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习题简

《统计学》习题简

《统计学》习题简
《统计学》习题简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习题

第一章~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顺序号填入括号内)

1.要了解4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①40个学生②40个学生的成绩③每个学生④每一个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2.标志是()

①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②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③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名称④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的名称

4.某同学的统计学成绩为90分,则90分为()

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数量指标④标志值

5.每班组有20名工人,把每个人生产的产品数量加起来除以20,这是()

①对20年变量求平均②对20个指标求平均

③对20个标志求平均④对20个标志值求平均

6.社会经济统计是()的有力武器

①解决实际问题②认识社会③克服主观片面性④解决量论问题

7.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①社会经济统计活动②政治经济学③数理统计学④解决理论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其顺序号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

1.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之别()

①品质标志可以用数量表示②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值表示

③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值表示④数量标志不能用数量值表示

2.要了解某市商业企业经营情况,则指标有()

①该市商业企业个数②该市商业职工人数③该市职工工资总额

④该市商业企业销售额⑤该市大中型企业个数

3.指标与数量标志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①指标有可能成为数量标志②数量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

③在不同研究目的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④在同一研究目的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

⑤在任何情况下二者都可以互相转化

4.在工业普查中,()

①每一个工业是总体单位②全部工业企业是统计指标

③工业总产值13700亿元是统计指标④设备台数是离散变量

⑤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是品质标志

5.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有()

①目的必须明确②指标必须确定③内容必须全面、系统

④层次清楚,联系紧密⑤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6.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是()

①数量性②总体性③社会性④连续性⑤具体性

7.统计指标体系按其作用不同分为()

①社会指标体系②经济指标体系③科学技术指标体系

④基本指标系⑤专题指标系

三、填空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2.社会经济统计在管理工作中的功能有()、()、和()。

3.“统计”一词的涵义有()、()和()。

4.标志是说明()特征的,分为()和()。

5.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的()及其()。

四、名词解释

1.统计总体:

2.统计指标:

五、简答题

1.简述社会经济统计的作用?

2.何为“统计”的三种不同的涵义,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3.一个完整科学的统计指标应满足哪些要求?

4.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

5.要了解某市工业的情况,指出其中的总体、总体单位、指标、标志、变量值

第三章~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①就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了调查②到茶叶产区了解收购情况

③对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④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资料进行复查

2.下述调查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

①每隔若干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②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

③对2003的职称评审结果进行调查④按月上报商品销售额

3.一次性调查一般是()

①定期进行的调查②不定期调查③和时间没有关系的调查

④每隔一定时间,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不定期进行

4.全国工业调查企业设备普查,全国每个工业企业是()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总体③调查单位④填报单位

5.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①二者一致的②二者不一致③二者没有关系④二者有时一致

6.普查中规定的标准时间是()

①时期现象的调查时间②时点现象的调查时间

③调查期限④调查登记的时间

7.有意识地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是()

①重点调查②抽样调查③典型调查④非全面调查

8.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法是()

①非全面报表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9.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需要,将叫总体()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①按品质标志②按数量标志③按数量指标④按一定标志

10.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在于()

①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②研究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③区分事物质的差别④划分经济类型

11.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是()

①划分各组界限②确定组数③选择分组标志④确定组距

12.按数量标志分组,首先要确定总体()

①各组成部分间的数量界限②各组组限的取值

③各组组距和组数④在选定标志特征下有多少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

1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根本区别是()

①分组标志是品质标志还是数量标志②所用的统计表是简单表还是复合分组

③分组数目的多少④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

14.平行分组体系和复合分组体系的区别是()

①每一次分组固定因素的多少不同②两者选择的分组标志不同

③二者研究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④各体系包括的组数多少不同

15.各组次数除以本组组距,称为()

①频数②频率③比率④次数密度

16.分布数列指()

①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②按数时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③按数量指标分组形成的数列④按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17.当总体内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一定时,则意味着()

①组距一定②组数一定③全距一定④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正比

18.用组中值做为组内变量值的代表值,是因为()

①组中值更有说服力②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

③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有代表性④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

19.各组变量值在决定总体数量中所起的作用()

①与各组次数或比率大小无关②与次数大小有关;与比例大小无关

③次数或比例大的组,其就量值的作用小

④次数或比例小的组,其变量值的作用小

20.各组上下限简单平均等于()

①组数②组距③组限④组中值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①经常性调查是定期调查,一次性调查都是不定期调查

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单位

③调查期限即工作的时限,即调查时间

④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⑤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2.普查属于()

①全面调查②非全面调查③一次性调查④经常调查⑤专门调查

3.某地对集市贸易个体户纳税情况进行调查,1月5日抽选5%的样本检查,5月1日抽选10%的样本检查,这种调查()

①非全面调查②一次性调查③定期调查④不定期调查⑤经常性调查

4.重点调查()

①适宜调查对象比较集中的场合②可用于经常性调查

③可用一次性调查(向重点单位布置报表)

④既可用一次性调查,又可用于经常性调查⑤以上都正确

5.典型调查()

①是深入细致的调查②可以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

③调查单位的选择具有主观性④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调查方法

⑤是一专门组织的调查

6.抽样调查()

①是一种全面调查②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调查单位

③永远存在抽样误差④目的在于取得样本指标⑤不存在登记误差

7.统计整理的必要性在于()

①原始资料分散、零碎、不系统②原始资料难以描述总体数量特征

③次级资料不能满足统计分析需要④承上启下⑤原始资料太多

8.统计分组的含义包括()

①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不同的若干部分

②对总体单位而言,即将性质相同的个体组合起来

③把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④把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

⑤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分

9.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①选择分组标志②确定组数③划分各组界线④把握总体构成⑤确定组距

10.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为()

①次数②频数③频率④比率⑤次数密度

11.组距数列的影响要素有()

①变量值的大小②频数③频率④组限的确定⑤次数密度

12.在等距数列中,各组次数的分布()

①不受组距大小影响②受组距大小影响③与次数密度分布不一致

④与次数密度分布相一致⑤与次数密度无关系

13.统计表从形式看,由()构成。

①总标题②横栏标题③纵栏名称④指标名称⑤指标数值

二、填空题

1.统计调查是指()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在这个统计工作过程中,担负提供()的任务。

2.统计调查搜集的资料有两类,即()和()两类:

3.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和()

4.统计调查按对象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和()两类;按调查调查在时间上是否连续,可分为()和()两类;按组织方式:可分为()和()两类。

5.制定统计报表制度应遵循的原则有()、()和()。

6.常用的原始资料正确性审查方法有()、()。

7.根据分组标志特征不同,分布数列分为()和()两种,按()分组形成的分布数列

称为():按()分组形成的数列称为()。

8.变量数列按各组组距的情况分为()和()两种,()数列各组次数分布不受组距影响,

划分()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重叠,但()不在内。

9.一次性调查是()登记的调查,可分为()和()两种。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报告单位、调查项目之间的关系?

2.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区别和联系?

3.简述统计调查中搜集资料的方法

4.如何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

5.简述变量数列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条件?

五、习题

1.某地区有三个制鞋厂。甲厂日产胶鞋110双,其中男鞋65双,女鞋45双;在总产量中,一等品75双,二等品26双,三等品9双,乙厂日产皮鞋145双。丙厂日产旅游鞋353双,其中男鞋274双,女鞋271双;在总产量中,一等品353双,二等品155双。三等品37双。根据上列资料编制:(1)简单分组统计表

(2)平行分组体系

2.某地有军工及民用机械厂各一个。军工机械厂有工人320人,其中男工240人,女工80人。在总人数中;车工110人,其中男工72人,女工38人:钳工25人。其中男工22人,女工21人。民用机械厂有工人500人,其中男工380人,女工120人。在总人数中:车工21人。其中男工120人,女工80人;钳工70人,其中男工55人,女工15,装配工97人,其中男工82人,女工;杂工133人,其中男工123

人,女工10人,根据上面资料,编制一张复合公组统计表。

3.某乡镇工厂工人月工资(包括奖金)额与完成加工的额情况

表2

作简单说明。

5.某服装厂某月每日的服装产量如表3

第五—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①人口出生数②人口死亡数③人口数④毕业生数

2.下列指标中,()是时期指标。

①设备完好台数②在校生数③商品库存额④商品销售额

3.结构相对数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和分母()

①只能同是总体单位数②只能同是总体标志数值

③可以同是总体单位数,也可以同是总体标志数值

④可以一个是总体单位数,另一个是总体标志数值

4.总体内部部分数值与部分数值之比是()

①结构相对数指标②动态相对数指标

③强度相对数指标④比例相对数指标

5.某厂总产值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执行结果仅比去年提高4%,则总产值计划执行结果的提高程度的计算应是()

①4%

8%

8%

4%

104%

1

108%

-④

108%

1

104%

-

6.198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为18227亿元(甲)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5.6%(乙),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

7.6%(丙)。则结构相对指标为()

①甲,乙②甲,丙③乙,丙④都不是

7.某厂1986年完成产值200万元,198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了231万元,则超额完成计划()

①15.5% ②5.0% ③115.5% ④120%

8.按照计划产品量比去年增长30%,实际比计划完成了9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①15.5% ②5.5% ③17% ④120%

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意义是

①权数的经济意义②权数本身数值大小

③标志值的大小④权数对应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的比重大小

10.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大的组权数较小时,算术平均指标()

①偏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②偏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

③不受权数影响④上述说法都不对

11.简单算术平均数可以说是()

①简单调和平均数的一种特例②加权调和平均数的一种特例

③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一咱特例④几何平均数的一种特例

12.某公司所各三个企业计划规定的产值分别是500万元、600万元、700万元、执行结果,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0%、115%、110%。则该公司三个企业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108.3% ②108.9% ③106.2% ④108.6%

13.各变量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

①为是小值②为零③等于各变量平均数之和④等于各变量之和的平均数

14.当总体各单位标志值都不相同时()

①众数不存在②众数就是中间的数值

③众数就是最大的数值④众数就是最小的数值

15.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①全距②标准差③平均差④平均差系数

16.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区别主要在于

①计算条件不同②计算结果不同③数学处理方法不同④意义不同

17.标志变异指标中的平均差是()

①各标志值对其术平均数的平均差②各变量值对离差的平均数

③各变量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绝对值④各标志值对其术平均数离差绝对值

18.标准差和平均差就其实质而言属于()

①总量指标②相对数指标③强度相对指标④平均数指标

19.把全部产品分为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其中一级品占全部产品比重为70%,则70%属于 ( )

①具有某一标志的单位在总体中的成数P ②不具有某标志的单位在总体中的成数Q ③结构相对数 ④平均数

20.变量的方差等于 ( ) ①变量平方的平均数减变量平均数的平方 ②变量平均数的平方减变量平方的平均数 ③变量平方平均数的平方减变量平均数平方再开方 ④变量平均数的平方减变量平方平均数再开方

21.甲数列的标准差为7.07,平均数为70:乙数列的标准差为3.41,平均数为7则( ) ①甲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②乙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③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④甲数列离散程度大

22.甲乙两数列比较,甲数列的标准差大于乙数列的标准差,则两个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 ( )

①甲数列大于乙数列 ②乙数列大于甲数列 ③相同。 ④并不能确定哪个好

23.己知甲数列的平均数为X 1,标准差为α1,乙数列的平均数为X 2,标准差为α2,则 ( )

①若的代表性高则12121

,x x x σσ<>

②若的代表性高则12121,x x x σσ≥< ③若的代表性高则12121,x x x σσ<< ④若的代表性高则12121,x x x σσ>>

24.某数列变量值平方的平均数等于9,而变量平均数的平方数等于5,则标准差为( ) ①4 ②-4 ③2 ④14

二、多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的作用包括 ( ) ①它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起点 ②它是计算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的基础 ③它是实行社会管理的依据之一

④它对于区分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的重要意义 ⑤反映性质相同的两个总体规模的差异

2.下列指标中的强度相对数指标有 ( ) ①工人劳动生产率 ②人口死亡率 ③人均国民收入 ④人均粮食消费量 ⑤人均粮食占有量

3.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是 ( ) ①绝对数 ②无名数 ③有名数 ④平均数 ⑤上述情况都存在

4.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地位随研究目的的变动而不同,是指 ( ) ①总体标志总量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总量

②总体单位总量可以转化为总体标志总量 ③两者不可以互相转化 ④两者有时可以互相转化 ⑤二者可以互为分子、分母

5.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数指标有 ( ) ①强度相对数指标 ②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指标 ③比例相对数指标 ④结构相对数指标 ⑤动态相对数指标

6.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由于所掌握的资料不同,可用的公式有 ( )

①总体单位总量除总体标志总量 ②

X

n

∑ ③xf f ∑∑ ④f

X f

∑∑ ⑤kw w ∑∑

7.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中 ( ) ①分子分母属于同一总体 ②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相同

③分子附属于分母 ④分母是分子的直接承担者 ⑤分子是分母的直接承担者 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 ①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②受组中值大小的影响 ③受各组标志值大小影响 ④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⑤受各组次数和各组标志值的共同影响

9.在何种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 ①各组次数相等的条件下 ②各组次数不相等的条件下 ③在分组组数较少的条件下 ④各组次数都为1的条件下 ⑤各组权数系数都相等的条件下

10.下列哪些情况应采用调和平均法计算 ( ) ①已知各企业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值求平均完成计划百分比 ②已知商品单价和商品销售额求平均价格

③已知分组的粮食亩产量及各级粮食总产量求总的平均亩产 ④已知同类数种产品单位成本及总生产费用求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⑤已知投入的劳动时间同,求单位产品耗时 11.几何平均数主要适用于

( )

①变量值的代数和等于标志总量的情况 ②具有等比关系的变量数列

③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的情况 ④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的情况 ⑤求平均比率时

12.根据资料不同,计算标准差可选用下列公式中的 ( )

①σ= ②

σ=

③σ

σ=

⑤()C σ=

其中是任意数

13.下列哪几组数值可以算出标准差

2

60,

5x

x n

n

==∑∑ ②5,30x V

σ

== ③()()

2

40,

10x x x x n

-=-=∑ ④22

9,5x x ==

⑤()

2

4,15%x

V σ==

14.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

①标准差不一致②平均数不一致

③计量单位不一致④总体单位数不一致⑤上述原因都对

三、填空题

1.总量指标是计算()和()的基础。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反映时间状况和不同可分为()和()。

2.结构相对数指标是()与()之比,这与统计分组结合在一起,各组百分数不会(),而各组百分数之和必须为()。

3.某企业甲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降低7.6%,实际降低10%,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4.相对数指标中的分子、分母关系要求十分严格的有()和(),即这些指标的分子分母不能互换。

5.社会经济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数指标有()()()()和()。

6.平均数指标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

7.算术平均数是()和()之比。

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权数有()和()两种形式,()是权数的实质。

9.利用组距数列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各组代表标志值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只是()。

10.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等于(),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和为()。

11.调和平均数是(),其加权平均法公式的展开式为()。当()时,加权算术平均和加权调和公式合并为一。

12.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只有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时用(),只有基本公式分母资料时用()。

13.众数决定于()最多的变量值,因此不受()的影响;中位数只受极端值的()影响,不受其()的影响;算术平均数则受整个数列所有()的影响,()的影响最大。

14.算术平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是根据()计算得到的,称为();众数和中位数是根据标志值()确定的,称为()。

15.全距是总体中单位标志值的()与()之差。如果资料为组距数列,可以用()和()之差来近似地表示全距,它比实际全距()。全距受()的影响最大。

16.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同,平均差的计算分为()与()两种。平均差系数是()与()之比,计算分式为()。

17.是非标志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

18.有200件产品,合格品为180件,不合格品有20件,则是非标志的平均数是(),标准差是()。

19.某产品的合格品率为85%,废品率为15%,则该种产品的平均合格品率为(),标准差是()。

20.标准差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标志值之间的(),还决定于()的高低。

21.标准差系数是()与()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22.已知平均数为2600,标准差系数为30%,则标准差为()。

四、简答题

1.时期指标和时间指示有何区别?

2.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如何区别?

3.实物指相当规模和价值指相当规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4.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有何区别:

5.什么是权数?计算算术平均数应如何正确地选择权数?

6.用组距分组资料计算X,其结果与用未分组资料计算是否一致,为什么?

7.常用的五种平均数值指标各有何特点?

8.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各有什么特点?

9.为什么要计算标准差系数?

五、习题

1.某地区1990年和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表1。

表1

2.某企业统计分析报告中写道:

我厂今年销售收入计划规定2500万元,实际完成了255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2%;销售利润计划规定8%,实际为12%,超额完成计划4%,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比去年提高5%,实际比去年提高5.5%,完成计划110%,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去年下降3%,实际比去年下降2.5%,实际比计划多下降0.5个百分点。

指出上述分析报告中哪些指标计算有错误,并将其改正过来。

3.某公司下属三个部门1992年商品销售额计划和实际资料如表2。

表2

4.某地区1991年国民收入为320亿元,其中用于消费220亿元,用于积累100亿元;该地区1991年年平均人口2950万人。

要求:

(1)分析该地区1991年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构成及比例关系:

(2)计算人均国民收入强度相对指标

5.某企业两车间生产同种产品产量和成本资料如表3。

表3

要求:

(1)分别计算1992年和1993年甲乙两车间的平均单位成本:

(2)分析该种产品甲乙两车间平均单位成本变动情况。

6.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销售利润资料如表4。

表4

7.某车间生产三批产品的废品率分别为1%、2%、1.5%,三批产量占全部产量的比重分别为25%、35%、40%,试计算该车间三批产品的平均废品率。

8.因某种原因,银行为吸收存款而提高利息率,五年的年利率分别为9%、10%、12%、14%、20,试计算五年的平均年利率。若存入2000元,第五年末实际存款额为多少?

9.某厂长想研究星期一的产量是否低于其他几天,连续观察六个星期,所得星期一日产量(单位:吨)为:

100 150 170 210 150 120

同期非星期一的产量整理后的资料如表5。

表5

(1)计算六个星期一产量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

(2)计算非星期一产量和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计算星期一和非星期一产量的标准差;

(4)比较星期一和非星期一产量和相对离散程度哪个大一些。

10.某企业职工工资的分资料如表6

表6

要求:

(1)计算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及标准差

(2)分别计算工人和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即组平均数)和标准差、方差(组内方差):(3)计算工人和技术及管理人员工资的组间方差;

(4)用具体数值证明方差的加法定理即总方差等于组内方差的平均数加组间方差。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数列是()

①将若干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列

②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列

③将一系列相同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列

④将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排列起来的数列。

2.时间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①时间数列②时期数列③平均数量间数列④相对数时间数列

3.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表现为()

①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②定基增长速度是各环比示意图工速度之和;

③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一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加一。

④各环比增长速度加一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加一。

4.某企业1987年产值比1980年增长了1倍,比1985年增长了0.5倍,则1985年比1980年增长了

()

①0.33 ②0.5 ③0.75 ④1倍

5.平均增长量等于()

①平均发展速度乘期初水平②平均增长速度乘期初水平

③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时间数列项数减一④以上都不对

6.某企业一、二、三、四月份各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214人、220人和232人,则该企业第一季度平均职工人数为()

①215人②208人③222人④214人

7.某企业工业总产值1980年至1985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6.5%、7%、7.3%、7.5%、7.7%则其平均增长速度为()

8.已知某工厂某产品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1981年为103.5%;1982年104%;1984年为105%。1984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该厂1983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

①110.9% ②113% ③101% ④103%

9.用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使()

①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期末水平②推算的各期水平等于各期实际水平

③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和等于实际各期水平之和

④推算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发展速度

10.用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使()

①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期末水平②推算的各期水平实际水平

③推算的各期水平和等于实际各期水平之和

④推算的累计增长量等于实际的累主地增长量

11.已知各期定基发展速度和时期数,而不知其他情况,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①只能用水平法②只能用累计法③两种方法都不能计算④两种方法都能计算

12.以1949年a0为最初水平,1994年a n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需要开()

①38万方②44次方③45次方④46次方

13.移动平均修均时间数列所用的方法,是 ( )

①简单算术平均法 ②加权算术平均法 ③调和平均法 ④几何平均法

14.对于趋势线y e =10-4x ,如果x 每增加一个单位,则y e 平均增加( )单位。 ①10 ②4 ③6 ④4

15.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是 ( ) ①增长速度开若干次方 ②平均发展速度减去1 ③平均增长量除以基期 ④加权算术平均

16.用最小平均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若使a=y ,2

xy

b x

∑=

∑则需满足 ①()0e y y ∑-= ②()2

e y y ∑- ③0x ∑= ④()2

y y ∑-为最小 17.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为 ( )

①0 ②1 ③大于1 ④小于1 二、多项选择题

1.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指标不同可分为 ( ) ①时间数列 ②时期数列 ③绝对数时间数列 ④平均数时间数列 ⑤相对数时间数列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 )

①相对数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值是不能相加的。而平均数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值为顺以相加的 ②时间数列是以时间为分组标志而组成的分组数列,它是变量数列的一种 ③和1952年相比,粮食产量增加了4倍,也就是翻了两番

④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到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⑤时点数列一般都是不连续数列,但是如果它的资料是逐日记录,而又逐日排列,这时就可以看成是连续时点数列

3.可以称为序时平均数的有

( )

①平均发展水平 ②平均增长量

③平均发展速度 ④平均增长速度 ⑤移动平均值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

( )

①时期长短应该相等 ②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③指标经济内容应该相等 ④指标中的各个指相当规模具有可比性 ⑤数列中的各个指标具有可比性 5.时间数列中发展水平包括 ( ) ①报告期水平和基期水平 ②中间水平 ③最初水平 ④最末水平 ⑤平均水平 6.速度指标有

( )

①定期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②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 ③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④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⑤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的几何平均数

7.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

①相邻两个定期发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②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③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

④定基发展速度减一等于各环比发展速度减一以后的连乘积

⑤环比增减速度加一以后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减速度加一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下列各式中( )式可以应用。

①x = ②x = ③0n n a a x = ④x =9.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①平均增长量可以用定基增长速度乘最初水平的1/n 倍求得 ②平均增长量可以用累计增长量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求得

③已知一个时间数列的项数、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发展速度,可以求出实际的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 ④已知时间数列的最末时期对最末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以及累计增长量,可以求出实际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

⑤定基增长速度可以用平均增长量与最初水平之比的n 倍求得,也可以用累计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求得。

三、填空题

1.时间数列由两个要素所构成,一是( )二是( )

2.时间数列按其指标不同可分为( )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和( )时间数列三种。其中( )时间数列基本数列,其余两种是( )数列。

3.按时间数列反映的社会现象性质不同,绝对数时间数列分为( )和( )两种。

4.增长量按其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 )增长量和( )增长量,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5.某企业4月份计划产值50万元,刚好完成计划;5月份计划产值60万值60万元,超额完成2%;6月份实际产值83.2万元,超计划4%,该企业第二季度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

6.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 )发展速度和( )发展速度,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7.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 )和( )。已知期初水平、期末水平和时期数,可以用( )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已知期初水平、时期数和全期累计总量,可以用(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

8.水平法的实质是要求( ),累计法的实质是要求( )。水平法侧重点是从( )出发来进行研究,累计法的侧重点是从( )出发来进行研究。

9.某企业3月末职工人数880人,4月末892人,5月末885人,6月末882人,则该企业第二季度平均职工人数为( )人。

10.根据统计学家的认识,时间数列所表现出来的变动,是由它内部的( )和( )所形成的。 11.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移动平均的时距越长,修匀数列项数比原数列越( ),而其所表现的长期趋势越( )。

12.一时间数列有30年的数据,若采用五年移动平均修匀,则修匀后的数列有( )年的数据;若采用四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数列有( )年的数据。

13.对1952年—1985年的食盐产量资料用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若想得到1955年的修匀数据,移动平均期最多为( )年。

14.用最小平方法拟合趋势直线,要求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 ), ②( )。 15.对于趋势y e =a+bx ,若已知b=2,x=23,y=18,则a 等于( )。 16.对于趋势线y e =ax+b ,若已知b=2,x=23,y=18,则a 等于( )。

17.对于趋势线y e =a+bx ,已知2

0,182,9,91,6x xy y x n ∑=∑=∑=∑==,则趋势方程为y e =( )

+( )x 。

18.已知趋势方程ye=a+bx 中的a=100,n=6123, 3.5y x ∑==,则b 为( )。 四、简答题

1.变量数列与时间数列有何区别?

2.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有何区别?

3.为什么平均发展速度不能用相对数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法计算?

4.什么是季节变动?为什么要测定季节变动?

5.什么是时点数列?它有何特点?

6.编制时间数列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五、习题

1.某企业1992年工业总产值及职工人数资料如表1。 表1

1992(1)该企业全年劳动生产率;

(2)又知该企业1991年全年劳动生产率为11190元,计算1992年比1991年全年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百分数。

2.某商店1992年商品库存额资料如表2。 表2

3.某工厂1992年钢材库存资料如下:

1月1日13吨,4月15日15吨,8月15日18吨,12月31日20吨,试计算该厂平均钢材库存量。 4.某工厂上产年总产值及平均工人数资料如表3。 表3

试计算:

(1)第****季度的月平均每个工人的产值; (2)第****季度的每个工人产值; (3)上半年的每个工人产值。

5.某工厂先进生产者人数日益增加,就表4资料计算第一季度及上半年先进生产者占全体工人的平均百分比。

表4

6.

表5

7.某种产品产量几年来所增加,已知1989年比1988年增长20%,1990年比1988年增长50%,1991年比1990年增长25%,1992年比1991年增长15%,1993年比1992年增长24%,试编制各年环比及定基的增长速度动态数列(以1988年为基期)。

8.某地区1985—1990年自行车产量情况如表6。

表6

(1)各年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和全时期平均增长量

(2)各年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

(3)该地区“七五”期间的平均发展水平。

9.某工厂1984年的工业总产值为40.25万元,1990年由于生产的发展工业总产值65.71万元,试计算1984-1990年间工业总产值的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平均增长速度。

10.某工厂1990年工业总产值为345万元,若计划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12%,那么到1995年该厂的总产值计划可达到多少万元?

11.1990年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为4.65亿元,乙地区工业产总产值为7.52亿元,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乙地区五年的总发展速度为213.68%(即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4%),试问甲地区要在1995年赶上乙地区,其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应该是多少?

12.某地区1991年的工业总产值为1500万元,1992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91年增长10%,1993年又比1992年增长10%,如果该地区到2000年(即1994-2000年)工业的发展速度每年递增7.2%,那么到2000年该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可能达到多少万元。

13.某制糖厂1992年生产糖5万吨,如果平均每年增长16%,问多少年后糖的总产量可达到40万吨?

14.某煤矿采煤量情况如表7。

表7 单位:吨

要求计算:

(1)按5日时距扩大计算采煤量和平均每日采煤量,并编制动态数列。 (2)按5日移动平均日平均采煤量并编制动态数列。 15.某地区1988-1992年某种产品的产量资料如表8。 表8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朵计算产品产量总指数,三个企业的产品产量

( )

①可以直接加总 ②不可以直接加总

③必须用基期价格用同度量因素 ④必须用报告期价格作同度是因素 2.若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权数为 ( ) ①p 1q 1 ②p 1q 0 ③p 0q 1 ④p 0q 0

3.若加权调合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则特定权数为 ( ) ①p 1q 1 ②p 1q 0 ③p 0q 1 ④p 0q 0

4.下列指数中固定的构成指数是

( )

①000111q q p q q p K ∑∑∑∑= ②001111q q p q q p K ∑∑∑∑= ③1

1011

1q q p q q p K ∑∑∑∑= ④0001

10q q p q q p K ∑∑∑∑=

5.商品销售量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是:(甲)商品销售量;(乙)单位商品价格。产品生产量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是:(丙)产品生产量;(丁)单位成品成本 ( )

①甲、乙 ②甲、丁 ③乙、丙 ④乙、丁

6.商品零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上涨2%,则商品零售额增长 ( )

①10% ②7% ③3% ④7.1%

7.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商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价格未变,而总产值增长了15%,则产品产量指数为 ( )

①115% ②15% ③100% ④180%

8.某企业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50%,产品产量综事指数为125%,则产品单位成本增长了

( ) ①25% ②75% ③120% ④20%

9.若平均工次下降5%,工资总额增长10%;则职工人数 ( )

①增长15% ②增长5% ③下降15% ④增长15.79%

10.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5%,则生产总费用 ( ) ①增加 ②减少 ③没有变化 ④不能确定

11.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了25%,由于各企业

产量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了20%,则该公司总的成本指数为

( )

①105% ②95% ③90% ④160% 12.拉氏价格综合指数的公式是

( )

1011q p q p ∑∑ ②0001q p q p ∑∑ ③101

1q p q p ∑∑ ④0

001q p q p ∑∑

13.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其计算的基础是

( )

①数量指数 ②质量指数 ③综合指数 ④个体指数 二、多项选择题

1.某企业1986年三种不同产品产量为1985年的120%,这个指数是 ( ) ①个体指数 ②总指数 ③总量指标指数 ④质量指标指数 ⑤动态相对数 2.某公司三种不同产品的产际产值为计划产值的105%,这个指数是 ( ) ①个体指数 ②总指数 ③动态相对数 ④数量指标指数 ⑤质量指标指数 3.某商场第二季度全部商品销售量为第一季度的96%,这个相对数是 ( ) ①季节指数 ②综合指数 ③动态相对数 ④数量指标指数 ⑤静态相对数 4.指数的作用包括

( )

①综合反映事物的变动方向 ②综合反映事物的变动程度

③利用指数可以进行因素分析 ④研究事物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 ⑤上述四个方面都包括 5.要反映某地区工业产品产量报告期比基期的增长情况,编制产量指数时( )

①必须用基期价格用同度量因素 ②必须用报告基期价格用同度量因素 ③既可用基期又可用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 ④可以用不变价格用同度量因素 ⑤可结合具体研究目的确定同度量因

6.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 ) ①平衡作用 ②权数作用 ③稳定作用 ④同度量作用 ⑤比较作用 7.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数的有 ( ) ①职工人数指数 ②劳动生产率指数 ③商品销售额指数 ④价格指数 ⑤产品成本指数 8.加权平均数指数

( )

①只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来使用 ②其计算公式与综合指数公式可以互相推导

③不仅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来使用,其本身也有独立的应用价值

④虽然与综合指数具有变形关系,但两者意义完全不同 ⑤与综合指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9.指数因素分析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 )

①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 ②相对指标变到因素分析

③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 ④简单现象因素变动分析 ⑤复杂现象因素变动分析 10.指数体系中

( )

①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的乘积 ②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的代数和

③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它的因素指数引起的绝对增减额的代数和 ④存在相对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 ⑤存在绝对额变动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 11.指数体系同度量因素固定期的选择标准是 ( )

①经济意义上的合理 ②数学关系式的成立 ③计算方法上的简便 ④容易得到计算资料 ⑤绝对分析

和分析不致发生矛盾

12.平均指数体系中包括的各指数是 ( )

①可变构成指数 ②固定构成指数 ③构成影响指数 ④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⑤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13.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①指数公式中的同度量因素必须固定起来 ②只有用平均指标指数才能进行因素分析

③平均指标指数体系中的3个指数中,人有两个反映的是平均指标的变动程度 ④如果物价上涨22%,则现在一元钱只值原来0.8元

⑤以不变价格计算的总产值指数,可以反映产品量的综合变动,而不能反映产品价值水平的变动 14.已知原材料消耗总额等于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耗量、单位原材料价格三者的乘积,在进行因素分析时

( )

①若编制产量指数、单耗、单位原材料价格都视为质量指标

②若编制单耗指数,产量视为数量指标而单位原材料价格视为质量指标 ③若编制单位原材料价格指数,产量、单耗都视为数量指标 ④若编制单耗指数,产量、单位原材料价格都视为质量指标 15.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

( )

①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②数量指标数以报告期质量质标为同度量因素 ③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④质量指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⑤只要质量指标数和数量指标数的同度量因素采用不同时期即可。 三、填空题

1.根据指数的总体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和( );按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和( )。

2.同度量在素的综合指数中起两个作用,即( )和( )。

3.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现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 )方面,而且还能在( )方面反映。

4.在综合指数中被研究因素称为( );被固定的因素称为( )。

5.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在( )条件下,存在变形关系,即在( )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可变成综合指数;在( )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可变成综合指数。

6.指数因素分析法按照其对象的特点不同可分为( )和( )。

7.若综合指数包括两个以上因素时,要一以一地确定( )、( )和( )。若综合指数是

1

01

1q p q p ∑∑,,则其算术平均数为( )。其调和平均指数为( ),若综合指数为0010q z q z ∑∑,

则其算术平均数为( ),其调合平均数指数为( )。

8.平均指标数又称 ( ),它可以分解为( )指数和( )指数。平均指标数包括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 )变动的影响,一是( )变动的影响。

9.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相当规模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

10.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的选择,首要的标准是( ),其次才是( )的成立,指数体系中指数间的数量等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总量指

厦门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单选题 1、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 A ) A .经常性抽样调查 B.必要的统计报表 2、考虑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 .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劳动生产率 3、某地区抽取3个大型钢铁企业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4、下列这组数列15,17,17,18,22,24,50,62的中位数是(C )。 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贝刑关系数越( 接近+1 B 接近-1 接近0 8、假定其他变量不改变,研究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是( 9、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 8元,12元,则两个企业职 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A ) 10、( C 。是标志的承担者。 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 D.周期性普查 D.所有制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A.17 B.18 C.20 5、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平均差 &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A. C. D.22 C. B. D. 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 组数多少不同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7、 A.偏相关 B.正相关 C.完全相关 D.复相关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 一样的 D.无法判断

11、 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 A.年龄 B.学历 C.民族 D.性别 12、 某商品价格上涨了 5%,销售额增加了 10%,则销售量增加了( C ) A. 15% B. 5.2 % C. 4.8 % D. 2 % 13、某变量数列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 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是 480,则该组 的组 中值应为(D )0 B.时间和指标数值 C.时间和次数 20、现象总体中最普遍出现的标志值是( A ) A.变量 B.总体 C.总体单位 D.指标 A. 490 B. 500 C. 510 D. 520 14、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所配合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使( B )0 无 (Y -Y?)2 为最小 送(Y -Y?) = 0 A S (Y -Y ) = 0 C 送(Y -Y )为最小 15、 以下不是统计量特点的是( A.不确定 B.已知 16、 不属于专门调查的有(A A.统计年报 B.抽样调查 C.未知 C 普查 17、 今有N 辆汽车在同一距离的公路上行驶的速度资料, Z xf B. ----- Z f C 旦 C 7 x D.不唯一 D.典型调查 m 表示路程,x 表示速度, ) D. 18、 抽样推断的特点有(B )0 A.事先人为确定好样本 C.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9、 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D.事先无法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A.变量和次数 D.主词和宾词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频数 2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C A.之和 B.之差 C.之积 D.之商 22、平均指标不包括(A ) 0 A.标准差 B.调和平均数

热力统计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pV nRT, 由此易得 1 V nR 1 V p TV T , 1 _p nR 1 P 彳V 两 T , 1 _V 1 nRT 1 T V p T V p 2 P 1.2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 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 及等温压缩系数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 lnV = odT 町 dp 如果 1 T [,试求物态方程 T p V V T, p , 其全微分为 V dV dT T p —dp. p T 全式除以V ,有 dV 1 V V V T 1 V dT dp. P V p T 解:以T, p 为白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1 ) 1.1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 ,压强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 (1) (2) (3)

根据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T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 dV V dT T dp. (2 ) 上式是以T, p为白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有 lnV dT T dp . 1 右一, T 1 一,式(3)可表为 T p 1 1 lnV —dT —dp . T p 选择图示的积分路线,从(T o, p o)积分到相应地体 P T, p o ,再积分到 (3 ) (4 ) (T, p), 积由V。最终变到V ,有 ln V=ln T V o T o ln卫 P o pV P o V o T T o (常量),

式(5)就是由所给1, T [求得的物态方程。确定常量C需要 T P 进一步的实验数据。 1.3 在0°C和1p n下,测得一铜块的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分别为4.85 10 5K1和T 7.8 107p n 1.和T可近似看作常量,今使铜块加热至10°C。问: (a)压强要增加多少P n才能使铜块的体积维持不变?(b)若 压 强增加100 P n,铜块的体积改变多少? ^解:(a)根据1.2题式(2),有 空dT T dp. V (1)上式给出,在邻近的两个平衡态,系统的体积差dV,温度差dT和 压 强差dp之间的关系。如果系统的体积不变,dp与dT的关系为 dp —dT. (2) T 在和T可以看作常量的情形下,将式(2)积分可得 p2 p1 — T2 T1 . (3 ) T 将式(2)积分得到式(3)首先意味着,经准静态等容过程后,系统在初态和终态的压强差和温度差满足式(3)。但是应当强调,只要初态V, T和终态V, T2是平衡态,两态间的压强差和温度差就满足式(3)。这是因为,平衡状态的状态参量给定后,状态函数就具有确定值,与系统到达该状态的历史无关。本题讨论的铜块加热的实际过程一般不会是准静态过程。在加热过程中,铜块各处的温度可 以不等,铜块与热源可以存在温差等等,但是只要铜块的初态和终态是平衡态,两态的压强和温度差就满足式(3)。 将所给数据代入,可得 5 4.85 10 5 P2P17.8 10 7 10 622 p n .

南开大学2011年统计学试卷(A卷)汇总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10级《统计学》 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学号: 姓名: 专业: 年级: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共计10分,将答案写在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对某地区商业网点的从业人员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 ) A .商业网点的所有从业人员 B .每一个商业网点 C .所有商业网点 D .每一个从业人员 2. 下列分组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 A .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 B .学生按成绩分组 C .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3. 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 .意义不同 B .计算条件不同 C .计算结果不同 D .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4. 某种产品产量1995年比1994年增长了10%,1996年比1994年增长了15%,1996年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 ( ) A .(115%÷110%)-1 B .115%÷110% C .(115%×110%)-1 D .15%÷10% 5. 工人的平均工龄第一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 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 ) A .8年 B .7.55年 C .32.5年 D .7.8年 6. 某企业2001年产量比2000年增长了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则该厂年产品成本( ) A .减少了 B .增加了 C .不变 D .同比 7.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甲车间:件件,.65 70==σx ,乙车间: 件件, 6.3 90==σx ,请问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比较大? ( )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 .两个车间一样大 D .无法做比较 8.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 A .(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

统计学试题库带大题的

统计学试题库带大题的 统计学期末必看题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 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 A、从质到量 B、从量到质 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东南大学统计学试卷

《统计学》试题(答案) 姓名学号得分 一.释下列概念: 1. 相对指标 2. 统计指数 3. 平均指标 4. 报告期 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一种特殊的相对数,用以反映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完成某种经济活动并且报告活动成果的时期 二. 填空: 1.统计一词含有__统计工作__、__统计资料_ 和__统计学__三层含义。 2.统计分组标志分为__品质标志_和__数量标志__两种。 3.总量指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可以分为_总体单位总量_ 和_总体标志总量,按其指标所 示的时间状况可以分为_时期指标__ 和__时点指标_,外贸商品收购额为_时期指标_,实际利用外贸总额为_时期指标_。 4.动态平均分析指标有_平均发展水平_、_平均发展速度_和_平均增长速度_三种。 三.单项选择题: 1. 将对比基数抽象为10时,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称( 2 ) (1)系数(2)成数(3)倍数(4)百分数 2. 下列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2) (1)国民生产总值(2)人均粮食拥有量(3)单位产品成本(4)劳动生产率。 3. 反映总体某一指标的绝对离散程度的是( 1 ) (1)全距(2)标志变异系数(3)回归标准差(4)相关系数 4.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提5%,实际提8%,则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 4)。 (1) 160%(2) 128%(3) 108%(4) 103% 5. 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 4)之和。 (1) 中间投入十增加值 (2) 总消费十总投资十出口 (3) 折旧十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营业盈余 (4)居民消费十社会消费十固定资产投资十库存增加十净出口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厦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中试卷1

以下解题过程可能需要用到以下数据: (1)0.8413,(1.28)0.9000,(1.65)0.9500,(2)0.9772,(2.33)0.9900Φ=Φ=Φ=Φ=Φ= 计算(总分100,要求写出解题步骤) 1.(8分)已知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P(A)=0.3, P(B)=0.4。 求()P AB 和()P A B ?。 2.(10分)一个坛中有4个黑球2个白球, 先后取球两次。第一次从该坛中任取一只球,察看其颜色后放回, 同时放入与之颜色相同的2个球, 然后第二次再从该坛中任取一只球。 (1). 问第二次取出的是白球的概率为多少? (2). 若已知第二次取出的是白球, 问第一次所取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3.(10分)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12,(), 01,0,c x x f x x x -<≤??=<≤???其它 , 其中c 为未知常数. (1). 求c 的值. (2). 求()1/23/2P X <<. 4. (10分) 设某厂生产的灯泡寿命服从正态分布2(1200,50)N (单位:小时)。 (1)求该厂灯泡寿命超过1136小时的概率; (2)若购买该厂灯泡5只,则其中至少2只灯泡寿命超过1136小时的概率是多少? 5.(18分)设随机变量X ,Y 相互独立同分布, 其概率密度函数均为 1,03,()30,x f x ?<

热力统计学的第一章的答案详解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和等温压缩系数κT 。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pV nRT = (1) 由此易得 11 ,p V nR V T pV T α???= == ? ??? (2) 11 ,V p nR p T pV T β???= == ? ??? (3) 2111 .T T V nRT V p V p p κ???????=-=--= ? ? ???????? (4) 1.2 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 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α及等温压缩系数κT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 ()ln T V =αdT κdp -? 如果11 ,T T p ακ== ,试求物态方程。 解:以,T p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V V T p = 其全微分为 .p T V V dV dT dp T p ?????? =+ ? ? ?????? (1) 全式除以V ,有 11.p T dV V V dT dp V V T V p ??????=+ ? ??????? 根据体胀系数α和等温压缩系数T κ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

. T dV dT dp V ακ =-(2)上式是以,T p为自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有 () ln. T V dT dp ακ =- ?(3)若11 , T T p ακ ==,式(3)可表为 11 ln. V dT dp T p ?? =- ? ?? ?(4) 选择图示的积分路线,从 00 (,) T p积分到()0 ,T p,再积分到(,T p),相应地体 积由 V最终变到V,有 000 ln=ln ln, V T p V T p - 即 00 p V pV C T T ==(常量), 或 . pV CT =(5)式(5)就是由所给11 , T T p ακ ==求得的物态方程。确定常量C需要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试卷有答案

1 财经大学 11-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B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 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同类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分别是50元和60元,则两个企业 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 A.乙大于甲 B.甲大于乙 C.甲乙相等 D .无法判断 2.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0)(=∑-f x x B .0=-∑f x x C .0)(2=-∑f x x D. min )(=-∑f x x 3. 某地区人均国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2年增长45%,每增降1%的绝对值为135元,则( )。 A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共增6075元 B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共增1350元 C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每年递增9% D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0% 4. 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其实际数据计算算术平均数时,通常假定( )。 A .各组数据在组是均匀分布的 B .各组次数相等 C .各组数据之间没有差异 D. 各组数据次数不等 5.在分组时,凡遇到某一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该值不需归入任何一组 6. 一组数25,27,29,30,32,34的中位数值是 ( )。 A .29 B .29.5 C .30 D.不存在 7. 某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点,今有甲,乙、丙、丁四人情况是:甲10月31日夜10点出生,乙10月31日夜11点去世,丙10月31日夜12点半出生,丁11月1日1点去世。调查员登记时,下列说确的是 ( ) A .甲登记、乙不登记 B .甲不登记、丁登记 C .甲登记、丙登记 D .乙登记、丁不登记 8.有效性是指( )。 A .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 .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 .随着n 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 .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9. 根据月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之和为( )。 A .400% B .100% C .1200% D .800% 10.如果11p q 、分别代表报告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00p q 、分别代表基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运用公式1101 p p q k p q = ∑∑编制的指数称为 ( )。 A .拉氏价格指数 B .拉氏销售量指数 C .帕氏价格指数 D .帕氏销售量指数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2.凡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质量指标。( ) 3.简单分组涉及总体的某一个标志,复合分组则涉及总体两个以上的标志。因此,将两个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 4.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相等,则各期逐期增长量一定相等( ) 5.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总是相同的。( )

厦门大学统计学考研86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重难点名校真题答案与考试真题

厦门大学统计学考研86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重难点、名校真题答案与考试真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考试重难点与名校真题答案(茆诗松第二版)由群贤厦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辅导经验,组织教学研发团队与厦门大学优秀研究生合作整理。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厦门大学考研同学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考试重难点与名校真题答案全书编排根据厦门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第二版) 本资料旨在帮助报考厦门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厦大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经典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为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

统计系:071400统计学(理学)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统计学(理学) 适用科目: 86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内容详情 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Part 1 - 考试重难点与笔记: 通过总结和梳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第二版)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该部分通过归纳各章节要点及复习注意事项,令考生提前预知章节内容,并指导考生把握各章节复习的侧重点。 Part 2 - 教材配套课后/经典习题与解答 针对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第二版)课后/经典习题配备详细解读,以供考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做到对厦大考研核心考点及参考书目内在重难点内容的深度领会与运用。

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套

2011年12月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对单项数列,其满足左偏斜分布时有( )。(X为均值) A. B. C. D. 2.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主要采取() A. 综合指数形式 B. 算术平均形式 C. 调和平均形式 D. 固定构成指数形式 3. 红星企业的2010年的产值比去年上升了8%,则8%为() A. 平均数指标 B. 总量指标 C. 相对数指标 D. 离散指标 4.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钟的产品进 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5.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物价指数()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 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7. 根据各年的月份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其平均数为() A. 100% B. 1200% C. 120% D. 400% 8.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相对指标 C. 总量 指标 D. 变异指标 9.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10. 如果调查对象之中包含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种情 况应用()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普查 D. 统计报表 11. 某连续性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 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260 B. 215 C. 230 D. 185 12. 当已知时,总体均值μ的1-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13. 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14. 若已知是的3倍,

统计学题库答案

单选 问题: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3 )。 选项一:企业的投资与产出 选项二:居民的收入与存款 选项三:电视机产量与西红柿产量 选项四:商品销售额与商品销售价格 问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指(3 ) 选项一: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选项二: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选项三: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选项四: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问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2 )。 选项一:10.0% 选项二:7.1% 选项三:7.0% 选项四:7.2% 问题: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3 ) 选项一:都有可能被接受 选项二:都有可能不被接受 选项三:只有一个被接受而且必有一个被接受 选项四:原假设一定被接受,备择假设不一定被接受 问题:小王收集了1978年以来历年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额的资料,如果要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2 ) 选项一:直方图

选项二:散点图 选项三:饼图 选项四:折线图 问题:若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为0,则直线相关系数( 3 )。 选项一:r=1 选项二:r=-1 选项三:r=0 选项四:r 无法确定 问题: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95%,则表示( 4 )。 选项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 选项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下跌了 选项三: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上涨了 选项四: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下跌了 问题:某连续变量数列末位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相邻组组中值为170,则末位组中值为( 1 )。选项一:230 选项二:200 选项三:210 选项四:180 问题:若两变量的r=0.4,且知检验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 选项一:40%的点都密集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 选项二:40%的点低度相关 选项三:两变量之间是正相关 选项四:两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问题:下列指标中包含有系统性误差的是(1 ) 选项一:SSA 选项二:SSE

厦门大学《高等代数》期末试题及答案(数学系)

10-11学年第一学期厦门大学《高等代数》期末试卷 厦门大学《高等代数》课程试卷 数学科学学院 各 系 2010 年级 各 专业 主考教师:杜妮、林鹭 试卷类型:(A 卷) 2011.1.13 一、 单选题(32 分. 共 8 题, 每题 4 分) 1) 设b 为 3 维行向量, 123123 V {(,,)|(,,)} x x x x x x b == ,则____。C A)对任意的b ,V 均是线性空间;B)对任意的b ,V 均不是线性空间;C)只有当 0 b = 时,V 是线性空间;D)只有当 0 b 1 时,V 是线性空间。 2)已知向量组 I : 12 ,,..., s a a a 可以由向量组 II : 12 ,,..., t b b b 线性表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 A)若向量组 I 线性无关,则s t £ ;B)若向量组 I 线性相关,则s t > ; C)若向量组 II 线性无关,则s t £ ;D)若向量组 II 线性相关,则s t > 。 3)设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 中未定元个数为 n ,方程个数为m ,系数矩阵 A 的秩为 r ,则____。 D A)当r n < 时,方程组AX b = 有无穷多解; B) 当r n = 时,方程组AX b = 有唯一解;C)当r m < 时,方程组AX b = 有解;D)当r m = 时,方程组AX b = 有解。 4) 设 A 是m n ′ 阶矩阵,B 是n m ′ 阶矩阵,且AB I = ,则____。A A)(),() r A m r B m == ;B)(),() r A m r B n == ;C)(),() r A n r B m == ; D)(),() r A n r B n == 。 5) 设 K 上 3 维线性空间 V 上的线性变换j 在基 123 ,, x x x 下的表示矩阵是 111 101 111 ?? ?÷ ?÷ ?÷ è? ,则j 在基 123 ,2, x x x 下的表示矩阵是____。C A) 121 202 121 ?? ?÷ ?÷ ?÷ è? ; B) 1 2 11 22 1 2 11 0 11 ?? ?÷ ?÷ ?÷ è? ; C)11 22 121 0 121 ?? ?÷ ? ÷ ?÷ è? ;D) 1 2 1 2 11 202 11 ?? ?÷ ?÷ ?÷ è? 。 6) 设j 是 V 到 U 的线性映射,dim V ,dim U n m == 。若m n < ,则j ____。B A)必是单射; B)必非单射; C)必是满射;D)必非满射。

热力统计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和等温压缩系数 κT 。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pV nRT = (1) 由此易得 11 ,p V nR V T pV T α???= == ? ??? (2) 11 ,V p nR p T pV T β???= == ? ??? (3) 2111 .T T V nRT V p V p p κ???????=-=--= ? ? ???????? (4) 1.2 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 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α及等温压缩系数κT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 ()ln T V =αdT κdp -? 如果11 ,T T p ακ== ,试求物态方程。 解:以,T p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V V T p = 其全微分为 .p T V V dV dT dp T p ?????? =+ ? ? ?????? (1) 全式除以V ,有 11.p T dV V V dT dp V V T V p ??????=+ ? ???????

根据体胀系数α和等温压缩系数T κ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 .T dV dT dp V α κ=- (2) 上式是以,T p 为自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有 ()ln .T V dT dp ακ=-? (3) 若1 1,T T p ακ==,式(3)可表为 11ln .V dT dp T p ?? =- ???? (4) 选择图示的积分路线,从00(,)T p 积分到()0,T p ,再积分到(,T p ),相应地体 积由0V 最终变到V ,有 000 ln =ln ln ,V T p V T p - 即 000 p V pV C T T ==(常量), 或 .pV CT = (5)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库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库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6、全国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平均指标。() 7、如果两个数列的全距相同,那么它们的离散程度就完全相同。() 8、平均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9、同度量因素就是将复杂经济总体中不同度量的事物转化为同度量事物的媒介因素。() 10、抽样误差之所以能得到控制,是因为可以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 11、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12、据拉氏公式计算指数,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3、在三种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典型调查最好,重点调查次之。() 14、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则称为正指标。() 15、如果时间数列各期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应配合直线。()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它包括:A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 B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C数据资料的搜集手段 D事物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E抽象的数量规律 2、要对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结构进行调查,适宜的调查方式是:A非全面调查 B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 3、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实际产值为亿元C职工人数为10万人D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 E机器台数为750台 4、在按工人工种分组的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这样的分组叫: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对资料再分组 D平行分组体系 E复合分组体系 5、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比较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 6、通过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B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C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异程度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7、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五次人口普查,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11年,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18年,第三次与第 四次间隔8年,第四次与第五次间隔10年,这种调查是: A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专门调查 E定期调查 8、抽样调查与其它非全面调查相区别的主要特点有: A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B专门调查 C可以计算抽样误差 D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E调查资料时效性强 9、时间序列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A绝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时点序列 E平均数时间序列 10、200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甲地区为乙地区的128%,这个指数是: A总产值指数 B产量指数 C动态指数 D静态指数 E价格指数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十七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的代表作《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统计学说的诞生。 2、调查表一般分为单一表和_______。 3、正确地确定_______和任务是一切统计调查的最重要的问题。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 5、计划任务的下达有的按全期累积完成总量,有的按计划期末达到的水平,因此,计划的检查相应的有_______和水平法两种。 6、在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是绝对数的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数或______的对比。 7、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两个平均数是_______。 8、时间数列中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一个是现象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现象的________。 9、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______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0、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缺少总体标准差资料时,可以用______标准差来代替。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统计学》复习题(下)答案教学内容

《统计学》复习题(2015下)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原理》课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考虑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 ) A . 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 劳动生产率 D.所有制 2、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B )。 A.差异性 B.同质性 C.大量性 D.社会性 3、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D ) A. 100% B. 120% C. 400% D. 1200% 4、某地区抽取3个大型钢铁企业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C )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5、某表厂为了解手表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 D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6、假定其他变量不改变,研究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是( A ) A.偏相关 B. 正相关 C.完全相关 D.复相关 7、下列这组数列15,17,17,18,22,24,50,62的中位数是( C )。 A.17 B.18 C.20 D.22 8、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越( C )。 A 接近+1 B 接近-1 C 接近0 D 接近∞

9、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6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A )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一样的 D. 无法判断 10、( C )是标志的承担者。 A. 变量 B.总体 C.总体单位 D.指标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 A. 年龄 B. 学历 C. 民族 D. 性别 12、某商品价格上涨了5%,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量增加了( C ) A. 15% B. 5.2 % C. 4.8 % D. 2 % 13、某变量数列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是480,则该组的组中值应为(D )。 A 490 B 500 C 510 D 520 14、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所配合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使( B )。 A ∑=-0)(Y Y i B ∑ -2)?(Y Y i 为最小 C ∑-)(Y Y i 为最小 D 0)?(=-∑Y Y i 15、以下不是参数特点的是( D ) A.确定 B.已知 C.唯一 D.不唯一 16、不属于专门调查的有( A ) . A. 统计年报 B.抽样调查 C.普查 D.典型调查 17、今有N 辆汽车在同一距离的公路上行驶的速度资料,m 表示路程,x 表示速度,确定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速度的平均数公式是( C ) A. x N ∑ B. xf f ∑∑ C. 1 N x ∑ D. m m x ∑∑ 18、一个统计总体( D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19、某灯炮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采用( D )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20、现象总体中最普遍出现的标志值是( A )

热力统计学第一章答案

(1) 第一章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1.1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 ,压强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1.2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 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 及等温压缩系数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 lnV = a dT K dp 如果 —,T 1 ,试求物态方程 T P 解:以T, p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V V T, p , 其全微分为 V V dV dT dp. T p P T 全式除以V ,有 dV 1 V 1 V , dT dp. V V T p V p T pV n RT, 由此易得 1 V V T nR P PV 1 〒, 1 P nR 1 P T V PV T , 1 V 1 nRT 1 V P T V 2 P p (1) (2) (3) (4)

pV CT. (5) 根据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T 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 上式是以T, p 为自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 lnV dT T dp . 若 1 , T 1 ,式(3)可表为 T P 1 1 lnV -dT dp . T p 选择图示的积分路线,从(T 。,p 。)积分到T, p 。,再积分到( 相应地体 积由V 。最终变到V ,有 f V C (常量), dV V dT T dp. (2) 有 (3 ) (4 ) ln V =ln T V 。 T 。 In _p P 。

式(5)就是由所给 丄,T 1求得的物态方程。 确定常量C 需要 T P 进一步的实验数据。 1.3 在0O C 和1p n 下,测得一铜块的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分 别为 4.85 10 5K 1和 T 7.8 107p n 1.和T 可近似看作常量,今使铜 块加热至10o C 。 问: (a )压强要增加多少P n 才能使铜块的体积维持不变? (b )若压 强增加100 P n ,铜块的体积改变多少? 鈔解:(a )根据1.2题式(2),有 强差dp 之间的关系。如果系统的体积不变,dp 与dT 的关系为 dp 一dT. T 在和T 可以看作常量的情形下,将式(2)积分可得 将式(2)积分得到式(3)首先意味着,经准静态等容过程后,系统 在初态和终态的压强差和温度差满足式(3)。但是应当强调,只要 初态 V, T 和终态V, T 2是平衡态,两态间的压强差和温度差就满足 式(3)。这 是因为,平衡状态的状态参量给定后,状态函数就具有 确定值,与系统到达该状态的历史无关。 本题讨论的铜块加热的实 际过程一般不会是准静态过程。 在加热过程中,铜块各处的温度可 以不等,铜块与热源可以存在温差等等,但是只要铜块的初态和终态 是平衡态,两态的压强和温度差就满足式(3)。 将所给数据代入,可得 4.85 10 5 …… P 2 P 1 T 10 622 p n . 7.8 10 因此,将铜块由O o c 加热到10o C ,要使铜块体积保持不变,压强要增 dV V dT T dp. 上式给出,在邻近的两个平衡态,系统的体积差 (1) dV ,温度差dT 和压 (2) P 2 P 1 —T 2 T 1 T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