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第26卷第2期2007年3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INGEOGRAPHY

V01.26.No.2

Mar一2007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张华k2,梁进社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15)

摘要: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聚

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

代以来。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本文重点回顾了产业区位论、新产业区理论

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对产业集聚的理论阐述。并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

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突出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在产

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

长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国内产业集聚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产业集聚;集聚效应;外部性;规模经济

1引言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u.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注意到美国的大部分制造业集中在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少数地区;今天.美国的高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硅谷,广告业集中在纽约麦迪森大道。金融业集中在华尔街;H本的大公司总部绝大部分集中在东京和大阪。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业逐渐向东部沿海等地区集中.产业集聚现象不仅在数量上日益增加.而且还呈现出新的特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的以中小企业集聚为主体,以专业化协作为纽带的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特别是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一般认为第一个对产业集聚进行直接研究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他从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的经济动因【3】。从此,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就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克鲁格曼应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路径依赖以及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集聚㈣,波特从创新和竞争力角度对产业集聚展开研究r刁.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此后产业集聚逐渐成为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综述近年来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展。首先.本文跟踪了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

收稿日期:2006—08:修订日期:2007—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01015)。

作者简介:张华(1979一),男,湖北松滋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产业与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2期张华等: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15

及其发展,重点回顾了产业区位论、新产业区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对产业集聚的理论阐述。然后,重点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突出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市场需求联系等在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最后对国内产业集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2产业集聚的理论发展

一些地理学者很早就观察到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很多地理学、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其中,马歇尔关于产业区的论述和古典区位论是产业集聚理论的古典基石[81。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歇尔就已关注了具有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他将这一“特定地区”叫做“产业区”,并从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的经济动因。他提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3个产生原因:①集聚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②集聚能够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集中的市场;③集聚使得公司能够从技术溢出中获益【3】。马歇尔的外部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原因.但并没有阐明这种外部经济的最初来源何在.他只论述了集中生产的优势.而没有描述可能导致集中的过程。

产业集聚实际上是企业区位选择的宏观表现.因此区位论是解释产业集聚的重要理论依据。韦伯从生产成本出发.以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对工业企业在一定地区聚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工厂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者节约成本.而若干个工厂集聚在一个地点能给各个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者节省更多的成本.因此工厂有集聚的愿望【9】。韦伯还用等费用曲线作为分析工具对产业集聚作了定量的研究.阐明了企业是否互相靠近取决于集聚带来的好处与偏离原料和劳动力成本最低点所增加的费用的对比。廖什则将市场需求作为产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埘。霍特林发现寡头企业为了占有最大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将集中在一个区1立【儿】。

胡佛将集聚经济视为产业区位的一个变量.并把企业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定义为某产业在特定地区集聚体的规模所产生的经济【12】。他认为产业集聚区域是一种规模经济区,并将规模经济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的规模经济、单个公司(联合企业体)的规模经济以及某个产业在一定区位的集聚整体的规模经济。他还认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规模.对任何一个产业而言.在一定区位上集聚的企业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继马歇尔、韦伯、胡佛之后,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展较慢,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新产业区研究的兴起。1977年.意大利的社会学者巴格纳斯科对意大利东北部地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斜埘。他认为产业区的经济特点是劳动分工中的外部性,产业区内企业间的互动是由社会文化支持的。新产业区学派的研究发现。这些被称之为新产业区的产业集聚区域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间具有良好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企业之间形成了基于竞争与合作的网络组织的产业活动的聚集体.这种集聚区域具有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从而产生一种内生力。推动集聚区域经济增长[14】。

20世纪90年代波特和克鲁格曼对产业集聚的杰出研究.改变了产业集聚理论在经济

16地理科学进展26卷

学界处于边缘的状态.使产业集聚的研究再次回到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引发了各学科研究产业集聚的热潮。

波特从竞争优势出发来分析集群式的产业集聚现象.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构了有关产业集聚的新竞争经济理论【问。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菱形构架”理论来分析国家竞争优势.认为企业集群可以使产业获得国家竞争优势。波特指出,地理集聚的发生是由于地理接近性可以使集聚的生产率和创新利益进一步放大.它有助于交易费用的降低、信息的创造和传播、地方机构的发展以满足集聚的特殊要求,并感知、承受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他认为.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成功的产业,其企业在地理上呈现集中的趋势。

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流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㈣。规模报酬递增促使单个生产者集中他们的生产活动:运费因素使其愿意布局在较大的市场周围;要素流动意味着生产者迁往一个地方后会使相关的市场规模增大,从而使得该地更具吸引力。他以制造业为例,通过严密的数学论证,证实了集聚带来的“中心——外围”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客观存在。他认为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不是比较优势导致产业集聚.并且技术外溢是集聚的次要因素.因为低技术产业也能形成集聚。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历史的偶然,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所以集聚的产业和集聚的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

3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3.1要素禀赋条件

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及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产业的区位选择由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等外生变量决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散或者集中取决于外生变量在空间上分布的分散或集中程度【阍。要素禀赋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限制了本地产业发展的可能,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基础性的作用,可以成为引发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诱因。

Ellison和Glaeser分析了1987年美国的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产业在州、县等空间单元的集聚程度.发现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态势.而且显然与自然优势相关【用。Brolhart和Trionf&ti对欧洲的研究发现,要素禀赋对欧洲的经济地理、工业布局影响很大【18】。张同升等利用1980~2000年中国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数据。对中国制造业省区间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省区间分布集中的9个行业中。有5个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而且这些产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在各省间的分布极不平衡[19】。

要素禀赋对产业集聚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被称为“第一性先天优势”(FirstNatureAdvan—tages)。但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素禀赋并非是决定某一产业布局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的进程中.产业集聚的出现并不一定以要素禀赋为导向.“第二性后天优势”(SecondNatureAdvantages)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外部性、规模经济、市场需求等。

3.2外部性

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性,并将外部性分

2期张华等: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17

为三个层次,即中间投入品共享、劳动力共享和知识溢出f3J。前两种外部性后来被称为金钱外部性[201,其特征是在降低本企业成本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其他企业的效率:最后一种外部性被称为技术外部性,其特征是每个公司都不能排他地完全拥有自己生产的技术和知识。克鲁格曼也强调产业集聚源于外部性,但他认为,在马歇尔的外部性中。前两者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和扩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技术外部性不以为然.他所称的收益递增主要是由外部性中的金钱外部性所致,他承认技术外溢的存在。但不认为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亨特森则认为外部性可以分为两个层面Iz”,一是行业内的外部性,也叫MAR外部性.这种外部性表现为行业层面的外部性并进而导致产业集聚;二是行业问的外部性,也叫Jacobs外部性[221。这种外部性指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位于同一区位所产生的外部性.强调行业问的外部性导致产业集聚。

Wallsten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与企业数据探讨了集聚与知识外溢后发现.小企业近距离集聚会获得知识外溢或其它投入回报[z31。Rosenthal和Strange对美国400多个制造业部门的研究表明劳动力市场效应、中间投入和运输成本是制造业在州际空间单元集中的主要动力。而知识溢出效应仅是制造业产业在更小空间范围内集中的原因之一例。Ciccone和Hall研究发现。区域之间的知识扩散的确存在.但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因而说明了地理接近的重要性圈。金祥荣和朱希伟分析了我国温州鞋业、宁波服装、永康五金等专业化产业区的演化,他指出推动专业化产业区发展壮大的主要动力是分工、报酬递增和外部性,并通过产业之间的互补替代关系对外部性的作用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3.3规模经济

马歇尔将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自身内部规模的扩大,企业成本减少,效率提高:外部规模经济又分两种情况: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本地化经济是行业层面的规模经济.指在企业投入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行业规模的扩大导致单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城市化经济是行业间的规模经济,指在企业投入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城市整体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城市化经济和本地化经济被认为是集聚效应的两种形式[271。克鲁格曼认为.外部性的本质是规模经济。在他的二区域模型中,产业集聚与规模经济程度成正比.产业集聚的动力就是规模经济[61。

Sweeney和Feser以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为例.研究了企业规模及其集聚趋势后发现.企业规模和集聚的关系具有倒“U”型特征.即集聚增加到某一规模门槛后,然后再一次降低[丛】。Kim对美国1860~1987年之中的5个样本年份、20个行业进行了考察。分析了美国100多年以来制造业的区域结构变化,并测度了两个外生变量,一是规模经济(用平均厂商规模来表示),二是资源密集度(用产品增值中的原材料成本比重表示1,他发现,这两个变量对工业布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11扁][291。Amiti对1967~1989年欧盟5个成员国65个行业进行了研究,对区位基尼系数与规模经济(用平均厂商规模来表示1、中间产品密集度(用周转速度、产品增值度来测算)以及要素密集度(用劳动力成本与平均值的差距来表示)进行回归,发现规模经济和中间产品密集度与地理集中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要素密集度则没有[301。

3.4市场需求联系

18地理科学进展26卷

新贸易理论提出“源市场效应”(homemarketeffect)假设,认为企业会选择定位在有大量需求.的地方。克鲁格曼认为源市场效应是产业集聚演进中向心力的重要来源,他指出,大的市场更容易吸引企业进入该区域,这又促进了该地区市场的扩大,进而增强产业的集聚[61。也就是说.企业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而市场的扩大与地区企业数量相关。

Davis和Weinstein发表了不少相关文章,用严谨的计量分析来检验基于收益递增假设上的源市场需求效应[31,321。他们的研究发现,在没有运输成本的新古典模型中,工业区位完全由要素禀赋决定.且与需求空间分布无关,因此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关度为零。而在存在运输成本的新古典模型中.某个地区对某种产品的大量需求会吸引该产品在当地生产,因此生产与需求正相关。他们还运用日本40个地区19个产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源市场效应是日本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决定因素。

3.5运输成本

不同学者均强调运输成本在产业集聚中的重要性.认为集聚与扩散取决于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权衡。克鲁格曼仅仅考虑到工业品在中心与外围之间运输的成本,中心地企业之间的运输成本是被忽略不计的【4】。亨特森更多考虑的是城市内的交通运输成本[331。而藤田昌久对运输成本进行了更加广义的界定.包括“所有因距离所引起的障碍。如运输费用本身、关税及贸易的非税壁垒、不同的生产标准、交通困难和文化差异”[341。他通过模型指出,当运输成本上升时,城市规模减少,产业集聚程度减弱;当运输成本下降时,城市规模增加,产业集聚程度增强。

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减小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强了要素流动性,降低了广义上的运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Hanson研究了墨西哥在贸易自由化前后的区域就业增长情况.发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吸引了企业逐渐向美国和墨西哥边境集聚,认为贸易成本的降低增加了产业集聚且有转移集聚中心的效果[351。Venables等证明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贸易成本降低,一些产业可能发生集聚,但另一些产业可能因为要素价格的差异而分散1361。

3.6其他非经济因素

新经济地理学非常强调历史的偶然对经济地理形态的影响,认为最初的产业集聚得益于一种历史的偶然.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4】。金祥荣等通过对温州鹿城鞋类产业集聚、宁波服装产业集聚和永康五金机械产业集聚的研究指出了历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历史在产业集聚所需的特定性要素的内生融化和累积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他们同时也指出。不管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历史本身,解释力度是值得怀疑的.有些地方的产业集聚的确有着深厚的根基。而有些地方的产业集聚却并没有什么历史渊源,如福建晋江鞋业的集聚总共不过20多年的历史[261。

目前.对产业集聚日益增加的关注领域是经济活动的社会和制度植根性。植根性是经济社会学概念.它的含义是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81。Patchell强调生产体系的重要性.认为生产体系不仅仅是商品和服务的固定流动,而且是基于学习的动态体系[371。Storper认为地方化规则、制度和习俗是支持生产体系的地理集中的关键因素闭。

2期张华等: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194产业集聚效应研究

4.1产业集聚与产业区位

产业集聚一旦形成.就会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或者同类产业企业在集聚区域布局.因为新进企业在此布局能获得专业化的中间产品和服务等集聚经济效益.集聚经济成为企业区位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贺灿飞和魏后凯采用中国地级以上的207个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资料.用计量模型方法探讨了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对中国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是对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的理性反映,分析结果表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取决于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变量[39-411。Smith和Florida对与汽车有关的日本制造业在美国的投资区位的研究表明.日本的制造业公司除了更喜欢定位在具有密切联系的其他日本公司外,这些公司似乎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巨大的人口、高的制造业密度以及高工资的区位【42】。Head等研究了日本自1980年以来在美国建立的75l家制造业工厂区位.发现产业水平上的集聚利益在区位决策中起重要作用[431。Guimaraer等对在葡萄牙的外国直接投资进行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集聚经济是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M。贺灿飞和刘洋采用1999~2004年北京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流资料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引入产业地理集聚系数、产业联系等变量来研究影响外资产业分布的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在空间上比较集聚、产业内联系较强的产业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451。

4.2产业集聚与产业增长

产业集聚能够使企业更有效率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专业化服务.共享劳动力市场.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这些都使集聚区域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此外,集聚还能推动企业创新,为将来的生产率提高做准备。同时,集聚能够强化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生产效率低的企业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逐步淘汰.通过这样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整个产业的生产率将会得到提高,从而能够促进产业增长。

Baptista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处于集聚内部的企业比外部孤立的企业更具创新能力[463。Beaudry和Swann研究了产业集聚的强度影响产业集聚区域内企业绩效的途径.用雇员数量作为衡量产业集聚强度的指标。对英国几十个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在不同的产业存在着产业集聚正效应和负效应,在计算机、汽车、航空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存在非常强的集群正效应147]。Ciccone以五个欧洲国家为例研究了就业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得出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促进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结论[481。

4.3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产业集聚有非常强的积聚能力,它对区域外的资本、技术以及劳动力等经济资源有着较强的吸引力,集聚能促进区域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等供给质量和数量的提高,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产业集聚导致的人口集中和工资的提高能扩大市场需求.也能促进出口,从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地理科学进展26卷

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认为在国家和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产业首先在最优区位集聚,逐渐成长发展并不断向外扩散,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导致“点一轴系统”空间结构的形成[49,50]。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通过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探讨了非均衡增长战略.强调推进型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阎。

Martin和Ottaviano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空间集聚问的自我强化模型.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由于降低了创新成本,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新企业倾向于选择该区域.经济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从而验证了著名的“循环与累积因果理论”[sq。Fan和Scott通过对东亚和中国的产业集聚的研究.也发现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很强的双向促进关系【52】。Crafts和Venables探讨了地理集聚对经济绩效、规模和区位的重要作用.认为不能忽视地理集聚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531。Keller最近的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扩散越来越全球化,但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属于地方的.而不是全球的刚。技术溢出局限于本地这一个事实在理论上能够导致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Walz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551。

5我国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

与国外产业集聚研究相比。我国产业集聚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学者才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系统性研究。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而且政府实行的是均衡生产力布局原则。产业集聚现象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市场的作用逐渐增强,市场竞争13益激烈。要素流动性增强.许多产业在市场的引导下,遵循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寻找最佳的区位.形成了区域集聚的现象。并在集聚的过程中竞争力得以迅速提升。随着国内产业集聚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产业集聚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地方产业集群研究是近一段时间国内产业集聚研究的热点。王缉慈等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视角综述了企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着重评价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产业区理论.并在剖析国内外典型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和一些传统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强调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是强化竞争优势、增强国力的关键[81。朱华晟等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群为例。认为在新时期的产业集群内,影响企业地方联系的主要因素有产业因素、企业因素、地方因素以及心理因素[563。童昕等对我国个人计算机相关产业集群的空间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57~591。徐康宁研究了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认为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较高程度的开放状态是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和环境基础.在开放经济的环境中,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得更快例。仇保兴在综合许多学者看法后对小企业集群进行了定义并解释了小企业群集形成的机理.并认为小企业群集的形成源于小企业为谋求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所结成的“结盟”【61】。

2期张华等: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21

了很好的总结162]。梁琦以空间经济学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实证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现象,从基本因素、市场因素和知识溢出三个层面考察了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运输成本、收益递增、外部性、地方市场需求、产品差异化、市场关联度和贸易成本等嘲。朱英明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性模型,据此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定量分析了发达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与地区增长的关系[641。贺灿飞和谢秀珍利用1980~2003年我国各省区两位数制造业数据。发现我国制造业在空间上越来越集中.经济全球化、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等是导致产业空间集中的原因.经济地理模型中强调的外部经济并没有促进产业地理集中。而激烈的产业内市场竞争则推动了产业的空间分散嘲。罗勇和曹丽莉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我国20个制造行业在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嘲。路江涌和陶志刚利用Ellison和Glaeser衡量行业区域聚集和共同聚集的指标体系.考察了我国制造业的区域聚集程度在1998~2003年间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发现中国的行业区域聚集程度仍处在一个上升阶段,无论就行业区域聚集程度还是行业区域共同聚集程度而言.我国目前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近期水平吲。

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为解释产业集聚尤其是企业集群现象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产业集聚现象出现较晚,目前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首先.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区域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领域.而基于一般区位均衡理论.对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结构进行探讨的却不多,还没有从理论上阐述市场化、全球化、要素流动等新现象对我国产业集聚的影响。其次,单一的静态分析导致在研究中倾向于分析具体区域的产业集聚现象。采用的是描述性的实证分析方法。而没有将其放在一个更广泛的层面来探究.缺乏定量的对我国产业集聚现状、变化以及特征的实证分析。其现实指导意义并不强。最后。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还缺乏系统研究.一般认为.产业集聚能提升产业或区域的竞争力,有利于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是这些观点并没有被实证研究所证明,在探讨集群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时,也只关注集群正的“外部经济性”.很少关注集群负的“外部经济性”。因此。随着产业集聚的不断发展。产业集聚理论的很多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6结论

世界产业组织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相似或相关的产业在相同的区位集聚.并变得日益相互依赖。产业集聚实际上是企业微观区位选择的宏观表现,因此对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深化产业区位理论。产业集聚也是区域产业空间组织的一种形式.它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利于推动创新和竞争,能增强产业竞争力.也与产业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也能扩展区域空间组织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当前.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空间集聚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吸引境外投资。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经济发展政策.产业集聚研究将为这些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理科学进展26卷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等方面综述了有关产业集聚研究的最新进展。早在一百多年前,马歇尔就提出了产业集聚的三个原因,即中间投入和服务共享、劳动力共享以及知识外溢。古典和新古典区位理论从成本最小化出发.强调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市场需求等对产业布局和产业集聚的影响。新古典贸易理论强调要素禀赋的作用.新产业区理论强调弹性专精、创新网络等概念.新经济地理理论等突出规模收益递增、市场需求联系效应以及循环累积机制的作用。大量的实证研究则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方面验证和发展了相关理论,确认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市场需求联系、运输成本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等在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

本文得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大道院士的精心指导,深致谢意。

参考文献

[1】KmgmanP.GeographyandTrade.Cambridge,MA:MITPress,1991.

【2】徐强.产业集聚因何而生——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MarshallA.PrinciplesofEconomics:AnIntroductory(9thEd).London:Macmillan,1890.

[4]KrugmanP.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99):483-499.

[5】KrngmanP.Fimtnature,secondnature,andmetropolitanlocation.JournalofRegionalScience,1993,(34):129~144.[6】KrugmanP.Scaleeconomies,productdifferentiation,andthepatternoftrad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0,(70):950—959.

[7】7PorterM.Clustersandthe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76(6):77-90.

[8】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WeberA.TheoryoftheLocationofIndustries.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29.

【10】LosehA.TheEconomicsofLocation.NewHaven,CT:YaleUniversityPress,1939.

【11】HotellingH.Stabilityincompetition.EconomicJoumal,1929,(39):41-57.

[12】HooverE.TheLocationofEconomicActivity.NewYork:McGraw-Hill,1948.

[13]StorperM.Thetransitiontoflexiblespecializationinindustry:Externaleconomies,thedivisionoflaborandthecrossingofindustrialdivides.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1989,(13):273-305.

【14】HarrisonB.Industrialdistrict:Oldwineinnewbottles.RegionalStudies,1992,26(4):49-483.

【15】PorterM.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68(2):73-93.

[16】OhlinB.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57.

[17】EllisonG,GlaeserE.GeographicconcentrationinU.S.manufacturingindustries:adartboardapproach.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7,(105):889-927.

【18]BrillhartM.andTrionfettiF.IndustrialSpecializationandPublicProcurement:TheoryandEmpiricalEvidence.CEPWorkingPaper,1998,974.

[19】张同升,梁进社等.中国制造业省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研究.经济地理,2005,25(3):315~319.

[20】VinerJ.Costcurvesandsupplycurves.ZeitsehriflfurNationalEkonomie,3:23-46.

【21】HendersonJ.Externalitiesandindustrialdevelopment.JoumalofUrbanEconomics,1997,42(3):449-470.

【221JacobsJ.Theeconomyofcities.NewYork:RandomHouse,1969.

【23】WallstenS.Anempiricaltestofgeographicknowledgespilloversusing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andfirm—leveldata.RegionalScienceandUrbanEconomics,2001,31(5):571—599.

[24】RosenthalS.andStrangeW.Thedeterminantsofagglomeration.JournalofUrbanEconomies,2001,(50):191-229.

【25】CiceoneA.andHallR.Productivityandthedensityofeconomicactivities.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6,86:54-70.

2期张华等: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23

【26】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经济研究,2002,8:74.82.

[27】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8】SweeneyS.andFeserE.Plantsizeandclusteringofmanufacturingactivity.GeographicalAnalysis,1998,30(1):45-64.

【29】KimS.Expansionofmarketsandthegeographicdistributionofeconomicactivities:thetrendsinU.S.regionalmanufac—turingstructure,1860~1987.QuarterlyJoumalofEconomics,1995,110:881-908.

[30】AmitiM.SpecializationPatternsinEurope.WehwirtschaftlichesArchiiv,1999,135:573~593.

[31】DavisD.andWeinsteinD.DoesEconomicGeographyMatterforInternationalSpecialization.NBERWorkingpaper,1996,5706.

【32】DavisD.andWeinsteinD.EconomicGeographyandRegionalProductionStructure:AnEmpiricalInvestigation.NBERWorkingpaper,1998.6093.

【33】HendersonJV.Thesizesandtypesofcities.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4,64:6400-656.

【34】FujitaM,KrugmanP,VenablesA.Thespatialeconomy:cities,regions,andinternationaltrade.Cambridge,MA:MITPress,1999.

[35】HansonGH.NoahAmericaneconomicintegrationandindustrylocation.OxfordReviewofEconomicPolicy,1998,14:30~44.

[36】VenablesA.Citiesandtrade:externaltradeandintemalgeographyindevelopingeconomies.NBERworkingpaper,2000.【37】PatchellJ.Fromproductionsystemstolearningsystems:lessonsfromJapan.EnvironmentandPlanningA,1993,(6):797~815.

[38]StorperM.Theregionalwodd:territorialdevelopmentinaglobaleconomy.NewYork:GuilfordPress,1997.

[39】贺灿飞,魏后凯.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中国工业经济,2001,(9):38~45.

[40】魏后凯,贺灿飞,王新.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决策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1】HeC.LocationofforeignmanufacturersinChina:agglomerationeconomiesandcountryoforigineffects.PapersinRe.gionalScience,2003,82(3):351-372.

142】SmithDF,FloridaR.Agglomerationandindustriallocation:醐econometricanalysisofJapanese—affiliatedmanufacturingestablishmentsinautomotive—relatedindustries.JournalofUrbanEcnomics,1994,36:23~41.

[43】HeadK,RiesJ,SwensonD.Agglomerationbenefitsandlocationchoice:evidencefromJapanesemanufacturinginvest—ments.JournalofInternationalEenomics,1995,38:223—248.

[44】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3,(3):117—121.

【45]贺灿飞,刘洋.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地理学报,2006,61(12):1259~1270.

146]BaptistaR.Geographicalclustersandinnovationdiffusion.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2001,(66):31-46.[47】BeaudryC,SwannP.GrowthinIndustrialCluster:aBird'sEyeViewoftheUnitedKingdom.SIEPRDiscussion

Paper。

2001,00-38.

【48】CicconeA.AgglomerationeffectsinEurope.EuropeanEconomicReview,2002,46:213-227.

[49】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一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地理学报,2001,56(2):127-135.

f50]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51】MartinP,OttavianoGIP.GrowingLocations:Industrylocationinamodelofendogenousgrowth.EuropeanEconomicReview,1999,43(2):281-302.

【52】FanC,ScottA.Industrialagglomerationanddevelopment:asurveyofspatialeconomicissuesinEastAsiaandastatisti—calanalysisofChineseregions.EconomicGeography,2003,79:295—319.

[53】CraftsN,VenablesA.GlobalizationinHistory:aGeographicalPerspective.CEPRDiscussionPapers,No.3079,2001

【541KellerW.Geographiclocationofinternationaltechnologydiffusion.NBERWorkingPapers,No.7509,2000.

【55】WalzU.Long-runeffectsofregionalpolicyinaneconomicunion.TheAnnalsofRegionalScience,1996,30:165-183.

[56】朱华晟,王缉慈.论产业群内地方联系的影响因素——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群为例.经济地理,2002,22(4):385~393.[57】童昕,王缉慈.东莞PC相关制造业地方产业群的发展演变.地理学报,2001,56(6):722。729.

地理科学进展26卷

童昕,王缉慈.全球化与本地化:透视我国个人计算机相关产业群的空间演变.经济地理,2002,22(6):697~705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中国工业经济,2001,(11):22~27.

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贺灿飞,刘洋.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59~69.

梁琦.产业集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朱英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群与地区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1):66—72.

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地理学报,2006,61(2):212~222.

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8):106~127.

眇跚阻陋郾瞰陋郾即

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经济研究,2006,(3):103~114.

ProgressinIndustrialAgglomerationResearch

ZHANGHual一,LIANGJinshe3

(1.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2.GraduateSchool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39,China;

3.SchoolofGeography,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Thegeographicalclusteringofmanufacturingemploymentsandestablishmentsisper—vasive.Companiesandplantsarenotdistributeduniformlyinspace,butratheragglomerateinsomeplaces.Industrialagglomerationhasbeenapopulareconomicphenomenonallovertheworldandhasbeenpaidalotofattentionstobyscholarsandgovernment’Sofficials.Industrialagglomerationisoneofthemainissuesofeconomicgeography,regionaleconomicsandotherrelateddisciplines.Inthispaper,theprogressoftheoriesandempiricalstudiesinindustrialag—glomerationresearchisreviewed.Marshallhaspointedatthreetypesofexternalities:laborpool—ing,intermediateinputsandknowledgespillovers.Classicalandneoclassicallocationtheoriesemphasizetheroleoftransportationcosts,laborcostsanddemandsinpromotingindustrialag—glomeration.Neoclassicaltradetheoriesstresstechnologyorresourceendowmentsandcompara—tiveadvantages.Inneweconomicgeographymodels,thedistributionofeconomicactivitiesisdrivenbytheinteractionoftransportationcostsandscaleeconomies.Empiricalstudiesonin?dustrialagglomerationconfirmthatavarietyofsignificantvariables,includingfactorendow—ments,externaleconomies,sealeeconomies,transportationcosts,marketdemandsandothernon—economicfactors,influencetheformationofindustrialagglomeration.

Keywords:industrialagglomeration;agglomerationeffect;externality;scaleeconomies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华, 梁进社, ZHANG Hua, LIANG Jinshe

作者单位:张华,ZHANG Hua(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梁进社,LIANG Jinshe(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15)刊名:

地理科学进展

英文刊名:PROGRESS IN GEOGRAPHY

年,卷(期):2007,26(2)

引用次数:11次

参考文献(67条)

1.Krugman P Geography and Trade 1991

2.徐强产业集聚因何而生--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 2004

3.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An Introductory 1890

4.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1991(99)

5.Krugman P First nature,second nature,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 1993(34)

6.Krugman P 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 1980(70)

7.Porter M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1998(6)

8.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2001

9.Weber A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 1929

10.Losch A 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 1939

11.Hotelling H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 1929(39)

12.Hoover E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1948

13.Storper M The transition to flexible specialization in industry:External economies,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crossing of industrial divides 1989(13)

14.Harrison B Industrial district:Old wine in new bottles 1992(4)

15.Porter M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1990(2)

16.Ohlin B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1957

17.Ellison G.Glaeser 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 1997(105)

18.Brülhart M.Trionfetti F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and Public Procurement: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CEP Working Paper,974] 1998

19.张同升.梁进社.宋金平中国制造业省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研究[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5(3)

20.Viner J Cost curves and supply curves

21.Henderson J Externalitie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1997(3)

22.Jacobs J The economy of cities 1969

23.Wallsten S An empirical test of geographic knowledge spillovers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firm-level data 2001(5)

24.Rosenthal S.Strange W The determinants of agglomeration 2001(50)

25.Ciccone A.Hall R 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ies 1996

26.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2002(8)

27.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 2006

28.Sweeney S.Feser E Plant size and clustering of manufacturing activity 1998(1)

29.Kim S Expansion of markets and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the trends in U.S.regional manufacturing structure,1860~1987 1995

30.Amiti M Specialization Patterns in Europe 1999

31.Davis D.Weinstein D Does Economic Geography Matter for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NBER Working paper,5706] 1996

32.Davis D.Weinstein D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Production Structur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NBER Working paper 6093] 1998

33.Henderson J V 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 1974

34.Fujita M.Krugman P.Venables A 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 1999

35.Hanson G H North American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industry location 1998

36.Venables A Cities and trade:external trade and internal geography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2000

37.Patchell J From production systems to learning systems:lessons from Japan 1993(6)

38.Storper M The regional world: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 1997

39.贺灿飞.魏后凯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1(9)

40.魏后凯.贺灿飞.王新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决策与公共政策 2002

41.He C Location of foreign manufacturers in China: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country of origin effects 2003(3)

42.Smith D F.Florida R Agglomeration and industrial location: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Japanese-affiliated manufacturing establishments in automotive-related industries 1994

43.Head K.Ries J.Swenson D Agglomeration benefits and location choice:evidence from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s 1995

44.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期刊论文]-经济评论 2003(3)

45.贺灿飞.刘洋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6(12)

46.Baptista R Geographical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diffusion 2001(66)

47.Beaudry C.Swann P Growth in Industrial Cluster:a Bird's Eye View of the United Kingdom[SIEPR Discussion Paper 00~38] 2001

48.Ciccone A 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Europe 2002

49.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1(2)

50.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1995

51.Martin P.Ottaviano G I P Growing Locations: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1999(2)

52.Fan C.Scott A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a survey of spatial economic issues in East Asia an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regions 2003

53.Crafts N.Venables A Globalization in History: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CEPR Discussion Papers,No.3079] 2001

2000

55.Walz U Long-run effects of regional policy in an economic union 1996

56.朱华晟.王缉慈论产业群内地方联系的影响因素--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群为例[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2(4)

57.童昕.王缉慈东莞PC相关制造业地方产业群的发展演变[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1(6)

58.童昕.王缉慈硅谷-新竹-东莞:透视信息技术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期刊论文]-科技导报 1999(9)

59.童昕.王缉慈全球化与本地化:透视我国个人计算机相关产业群的空间演变[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2(6)

60.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1(11)

61.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 1999

62.贺灿飞.刘洋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6(2)

63.梁琦产业集聚论 2004

64.朱英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群与地区增长[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2(1)

65.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6(2)

66.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2005(8)

67.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2006(3)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吴学花中国产业集聚分析——以制造业为例2006

集聚是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一种同一类企业在区域上的额外集中分布。产业集聚是产业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众多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可以产生外部经济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的竞争力。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产业布局遵循的是政府指令性的均衡生产力布局原则,而非由市场主导,于是形成了违背产业特性与布局规律的“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的经济结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的作用逐渐增强,要素流动性增强,许多产业在市场力量的引导下,遵循产业本身发展规律,寻找最佳的区位

,产业布局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的布局都呈现出向少数地区集聚的趋势。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对中国的产业集聚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研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各产业的布局变化是否存在产业集聚趋势,影响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产业集聚与产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文以中国12个二位数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在西方较成熟的集聚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制造业集聚进行了实证性检验。产业集聚水平和集聚速度的估计分别通过构造区位基尼系数和产业集聚指数,然后进行数学计算得出。集聚效应估计首先构造了包含产业集聚水平变量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然后应用面板数据,估计出了各行业集聚对生产的贡献度。集聚影响因素分析应用面板数据模型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根据相关产业集聚理论,设计了15个回归自变量,来检验影响中国制造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在自变量的构造中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因素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本文的创新点首先在于构造检验中国制造业的集聚效应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得出了12个二位数制造业的集聚效应;其次是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各制造业集聚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政策含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中国制造业的集聚趋势显著。1990年以来,绝大多数产业的集聚水平都提高了,12个行业的平均集聚水平提高了33.59%,但不同产业的集聚水平有较大差异,烟草制品业、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的集聚水平居前五位。除了烟草制造业之外,其他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东部地区,并且仍然有快速向东部集聚 的趋势。对行业产品的细化分析表明,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产品的生产集聚水平都高于二位数行业的集聚水平,并且生产技术水平高的产品其集聚性显著高于普通技术的产品。其次,大部分行业的集聚效应显著。除了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之外的其余10个二位数制造业的集聚效应都很显著,产业专门化对生产的贡献度从0.08到0.38不等。集聚效应最为显著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水平也比较高。第三,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众多。劳动力成本、第三产业发展、产业本身规模、企业数量和企业规模以及产业的市场化水平及对外开放水平等构成产业集聚 的重要来源。低劳动力成本是吸引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制造业部门(包括一些高新技术部门)倾向于选择劳动力成本低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高的区域更容易吸引产业的集聚;产业集聚的锁定效应和自我强化效应显著,地区产业规模越大和企业数量越多,产业越容易集聚;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相得益彰,一个区域某产业的企业平均规模越高,体现出来的产业专门化水平也越高;产业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也有利于产业进一步集聚。但是,没有检验出区域 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教育和技术因素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对制造业集聚的实证研究证明在中国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产业集聚可以提高产业生产率并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这对于中国发展新型工业化,提高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中国工业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且这种集聚趋势正在加强,对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重要挑战。因为中国制造业在今后一段时间仍然会延续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从而进一步拉大东西部的工业差距。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产业和区域经济获得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率的重要源泉,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政府适当的公共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有助于弥补市场失灵,促进产业集聚的健康持续发展。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单纯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将不足以使产业持续集聚,地区在吸引产业集聚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时,要注重培育产业配套能力,鼓励企业创新,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组织,改善产业集中度过低的状态,实现企业的规模化。引进外资是促使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力量,在吸引外资企业 集聚时应该注重其根植性,以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虽然目前的制造业集聚趋势不利于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使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利地位,但中西部地区还是应该积极利用产业的集聚效应,发展适合在本地区集聚的产业,如优势资源产业和传统加工业。

2.期刊论文方虹.李沫.FANG Hong.LI Mo北京零售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及零售产业集聚效应实证研究-北京市财贸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3)

产业集聚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会给行业内部企业以及区域经济带来诸多集聚效应,如降低交易成本,解决行业就业问题等.本文选取零售业作为产业集聚研究对象,并以北京市零售业为例,对北京市零售产业集聚水平以及零售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3.学位论文梁仲基于安全经济的花炮产业集聚研究2005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已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之中,对产业集聚的研究现在己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热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深入研究安全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完善安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对于解决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的安全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安全因素越来越成为花炮产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安全是花

行业的花炮产业,产业集聚具有哪些内在的独特的规律性,其产业集聚的机制有什么差异和特点?为了促进花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实现花炮产业的安全经济,其实现路径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分析花炮产业集聚和花炮安全经济的关系,在花炮产业集聚下如何促进花炮安全经济,实现花炮安全生产又反过来促进花炮产业集聚,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分析花炮产业集聚和花炮安全经济的基础上,提出集聚效应下花炮安全经济风险控制与对策研究。 本文首先对花炮安全经济及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中国花炮产业的现状,利用SWOT矩阵全方位剖析了中国花炮产业目前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花炮产业安全经济的内涵,即在有限的安全投入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投资的作用。接着分析出了在花炮产业中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认为能量、有害物质及其失控是安全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花炮产业的一切都是以安全为基础的,花炮产业经济内生安全经济。 在对花炮安全经济及安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花炮安全经济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根据花炮安全经济统计的理论基础和体系建立的原则,建立了花炮安全经济指标体系,从安全经济指标的宏观和微观、绝对和相对、主动和被动的角度,详细地描述了花炮安全投入指标、花炮安全产出指标和花炮安全效益指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别对花炮产业集聚区之间的相对经济效益和花炮产业集聚区不同年份的相对经济效益作了比较。 其次,本文对花炮产业集聚机制研究及其与安全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花炮产业发展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

,分析了影响花炮产业集聚形成的因素,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区位因素对花炮产业集聚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解释。从宏观角度研究了花炮产业集聚基于安全经济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发展轨迹,提出了基于安全经济的花炮产业集聚的Logistic增长模型,分析了影响花炮产业集聚发展轨迹的因素

,并讨论了花炮产业集聚的演变,对醴陵花炮产业集聚发展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花炮产业集聚与花炮安全经济之间相互影响,指出花炮产业安全经济对花炮产业集聚的影响,以及花炮产业集聚效应对安全经济目标实现的促进作用。 在前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浏阳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花炮产业集聚与安全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基于花炮产业安全经济和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础上,构造相关模型,结合浏阳花炮集聚区的实际情况,对浏阳花炮产业安全经济与产业集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浏阳、醴陵、上栗的花炮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分析了它们的集聚效应。 最后,对集聚效应下花炮安全经济风险控制与对策进行了研究。从花炮安全系统的动态特征性出发,研究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安全大协调系统,建立生命保障、健康、财产安全、环保、信誉的目标体系。运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全国各地花炮安全经济事故进行预测,为宏观安全决策和事故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使其决策合理,控制正确。从安全系统和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的角度提出了对花炮安全经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主要是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企业微观层次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具体的对策。

4.期刊论文何雄浪.李国平.杨继瑞.He Xionglang.Li Guoping.Yang jirui我国产业集聚原因的探讨——基于区

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的新视角-南开经济研究2007(6)

产业集聚是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联合作用的结果,单独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有所偏颇.我国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区域效应的作用,也有集聚效应的作用,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都是动态变化的,空间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

5.学位论文张小平基于集聚效应的江苏省产业布局研究2008

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江苏省产业集聚的发展如火如荼。如何充分利用产业集聚的规律和效应,将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通过调整和优化地区产业布局,引导和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江苏经济发展,已成为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基于产业集聚效应研究江苏省产业布局。 本文分析了集聚效应对产业布局的作用,提出了从产业集聚的角度研究产业布局的思想,并通过国内外的实践论证了基于集聚效应优化产业布局的可行性;采用区位商指数定量计算了江苏省各行业1996-2005年的产业集聚度,分析了江苏省产业集聚的动态效应;建立了产业集聚度贡献率的测度模型,对2005年区位商大于1的10个产业进行了测度,研究了江苏省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且对江苏省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与因果分析;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的关联、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集聚区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四个方面总结了集聚效应对江苏省产业布局的启示;从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角度,确立了选择主导产业群的六大基准,构建了选择主导产业群的六大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确定了江苏省主导产业群;提出了实施产业集聚优化江苏省产业布局和通过强化主导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的战略思路,并据此提出了江苏省产业布局优化的具体措施。

6.会议论文林治华.饶刚.孙琳试论振兴东北中的产业集聚效应2007

通过对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的比较,探讨中国产业集聚模式的选择;指出产业集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产业集聚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标志,产业集聚是东北振兴的必然选择;分析了振兴东北产业集聚的比较优势;对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逐步延长产业链条,瞄准集聚方向,建设开发载体,发挥政府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网络组织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并对产业集聚与东北振兴协同效应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明确振兴东北产业集聚的路径选择。

7.学位论文王喆沈阳市工业支柱产业集聚效应分析2009

产业集聚的出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彰显出巨大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实践证明,工业集中发展不仅可以结合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服务、土地、劳动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而且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平台、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平台。 在国家大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下,沈阳作为东北三省工业基础实力最为雄厚的城市之一

,应采取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方法与策略积极促进本市工业支柱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放大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走产业集聚的道路,利用产业集聚带来的效应,使沈阳市工业支柱产业能够最大效力的发挥自身功效,为人民、企业、国家带来巨大效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首先从工业、支柱产业与产业集聚基础理论入手,在对产业集聚效应的机理、产生方式、类型和影响因素理解的基础上,重点对沈阳市工业支柱产业所产生的集聚效应进行分析。以产业集聚与产业集聚效应理论为基础,通过模型计算出沈阳市工业支柱产业集聚效应程度,其次通过图形直观的表述出沈阳市工业支柱产业集聚效应形成机理,描述了五大支柱产业产生集聚效应的前提,得出沈阳市工业支柱产业以集聚的模式产生相关联的集聚效应,同时指出沈阳市工业支柱产业在发挥集聚效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发挥沈阳市工业支柱产业集聚效应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最终提出了促进沈阳工业支柱产业有效集聚的对策。

8.期刊论文孙兆斌中国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检验——以行业为例-现代管理科学2008(9)

金融产业集聚作为金融企业的一种经济行为,势必会对于金融机构的运行产生影响.文章以银行业为例对金融产业集聚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金融产业集聚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技术效率进步指数(EP)和技术进步指数(TP)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前者并不显著,而后者非常显著.这种差异二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金融产业集聚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进步的推动来实现的.

9.学位论文李炜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研究——2000-2005年中国25个省区的实证分析2008

自马歇尔(1920)以来,产业集聚理论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的集聚机制视角构建了各种各样地集聚模型,使产业集聚理论日臻成熟、完善。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集聚理论可以较好的解释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以及这种集中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从“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那么产业集聚理论能否解释我国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现象?在我国经济结构尚处于转型期的背景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是否具有促进作用? 基于这样的研究目标,本文首先对产业集聚理论和集聚效应进行了详细的文献梳理,弄清了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集聚效应的来源。其次,对国内外的产业集聚理论和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目前国内研究尚存在的不足。最后本文参考Ciccone和Hall(1996)提出的集聚效应测度方法,利用2000-2005年25个省地级市数据在截面和时间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的全国平均集聚效应,区域集聚效应和省级集聚效应,并检验了区域间,省际间集聚效应是否存在差异。

实证结果表明:(1)2000-2005年我国的平均集聚效应依次为:0.118,0.078,0.081,0.086,0.090,0.13,均高于美国的5%和欧洲五国的

4.5%(Ciccine and Hall,1996;Ciccine,2002)。(2)区域之间集聚效应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效应远高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这说明在目前我国产业空间分布极不平衡的情况下,产业集聚是造成地区问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原因(3)省际间集聚效应也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省份的集聚效应高于其他地区的省份。此外,东部沿海地区内部省份间的集聚效应呈现“俱乐部收敛”的特征,表现为省际间集聚效应差异由显著转变为不显著。(4)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和工资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高于对工资的促进作用,这说明产业集聚带来的好处更多的体现在土地租金和资本利得上了。(5)综合以上结论,笔者认为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效应和产业集聚对工资的促进作用均高于其他地区,导致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具有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内在动力,而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转移又进一步强化了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效应。在这种“积累因果循环”的作用下(Myrdal 1957),形成“滚雪球”效应,东部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且这种差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改

10.期刊论文孙晓红城市化进程中集聚效应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

城市化的本质的产业集聚,文章深入分析了集聚效应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政策建议,一是实行政府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并鼓励制造业集聚,再带动第三产业集聚的城市化道路;二是为了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性是根本.提高有效性的途径是破除城市政府对外来工人的歧视和为城乡居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引证文献(11条)

1.胡霞.魏作磊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期刊论文]-财贸经济 2009(8)

2.张建华从理论角度研究开发区的发展[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9(20)

3.朱华晟.王缉慈.李鹏飞.李伟基于多重动力机制的集群企业迁移及区域影响——以温州灯具企业迂移中山古镇为例[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9(3)

4.胡霞产业特性与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实证分析[期刊论文]-财贸研究 2009(2)

5.胡丹.宋玉婧.申玉铭.邱灵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及其空间结构[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9(2)

6.陈建军.葛宝琴城市化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期刊论文]-浙江学刊 2008(6)

7.QI Weifeng.FANG Chuanglin.SONG Jitao Measurement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Compactness in China[期刊论文]-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 2008(4)

8.王永培.宣烨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兼论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策[期刊论文] -经济问题探索 2008(4)

9.倪天麒.杜宏茹.权晓燕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聚集与空间结构研究[期刊论文]-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11)

10.陈建军.葛宝琴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当代经济管理 2008(9)

11.课题组基于区域协作下的重庆产业集聚研究[期刊论文]-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0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1f1459383.html,/Periodical_dlkxjz200702002.aspx

下载时间:2010年4月27日

论大学城引发的辐射效应

论大学城引发的辐射效应 一、大学城辐射效应的形成 大学城并不是大学范围或面积的简单扩大,而是一所或若干所大学与一座城市或城镇融为一体,或者一座城市、城镇依托大学发展而成。因此,大学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一切功能,不必事事都自己来办,既可以集中财力人力于教学科研,又能享受城市提供的便利和舒适条件。而城市依托于大学,不仅因此而获得稳定的居民、纳税对象、消费者、市场、客源,还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 大学是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小社会团体,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的科研形成了与学校紧密相连的产业集群。例如与斯坦福大学形成互动的硅谷,就大学城的内涵而言已经构成了大学城。而集群效应带动的产业的繁荣进而导致日益密集的人口、扩大的就业市场和消费市场。这些类似的需求又进一步导致了配套产业,如餐饮、购物、房地产等行业的相应繁荣。最终形成了依托大学城,以大学城为核心的一种发展模式。 “大学城”是指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核心和依托,以有机联系网络(包括开放式办学、资源共享、后勤社会化等)为基础,以高校教育、研究开发与产业开发三位一体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城市区域。 当今世界上有许多举世瞩目的大学城,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城和牛津大学城、美国的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日本的筑波大学城、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城等。由于大学城建设在城市创新体系构建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规划建设或已经建成了不少大学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20多个城市(区)已经提出或正在规划建设大学城,如南京仙林大学城,南京江宁大学城、广州大学城、深圳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无锡大学城和杭州的下沙大学城等。 大学城的发展方向很明确,即主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调整、环境整治、机制创新、政策扶持和创业投资等途径,形成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功能、产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文化氛围浓厚、科技产业发达、服务体系完美、优秀人才汇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化地域,并最终建成一个一流的大学科教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优美的生活区。它以名牌大学为动力,能够带动并形成高品质的新型城市。建设者往往会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规划单位对大学城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蓝图进行设计,因此,大学城往往有着高起点、前瞻性特点,形成了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集学校、生活区、经济园区为一体的生态小城,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大学城一般建在距离中心城区60100公里处,现代交通1个小时以内能到达的地方。它具有良好的道路和交通设施,远离城市污染,水资源丰富,供电充沛,地域广阔,地处原居住居民或旧有村落稀少的远郊。大学城的辐射效应主要表现在大学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 大学城内的学校规模都较大,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教育活动和相关的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大学城一方面吸引各地的学者和学生,另一方面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城内,逐渐建成融教育、科技、企业生产为一体的小城镇。师生从外地往返于大学,一般都能利用城市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城市为学生打工或实习提供了大量岗位,而相对低廉的工资降低了成

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f1459383.html, 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武崇阳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上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对外出口与拉动内需之间的有效转变,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进而对于研究产业的集聚效应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其能够很好的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和总结,然后结合企业实例进一步明确影响因素的力度和方向。总之,要确定影响因素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内在影响性。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因素为企业因素、产业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基本上包含了企业交易过程中的整个流程,对于研究产业集聚效应影响来说,是基本的研究逻辑。 关键词: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内在影响性 产业集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管理学家等各个方面的专家所共同关注的,因此,产业经济效应也从各个方面得到了有效的研究和论证,其因素的选择也逐渐明确和清晰。本文从产业经济影响因素上进行产业集聚效应的分析,可以很好的豐富现有理论,同时能够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产业集聚效应的理论概述 产业集聚的研究可以通过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了产业集聚的定义研究、产业集聚效应研究以及产业集聚测度研究等等,对于这些方面来说,其基本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其中也包括了产业集聚要素的研究。韦伯将产业集聚认为是某一地区的产业之间相互联合的产物,这是以地区为研究对象的。波特则是认为产业集聚是在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联系和交流,进而形成一个大的结合体,这是在以企业和地区两者关系上进行的研究。本文在研究产业集聚的问题上,主要结合了以上两种观点,也就是说考虑企业的内部环境也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通过内外环境来获得相应的因素。 韦伯认为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运输成本的降低和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当然,其也认为正是由于产业集聚现象的产生,才会出现为了维持这样的集聚现象而不得不进行过多资金等资源的浪费。 集聚效应的测度方面也有定性和定量这2个部分的研究,对于这2个方面的研究来说,定性的研究主要的就是通过砖石模型来获得相应的因素比较,而对于定性研究来说,其更多的是通过产业集聚因素和产业集聚情况进行实证性研究,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主流,是研究产业集聚的重要方法。其中,在构建产业集聚集中度时,更多的是使用区位熵、EG指数等指标反映,然后建立相应的模式,虽然之前进行的模型多数情况下是垄断竞争模型等传统模型,但是,这些模型往往由于自身的假设条件太过于理想化,进而使得整个研究的结果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到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一、浙江省 温州鹿城区 1、中国皮鞋产业集群 2、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 温州龙湾区 3、中国人造革产业集群 瑞安市 4、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集群 5、中国休闲鞋产业集群 苍南县 6、中国印刷产业集群 温州瓯海区 7、中国锁具产业集群 乐清市 8、中国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永嘉县 9、中国拉链产业集群 平阳县 10、中国塑编包装产业集群 嘉善县 11、中国木业及家具产业集群

12、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桐乡市 13、中国毛衫产业集群 平湖市 14、中国光机电产业集群海盐县 15、中国紧固件产业集群湖州市吴兴区 16、中国童装产业集群 安吉县 17、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杭州市萧山区 18、中国钢结构产业集群桐庐县 19、中国制笔产业集群 富阳市 20、中国白板纸产业集群宁波市 21、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余姚市 22、中国模具产业集群

23、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宁海县 24、中国文具产业集群 义乌市 25、中国小商品产业集群 东阳市 26、中国木雕产业集群 永康市 27、中国五金产业集群 诸暨市 28、中国制袜产业集群 玉环县 29、中国中低压阀门产业集群台州市路桥区 30、中国金属固废处理产业集群温岭市 31、中国注塑鞋产业集群 黄岩区 32、中国塑料模具产业集群 台州市 33、中国缝纫机产业集群

34、中国轻纺产业集群 嵊州市 35、中国领带产业集群 舟山市 36、中国渔业加工产业集群 二、广东省 深圳市 37、中国通信电子产业集群 广州黄埔区 38、中国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广州市增城市 39、中国牛仔服装产业集群 广州市 40、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广州市番禺区 41、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产业集群广州市花都区 42、中国皮具产业集群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 43、中国玩具礼品产业集群 东莞市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二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二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十六大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 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子”。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 新型工业化道需要研究具体的产业发展形态。其中产业集聚是一个需要引起足 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下面我想结合前一段时间对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杭州湾地区的 调研就产业集聚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概念和现象 所谓产业集聚简单地说就是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 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

集在一起。与此相对应的英文是cluster也有叫产业集群的含义大体相同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产业集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产 销量往往以“亿”为单位令人惊异。比如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量达 60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量达到2.5亿条;绍兴的一个新建的织布 年产量达上亿米布。在浙江这类产业集聚被称为“块状经济”。据统计浙江有5 2个“块状经济”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在全国532种主要 工业产品中浙江有56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在珠江三角 洲彩电、计算机等产品的产量也占到全国的较大份额。例如目前全国最大的四家 彩电企业的生产基地、最大的几家计算机企业的生产基地都设在珠江三角洲。 二是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

通常以“大而全 ”、“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这里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 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 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量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主机 (总装)而是几个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商也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样一个零部件可以同时给多个主机配 套容易到达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来说有多个货商可选 择有利于通过货商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对技术含量和价值量不高的产品 如袜子、领带等则有大量成品生产企业集聚在一起。在其前道生产环节也有细致 的分工。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 是这些产业集聚区最重要的优势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IT、家电等产业的聚集已经形成。在这一地区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文章标题: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各地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一般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县份,[文秘网文章找 范文,到文秘网]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然而,如何发展好县域民营经济,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重要地就是要打好区域民营经济的“特色牌”,充分立足本地传统产业和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我们某市县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电工电器、食品药品两大支柱产业,以及玻璃工艺、石化管件、压力容器、棉纺织品、电子陶瓷、车辆配件等六大特色产业.但是,调查中发现,我们某市的一些特色产业多年来仍在低水平上徘徊,“膨胀”、“拉动”能力和扩张势头还没有形成,企业集中度低,形不成规模,龙头企业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形成像苏南、浙江那样的区域规模经济优势。针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想使某市的民营经济得到大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强势竞争力的区域块状经济,形成竞争优势,就必须努力找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 一、加强调研,充分摸清民营经济在形成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应该说,近年来我们某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也十分注重培植

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但是在实现特色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低、弱、散”的状况阻碍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以我县玻璃产业发展为例,该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年代,是从玻璃仪器加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特别是进入年代以来,生产企业逐步增加,外销产品不断增多,促进了该产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全县拥有玻璃及水晶工艺品生产企业多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家,加工点多个,从业人员余人,全县个乡镇均有玻璃制品加工企业或加工点,星罗棋布,遍及全县镇村。尽管玻璃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层次较低.在企业层次上,不少企业规模还较小,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在产品外销上,不少企业基本都是通过国内各有关外贸口岸或香港、台湾地区的代理商间接出口,产品利润被中间商获取太多;在产品层次上,大多数产品是为国内外客商搞配套、组装产品,直接销往国内外市场的还比较少,产品档次明显低于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二是管理较弱。不少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较乱,家族式管理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现代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三是摊子较散。众多的生产加工企业缺少公司长期发展计划、产品研发规划,缺乏对产品市场的调研;缺少对公司内部和周围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工地点分布比较零散,集中统一管理难度较大,对企业整体形象的树立重视程度不够。 (二)同行业无序竞争影响了特色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一方面,同行

国内部分工业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

快研发速度。因此,产业集聚区的战略转型,也将从强调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培育、造就产业集聚技术企业的摇篮,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一批根植性强的自主创新产业。 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转变 我国产业集聚区多以园区开发为主,较少涉及高科技产业开发和培育,经济增长过分依赖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成片开发。而这些只是为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提供了空间载体,并不能代替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开发和培育,且不可持续。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集聚区必将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房产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房产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转型 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演进,必然涉及到新的城市功能配套,城区建设方面的任务逐渐增加。因此,未来产业集聚区不能只定位为一个产业集聚地,还要定位为一个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应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国内部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经验做法宁波产业集聚区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 —2— 1、大力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围绕“三区一城”建设和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新能源与节能、半导体与光电、新材料三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企业总部、软件与服务外包三大高技术服务业的“3+3”产业互相促进、并重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密切关注全球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新经济。一是下大力气抓龙头企业培育。宁波产业集聚区根据企业的销售规模、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团队素质等指标,选择一批有一定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前景好、掌握一定核心技

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综合考试 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异及集聚效应分析 --以河南省为例 研究思路:佛农(Vernon)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美国跨国公司生产与贸易的地理扩散为典型,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国际生产与贸易,并赋予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空间维度。基于这一理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对于空间区位的选择以及对空间环境的依赖是不同的。本文以河南省为例,根据工业所面临的竞争和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将河南省的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几种类型,通过计算不同类型产业在18个市的集聚情况,揭示河南省不同类型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异和变化,最后通过对这几种类型的产业集聚情况的集聚效应测度,探寻不同产业类型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研究步骤: 二、使用区位墒公式来计算河南省18个城市2003-2012年十年间三种产业类型的时空变化,反映其专业化程度及其空间分异的规律。计算公式如下: 区位熵计算公式:Q=S/P,式中,Q为区域的经济区位熵,S为该区域某产业的产值,P为该区域全部产业的总产值。 一般而言,区位熵值越大,表明专业化水平越高:区位熵>1,表明A产业在某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了总地区,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熵<1:说明该地区A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总地区,必须从区域外输入产品;区位熵=1:表明该地区A产业专业化水平与总地 区相当,基本自给自足。 三、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空间区位选择情况,分析针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以及不同集聚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集聚效应的计算 CES生产函数(即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为集聚效应(以h表示)的测量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理论框架。 , 这里P为某工业部门实现的利润, Q表示工业总产值, K为其某年份固定资产净值,B为产出利润弹性,C为固定资产占用的利润弹性。 当h≥1时,表明具有集聚效应, h值越高,所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越大。当h<1时,表明整体经济或行业没有集聚效应。 具有集聚效应说明该类型的产业集聚对于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有正向带动作用。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第26卷第2期2007年3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INGEOGRAPHY V01.26.No.2 Mar一2007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张华k2,梁进社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15) 摘要: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聚 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 代以来。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本文重点回顾了产业区位论、新产业区理论 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对产业集聚的理论阐述。并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 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突出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在产 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 长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国内产业集聚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产业集聚;集聚效应;外部性;规模经济 1引言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u.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注意到美国的大部分制造业集中在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少数地区;今天.美国的高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硅谷,广告业集中在纽约麦迪森大道。金融业集中在华尔街;H本的大公司总部绝大部分集中在东京和大阪。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业逐渐向东部沿海等地区集中.产业集聚现象不仅在数量上日益增加.而且还呈现出新的特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的以中小企业集聚为主体,以专业化协作为纽带的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特别是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一般认为第一个对产业集聚进行直接研究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他从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的经济动因【3】。从此,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就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克鲁格曼应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路径依赖以及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集聚㈣,波特从创新和竞争力角度对产业集聚展开研究r刁.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此后产业集聚逐渐成为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综述近年来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展。首先.本文跟踪了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 收稿日期:2006—08:修订日期:2007—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01015)。 作者简介:张华(1979一),男,湖北松滋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产业与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大学城的集聚效应分析

大学城的集聚效应分析 [摘要]大学城能够迅速集聚人才和各类资金。教育、科研、产业实现自然对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原动力。本文采用超越成本函数来分析南昌大学城的集聚效应,得出南昌大学城对南昌市发展具有集聚效应,据此对南昌大学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城;集聚效应;超越成本函数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步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阶段,随着高校扩招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中国的大学城建设热潮。据不完全统计,自从2000年9月东方大学城在河北省廊坊市“开城”以来,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出现了60多座大学城。这次大学城建设热潮无疑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也必定会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对现代城市形态的转型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以南昌大学城为例,探讨大学城的集聚效应。从而为确定与南昌市发展相匹配的大学城提出建议。 1南昌大学城的形成与历史沿革 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确定的“在昌东、昌北,依托现有院校,就近逐步扩大,建设规划统一、功能分区、资源共享的两个大学区”的总体要求,南昌市从2002年开始启动高校新园区建设。目前,南昌市已建设了昌东、昌北两个大学城。其中昌东瑶湖园区为15平方公里,昌北前湖园区为25平方公里。进入昌东园区的有五所高校:江西师范大学、南昌水专水电高等专科学校、民办蓝天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机械职工大学、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进入昌北园区的有五所高校: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南昌科技大学(筹)、江西医学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0所院校共投入700亿元,占地面积1.556万亩,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另外,还有江西省外语外贸职院、江西省轻工学校、江西省电视大学、江西省医药学校等几所院校已进入园区。红角洲片区是红谷滩新区三大片区中面积最大的一块,根据总体规划,红角洲片区定位为融文教、体育、旅游、高档住宅综合区,区内布置了高校园区、国际体育中心、商务中心和高档住宅区。目前,南昌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已入驻红角洲高校园区,分别征地3000亩和2200亩建设新校区,已于2003年9月正式迁入新校区。5年的时间里红角洲高校园区就形成了8万人的规模。为策应红角洲高校园区建设,新区管委会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引入香港保集集团和广东联泰集团投资建设区内基础设施工程,与区内建设了两条主干道,一条为环绕高校园区的学府大道,全长6.4公里,宽60米,两侧各20米的绿化带,投资1.5亿元人民

最新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趋势及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趋势及分析 https://www.doczj.com/doc/1f1459383.html,编辑。 摘要: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基本呈现增长趋势,但制造业总体空间集聚程度一般,区域特色有待加强;产业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基本与从技术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路径一致。 关键词:产业集聚;地理集中指数;镖靶模型 一、产业集聚程度测度方法 (一)产业基尼系数 通过某一产业在区域上的分布相对于整体经济活动的偏离程度来界定该产业的区域集中状况。 由于该系数没有考虑到企业规模差异,因此系数大并不一定表明存在产业集聚现象,而且在比较不同产业的集聚程度时,会由于各产业中企业规模或区域大小的差异而造成误差。 (二)区域规模优势指数 区域规模优势指数也称为区位商,是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的规模指标,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相对集中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 ij 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产业的产值指标。区域规模优势指数表示该地区某行业的规模在全国的位置。指数越大意味着该地区该产业的地方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集聚能力越强。相对于基尼系数,该指数能更好的从区域角度分析产业地方专业化程度,以反映产业集聚能力。 (三)H指数 H指数指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index是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 其中,x代表产业市场总规模,X j 代表j企业的规模,s j ,=X j /X代表第j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Ⅳ代表该产业内部的企业数。日指数实质是赋予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s j 的一个权重,通常对大企业给予的权重大。H指数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时具有三个优点:一是能准确反映产业或企业市场集中程度,因为它考虑了企业的总数和企业规模两个因素的影响;二是能及时反映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的变化。由于日指数是用市场相对规模的平方之和测定产业集聚状态,所以H 值对市场占有率较大企业的份额变化特别敏感,而对市场占有率很小的企业份额变化反映相对迟钝;三是对产业内企业的合并与分解反应灵敏且计算方法相对容易。H指数的缺点是对数据的要求较高,而且含义不直观。 (四)产业地理集中指数 为解决产业基尼系数失真的问题,Ellision和Glaeser利用源于企业定位选择概率模型的镖靶模型,构造产业地理集中指数来测定产业空间集聚程度。

中国信息服务业集聚效应研究

中国信息服务业集聚效应研究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客观条件,是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因其科技含量高且渗透性强的特点,该产业已 经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和推进器,也是许多国家级地区实现产 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信息服务 业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成为较热的投资点。经济的发展离 不开信息的快速传递,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化水平也要受到经济发展条 件的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信息服务业与社会经济建立协调发展的模式,并不断进行优势互补,协调创新才能使整个社会经济及 信息服务业发展达到最优化效果。本文在研究中国信息服务业集聚的过程中,发现集聚对信息服务业本身存在推进效果,但对于区域经济 却呈现负向影响;为深究其原因本文进一步选用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来反映产业效率的状况,研究信息服务业的集 聚效应及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全要素生产率是指总产出中不能由资本、劳动等有形生产要素投入所解释的“剩余”,即在有形生产要素投入 水平既定的条件下,产业所达到的额外的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 来源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在新常态下,信息服务 业的增长仅依靠资本和劳动等有形生产要素投入拉动方式是难以持 续的。可以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新常态信息服务业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动力源,能够有效地提升信息服务的发展质量。在产业集聚区内 信息技术流动会以较低的成本溢出和扩散,集聚优势的作用也会促进 共生技术集成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但是产业集聚是否促进了中国信息

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业集聚对中国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 率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产业集聚对中国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 存在门槛特征?是否有空间溢出现象?通过研究上述问题,可以更清楚 地认识中国信息服务业发展变化状况,为实现中国信息服务业有质量 的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围绕上述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第一,中国信息服务业产业集聚状况及其经济效应无 论从静态集聚指标的计算结果还是动态的计量结果都可以得出,中国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呈现集聚状态,从集聚的变化过程来看,信息 服务业集聚呈现出主动的、相互合作的、由目标集聚优势向多方面协同集聚的动态过程;从信息服务业集聚对产业本体经济的影响来看, 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通过集合要素与信息资源优势,提高了本经 济体可用的先天资源与信息方面的优势。产业集聚对信息服务业经济的影响呈现威廉姆森倒“U”型,而且从总体效果来看信息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处于倒“U”型的左侧,在一定时期内对信息经济仍将表现为积极的正向影响;中国的信息服务业集聚对相应区域经济的影响表现为 线性负相关,说明信息服务业的迅速集聚带来区域内资源过快集合, 区域经济体还没能及时吸纳,因此初期往往易于形成离散,需要逐步 实现外部优势的内部化和持续的积累以支配自身的集聚优势,同时经 济体不能仅限于利用优势,还需要不断内化和再创新以实现优势再造。第二,信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状况依据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 产率的计算结果,索洛余值法反映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绝对数量的变化,数据包络分析法测量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技术变化的前沿面,二者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福建日报]2014-01-07字号:T | T 2013年12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近日由省政府印发实施。昨日,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我省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意义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省政府制定《指导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 近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工业支撑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呈现出增速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但是在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加剧、创新能力不足、招商引资缺乏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局部地方比较突出,以及部分产业全国性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带来企业效益下滑等方面。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我省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在起草过程中,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依据国家对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和省领导的多次指示精神,力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一般竞争性产业,尊重市场规律,引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对电子信息、新兴战略性等目前尚在培育发展中的产业,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性强和邻避效应突显的产业,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省发展改革委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和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先后进行7次修改和论证,选择对环保、生产要素具有较高要求的石化、汽车、船舶、冶金、水泥、制浆造纸和印染等七类产业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十大重点区域的重点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布局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充分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对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对统筹区 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防止同质竞争,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促进我省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邻避效应,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指导意见》对七类产业布局是如何考虑的? 答: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石化产业:石化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发展积极性很高。但石化又是资源依赖性强,环境占用量大,物料互为供需,装置相互关联,布局密不可分,需要合理布局,一体化建设。 按照国家对炼化一体化、装置规模化、产业园区化、生产清洁化和产品高端化的要求,通过石化基地建设促进全国石化产业布局调整,引导石油化工项目在基地或园区集聚发展,以及我省环境承载能力,我省石化产业重点布局建设湄洲湾和古雷石化基地,适度发展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除以上三个区域外,其他地区不再布局新的石油化工中上游项目;同时明确全省新建的化工项目必须进入石化基地或化工园区(专

集聚效应

应用

集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如产业的集聚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当数美国 Club中关于演讲技巧的资料并不仅此

读并回复了这份IBM的资料,它就有可能进入点击和回复排行榜,同时在论坛资料排列中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然后就容易被更多的人发现并阅读回复,自然在排行榜中的位置就会更加显著,然后又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和回复,在这种正反馈作用的不断强化之下,就出现了我们前面所描述的结果,这份资料获得了比同类资料更多的关注率,甚至连跟贴评论也一块跟着沾光了。反过来,如果一开始的几个人是阅读并回复了李开复博士的资料,那么可能获得高关注率的就不是来自IBM而是来自微软。 原因 知识管理中集聚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而且在不同的知识管理活动中,也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在类似于AMT Club这样的知识社区中,就存在着多种促成集聚效应的因素。首先就是资料的排序,无论使用哪种知识社区软件,知识资料都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存储并显示给知识社区成员的,排在前面的内容肯定可以更容易地为大家看到和关注,很多软件可以让社区成员自己定义显示顺序,如回复靠前或者是发表时间靠前等等,但是大多数访问者会使用系统的缺省排序,也就是说大多数人会使用相同的显示顺序,这就给产生集聚效应创造了条件。其次是知识社区的资料推荐和索引,如新贴一览,精华资料,首页推荐,知识地图,电子杂志,搜索排序等,通过这许多不同方式的组合,可以使特定的资料更容易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且关注,通过这种关注又进一步强化了其地位,并获得更为有利的位置,形成正反馈效应。比如,在新贴一览中受到较多关注的知识可以成为精华,而受到大家欢迎的精华又可以获得首页推荐,让每个访问者在一进入社区就看到,这种不断强化的优势就会其集聚很多人的关注。第三种因素是知识社区的各种排行榜,比如点击率排行榜,回复排行榜等等,前面IBM的例子我们已经对此有了分析。虽然存在多种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并且所起的作用也和知识社区成员的习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样以知识社区为例,如果大家都习惯直接进入社区讨论或者寻找资料,不太关注社区的索引或者排行榜,那么资料的排序就会成为产生集聚效应的最主要因素,后两者不起作用;反过来,如果更多的人习惯通过知识地图,索引,排行榜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和资料,那么后两者就会起到更大的作用,而排序不起作用。在实际操作的知识社区中,组织成员的习惯是多样化的,因此集聚效应就成为了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我们的例子中,就是回复靠前的排序和回复排行榜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优势 集聚效应的存在,使得知识系统的管理者对知识的共享和传播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成为可能。管理者可以研究多数组织成员的习惯,然后利用集聚效应拓展特定知识在组织内传播和共享的深度和广度,这些知识可能是在一段时间内需要组织成员都尽快了解的,也可以是推广知识管理系统本身的,比如如何使用知识管理系统的工具,或者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深入讨论并有可能产生创新的。在知识社区中,如果需要社区成员对某项知识进行深入的讨论,

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解析

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解析 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虽然卓有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省区在环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不够,环境未能得以有效改善。因此,根据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具体需要,结合各省区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間效应的测度,进而妥善解决环境污染与治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围绕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进行解析。 标签:环境污染;治理;空间效应 前言: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环境治理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促进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分析各省区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了解污染物排放与治理投入的溢出弹性,结合空间乘数效应,可以发现污染物的排放会产生扩散和反馈,进而分析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溢出效应对区域治污投入的影响,对于区域环境污染与治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分析 1.1 环境治理溢出效应识别 在空间范围内,环境污染呈现出相互传染的趋势,这就是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溢出效应。通过对全国三十几个省区的数据采集,掌握近十年来各省区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情况,包括污水、S02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治理费用,建立权重矩阵,将各地区近年来的污染物排放以及治理投入的以时空分布的方式予以呈现。从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时空分布来看,环境污染呈现出连片污染的特征,往往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其环境治理投入也相对较高,突出显现出环境污染的空间依赖性。一当前备受关注的PM2.5污染问题为例。PM2.5的污染程度往往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并呈现出空间外溢的趋势。结合区域空间效应,分析PM2.5排放污染,提升估算结果的准确性[l]。 1.2 研究方法和数据 区域环境污染与治理存在溢出效应,对于周边区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结合相关数据,应用科学、合理的办法,测度溢出效应影响的程度。首先,构建环境治理空间面板模型,定义权重矩阵,通常选择Q邻接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有公共边界或顶点的地区,通常为相邻区域,Wij=1;无公共边界或顶点的地区,即不相邻地区,Wij=0;地区的数量则由矩阵的行列数表示。环境污染排放为X,环境治理投入为Y,用以表示某地区的环境污染与治理情况;周边地区的环境治理和污染排放则分别由WY与wx表示。结合在环境治理理想模型Y=μ+ βX +λW+γW+E(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行分析,在系数λ显著的情况下,Y(某地区的环境治理)会受到WY(其他周边地区的环境治理)的影响;而γ系数相对显著的情况下,Y会受到WX(其他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的影响[2]。

产业集聚发展中政府行为模式比较分析

产业集聚发展中政府行为模式比较分析 内容摘要:产业集聚作为一种集聚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根据政府干预产业集聚过程的强弱程度将其分为政府主导型、政府合作型、政府鼓励型三种模式,并通过案例对这三种政府行为模型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提出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政府行为模式政府主导型政府合作型政府鼓励型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产业集聚”,将集聚战略视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所言:在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能明显地看到产业集聚的存在,产业集聚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Porter.M.,2000)。由于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以及我国浙江、广东等地区集聚产业的成功,各地方政府也从中得到启示,将“产业集聚”当作促进本地经济的新举措,纷纷想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培育本地的产业集聚。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产业集聚政策方面,但大多数的研究中并没有对地方政府与市场机制的互动程度对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分析,且对产业集聚的发展中地方政府干预程度及范围的界定不全面。本文以苏州的IT产业、南京软件园以及温岭市特色镇这三个典型产业集聚产业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地方政府在其产业集聚发展中的干预程度,寻找异同点,为其他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提供参考建议。 产业集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 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个特定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Porter.M.,2000)。这些企业和机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接,交互关联而产生协同效应,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所谓的“1+1>2”现象(李辉、张旭明,2006)。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市场的自发性。然而,政府在提供制度供给和公共产品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往往能够弥补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开始大力推行基于产业集群的公共政策,致力于通过扶持中小企业集群来提高区域竞争力和繁荣地方经济。例如,世界银行在巴西、埃及和印度指导产业集群计划的实施。 产业集聚的发展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增强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同时促进企业的知识、技术创新,使企业产生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产业集聚的过度发展

产业集聚文献综述

产业集聚机制的文献综述 产业聚集是一个较为古老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表现出的显著特征。关于产业聚集机制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不同学科和流派从不同的视角比较、分析了产业聚集问题,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产业聚集理论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新古典学派、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等,产业聚集机制理论可以分为理论形成、发展和最新研究进展三个阶段。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我国产业集聚现象在各区域都较为明显。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产业集聚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国内外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综述、产业聚集机制的影响因素、产业集聚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一、国外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综述 17世纪创立的古典生产区位理论,包括河流、交通、资源等自然因素,被认为是产业集聚力的来源,且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中研究成果颇丰。Krugman等人从经验上证明了一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属性在城市区位的形成上具有先天比较优势(Fujita和Mori,1996;Krugman,1993;Matsuyama和Takahashi,1998)。1977年,Dixit和Stigliz联合发表了《垄断竞争与产品的多样性》一文,开创了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建模技术,学者们开始从不完全竞争范式中探寻解释传统经济地理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集聚机制。Marshall(1920)是最早从外部性中寻找企业集聚机制的经济学家,在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他认为规模经济应有内外之分,内部规模经济是企业内部生产能力的扩展,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外部规模经济包涵范围广,主要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分工协作,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劳动力市场、技术知识及基础设施的共享。Harris最先提出企业应靠近大市场进行生产经济活动的市场潜力理论(Harris,1954)。而Puga(1999)的研究表明当产品的运输成本与工人在地区间的流动成本较低时,会促使企业分散从事生产与经营活动。Papageorgiou和Thisse(1985)假设企业与消费者数量呈正态分布,企业希望选择靠近大市场区域从事生产活动,且生产者集聚带来产品多样化引致偏好多样化的消费者集聚,从而,推动了土地租金价格上涨和厂商之间竞争加剧,进而形成均衡的空间集聚分布。Fernandez(2005)在地区政府的财政收支与地方公

空间辐射环境中的辐射效应

空间辐射环境中的辐射效应摘要天然空间辐射环境与辐射效应基本机制是空间飞行器抗辐射加固研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天然空间辐射环境的总体性质, 并对辐射效应基本机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了目前空间飞行器抗辐射加固研究的重点。关键词辐射环境,抗辐射加固,辐射效应R a d i a t i o n E f f e c t s i n t h e S p a c e R a d i a t i o n E n v i r o n m e n t Abstract T he nat ur al space ra dia tio n enviro nment and the basic mechanisms of r adiatio n effect s a re tw o most im po rt ant issues r ela ting t o the resear ch of r adiatio n har dening t echo no lo gy of spacecr afts . In t his paper, so me o f the g en eral pro per ties of natur al space r adiation env ir onment ar e summer ized, the basic mechanisms of r adiatio n effect s ar eanylized br iefly , and the emphasis o f present r esearch r ela t i n g t o t h e r a d i a t i o n h a r d e n i n g t e c h o n o l o g y o f s p a c e c r a f t s i s p o i n t e d o u t. K e y w o r d s r a d i a t i o n e n v i r o n m e n t,r a d i a t i o n h a r d e n e d,r a d i a t i o n e f f e c t s 应用于卫星或空间飞行器的电子学系统, 在天然空间辐射环境中往往因经受空间辐射而导致性能减低或失灵, 甚至最终导致卫星或空间飞行器的灾难性的后果[ 1] 。美国1971 至1986 年发射的卫星中共发生了1589 次异常现象, 其中与空间粒子辐射有关的占70% , 由空间辐射对电子学系统的辐射破坏造成的占38. 1% 。空间辐射对电子学系统的辐射破坏主要有三种方式: 1) 总剂量电离损伤; 2) 单粒子效应; 3) 位移损伤。质子产生总剂量电离损伤, 单粒子效应和位移损伤, 电子主要产生总剂量电离损伤, 而高能重离子主要产生单粒子效应。 1天然空间辐射环境 地球轨道天然空间辐射粒子包括地磁场俘获辐射带( Van Allen 带) 粒子和宇宙射线( 包括太阳宇宙射线和银河宇宙射线)。 1.1地磁场俘获辐射带粒子地磁场俘获辐射带粒子主要是电子、质子以及少量的重离子。地磁场俘获辐射带通常又分为内辐射带( 1. 5R e 至 2. 8Re , Re= 6380km 为地球半径) 和外辐射带( 2. 8R e 至12R e) , 内辐射带以质子为主, 而外辐射带以电子为主。地磁场俘获辐射带中质子能量可达500M eV。能量大于10M eV 的质子主要分布在 3. 8R e 以下, 能量大于30M eV 的质子主要分布在1. 5Re 以下[ 2] , 而典型的卫星壳体能屏蔽能量小于10M eV 的质子。因此对于低轨道卫星来说, 质子对内部电子学元器件的辐射破坏尤为严重。在外辐射带中电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较大的通量( 约为内辐射带的10 倍) , 在外辐射带中电子的最高能量达7M eV, 而在内辐射带中电子的最高能量为5M eV , 能量大于 1 MeV 的电子的通量峰值在3Re 至4R e 之间。 1.2宇宙射线宇宙射线有两种来源, 即来自于太阳耀斑爆发的太阳宇宙射线和来自于太阳系以外的银河宇宙射线。太阳系以外的银河宇宙射线通常认为是稳定的, 而地球轨道上的银河宇宙射线的通量受太阳活动的调制, 在太阳活动频繁期, 地球轨道上的银河宇宙射线通量相对减少, 而在太阳活动不频繁期, 银河宇宙射线通量相对稳定。宙射线通量相对稳定。银河宇宙射线主要有质子( 85% ) 、氦离子( 14% ) 和高能重离子( 1% ) 组成。离子通量随原子质量[ 3]数分布见图1。可以看出, 高能重离子( 如Fe) 的通量与质子通量相比差几个数量级, 但是这并不是说高能重离子的辐射效应可以忽视。由于高能重离子在穿入材料时在单位距离上产生很高的电离密度, 尤其在考虑半导体器件的单粒子效应时, 高能重离子产生的效应不容忽视。图2 为银河宇宙射线中各种离子[ 4]对应的粒子能量为 2. 4GeV , 质子和氦离子的最高能量可达10GeV / Nu。对于如此高能的粒子,卫星壳体已经无法阻止它们进入舱体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