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流通业的_逆向型_开放_基于历史文档的考察_李陈华

中国流通业的_逆向型_开放_基于历史文档的考察_李陈华

中国流通业的_逆向型_开放_基于历史文档的考察_李陈华
中国流通业的_逆向型_开放_基于历史文档的考察_李陈华

第29卷第5期2014年9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

Vol.29No.5Sep.2014

中国流通业的“

逆向型”开放—

——基于历史文档的考察李陈华

1,2

(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2.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中国流通业从1992年试点开放到2004年全面开放,

至今已有22年,其间经历波折起伏,形成了一条特殊的历史路径。通过详细的历史文档考察,结果发现,在试点开放以前,就有少数外资商业开始尝试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在试点开放以后,地方政府在流通领域的招商引资热情高涨,导致外资商业蜂拥而入。于是,中央开始全面清理和整顿违规审批的外资商业项目,但遭到地方政府的敷衍和抵制,充分展示了在流通开放问题上的中央—地方博弈过程。这场博弈最终的解在于加入WTO ,中国流通业从此进入全面开放时代。中国流通开放是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逆向型”开放,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在统计数据上显示出一条“N ”型路径:从无到有并急剧上升→持续下降→触底反弹后再次飙升。

关键词:流通业开放;自下而上;中央—地方博弈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6116(2014)05--0029--07收稿日期:2014--07--0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外资商业竞争与中国流通产业安全研究”(10AJY010)。作者简介:李陈华(1973—),男,江西永修人,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后,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流通产业组织。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在2004年年底中国全面开放流通业之后,外资商业加快了在华并购和扩张步伐,如特易购收购乐购,百思买收购江苏五星,家得宝收购家世界、沃尔玛收购好又多,乐天玛特收购万客隆和时代零售,家乐福收购保龙仓,等等。2004—2013年间,流通业(批发零售)实际利用FDI 数额从7.4亿美元增加至115.1亿美元,年均增长35.66%;行业排序从第10位上升至第3位,仅次

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界对流通产业安全问题的关注大大增加,但争论也

非常大。有人认为外资商业所占比重不高,因此中国流通产业不存在安全问题

[1-2]

;有人认为流通产业安全的概念一直没有得到恰当理解,尤其是没有考虑到非常时期、历史路径、发展趋势和外

资商业地理布局等因素

[3-4]

。从本质上看,产业安全天然就是一个开放经济问题,封闭经济是不

存在安全问题的。然而在当前有关流通安全的讨

论中,大部分学者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

是中国流通业的开放路径,或者说中国流通业是如何走向开放道路的历史过程。对这种历史背景的考察不仅可以为流通安全争论提供材料基础,而且有助于厘清当前社会上对流通开放的一些误解。

许多文献在分析中外商业竞争和中国流通产业安全的时候多少会涉及中国流通业的开放历程,但专门对这一历程进行历史考察的文献非常少。这里主要讨论几篇代表性论文,它们明确划分出了中国流通业或零售业的开放阶段。夏春玉和汪旭晖(2008)

[5]

结合中国商业体制改革进程,

对中国零售业发展和结构变迁进行了阶段性分

析:第一,起步阶段(1978—1991年),中国零售业几乎与西方世界隔绝,游离于世界零售革命之外;第二,初步发展阶段(1992—2001年),国务院对流通开放进行试点,在几个主要城市和经济特区尝试引进外资商业项目;第三,全面开放过渡阶段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002—2004年),中国正式签署WTO协议,承诺全面开放分销领域,但争取了3年的过渡时期;第四,全面开放阶段(2005年至今),中国流通业入世过渡期结束,分销领域实行全面开放,外资商业进入数量和规模均明显增加,流通竞争愈发激烈。赵凯(2009)[6]基于外资商业在华零售业务属于服务贸易中的“商业存在”方式,在WTO语境下描述了中国零售业壁垒演变的五个阶段:第一,服务贸易壁垒完全封闭期(1978—1992年),中国政府禁止外商在中国开办独资或合资的零售、批发企业,但是允许外商从事一些特定的零售业务形式,如外资生产企业可以在华开办经营本企业产品的专业店等;第二,服务贸易壁垒开始松动的试点期(1992—1995年),这一时期的壁垒体现在市场准入限制和非国民待遇上,包括地点准入限制、出资形式限制、服务范围限制、审批程序限制等;第三,服务贸易壁垒有限度降低的试验期(1995—1999年),服务贸易壁垒在市场准入限制方面比第二阶段有所降低,对连锁零售和批发领域进行引入外资商业试点;第四,服务贸易壁垒全面降低的清理整顿期(1999—2001),流通业对外开放的地区扩大,审批权和外商出资形式等方面也有所改变;第五,服务贸易壁垒有步骤迅速降低直至取消期(2001年至今),中国正式加入WTO,明确了给出了流通业全面开放的过渡时间表。类似地,彭磊(2009)[7]把中国流通业开放划分为四个阶段:试点阶段(1992—1995年)、探索阶段(1995—1999年)、规范发展阶段(1999—2004年)、全面开放与快速扩张阶段(2004年至今)。

以上几位学者对中国流通业开放阶段的划分大同小异,都阐明了“封闭→试点→整顿→全面开放”的历史路径,为本文分析提供了重要参照。但是,现有文献没有仔细深入地分析历史文档(主要是一些相关的中央文件)内容以及其中所反映的冲突和问题,而这正是本文试图揭示的。通过详细的历史文档考察,可以发现中国流通业开放其实是一场中央—地方博弈,最终的解在于中国加入WTO这一历史事件。以下将基于历史文档,分阶段考察中国流通业开放的历史路径。

二、基本封闭阶段

众所周知,在1978年以前整个中国经济都是相对封闭的,更不用说流通业了,事实上在那个统购统销的年代,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流通业。然而,即便改革开放以后,直到1992年以前,中国流通业也仍然保持基本封闭状态。这里,加上“基本”二字,意思是这一时期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完全封闭,当时已经为外资在中国从事商品流通活动打开了一点点缝隙。1979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九条规定,合营企业产品也可在中国市场销售。1983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第十四条规定了合营企业合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产品在中国境内和境外销售的比例”。第六十四条具体说明了合营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的办法,“(一)属于计划分配的物资……(二)属于物资、商业部门经营的物资……(三)上述两类物资的计划收购外的部分,以及不属于上述两类的物资,合营企业有权自行销售或委托有关单位代销。”第六十六条规定:“合营企业在中国国内销售的产品,除经物价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定价的以外,应执行国家规定价格……”

从1983年的《条例》中可以看出,当时合营企业可以在国内就本企业的产品从事销售活动,只不过销售比例、销售范围、销售方式、销售价格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严格限制。也就是说,在1992年以前,尽管严格意义上的外资流通企业尚未进入中国,但一些外资企业通过产销结合的方式开始进入中国流通领域。典型的例子是美国雅芳产品有限公司。早在1990年雅芳就进入中国,与广州化妆品厂合资成立了“中美合资·广州雅芳有限公司”;1998年开始通过专卖店与专柜等零售渠道进行产品销售;目前在中国的业务已经遍及23个省、5个自治区及4个直辖市。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特例,日本的八佰伴。八佰伴1991年就进入了中国内地,其第一家分店———深圳沙头角八佰伴于1991年9月8日开业。也许还有其他的外资商业在1992年以前就开始进入中国。这从某个侧面暗示着中央政策在地方层面上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三、试点开放阶段:中央尝试、地方蜂起

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鼓励下,1992年,经贸部、商业部、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特区办和国家计委分别向国务院提

第29卷第5期李陈华:中国流通业的“逆向型”开放———基于历史文档的考察

交了《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请示》(〔92〕外经贸资发第252号)和《关于利用外资兴办商业零售企业试点工作的请示》(计外资〔1992〕805号),当年7月14日国务院正式作出批复,从中央政策层面上掀开了中国开放流通业的新篇章。根据《国务院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国函〔1992〕82号,以下简称《批复》),当时流通业对外开放只是一种尝试性的试点工作,外资商业在许多方面受到限制:先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和五个经济特区各试办一至两个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商业零售企业……防止一哄而起……暂不举办外商独资经营的商业零售企业……由地方政府报国务院审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经营范围是百货零售业务、进出口商品业务,不得经营商业批发业务和代理进出口业务。主要经营商品为国产名优商品,也可经营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中外合营者由商业部进行资格审查。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批复》对外资商业进入有严格限制:(1)地域限制,进入地域仅限于6个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2)数量限制,规定地域只能试点引入1 2家外资商业;(3)经营形式限制,只允许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且对中方企业资质有严格要求,不允许外商独资经营;(4)经营范围限制,仅限于百货零售和进出口商品业务,不得经营商业批发和代理进出口业务;(5)审批程序限制,必须由地方政府报国务院审批。尽管如此,在1992年《批复》正式开启了外资商业进入的大门之后,形势仍完全出人意料。截至1995年年底,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总额为40545.3亿元,其中外商投资经济(包括港澳台)180亿元,占0.444%;全国批发贸易业网点1675156个,其中外商投资经济(包括港澳台)1221个,占0.073%;全国零售贸易业网点13286512个,其中外商投资经济(包括港澳台)872个,占0.007%。到了1996年和1997年,这些数字进一步增加(详细数据参见表1)。

表1在华外资商业总体情况:1995—1997年

年份总体外资(包括港澳台)外资比重

199540545.3亿元180.0亿元0.444%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总额199642546.9亿元351.9亿元0.827%

199755168.7亿元542.3亿元0.983%

1995167515612210.073%全国批发贸易业网点数量1996202600228630.141%

1997———

1995132865128720.007%全国零售贸易业网点数量19961396316227850.020%

1997———注:资料来源于1996—199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表示数据缺失。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外资商业在中国市场所占比重很低,不到1%。但是,从绝对数量上看情况则完全不同,外资商业进入速度远远快于《批复》中所规定的步伐。国务院《批复》中只允许6个城市、5个经济特区各试办1 2个外资商业企业,因此最多也就22个项目,但实际上在1992—1996年间,批发和零售业领域的外资商业项目已经多达5648个。我们无法确定这些外资商业项目的具体形式是合营、合资或独资以及项目审批开业的具体时间,也不能确定其进入地区是否仅限于《批复》中规定的区域,但可以确定的是,外资商业进入速度明显快于中央政策规定。这说明地方政府在操作层面上并没有严格遵照中央意图,而是出现了《批复》中明确提到要防止的“一哄而起”,地方政府违规审批情况已经非常明显。

除了地方政府的热情和违规操作之外,这种提前开放也与中央政策的松动有关,主要是199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颁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把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其中限制类又包括限制类(甲)、限制类(乙)两个子类。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商业零售、批发”和“物资供销”等流通产业活动都被列入了“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乙)”第十二项“内外贸、旅游、房地产及服务业(不允许外商独资经营)”。《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对限制类(乙)外商投资项目有这样的规定:

限制类(乙)外商投资项目,属于国务院规定的审批限额以下的,项目建议书由国务院行业归口管理部门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项目建设性质,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的计划部门或者主管企业技术改造的部门审批,并报国家计划委员会或者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备案。

可以看出,与《批复》相比,《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流通开放政策上出现了松动:(1)允许外资商业进入批发业领域,只不过不允许外商独资经营;(2)审批权限下放,从国务院直接审批变为行业部委和地方政府审批。这种松动进一步扩大了地方政府在引入外资商业项目时的操作空间,同时也是造成20世纪90年代中期外资商业进入速度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调整回撤阶段:中央整顿、地方敷衍

通过对流通业试点阶段的历史考察和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即便1995年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流通开放政策略有松动,外资商业项目也不可能在几年时间内从零猛增至5600多个,因此可以猜测,地方政府开放流通业的热情非常高,越权或违规审批了大量的外资商业项目。接下来几年中央对地方政府违规操作的全面整顿,进一步证实了这种猜测。

1997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立即停止地方自行审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1997〕15号),重申了《批复》中的文件精神:

当前有一些地方政府违背国务院的规定,擅自越权批准和自行举办了一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给商业领域利用外资试点工作带来了混乱,对外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商业领域利用外资工作尚属试点阶段,试点范围、数量和试点项目的审批管理,仍按《国务院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国函〔1992〕82号)的规定执行。国务院重申,举办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审批权限在国务院。……地方各级政府必须立即停止自行洽谈和审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未经国务院批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得办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登记注册手续。

从这份文件的内容可以推断,地方政府确实违规审批了许多外资商业项目,对流通业的开放大大超前于中央事先设计的步伐。这份文件标题为“……紧急通知”,而且内容中的措辞也非常果断坚决,可见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中央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另外,这可能是在《1998中国统计年鉴》中找不到1997年年底外资商业网点数据中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根本就没有办法(或不敢)上报“按注册登记类型分”的批发和零售网点统计情况,否则就是“顶风作案,自投罗网”,所以最后只有一个“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总额”。事实上,从表1可以推断,1997年的外资商业数量比1996年的要多得多,因为其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总额增加了54.11%,从351.9亿元增加至542.3亿元。为了便于以上紧急通知能够得到贯彻落实,1997年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清理整顿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7〕26号),对整顿要求作出进一步解释,详细说明了整顿范围、整顿对象、整顿方式、处理程序以及对弄虚作假的责任追究等。

但是,中央整顿违规外资商业项目的想法遭到了地方政府的强烈抵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让中央感到非常不满,国务院办公厅在1998年7月1日又下发了《关于清理整顿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情况的通知》(国办发〔1998〕98号),通报了各地的清理整顿情况,点名批评了几个城市,并对进一步整顿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措辞非常严厉:

经过清理需要进行整改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还有199家。整改的具体要求是……对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立即停止地方自行审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紧急通知》下发后审批、不按规定时间

第29卷第5期李陈华:中国流通业的“逆向型”开放———基于历史文档的考察

入资、未通过年检或未参加年检的36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以及属于清理整顿范围而未上报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由省级外经贸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原批准证书,办理注销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手续。……对违背国家商业领域吸收外商投资试点政策,擅自越权审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地方人民政府,特别是在《紧急通知》下发后,仍自行批准设立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重庆、成都、西安、南昌市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

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中央的政策意图在地方并未能得到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对清理整顿外资商业项目的态度不积极、甚至抵制。地方政府大范围越权审批外资商业项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以往中央有关引进外资商业的政策规定不够明确和细化,导致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存在许多模糊不清的情况。于是,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在1999年6月25日联合出台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外经贸部〔1999〕第12号),明确规定不允许外商独自设立商业企业,中外合营(包括合资和合作)商业企业暂限于试点地区,并且对合营商业企业在投资者资质、注册资本、经营业态、经营范围、经营年限、报批程序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具体的规定。但是,从这份文件中同时也可以发现,中央对外资商业进入的政策有了进一步松动:

设立合营商业企业的地区由国务院规定,目前暂限于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试点地区)。……经营年限不超过30年,中西部地区不超过40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征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意见后审批。

总体上看,这份文件体现了有关部委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折中权衡,或者说起着调停的作用。一方面,按照中央要求,对地方引进外资商业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迎合地方政府的诉求,将试点地区从《批复》中的“6个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扩展到“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包括中西部地区。然而,中央和地方都以不同的方式拒绝了这种调停,中央要求部委必须按照有关文件进行彻底整顿,而地方则我行我素,不仅许多项目没有按规定注销或整改,而且还新增了不少的违规项目,这一点从2000年12月1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立即停止越权审批和变相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通知》(国经贸外经〔2000〕1072号)中可见一斑:

对本通知下发后继续顶风违规批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分店和外商以变相方式参与国内商业经营项目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坚决制止擅自批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和外商以其他方式参与国内商业经营项目的做法,保证扩大商业领域利用外资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近期将召开全国商业利用外资工作会议,总结试点经验,并根据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研究、部署清理整顿后续工作和今后商业利用外资工作。

这份文件可谓不痛不痒、半推半就,一方面说要禁止越权审批,坚决清理整顿;另一方面又特别提到“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暗示着很快会有新的政策出台。显然,这样的文件不会产生实际效果,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在拖延整改、违规审批。于是,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2001年8月6日再次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整顿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工作的通知》(国经贸外经〔2001〕787号):

但是,98号文件精神在部分地区至今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落实,仍有一些地方继续擅自审批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及其分店。截至目前,各地擅自越权批准设立了316家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其中65家已转为内资、不再经营商业或已注(吊)销,还有251家正在经营。……98号文件列入整改类但尚未完成整改的企业和98号文件下发后地方又擅自越权批准设立的企业共216家,对其要严格按照《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规定进行整改。……要吸取教训,严格执行国家商业利用外资的政策法规,规范外商投资商业行为,做到令行禁止,保证商业领域利用外资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这份文件还点名指出了一些违规企业,如重庆江田国际商业广场有限公司、法国家乐福公司投资设立的企业、成都家乐福连锁超市有限公司、河南郑州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上海龙华乐购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活购物有限公司等,并在附件中详细列出了“需要整改的216家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名单”“已转为内资、不经营商业或已注销的65家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名单”和“98号文件列入通过类的32家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名单”。

五、流通业全面开放:中央—地方博弈的解

从以上一系列的文件②中可以看出,中国流通业对外开放实际上是一场中央—地方政府的博弈。中央的初衷是通过试点逐步探索经验,对外资商业实行渐进式开放,但结果却非如此,地方政府引进外资商业的热情远远超过中央的预期。更有甚者,等到中央发现地方引进外资商业步伐过快、普遍违规越权审批项目的时候,想及时制止都感到力不从心。在这场博弈中,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业务主管部门起着重要的沟通和调停作用,一方面遵照中央(国务院)指示清理整顿违规项目;另一方面照顾地方利益,对中央政策加以变通。比如,尽管《试点办法》第四条明确了“合营商业企业的地区由国务院规定”,但实际上又把外资商业进入的试点地区从1992年《批复》中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和五个经济特区”进一步扩大到“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审批权限也进一步向地方下放。再比如,《批复》中明确规定不允许外资商业进入批发领域,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却把批发业列入了“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乙)”,实际上开放了批发业。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地方政府引进外资商业的要求以及由此而对中央施加的压力。

至于国经贸外经〔2001〕787号文件中列出的需要整改的216家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其最终结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恰恰在那个时候,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即将尘埃落定,对于初步方案,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都应该早已心中有数。③我们猜想,中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要求整顿违规审批的外资商业项目,除了这些项目本身违反政策规定以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许就在于中央利用这种整顿行为(即便是摆出一种姿态)在WTO谈判中争取更多的筹码。所以导致的结果是,中央假装要严格彻底整顿;部委假装努力落实中央指示;地方政府则一边应付检查,一边通过统计瞒报,假装在清理。导致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中国加入WTO已成定局,或者说这场博弈的“解”实际上并不在于参与方,也不在于调停方,而在于局势所迫、大势所趋,或者叫做水到渠成。

从中国加入WTO至今,社会上,尤其在流通学术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在流通业开放方面让步太大,承诺太多。从以上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回溯中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中国流通业的全面开放实际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仅美国等西方国家有这种迫切要求,希望其在华商业企业获得充分合法性,快速扩大市场份额,也为其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商业企业鸣锣开道,而且中国的地方政府也同样如此,它们似乎更需要外资商业来拉动本地GDP,并且已经在实际操作层面先行走出了很远。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代表团团长龙永图曾公开表示,中国零售业的开放一直“领先于”入世谈判,“事实上,在不少城市,外资零售巨头进入的规模、速度,远远超前于零售业开放时间表。”如果说中国2001年入世协议中全面开放分销领域的承诺有不妥之处,那么问题也许不完全在于西方国家的施压和中央政府的谈判让步,中国地方政府用实际行动所表达出来的愿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是促成这一协议条款的关键决策变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中国流通业开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逆向型”开放,即所谓的趁“入世谈判”之机,顺“不开放不行”之势,认“实际已开放”之实。④

为了显示这种波浪形的历史趋势,我们选择了年末投资总额、年末注册资本及年末外方注册资本等三项指标⑤进行分析,并在每项指标上对批发零售业和全国总体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进入中国流通业的外资比重在1992年试点开放之后的几年里迅速增加,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下降,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又开始快速扩张,直到现在,充分揭示了批发零售业引进外资所经历的“从无到有急剧上升→持续下降→触底反弹再次飙升”过程。为了更直观地显示这种“逆向型”开放路径,将以上三个指标上的相对数指标值(比重)绘制成图,并附上各个阶段说明,如图1所示。图1清楚地显示了中国流通

第29卷第5期李陈华:中国流通业的“逆向型”开放—

——基于历史文档的考察业开放的“N 型”

路径。本文的贡献可能正在于解释了这种路径的形成

。图1

中国流通业自下而上的

“逆向型”开放:“N ”型路径

六、结论

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没有历史经验可循,也没有现成的灵丹妙药,是在“摸着石头过

河”,因此在许多方面,事后的发展与事前的设计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完全出乎意料。比如,改革初期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后来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从中央层面来看只不过是放开了一点点小口子,结果在微观操作层面上却被迅速扩大。而中央总体上的默许态度,又促进了这种尝试性改革,最终推动了整个宏观经济的转型。尽管最初的一些关键性决策由中央层面做出,但改革实践和创新的主体在地方基层或企业微观层面,并且后者通过有效行动对前者的进一步决策产生了非常有力的影响。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改革应该属于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

本文讨论的流通业开放也是如此。在1992年以前中国没有开放流通业,处于基本封闭状态。

自1992年国务院批准在6个城市、

5个特区进行流通开放试点之后,地方政府一哄而起,外资商业

进入速度完全超出预期,甚至到了失控的程度。这一现象很快引起了中央高层的注意,中央开始清理和整顿大量违规审批的外资商业项目。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外资商业进入的速度,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抵制态度非常明显,以至于这一整顿时期长达5年之久。最终,中国加入WTO 以及全面开放流通业的承诺,宣告了整顿时期的结束。这就是本文通过历史文档考察得出的

结论:中国流通业开放实际上是一场中央—地方博弈,最终的解在于加入WTO ,属于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逆向型”开放。

释:

①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由作者整理而得。②注意,其中一些文件已经废止,但这并不影响我们通过文件考察来追溯中国流通业开放的历史路径。

③事实上,早在1999年11月,中美之间就达成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中国承诺开放分销领域。

④只不过学术界可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政府官员又不愿意公开承认,毕竟这涉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在协议签订之后,面对社会各界关于

流通业过度开放的质疑,政府官员的解释转向了一些积极的方面,特别强调这种开放并未过度。如龙永图(2005)认为外资零售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不宜过高估计其影响和冲击,零售开放不会危及国家安全,并指出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的四大误区。站在政府立场上,龙永图的观点是务实的,已经开放了,签约了,承诺了,怕也没用,当务之急自然是把本土零售企业快速做大做强。

⑤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注册资本的数据以及其中批发零售业的占比情况,由中经网统计数据库1993—2012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其中,

1993—1995年间批发零售业的行业数据缺失,为显示一个完整的趋势,其占比为估计值;而由于最新的行业数据缺失,2012年的占比系根据“实际使用FDI ”相关数据推算而得。

参考文献:

[1]龙永图.外资零售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J ].当代经理人,

2005(3):43.[2]张平.不必夸大业态冲击—

——关于中国零售业对外开放争论的评析[

J ].中国外资,2005(6):44-46.[3]纪宝成,李陈华.对中国流通产业安全的几点认识[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1):5-9.[4]纪宝成,李陈华.我国流通产业安全:现实背景、概念辨析与政策思路[

J ].财贸经济,2012(9):5-13.[5]夏春玉,汪旭晖.中国零售业30年的变迁与成长—

——基于拓展SCP 范式的分析[J ].市场营销导刊,2008(6):11-22.

[6]赵凯.中国零售壁垒演变与跨国公司战略转变关系研究[

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6):5-12.[7]彭磊.外资商业企业在华直接投资分析与本土商业企业竞争力研究[

J ].财贸经济,2009(1):94-101.(下转第43页)

第29卷第5期蒋三庚,宋毅成:我国特大城市中央商务区差异化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梁绍连,胥建华,于丽丽.我国现阶段城市CBD 等级体系建构与发展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樊绯.20世纪城市发展与CBD功能的演变[J].城市发展研究,2000(4).

[3]蒋三庚.中央商务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4]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三卷)[M].朱泱,孙鸿敝,李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李红,蒋三庚.中国主要中央商务区(CBD)发展及特色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

Research on the Diversity Development of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in Megalopolis in China

JIANG San'geng&SONG Yiche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10007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CBD development in China's megalopolis in three dimensions:economic scale,struc-tural upgrading and thedegree of foreign orientation.Then,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BD development phase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difference of line of industry and regional division,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factor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unique norms in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CBD,and considers this process as the nec-essary step in the megalopolis structural adjustment.At las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 on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megalopoli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guidelines,managerial organization and governmental role transformation,etc.Key Words:megalopolis;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diversity development

(本文责编邓艳)

(上接第35页)

Reverse Open Path of Chinese Distribution Industry

———Based on a Examination on Historical Files

LI Chenhua1,2

(1.School of Busines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2.Academy of Economy&Trade Development Studies,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Changsha,Hunan410205,China)

Abstract:It has been22yearsfrom pilot opening of China's circulation industry in1992followed by full opening up in 2004.During this period,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formed a special zigzag historicalpath.Through detailed historical documents investigation,we found that before pilotopening,there had been a small number of foreign businesses trying to enter the mainland market;and then,the local governments enthusiastically started to attract foreign businesses and investment in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leading to a flockof foreign businesses coming in.Therefore,the central government began to comb and rectify the illegal-ly approved foreign projects,and encountered with perfunctory and resistance from local governments,demonstrating competi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The final solution of this game playlies in WTO,and since then China's circulation indus-try entered the era of thorough open-up.The opening of China's circulation industry is atypical bottom-up“reversetype”,with the local governments playing a driving force in this process,the statistical data showingan“N”shape path:from none to sharp rising →continuing declining→rebounding and soaring up.

Key Words:distribution industry open;bottom-up;central-local game

(本文责编邓艳)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xx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xx 新xx成立前夕的 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 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 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先进分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理所当然地被提为重要议事日程。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一种是苏联的办法,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迎头赶上工业强国。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摘要: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由开国时的计划经济转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梦 自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起,我国便进入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时代。然而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多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在这60多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走过的路却是极其崎岖困难的。 一、中国经济由斯大林经济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转变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和大资本家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然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进一步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后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其中心任务就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鉴于当时的社会基础,党中央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了我国在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内容是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加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逐步走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的是以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1]。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近现代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

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 热点背景 现阶段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建立工业化社会,它不仅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更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是当代中国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现代化(近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经济工业化起步比先行国家晚了10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走上经济现代化的理性轨道。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史是近几年高考考查密集区,如洋务运动的内容已经在往年的高考试题中屡次出现,此外,还出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现代化的相关内容,如“一五计划”“工商业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恢复”等。 重点提示 在复习备考中,我们应该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1、中国民族工业与民族资产阶级的曲折发展及影响。 2、建国初期的工业化成就,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成就和失误,中共在各历史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影响,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等。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的契机。 知识梳理 一、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送了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2、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 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全版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2、掌握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及结果。 3、掌握历代土地政策、赋税制度以及发展农业的基本措施。 4、概括归纳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5、概括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6、了解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特点及意义。 ★学法指导: 1、注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2、采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古代一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学会处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4、通过理解或记忆,掌握基本史实。 ★高考展望: 1、注意古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联系现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和税费制度的改革,注重古代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和特点。 3、注意梳理古代各时期封建城市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注意内在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知识整合: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基础知识 (1)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①夏商周:农具大多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少量的青铜农具。 ②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 ③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④两汉:犁壁的出现,赵过发明耧车;牛耕法有二牛抬杠式、一牛挽犁法。 ⑤魏晋南北朝:马钧发明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⑥唐朝:创制了曲辕犁、筒车。 (2)农作物的推广 ①夏商周:五谷 ②魏晋南北朝:南方农作物品种增多 ③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经济作物茶叶生产规模大。 ④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外来农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官种植;清朝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土地开发 ①魏晋南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由江东扩展至整个长江流域,波及到岭南和闽江地区;边疆的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以开发。 ②隋唐:江南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③明清:外来农作物玉米和甘薯的种植,使贫瘠土地得到利用。 (4)农产品商品化 ①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特别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中期以后征收茶税。 ②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扩展至江北。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专业生产区域。(5)古代重大的水利工程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姓名:陈宇辉 专业:经济学 学号: 课堂号:B 课序号:0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摘要:美国经济自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就开始迅速发展,其中有起有伏,但毫无疑问,仅有两百多年历史,一百多年发展经济史的美国现成为唯一的世界霸主,无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在此我们主要研究其经济发展历程,并从中得到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政策制定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启示 一、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这里主要研究20世纪30年代后的美国经济发展) (一)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 提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我们不得不想到此前的1929~1933的经济大萧条,大萧条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恐慌,其源于1921年哈定总统上台到1933年胡佛任期结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 1934年民主党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对经济实行强力的国家干预,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首先挽救银行,然后开展农业复兴和工业复兴,制定了旨在保护穷人和劳动者的瓦格纳法、社会保障法,开展大规模救助,联邦政府兴办公共事业,实施美元贬值鼓励出口等。罗斯福的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了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可行途径,也就是大力发展非法西斯主义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杜鲁门沿袭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并从法律上承认并肯定这一政策。 罗斯福去世后,杜鲁门开展“公平施政”,在经济政策方面仍然奉行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二战后,杜鲁门总统签署并由美国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该法案第一次在美国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联邦政府有责任运用他所拥有的一且手段干预经济,保证最大限度的就业以及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在法律上把促进经济繁荣、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威政府责任赋予了联邦政府,这是在法律上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肯定,在美国历史上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1]前后2人5届20年,体现了政府强力干预经济并取得明显效果的试验,说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放任的,仍需政府的宏观调控。 3. 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1953~1961年) 1953年,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他担心新政以来大规模的国家干预,无异于“滑向了社会主义”,因此,他们极力试图回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自由放任的状态),但美国的现实情况最终使得艾森豪威尔政府接受了新政以来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胡佛时代的新共和党路线——一条中间路线。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为通货膨胀,所以主要的货币政策时紧缩性货币政策,但当经济萧条时也启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4.肯尼迪首次正式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扩张性财政政策长期化的实际转变。 1961年,民主党肯尼迪入主白宫。在经济政策上,继续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以减税

中国经济发展史

中国经济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经济 1.经济形态: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点: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评价: 积极:农民有私有产品,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贡献。 消极:遭受地主沉重剥削,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2.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战国商鞅开始,一直到清朝。 实行重农抑商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危及封建政权统治。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意义):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巩固封建统治。(2)“海禁”与“闭关锁国”(明朝海禁、清朝闭关锁国) 原因:明太祖怕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清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上落伍。 二、近代中国经济 在西方侵略之下,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具体表现: 1.自然经济解体 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他们经济上的自给成分。(注意:中国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一直处于解体过程,但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仍然在中国占主体地位。) 2.洋务运动出现,中国开始出现机器生产,近代企业产生。 内容:(1)前期提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人名、企业名称) (2)后期提出“求富”,创办民用工业;(人名、企业名称) (3)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学校; (4)创建海军(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结果:失败。 失败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影响:(1)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2)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3)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抵制作用;(5)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并发展(私人企业、与官方无关)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外商企业的刺激;(最主要原因) 洋务运动的诱导。 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锦旗磨坊。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原因:列强的经济侵略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最主要原因) 实业救国热潮。 (3)民族工业的春天(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初期,1912—1919年) 发展概况:主要在轻工业,纺织业和面粉业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中华民国奖励发展实业; 提倡国货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最主要原因) (4)艰难曲折: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压榨。 三、现代中国经济(新中国成立后) 1.1949——1956年: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 1949年——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 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东北,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经济发展历程全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是天壤之别,出口量的迅猛扩张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但这个时期进出口贸易基本上属于增长性逆差阶段,而且对外贸易也尚处于粗放性的初级阶段。一是出口产品结构水平低。从图1来看,1980年以来,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由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但历经十多年后,1992年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仍占20.1%,且工业制成品也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尤其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极少。二是出口产品流向地过于集中,这个时期主要与东亚诸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出口贸易受到这些国家的控制或影响明显。 1980-2005中国出口产品结构 3、利用外资处于起步阶段。由表2可以看出,1979年中国利用外资仅42亿美元,1981-1985

(完整word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黄永健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先进分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理所当然地被提为重要议事日程。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一种是苏联的办法,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迎头赶上工业强国。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共中央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这一选择是出于当时的国情。旧中国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长期落后这一状况。 一五计划取得的成果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人民生活也得到较大改善,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有很大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然后在1957年开展的反右运动则使又经济衰退并跌入低谷,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仅4.5%。然后我观察到自1962到1965年,经济呈负增长趋势,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原因是196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总路线”实行“赶超“政策”,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多。快。好。省”,“一大二公”,“一天等于二十年”,“一棵白菜三百斤”等浮夸风盛行,全民炼钢导致农业衰退,非农业产业高速增长,当年经济增长率达到22%。1960到1962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党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七千人大会,开始纠正“大跃进”的事物,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强调农业在过敏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经济全面滑坡,1960-1962年连续三年经济增长率为负,其中1962年为-29.7%,是衰退最严重的一年。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

强盛、衰落与崛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1——200 2006-01-19 17:54 强盛、衰落与崛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1——2000)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度之一,她的发展经历了极其独特的历史变迁。中国先是经历了长期的强盛。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从公元元年以来的两千年中,90%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首位。据麦迪森计算,从公元元年到19世纪初,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一直在20%以上。其中,从公元元年到1500年,中国经济总量远远领先于其他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大部分时间(1——1000年)在1/4左右,最低的时候(1000——1500年)也在23%左右。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而且是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经济、政治、文化、艺术都处于高度发达的状态。 1500年以后的300年是世界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内在特性,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工业化同时起步的战略机遇,因此,这一阶段西欧追上中国并超过中国。1500年之前,西欧经济总量从没有达到中国经济总量的一半。从1500年左右起,西欧开始对中国经济迅速追赶。到18世纪初,西欧经济规模第一次赶上中国的水平。19世纪初,日渐衰落的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得到了一次复苏,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于1820年一度达到了

33%的最高记录。而后中国经济一落千丈,西欧也在同中国相持100年左右之后最终远远地超过中国。 从1820年到1949年,是世界加速工业化的黄金时期。由于外国的侵略,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破产,而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遏制。中国再次失去工业化的历史机遇,并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经济由此进入了彻底衰落的阶段,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几乎以每40到50年下降一半的速度衰落。187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降为17%,1913年为8.9%,1950年为4.5%。正是在这一个历史阶段,美国经济总量于19世纪最后10年中超过中国。1820年美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只有1.8%,到1870年上升到8.9%,1913年上升为19.1%。 1949年,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使得中国能够启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而遏制了1820年以来中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经济比重不断跌落的局面,结束了中国经济不断衰落的历史。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初步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经济的起飞准备了条件,把中国经济从历史的最低谷中彻底拯救出来。1973年同1950年相比,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扭转了下滑的局面,持平中并有上升,由4.5%提高到4.6%左右。这一历史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当中最为传奇的事件是日本的迅速崛起。 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则为中国经济开始在世界上崛起注入了动

经济发展历程全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亿人口、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是天壤之别,出口量的迅猛扩张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但这个时期进出口贸易基本上属于增长性逆差阶段,而且对外贸易也尚处于粗放性的初级阶段。一是出口产品结构水平低。从图1来看,1980年以来,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由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但历经十多年后,1992年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仍占%,且工业制成品也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尤其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极少。二是出口产品流向地过于集中,这个时期主要与东亚诸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出口贸易受到这些国家的控制或影响明显。 1980-2005中国出口产品结构 3、利用外资处于起步阶段。由表2可以看出,1979年中国利用外资仅42亿美元,1981-198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就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与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瞧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就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与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与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 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与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 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与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就是天壤之别,出口量的迅猛扩张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但这个时期进出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