卷有超过

40%的题目没作答时,此问卷视为无效。问卷每部分都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以便被调查企业的填写。

本研究在湖南省范围内选择了长沙、株洲、衡阳、娄底四个地级市作为调查目标区域,选择了8家样本企业。在这8家企业中,一家是国有企业,一家是股份有限公司,其余6家都为有限责任公司。样本企业包括了化工、医药、房地产、材料和机械设备五大行业。在每个企业进行调查时,请企业的有关财务部分主管填写问卷,第二天收回。8家企业共发放8份,回收8份,回收率100%。

4.2数据处理

4.2.1数据转化

在问卷收回之后,具体数据必须经过筛选,以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必须说明的是有些数据可以直接采用,有些数据需经过公式换算得到可利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基本上覆盖了对企业2003~2005年3年表现的描述,数据提取之后,转化为标准化值后,才能够进行模型的计算。限于篇幅,对数据的标准化过程就略去。

4.2.2企业生态位“势”值计算

在前面的指标选择时已解释了企业生态位“势”的四个子指标均符合序参量的特征,因此本节的“势”评价将采用突变模型演算。

(1)突变评价法

突变评价法是根据评价目的,对评价总指标进行多层次矛盾分解,排列成倒树状目标层次结构,由评价总指标到下层指标,逐渐分解到下层子指标。原始数据只需要知道最下层子指标的数据就可以了[20]。一个指标进行分解,是为了得到更具体的指标,以便进行量化,分解到一般可以计量的子指标时,分解就可以停止。因为一般突变模型中某状态变量的控制变量不超过 4 个,所以,相应地一般各层指标(单指标的子指标)分解到不要超过4个。

突变评价法的要点是:(1)构造评价指标体系,将系统分解为由若干评价指标组成的多层系统;(2)确定底层评价指标的评分,即将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产生一种多维的关于复杂抽象目标的在[0,1]之间取值的越大越优型的突变模糊隶属度值;(3)归一运算,即利用归一公式进行综合量化递归运算,求出系统的总突变隶属度值;(4)综合评价,即对各独立系统的总突变隶属度值进行排序,从而据此进行综合评价。突变评价法的主要优点是:其对各目标重要性的确定量化是根据各目标在归一公式本身中的内在矛盾地位和机制决定的,不是由决策者的主观“权重”确定的,因而大大地减少了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而且计算简单方便。

最常见的突变系统模型类型有三种,即尖点突变系统模型,燕尾突变系统模型,蝴蝶突变系统模型。

对于尖点型突变函数,其分歧点集方程为{u=-6x2,v=8x3},转化为归一公式(突变模糊隶属函数):

{3

v

u v

x,u

x=

=} 式(6)其中x u表示对应u的X值;X v表示对应v的X值。

类似地,对于折叠型突变函数,得归一公式:

{u

x u=} 式(7)

对于燕尾突变函数,得归一公式: {4w 3v u w x ,v x ,u x ===

} 式(8) 对于蝴蝶型突变函数,得归一公式: {5t 4w 3v u t x ,w x ,v x ,u x ====} 式(9) (2)计算过程

得到原始数据后,就可以利用归一公式沿着倒树形结构逐步向上演算综合,直到最高层,从而得到企业生态位的“势”评价值。下面以企业A 为例,企业A 的突变模型如图5-2所示,最下层是其原始数据(标准值),然后运用归一公式向上演算,得出OP 1,OP 2 ,OP 3 ,OP 4的值,最后得出麓山制药公司生态位的“势”评价值OP 。

图2 企业生态位突变模型图(企业A ) OP 1为蝴蝶型突变函数,根据归一公式(5-7)

0.717

0.19OP ,758.00.33OP ,00OP ,0.10.01OP 51441331211========

按互补求平均值得:

OP 1=(OP 11+OP 12+OP 13+OP 14)/4=0.394

OP 2为尖点型突变函数,根据归一公式(5-4)

0.9800.94v OP ,0.3870.15u OP 332221======

按互补求平均值得:

OP 2=(OP 11+OP 12)/2=0.683

OP 3为燕尾型突变函数,根据归一公式(5-6)

0.946

0.8w OP 0.836,0.3v OP ,866.00.75u OP 4433333231========= 按互补求平均值得:

OP 3=(OP 3-1+OP 3-2+OP 3-3)/3=0.827

OP 4为尖点型突变函数,根据归一公式(5-4)

0.4640.1v OP ,0.520.27u OP 334241======

按互补求平均值得:

OP 4=(OP 41+OP 42)/2=0.492

OP 函数为蝴蝶型突变函数,根据公式(5-7)

0.868492.0OP OP ,954.0827.0OP OP ,

0.881683.0OP OP ,628.0394.0OP OP 554t 443w 332v 1u ============

按“大中取小”的原则得:

OP =MIN[OP u ,OP v ,OP w ,OP t )=0.628

其他企业的生态位“势”值用同样的步骤将之计算出来,得下表:

表2 企业生态位“势”值 企业 企业A 企业B 企业C 企业D 企业E 企业F 企业G 企业H

OP 0.628 0.837 0.541 0.838 0.557 0.678 0.642 0.585

4.2.3企业生态位“态”值计算

关于“态”值,由于“态”所包含的因子属于历史的积累,只能代表过去的积蓄,不具有序参量特征,不宜用与“势”同样的计算方法。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态”的值进行计算。计算之前的步骤与“势”一样。根据前面设计的 “态”值的计算公式,将相关的数据代入到前面的公式中即可得到相应的值;计算得:

表3 企业生态位“态”值 企业

企业A 企业B 企业C 企业D 企业E 企业F 企业G 企业H “态” 0.34 0.49 0.44 0.45 0.45 0.48 0.41 0.28

4.3结果比较分析

将上面得到的“态”与“势”的值,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可得到每个企业的生态位值,其中 “态”与“势”的权重系数分别为1和2。结果见下表4:

表4 企业生态位值 企业名称 企业生态位 态 势

企业A 1.59 0.34 0.628 企业B 2.16 0.49 0.837 企业C 1.53 0.44 0.541 企业D 2.13 0.45 0.838 企业E 1.57 0.45 0.557 企业F 1.84 0.48 0.678 企业G 1.70 0.41 0.642 企业H 1.45 0.28 0.585

从表中我们得出这8个企业的生态位值由大到小分别为企业B、企业D、企业F、企业

G、企业A、企业E、企业C、企业H。

5. 结论

在与样本企业的实际比较基础上,我们得到:运用生态位评价技术对企业进行评价,最终得到的结果基本上与预期的一样;在评价中克服了传统的依据销售额、资产、核心能力等维度进行评价的缺陷,充分体现了生态位评价技术的全面合理优点。本文的研究为企业生态位评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在指标选取方面尚需进一步的验证,在后续的工作中将着重研究。

参考文献

[1]万伦来. 企业生态位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4,1:73-78.

[2]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D].浙江大学,2004.

[3]王刚等.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J].生态学报,1984,4(2):119-126.

[4]张光明,谢寿昌. 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J]. 生态学杂志 1997,16(6):46-51.

[5]Joel A.C. Baum and Jitendra V. https://www.doczj.com/doc/133084121.html,anizational Niches and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Founding[J].Organization Science,Nov 1994, V ol. 5( 4 ).

[6]Hannan,M. and J.Freeman. Organizational ecology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7]Baum, Joel A.C. and Christine Oliver. Toward an institutional ecology of organizational found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Oct 1996,V ol.39,Issue 5.

[8]Lichtenstein, Gregg Arnold. A Case Study of the Ecology of Enterprise in Two Business

Incubators(Enterprise Ecology) [J]. V olume 53/05-A o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92.

[9]夏训峰. 生态位概念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J]. 商业时代,2003,13:31-32.

[10]闫安,达庆利. 企业生态位及其能动性选择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1):62-66.

[11]张斌,何艳敏.企业评价的一种新方法--企业评价方格法[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6:82-85.

[12]宋小敏等.高新技术企业综合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2:81-83.

[13]赵希男等. 社会对企业的评价研究[J]. 管理评论,2005,17(9): 52-62.

[14]王毅等.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3(3):24-32.

[15]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生态学报.1997,17(3):324-332.

[16]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中译本)[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

[17]哈肯.信息与自组织(中文版) [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18]刘宗超.生态协同学[M],科学出版社,1990.

[19]Schumpeter, J. A.(1934),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转引自Tushman and Anderson, 1986; Tushman and O'Reilly Ill,1996.

[20]都兴富.突变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上、下) [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1994.

Organization Niche Evaluation Model and Demonstration

Yan Aimin

(School of Busines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on niche, organization niche and enterprise evalu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ets up a new organization niche evaluation model with the principle of niche situation theory, the order parameter and catastrophe function. We demonstrate the model in interrelated organizations and probe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niche in the field of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Keywords: niche, organization niche,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demonstration

作者简介:颜爱民(1963—),湖南邵阳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生态、人力资源管理。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 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农村”不但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中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它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进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

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进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进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 (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DPSIR模型及其在生态环境建设及效应评价中的应用资料

D P S I R模型及其在生态环境建设及效应评价中的应用

DPSIR模型及其在生态环境建设及效应评价中的应用 DPSIR 模型是一种在环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模型,它是作为衡量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指标体系而开发出来的,它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待人和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它将表征一个自然系统的评价指标分成驱动力(Driving 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和响应(Responses)五个模块,每个模块中又分为若干个指标,以及一些环境状态对社会的反馈和人类改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一、DPSIR模型的概念和框架 在PSR和DSR模型的基础上欧洲环境署EEA(European Enivorment Agency)反展了DPSIR概念框架。在DPSIR框架中,“驱动力”是指造成生态环境变化的潜在的原因;“压力”是指人类活动对其紧邻的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是生态环境的直接作用的因子;“状态”是指生态环境在上述压力下所处的状况;“影响”是指系统所处的状态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响应”为人类在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采取的对策和制定的的积极政策。已有的研究表明,DPSIR模型强调经济运作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之间的联系,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灵活性等特点,能揭示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因果关系并并有效整合资源、发展、环境与人类健康。DOSIR枢架结构消晰、简单明了,为生态建设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二、生态建设环境效应评价内容 (1)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在水土保持规划中,必须用效益预测采确定规划是否可行,在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时,也要进行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反映了水土保持的四重效益,即: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念效益。 (2)生态安全评价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您化.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诸多挑战今的一个主要内容。生态安全是生态经济学、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研究和关注的 热点,目前关丁失态安全概念基本上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

国有企业如何设计员工能力评价模型

国有企业如何设计员工能力评价模型随着国有企业的迅猛发展,员工人数大增,人浮于事的问题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加之为响应国有企业减编号召,公司将人员减编提上议程。但是应该“减”哪些员工,如何进行科学准确的员工能力评价模型,就成为国有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搭建科学规范的员工能力评价模型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就显得迫在眉睫。科学规范的能力素质模型可以公平、公正的对国有企业员工进行能力评价,起到人员配置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搭建科学规范的能力素质模型是国有企业实现科学员工能力评价,精简员工的重要手段。本文是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为某国有企业进行员工能力评价,搭建能力素质模型的项目纪实。 某能源有限公司隶属于某大型能源国有企业分公司,位于陕西省某市。公司依托集团公司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的资源优势,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针策略,致力于打造“低碳环保、技术领先、世界一流的数字电站”。公司负责承建多个项目,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地区、跨电网的全国性发电企业,业务发展遍及国内15个省区及1个海外地区,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近50家(含托管),目前,公司员工数量近千人,涵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基层劳务人员等多个层次类型,安全生产经营形势良好,经济效益明显,正向着“国际一流发电企业”的战略目标稳步推进。 随着企业的迅猛发展,员工人数大增,人浮于事的问题日益明显,同时,为响应国有企业减编的号召,该公司也将人员减编提上议程,但是,应该“减”哪些人、如何有效评价员工各方面的能力成了管理者的难题,因此,该公司力邀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进驻企业,帮助企业设计一套能落地的员工能力素质模型。 该能源公司面临着员工数量过剩、大量人员闲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前进的步伐。公司的发展虽然蒸蒸日上,效益和产量也连获佳绩,但公司员工的过多过剩却分流了一大部分收益,导致公司的利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滑坡。同时,在国家精简人员政策的号召下,公司也将人员减编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上了管理日程。基于此,公司引入了外部相对较为科学规范的能力素质模型,对员工能力和素质进行有效评估,并以此为人员减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将一些不能胜任岗位的人员辞退、调到适合的岗位或是调到一些边缘性岗位上,并培养、重用一些真正有能力的员工。 外部的能力素质模型都是定性描公司领导发现,是应用能力素质模型的过程中,但是, 述,比如解决问题能力的等级划分中,一级的评价标准是“能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二级的评价标准是“能提出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解决一些问题”,这些定性描述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难划分几个等级之间的差异,虽然有各个等级的划分标准,但是,用的过程中受评价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难易准确划分人员能力的等级。对用一个员工的表现,有的评价人员要求比较严格,认为其解决问题能力处于一级水平,而有的评价人员要求较为松散,可能会认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于二级水平。这样,就造成了人员评价的不公平性。同时,员工也不清楚自身的提升方向,不知道公司鼓励员工做哪些工作或是怎样做工作,也不知道哪些工作行为是不好的。虽然有的外部能力素质模型,在等级划分上相对比较科学,但是又不太适合该能源公司的工作及人员特点,用该公司张总的话说,不是“太学术”就是“无法落地”。基于以上问题,该公司的管理者提出建立一套定制式的、能落地的能力素质模型,以公平、公正的评价人员,对人员配置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通过深入的沟通和访谈,华恒智信的顾问团队深入挖掘该公司管理的咨询需求,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该能源公司的咨询需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对员工进行评价?也即评价什么的问题,有的管理者认为“能力导向”

生态足迹模型在多领域多层次的应用

生态足迹模型在多领域多层次的应用 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的概念是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Rees和他的博士生Wack-ernagel于1992年在《我们的生态足迹———减轻人类对地球的冲击》中提出的,即“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人、城市或国家)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物质和能量及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1996年后,他们又从不同侧面对此概念进行了解释并提出将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用于衡量可持续发展,所谓的生态足迹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给定人口的负荷”,用生产性土地面积来度量一个确定人口或经济规模的资源消费或消纳废弃物吸收水平的账户工具,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1]。 生态足迹通过引入均衡因子和产出因子实现各国各地区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可加性和可比性,以此作为度量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程度的方法简单明了,其概念一经提出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0年被引入中国。目前,国内外对生态足迹的研究还处于摸索、完善的阶段,其模型的局限性已遭到一些研究者的质疑,诸多研究者结合不同的数理方法以求更加精准的核算模型对不同层次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其有意义的修正方法和模型也在迅速地发展和完善中[2]。

1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及修正 在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的实际运用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其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功能性,NathanFiala[3]、G.CornelisvanKooten[4]、HansOpschoor[5]、MichelleL.M.Graymore [6]等学者认为假设所有国家的能源用地供给都为零、没有用于吸收CO2的土地;未把区域的环境压力、自然系统提供资源、消纳废弃物的功能描述完全;未全面考虑区域的物质交换的开放程度而造成进口型和出口型地区边界定义的混乱;未考虑土地退化造成承载人类活动的生态生产性土地不断缩减等因素造成生态足迹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的严重失真。MichelleL.M.Graymore[6]等学者通过评价指标矩阵评价各个可持续发展指标用于区域范围的有效性,结果指出生态足迹模型无法全面地评价区域可持续性、其累加运算不能清楚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各个环节,基于此的分析也很难深入到各个环节,认为生态足迹法更多起到的是警示、教育的作用。因此,在对该模型的质疑和实际运用中,学者们衍生了一系列的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为了弥补生态足迹模型的瞬时性和非动态性,学者们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时间序列计算多年份的生态足迹将其转化为一种动态分析法,NickHanley等[7]学者利用7种不同指标对1980-1990年间的苏格兰地区做可持续性分析;荷兰学者Vuur-enoDoP等[8]分别选取1980年、1987年和1994年为研究时段,对贝宁、不丹、哥斯

生态适宜性评价

工业园区生态适宜性评价实例研究 ——以新疆石河子北工业园区为例 黄丽华王亚男 摘要本文以石河子北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在工业园区内部用地布局合理性评价中采用生态适宜度法进行评价,在详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自然、社会、环境三方面评价因子,建立开发区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GIS技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叠置有机结合,将工业园区规划用地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三类,据此提出调整建议,为工业园区用地布局的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工业园区生态适宜度用地布局 一、前言 近年来随区域开发活动迅速发展,工业园区作为规范区域开发活动,促进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而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特点具有较大差异,若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照搬相同的规划建设模式和强度,忽略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以及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过度开发,将导致开发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带来较大的生态环境风险。因此,通过对工业园区规划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可以进一步明确工业园区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优化园区规划的用地布局,避免生态环境风险的发生,对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及方法 (一)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生态适宜度评价是从城市生态学角度出发,根据各类用地的生态要求,评价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性,分析各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土地排序位置是否合理,是否遵循生态优化原则,从而明确区域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寻求最佳土地利用方式的一种评价方法。 (二)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 目前生态适宜性分析评价常用方法有地图叠置法、因子加权评分法和生态因子组合法等。 1.地图叠置法:是一种形象直观,可以将社会、环境等不同量纲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的一种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缺点是当分析因子增加后,用不同深浅颜色表示适宜等级并进行重叠的方法相当繁琐,并且很难辨别综合图上不同深浅颜色之间的细微差别。2.因子加权评分法:因子加权评分法的基本原理与地图重叠法的原理相似。它克服了地图重叠法繁琐的照相制图过程,避免了对阴影辨别的技术困难,该方法近年来已被广泛运用。但是不论是地图重叠法还是加权求和法,从数学角度上讲,要求各个因子应该是独立的,而实际上许多因子是相互联泵、相互影响的。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专家们又发展了一种新方法,称为“生态因子组合法”。 3.生态因子组合法:生态因子组合法可以分为层次组合法和非层次组合法。层次组合法首先用一组组合因子去判断土地的适宜度等级,然后,将这组因子看作一个单独的新因子与其他因子进行组合判断土地的适宜度,这种按一定层次组合的方法便是层次组合法。相反,则为非层次组合法。显然,非层次组合法适用于判断因子较少的情况,而当因子过多时,采用层次组合法要方便得多。但不管采用层次组合法还是非层次组合法,首先需要专家建立一套复杂而完整的组合因子和判断准则,这是运用生态因子组合法关键的一步,也是较为困难的

BD素质模型评价表

BD素质模型评价表 一.信息分析及决策建议能力(总分13 分) 1.信息收集能力8(分): 得分等级: □优秀 8分□良好7-6 分□中等5-4 分□差3-0 分 评分要素: a、信息收集的渠道来源(包括运营商、竞争对手及外部市场等三个层面信息) b、信息收集的全面性(以完成调研表的质量作为考量) c、信息收集的及时性(以项目调研的需求时间点及完成情况作为考量) 2.信息分析能力3(分): 得分等级: □优秀 3 分□良好 2 分□中等1 分□差 0.9-0 分 评分要素: a、信息分析的整合及总结能力,能够将调研信息形成有效分析报告 b、能够从客户处将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能判断背后隐藏的信息 3.规划及策略制定能力1(分): 得分等级: □优秀1 分□良好 0.9-0.5 分□中等0.4-0 分□差 0 分 评分要素: a、制定项目规划能力,能够制定产品线或项目规划 b、制定项目实施策略能力,能够制定产品线或项目总实施方案 4.决策建议能力1(分): 得分等级: □优秀 1 分□良好0.9-0.5 分□中等 0.4-0 分□差 0 分 评分要素: a、通过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提出产品规划建议 b、通过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分析,提出市场方向建议和竞争策略建议,并做出 相应的市场策划工作 c、通过项目进展信息,提出潜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议 本项合计: 二.专业技术能力(总分10 分) 1.熟悉行业背景知识和发展趋势3(分): 得分等级: □优秀 3 分□良好 2 分□中等1 分□差 0.9-0 分 评分要素:

a、对行业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涵盖(增值业务领域、互联网领域及相关的音乐娱 乐领域) b、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准确度(能够对工作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并具有 较高的准确性) 2.专业技术知识2(分) 得分等级: □优秀 2 分□良好 1.5 分□中等 1 分□差 0.5-0 分 评分要素: a、专业技术掌握能力(技术考核是否通过,或是否有相关的认证等) b、专业技术的灵活应用程度(技术与实际项目的结合能力进行书面或口头陈述) 3.掌握产品基本知识2(分) 得分等级: □优秀 2 分□良好 1.5 分□中等 1 分□差 0.5-0 分 评分要素: a、产品基本技术考核(通过相关产品的技术考核) b、产品基本业务考核(通过相关产品的业务考核) 4.新业务学习能力3(分) 得分等级: □优秀 3 分□良好 2 分□中等1 分□差 0.9-0 分 评分: 评分要素: a、新业务发现能力(以月发现新业务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考核标准) b、新业务掌握能力(以新业务现成评审后的评分作为考核标准) 本项合计: 三.销售支持能力(总分33 分) 1.业务运营推广能力(5 分) 得分等级: □优秀 5 分□良好 4-3 分□中等 2 分□差 1分 评分要素: a、合作运营模式(以是否能够整合资源减少初期投入,及最终分成比例多少作为考 核依据) b、合作运营收入(以实际的运营收入是否达到绩效要求作为考核依据) 2.基本礼仪技巧(2 分) 得分等级: □优秀 2 分□良好 1.5 分□中等 1 分□差 0.5-0 分 评分要素: c、仪容仪表 d、基本商务礼仪及行为规范 e、道德情操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论文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安全分析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论文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安全分析———以XX市为例摘要生态足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可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利用生态足迹模型,采用多源数据,以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分别计算了流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万元GDP生态足迹,并分析其生态安全。结果表明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且渐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呈现赤字,同时生态压力处于不安全状况,生态经济协调性差,生态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说明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面临考验,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承受力不相协调。对此,提出了有利于该区生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生态恢复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安全;XX 经济技术开发区 1引言 自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在1987年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以来,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方法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之一[1, 2]。在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等的共同努力下于1992年提出生态足迹模型[3]。该理论建立简明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来测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以反映区域的资源利用状况

是否在生态承载力的X围之内。这种方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生态足迹模型不断发展,由单一时间尺度向连续时间序列拓展,由单一年份全球平均产量拓展为多种实际产量,从综合法转变为综合法与组分法并存[1, 2]。本文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利用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等对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足迹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经济技术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演变与生态足迹随时间变化关系,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对策,以期改善环境,实现生态文明,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区概况 XX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XX省XX市马尾区,是全国首批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历史悠久的马尾港就在区内。它是全国目前唯一集国家级开发区(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台商投资区(1989年5月)、科技园区(1991年3月)和保税区(1992年11月)于一体,享有诸多优惠政策的对外开放区域, 1996年8月还被确定为海峡两岸船舶直航试点口岸。在外资企业发展的同时内外资项目并重,致力于出口创汇的同时鼓励企业内销;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致力于构建台资向大陆转移的生产基地,成为XX省经济发展增长点,是海峡西岸一颗璀灿的明珠。 3计算方法 3.1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物种或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计测模型_李德志

第42卷第7期 2006年7月林业科学SCIE NT IA SILVAE SINICAE Vol 142,No 17Jul.2006物种或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计测模型 李德志1 石 强1 臧润国2 王绪平1 盛丽娟1 朱志玲1 王长爱1 (11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62; 2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摘 要: 提出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新定义及其若干测度模型。对不同学者提出的许多测度生态位宽度和 生态位重叠的模型进行分析和评述。迄今为止,在国内限于单一生态资源轴上的生态位参数计测研究很多,随着 多维生态位计测方法的不断发展,物种或种群在多维生态空间内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测,将备受关注。 关键词: 物种;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模型 中图分类号:S71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488(2006)07-0095-09 收稿日期:2005-02-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245;30470288;30430570),/十五0/211工程0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上海市生态学重点学科项目。 Models for Niche Breadth and Niche Overlap of S pecies or Populations Li Dezhi 1 Shi Qiang 1 Zang Runguo 2 Wang Xuping 1 Sheng Lijuan 1 Zhu Zhiling 1 Wang Chang .ai 1 (11Sh an gha i Key La bo ratory for U rba ni zation an d Ecologica l Restora tion De partmen t o f En vironmen tal Scien ce ,East Chin a No rmal U ni ve rsit y Sha ng hai 200062; 21Institute o f Fo rest Ecolog y ,En vironmen t an d Prote ction ,C AF Bei jin g 100091) Abstract : The concepts and se veral models of nic he breadth and niche overlap of a species or population were given.Re viewing and analyzing the models for measuring the niche breadth and nic he overlap,which we re put forward by different authors.Although so far in China,most of the studies on the niche paramete r limited in the single ecological resource axis,along the de velopme nt of the methods for multidimensional niche measurement,the research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niche breadth and niche overlap would be paid more attent ions and would bec ome the main strea m. Key words : species;popula tion;niche breadth;niche overlap;model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思想之一(Whittaker,1975;曲仲湘,1986;王伯荪,1987),在生态学研究的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对生态学的许多核心问题做了成功的解释。在运用生态位理论进行生态学机理分析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生态位参数的定义及其测度的问题。能够刻画生态位特征的参数有很多种,但较为常用的指标主要有2个: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本文主要对迄今为止物种或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计测模型进行综合分析与评述,提出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新定义及若干测度模型。 1 生态位宽度模型 111 生态位宽度的基本内涵 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又称生态位广度(niche width)(van Valen,1965;McNaughton et al .,1970)、生态位大小(niche size)(Willson,1969)。各生态学家对生态位涵义的认识不同,对生态位宽度的内涵也有不同界定,如:在资源有限的多维空间中被一物种或一群落片段所利用的比例(van Valen,1965);在生态位空间内,沿着某一特定样线所通过的/距离0(Levins,1968;Mac Arthur,1968);种内生境多样性权重的平均值(Pielou,1971);被一个有机体单位所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Pianka,1976);物种利用或趋于利用所有可利用资源状态而减少种内个体相遇的程度(Hurlbert,1978);物种或种群生态专化性的倒数(Kohn,1968);种群的表现型内和表现型间2种组分在资源轴上获得资源的区间长度(Roughgarden,1972);种群利用资源的概率分布与可利用资源的概率分布之间的相似程度(Feinsinger et al .,1981);物种沿资源轴可以持续生存的值域(Cra wley,1986);物种或种群对于生态资源的利用频度(Krebs,2001)。为了使生态位宽度能涵盖实际生态位和基础生态位2种情况,本文将生态位宽度定义为物种或种群适应环境和利用资源的实际幅度或潜在能力。 生态位宽度的概念为进化生态学的许多假说提供了基础(Feinsinger et al .,1981)。物理环境、可利用的

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思考

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思考 吴斌严耕 北京林业大学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在新的发展阶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使生态文明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而如何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社会各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自然与文明和谐双赢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立意高远,它包括环境保护,又高于环保运动,志在避免重蹈“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覆辙;通过对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转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调整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绿色科技,在增进社会福祉的同时,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永续,逐步化解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在过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能源资源过度消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环境成本较高。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同时,建设生态文明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与之一致,而且是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们的根本利益、现实需要和全面发展为本。在生态环境有所恶化的形势下,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奠定人们全面发展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要求必须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必须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金融生态系统的评价模型构建

曾胜1,廖林1,2 (1.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031;2.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南宁530000) 摘要:文章通过采用空间系统分析方法,把金融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达为一个集合即开放性、闭路循环性、根植性和可持续性;通过采用结构分析方法,提出了上述基本特征范畴的测量方程和评价模型。相对于以往文献的描述性方法和个案研究而言,本文从提出概念假说到推导立论和指标设计均体现了一种逻辑论证和系统分析的科学方法,从而保证了理论命题的准确性和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金融生态系统;系统分析;测量方程;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87(2009)15-0007-03 金融生态系统的评价模型构建 0引言 “金融生态系统”这一全新概念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11月“经济学50人论坛”所作的《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它是对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高度概括[1]。研究金融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了解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2],而且对于预测和管理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资产的质量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提供了坚实的认识论基础[3]。徐小林以山东省三个城市为例,提出了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的三层指标体系[4]。李扬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金融运行所依托的基础设施、基本制度和外部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基本的法律、会计、清算制度、中介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当地的诚信文化及其区域政治、经济环境等[5]。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认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子体系[6]。黄国平认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评价过程和技术路线由三个层次构成,即金融系统现实表征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分析以及金融生态系统效率分析[7]。李昱姣认为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均可以从不同方面对金融主体的生存态势产生影响。这些子系统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政府的功能及分配制度等)、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服务环境、市场监管环境等[8]。 金融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范畴,必须在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科学界定(基本性状描述)的基础上才能验证其特征,并由此引出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然而,现有文献对此的研究往往是一个孤立的或分别的分析过程,即基本性状与验证过程以及评价指标之间缺乏一致性、兼容性和包容性。针对以往文献研究的这一局限,本文拟首先对金融生态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科学的界定;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其测量方程和评价模型。只有按照这一分析流程对金融生态进行系统分析,才能保证这一概念范畴具有科学的基础。 1金融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本文假设金融生态系统一般具有4个基本特征,即开放性、闭路循环性、根植性和可持续性。其表述结构如图1所示:开放性表征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外向的能量交换系统,它只有在不断吸收外来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新的有序结构;循环性表征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内置的信用交换系统,在此将使用和补偿的信用关系从产业和银行领域扩展到生态环境;根植性表征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确定运行边界的服务系统,在这个确定的活动范围内,不管是作为外来的或本地的、条条的或块块的产业和金融主体都需要融入当地的经济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和茁壮成长;持续性表征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可经受时间周期考验的进化系统,这种进化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和统筹。 从以上基本特征可以看出,首先,金融生态系统具有广义的开放性。按照熵原理,金融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只有在开放中才能进行能量(这里指资本和商品)的交换,从而形成一个输入与输出的有序结构。其次,闭路循环性是资本在金融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框架内的有效流通。在一个经济区域内,银行信用(也包括其他金融信用)与产业信用和生态信用之间,在资源的使用和补偿之间具有因果关联,在此强调的是资本流通中起点与终点的统一。第三,根植性是把金融生态系统中的经济行为和模型分析嵌入到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制度文化背景中,它解释了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问题。本文所讨论的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就是其根植的省级行政区。根植性与该行政区下的产业结构、主导产业、金融深化程度 基金项目:中国投资学会资助课题“区域金融生态系统基本性状模型研究”(2007~2008年度第162号) 7 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5期(总第291期)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一种定量度量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方法。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等设计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定量研究。生态足迹(EF)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来的比较成功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之一。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生态足迹 英文名字:ecological foot-print;ecological footprint 其他的名:生态占用 定义: 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应用科学 生态学(一级学科);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和产业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应用可科学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生态学(二) 生态足迹(英文:Ecological footprint,EF)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只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又称之为“适当的承载力”(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也称“生态占用”。是指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环境(生态系统) 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或水域) 面积来表示的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它的应用意义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 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 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里斯(Willian E.Rees)和魏克内尔提出,生态足迹模型由张志强、许中民与1996年首次引入我国。生态足迹主要研究对象的各种消费转化为提供该消费量并吸纳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定量测度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冲击,并通过阻击与实际生态承载面积的对比,测量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足迹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综合法、成分法、投入产出法。。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biological productive land)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生态足迹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比如说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的所需要的耕地面积,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它可以形

区域生态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区域生态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生态供应链的概念,并构建了其在环境绩效评价方面的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基准分析思想、模糊评价法和德菲尔法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糊函数的一个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各具体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德菲尔专家调查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隶属度由三角模糊函数和基准分析思想确定,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区域生态供应链的环境绩效。 abstract: firstly, the concept of the regional eco-supply chain was introduced. then, it set up it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finally, based on the ahp, the benchmarking, triangular fuzzy function, and delphi, it put forwar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this model can evaluate it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n whole. 关键词:三角模糊综合评价法;区域生态供应链 key words: triangular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regional eco-supply chain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033-02 0 引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生态供应链”的概念也随之出现,生态供应链一方面在源头尽量消除污染,另一方面也注重了社会、经

企业建立能力素质模型的意义_作用

企业建立能力素质模型的意义_作用

企业建立胜任素质模型工作的价值、作用和意义 关于对建立胜任素质模型的思考之一 企业为什么要开展胜任素质模型工作? ----企业建立胜任素质模型工作的价值、作用和意义---- 在面临金融危机的今天,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变性,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要想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采用什么标准来科学地选拔、培养和使用企业高层管理者,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高层领导(老板)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一般是通过职位分析来确定中高层管理者所需要具备的任职要求(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点),这种任职资格是满足岗位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取得高绩效的素质能力要求,因此采取任职资格的方式选拨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和发展中的要求了,将会被在胜任素质模型之基础上进行中高层管理者的甄别、选拔、评价、培养和任用所取代,这将是人力资源管理新理论、新工具和新方法所带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面对来自全球金融海啸的巨大冲击,甄别、选拔、任用和培养懂市场、善经营和会管理的高层管理人员已成为企业成功实施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高层管理人员的甄别、选拔、评价和任用的标准也就成为当务之急、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揭示中国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胜任素质模型,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甄别、选拔、培训和评价及任用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麦克米兰有研究表明,对各行业成功的管理者而言,

生态足迹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生态足迹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郭晓泽,于连生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3)  email:zhb-xzguo@https://www.doczj.com/doc/133084121.html, 摘要: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衡量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量化方法,它将人类对环境的需求以及环境提供的服务归结到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比较上。本文对生态足迹法的概念、相关理论以及计算模型应用等进行了阐述、探讨。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旅游    人类进入了21世纪,物质文明空前繁荣,世界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对自然的需求。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靠过多的摄取自然资源来提升工业化国家的物质标准以及经济的增长,是难以持续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就必须生存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1[,所以人类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状态。在1987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观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但只有定量测度发展的可持续性状态才能实现其可操作性。基于这一思想,各国学者先后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Meadows等的世界资源动态模型]3,2[、Holdren等的IPAT公式]4[、Daly和Cobb(1989)年提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Cobb等(1995)提出的“真实发展指标”(GPI)、Prescott -Allen(1995)提出的“可持续性的晴雨表”(BarometerofSostainability)模型等。但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于90年代初提出的生态足迹法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它使人们认清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成为可能,从而明确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1生态足迹法介绍  1.1 生态足迹法的定义  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是在其上进行的。生态足迹法的定义(1996)是: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二者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它将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转化为提供这种需求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并同国家和区域范围所能提供的这种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进行比较,进而判断人类的生存状态是否处于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  1.2 生态足迹法中使用的生物性生产面积的类型  在生态足迹核算中,根据生产力大小差异,生物生产面积主要考虑如下6种类型]6,5[化石燃料土地、可耕地、林地、牧草地、建筑用地和海洋。  (1)化石燃料土地(fossilenergyland):人类消费生物化石燃料的同时释放了大量的 - 1 -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2016 年12 月22 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价考核。 第三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采取评价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 评价重点评估各地区上一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总体情况,引导各地 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每年开展 1 次。考核主要考查各地区生态 文明建设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强化省级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督促各地区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开展 1 次。 第二章评价 第五条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以下简称年度评价)工作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 有关部门制定,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作相应调整。 第七条年度评价应当在每年8 月底前完成。 第八条年度评价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 第三章考核 第九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以下简称目标考核)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条目标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突出公众的获得感。考核目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作相应调整。 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各地区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等因素,将考核目标科学合理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十一条目标考核在五年规划期结束后的次年开展,并于9 月底前完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应当对照考核目标体系开展自查,在五年规划期结束次年的 6 月底前,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自查报告,并抄送考核牵头部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实施部门应当在五年规划期结束次年的 6 月底前,将五年专项考核结果送考核牵头部门。 第十二条目标考核采用百分制评分和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等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结果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牵头部门汇总各地区考核实际得分以及有关情况,提出考核等级划分、考核结果处理等建议,并结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环境保护督察等结果,形成考核报告。考核等级划分规则由考核牵头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