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三星瓢虫和多异瓢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十三星瓢虫和多异瓢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十三星瓢虫和多异瓢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十三星瓢虫和多异瓢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https://www.doczj.com/doc/142427913.html,

十三星瓢虫和多异瓢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

作用研究

魏龙易永红李金华靳小刚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植物保护系兰州 730070)

E-mail:yiyong111111222w@https://www.doczj.com/doc/142427913.html,

摘要:本文研究了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和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个体间的干扰作用对捕食作用的影响,以及两种瓢虫在苜蓿斑蚜(Theriophis trifolii)不同密度下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两种瓢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率随着捕食者个体间的相互干扰作用的增加而下降,两种瓢虫和苜蓿斑蚜之间的关系随着瓢虫数量的增加呈幂函数下降曲线,两种瓢虫个体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效应,两种瓢虫的捕食作用功能是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和虫态、温度、饥饿程度等有关。干扰作用和功能反应的数学模拟的理论值与观察值很接近,经X2检验后,误差不显著(P<0.05)。

关键词:十三星瓢虫;多异瓢虫;捕食作用;功能反应;苜蓿斑蚜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 and Hippodamia vaviegata’s

predation on Therioaphis trifolii

Wei-Long Yi-Yonghong Li-Jinhua Jin-Xiaogong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Abstract This paper dealt with the influence of mutual interference among individual predators on predation rate of Hippodamia variegate and 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 to Therioaphis trifolii,and two kinds of ladybug’s functional response under the different density of Therioaphis trifolii.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predateion rates of two kind of ladybug’s predation on Therioaphis trifolii wer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utuall interference among individuall predators and could be described by Hassell-Varley’s equation. The mutuall interference among individuall predator was obvious. The two kinds of ladybug’s predation functional response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y’s density. Interferece action and functional response’s mathematics mode theory data is very closed to observed data . By X2 test, error is not notable (p<0.05)

Key words 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 Hippodamia variegate predation action functional response Therioaphis trifolii

文献综述

捕食作用是在一系列环境条件影响下捕食者(含寄生者)与猎物(或寄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生物防治和昆虫生态领域,捕食作用(包括寄生作用)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天敌和猎物之间的空间分布和丰盛度在时间序列的动态及其机制[4]。Holling(1961)把捕食作用概括为五个基本组分,即(1)猎物密度,(2)捕食者密度,(3)环境特征,(4)猎物的特征,(5)捕食者的特征[1]。捕食作用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测定功能反应(functional response)。Solomon(1949)最早提出并定义功能反应为“天敌对寄主密度增加的反映”,这是由于随着可被利用的猎物的增加,如寄主密度的升高,每一个天敌将会攻击更多的寄主个体或者将更为迅速的攻击一个固定数量寄主[4]。Holling(1959a,1959b,1961,1965,1966)对功能反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理论上的探讨,并将功能反应归纳为四种类型:Ⅰ型:每一捕食者杀死猎物的数量直接与猎物密度成正比,最终达到饱和;Ⅱ型:捕食者攻击速度最初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迅速提高,然后增加的速度减慢直至饱和;Ⅲ型:为S型曲线,搜寻速度随猎物密度指数增加,但跟着降低至饱和;Ⅳ型:拱型,及猎物密度低时,同Ⅱ型,但在高猎物密度时,由于猎物的某种抑制作用,从而导致攻击速度的降低和捕食量的减少[2]。

这些开拓性的研究工作激发了昆虫学家和生态学家对捕食者-猎物系统的相互作用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可参阅Royama(1971).Lawton et al(1975).Hassell et al(1976).Hassell(1978)以及Taylor(1982)等的综述。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亦有不少的研究(如,李超等,1982;丁岩钦,1983;吴伟广,梁广文,1989)[1,2,11]。并在生物防治方面,利用H0lling圆盘方程,以及Hassell-varley(1969)方程进行了不少试验(丁岩钦,陈玉平,1986;吴六莱,王烘全,1987;等)[5,14]。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粗蛋白含量在18-26%左右,是家禽,家畜的重要饲料作物,故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苜蓿斑蚜是苜蓿的重要害虫,为害严重,苜蓿斑蚜一年发生数代,以卵在苜蓿或其它豆科作物的根基处越冬,成虫和幼虫都可为害,用细长的口针刺入茎和叶内,吸取汁液,为害后,叶子变黄,植株萎蔫,严重时枯死,引起显著减产。

在众多有关生物防治的文献中,对多异瓢虫及其捕食作用的刺报道较多,但大多是多异瓢虫对大田作物害虫的捕食作用研究(范广华,赵建方,1988;牟吉元,刘炳霞等,1989)[12,13]。多异瓢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作用的研究未发现,并且,其它瓢虫(包括十三星瓢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作用的研究也未发现,为了探索两种瓢虫捕食量与苜蓿斑蚜的关系,以便为害虫的生物防治指标提供依据,在观察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基础上,与2003年7月-8月对捕食作用作了初步的研究,进行了数学模拟,并对苜蓿斑蚜和两种瓢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十三星瓢虫采自甘农大畜牧楼前苜蓿地,数量较少。多异瓢虫采自植保系苜

蓿试验地,数量较多。所需苜蓿斑蚜来自植保系苜蓿试验地,且数量大,为害严重。除试验中有特殊要求外,所用瓢虫为成虫,苜蓿斑蚜为无翅成蚜。

1.2试验条件

在室内自然条件下进行,如有温度要求,则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试验间日均温度为25.4-29.2℃。饲养容器为400ml广口瓶。

1.3试验方法

1.3.1十三星瓢虫个体间的干扰反应

试验设计4个处理,每处理分别接入十三星瓢虫成虫1、2、3、4只,苜蓿斑蚜100只,十三星瓢虫先喂食12h ,再停食12h后接入处理。试验在400ml 广口瓶中进行,在瓶中放入湿海绵保湿,然后在海绵上放入采摘的苜蓿上部嫩枝叶,在苜蓿上接入所需数量的蚜虫,24h后,计数统计瓶中蚜虫数量,从而得到24h内瓢虫的取食量。

1.3.2多异瓢虫个体间的干扰反应

试验设4个处理,按顺序分别放入成虫1、2、3、4头,试验记录方法同上。

1.3.3十三星瓢虫对苜蓿斑蚜的功能反应

容器中放入1头捕食者和不同密度的猎物,进行试验。(1)捕食者-猎物不同虫态组合的功能反应。在苜蓿斑蚜密度为30,40,50,60,70下十三星瓢虫成虫对其成,幼(2龄)虫的捕食量。以及在苜蓿斑蚜密度为10,20,30,40下十三星瓢虫若虫(2龄)对苜蓿斑蚜成,幼(2龄)的捕食数。(2)温度试验,在苜蓿斑蚜密度为30,40,50,60,70下十三星瓢虫分别在18,26,30,35℃下的捕食数(3)捕食者饥饿程度对功能反应的影响, 在苜蓿斑蚜密度为30,40,50,60,70下十三星瓢虫在饥饿0,24,48,72h下的捕食数。

1.3.4多异瓢虫对苜蓿斑蚜的功能反应

试验设5个处理。每处理分别接入苜蓿斑蚜40、80、160、240、320头,分别观察多异瓢虫1、2、3、4龄幼虫,以及成虫的捕食量。

1.3.5 苜蓿地苜蓿斑蚜和两种瓢虫的种群动态调查

在面积为400-500M2 的苜蓿地中,于2003年7-9月和2004年4-6月对两种瓢虫和苜蓿斑蚜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每7天调查一次,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连续调查5株,每株系统记录两种瓢虫和苜蓿斑蚜的数量,根据调查结果,分别作出两种瓢虫和苜蓿斑蚜的种群变动曲线。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扰作用

捕食者在一定空间内,常对邻近同种的其它个体的存在有着明显的反应,这种相互干扰作用常随捕食者的密度增加而使对猎物的捕食量减少(表1),捕食作用率(E)下降。早期模型中,E假定为一常数,即

E=Na/(N?P)(1)

其中,P为捕食者密度,Na为被捕食的猎物数量。N为猎物密度,而在Holling Ⅱ型反应中,E不再是常数,利用Hassell-Varley(1969)数学模型对E值模拟:

E=QP-m (2)或logE=logQ-mlogP

模拟中m为干扰参数,Q为搜索常数,P同上,实验数据中各E值可通过方程(1)获得,然后再用方程(2)模拟,估计出参数m和Q.

2.1.1十三星瓢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

表1:十三星瓢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 表2:捕食者密度与捕食率关系

图1 十三星瓢虫不同密度下的捕食效应 由图1可以看出十三星瓢虫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干扰作用,随着十三星瓢虫

密度的增加,它对苜蓿斑蚜的捕食率逐渐下降,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E=0.5239P -0.5570来描述。

参数估计:Q=0.5239

M=0.5570

则:E=0.5239P -0.5570

2.1.2多异瓢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

表3:多异瓢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 表4 捕食者密度与捕食率关系 斑蚜被捕食数 天敌

数量 1 2 3 平均每只捕食数 1 42 46 47 45 2 74 63 73 35 3 79 82 89 27.77 4

86 81 93 21.67 由图2可以看出,多异瓢虫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干扰作用,随着多异瓢虫密度的增加,它对苜蓿斑蚜的捕食率逐渐下降,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 E=0.4431P -0.4802 来描述。

参数估计:Q=0.4413 斑蚜被捕食量 天敌数量 1 2 3 平均每只捕食数 1 63 52 48 十三星瓢虫密度(p ) 捕食率(E ) 1 0.505 54.33 2 0.385 2 79 78 73 38.33 3 86 83 89 3 0.281 28.67 4 0.235 4 89 92 98 23.25 多异瓢虫密度(D ) 捕食率(E ) 1 0.442 2 0.338 3 0.259 4 0.197

-0.4802

2.2功能反应

单位时间内对给的不同猎物密度所能捕食的猎物数量的变化,即捕用Holling 圆盘方程来描述:

上式中 Nt 为猎物密度用来发现猎物的时

间,(a’,Th 参数的估计

Holling-Ⅱ圆盘方程线性化

令1/(a’?T)=B.一线性方程,用最小斑蚜的功能反应

斑蚜成虫、幼虫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

(见3 十三星瓢虫成虫(左)若虫(右)对苜蓿斑蚜成若虫的功能反应曲线 2.测定十三星瓢虫成虫对苜蓿斑蚜成虫的功能反应。 m=0.4802

则:E= 0.4413P 一个捕食者在食者在不同猎物密度下对猎物的捕食效应,它既反映了捕食者对猎物的寻找能力,处置效应,以及最大捕食量,也包含了部分的天敌捕食的行为动态,以及害虫行为与密度因素对天敌的捕食影响。

十三星瓢虫对苜蓿斑蚜的功能反应,可Na=(a’?Nt?T)/(1+Th?a’?Nt)

,Na 为被捕食量,T 为捕食者可利设为24h,故T=1)

。a’为寻找效应,Th 为处置时间,(即捕食猎物所需的时间)

方程中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Holling 圆盘方程,将1/Na=1/(a’?T)+1/Nt+Th/T(3)

Th/T=A.于是1/Na=B?1/Nt+A.此式为二乘法求出A、B.如果回归直线的可靠程度高,则观察结果可近似于Holling-Ⅱ模型。因本试验T=1,从而Th=A,1/a’=B,在Nt趋向于无群大时的Na,即为每头捕食者的最大捕食量Na max 。

2.2.1 十三星瓢虫对苜蓿2.2.1.1虫态对功能反应的影响

十三星瓢虫成虫、若虫对苜蓿图3)

。十三星瓢虫成虫对苜蓿斑蚜成,若虫(2龄)的参数估计:a’为1.09395,1.03678。Th为 0.01857,0.01024。 十三星瓢虫若虫(2龄)对苜蓿斑蚜成,若虫(2龄)的参数估计:a’为6.60775,0.82983。Th为0.04591,0.02146。十三星瓢虫对苜蓿斑蚜的寻找效率和处置时间,随着苜蓿斑蚜的虫龄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由于猎物个体越大越易被捕食者发现和攻击,从而使的寻找效率增大,但猎物自身的防御能力却增强,重量增加,使捕食者处置变得困难,处置时间延

长,经X 2检验后各虫态功能反应曲线理论捕获数与实际捕获数相等。

51015202530

051015202530354045500 10 20 3040 50 60 70 80 密度 捕食数0102030 40 50密度捕食数图2.1.2温度对功能反应的影响 在18、26、30、35℃恒温下其a’值分别为0.286680、1.100064、0.516156、0.510202,Th 值分别为0.050841、0.018436、0.016208、0.013920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a’随温

度上升而增加,若温度进一步上升,a’值则下降,这是因为:在室温范围内捕食者活动随温度上升而增加,与猎物相遇机会亦增多,寻找效率上升,而超过一定温度时,则活动下降,相遇机会减少,导致寻找效率下降。

2.2.1.3饥饿对功能反应的影响

十三星瓢虫分别饥饿0、24、48、72小时,测定捕食者对猎物成虫功能反应,能反应

合Holling-Ⅱ型方程,实瓢虫在不同猎物密度下捕食量与功能反应方程参数

其a’值分别为0.57320、1.100064、0.522210、0.487090,Th 值分别为0.043825、0.016292、0.010621、0.014808。结果表明:饥饿24-48小时可使捕食者对猎物寻找效应增加,但超过这个范围反而变小,。这是因为在一定饥饿时间内,随着饥饿时间增加,捕食者寻找食物活动增加,寻找效率上升,超过一定时间,其自身活动消耗过多,活动能力下降,寻找效率降低,同时饥饿使捕食者对猎物难以处置,消化能力减弱,处置时间延长。

2.3多异瓢虫不同虫态对苜蓿斑蚜的捕食功 多异瓢虫不同虫态在猎物不同密度下的捕食量符验结果如表5

表5 多异不同猎物密度下的捕食量(头/虫)虫态 瞬时攻击率处置时间40 80 160 240 320 (a')

Th

1龄幼虫 0.0649 4.4 4.9 9.5 11.0 12.0 0.13712龄幼虫 4.2 3.9 9.3 12.1 13.6 0.1166 0.0609 3龄幼虫 6.7 12.0 12.8 14.1 16.6 0.2428 0.0437 4龄幼虫 21.0 34.6 33.0 44.5 64.4 1.0472 0.0079 成虫 35.0 48.2 50.8 67.1 68.4 1.4215 0.0118 由表看龄增对蚜的捕食增加,1斑蚜从5月下旬开始在苜蓿地中出现,并开始为害苜蓿。群动态 4月中下旬就可在苜蓿地中少量发现5可以出,随着瓢虫数的加,其苜蓿斑作用明显,2,3龄的捕食作用较小,4,5龄的捕食作用明显增加,在猎物密度增加到一定数量后,捕食者的捕食率增加的幅度会越来越低,随着捕食者虫龄的增加,其瞬时攻击率(a')变大,而处置时间Th 则变小,总体看来,成虫的捕食作用最强,瞬时攻击率最大,且处置时间最短. 2.4苜蓿斑蚜的种群动态 根据苜蓿地调查,苜蓿7月上旬,随着有翅蚜的不断扩散,苜蓿斑蚜数量急剧上升,有蚜株率达100%,每株蚜量达800-1600头,但随着田间的瓢虫等天敌数量的增加,以及8、9月份降雨量增大,斑蚜数量从8月中旬开始减少,到8月下旬,每株蚜量可减少到50-80头。到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由于气温的下降,苜蓿地中斑蚜数量很少,每株蚜量基本在20头以下。 2.5苜蓿地十三星瓢虫和多异瓢虫的种根据苜蓿地调查,十三星瓢虫和多异瓢虫在。多异瓢虫数量则是随着苜蓿斑蚜数量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苜蓿斑蚜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图5)。5月中下旬,随着苜蓿斑蚜在苜蓿地中的出现,多异瓢虫数量明显增加。越冬代成虫进入苜蓿地,开始取食产卵,6月中下旬进入产卵盛期,7月上中旬为幼虫和成虫数量最多时期。此时期也是控制苜蓿斑蚜危害的关键时期,7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8月初,除成虫外,其他各虫态均已结束。成虫在苜蓿地的持续时间较长,多异瓢虫从4月中下旬到9月中下旬在苜蓿地中均有分布。十三星瓢虫至4月中下旬出现到9月下旬已很少发现,而且其种群数量比较稳定,从4月下旬到7月中旬有所增长,但幅度不大,以后

则数量基本不变,总体看,苜蓿地中多异瓢虫的数量明显多于十三星瓢虫。

3.5

0.5

1

1.52

2.5

3

4.26

5.3 5.9 5.16 5.23 5.31

6.7 6.13 6.19 6.26

7.37.97.167.237.29

8.68.138.218.28

日期

数量

图5 苜蓿地两种瓢虫和苜蓿斑蚜的种群变动曲线

注:1图中数小结与讨论

在一定范围内是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者的饥饿程度对捕食功能反应有明显和Hassell-varley数学模型模拟后的理论值与观察值很接近,经工条件下进行的,究竟在田间的捕食量有多大,还有待于进的结果,两种瓢虫的成,幼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潜能是很大的,可敌-害虫作用系统中的数学模型及其主要参数的估计:一,捕食者-猎物系统度的相互关系:昆虫种群生态的功能模型,生物防治通报,1993;9(1)

;40-45 6;2(3)

;97田长彦等,新疆棉田十一星瓢虫对棉蚜种群动态的影响,中国生物防治,2003;19

瓢虫发生规律和捕食效应的研究,生物防治通报,1990;6(3);113-115 据为每株苜蓿上的数量

2 斑蚜数量为调查数量的lgX 值

1 十三星瓢虫和多异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而增大,而随本身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2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虫态,温度以及捕食的影响作用。

3 用Holling-ⅡX 2检验后,误差不显著,说明模拟后的方程可用模拟描述两种瓢虫对斑蚜的捕食功能的反应情况。

4 本试验是在室内人一步探讨。

5 根据本试验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控制苜蓿斑蚜对苜蓿的为害。

参考文献

1 丁岩钦,天中的捕食作用模型,昆虫知识,1983;20(4);187-190

2 吴伟坚,梁广文,Holling 圆盘方程拟合。捕食者与猎物密学,1986;331-338

4 郭玉杰,捕食作用中

5 丁岩钦,陈玉平,中华草蛉对棉铃虫的捕食作用研究,生物防治通报,198-107

6 琳霞,(3);139-141 7戴志一,黄斑盘8 Hassell M.P. 1978 Princetor,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9 Hassell M.P.et al 1972 J .Anim.Ecol.41(3) 661-76

10 Colton,T,F,1987.Ecology, 68;900-912.

11.李超,等.1982.草间小蜘蛛对棉铃虫幼虫的捕食作用及其模拟模型的研究。Ⅰ,捕食者,昆虫天敌,1988,10(4)

;187-190 -单种猎物系统的研究.生态学报,2(3):239-245.

12.范广华,赵建方,多异瓢虫对棉蚜密度的反应13.牟吉元,刘炳霞,七星瓢虫对麦蚜的功能反应,昆虫天敌,1989,11(4);193-195

14.吴六莱,王洪全,拟水狼蛛捕食功能反应及数学模拟的初步研究,生物防治通报,1987,3(1);7-11

https://www.doczj.com/doc/142427913.html,

动物的觅食行为

动物的觅食行为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动物的觅食行为 摘要:动物觅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动物最大限度的维持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所必需的的。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影响下动物往往会使用设置陷阱、集体狩猎、选择最有利的食物等多种对策在觅食过程中尽可能地提高觅食效率和增大收益。觅食总是存在风险,因此动物也会改变觅食地点、时间和食物来减少觅食风险。 关键词:动物觅食行为;觅食对策;觅食风险 动物的生存和繁殖需要食物的支撑,不同的动物对食物的要求不尽相同,按照食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寄生性和杂食性,但是不管哪种食物,都需要动物通过寻找、捕捉、摄取食物的觅食行为才能够有效获取食物。然而为了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自然中更好的生存和繁殖,往往它们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措施尽可能地提高觅食效率,力求以最少的能量和时间投资获取最大的收益,渐渐的产生了多样的优化觅食对策和及可能规避觅食风险。 1动物的觅食行为 动物的觅食行为是动物对食物的搜寻、捕捉和加工处理的过程[1],也是动物生存和繁殖必要的基础保证。但是动物的觅食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食物资源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会随着食物的变动而变化,也会随性环境条件的变化、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同和新情况的出现而不断发生适应性的变化。 2动物的觅食对策 环境中常有多种多样的食物资源,不同的食物其营养质量、丰富度和分布格局等各不相同。由于动物受到时间、能量和自身能力的限制,选择何种食物将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动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比较容易获取,又可以补充因为觅食而消耗的能量的食物。因而经过长期的发展,动物会自觉选择对自己有利性更大的食物[2],比如老虎体型庞大,有着粗壮的牙齿和可以自由伸缩的利爪,攻击捕杀能力强,就会自觉选择防御能力强但是能力非常高的野猪、鹿、袍子和野禽[3]等等。与老虎体型相差巨大的兔子既没有粗壮的牙齿,也没有锋利的爪子,攻击能力非常弱,故而不会不自量力的以狮子、老虎等猛兽为食,只是选择那些随处可见、低矮又不会行走且基本没有攻击能力的青草、青菜和萝卜为食物。

苜蓿评定与进口苜蓿介绍

美国进口苜蓿介绍与苜蓿评定标准 进入中国的美国苜蓿主要是一级苜蓿和特级苜蓿,粗蛋白含量分别在19%和22%以上,NDF≤40%,ADF≤30%,相对饲用价值分别在150%和160%以上,产奶净能在1.45~1. 65MCAL/KgDM,完全满足高产奶牛TMR饲料中蛋白质(16%~17%)、NDF(33%~40%)和产奶净能(1.60MCAL/KgDM)的要求,可以通过直接增加优质苜蓿干草的饲喂量,以提高精粗比和粗饲料的采食量,明显地提高了奶牛的反刍及瘤胃环境、产奶量、体况、繁殖能力和奶牛使用寿命,延长了奶牛产奶高峰期,减少了奶牛疾病和兽药投入,使中国奶业真正意义地享受到了优质粗饲料给集约化奶牛养殖带来的效益,这也是中国苜蓿产业没有做到的。美国苜蓿数量多、质量好,品质稳定,运输方便,贮存时间长,自2006年开始在中国各大牧场得到一致好评。 影响苜蓿干草品质和动物饲养表现的因素,包括:(1)收割时,草的成熟度;(2)含叶率;(3)颜色;(4)异物;(5)风味。 苜蓿草的收割应在含苞期,也就是在茎的顶端有花苞,但没有紫色花瓣。含苞期的苜蓿草通常是多叶的,而茎是细而柔软的。第一茬含苞期收割的苜蓿品质最好,随着苜蓿的生长叶的比例下降,茎也变得的粗而硬。低温和多云气候减缓成熟期,但却有助于品质的提高。由于收割技术与设备的差异 含叶率指的是叶和茎的比例,苜蓿干草在收割、晒干、加工过程中会有叶子掉落的损失。叶子在苜蓿干草质量上绝对重要,因为苜蓿干草的总可消化营养份(TDN)的60%,粗蛋白的70%,维生素的90%存在叶子中。一般苜蓿干草含叶率为60-70%,差的会只有10 - 15%。一捆含叶率高的苜蓿干草可见的是明显叶子多,叶子都附着在梗上,而梗是柔软的。相反地,含叶率低的草捆可明显看到草梗多。 最想看到苜蓿干草的颜色是像田里未成熟苜蓿的翠绿色。这样的颜色表示晒干、加工得宜,没被雨淋过,没霉变,没发热(储存过程中);带有一股草香味,适口性好,胡萝卜素含量高,饲料价值高。然而,颜色的判定也有蒙蔽的地方。譬如,早收割而被雨淋过的草的颜色不是翠绿色,但其营养价值却比晚收割翠绿色的草来得高。 日晒而变色的苜蓿草呈淡金黄色,日晒而变色的草适口性不好,胡萝卜素含量低。被雨淋过、露水过多或浓雾而变色的苜蓿干草呈深

小班数学教育活动《帮瓢虫找家》

小班数学教育活动《帮瓢虫找家》观察与分析报告 我在我在幼儿园观看了小班的数学教育活动《帮瓢虫找家》,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首先教师请幼儿猜猜看今天来班里做客的新朋友是谁?接着请幼儿听歌曲做动作,并引导幼儿根据歌词确定今天来的新朋友是小瓢虫。基本部分又由四个步骤组成。第一步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小瓢虫,初步感知小瓢虫的形态。第二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瓢虫的图片,指导幼儿初步手口一致的点数瓢虫身上的点。首先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瓢虫背上点的数量给瓢虫命名,接着请幼儿自取瓢虫图片,进行点数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瓢虫,集体验证。第三步教师通过给瓢虫抓小虫,指导幼儿巩固手口一致的点数技能。首先教师引导幼儿瓢虫饿了,帮助瓢虫抓虫子,接着通过录音提出对抓虫子数量的要求,然后教师示范具体的操作过程,最后请幼儿验证自己抓的虫子数量是否正确,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的点数技能。第四步教师请幼儿按照点数的数量特征帮助小瓢虫找家。首先教师出示房子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不同。接着引导幼儿把不同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房子上。然后教师示范操作的过程。最后集体验证,查看小朋友放的对不对。结束部分请幼儿让瓢虫宝宝好好休息,轻声离开活动室。 整个活动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它的优点在于活动的物质准备比较充分,教师对玩教具和幼儿活动材料的准备都比较齐全,保证了全体幼儿都有小瓢虫。教师的引导语和提问中有大量儿童化的语言,让课堂变得生动又有趣,如教师在幼儿进行小瓢虫的点数环节里,引导语是小朋友们想和小瓢虫做朋友吗?现在小瓢虫以及爬到桌子上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图片、音频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旨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态亲切,善于鼓励幼儿,如教师在幼儿上来验证自己的小瓢虫名字的环节时候,教师会请全班幼儿为上来的幼儿鼓鼓掌。教师会通过示范的方式来帮助幼儿理解自己所提出的要求,如在幼儿帮助小瓢虫抓虫子和幼儿帮助小瓢虫找家的环节中老师都有通过示范来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要求。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对于教学环节的参与程度比较高。在教学效果上,幼儿能够主动

园艺昆虫学试卷及答案8

试卷八 一、名词解释 1、背眼线: 2、体外消化: 3、多胚生殖: 4、补充营养: 5、暂时性群集: 6、种: 7、植物检疫: 8、生物防治: 9、双名命名法: 10、害虫发生期的测报: 二、问答题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昆虫胸足的结构和类型。 3、简述昆虫翅的连锁类型。 4、简述昆虫体壁的结构及各功能层的作用。 5、简述昆虫循环系统的特点及循环器官的结构。 6、简述昆虫内激素的分泌器官和作用。 7、简述休眠与滞育的关系。 8、简述温区的划分标准及各温区内的反应情况。 9、简述植物抗虫三机制。 10、介绍东方蝼蛄的发生、活动规律。 11、温室白粉虱在植株上的分布有何规律?为什么? 12、简述桃小食心虫的为害状。 13、写出下列害虫的为害虫态、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 白粉蝶小菜蛾黄曲条跳甲二十八星瓢虫天幕毛虫萝卜蝇 三、计算 某昆虫25℃条件下,卵的发育起点为16℃,孵化的有效积温为32日度;幼虫发育起点15℃,龄期15天,蛹期6天,有效积温70日度,成虫卵前期为2 天。问:幼虫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各是多少?此昆虫完成一个世代需几天?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背眼线:完全变态类昆虫的成虫或不完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所具有的单眼,位于头部的背面或额区的上方,背单眼出现后将终生存在。 2、体外消化:刺吸式口器类型的昆虫在把口刺入植物组织后由唾液道向组织中分泌唾液,破坏植物的细胞结构,将大分子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可溶于水的营养物质,而后由食道吸食进入体内,把这种消化形式称为体外消化。 3、多胚生殖: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多个个体的生殖方式。 4、补充营养:某些昆虫羽化后由于成虫性器官未发育成熟,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这种取食称为补充营养,它是成虫性器官发育成熟的必要过程。 5、暂时性群集:由于生活空间、食物、产卵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昆虫暂时群集在一起,当这些诱发因素消失后,即飞散称暂时性群集。 6、种:生活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在形态特征上相同并可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个体群的集合。 7、植物检疫:某些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对某些危险性病虫草害加以限制,以达到防止传入本国或本地区的目的。 8、生物防治:利用有微生物或其分泌物控制害虫的方法。 9、双名命名法:一个物种的种名是由该种所在属的属名和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并在种名后加注命名人的名字或名字缩写,属名的第一个字大写,描述种名所有的文字为拉丁文。 10、害虫发生期的测报:指针对害虫当前的虫态预测害虫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及发生时间,根据以上及当地环境和栽培管理制度对害虫发生时期作出准确判断,并将判断结果报给当地农业部门或相关部门,达到指导生产,避免损失的目的,称为害虫发生期的测报。 二、问答题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昆虫分为头、胸、腹三节;2,昆虫头部有复眼、触角、口器和单眼等;3,昆虫的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并均有多中类型;4,昆虫的腹部有9~11节,生有气门和生殖肢;5,昆虫具有多种形态变化。 2、昆虫胸足的结构和类型。 答:昆虫的胸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三个部分。胸部有足,足的结构,以步行足为例,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足的类型很多,可分为步行足如步甲的足;跳跃足,腿节膨大,胫节细长,如蝗虫的足;开掘足,前足宽大,胫节宽扁,如蝼蛄的足;捕捉足,胫节长,如螳螂的足;游泳足, 宽扁,上有整齐的毛,如龙虱的足;携粉足,上有宽大的携粉囊, 如蜜蜂的足;除些之外还有抱握足等。 3、简述昆虫翅的连锁类型。 答:翅的连锁类型有翅轭,即前翅后方有一指状的突起,使前翅后方与后翅前方相互交叠,形成连锁;翅钩与翅钩列,即昆虫后翅有毛状钩,前翅后部有卷褶,飞行时钩钩住卷褶,形成连锁,或者另一种结构,后翅前方有向下的卷褶,前翅后方有向上的卷褶,两个卷褶相互连锁;翅僵与系僵钩,即后翅的前部有几根鬃毛状翅僵,昆虫飞行后,前翅的小钩钩住翅僵,形成连锁;最后为翅的扩大型,如蝶类。 4、简述昆虫体壁的结构及各功能层的作用。 答:昆虫的体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底膜,中性,半透性,具有保护作用,然后是皮细胞层,皮细胞层是昆虫体壁唯一的一层活细胞层,它是昆虫体壁的起源,分泌产生第三部分为表皮层,表皮层由内向外又分为内表皮,外表皮和上表皮,其中内表皮含几丁质,节肢蛋白,为

动物行为学——捕食行为

动物捕食行为 ——化本101崔文涛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就在揭示:食物是动物生存所必须的。为了生存,动物必须付出各种努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所以,要想在美好而残酷的大自然中生存,动物必须有自己的方法去捕食。 捕食行为是指一个物种的动物杀死和吃掉另一个物种的动物。它和同种相残不同,同种相残是指物种内一个个体杀死和吃掉另一个个体。捕食行为的动机是饥饿,捕捉猎物的速度和效率通常是随着饥饿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动物的采食行为包括觅食行为和取食行为。觅食行为主要是指寻找食物的阶段,对与肉食动物还包括了发现,鉴别等过程。 一、最有效率的捕食者 动物为了生存下去并且延续后代,必须完成持续的保证生存和繁殖的觅食行为。动物每天在觅食行前,必须面对下面3点: 1、决定到什么地方去取食,一般地点的选择在花丛、树枝上、水源处等; 2、取食什么类型食物; 3、什么时候转移取食地点。 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使每种动物的取食行为都是最有效率的。自然选择总是使动物的觅食效率尽可能地加以改

进,因为只有捕食者能够更有效地捕食来提高其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自然选择才会对它有利。 例1:山雀属鸟类冬天的白天必须每隔3秒钟就捕食1只昆虫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 例2:狮子,尽管需用大量时间用来休息,狩猎活动和其他活动(如保卫领地、交配、休息)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竞争,同时存在强大的环境自然选择压力。因此,捕食的高效率是其种族延续下来的关键。 二、动物的食性与食物链 根据动物食性的不同,可以把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和捕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的茎叶或者种子、花粉、花蜜等为食,如牛马羊鹿等大型草食哺乳动物以草为食,很多鸟类主要是以植物的种子为食,蜂鸟、蝴蝶等以花蜜为食;捕食性动物包括捕食昆虫的鸟类、食肉的大型肉食动物等。 1、草食动物 主要是以草为食物的动物,如鹿、鸭牛、大象、斑马、角马等。 2、啮齿动物 指哺乳纲啮齿目的动物,是哺乳类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约占1/3),非常适应多种生活环境,遍布全球。体形中小,上下颌各具一对门牙,终身生长。无犬齿。包括松鼠科、河狸科、仓鼠科、跳鼠科和鼠科的动物。 3、肉食动物 食肉目的动物主要是肉食性的。包括犬科、熊科、大熊猫科、鼬科及猫科动物。其中也有在进化过程中改变食性的,如大熊猫在冰川过后,以竹子素食为主。 4、食物链 生

中国苜蓿草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2016年中国苜蓿草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一、苜蓿草相关概述 苜蓿草是苜蓿属植物的通称。苜蓿属豆科牧草,是世界上种植最早的牧草之一,不仅富含粗蛋白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还含有一些未知生长因子,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 苜蓿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初花期至花期的含量一般在17%~20%,粗脂肪含量大多在2%~3%。开花前,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在苜蓿干物质中的含量为30%左右,开花期即达35%以上,粗灰分含量一般都在10%左右,其中,钙为1.5%,磷为0.1%~0.3%。苜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中有畜禽必需的铁、铜、锰、锌、钴和硒,其中,铁、锰含量较多。紫花苜蓿维生素含量丰富,含胡萝卜素18.8~161毫克/千克、VC210毫克/千克、VB5~6毫克/千克、VK150~200毫克/千克。 将苜蓿草添加到牲畜的饲料中,会对畜禽生长发育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促进奶业的发展。苜蓿草还有显着的改善环境的效力,能够有效改善盐碱化和沙化土地,具有水土保持、提高土质等生态功能,具有非常大的生态价值,被称为“牧草之王”。 二、中国苜蓿草市场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政府一直重视苜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振兴奶业计划”政策中,对苜蓿草产业给予了大力度的支持,对3000亩以上规模化种植基地,仅财政补贴一项即达600元/亩。农业部具体实施奶业苜蓿振兴计划以来,全国累计支持种植苜蓿150万亩,年产商品苜蓿100万t,我国苜蓿种植面积和商品产量已初具规模。应该说,如此强大的政策支持,对近几年苜蓿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刺激与促进作用,苜蓿基地建设蓬勃发展,大面积的苜蓿种植区不断涌现。国内苜蓿种植区域主要是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地,甘肃省苜蓿留床面积达到994万亩,居全国第一。内蒙古人工苜蓿草地面积888万亩,位居全国第二位。 虽然国内苜蓿产量有所提高,但是在质量上与美国等国家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导致我国优质苜蓿始终处于依赖进口的状态。预期中国高端苜蓿草依赖美国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期,但随着中国苜蓿产业在发展规模、整体素质、经营模式等方面的持续快速发展,最终还是主要依靠国内解决优质牧草短缺问题。 三、中国苜蓿草生产情况 据调查,目前国内种植苜蓿的主体大致可化为5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分散的农户,自家种植用来养畜,自产自用;第二种形式,是牧区的牧户,利用人工草场,补饲牲畜;第三种形式,是牧草生产企业,种植的苜蓿全部用于商品销售;第四种形式,是奶农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牧场,种植苜蓿主要用于饲喂奶牛;第五种形式,是农垦系统的大型农场,设施及管理条件优越,基木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苜蓿草的种植形式导致大部分苜蓿草并不会进入流通市场。

芽苗菜的简介

芽苗菜简介

目录 一、芽苗菜的定义 二、发展芽苗菜的意义 三、芽苗菜的发展前景 四、芽苗菜的主要营养成分 五、芽苗菜的功能功效 六、芽苗菜的食疗方法 七、芽苗菜的种类 八、芽苗菜的种植方法 九、芽苗菜的食用方法 十、芽苗菜的投资要求

一、芽苗菜的定义 芽苗菜也称豆芽: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称“活体蔬菜,又被称为如意菜”。凡利用植物种子或其它营养贮存器官,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均可称为芽苗类蔬菜,简称芽苗菜或芽菜。芽苗菜能减少人体内乳酸堆积,消除疲劳,其含有干扰素生剂,能诱生干扰素,增加体内抗生素,增加体内抗病毒、抗癌肿的能力,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核黄素、膳食纤维。目前市场上火爆的芽苗菜有。 二、发展芽苗菜的意义 近年来,日本、美国、欧盟、新加坡、泰国、东南亚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及台湾省,对芽苗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普遍认为芽苗菜有抗疲劳、抗衰老、抗癌症、减肥、美容等多种功能。 宁可食无肉,不可餐无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关注蔬菜的品种数量,而且更关注蔬菜的外观、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等质量指标。芽苗菜作为富含营养、优质、无污染的保健绿色食品而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因此,芽苗菜已成为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蔬菜产业。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无根豆芽多数是以激素和化肥催发的,无根豆芽是国家食品卫生管理部门明文禁止销售和食用的蔬菜之一;正常的绿豆芽略呈黄色,不太粗,水分适中,无异味;不正常的颜色发白,豆粒发蓝,芽茎粗壮,水分较多,有化肥的味道。另外,购买绿豆芽时选5~6厘米长的为好。 三、芽苗菜的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绿色食品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蔬菜的供应数量,而且更关注蔬菜的外观、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等质量指标。芽苗菜作为富含营养、优质、无污染的保健绿色食品而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因此,芽苗菜已成为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蔬菜产业。芽苗菜投资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该项目看上去不起眼,都是人们经常看到的农副产品,但短短一两年,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百万富翁,原因何在呢?现代社会,崇尚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活体食品,加上目前蔓延全球的“非典”、“禽流感”,也为芽苗菜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从宾馆、饭店到小吃、火锅都非常火爆,甚至有些产品到了有价无货的程度,从中可以看出其中的奥妙。 四、主要营养成分 种子和芽苗菜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糖类

异色瓢虫天敌释放使用说明

异色瓢虫天敌释放使用说明 通用名称:Harmonia axyridis Palls 异色瓢虫 防治对象:多种蚜虫、介壳虫、木虱、蛾类的卵及小幼虫等。 制剂:卵卡 生物活性: 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成虫释放后很快交配产卵,根据气温的不同,卵在3-6天内孵化。整个幼虫阶段和成虫均可捕食蚜虫、介壳虫、木虱、鳞翅目昆虫的卵和小幼虫。瓢虫移动性很强,可在很大范围内搜寻寄主,迅速控制蚜虫等小个体害虫的种群数量。成虫寿命较长,可生活几个月,有的长达1-2年。大龄幼虫平均每天捕食几百多只蚜虫,其速度与使用化学农药相当 使用技术: 由于成虫寿命较长、取食量大,释放后可立即发挥对目标害虫的控制作用,并且随着成虫产卵和幼虫的孵化,其控制作用越来越强。在目标害虫发生的温室、蔬菜大棚、果树、公园的林木、花卉、园林等处释放。释放量因植株大小及蚜虫危害程度的不同而异,将包装盒挂在植物上,打开包装盒的开口,让其中的成虫自由爬出取食。 结合温室条件与应用效果来看,使用异色瓢虫最适宜的时间为每年的3月中旬~4月末或10月末~11月中旬,各地根据天气情况,稍有延迟。 根据当时环境的虫口密度进行天敌的释放,达到抑害比多少而定,例如:一头成虫可控制300-400头害虫。一周放一次,连续放三次,释放之后一周内停止打药,以免伤及天敌。常规普查每亩地100头释放,下雨天禁止释放。防治,虫量增加。 注意事项: 1.购买后请于收到产品后的当日傍晚或者次日凌晨释放,禁止长时间存放。 2.释放前,将瓢虫放置于阴凉处,禁止暴晒。 3.禁止阴雨天释放。 4.释放时,禁止包装盒放置地面,防止蚂蚁取食。 5.释放后10日内应减少园艺和农事操作,降低瓢虫受损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帮瓢虫找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帮瓢虫找家》 小班教案《帮瓢虫找家》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按要求乐于参加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能按点子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发展目测力、判断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帮瓢虫找家》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按点子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 2、能按要求乐于参加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带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小房子各1个;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 紧紧追上大害虫 嗷,一口把它吃干净 今天很多小动物都去外边晒太阳了,小瓢虫和其它小动物一样去外边玩,但是他出去之后找不到自己的家了,现在他想请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帮它找到它的房子。 二、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瓢虫是否一样?然后按照瓢虫身上的点子给瓢虫取名字。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点数1、 2、3。 1个点子……一星瓢虫; 2个点子……二星瓢虫; 3个点子……三星瓢虫。 三、出示三个瓢虫的家,让幼儿帮助瓢虫找到自己的家。 三个房顶分别是:三角形里带一个圆点;圆形里带两个圆点;正方形里带三个圆点。 提问: 1、一星瓢虫住在那个房间? 2、小朋友们猜一猜二星瓢虫住在那个房间里? 3、那个房间是三星瓢虫的? 四、幼儿操作 请幼儿把手中的小瓢虫送到对应的房子里。 五、活动结束

小百科: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

动物行为学习题

系选:动物行为学复习题 1.下列属于化学定向的是(CD) A.蚂蚁外出觅食B.鸽子返回原地C.鱼类的洄游D.狗外出活动返回原地 2.老鼠的出现,猫发现老鼠,并做好捕鼠的准备,这与( A) 相关 A.外界刺激和动物感官的功能状况B.外界刺激与动物的生理特性 C.外界和内部刺激D.动物的机体结构 3.繁殖行为的程序正确的是(C) A.性别决定→性选择→抚幼B.性识别→交配→抚幼 C.求偶→交配→抚幼D.性选择→交配→抚幼 4.下列实例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A) A.竹节虫的体色和乌鸦的聚众鸣叫B.竹节虫的体色和鸟类的鸣叫 C.竹节虫的体色和雄性马鹿相互之间呼号D.竹节虫的体色和小猴总是避开猴王 5. 一群鸭中有一只修饰羽毛,其他个体都随之修饰羽毛,这是( D)行为 A.联想学习B.习惯化C.模仿学习D.A、B、C 均不是 6.下列的环境信息是超常刺激的是(B) A.濑鱼以鲜艳的体色接近鲨鱼B.海鸥抱窝时挑选大蛋 C.雄三棘鱼加强攻击红色腹部且倒立的模型D.青蛙捕活动昆虫 7.种群繁衍是动物行为的目的之一,所以动物往往具抚育行为,下列符合抚育行为的是(ABC) A.哺乳动物的胚胎在子宫内发育B.母兽遇敌口叼幼仔行走 C.亲鸟以鸣叫声给雏鸟以学音示范D.长臂猿之间常呼号以示位置 8.在自然环境中,被食动物避免被其他动物吃掉而保存自己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被食 动物都具有反捕食策略,下列实例属于反捕食策略的有(CD) A.牛用舌卷吃长草,羊吃短草B.套索蜘蛛可分泌一种雌蛾的性外激素 C.雨蛙栖于绿叶间,体呈绿色D.寄居蟹生活于螺壳内 9.缪勒氏拟态是模仿者和被模仿者皆不可食.下列属于缪勒氏拟态的是(AB) A.黄蜂与土蜂B.瓢虫与虎甲C.竹节虫与竹D.副王蝶与王蝶 10.下列现象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BC) A.瓢虫的假死B.河马的吼叫C.肺鱼的夏眠D.以上均不是 11.家燕秋天过后,携幼燕离开出生地飞向遥远的南方过冬是因为( B )。 A.温度原因 B.食物原因 C.生殖需要 D.防御敌害 12.下列行为属觅食行为的是( C D ),防御行为的是(B ),生殖行为的是( A )。 A.夏季蝉鸣、蛙鸣 B.斑马的花纹、蝗虫的绿色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响尾蛇利用红外线感受器都可以确定青蛙的准确位置 D.成群的蝗虫从一块农田飞向另一块农田 13.选择适当的词填入下列动物行为后边的括号。 (1)当雄蛙和雄蟾蜍在一起以美妙动听的呜叫声向雌性求爱的时候,蝙蝠却能分辨出是可食的青蛙还是不可食的蟾蜍。( B) (2)有一种海鸟衔起一粒石子放进蚌张开的壳,然后轻松的把长长的喙伸进贝壳,美美的享受一餐。( B) (3)当你想去捉一只小鸡时,母鸡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前。( C ) (4)李明家养了一群绵羊,如果有人想去捉一只时,羊群中会跑出几只雄羊将其他的羊挡

苜蓿市场调研报告

特供企业高层市场决策参考 苜蓿市场调研报告 2019年09月26日 研究机构:6chem 六鉴化工咨询网上海六鉴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目录 一.苜蓿的概况。 1.1苜蓿的概况 1.2苜蓿的物理化学性质 1.3苜蓿品种,规格 二.苜蓿的生产方法。 2.1苜蓿质量指标 2.2苜蓿主要生产方法 2.3苜蓿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趋势 三.苜蓿的原料概况。 3.1 主要栽培地 3.2 各产地的生产量 3.3 原料价格推移 四.苜蓿的生产现状。 4.1苜蓿生产现状 4.2国内主要苜蓿生产企业产能/产量统计 4.3国内部分苜蓿生产企业概况 五.苜蓿的应用领域与消费。 5.1苜蓿应用领域与消费需求分析 5.2苜蓿应用领域与消费市场需求预测 六.苜蓿进出口统计与分析。 七.苜蓿市场价格及市场分析。 7.1苜蓿市场价格 7.2苜蓿市场分析与预测 八.苜蓿拟建和在建设项目。 九.结论和建议。 十.苜蓿相关资料(附件) 国内部分苜蓿供应商目录

一:苜蓿的概况 1.1苜蓿的概况 也叫紫苜蓿、苜蓿。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江淮流域也有种植,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 苜蓿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长,栽培面积最大,在牧草中作用最大的饲草,被称为“牧草之王”。苜蓿种植成本低、效益高、易管理,苜蓿产业的经济效益大大高于粮食作物,已成为农业中的“黄金产业”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为100~150㎝,茎上多分枝。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或椭圆形。呈总状花序,有小花20~30朵,花紫色。荚果螺旋形,内含种子2~9粒,种子为肾形,黄褐色。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15-20℃最适生长,高温、高湿对其生长不利。抗寒性强,其耐寒品种可耐-20~-30℃,有雪覆盖时可耐-40℃的低温。主根粗壮,根系发达,入土达3~6m,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故抗旱能力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沙土、粘土均可生长,但最适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适宜的土壤pH为7~8。生长期间最忌积水,连续水淹1~2天即大量死亡,因此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1m以下。耐盐碱,成株能耐0.3%以下的盐分,在NaCl含量为0.2%以下生长良好。 1.2苜蓿的特征特性 紫花苜蓿系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寿牧草,一般第二至第四年生长最茂盛,第五年后生产力逐渐下降。紫花苜蓿根系发达,主根粗大,有较强的耐寒、抗旱和再生能力。茎直立、光滑。叶量多,全株叶片占鲜草重量的46~55%。异花受粉植物。荚果螺旋形,2~4回,不开裂,每荚有种子2~8粒。种子肾形,黄色。紫花苜蓿喜温凉、半干旱的气候,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25℃左

小班数学思维《帮瓢虫找家》教案

小班数学:帮瓢虫找朋友 活动目标: 1.能按点子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 2.能按要求乐于参加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 活动准备: PPT、人手一只瓢虫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三只瓢虫。提问: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瓢虫),它们穿着什么颜色衣服?(红颜色)那它们长得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因为它们身上有小点点)那它们身上有多少点点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那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哦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叫什么名字?我叫一星瓢虫,一星瓢虫出去玩了,我叫一星瓢虫,宝宝们看,我把什么丢掉啦?点子请小朋友从盒子里把一星瓢虫的星星找给我,我也在我的盒子里面找找看,你们的点子给一星瓢虫太小了,不好看,我找找有没有大的,哇,找到了,我和你们找到的一样吗?(一样),你们的送给它,还是我的送给它。 宝宝们它叫二星瓢虫,为什么叫二星瓢虫呢?(身上有两个星星),二星瓢虫也出去玩了,它也把它的点子弄丢了,你们觉得应该找几个星星给它呢?宝宝一起从你的小盒子里找一找。谁愿意把星星送给它,(二星瓢虫我找到两颗星星送给你) 宝宝们下面出来的几星瓢虫?(三星瓢虫)三星瓢虫也出去玩了,它也把它的星星丢了,那三星瓢虫的点点在哪里?在盒子里找一找。 我们小朋友都帮瓢虫找到了他们身上的星星,它们想请你们跳个舞呢。 出示三个房子 跳累了,我们该干嘛?(回家了)哇你们看到几个房子啦?三个房子一样吗?

(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星星不一样)第一个房子几个点?第二个房子几个点?第三个房子几个点? 你们猜第一个房子是几星瓢虫的家?第二个房子是几星瓢虫的家? (2)然后按照瓢虫身上的点子,给瓢虫取名,并且用数字表示。 提问:原来三只瓢虫身上的点数不一样,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一只瓢虫身上有几个点?(1个)我们就用数字宝宝1来表示;第二只瓢虫身上有几个点?(2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我们就用数字宝宝2来表示;第三只瓢虫身上有几个点?(3个)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我们就用数字宝宝3来表示。 第一只瓢虫身上有1个点,我们给它取名一星瓢虫; 第二只瓢虫身上有2个点,我们给它取名二星瓢虫; 第三只瓢虫身上有3个点,我们给它取名三星瓢虫。 2、出示瓢虫的家,1号、2号、3号房 提问:天黑了,瓢虫宝宝要回家了,这里有三座房子,这是1号房子,这是2号房子,这是3号房子。 (1)能按点子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 我是2星瓢虫小朋友猜一猜我住几号房?(2号房子) 我是1星瓢虫小朋友猜一猜我住几号房?(我是1星瓢虫我住1号房) 我是3号房,猜猜我的里面住着几星瓢虫?(3星瓢虫) (2)几星瓢虫对应几号房 1星瓢虫住在1号房间;2星虫住在2号房间,3瓢虫住在3号房间 瓢虫宝宝们门前有一片操场,它们每天都会在那里做游戏。我们也去参加好不好(幼儿跟音乐健身) 呜呜呜呜……听是什么声音?(哭),原来小瓢虫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吧。它是几星瓢虫?(1)它的家在哪里?好,一星瓢虫我送你去1 号房子;二星瓢虫我送你去2号房子;三星瓢虫我送你去3号房子 二、幼儿操作:把瓢虫送回家(幼儿人手一份瓢虫图片) 1、每个宝宝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瓢虫宝宝,去数数它们是几星瓢虫,和它们打招呼,(自由讨论)我这里有三座房子,请宝宝们把它们送到对应的它的家。 2、集体验证

幼儿园小班数学《瓢虫找家》精选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瓢虫找家》精选教 案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 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 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动物行为学测试题(1)

动物行为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有些单项,有些多项) 1.动物行为是();植物行为是(); A.动物个体或群体的所作所为B.动物个体或群体对环境的反应C.植物的生长,生长是不可逆的D.植物的生长,生长是可逆的2.对于攻击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和战斗 B.攻击有肉体和非肉体方式 C.攻击中双方都受到伤害 D.攻击中双方都不受到伤害 3.下列属于化学定向的是(多项) A.蚂蚁外出觅食B.鸽子返回原地 C.鱼类的洄游D.狗外出活动返回原地 4.下列实例属于先天定型行为的是(多项) A.二化螟对波长330~440 纳米光的光线趋性最强 B.人类的眨眼反射 C.家燕的迁徙 D.食物引起狗分泌唾液 5.老鼠的出现,猫发现老鼠,并做好捕鼠的准备,这与( )相关 A.外界刺激和动物感官的功能状况B.外界刺激与动物的生理特性C.外界和内部刺激D.动物的机体结构 6.下列攻击行为的实例中,错误的是(多项) A.两只同种的公鸡争一只母鸡 B.圆蛛雌、雄交配后,雌性吃掉雄性 C.两只家狗为争夺一食物而相互厮打 D.鼠见了猫后迅速躲藏起来 7.繁殖行为的程序正确的是 A.性别决定→性选择→抚幼B.性识别→交配→抚幼 C.求偶→交配→抚幼D.性选择→交配→抚幼 8.下列实例中不是模仿学习的是 A.英国的“山雀偷奶”B.幼小猩猩能从石缝中吸水 C.小儿随妈妈学跳舞D.一雄鸡啼明,百鸡齐鸣 9.下列描述中属于摄食行为范围的是( )。 A.采食、饮水、呼吸、排尿和排粪 B.采食、饮水、逃避、排尿、排粪 C.采食、饮水、移居、排尿和排粪 D.采食、饮水、移居、分工 l0.下列情况中属干繁殖行为的右有() A.雄性马鹿的呼号和牛氐角战斗B.雌昆虫分泌性外激素 C.捕鸟蛛的雌性吃掉雄性D.不同种的动物染色体不同 1I、下列实例中属于动物的定向行为的是( ) A.雄蛾通过触角感觉雌性的性外激素B.蚂蚁利用分泌物而觅食C.大麻哈鱼利用水的电波而洄游D.蝙蝠利用超声波而飞翔以避它物

苜蓿草生产项目介绍

XX成为XX省最大的苜蓿草生产基地 本报讯(吴锁柱、阎锐)XXXX市把牧草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牧草产业的发展。到目前,全市人工种草面积已达27万亩,千亩以上的大片发展到37块,其中苜蓿22万亩,成为我省最大的苜蓿草生产基地。 除种植当地品种“XX紫花苜蓿”外,XX市去年先后引进了高产质优的“美国皇后”、“加拿大FD-4”等一批新品种,建立苜蓿种子田600亩。同时,全市投入1600多万元,先后建起了南皮埃洛公司、东光威顿公司、青县金苜蓿公司、黄骅三利公司等5个牧草加工销售龙头,年加工能力达7.5万吨。这些企业与农民签订了4万多亩牧草种植回收合同,解除了种草户的后顾之忧,使亩均种草比种粮多收入200多元,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XX市的苜蓿产品畅销京、津、沪、穗等大中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 XX大力种苜蓿草 XX省种植耐旱性强、经济效益高的苜蓿草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在去年种植苜蓿草15万亩、外销商品草6000多吨的基础上,今年种植面积又有扩大。由于XX省许多地方干旱气候特征突出,因而具有较强耐旱性特点,还有改良土壤用的苜蓿草很受农民欢迎。XX市苜蓿草种植面积发展最快,今年截至7月底已扩种7万亩,XX、XX、XX等地积极调整结构,种植了4万多亩,全省计划到年底新增种植面积25万亩。苜蓿干草产量也比去年有了大幅度增加。仅XX市10万多亩老草场,第一茬干草产量高达1.5万吨。 紫花苜蓿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紫花苜蓿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列牧草之首,所以又称为“牧草为王”。苜蓿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重要的营养成分,并且含有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生长因子。在相同的土地上,紫花苜蓿比禾本科牧草所收获的可消化蛋白质高2.5倍左右,矿物质高6倍左右,可消化养分高2倍左右。与其它粮食作物相比,单位面积营养物质的产量也较高。苜蓿可以作为优良饲草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就紫花苜蓿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途径及方法综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1 紫花苜蓿青饲利用技术 青饲是饲喂畜禽最为普通的一种方法,但应注意苜蓿的最佳收割时间,不同生长阶段影响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紫花苜蓿的营养成分与收获时期关系很大,苜蓿在生长阶段含水量较高,但随着生长阶段的延长,干物质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粗纤维则显著增加,纤维的木质化加重。收割过晚,收获最大的,茎的总量增加,叶茎比变小,营养成分明显改变,饲用价值下降。 由于苜蓿含水量大,猪禽青饲时应注意补充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反刍家畜多食后易产生膨胀病,一般与禾木科牧草搭配使用。 2 紫花苜蓿干草的制备和利用 苜蓿草质优良,为各种畜禽所喜食,苜蓿于草喂畜禽可以替代部分粮食,据美国研究,按能量计算其替代率为1.6:1,即1.6kg苜蓿干草相当于1kg粮食的能量。苜蓿富含蛋白质,如按能量和蛋白质综合效能,苜蓿的代粮率可达1.2:1。调制干草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自然干燥法、人工干燥法等。 自然干燥法制得的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和晾晒时间关系很大,其中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的含量和消化率随晾晒天数的增加而减少,粗纤维含量随晾晒天数延长而增加。米脂(1994)对苜蓿干物质化率与其化学成分关系的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提高苜蓿消化利用率的关键是控制苜蓿纤维木质化程度和减少粗蛋白质损失。由此看来适时收割和减少运输和干燥过程的叶片损失非常重要,因为苜蓿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占整体

瓢虫找家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瓢虫找家小班数学活动教案Teaching plan of ladybug's finding a small class 编订:JinTai College 第 1 页共 5 页

瓢虫找家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 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 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第 3 页共 5 页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 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苜蓿草种植利用的体会与建议

苜蓿草种植利用的体会与建议 原崇德? 王树兵 王进平 周永香 (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 山西阳城 048100) [摘 要] 苜蓿草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牧草品种。山西省阳城县近年来相继实施了多项草地建设项目,累计完成苜蓿草种植955hm2。实践证明:1、适时播种是苜蓿草种植成功的关键,春播、夏播、秋播和临冬寄籽播种,其播种效果不同,尤以秋季播种效果最好,临冬寄籽播种可以有效避开农时,而春季干旱和夏季暴雨、烈日对苜蓿草播种极为不利。2、科学管理是实现稳产高产的保障,要做好锄草清杂、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常规性田间管理工作,使苜蓿草的应有价值得到充分体现。3、合理利用是提高种草效益的有效途径,要把种草与养畜、规模化苜蓿生产与草产品开发加工以及苜蓿草与奶业生产有机地联合起来,并要加强草地建设项目管理,通过项目建设促进苜蓿草的有效利用,从而得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兼顾同步提高。 [关键词] 苜蓿 种植 利用 草产品开发 产业化生产 苜蓿草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最大的饲料作物。随着我国畜牧业向产业化方向的迅速发展,以及农业生态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强,被誉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阳城县从1999年开始相继实施了“省级苜蓿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国家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草地建设工程”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草场建设项目”,累计完成苜蓿草种植955hm2。现就苜蓿草种植利用与产业化生产谈几点体会和建议。 1自然概况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边缘,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境内山峦起伏,河流交织。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高而中间低,构成了全县高中山区、中山区、低山区、低山——丘陵区和河谷区五大地貌单元。最高海拔1998m,最低海拔310m。全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气温回升较快,夏季炎热多雨,且分布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659mm,平均气温11.7℃,平均日照时数2572.4h,≥10℃有效积温4000 ℃,无霜期188天。较为充足的水、光、热资源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具备了苜蓿草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 2草地建设项目简介 2.1 省级苜蓿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该项目设计规模333.3hm2,于1999——2001年建设,共种植苜蓿种子田373.3 hm2,2002年保留产种面积 254.9hm2,品种为陇东苜蓿。 ?作者简介:原崇德(1964-),男,畜牧师,主要从事草地饲料、繁育改良等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