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毒理学第六章重点

基础毒理学第六章重点

基础毒理学第六章重点
基础毒理学第六章重点

根据实验结果对毒物进行毒性评价,称为一般毒性评价(evaluationfor general toxity)。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研究是毒理学的重要内容;是化学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评定的基础;防治毒物所致急、慢性中毒;制订卫生标准及管理毒理学决策均有重要意义。

一般毒性(general toxicity)分为: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所进行的用以观察毒效应、评价化学毒物综合毒性的哺乳动物试验分为: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

一般毒性评价目的:1.确定受试物毒作用表现和性质;2.确定受试物毒作用剂量-反应/效应关系;3.确定毒作用靶器官;4.确定损害是否可逆。

一般毒性品评价试验动物选择:物种选择:1.吸收、代谢、生物化学和毒理学特征与人类最接近;2.易于饲养和操作;3.经济、易获得;4.自然寿命不太长。品系:品系纯化,有稳定性和可比性;选用两种以上动物级别:清洁级或以上动物;SPF(无特殊病原体动物)及GF(无菌动物)性别:一般为雌雄各半;敏感性有性别差异时应选择敏感的性别年龄、体重:1.急性毒性评价试验用成年动物2.亚慢性、慢性评价试验用年幼或初断乳动物体重不超过平均体重20%,或按规定。检疫:检疫期内出现异常者应放弃。

染毒方式:1.经口(胃肠道)染毒:喂饲、灌胃、吞咽胶囊;2.经呼吸道染毒:吸入接触(静式吸入动式吸入)、受试物注入动物气管3.经皮肤染毒:定性试验、定量试验4.经注射途径染毒: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h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短期(14d内)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一次接触指瞬间给实验动物染毒,如经口、经注射途径染毒。但经呼吸道或经皮,则指在特定期间使动物持续接触化学物的过程。“一次”含有时间因素。此外,当化学物毒性很低需给予较大剂量时,可在24h内多次给予,这时的急性接触即为“多次”。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①测出化合物一种或几种动物的LD50及其它急性毒性参数,以了解急性毒作用强度;②探索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并通过观察中毒表现和死亡的情况,了解急性毒作用性质、可能的靶器官,初步评价对人损害的危险性。③为进一步毒理学试验剂量设计提供参考。④提供毒理学机制研究的初步线索。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参数○1最常用的是LD50(或LC50)○2其次为Zac(LD50/Limac)○3在一些毒性上、下限指标中,目前主张用LD84/LD16或LC84/LC16的比值。○4比较2种以上,LD50相同/近似的毒物的致死毒性时还可用毒物的剂量-反应曲线斜率(死亡率概率单位与剂量对数回归直线的斜率)表示。

急性毒性试验物种选择:以选择哺乳动物为主,首选大鼠:年龄与性别:成年大鼠,一般雌雄各半;雌、雄分别求LD50。若是为致畸试验作准备,可仅作雌性LD50。染毒剂量与分组:○1了解化学物的一般性质○2预实验剂量设计:有相关资料(找出近似化合物资料、设定预期毒性中值、以4倍计量差为组距设计剂量组);无相关资料(最大耐受剂量试验、最低剂量组试验)○3正式试验剂量设计:寇氏法、改进寇氏法(又称Karber法或平均致死量法);Horn 法;Bliss法(又称最大似然性法)。○4经典方法替代方法:限量试验、固定剂量法、急性毒性分级法、上-下移动法

【改进寇氏法:利用剂量对数与死亡率呈S型曲线设计,又称Karber法或平均致死量法。优点:计算简便、准确率高。要求:每组动物数相同,组距等比,死亡率呈正态分布,最低剂量组死亡率<20%,最高剂量组死亡率>80%。

Bliss法:又称最大似然性法,是最精确的LD50计算方法。我国《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指导原则》及《新药(西药)毒理技术要求规范》均推荐此法。设计要求不像前三法那么苛刻。但计算较复杂,多利用计算机软件(如中山医科大编制的《多功能半数致死量软件》)运算。

Horn氏法:利用剂量对数与死亡率的概率单位呈直线关系而设计,又称平均移动法或剂量递增法。优点:省动物;可直接查表求出LD50及其95%可信限。缺点:LD50的95%可信限范围大,方法精确度不够。○1分4个剂量组;每组动物数相等,4或5只;○2剂量组距为等比;按剂量范围宽窄,分2个剂量系列(组距2.15倍或组距3.16倍)。○3根依据每组动物数、组距和每组死亡数,查表求出LD50及其95%可信限。

序贯法:利用序贯设计原理,又称平均数法、阶梯法或上-下法,先用一剂量试验,若动物死亡,则用下一个较小剂量试验,若仍死亡则以更小剂量试探;如动物存活,则以较大剂量试探,依次类推,最终求出LD50。优点:节省动物,一般12~14±只即够。缺点:只适于快速出现中毒反应及死亡的毒物,不适合迟发性毒物。】

动物数与分组:根据评价程序规定采用的LD50计算方法。○1概率单位法、改进寇氏法、Bliss 法要求5~7个剂量组,每组10只动物或10只以上;○2霍恩氏(Horn)法要求4个剂量组组动物,每组4或5只;○3序贯法(平均数法、阶梯法、上-下法):由第一只动物反应决定第二只接受剂量,一般使用12~14只;○4固定计量法:4个剂量,每个剂量至少10只;○5急性毒性分级法:平均2~4个阶段,每阶段3只。

急性毒性替代试验:○1固定剂量法:预先选定或固定的一系列剂量染毒,观察化学物的毒性反应,进行分级。不以动物死亡为观察终点。○2急性毒性分级法:应用于啮齿类动物,以死亡为终点从三个固定剂量中选一个,分阶段进行。每阶段3只,根据死亡动物数进入下一阶段,以较高或较低水平进行试验。○3上下移动法:以死亡为终点,需要选择一个较合适的剂量范围。根据资料初步确定第一个动物接受的剂量,由该动物染毒后反应,决定第2只动物接受的剂量。

试验周期与毒效应观察:○1LD50(LC50),要求计算染毒后14d内的死亡数。○2对速杀型毒物,可按24h死亡率求LD50(LC50),与14dLD50(LC50)往往无明显差别,但报告中应注明

为24hLD50(LC50),便于毒性比较。○3观察中毒表现,对了解急性毒作用特征很重要,可补充单纯以LD50(LC50)表示急性毒性的不足。

中毒表现:○1中毒症状:出现的中毒症状、时间、发展经过、死前特征及死亡时间等。

主要观察内容见表6-2。○2体重:在观察期14d内称存活动物体重变化,以了解毒效应持续时间。○3病理检查及其它指标:死亡动物及时作大体解剖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期结束时对存活动物进行大体病理检查,必要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4死亡及死亡时间:观察和记录每只动物的死亡时间,特别是最早死亡时间及各组死亡数。

LD50 意义:○1标化化学物毒作用强度,评价毒性大小;○2计算毒性剂量距离;○3为后续的试验提供参考剂量;○4比较不同途径的LD50值,提供生物利用度信息;○5LD50试验结果外推至人的致死剂量和中毒症状。

LD50试验局限性:可提供的有效信息少;波动性大;物种差异、个体差异明显;经典试验耗费动物较多。

局部刺激试验(local toxic effect):亦称局部刺激试验,指机体暴露与化学物后,在其接触和暴露部分造成的局部毒性损伤、刺激(如眼刺激、皮肤刺激)和或变态反应等。

局部刺激试验目的:○1了解外源化学物对皮肤、眼睛的局部刺激性和腐蚀性,包括眼刺激、皮肤刺激试验。○2在我国,农药、化学品和消毒剂试验程序规定局部刺激试验为必做项目眼刺激试验观察终点:○1眼刺激:眼前表面接触受试物后眼睛产生可逆性炎症变化;○2眼腐蚀:眼前表面接触受试物后眼睛产生不可逆性组织损伤。观察内容:○1结膜:红、球结膜水肿、分泌物○2角膜:混浊范围及程度○3虹膜:充血、肿胀、角膜周围充血。观察期限:一般为7天,必要时可延长至21天

皮肤原发性刺激试验观察终点:皮肤刺激和皮肤腐蚀;观察内容:色斑、水肿。观察时间:

症状消失或出现不可逆刺激,不超过14天。不适宜做皮肤刺激试验情况○1强腐蚀性物质(pH<=2,pH>11.5);○2急性经皮试验显示强系统毒性;○3急性经皮试验染毒剂量至2000mg/kg 时无皮肤刺激。影响因素:1.皮肤完整性;2.固态受试物物理特性;3.受试物溶解状态;4.受试物染毒时封闭严密程度;5.实验动物年龄及受试部位;6.动物种属差异;7.个人主管判断差别;8.人实际接触受试物方式与试验动物接触方式差异。

皮肤反应敏感性顺序:兔>豚鼠>人>猪;试验结果外推至人时应注意

眼刺激替代试验:鸡胚绒毛膜尿囊膜试验、绒毛膜尿囊膜苔盼蓝染色试验、荧光素漏出试验皮肤刺激替代试验:人工皮肤模型

皮肤致敏:对化学物的免疫介导反应在皮肤上表现出一系列症状。人体可见瘙痒、红斑、水肿、丘疹、小水疱、大疱等。动物反应常仅见红斑和水肿。

皮肤致敏试验分为福氏完全佐剂法、不加佐剂法(不加佐剂,抗原量增大到10~20倍)

皮肤致敏试验目的:预测化学物经皮接触对人引起皮肤致敏的危害

皮肤致敏试验方法:检疫——脱毛、观察有无破损—(24小时后)—诱导接触—(10~14天)—激发接触—(24h后)—观察结果(24h、48h、72h)——分析评价。观察内容:色斑、水肿

皮肤刺激试验与皮肤致敏试验的区别:○1皮肤刺激试验:一次接触一定时间后观察可逆或不可逆作用,一般观察不超过14天;○2皮肤致敏试验:a诱导接触:低浓度或中等浓度受试物对皮肤重复染毒;b间隔10~14天;c激发接触:低于诱导剂量对动物未染过毒的皮肤涂抹,观察24h、48h、72h皮肤反应

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作用

蓄积作用(accumulation)

储存库(depot)。

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

功能蓄积(functional accumulation)

蓄积作用意义:○1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2求出蓄积系数K,了解化学物蓄积毒性的强弱,为慢性毒性试验及其他有关毒性试验的剂量选择提供基础资料。应用:○1若大鼠经口LD50>5000mg/kg,或已作过代谢试验有T1/2数据者,可不做蓄积毒性试验。○2注意急性非致死性实验主要靶器官是否与亚急性试验一致。

蓄积系数法:以生物效应为指标,用经验系数(K)评价蓄积作用,即将多次染毒与一次染毒所产生的毒性效应(或死亡)进行比较。

蓄积系数(accumulation coefficient):是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效应(或死亡)的累积剂量[ED50(n)]与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相同效应(或死亡)的剂量[ED50(1)]的比值,即K=ED50(n)/ED50(1),试验中多用小鼠或大鼠,以死亡一半为效应指标,K值计算公式也可改为K=LD50(n)/LD50(1)

蓄积系数分级标准:

蓄积系数(K) 蓄积毒性分级

<1 高度蓄积

1~明显蓄积

3~中等蓄积

5~轻度蓄积

K值↓→蓄积性↑

蓄积系数法优点:方法简便,对评价蓄积作用有一定价值。缺点:有些化学物的慢性毒性效应无法用K值表示,不能区分物质/功能蓄积。用其评价化学物潜在的慢性毒性应慎重。如

反复接触可→免疫毒性的化学物,K值未必很小。有机磷K值往往很大,多属轻度蓄积,但CNS慢性危害与非胆碱能毒作用却表现出慢性毒性效应。

蓄积系数法常用实验方案:固定剂量法、剂量递增法、剂量固定的20天蓄积法

固定剂量法:常用大、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染毒。①求LD50,②同条件动物不小于40只,分染毒、对照2组,雌雄各半,③试验组剂量:1/20~1/5LD50,每日以固定剂量、定时、同途径染毒,观察记录各组动物死亡数。④试验组累积死亡一半时终止试验。⑤计算累积剂量[LD50(n)],⑥用公式K=LD50(n)/LD50(1)计算K值⑦按表评价。累积悸量达5个LD50时,可终止试验,此时计算得K已>5。

剂量递增法:方案同上,一般按1/10LD50染毒,4d为一期,每期递增1.5倍。试验期最长28d。动物累积死亡一半时终止试验,计算K值并评价。一般第21d即可终止试验,这之前若动物死亡小于一半,说明累积剂量已达5.26LD50,即K已>5。注意定期称重(每4d一次) ,按实测体重调整剂量。剂量设计方案见表。

剂量递增法使用剂量表

接触天数1~4 5~8 9~12 13~16 17~20 21~24 25~28

每日接触剂量(LD50) 0.10 0.15 0.22 0.34 0.50 0.75 1.12

四日接触总剂量(LD50) 0.40 0.60 0.90 1.36 2.00 3.00 4.48

累积接触总剂量(LD50) 0.40 1.00 1.90 3.26 5.26 8.26 12.74

剂量固定的20天蓄积法:50只动物随机分5组,10只/组,雌雄各半,含阴性对照和1/20LD50、1/10LD50、1/5LD50和1/2LD50四个剂量组。灌胃法染毒,1次/d×20d。观察每组雌雄合计死亡数。评定标准:①各组均无死亡,蓄积性不明显;②仅1/2LD50组有死亡,它组无死亡为弱蓄积性;③1/20LD50组无死亡,它组间死亡数有剂量反应关系,为中等蓄积性;④

1/20LD50剂量组有死亡,且有剂量反应关系,为强蓄积性。

生物半减期(biological half-life,t1/2)法是用毒物动力学原理描述化学物在机体内的蓄积作

用的一种方法。一种化学毒物若以t1/2相等的时间间距染毒,在体内经6个t1/2的接触期即可基本达到蓄积极限,此时理论蓄积量达到极限值的98.4%。以后即使继续接触,体内蓄积量基本不再增加。

生物半减期法根据毒物动力学中所学公式可以得出:蓄积极限值(A∞)等于每日吸收化学毒物的量与t1/2的乘积,再乘以常数1.44 。A∞=1.44a t1/2

短期重复剂量毒性:实验动物或人连续接触外源化学物14~30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28天短期毒性实验为初步估计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的毒效应筛查实验

亚慢性毒性(subchronic toxicity):指人或实验动物连续接触较长时间(1/10生命周期)、较大剂量化学物出现的中毒效应。○1接触时间介于单次染毒和10%动物寿命范围。或按临床用药时间的三到四倍。○2较大剂量是相对于低剂量而言,无明确下限,上限一般<急性LD50。亚慢性毒性试验目的:①获得亚慢性毒性参数,如最大无作用剂量(NOAEL)和最大耐受剂量(MTD),估测阈剂量,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②了解亚慢性毒作用性质、特点、特异靶器官,选择慢性试验观察指标;③作为慢性试验的预试验。

重复剂量毒性实验、亚慢性毒性实验设计实验动物:种属:两个种属,啮齿类、非啮齿类。种系:纯系,如大鼠常用Wistar和SD(Sprague-Dawley)品系。犬常用Beagle犬性别:雌雄各半,特殊研究可仅用一种性别,如性腺毒性或生殖毒性。年龄:刚断乳动物,小鼠15g±,大鼠100g±,犬1~1.5岁。数量:各组动物数相同,小动物每组20只,犬或猴每组不少于6只。若试验中要处死部分动物作病理观察,则动物数要相应增加。体重:体重(年龄)相近,组内相差不超过平均体重10%,组间相差不超过5%。

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级和饲养条件:动物:清洁级及以上动物;环境:饲养、试验在屏障

环境,不同项目的试验分室进行,人工控制昼夜交替。

染毒条件:○1染毒途径:同人群实际接触或同慢性染毒途径一致;经口:可喂饲或灌胃。喂饲时受试物30天试验<10g/100g,90天试验<8g/100g;经呼吸道:2h~6h/d(工业毒物可至

8h/d,环境污染物可至22h~24h;经皮:一般6h/d,脱毛1次/W。○2染毒频率(dosing frequency):1次/d。须每日定时染毒,保证饮食合理、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

剂量分组:3个剂量组、1个阴性对照组,必要时加1个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动物在染毒期间产生明显中毒症状或某项观察指标明显改变,但不死亡,或死亡动物少于动物数10%。常以急性阈剂量或1/20~1/5LD50作为高剂量组剂量。低剂量组:无中毒反应或仅有极其轻微反应。相当于亚慢性阈剂量或最大无作用水平。中间剂量:低、高剂量间加一组,组距>2倍。(无LD50剂量时:用人体拟使用计量的10、30、100倍;非啮齿类用5、15、50倍。食品类,最高剂量组通常可以按最大给予剂量。)

观察指标:一般性指标:(1)动物体重:前3个月(1次/W、以后1次/2W)(2)食物利用率:观察每日饮食情况,计算食物利用率(每食入100g饲料的体重增长克数)(3)中毒症状:包括食欲、活动、被毛、分泌物、呼吸等,特别是被毛光洁度、色泽、眼分泌物、呼吸、行为等。(4)脏器系数:指某实质性脏器脏器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表示为脏器质量(g)/体重(100g),又称脏/体比值。(5)生化指标:常规生化检查一般包括血象、肝、肾功能。病理学检查内容:大体检查、常规病理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细胞超微结构、分子生物学等。特异指标:可反映中毒特征,有助于取得中毒机制线索。但确定指标难度大。通常在分析急性、亚急性试验中动物中毒表现的基础上,结合受试物的化构和特殊化学基团找出线索,确定项目和方案。

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指人或实验动物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低剂量的化学毒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①确定长期接触的最小作用剂量或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②阐明化学毒物慢性毒作用性质、靶器官和中毒机制;③为制订人类接触安全限量标准如最高容许浓度(MAC)和每日容许摄入量(ADI)及危险度评定提供依据

慢性毒性实验设计

实验动物(与亚急性的区别)条件同亚慢性试验。两个种属,啮齿类、非啮齿类。每组动物数量应满足统计要求,如大鼠40-60只,狗8-10只,雌雄各半。需分批处死者,应相应增加。慢性试验期长,选初断奶的大、小鼠,小鼠生后3W(10-15g),大鼠出生3-4W(50-70g),狗

4-6月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级和饲养条件:根据试验目的或国家标准选择动物等级并在达到质量控制体系标准的屏障环境中饲养及试验。

染毒方式:○1工业毒物染毒:6个月或更长○2环境与食品毒物染毒:超过1年或2年,若与致癌试验结合进行,则染毒时间最好接近预期寿命或终生染毒。染毒途径应与人类实际接触途径相似。经呼吸道,工业毒物4~6h/d,环境污染物不少于8h/d。5~6d/W。

剂量分组:3个剂量组:最高剂量、预期慢性阈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1个对照组,必要时设1个溶剂对照组3个剂量分别为亚慢性试验阈值的1/5~1/2、1/50~1/10、1/100;(无亚慢性资料时,可参照LD50,分别以LD50的1/10、1/100、1/1000为最高剂量、预期慢性阈剂量、大无作用剂量)。组间距应大些,5~10倍为宜,不能低于2倍

观察指标1)以亚慢性试验提供的毒效应和靶器官为基础。包括体重、食物摄取、临床症状、行为改变、血象和血液生化、尿的性状及生化成分,重点观察亚慢性试验中的阳性指标。2)优先采用亚慢性试验筛选出来的敏感指标或特异性指标。3)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指标,有时是唯一的王牌指标。

毒理-人卫版第五版毒理学名解和知识点

毒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蓄积: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超过代谢与排泄的速度,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 致突变性(mutagenicity):指引起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能力,在一个试验群体中突变率可以定量检测。 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物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突变是致突变作用的后果,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即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突变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可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自发突变是在未知因素作用下、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发生率低、发生过程长,与物种进化有关;诱发突变是指认为的造成突变。 遗传毒性(genetic toxicity):指对基因组的损害能力,包括对基因组的毒作用引起的致突变性及其他各种不同效应。 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研究化学性和放射性物质的致突变作用以及人类接触致突变物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 基因库(gene pool):指某一物种在特定时期中能够将遗传信息传至下一代的处于生育年龄的群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 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以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sis):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具有这类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 发育毒理学(developmental toxicology):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胚胎毒性:分为胚体毒性和胎体毒性或胎儿毒性。?胚体毒性(embryotoxicity):外源性理化因子对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时的有害影响叫~。?胎体毒性或胎儿毒性(fetoxicity):对孕体器官形成期结束以后的有害影响叫~。 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 母体毒性(maternal toxicity):是指化学毒物对妊娠母体的有害效应,表现为增重减慢、功能异常、临床症状甚至死亡。在发育毒性试验中常用母体增重减缓和死亡率来表示。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 参考剂量(RfD)和参考浓度(RfC):为日平均暴露剂量或浓度的估计值,人群终生暴露于该水平,预期发生非致癌或非致突变的有害效应的危险度可以忽略。 基准剂量(BMD):是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统一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通常定量资料为10%,定性资料为5%)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的下限值。 第五章毒作用影响因素 ★毒作用影响因素有:1)毒物因素,包括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不纯物和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2)机体因素,包括物种间遗传学的差异,个体间遗传学的差异,机体其 他因素对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响。 3)暴露因素,包括暴露剂量与内剂量,暴露途径,暴露持续时间,暴露频率等。 4)环境因素,包括气象条件,季节或昼夜节律,动物笼养。 5)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如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 ★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

考研《环境毒理学》简答题知识点总结手写版-环境工程考研适用

第一章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方法p241-08j1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以及一些环境物理因素如噪声、射频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 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1、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集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2、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即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毒性试验(急性、亚急性、慢性实验)、繁殖实验、代谢实验、蓄积实验等3、各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和有害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p270-10j2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体外实验包括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实验,整体实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但动物学实验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往往不尽一致,假阳性、假阴性、过低或者过高估计毒物潜在危害程度等情况常存在。因此单纯依靠动物实验或者流行病学调查都是不可靠的,完整的方法是将实验室研究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有机结合起来,用微观研究进行毒性筛选、机理探讨,并为宏观研究提供所学的观察指标,而宏观则为微观提供选题方向,并进行验证对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讲,如果某种毒性已经被广泛生产或应用,应首先分析对人群的影响,发现对健康损害的迹象,然后用微观实验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将这些实验研究结过进一步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加以验证,再确定病损的因果关系。3什么叫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p259-09w1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环境毒理学的产生对环境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p271-10w1 环境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正常生存,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环境医学评价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基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5环境毒理学主要任务是什么?p284-11w3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有三点:1、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不断不要对现有物质进行研究,而且还必须对所有新的化学物质,在普遍应用之前,予以检测。2、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即用最灵敏的探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与机体作用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3、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6环境毒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p298-12.1 第二章 1简述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化规律p241-08j2 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污染物的转化。根据其转化形式可以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三种类型,物理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蒸发、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蜕变等一种或几种物理过程实现的转化;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的转化,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等;生物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2什么是生物性迁移?如何定量研究生物性迁移?p271-10w2

基础毒理学第六章重点

根据实验结果对毒物进行毒性评价,称为一般毒性评价(evaluationfor general toxity)。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研究是毒理学的重要内容;是化学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评定的基础;防治毒物所致急、慢性中毒;制订卫生标准及管理毒理学决策均有重要意义。 一般毒性(general toxicity)分为: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所进行的用以观察毒效应、评价化学毒物综合毒性的哺乳动物试验分为: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 一般毒性评价目的:1.确定受试物毒作用表现和性质;2.确定受试物毒作用剂量-反应/效应关系;3.确定毒作用靶器官;4.确定损害是否可逆。 一般毒性品评价试验动物选择:物种选择:1.吸收、代谢、生物化学和毒理学特征与人类最接近;2.易于饲养和操作;3.经济、易获得;4.自然寿命不太长。品系:品系纯化,有稳定性和可比性;选用两种以上动物级别:清洁级或以上动物;SPF(无特殊病原体动物)及GF(无菌动物)性别:一般为雌雄各半;敏感性有性别差异时应选择敏感的性别年龄、体重:1.急性毒性评价试验用成年动物2.亚慢性、慢性评价试验用年幼或初断乳动物体重不超过平均体重20%,或按规定。检疫:检疫期内出现异常者应放弃。 染毒方式:1.经口(胃肠道)染毒:喂饲、灌胃、吞咽胶囊;2.经呼吸道染毒:吸入接触(静式吸入动式吸入)、受试物注入动物气管3.经皮肤染毒:定性试验、定量试验4.经注射途径染毒: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h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短期(14d内)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一次接触指瞬间给实验动物染毒,如经口、经注射途径染毒。但经呼吸道或经皮,则指在特定期间使动物持续接触化学物的过程。“一次”含有时间因素。此外,当化学物毒性很低需给予较大剂量时,可在24h内多次给予,这时的急性接触即为“多次”。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①测出化合物一种或几种动物的LD50及其它急性毒性参数,以了解急性毒作用强度;②探索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并通过观察中毒表现和死亡的情况,了解急性毒作用性质、可能的靶器官,初步评价对人损害的危险性。③为进一步毒理学试验剂量设计提供参考。④提供毒理学机制研究的初步线索。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参数○1最常用的是LD50(或LC50)○2其次为Zac(LD50/Limac)○3在一些毒性上、下限指标中,目前主张用LD84/LD16或LC84/LC16的比值。○4比较2种以上,LD50相同/近似的毒物的致死毒性时还可用毒物的剂量-反应曲线斜率(死亡率概率单位与剂量对数回归直线的斜率)表示。 急性毒性试验物种选择:以选择哺乳动物为主,首选大鼠:年龄与性别:成年大鼠,一般雌雄各半;雌、雄分别求LD50。若是为致畸试验作准备,可仅作雌性LD50。染毒剂量与分组:○1了解化学物的一般性质○2预实验剂量设计:有相关资料(找出近似化合物资料、设定预期毒性中值、以4倍计量差为组距设计剂量组);无相关资料(最大耐受剂量试验、最低剂量组试验)○3正式试验剂量设计:寇氏法、改进寇氏法(又称Karber法或平均致死量法);Horn 法;Bliss法(又称最大似然性法)。○4经典方法替代方法:限量试验、固定剂量法、急性毒性分级法、上-下移动法 【改进寇氏法:利用剂量对数与死亡率呈S型曲线设计,又称Karber法或平均致死量法。优点:计算简便、准确率高。要求:每组动物数相同,组距等比,死亡率呈正态分布,最低剂量组死亡率<20%,最高剂量组死亡率>80%。 Bliss法:又称最大似然性法,是最精确的LD50计算方法。我国《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指导原则》及《新药(西药)毒理技术要求规范》均推荐此法。设计要求不像前三法那么苛刻。但计算较复杂,多利用计算机软件(如中山医科大编制的《多功能半数致死量软件》)运算。

毒理学基础知识点

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基本类型是S形曲线。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替代法又称“3R”法: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毒效应谱: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毒作用的类型:①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②局部或全身作用;③可逆或不可逆作用;④超敏反应⑤特异质反应。 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选择性毒性:水平: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易感器官为靶器官)和群体内(易感人群为高危人群三个水平。原因:①物种和细胞学差异;②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③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④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 毒性和毒效应的区别: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化学物的毒性。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ADME过程:吸收:是外源化学物从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的过程。分布:是指外源化学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代谢。排泄:外源性化学物及代谢产物由机体向外转运的过程,是机体中物质代谢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毒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①流行病学研究:优:真实的暴露条件;在各化学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测定在人群的作用;表示全部的人敏感性。缺:耗资、耗时多;无健康保护;难以确定暴露,有混杂暴露问题;可检测的危险性增加必需达到2倍以上;测定指标较粗。②受控的临床研究:优:规定的限定暴露条件;在人群中测定反应;对某组人群(如哮喘)的研究是有力的;能测定效应的强度。缺:耗资多;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的暴露;限于较少量的人群(一般<50);限于暂时、微小、可逆的效应;一般不适于研究最敏感的人群。③体内试验:优:易于控制暴露条件;能测定多种效应;能评价宿主持征的作用;能评价机制。缺:动物暴露与人暴露相关的不确定性;受控的饲养条件与人的实际情况不一致;暴露的浓度和时间的模式显著地不同于人群的暴露。④体外试验:优:影响因素少,易于控制;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人力物力花费较少。缺:不能全面反映毒作用,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最后依据;难以观察慢性毒作用。 药物引起呼吸系统毒性的机制并举例:吗啡:引起呼吸中枢抑制;箭毒生物碱:引起呼吸肌麻痹;呋喃妥因:介导的氧化损伤;多柔比星:细胞毒药物对肺泡的直接损害;胺碘酮:细胞内磷脂的沉积;紫杉醇:介导P物质的释放;环磷酰胺:致癌变作用。 常用的致突变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SC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显性致死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毒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 名解:毒理学(toxicology)、毒物、毒性、毒效应、LD50、LD100、LOA EL、NOAEL、毒效应普、生物学标志(biomarker)、剂量-量反应关系、剂量-质反应关系、急性毒作用带(Zac)、慢性毒作用带(Zch) 简答: 1、化学物对机体有选择性毒性的原因;P 15 2、简述毒理学研究领域;P1 3、简述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P4 4、剂量—反应的曲线类型有哪些;P13 5、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P16 第二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名解:生物转运(biotransportation)、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蓄积(accumulation)、消除半减期、代谢灭活、代谢活化、终毒物、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 简答:1、列举Ⅱ相反应;P35 2、简述外源化学物吸收入机体的主要途径;P24 3、简述生物转化第一相反应的反应类型;P32 4、氧化反应的主要酶系是什么P32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及机制 名解:血/气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联合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简答:1、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P42

2、简述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P53 3、简述联合作用的类型P50 第四章毒理学试验基础 名解: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品系(strain) 简答:1、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P61 2、人体观察必须遵循的伦理学原则;P60 3、实验动物物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P62 4、毒理学试验设计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P65 5、简述试验染毒的途径P67 第五章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名解: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蓄积作用、慢性毒性、亚慢性毒性简答:1、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P74 2、短期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P83 3、简述急性毒性试验设计要素;P75 4、简述亚慢性和慢性毒作用的试验设计:P84 5、一般毒性作用包括哪几种类型P74 6、LD50的意义P78 第六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名解:Ames test、碱基置换、移码突变、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 简答:1、简述遗传学损伤的类型及突变的不良后果;P90、P95 2、简述基因突变的类型;P91 3、简述染色体畸变的类型;P91

(完整版)《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78 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环境毒理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和理解环境与健康、与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等重要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本课程主要介绍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首先对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吸收、体内分布、代谢转化及排泄进行讲解。继之讲述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一般毒性、特殊毒性(致癌变、致畸变及致突变作用)的基本理论及其评价方法,然后介绍环境化学物对人群健康危险度和安全的评价理论和技术。最后简单介绍环境主要污染因素的毒性作用。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工程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并懂得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任务 3.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4.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概论;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3.问题与应用 环境毒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三)课后练习 什么叫环境毒理学? 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2.了解化学物的吸收、分布与贮存、排泄等过程 3.了解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4. 了解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转运 1.主要内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吸收;分布与贮存; 化学物的排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3.问题与应用 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第二节生物转化 1.主要内容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3.问题与应用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毒理学重点整理知识点

绪论(课件) 1.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区别 1.1.概念不同。 食品安全是种概念,食品卫生也是属概念。 1.2.范围不同。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安全。 食品卫生通常并不包含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 1.3.侧重点不同 食品安全是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的完整统一。 食品卫生虽然也包含上述两项内容,但更侧重于过程安全。 2.什么是毒理学? 2.1.传统定义: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2.2.现代定义: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 综合学科。 3.常用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 3.1.从方法学来分 3.1.1.微观方法 利用生物化学、细胞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从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观察到多方面毒性作用现象,其中包括一些极微小的毒作用表现。 3.1.2.宏观方法 研究人的整体以至于人的群体与毒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3.2.根据采用方法的不同 3.2.1.体内试验 实验对象采用哺乳动物检测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躲在整体进行。 3.2.2.体外实验 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研究。多用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性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4.毒理学有哪几个研究领域? 4.1.主要领域 4.1.1.描述毒理学 4.1.2.机制毒理学 4.1.3.管理毒理学 4.2.其他领域 4.2.1.法医毒理学 4.2.2.临床毒理学 4.2.3.环境毒理学 4.2.4.生态毒理学 4.3.毒理学分支 4.3.1.靶器官毒理学 4.3.1.1.肺(呼吸系统)毒理学 4.3.1.2.血液(造血系统)毒理学 4.3.1.3.免疫系统毒理学 4.3.1.4.生殖和内分泌系统毒理学 4.3.1. 5.神经系统与行为毒理学 4.3.1.6.肝与胃肠道毒理学 4.3.1.7.肾毒理学 4.3.1.8.皮肤毒理学、眼毒理学…… 4.3.2.以机制研究为基础的毒理学 4.3.2.1.分子毒理学 4.3.2.2.细胞毒理学 4.3.2.3.遗传毒理学 4.3.2.4.生化毒理学 4.3.2. 5.受体毒理学…… 4.3.3.根据研究对象和科学领域的不同

《毒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毒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供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二OO六年 6 月 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主任: 张 强 开课单位: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教研室 课程编码: 课程中文名称:毒理学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 toxicology 《毒理学基础》课程是预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毒理学基础》以毒物作用机制研究工作为逻辑起点,以毒物与人群及动物的相互关系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毒理学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毒理学工作的理论、方法、技术,具备在毒物研究方面实际技能,从而胜任毒物检测,化学品、药物、化妆品等新物品开发,新开发产品的上市工作。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 1、 基本理论 理论课教学要注重质量,教学目的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内容精炼,条理清楚,合理使用教学设备和教具。对难点、重点问题要结合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给予详细解释,有意识地引进本学科的新方法,以便扩展学生知识、开拓科研思路。注意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基本技能 实习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先修课程要求:生物化学、生理学、 本课程计划60学时,3学分。 选用教材:毒理学基础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讲授 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教学进程安排表: 章节教学内容学时理论实践合计一绪论、卫生毒理学基本概念4二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56三 毒作用机制3四 影响毒作用因素2五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49六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49七化学致癌作用4八化学物的发育、生殖毒性作用3九化学毒物的免疫毒性作用2十化学毒物危险度评价5合计362460 课内实验安排(实验课教学大纲另行制订,此处只简要标注下列内容) 序号实验项目学时类型每组人数基本教学要求1一般操作及生殖毒性实验(电视录象

食品分析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绪论 一、食品分析概念、性质: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及安全性的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学科。 食品分析的任务: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中的物料(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与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 食品分析的作用: ●帮助人们认识食品的物质组成,结合营养学、毒理学与生物化学的知识食品营养及安全 成分。 ●控制与管理生产,保证与监督食品的质量。 ●为科研与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矿物元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 二、食品分析方法: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类。灵敏度低,误差小,常量组分的分析。 定量分析:解决这种组分含有多少的问题,就是食品分析的基础。包括重量法与容量法。 重量法:测水分、灰分、脂肪、果胶、纤维等。 容量法: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与沉淀滴定法。 仪器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通过光电仪器来测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法与物理化学分析法。灵敏度高,误差大,微量或痕量组分分析。 物理分析法:通过对某些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折光率、旋光度、沸点、透明度、比重等的测定,求出食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物理化学分析法:常用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 生化分析法:以生化反应为定量基础。酶法、免疫分析、受体分析法。 超微量分析——样品中组分 PPM ——parts per million (10-6)( mg / kg )或( mg / L ) PPB —— parts per billion (10-9) PPT —— parts per trillion (10-12) 第二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一、采样原则: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典型性适用于:污染或怀疑污染的食品;掺伪或怀疑掺伪的食品;中毒或怀疑中毒的食品。正确采样:1、要均匀,有代表性;2、要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 采样:在大量产品抽取有一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叫采样。 检样:有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物料称为检样。 原始样品:把许多检样综合在一起。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分析检验用的称平均样品 试样:从平均样品中分取供全部项目检验用的样品。 复检样品:留作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复检用的样品。 保留样品:由平均样品分出的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以备再次验证的样品。 缩分:指按一定的方法,不改样品的代表性而缩小样品量的操作。 一般程序:需检食品原始样品平均样品(试验样品、复检样品、保留样品每份样品数量>=0、5kg) 采样方法:颗粒状样品(粮食、粉状食品):应从某个角落,上中下各取一类,然后混合,用四分

毒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 现代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 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 毒性:是指物质引起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3. 毒效应:是指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4. 毒物: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5.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有害作用也称为健康效应。 6. 非损害作用: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7. 适应:是生物体对环境条件改变的反应,此反应无不可逆的紊乱和不超过正常稳态。 8. 耐受:是早先的暴露导致对该化学物毒作用反应性降低的状态。 9. 抗性:用于一个群体对于应激原化学物反应的遗传学改变,与未暴露的群体相比有更多的个体对该化学物不易感性。 10. 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在实验情况下,动物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暴露剂量又可分为潜在剂量和应用剂量) 潜在剂量:是指机体实际摄入、吸入或应用于皮肤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应用剂量:是指直接与机体的吸收屏障接触可供吸收的量。 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流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之间的联系。也称为到达剂量。 生物有效剂量:在发生有害作用的细胞或部位的量,是到达剂量的一部分。 暴露特征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暴露特征包括暴露途径和暴露期限及暴露频率。 11. 剂量-反应关系的意义: (1)、确认该效应是该化学物或药物毒性(或药效)反应; (2)、定量剂量-反应的信息可确定所研究群体的平均(中位数)反应和易感性范围,并预计易感人群发生反应的剂量; (3)、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给出了有效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受影响对象比例的变化。 (4)、剂量-反应曲线左侧的形状特殊可能表示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极易感的亚人群。(5)、如果在类似条件下收集的信息,可能定量比较不同化学物对特定的终点反应的平均值和范围; (6)、从剂量-反应数据可得到未观察到效应水平(NOEL)或未观察到有害效应水平(NOAEL),也可得到基准剂量。 12. 效应: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来化学物后所造成的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此种变化的程度用计量单位来表示,例如毫克、单位等。

环境毒理学word版

第七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生态学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称作环境微生物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和揭示微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包括动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表达规律,探索其控制和应用途径。主要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种群组成、数量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微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功能,以及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等。 微生物生态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充分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好地发挥微生物的作用,更充分地利用微生物资源,为解决人口膨胀、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生态学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手段等,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in soil) (一) 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1. 营养丰富 2. 水分满足 3. 酸碱度, 渗透压 4. 氧气 5. 温度 (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1. 种类分布 异养种类较多细菌90-230kg/亩 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2. 垂直分布 5-22cm 数量最多 逐渐减少,2m深处几个/克 3. 数量和种类随季节而变化 4. 微生物对土壤的作用 二. 水体中的微生物(in water) (一) 淡水中的微生物 1. 来源: 土壤、雨水 2. 数量和种类: 贫营养细菌(oligotrophic bacteria) 兼性贫营养细菌 富营养细菌 硫细菌、铁细菌、色杆菌属 微球菌属 3. 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大肠菌群:100ml不得检出 粪大肠菌群: 100ml不得检出 细菌总数:100个/ml 4. 水体中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营养、温度、溶解氧 5. 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 6. 保护水资源

环境毒理学考试资料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体、土壤中已经存在或者即将进入的有害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物进入人体的剂量;污染物毒性的大小;机体毒性反应的强弱。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以及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与毒性大小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相关因素。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试验和整体内实验,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体外试验分为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四种水平;整体实验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毒性实验。 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有三种:机械性迁移、物理-化学性迁移、生物性迁移。 生物性迁移: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收、吸附、代谢、死亡等过程而发生的迁移。生物性迁移有三种形式:生物浓缩、生物积累、生物放大。 生物浓缩:生物体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使这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在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生物浓缩系数(BCF)=生物体内该种污染物的浓度/环境中该种污染的浓度) 生物积累:生物个体随着其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使其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生物积累系数(BAF)=生长发育前阶段污染物的浓度/生长发育后阶段污染的浓度) 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数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系数(BMF)=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低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 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而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有三种形式:物理转化、化学转化、生物转化。 化学转化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以光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为主;在水体中的转化以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水解反应为主。土壤中,在pH较低时,金属溶于水而成离子状态易于迁移;在pH较高时,金属易与碱性物质化合,呈不溶态沉淀难迁移(游离金属离子和脂溶性金属络合物是金属产生毒作用的主要形态)。 脂溶性污染物,以被动扩散吸收;水溶性污染物,以特殊转运吸收。 生物转化: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而发生转化的过程。污染物生物转化的结果:1.使大部分有机污染的毒性降低,形成更容易降解的分子结构;2.使部分有机污染物的毒性增强,形成更难降解的分子结构。 各种环境污染物与机体接触后,在体内的全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吸收、分布、排泄使外来化学物在体内发生位移,称为生物转运;代谢过程使污染物发生化学结构和性质的改变,转变成新的代谢产物,称为生物转化。生物转运是污染物质反复多次透过生物膜的过程。细胞膜主要是由类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各种蛋白质镶嵌在类脂层内或附在膜表面上。蛋白质有多种功能,有的是转运膜内外物质的载体,有的是接受化学物质的受体,有的是具有催化作用的酶,有的是能量转换器。膜上具有亲水性膜孔。 毒物代谢动力学:用数学方法研究毒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随时间而发生的量变动态规律,即研究毒物代谢的量变的经时过程,目的在于了解毒物在体内消长的规律,从而对毒物安全性评价提出科学依据。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机体时,能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或剂量虽微,但累积到一定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合物。 毒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 1.被动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用载体,不消耗能量) 2.滤过(通过膜孔,以水为载体,不消耗能量) 3.主动转运(逆着浓度梯度,蛋白载体,消耗能量) 4.易化扩散(顺着浓度梯度,蛋白载体,不消耗能量) 5.膜动转运(吞噬作用和胞吐作用—细胞膜的变形、移动和收缩) 毒物吸收的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气溶胶和颗粒状物质以被动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吸收,吸收情况与颗粒大小有关。颗粒直径>5um的粒子在鼻和支气管树中沉积;颗粒直径<5um的微粒,粒子愈小,到达支气管树的外周分支就愈深;直径≤1um的微粒,附在肺泡内;极小的微粒(0.01—0.03um),由于布朗运动速度快,附在较大的支气管内。

2018年复旦卫生毒理学 [100405]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

2018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 [100405]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复习经验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医学[10]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 二、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农药毒理 02 (全日制)分子毒理 03 (全日制)免疫毒理 三、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3卫生综合或755卫生管理综合 四、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

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环境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和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用毒理学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机理和早期危害检测指标,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学科。它是环境医学的组成部分,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和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用毒理学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机理和早期危害检测指标,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学科。它是环境医学的组成部分,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一般有以下特点:暴露剂量小;反复接触时间长甚至终身接触;多种环境污染物同时作用于人体;既有青少年也有成人,也有老少,易感性差异很大。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机理的学科。它是环境医学的组成部分,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环境毒理学主要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环境污染

物对人体的影响一般接触剂量较小;长期反复接触甚至终身接触;多种环境污染物同时作用于人体;既有青少年也有成人,也有年轻人和老年人,易感性差异很大。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有三个: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降解转化产物在环境中的危害和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即利用最灵敏的检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初始生物变化;定量评估有毒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并确定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环境毒理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降解转化产物在动植物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传递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阐明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产生、发展和消除毒性效应的各种条件和机制。

(完整版)食品添加剂知识点

食品添加剂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意义: (1)有利于提高食品的质量 ①提高食品的贮藏性,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②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③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2)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3)有利于食品加工:面包加工中膨松剂、制糖中加乳化剂、豆腐中凝固剂。 (4)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添加食品中,加工成保健食品。 (5)有利于开发新的食品资源:资源丰富,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以支撑品种丰富、齐全的新型食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3、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有化学合成品与人工合成天然等同物)。按功能分为23类。 4、按安全性评价:分为A、B、C 类 A 类:JECFA 已制定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和暂定ADI 值者; A1 类:毒理学资料清楚,已制定出ADI 值或者认为毒性有限无需规定ADI 值者; A2 类:已制定暂定ADI 值,但毒理学资料不够完善,暂定许可用于食品者。 B 类:JECFA 进行过安全性评价,但未建立ADI 值,或者未进行过安全性评价者, B1 类:进行过安全性评价,未制定ADI 值者 B2 类:未进行过安全性评价者 C 类:JECFA 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或应该严格限制作为某些食品的特殊用途者, C1 类: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者; C2 类:认为应严格限制在某些食品中做特殊应用者。 5、【日允许摄入量(ADI )】人类每日摄入某种食品添加剂直到终生,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剂量,以每人每日摄入的“ mg/Kg 体重”表示。 【最大无作用剂量(MNL )】指于既定的动物试验毒性试验期间和条件下,动物长期摄入受试物而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量,单位为mg/Kg 。 6、我国食品添加剂的选用原则(判断): (1)使用时应符合基本要求 ①不应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 ②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 ③不应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④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⑤在达到预期效果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者除外。 (2)可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①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②作为某些特殊膳食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③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