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清科举考试

明清科举考试

明清科举考试

科别/内

容/项目院试

乡试

(秋闱)

会试

(春闱)

殿试

考场学政巡

回案临

考场(府

县)

京城和各省贡院

(省城)

京城贡院(礼部)

皇宫

(宫殿)

主考人

各省学

政中央政府特派官

钦差大臣皇帝

参加者

童生

(儒生)

生员及监生举人贡士

中者名称生员

(秀才)

举人贡士进士

日期

三年之

内两次子、夘、午、酉

年八月

桂榜

乡试次年三月杏

会试同年四月

金榜

第一名案首解元会元状元第二名/ 2-10名为亚元/ 榜眼第三名/ / / 探花

明清科举考试

明清科举考试,其正式考试分三级进行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第一级院试 院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的考试、院试前还须经过两次预备性考试——县试和府试。这三次考试总称小考或童试。应考者称“童生”又称“儒童”、“文童”。第一场试一文一诗。第二场仍一文一诗。第三场覆试一赋一诗(或试一策一论)。第四场覆试以小讲三、四艺。除去各场陶汰者,发一榜称“长案”,主考官为本县之县官。考期在二月。 府试,主考官顺天府由府丞主持。外省为管辖本县之知府主持。将各县长案所列取之童生再试三场,考法与县试雷同,亦发一长案。府试考期在四月。 院试,院试分两场进行,第一场正试,试以两文一诗。第二场覆试,试以一文一诗。考完亦发一“长案”列第一名者为案首。院试取中者称“秀才”(俗称),正称为“生员”,别称“庠生”。秀才是求取功名的起点就有资格参加下一级乡试了就科举考试来说是很关键的资格。在帝制时代身穿兰衫头戴银雀顶(清制见县官不跪、免去差役、田赋、也就是不同于布衣平头百姓了。地位与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监生、五贡同属一类了。虽同在一个档次但有高低之别,秀才出类拔萃者方能入监出贡。 第二级乡试 乡试,是科举才试的第二级才试,习惯称乡试之年为“大比”之年。北京顺天府乡试在京城东南隅崇文门内。各省考试地点也在省城之贡院,所有贡院都建在城之东南方。乡试时间每三年一考,明代逢子、卯、午、酉年举行(《明会要》卷四十七)清沿明制恩科例外。因乡试在秋季举行,所以也称“秋闱”(闱、考场)又发榜在九月中旬,时值桂花盛之季,故俗称“桂榜”。又因发榜取寅、辰日支故也叫“龙虎榜”。均为吉祥典雅之意。乡试共考三场,每隔三天举行一场,每场考一天。考试时间在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 乡试各省和顺天府录取名额都有定数,大致按各省文风之优劣,人口之多寡、丁赋轻重而定。一般大省百数十名、次省百余名,再次七、八十名;小省四、五十名。乡试发榜次日报“鹿鸣宴”宴请新科举人。 第三级会试和殿试 会试,就是集中会考之意,也是三年举行一次,顺天府及全国各省举人,于乡试后的第二年即丑、未、辰、戌年来京参加由朝廷命礼部主持举办的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后改在三月)故称“春闱”。又因会试由礼部主办故亦称“礼闱”。会试地点在北京贡院举行。各种规章制度略同于乡试。会试共考三场,每场三日,先一日领卷入场,后一日交卷出场。三场考试内容:明制(清也大致同)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第二场试论一、制五、诏、诰、章、表内科各一;第三场试经、史、策五。清时三场所试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策略问,亦与乡试同。又唐、宋时也曾以诗词赋取士。会试发榜之日正值四月中旬,此时杏花盛开,所以称杏榜,会试考中者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录取名额(中式)无定数,每科多或三、四百名,少也近百名。举人考中贡士的比率据文献记载粗略统计,每科录取名额一般占来京应试举人的二十分之一。 殿试,由皇帝主考,在宫中殿廷亲发策问,故又叫廷试。会试录取的贡士参试,一般殿试不黜落贡士,只是重新分定出等第名次,殿试考试时间在会试发榜后进行,以清朝来说,清初二月会试,三月发榜,四月初殿试,后又改为三月会试,四月发榜,五月初殿试。乾隆十年改为四月二十六日殿试,五月初一日传胪(即在殿试后,由皇帝主持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唱名典礼)。上传语告下叫胪,即胪唱传名的意思。故二甲第一名也叫传胪。清乾隆二十六年又改在四月二十一日殿试。殿试地点,清安在天安门外,顺治十五年改在太和殿前考试,雍正元年恩科,十月廿七日殿试,因天气寒冷改在殿内考试,以后遂为沿例。 殿试只考一场,只考策题一种,名殿试策。策问大多是考问当时政治,经济和治国安邦、巩固政权之策。考生要写文章回答策问故谓对策。殿试策题,以制策四条,由皇帝亲自命题。

明清科举制度之名词..

明清科举制度简介与相关名词解释 一、一般情况 我国的科举制度历史悠久,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隋唐以来,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 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或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凡正式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 童试要经过三次考试:县考(考官为知县),府试(考官为知府),院考(考官为学政也称学院,俗称学台)。童试参加者称儒生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学的称秀才,也叫生员,还叫进学(取得入学资格的意思)、入泮、游泮(周代诸侯的学校门前有半圆形的水池,称泮水,学校称泮宫)。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正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⑴乡试,⑵会试,⑶殿试。 (1)乡试 乡试是考取举人的考试。乡试一词是:乡里举士之意。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乡试有主考官(又分正副主考)和同考官。主考官由皇帝钦命。乡试共举行三场,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闱。参加考试的是秀才(廪生、增生、附生)、贡生、监生等。 但是在参加考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考试,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2)会试 会试,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春闱。会试的正副考官称为总裁,以大学及翰林出身的一、二品官充任。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贴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词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会试共试三场,每场三日,参加考试的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3)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公布进士之榜谓之“金榜”(甲榜)。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诗赋的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需经过候选,后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由特设的教习官(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内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各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科举制度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 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

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

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

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隋唐五代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解试)、省试两级。北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开始创立殿试制度,科举考试变成为乡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乡试、会试、殿试。唐宋时期,称取得解送京师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为“解试”,这相当于后世的乡试一级的科举考试。隋唐五代时期,“解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北宋中期以后,“解试”改为“每三年一开科场”。考试一般在各州府举行。元、明、清时期改为“乡试”。乡试(解试)一般都在当年的秋季八月举行,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各地名额多少,并不一致。解试合格被称为“得解举人”,即后来乡试合格的“举人”,第一名都称为“解元”。唐宋时期,针对解试合格举人进行的复试,在中央政府的尚书省举行,因而称为“省试”。唐代省试合格后,即赐予进士及第。宋朝创立殿试制度之后,省试成为取得殿试资格的一种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会试”。省试或会试都是由礼部主持,在当年春季的一二月份举行,一般也有大致的录取名额。省试第一名称“省元”,即后来会试第一名所称的“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省试或会试合格举人的复试,是科举考试三级考试中最高的一级考试,一般都在皇宫禁苑的大殿内举行。如宋朝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清代的殿试在保和殿举行。宋、元、明时期的殿试,一般在三月份举行。清朝乾隆年间,殿试改为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以后遂成为清朝的定制。北宋中期以后,参加殿试者一般都被恩赐及第,不再黜落,只是根据殿试的成绩,重新排列名次而已。宋代殿试,一般分为五甲: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明、清时期的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名次排定后,要张挂黄榜公布,俗称为“金榜题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明清科举考试体系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were the narrow path by which the sons of land-owners entered politic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t one end of this path were the scholars studying the art of writing paku essays, at the other end the official posts for different grades of graduates. The examination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stages: the prefectural examination (院试);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 (乡试); and the highest examinations comprising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会试) , the test examination (复试) and the palace examination (殿试) , as well as final test at the imperial court. The prefectural examination was preceded by two preliminary tests, the first being the county test ( 县试), presided over by the local magistrate. After passing this, candidates took another test at the prefecture (府试) , presided over by the prefect; and those who reached the required standard were called pupils (童生) . The prefect then sent the list of students to the prefectural college where the prefectural examination was held, and students who passed this were called licentiates (秀才) . The commissioner of studies (学道) who was in charge of this examination held office for three years, during which he had to go to each prefecture under his jurisdiction in turn to hold two examinations. The purpose of the prefectural l examination was to select licentiates from the students and to grade the various licentiates. Those who did well were commended, and those who did badly were punished. The number of licentiates varied in different prefecture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tudents, ranging from eight or nine to as many as twenty. A limited number of licentiates each year were made stipendiaries or salaried licentiates (廪生), so called because they received a stipend from the government. Special examinations held as an act of imperial favor enabled some licentiates to attain the rank of senior licentiate (贡生) . These men were eligible for official posts after passing a further examination. Licentiates, in general, did not need to be very leaned. Provided a man could write paku essays, he had a chance of success. There were, indeed, licentiates who could not even write essays but prevailed on other people to take the examination for them. It was also possible to obtain the licentiate’s rank by bribing the examiner. A licentiate’s status was not very high, yet none the less he was higher than the common people. This was because he could approach officials directly. A licentiate need not kneel to a magistrate, and might even treat the latter as his equal. With access to officials and their support, he could oppress ordinary citizens. More important was the fact that after a man became a licentiate his livelyhood was assured, for if all else failed he could teach. There were a few exceptions to this , however, and some unfortunate licentiates became so poor that they even had to sell their children.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 which came next, was held every three years in the various provincial capitals as well as in Peking and Nanking. The scholars eligible for this examination were licentiates, senior licentiates, and those who had failed in the prefectural examination but had by some other means procured the rank of imperial college student (监生) . Success in this examination entitled scholars to the title of provincial graduate (举人). The Imperial College (国子监) at Peking, with a branch in Nanking, was the highest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doc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篇一: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

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直至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

古代科举制度——状元、进士、举人、贡生小识

古代科举制度——状元、进士、举人、贡生小识 近年,修志、编谱成为乡镇村族中的一盛事。在编写的过程中,有些人碰到古代科举制度中的状元、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不甚明嘹,而出现了一些小纰漏,如把“明经进士”视为“进士”等。这里借助《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等工具书中查阅抄录出来做为答案。现将有关状元、进士、举人、贡生的资料归纳成篇,提供给同行和读者,以兹参考。 状元 状元,科举制度,指文科、武科殿试第一名,始见于唐。初因应礼部试得中放榜,故称第一名为状头(元)。宋朝定制。太祖开宝八年(975)殿试,重定礼部合格举人名次,正式用以称得第一名者。后历朝沿用,亦称殿。明清文状元赐进士及第,授修撰。武状元之制以崇祯四年(1631)取录王来聘始,授副总兵;清授一等侍卫。 进士 进士,科举制度。周始定为取士之去,取士可以进而士之意。《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日进士。”郑玄注:“进士,可以授爵禄也。”隋炀帝时始定为科目之名,亦用以称由此科目而取录者。唐朝试诗、赋及时务第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众科之中,此科尤贵。唐宋,凡应此科考试举人皆称进士,已登第则自称“前进士”。辽、金元时,士人经地方考试选拔后,赴京会考,经礼部试取录后,再由皇帝殿试以定名次。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辽前朝无契丹人试进士之制,后渐有应试登第者。金朝则专设女直进士科。元朝以蒙古、色目人为右傍,其试题较汉人、南人的左榜为易。会试落第则称乡贡进士。明清沿前制,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称进士,否则只称会试中式举人。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 二、三甲可考庶吉士、给事中、主事、中书、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或授地方府推官,州、县等官。 举人 举人,选举制度。其称始见于汉,因由各地官吏荐举,故名。后俗称举人。专指科举制度中应贡举考试的各科士人。隋唐时为进士科由官府特别是州、县、馆、监送往尚书省参加礼部或吏部考试者。宋朝举人登科即授官,应试不合格允许继续应举。未获士生,亦可免除丁役、身丁钱米:曾赴礼部试者,犯徒以下公罪和杖以下私罪,许赎。明清专指乡试取录者,有新中式、下第、坐监、署教和正榜、副榜之分。可于次年进京会试,亦可直接为官。 贡生 贡生,明清入府、州、县学就读者称生员,经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者称贡生。明清贡生名目不同;明朝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朝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均为正途出身。另有以捐纳获贡生者称例贡。 岁贡,明清科举中贡士之称谓,属贡生之一种。即每年由各府、州、县学贡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明洪武十六年(1383)奏准,天下府、州、县学自明年始,岁贡生员一人。二十五年,定府学岁贡二入,州学二岁三人,县学岁一人。又名常贡。清沿明制。然看至学致考准授官,而愿入监肆业者鲜。因甜食壤年深者挨次升贡,又称挨贡。 恩贡,明清贡监之一。指科举制度中,凡遇国家庆典或登极诏书,依例将府、州、县学生员之当贡者,贡入国子监之制。其为常例外之加贡,亦视为正途出身。 拔贡,选举名目。明朝泛指增拔贡生之制。清初定为五贡之一,每六年一次,乾隆七年(1742)改十二年一举。每次选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人,由各学政经考选保送入京,经朝考合格者,分别派充京官、知县或教职。 副贡,清朝五贡之一。乡试中列入副榜之生员准做贡监。康熙元年(1662)曾停贡,十一年仍开贡例。

浅析明清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

浅析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 [摘要]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是一种国家通过考试选拔文官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从隋唐确立到清末1905年废除,历经1300余年,对学校教育的影响颇为深远。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对学校的影响已深入骨髓。在明清科举制度下,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关和场所;学校教学内容也受到了限制,教学内容单一呆板,抑制了人才的创新;学校教育直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文章试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字]明清;科举考试;学校教育;八股文 引言:科举制从隋唐确立,经宋元完善,发展到明清进入全盛期。明太祖朱元璋以濠梁之民的身份崛起于元末群雄之间,在长期征战厮杀中深知“聚贤任才,立国之本”的道理。在他统一全国后,经过连续开科举取士之后,发现科举所举得人才行事能力不佳,于洪武六年二月诏停科举而用察举。然而荐举的情况并不比科举好,他通过实践反复比较,最终于洪武十七年将科举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并使其成为定制,成为明清两代统治者恪守的“永制”。[1]p72-73明代科举以“四书”、“五经”命题,考生所作的经义、书义之文,仿效宋王安石提倡的经义格式,文体使用对偶,内容沿袭程、朱旧说。后又经过一代代士子吸收演变,科举制度的革新,八股文形成,并最终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得以固定。明代还将学校纳入科举体系,使“科举必由学校”,学校成为储才以应科目的地方,使人才培养和选拔完全联系起来。明代的这些改革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使其高度定型化、程式化,完全成为取士的正途。而清代这种形式更为严重,学校完全以科举考试为教学任务中心,一切教育都服务于科举考试。学校沦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关,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 明清,封建专制化的思想达到了顶峰时期,其思想,文化,教育政策都是以中央集权为目的。八股文的出现标志着科举考试进一步的形式化,科举考试作为绝对为统治者服务的制度,其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文化专制,思想禁锢的趋向也更加明显,科举成为了当时士人唯一的入仕之阶,也禁锢了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到顶峰,学校教育完全沦为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八股文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点,求学者学而不知所学。本文将主要从明清时期学校性质和明清学校教学内容来论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和场所 科举制将读书、做官紧紧联系在一起,学校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完全根据科举而定。连最初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书院也摆脱不了其钳制。最终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改变了学校教育的性质。一是体现在使明清官学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二是培养人才的书院在科考影响下也逐渐变成为科举考试服务的场所。 1.明清官学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 明清官学主要有两种,即中央一级的国子监及地方一级的府学、州学和县学。明、清两代的学校,从国子监到府、州、县学最初的教育意图都是培养人才和“善教化”。但是在科举制度影响下,无论国学还是地方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及其影响 科举制度是指封建王朝为了统治的需要而采取分科考试选拔各级官吏的一种制度。它起源于隋朝,形成于唐朝,完善于宋朝,元明清三代,虽在内容上屡有深化与扩展,但基本仿行宋制。到光绪十三至光绪三十年(1887-1905),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在地主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唾骂声中宣告废除。科举制度作为封建制度的一个方面,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它对隋唐以后1300多年的封建社会有过重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剖析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这里先就其沿革过程作以简述。 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 作为一个王朝,隋朝是短命的。但隋文帝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却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譬如说,他以分科举人的办法,取代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制,无疑是石破天惊之事。开皇十八年(598年)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总管、剌吏,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举人”(《隋书》卷2《高祖纪》下)。显而易见,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已被科举制度取而代之。隋大业三年(607年),“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唐会要》卷76《制科举》)。考试科目由先帝的二科增至十科。创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奠定。总之,隋以考试遴选官吏,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分界线。 唐朝是中国古代空前统一的封建大帝国,他在完善封建专治制度方面也是空前的,为了满足专治政治的要求,在取士方面唐承隋制,全面推行了科举取士的办法,并在制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应考者的资格手续方面,考查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工贾殊类”应试。应试者的身资则可通过三种途径得之:“生徒”——学校出身;“乡贡”——州县专送;“制举”——皇帝自诏(或“待非常之才”,或因帝王一时之兴,或因非常之需要)。制举不是常科,通常所谓“常贡”乃指前二者。报考的步骤凡三: 生徒由馆监选送 乡贡参加(乡试)〓→〓〓〓省〓〓试 (中央尚书省礼部)〓→〓吏部试。 在考试的科目、方法和内容方面,唐代科举设科繁多,“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新唐书》卷44《选举志》)。其实常设的科目也只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秀才科因要求标准过高而于高宗初年停止,明法、明书、明算系专业性强的科目,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故不常开。明经、进士乃唐代科举之常科。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科目多,各科内容各有特点,但差别不大,录取的主要是通经的儒士,如明经科多考五经义理的记忆和解释,兼及时务策问,以帖经为主;进士科主要考时务策问,也试经义,后加诗赋杂文。两科基本上都选拔的是通经治世之才。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了文治武功的需要,不仅亲临殿试,而且还在科目上增设了武举,考试内容分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简射、马枪、翘关、负重、身材等,中第者送兵部做武官候选人。在考试机构的设置、布点方面,唐代也有特点:乡试一般在各州县举行,省试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736年因一次考官与考生的冲突,改由礼部掌管,也有临时由皇帝委派中书舍人等清要官吏主考的;省试及第后参加吏部考试中举后,方可委以官职,制举在殿廷上进行。有时还由皇帝亲自主持,武举由兵部主持。从科举的发展史看,唐朝正式完成了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过渡,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深刻革命。 今有论史者以为,隋唐属科举制的早期,两宋当属科举制的中期。考察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史,宋朝尤其是北宋的科举确属如日中天。唐之科举虽趋于完型尚属草创阶段,仍有诸多弊端。一是带有旧荐举制的痕迹;二是择仕大权有旁落知贡举之手的现象;三是某些制度本身也给考者以舞弊的可乘之机。对此,宋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顿,概括起来有三点:(一)罢察举、重科举。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下诏各州察举孝悌力田、奇才异行或有文武才干者740余人,太祖命翰林学士李昉等在礼部进行测试,结果均不可采,于是帝下诏即罢“公荐”之法,从而对荐举制进行了彻底扫荡。言其重科举理由有四:(1)录取名额增多。太宗即位初第一次贡举(977年)省试人数已5300人,取进士190人,诸科270人,十五举以上(即恩科)184人,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取士规模,真宗在位第一次贡举(998年),又增至近两万人,以后屡有增加。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2013-05-30 作者:编辑: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本次课标题: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 则仕”决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科举”则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条鸿沟,越过了这道鸿沟,则顷刻风光无限,终生荣华富贵。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教育和科举制度。 三、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四、教授新课: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一)西周以前的教育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后稷是周的始祖,名弃,曾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 原始教育的特点: 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教育与社会实践完全结合为一体,早期人类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经验、技能、知识以及行为规范。教育并没有被分化为专门的活动。 2、远古时期的学校: ①五帝时期的学校:成均(《礼记》)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郑玄曰:“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 ②夏商的学校 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说文》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庠,乡学。古代学校是教养、学习礼仪、学习射击的地方) 3、关于商代学校的记载: ①商代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 ②商代学校的学习内容——“戒”。甲骨卜辞:“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 ③商代学校受到高度重视——上学需占卜。 (二)西周的教育 1、西周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①礼、乐。五礼:吉,凶,宾,军,嘉。(《周礼》) ②射、御。 ③书、数。 2、西周教育的特点: ①是一种文武兼备的教育。②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 ③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即“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显著特征。 (三)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 1、背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 2、私学创始人:孔子 ①孔子教学内容:创新“六艺”教育—《诗》《书》《礼》《乐》《易》《春秋》 ②新六艺的特点:重文事 ③孔子教育思想: △将德育放在首位。△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修身。△学而优则仕。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 ④私学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有的士庶界限。 (四)战国时期的教育 典型代表: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的特点: 1、性质二重性: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 2、多功能性:集讲学、教育、咨议为一体。 3、士人充分享受学术自由、精神自由与人身自由。 (五)秦代的教育 1、背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文教政策——书同文,车同轨 2、教育政策: “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史记》) 3、对秦代教育政策的评价:统一人们的头脑,思想专制,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六)汉代教育 1、重新允许各私家学派开办私学。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汉武帝的文教政策: ①立五经博士,罢诸子博士。 ②办太学,培养儒家人才。——我国大学教育开始的标志。 ◆太学的教学内容:经学 ◆太学的教学风气:重师法和家法 ◆士子读太学的出路:考核合格后可以授官 (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

隋唐五代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解试)、省试两级。北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开始创立殿试制度,科举考试变成为乡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乡试、会试、殿试。唐宋时期,称取得解送京师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为“解试”,这相当于后世的乡试一级的科举考试。隋唐五代时期,“解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北宋中期以后,“解试”改为“每三年一开科场”。考试一般在各州府举行。元、明、清时期改为“乡试”。乡试(解试)一般都在当年的秋季八月举行,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各地名额多少,并不一致。解试合格被称为“得解举人”,即后来乡试合格的“举人”,第一名都称为“解元”。唐宋时期,针对解试合格举人进行的复试,在中央政府的尚书省举行,因而称为“省试”。唐代省试合格后,即赐予进士及第。宋朝创立殿试制度之后,省试成为取得殿试资格的一种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会试”。省试或会试都是由礼部主持,在当年春季的一二月份举行,一般也有大致的录取名额。省试第一名称“省元”,即后来会试第一名所称的“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省试或会试合格举人的复试,是科举考试三级考试中最高的一级考试,一般都在皇宫禁苑的大殿内举行。如宋朝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清代的殿试在保和殿举行。宋、元、明时期的殿试,一般在三月份举行。清朝乾隆年间,殿试改为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以后遂成为清朝的定制。北宋中期以后,参加殿试者一般都被恩赐及第,不再黜落,只是根据殿试的成绩,重新排列名次而已。宋代殿试,一般分为五甲: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明、清时期的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名次排定后,要张挂黄榜公布,俗称为“金榜题名”。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三部曲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三部曲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清代科举钦定榜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4]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哪一项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最大 我认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最大。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创造。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从6世纪开始,?造纸术逐渐传往朝鲜、日本,以后又经阿拉伯、埃及、西班牙传到欧洲的希腊、意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开始造纸,建立 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此后,法国(1189)、意大利(1276)、德国(1391)、英国(1494)、荷兰(1586)、美国(1690)都先后建厂造纸。到16世纪,纸张已流行欧洲。中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