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亡》培优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亡》培优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亡》培优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亡》培优练习新人教版

《东汉的兴亡》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

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旨在()

A. 取消分封制

B. 恩泽贵族

C. 削夺武将军权

D. 加强中央集权

2.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

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D.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

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4.东汉初年,出现了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个皇帝有直接关系

()

A. 汉高祖

B. 汉武帝

C. 光武帝

D. 汉景帝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

(1)材料中的“汉皇帝”是谁?“法令”是指他采取的什么措施?他为什么要颁布这道“法令”?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道“法令”的主要作用?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反映的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主父偃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故选D。本题考查了汉武帝的大一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汉武帝大一统--推恩令。

2.【答案】D

【解析】 A“为政以德”、B“以德兼人者王”都是强调以德治国,C“为天下,非为君也”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D体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与巩固大一统的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大一统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在中国历史上,东汉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后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处于东晋的统治下,此后,南北方进入了南北朝并列的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人的南迁,中国历史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因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所以,本题的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是错误的;其它三项都是正确的。故选D。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东汉初年的繁荣景象。由所学可知,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选C。

二、材料题

【答案】

(1)皇帝:汉武帝(或刘彻);措施:颁布“推恩令”;原因: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2)主要作用:逐步削弱了诸侯王封

【解析】

(1)本题考查了汉武帝大一统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的知识,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可以得到这里讲述的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因此,元朔二年(前 127),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问题。所以

颁布“推恩令”的原因是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2)本题考查了汉武帝大一统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由此分析,这道“法令”的主要作用是逐步削弱了诸侯王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教学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 【课前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回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学生:是国家分裂与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

南北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本课的内容主要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内容设计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第二部分为“科学家祖冲之”,第三部分为“书法、绘画与雕塑”。首先看第一部分。 (板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教师: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展示:《齐民要术》书影 介绍:“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故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思考课本90页材料研读,并思考问题: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学生回答:强调了贾思勰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 思考:贾思勰的代表作《齐民要术》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 学生回答:贾思勰的代表作《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师讲解:贾思勰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熟悉农谚、歌谣。他不辞辛劳,四处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还亲自种植农作物。《齐民要术》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因此,读书时一定要联系实际,要学以致用,才有更实际的指导意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农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还有数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板书)二、科学家祖冲之 教师讲解: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讲解:什么是圆周率?(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圆周率是否精确,关系到天文、历法、建筑、水利等许多方面的发展水平。圆周率计算的精密程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学发展水平的标志。世界各国都在探求更精密更准确的圆周率。 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圆周率的计算,三国时代的刘徽创造了一种求圆周率的方法,叫做“割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习目标: 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理解:民族大融合; 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北魏的建立:(1)时间:(2)地点:(3)民族: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原因:(2)作用: 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语言:(2)服饰:(3)姓氏: (4)联姻:(5)汉制:(6)学礼法,尊孔子: 合作探究: 1、评价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有人说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你说呢? 2、链接生活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没有?找找看!(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寻找) 精讲点拨: 1、民族融合与汉化不等同。民族同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点而成 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一种是强制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精讲基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 2、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汉族也是在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中发展的。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突出地位。各族人民在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各族人民经历了一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动,逐渐接受农耕定居生活和先进的汉族文化,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南北朝初期,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 B.西魏 C.东魏 D.北齐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氏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4.北朝包括的朝代有 ①宋②齐③梁④陈⑤北魏⑥东魏⑦西魏⑧北齐⑨北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部编版】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测试卷_含答案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1.东汉的建立者是(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2.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为( ) A.休养生息 B.统一六国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3.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的原因之一是( ) A.外戚和皇后交替专权 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外戚和宦官共同专权 D.父子、兄弟之间长期争权夺利 4.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 A.皇帝专权 B.外戚专权 C.宦官专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5.阅读下列材料: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口号请回答: (1)黄巾起义爆发于哪一年? (2)“苍天”和“黄天”各代表什么? (3)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谁? (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这次起义有何突出特点。

1.东汉前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是(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2.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社会比较安定 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C.人口增加 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 3.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 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 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4.“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后来不必可轻!”这首民谣反映了( ) A.当时人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B.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蔑视和仇恨 C.当时人民的彷徨和苦难 D.当时统治者害怕人民起义的畏惧情绪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武帝)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材料二(建武六年)诏曰:“……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光武帝是如何重建汉政权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光武帝重建汉政权后,为稳定社会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什么是“光武中兴”;知道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史实;掌握黄巾起义的 2. 通过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和影响,黄巾起义的过程、特点,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分析社会问题的技能;通过让学生阅读理解黄巾军的口号,使学生认识到黄巾起义是一 3. “光武中兴”的出现说明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清明的政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反映出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使我们看到我国封建社会不仅有辉煌的一面,也有君主专制带来的腐朽、落后的一面。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学生对西汉的历史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学习,这是学习东汉的历史基础。我们可以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和设计。对于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于比较抽象的“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新授课。 1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刘邦建立西汉后,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荣,但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西汉政权像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无药可救,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东汉政权是怎样建立的?东汉的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来恢复发展经济?东汉后期又面临怎样的社会问题?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 提问1 学生回答:25 教师点拨:东汉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如同东周的都城洛邑在西周都城镐京之东,因此历史上有西汉、东汉、西周、东周之称。史书上将西汉称为前汉,东汉称为后汉则是从时间上指称。 提问2 学生回答: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光武中兴”。(关于“中兴”一词可稍作解释:由衰弱转入重新兴盛。) 互动探究: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学习小组结合教材共同讨论完成上述问题,如有差别,可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达成共识,也可求同存异。 提示: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政策行之有效,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 学生回答: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根据《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请同学们说一说该示意图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它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 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 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1.材料展示: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2.教师讲述: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3.材料展示: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范晔《后汉书·郡国一》

4.问题探究: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把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作一比较,找出共同点) 提示: 从背景方面看,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了积极对策;从措施方面看,都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 5.教师讲述:光武帝的这些措施总体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而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6.问题探究:你从光武中兴得到了什么启示? 启示: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问题思考:什么是外戚?什么是宦官? 提示: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人。 2.图表展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东汉的兴衰(精品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最新编辑教材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 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1.材料展示: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2.教师讲述: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3.材料展示: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范晔《后汉书·郡国一》;; 4.问题探究: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把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作一比较,找出共同点)

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了积极对策;从措施方面看,都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 5.教师讲述:光武帝的这些措施总体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而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6.问题探究:你从光武中兴得到了什么启示? 启示: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问题思考:什么是外戚?什么是宦官? 提示: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人;; 2.图表展示: 提示:9.5岁。24岁 4.图片展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5.问题探究: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对东汉王朝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使得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6.教师过渡: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目标导学三:黄巾起义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黄巾起义的原因、爆发时间、领导人、创立的组织分别是什么? 提示:(1)原因:政治腐败、租税严重、灾荒连年;(2)爆发的时间:184年;(3)领导人:张角;(4)创立的组织:太平道。 2.教师提问:黄巾起义的结果如何呢?有什么影响? 提示:东汉统治者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黄巾军受到重创、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黄巾起义的影响:黄巾起义主力虽然失败了,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三、课堂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东汉建立的基本史实,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了解东汉衰败的表现。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东汉盛衰原因的分析、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初步的分析、归纳和反思能力。 (2)通过学生阅读表格、插图、文字等材料,归纳或描述材料内容等,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描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光武中兴”和东汉衰败现象的了解,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盛衰的基本规律。联系现实生活,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批判和反思意识。 (2)通过对“外戚、宦官专权”现象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成长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难点:东汉盛衰的原因。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东汉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的过渡阶段。尽管东汉前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但很快就走向衰落。本课主要包括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的内容。学好本课,为学习下面的内容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昔有光武大帝,今有航天英雄”, 已是当今湖北枣阳市的新广告词。 完成神舟六号飞天任务的航天英 雄聂海胜的家乡枣阳被誉为“龙飞白 水,松子神陂”宝地,汉光武帝刘秀在 枣阳白水村(今枣阳市吴店镇皇村)度 过了十三年,其间经历了从皇族宗亲官 家子弟沦落为布衣贫民的转变过程,并 最终成长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君王,演绎 了“光武中兴”的辉煌历史。 刘秀如何演绎了“光武中兴”的辉 煌历史? 自由讨论和回答。 激发兴趣,引 起求知的欲望。 探究新知(授新课) 1.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 简要介绍西汉末年的社会问题,王 莽篡汉,绿林、赤眉起义,刘秀借助农 民起义的力量打败王莽,最后建立东汉 情况。 (2)光武中兴培养学生从史 料中获取有效历史 信息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历史 上的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学习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堂导入: 1、引导学生复习前课内容导入,如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 出现了什么局面? 2、激情导入:同学们,你知道炒菜、炒饭,可你知道炒钢吗?炒钢是西汉中期出现的 一种新技术,冶炼的方法是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鼓风或加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像炒菜一样,因而得名,而欧洲的炒钢技术在18世纪中叶才出现。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在汉代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汉时期的经济。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农业的成就: 1、水利:西汉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治理黄河 2、农具: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手工业的成就 1、丝织业:①______________②代表____________ 2、冶铁业:①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 ③_________我国最早发明炒钢技术 三、商业繁荣: 1、大一统的经济措施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 2、东西二京:长安、洛阳 ①规模宏大:人口_________、________。 ②布局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商业区___________市 合作探究: 1.讨论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 页动脑筋 2.P 72 页活动与探究 3.P 75 精讲点拨:1. 讲述农耕技术的改进时,可分为两个方面讲解:一是农具的改进,包括犁壁和耧车的发明;二是牛耕技术的改进,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法。对于这 些,学生由于接触太少,不易理解,教师可借助于计算机、录像片、投影仪、 挂图或模型进行讲解,增强直观性,启发学生的想像力。与第7课内容相联 系。 2.两汉农业的进步表现在兴修水利、农具的改进和农作物的种植三个方面。 3.提花机是一种提花设备,能在织物上织出花纹。 4、解释五铢钱。并同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比较。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光武中兴,了解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⑵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中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分析史料,理解光武中兴和外戚和宦官专权的原因。 ⑵通过搜集光武帝刘秀的故事,了解这个人物,进一步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⑶通过展示当时的民谣,了解东汉中期以后出现的社会状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讲解柔术治天下和以文治为主要特征的光武中兴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孙起到的推动作用,懂得国家的兴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事业的繁荣。 ⑵通过对光武中兴出现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专制体制下王朝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及突破方法】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通过合作探究,教室启发引导的方式来掌握这一内容。出示历史资料和搜集展示刘秀的故事,来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通过分析东汉后期十个皇帝的继位年龄及寿命来理解东汉外戚,宦官专权的原因。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通过小组合作,展示文景之治的资料,搜集有关刘秀、汉文帝、汉景帝的故事来进行比较。 【教学方法】

1.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各类问题,促使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推动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2.通过学生展示资料,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来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出示汉光武帝陵系列图片。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学生:汉光武帝陵。 教师: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塚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东汉中期以后,社会动荡不安,朝政紊乱。东汉初期,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这段历史。 二、讲授新课 一、光武中兴 教师:说起汉朝,人们往往更多的记住了西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记住了西汉的一统天下。那么西汉是怎样灭亡的?东汉又是如何建立的?请看本课了解相关内容。 学生: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了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教师:东汉建立后,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学生: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3课东汉的兴亡第13课东汉的兴亡 课前反思: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文景→汉武→光武→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2.本课主要讲东汉的兴盛和衰亡,要求学生一定搞清“盛”的原因和表现,“衰”的原因和表现。课堂教学要体现“先学后教、精讲多练、有教必练”的原则,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课中关于“干支”纪年法,估计学生较熟,可略讲。用一个问题检测模底,如果学生陌生可适当说明。 教学目标: 1、识记:要求学生了解光武中兴的主要内容,东汉衰败的史实等基础知识。 2、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以“柔术”治天下和文治为主要特征的“光武中兴”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官僚地主兼并土地、豪门世族跋扈、私人武装不断出现,东汉王朝逐渐走向衰败。 3、应用:引导学生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中国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古代“盛世”同当今中国“盛世”比较,认识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认识中国共

产党的伟大。 重点、难点: 光武中兴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光武帝刘秀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汉王朝出现了中兴景象。 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深度,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历史的异同点,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实行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改革,引起社会混乱,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安邦定国、重整朝纲,终于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人建立了东汉政权。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东汉的盛衰(出示幻灯片)新授: 一、(发放“学案”)请同学们用6—8分钟时间完成学案问题。 二、老师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幻灯片学案问题) 三、师生互动: 1、公元_____年______建立东汉政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优质教案

《东汉的兴亡》 第一课时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三单元第十三课。上承接西汉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下启三国群雄争霸,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光武中兴”;第二部分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第三部分为“黄巾起义”。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光武中兴、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黄巾起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相似措施和作用的对比,掌握比较法的运用。知道一个朝代的盛衰决定力量在于人民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而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提供很好的范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光武中兴和黄巾起义的对比学习,认识到朝代的兴衰和治国方略息息相关,培养唯物主义史观,正确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教学重点】 光武中兴的措施及作用,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和影响,黄巾起义。 【教学难点】

1、总结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与黄巾起义的关系; 2、总结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资料 一、导入新课: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实行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改革,引起社会混乱,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安邦定国、重整朝纲,终于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人建立了东汉政权。 二、进入新课: (一)光武中兴 1.阅读教材,讲述东汉政权的建立(包括背景、时间、人物、都城); 2.东汉建立之初,当时统治者(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出现了怎样的盛世局面? 3.光武帝以“柔术”治天下与西汉时“休养生息”政策有什么异同? (1)相同点:从背景和目的看,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主要是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但得利最大的还是豪强地主;从效果上看,都出现了盛世局面;(2)不同点: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整顿,重视文化教育;光武帝的“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潜伏着隐患。而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则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阅读教材,回答: (1)外戚、宦官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能够专权?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什么后果?东汉后期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不堪。 2.材料: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这首民谣体现了百姓们不畏强权,勇于争取自己的合法权

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 导学案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2、思考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培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两汉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代表提高 2、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两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出现了什么局面? 2、自主学习:(通读教材,边勾画边记忆。时间15分钟) (一)农业成就: a 治理黄河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任用()治理黄河。 b改进耕作技术耕犁上安装了(),发明了播种用的()。 (二)手工业成就:丝织业:西汉时期已使用() 冶铁业: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 (三)商业和城市:西汉都城()和东汉都城()规模宏大,称东西两京。长安城内有专业的商业区,叫做()。 (四)经济大一统:措施:汉武帝将地方的()和()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作用: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强了中央的(),实现了经济上的() 3、合作探究:

(1)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小组共同解决;解决不了的,在教师指导下,组间互助来解决。 (2)讨论:两汉时期的经济为什么会迅速发展? 两汉时期国家长期处于统一局面;汉代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措施;科技的进步;水利的兴修 (3)西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有犁壁、耧车、水排等。 4、默读巩固:(5分钟时间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两汉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的皇帝是() ①汉文帝②汉武帝③汉明帝④汉元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早在哪一个历史时期,我国就能用提花机织出精美的花纹() A.商朝 B.周朝 C.秦代 D.汉代 (3)东汉时期黄河经常泛滥成灾,为此一位水利专家主持治理黄河致使黄河在以后的八百多年没有改道,这位水利专家是() A.张衡B.王景C.杜诗D.郦道元 (4)汉武帝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根本目的是() A.抑制商人谋取暴利 B.便利商业活动C.增加政府收入 D.加强中央集权 (5)小明家中有一枚五铢钱,请你判断一下,这种钱币最早铸于什么时期() A.战国时期 B.西周时期 C.秦始皇时期 D.汉武帝时期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 材料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精品教案

《魏晋南 北朝的科 技与文 化》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两 部分内容,即魏晋南 北朝的科技成就与文 化成就。科技成就主 要讲述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及其圆周率;文化成就主要讲述书法、绘画和雕塑方面的成就。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文化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和反映。,科学技术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讲科技和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与雕塑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祖冲之等著名科学家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能从历史优秀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难点】 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通过一组图片和邮票,引出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与艺术作品,又为何会印刻在小小邮票中呢?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有哪些杰出的成就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 二、讲授新课 (一)方寸间的科技 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同学们,请猜一猜“齐民”和“要术”的含义是什么?“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的含义为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设计意图】以邮票的形式来介绍贾思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思考课本90页材料研读,并思考问题: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强调了农业生产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 说说《齐民要术》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齐民要术》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一课时 本课主要学习两块内容,即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科技成就主要讲述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文化成就主要讲述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的成就。学习这三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文化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和反映,科学技术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将科技、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的时期,出现了各族人民的大交融、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江南开发,以及区域性政权的并立和竞争等客观上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因素,因而文化成就斐然。在科技领域,出现了刘徽、祖冲之、贾思勰等著名科学家;在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书法家钟繇、胡昭、“书圣”王羲之和北魏的著名的书法作品《魏碑》,画家顾恺之,石窟艺术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方面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2)学生通过学习书法、绘画和雕塑方面的基本史实,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成就,提高对文物的鉴赏能力和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动手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2)通过鉴赏王羲之和钟繇的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 (3)通过阅读课文,概括提炼本课的基本知识点,填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艺术与思想成就表》,提高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祖冲之等著名科学家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通过学习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历史,认识到两者都是闻名世界的古代艺术宝库,感受它们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和优美的艺术形象; (3)通过对科学家和成就的学习从中吸取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质。 【教学重点】 科学家家祖冲之、贾思勰《齐民要术》、辉煌的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 科学家祖冲之。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 二、进入新课 (一)科学家祖冲之 (1)祖冲之的生平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习题 新人教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齐民要术》主要内容的有( ) ①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②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③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④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风土人情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究( ) A.韩非子的思想 B.张仲景的理论 C.祖冲之的贡献 D.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3.现在的食品安全堪忧,于是一些城市人选择利用周末时间去农村亲自种田,这就是“城市农夫”一族。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你给他们推荐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神农本草经》 D.《九章算术》 4.下列属于顾恺之的绘画作品的是( ) ①《兰亭序》②《洛神赋图》③《女史箴图》④《黄庭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 ) A.柳公权 B.米芾 C.赵孟頫 D.王羲之 6.我国石窟艺术的发展与( ) A.绘画艺术有关 B.书法艺术的发展有关 C.佛教的传播有关 D.北方的少数民族南移有关 二、非选择题

7.艺术是政治、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让我们一起探寻石窟艺术中的政治与文化吧。 【石窟自身的艺术】 (1)观察图片,谈谈石窟艺术具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 【追寻文化的足迹】 (2)图片中的石窟艺术反映的宗教起源于哪里?在什么时间通过哪一通道传入我国? 【追寻王朝的发展】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初期,现存洞窟有53个,大小佛像5.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高13.7米,“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有洞窟和壁龛数千个,其中三分之一是北朝开凿的。古阳洞和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洞中刻的佛像面容庄严、肃穆,衣服较为宽松,衣纹飘动流畅,栩栩如生。 (3)从材料中可以发现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是哪一时期开凿的?这两地与这一王朝有何关系?这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 (4)古阳洞和宾阳中洞中的佛像“面容庄严、肃穆,衣服较为宽松”,这与历史上哪一事件中的哪一措施有关?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到第20课问题形式的知识点整理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到第20课问题形式的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1、西汉建立的时间、人物?灭亡的时间、人物? 公元前202年刘邦公元9年王莽 2、东汉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洛阳 3、光武帝时期出现的局面称为什么? “光武中兴” 4、东汉中后期出现了什么现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5、东汉后期爆发的农民起义是什么?时间?领导人?创立的的教派?原因? 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创立太平道 天灾人祸①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②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西域的范围是哪里?

汉代把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及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哪位皇帝支持?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寻求军事联盟汉武帝 3、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①②) ①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②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4、路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来往的货物?开通丝绸之路的意义?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入西域 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等传入中国 对汉代:①丝绸之路是东西交往的大动脉,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②促进汉朝的兴盛,提高汉朝的地位 对今天:①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②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③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等都有重要意义④有利于沿线城市旅游事业和考古工作的开展。 5、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哪里? 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6、西汉在西域设置什么机构?时间?意义? 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汉宣帝) 标志着西域(今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一部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图片展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影 2.教师讲述: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顾名

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3.材料分析:《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提示:他认为只有掌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4.教师讲述:《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目标导学二:科学家祖冲之 1.展示图片:祖冲之 2.教师讲述:祖冲之(429-500年),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3.材料链接: 三国时代的刘徽创造了一种求圆周率的方法,叫作“割圆术”,祖冲之利用刘徽创造的割圆术,重新运算。祖冲之在计算手段相当原始的情况下经过艰苦的运算,终于推算出空前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直到一千年以后,西方数学家才得出同一数值。为纪念祖冲之,现在国际上把圆周率又叫“祖率”。后来,祖冲之还将他研究数学的几十篇论文,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可惜这部高水平的算学专著早已失传了。 4.教师提问: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提示:天文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目标导学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图片展示: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过程 2.教师讲述:我国的书法在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字体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创造出风格多样、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 3.教师提问:(1)曹魏时的书法名家有谁?他们的书法有何特点?(2)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谁?他的书法有何特点?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他被后人誉为什么? 提示:①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著名的书法家。均擅长行书、草书、隶书,而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世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②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集序》。书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