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物流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国际物流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国际物流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国际物流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国际物流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分析□现代物流

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3期

吴尚义,刘建华

(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北京市101149)

摘要:2008~2010年,国外物流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客户关系管理/渠道关系”、“采购与外包”、“绩效管理”和“电子商务/信息交换”、“应急援助物流”、“绿色物流”、“精益生产”等方面,我们有必要借鉴其优秀的物流理论和实践方法,进一步推进我国物流行业发展。重视实证和案例,应是我国物流业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关键词:国际物流研究;客户关系管理;应急援助物流;绿色物流;精益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2)03-0030-05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比较落后,物流的整体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面对外国物流企业的冲击,我们必须加速物流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加速整合我国物流市场资源,同时要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技术和观念,把握国际物流研究的新动向。

在向西方物流行业学习和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明确国际物流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是首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将针对2008~2010年间发表在三份国际优秀物流期刊上的论文的关键词和论文属性作定量研究,以分析国际物流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一、国际物流研究的方法

1.研究对象

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曾于2008年建立了“物流英语语料库”。该语料库收集了大量的优秀英文物流论文,它们大多来源于国际上知名的物流期刊。本研究选取其中三份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物流管理》(IJLM)、[1]《国际物资流通与后勤管理杂志》(IJPDLM)[2]和《供应链管理》(IJSCM)。[3]它们代表了这个领域的最高水平,[4]、[5]以这三份期刊2008~ 2010年发表的全部318篇论文作为样本,对于研究国际物流的现状是具有代表意义的。

这些期刊中,《国际物流管理》由英国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的马丁·克里斯多德教授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和北佛罗里达大学的道格拉斯·兰伯特教授创办,其关于物流在应用企业战略和取得竞争优势等方面的深入、广泛研究,为该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国际物资流通与后勤管理杂志》自1970年以来就一直是该领域内的领先期刊,为新研究、新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供应链管理》旨在促进研究者和从业者之间知识、经验和新思想的交流,鼓励采用跨学科、跨职能的方法解决问题。

2.研究工具和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编辑和分析手段是SPSS 软件。研究过程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对文章进行分类,主要根据论文摘要中的文献类型进行划分,以期对国际物流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第二步,考察论文的地理属性,即论文作者所属机构或公司的国家或地区,以期对物流研究的热点国家和地区进行概述。变量即国家或地区所在的洲,分为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亚洲(南极洲和非洲的论文数量为零)。此外,由于大部分论文都涉及到了2~4名作者,而有些作者的论文不止一篇,因此分析过程中是以人次为单位计数的。最后,对论文主题和关键词进行分析、归类,分别列举三年中出现在这三份期刊中的前十大高频词,

目的是对近年的国际物流研究发展趋势作一概论。不含在统计范围内的关键词包括以下几类:(1)表示研究方法的词汇:如案例研究(Case Studies)、研究(Research)、分类(Classification)等。

(2)物流研究中的基本概念词或上义词:如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配送管理(Distribution Management)、供应(Supply)、需求(Demand)等。

(3)在同一篇论文中,语义相近的关键词只保留一个,如在线服务(Online Service)和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如同时出现,只保留后者。

(4)在不同论文中,同一主题的下义词或不同表达方式按其主题关键词进行统计。

(5)表示行业的词汇:制造业(Manufacturing Industry)、农业(Agriculture)、政府部门(Public Sec-tor)、非政府公益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等。

经过以上处理后,得到的关键词数量为2008年233个,2009年205个,2010年235个。

在划分论文的地理属性时,由于三份期刊皆在欧美国家创办,所以自然比较受到欧美学者的关注,从而无法对南美、亚洲和其他地区的物流研究形式作出完全准确的判断。此外,本研究只选取这三份期刊在2008~2010年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也会给本文的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局限性;最后,笔者并非物流专业学者,尽管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查阅有关书籍和网络相关内容,并向物流专业学者咨询,但也避免不了在研究、分析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有某些瑕疵。以上三点希望可以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予以完善和补正。

二、国际物流研究的文献类型

国际物流研究的文献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6]

(1)研究性(Research)文章:探求原理、规律和新发现的论文,以研究是什么、为什么为主旨,研究数据和结果应具有原创性,包括技术性文章(Technical Paper)。这一类研究可归为实证研究。

(2)评论性(Review)文章:对某一主题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往往使用二级数据,包括综论性(General Review)文章,文献综述性(Literature Review)文章以及概念性(Conceptual)文章。

(3)观点性(Viewpoint)文章:论文主要涉及作者对某一主题的观点和想法。

(4)案例研究性(Case Study)文章:论文主要针对某一实体(公司或个人)的典型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也可对若干实体的经验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成功或失败因素。案例研究法本身可以作为实证研究的一种方法,但也可以单列强调其实际应用。

本研究的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研究性文章占到了绝大多数,达到了71.7%,这些论文往往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运用原创性的数据和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虽然案例研究性文章也占到了总数的13.2%,但很多研究性文章是以案例研究作为研究方法的,这里所提及的案例性文章往往针对特定企业或产业,能够结合实际说明问题,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中,该类文章占到了20.3%;评论性文章与案例研究性文章比例相当,占到了总数的13.5%,但是显然《国际物流管理》中该类文章的比重更大,超过了1/4。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国际物流研究的主要方法为实证研究,这种方法通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从而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奠定基础。而评论性文章和案例性文章也有效地总结了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得到的各种经验教训,为物流研究提供发展的基础。

由于部分案例分析性文章同时也属于研究性文章,而某些评论性文章也用到了定量或定性的研究方法,所以本文在论文类型分析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说明物流论文的研究方法。

三、国际物流研究的特点和热点问题

通过采取以上研究方法,对国际物流研究论

期刊名称

研究性

(%)

评论性

(%)

观点性

(%)

案例研究性

(%)

总计国际物流管理

44

(69.8)

16

(25.4)

3

(4.8)

63国际物资流通

与后勤管理杂志

87

(71.3)

19

(15.6)

4

(3.3)

12

(9.8)

122

供应链管理97

(72.9)

8

(6.0)

1

(0.8)

27

(20.3)

133

总计228

(71.7)

43

(13.5)

5

(1.6)

42

(13.2)

318

(100%)

表1论文类型

篇/百分比

文进行分类研究,可以比较清楚地分析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物流研究的特点,以及2008~2010年前十大高频关键词体现出国际物流研究热点问题。

1.不同国家和地区物流研究的特点

论文国家和地区物流研究的特点分析见表2。

首先,绝大多数论文来自欧洲、北美的科研机构与高校,分别占到40.9%和41.5%。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期刊本身由欧洲和北美国家主办,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这些国家作为物流理念的发源地,其物流研究、设计和技术开发一直处于世界前沿,有十分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和发达的现代物流。由于其商贸流通和生产制造企业十分重视现代物流能力的开发,物流理念在企业广为普及,而国家和政府在宏观层面也对物流业的发展和规范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这种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互相推动和促进下,这些国家的物流研究的确处于比较先进的水平,值得我们借鉴。

与欧美国家相比,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亚洲和南美地区国家在物流研究领域正在迎头赶上,但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比如在《国际物流管理》中,北美洲国家的文章数量占到了64.2%,接近2/3,而亚洲地区仅占12.8%;《供应链管理》中亚洲的论文数量超过了25%,是三份期刊中比例最大的。这一方面与这些期刊往往采取英文撰写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亚洲与南美国家在物流研究中应更多地采用国际视角,在借鉴国外先进物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情研究和解决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物流研究的行列中来。

这里必须指出,有些研究趋势是表2中的数据无法体现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合作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涉及的文章数量为318篇,而作者却

达到798个,这意味着平均每篇论文的作者有2.5位,更重要的是论文的合作者经常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比较典型的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如冰岛、丹麦、荷兰等。这一方面说明了这些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际合作是当今世界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

2.国际物流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2008~2010年的前十大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不同时间物流研究的热点问题。

表3列举了不同年份的前十大关键词,不再对期刊进行区分。根据该表,可以对2008~2010年国际物流研究的热点进行梳理。其中,“客户关系/渠道关系”在前两年中一直位居榜首,可见商品流通中各渠道成员关系始终是国际物流研究中的重中之重。“采购与外包”虽然在三年中的排位有所变化,却一直处于榜单之中,这体现了全球化和社会大分工对于物流行业发展提出的巨大挑战。此外,国际政治与社会议题也对物流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随着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议题在2010年跃升到第一位,成为焦点中的焦点,物流研究者们从自己所处领域对气候变化问题及其对本领域的影响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客户关系管理/渠道关系”、“采购与外包”、“绩效管理”和“电子商务/信息交换”是2008~2010年持续的研究热点,其中“客户关系管理/渠道关系”和“绩效管理”不仅仅只是供应链管理的热点,也是整个管理学的热点;其次,与“采购和货运代理”这样的经典议题不同,2008年和2009年频发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使得“灾难救助”这个新的研究领域在之后的两年里连续进入前10位的关键词,也催生了“应急援助物流”这一物流业新议题,可见物流研究也在随时追逐和贴近社会热点;与这一现象相对应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也在2009年受到了学者们的特别关注;2010年随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入榜单,国际物流研究领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流业本身,同时也从更全球化和更接近时代的角度考察问题,大背景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环境问题高度重视,绿色物流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另外,虽然2008年就开始有关于“精益生产”的供应链研究,但直到2010年这个词才进入前10,可见“精益理念”经过若干年

期刊名称

亚洲

(%)

澳洲

(%)

欧洲

(%)

北美

(%)

南美

(%)总计

国际物流管理

2

(1.3)

4

(2.5)

48

(30.2)

102

(64.2)

3

(1.8)159

国际物资流通与后勤管理杂志

16

(5.3)

5

(1.6)

134

(43.6)

152

(49.5)

307

供应链管理

84

(25.3)

19

(5.7)

145

(43.7)

77

(23.2)

7

(2.1)

332

总计

102

(12.8)

28

(3.5)

327

(40.9)

331

(41.5)

10

(1.3)

798

(100%)表2论文的国家和地区

篇/百分比

的预热,已经渐渐成为物流研究的热点。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行业属性被排除在了统计范围外,但是每年都有20~40篇论文会专门指定自己的行业领域。这些论文所涉及的行业

非常广泛,除了传统概念中的交通运输、农业、食品加工配送包装、汽车、船舶和其他制造业,还包括了电子、纺织建筑、医疗卫生、渔业,甚至还包括了国防和非政府组织等。

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借助信息自动化来改善与市场销售、客户服务和支持等领域的客户关系的商业流程。在该关键词下包含的词汇有客户、客户服务、客户服务管理、客户要求、客户服务质量、

客户满意度、客户导向、客户忠诚度和关系营销。渠道关系是指渠道系统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交往状态与合作深度。客户关系管理和渠道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和解释商品流通整个过程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与合作状态。

在“采购与外包”这一主题下,采购指物流企业为实现企业销售目标,在充分了解市场要求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的经营能力,运用适当的采购策略和方法,通过等价交换取得适销对路的商品的经济活动过程。外包指将公司的次要业务转包给其他公司,从而将精力和财力解放出来以更专注于核心业务,跨区域和跨国的经济分工与合作也

催生了全球采购的概念。由于采购和外包都涉及到运用一定的策略购买符合自己企业战略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在多数论文中,二者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和论述的。

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激发企业和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以达到改善公司绩效的效果。它包含企业绩效、业务绩效、公司绩效、

绩效衡量、财务业绩和绩效水平等概念。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几率,避免损失,相对提高企业本身附加价值。其中包括不确定性管理和变更管理等。

物流业的电子商务通过着力发展信息化和可视化供应链,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高效的商品流通从可能变成现实。其中涉及的概念有因特网、网络购物、计算机网络和电子数据交换等。信息交换包括信息传输也属于物流信息化的范畴。

货运代理行业在国际货运市场上处于货主与承运人之间,接受货主委托,代办租船、订舱、配载、缮制有关证件、报关、报验、保险、集装箱运输、拆装箱、签发提单、结算运杂费,乃至交单议付和结汇。涉及递送服务、交通管理、交通安全、铁路运输等概念。

成本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议

排名2008年(233)2009年(205)

2010年(235)1客户关系管理/渠道关系28(12.0)客户关系管理/渠道关系、采购和外包

(并列)

14(6.8)电子商务/信息交换

25(10.6)

2电子商务/信息交换

15(7.4)客户关系管理/渠道关系、环境保护与

可持续发展

(并列)18(7.7)

3风险管理、采购和外包(并列)

10(4.3)风险管理12(5.9)4灾难救助11(5.4)灾难救助

12(5.1)5绩效管理、工序规划

(并列)9(3.9)

企业社会责任10(4.9)

采购、货运代理(并列)11(4.7)6业务规划、企业战略、采购

(并列)8(3.9)

7货运代理、企业战略

(并列)

8(3.4)精益生产

9(3.8)

8企业战略、决策、绩效管理、采购和外包

(并列)8(3.4)

9中小型企业7(3.0)

绩效管理

7(3.4)10成本6(2.9)总计

104(44.6)98(48.9)

136(57.9)

表32008~2010年排名前10位的高频词

题包括削减成本、运营成本、交易成本、质量成本、成本—收益分析、产品成本、资本成本、成本效益、作业成本法和库存成本等。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在对国际优秀物流期刊近三年的研究热点有一个简要了解的同时,还对我国物流研究有以下启示。第一,当前我国的物流研究领域仍然存在着概念不清、专门人才缺乏等问题,而国外先进的行业经验和研究成果不失为我们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工具。此外,国际上日新月异的管理理念也可以为我国的物流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切入点。第二,国外研究十分重视实证和案例,评论性文章也以文献综述为主,这也是我国物流业研究的主要方向,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比较先进的、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三,国际合作是当前物流研究的主流,特别是在全球化生产的价值链中,跨国公司的重点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以及财务支持活动的协调安排,以使整个价值创造过程利润最大化,这就强烈需求高质量的全球物流研究与实践合作。最后,物流研究者和从业者应该时刻关注国际物流研究热点,比如灾难救援和精益物流这样的概念,这不仅可以拓宽研究者和从业者的视野,弥补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还可以帮助我们预见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物流英语语料库语言学研究”(项目编号:SM201010037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8~ 2010)[DB/OL].http://https://www.doczj.com/doc/1a629630.html,/journals.htm?issn =0957-4093.2011-01-03.

[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DB/OL].http://https://www.doczj.com/doc/1a629630.html,/jour-nals.htm?/2008-2010/issn=0960-0035.html.2011-01-03.

[3]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B/OL].http://https://www.doczj.com/doc/1a629630.html,/journals.htm?/2008-2010/.issn=1359-8546.html2011-01-03.

[4]Svensson G.,Slatten T.,Tronvoll B.."Scientific Iden-tity"and"Ethnocentricity"in Top Journal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2008(8):588-600.

[5]Spens K.M.,Kova′cs G..A Content Analysis of Re-search Approaches in Logistics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2006(5):374-90.

[6]刘飞燕.物流管理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与比较分析[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10(1):49-53.

[作者简介]吴尚义(1956-),男,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英语语料库语言学;刘建华(1978-),女,辽宁省沈阳市人,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英语语料库语言学。

责任编辑:林英泽

An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Research

WU Shang-yi and LIU Jian-hua

(Beijing Wuzi University,Beijing10114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total of318papers in three top internal logistics journal s from2008to2010and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features of the contemporary studies.It shows that the hot points are focusing on"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hannel relationship management","purchasing and outsourcing","performance management","E-commerce/information exchange","urgent logistics","green logistics"and"lean production".And it is hoped that the findings will provide substantial help for Chinese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case study and positive research should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directions for the research on China's logistic industry.

Key words:international logistics research;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urgent logistics;green logistics;lean logistics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Word资料●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朱汝洪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2 日19 时24 分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 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第二步: 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第三步: 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阅读关于填表说明的文字,研究清楚课题《申请评审书》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第五步: 根据《申请评审书》各栏目的要求分工查找材料和论证;第六步: 填写《申请评审书》草表;第七步: 研究确定后,填写《申请评审书》正式表(一律要求打印);第八步: 按要求复印份数;第九步: 按要求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第十步: 填写好《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第十一步: 按时将《申请评审书》《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和评审费送交县教研室科研组转送市教科所(也可以直接送市教科报,但必须报县教研室备案)。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1、课题的选题方法。 一是从上级颁发的课题指南中选定;二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作修改;三是完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课题的选题要依据的原则。 一是符合法规和政策;二是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三是适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切中当前教改热点。 3、课题名称的规表述。 ①研究,如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②实践与研究,如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③应用研究,如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④实验与研究,如杜郎口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⑤探索与研究,如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三、立项课题的论证例说(以2009 版市课题申报表的要求为准)1、课题论证的含义。 课题论证,也叫论证与设计、设计与论证,是对所要申报的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条件等进行的阐述与设计。 2、课题论证的包括的容。 不同级别的课题申报表(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两大方面的容: 一是关于本研究课题的论证,二是关于对课题实施的论证。 3、课题论证例说。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当今商业创新模式的潮流和城市空间有机化、复合化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数量日益增多,体量越来越大。这类公众聚集场所一般具有功能繁多、空间种类丰富、人流量大、火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近年来大型商业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阶段,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火灾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飞速发展的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日趋复杂、集约,这给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的疏散时间范围中,使遭受火灾危害的人或贵重物资在楼内火灾未危及其安全之前,借助于各种疏散设施,有组织、安全、准确、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集中,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实践中经常遇到大量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涵盖或规范条文无法适应建筑物设计形式的尴尬局面。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商业街建筑由于其独特性,有关消防设计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比如,商业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其消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应限制商业街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宽度,步行街是否考虑作为人员疏散安全区域及其条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研及深入分析。 同时,由于这类建筑火灾危险性特别大,人员密度大,疏散困难等原因,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火灾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火灾基础研究的滞后在制定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合理之处。这些弊端给复杂的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带来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要使大型商业建筑有效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来保障建筑的安全疏散。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应该综合相关多方因素全面考虑。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理念适应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借鉴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发生火灾后,大型商场内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从空间组织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论全面的进行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这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型商场的建筑防火设计,当灾害来临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疏散系统,同时又利于人们充分的使用空间的目标;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为促进大型商场发展作出努力,使得大型建筑在城市发展的新形式下可持续的发展。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防火分区面积往往超出了规范中对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疏散出口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自身特性入手,运用建筑学、消防安全学和行为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火灾下大型商业综合体内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安全疏散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和方法,并分析了应用部分方法的实际工程案例。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除了能依据本国的规范进行设计的之外,超出规范规定内容的往往利用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欧美发达国家在这项研究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已开发出了很多计算及模拟软件。如FDS、SIMULEX和STEPS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己有一些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所以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国外的设计者在做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时,都会采用性能化的防火设计。1971年,美国的通用事务管理局形成了《建筑火灾安全判据》。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实施了一个国家级的火灾风险评估项目,其结果形成了FRAMWORKS模型。1988年美国防火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研究综述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而交通运输业中,公路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因此高速公路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出自德国,于1931年建成,位于科隆与波恩之间,长约30公里由阿登纳(KonradAdenauer,当时的科隆市长,后来的西德总统)于1932年8月6日宣布开通。自此以后,高速公路在世界范围内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起来。在中国,1988年10月31日,全长18.5km的沪嘉(上海—嘉定)高速公路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自此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络飞速的发展与完善起来。 在世界各国高速公路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对高速公路的研究也不断升华,世界高速公路从无到超过23万公里,规模不断的扩大,这80多年中,国外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 a)第一阶段,发展起步期,其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小,高速公路认知度低,规模不大且里程增长缓慢。 b)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其特点是:经济加速增长,高速公路需求旺盛,通车里程迅速增长。 c)第三阶段,接近饱和期,其特点是:经济稳定增长,资源紧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趋缓,以提高路网质量为主。 d)第四阶段,相对稳定期,其特点是:经济持续增长,资源紧缺,高速公路网规模趋于稳定,路网运行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智能运输相比较而言,我国的高速公路也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1阶段为1985年以前,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大陆还没有高速公路,在这以前,我国建设的公路都属于一级以下公路。 2)第2阶段为1986年至1995年期间,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七五”期间,我国建成了以沈大、沪嘉、广佛、西临为代表的高速公路522 km,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这一阶段开始尝试将一级路、二级路改造为高速公路。

浅析中国文化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浅析中国文化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飞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的是,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发展一直起色不大,成为了制约中国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十八大政府报告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战略,吹响了新时代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 想要把握中国文化的发展脉搏,首先需要对中国文化的现状加以了解,发扬长处,克服短处,才能更好地满足中国人民文化方面的需 求,进一步向全世界展现一个文明,负责的大国形象。 关于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不足,我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性不足。 这一点在中国的影视业中尤为明显,遍观中国这几年比较有影响的几部大片,类似于《英雄》,《卧虎藏龙》,《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影片,总是摆脱不了宫廷片,历史片,武打片等范畴,尤其是《笑傲江湖》,《龙门客栈》等电影的一再翻拍,更是将这一问题反映的淋漓尽致。 不光是电影,连电视节目也是如此,春晚缺乏创新性的言论在这些年中被提了好多次,许多青年人反映春晚越看越没意思,固定的套路,不变的人物,较少的参与度,使得春晚的可观赏性越来越差,而与之相对应的山寨春晚却越来越红火。不得不令我们更加重视这个问题。 二、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 这是一直困扰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说思想性是文化发展的软件,那么技术和设施就是硬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需要技术的支持,中国的造纸术与印刷术在以前被称为改变世界的发明,正是由于他们使文化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 而在近代,技术的落后,基础设施的短缺却成为了制约中国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举个例子,现在人们看电影时十分热衷于3D电影,但是中国的3D技术并不是十分成熟,应用也并不广泛,当外国的电影以火爆的场景,绚丽的特技,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牢牢吸引住中国观众时,中国电影市场却无法及时挽回观众,长此以往,必将为外国的文化侵略创造条件,影响十分深远。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而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业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努力为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而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的道路,现在的中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和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农业科技、经济和各个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那么如何让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运用到农业供给侧改革,从而推动农业提速发展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著名学者李宏畅与袁娟率先提出来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相结合的发展的几种模式。(一)农业智能模式 当前在很多先进农场里,奶牛的耳朵上都会有一颗非常精致、特别的“耳钉”,即奶牛的电子耳标,这个“耳钉”里蕴藏着这头奶牛区别于其他奶牛的信息。散养在农场里的奶牛,当它悠闲的进入挤奶大厅时,它身上的所有信息就会被感应器所感应,然后被计算机扫描,进入电脑,信息包括它的所有信息:出生日期、最后一次挤奶日期、交配时间等等,所有信息都一目了然,这些都突出体现出了农业智能模式的优越性。 (二)电商模式 淘宝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站在了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顾客所需要的东西当作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将市场划分到最小化,将产品包装减到最轻,而且注重产品特色、模式和内容,把简单的“B2C”模式转化为“B2C2B”,并不断改进产品品质,逐渐实现了电商模式。目前,农村电商逐渐成为巨头们布局的重点。但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各种因素限制,农村市场的电商需求远远未被满足,是一个典型的蓝海市场,含金量十足。然而,农村电商市场要被很好地开发出来还是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也与农村市场的特性紧密相关,农民购物的便利性与网购信任度是农村市场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产业链模式 一方面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改变了以往农村金融服务方式,采用一对一模式,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平台,采用批量作业、降低借贷双方交易成本的

道路工程国内外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1

道路工程国内外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建筑材料、设备、建筑技术都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计算分析手段。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经济政策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保证了建设资金来源。 交通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须进行的活动。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单向通行方式;1933年,德国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了立体交叉结构,接着意大利、英国、法国和美国等相继修建了许多高速公路,加速了交通工程学的发展;到了80年代,新交通体系初见端倪,逐步实现了交通体系与交通管理自动化,为交通工程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一、现代交通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最早发明了马车,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干线。所以,我国古代的交通工程是闻名于世的。现代交通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是在70年代后期,当时美、日、英、德、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先后在我国讲学,介绍了国外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与交通安全以及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交通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规划管理、设计、工程、制造、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具有了一定的实力:交通安全设施方面已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设

计、制造、施工规范;在高速公路监控、通信、收费系统与实施方面,对控制方式、收费制式、设备的布置、管理的软件及少量硬件设备的开发等已经达到了实用阶段。 然而,由于我国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研究起步晚,投入的资金和力量有限,因此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中,不能明确提出有关设施的技术要求和选择原则,对施工中出现的一些缺陷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在制作安装上也缺乏严格的规定;在监控系统的设计中,因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交通工程设施配置规模和水平的差异,这将导致一条高速公路的不同路段之间,或一个区域内若干条高速公路之间的联网控制变得困难,不能发挥综合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此外,由于交通工程专业交叉,界面划分无标准,会造成衔接上的各种问题,为以后的联网开通带来诸多麻烦。 二、我国应建立具有广泛性、配套性、协调性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公路建设投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2万km,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但在交通安全设施、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公路管理、智能运输系统等方面仍然比较落后,没有跟上公路建设的速度,不能最在限度发挥高速公路的作用。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滞后于公路建设的状况,我们应在国内已建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通过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攻关,建立科学、合理和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交通工程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马文化研究现状分析

科技信息 1.引言 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马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成立了各种有关马的机构和组织。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和“中国纯血马登记管理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马业协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业协会,隶属及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民政部;2009年,新疆马业协会和内蒙古马业协会相继成立(中国国家马业网,2010)。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马在我国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目前的研究多是从某个角度或某个区域来研究马文化,系统、全面展现我国马文化的研究现状的文献还不多见。本研究意在全面分析我国马文化的研究现状,推动我国马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为马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马文化的界定 内蒙古新闻网称对“马文化”概念的界定,各国民俗学者们认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动物民俗中的一类,即本意;二是指驯马人和骑马人的民俗,即引申意。后者探讨与马有关的人类社会行为。这一引申意的马文化概念,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以不同文化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诸环节。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教科书上关于马文化的界定,即马文化是以反映人马关系为内容的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分支,它包括人类对马的认识、驯养、使役以及人类有关马的美术、文艺及体育活动等内容。 2.2文献研究范围 笔者分别以“马”和“马文化”为关键词,于2010年5月15日在中国期刊网查阅、收集、整理有关马文化的期刊文章和优秀硕士论文,共计95篇。其中与马相关的会讯、组织机构简介以及与马文化没有关系的文献等不包含在内。 2.3文献分类方法 笔者将这95篇文章按照中国马文化地域分布、中国古代马文化、马的军事用途、马的交通与商业用途、马的艺术文化等来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依据文献中关于马的内容和用途。然后,笔者将各类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研究,探索中国马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成因。 3.结果与讨论 3.1中国马文化内涵丰富 我国的马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其内容包括:相马学、驯马学、牧马学、赛马学、赏马习俗、马具与装饰品、交通和商业用途中的马、生肖学中的马、马崇拜、马政制度、文学艺术中的马、战马等。通过对中国有关马的内容进行统计整理,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马文化内容非常丰富。难怪王大霖和王言彬(2002)这样评价中国马文化的地位:“在我国的文化、艺术中,马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将有关马的内容从我国的文化史中抽出,那留下的文化典籍和艺术作品将会残缺不全甚至惨不忍睹”。 3.2中国马文化地域分布 根据文献资料显示,我国的马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新疆、云南、西藏等地。如青措(2003)的《藏族马文化初探》,分别从历史、宗教、生产生活等方面探讨了具有丰富内容的藏族马文化的产生;李琳(2006)的《海南古代马及马文化》,考究了海南从无马到有马的历史过程及原因,并且提出海南的尚马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移植和再现;图·乌力吉(2003)的《蒙古人与马—蒙古族马文化大全》评介,董慧晶(2009)的新疆马文化旅游开发初探;杨松海(2009)的《云南纸马文化的源流及其民俗寓意》等。从这些文献不难看出,我国的马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的西北、西南和内蒙古地区。 3.3灿烂的中国古代的马文化 中国古代马文化的研究主要有,李冀(2009)的《对先秦时期马文化的思考和探讨》,该文主要介绍了先秦诸子散文中有关马的论著,主要用于阐述哲理;安忠义(2006)的《汉代的养马业及对马种的改良》;王立和纪芳(2004)《马意象与中国古代马与人恩怨的审美阐释》;杨宝成(2002)的《商代马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孙尧奎的《两周时期独输马车驾马数问题研究述论》(2008);兰翠(2009)的《论古代马的审美文化特质—以唐代咏画马为中心的考察》。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马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3.4马在军事上的作用 《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马:“马,怒也,武也”。这一点从汉语的成语 当中也可以看到,如:招兵买马、千军万马、金戈铁马、鞍前马后、汉马功劳等。这都说明马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3.5马与交通、商业 马因其速度快和体貌特征,人们将它作为交通工具。为人类付出了汗水,也成为了人们的好朋友。同时,马也为商业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菲的贡献。就拿我国的马帮茶马古道来说,马帮在茶马古道的形成和普洱茶营销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马背上形成的茶马古道文化和普洱茶文化在西南地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商业贸易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敏塔敏吉,2008)。 3.6文化艺术中的马文化 马不仅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它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马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关马的诗词歌赋、寓言故事、成语典故、绘画和雕塑中。李岩松(2005)的《“马”文化熟语论析》一文,从马与马具、马与战争、生产、马与人才等方面阐释马文化的谚语,揭示隐藏其后的深刘文化含义;许兴宝(2001)的《文化观照中的宋词马意象》一文阐释了宋词马意象的生成,并分析了宋词马意象与传统诗文中的马意象的差异;张淮水(2009)的《“扎马角”社火的造型意蕴》一文探讨了影响和支配“扎马角”造型活动的乡土文化观念和民间审美取向。 4.马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马文化。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着丰富的马文化。我国的马文化同其他国家的马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特色。然而有关中国马文化和其他国家马文化形成差异的原因探讨不深入。既然中国有着灿烂的马文化,那么它就应该得到广泛地开发和利用,造福世界人民。然而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5.结语 中国灿烂的文化中不能没有马文化,马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的马文化内容丰富。近年来,马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有关马文化体系化、系统化的研究不多见。未来马文化研究有以下趋势:1)人们对马文化的重视程度会有所增加;2)有关马的商业机构、协会会增加;3)马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得到广泛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大霖,王言彬.中国马文化细探[N].中国审计报,2002-02-01(005) [2]中国马会概况.https://www.doczj.com/doc/1a629630.html,/manager/society.asp?Ar ticleID=58,2010-58-24 [3]李冀.对先秦时期马文化的思考与探讨[J].大众文艺,2009(17)[4]安忠义.汉代的养马业及对马种的改良[J].农业考古,2006 [5]王立,纪芳.马意象与中国古代马与人恩怨的审美阐释[J].辽东学院学报,2004(6) [6]杨宝成.商代马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华夏考古,2002(4) [7]孙尧奎.两周时期独输马车驾马数问题研究述论[J].齐鲁学刊,2008(4) [8]兰翠.论古代马的审美文化特质—以唐代咏画马为中心的考察[J].文史哲,2009(6) [9]青措.藏族马文化初探[J].青海民族研究,2003(3) [10]李琳.海南古代马及马文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11]图·乌力吉.《蒙古人与马—蒙古族马文化大全》评介[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6) [12]董慧晶.新疆马文化旅游开发初探[D].新疆师范大学,2009 [13]杨松海.云南纸马文化的源流及其民俗寓意[J].文化遗产,2009(4) [14]敏塔敏吉.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文化[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15]内蒙古新闻,https://www.doczj.com/doc/1a629630.html,/index.php?doc-view-3 061.html,2010-5-20 [16]李岩松.“马”文化熟语论析[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7) [17]许兴宝.文化观照中的宋词马意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中国马文化研究现状分析 西安工业大学外语系水建锋黄换乃 [摘要]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马文化的研究现状。分别以“马”和“马文化”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检索,共收集到了 95篇相关文献和硕士论文。通过文献分析,并且对文献进行如下分类:中国马文化地域分布、中国古代马文化、马的军事用途、马的 交通与商业用途、马的艺术文化等。研究发现:我国有着辉煌、灿烂的马文化,马文化内涵丰富;马文化主要体现在除沿海地区以外的 边疆地区;在古代,马的军事地位突出;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着重要的商业作用;马丰富了人们的艺术文化生活。本文还探讨了中 国马文化研究中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中国马文化现状分析 作者简介:水建锋(1978.10-),男,陕西旬邑人,西安工业大学外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黄换乃(1964.12-),男,西安工业大学外语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与文化、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 博士·专家论坛 409 ——

国内外社区现状及比较分析

国内外社区现状及比较分析 社区的概念是1887年由法国的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的。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同情味的社会团体。人们加入这种团体不是有目的的选择,而是自然形成的结果。是以共同利益和共同目的,以及亲戚、邻里、朋友等血缘或地缘为纽带;是家庭、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福利、娱乐及社会保障等主体构成的一个整体。 结合我们国家历史和现实情况看,社区是与整个社会密切相连的、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在这样的社会群体里,人们具有共同的生活空间、共同的权利义务、共同的文化特质,利益相连、感情相依、守望相助、危困相抚。 一、国外社区现状及主要特点 社区发展(community development)在西方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英美等国,社区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社区工作已成为城市行政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社区主要形成了“自治模式”、“行政模式”和“混合模式”三种模式。 (一)“自治模式”。 “自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完全实行自主自治,与政府部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主要以间接的方式进行,其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去规范社区内不同集团、组织、家庭和个人的行为,协调社区内各种利益关系并为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和北欧国家的社区。 1.美国的社区。 美国的市是州政府的分治区,市政体制采用的是“议行合一”或“议行分设”的地方自治制度。美国的社区是政治 制度下一个最小的单位,它是一个高度民主自治的机构。社区自治组织不仅享有社区发展规划与目标、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决策权与管理权,还享有对政府的社区行政管理以及专业机构的社区服务管理的建议权、监督权。社区委员会(又称社区董事会)成员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任期,他们大都是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社区服务。社区公共卫生和公共环境等物业方面的管理,由社区委员会聘用的专业社区管理公司负责。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

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国内外库存管理现状分析

国内外库存管理现状分析 、概要 库存管理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数量的管理,过去认为仓库里的商品多,表明企业发达、兴隆。而现代管理学如MBA CEO1篇及EMBA等则认为零库存是最好的库存管理。库存多,占用资金多,利息负担加重。但是如果过分降低库存,贝U会出现断档。 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 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订货。 库存管理系统是生产、计划和控制的基础。本系统通过对仓库、货位等帐务管理及入/出库类型、入/出库单据的管理,及时反映各种物资的仓储、流向情况,为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提供依据。通过库存分析,为管理及决策人员提供库存资金占用情况、物资积压情况、短缺/超储情况、ABC分类情况等不同的统计分析信息.通过对批号的跟踪,实现专批专管,保证质量跟踪的贯通。. 目前在国内的库存管理模式多种多样,以下将会详细讨论一些国内外的库存管理模式。 、国内现状及分析: 现阶段部分国内的企业已经对各自的库存管理作出调整,有很多因此受益的案例。但大部分中国企业的库存周期长达51天,仅运输成本一项,占销售额的比例就高达20%-30% 从物流成本构成看,中国物流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的14%在美国,有些企业库存周期只有8 天,也就是说美国只有3.8%。对物流企业进行库存管理,其实就是降低其成本。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的一部分,不管是对库存进行管理还是要降低成本,都要在供应链的角度上来实行。由于我国物流业发展还处于起步到成熟的阶段,整体的物流规划能力的经验尚不足, 并且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许多物流管理还是以人工管理,直接导致了仓储和库存成本居高不下。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信息化的趋势来看,物流企业的库存管理也需趋向于信息化、网络化和高度集成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纷纷涌入中国,作为现代企业的物流管理的核心部分一一库存管理,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文化作为第三产业,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作为拥有上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国,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国家各领域的发展更有巨大的意义。这种“以点带面、以面推动整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未来的主流,如何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怎样突破困难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解决策略,保证文化产业朝着正确方向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现状;趋势分析 “2016年江苏文化产业领域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暨跨境项目合作洽谈会”近日在意大利罗马开幕。参加此次洽谈会的意大利文化领域高端人才纷纷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突破,第三产业取得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但中国的文化产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与欧美等大国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文化创新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发展文化产业实际就是不断创新。中国作为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发展好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促进政治经济发展,还可以提升普通民众的思想境界,丰富

业余生活。 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结构系统不够完善,产量和质量相对较低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其问题也日益体现。中国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模式没有突破传统,结构系统不完善,缺失一些相应的法律条文和管理机构,不仅结构不完善,还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1]。一些落后的理念在文化创造过程、生产过程、宣传过程等处处体现,导致中国文化产品产量低,其中高质量的产品更是少之又少,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文化产业发展技术和人才缺失,依靠国外 对于高科技的文化产业技术,制作和后续操作等阶段,中国这方面在技术上和人才上都相对缺失。比如一些影视作品场景合成、特技制作,还有一些道具和拍摄手段,国内也有这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但相对落后,人员也不专业,制作效果不尽人意,还是要花大价钱聘请国外团队。还有中国的一些综艺节目,制作团队全部使用外国人,给文化创新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三)文化产品“吃旧”现象严重,浪费资源,且创新度不高 文化产业发展成果是全民共享的,无论是国外的创造还是国内的成果,但近些年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到处出现“抄袭”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怎么写

你好,同学,你的中国家电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方面开题报告老师让你往 哪个方向写? 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通过顺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 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 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 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 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 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 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 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 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 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