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策略

城市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策略

城市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策略
城市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策略

城市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策略

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and Developing Strategy of Urban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周传斌 戴欣 王如松

ZHOU Chuan-bin DAI Xin WANG Ru-song

文章编号:

1009-6000(2010)12-0011-05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NO. 2007BAC28B04);万通公益基金项目(VF09017)。

作者简介:

周传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戴欣,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如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摘要:

生态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其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强调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等要素的有机融合。采取文献分析、公众调查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一套城市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该指标体系为引导,提出从规划、设计、建造到建成后的管理、运营、维护各阶段的生态社区建设策略。关键词:

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策略

Abstract: Sustainable community is the basic cell of developing eco-city. The key point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 is the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and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 emphasizes the organic integrating of households, buildings, facilitie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services.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public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s’ consultation were applied to establish an indicator system for evaluating urban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 which covers the phases of plan,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were put forward in the guidance of the 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Key words: sustainable community; 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strategy

社区是构成城市人居环境的“细胞”单元,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也和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人类住区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并动员全体民众参加,建成规划合理,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

区”[1~2]

。生态社区建设不仅包括绿化、

美化和改善居住条件等内容,更是一

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 生态社区的理论基础

社区(community)最早于1871年由英国学者H·S·梅因提出。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在他的著作《社会与社区》中,第一次从社会学范畴阐述了社区的概念,认为社区是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社会共同体[3]。20

世纪20年代巴洛斯和波尔克等人提出“人类生态学”,把生态学思想运用于人类聚落研究,是生态社区思想的雏形[4]。德国建筑师格鲁夫于1985年最早提出了“绿色社区(g re e n community)”,1987年出版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随后“可持续社区”(sustainable c o m m u nit y)的概念逐步被学者接受。可持续社区强调现在和未来、生活和工作、安全性和包容性、生活品质和环境保护等统筹协调,规划合理,建设和运营良好,为社区居民提供平等的机遇和优质的服务[1~2]。

我国学者于1990年代末提出并逐步认可了生态社区的概念,生态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强调城市社区中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

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等要素的有

机融合,注重规划、设计、建设和管

理过程中设计者、房地产开发商、政

府部门、社区居民、物业管理部门和

居委会等多主体的参与和协调[5~7]。

生态学、环境科学、建筑学、社

会学等领域的学者对生态社区的

理解各有侧重,因此生态社区相关

的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建设部

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T

50378-2006)》侧重居住建筑的节水、

节地、节能和节材;环保部门制定的《绿

色社区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侧重环

境质量、环境建设、组织管理和公众

参与。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LEED分级

评估体系、英国建筑研究所的建筑环

境评价方法B R EEAM以及日本可持续

建筑协会的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

体系CAS B EE均是比较成熟的评价体

系,但更关注建筑在其全生命周期的

生态环境影响及技术导则[8~10]。

2 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于城市已建成社区的生态建设,

其动态发展和公众参与非常重要,在

评价指标设定初期就应予以重视。采

取文献分析、公众问卷调查和专家咨

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生态社区评价指

标体系的构建研究。首先总结分析了

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取了包括

自然环境、交通、居住条件、能源利

用等18类69项指标的生态社区评价

指标集;然后访问了建筑学、生态学、

社会学、医卫健康等多学科的12名专

家,研究各领域专家对指标集中各项

表1 城市生态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 单 位

自然环境 空 气 1 空气质量状况 评分

水和湿地 2 湿地面积比例 %

绿 地 3 绿地景观水平 评分

建筑 住房条件 4 人均居住面积 m2/人

5 建筑密度 %

室内环境 6 声环境质量状况 评分

7 采光系数 评分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 能 源 8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

9 人均能源消耗 Kg标准煤/人

水 资 源 10 节水器具和设备使用状况 评分

11 人均水资源消耗 L/人·日

12 再生水利用率 %

生活垃圾 13 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 %

健康设施 14 社区配套健康设施水平 评分

交 通 15 居住地点至工作单位的平均交通时长 min

16 社区内部交通状况 评分

居民环保意识 垃圾分类 17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参与率 %

宠物饲养 18 居民文明饲养宠物的状况 评分

消 费 19 环保购物袋使用率 %

出 行 20 绿色出行比例 %

管理服务 社区安全 21 社区安全状况 评分

居民满意 22 生态社区建设满意度 评分

23 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评分

动态发展 24 总得分提高率 %

25 关键指标得分提高率 %

指标的重要程度的评判;采取网络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融入公众参与,分析居民关注的评价指标和重视的生态建设内容。综合分析和筛选指标,得出表1所示的城市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筛选的公众问卷取自北京市城市普通楼房社区,居民关注的重点指标同其他城市及其他类型社区(近郊棚户社区、别墅社区、极高密度社区等)可能有所区别。

表1各项指标的说明:

(1) 空气质量状况:《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的PM 10、SO 2、N O x 等空气污染物的达标率、社区内部恶臭源影响、周边1k m 内工业废气排放源影响的综合评分。

(2) 湿地面积比例:社区用地范围内水和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3) 绿地景观水平:居住区绿地率、本土化物种比例、植被种类丰富度、色彩丰富度、是否采用垂直绿化或屋顶绿化措施等5项内容的综合评分。

(4) 人均居住面积:居住人口平均的可使用住房面积。

(5) 建筑密度:社区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6) 声环境质量状况: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I 类功能区要求,设定昼夜声环境质量等级进行评分。

(7) 采光系数:根据《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 B/T50033-2001)规定的居住建筑采光系数要求,设定采光系数等级进行评分。

(8)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社区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使用量占社区居民总能源消耗量的比例,均折合成标准煤计算。

(9) 人均能源消耗:居住人口平均的能源消耗量(以标准煤计)。

(10) 节水器具和设备使用状况:根据《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 18870-2002)中对节水型设备的规定,对水表设置、管网阀门泄漏、节水型便器和节水龙头普及状况等4项内容的综合评分。

(11) 人均水资源消耗:居住人口平均的社区新鲜水资源消耗量。

(12) 再生水利用率:再生水重复利用量占总生活污水产生量的比例,再生水是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的非饮用水。

(13) 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 102-2004)中的定义,已回收的可回收物的质量占生活垃圾排放总质量的比例。

(14) 社区配套健康设施水平:根据各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或规定,对医疗卫生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文化活动场所、敬老养老院、绿色食品配送等5项内容的综合评分。

(15) 居住地点至工作单位的平均交通时长:社区居民从居住地到工作单位的平均耗时。

(16) 社区内部交通状况: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 B 50180-93),对停车位保有率、停车服务、乱停乱放状况、停车场透水性铺装和绿化遮阳设施、社区内车辆和行人道路分离、消防通道畅通等6项内容的综合评分。

(17)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参与率: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 J J/T 102-2004)中的定义,居民参加垃圾分类的人数占社区总居住人口数的比例。

(18) 居民文明饲养宠物的状况:居民对社区文明饲养宠物的满意程度。

(19) 环保购物袋使用率:经常使用环保购物袋的居民人数占社区总居住人口数的比例。

(20) 绿色出行比例:经常选择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拼车等方式出行的人数占社区总居住人口数的比例。

(21) 社区安全状况:社区封闭式管理、治安巡逻队伍、刑事案件发案率、治安工作制度、居民关注及参与安保、治安满意率、社区民警工作满意率等7项内容的综合评分。

(22) 生态社区建设满意度:居民对居住条件、社区绿化、垃圾清运、物业管理、精神文化生活等5项内容的综合评分。

(23) 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社区居民对本社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参与的心理感觉和行为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24) 总得分提高率:以月、季或年为时间单位,计算生态社区评价总得分的提高率,以反映社区生态建设的动态发展水平。

(25) 关键指标得分提高率:关键指标是指在初次评价中得分靠后的“短板”指标,而且这些指标通过技术应用、管理、服务、公共宣传和居民参与等手段可提高改善。以月、季或年为时间单位,计算关键指标得分的提高率,以反映社区生态建设薄弱环节改善的力度。

3 生态社区的建设策略

生态社区建设涉及规划、设计、建造阶段和建成后的管理、运营、维护阶段,包括技术应用、管理服务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内容。以指标体系

为引导研究生态社区建设的总体策略,落实生态社区建设的实施主体,包括规划设计者、房地产开发商、政府部门、居民和物业管理部门等,如表2所示。

社区规划初期的选址决定其自然环境和外部交通的禀赋。受社区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的空气质量、滨水条件、声环境水平以及社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外部公共交通网络基础等均是社区选址阶段需要考虑的方面。

水体、湿地和绿地是社区自然环境营造的重要内容。水景和湿地设计相结合,湿地应兼具景观和生态排水的功能。绿地除了保证一定覆盖率的同时尽量保留区域内的原生植物,70%以上的植物尽量选用乡土物种,对植物乔灌草搭配和不同季节的植物色彩进行优化设计。绿地的设计也应考虑其生态服务功能,沿街绿化带可种植

高大乔木隔尘、降噪,广场绿地可采

用下沉式设计截留面源污染,采用屋

顶绿化和立体绿化强化建筑的隔热和

碳汇功能,增加社区的绿色空间。

建筑设计和建造是生态社区的基

础工程。人均居住面积和建筑密度应

有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应倡导6~10

层互动型居住小区,应注重街道及地

下空间的立体开发,以体现其土地集

约利用以及适度建筑密度带来的社会

和环境效益。建筑体内部设计上,应

充分考虑通风、采光、墙面、窗体保

温的被动式设计,不仅提高居民的室

内生活质量,也可削减30%左右的生

活能耗。

社区应该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环

境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可

融入建筑的一体化设计中,如太阳能

发电板可同建筑墙面和公共设施集成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可同建筑屋顶集

成设计。社区污水、灰水和雨水源分

离,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布置再生水净

化和存储设施。节水器具方面,选用

防渗漏的管材和阀门,采用国家推荐

的节水型便器,选用延时关闭或光电

感应式水龙头。社区内应有方便居民

回收废品资源的站点和居民间易物的

场所,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安装厨余垃

圾生化处理设备,并配套管理维护的

人员。医疗卫生设施、体育健身设施、

文化活动场所、敬老养老院、绿色食

品配送等跟居民健康紧密相关的设施

应逐步配套。社区至重要公交站点的

摆渡车也可纳入物业管理以方便居民

出行。

表2 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的主体

评价指标 建设主体

规划设计者 开发商 政府部门 社区居民 物业管理

1 空气质量状况 ● ● ●

2 湿地面积比例 ● ●

3 绿地景观水平 ● ●

4 人均居住面积 ● ●

5 建筑密度 ● ●

6 声环境质量状况 ● ● ● ● ●

7 采光系数 ● ●

8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 ● ● ● ●

9 人均能源消耗 ● ● ● ●

10 节水器具和设备使用状况 ● ● ● ● ●

11 人均水资源消耗 ● ●

12 再生水利用率 ● ● ● ●

13 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 ● ● ●

14 社区配套健康设施水平 ● ●

15 居住地点至工作单位的平均交通时长 ● ● ●

16 社区内部交通状况 ● ● ● ●

17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参与率 ● ●

18 居民文明饲养宠物的状况 ● ●

19 环保购物袋使用率 ●

20 绿色出行比例 ●

21 社区安全状况 ● ●

22 生态社区建设满意度 ●

23 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

居民的主动参与和社区管理服务的提升是社区生态建设成败的关键。居民行为习惯对资源和环境消耗的影响较大,例如夏季空调控制温度升高1℃可降低能耗10%左右,居民是否参与垃圾分类是社区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的瓶颈环节。政府部门和物业管理部门应加大公众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使居民养成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可持续消费、人和动物和谐共生的生活行为习惯。物业管理公司或社区委员会营造的“生态共建”的文化氛围可增加居民的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

4 结论与思考

生态社区建设是技术、管理、公众参与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社区差异较大,因此从评价体系上看,难以采用统一的指标、权重和标准值来衡量社区的生态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作为社区生态建设的引导,其关键是落实建设主体,并从技术、工程、管理、工程参与等多渠道寻找优化和改善的途径。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着重考虑社区的生态建设的动态发展,特别是社区生态建设“短板”的提高程度;同时,在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设计上应更强调科学的方法和居民的选择相结合,体现居民的真实需求和期望。

社区的生态建设应该贯穿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运营、维护的全过程。目前我国已发布了绿色建筑和健康住宅标准、规范体系,为社区开发阶段的生态建设提供指导依据,然而面向已建社区的生态建设缺乏有效引导。社区的生态建设融入管理、生活、消费等各个环节,虽然外部环境禀赋较难通过社区层面的努力来改善,但已建社区可以通过适用技术的应用、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居民行为的改变来实现社区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的政策激励、居民的自愿需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社区生态建设获得持续动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滕颖,李新.城市型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3):185-188.

[2] McDonald S, Malys N, and Maliene V. U rba n regeneration for sustaina ble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J]. Technologic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conomy, 2009, 15(1): 49-58.

[3] Teng Y, Li X.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urban eco- communities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07, 32(3): 185-188.

[4] Mcharg I L.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 杨芸,祝龙彪.建设生态社区的若干思考[J].重庆环境科学,1999,21(5):18-23.

[6] 颜京松,王如松.生态住宅和生态住

区(I): 背景、概念和要求[J]. 农村生态环境,2003,19(4):1-4.

[7] 高吉喜,田美荣.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社区”探讨[J].中国发展,2007,7(4):6-10.

[8] 李江南.对美国绿色建筑认证标准L E E D的认识与剖析[J].建筑节能,2009,37(215):60-63.

[9] 徐子苹,刘少渝.英国建筑研究

所环境评估法B R E E A M引介[J].新建筑,2002,(4):55-58.

[10] 绿色建筑论坛.绿色建筑评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智慧小区建设体系标准(评分标准)2018年

DB 工程建设标准 DBJ50-xxx-2016 智慧小区评价标准 (试行稿) 2016- xx-xx 发布2016- xx-xx实施

前言 智慧小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城市管理、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是预防和监控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是建设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集约化、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推动我市智慧城市建设,XX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根据XX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达的计划项目合同要求,组建了标准编制组,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智慧小区服务体系评价;5.智慧小区基础设施评价;智慧小区智慧应用设施评价;智慧小区运行管理体系评价;智慧小区建设体系评价。本标准由XX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XX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具体内容解释。在本标准的实施、应用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交XX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标准科,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 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审查专家:

目次 1 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基本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4智慧小区服务体系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般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小区服务体系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5智慧小区基础设施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般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基础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区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基础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区安防服务基础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6智慧小区智慧应用设施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7智慧小区运行管理体系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般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物业运行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运行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安全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安居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民生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8智慧小区建设体系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般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初步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图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图审查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招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过程资料收集完善错误!未定义书签。 竣工验收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 1.0.1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建设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消费者权益,统一智慧小区评价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智慧小区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着重解决小区管理、环境污染、预防和监控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小区服务等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0.3本标准适用于XX市新建、扩建、改建的智慧小区评审和认定。 1.0.4智慧小区评价除应符合本技术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绿色生态社区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 陈家镇国际实验生态社区是上海崇明岛东部城镇——陈家镇镇区规划四大功能片区之一,位于陈家老镇区东面,紧邻沿海大通道沪崇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南距上海中心城区约45公里,距浦东国际航空港约5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目前,实验生态社区仍以农田为主,区内水系发达,包括奚家港、南横引河、涨水洪和铁塔河等直线型人工运河,总体上呈方格网形态。原先散布的农村居民点大部分已经拆除,是一块尚未开发建设的处女地。 2009年以来,随着陈家镇被确定为上海市十个发展改革试点镇之一、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崇明开始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被列入上海市三大低碳经济示范区之一、以及陈家镇城镇总体规划修改(2009-2010)获得市政府批复实施等一系列变化,实验生态社区被列为低碳居住示范区,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成为陈家新市镇开发建设的启动地区和重点地区之一。为了加快实验生态社区的开发,指导各项建设有序展开,特启动陈家镇国际实验生态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章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汇总 2.1 上海崇明陈家镇总体规划修改(2009-2020) (1)城镇性质 地处上海大都市北翼沿海大通道的门户,重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技术全面应用,以生态居住、知识研创、休闲运动、清洁生产为主导功能的海岛花园城镇。 (2)人口规模 规划期末(至2020年),陈家镇-东滩地区总人口21万人,其中镇区城镇人口18万人,镇区以外城镇人口2万人。另外,农村人口1万人。 (3)用地规模 陈家镇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近期按人均130.4平方米,建设用地15.65平方公里;远期按人均128.65平方米,建设用地23.16平方公里。 (4)镇区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宜居社区建设评价》编制说明

附件2: 广东省地方标准《宜居社区建设评价》 编制说明 为实现我省宜居社区建设和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指引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社区宜居水平的全面提升,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共同编制了广东省地方标准《宜居社区建设评价》(以下简称《标准》)。现就《标准》编制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任务来源 经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申请,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将《广东省宜居社区建设规范》研究项目纳入2013年广东省服务业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第二批)名录,具体规范内容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负责起草制定,完成期限为2014年10月。项目研究开始后,暂将立项时的项目名称改为广东省地方标准《宜居社区建设评价》。 二、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 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我省建成安居、康居、乐居、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的目标。社区宜居则城乡宜居,宜居社区建设是宜居城乡创建的细胞工程。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了宜居社区建设的任务,即“2015年,全省建成宜居社区(以居委会辖区为单元)1800个;2020年,全省社区基本达到宜居标准”,印发了《广东省宜居社区考核指导指标》、《广东省宜居社区考核标准》、《广东省宜居社区评定标准》等系列标准来指

导宜居社区建设。截至2014年,全省共有1706个社区被授予“广东省宜居社区”称号,创建成效斐然,宜居水平不断提升。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蓝图。新形势下,随着生态文明、适度宜居等理念的逐步深入,现行宜居社区评定标准亟待完善,急需制定一套更加科学完整,普适性、操作性更强,更符合最新宜居理念要求的新标准。通过融入量化目标和实现途径,指导全省各地有效地开展宜居社区建设,为实现宜居目标提出建设路径和规范指引,真正实现“以评促建”。 三、编制思路和原则 《标准》编制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研究分析《广东省宜居社区评定标准》(粤建房函〔2013〕1052号)和各地现行相关考核标准的相通性与差异性,吸收借鉴国内外城市宜居社区建设的先进做法,实地调研省内不同区域社区现状,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宜居社区建设量化目标、建设路径和评价准则,有效指引各地更好的开展宜居社区建设。 《标准》编制主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 适用性原则。即《标准》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广东省宜居社区建设的现状,既要体现“宜居”的特色,同时也要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前瞻性原则。即《标准》中各指标量化目标值的设定,既要有可靠的来源和科学依据,又要有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并随着宜居社区建设的深入,仍能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3. 可操作性原则。即《标准》需便于宜居社区评价的实际操作,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关键词:生态城市;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近年,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和高速增长,正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资源和 环境使用模式。在此模式下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交通拥挤、土地紧张等城市问题纷至沓来,导致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而生态园林城市是人居环境发展的高级阶段。建设生态结构合理、生态服务功能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被认为是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同年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成立;1986

年我国江西省宜春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初进行试点工作,这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次具体实践。在江西宜春市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试点之后,我国在1996年至1999年期间又先后分四批开展15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生态省2个,生态地、市16个,生态县(市)l29个,其他7个。1996年,威海市提出了“不求规模,但求精美”的城市建设指导方针,并实践于“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环境生态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生活质量文明化”,的总体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中。新世纪以来,上海、广州、厦门、宁波、哈尔滨、扬州、常州、成都、张家港、秦皇岛、唐山、襄樊、十堰、日照等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贵州、山东、吉林、安徽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 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其中,中德两国开展的“扬州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合作研究就是一例。2006年4月,建设部筹划编订《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列人2006年度软科学研究课题。2006年8月7日,国务院在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也表示,要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这些充分体现出我国人民对建设新型生态城市的美好向往,可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6)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6) 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6) 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7)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7) 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7)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7) 建设目标 (7) 建设原则 (8)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9) 总体框架 (9) 技术架构 (10) 应用体系 (11)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6)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6) 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6) 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7)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7) 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7)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7) 建设目标 (7) 建设原则 (8)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9) 总体框架 (9) 技术架构 (10) 应用体系 (11)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行新型城镇化,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

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 一、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连接公路主村道和村内道路硬化、村内主要街道架设有路灯;推广使用沼气、垃圾定点存放、改水改厕、禽畜圈养,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农户房前院内种有树木、村内道路两旁植有行道树、村庄周围有绿化林带;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二、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文教卫体设施健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制定有村民民主讨论形成的《村规民约》;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的三项机制落实;红白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健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无封建迷信活动;建有文化活动室和体育健身场所,形势政策教育、科学普及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坚持经常;村办学校符合标准,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标;设有卫生室,群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常见病治疗有保障;无计划外生育。 三、基层民主制度健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产生,村干部依法行政,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农民的公民权利得到保

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体系健全,无重大刑事案件、严重经济案件、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 四、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更加殷实。产业结构合理,绿色产业、高效农业和庭院经济健康发展;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病残孤寡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妥善解决。 五、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群关系和谐融洽。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村民委员会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目标,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穆庄村民委员会

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进程及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对策

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进程及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对策 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交通拥挤、土地紧张等城市问题纷至沓来。严峻的城市环境现状迫使人们反思以往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理念。城市人在不愿放弃城市便利舒适生活的同时,又希望拥有乡村宁静恬淡的生活。人们的这种意识,可以认为是生态城市思想的萌芽和原始动力。这种思想是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逐步形成的。到20世纪70年代初,生态城市的理念理论体系被正式提出,并逐渐发展完善。当前,世界上普遍认为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最优途径,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新的聚居模式。 1、中国生态聚居思想的发展历程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哲学家和思想家关心的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我国古代一般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称为“天人关系”。《易经》的作者提出了“天人合一”、“物我齐一”的自然观,赋予“天”以“人道”,即“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这种观点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既要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与自然建立起和谐发展的关系,这就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原则。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也相当早,是世界公认的城市发源地之一。我国城市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约在春秋之际,中国就基本上具有了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在古代风水学中普遍涉及的“天人合一,负阴抱阳,坐南朝北,背山面水”,以及合理布局土地等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古朴的自然生态观的体现。这一模式影响着我国几千年来城市建设发展的生态模式,支配着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应用。这些思想虽然有些观点也包含了一些封建的因素在内,而且也没有形成系统,但在本质上,这些古朴的观点还是体现了生态价值理论的,很多地方是值得借鉴的,它对我国古代和近代城市建设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它也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我们的前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近代,我国在20世纪初在生态城市思想与实践上落后于西方国家。其后,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停滞不前后,我国现代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开始追踪国际的先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新)

1 前言 (1)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3)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6)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8)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8)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9)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9)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9)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10)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10) 4.1建设目标 (10) 4.2建设原则 (11)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2) 5.1总体框架 (12) 5.2技术架构 (13) 5.3应用体系 (14)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前言 (1)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3)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6)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8)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8)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9)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9)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9)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10)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10) 4.1建设目标 (10) 4.2建设原则 (11)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2) 5.1总体框架 (12) 5.2技术架构 (13) 5.3应用体系 (14)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社区(乡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社区(乡村) ——打造生态文明新村, 建立美丽幸福家园 组长:笑嘻嘻 组员:笑嘻嘻

前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及获得的积极成果的体现,它是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政治成果的总和。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的意志和决心,也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未来生活的新图景。 同时我们每位公民也有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想借此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利用国家、社会和学校提供的难得机会,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锻炼意志和毅力,把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这才是我们做这次调查的真正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活动,由调查报告所得结果,我们进行了统计和剖析,全面、立体地指出当前环境问题的诟病,从而对中国环境状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更是溯其源,究其本,为问题的根源提出最具代表性、群众性、客观性的建议,迫切希望国家环境问题得以改善。希望我们以实践行动学习、贯彻和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

目录 前言 (1) 计划 (3) 具体计划: (3) 步骤: (4) 文献资料 (5) 文献资料分析 (5) 问卷调查表 (8) 调查问卷与数据分析 (13) 论文 (13) 结题 (19)

浅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

浅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 摘要:本文从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建设生态城市 的紧迫性,并对如何构建生态城市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期缓解当前城市发展中的 问题,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议 引言 城市化加速发展,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 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为缓解城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日益加剧的矛盾,我们要积极探索生态城市建设之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基本内涵与特征 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家杨诺斯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描绘的是一种生态良性循环、经济高度发展、社 会生活和谐的理想城市状态。从内涵上讲,生态城市包含了人与自然环节协调以 及人与社会环境协调两方面的含义,它体现的是自然、经济、城市、科技、文化 之间的相互融合。具体的讲,生态城市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文化意识层次,就是 提高城市居民的文明修养与道德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使其自发维护生态 环境;二是社会功能层次,即增强城市功能,调整城市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三是自然地理层次,即生态系统保持平衡与协调,环境和谐,实现良性循环。 生态城市的特征主要体现六点:第一,和谐性。生态城市的本质在于人与自 然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生态城市最主要的目标也是实现各方的和谐的发展。第二,可持续性。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应当是可长期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必须是可持续发展城市,持续性包括社会的良性运行、经济的长远发展、自然资 源环境的绿色循环。第三,高效性。在生态城市中,资源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能量来源具有可持续性,废弃物也会循环再生,而且能源的利用不会产生环 境污染。第四,整体性。生态城市兼顾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整体效益,追 求的是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融洽和谐,生态城市的发 展建立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之下。第五,区域性。生态城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生态环境的建设势必是在一片区域之中,那必然会对周围城市产生影响,同时周 围城市的发展也会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产生影响。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生态城市 是一种城乡结合城市,必须融于区域之中,只有协调平衡的区域才会有和谐可持 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二、建设生态城市的紧迫性 (一)人口过快增长加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 人口密集是所有城市的普遍现象,而且人口数量还在不断激增,过快增长的 人口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城市人多地少,不得不一再 减少绿地、空地的面积,而建筑布局过于稠密,又会对城市交通造成影响,供水 设施、排水设施、通讯设施、电力、医疗卫生设施都等公共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这都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阻碍。 (二)城市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问题急需改善 由于城市人口众多,交通拥挤,且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多,城市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的浓度高居不下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随着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发展重要时期,矿产能源消耗强度大,消费规模也不断扩大,煤炭、 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也给我国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巨大挑战。

重庆大都市区规划方案

重庆大都市区规划方案 重庆大都市区是以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构成的主城区为核心,与城市发展新区各区的城区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是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载体,是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成渝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主城区加上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这12个区,成为我市规划的大都市区。 地图中显示,大都市区一共28673平方公里,占我市全部面积约35%。同时,地图中统计,截至目前大都市区通车高速公路共1007公里。县道及以上道路9154公里,运营轨道202公里,在建轨道152公里。《重庆大都市区规划》根据功能优化组合的需要,将城市发展新区分为五大板块。 城市发展新区五大板块 铜梁—潼南板块 重点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承接主城区传统工业转移,发展电子配套、汽摩零部件、机械制造等产业,培育商贸物流、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 永川—大足—荣昌板块 重点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培育完善商贸服务、综合物流、职教研发等区域性服务功能,培育消费品、汽车、装备、电子等产业集群。 江津—合川—璧山板块 重点实现与主城区融合发展,承接主城区外溢的区域性服务、物流及科教研发功能,布局国家级产业开发平台,发展电子配套、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等产业。 涪陵—长寿板块 重点打造综合产业基地,引导化工、钢铁、装备、材料、汽车等产业集群发展。

綦江(万盛)—南川板块 重点打造资源深加工基地和重要能源基地,承接主城区外溢的商贸物流、现代制造功能,培育休闲旅游与文化交往功能,完善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和城郊休闲旅游业。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构建幸福美好家园

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构建幸福美好家园 近年来,蒙阴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坚持生态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协调推进,以生态社区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倾力打造“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人口集聚、生态宜居”的生态社区。 一、围绕生产发展,加快培植社区产业 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实现生产发展是生态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绿色农产品,依靠发展林果、花卉、黄烟等特色产业,以产业为主导,以生态为优势,以标准化、合作化、精品化经营为手段,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之路,加快培植社区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响品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农产品为核心,依据所在地域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生态农业,实行专业化经营,把以果园、种植、养殖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推向市场,北部乡镇突出抓好苹果、桃的种植,垛庄突出抓好板栗的种植,蒙山管委会以桃花源、百泉峪的桃文化做好农业观光旅游。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盘活农业资源,带动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围绕生活宽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生态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要广辟增收渠道,依靠发展农

户庄园式农业,建设农业精品园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庄园经济模式。一是大力发展专业村经济。加强了对专业村的扶持和引导,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培植营销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带动周边的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立足各自优势,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选择一批自主创业、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带头推广新技术、引进新项目、发展新产业,为广大群众做好创业典范。三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新型农民为目标,通过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着力培养一批致富能手,以能人效应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三、围绕乡风文明,树立良好社区风貌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是生态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乡活动,不断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搞好乡规民约建设,改变俗风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一是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农民践行“八荣八耻”,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二是大力开展平安村居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抓好“五五”普法,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为建设和谐社区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依靠地域特色文化,提高文化品味,以文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生态社区建设。加快文化大院建设进度,建设生态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开办娱乐活动中心、阅览室、文体活

基于环保角度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基于环保角度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发表时间:2016-05-27T09:42:19.56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2月供稿作者:王军 [导读] (重庆市开县长沙镇环境保所,重庆,400402)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各管理部门的通力配合。 (重庆市开县长沙镇环境保所,重庆,400402) 【摘要】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各管理部门的通力配合,市政环保部门作为城市规划与运行的参与者,其责任重大,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极大。文章基于此,从市政环保角度探究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市政工作;生态城市;构建策略 想要把现有的城市建设成为旨在营造理想的、人与环境相互和谐的聚居地必须要从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出发,对城市环境保护、社会活动、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在本章中,笔者将分别从自然环境、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三个角度,有针对性的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给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在秉承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公平理念下,引导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处理好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 自然环境角度 1.1做好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及其他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是生态城建设要求最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成功将会大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生态城市绿化建设最好的方式就是建设生态园林。生态城规划当中,除了预留地,还要重视城市周边的绿色屏障系统的建设。整个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建立在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基础之上,坚持生态功能优先原则,建设城市园林绿地和城乡一体化绿化网络系统。尤其要注重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河道两岸的绿化建设,并科学合理地规划绿地廊道和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的衔接,关键要注意生物系统之间的衔接过渡。另外,城市建设相关部门以及领导人,要有耐心,绿化项目所发挥的作用在短时间内是无形的,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绿化带来的效益是无穷的,所以要有长远眼光,绝不能只贪眼前利益。生态城在生态规划中建设成功,之后的管理必须有与之相应的配套政策,否则将会前功尽弃,无法继续发挥绿化生态系统的作用,还会损毁原有的生态系统。 1.2原有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 生态城建设需要始终坚持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原则,如果有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行为,就应该及时修复并加以保护。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做到“保存、保护以及循环”。保存和保护原有的生态平衡,实现其良性循环,生态城市建设才有了名副其实的意义。整个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城市生态变化规律,才能制定出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规划来。这实际上就是逆向思维,用可能出现的预测结果来指导规划行为,这样会让相关部门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轨迹,并且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来考察其生态变化,从而找到生态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3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城市自然环境保护包含的内容很多,有水保护、土壤保护、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自然景观保护以及构建自然生态系统。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城市来说,自然环境条件既是物质基础,又是约束限制。不过,所谓生态系统建设并不仅仅是环保以及增加绿化面积,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关系,协调好各个层次的自然、经济、环保关系,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资源配置机制。从水资源保护来看,需要保护的重点就是水资源的内循环。其中土壤渗透性便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水循环的通道,各种自然水、生活用水等水资源通由土壤渗透成为地下水,保持水循环的顺利流通。被固化的路面无法发挥土壤水渗透的这一优势,因此只能通过铺设各种渗透材料比如砂砾来替代以往使用的铺设材料。根据径流情况,材料使用有所区别,在保证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水循环的质量。 2 社会民生角度 2.1贯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理念 建设生态城市,其所要坚持的唯一原则就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因为该原则明确了在整个生态城市系统中,人所处的地位。事实告诉我们,人并非大自然的主宰者,而是需要和其他物种保持平等地位,否则将最终损毁自己的家园,失去生存的环境。而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原则正是揭露了这个道理,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科学性原则。现在,世界范围都在号召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并提出“5R”原则,即Reduce、Revaluate、Reuse、Recycle、Rescue,所倡导的是节约资源、在循环利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绿色消费等等。这就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原则的体现,人类正是看到了自然环境之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倡导绿色生活理念,解决好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收益,才能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2.2引导公众广泛参与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大城市居民的参与度,其参与不仅仅表现在个人环境行为,还表现在环境决策、监督等环节。在生态规划过程中,就需要将市民位置摆在首位,以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宗旨。公众参与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其居住环境的保护程度,比如在监督环节,公众能够制造舆论压力,促使相关监督部门严厉执法,不可轻视。再比如在政策制定以及实施环节,公众还能够参与其中,将市民愿望表达给规划者。公众的参与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并且还能在民众之间形成一股好的风貌,提高全体市民的环保意识,为建设美好的城市环境奠定群众基础。关于市民的素质问题,要通过各种方式加以提高,比如教育投入,社区宣传等。在每一个市民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才算是将环保落到了实处,才能实现城市社会生态文明,才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生态保护意识。 3 经济发展角度 3.1加强技术和资金支持 生态城市建设所涉及的技术和资金都已经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不断引进外来人才,也不断引进外来技术以及外来资金,在此基础上,我国还不断发展生态适用技术培训,争取早日建成属于本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专业队伍。虽然,我国的生态城建设之路刚开始,但是已经有了成功性科技案例,比如生态工业园、太阳能技术等,所有相关技术研究都由政府财政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当然,我们所要

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思想理念、本质特征、国策方针、途径方法、重要目标、根本目的六个方面。 第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 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人应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人类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人类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只有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第二,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本质特征,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 第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国策和方针。 第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完整版v2)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完整版v2) 2019年11月

目录 1前言 (1) 2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4)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7) 3“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10)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10)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10)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10)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11)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11) 4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12) 4.1建设目标 (12) 4.2建设原则 (13) 5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4) 5.1总体框架 (14) 5.2技术架构 (15) 5.3应用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9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20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20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

城市详细规划案例

城市规划专业“4+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证材料之14 详细规划案例选编 (国内外案例)

【教学目标与要求】 概念及基本原理 【掌握】运用居住区规划理论进行规划设计方案评析。 【理解】国内外居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实例一南昌保集半岛 保集半岛规划设计由加拿大KFS国际建筑事务所完成。保集半岛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市区南侧、南昌县西部的象湖新城内,总用地面积53hm2。规划采用人车交通分行道路系统,设置了步行路与车行路两套独立的路网系统。车行路分级明确,围绕住宅群落布置,并以枝状尽端路形式伸入到各住户入口。步行路贯穿于居住区内部,将体育运动岛、老人儿童活动岛、生态植物岛等一系列主题岛屿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长约500m、宽40~90m、总面积达2万m2的中心景区。 规划设计注重人与水的亲近性,小区傍水而建,住户下楼即可以沿着溪流缓缓散步,溪流、喷泉、叠水交相辉映,为居民创造了静谧的家居生活气氛。 一期南部情景洋房组团的下沉式庭院不但丰富了空间尺度的变化,而且将地下空间的雨水集中收集后引入绿地的人工湖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图 13.1 南昌保集半岛 资料来源:胡延利.风景区景观设计宝典(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实例二天津华苑居华里小区 天津市华苑居住区荣获“全国第八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全国城市住宅试点小区金牌奖”,位于天津市的西南部,占地13.12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59300平方米;平均住宅层数5.6层,容积率为1.21,绿化率为38.2%。小区道路规划成曲线形,以限定机动车的速度,减少机动车对居民的心理压力。主干道入口处两侧均规划了一条10米宽的林荫带作为人行道,做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 针对天津地区的天气气候特点和用户要求,住宅布局力争良好的朝向,做到95%以上

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法。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75办发[2015]75号)、 号文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6]5号)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发[2016]8号)等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大力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XX市海绵城市建设,涉及水生态系统、水环境系统、水安全系统以及雨水资源化系统,构建以渗、滞、蓄、净、用、排六种低影响开发技术为基础的生态雨洪综合系统,最大限度降低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75%的雨水就地消纳利用的目标。到2020年,25%以上的城市建成区达到上述目标要求;到2030年,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达到上述目标要求,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整治黑臭水体、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洪能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小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城市规划的框架下指导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落实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 (1)保护优先、生态为本原则 海绵城市规划涵盖三个层次,一是首先要对原生态进行保护,对城市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进行原位保护;二是进行生态修复,对已受破坏的河湖岸线等要素进行恢复;三是拟自然开发,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可优先利用城市自然排水系统,充分发挥绿地、道路、水系对雨水的吸纳、渗滞、蓄排和净用,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与渗透,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 (2)因地制宜原则 以XX市气候水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结合XX市本地条件,合理制定发展目标并科学布局安排符合XX市实际情况的项目及设施。根据城市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和建设需求,因地制宜地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并与XX市建设全国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充分结合。 (3)统筹建设原则 坚持长期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结合XX市现有条件和基础,按照项目特点和类型,合理安排建设项目时序,对建设项目进行长期系统性安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