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痕迹检验学 自考 笔记

痕迹检验学 自考 笔记

痕迹检验学 自考 笔记
痕迹检验学 自考 笔记

痕迹检验学

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

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迹象和信息。它包括广义犯罪痕迹和狭义犯罪痕迹。

广义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引发的一切变化而遗留的各种迹象或信息。

狭义犯罪痕迹:作案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一客体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另一客体时形成并保留的迹象。

痕迹的特点?痕迹具有客观反应性、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和关联性的特点。

第二节痕迹形成与分类

(一)痕迹形成

1.痕迹形成的机理

造痕体与承痕体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使承痕体的组织结构或表面形态发生相应变化,反映并保留造痕体接触部位的形象,即形成痕迹。

2.痕迹形成的因素

痕迹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即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三者缺一不可。平面痕迹的形成还需要介质参与。

(1)造痕体:指留下痕迹的人、物和动物,是痕迹的创造者。造痕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体积、硬度,能把自身的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形态特征遗留在承痕体上。

(2)承痕体:指保留痕迹的客体,是痕迹的保存者。能把造痕体与之接触部位的形象特征,包括外表结构形态和动作习惯痕迹保留并反映出来。承痕体具有吸附性、渗透性、硬度、可塑性。

(3)作用力,使造痕体与承痕体接触时相互作用的动力。由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不同,痕迹的反映形象也不同。

(4)介质:造痕体表面附着的介质转移到承痕体上形成加层平面痕迹;承痕体表面粘附的介质转移到造痕体上形成减层平面痕迹。

(二)痕迹的分类

1.按造痕体的类型分类:人体痕迹,物体痕迹,动物痕迹。

2.按痕迹形态分类:立体痕迹,平面痕迹。平面痕迹中又分减层平面痕迹和加层平面痕迹。加层平面痕迹,依据加层物

的色调分为有色加层平面痕迹和无色加层平面痕迹。

3.按造痕体与承痕体分类:

形象痕迹,即造痕体外表结构形态在承痕体上所留的迹象;

动作习惯痕迹,即痕迹中反映出的动作习惯痕迹;

整体分离痕迹,即某一完整客体被分离成若干部分,被分离的各部分在分离缘和分离面处能互为衔接吻合的痕迹。

第三节痕迹检验的理论和方法

(一)痕迹检验的理论

1.物质转移和交换原理

物质由一客体上转移到另一客体上的运动过程,是物质转移。物质在两客体间的相互交换的运动过程是物质交换。物质转移和交换原理,为痕迹检验鉴定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物质条件。

2.同一认定原理

在痕迹检验鉴定中,“同一”主要包含:客体某一方面的重要特征自身与自身的反映形象特征同一;客体本身的一部分形体与另一部分形体的分离关系特征同一;动力定型习惯反映在现场的与反映在其他场所的习惯痕迹特征同一。同一认定,是指在检验鉴定过程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通过比较先后出现的客体的特征,对这些客体是否同一所做出的判断。同一认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同一认定的客体,只能是与案件有关的人或

物。

(二)痕迹检验的任务:1.寻找显现痕迹2.固定提取痕迹3.痕迹分析4.收集嫌疑人的痕迹样本5.痕迹的检验鉴定6.痕迹档案的管理

(三)痕迹检验的作用

1.为确定案件的真伪与分析案件性质提供可靠的材料。

2.缩小侦查范围,为侦查提供方向和线索。

3.为查缉作案人提供有效的手段。

4.为发现、记录、提取、固定痕迹物证提供技术方法。

5.为案件的终结、起诉、审判提供重要的证据。

(四)痕迹检验的程序与方法

痕迹检验的基本程序有: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与结论、制作鉴定书。

1.预备检验.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情况(2)明确鉴定要求(3)初步观察处理检材(4)清点与登记(5)准备好器材与实验材料

2.分别检验

分别检验,是对现场痕迹与嫌疑客体或其样本痕迹分别观察,分析痕迹的形成条件,寻找客体的特征,确定重点检验的痕迹与重点检验的部位。

(1)检验现场痕迹

检验现场痕迹形成时造痕体、承痕体所处的位臵、状态、作用力的方向角度。痕迹的种类、结构、各部位的特征反映,

有无变形、重叠。寻找种类特征、细节特征。选择重点痕迹与主要特征,供比对检验用。

(2)检验嫌疑客体或嫌疑样本痕迹

弄清采取的条件是否符合现场痕迹形成的条件;全面寻找确定种类特征和细节特征,选择出比对检验用的重点痕迹及其重点特征。

3.比对检验

比对检验,是将分别检验中从现场痕迹与嫌疑客体或样本痕迹中寻找的各个特征,进行全面对照与一一对应的观察比较,弄清两者特征的符合点和差异点。

(1)比对的内容:检材与样本的总体类型,各特征形态、尺寸、位臵、相互距离与构成的角度。

(2)比对的方式:现场痕迹与嫌疑客体或嫌疑客体样本的比对;现场痕迹与嫌疑客体或嫌疑客体样本的比对;两者照片或底片的相互比对。

(3)比对的顺序:先比对种类特征,再比对细节特征;先比对特征出现的部位、方位,再比对特征的具体形态、结构。

(4)比对方法:特征对照法,特征接合比对法;重叠比对法。

4.综合评断得出结论

综合评断是结合现场情况及痕迹形成因素,对已发现的符合点与差异点的性质、质量与数量、现象与本质等作综合分析,提供鉴定结论的依据。

(1)评断符合点

主要分析认识特征是真正符合,还是偶合。评断相符特征,是对它们的数量、质量、可靠程度及其形成规律进行研究,确定是本质相符,还是非本质相符。

(2)评断差异特征

两个客体特征的固有差异是本质差异;同一客体在不同因素影响下,部分特征发生变化形成的差异是非本质差异。对差异特征的评断,是对差异的质量、数量、形成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确定是本质差异还是非本质差异。

(3)评断与结论

当种类特征与细节特征符合,具有质量好、可靠的符合特征,特征相互间的关系吻合,特征的总和具有不可重复性,差异点得到科学解释已构成特定性,即可作为认定的依据。

5.制作鉴定书

痕迹鉴定书是记录痕迹鉴定工作的文件,是诉讼证据之一。鉴定书的内容,应反映出检验的过程、方法。对结论的表述,应有科学的论据,事实准确、文字简练。鉴定书由文字与照片两部分组成

正文的叙述应由绪论、检验、论证和结论组成。

第二章手印检验

第一节手印概念

(一)手纹与手印的概念

1.手纹是指生长分布在人手指、掌表面的乳突花纹、屈肌

褶纹、皱纹等皮肤花纹的总称。。

2.手印是手掌表面皮肤花纹印痕的总称。是人的手指、掌面在肌力的作用下,接触承痕体后在其表面留下的痕迹。包括指头印、指节印、手掌印。

(二)手纹的特点

手纹具有人各不相同、终生基本不变、触物留痕、认定人身,其中乳突纹线排列有序。

(三)手印检验的作用

1.为侦查提供线索,缩小侦查范围

2.提供诉讼、审判的证据,证实犯罪

3.手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手印的形成、分类与形态

(一)手印的形成与分类

1.手印的形成

手在肌力作用下,印压接触承痕体,引起其表面形态或附着物或色泽的变化,形成反映人手接触部位的大小、长短及手掌面皮肤花纹凸凹形态的印痕。

2.手印分类

(1)以不同形态分类有:立体手印、平面手印。

(2)以附着物不同分类有:加层手印、减层手印。

(3)以色调不同分类有:有色手印、无色手印。

(4)以手印物质成分不同分类有:汗垢、血、粉尘、油垢手印。

(5)以鉴定条件分类有:清晰、完整、模糊、变形、残缺手印等。

(二)手印形态与测量

1.手印的组成

(1)手指印:是拇指印、食指印、中指印、环指印、小指印的总称。狭义的指纹,一般指第一指节印或称指头印。

(2)手掌印:以中指印的中轴作延长线至腕部,再以第一屈肌褶纹印外侧部位为起点作中轴线的垂直延长线至内边缘,将手掌分为上部、内测部、外侧部三个区域。手掌的边缘分为上边缘、下边缘、内边缘、外边缘、内斜边缘。

2.手印测量

手印全长、手印内缘长、手印外缘长、指印全长、指印花纹中心至指根长、手掌印长、手掌印宽。

第三节手纹的形态与特征

(一)手掌面乳突花纹的形态结构

1.乳突纹线的组织结构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织组成。表皮从里向外:生发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真皮从里向外乳头层→网状层(与生发层连接)。

真皮最大的特点是有许多小乳头状突起,形成真皮乳头层,皮肤表面呈现出与之相应的凸凹结构,由许多乳头突起排列的线条称乳突状突起纹线,简称乳突线,乳突线间的凹部称为小犁沟。乳突线在手指端皮肤表面最为发达,并按一定的规律排

列,组成不同形态的复杂花纹,称为乳突花纹。

2.乳突线的一般形态

乳突纹线的一般形态有直线形、波浪线、弓形线、箕形线、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

3.乳突纹线的组合形态

许多相同形态的乳突纹线在一起,占据一定的位臵形成一种系统;若干种系统在一定部位按一定规律进行组合,构成复杂、完整的花纹。

(1)乳突纹线系统

许多形态和流向相同或相近的乳突纹线排在一起组成的区域叫系统。按其形态的位臵,一般分为内部纹线系统、外部纹线系统、根基纹线系统。

(2)乳突纹线三角

三个系统纹线汇合处形似三角,称为“乳突线三角”。三角的数量与位臵,因所组成花纹的系统不同而不同,在数量上有0、1、2、3之分。三角的三条边分别被称为上部支流、下部支流、第三方面纹线(内边纹线)。三角的上、下部支流的追踪线为三系统的分界线。

4.乳突纹线细节特征

乳突纹线细节特征有: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小勾、小眼、小桥、小棒、小点。细节特征的命名原则:依形态命名、按顺时针方向命名、从左至右命名、从上到下命名。

(二)手掌面乳突花纹的类型

1.指头乳突花纹的类型

指头乳突线从整个花纹的组成结构分,有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混杂型纹四大类型。

(1)弓型纹:由上部的弓形和下部的横直线或波浪线层叠而成,因形态不同,又分为弧形纹和帐形纹,只有上下两个系统。

(2)箕型纹:内部花纹中心必须有一根以上的箕形线,其上部和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组成根基纹线系统,一般只有一个三角,三个系统中当箕型纹中心纹线仅由一条箕形线组成时,这条箕形线于箕头部位必须是完整的、不折不断的、圆滑的。如果这条箕形线的箕头或靠近三角的箕枝部分,与其他纹线结合或接触,将纹线直接引向或引入三角的外围系统中去,应列为弓型纹。

(3)斗型纹:内部系统中有一根以上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曲形线,其上部及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等共同组成三个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内部系统仅有一条完整或不完整的环、螺、曲形线时,此线正对两边三角的弧形凸面必须是不断的,且不与来自三角的其他纹线相接触,否则不列入斗型纹。以其内部形态可分为环形斗、螺形斗、绞形斗、双箕斗、曲形斗、囊形斗和其他形斗。

①环形斗可分为左倾环形斗、右倾环形斗、无倾环形斗;按中心环形线中有无其他纹线可分为空心环形斗、棒线环形斗、点眼环形斗。

②螺形环形斗以纹线旋转方向分为左旋螺形斗、右旋螺形斗。

③内部系统中心两条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起点间隔相对的螺形线,以其旋转方向,有左旋绞形斗、右旋绞斗。

④曲形斗:内部花纹中心仅有一条曲形线,其上下两个回转弯部分圆滑顺势,最后朝一个方向旋转。按旋转方向有顺时针曲形斗,逆时针曲形斗。

⑤双箕斗,内部花纹中心有两条以上独立、圆滑、顺势的曲形线相层叠旋转,或在一条曲形线的两个弯头内各有一个完整的箕形线相绞绕,向同一方向旋转。内部花纹中心仅有两条曲线,但上、下箕头线段内有其他纹线相连接,使两曲形线互不独立,则不是双箕斗,而列入曲形斗。

⑥囊形斗,内部花纹中心有一条以上的闭口箕形线,中心箕形线内有一条以上弧形线,弧形凸面对向外角,且不与引向外角纹线相接触,与闭口箕构成三角。如果闭口箕形纹内有完整、独立的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则应命名为环形斗、螺形斗、曲形斗。

⑦其他斗:符合斗形条件,不属上述六种斗形纹,内部无定形结构的斗形纹。

(4)混杂型纹:由两种纹型混合组成的花纹,或有一些形态奇特、结构杂乱而无法归入弓、箕、斗型纹的花纹。有箕帐混合纹、箕斗混合纹、并列箕形纹、并列斗形纹、杂形纹、畸特形纹等。

2.指节乳突花纹的类型

第二指节、第三指节上的乳突花纹的特点是:纹线较宽,间隔较大,密度较小,纹线边缘粗糙,弯折、断续多,流程短,花纹简单,类型少。一般是平弧型、倾斜型和混合型。

3.手掌乳突花纹的结构与流向

手掌乳突花纹纹线粗,面积大,流程长,各个区域纹线的流向不同,花纹形态各异。

(1)手掌上部,每个指根部有一组凸向掌心的横行弧线,掌与来自两侧指间的纵行纹线汇成三角。纹线有的流向小指侧,有的流向另一指间构成弓形纹;有的返回同一指间的另一侧构成倒纵箕。

(2)手掌内测部,纹线起于拇指根部和拇、食指间,伴随第三屈肌褶纹斜行向下至掌心又转向内,流至内侧斜边缘和腕部成突向掌心的弧形纹线,常有弓、箕型纹出现。

(3)手掌外侧部纹线多来自食指根部及两侧,流经掌心斜行至整个外边缘,纹线由少增多,呈扫帚状,常有弓、箕、斗型纹分布。

(三)屈肌褶和皱纹

屈肌褶纹,是指手指、手掌一定部位上固有的粗大明显的沟纹;皱纹是指因皮肤松弛而形成细小浅表的沟纹。屈肌褶纹有结合型、分散型、混合型、纵贯型、网格型。

(四)手掌面其他痕迹特征

手掌面上还有细点线、伤疤、脱皮、汗孔等特征用来鉴定。

手印特征系统,是指手指印反映出作为造痕体的手,具有的系列种类特征和系列特定特征的总称。

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要求 1.不遗漏现场手印。2.不破坏现场手印。3.不遗留新的手印。

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原则a)先重点后一般。b)先静观后动手。c)先观察后处理。

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重点部位1.犯罪活动的中心现场。

2.作案人来往现场的途径及出入口。

3.作案人的作案工具及遗留物。

4.某些案件现场上必须接触的有关物品。

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方法

现场手印主要有:立体手印、有色手印和无色潜在手印。

1.立体手印和有色手印,利用自然光或普通光源照射下,直接照相固定提取。

2.无色潜在手印

手印于其载体物面性质和手印物质不同,采用观察方法也不同。

(1)透射光观察法:此方法用光从背面照射物体,从正面进行观察的方法,适用于透明体上的手印。如玻璃、透明塑料薄膜等。常用垂直光透射观察法和侧射光透射观察法。通过调整观察方向、角度、被观察物体的位臵或调整光源的方向、角度和亮度,增设适当的背景,以增强手印与背景的反差。

(2)反射光观察法:此法用光从正面照射物面,从正面进行观察的方法。适用于透明体和有光泽的非透明体,如玻璃、

各种塑料薄膜、搪瓷、陶瓷、油漆木、电镀金属、光面塑料等对光有一定反射能力的物面。

有光泽的物面因物质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有手印的物质部分对光产生的漫反射,无手印物质部分只对光产生反射,进入眼睛的光量不同,从而可观察到手印。

具体方法有:全侧光反射法、半侧光反射法、垂直光反射法。可调整眼睛的视角或调整被观察物体的位臵、角度及光源的方向、角度亮度等,增大反差。

(3)“哈气法”,适用于吸水性差的表面光滑的物体。

(4)借助特种光源进行观察

a)蓝光灯下,遗留在透明、光滑客体上的汗潜手印,在蓝光灯激发下可显示出银白色手印,可直接观察和拍照。

b)紫光灯下:各种矿物油在玻璃及各种光滑不吸水的物面形成的手印,在长短波紫外灯下均有荧光反映;动、植物油手印,在零下40℃时呈米黄色荧光手印。

显现无色手印的基本方法

(一)物理显现法

利用物质间机械性附着的物理属性,选择与手印中汗液和油质附着力强的物质,通过喷撒、熏染等手段,使纹线着色或产生光致发光,纹线与底色出现反差而显出手印的方法。

1.粉末显现法

(1)撒粉刷显法:适用于透明物体和有光泽的非透明物体水平面上的手印显现,不适合用于本色木、纸张上手印的显现。

(2)直接刷显法:适用于透明物体和非透明物体垂直面上的手印显现,不适合用于纸张、本色木上手印显现。

(3)喷粉刷显法:对水平面或垂直面物体、透明物体或有光泽的非透明物体上的手印均可使用此法,但不适合纸张上的手印。

(4)撒粉抖显法:适用于纸张等松软客体、本色木或细小客体上的手印显现。

2.熏染法

利用手印汗液或汗垢吸附一定物质的气体分子使手印染色而显现出手印。

(1)碘熏显现法:适用于显现普通浅色纸、蜡纸(48小时内)塑料、本色木、石灰墙、竹子等非金属物体表面的新鲜或陈旧的手印。

(2)烟熏显现法:主要适用于搪瓷、陶瓷、玻璃、金属、油漆面、塑料等光滑、渗透力弱的物面5天以内的汗垢手印和油质加层手印,以及竹器、人民币、纸张等物体上新鲜的汗液手印。

常用的烟熏物质有松香、煤油、樟脑等。

3.多波段光源显现法

多波段光源的主要用途之一是显现手印,一是直接照射物体,使具有荧光物质的手印得以显现;二是对不发光的物质形成的手印用荧光粉加以染色,然后臵多波段光源照射下,使手印发出荧光得以显现。

(二)化学显现法

化学显现法,是利用汗液或汗垢的化学性质,使用一定试剂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某种用肉眼可见的有色物质的显现方法。常用的有硝酸银溶液显现法,茚三酮溶液显现法和502胶粘合剂显现法。

1.硝酸银溶液显现法

硝酸银与汗液中的无机物质(如氯化钠)起化学作用后,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氯化银在光线作用下分解出银粒子,逐由棕色渐变成黑色而显出手印。适用于浅色纸张、较新的本色木、单色彩色纸上的汗潜手印。

2.茚三酮溶液显现法

茚三酮中的苯骈环三酮戊烷与手印中α—氨基酸起脱羟、脱氨作用,所得生成物转位后水解,水解物又与苯骈环三酮戊烷缩合成蓝色或紫色的化合物而显出手印。适用各种浅色纸张、票据、本色木上新鲜或陈旧的汗潜手印。油垢、塑料、油漆及颜料等物面上的手印,不能使用茚三酮丙酸溶液显现,因为这些物质均能溶于丙酮。

3.“502”粘合剂显现法

利用手印中的汗液使α—氰基丙烯酸乙酯单体聚合,形成白色固体物质而显出手印。适用于显现塑料制品、金属、玻璃、瓷器、胶木、风化油漆制品、橡胶、皮革和尼龙布等吸水性差的客体上的汗液手印。

第七节现场手印的记录与提取

(一)现场手印记录

现场手印记录的方法有:照相法、文字记载、绘制示意图、录像。记录的内容:手印的具体位臵、方向、同类手印见的相互关系、现场格局、形成物质、种类及具体显现处理方法、承痕体的表面性质、现场勘查与记录的时间、地点、记录人员姓名等。

(二)现场手印的固定与提取

固定提取手印方法有:照相、复印、制模、提取原物等。

第八节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

(一)分析判断作案人的手印

分析判断作案人的手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手印遗留的部位及在物体上分布的位臵;联系手印与其他痕迹物品之间的关系;手印形成的物质;手印的新旧程度;多起案件现场手印相互对比;现场手印与户主及有关人员手印进行甄别等。

(二)分析确定手印的遗留部位

1.分析判断左右手手印

根据留有手印的物体和现场的环境判断为何手所留;根据手印遗留部位、方向、各手指印的相互关系以及留有手印物体的情况来判断。

2.根据指头乳突纹线的流向和纹型类别判断

(1)弓型纹中的弧形纹中轴上端向左倾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帐形纹的中心支撑线下端向左流的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

(2)箕型纹的箕口或箕尾向左手小指方向的为左手留,向右手小指方向的为右手留。

(3)斗型纹中的螺形纹、双箕形纹、曲形纹、绞形纹顺时针旋转的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囊形斗同箕形纹分析;环形斗中轴线下端向左流的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

(4)指尖纹线左高右低的指印印多为右手留,反之为左手留。

(5)拇指、食指第二指节纹线上端向左倾斜的多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小指、环指第三指节纹线向左倾斜的多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小指、环指第三指节纹线向右倾斜的多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

3.根据手掌乳突纹线流向、屈肌褶纹判断

(1)手掌内侧部乳突线的倾斜流向

手掌内侧部的弧形线凸面向左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

(2)手掌外侧部乳突线的倾斜流向

手掌外侧部扫帚状纹线向左展开的多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

(3)手掌面屈肌褶纹的倾斜流向

手掌第一屈肌褶纹起端常有“八”字形的分叉,呈“<<<”或“>>>”状,前者为右手留,后者为左手留;第二、三屈肌褶纹在拇、食指间构成一定角度,并呈“喇叭”形向外侧部方向展开,展开方向朝左的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第三屈肌褶纹一般终止于腕部三角的内侧,第三屈肌褶纹在腕部三角的右

侧为左手所留,反之为右手所留。

第九节手印样本的收取

(一)手印样本的概念、种类

手印样本是公安机关为查证现场手印与犯罪行为的关系,验明其归属而向犯罪嫌疑人、户主和可能接触过发案现场的人收取的手印检验材料。

手印样本可分为捺印样本、自然样本、实验样本三种。

(二)收取手印的样本方式

捺印样本和实验样本进行公开捺印,自然样本多进行秘密收取。

1.密取样本

计划性密取,搜查性密取。

2.捺印样本手印

依据工作需要分为:三面捺印、平面捺印和局部捺印三种。

第十节手印检验

手印检验,是将现场手印与收集的样本手印进行种类和细节特征的比对、论证,作出是否同一的结论,为证实作案人提供证据。

(一)预备检验

(二)分别检验

1.寻找和确定手印特征的方法常有:从点到面,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顺线追踪发现特征,相互补充、印证同一手印的特征。

2.在分别检验的基础上,对现场手印和样本手印作种类同一认定后,要进行特征同一的检验。即将同等倍数的现场手印和嫌疑样本手印放在同一视野内,对分别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各种细节特征进行比对。注意选用明显可靠、确切稳定、稀有少见的特征,并要比对几个特征的分布位臵、距离、纹线的间隔数量以及特征与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方法有特征对照法,特征连线比对法,特征重叠比较法。

第三章足迹检验

第一节足迹概述

1.足穿鞋、袜,鞋或袜是足与客体接触的媒介物,不能当作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事物,穿鞋、袜形成的痕迹不能叫做“鞋印”、“袜印”,而应称为穿鞋足迹、穿袜足迹。

2.足迹概念受人体结构形态制约的足或足着物与承痕体接触形成的痕迹称为足迹。它储存着形象痕迹特征、行走习惯痕迹特征、附属痕迹特征的信息。

1.足迹形成机制人以足或足穿鞋、袜为造痕体,在承痕上作站立或者行走运动时,在自身重力和动力定型的作用力作用下,足底面或着物的底外表面的结构形态在承痕体上留下其印象痕,标志足迹形成。

(1)足迹造痕体:具有一定姿态的人体及其与承痕体直接接触的足或足着的物。

(2)足迹承痕体:具有不同物理结构和物理性质,还具有不同外表结构的颗粒组织及不同环境状况,因而具有不同的摩

自考劳动关系学试题及答案.doc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33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劳动关系内涵中,产业关系又称工业关系,源自(A )P4 A.美国B.日本 C.英国D.德国 2.某外商独资企业在开工之初员工大都是从事手工或半机械生产。后来,由于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实行大型机器生产,使员工深感技术要求高,工作压力大,普遍不能适应,导致员工与企业管理方之间关系紧张。根据冲突与合作原理,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是(D )P26 A.文化因素B.宏观经济环境 C.政府政策及实践D.“客观”工作环境 3.持“只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发生变化,工会的作用就非常有限”观点的是(B)P47 A.新保守派B.激进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D.管理主义学派 4.冲突制度化形成的时代背景是(C )P68 A.两次科技革命B.两次社会大分工 C.两次世界大战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革命 5.下列属于管理时代劳动关系主要特点的是(A )P68 A.雇主改进管理B.冲突和斗争分散 C.严令禁止组织工会D.市场自发调节劳动关系6.意识到管理者理性局限性的理论是( C )P95 A.权变管理理论B.战略选择理论 C.决策过程理论D.利益相关者理论 7.以下管理模式属于职权结构划分的是(D )P98 A.剥削型B.宽容型 C.合作型D.自主型 8.高级家长制属于( B )P99 A.自主/合作模式B.权威/合作模式 C.自主/宽容模式D.独裁/合作模式 9.没有固定工作时间限制的工作日被称为( D )P186 A.缩短工作日B.弹性工作日 C.综合计算工作日D.不定时工作日 10.某摩配厂由于生产经营需要,要求每位劳动者每天延长工作时间5小时,导致劳资双方发生争议。依据《劳动法》的规定,企业在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的情况下可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 A )P188 A.1小时B.2小时 C.3小时D.4小时 11.属于劳动合同法定条款的是(C )P229 ①社会保险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10月全国自考劳动关系学试卷及答案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33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劳动关系内涵中,产业关系又称工业关系,源自( A )P4 A.美国B.日本 C.英国D.德国 2.某外商独资企业在开工之初员工大都是从事手工或半机械生产。后来,由于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实行大型机器生产,使员工深感技术要求高,工作压力大,普遍不能适应,导致员工与企业管理方之间关系紧张。根据冲突与合作原理,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D )P26 A.文化因素B.宏观经济环境 C.政府政策及实践D.“客观”工作环境 3.持“只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发生变化,工会的作用就非常有限”观点的是( B )P47 A.新保守派B.激进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D.管理主义学派 4.冲突制度化形成的时代背景是(C)P68 OR P511 A.两次科技革命B.两次社会大分工 C.两次世界大战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革命 5.下列属于管理时代劳动关系主要特点的是( A )P68 A.雇主改进管理B.冲突和斗争分散 C.严令禁止组织工会D.市场自发调节劳动关系 6.意识到管理者理性局限性的理论是( C )P95 A.权变管理理论B.战略选择理论 C.决策过程理论D.利益相关者理论 7.以下管理模式属于职权结构划分的是( D )P98 A.剥削型B.宽容型 C.合作型D.自主型 8.高级家长制属于(B )P99 A.自主/合作模式B.权威/合作模式 C.自主/宽容模式D.独裁/合作模式 9.没有固定工作时间限制的工作日被称为( D )P86 A.缩短工作日B.弹性工作日 C.综合计算工作日D.不定时工作日 10.某摩配厂由于生产经营需要,要求每位劳动者每天延长工作时间5小时,导致劳资双方发生争议。依据《劳动

自考科目社会学概论考纲复习资料整理版

第一章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a)社会变革的需要(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的累积 d)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a)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社会学 之父” i.科学的序列。 ii.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 iii.秩序和进步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b)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i.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经典马克思主义社 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c)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 i.社会有机体 ii.社会进化论 3.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a)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创办《社会学年鉴》。 社会事实,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 b)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i.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ii.①理解社会学②社会行动类型③理想类型④科层制(官僚制)。 4.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a)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后期的主帅布鲁斯 b)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成就:(美国社会学最具影响力学派) i.芝力口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ii.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 iii.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iv.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c)功能结构论: i.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AGIL功能分析图式 ii.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显功能和潜功能 d)冲突理论 i.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ii.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e)交换理论:霍曼斯、布劳 f)符号互动论:布卢默、戈夫曼 g)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及其观点 h)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舒茨、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迪厄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 a)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7全国自考教育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2.“出自于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于( ) A.《教育漫话》 B.《爱弥儿》 C.《大教学论》 D.《学记》 3.强调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就是( ) A.教育生物起源说 B.教育心理起源说 C.教育劳动起源说 D.教育交往起源说 4.中小学学籍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教师的任用、晋升、工资福利、退休、奖惩 B.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 C.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 D.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 5.明确提出儿童“发展的权利”的是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 ) A.《世界全民教育》 B.《德里宣言》 C.《儿童权利公约》 D.《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6.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这是一种(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7.使每一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 1

受,这体现了德育的( ) A.享用功能 B.社会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发展性功能 8.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最本质的争论点就在于( )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B.分科与综合 C.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D.知识与能力 9.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 ) A.教师系统传授知识 B.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C.问题的解决 D.学生自学 10.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着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得知识,这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发现法 11.学生集体在形成的最初阶段,其主要任务是( ) A.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 B.使集体具有教育功能 C.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 D.组织和团结集体 12.心理咨询的直接目标是( ) A.解除学生心理困扰,顺利度过当前危机 B.使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 C.使学生承担起自己处理自己问题的责任 D.增长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自立自强 13.某个学生语文考试得了90分,这是一种( ) A.测量 B.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4.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立法出现在( ) A.经济法 B.土地法 C.工厂法 D.宗教法 15.《义务教育法》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 )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 2

2009年1月自考劳动关系学试题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学试题(033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其他学派提出的“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象的学派是( D)P46 A.新保守派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D.激进学派 2.管理时代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C )P68 A.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B.政府立法规范劳动关系 C.国家干预开始制度化、法制化D.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 3.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P73 A.弗雷德里克·泰勒和哈罗德·孔茨B.亨利·明茨伯格和乔兰 C.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西D.埃尔顿·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 4.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又称为( B )P103 A.自主/剥削管理模式B.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C.权威/合作管理模式D.权威/宽容管理模式 5.从事相关工作的志愿人员组成的小组,在训练有素的领导者领导下定时聚会讨论和提出改善工作方法或安排,被称为( D )P111 A.工作理事会B.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C.工人董事D.质量圈 6.拉克计划与斯坎隆计划相比较,在雇员参与程度上( B)P124 A.二者一样B.前者不及后者 C.前者超过后者D.无法比较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根据工会运动从19世纪至20世纪的发展历程,对工会组织进行分类的是( D)P129 A.职业工会B.行业工会 C.总工会D.政治工会 8.在2000年,我国某企业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积极与雇主组织谈判,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力度,解决劳资纠纷,提高雇员的工资水平。这突出了工会的( A )P143 A.维护职能B.建设职能 C.参与职能D.教育职能 9.我国《劳动法》规定,我国的标准工作目为每日工作( C )P185 A.4小时B.6小时 C.8小时D.10小时 浙03325# 劳动关系学试题第1 页(共4 页)

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1)社会变革的需要;(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4)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奥古斯特.孔德、卡尔.马克思、赫伯特.斯宾塞。 2.1 奥古斯特.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孔德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被称为“社会学之父”。孔德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科学分类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构想,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的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孔德曾认为,社会现象有着自然的客观规律,但他没有将这一观点坚持到底,特别是在后期更多地从思想原则出发说明社会演变的根源,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2.2卡尔.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 (1)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巨著,它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演变的过程及其社会结构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2)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将科学理论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他的《法兰西内战》、《资本论》等著作都是依据直接观察和丰富的文献资料与统计资料写成的。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学科的重要构成,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许多西方的社会学者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被可作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2.3 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 斯宾塞的主要社会学代表著作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两个方面展开,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社会有机体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原理。前者是社会结构的原理,后者是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原理。(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3、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埃米尔.涂尔干、马克思.韦伯。 3.1 埃米尔.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 代表作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涂尔干的社会学观点如下:(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2)社会团结理论。涂尔干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是从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的社会;(3)失范理论。涂尔干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社会失范的出现,一是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急剧滋长,二是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三是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其中经济危机是社会动乱的首要根源;(4)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涂尔干提出五种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一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二是以具体的社会内容、要素和不同方面为研究对象,三是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四是注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五是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既要注意社会事实背景的比较,又要根据社会事实自身的性质进行比较对照;(5)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 3.2 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03325劳动关系学自学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合集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的学派被称为(B)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 2.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A) A.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 B.政府立法规范劳动关系C.国家干预开始制度化、法制化 D.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 3.被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人是(B) A.弗雷德里克?泰勒 B.雨果?芒斯特博格C.哈罗德?孔茨 D.埃尔顿?梅奥4.下列管理模式中,适合承包工作任务的是(C) A.自主/剥削管理模式 B.权威/剥削管理模式C.自主/宽容管理模式 D.独裁/合作管理模式5.最先提出“员工持股计划”的人是(C) A.爱德华兹?戴明 B.亚伯拉罕?H?马斯洛C.路易斯?凯尔索 D.哈里?布雷费曼 6.在促进劳资合作的方法中,鼓励收入较高的高资历雇员积极参与绩效改进的是(B) A.斯坎隆计划 B.拉克计划 C.集体收益分享计划 D.工作生活质量计划7.下列选项不属于从职能角度出发,对工会进行分类的是(A) A.职业工会 B.工联工会 C.福利工会 D.政治工会 8.我国某建筑企业工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和组织本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落 实职工民主管理权利,把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这种行为突出了工会的(C) A.维护职能 B.建设职能 C.参与职能 D.教育职能 9.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称为(D) A.缩短工作日 B.综合计算工作日C.弹性工作时间 D.计件工作时间10.小芳在某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在2004年12月,她因生育小孩向该企业请产假。根据我 国《劳动法》的规定,小芳产假应不少于(C) A.30天 B.60天C.90天 D.120天11.以下属于劳动合同法定条款的是(C) A.试用期 B.福利待遇C.社会保险 D.保守商业秘密12.某企业拟举行工资集体协商,雇员方向雇主方书面提出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但 雇主方收到协商意向书三个月后仍迟迟不予回应,导致协商无法实现。根据我国劳动法及相

《教育学原理》自考笔记

《教育学原理》自考笔记 教育原理的学科性质: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理论学科。从研究领域看是研究教育活动的领域;从研究内容看介于普通教育学应用学科与形而上学层次之间;研究方法上更多的从宏观,整体上研究问题,力争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过渡。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应用性为主,兼顾其基础性。 高教研究对象:透过诸多高等教育现象表现出来的特殊矛盾与发展规律。教育遵循两大规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高教的特殊矛盾和基本规律是高教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和高教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两规律反应在两关系上,构成要素:高教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两大研究轨道:注重高教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更加重视高教应用性研究。 高教发展历史:春秋,官学衰私学现,学术活跃;汉设太学,封建教育制度建立;东汉-鸿都门学,世界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科举隋朝建立唐发展;宋现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提举学事司。宋书院是私学演进的形式后官学化。 高校职能: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发展科学技术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直接的社会服务也是高校职能之一。 研究教育理论的意义:学研他可以使我们认清教育现象的本质;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树立正确高教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育本质四观点: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志说、本质规定说。本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概念:广义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质和人的体质的活动。狭义的即学校教育。 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遵循既定的教育目的,运用教育影响,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目的。 起源: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人和动物都有;心理起源说(孟禄)原始社会儿童对成年人的模仿;劳动起源说: 历史阶段:原始状态简单;农业社会阶级性与劳动分离;工业社会现代学校,又与劳动结合;信息社会变革国际化本土化终身化全民化。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 制约性:社会生产力水平(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结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领导权,教育目的,受教育的权力)人口因素(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地域分布)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自考劳动关系学历年真题分章节汇编(第十章三方协商机制)

第十章三方协商机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三方协商机制是有关发挥三方协商作用的组织体制、法制制度及其()(200610)A.制度运行的总称B.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总和 C.相应的规章和制度的总称D.规则、程序的总称 2.我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工作必须遵循三项工作原则:合法、公正、及时原则;相互理 解、信任、支持、合作原则以及()(200610) A.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B.维护企业、职工利益的原则 C.国家保护企业、职工合法利益的原则D.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利益的原则 3.政府在三方协商中除维护国家利益、组织、平衡协调与服务等作用外,还包括()(200901) A.监督作用B.控制作用 C.引导作用D.分配作用 4.根据我国协调劳动关系的具体情况,三方会议应遵循的工作原则是:合法、公正、及时原则,相互理解、信任、支持、合作原则,兼顾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原则和()(200901)A.平等协商原则B.独立自主原则 C.全面履行原则D.民主集体原则 5.从三方协商机制的构成和运行实践看,其特点是主体独立、权利平等、民主协商、充分合作和()(200910) A.定期协商 B.降低成本 C.保持均衡 D.避免分歧 6.三方协商的职能除磋商和咨询职能及判断决定职能外,还包括()(200910) A.监督和控制的功能 B.维护企业利益职能 C.仲裁和协调的职能 D.经济和政治的职能 7.三方协商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劳动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制度,我国建立的三方协商机制是由()(201001) A.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工会和职工代表组成的 B.政府劳动行政部门、雇主(企业)组织和工人组织组成的 C.国家行政部门、工会和企业职工组成的 D.国家行政部门、工会和企业董事会组成的 8.三方协商的级别包括国家一级的协商、产业一级的协商、地区一级的协商和()(201001) A.行业一级的协商 B.企业一级的协商 C.劳工协会的协商 D.雇主协会的协商 9.在劳动关系学中,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三方是指( )(201010) A.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代表 B.政府、雇主和工会三方代表 C.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私人业主 D.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工人组织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 (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 (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 (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1.社会学的功能: (1)研究功能

教育学00429 劳凯声《教育学》整理笔记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识记】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这时,它也称为“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等;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种意义上,是指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的创立 【识记】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审视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领会】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1)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

2012年01月全国自考《劳动关系学》试卷及答案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33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叫做( C )P8 A.合作B.冲突 C.力量D.权力 2.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收入差距逐步拉大。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少数人所有,雇主变得越来越富,而劳动者却度日维艰,愤恨也随之产生。从冲突与合作原理来看,这一状况的背景根源是( A )P21 A.广泛的社会不平等B.劳动力市场状况 C.工作场所不公平D.工作本身的属性 3.持“雇员与企业利益基本一致,劳资之间冲突的原因,在于雇员认为自己始终处于被管理的从属地位,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是雇员产生不满的根源”此种观点的是( B )P40 A.新保守派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D.激进学派 4.主张经理通过与下属共享信息、有意识地克服工作的表面性以及处理好对组织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的关系,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是( B)P73 A.经验主义学派B.经理角色学派 C.权变理论学派D.管理学派 5.下列选项中,属于成熟劳动关系特点的是( A)P75 A.劳资矛盾趋于缓和B.冲突和斗争分散 C.政府不干涉D.集体谈判制度建立 6.在雇主角色理论中,强调组织内部的职权结构的理论是( B )P92 A.新古典经济理论B.权变管理理论 C.劳动过程理论D.利益相关者理论 7.下列选项中按管理理念划分的管理模式是( D)P98 A.独裁型B.权威型 C.自主型D.合作型 8.20世纪70年代由工程师米切尔·法因提出的促进劳资合作的具体策略是( C )P125 A.斯坎隆计划B.拉克计划 C.集体收益分享计划D.工作生活质量计划 9.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被称为( A )P187 A.计件工作时间B.弹性工作日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论述总复习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论述总复习(2012新版教材)注:带“◆”的为历年考过的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一、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 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 2. 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 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4.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5. 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二、社会作为超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的本质区别 1. 生物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紧密结合,社会则是一个松散的整体,各个分子或多或少是自由和分散的 2. 生物体的功能分化使感觉和思维的能力仅仅集中在有机体的一个部分,而在社会中,意识则散布在整个集合体里,它的全部个体都能感到快乐和痛苦 3. 在生物有机体中,分子是为了整体而生存,而在社会中则相反,社会的存在是为社会成员造福,成员的存在不是为社会造福。 三、导致社会失范的原因 1. 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急剧滋长,这一方面是因为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传统规范失去了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个人的发展,会使得他们要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渴望实现更理想的目标。 2. 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3. 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其中经济危机则是社会动乱的首要根源。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1. 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2. 社会学应放弃那种以抽象的社会整体为对象的研究,而以具体的社会内容,要素和不同方面为研究对象 3. 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 4. 注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 5. 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 五、社会行动的类型 1. 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 2.价值合理性行动 3.情感性行动 4.传统性行动 六、◆芝加哥党派的主要艺术成就 1. 芝加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 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 3. 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4. 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七、论述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 1. 队伍和制度化建设:(1)社会学队伍的形成 (2)学校教育的制度化 (3)学术团体的建立 (4)期刊和论著的出版 2. 社会调查的兴起 3.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与实践

00429自考教育学笔记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这时,它也称为“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等;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种意义上,是指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审视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 ()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十分不开的,凝聚着好几代教育家的心血,最终使教育认识从教育术的阶段上升为教育学的阶段,从前科学转变为科学。 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 实验教育学:世纪末世纪初欧美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定量研究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世纪末德国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陶冶”与“唤醒” 实用主义教育学:世纪末世纪初美国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制度教育学:世纪年代法国代表人物:.乌里、.瓦斯凯、.洛布罗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社会、教育与人三者之间的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来考察教育和人的发展问题 批判教育学:世纪年代之后代表人物:美国: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布厄迪尔 四、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应者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深入的时期,也就是教育学最活跃的时期。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 .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不同的教育学派在相同的教育问题上越来越难以取得共识,教育学理论内部的分歧有加大的趋势,教育学的科学声誉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019年4月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真题完整试卷

2019年4月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真题完整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劳动关系中,权力往往集中在 A.管理方 B.雇主 C.工会 D.政府 2.从人力资源的混合雇佣模型来看,拥有标准化会计技能的会计师是 A.核心人才 B.通用人才 C.独特人才 D.辅助人才 3.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 A.契约关系 B.劳务关系

D.劳动关系 4.在一切需要之中,最优先的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感情需要 D,尊重需要 5.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主流管理思想是 A.马克思?韦伯的管理思想 B.泰勒的管理思想 C.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D.凯恩斯的管理思想 6.产业民主化和三方性原则首次被提出是在 A.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B.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C.冲突的制度化时期 D.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 7.现代劳动关系管理的新趋势是 A.冲突型劳动关系 B.对峙型劳动关系 C.协调型劳动关系 D.合作型劳动关系 8.权变管理理论在美国形成于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 9.工会最早出现于18世纪90年代末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0.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精英理论 D.正统多元主义理论 11.体现自由放任思想与弱小工会组织特征的模式是 A.市场个人主义 B.由集体主义 C.谈判社团主义 D.国家社团主义 12.下列不属于雇员或工会产业行动的是 A.怠工 B.联合抵制 C.黑名单 D.罢工 13.我国劳动法将就业年龄规定为 A.14周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