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善救失”的解读以及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

“长善救失”的解读以及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

“长善救失”的解读以及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
“长善救失”的解读以及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

“长善救失”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国内外对“长善救失”的研究,尝试对“长善救失”进行解读,并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分析出“长善救失”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即抓住“长善救失”的前提——洞悉学生、寻找“长善救失”的必要条件——抓住契机、掌握“长善救失”的方法——启发诱导、寻善长善、面失救失三大步骤进行。通过探讨“长善救失”的实践化,进一步深化对“长善救失”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缄默性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长善救失;内涵;应用

引言

新课改如火如荼,新的教学理念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触动了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习的笔者。以人为中心的新课改,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努力让学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长善救失”是实现新课改视域下的新型学生、新型教师共同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现代教育的一把金钥匙。基于这个背景,笔者结合国内外对“长善救失”的研究,尝试解读“长善救失”,并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分析“长善救失”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对“长善救失”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缄默性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一、“长善救失”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长善救失”相关理论的研究

1.“长善救失”理论的溯源

“长善救失”的提出。孟宪承主编的《中国古代教育文选》,第一篇文选是管仲《小匡》,其中有“修旧法,择其善者”,这是较早提出“善”的概念的。管仲《弟子职》手段提出为弟子要“见善从之”,此处“善”的含义与“长善救失”里的“善”已经接轨。孔子《论语·述而》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处强调择他人之善来促进自身,而到了《学记》,“长善救失”正式提出,

自此,从择他人之善慢慢过渡到长自身之善。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提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是第一次提出“长善救失”。学生心性的差异导致四失——多、寡、易、止,而“知其心”,才能“救其失”。在这里,“长善救失”是作为教学目的而存在的,而“多、寡、易、止”在其中单纯地被看成了“失”的具体体现。

“长善救失”的阐释——王夫之认为“多、寡、易、止虽各有失,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于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

①王夫之在《学记》“长善救失”的基础上,辩证地看待了学生的“四失”,“四失”有“四便”,各有其善。在这里,“长善”和“救失”分道扬镳,“救失”变成教学的方式、途径,“长善”变成教学的目的,通过“救失”来“长善”。

2.“长善救失”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1)对“长善救失”理论的研究。

一是对“长善救失”进行教育学视域的解读与运用。1.对基本内涵的解读。杭州师范大学李华从《学记》出发,对“长善救失”进行溯源,阐述了“长善救失”在教育学视野中的延续性内涵。李润洲从新的角度出发,解读“长善救失”,“长善”未必能“救失”;“救失”未必能“长善”,提出要让学生发扬优点,同时也要勇敢正视自己的缺点。胡掌义在《长善与救失》中指出“善”和“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掌握学生犯四种毛病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巧妙地加以引导,才能促使其毛病向好的方向转化,进而变为优点。2.当成一种教育原则,贯穿在具体学科的教学以及道德教育中。史峰的《长善救失是恩师》、李和民《长善救失循循善诱——一位班主任的日记摘抄》用叙事研究的方式从感性层面描述了“长善救失”在德育中的适切性。彭佩红在《困难生救助宜“长善救失”》中提出以“长善救失”原则为基点,通过经济上资助、学习上转化、行为上转化的方式实现困难生的进步。周润衍在《同课异构精彩纷呈——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将“长善救失”作为一种教学原则,与具体的教学——同课异构结合起来。王佳佳在《“长善救失”视域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中将“长善救失”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与具体的中学化学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探索。3.当成一种教育目的。

①(清)王夫之.尚书引义[M].济南:齐鲁书社,1997版

湖南长沙市铁路第一小学副校长黄福清在《长善救失宽严相济》中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阐述了教育必须担任起“长善救失”的职责。《长善救失乃教育之本—访朝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淑惠》一文中指出:长善救失是教育的根本。4.当成一种教育策略或教育方法。金载祥在《因势利导长善救失》中把“长善救失”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后进生。刘建科《寓教于乐长善救失——浅谈潜能生转化策略及实施办法》把“长善救失”作为一种实现学生潜能教学策略。5.探索实现途径。倪桂华在《长善救失各显其能》中指出可以通过分别对待、分别要求、分别指导三个途径实现小学生的“长善救失”。杨轼琴在《长善救失贵在引导》中指出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正面教育——因材施教三个环节进行引导,进而实现“长善救失”。洪永和在《论教育中奖惩策略的艺术应用》可以通过多奖少惩罚、生动性策略、及时适度性策略、精神奖惩为主策略四种方式齐头并进实现“长善救失”。张梅在《试谈我国古代的“因材施教”》中指出“因材施教”的具体表现:了解对象,要深入学生,细心观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育。两种途径其实也是实现“长善救失”的途径。梅金姣、黄学雷《谈“扬长避短”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中提出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正确把握运用时机、正确使用策略来实现“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戴新华在《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四个学会”》中指出班主任可以通过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赏识四种方式来实现“长善救失”。

二、从教育学外部视域对“长善救失”进行解读。较为典型的是张国光《我国古代关于学生的“四种气质类型”说——<学记>中“学者有四失”与“长善救失”新解》。作者从现代教育心理学角度对“长善救失”进行解读。

(2)差异教学法

我国华国栋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①他在《“差异教学”实质诌议》中指出“差异教学”是在班集体教学中,利用和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在教育测查和诊断基础上、“保底不封顶”,促进学生最大发展为教学目标,多元化弹性组织管理的教学。在丁安康、和新学主编的《主体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索》将尊重差异作为主体教育的四大教学策略之一,他们认为:尊重差异①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

策略就是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差异现象,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当的主动发展的策略体系。①差异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最大发展,其实质为“长善”,是使个体的“善”尽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差异教学立足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个体的需要是对“长善”的条件进行有益的探索。要实现“长善”就必须摸清学生个体的各种实际。

(3)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父亲周弘把聋哑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为中国第一位聋哑少年大学生,留美硕士的经历。周弘把这种方法移植到健全孩子的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将这种“追蝴蝶”的教育方法提升为赏识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唤醒“好孩子”。它是一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②赏识教育承继华国栋的差异教学法的教学目标,赏识教育把“长善”推到了极致。全心全意地把视线集中在对学生“善”的挖掘上,并通过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以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以“长善”来“促善”、“救失”。

(二)国外“长善救失”相关理论的研究

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解题能力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后来又新确认了博物学家智能和存在智能。③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类的智能,并提出所有智能中会有比较突出的部分,要发展各方面智能,同时挖掘潜能智能,并对弱项智能宽容以待。这是突出的“长善”挖掘。

①丁安康、和新学主编.主体教育的教学策略[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1

②周弘.觉醒[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1-3

③沈致隆译.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23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①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实暗示了人类的智能分为显性智能和隐性智能,而“最近发展区”是沟通显性智能和隐性智能的桥梁。在已有的显性智能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其隐性智能,进而实现隐性智能向显性智能的转化。这其实是“以善长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实现“长善”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长善救失”的具体内涵

从研究现状看,还没有对“长善救失”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主要是由于认识层面不统一。很多研究者从教育原则、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或是教育策略等层面去认识“长善救失”。教育原则、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学策略是不同范畴的教育学概念,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范畴对“长善救失”进行解读,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笔者在本文中把“长善救失”放在教育原则的层面进行解读以及运用。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②“长善救失”是以人本教学目的为基点,遵循教学过程规律的基本教学要求,对指导教学活动具有普适意义。所以笔者将其作为一种教学原则进行解读阐释。

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在“长善救失”中,“長”写为“”,久远也。久者,不暂也。远者,不近也。引申为“滋长”、“长长”。“善”(“譱”)写为“”,

吉也,与美同意。在《汉语大字典》中,“救”写为“”,有如下义项:止;

①余震球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77-391

②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2

纠正;救助。“失”写为“”,有如下义项:错误;不足,缺失。结合《说文解字》与《汉语大字典》,“长善救失”中,“长善”意为滋长美好。这个意思一直延续到现在都没有变化。根据《学记》中的语境,“救失”应该是阻止、纠正错误之意。发展到现在,教育学视域下的“救失”演变成了救助缺失的意思。因此,现代教育视域下的“长善救失”变成了滋长美好(优点),救助缺失的意思,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尊重差异,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长善救失”教育原则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一)“长善救失”的前提——洞悉学生

洞悉学生,这是“长善救失”的前提。“洞悉学生”指的是教师要善于透过学生生活学习细节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心性,熟悉学生的“善”与“失”。明朝思想家吕新吾说:“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在熟识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寻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实现“长善救失”。

2011年9月笔者到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灵山中学实习,担任语文老师以及班主任。第一次上课前,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笔者诚恳地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每一位学生用一张纸条写下自己对实习老师的期待或是相对实习老师说的话或是一段自主创作的文字。当天晚上笔者把所有的“作品”分类整理好,分为几批进行“批改”——回复。之后笔者以学生的“作品”为基础,走进学生。大多数学生对笔者这种“批改”作业的方式感到惊奇,感到欣喜。这在笔者离开时学生送的离别录上有体现。在这里笔者主要以一位学生为例进行描述。

这位学生在“作品”上写道:亲爱的××老师,我叫××,你最好不要太记得我,一是因为我也忘了你的名字,而是因为若你太记得我,在以后不能相见的岁月里太过思念会犯抑郁症的。本人人品不太好,给人印象一般都很差,你可以无视我,但请你别当你看到我时只有坏的印象。如果你相信字如其人,那么这字真的不咋地。如果你不信,那这字也算一般。(意思你懂的)写完了,额,都不想写作业了。这段话给了笔者很深的印象。这是笔者第一次上自习的时候布置的任务,之前只与他们见过两面,一次是班会课,一次是课间发通知。学生的真诚的

话语让笔者震撼:这是一个班会课上被班主任批评过的孩子,这又是一个怎样真诚的孩子,一个渴望得到认可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基于这种认识,笔者是这样批改他的“作品”的:我能看到的只是四十分钟的你,而四十分钟之外呢,你会有无限的精彩。我会慢慢发现你身上的精彩。你要好好加油,我拭目以待!跟他说话的时候他话不多,只是脸上偶尔会有淡淡的笑容,笔者已经很欣喜。多鼓励多表扬,让他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然后让他自己找到前进的信心。笔者之后也进过他的QQ空间,终于找到他发出“但请你别当你看到我时只有坏的印象”这样的请求的原因。这是一个聪慧却敏感的孩子。曾经他是一个叛逆的孩子,一位老师引导他走出了叛逆,换了一个环境后,缺乏老师的监督与鼓励,叛逆心又开始作祟。再加上新的环境压力巨大,学习竞争激烈,他一下子就从佼佼者的位置上掉了下来,心理落差十分大。他需要鼓励与信任,重拾信心,远离叛逆。于是笔者不显山不露水地表扬他,有时候只举实例不点名到姓,有时候只是回以一个鼓励的微笑。漫长的铺垫后,他开始敞开了心扉。我们进行着“含蓄”的心灵交流,每次交流后,都能发现他的一些长处。QQ上的个性签名的交流让笔者发现他文言修养颇好、为人处事上颇为理智、善于自我反省。他把笔者当成朋友,遇见困惑会想起找笔者交流,笔者与他一起剖析,一起解决。更多时候笔者自己创作文言句子,诱惑他舞文。时间一长,他的文言创作颇有进步,语文也有提高。

根据教育学原理:个体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即组成有机体的各子系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讫时间、成熟程度等不均衡;同一子系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也不均衡。个体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即不同个体的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不同个体的不同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差距明显。①广东省吴川市黄坡中心小学冼婉敏在其论文《洞悉学生心理做好班主任工作》中指出可以通过用爱心温暖个性特别的学生,用细心挽救意志脆弱的学生,用真诚维护个性自卑的学生三种方式来关注学生。②冼婉敏提出这三大途径也是基于洞察出学生个性中有特别、意志脆弱、自卑的前提之下的。“长善救失”必须以洞悉学生为前提。

①金林祥.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8

②冼婉敏. 洞悉学生心理做好班主任工作[A]. 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发现杂志社.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发现杂志社:,2007:2.

(二)“长善救失”的必要条件——抓住教育契机

所谓契机, 是指由一定事态带来的某种转折变化的机缘, 即“危险中的机会”。教育契机即隐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带来某种转折变化的机缘。①笔者认为教育契机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能让教师利用教师机智促使学生发生有益性转变的教学情境。它是可遇不可求的,与教师机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育契机”悄悄隐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中的一个细微的环节都有可能成为“教育契机”。应该说任何教学原则的顺利实施,都离开教育契机的把握。

实习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段经历:班上有一个很害羞的男孩子,平时不怎么说话,大多数时间都埋头在自己的学习里。笔者从原班主任处得知,这是一个勤奋上进的孩子,只是性格少内向,缺少与他人的交流,尽管已经很努力了,但进步不是那么明显。笔者很想打开他的心门,鼓励他与老师、同学交流,引导他在合作互助中进步。他曾经用纸条跟笔者交流: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我会选择去听语文课,因为它会使我度日如年。笔者当时只是悄悄把这话记在了心里,想尝试用自己的法子提起他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或许是由于笔者初来乍到的缘故,学生有一种新鲜感。笔者的语文课,他还是挺认真的。后来有一件事大大地改变了他。一段时间之后,笔者教《荷塘月色》,讲到荷花的“羞涩”情状时,开始询问学生“什么是羞涩?羞涩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提起了兴趣。笔者突然想到一个带学生体会“羞涩”的好法子。“我们班谁看起来最羞涩”,这一问惊起了千层浪,学生炸开了锅。笔者示意学生停下讨论,找出一个最“羞涩”的女生出来,并让那位女生站起来,让大家好好体会体会“羞涩”的情状——人若花娇。笔者表扬了站起来的女生,因为她很勇敢地站了起来,同时笔者指出其实“羞涩”也是一种含蓄的美。到这里,笔者并没有结束对“羞涩”的体会,继续让学生从男生中找出一位“羞涩”的代表出来。没想到,被选出来的代表居然是那么害羞的男生。他勇敢地站了起来,羞涩地笑了。笔者“添油加醋”地评价他的“羞涩”很有神韵,同时表扬的勇气,并进一步提出对他的希望——希望他以后多与同学老师交流,更大气开朗一些,就更美了。这一次之后,笔者又利用第三节晚自习的时候与他交流了一些学习语文的心得,鼓励他多与大家交流,给他一份信任。巡班的时候常走到他旁边与他交流。慢慢地,他开始与同桌、其他同学甚至是笔者交流——面对面的交流。实习结束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梦想与坚持①章学云. 教育契机的分类与应对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2:18-20.

以及对笔者的祝福写在了本子上,并复述了笔者留给他的话: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我不会跟你们在一起,因为时间过得太快。笔者知道也许笔者没能让他完全建立起学习语文的兴趣,但至少笔者让他打开了心门,勇敢地走出来与人交流沟通。

只是偶然的体会“羞涩”,偶然地他成了“羞涩”的代表,偶然的教育时机,一件小小的事却大大地改变了一个学生。上海市南汇中学一位老师提出要树立这样的教育契机意识:1.养成“处处有契机”的意识。2.养成细致的观察力, 具备发现契机的眼睛。3.养成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 即景果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 养成及时反思, 定期审视自己的习惯, 不断提升教学水平。①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契机,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最大限度地实现“长善救失”,实现学生主体的发展。

(三)“长善救失”的方法——启发诱导、寻善长善、面失救失

教学原则必须贯穿在教学方法中才能得以实施。如何实现“长善救失”,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种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扬长补失。

1.启发诱导。《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启发诱导是对学生成长最有利的。同时,“启发诱导”也是“长善救失”的好方法。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能对自我“善”“失”进行认识,并进一步采取适宜的态度去对待。

实习的时候班上有一位女孩子,聪敏机灵,男孩子一样的爽朗大气,担任班级团支书,把团支部管理得井井有条。原班主任以及其他老师对她颇有好评。但她的成绩却不是那么拔尖。笔者尝试去帮她找原因。经过三个星期的观察,笔者发现影响了她的学习的原因是她太好动,自习静不下来,学习效率不高。本来笔者想主动找她,帮助她。但转念一想,这样的效果也许不如她困惑了,主动来找自己来得有效果。于是第一次模拟考成绩全部出来后,笔者给全班分析了考卷,并小小提示了一下,课后可以找自己一起交流,一起分析考卷。果然,一次课后,她来找笔者聊天。她先总结了考试情况,然后自己找了原因:自习课效率不高。笔者进一步询问她为什么自习课效率会不高。她想了想,没找出原因,最后询问

①章学云. 教育契机的分类与应对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2:18-20.

笔者。笔者将三个星期以来观察到的情景告诉她。她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自习课上她太好动,一下子找找同桌,一下子又找找后面的同学,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到最后时间浪费了,学习效果却没出来。笔者进一步提示她找找法子让自己静下来,然后提高学习的效率。留了这样一个问题给她,就结束了谈话。两个星期以后笔者发现她真的改掉了上自习好动的缺点,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笔者没有直接问她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后来却在她留给笔者的离别录中找到了答案:我知道必须要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成为一朵傲雪凌霜的“静梅”!老师,告诉你哦,这周的星期天晚上,我和××做游戏,看谁能保持在课堂上不说话,结果××一不小心就说了三次,于是她就要请我们吃糖啦!但是在历史课上,老师在上面讲课时,我在下面一不小心说了一句未完成的话。so,我也要买糖了……从那天晚上之后,我们不需要用糖来做赌注了,各自安静地学习。老师,我们会坚持下去!绝不辜负你的期望!

一味地直接指出学生的缺点,往往会直接挫伤学生的信心,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改正不足,反而有时会适得其反。退一步,退一步就好。轻轻地提示学生有困惑了,可以来找老师交流。等到交流之时,不要急着亮出学生的缺点,而是慢慢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的方式。这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认清自己的“善”、“失”,有利于更好地定位自己,寻找到最合适自己发展的途径。广西桂林陆军学院蒋勇提出了启发诱导教育法的具体做法:一、提出问题,热心地和被教育者一起弄清挫折与错误所造成的危害,破除对方心理上的“稳态症”。二、以循循善诱的态度,耐心地疏导被教育者内心的苦闷,理顺对方“紊乱”了的情绪。

三、以启发性的语言,细心地和被教育者一道查找受挫原因,使对方变得清醒而又理智。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诚心地和被教育者研讨战胜挫折的办法,使对方获得从头开始、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①由此可见,“启发诱导”方法使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长善救失”的过程。

寻善长善。寻善长善,指的是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善”(长处),并创造一些条件让这些“善”尽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寻善长善更让学生充分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属于自己的信心,并有利于使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实暗示了①蒋勇. 启发诱导教育法[J]. 政工学刊,2002,02:33.

人类的智能分为显性智能和隐性智能,而“最近发展区”是沟通显性智能和隐性智能的桥梁。在已有的显性智能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其隐性智能,进而实现隐性智能向显性智能的转化。这其实是“以善长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实现“长善”提供了新的途径。除此之外,还有周弘的赏识教育,其实质就是“寻善长善,以善长善”。

笔者实习,最重视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因此从步入灵山中学开始便很用心地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快地走进他们,找寻他们的“善”,并创造条件,让他们“长善”。50天,笔者请班里面擅长乐器的学生参加了诗文朗诵的二胡伴奏,并在班会上表演了吉他,请擅长舞蹈的学生参加了《神话》的歌舞剧表演,请擅长摄影的学生留下了最珍贵的活动记录,请唱歌唱得好学生演唱了许嵩的《断桥残雪》《千里之外》,请有魄力的学生组织诗文朗诵的训练,请班干部带头管理班级……这一切发生以后,笔者发现,学生在自己长处上得到了新的认识。他们变得自信,更懂得抓住机会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两件事。第一件事:见习一周后,教《荷塘月色》,课前突然来了灵感:班上是不是有画画很好的学生。之前有见一些学生课后喜欢画画。于是笔者课前询问学生是否预习了课文。很快笔者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接着进一步询问预习过课文后,脑海里是否呈现了一幅属于自己的荷塘月色图。学生不约而同笑了。于是笔者请学生擦亮眼睛选出画画最漂亮的学生到黑板上画出他们心中的荷塘月色图与大家一起分享。班上的宣传委员和语文课代表都被推荐上来了。她们花了十分钟来完成作品。笔者跟班上的其他同学开玩笑说:咱们班将来会出现两个大画家啦。整个课堂气氛涌向了高潮。不久以后,学校举办板报比赛和班级文化建设比赛,这两位同学也都各显身手,让大家眼睛一亮。第二件事:学院规定每位实习老师必须独立开一次班会。笔者经过与原班主任沟通,决定请学生帮忙主持,这样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方式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怎么确定组织者即班会主持的问题了。来到这个班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哪些学生有什么突出的长处笔者也有所了解了。但笔者想让更多的学生的长处被挖掘出来。于是决定找一名组织能力突出的学生带领另一名有可能有组织长处的学生一起主持。笔者很快锁定了组织能力突出的学生——班上的团支书。另一名可能有组织长处的学生怎么找出来。笔者通过班上的活跃分子了解到:有这样一位学生,他希望

主持却一直没有机会。于是笔者毫不犹豫把他作为主持人选。当笔者邀请他帮忙主持班会时,他很惊异。笔者只是淡淡地告诉他:别紧张,我相信你可以的。事实证明那一次主持给了他很大的力量。从那以后,他的胆识有了很大的突破,在笔者鼓励下,诗文朗诵、《神话》歌舞剧他都参加了。在笔者的离别录上,他写下:如果不是你,我根本不知道我可以做主持、朗诵、参加歌舞剧这些事,是你让我更进一步认识了自己,找到了自己。

古人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群学生中有多少是千里马,笔者不能肯定。笔者也不一定是伯乐,但笔者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创造机会尽可能多地找出千里马,并让他们尽其才。这是一位教师的责任。

2.面失救失。面失救失,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想方设法在“失”中寻找到可发展的“善”,让“失”减少到最小或者是通过一些有益的探索,使“失”转化成“善”。面失救失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因为一个完整的人是“善”与“失”的结合体。敢于直面不足,并改善不足,才能拥有完整的经历。

在灵山中学,两个实验班,1班和2班。尽管这两个班级都是从成绩排在前面的学生中交叉抽取出来的,但很不巧的是1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而2班的学生却大多数来自城市。笔者所带的班级是1班。1班和2班相比,很多地方处于劣势。笔者感受最深的是班级诗文朗诵大赛。在这之前,1班的学生大多数没有接触过诗文朗诵。而2班的学生大多数已经接触过诗文朗诵,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对诗文朗诵有了较深的认识。笔者深感压力的巨大。学生们也如此。但笔者一直把压力藏在心里,努力鼓励着学生,陪着学生一次次练习。原班主任很少“搭理”这件事,直到比赛那天,原班主任才“晃”到学生中间。学生们不约而同向原班主任传递了压力巨大的信息。原班主任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用你们最朴实的声音去感动评委!”最后学生们表现超常,真的用最朴实的声音,最朴实的着装朗诵了食指的《相信未来》。当时在场的一位老教师轻轻地告诉原班主任:他们朴实的表演让老教师回到了那个斑驳的年代!这件事给了笔者很大的触动。“用你们最朴实的声音去感动评委”,大多数人包括笔者都会认为像1班的孩子的基础在诗文朗诵中是没有优势的,没想到原班主任竟然在“没有优势”的基础中找

到了“善”,让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演绎出来最美的音符。也许“善”与“失”之间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失”中可能蕴含着“善”的成分。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勇敢地面对“失”,更要努力从“失”中找到“善”的成分,鼓励学生“以失救失”。

四、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梳理了近年来“长善救失”相关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国内和国外的相关研究。其中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对“长善救失”本理论的研究、差异教学法以及赏识教育等,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然后笔者对“长善救失”进行了教育原则层面上的内涵解读,指出“长善救失”在现代教育中的内涵:滋长美好(优点),救助缺失。最后笔者结合自身实习相关案例对“长善救失”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抓住“长善救失”的前提——洞悉学生、寻找“长善救失”的必要条件——抓住契机、掌握“长善救失”的方法——启发诱导、寻善长善、面失救失三大步骤来实现“长善救失”。笔者希望通过分析对“长善救失”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对“长善救失”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缄默性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五、参考文献

(一)专著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

[2]丁安康、和新学主编.主体教育的教学策略[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2000:61

[3]周弘.觉醒[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1-3

[4]沈致隆译.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23

[5]陈杰琦、西娜·莫兰[美]、霍华德·加德纳[美].多元智能在全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余震球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77-391

[7]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2

[8]金林祥.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二)学位论文

[1]张翠萍. 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施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9-12

[2]牛海彬. 赏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7-32

[3]黄艳. 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9-11

[4]夏百卉. 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2:8-13

[5]王佳佳. “长善救失”视域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9-17

[6]刘晶. 初中美术差异教学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3-5

[7]周荣辉. 差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4-15 (三)期刊论文

[1]刘建科. 寓教于乐长善救失——浅谈潜能生转化策略及实施办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0:212-213.

[2]李润洲. “长善救失”新解[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12:30.

[3]李和民. 长善救失循循善诱——一位班主任的日记摘抄[J]. 江西教育,1981,08:16-17.

[4]杨轼琴. 长善救失贵在引导[J]. 江西教育,1986,12:10-11.

[5]张毅彬. “长善救失”谈[J]. 内蒙古教育,1998,04:38.

[6]嵇启华. 因势利导长善救失[J]. 安徽教育,1995,Z1:34-35.

[7]胡掌义. 长善与救失[J]. 甘肃教育,1995,11:11.

[8]金载祥. 因势利导长善救失[J]. 安徽教育,1998,09:11.

[9]薛志成. “知其心”才能“长善救失”[J]. 河北教育,1998,05:41.

[10]薛志成. “知其心”才能“长善救失”[J]. 云南教育,1998,05:16.

[11]田鸿图. 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长善救失[J]. 河北教育,1999,06:19.

[12]戴新华. 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四个学会”[J]. 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8,08:23.

[13]李艳华. “长善救失”教学原则的今日解读——读《学记》有感[J]. 现代教育科学,2010,08:18-19.

[14]危佳. 扬学生之长长学生之长[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1:37.

[15]张国光. 我国古代关于学生的“四种气质类型”说──《学记》中“学者有四失”与“长善救失”新解[J]. 孝感师专学报,1995,03:20-21+19.

[16]陈云宇. 知其心,方能长善救失[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08:38.

[17]倪桂华. 长善救失各显其能[J]. 新课程学习(上),2012,02:136-137.

[18]冬临,胡掌义. 长善与救失[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Z1:182.

[19]朱晓勤. 把握教育契机提高教育实效[J]. 中国教育学刊,2010,S1:101-102.

[20]董瑞敏. 提高教师观察能力把握适宜教育契机[J]. 教育教学论坛,2010,22:43.

[21]夏雪琴. 抓教育契机听花开声音[J]. 新课程(下),2012,05:65-66.

[22]唐继红. 抓住每一个细小的教育契机[J]. 班主任,2007,03:37.

[23]章学云. 教育契机的分类与应对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2:18-20.

[24]孙婷. 用心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J]. 中国德育,2011,09:69-72.

[25]冼婉敏. 洞悉学生心理做好班主任工作[A]. 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发现杂志社.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发现杂志社:,2007:2.

[26]刘亚平. 洞悉学生心理完善有效教学准备[J]. 江西教育,2011,08:26-27.

[27]叶春霞. 洞悉学生的心灵[J]. 基础教育论坛,2013,08:28-29.

[28]吴其云. 洞悉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N]. 中国教育报,2011-06-11003.

[29]陈凯功. 启发诱导明理育情[J]. 当代教育科学,2007,16:57-58.

[30]蒋勇. 启发诱导教育法[J]. 政工学刊,2002,02:33.

[31]宗亚. 启发诱导指导学法启智求真[A]. 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6.

[32][赵俊英. 启发诱导正面教育[J]. 山西教育,2000,21:28.

高等教育 现代教育原理 任务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 2.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4.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 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5.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儿童中心、社会中心、活动中心)。 6.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心理咨询与指导、休闲指 导)。 7.“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该话出自(学记)。 8.在教育学发展史上,第一本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来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是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9.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包括(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 10.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 断改造)。 11.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生存的权利、受尊重的 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12.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清楚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13.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 大支柱,它们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4.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15.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追求教育民主化的众向发展、追求教育的多样 化、追求教育的国际化、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16.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 17.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18.我国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是1904年公布的(癸卯学制), 它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19.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20.赞可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 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 21.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 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儿童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22.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终身性、针对性)。 23.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教育的发展规模 和速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方面。 24.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科目、学科开设顺序、各门学科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 学周安排)。 25.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咨询与指导) 26.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作业)。 27.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社会式、学校式、家庭式)。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02任务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中央电大形成性作业02任务 、多项选择题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1. A.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r B.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厂 C.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厂 E.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17 A.人口数量 17 B.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F1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r D.社会文化 □ E.法律制度 3.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 匚 A.教育目的 匚 B.教育内容 C.教育发展规模 D.教育结构 17 E.教冃质量 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匚 A.社会生产力 17 B.政治经济制度 C. 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E.人口质量 5. 受教育权利是受()制约的。 □ A.社会生产力 U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时代 D. 社会历史形态 □ E.社会文化 6. 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 A.人口数量*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C. 社会政治经济性质 已D.社会文化本体 E.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7. 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 中具有()的产业地位。 口 A.基础性 □ B.全局性 匚C.先导性 D. 迟效性 E. 可持续性 8.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 A.教育观念现代化 “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 D.教育管理现代化 ’ E.教师素质现代化 9.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面。 )等各方□ A.教育目的 B.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 C.教学内容 ’ D.教学方法、教学设备 □ E.教学组织形式 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 B. 遗传 C. 教育 11. 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E. 个别差异性 12.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E. 个别差异性

教育理论案例分析

教育理论案例分析 作者:孙洪超 案例1 某市一所高中的学生社团活动十分的活跃,每年都有新的社团产生,如新诗社、环保社、韩服社、街舞社等。大量的社团活动,意味着这要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可这所学校每年高考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请就这一现象作出分析。 案例2 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惊醒办学体制(如小学数学奥赛)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一句。”问题:你对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 案例3 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案例4 甲学生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了不少兴趣活动小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乙小学四年级某数学教师教学生解算术题时,只教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种方法,并要学生一步步严格按老师的程序去做题,违反程序的为错,用其他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也算错。请问甲乙两校的做法谁对谁不对?为什么?试用有关的教育理论分析。 案例5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经常听到送孩子的家长对老师这样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请用教育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看看它再哪些方面违背乐现代教育思想。

案例6 班主任老师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能努力刻苦学习的好学生;而学习成绩差的就是不努力不刻苦的学生,因此他经常把考试成绩差,作业出错多的学生教导办公室进行训斥,他希望通过对差生的严加管教,使全班的学习成绩拉齐。这位班主任老师的想法能否变成现实? 案例7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宋朝王安石写过的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的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了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案例8 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再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很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候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小学老师了。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请用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案例9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务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长善救失”的解读以及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

“长善救失”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国内外对“长善救失”的研究,尝试对“长善救失”进行解读,并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分析出“长善救失”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即抓住“长善救失”的前提——洞悉学生、寻找“长善救失”的必要条件——抓住契机、掌握“长善救失”的方法——启发诱导、寻善长善、面失救失三大步骤进行。通过探讨“长善救失”的实践化,进一步深化对“长善救失”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缄默性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长善救失;内涵;应用 引言 新课改如火如荼,新的教学理念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触动了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习的笔者。以人为中心的新课改,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努力让学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长善救失”是实现新课改视域下的新型学生、新型教师共同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现代教育的一把金钥匙。基于这个背景,笔者结合国内外对“长善救失”的研究,尝试解读“长善救失”,并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分析“长善救失”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对“长善救失”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缄默性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一、“长善救失”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长善救失”相关理论的研究 1.“长善救失”理论的溯源 “长善救失”的提出。孟宪承主编的《中国古代教育文选》,第一篇文选是管仲《小匡》,其中有“修旧法,择其善者”,这是较早提出“善”的概念的。管仲《弟子职》手段提出为弟子要“见善从之”,此处“善”的含义与“长善救失”里的“善”已经接轨。孔子《论语·述而》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处强调择他人之善来促进自身,而到了《学记》,“长善救失”正式提出,

现代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及简答汇总整理知识分享

《管理学基础导学》案例分析题及简答题 B打头 5-2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1.格兰仕公司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 2.格兰仕公司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 答:1)①新兴行业、曙光产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在我国曙光初现,前景好,潜力大。②人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对厨房卫生、对生活快捷和方便、的需求。 2)①关闭、卖掉原有的服装生产线,把资源转移到微波炉;②引入一流的设备、技术、把产品质量性能做好、做优、产业做大;③专一化生产这一品种,做大、做强,做精。④实行成本优先竞争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打败竞争对手。 3)①专业化管理②精细化、集权化③规模化管理 7-2巴恩斯医院 问题:1.巴恩斯医院的正式指挥链是怎样的?2.巴恩斯医院有人越权行事了吗?3.戴维斯博士能做些什么来改进现状?4.“巴恩斯医院的结构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戴安娜不是一个有效的监督者。”对此,你是否赞同?说出你的理由。 答:1)院长→外科主任→主任护士→护士监督员→护士长→护士 2)有,主任护士、外科主任越层指挥护士长 3)①订立制度,并要求大家遵守②加强沟通 4)赞同。①戴安娜是指挥链中的基层,无法监管②监管者应定院长戴维斯,她要建立维护等级指挥链; ③等级指挥链各个链节的管理者要认真执行。 C打头 案例6:厨房失火 问题:1.什么是预先控制?其对于有效的管理具有怎样的意义? 2.此案例主要说明了哪项管理职能? 1.预先控制也称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和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出现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 通常情况下,控制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分析各种信息,再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由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有效措施的出台等活动都需要时间,控制在信息反馈和采取纠偏措施之间往往存在时滞,管理者可能会因此丧失纠正偏差的时机。所以,管理者更需要在问题发生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偏差和损失的发生。前馈控制就是“防患于未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 2.此案例主要说明了管理的控制职能。 D打头 8-1A电气公司员工的绩效考评 1.你认为自我评定的效果如何?应如何发挥自我评定的作用? 2.如果你是张迪,会如何把握与王力的会面? 3. 张迪为某一特定员工而改变她的评定方法,你如何评价她的这种做法? 答:1)自我评定只有在员工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能力强、工作目标明确,但制度程序不易规范或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客观良好的效果。本案对王力来说,自我评定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应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发挥自我评定的作用:①对素质高,责任心强,能力强的员工可推行以自我评定为主,辅以班组、部门来确定员工的考核等次。②加强引导,使员工能正确评价自己,以正向激励为主。 2)①鼓励、赞扬、激励他的成绩,因为王力的个性好胜,自尊心强。②委婉的以希望的口吻指出他存在的不足(包括在销售协作配合方面,工作方式等) 3)①对的,符合权变管理思想;②对少数能力强的关键性人才可以采用特殊方式来评价,以激励他,留住人才。③该企业的评价方式由部门经理自己确定,所以张迪完全可以对王力采用这种方法。 11-2 迪特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制度 问题:1.迪特公司是怎样具体实施员工沟通制度的?2.试分析迪特公司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1)从本案看,迪特公司主要员工协商、主管汇报、员工大会这三种方式来实施沟通的。 依据是什么?答:迪特公司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个人或机构一旦购买了迪特公司的股票,他就有权知道公司的完整财务资料和一些更详尽的管理资料。

现代教育原理答案

哦现代教育原理01任务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 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3.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 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 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 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 限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精华版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一) 内容介绍>>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三、掌握答题技巧

长善救失

长善救失因势利导 -------记录学生成长的故事 王斐 “长善救失”见于《学记》,所谓“长善”,就是坚持真理,发扬优点;而“救失”即修正错误,克服缺点。“因势利导”,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导之”。“因势利导”作为教育原则已被我国历代教育家沿用了几千年。教育实践证明,这两条教育原则是正确的,是符合唯物辨证的思想,也是符合思想教育工作规律的,它至今仍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以这两条教育原则为指导,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扬起所长,长其所善 这是一节“简单减法应用题”的练习课,我打算把练习的侧重点放在对学生独立分析、理解题意的能力培养上,课前精心设计的趣味应用题已被我图文并茂地搬上了黑板,我自信题中富有童趣的内容一定能激起学生的解答欲望。于是,我指着黑板中的图画说:“这里每一幅图中都藏着一个数学故事,这节课大家就来比比看哪些同学观察得最仔细,能把图中的意思讲明白。大家先观察,再试着讲一讲,开始吧!”话音一落,小家伙们就开始盯着黑板热火朝天地叙说起图意,好不热闹。 我巡视于学生中,一个不和谐的影子闯入了她的视线,靠墙边的刘欣正埋头写着什么。难道是在列算式?这是一个整天沉默不语的小姑娘,课堂上从来听不到她的声音,课下也很少与同学玩耍,父母的离异让这个孩子的心灵承受了太重的伤害。我怜惜地走过去,想看看这孩子是怎样列算式的,可走近时却一眼就瞥见她笔下的“小鸟和毛毛虫”,怒火一下冲向了我的脑门,我一把抽出压在刘欣手下的数学本,难怪这孩子每次的课堂作业总是出错,家庭作业也每天拖拉……

太恼火了,全班同学都被黑板上的图画所吸引,正学着分析题意,唯独她。我两手握紧纸的边缘,准备将它撕成碎片,就在这一瞬间我看到刘欣两手挡住眼角滚出的泪珠,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过,我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怒火,随即把图片叠起来(说实话这小鸟画得还是很逼真的),而后轻轻搂起刘欣的肩膀:“老师第一次看到你的画画的这么好!但现在不是美术课呀!同学们都在学习看图讲数学故事,你要争取不落后,快坐下试着讲讲老师画中的故事好吗?”刘欣点点头,迅速抹去眼角的泪珠也加入了同学们的活动之中。 下课后,我把刘欣叫到跟前,展开那张“小鸟和毛毛虫”的图画:“你能画出漂亮的画,说明你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今天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也和图画有关,可以从图中发现数学故事,你能不能把这张图画完整,再给老师讲讲,你的画中藏着什么数学故事呢?”“嗯!”刘欣脸上露出了笑容,接过本子,俯下身画了起来,不到两分钟,几条胖乎乎的毛毛虫就在她笔下诞生了,“老师,我的数学故事就是:本来有9条毛毛虫在做游戏,小鸟吃掉了3条毛毛虫,问现在还剩多少条?”“刘欣,你看,咱们能从图画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但是以后想画画就要等下课后或是放学了,放假了,作业做完了再画,行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把学习成绩赶上来,你也要相信自己呀!”“嗯!”刘欣深深地点了点头。 在以后的数学课上,只要是需要用图片的地方,我都提前让刘欣画好,而她也总能圆满完成任务,同学们都称她是“小画家刘欣”。渐渐地,曾经那个整天沉默不语的小姑娘变得活泼开朗了,课堂上能够踊跃发言,作业一次也没再拖拉,在期末测试中居然取得了一百分的优异成绩。 二做到全面了解学生,知其所思才能救其失 明阳是我班上一名十分优秀的小男孩,不仅各科成绩优异,多才多艺,而且热爱劳动,在班上他就像一颗耀眼的星星,让所有同学佩服不已。当学校要组织在各班选派一名同学去竞选“大队委”时,明阳被全班同学一致推举为代表,接下来的一周里,明阳同学经过认真的准备后就去参加竞选了,可是结果他却落选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发现了明阳的异常,一向遵守纪律动的他开始在课堂上说小话,劳动时也看不到他积极的身影了.察觉情况后,我立刻组织学生召开了“失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详细答案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一) 内容介绍>>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

现代教育原理练习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1答案 (第一----三章)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就是什么? 答:(1)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 (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 (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与功能。 (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与教育的组织。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与实质。 答:素质教育的内涵就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就是全体发展;二就是全面发展;三就是主动发展;四就是与谐发展;五就是充分的发展;六就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与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

现代教育原理03_04任务答案剖析

作业任务三:(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14 道试题,共28 分。) 1. 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B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2. 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A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3. 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 ABCD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4. 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 CDE )等。 A. 卢梭 B. 杜威 C. 孔德 D. 那托尔普 E. 涂尔干 5.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ABCD )。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D. 学会生存 6. 1993年,美国政府在( D )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 A.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B. 《普及科学2061计划》 C.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D.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7.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ABCDE )。 A. 信息技术教育 B. 研究性学习 C. 社区服务 D. 社会实践 E. 劳动与技术教育 8.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 ABC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科书 D. 作业 E. 考核 9. 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ABCD )。 A. 培养目标 B. 学习年限 C. 时间分配 D. 课程设置 E. 教学内容 10. 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ABCDE)。 A. 前言 B. 课程目标 C. 内容标准 D. 实施建议 E. 术语解释 11. 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ABC )。 A. 教学

“长善救失”的解读以及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doc资料

“长善救失”的解读以及在现代教育中的 运用

“长善救失”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国内外对“长善救失”的研究,尝试对“长善救失”进行解读,并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分析出“长善救失”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即抓住“长善救失”的前提——洞悉学生、寻找“长善救失”的必要条件——抓住契机、掌握“长善救失”的方法——启发诱导、寻善长善、面失救失三大步骤进行。通过探讨“长善救失”的实践化,进一步深化对“长善救失”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缄默性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长善救失;内涵;应用 引言 新课改如火如荼,新的教学理念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触动了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习的笔者。以人为中心的新课改,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努力让学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长善救失”是实现新课改视域下的新型学生、新型教师共同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现代教育的一把金钥匙。基于这个背景,笔者结合国内外对“长善救失”的研究,尝试解读“长善救失”,并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分析“长善救失”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对“长善救失”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缄默性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一、“长善救失”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长善救失”相关理论的研究

1.“长善救失”理论的溯源 “长善救失”的提出。孟宪承主编的《中国古代教育文选》,第一篇文选是管仲《小匡》,其中有“修旧法,择其善者”,这是较早提出“善”的概念的。管仲《弟子职》手段提出为弟子要“见善从之”,此处“善”的含义与“长善救失”里的“善”已经接轨。孔子《论语·述而》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处强调择他人之善来促进自身,而到了《学记》,“长善救失”正式提出,自此,从择他人之善慢慢过渡到长自身之善。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提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是第一次提出“长善救失”。学生心性的差异导致四失——多、寡、易、止,而“知其心”,才能“救其失”。在这里,“长善救失”是作为教学目的而存在的,而“多、寡、易、止”在其中单纯地被看成了“失”的具体体现。 “长善救失”的阐释——王夫之认为“多、寡、易、止虽各有失,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于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①王夫之在《学记》“长善救失”的基础上,辩证地看待了学生的“四失”,“四失”有“四便”,各有其善。在这里,“长善”和“救失”分道扬镳,“救失”变成教学的方式、途径,“长善”变成教学的目的,通过“救失”来“长善”。 2.“长善救失”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1)对“长善救失”理论的研究。 ①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M].济南:齐鲁书社,1997版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培训讲义教研室2010---5 【案例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案例二】 请阅读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 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

现代教育原理04任务形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8 道试题,共16 分。) 1. 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ABC )。 A. 社会教育 B. 学校教育 C. 家庭 教育 D. 终身教育 E. 高等教育 2. 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ABD)。 A. 教师专业能力 B. 教师专业知识 C. 教师职业道德 D. 教师专业精神 E. 教师专业态度 3. 下列答案中哪些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BCDE )。 A. 全面性 B. 感染性 C. 权威 性 D. 终身性 E. 针对性 4. 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BDE ) A. 教师中心 B. 儿童中心 C. 书本中心 D. 社会中心 E. 活动中心 5. 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即(BCD )。 A. 平等 B. 自由 C. 合作 D. 时间预算 E. 集体讲授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是:(ABCDE )。 A. 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 B. 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 C. 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 D. 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 E. 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 要因素 7.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 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BE )。 A. 无歧视原则 B. 保护儿童原则 C. 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8.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CE ) A. 受教育的权利 B. 结社的权利 C. 受尊重的权利 D. 婚姻的权利 E. 安全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共 3 道试题,共15 分。) 1. 社会教育(狭义) 2. 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教师进行的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 或者答: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通称,是师范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组织的现代体制,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历史要求。 3. 教师职业专业化 三、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30 分。) 1. 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重要性有哪些 2. 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策略(或可能性)是什么? 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可能性:(1)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3)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4)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规范。 3. 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当代学生的主要特点有:(1)主体意识增强;(2)信息获得方式多样;(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四、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20 分。) 1. 请你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 2. 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的(如果你是教师,则谈谈你是如何 在业内获得发展的)?要点: 学校领导(1)尊重教师,公平、公正,教育教师尊重学生,密切与学生家长关系(6分) (2)激励并创造条件,使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和业绩(5分) (3)关心、指导教师的目标追求(5分) 教师(1)尊重校领导、学生、家长(5)(2)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和业绩(6分) (3)不同时期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5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19 分。)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答案大全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8?道试题,共?40?分。) 1.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 3.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 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义务教育 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制 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 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20?分。)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40?分。)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即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与个性,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想目标具备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教学、教育实践或实习、课外活动等,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 02任务 一、多项选择题(共?17?道试题,共?34?分。) 1.??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AD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