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教案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 同步练习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ìjìhūfēng huàn yǔjìshù20()是()的世纪,科学()与人民的生活lián xìrìyìchéng dùgǎi shàn ()()紧密,在很大()上()着人们的wùzhì ()生活和精神生活。 二.选字组词。 (核该)应()()心 (幻幼)()小()想 (赖懒)()惰无()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探索( ) 寄托( ) 洞察( ) 改善( ) ( )的愿望( )的发现( )的生活( )的神仙 四、读句子,将画线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 1.孙悟空神通广大,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 ) 2.传说中的神仙法力无边,可以呼唤风,招来雨。( ) 3.这件事归结到根本上说,是小明做错了。( ) 五、选词填空。 发现发明 1.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 ),被人们称为“()大王”。

2.牛顿( )了万有引力定律。 改变改观 3.20世纪,人类的生活大大( ),其( )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4.我们班的淘气包“齐天大圣”用实际行动( )了大家对他的看法。 六、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缩句) 2.难道不是科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吗?(改为陈述句) 3.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用关联词连接句子) 4.20世纪比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巨变。(修改病句) 七、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呼风唤雨”的意思是人类可以随意支配自然,随心所欲。( ) 2.课文第3、4自然段运用对比的说明方法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3.“千里眼”“顺风耳”在课文中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 八、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

语文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2013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册)教案全集 目录 第一单元 1绿叶的梦 2 芦叶 3 一只贝 4 * 快乐的暑假 第二单元 5古诗三首《望洞庭》、《菊花》、《枫桥夜泊》 6 观潮 7 火烧云 8 * 四季童话 第三单元 9满山的灯笼火把 10 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11 成长 12 * 球王贝利 第四单元 13麻雀

14 让它们自由生息 15 蒲公英的梦 16 * 台湾蝴蝶甲天下 第五单元 17小草之歌 18 争吵 19 小泽征尔的判断 20 * 皮巧根桥 第六单元 21一块特别的石头 22 地图上的发现 23 新型玻璃 24 * 人类的“老师” 第七单元 25倔强的小红军 26 小兵张嘎夺枪记 27 虎门销烟 28 * “0”的突破

第八单元 29重阳节的传说 30 寓言两则《掩耳盗铃》、《守株待兔》 31* 快乐王子(剧本) 32 * 牛郎织女 本册教材版本:语文出版社标*的是略读课文 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盘点

第七单元知识盘点 字音过关 1.易读错的字 延.安(yán)昔.日(xī)春笋.(sǔn) 茅.屋(máo) 土炕.(kàng) 妄.想(wànɡ) 崛.起(jué) 邀.请(yāo) 签.订(qiān) 淮.安(huái) 租.界(zū) 训斥.(chì) 2.重点多音字 还hái(还有) huán(归还)宁níng(宁静) nìng(宁可) 要yāo(要求) yào(重要) 词语过关 1.词语盘点 出塞围观长征胡须催促醉酒 豪杰劝慰项目严肃清晰振兴 胸怀赞叹效仿租界疑惑平凡 训斥屈辱若有所思左顾右盼 2.近义词 严肃——严厉清晰——清楚 屈辱——耻辱赞叹——赞美 训斥——责备敬佩——钦佩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3.反义词 训斥——称赞拒绝——接受 拒绝——接受破旧——崭新 清晰——模糊坚定——动摇 疑惑不解——恍然大悟

4.词语搭配 (高超)的艺术(严肃)的问题 (叮咚)的流水(破旧)的茅屋 (温热)的土炕(美妙)的交响 (沉郁)的表情(优厚)的条件 5.特殊词语 含有反义词:左顾右盼顶天立地 含有近义词:斩钉截铁 好句积累 1.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设问句) 2.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比喻句) 3.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排比句) 课文理解 1.《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这首诗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凉州词》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翰),诗中写了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绘了(出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夏日绝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李清照),诗中借歌颂项羽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抒发了对南宋王朝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要讲了少年周恩来目睹了中国人被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3.《梅兰芳蓄须》讲述了梅兰芳避港拒演、蓄须拒演、(卖房度日)、自伤身体四件事情,赞扬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4.《延安,我把你追寻》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告诉了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发扬延安精神,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古诗积累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2013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 1甘罗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挑唆、施礼”的意思。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幽默感,感受语言表达中幽默的魅力。 3.通过学习课文启发学生思考幽默在生活中的妙处。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语言的艺术魅力。 2.初步了解幽默的构成方式。 教学准备: 1.道具、收集自己喜欢的幽默故事。 2.有关甘罗的资料、制作生字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介绍甘罗。(甘罗从小聪慧过人,12岁出使赵国,煽动赵燕之战,使秦国不动一刀一枪得了十六座城池,为秦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谈读后的感受。 2.画出自己认为最幽默的一句话。

3.交流感受。 4.教师总结,感悟幽默构成方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1.教师提出生字,领读生字。 2.学生给生字注音、组词。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宰zǎi 主管,主持。(宰相宰杀主宰) 武wǔ 武将(满朝文武武工武斗) 替t 代替,替换(替手替身替代) 宫gōng 皇宫(宫殿东宫故宫) 施shī 给予(施礼施工施主) 捣dǎo 打扰,扰乱(捣乱捣鬼捣米) 既j 已经(既然既往既而) 六、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表现甘罗幽默特质的句子,从中体会幽默在生活中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了解故事主人公的情况。 学生介绍甘罗,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三、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说一说读文后的感受,甘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四、学习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从中找出成语“唉声叹气”,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通过这个成语来体会甘罗的爷爷当时有多烦恼。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笔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注音 huàn jì huò lài qián 呼风唤雨技术获得依赖潜入 Suǒào bó zhì zhé 探索奥秘船舶物质哲学家 二、词语 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出乎意料归根到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字词语:千里眼顺风耳落汤鸡拦路虎 -风-雨式词语:呼风唤雨和风细雨狂风暴雨春风化雨 三、多音字 (方便)(便宜) 四、词语解释。 1、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 造句:如果这件事情要追究责任的话,归根到底,大家都有责任。 2、出乎意料:超出人们预先的估计。 造句:一向胆小的她竟然经受住了这次考验,真是出乎意料。 3、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也用来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迷糊,感到身子轻飘飘。 造句:他骑着骏马飞奔在草原上,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4、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造句:这些农民企业家,真有呼风唤雨之神力。 五、课文内容 1、《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学习科学和点燃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选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意是形容边塞风雪好似梨花开放,现在用来形容某种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趋势,本课指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3、千里眼原指看得远的人,在文中指电视机,电脑和望远镜 顺风耳原指听得远的人,在文中指手机,电话,收音机乘坐飞机和火箭就像腾云驾雾的神仙。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4、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5、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还有(人造卫星,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克隆技术)等。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积累描写人物品质和心情的词语,能灵活运用。 3.能用一组连续的动作写句子。 4.积累名言,引导学生遇到挫折时勇于向困难挑战。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积累描写品质和心情的词语,能灵活运用。 2.能用一组连续的动作写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交流平台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阅读) 2.(1)从哈尔威船长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船长的临危不惧。我们感受到了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着救援,其伟大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敬佩。 由此可见,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人物的一些特点。 (2)从黄继光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他视死如归的品质。 由此可见,从人物的动作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3.师:我们在写习作时,也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来体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能在描写人物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二、识字加油站。 1.自读这些词语。(教师引导学生读准这些词语) 2.小组巩固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读读这些词语,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4.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 生:描写人的品质或心情的。 5.描写人的品质的是哪些词语? 生:和蔼慷慨贤惠临危不惧彬彬有礼 6.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教师点拨,并引导学生识记要认识的字。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 临危不惧: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7.描写人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悲戚焦躁不安心急如焚 8.你能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悲戚:悲痛哀伤。 焦躁不安:表示一个人烦躁,着急不得安宁的意思。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9.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表现人的品质或心情的词语?(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0.教师出示一些表现人的品质的四字词语供学生参考,并识记。 威武不屈舍生忘死一丝不苟两袖清风 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高风亮节 冰清玉洁拾金不昧表里如一宽宏大量 光明磊落持之以恒 11.出示表示人的心情的四字词语。 描写人害怕的心情:胆战心惊、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描写人喜悦的心情:欢天喜地、眉开眼笑、手舞足蹈。 描写人难过的心情:心如刀割、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塞(sài)秦(qín)琵(pí)琶(pá)崛(jué) 肃(sù)租(zū)淮(huái)斥(chì)辱(rǔ) 蓄(xù)迫(pò)扰(rǎo)妄(wàng)笋(sǔn) (2)难写的字 塞:注意下部是“土”,不是“士”。 醉:注意左部是“酉”。 晰:左部是“日”字。 斥:不要忘记加上“丶”。 (3)多音字 还{?uán(还家) ?ái(还要) 重{ c?ónɡ(重叠) z?ònɡ(沉重) 宁{ nìng(宁可) níng(安宁) 要{yāo(要求) yào(重要) 场{ c?ǎng(会场) c?áng(场院)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塞外秦朝出征胡须催促醉酒杰出亦可鬼魂英雄项目严肃若有所思清晰振动胸怀赞叹效仿租界疑惑非凡左顾右盼训斥屈辱深居简出 斩钉截铁顶天立地

(2)近义词 教——使还——回欲——想严肃——肃穆 清晰——清楚坚定——坚决赞叹——赞美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劝慰——安慰 深居简出——闭门谢客逼迫——强迫困顿——困苦 骚扰——打扰优厚——优越斩钉截铁——当机立断 妄想——野心昔日——往日满目琳琅——林林总总 探索——探究美妙——奇妙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3)反义词 笑→哭生→死严肃→活泼清晰→模糊 坚定→动摇疑惑不解→醍醐灌顶 干干净净→邋邋遢遢困顿→安逸 斩钉截铁→犹豫不决破旧→崭新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温暖→寒冷 (4)词语归类 ①AABC式的词语:翩翩归来 类似的词语:头头是道念念不忘欣欣向荣斤斤计较 ②含有反义词的词语:顶天立地左顾右盼 类似的词语:贪生怕死开天辟地取长补短口是心非有头无尾 ③形容十分热闹的词语:热闹非凡 类似的词语:门庭若市热火朝天川流不息 ④形容人品格高尚的词语: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英勇无畏刚正不阿 ⑤量词:一个严肃的问题一个星期天一团烈火一个艺术大师一场“大病”一个军医一排排高楼大厦一件件家用电器 ⑥动词:追寻信念追寻温暖追寻光明渡过难关惹出麻烦虚度生命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课Lesson 7: Chinese teaching plan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课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蟋蟀的住宅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 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二、课前准备 在课前观察蟋蟀和它的巢穴,增加一些感性认识。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概括和理解。例如: 隐蔽——青草丛中隐蔽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干燥——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不深不宽——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 弯曲——顺着地势弯弯曲曲。 平台——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4、找出描写蟋蟀住宅样子的句子(段落),找出叙述蟋蟀修建住宅过程的段落。 5、重点默读第五—七自然段,想想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有些特点,课文直接告诉了我们;有的特点,要联系上下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2.了解8个描述品质、心情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 3.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 4.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教学 重点词句段运用(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 教学 难点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2.了解8个描述品质、心情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分钟一、交流平台 1.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都是写人的文章,很好地表现了 人物的品质、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出人物的品质、特点 的呢?读读下面的几位同学的交流,想一想表现人物特 点、品质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呢? 【课件2】 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的方法用“” 画出来。 3.学生交流。 出示文字让学生 感知从人物的行为、外 貌描写中表现人物的 品质、特点。

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课件出示3】 (1)第一个语段从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2)第二个语段,是从人物的动作描写看出人物的一些特点。 (板书:从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特点) 4. 小练习: 请同学们写一写,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能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的句子。示例:【课件出示4】 语言描写: 中午吃完饭,妈妈叫我洗碗,我不肯洗,妈妈用婉转的语气说:“我的小洗碗机,快去洗碗吧!”我就高高兴兴去洗碗了。我一边洗一边说:“妈妈,那你是小天鹅洗衣机啦!”因为妈妈常常给我们洗衣服。爸爸不甘落后地说:“我是电饭锅,因为我天天给你们烧饭。”我笑着说:“哈,我们都是家用电器了!” 动作描写:【课件出示5】 她上课很严肃,一定要全班四十二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她,谁要是做小动作,就会被她的秘密武器--“粉笔头”袭击,如果两个同学在交头接耳,她就会使出绝世神功--“穿心眼”,好像要把人的心看透,有了这两样“法宝”,应该没有人不服气了吧。 二、识字加油站 你了解下面的词语吗?出示:【课件出示6】 1.认一认 通过读读词语,认识9个生字,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几个词语的意思。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做好准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景。 (四)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等词语的意思。 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课堂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的第一部分。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3.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出指导。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完整版

第七单元 本单元以“报效祖国”为主题,包含《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习作:写信”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均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其中《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都是以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现人物的品质的。教学本 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单元 习作是“写信”,在关注书信格式的同时,还要注意书信的内容以及书信的对象。 “语文园地”主要是学生之间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成语,学会使用反问句。背诵、积累古诗。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2《出塞》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表达了 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凉 州词》描写了出征前将士们开怀畅饮的场 面,表现出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情 怀。《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 愤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1.会认30个生字,会写“塞、秦”等23 个字,读准“将、宁、要”3个多音 字,会写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 “边塞诗”的特点。默写《出塞》《夏 日绝句》。 3.学习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的胸怀和抱负,梅兰芳坚贞不屈 的可贵品质,激发学生立志读书,热 爱祖国的情感。 4.对比朗读,体会延安精神的内涵及重 要性。 为中华 之崛起而读书2 文章主要叙述了少年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 据的地方见到一位妇女被欺负却无处说理, 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立志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 梅兰芳蓄须1 这篇课文讲述了梅兰芳为了表达对日寇的 抗议,找很多借口,留起胡须,最后不惜自 伤身体,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事。 延安,我把你追寻1 这是一首歌颂延安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延 安精神的追寻以及对延安的向往之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交流、总结怎样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2.在认读7个描写人物的词语中认识9个生字。 3.学习一组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故事和含义,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4.积累名言。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古人求学的成语,感受人物品质。 2.学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3.积累名人名言,了解大意。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课文,学习、了解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为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识字加油站 引导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重点指导“慷、慨、徊、锲”等字的认读。 3.词句段运用 第一题安排的成语,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重在引导学生交流与成语有关的故事和成语的含义。在第二题中,主要先让学生读熟句子,体会表现人物行为时运用连续的动作描写,再仿照例句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4.日积月累 先让学生读熟名言,再通过查资料或与同学交流,大致了解名言的意思,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总结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2.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师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 (2)生交流。 (3)师引导生体会本单元课文在内容上的共同特点。 ①师引导:它们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预设:它们都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2.学习“交流平台”栏目。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师导入:课文中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呢?让我一起去“交流平台”看看吧!(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2)生自由读“交流平台”内容。 (3)感受人物的品质。 ①师引导:从有关他们的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②示例:从哈尔威船长的话语中可以读出他镇定沉着、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③指导朗读,了解语言、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4)方法拓展。 师: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这样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品质? 示例:“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句话通过描写哈尔威船长的行为,表现他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5)师小结: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同时也要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紧扣教材内容,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段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再联系自己的阅读实际回顾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多种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低年级转入高年级的分割点。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都还有限。因此,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既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弄清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表达出来。细读课文之后,再回到整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5、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的启发,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6、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7、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8、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表达。 【教学建议】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土多德的理论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和猜疑中走上比萨塔,用事实证明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课文紧紧围绕《全神贯注》这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二是初步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2.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体把握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这几句古诗,你们会背吗?(出示课件) 2.同学们,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吗?(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我们把这种描写边疆地区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著名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 1.“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要塞)“出塞”是什么意思?(到边疆戍守边关) 2.简介作者和背景。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充分的预习可使你在课堂上学得更轻松,关于王昌龄,关于这首诗,你有哪些了解呢?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三、明诗意 1.了解了诗题,了解了诗人,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现在你们默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出来,也可以借助书下的注释帮助理解。 3.生汇报(1)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学生汇报交流不懂之处。 (3)现在,谁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指名说,自由说。(教师适时讲解“互文”这一文学知识) (4)现在,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这首诗。(齐读) 四、悟诗境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整理版)

第一单元:神奇的大自然 1.观潮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讲授法 3.便朗读边想象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准备:教学ppt 小黑板 教学过程:个性备课: 一、(导入部分) 1.导语: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 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 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 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 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 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 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 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 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 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 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 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 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 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 塘江大潮的过程。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题 姓名坐号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37分) 一、我会拼,我会写。(5分) mó fàn chǎo rǎng ch?ng chǔ xiōng huái shān diào ()()()()()二、给词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你一定行。(4分) 冒昧.(mēi mai)惬.意(qia qià)洗漱.(shù sù)铿锵.(qiāng jiāng)三、我知道要先比一比,再组词。(5分) 存()屈()燥()删()篇() 荐()崛()操()册()编()四、本单元学了许多四字词语,我能把以下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8分) 灯()酒()()()非凡耀武()() 风()日()()()匪浅形()影() 我还能写两个四字词语: 五、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写上序号。可要动脑筋啊!(3分) 博:①多,丰富②宽广③取得 1、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2、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3、叶圣陶老先生知识渊博.。() 浓:①稠②颜色深③程度深 1、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 ..的湖水,显得虎虎有生气。 () 2、爸爸下班了,我为他沏了一杯浓.茶。() 3、最近,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六、加上恰当的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4分) 1、()广场上坐满了()观众。

2、()市场上摆满了()蔬菜。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分) 1、有志者。 2、,慌于嬉;,毁于随。3、莫以,莫以。 4、尺有所短,。 5、盛年不重来,。及时当勉励,。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3分) 一、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片段,回答问题。(18分) 叶老先生见了我,象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chēng chan)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象知道了或者模模 ..糊糊(mó mú)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给文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上“——”。(2分) 2、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2分) 3、用“~~”划出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比作 。(3分) 4、从以上片段中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位的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划下来。(4分) 5、作者认为“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非凡”的意思指, 意义非凡的原因是。(3分) 6、“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的含义是()(2分) ①、爬山虎的颜色很绿,让人难以忘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有戍边将士建立 军功,保家卫国的情怀;有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有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 还有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巨大动力作用的延安精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情连起来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梅兰芳蓄须》一课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平台"用对话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不同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书信". 二、单元教学目标 课文 1.认识30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3个字,会写1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能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4.能查找资料,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情怀。

5.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习作 1.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信,做到内容清楚。 2.能正确书写信封。 语文园地 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 词语形容的人物。 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 境中运用。 4. 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三、单元重难点 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成长的认识,从而得到启发。 二是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难点是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人教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1.认识“芙、蓉”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芙、蓉”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 第一课时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读一读,你们能读出什么?(有不舍、嘱托、思念……) 2.今天让我们学习王昌龄的这首《芙蓉楼送辛渐》,去品味诗中的韵味。板书课题,强调“芙蓉”的写法。 3.齐读课题,从题目来看,在哪里送别?谁送别谁?(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王昌龄送别辛渐。)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洛(luò)阳玉壶(hú)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芙、蓉、洛、壶”,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芙”“蓉”是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不要漏写。“洛”的右边是“各”,第六笔是捺。“壶”的上面是“士”,第二横短。) 4.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抽生读诗,师生点评。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读一读诗的前两句,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此时此刻,你觉得哪个词最能表达你的感受? 回到诗中,哪个字或词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呢? 让我们默读古诗,边读边用记号标注出来。 2.交流反馈。 (1)寒:结合学过的“远上寒山石径斜”,“寒”点明秋冬季节。“寒雨”,这寒冷的雨,透着萧瑟和悲凉,渲染出离别的伤感。 (2)结合注释理解第一句诗,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夜雨更增添了萧瑟、悲凉之感。 这雨的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两个离别的友人心上。 (3)孤:孤独,孤寂,孤零零。楚山孤,还有谁是孤独的?送别友人的作者。 (4)夜、平明:表示时间的词语。平明,天刚亮。补充诗句,指名读。 3.再来读这两句诗,作者站在芙蓉楼上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描述“吴江夜雨图”:寒气笼罩的江面上,纷纷扬扬的夜雨连绵…… 引导:此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感觉到怎样的情绪?(雨滴打落在身上,一股凉意泛起,朋友即将离我而去,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此情此景,夜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饮酒话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你读出了什么情绪?(不舍,忧愁,凄凉)带着这样的情绪再读前两句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检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Chuǎnɡ rù zū jiè jiào rǎnɡ rónɡ qià chénɡ chǔ tuī jiàn ɡuī fàn zào rè 二、我能辨字组词。(10分) 删()恰()振() 珊()洽()震() jiē() bēi() 结背 jié() bèi() 三、选择填空。(7分) 冲垮冲刷冲洗 1、洪水把大堤()了,淹没了好几个村庄。 2、马路经过暴风雨的(),显得格外干净。 3、湖水把岸边的石块()得十分光滑。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如果……就……不但……而且…… 1、()林老师退休了,()她仍然关心我们。 2、()你要夺取冠军,()应该刻苦锻炼。 3、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关心我们的生活。 4、()他平时刻苦学习,()成绩优秀。 四、下面的句子都有毛病,请你帮它改一改,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6分) 1、爸爸穿上了大衣和帽子出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拿起用来打羽毛球的拍子,来到操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小鸟从蓝天飞过,唧唧喳喳地叫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能将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出出处或作者。(10分) 1、业精于勤,____________;行成于思,____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1.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2.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3.懂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4.熟读背诵名言,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并养成积累的习惯。 5.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口语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字词的习惯,提高习作能力。 围绕着“成长的故事”这个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情境中训练学生口头语言的规范、文明。 3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经历中,一定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板书:成长的故事] 二、小组交流 1.学生按4~6人一组,围绕“成长的故事”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人记录,人人发言。一个人发表意见后,其他人可作出评价,充分讨论。 2.教师仔细倾听,鼓励大家踊跃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3.每组选出1—2个比较好的故事或感想,小组成员可将其编成短剧分角色表演,或者是写成一则简单的小文章或诗歌,进行朗诵。 三、全班交流 1.小组成员将准备好的小短剧分角色表演出来,或者是有感情地朗诵文章或诗歌。教师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在轻松热闹的环境中踊跃参与课堂活动。 2.每个节目表演完毕后,老师与同学分别作出点评。 3.全班选出最好节目,老师当堂表扬。 4.课下思考:“同学们,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你有何打算呢?” (习作) 一、导入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二、写作指导 1.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写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1)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代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