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法律关系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新闻法律关系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收稿日期] 2005-01-28

[作者简介] 罗万里(1967-),男,湖南衡南人,南华大学讲师。

第6卷第2期2005年4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 ty(Social Science Edi tion)Vol.6No.2Apr.2005

新闻法律关系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罗 万 里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 要] 新闻法律关系是新闻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但在学术界,人们对之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新闻法律关系与新闻社会关系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它是新闻法律规范调整新闻社会关系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新闻法律关系又反映新闻法的特质,不同于其它法律关系。文章试从新闻法律关系的概念、类型、主体、内容和权利冲突救济诸方面阐释新闻法律关系的基本问题,尝试构建系统的新闻法律关系基本理论。

[关键词] 新闻法律关系; 基本理论; 概念; 分类; 特征

[中图分类号] D 92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755(2005)02-0066-06 在我国大陆,新闻法学方兴未艾,新闻法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侵权问题上。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新闻言论自由这一宪法基本权利的法制建设,大众新闻传播日新月异的变化迫切要求新闻法治。加强新闻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创立新闻法学基本理论体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就新闻法律关系的概念、类型、主体、内容、特征和权利冲突救济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尝试构建系统的新闻法律关系基本理论。一 新闻法律关系的概念界定

新闻法律关系的概念是新闻法律关系理论的开端和基础。在中国大陆,新闻法理学研究刚刚起步,学界对新闻法律关系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并不多见。在较早以新闻法部门法学命名的学术著作中并没有对新闻法律关系的概念作出阐述。[1]

近年来,新闻法学界开始对新闻法律关系的概念进行界定。如,/新闻法律关系是指由新闻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当事人在新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0。[2]

又如,/新闻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现为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的一种思想社会关系0

[3]

等。这些关于新闻法律关系概念的

观点是法理学上法律关系概念理论在新闻法学中的应用,基本理论方向是正确的。

本文尝试将新闻法律关系表述为:新闻法律关系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经新闻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国家机关相互之间、国家与新闻传播者之间、国家与公民之间、新闻传播者与新闻受众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含义如下:

第一,新闻法律关系是新闻法对一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法律调整是从法的运行角度阐明法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所发挥的作用,它具有规范性、过程性和结果性。新闻法调整是用新闻法规范将新闻传播活动参加人的行为纳入新闻法规则和秩序的范围内实现新闻法价值、原则和秩序的过程。因此,它是以规范为依据,以价值为指归的过程。

/法律关系是由法或依法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有两种情况:一是特定的主体之间依据现存法律规范而形成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二是已存在某种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后由国家机关以法律、法规、政令或判决的形式加以确认。0[4]第一种情况,实际上为法律规范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加以预设,对应当发生、预期发生和期待发生的社会关系,由法律规范作出事先设定,该类社会关系与相应的法律关系同时形成,并因法律关系而形成,这种预设性调整是法律的规范作用的体现。中国的新闻社会关系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我们需要适时应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迁对新闻社会关系作出新的建构;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遵循法治目标对新闻社会关系作出法律规范上的预设,将新闻法的价值、原则和法治诉求纳入新闻法规范之中,使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们接受新闻以及法的时代价值和原则,引导人们过上新闻法治生活。因此,新闻立法势在必行,立新闻良法势在必行,无新闻法或无新闻良法则新闻社会关系不能充分及时地吸纳时代精神,意识形态上的霸权话语和新闻传播上的舆论一律就不能被现代精神所归化,新闻信息自由就不能实现。新闻法律规范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预设作为规范性前提、动态性过程和多重性结果,自始至终发挥着对新闻社会关系的引导性调整。第二种情况实际上是法律规范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基本社会事实合法性的承认。法律关系是依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合法性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与对应的法律规范具有规范依据和价值指归上的适恰性时,则法律规范对此予以肯定。

第二,新闻法律关系是新闻法对一定社会关系调整后所结成的特定法律关系的总和。新闻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人们围绕新闻传播活动而发生的各种新闻传播社会关系,这个调整对象和范围是特定的,它构成新闻法这一部门法的基础。新闻传播活动的一般主体是新闻传播者和受众,但围绕新闻传播所发生的新闻传播社会关系的主体则不仅限于这二者。无论是从新闻传播社会关系的法律化看,还是从新闻传播法律的社会化看,国家、社会、自然人(非受众意义上的)也都是新闻传播社会关系的主体。这些主体结成的新闻法律关系的形式包括:国家新闻立法法律关系、新闻行政执法法律关系、新闻传播者与受众法律关系、新闻传播者与自然人(非受众)法律关系等。这些基本的新闻法律关系内容丰富,构筑成新闻法律关系的体系。

第三,新闻法律关系是当事人因新闻传播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新闻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必因新闻传播而发生。为实现新闻自由而制宪,新闻立宪承载着国家(立宪机构)与公民之间的权力与职责、权利与义务关系;新闻行政机关执行新闻法与行政相对人(新闻传播者和受众)构成新闻行政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力与职责、权利与义务关系;新闻传播者从事新闻传播活动与受众、非受众自然人(或法人)构成内容丰富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些权利义务关系由新闻法所规定,在当事人之间按照正义原则公平地分配。

二新闻社会关系与新闻法律关系的比较研究

按照一般法理,新闻社会关系是新闻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而新闻法律关系是新闻法调整的结果。/作为法律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与经过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即法律关系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因为前者是种概念;后者是属概念,某个法律只能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对于这个特定的社会关系来说,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千变万化的,对它进行调整的法律规范不可能穷尽它调整对象的每一点,作为该法律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只有受该法律的法律规范调整部分才是法律关系,未被调整的部分恐怕还不能叫做法律关系。0[5]由此可见,新闻社会关系与新闻法律关系是既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个范畴。

新闻社会关系和新闻法律关系同为社会关系,但二者有根本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性质不同。新闻社会关系是一种新闻社会事实,它是人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人们对新闻自由的主体诉求,它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传播事实关系。只有当新闻社会关系受到新闻法调整之后,才能上升为新闻法律关系。而新闻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之所以属于思想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就在于根据法律规定而结成的权利(权力))))义务关系。这也说明法律关系不同于其他思想社会关系或其他上层建筑。0[6]法律的国家意志在法律调整新闻社会关系时对具体的参加者意志发挥作用。因此,新闻社会关系增加了/国家意志0的属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第二,法理意义不同。一般而言,新闻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体因新闻传播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既存的事实上的社会秩序。哈耶克指出,所有的社会秩序不是生成的就是建构的。在这里,/生成的0秩序是指/自生自发的秩序0,/建构的0秩序是指人造的秩序。[7]不论是自生自发的秩序(关系),还是建构的秩序(关系),对新闻社会关系而言都是法理学意义上的,或者可以说它是立法意义上的,它为法理学提供了实证对象和意义结构,为立法提供了社会事实基础。但是,新闻法律关系则不同,它是法律适用意义上的,经过新闻立法,新闻法律、法规将之/创造0出来,并予以实施。当出现一定的新闻法律事实时,法律规范作用于特定的新闻社会关系并在特定的新闻关系主体间产生特定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新闻法律关系遂告形成。

第三,内容和范围不同。新闻社会关系与新闻法律关系同为社会关系,具有内容和范围上的一致性,但二者在内容和范围上又有不同,表现为:从内容上看,新闻法律关系规定了特定新闻关系主体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经由新闻法调整的结果,具有显著的国家意志性与当事人意志性相统一的特征;从范围上看,新闻法并不对所有的新闻社会关系作出调整,只是根据立法文本对其基本的、主要的部分进行调整,因此,新闻法律关系的范围比新闻社会关系的范围要小。

第四,与新闻法的关系不同。新闻社会关系是新闻法调整的对象,但不是所有的新闻社会关系都是新闻法调整的对象。新闻法律关系是新闻法调整的结果,而且所有的新闻法律关系都是新闻法调整的结果。

新闻社会关系与新闻法律关系同为社会关系,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表现在:

第一,适用上的对位性。新闻社会关系是人们以新闻传播活动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属于社会事实的范畴。新闻法律关系是合法性社会关系,具有符合法律规范的特质。此二者之间的对位性可以用法律与事实对位的两种学说来解释。/对应反映说认为应当把业已确立的规范去适合于所发现的事实,而法律摹仿说则是一种以话语为核心的理论,用瑞士一位年轻的人类学家弗兰兹#冯#班德)))白克曼(Franz Von Benda)))Beckmann)的话说,它把审判视为在一般律令(不论如何表述)的条件语式(if)))then idion)与具体案件(不论如何论证)的因果语式(as)))therefore)之间来回运动的过程。0[8]对应反映说或法律摹仿说都可以为我们理解的法律适用,特别是司法中的法律适用提供肯定性启示。新闻社会关系与新闻法律关系的对位性,正是通过新闻法适用程序被发现的。

第二,内容上的规定性与规范性。新闻社会关系的内容对新闻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规定性,并呈现顺向的对应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法律关系就是经由新闻法律规范对新闻社会关系的简单摹写,由于新闻法律规范的价值预设以及法律适用主体与新闻社会关系和新闻法律关系主体的异体性,新闻社会关系与新闻法律关系间可能出现逆向对应关系。因此,新闻社会关系与新闻法律关系在内容上是相互融通和可置换的。从新闻社会关系角度而言,它对新闻法律关系起决定作用;从新闻法律关系角度而言,它对新闻社会关系起规范作用。

67

第2期罗万里:新闻法律关系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第三,功能上的主导性和至上性。新闻社会关系和新闻法律关系都是社会关系系统的子系统。从系统功能主义角度而言,社会系统是一个所有相互可接近的沟通行动的综合性系统,所有的社会系统都建立在行动者沟通的基础上。卢曼强调:/社会系统产生变异、选择和稳定的那些过程。0[9]根据王南氵是基于满足人类诸基本需求而推论出的诸活动领域间一般社会结构关系理论,则我们可以将人类需求置于系统功能主义之中进行考察。/诸领域的人类活动虽然都是为了满足人类诸基本需要或需求而进行的,但由于-瓶颈需求.的存在,使得本来因为人类生存所必需而无有高下的各活动领域成为不平等,使得生产满足-瓶颈需求.产品的活动领域获得了一种决定性的地位,成为了一种有权支配其他领域的-中心领域.。这样,中心领域对其它领域的限定关系便构成了诸活动领域的最一般结构关系0。[10]人类行动的结构化结成系统,当两个以上的行动相关联时,社会关系系统就存在。人类的新闻传播行动和人类的法律行动相互关联时,就构成特定的新闻法律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当我们把新闻社会关系看作/中心领域0时,它作为社会事实关系就是起决定作用、主导功能的子系统,新闻法律关系则在总体上顺应着新闻社会关系质态和量态的变迁;当我们把新闻法律关系看作/中心领域0时,它作为社会规范关系就是起引导作用、有至上性功能的子系统,新闻社会关系则在总体上顺应着新闻法律关系质态和量态的变迁。从法的视角观察,前者是立法意义上的,后者则是法的实现意义上的,两者从不同的/中心地位0反映出卢曼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化进化过程。

三新闻法律关系的分类

新闻法律关系是新闻法调整新闻社会关系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法律关系是一个静态的结果。从新闻法学的意义上而言,新闻社会关系受新闻法调整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调整的结果是一个关系体系,也就是说,新闻法律关系是一个法律关系体系。对新闻法律关系可以按不同的标准作出分类。

(一)新闻实体法律关系与新闻程序法律关系

根据内容的不同,新闻法律关系可划分为新闻实体法律关系与新闻程序法律关系。

新闻实体法律关系是指以新闻实体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新闻程序法律关系是指以新闻程序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新闻实体法和新闻程序法是一对相对范畴。鉴于新闻法在部门法中的地位,新闻实体法和新闻程序法的立法例通常采取二合一的法典式。在一部新闻法典中既有新闻实体法律规范,又有新闻程序法律规范。

(二)内国新闻法律关系与涉外新闻法律关系

根据新闻法律关系是否具有涉外因素,新闻法律关系可分为内国新闻法律关系与涉外新闻法律关系。

内国新闻法律关系是指新闻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即主体、客体和内容都是内国的,受内国法律管辖的新闻法律关系。中国大陆现有庞大而复杂的新闻法规、规章和党的新闻政策,但法治化程度低,规范形式有明显缺陷,规范的内容缺乏合理性。特别突出的是,中国大陆新闻传播涉讼的案件主要限于新闻侵权,中国新闻法律规范的司法适用显欠深度和广度,新闻社会关系的法律化程度明显偏低。

涉外新闻法律关系是指新闻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即主体、客体和内容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涉外因素的新闻法律关系。

涉外新闻法律关系是涉外新闻国际社会关系和新闻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下半叶,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各国的新闻传播和信息交流越来越趋向国际化。中国已经/入世0。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5服务总协定6规定,2005年以后,新闻业开放是中国政府的一项义务,这意味着中国涉外新闻传播关系将有长足发展,相应地,涉外新闻法和新闻法律关系必然会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三)新闻宪法法律关系、新闻行政法律关系、新闻刑事法律关系与新闻民事法律关系等

新闻宪法法律关系是指根据宪法规范调整新闻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如,5宪法6第35条规定中国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5宪法6第41条规定公民有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依据这些宪法规范就公民在新闻活动中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和批评建议权等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就是新闻宪法法律关系。

将宪法直接适用于新闻社会关系,并作为解决新闻传播权利冲突的司法依据,这在法治国家已成通例。以美国为例,1791年美国颁布5权利法案6,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司法审查原则,自此,在美国,有关新闻言论自由的案件可直接处于法院的管辖之下,联邦最高法院为此确立了诸项新闻言论自由的原则。

中国对待宪法的态度还不够严肃。第一,通过特别立法将宪法权利司法救济分割到民事、行政或刑事诉讼程序中有降低宪法权利位阶之嫌。如,选举权适用民事或刑事诉讼、集会游行示威权适用行政诉讼、宗教信仰自由适用行政诉讼、男女平等权适用行政赔偿或司法赔偿,且在依国家赔偿法程序时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诉讼机制等等。第二,中国法院对宪法适用长期处于自相矛盾的态度。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明确的文件宣布在司法判决中拒绝适用宪法。1955年7月30日,最高法院在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刑事判决中不宜援引宪法作论罪科刑的依据的复函6中,确认了宪法不得作为刑事判决的法律依据。1986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法(研)复(1986)31号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制作法律文书应如何引用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批复6再次明确拒绝5宪法6作为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直接适用的法律依据。但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88)民他字第1号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雇工合同/工伤概不负责0是否有效的批复6中称/工伤概不负责0不符合宪法规定,这似乎可以看作是对待宪法态度的一点转机。迨至200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2001)法释25号司法解释就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请示的齐玉苓诉陈晓琪案作出了5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6又有新

68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的进展,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在5公报6中第一次直接在/案由0中称为/宪法基本权利纠纷案件0。这是一个转折。之后,宪法司法化问题的讨论热烈展开,至今不衰。另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又通过案例发布的形式承认了中国各级法院直接援引宪法规范作为裁判依据的案例,如,/吴粉女退休后犯罪刑满释放诉上海市长宁区市政工程管理所恢复退休金待遇侵犯社会受益权案0(1996年)、/刘阳诉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二处第八工程公司、罗友敏工伤赔偿案0(1998年)等。[11]中国正在加强法制建设,创设宪政,推进法治进程。/无诉讼即无宪政0,[12]宪法是法,当然具有法的适用性,宪法诉讼就是宪法适用的争议解决机制,这是全在情理之中的事。既然我们设立了民事、刑事、行政司法机构,为什么不能就根本大法设立专门的司法机构呢?中国宪法要成为民权宪法最适宜的司法组织应当是宪法法院,通过借鉴现行法院的裁判机制来解决违宪审查问题。

新闻行政法律关系是指根据行政法律规范调整新闻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中国新闻行政法律规范位阶较低,主要有国务院颁布的5出版管理条例6(2001年)、5音像制品管理条例6(2001年)、5印刷业管理条例6(2001年)等行政法规和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的行政规章。还有不少规范性文件是中宣部发布的。这种法制状况已经严重不适应我国法治建设的要求,新闻立法迫在眉睫。当前,新闻行政领域的立法冲突虽然受到意识形态和政策控制,但仍然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关于新闻出版许可问题。根据5行政许可法6规定,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但目前新闻业的行政许可绝大多数是由行政规章或党的政策作出的,规范文件间的冲突十分突出。在中国,新闻行政法律关系的发展首先在于新闻行政法的完善和发展。

新闻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新闻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如5民法通则6关于自然人人身权利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5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6(1993年)和5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6 (1998年)关于名誉权的特别解释,构成我国新闻民事法律规范的突出部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闻诉讼主要是新闻侵权,尤以名誉侵权为主,相应地,中国新闻法律关系的突出形式也是新闻侵权赔偿民事法律关系。这种状况强烈地影响着中国新闻法学在20世纪末的成就主要局限于新闻侵权研究。随着民事权利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新闻法的发展,新闻民事法律关系的发展也是必然的。

新闻经济法律关系是指根据经济法律规范调整新闻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1949年12月,新闻总署召开全国报纸经理会议,决定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但没过几年就停止执行。1978年,财政部批准5人民日报6等首都报纸试行企业管理。之后几经周折,形成了我国目前新闻媒体单位/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0基本模式。在外资方面,我国的5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6禁止外资在中国境内设立新闻企业,5关于禁止在我国境内与外资合办报纸期刊出版社的通知6进一步明确禁止报纸期刊在我国境内中外合资。近年来,中国加快了新闻媒体企业化、集团化改革的步伐。为了履行世贸组织规定的义务,在2005年以后,新闻媒体市场对外开放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我国新闻媒体经济法律关系还欠全面、完善,但可以肯定,它的发展为时不远。

新闻刑事法律关系是指根据刑事法律规范调整新闻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我国现行5刑法6有不少与新闻传播活动有关的罪名。[13]新闻社会关系的刑法调整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维护管理秩序和社会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民主政治文明的扩大,有些罪名(如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等)的内涵应有相应的改变。

(四)新闻传播者与受众法律关系和新闻传播者与新闻行政管理者法律关系

根据新闻传播关系的主体(传播者、受众、媒介行政管理者)及其关系的性质,新闻法律关系可分为两大类:新闻传播者与受众法律关系和新闻传播者与新闻行政管理者法律关系。

新闻传播者与受众法律关系是极为复杂的。两者关系的性质不同,受众的法律资格和法律权利义务也有别,具体而言,它又可分为三种法律关系:(1)新闻传播者与自然人受众法律关系;(2)新闻传播者与消费者受众法律关系;(3)新闻传播者与公域关系受众法律关系。不同的受众身份与传播者构成相应的权利义务体系。

新闻传播者与新闻行政管理者法律关系体现新闻媒介与政府(国家)之间的/权利)权力0关系,这是新闻自由的关键。

四新闻法律关系的特征

法理学关于法律关系特征的理论对新闻法律关系特征的理论和建构具有基础作用和指导意义。法理学认为,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具有规范上的合法性、内容上的意志性和客观性及主体的特定性。[14]新闻法律关系是新闻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它的特征就是对新闻法特质的反映,能够概括出各种具体的新闻法律关系所体现的共通特点。

(一)新闻法律关系主体的多样性与对应性

这是新闻法律关系主体方面的特征。主体的多样性指主体类型的多样化和主体在法律资格上的多样化。在新闻法律关系中,国家(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新闻传播者(公民,新闻传播组织,新闻传播组织成员,如记者、编辑、评论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摄影师、资料员、核对员、电讯员、工程师、发行人等)、受众自然人(法人)、非受众自然人(法人)、自由撰稿人、通讯员等都是适格主体,这是由新闻传播关系的普遍性和新闻法的综合性决定的。同时,新闻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律资格上呈多样性,同一个主体在多重新闻法律关系中有多重性质的身份。譬如,国家在新闻法律关系中就有多重人格。在新闻宪法法律关系中,国家在新闻立法中充任新闻立法者角色;在新闻执法中,充任新闻行政者角色,在新闻司法中充任裁判者角色等等。但在

69

第2期罗万里:新闻法律关系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新闻民事法律关系中,国家及其机关都是新闻信息的受者(众)。又如,受众(者)与传播者的关系,因新闻法律规范的不同而有多重法律人格,受众(者)与新闻传播者基于新闻信息商品的买卖发生新闻信息商品消费关系,因新闻法调整而形成新闻信息商品消费法律关系,此时,受众(者)的法律身份是消费者;当受众(者)并未主动积极参与新闻传播关系,而是由于新闻传播活动对其权利和自由发生影响,并发生新闻法律事实(如,新闻侵权)时,因新闻法调整而形成新闻传播侵权法律关系,此时,也存在受众(者)的法理意义,但他实际上的法律身份是自然人(或组织);当受众(者)不以单个体身份,而是以公共利益关系者的身份参与新闻传播关系时,新闻传播活动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或关联,此时,受众(者)的法理意义亦存在,但他实际上的法律身份是基于公域关系(利益)的公民。新闻法律关系主体法律资格的多样化表征着新闻传播和新闻传播法的复杂性。但是,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又是可以单元化的。这是因为,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因新闻法律规范调整的对象化而具有一一对应性。如新闻传播者对受者(受众),受者(受众)因分别具有自然人(或法人组织)受者(受众)、消费关系受者(受众)、公域关系受者(受众)三种身份,它们分别与传播者一一对应,并形成相应的新闻法律关系,此时,传播者的法律资格也在三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中分别具有特定的内涵。新闻法律关系主体是多样性与对应性的对立统一。

(二)新闻法律关系类型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这是新闻法律关系在类型上的特征。新闻法律关系主体法律资格的多样化表征着新闻法律关系类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根据一般法理,新闻法律关系因据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不同而形成诸如新闻宪法法律关系、新闻行政法律关系、新闻民事法律关系、新闻刑事法律关系、新闻经济法律关系、新闻劳动法律关系等。进一步细分,尚可将各种类型的新闻法律关系进一步个体化、具体化。新闻宪法法律关系,涉及到新闻立法、新闻行政、新闻司法以及新闻的宪法权利冲突等一系列具有宪法地位的问题。新闻行政法律关系涉及到新闻行政权设定、实施、受监督以及新闻权利许可、行政救济等一系列具有行政法地位的问题。新闻民事法律关系涉及到受者(受众)作为自然人(或法人组织)、消费者等一系列具有民法地位的问题,等等。这些基本类型下的具体问题有不少是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类型和性质进一步划分的,只要法律规范是条理化、体系化的,新闻法律关系就能条理化、体系化。体系化的新闻法律关系,无疑是丰富的,而且也是极为复杂的。首先从理论上而言,由于立法思想、立法技术的局限,新闻法律规范不可能都能完全科学地对应(或顺或逆)新闻社会关系,而且人们对新闻法律规范法律性质的定位,也可能存在立法上的竞合或冲突。如新闻宪法法律关系因涉及到新闻行政权,就与新闻行政法律关系存在竞合或冲突;因涉及到司法权,就与新闻救济法律关系存在竟合或冲突;因涉及到军事权,就与新闻刑事法律关系存在竞合或冲突。又如,新闻民事法律关系中,传播者与受者(众)是基本主体,因内容不同,他们分别同时具有双重身份是必然的。以新闻信息生产消费关系为例。新闻媒体组织兼具传播者的生产销售双重身份,相对方则兼具受者(众)和消费者双重身份,这样同时兼具双重法律身份的关系意味着关系的复杂性。其次,从实践上而言,人们对法律的解释和对法律事实的认识不同,自会有不一样的法律适用。即使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要求法院的裁判文书不宜直接援引宪法,然而,各地法院仍有不少裁判援引了宪法。当然,在实践上取得最大的一致,须以新闻立法和新闻法理念的一致为条件。

在中国,新闻法律关系的复杂性除有其一般性外,还有其特殊性。概而言之,主要有三大问题:第一,意识形态和政策宣传与新闻传播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这个关系并不是分得很清,中国新闻事业要走向法治,这个问题是势必要廓清的。第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0的新闻体制问题。这是1978年以来,中国逐渐形成的新闻体制的基本方面,它的存在已经明显掣肘了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与/入世0后的国际法要求不相适应。第三,意见公域问题。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公民社会不发达,社会公众利益与国家利益分化程度不高,社会公域意见与国家意志(国家政策和执政党政策)分离程度也不高,建设公民社会,催生社会意见公域是实现法治的必要条件,新闻业必担此大任。三大问题从根本上而言是法哲学问题,新闻法治绕不开这些问题,法治中国也回避不了这些问题。

(三)新闻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的对应性与不完全对等性

研究新闻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特征,需要以权利义务的类型化为前提。在不同的权利或义务形态中,其有具体的对应性。

/权利和义务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变异形态。权利有权力、特权、豁免权与无资格对应型。在不同类型的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职权分工也不尽相同。0[15]谢鹏程先生进一步阐释:权利义务对应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是民事法律关系。权力与责任对应型法律关系,既是一种权力赋予者与权力行使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又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特权与无权对应型法律关系,是一种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分立型法律关系。豁免权与无资格对应法律关系,是权力与责任对应型法律关系和特权与无权对应型法律关系的片面结合。[16]对权利义务进行分析历来就是法学研究法理学上的难题,论者众说纷纭。[17]本文基本赞同谢鹏程先生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形态分析,但有一些不同的理解,这主要是指权力与责任对应型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问题。将/权力0与/责任0作一对范畴研究,/责任0的适恰词应为/职责0。克布勒(kobler)所编写的5法学辞典6将职责解释为/为自己利益的法律规定0。[18]谢晖指出:/权力的支配性需要责任限度的合理性,或者说,权力支配性本身是对责任非理性的一种必要的抗制0/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一体两面原则来表达。0[19]因此,权力与责任对应型法律关系体现了权力赋予者与权力行使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但是,它并不当然涵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70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