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步阅读教学(一)

四步阅读教学(一)

四步阅读教学法(一)

“四步阅读教学法”旨在规范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使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任务指向更清晰、明了,促进学生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步阅读教学法”强调语文教学要由阅读思想向习作思想转轨,即由阅读理解向以理解为基础的习作转轨,就是不仅要学、还要用。

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解字词句段篇的意思(意),二是理解文章表达顺序、表达方法、构段方式、构篇方式等(言)。

操作步骤及内容:

一、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跳起来,俯视全文,从文章的结构、顺序、大意、分段、拟小标题、抓主题段等入手,感知文本。

二、细处摄神带领学生钻进去,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训练重点入手,着重研究文本的言、意,使学生既知道文本的意思,又懂得表达形式。

三、读写结合创造语言环境,使“细处摄神”的训练重点落到实处。

四、学习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收获,即带着学生跳出来,再次俯视全文,从写作目的、写作技巧、人物的精神品质方面等评价。二是学生自我成长方面:自我约束、学习方法的运用、合作精神体现、个性思考等。

操作要则:1、三个学段的教学基础是大量的语言积累和语言

实践。语文学科的功能单从工具性的角度讲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做好工具性就做好了人文性。

2、根据年段目标、任务、要求及学情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内容。

各年段阅读教学重点

低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夯实基础

四项:1.激发阅读兴趣;2.培养阅读习惯和朗读能力;3.落实字词句训练;4.重视语言积累。

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承上启下

五项:①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③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④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⑤突出段落训练。

高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训练提升

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篇章训练”上。具体的指标是:1.学会预习课文,养成预习的习惯;2.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3.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4.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5.学习浏览,拓展阅读;6、加大篇章训练。

各年级读写训练重点及其训练内容详解

一、不同学段习作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

二、不同学段“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训练重点、训练内容

以上两个表的内容教学时强调学段意识、读写意识、方法意识。

相关知识

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和对照式等

说明的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逻辑顺序)等。

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包括作解释)、引资料、列图表等等。

应用文的结构:书信等格式。

三、根据不同学段习作训练的目标和内容,探索有针对性的训练策略

(一)整体谋划,注重计划性

为克服习作训练中长期存在的随意性的盲目性,切实增强计划性和系统性(序列性),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习作教学总目标”、确立的“习作教学学段目标”,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习作基础,从整体上对整个小学阶段习作训练的目标和具体内容进行规划,做到心中有数。在规划和实施中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一是要把握好整体训练目标与学段、学年、各册、各次训练目标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地训练体系。比如,低年级总的目标要求是“乐于表达”,具体训练目标和内容,在一年级主要是“通过看图、影视节目、观察周围事物等,写一两句完整、通顺的话;能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造句,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二年级主要是“能看图并展开想象,写几句连贯、通顺的话;能通过观察大自然和周围的事物,

写几句连贯、通顺的话,逐步向连句成段过渡;能用几个词语写几句连贯、通顺的话;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和简单的日记”。中年级总的训练目标是“自由表达”,具体训练目标和内容,在三年级主要是“通过观察,选用总分、承接、并列、因果、转折等段式,写一段内容较具体的片段;能抓住特点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能用一段连贯的话写下来;命题习作字数不少于250字;能根据提供的词语展开想象,进行扩写、续写。”在四年级主要是“能围绕习作要求,自主收集习作的素材;能抓住特点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并能用几段连贯的话写下来;命题习作字数不少于300字;学写书信、便条,掌握其格式;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短文。”高年级总的训练目标是“学会表达”,具体训练目标和内容,在五年级主要是“能审清题意,围绕中心选材;能初步掌握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的规律,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培养先列作文提纲后作文的习惯;学写板报稿和建议书,掌握其格式。”在六年级主要是“能围绕中心系统地搜索材料和整理材料;能进行同一题材多种体裁形式的表达,进行初步的记叙、议论、抒情的综合训练,为学生升入中学打好基础;能写简单的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做到格式正确;能熟练运用批改符号进行习作的互评互改。”

二是要把握好整体训练目标与训练内容、训练形式之间的关系,在训练内容上主要抓住语文教材中规定的训练内容、阅读教材中的小练笔、课外自主观察(自然和生活)练笔三个方面;训练的形式应根据具体的训练目标和内容来确定,力争做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实效。比如,根据不同学段的习作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低学段可

主要采取观察写话、看图写话、用词造句、仿写练习、连句成段等训练形式;中年段可主要采取命题习作、从读学写、自由习作、修改短文等训练形式;高年段可主要采取命题习作、综合练习、模仿创新、互评互改等训练形式。

(二)抓住重点,体现阶段性

低年级(第一学段)训练重点是“练习写话”;训练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乐于表达、通顺完整”;训练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以说写童话体作文(句子)为主,辅之以看图和观察实物说话、写话和写最简单的应用文(如留言条、请假条),要重视培养通过想象产生作文(写话)材料的能力和和用词造句的能力。

中年级(第二学段)训练重点是“起步习作”;训练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进行初步的文体训练”;训练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以观察作文为主,以命题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一般应用文为辅,三年级采取片断素描的方法,四年级采取叙事素描的方法,整个学段的习作训练要着重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搜集材料、拟题、表现中心、组织片断和写简单记叙文的能力。

高年级(第三学段)训练重点是“规范习作、学会表达”;训练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各种文体基本的构篇规律、有规范有创意的表达”;训练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以写各类简单的实用作文为主,以写读书笔记为辅,让学生由低、中年级的“放胆文”向高年级的“小心文”发展,从自发习作转入到自觉习作上来,主要培养根据交际和

表达需要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如记叙、说明、议论、抒情、应用等)的初步能力。

(三)讲究方法,体现策略性

低年级(第一学段)“激发写话兴趣、指导写通顺完整”的主要途径和策略有:先读后写(结合阅读内容指导学生写)、先看后写(结合观察图画、观察实物、实地观察指导学生写)、先做后写(结合做小制作、小实验和家务、游戏等有体验后指导学生写)、先听后写(结合听词句、语段、故事等后指导学生用回忆的方法写)、先说后写(结合学生说话的内容指导学生写)、先演后写(结合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后的感受指导写)等。

中年级(第二学段)“指导自由表达、初识文体”的主要途径和策略:一是适当降低对起始习作的要求,以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二是紧密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以减缓习作的坡度,如变换角度抓改写、空白之处抓扩写、示例模仿抓仿写、奇思妙想抓续写等;三是扎扎实实指导学生进行片段训练,以打下完整习作的基础,如以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为主的人物专题训练,以写环境、开头、结尾、想象等为内容的专项训练等;四是结合阅读教学适当渗透写作知识教学,并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尝试运用,如先总写后分写、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归纳等常见的构段方式;按时间顺序写、按空间顺序写、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按观察顺序写等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写人要从行动、语言、外貌等方面写,记事要从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方面交待清楚等,都应注重

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五是习作前的指导应重在激发兴趣和开拓思路,习作后的讲评要尊重学生的表达和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

高年级(第三学段)指导学生“规范习作、学会表达”的主要策略:一是从丰富习作内容入手逐步对学生进行规范习作训练,如引导学生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展个性;在记实习作上,要求学生在关注生活、坚持写观察日记中积累素材,在写真人真事中反映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在想象习作上,要求学生尽情展开想象、联想、甚至幻想,把内容写具体。二是从拓展习作训练途径入手增加习作训练的机会,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巧练笔,如巧借“实践活动”主题做与写结合等;可以拓展途径让学生多练笔,如写读书笔记、写日记、写课前五分钟演讲稿、写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写校内外发生的见闻等。三是扎实有效地指导每一次单元习作,要在有效地指导和训练中使学生逐步掌握习作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切实提高习作能力;要注重通过阅读和习作讲评引领学生进一步领悟掌握最基本的习作常识,如常用的叙事顺序:顺叙、倒叙和插叙;记事要有起因、经过、结果;表现人物品质要通过行动、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的描写;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静态、动态描写;文章常见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在习作过程和方法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习作前搜集材料、确定主题、拟定习作提纲的方法和习作后修改习作的方法等。

语文集体备课程序

备课理念:问题导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程序:四步六环节

四步: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预案、构建特色。

六环节:两种。

一种是以个人研究为主。1、确定内容。2、个人备课。3、集体研讨。4、整理完善。5、实践操作。6、教后反思。这种集体备课强调个人主备,成员辅备,容易出现一言堂。

一种是以集体研究为主。1、确定内容,全员备课。2、集体研讨、形成共案。3、试点实验,全员观课。4、全员诊断、深度剖析。5、实践推广,构建特色。6、集体反思,形成备案。这种集体备课强调个人备课的前提下的集体备课,强调人人参与,避免一言堂。

个人备课环节:

教师备课首要关注的是文本解读和教材分析等,其次关注的是教学预案。做好文本解读和教材分析尤其重要,也是当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文本解读:文本解读要有深度和广度。它是教材分析的前提,须用品味的目光解读文本,即从写作方法(选材、结构、表现手法、相关信息等),遣词造句(精彩之处、),主题思想等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解读,并且体现个性化解读。

二、教材分析:(包括单元分析)要从基础知识积累(包括习作知识、阅读知识)、基本能力训练和提高(包括习作能力、阅读能力)、基本学习经验(方法)、基本学科思想等方面分析。单元分析要从某一课与本单元口语交际、习作、略读课文、练习题等多方面分析其价值,即本课与口语交际、习作、略读课文、练习题的联系。设计预案时要尽量借助本课融入本单元口语交际、习作、略读课文、练习题的教学等,做到本课价值最大化。

三、学情分析:以往只分析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的分析。哪些知识积累过需要巩固,哪些是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哪些能力需要继续培养等等,都需要知晓。

四、确定目标:教学目标要在文本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这样的目标才具有个性化,才具有针对性,才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

五、设计预案:预案的设计要遵循训练性、逻辑性、梯度性原则,使环节之间处在螺旋上升状态。预案要多考虑某一知识获得、能力训练的方法,即学习途径、策略的传递和获得,体现程序性知识的教学。预案设计一般要遵循下面环节实施:

1、整体感知

2、细处摄神

3、读写结合

4、学习评价

常态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中的“三读”

常态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中的“三读” 在阅读教学中,第一课时应强化初读,紧抓字词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于永正老师说的“语文课不读熟不开讲”确实有其合理之处,没有读书根基的深入,哪有交流果实的丰美?下面以人教版四上《白鹅》的第一课时教学为例,谈谈常态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中读文的三部曲:一次读文 【场景扫描一】 1.师:正式上课前,老师想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漫画,有兴趣吗?(屏幕出示丰子恺的四幅漫画)来了位小女孩子,像是在给凳子穿鞋,旁边还写着,凳子四只鞋,阿宝两只鞋。谁看懂了?能随便说说吗?(学生自由谈)又来了位小男孩,旁边写着花生米不满足,再看看小男孩好像不高兴,你知道原因吗?(学生自由谈)再欣赏一幅,还是那位小男孩,看懂了吗?(学生自由谈)再看一幅吧,是个小妹妹,个子太矮了,很努力才够得着桌子,所以写字的时候――(让学生接下去说) 这些漫画真有趣,能欣赏到这么幽默有趣的漫画,我们得感谢一个人(出示丰子恺的头像),他就是丰子恺。(板书:丰子恺)他是个画家,尤其擅长漫画。他还精通音律,更是

一位出色的作家。今天,我们准备一起读读他写的文章《白鹅》。(板书,并指名读)这是一篇19世纪的文章,带有那个时代的语言风格,有一定的难度,有信心读好它吗? 2.师:请大家打开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认真真地读读这篇有趣的文章,努力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开始吧! (学生自主读文,教师巡回指导) 师:都读完了,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交流第一次读后感悟) 师:真能读书,第一次接触课文就有那么多收获。这篇文章生字、陌生的词语特别多,挑你认为难读的读给大家听听。(生读)谁能一气读下来?(生读) 伸长头颈狂吠一丝不苟京剧严肃郑重饮水 倘若脾气供养不周邻居一日三餐蹲着奢侈 譬如窥伺堂倌颇像侍候 师:我们再来看这些四字词语,词语不多,一下子读下来,可不容易,谁能读?(生读)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厉声呵斥引吭大叫厉声叫嚣厉声叫骂昂首大叫 师:虽然说的都是鹅的叫声,但毕竟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我们来看下列几个句子,谁帮老师来读一读?(生分别读第①②③④⑤句)五个句子对应五个词语,你能找到吗? ①鹅伸着脖子,放开喉咙大叫。()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现状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在形式上日益活泼,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容量大、亮点多、节奏快、追求新异。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在促进学生言语发展上下功夫、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并不多见。不少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将一篇课文演绎成一个展示教师才华的课堂表演剧,以教师本身的优良素质掩盖了语文教学学理上的贫乏。这表明语文教学的现有形态与应有形态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剪刀差。就阅读教学的现状看,变味的阅读教学依然顽固地表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表现在: “例子”并未当例子用,“听说读写”顾此失彼,人文就是爱国,活动就是探究;此外,还有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关系问题,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积累、感悟和分析、训练的关系问题,教师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对语文教育目标认识的不适应,教学方法上的不适应,教学评价上的不适应,“单元教学”并未单元化,“目标教学”目标分散,整合就是叠加等问题,造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低效,让教师和学生背上本不应该背负的罪恶,付出的代价是无数少年的生机和灵气! 二、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推进,语文教学必然会发生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出死亡之谷。就阅读教学而言,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语文教学的理论正处于新旧更替时期,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指导语文教学改革的大都是一些抽象的上位概念和理论,如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综合实践、创新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等等。这些理论是各门学科普适的共性理论,有的并不十分切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却不成文地演绎成直接指导语文教学的主流观点,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偏离了语文课程的母语教学本位目标,陷入了新的误区。 二是语文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和教学规律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上世纪的语文教学尚有许多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新课程改革后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既要解决老问题,又要探索新问题,就难免出现一些暂时的混乱现象。 三是语文学科固有的思想性、人文性等形象易感的外显特征,使语文教学不自觉地演变成了得意忘形式的一般性阅读行为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未能有效触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加上滥用多媒体技术,以外在的视觉画面刺激替代了文本阅读,使阅读教学变得内涵空泛,华而不实。 四是教学空间的封闭。学习语文不应只局限于小课堂内,封闭的教学空间只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新课程理念要求打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好书大家看》 卢建寒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及小说《爱的教育》,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四、课前准备: 1、小说《爱的教育》,并打印几份目录。 2、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 五、指导课时:一课时 六、指导过程: 1、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分享!对吗?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好书——好书大家看(板书课题、读) 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师述,激发兴趣。 我知道同学们都很爱看书,最近,你们又看了什么好书呢?(提问) 这么多的好书,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在介绍好书时,可以从以下一、两方面来介绍。(出示)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现在请一些同学来向你们推荐一些好书,好不好?(指名说)3、小结及老师推荐: 刚才大家介绍得真好。我也想向你们介绍一本好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它是一部日记体小说,记述了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在一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请看目录)它记录了安利柯从十月开学到明年七月的一个学年中所发生的故事。在这个学期,我们也学过一篇课文是出示《爱的教育》的,还记得吗?(争吵) 亚米契斯说:“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你们手上的故事都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阅读欲望!我先给大家推荐一篇故事《义侠的行为》。 在读书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自己常用的读书方法有哪些?(板书回答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进行读书。 4)看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4、总结: 这节课我很高兴,因为同学们都很喜爱读书。在这里,我为大家送上一首诗歌《读书,成为你终生的承诺》,(师范读)希望同学们与书为友,让读书成为你终生的承诺。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存在的误区和解决对策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存在的误区和解决对策 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吕丽萍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忽视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其实能否上好第一课时,在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二课时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向我们传达的心声做准备。但目前大多数第一课时听下来存在形式单一呆板,目标确立含糊不清,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有效等问题。具体来讲,存在以下值得关注的误区。 【误区一】目标不明确 问题一:空洞 很多老师第一课时上到什么程度,他们心里也不清楚。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有时一但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就会一直漫无边际地深究下去,到后来效果没有,课时目标也完成不了。有时课堂上虽然也让学生理解词语、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但总觉得教学浮于表面,难以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的教学为理解词语而理解词语,为朗读课文而朗读课文,教和学严重脱离。 问题二:越位 我们时常也会听到这样的课:说是第一课时,但又涉及到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领会文本意韵等。说是第二课时,又觉得是一锅“夹生饭”,感觉不过瘾。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和学生认识规律不甚了了,忽视阅读教学最基础的是朗读课文,理解字词和感知内容。试想,学生

连文通字顺都没有达到,如何能深入感悟呢? 对策:务本求实把握有度 1、朗读指导有度 一老师让学生感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蒲公英》第二小节,具体指导如下。 师:我们来听听太阳公公是怎么来嘱咐蒲公英种子的呢? 一学生读,但把湖泊(pō)读成了湖泊(bó),黑黝黝没有进行朗读变音。 老师强调哪里读错之后,就紧接着问学生 师:谁还想来当当这个太阳公公,可要注意太阳公公说话的语气哦!(另一学生学着太阳公公的语气去读,但句子读得不够通顺。 师:你们觉得太阳公公像不像,谁比他读得还要像呢?(再指读)…… 第一课时对于读书上的目标是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基于此我们就应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去读课文。如果连字音障碍都没扫除,句子都读不连贯,让学生再去有感情地读课文,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显然也是无效的。于永正老师说:“书不读熟不开讲”,说的就是语文课一定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流畅后才能讲课。我一直坚持这一原则,把读好课文放在第一位。为了达到目的,我有时让学生一段一段地读,有时让他们把长句断开读,有时我领读、范读,总之,读好文章要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突破难点。绝不能急于求成,但最终都要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

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整改措施

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整改措施 当前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措施 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走过了几个年头,语文阅读教学也在悄然间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以读代讲”的理念得以落实。但是,在欣喜之余我们也发现,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拔高要求,教学繁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倡简、务本、求实、有度。教材处理要简约而不简单。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简驭繁。其次,教师如果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拔高要求,教学繁杂”的问题。 二、教师教学死抠教材或无度拓展。 有些教师认为,凡是教材中出现的内容,都是正确的;凡是教材中提到的知识,都是重要的。因此,从字词句段篇等角度一一出题让学生回答,把学生当作规范答题的机器,不考虑问题的难易度以及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和思路。教材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体现了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但教材不是给教师树立一个必须遵从的“权威”,而是搭建一个创造性的“平台”。新课程倡导开发的教材观,

要求教师做教材的主人,成为教材的鉴赏者和开发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3、朗读指导重技巧,情感体验不深刻。 当前,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以读代讲”的重要性,并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教师将重点放在朗读技巧的指导上,如重音、停顿、节奏等,或是笼统地提出朗读的要求,如“读得美一些”、“读出作者……的感情”等。这样的指导,不能触及文本的深层,学生的朗读只能是飘浮在文字的表面,不能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从重点的词句入手,从学生的情感体验着眼,结合文本的内容和语言文字表达的感情,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启发,语句暗含的意思,学生的读才有根。在实践中可尝试以下做法。 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文本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借助媒体手段和教师语言等创设情境甚至再现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让学生换位体验。在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引领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总之,只有用心灵引导心灵诵读心灵,才能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 4、教师教学过分依赖教材和备课资料。 在备课时,一些教师大致看看课文,就急于读教材,甚

从模糊走向清晰——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区别

从模糊走向清晰——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区别

从模糊走向清晰 ——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区别 (本文获2011杭州市小语专题论文一等奖) 小学课堂网 https://www.doczj.com/doc/1c2318103.html, 回澜小学茹亚萍摘要新课程实施至今再次审视当下的阅读教学,效率低下依旧是个不争的事实。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老师们对整个小学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策略的模糊,尤其是中、高学段的阅读课堂明显存在目标不明、模式统一的问题,“学段味”的不足不实,是不可轻视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首先首先应明析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其次是凸显学段阅读教学策略。本文将从学段阅读教学的问题、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解析及学段阅读教学策略探讨几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提高效率目标解析学段特点教学策略 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问题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量和比重不言而喻,老师们在阅读教学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绝对是最多的。但投入和产出之比却总是让我们纠结,令我们反思。原因固然是多种多样的,但笔者以为老师们对整个小学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策略的模糊,尤其是中、高学段的阅读课堂明显存在目标不明、模式统一的问题,“学段味”的不足不实,造成了课堂上的盲目教学与重复教学,最终也影响了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综观当前小学中、高学段的阅读课堂,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低位高就 笔者经常看到不少中年级的阅读课堂抛开了自己应尽的学段目标,却不遗余力地实施着并不属于自己学段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三上年级的《花钟》一文时,花了近20分钟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却将本文“段落”学习和语言积累的首要学段目标置于一旁。 (二)高位低就 同样,也常常有高段的阅读教学随意地降低了自己的学段目标,重复着中段的阅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教案

课题预备课课型预备课教学目标明确必读书目及经典诵读内容,读书方法指导。 教学重点明确必读书目及经典诵读内容,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媒体应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与方法反思与心得 一、导入。 二、明确内容。 1. 必读书目。 (1)《晨读对韵》 (2)《百家姓》 2. 推荐书目。 3. 经典诵读 三、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科学的读书方法。 1. 制定科学可行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坚持阅读。 2. 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读书笔记。 3. 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四、小结下课。

课题 1. 单人旁和双人旁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掌握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要点,写好含有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写好含有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字。 媒体应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与方法反思与心得 一、导入。 二、新授。 1. 教学单人旁的写法。 单人旁是由“人”字变化而来,由撇和垂露竖组成,多出 现在字的左侧。书写要点: (1)单人旁较窄,姿态宜收敛。 (2)撇画斜直,不宜过长。 (3)竖画为垂露竖,起笔多在撇画中间。 2.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3. 教学例字:信、伯。 (1)教师重点讲解示范“信”的写法。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 学生自学。 (1)对照单人旁,讨论双人旁的特点。 (2)参照一点通,练习书写例字:徒。 (3)教师巡视。 三、碑帖欣赏。 虞世南与《孔子庙堂碑》。

课题 3. 正确的书写姿势课型 教学目标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学重点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教学难点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媒体应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与方法反思与心得 一、检查: 二、讲授新课: 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 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 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 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 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 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 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 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 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 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 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 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板书设计: 3. 正确的书写姿势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常规课堂模式流程图(第一课时)1

阅读教学常规课堂模式流程 第一课时 导入,揭示课题→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方高年级的课文有时还需 法导入引出课题、板题、→要简单对作者进行简介, 读题、释题。说一下文章写作背景。 自读课文,提出要求→具体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 通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把长句读顺,把难读的段读好。 做法:1.会认的字关注音的教学: 生字新词的教学→ 2.会认会写的字,从音、形、义、 写四个方面展开教学,同时,先 课内后课外进行积累;3、新词的 教学,重在读记、积累,若要理 解的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去理解; 4.抽出一些字词当堂听写。 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读完后老师要检查;2.指名读,检 生字新词回归课文读→查学生读的效果,对读得好的表扬; 3.对读得不达要求的,教师要指导 ,读通顺,读流利,不放过任何一 个后进生。 做法:1.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什么,即课文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 2.师生共同概括主要内容,并小结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做法: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课文 选取什么材料、什么结构,先写什么, 再次默读课文,→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进行布局谋篇 理清脉络。的,清晰地把文章的脉络梳理出来, 最后,教师通过板书让学生对文章的 脉络(写作思路)加深认识。

做法:可以音读,可以自读,也可以 朗读课文,在课文→同桌互读,或组与组之间展开赛读, 中走一个来回。尽量形式多样,目的只有一个:加深 理解后的记忆。 1.抄写生字新词。 布置作业→ 2.背一背课文或喜欢的语段或者抄一抄。 3.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讲出来。 4.根据授课内容设计一些巩固性练习。 第二课时 巩固上节课文→做法:听写生字新词;或者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脉的学习内容络,加深布局谋篇的认识,导出新授课的内容。 散文:执其神,感其形,选出课 按照不同文体特点悟其言。最具单元新授课内容教学→确定教学内容,并小说:环境描写、情节导读需要 结合单元导读要求推进,人物刻画。→训练的知 训练的知识点编者说明文:用词的体会,说识点的典 意图展开教学。明方法表达运用,训练概行段展开 括能力。教学。 典型段教学:1.要让学生弄清楚“写什么”; → 2.“写什么”是通过“怎么写”来体现的, 而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3.归纳段 规律,明确构段方法,方法迁移让学生展开 “怎样写”的训练;4.总结段的方法。

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的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要注意不是所有课文、所有段落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段,指导学生练读。 本册默读的重点是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语速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 3.精读课文,领悟感情。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①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②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教师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文/高军华 阅读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最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

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一般说来,学生对某科的学习目的是能够明确的,问题是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时,要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指导阅读,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是指导精读。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段之意,在通解前篇,相接连作去,理解全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如教学《观潮》第3、4自然段时,先让学生细读课文,想象画面。再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形状,并分别用波浪线和直线画出作者描写钱塘江涌潮声音和形状的语句。这样,学生才会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地读书。既理解了内容,体会了感情,有领悟和学习了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其次是指导速读。在现代社会当中,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尤其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能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再次是注重课外延伸。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同学们阅读的有关报刊、书籍,经常开展阅读课外活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 四、重视朗读,读出“其义”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校本小课题阶段总结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训练,理解文章的方法应该怎样进行,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觉得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一、要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入手 1、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阅读过程。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接龙读等等,都是低年级经常运用的阅读形式“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演一演”等形式也是阅读的好办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找一找”的形式,在课文中找一找刚认识的汉字或词语。“画一画”“圈一圈”是让学生把学过的字词画出来或者圈上,为将来“动笔墨读书”奠定基础;低年级学生的课本图文并茂,很多插图对学习汉字、了解课文内容都有很好的作用。“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是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因为读图也是一种阅读。 2、开展朗读竞赛,体验成功的喜悦 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很鲜明,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朗读竞赛,就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感受到阅读的成功,就是这种成功才能极大地鼓舞学生,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课堂上组织小竞赛的时候,可以先关注读正确规定的字、词、句,甚至段。一首诗首先是读正确,无论读得怎样,重点是读得对不对,比一比,赛一赛,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流利、连贯方面的比赛,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比赛。这样的比赛要分层来进行,单项落实,这样的话就降低了难度,见效快,成功感强,容易调动阅读的兴趣。 3、开展课外阅读,实现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阅读要求第九条“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名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教材是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范本,不是学生阅读的范本,仅依靠教材提供的篇章来完成阅读总量的5万字是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的。因此,要关注落实课外阅读,开展不同类型的读书活动。 二、要讲究读的艺术 1、初读:要读准,读通,读顺。 2、精读:要悟其义,感其情。 3、熟读:要成诵,要积累。 因此,低年级的阅读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阅读就是要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会阅读,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浅谈中年级阅读教学策略(三年级语文教研组)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级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真研究这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特点,优化这一学段阅读教学的措施,保证这一学段阅读教学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章主旨】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通过读文,让学生感受周恩来的爱国情怀以及他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并理解“帝国主义列强、租界、得意扬扬、惩处、巡警、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等词语,并通过结合上下文、资料引入以及想像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并使学生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圈点勾画”等,为文章做批注的方法,并渗透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像画面的意识 3.整体解读文本,抓“中华不振”提领全篇,并通过合理想像画面、补充资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重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认读生字词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2009年的国庆,是我们祖国60年华诞在迎国庆的阅兵仪式中,在那万民同庆,举国欢腾中你感受到什么?VCR出示60周年国庆的盛大场面 2、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使得我们骄傲自豪那百年之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VCR出示百年前的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 (二)揭示课题、产生质疑 1、百年之前的中国落后,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中国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处在生死挣扎的边缘在那样的背景下,一个12岁的少年发出这样的呼声 (出示课题)(齐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2、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又是谁说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第25课,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 利用两幅鲜明对比的画面冲击学生的心里,从而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初次感受课文 (一)、通读课文 1、读了课文,你们一定知道是谁立下了这个志向,又是因为什么原因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你用一个词语就说明了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师板书:中华不振) 2、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才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课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呢?请你们再次读书,同时拿去笔在书上轻轻地画,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都可以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3、课文又读了一遍,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祥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8年第9期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同时还要教会儿童掌握阅读的方法,激发儿童自觉阅读的兴趣。完成上述任务,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就必须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教 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教学的教法是为了达 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它是在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因文因人而选定的。其中,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首先要重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始终 有机地渗透学科思想教育,认真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落实重点训练,培养语文能力。为此,其着眼点尚需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培养自学能力是《课标》的核心。叶圣陶先 生反复强调教学要由教到不教,由讲到不讲。就是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我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逐步弄清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 着的追求。从小培养兴趣,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不尽。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了 大部分,这些课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 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炼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产生 强烈的感受,在脑子里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 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阅读当中得到乐趣。如:讲《海底世界》一课时,板书课题后,我先让同学们说一说,海底将是怎样的景象呢?同学们有 的说:海底漆黑没有一点光亮;有的说:海底很静,没有声音。老师不急于纠正,启发学生从 课文里得到正确的认识。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将课文读下去。 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开头就生动鲜明、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课本 里有很多题目新颖引人。如讲《人桥》一课时,我在揭题中讲到,“桥”是大家熟悉的建筑。 桥是用什么修建成的呢?同学们都能回答出:用木料修成的是木桥;用石头修成的桥是石桥; 还有用钢铁修成的铁桥……今天我们讲的一种桥既不是水泥修的,也不是石头造的,而是用人 搭起来的“人桥”。这是讲解放战争的故事,解放军战士为了消灭对岸的敌人,在没有桥的情 况下,使进攻部队踏着“人桥”冲上对岸,消灭了敌人。怎样的“揭题”引言,引起了同学们 的很大兴趣,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同学们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好处的。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十分尊重、爱护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启发和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当做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来抓。 二、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如果教师认为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学生只要能把老师讲的知识记住就行,这样学生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学得死,知识面窄,更谈不上独立掌握知识的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只有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老师是代替不了的。老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外因,只有用外因 去激发学生的内因,让内因起作用,才能引起质的变化,一旦学习真正成了学生主观上的需要,那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学习的主人。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

对比第一学段和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

对比第一学段和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我们可以发现,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自己特定的任务,也有与第一/第三学段阅读任务相同但层次和程度不同的部分。总体来说,从文章构成来区分,不同年段有不同年段的侧重点:第一学段重点是字词,第三学段侧重于篇章,那么第二学段就应该侧重于句段,通过句段等的学习,落实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两大任务: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教读书方法 第二学段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期。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既有不同方式的阅读方法的要求,也从不同体裁样式提出了阅读任务,还从不同思维方向提出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以不同方式习得阅读方法 第二学段中,我们需要注重下列几种阅读方式的指导。 1.继续学好朗读。对于朗读,小学个年段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要求,说明各年段都要努力引导学生多朗读,并且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是各个年段共同的重点目标。可以说,朗读好是各学段各篇课文各节语文课相同的首要任务。如果第二学段和另外两个学段一样,能首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就已经实现了本年段的重点目标,也就完成了首要的/保底的教学目标了。 “正确”就是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读音正确,发音清晰,

音量适中;“流利”要求朗读流畅自然,语速适中,停顿恰当,不结结巴巴,不时断时续;“有感情”要求学生能初步领会文章的感情,能通过声音,并与动作/神态等配合,传达一定的情绪/情感。 虽然各年段都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在各学段也有区别,它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目标要求也更高。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第一学段的“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取消了“学习”一词,表明课标对第二学段的朗读层次要求提高了,不仅仅是“学习”,而是要“用”。 2.提高默读水平。默读在第一学段已有要求,第二学段在此基础上有更高的要求。第一学段只提出“学习默读”,第二学段不但提出“学习默读”,还有具体的要求: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可以说这是衡量默读是否达标的标尺,是教师检验学生默读水平是否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的直观试纸。默读的要求要实事求是,不要过早在速度上给学生施加压力,因为课标在第三学段才有明确的默读速度的要求。 3.大胆尝试略读。所谓略读,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的速度。课标在第一学段没有提出略读的要求,在第二学段才提出了“学习

如何让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更精彩

如何让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更精彩 兴宾区陶邓乡中心小学-----黄麟 我校进行校本语文课堂教学第一课时的展示,已经快一年多了,虽然都是第一课时,但却呈现了和第二课时同样的精彩,教师们异样的设计理念,异样的课堂风格,异样的教师素养,却都是那么精彩纷呈,让人回味无穷。每次听完课,我除了感叹之余,更多的是赞叹、惊叹,老师们怎能把第一课时上得如此从容不迫呢?怎能让第一课时之花绽放得如此美丽呢?如何让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更精彩呢?下面我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预习,加强指导。 1、利用早读课,加强课前初读指导。 “书不读熟不开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的确,在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中,读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为理解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应纳入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当然,根据年级段特点,我们的预习要求有所不同,今天的两节课,低年级的预习要求是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而六年级的预习要求明显提高了,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带着问题读课文。预习的过程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预习的深入与否,效

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这一环节,并真正落到实处。 2、注重预习作业,提供具体预习要求。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但是对于缺乏自学能力的大部分小学生来说,要提高课堂的效率,抓好预习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可以提高预习作业的难度和深度,或是指定需要查字典的词语,或是请同学们每人准备好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进行了有目的的思考,带着思考来学习课文,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紧扣课题,激发兴趣。 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第一课时要留给学生怎样的第一印象?这很重要。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情景的创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掌握,决定着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喜爱,影响着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一个精彩的导入是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教学中的追求。例如:《山中访友》,

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 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现状:阅读教学的现状:课时占语文教学总课时数的70%,但绩效低下。教学观念陈旧、视野狭窄、方法单调。 问题: 一、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在教材、教法研究范畴内,主要以课堂教学设计、流 程、环节、方法及教学原则的研究为主,而对阅读活动的本质、过程(特别是阅读的心理过程),对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所需的心智技能,对基于母语的阅读教学的特质和规律等则所论甚少。 二、重课文,轻思考。是阅读教学的方法基本上还是老一套,字词句,段篇思, 即写词,解词,划分段落大意,简单地归纳中心思想,抽象地概括写作特点。教师只注重了课堂气氛的热闹和花样形成了表演课,把教学定位在对课文的理解上,缺乏理性思考,忽视了课文的描写。教学中淡化了阅读,一味的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和花样。以议代读,以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来代读。我认为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能丢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充分说明了在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明理,在读中理解文章。充分说明了在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明理,在读中理解文章。而我们有些教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现在校园里只听见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三、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造成的短视,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我们许多教师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待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带有极大的功利性。 四、教材容量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教学内容重复多,教学过程中缺乏"问题情景"的呈现,也缺乏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意识训练, 六、学生对阅读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没有广泛阅读的兴趣。 解决方法: 一、学生自己掌握基础知识 例如字词的注音、认读、记忆,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等,学生自己可以借助工具书或参考资料完成。我觉得教师在此时要做的只是是明确要求学生做什

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与策略

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策略 第一部分 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 ──按标施教 一、各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联系和区别 (一)读书技能要求: 低年级强调把初读落到实处,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学习默读。 中年级一是要继续抓好朗读,逐渐将其演变为预习要求;二是要学会并加强默读、略读的训练,并能粗知大意。 高年级要进一步提高朗读、默读技能,并能独立自能地阅读课文。 (二)识字教学要求: 低年级强调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 中年级依然要予以关注,但是写字的指导不必过细,要充分关注已有的知识经验。 高年级则强调自主识字,教师只需在关键处点拨。 (三)阅读理解的要求: 低年级把理解定位在了解词句的意思上,能读懂童话、寓言、故事和诗歌。 中年级一是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二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高年级一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三是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 性文章等。篇章林冲 (四)关于积累的要求: 低年级强调必须把熟读背诵落到实处,丰富原始积累。 中高年级一要坚持抓好熟读背诵;二要注重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三要拓展阅读的范围,增加阅读量,逐渐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以上三个学段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一个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和人文素养为目的, 以感受、理解、积累、应用为重点,相互联系而又不断提升的目标体系。梭鱼、天鹅、虾

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计划 一、总体目标: 加大阅读量,开拓阅读面,激发阅读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阅读质。 二、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仅要“读进去”,还要“吐出来”,更要“说开去”。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信息,获得独特体验,在交流中张扬学生的阅读潜能、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内容诸方面都能有较大的突破。 3、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语言得到丰富积累的同时,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思维水平,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水平。 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尤其是要注意到拓宽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论和世界观。 5、把“阅读教学”作为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师借助阅读手段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好伙伴,最佳启迪者和组织者。 6、“作文”和“阅读”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彼此成为深化优化课改实验的最佳支撑和组合。 三、阅读要求 1、阅读速度:提倡默读,每分钟为160字左右。 2、阅读内容:可阅读叙事作品,说明性文章,优秀的诗文,自然、社会学科类读物(包括史地类读物)。在25分钟的阅读时间里,文学类,自然社会学科类各占五分之三、五分之二。

3、阅读组织形式:组织好四人阅读小组,小组内阅读层次互补。 每个小组里要选定组长,负责领导监督管理本组的阅读进程。 4、阅读测试:每个学期进行两次。按《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进行测试。原则上要做到“量大难度低”。让学生学会和适应快速阅读。阅读资料可向全体学生征集,阅读题目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以增请学生参与阅读测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具体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能借助工具书阅读。 3、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意义,有比较敏锐的语感。 4、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5、能注意体会文章中人物活动或事物的意义。 6、要养成读书看报关心时政的好习惯。阅读面要顾及到文学、史地、数理等内容。学会与文章交流。 7、在了解有关知识的前提下,能用文字或口头等形式表达出自己的热爱、憎恨、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8、逐步地有意识地培养探索性阅读习惯。 9、在均衡阅读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阅读方向,尝试进行探究性阅 10、读书速度在每分钟160字左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