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

通知

豫政办〔2012〕14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二月八日

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

旅游产业是我省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之一,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十一五”期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通过推进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服务水平、拉长产业链条、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宣传促销、打造旅游品牌等战略举措,旅游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形象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处于“转型升级、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一、“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

“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旅游产业取得辉煌成效的五年,旅游产业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和展示我省形象的重要窗口,为“十二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旅游发展氛围形成“十一五”期间,我省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地对旅游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省辖市和旅游发展重点县(市)普遍出台了具体政策和措施,均编制或完善了相应的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旅游发展的大区域格局。全社会对旅游产业的

认识和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营造了“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浓厚氛围。

(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

“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指标与“十五”末相比实现倍增,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2006—2010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9539万人次,是“十五”期间的2.83倍;累计实现旅游收入836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19倍。2010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258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94亿元。其中,入境游客145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4.98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5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50亿元。

(三)旅游精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强力推进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和市场营销,我省培育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品牌。一是做响了区域旅游品牌。“文化河南·壮美中原”的旅游形象通过国内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二是做强了若干旅游景区品牌。云台山、嵩山·少林、龙门石窟景区和大宋文化旅游园区、殷商文化旅游区等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景区。三是做亮了旅游文化品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大河秀典》、《盛世梨园》、《君山追梦》、《河洛风》等一批优秀旅游演艺节目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寻根文化、功夫文化等独具河南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享誉全球;四是做大了精品旅游线路。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成为海内外知名的黄金旅游线路,大黄河之旅、王朝街道之旅、中国古文化研修之旅等成为对接海外市场的文化精品线路。

(四)旅游产业的关键要素得到快速发展

通过开展“创A升级”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我省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全省共有A级景区212家,比“十五”末增加124家。酒店和旅行社发展迅速,有星级酒店512家,比“十五”末增加87家;有旅行社1158家,比“十五”末增加229家。以郑州为中心,构建了以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省级公路和旅游专用公路为主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以实景演艺、户外运动为代表的多种新业态。以服务设施现代化、服务手段信息化与服务内容人性化为目标,通过开展“诚信旅游”、全员培训、服务技能比赛和“创先争优”等活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五)旅游发展的一些举措引起全国关注

焦作市通过发展旅游把黑色煤城变为绿色山水城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全国范例,被全国旅游界誉为“焦作现象”。栾川县以旅游业为引领,实现了从国家级贫困县向“中国旅游强县”的跨越,成为全国旅游界推广的“栾川模式”。此外,“西峡经验”、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等旅游发展新模式、新经验成为全国的新亮点。通过承办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北方旅游交易会、豫台旅游高峰论坛,举办中原文化港澳行、中原文化宝岛行等活动,使我省旅游的国内影响力与日俱增。通过举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亚欧旅游合作论坛、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旅游委员会年会和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使我省旅游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十一五”期间,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创新区域。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发展优势凸显。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凸显了我省旅游产业的相对优势与巨大潜力。从资源产品导向向旅游市场导向转变,我省的区位交通和客源市场优势不断凸显;从浅层观光旅游向深度文化体验转变,进一步凸显我省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优势;区域旅游竞争从景区景点竞争向以城市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竞争转变,进一步凸显我省城市密集的优势;旅游产品从观光产品向多业态转变,进一步凸显我省多样化的资源和产品优势;随着休闲度假成为主要旅游方式,我省的山地度假和乡村度假资源优势彰显;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可以充分发挥我省产业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

2.发展需求旺盛。2010年,全国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300美元,我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00美元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0%。旅游消费将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度假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国内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这种趋势将促进旅游产业爆发性增长,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3.发展条件优越。“十二五”时期是我省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交通将呈现网络化、高速化、无缝对接的发展趋势。我省将依托交通网实现与国内主要客源市场的无障碍对接。京港澳、大广、二广、连霍、宁洛、沪陕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贯穿我省全境,高速公路网络日趋完善,我省将成为全国自驾游的枢纽。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和城铁架构,将形成连接北京、西安、武汉、徐州、济南、南京、太原、合肥等重要城市的“两个半小时旅游圈”。郑州至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南阳、济源等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的贯通,将形成覆盖3000—4000万人口的核心都市旅游圈。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

推进,一个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涵盖1.5—2亿人口的经济区域和市场空间正在形成。另外,郑州至首尔、台北、香港、新加坡、泰国的直航常态化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扩容将促进我省的国际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我省的游客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大西北、大西南的重要城市实现空中对接,将形成两小时旅游圈。

4.发展机遇难得。旅游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导产业,是扩大内需的主导产业。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办发〔2009〕41号),确定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对旅游产业的定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省把旅游产业作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来培育,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导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来打造。“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将进入黄金机遇期。

(二)面临的挑战

旅游市场化程度不高。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多头管理现象依然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区划分割现象突出。旅游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知名旅游品牌不多,龙头企业不强,部分景区、星级饭店经营机制不活,应该推向市场的没有推向市场,应该改制的没有改制到位。

旅游信息化水平较低。目前,我省旅游信息化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发展阶段。信息化建设投入少、应用程度低、标准不统一、发展不平衡,信息服务基础薄弱,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电子商务发展滞后。

旅游人才支撑力不强。全省旅游人才数量少,部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特别是中高级旅游人才极为缺乏,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资金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善。主要产业要素培育不充分,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配套,购物、娱乐、餐饮等环节薄弱,产业链条短、效益低,总体处于“门票经济”阶段。

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较弱。集散功能不完善,缺少为散客服务的咨询、标识、食宿、购物、娱乐等完整的服务体系。

客源结构不合理。国内客源主要依赖省内与周边省份市场,境外游客比重偏低。游客以观光为主,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综合经济效益差。客源波动性大,节假日热,平时偏冷。区域旅游整合不足。旅游景区(点)

布局分散,整合不足,缺少“航母”,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力较弱。

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商贸、信息、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其关联性、带动性作用发挥不够。

三、基本判断

当前,我省旅游产业正处于“从点线突破向板块推进转变,从观光主导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驾齐驱转变,从散点布局向集聚发展转变,从规模扩张向规模与质量并重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向产品创新型转变,从旅游要素发展向多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从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运作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发展战略

抓住“十二五”时期发展机遇,立足满足人民群众旅游需求,把旅游产业放在国民经济更加优先的位置来发展,放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来谋划,放在产业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充分发挥我省旅游产业的综合优势,全面释放我省旅游产业的巨大潜能,在加快发展中推动转变,在加快转变中更好发展。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实践要领,以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为目标,以目的地打造、集聚区发展、集散地建设、度假区开发为重点,以龙头带动、项目支撑、企业培育、市场运作、品牌引领、服务提升为抓手,以完善法规政策和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围绕“三个一大”(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和“两个加快”(加快发展、加快转变),强化政府主导、深化要素融合、突出产业经济、推动做大做强,切实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持续扩大旅游惠民力度;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

三、战略定位

(一)在全国旅游发展中的定位

依托资源、区位交通、文化等特色和优势,确立“一省两地”的总体定位,建设全国旅游经济强省、世界知名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中部旅游集散中心地。

1.全国旅游经济强省。力争“十二五”末我省旅游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前五位,跨入旅游经济强省行列。

2.世界知名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嵩山历史建筑群为载体,以儒、释、道文化圈为主轴,打造嵩山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以龙门石窟、白马寺、玄奘故里、汉魏故城、隋唐遗址为依托,打造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整合中华始祖文化和姓氏祖根文化资源,打造“记忆中原、老家河南”品牌,

建设面向全球华人的根亲文化旅游目的地。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以古都开封为依托,以清明上河园为龙头,打造大宋文化旅游园区,使开封古城成为演绎大宋文化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以殷墟大遗址公园和中国文字博物馆为依托,整合二帝陵、羑里城、曹操高陵等资源,打造以殷商文化为代表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世界知名的功夫旅游目的地。整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少林武术、太极拳、杂技资源,发挥其品牌效应和组合优势,以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其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着力打造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功夫旅游目的地。重点塑造“武林圣地、功夫河南”的旅游形象,成为全省旅游对外推介的重要名片和中国旅游面向世界推广的代表性品牌。

———全国新兴的山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发挥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大别山等山地生态环境优势,整合中医药、温泉、武术、太极、宗教、民俗等资源,开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产品,实现生态与人文融

合,打造全国新兴的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在大黄河之旅国家精品线路的基础上,整合沿线生态、人文资源,丰富休闲、体验和度假产品,打造一条集世界文化遗产、中华古都群、黄河湿地生态于一体的黄金生态文化旅游带。

3.中国中部旅游集散中心地。发挥我省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依托郑州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南阳等重点旅游城市和核心景区为节点的集散中心体系,强化游客自助服务功能,建设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二)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

依托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发挥旅游产业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支撑作用,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催化作用,对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促进作用,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

2.建设中原经济区、推动改革创新的先导产业。发挥旅游产业对中原经济区形象的塑造提升作用,对中原经济区及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区域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动力、注入活力,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导产业。

3.发展产业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产业。发挥旅游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联带动作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融合的倍增效应,将旅游产业打造成我省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产业。

4.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动力产业。根据旅游产业综合消费和关联消费属性,充分发挥其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娱乐、购物、通信等一系列消费的显著作用,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动力产业。

5.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发挥旅游产业在扩大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推动作用,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解决就业、增收致富等方面的特殊功能作用,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建设小康河南、和谐河南的富民产业。

区、洛阳龙门文化旅游集聚区、永城芒砀山旅游集聚区等旅游产业集聚区等。力争到“十二五”末建设10个投资超20亿元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其中5个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

6.创建一批旅游示范县和特色旅游村镇。将登封、栾川、南召、舞钢、辉县、沁阳、修武、西峡、鄢陵、淮阳等培育成为全省旅游产业重点增长区域,培育10个国家旅游示范县。依托修武七贤镇、开封朱仙镇、禹州神垕镇、社旗赊店镇、淅川荆紫关镇、济源坡头镇、汝阳西泰山镇、汝州温泉镇、孟津平乐村、临颍南街村、民权王公庄村、巩义竹林村、濮阳东北庄村、新乡刘庄村、京华村等村镇,打造20个特色旅游小镇,发展300个特色旅游村。

7.开发一批旅游度假区。以云台山、鸡公山、老界岭、白云山、宝天曼、老君山、万仙山等景区为主,建设山地旅游休闲度假区;以鲁山、汝州、龙门、南召、商城、陕县、鄢陵等区域为主,建设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以南湾湖、石漫滩、陆浑水库、淮阳龙湖、南召鸭河湖等景区为主,建设湖泊旅游度假区;以小浪底、沙澧河、淇河等为主,建设滨河旅游休闲度假区;以郑州、洛阳等城市为主,在城市周边建设环城休闲游憩带。“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发10个知名旅游度假区。

8.营造良好旅游环境。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奖惩,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旅游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规范和净化旅游市场,形成“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真诚服务”的市场环境,提升旅游业整体形象;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切实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9.构建现代化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推动信息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广泛应用,发展与新一代互联网特征相适应的多元化旅游营销模式,鼓励信息技术在旅游各环节的应用服务创新,加强新技术与旅游文化的对接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环保和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建立旅游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构建目的地旅游信息服务模式,鼓励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多样化发展,构建旅游电子商务诚信体系、交易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加快旅游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转型,强化旅游信息化基础保障,逐步构建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化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10.建设素质优良的旅游队伍。建成国家中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3—5个涵盖各类旅游人才教育的培训基地,培养一批明星导游团队。到“十二五”末,培训各级旅游管理人才1万人次,培训一线旅游从业人员100万人次,引进旅游各类高级人才1000人以上。

“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发展工作目标

培育一批国际旅游品牌。包括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演艺品牌、旅游节事品牌、旅游饭店品牌、旅游餐饮品牌、旅游购物品牌等。

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5A级景区数量达到10家,至少有1家景区游客超过500万,有10家景区游客超过100万。

谋划一批精品旅游线路。重点策划中原古都文化游等10条旅游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到“十二五”末至少有3条旅游线路进入国家精品旅游线。

扶持一批骨干旅游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10个年产值超10

亿元、30个年产值超亿元的旅游企业集团,其中2—3家旅游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

建设一批旅游产业聚集区。力争到“十二五”末建设10个投资超20

亿元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其中5个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

创建一批旅游示范县和特色旅游村镇。培育10个国家旅游示范县,打造20个特色旅游小镇,发展300个特色旅游村。

开发一批旅游度假区。“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发10个知名的旅游度假区。

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旅游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真诚服务”的市场环境,不断提高

依托重点旅游目的地、旅游集聚区、旅游度假区,推进资源整合和资金集聚,打造我省旅游发展的龙头,强化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区域联动合作,推动我省旅游产业全面发展。

(二)项目支撑

完善我省旅游项目库,科学论证、精心策划、重点招商,开发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配套条件好、市场潜力大、组合能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重大旅游项目,引领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三)企业培育

通过改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培育省内旅游骨干企业。同时,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作为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推动旅游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我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市场运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推进旅游经营企业化、运作市场化,探索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模式。

(五)品牌引领

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为契机,围绕我省旅游的主题形象,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品牌、旅游线路品牌、旅游目的地品牌和旅游服务品牌,逐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六)服务提升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以旅游服务标准化为切入点,继续开展“旅游质量服务提升年”活动,倡导“以游客为本、让游客满意”的理念,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强化市场监管,努力提高游客满意度。

六、总体布局

依托交通网络和中心城市,打破行政区划,整合景区资源,以建设旅游目的地和集聚区为重点,构建“一区两带四板块”新格局。

(一)一区———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

依托中原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发挥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历史文化优势,突出华夏腹地文化交融的地域特色,整合以古都文化、殷商文化、大宋文化、隋唐文化、汉魏文化、功夫文化、根亲文化、佛道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老子文化、仰韶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各地要突出“盛世古都、文明摇篮”主题形象,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主题文化,重点开发文化观光、寻根朝觐、度假休闲和生态旅游,着力培育一批以历史文化体验休闲为特色的旅游新业态,形成以文化为引领、多种产品支撑的综合型旅游区,并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

(二)两带———黄河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带

1.黄河旅游带。黄河旅游带西起三门峡、东至商丘、东北至濮阳,全长711公里。在大黄河之旅国家精品线路的基础上,整合沿线生态、人文资源,在观光产品的基础上丰富休闲、体验和度假产品,打造一条集世界文化遗产、中华古都群、黄河湿地生态于一体的黄金生态文化旅游带。重点建设函谷关、天鹅湖、中流砥柱、黄河丹峡、仰韶大峡谷、龙潭大峡谷、黄河三峡、小浪底大坝、西霞院景区,陈家沟、嘉应观,河洛康家、楚河汉界、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封悬河旅游区、濮阳黄河生态旅游区、商丘黄河故道湿地等景区。采取“统分结合、水陆并进、绿色开发、业态组合、文化铸魂”的开发模式,着力培育水上旅游线和沿岸旅游线。在适宜水上游览的区域,以水上游为主题,开发不同类型的轮船游、摩托艇游、皮划艇游等系列旅游产品;沿岸建设集餐饮、住宿、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码头等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两岸自驾车营地和配套服务体系,全要素注入文化,实现特色化服务要素配套,培育两岸自驾车精品线和若干旅游产业集聚区。联动沿线郑汴洛古都旅游资源,建设我省旅游的东西发展廊道,将我省黄河两岸建设成为绿色生态走廊、历史文化走廊、休闲度假走廊,成为荟萃华夏文明、凸显生态黄河的国际旅游精品带。

2.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带南起淅川县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北至安阳市省界,全长731公里,纵贯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和安阳8个省辖市、35个县(市、区)。整合沿线自然人文资源,建设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游览和城市游憩、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带。沿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建设旅游快速通道,把沿线山水、古迹和景观工程串连成一条大旅游长廊。重点打造渠首、渡槽、穿黄隧道等景观项目。建设干渠沿线的南阳渠首丹江、方城垭口、武侯祠、平顶山白龟山水库、禹州神垕古镇、郑州二七塔、焦作山阳城遗址、温县陈家沟、博爱寨卜昌古代民居建筑群、新乡百泉风景区、潞王陵、凤凰山、比干庙、鹤壁云梦山、安阳岳飞庙、羑里城、曹操高陵、殷墟等

18个景区。建设南水北调博物馆、穿黄工程纪念馆,展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的黄帝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调水文化、移民文化。沿线布局城郊游憩、观光农业、运动休闲等旅游项目。加强沿线环境治理和景观改造,为干渠建筑工程注入旅游元素,形成一条现代景观走廊、历史文化走廊、生态休闲走廊、城市游憩走廊、自驾车旅游走廊、低碳旅游走廊,构建我省旅游的新兴增长带。

(三)四板块———文化旅游体验、都市观光休闲、山地休闲度假、乡村旅游

1.文化旅游体验板块。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整合优势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强化参与性文化体验。完善少林寺、龙门石窟、白马寺、清明上河园、玄奘故里、殷墟、商丘古城、比干庙、函谷关、太昊陵、老子故里、黄帝故里等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全面整合中原古都文化、祖根姓氏文化、宗教文化、功夫文化、商业文化、名人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文博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等中原传统文化的典型元素,培育面向国际市场的文化体验产品,打造中原古都文化游、世界文化遗产游、少林太极功夫游、华人寻根祭祖游、佛道文化探源游等旅游精品线路。

2.都市观光休闲板块。以旅游城市为依托,推进城市旅游差异化发展,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形成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不断完善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服务体系,完善城市的旅游产业链条,建设一批城市休闲旅游功能区;依托城市完善的交通体系,打造面向本地市民的环城游憩带和城市购物休闲、餐饮休闲、娱乐休闲等产品体系;开发面向外来游客的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开发农民都市游、科技游、商贸游市场。建设宜居宜游型城市,形成以郑州、洛阳、开封为龙头,以安阳、焦作、南阳、平顶山、商丘、三门峡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补充的都市旅游格局。

3.山地休闲度假板块。以伏牛山为中心,南太行、桐柏—大别山为两翼,充分利用山地的山体、水系、气候、温泉、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及中医药、宗教、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人文资源,培育观赏、探险、徒步穿越、汽车自驾、山地自行车、野营、攀岩、漂流、滑雪、垂钓、宗教朝拜、休闲度假、医疗康复、健身养生、特色餐饮等山地休闲产品体系,形成山地休闲度假综合体,将伏牛山、南太行打造成为我国著名的山地度假品牌,将桐柏—大别山打造成为中部地区著名的山地度假品牌。

4.乡村旅游板块。依托深厚的中原农耕文化和特色乡村,以我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确定的特色旅游村和发展成型的旅游风情小镇为突破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挖掘利用庙会、节庆、社火、传统农事活动等农耕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全省建设10个乡村旅游示范县、20个旅游风情小镇、300个特色旅游村和一大批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大力发展农家乐型、参与体验型、农业科普型、产业集聚型、民俗风情型、乡镇休闲度假型等特色乡村旅游。

第三章发展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要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目标,以建

设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度假区、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完善集散服务网络为突破点,继续优化要素配置,

深化产业融合,创新旅游业态,加强品牌塑造,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旅游产业跨

越发展。

一、建设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形成旅游产业相关要素综合协调发展的区域。通过建设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业要素发展和产业链条完善,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互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强化地区形象塑造、旅游品牌打造和市场竞争力培育。

(一)古都文化旅游目的地

发挥古都群体优势,整合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四大古都历史文化资源,以郑州商城遗址公园、洛阳汉魏故城遗址公园和隋唐城遗址公园、开封城摞城遗址公园、安阳殷墟遗址公园开发建设为重点,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古都文化旅游产品体系,联合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古都文化旅游目的地。

郑州市重点打造人文古都和时尚古都。人文古都要整合中华文化圣山嵩山和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新郑黄帝故里,以及规划建设中的郑州商城遗址公园、巩义宋代皇陵等文化旅游资源,用“天地之中”的传统文化理念,培育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时尚古都要整合老城区的商务、购物、餐饮、住宿、娱乐、文博等资源,注入时尚元素,相对集聚,形成若干具有复合功能的时尚休闲街区。在郑州新区发展高端服务业,大力培育会展、创意、文化、艺术、体育、生态等文化休闲新业态,打造中原国际都市文化旅游区的龙头。

洛阳市重点打造华夏文化圣城。整合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东起点和隋唐大运河、汉魏故城遗址公园和隋唐城遗址公园、汉地佛教第一寺白马寺、玄奘故里等文化旅游资源,培育上溯夏商周、下至隋唐宋,绵延三千年,丰富多元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光体验产品,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开封市重点打造大宋皇城。整合城摞城遗址公园、相国寺、延庆观、禹王台、朱仙镇、龙亭、繁塔、铁塔、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封隋唐宋大运河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开封古城水系、清明上河园、开封府、包公祠等文化景观资源,培育具有宋文化特色的东方文明古都,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安阳市重点打造中国文字之都。整合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周易发祥地羑里城、二帝陵,以及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曹操墓等历史文化资源,培育以殷商文化为特色、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文字之都,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二)山水度假旅游目的地

充分发挥我省自然景观壮美、山水资源富集的优势,顺应旅游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转型的整体趋势,

整合伏牛山、南太行山、桐柏—大别山、嵩山等山地旅游资源,以及黄河小浪底、信阳南湾湖、漯河沙澧河、驻马店薄山湖、舞钢石漫滩、平顶山昭平湖等水利湖泊资源,完善设施,打造品牌,重点建设黄河小浪底、尧山—大佛、鸡公山、南湾湖、老界岭、白云山、莲花温泉—五朵山、重渡沟等一批山水度假旅游区,打造集观光度假、户外运动、自助旅行、休闲养生等于一体的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山水度假旅游目的地。

(三)中国功夫旅游目的地

充分发挥以少林武术、太极拳和杂技为代表的作为典型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功夫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增强其吸引力。以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和濮阳杂技艺术节为载体,扩大“功夫河南”在国内外的影响。把少林功夫发源、传承和弘扬的基地登封市建成世界功夫之都,同时拓展“禅武医”旅游产业链。把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打造成国际太极圣地。把中国杂技之乡濮阳市打造成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重点建设嵩山少林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陈家沟中华太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濮阳杂技旅游园区,以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少林功夫、太极拳和杂技观光、体验、竞技、修学、休闲、演艺、影视、养生和功夫装备等产业,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建设国际一流的中国功夫旅游目的地。

(四)拜祖寻根旅游目的地

全面整合中华始祖文化和姓氏祖根文化资源,打造“记忆中原、老家河南”品牌,建设面向全球华人的拜祖寻根旅游目的地。把淮阳太昊陵、新郑黄帝故里、安阳二帝陵、商丘燧皇陵培育成全球华人拜祖圣地。重点建设鹿邑、偃师、濮阳、淮阳、荥阳、卫辉、潢川、固始等重要姓氏寻根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以鹿邑老子故里、巩义杜甫故里、偃师玄奘故里、孟州韩愈故里、沁阳朱载堉故里为代表的河南历史名人游精品。

(五)中原红色旅游目的地

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南北两片、中间一线”的分布格局,全力打造以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陈氏将军祠、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桐柏英雄纪念馆、确山县杨靖宇纪念馆、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罗山县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等龙头的桐柏—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以林州八路军豫北办事处、新乡刘庄、濮阳单拐冀鲁豫军区旧址、台前将军渡、博爱寨卜昌晋冀鲁豫野战军九纵司令部旧址、济源留庄英雄民兵营、晋豫边区政府等为龙头,联动河北、山西的太行抗日烽火红色旅游区。重点开发红旗渠、淮海战役纪念地、竹沟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以焦裕禄、史来贺、张荣锁、任长霞等为代表的时代精神传承旅游区。通过“红”与“绿”、人文与生态、历史与现代等多种旅游资源和六大旅游要素的深度整合,将我省红色旅游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集红色教育、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二、培育旅游集聚区

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根据旅游产业自身特点,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为目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内聚集旅

游核心吸引物,并通过旅游资源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服务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集聚,形成功能完善、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链,最大化降低旅游服务运营成本,提高旅游服务效率与旅游综合效益,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旅游体验,从而提升目的地综合竞争力的旅游产业主导性区域。建设旅游集聚区是转变我省旅游产业粗放式经营和“门票经济”的战略举措,是实现旅游产业精细化、内涵化、创新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旅游集聚区建设,要坚持“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一是品牌引领,建成特色突出、配套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二是要素集聚,形成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产业集聚区;三是依托城市和交通配置资源,形成产业核心体;四是大企业运营、大项目运作,形成项目集中布局、要素集聚发展、服务配套的产业综合体。

(一)郑州新区旅游集聚区

目标定位:河南省都市旅游示范区。

发展思路:发挥郑州新区建设复合型新城区的独特优势,增添文化符号,加快文化创意,会议展览,商务、购物、美食、演艺和娱乐休闲,信息和金融服务,以及城市生态等新型旅游要素集聚发展,培育形成集城市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康体、会展商务、美食娱乐等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旅游集聚区。重点项目: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郑州方特欢乐世界、郑州方特梦幻王国和文化产业基地。环球美食城项目。野生动物园项目。绿博园项目。河南省旅游服务中心项目:中国中部最大的旅游服务中心及中国中部旅游人才培训中心。龙湖欢乐海岸旅游项目。河南省博物院二期项目。郑东新区中原文化步行街项目。郑州新区五星级酒店集群项目。

(二)焦作云台山旅游集聚区

目标定位:现代旅游服务型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优化区域环境,构建方便快捷的区域交通体系,依托区域旅游服务中心完善一站式旅游综合服务系统,强化旅游集聚区的内聚功能,形成要素集约、客流集中、效益聚集的良性发展模式。

重点项目:云台山大型综合旅游项目:以旅游休闲度假服务为主题,集网球、壁球、桌球、排球、羽毛球、健身中心、美食、SPA、儿童游乐场、度假物业、休闲农庄、高档酒店、旅游度假小镇、风情一条街、演艺中心、大剧院等配套设施为一体,构建多元化住宿体系、特色化餐饮体系、旅游商贸体系和文化娱乐体系,形成功能联动、设施齐全、要素集约的现代旅游服务型产业集聚区。七贤文化旅游镇项目:涵盖商业、住宅、五星级酒店、美食城及多功能旅游服务区等多种形态。神农山山前经济拓展区项目。

(三)登封嵩山旅游集聚区

目标定位:产业要素集约配置型旅游集聚区。发展思路:通过资源整合和要素提升,把嵩山旅游区打造成为产业链条完整、产业体系配套、游客综合消费力强、旅游带动力足的多功能、综合性旅游集聚区。

重点项目:重点实施少林禅武文化旅游区提升、嵩山品牌重塑、中岳庙道教养生园建设、中岳庙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城市休闲软环境建设、城市RBD打造等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旅游小镇、五星级酒店以及信息化配套项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二期工程项目。少林功夫博览中心项目。嵩顶旅游区建设项目。登封百花谷体验式旅游项目。锦鹏五星级酒店项目。天中文化旅游综合区开发项目。

(四)洛阳龙门文化旅游集聚区

目标定位:依托重点城市和精品景区的综合型旅游集聚区。

发展思路:增强集聚功能,合理构建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娱乐、旅游购物等产品体系,扩大产业集聚规模,增强产业集聚力,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重点项目:龙门米兰旅游集散中心项目。龙门一号温泉度假中心项目。龙门西山温泉综合开发项目。仿唐风情小镇项目。仿唐乐舞演艺节目。龙门湿地建设项目。龙门东山综合开发项目。龙门入口区综合开发项目。龙门国际温泉度假区。

(五)平顶山尧山—大佛旅游集聚区

目标定位:高端山地温泉度假旅游集聚区。发展思路:重点构建中高端温泉休闲度假产品、山地运动休闲度假产品及山地养生产品体系,积极吸引城市的中高端休闲度假人群,依托佛教文化与山地观光、休闲度假形成区域之间的客流互动,带动周边区域综合发展,形成高端山地温泉度假集聚区。

重点项目:大佛景区配套工程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1000个房间)、温泉中心和尧山索道。国际旅游机场项目。国际标准会展中心项目。大佛—尧山轻轨交通项目。室外温泉区项目。旅游风情小镇项目。沙河综合治理项目。演艺项目。五星级酒店托管项目。温泉中心项目。度假别墅、停车场等建设项目。

(六)信阳鸡公山旅游集聚区

目标定位:综合改革试验型旅游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建设重点项目,积极围绕旅游服务配套餐饮住宿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实现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并通过辐射效应带动集聚区其他区域旅游服务产业发展。

重点项目:鸡公山·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项目。中国国际山地休闲度假实验区。鸡公山影视基地(万国文化小镇)、东方文化娱乐城和海洋馆项目。灵山休闲养生基地项目。

(七)许昌鄢陵旅游集聚区

目标定位:以生态休闲和温泉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以花木生态旅游和温泉度假旅游为主题,完善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设施,构建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居结合的大型旅游休闲聚集空间。

重点项目:花都温泉项目。高档汽车露营地项目。医疗养生基地项目。现代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区项目。高档养生基地项目。

(八)永城芒砀山旅游集聚区

目标定位:集文化观光、参与体验、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主题型旅游集聚区。

发展思路:完善旅游产业服务配套设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扩大旅游集聚区的综合产出。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模板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加快发展做强建材业;超常发展做精地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建筑业,统筹发展做好辅助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资源循环、全面提升弘洋综合实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豫政办[2013]32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3.05.03 【实施日期】2013.05.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 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2013〕32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对分工负责的工作进一步分解细化,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进度安排。涉及多个单位的工作,牵头单位要负总责,加强协调,其他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跟踪了解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工作落实中的重要情况要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5月3日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一、基本公共教育 (一)重点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多种方式并举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省教育厅牵头。只明确牵头部门的,其他有关部门配合,不一一列出,下同) (二)基本标准。执行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实施国家校舍建设、设备配置、师资配备、教学管理规范等标准。(省教育厅负责)(三)保障工程。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普通高中改造工程。(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负责,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 二、劳动就业服务 (四)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城乡就业全过程公共服务能力,以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努力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供更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五)基本标准。实施国家劳动就业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规范等标准。加强劳动标准体系建设。执行国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等标准,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行业主要是由航空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核工业,电子工业和兵器工业等子行业构成。从我国军工产业发展情况来看,1999-2014年,我国军费支出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中国军费预算占GDP的比重预计为1.32%,说明了中国军工具有蓬勃发展的前景。 “十三五”期间,军工行业将面临重要的发展时期,军工企业要善于把握机遇,科学制定切合发展实际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仁达方略为多家军工企业提供了深度的咨询,对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军工企业制定十三五规划,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首先,全面回顾“十二五”的发展情况,总结发展经验。 企业应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场开发、业务发展、投资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梳理集团积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十三五”规划方向。在这一阶段的总结回顾过程中,企业可以从自身角度审视自己的优势资源及不足之处,从而为制定下一阶段规划奠定基础。 其次,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环境。 企业应分析宏观环境中政策因素,思索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评估行业的市场情况、竞争情况。既考虑行业热点,也深入探索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力求全面客观了解行业整体发展环境。 政策因素。07年以来国家推出政策推动军工企业改革,借助资本

市场的力量为国内军工产业做出巨大贡献,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活力。2015年1月23号,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会议强调了安全性在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性,为军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的支撑。 行业热点。比如,在国企改革和产业升级大背景下,军民深度融合代表着未来军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尤其受到关注。科研院所是各大军工集团最优质的资产,其高精尖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如果这些科研院所改制注入上市公司,将是提升军工上市公司盈利的重大举措。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也是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之一。 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军工产业发展迅速,却一直存在结构性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国有资本在行业占比过大,国有企业在军工产业的地位不可撼动,这样的产业结构极大地削弱了行业竞争性,对行业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都产生了较大制约。 第三,确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企业应借鉴“十二五”的经验与教训,本着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适应快速发展需求的原则确定企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军工企业只有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执行军民融合,提升资产证券化,才能立于基业长青之地。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思路,如: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对军工工业改革进行整体的规划,积极推

河南省十三五天然气规划11.24(排版)

河南省“十三五”天然气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能源规划建设局 2016年11月

前言 经过多年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拓展,天然气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清洁能源支撑。“十三五”期间,天然气行业面临着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背景,国家将深化油气领域改革,市场化定价、管网设施公开准入和管道保护等措施将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上下游产业链,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此外,一带一路、中原城市群战略的实施、城镇化发展、大气污染治理强力推动,继续为天然气消费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动力。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天然气发展新形势,科学谋划我省未来五年天然气发展,对于保障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天然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家能源局)和《河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目录 第一章发展基础 (1) 一、发展现状 (1) (一)气源供应日趋多元化 (1) (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1) (三)利用规模大幅增加 (2) 二、面临的形势 (4) (一)面临的机遇 (4) (二)面临的挑战 (6) 三、市场预测 (7) (一)需求量预测 (7) (二)供需平衡分析 (9)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1) (一)坚持外引为主与自产为辅相结合 (11) (二)坚持整体规划与区域协调相结合 (11) (三)坚持保障供应与高效利用相结合 (12) (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12) 三、发展目标 (12) (一)资源 (12) (二)利用 (12) (三)省内基础设施 (13)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为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一系列挑战,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各项任务。 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二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 三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迈出坚实步伐,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是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 五是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工资分配关系进一步理顺,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上传者知盟网https://www.doczj.com/doc/122434013.html,

六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十一五”时期,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实现较快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是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和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我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我省坚持走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应对危机和复杂局面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十二五”时期,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持续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难度加大;我省人均发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没有改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改善民生任务艰巨。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自身看,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3)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4)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4) 六、存在的不足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保障措施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加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确保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统筹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明确了企业“十三五”时期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企业快速转型壮大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公司紧紧围绕股份公司总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细化管理责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前进步伐,坚持三个市场齐头并进,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公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015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累计新签合同额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2.3%、30.67%。企业总资产、净货币资金存量分别由期初的 4.11亿元和9255.2万元增长到6.4亿元、1.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7%、3.86%。十二五末和期初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一年一个小台阶,五年实现大跨越。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求好、求快、求实”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做强做大为重点,以求真务实为抓手,着力处理开拓经营与防范风险、做强优势与补好短板、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2011〕8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 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谋划我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牢牢抓住农业农村工作不放松,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43.7亿公斤,连续5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638.38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88.6万吨,奶产量达到290.9万吨,均居全国前列。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实现快速增长,油料、蔬菜、水果、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540.72万吨、6624.26万吨、767.33万吨、99.4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20.3%、18.7%、38.1%和9 2.3%。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195.88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8.5%。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2016-2025)

目录 一、公司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管理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回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十二五”取得的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十二五”存在的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世界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中国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地缘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行业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公司内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公司外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SWOT矩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SWOT矩阵分析推导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企业愿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目标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支撑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组织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经营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投资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财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景区规划案例分析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基本情况 长寿湖是重庆市最大的湖泊旅游风景区,位于重庆市域中部、主城区东北方向,长寿区、垫江县和涪陵区交界处。长寿湖水域主体位于长寿区境内东北部,水域北部位于垫江县境内,在行政区划上分别跨长寿区长寿湖镇、临封场镇、双龙镇、云集镇和垫江县兴隆镇。长寿湖风景区距离重庆主城区130千米,距离长寿区政府所在地凤城镇28千米。1992年元月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长寿湖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命名为重庆市新巴蜀十二景之一“长湖浪屿”,已纳入“魅力重庆一日游”旅游线路,是休闲娱乐、度假避暑及水上运动的理想去处。长寿湖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被称为“西南内海”,形成于1954年动工兴建的狮子滩水力发电站。该电站1957年全部建成发电,为我国“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长寿湖水库总容量10.27亿立方米,水面面积65平方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020平方千米,调节库容7.48亿立方米。资源及建设条件评价 自然条件:长寿区地质构造属于压应构造形迹,具有闭斜紧闭、向斜开阔和陡倾纵横张裂隙发育的特征。风景区内地貌类型多样,以丘陵、河谷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为主。 长寿湖风景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由河流型生态系统演变为湖泊型生态系统,形成了独特的局部气候,主要表现为水体和地形热源效应、谷地效应、冷暖效应和缓冲效应。区内常年平均气温为17.7摄氏度;月平均气温以八月份最高,累年平均气温为28.4摄氏度;以一月份最冷,累计平均气温6.7摄氏度。 长寿湖是龙溪河梯级发电的调节水库。龙溪河分别发源于梁平县境内的东明月山和铁凤山,两个源头会合后,流经垫江县境后在高洞与发源于忠县的沙河合流后始名为龙溪河,流经长寿区十多个镇区后,在长寿区凤城镇注入长江。龙溪河全长170千米,流域面积为3348千米,水面积为5.9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2.47立方米,天然落差为267米,已建成水利发电站6座。长寿区境内为72.8千米,流域面积为580平方千米,河床随着山丘蜿蜒曲折,上游宽阔,下

河南省禹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项目名称:禹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设计资质:旅游规划甲级 编制时间:2006年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条规划性质:规划是禹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条规划依据: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制定本规划。规划依据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河南省颁布的地方性旅游管理条例和相关规划、禹州市相关规划和其它相关依据。 第三条规划范围:包括禹州所辖全部行政区域,面积1472平方公里。 第四条规划时限:规划为时限2005~2020年。其中近期2005~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第五条规划目标:制定2005—2020年期间禹州市旅游业发展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战略、布局、策略和行动方案。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旅游经济的思想和论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河南省及禹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旅游业发展战略;建设部、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的法规;跳出旅游看旅游,顺应大产业、大系统,新阶段、新思路,高标准、可操作的现代旅游业发展思路;可持续发展思想。具体来讲,要突出十六字方针:“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第七条规划原则:突出资源特色;生态保护原则;立足当地“文脉”,弘扬历史文化;持续发展原则;系统协调原则;远近结合,有序开发原则;合理布局、分区开发原则;综合效益原则。 第二章规划背景 第八条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在东经113°03′—113°39′和北纬33°59′—34°24′之间。全市总面积1472平方公里,辖乡镇26个,人口115.9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93人。1992年被确定为河南省18个改革发展特别试点县(市)之一。 第九条禹州市地处河南省会郑州、牡丹花城洛阳、煤城平顶山三市之间中心地带,距省会郑州80公里,距郑州薛店国际机场40公里,境内有平禹铁路,禹郸地方铁路,可东接京汉线,西连焦枝线。省道郑州至南阳、许昌至洛阳两条公路干线,纵横贯穿全境,并交会于市区南部,交通十分方便。 第十条禹州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以煤为最,储量约在90亿吨以上,年产原煤600万吨。名优特产多,禹州钧瓷是我国五大名瓷之一,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变幻而著称,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禹州属暖温带季

河南省林业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林业发展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林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以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为载体,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统筹抓好林业产业和资源保护,扎实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各项林业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河南省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各项任务顺利完成,达到各项指标的要求,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河南林业“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实现情况 (一)主要成就

1.造林绿化成效明显,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据调查推算2010年全省林地面积50 2.02万公顷(7530.3万亩),森林面积370.57万公顷(5558.6万亩), 森林覆盖率22.19%,森林蓄积量1.29亿立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加45.61万公顷(684.15万亩)、7 3.81万公顷(1107.21万亩)、 4.42个百分点、2700万立方米。“十一五”以来,继续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地区防护林建设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启动了山区生态体系、生态廊道网络建设、环城防护林和村镇绿化等一批省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创建林业生态县。全省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51.68万公顷(227 5.2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40.27万公顷(2103.96万亩),飞播造林1.73万公顷(26万亩),封山育林9.68万公顷(145.26万亩)。全省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2.4亿人次,完成义务植树10.02亿株。特别是实施《河南省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以来,2008-2010年三年的造林面积达到115.49万公顷(1732.31万亩),为前三年造林面积的1.82倍。全省已有74个县(市、区)达到林业生态县建设标准。 2.区域生态明显改善,保障粮食持续增产。平原地区网、带、点、片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基本形成,农田林网、农林间作面积566.7万公顷(8500.5万亩),控制率达90%以上;94个平原半平原县(市、区)全部达到平原绿化高级标准,有效抑制了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呈现了林茂粮丰的新景象,为河南省连续七年粮食增产提供了生态屏障,为维护国家和我省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全省16万公里的路、渠、沟、河等通道得到绿化,

解读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

解读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六字方针 电为基础、多元经营,七大板块、协调发展 ●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的重要意义 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三阶段的起步之年和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是至关重要的关键一步。 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是事关集团公司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集团公司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集团公司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在上下游产业和相关领域进行探索,发挥产业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破解发展难题、闯出自我解困之路的必然选择。 ●规划核心内容 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就是“电为基础、多元经营,七大板块、协调发展”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是在认真总结集团公司八年发展经验、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对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纲领性高度概括。它指出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具体操作内容,明确了集团公司“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电力产业在目前和将来都是集团公司核心竞

争力的基础。通过发展电力相关产业,逐步形成以电源布局为核心,以煤炭基地为保障,以煤化工为产业延伸,以金融、科技环保、商贸物流、国际业务等发展平台为重要支撑的七大板块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形成结构布局合理的产业链条,提高集团公司的盈利能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电力行业未来的竞争趋势就是产业链的整体竞争。竞争的优劣取决于企业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对板块间的协同能力以及对业务的经营水平。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在上下游产业和相关领域进行探索,发挥产业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是集团公司破解发展难题,闯出自我解困之路的必然选择。 贯彻落实规划的“十六字方针”,要求我们在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和发展七大板块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项发展原则:一是坚持电力产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的原则;二是坚持经济效益为中心,凸显效益在集团公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原则;三是坚持防控投资风险,控制投资规模,优选投资项目,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电力产业在集团公司的地位和作用。电力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属于第二产业范畴。七大板块之中,电力产业是集团公司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是集团公司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本、发展之基。集团公司作为世界亿千瓦级的发电企

旅游景区规划案例

旅游景区规划案例 项目名称: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xxxx xxxx 旅游局托委 单位: xx位: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 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xx xx 项目总负责:教授 xx 项目负责人: xx xx xx参 xx 振华刘破浪员:人加 琳xx xx xx 兵 旅游景区规划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 7.2 植被景观恢复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纸目录........................................................................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3古树名木的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导言................................................................................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4环境卫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建设环境条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旅游区服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一般规定............................. 1.1阳山古村落建设现状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旅游管理 1.2旅游资 源综合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8.3餐饮、住宿1.3旅游发展潜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医疗卫生.错误!未定 义书签。2. 规划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8.5错误!未定义书签。导 游标志........................................................... 2.1规划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规划依据2.2.......................................................... 8.6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管线规划 2.3发展 目标定位和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