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管理体系及制度

技术管理体系及制度

技术管理体系及制度
技术管理体系及制度

一、编制依据

1国家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1:2000、

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200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01

2企业标准

济四建字(2010)第 69 号文

3质量方针:保持技术领先,建设满意工程,强化过程控制,追求更高目标。

二、项目技术管理体系

1、公司设科技处,公司的技术管理,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总工程师负责全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其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是公司科技处。

2、项目部技术管理体系

项目技术管理体系图

三、技术管理职责

A、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技术管理职责:

1、主持本项目部的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负责贯彻执行各项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

2、制定审定本单位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3、负责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审查和会审图纸。

4、主持编制及审核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单项措施,组织本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的优化工作,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并负责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措施上报公司科技处审批。

5、组织审批技术交底,同时检查督促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

6、负责组织将分包人的技术管理纳入本项目技术管理体系中,对其施工方案的制定、技术交底、施工试验、材料试验、分项工程预检和竣工验收等进行系统的过程控制管理。

7、指导、督促本单位的质量、试验、资料、计量等有关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工作。

8、参加重要工程、工序的质量检查验收,组织检查各项技术资料的签证、收集、整理和归档及工程项目竣工资料的编制。审查报送监理工程师的全部技术文件资料。

9、参加工程技术验收和处理工程技术、质量问题等工作。

10、组织施工项目的新技术推广应用,组织收集、整理科技信息资料。

B、单位工程技术员技术管理职责:

1负责本工程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认真学习掌握并执行工程施工所需的各项技术规程、规范;遵守执行公司及项目的有关质量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及技术管理制度。

2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对控制工期、效益的关键项目及施工难度大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在施工前要向作业队班组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详细讲解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法。

3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积极参与和开展科技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4依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制定单项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配合工程测量并承接测量点线,严格按确定的测量点线要求组织作业队(班组)施工。

5及时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参加所承担工程项目和部位的工程预检和竣工验收工作,完成本工程项目和部位竣工资料的编制工作。

C. 质量员岗位职责

1.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贯彻项目质量目标,对项目质量负责。学习、熟悉施工

埠范和标准,勤检查、严执行,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质量问题。

2.督促施工作业队,认真坚持工程质量的自检、互检制度,消除隐患,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有权制止违反设计、规范标准和工艺要求的作业。

3.参与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工程检验、材料送样试验、不合格品(项)的原因分析、纠正措施的制订、检查作业队质量预防性措施的落实、分部、分项预检、隐患工程验收、工程、工程特殊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对检验确认情况负责。

4.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原始记录和整理,对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5.配合公司及质签部门的现场工程检查、记录存档,督促作业队按纠正措施执行、实施。

D、资料员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标准。

2、所有技术资料必须及时、准确、真实、齐全。

3、做好项目技术资料的归档整理,装订成册,并及时向公司移交。

E、试验计量员

1、对现场使用的原材料、构件等按规定进行进场检验,试验控制。

2、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并向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

业质量检查员报告质量试验、检测情况。

3、建立现场计量、测量装置台帐,保持仪器的有效性。

四、技术管理制度

A.技术管理基础工作

1. 技术资料签字制度:

技术资料(含原始记录)方案需上报、应留存备查、进入技术档案范围的均应有编号,制表人、计算人、复核人、技术负责人(审核或批准人)签字(盖章),并标注日期。

2. 技术复核及验算制度:

2.1外业测量及重要的有计算、设计、编纂工作的技术资料,应由第二人复核或验算,以确保数据及资料的准确无误;整理后的文件资料还应进行仔细校对,避免文字错误产生。测量记录因现场作业条件所限,应在返回室内后核对记录,避免错误产生。

2.2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1)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工程定位轴线(网)桩的坐标位置,测量定位的标准轴线(网)桩位置及其间距,水准点、轴线、标高等。

2)地基与基础工程、设备基础:基坑(槽)底的土质;基础中心线的位置;基础底标高、基础各部尺寸。

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的位置、标高及各分部尺寸、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标高、型号和牢固程度;现浇混凝土的配合比、组成材料的质量状况、钢筋直径、数量、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预埋构件安装位置及标高、接头情况、构件强度等。

4)砌体工程:墙身中心线、皮数杆、砂浆配合比等。

5)防水工程:防水材料的配合比,材料的质量等。

6)钢筋混凝土柱、屋架、吊车梁以及特殊结构的形状、尺寸等。

7)管道工程:各种管道的标高及其坡度;化粪池、检查井底标高及各部尺寸。

8)电气工程:变、配电位置;高低压进出口方向;电缆沟的位置和方向;送电方向。

9)工业设备、仪器仪表的完好程度、数量及规格,以及根据工程需要指定的复核项目。

10)各类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材料计划、预拌混凝土委托单、工程结算书等均应进行技术复核。

2.3技术复核记录由经办复核工程内容的技术员负责填写,并经质检人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复查意见并签字。

2.4技术复核记录必须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办理。

2.5技术复核记录由所经办技术员负责交项目资料员,资料员收到后造册登记后归档。

3.技术资料保管制度:

设计文件、标准图、技术规范、技术文件及资料、科技书籍及杂志应由专人负责,完善保管、借阅登记制度。重要的文件资料不得由个人保管。需保密的工程资料、图纸、文件等的借阅必须得到相关主管领导的同意,并按时归还。

4.技术工作交接制度:

凡工程技术人员调动岗位,应由技术负责人主持(技术负责人调动由上级或同级其它领导主持),将被调动人所掌握的工程资料、未完工作,重要的设备仪器应向接替工程技术人员作书面交接,完善交接手续,确保工作的连续性,资料和设备的完好、完整。

5.技术工作台帐及统计资料管理制度:

技术部门应建立健全各种技术工作台帐及统计资料,主要有:设计文件登记台帐、测量、试验设备状态及检定台帐、技术会议(交流)纪要台帐、技术交底台帐、隐蔽工程检查台帐、检测试验台帐、规范标准、图集台帐、技术文件收发台帐等。

6.工程记录及保存制度

设立单位工程施工日志,随时记录(采用不易褪色墨水记录),字迹应正规,不潦草不乱涂,具体要求见《施工日志制度》。

检验批、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工程试验检测记录、其它各种测试、观测记录均应正规化、表格化,填写完善,文字清晰、签章完备。各种会议纪要,设计变

更记录要专人负责,收集保管完善。

7.施工技术管理文件真实、客观,质量符合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B、图纸审查制度

1、图纸自审制度

1.1图纸自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

1.2接到图纸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安排或组织技术部门有关人员进行自审,并提出各专业自审记录。

1.3及时召集有关人员,组织内部会审,针对各专业自审发现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讨论,弄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的特点及要求。

1.4图纸自审的主要内容:

1.4.1各专业施工图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

1.4.2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总说明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三者有无矛盾。

1.4.3平面图所标注坐标、绝对标高与总图是否相符。

1.4.4图面上的尺寸、标高、预留孔及预埋件的位置以及构件平、立面配筋与剖面有无错误。

1.4.5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与设备基础、水、电、暖、卫、通等专业施工图的轴线、位置(坐标)、标高及交叉点是否矛盾。平面图、大样图之间有无矛盾。

1.4.6图纸上构配件的编号、规格型号及数量与构配件一览表是否相符。

1.5图纸经自审后,应将发现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做好记录,待图纸会审时提交讨论解决。

2、图纸会审制度

2.1图纸会审目的

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等,尽最大可能解决在工程开工之前。

2.2会审参加人员

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预算员、质检员、安全员。

2.3会审时间

一般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特殊情况也可边开工边组织会审(如图纸不能及时供应时)。

2.4会审组织

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督促业主尽快组织会审。

2.5会审内容

2.5.1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

2.5.2审查施工图的基础工程设计与地基处理有无问题,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

2.5.3审查建设项目坐标、标高与总平面图中标注是否一致,与相关建设项目之间的几何尺寸关系以及轴线关系和方向等有无矛盾和差错。

2.5.4审查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和清楚明确,核对建筑、结构、上下水、暖卫、通风、电气、设备安装等图纸是否相符,相互间的关系尺寸、标高是否一致。

2.5.5审查建筑平、立、剖面图之间关系是否矛盾或标注是否遗漏,建筑图本身平面尺寸是否有差错,各种标高是否符合要求,与结构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

2.5.6审查建设项目与地下构筑物、管线等之间有无矛盾。

2.5.7审查结构图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中是否有钢筋明细表,若无钢筋明细表,钢筋砼关于钢筋构造方面的要求在图中是否说明清楚,如钢筋锚固长度与抗震要求长度等。

2.5.8审查施工图中有哪些施工特别困难的部位,采用哪些特殊材料、构件与配件,货源如何组织。

2.5.9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可能性和应采用的必要措施进行商讨。

2.5.10设计中的新技术、新结构限于施工条件和施工机械设备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等因素,要求设计单位予以改变部分设计的,审查时必须提出,共同研讨,求得圆满的解决方案。

2.6会审程序

2.6.1会审由建设单位召集进行。并由建设单位分别通知设计、监理、分包协作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分包的由施工单位通知)参加。

2.6.2会审分"专业会审"和"综合会审",解决专业自身和专业与专业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及施工配合问题。无论"专业"或"综合"会审,在会审之前,应先由设计单位交底,交待设计意图、重要及关键部位,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作法、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而后再由各单位提出问题。

2.6.3会审时,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提出自审时的统一意见]并作记录。会审后整理好图纸会审记录,由各参加会审单位盖章后生效。

2.6.4根据实际情况,图纸也可分阶段会审,如地下室工程、主体工程、装修工程、水电暖等:当图纸问题较多较大时,施工中间可重新会审,以解决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

2.7会审记录内容

2.7.1工程项目名称(分阶段会审时要标明分项工程阶段)。

2.7.2参加会审的单位(要全称)及其人员名字(禁止用职称代替)。

2.7.3会审地点(地点要具体),会审时间(年、月、日)。

2.7.4会审记录内容:

1)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设计图纸提出的存在矛盾、问题、由设计予以答复修改的。(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要附图说明)

2)施工单位为便于施工,施工安全或建筑材料等问题要求设计单位修改部分设计的会商结果与解决方法。(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

3)会审中尚未得到解决或需要进一步商讨的问题。

4)列出参加会审单位名称,并盖章后生效。

2.8会审记录的发送

2.8.1盖章生效的图纸会审记录由业内技术人员移交给项目资料员,由资料员发送。

2.8.2会审记录发送单位

1)建设单位(业主)

2)设计单位

3)监理单位

4)项目部:技术、质安、经营预算、工程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有关队(班组)、预算员,资料员自存三份作交工资料用。

C、施工组织设计制度

A 土建部分

1.所有工程均需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应符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的要求。

2.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按工程对象分为三类,即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公司技术部(科技处)负责此项管理工作,各项目部、安装公司、相关二级单位的经理、技术负责人具体领导实施。

4.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编写内容要求文字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说明问题、目的明确,具有针对性、适用性,不得引用国家废止的文件和标准,不得使用国家、省、市明令淘汰和禁止的材料和施工工艺。

4.1编制原则及依据:

4.2 工程概况:

4.3施工部署:

4.4施工准备:

4.5 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4.5.1各阶段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4.5.2大型机械设备的选择;结合工期及各施工阶段的施工任务、现场场地条件等因素,来选择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4.5.3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及关键施工工艺:

4.5.3.2土方工程:

4.5.3.3地下防水工程:

4.5.3.4现场垂直、水平运输:计算运输量,选择机械设备布置最佳位置,脚手架的搭设方法、计算设计,安全防护设计等。

4.5.3.5钢筋砼工程

4.5.3.6构件吊装工程

4.5.3.7砌体工程。

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时,应制定预防砌体开裂的专项技术措施。

4.5.3.8装修工程

4.5.3.9屋面工程:

4.5.3.10节能工程:

4.5.3.11特殊项目如高耸、大跨度项目、重型构件,预应力、钢结构等分项工程、深基坑支护,地基处理等要单独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4.5.3.12设备预留、预埋较复杂的部位,应绘制预留、预埋图,避免在楼板和墙身上剔槽、凿眼、打洞,减少修补工作,使土建与安装密切配合。

4.5.4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宜包括下列内容:

1) 施工准备;2) 材料构件;3) 机具设备;4) 工艺流程;5) 操作要点;6) 检验检测;7) 质量控制;8) 安全环保;9) 成品保护。

4.6季节施工措施:

4.7主要施工管理计划措施:

4.7.1技术措施

4.7.2质量管理计划及保证措施:

4.7.3安全施工管理计划及保证措施:要结合工程特点,按《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计划管理程序》,对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并按运行控制程序或管理方案进行控制管理,每个单位工程都要单独编写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报安全处。详细要求按照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有关程序文件执行。

4.7.4进度管理计划及保证措施: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应按照项目施工的技术规律和合理的施工顺序,保证各工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顺利衔接,进度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4.7.5消防保护措施:消防管理上,建立消防保证体系和消防管理责任制,明确消火栓系统、灭火器的布置。保卫工作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对门卫、现场巡视采取相应的措施。

4.7.6成品保护措施:首先明确哪些部位需要成品保护,其次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然后才是加强管理,制定奖罚办法。

4.7.7成本管理计划措施:以项目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为依据编制,采取技术引进、科学管理,建立程序制度等措施。

4.8绿色施工措施:

4.8.1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

4.8.2环保与文明施工保证措施:要结合工程特点,按《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按运行控制程序或管理方案进行控制管理,具体执行ISO14001有关程序文件。

4.9“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技术及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名称、简介,应用的部位、范围,注意事项及采取的措施。

5.施工方案的内容:

5.1编制依据:

5.2 工程概况:

5.3 施工安排:

5.4 施工进度计划:

5.5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5.6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5.7施工管理措施:

5.7.1质量保证措施。

5.7.2 工期、进度保证措施。

5.7.3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7.4绿色施工措施。

5.7.5成本控制措施。

B 安装部分

1 编制规定:

所有建筑安装工程均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 编制工作的管理

公司技术部(科技处)负责此项工作的管理,安装公司或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

3.编制依据

3.1上级主管单位有关文件,以及有关部门批准的基本建设文件,建设地点所在地区主管部门批准、工程合同、协议等。

3.2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工程设计概算、图纸会审记录。

3.3定额文件:预算定额、工程工期、劳动定额。

3.4国家现行设计、施工规范、规定、地区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管理制度等。

3.5土建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4.编制与审批

5.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5.1 工程概况

明确工程地质、结构形式、工作性质、开竣工日期、安装所涉及的专业、工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等。

5.2 施工部署:

施工组织情况、总包与分包单位的配合关系、管理层的设置、人员及分工、工期控制等。

5.3 主要工艺流程、安装主要设计的专业、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等。

5.4 施工技术方案:

5.4.1根据主要专业的施工程序,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安排从施工前倒竣工后全过程的施工工序。

5.4.2 编制施工控制要点:

5.4.2.1 根据工程特点和关键施工部位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安装与土建、装修在工艺、工序上的配合事项.。

5.4.2.2 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的施工程序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重大安装项目及新设备的组装、调试(包括试压、试气、洁净、温度、通电、调试、试车、及通电满负荷试验)等技术要求。

5.4.2.3 图纸审查中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5.4.2.4 冬、雨期施工及其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5.4.2.5特殊工序、特殊过程的识别及其解决方案。

5.4.2.6 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

5.4.3 工程质量要求:

首先应明确工程质量目标制定分部、分项质量目标及控制方法。消除质量通病措施,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编制土建安装与装修配合保证质量措施。制定质量奖惩办法。

5.4.4 施工安全措施:

5.5进度计划:

5.5.1编制依据:

5.5.1.1已经确定的施工技术方案;

5.5.1.2施工组织总设计对该单位工程的工期要求;

5.5.1.3现场的施工条件(包括设备、材料、劳力、机具条件及现场的准备情况等);

5.5.1.4有关工程预算既定额;

5.5.2 编制原则:

5.5.2.1 必须与土建施工方案相吻合,协调安装个工序的衔接关系,按顺序进行均衡施工。

5.5.2.2 首先按工程程序安排工期较长、技术难度大、占用动力多的主要工序。5.5.2.3 先安排易受季节条件影响的工序,尽量使其避开季节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5.5.3 编制方法:

通常可采用网络图法、流水作业法、坐标曲线指示施工进度图表等。

D、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是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根据中央、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对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待。使参与施工的人员对工程从设计情况,建筑、结构特点、技术质量要求至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避免发生技术指导错误和操作错误,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并按合理的工序、工艺流程进行作业。

1.技术交底的内容:

1.1 图纸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建筑及结构的主要特点,主要部位的做法及要求,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便掌握设计关键,做到按图施工。

1.2 图纸会审交底(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是对设计图纸的补充、修改及完善,要将图纸会审的内容及时间向施工人员交待清楚,避免施工中遗漏或出现差错。图纸会审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参加。

1.3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交底:经过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在实施前,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全体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全部内容进行交底,以便施工人员掌握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进度要求、工序穿插、工种配合、施工方法、主要机械设备及各项管理措施。交底应记录并归档保存,表明时间、地点、交底人签字。

1.4 设计变更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要将设计变更原因、部位、内容向项目施工管理人员交待清楚,以免施工中遗漏或出现差错。

1.5 分项工程交底:主要包括工程项目、部位、作业内容、完成时间、施工工艺、规范、规程、规定、标准要求,材料使用、质量标准及技术安全措施,工序间交

接、穿插配合等。施工工艺要详细,对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和关键部位以及特殊要求,要着重交待,以便施工人员把握重点。

1.6 季节施工交底:要根据规范规定的季节施工措施和公司的季节施工措施,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本工程的季节施工措施,并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待,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

2.技术交底的程序:

技术交底是项目技术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分级分段进行交底,交底必须采用文字交底、口头交底(口头交底必须有记录)外,必要时还可采用图纸、表格、样板、示范操作等形式进行。

项目技术交底分三级:

2.1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交底(必要时扩大到班组长)设计变更、图纸会审交底,并做好记录;

2.2专业工长(技术员)向班组进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对班(组)技术交底,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必须向班(组)长(必要时全体人员)和有关人员反复细致地进行。

2.3班(组)长向工人技术交底:班(组)长应结合承担的具体任务向班(组)成员交待清楚施工任务、关键部位、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项。

3. 技术交底的要求:

3.1技术交底必须在工程施工前进行,作为整个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3.2交底人进行交底后,填写《技术交底书》,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签字后,分别存档。

3.3 班组长在分项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随时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可采用图文及班会等形式,做好记录并存档。

4.技术交底记录的归档:实行谁负责交底,谁就负责填写交底记录并负责将记录移交给项目资料员存档,并建立技术交底台帐。

E、施工日志制度

主要记录以下内容:

1.日期、当日的气候、施工动态和技术质量问题及与工程有关的其它内容。

2.原材料进场验收及检验情况;钢材、水泥、预拌混凝土、砂石、外加剂、砖、砌块等进场数量、使用部位、型号、规格、强度等级及生产厂家、进厂验收情况,抽样检验数量及试验单位、试验结果。

3.砂、石、水泥、外加剂、水等计量情况。

4.施工试验情况:砂浆、混凝土、试件、留置数量、代表方量、部位、试验结果、焊缝等检测情况。

5.工程质量检查情况记录:

1)实体质量指过程质量检查情况及隐蔽验收检查情况,应注明部位、数量、项目内容、限期整改情况,包括参加单位、人员。

2)原材料、施工试验不合格的处理。

3)土方回填质量。

4)地基处理质量。

6. 基础、楼层放线抄测记录。

7. 技术交底情况。

8. 砼结构、试块、水泥地面养护情况。

9. 工程设计变更情况。

10.现场安全检查情况: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吊车、施工电梯、卷扬机、井架、电闸、水门、施工机械设备等检查情况记录。

11. 工程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12.其它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情况。

13.现场施工设备进场、出场情况及设备运行、维护、维修情况。

14.会议记录。

15.劳动力安排情况

16.试块送压记录情况及试压报告是否带回。

17.丢失材料设备及水泥遭雨淋损失记录。

18.其它。

F、施工记录制度

1.职责:施工记录应由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该项工作。

2.施工记录应做到办理及时,时间准确、手续齐全。

3.内容:

3.1 地基钎探:应有钎探记录、绘制探点布置图、应有钎探结论及建设(监理)单位签字盖章,地基需做处理时,应将处理部位尺寸、标高等情况记入钎探平面图中,并有复验记录。

3.2 桩基施工记录:应按规定做试桩和桩的施工记录、试验记录、绘制桩位竣工图和补桩平面图。

3.3 结构安装:预制砼楼板(屋面板)的安装记录,砼构件、钢构件、木构件等均应有吊装记录,应有构件型号、部位、搁置与搭接长度、接头处理、固定方法、标高等。

3.4 现场预应力记录:应有张拉记录、施加预应力记录和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的灌浆记录。

3.5 沉降观测:凡设计要求做观测的项目,应有沉降观测记录,并有观测点的平面布置图与沉降曲线。

3.6 施工测温记录:砼冬期测温记录,应包括测温时间、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机温度、入模温度和各测孔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并附测温点、部位、深度布置图。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应包括测温时间、大气温度,入模温度和各测孔温度,内外温差记录、有无裂缝、裂缝宽度并附测温点、部位、深度布置图。

3.7 施工定位测量、放线记录:工程定位放线记录、定位测量记录、验线记录及楼层平面放线、标高抄测、记录。

3.8 通风道、垃圾道畅通记录:应全部检查,并做好记录。

3.9 质量事故处理记录:应有质量事故报告,处理方案和实施记录。

3.10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主要抽查记录。

3.11按照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技术规程及《山东省工程建设标

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要求应该记录的其他内容。

G、技术核定制度

1.定位放线核定制度

1.1 工程放线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放线人员学习施工图,了解坐标和标高,工程与城市设施、原有建筑物的关系、建筑平面尺寸等,确定定位放线的步骤和方法。

1.2 放线完毕后,由专职质检员验线,验线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复核内容包括:

1.2.1 工程坐标位置与相邻工程关系是否符合设计。

1.2.2 工程标高与设计上指定的水准点高差是否相符。

1.2.3 核对轴线及工程各部位尺寸是否正确。

1.2.4 龙门板、桩设置位置是否正确牢固,标线是否清晰无误。

1.3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复核验线,如要求须经规划部门验线的

工程还应由建设单位邀请规划单位参加,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代表均应参加验线工作。

1.4 验线完毕后,由放线人员填写定位放线记录,并办理签证手续。

2.钎探、地基(坑)验槽制度

地基验槽主要验收基坑位置、放坡、平面尺寸、断面尺寸、持力层检查、基底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基坑土质及地下水位、地基钎探结论,有桩支护或桩基的工程还应进行桩的检查。经检查合格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技术员)填写基坑(槽)验收记录,整理地基钎探记录、平面布置图及地基处理记录等。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均应参加,共同验收签认,并办理签证手续。地基需处理时,应由勘察、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3.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3.1 凡是被后道工序所覆盖而无法或难以检查验收的分项分部工程如钢筋砼

构件内的钢筋、钢丝、受力型钢、埋件、焊接件、锚具、基础或埋设在基础中的垫层、砌砖、砌石、防水层、安装工程中的各种管道和电线等均为隐蔽工程。

主要隐检项目及内容如下:

3.1.1地基基础工程与主体结构工程隐检

3.1.1.1土方工程:基槽、房心回填前检查基底清理、基底标高情况等。

3.1.1.2支护工程:检查锚杆、土钉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插入长度、

深度、垂直度,钢筋笼规格、位置、槽底清理、沉渣厚度等。

3.1.1.3桩基工程:检查钢筋笼规格、尺寸、沉渣厚度、清孔情况等。

3.1.1.4地下防水工程:检查混凝土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套管、埋

设件等设置的形式和构造。人防出口止水做法。防水层基层、防水材料规格、厚度、铺设方式、阴阳角处理、搭接密封处理等。

3.1.1.5预应力工程:检查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形状、端部预埋垫

板;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切断方法、竖向位置偏差、固定、护套的完整性;锚具、夹具、连接点组装等。

3.1.1.6钢结构工程:检查地脚螺栓规格、位置、埋设方法、紧固等。

3.1.1.7外墙保温构造节点做法。

3.1.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隐检:

3.1.2.1地面工程:检查各基层(垫层、找平层、隔离层、防水层、填充层、地龙骨)材料品种、规格、铺设厚度、方式、坡度、标高、表面情况、密封处理、粘结情况等。

3.1.2.2抹灰工程:具有加强措施的抹灰应检查其加强构造的材料规格、铺设、固定、搭接等。

3.1.2.3门窗工程:检查预埋件和锚固件、螺栓等的规格、数量、位置、间距、埋设方式、与框的连接方式、防腐处理、缝隙的嵌填、密封材料的粘结等。

3.1.2.4吊顶工程:检查吊顶龙骨及吊件材质、规格、间距、连接方式、固定方法、表面防火、防腐处理、处理情况、接缝和边缝情况、填充和吸声材料的品种、规格、铺设、固定情况等。

3.1.2.5轻质隔墙情况:检查预埋件、连接件、拉结筋的规格、位置、数量、连接方式、与周边墙体及顶棚的连接,龙骨连接、间距、防火、防腐处理、填充材料设置等。

3.1.2.6饰面板(砖)工程:检查预埋件、后置埋件、连接件规格、数量、位置、连接方式、防腐处理等。有防水构造的部位应检查找平层、防水层的构造做法,同地面工程检查。

3.1.2.7幕墙工程:检查构件之间以及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的安装及防腐处理;幕墙四周、幕墙与主体结构之间间隙节点的处理、封口的安装;幕墙伸缩

缝、沉降缝、防震缝及墙面转角节点的安装;幕墙防雷接地节点的安装等。

3.1.3建筑屋面工程隐检:

检查基层、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隔离材料的品种、规格、厚度、铺贴方式、搭接宽度、接缝处理、粘结情况;附加层、天沟、檐沟、泛水和变形缝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细部做法,隔离层设置、密封处理部位等。

3.2 隐蔽工程都必须在隐蔽前经过详细的检查验收,通过自检及评定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工长、质检员、班组长、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代表共同进行,对复杂的基础和结构主要部位的隐蔽验收,应邀请设计人员参加。

3.3 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技术员)填写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也可分次或分段先做好原始检查记录,办理临时签证手续,待单项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全部完成后,立即整理和填写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办理签证手续,不得拖延。

3.4 经检查,需修正返工的隐蔽工程,必须等修正或返工后经原参加检查人员进行复查合格后,再填写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办理签证手续方准隐蔽。

3.5 隐蔽工程记录的填写应严格按技术资料的要求,做到清楚、准确、完整、如实反映工程的真实状况。

4.其它需进行技术核定的内容,参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复查和核定。

H、冬期施工管理制度

冬期施工是保证工程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冬期施工措施,从具体条件出发,正确地选择施工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凡我公司范围内需要在冬期进行施工的工程,均执行本制度。

1.组织措施及准备工作

1.1 冬期施工的组织领导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总公司由生产经理、总工组织,生产部、技术部、后勤部的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进行各项冬施准备和检查工作,各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落实冬期施工的各项措施。

1.2 进入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各项目部组织专人编制冬期施工方案,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编制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不延长工期。

冬期施工方案的内容: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现场布置;设备材料、能源、工具的供应计划;安全防火措施;测温制度等。施工方案确定后,要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项目部的冬施方案要上报总公司技术部(科技处)。

1.3 总公司由中心试验室培训冬期施工人员,重点对掺加外加剂人员、试验及测温保温人员等进行培训。

1.4 气象预报工作:各项目部及有关二级单位设专人负责天气预报工作,各工地建立室外气温和工程测量制度,做好记录,纳入技术资料归档。

1.5 总公司定期进行冬期施工准备工作大检查,检查现场准备情况,材料储备、

保暖设施、用品配备齐全程度、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等。工地提前做好冬施方案。

1.6 施工准备,各项目部材料负责人将各种机具、防冻保温材料送到冬施工地,现场搭设砼搅拌保温棚、砂浆机棚、热水炉灶,施工及生活用水管道要做好保温防冻处理,竣工工程需采取可靠的防风、防冻、采暖、保温措施。

1.7 做好冬期施工砼、砂浆及掺加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配合比。

2.冬期施工各分项施工措施

根据各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应分别制订出土方工程、砌体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钢结构工程等分项工程的冬期施工方法,从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并随时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情况,以保证冬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对跨年度施工的在建工程及停缓建工程,也应根据现场环境、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越冬工程的维护措施并加以实施,保证工程安全越冬。

I、暑雨期施工管理制度

为了雨期顺利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杜绝伤亡事故,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在降水方面、防坍塌方面、防洪排涝防雷电方面采取可靠措施,特制定本制度。

1.组织领导:

1.1 总公司生产经理、总工、二级单位、项目部经理、技术负责人直接领导组织生产职能部门贯彻实施。

1.2 各项目部根据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措施,并逐级交底,贯彻到班组及建筑队,各项目部制定的雨期施工措施要报到公司技术部(科技处)。

1.3 总公司组织有关业务管理部门进行暑雨期施工大检查,检查公司在建工程的署雨期措施的编制及落实情况。

1.4各、项目部及有关二级单位设专人负责天气预报工作,对暴风雨和高温预报及时报告领导,通知各工地采取应急防范措施。

2.施工布置原则:

2.1 根据雨期施工特点分别轻重缓急,对不适于雨季施工的工程可以拖后或移前,同时对雨期施工的工程还要考虑到既不影响工程顺利进行又不过多增加雨期施工的费用,以避加大工程成本。

2.2在施工布置上要根据晴、雨、内、外相结合的原则。晴天多搞室外,雨天多搞室内,采取集中劳动,尽可能分段、分栋、分部位突击施工的办法。例如将基础工程加快进度,突击抢出地面,避免倒灌和坍方,对已完结构的工程突击将屋面防水层做完,将水落管安装上或采取至少先铺一层防水层的做法,对停工的工程要停到合适的部位等。

2.3 要将雨施准备工作纳入生产计划,考虑一定的劳动力、安排一定的作业时间,搞好雨施期间工程材料和雨施材料的储备。

3.施工准备工作

3.1 现场道路与排水

应结合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统一安排,先做好道路作为施工中运输干线,重点工程要做硬化地面。

3.2 材料、机具准备

各项目部根据雨期施工措施和材料计划,抓紧备好防洪、抢险、排水的机具设备,雨施材料。

3.3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储存

3.4 雨期防护:

①对各种机械、电器要做好严格的防水、防潮措施。

②塔吊塔基、路基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浸泡。

③对临建工程要全面检查,及时修理。

4.各分项工程雨期施工措施

4.1 基础工程:为避免倒灌和坍方在降水、支护、防雨水外围护等方面作出行之有效的措施。雨期进行回填及灰土施工时,要做到四随(筛、拌、运、打)。

4.2 主体结构工程:在土地上支模板脚手架,做好排水、防泡处理,砼施工用的砂、石子、粉煤灰,雨后要测定含水量,及时调整配比。砼施工浇筑应避免带雨施工,如必须连续施工时,应有可靠防雨措施。未终凝的砼必须用塑料布覆盖防止被雨水冲刷。

4.3 屋面工程:屋面防水层应尽量在雨季前施工,并同时安装水落管,保温层的含水率要符合规范。

4.4 装饰工程:雨期进行室内装修,必须将屋面防水层做好,至少先铺一层。细木装修应在屋面防水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工作面要灵活安排,晴雨天室内外穿插施工。对已施工的外墙面,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

J、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真实客观地反映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技术质量记录的见证文件。因此必须数据准确、真实,填写规范、清晰,办理及时、手续完备、签章齐全。

1 职责

1.1技术资料工作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管理,由安装总公司施工的安装各分部工程及消防工程技术资料,由安装总公司技术负责人负责管理。资料由各专业相应岗位人员编写、办理有关手续,手续完备后,提供给项目部、安装公司资料员,由资料员收集、整理、归档、保存。

1.2 工程技术资料员、质量检查员必须持证上岗,在资料规定部位必须加盖有济南市建委核发的资料员和质量检查员的印鉴。

1.3 凡属消防范围的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施工技术资料必须由项目部或安装总公司汇总向相关专业主管部门呈报。

2 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方面必须注意的事项:

2.1 由于安装工程依照监督部门归口管辖进行专业安装工程的划分,其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填写、认可、整理、上报及资料表格的的使用等,除执行有关专业监督部门的规定外,还应参照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与填写》和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或设计要求等,进行收集、填写、整理。

2.2 建筑安装工程按检查、监督、管辖的范围不同划分如下:

2.2.1 建筑安装工程,应该接受当地建筑质量监督站的监督。

2.2.2 消防安装工程,一般接受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2.2.3 锅炉安装工程、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安装工程受当地技术监督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加强监督机构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2.2.4 电梯起重机械受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督机构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2.2.5 燃气管道安装应受当地燃气管理部门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2.3 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和填写:

2.3.1 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与填写,其内容及要求等,必须符合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与填写》和济南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颁发的《水、电安装工程竣工资料整理统一要求》的规定。

2.3.2 各项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填写、报送、应及时、齐全、真实、准确、字迹清晰,必须与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形象进度同步,不得出现施工技术资料滞后于工程施工管理、工程施工形象进度出现脱节现象。

4 竣工工程技术资料的编制应按照《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K、试验、计量管理工作制度

1、项目部按现行国家规范、有关技术标准及公司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出工程试(检)验计划;项目部各职能人员分工明确。

2、试验室应具备相应国家资质等级,送检范围符合法定受理要求。现场同时接受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做好旁站见证工作。

3、配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及时完成工程各项试(检)验工作。

4、原材料进场,核查进货单及相关的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等质量资料;试件的取样、数量、复试性能必须满足要求,合格后方可进入工程使用。

5、施工试(检)验记录,要求检测项目齐全,各责任主体签字盖章完整,能真实反映工程质量情况。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处理,不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6、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的检查项目齐全,并经监理单位抽查确认。

7、及时收集工程试(检)验的报告单。

8、统计分析现场施工的混凝土、砂浆及原材料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L、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项目部、二级单位技术部门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配备技术标准、规范,对其购置、发放、借阅实施有序管理。应建立现行技术标准规范台帐及收发记录,并定期对标准规范有效版本的收集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其版本的有效性负责。

M、技术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为及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减少或避免损失,各单位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规范、标准精心组织施工,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分析引发原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技术问题、事故的发生。

对已发生的技术质量问题、事故,应立即按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本制度的规定的程序上报、处理。

技术质量问题处理程序

制度体系梳理及优化工作方法

制度体系梳理及优化工作方法 企业制度体系通常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制度未实现归口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其二,制度未建立统一的框架,层次不清,界面不明。由此,政出多门,制度之间难免冲突,与业务实际不符,或难以对业务开展提供指引。 明确制度归口管理部门之后,制度体系梳理及优化可从以下五个步骤展开: 1.制度资料收集与分析。 制度体系优化之初,需要对企业现行制度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收集现行制度资料,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标准、程序文件、补充性管理规定、管理办法、作业细则、红头文件、通知等文件,提炼制度主体所界定管理、业务活动,备注制度与业务实际的适用性。 2.制度体系框架设计。 制度是企业战略目标、盈利模式落地的载体之一,通过制度授权,使流程效率得以发挥。因此,制度体系框架设计首先需要根据组织、部门职能或流程分解,形成制度框架的横向分类;其次,根据制度对具体工作的作用,形成制度框架的纵向分级。 例如,关于制度的横向分类,从企业领导决策管理、战略管理、顾客与市场管理、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绩效管理等六大管理系统出发,项目组划分了决策管理、组织治理、战略管理、顾客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科技管理、相关方关系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绩效管理、知识管理等20个制度模

块。 关于制度的纵向分级,项目组确定了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三个层级,并根据制度规范管理事项的包含关系界定制度层级,明确了该制度在体系中的坐标,解决了仅仅以制度名称划分制度层级,以及所谓制度、规定、办法、细则等概念问题。 3.制度优化方案确定。 根据制度体系优化建立统一制度的目标,制度优化从制度结构、制度内容、格式规范、制度管理等方面展开。 制度结构方面,在前期制度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制度纳入制度体系框架中,判断各制度模块下框架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独立,确定制度新增、结构调整、制度废止等方案。 制度内容方面,从现行制度与业务实际的适用性以及优化空间大小、制度执行主体以及权责是否明确,确定制度内容修订方案。 格式规范方面,需要通过标准格式界定制度的关键要素,因此不同性质、各层级制度要素和表述规范都将明确界定。比如,项目组界定一级管理制度包含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职责、程序活动、检查与考核、报告和记录、附录等八个要素,并将流程图与记录表单作为制度附件。 制度管理方面,需明确制度建立、维护、检查与考核等管理流程。 4.制度优化编撰。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制度优化方案,项目组制定了制度汇编目录、制度修订建议及制度格式模板,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编撰相关制度,并

技术管理体系及制度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天童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工程 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中铁四局装饰公司宁波市轨道交通 天童庄车辆项目部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1:2000、 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200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01 2质量方针:保持技术领先,建设满意工程,强化过程控制,追求更高目标。 二、项目技术管理体系 1、项目部的技术管理,实行项目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总工程师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工程部是技术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 2、项目部技术管理体系 项目技术管理体系图

三、技术管理职责 A、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技术管理职责: 1、主持本项目部的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负责贯彻执行各项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 2、制定审定本单位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3、负责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审查和会审图纸。 4、主持编制及审核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单项措施,组织本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的优化工作,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并负责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措施上报公司科技处审批。 5、组织审批技术交底,同时检查督促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 6、负责组织将分包人的技术管理纳入本项目技术管理体系中,对其施工方案的制定、技术交底、施工试验、材料试验、分项工程预检和竣工验收等进行系统的过程控制管理。 7、指导、督促本单位的质量、试验、资料、计量等有关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工作。 8、参加重要工程、工序的质量检查验收,组织检查各项技术资料的签证、收集、整理和归档及工程项目竣工资料的编制。审查报送监理工程师的全部技术文件资料。 9、参加工程技术验收和处理工程技术、质量问题等工作。 10、组织施工项目的新技术推广应用,组织收集、整理科技信息资料。 B、单位工程技术员技术管理职责: 1负责本工程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认真学习掌握并执行工程

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的汇报

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的汇报 篇一: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众所周知,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开发的延续和售后服务,亦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可替代的新兴行业分支,并逐步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物业管理服务品质的关注度不断上升,XX物业企业规模的稳步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管理要跟上业主服务需求的变化,必须要加强物业管理规范化、物业服务标准化。为此,从XX起,XX物业即认真研究这一课题,制定长远的企业发展规划,聘请物业协会的专家作指导,广泛发动员工掀起一场以“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为主题的提高企业管理服务水平的运动,并适时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适应规范管理要求,公司层面率先实施体制改革,首先理顺管理体制,根据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全面贯彻总经理负责制,与董事会签订《年度管理经济指标责任书》全面负责物业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并进一步完善职能部门的作用,从自身特点出发,设置市场开发部、综合管理部及、财务部、项目管理部、行政管理部构成完备的监管体系,采用矩阵式管理方法,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公司职能部门对项目各项计划、指标、工

作状态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以横向和纵向联系的管理方式,较好解决了企业运营中分权与集权平衡问题,使各个管理、业务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监督,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机制,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加高效地实现企业的工作目标; XX物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从公司成立之初就本着“系统、全面、适用”的原则,在工作中调整,在实践中完善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一整套涵盖领导制度,行政人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服务质量保证制度及各岗位作业程序文件,并打印成分册,发至每个部门及各作业员工手中并严格执行。从XX年开始,我司又在原有一系列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实施了《管理服务量化标准》、《管理处目标责任制》、《员工服务行为规范》等规范性制度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制度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公司重点抓以下几项制度落实: 一、信息沟通及会议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贯彻“让我们做得比您期待的更好”的服务理念最根本的是强化内部管理,保持思想的高度统一,根据物业公司《内部沟通规定》,公司坚持以多种形式强化信息沟通,XX 年5月,公司率先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即XX物业办公OA系统,网上实现公司公共信息共享、文件传递、通知公告等功能,

企业如何构建完整的制度体系

企业如何构建完整的制度体系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丁晓巍 企业管理水平的升级从人治的“靠经验”,到无为而治的“有文化”,其中必经之路就是以制度和流程为核心要素的“规范化”管理。企业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层级上分为法人治理制度、公司级基本管理制度、部门级管理制度,制度的层级关系主要体现在制度制定与审批过程的权限划分上。 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从制度内容上又可以分为法人治理制度、基础管理制度、职能管理制度和业务管理制度四大体系。随着我国企业制度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完善的制度体系还包括了管理流程、管理制度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全面衔接。规范制度建设工作,应形成制度管理的闭环,以确保制度建设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咨询实践工作中企业的制度建设工作,通常存在定位不清晰,分类不合理,内容有缺失,形式不规范,执行不给力,反馈不及时等现实问题。 其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制度体系与流程体系的割裂,“管人与管事”缺乏相互融合。在制度建设工作中,将制度文件的纲领性描述与流程文件的操作式指引相结合是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方向。其中,还包括了制度与流程文件配套的规范表单系统,广泛应用于日常书面的审批流转与IT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广泛采用的是企业标准的形式,制度的标准化程度高,适用性强,规范性好。企业标准由紧密联系行业标准的“技术标准”和

根据企业自身管理需要设计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三部分组成。 技术标准包括:行业通用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工法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设备维修保养标准、检测排查标准等多项,开放式的技术标准由行业公认,封闭式的技术标准体现为专利技术。 管理标准包括:生产经营、设计开发与创新、质量保障、设备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等管理工作所遵循的标准,是落实技术标准的保障。 工作标准:与企业的组织机构,岗位分工紧密关联,通常需要系统归纳部门权责,岗位设置,岗位权限,评价与考核方法等要素,是管理标准执行的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企业要夯实基础性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应明确制度建设工作的定位、构建层次清晰、结构完整、适用性强的管理体系。

工程技术部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完整体系版

工程技术部管理制度 一、目的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地方、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确保公司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为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技术保障,促进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化、规化。 2、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提高企业工程质量,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正常运行和项目管理技术、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规章制度总则 1、凡工程技术部组织机构所辖围员工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正确处理分工与协作关系,定期参与员工的技术培训,岗位培训活动。 2、工程技术部工作人员应本着团结、协作、高效、严谨的作风完成各项工作计划与任务,业务技能力求精益创新。 3、本部门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友爱互助,同时应做好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同事 之间相互尊重,以公司整体为大,杜绝工作中的个人利益行为。 4、服从领导安排,不得阳奉阴违,敷衍塞责。 5、技术部电脑专人专用,加设个人密码。电脑需要维护维修时,首先确保对有效信息进行拷贝,避免操作不当文件丢失。 6、为保障公司数据、信息、资料的准确、安全、可靠,应对重要信息处理系统加设口令,防止泄露信息。 7、根据公司制定的年度质量目标具体组织实施,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规、验评标准以及省、市、直辖市、自治区有关规定,对公司各工程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监督。 8、接受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参与质量事故处理。收集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并督促项目部落实整改及工程回访和保修工作。 三组织机构编制及岗位职责 3.1 人员编制 1、工程技术部经理1名 2、工程技术、质量主管1名,安全文明施工质安主管1名。 3、工程技术部档案资料主管1名,各专业技术员3名(根据公司承接工程量情况,按照需要陆续补充)。 . 下载可编辑.

NOSA五星安健环综合管理系统体系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山西兴县华润联盛峁底煤业有限公司 NOSA五星安健环综合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根据华润集团EHS示范基地评价标准,华润煤业、山西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NOSA五星安健环基地建设试点矿要求,按照山西兴县华润联盛峁底煤业有限公司NOSA实施策划书的思路及原则,矿特成立NOSA管理相关推动小组、指定区域代表,负责落实NOSA五星安健环管理体系责任,积极推行NOSA相关工作。 一、成立NOSA管理推动领导小组 组长:杨海权 副组长:刘健刘玉兵裴宏高蝉清刘海平李旭亮、刘晓明、李永亭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范围: 1、负责制订安健环管理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推动审批工作方案,研究决策推行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2、合理配置人、财、物、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等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有效性; 3、负责制定安健环目标指标,并建立安健环绩效跟踪考核管理系统; 4、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并保持持续改进,协调各部门的安健环推贯工作。 二、成立NOSA管理推动工作小组

组长:刘玉兵 副组长:刘文海梅计明任焱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范围: 1、负责推广NOSA安健环管理系统的总体策划及组织实施; 2、协调、指导各部门NOSA推广工作; 3、定期举行工作小组会议,跟踪落实NOSA安健环管理系统的执行情况; 4、负责策划差距分析、组织第一、第二次内审和星级审核; 5、负责检查75元素对系统的依从性,并纠正偏差; 6、掌握NOSA安健环管理系统的总体推广进度及相关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

三、成立NOSA安健环区域代表 四、各部门NOSA安健环元素负责人

NOSA安健环75元素具体内容及负责人名单,详见附件2:《NOSA安健环75元素具体内容及负责人名单》 职责范围:各负责人具体负责NOSA安健环75元素相关内容的实施。 五、成立NOSA安健环风险评估组 组长:宋二明 副组长:马海军高伟伟王利军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元素负责人、区域代表 职责范围: 1、组织、协调、指导我矿的安健环风险评估; 2、制定安健环风险评估管理标准与控制程序; 3、制定安健环风险评估方法及标准等; 4、负责审查各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5、负责进行风险评估、统计、分析工作、确定重大安健环风险、汇总编写我矿安健环风险清单。 六、成立NOSA安健环培训宣传组 组长:郑垣平 副组长:王艳江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范围: 1、负责我矿NOSA的宣传推广工作,营造良好的NOSA推广安健环氛围;

技术部质量管理制度

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咨询设计及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保证交付运行的项目能够符合顾客的要求,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设计能力及产品的专业品质,特制定此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此制度将保障项目设计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及流程的管理严格按照GB/T 50380-2006(工程建设设计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等标准管理体系的要求有效运行。最终达到设计产品和施工服务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二、质量方针 质量第一,诚信服务,遵法环保,人本管理,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质量第一――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终身负责”的管理理念,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设计、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加强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控制管理,认真做好质量安全控制工作; 诚信服务――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信守承诺严格履行合同,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做到沟通及时、以诚相待、服务周到。为工程项目设计建造的全过程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 遵法环保――坚持“依法治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严格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降耗等政策,使设计产品和施工过程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人本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保持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持续改进――坚持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在过程管理中发现薄弱环节并严格执行纠正预防措施,使设计产品质量和设计施工全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保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追求卓越――逐年提高技术质量管理目标,坚持开展行业对标管理,以行业标杆为学习榜样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保持设计团队的技术和管理不断创新、工程项目力争创优、企业绩效持续改善

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体系1 1.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安全生产管理U标、指标和总体原则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具体目标、指标,明确安全生产的管理原则、责任,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机构,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控制的主要措施,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点工作等内容。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应包括:主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及各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定期安全分析会议,定期安全学习制度,定期安全活动,定期安全检查等内容。 (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承包与发包工程的条件、相关资质审查、各方的安全责任、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现场的安全检查与协调等内容。 (5)安全措施和费用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措施的日常维护、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费用保障;根据国家、行业新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或季节特点以及生产、经营悄况等发生变化后,生产经营单位临时采取的安全措施及费用来源等。

(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相应的应急预案管理;上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内容及管理。 (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物品名称、种类、危险性;使用和管理的程序、手续;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存放的条件及日常监督检查;针对各类危险物品的性质,在相应的区域设置人员紧急救护、处置的设施等。 (8)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应包括:应排查的设备、设施、、场所的名称,排查周期、人员、排查标准;发现问题的处置程序、跟踪管理等内容。 (9)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事故标准,报告程序、现场应急处置、现场保护、资料收集、相关当事人调查、技术分析、调查报告编制等;还应包括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的流程、内容等。 (10)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组织机构、日常管理、现场应急处置原则、程序;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维护保养、定期试验;定期防火检查、防火演练等内容。 (11)应急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管理部门,预案的制定、发布、演练、修订

技术管理体系及制度

一、编制依据 1国家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1:2000、 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200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01 2企业标准 济四建字(2010)第 69 号文 3质量方针:保持技术领先,建设满意工程,强化过程控制,追求更高目标。 二、项目技术管理体系 1、公司设科技处,公司的技术管理,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总工程师负责全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其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是公司科技处。 2、项目部技术管理体系 项目技术管理体系图

三、技术管理职责 A、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技术管理职责: 1、主持本项目部的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负责贯彻执行各项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 2、制定审定本单位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3、负责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审查和会审图纸。 4、主持编制及审核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单项措施,组织本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的优化工作,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并负责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措施上报公司科技处审批。 5、组织审批技术交底,同时检查督促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 6、负责组织将分包人的技术管理纳入本项目技术管理体系中,对其施工方案的制定、技术交底、施工试验、材料试验、分项工程预检和竣工验收等进行系统的过程控制管理。 7、指导、督促本单位的质量、试验、资料、计量等有关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工作。 8、参加重要工程、工序的质量检查验收,组织检查各项技术资料的签证、收集、整理和归档及工程项目竣工资料的编制。审查报送监理工程师的全部技术文件资料。 9、参加工程技术验收和处理工程技术、质量问题等工作。 10、组织施工项目的新技术推广应用,组织收集、整理科技信息资料。 B、单位工程技术员技术管理职责: 1负责本工程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认真学习掌握并执行工程施工所需的各项技术规程、规范;遵守执行公司及项目的有关质量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及技术管理制度。 2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对控制工期、效益的关键项目及施工难度大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在施工前要向作业队班组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详细讲解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法。 3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积极参与和开展科技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4依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制定单项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配合工程测量并承接测量点线,严格按确定的测量点线要求组织作业队(班组)施工。 5及时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参加所承担工程项目和部位的工程预检和竣工验收工作,完成本工程项目和部位竣工资料的编制工作。 C. 质量员岗位职责 1.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贯彻项目质量目标,对项目质量负责。学习、熟悉施工

制度体系管理办法

制度体系管理办法 (V1.0) 信息分类: 规范制度保密等级: 机密责任机构: 集团战略运营部责任人: 创建时间: 保密期限: 授权范围: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制度管理,建立和完善制度管理体系,规范公司制度制定程序,推动法制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中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制度的编写工作。相关的规程、规范、标准等编写参照本标准执行。 三、术语 1. 制度是指公司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规程等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以规范公司经营管理为目的的文件。 2. 制度分为公司级制度、部门级制度两类: 2.1公司级制度是指公司各项工作或业务活动的重要管理规定; 2.2部门级制度是指公司业务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因工作需要制定的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和工作细则,主要目的是使基础管理标准化、程序化; 3. 公司级制度在效力上高于部门级制度,部门级制度内容与公司级制度不一致的,以公司级制度为准。 四、职责: 1. 战略运营部是公司制度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1 组织编制公司级制度基本框架目录; 1.2 组织建立健全公司制度管理体系; 1.3 组织公司级制度的起草、审查(含形式审查)、会签、审批、培训、宣贯、评估、及废除等工作; 1.4 组织评估、审定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等部门级制度; 1.5 负责制度的下发、归档管理等工作。 2. 其它部门: 2.1 参与编制公司级制度基本框架目录; 2.2 负责起草和修订实现本部门工作职责的公司级相关制度,并监督制度的实施; 2.3 参与公司级制度的培训、宣贯、评估和解释等工作; 2.4 编制部门级制度基本框架目录; 2.5 制定本部门的部门级制度并组织落实。 第二章制度主要内容和编制要求 一、主要内容 1.正文框架包括:总则、制度主体、附件。

【终稿】公司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规划方案1.doc

【终稿】公司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 规划方案1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 一、建立管理体系的意义 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公司经营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对投资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保障资金的合理安排使用,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公司的经营不同于一家一户式的个体经营,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这一系统的高效运转,就要对这一系统的各个环节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协调联系机制、相互制约机制,同时辅之以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因此公司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公司的运转有章可循、有迹可查,保证公司对外是一个整体形象,对内充满生机、活力。 公司应当建立以高效管理为先导的岗责体系,建立以合理分配收入为促进的质效考核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储备和后勤保障体系,保证公司的规范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制度体系建设包含四个内容,五个阶段,目的在于解决五个问题。 四个内容: 战略管理层面企业文化层面组织架构层面业务流程层面。

五个阶段:救火阶段、规范化阶段、理性化阶段、文化性阶段、人性化阶段 五个问题: 问题一:每个人应该干什么——目标 问题二:应该怎么样去干——组织执行 问题三:怎么样干好——控制及思考 问题四:怎么样才算干好——考核 问题五:干好怎么样,干不好又怎么样——奖惩 战略管理层面内容: 一、目标制定 二、建立完善考核系统 三、奖惩机制建立 企业文化层面内容: 一、建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规定 二、员工能力开发 三、公司福利体系(非现金形式) 组织架构层面内容: 一、组织架构图

二、工作分析 三、招聘管理系统 四、培训管理系统 五、薪酬管理系统 六、绩效管理系统 七、职业生涯管理系统 业务流程层面内容: 一、拆分制度汇编,形成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具体实施细则三个部分。 二、梳理工作、业务流程。 三、建立健全协调联系机制、互相制约机制。 具体实施阶段及计划: 救火阶段: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规划化起步阶段) 1、针对各分公司、各部门出现的具体问题,公司决策层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处理意见。行政部门根据决议,拟定具体章程并执行。 2、“高端设计、重点突破”企业管理者要进行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设计、明确管理模式和机制,规范核心能力、核心业务的相关制度。

项目技术管理体系

晋江大桥晋江接线公路 鹏青路至省道308线段工程 项目技术管理体系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一、项目技术管理体 系 ............................................................................................ - 1 - 1.1 组织机构的建立 ......................................................................................... - 1 - 1.2 项目部职能分工及职责 ............................................................................... - 2 - 二、项目技术管理内 容 ............................................................................................ - 5 - 2.1项目经理部的技术管理工作 ........................................................................ - 5 - 2.2项目技术负责人履行下列职责 ..................................................................... - 5 -

2.3 项目经理部的技术工作的基本要求 ............................................................. - 5 - 三、项目部技术管理岗位职 责 ............................................................................... - 7 - 3.1项目总工程师 .............................................................................................. - 7 - 3.2 项目工程师 ................................................................................................. - 8 - 3.3项目部各工区长 .......................................................................................... - 8 - 3.4技术资料员 ................................................................................................. - 9 - 3.5项目测量部工程师 ....................................................................................... - 9 - 3.6项目试验员 ................................................................................................. - 9 - 四、项目部技术管理措 施 ...................................................................................... - 10 - 4.1图纸会审 ................................................................................................... - 10 - 4.2测量复测管理制度 ..................................................................................... - 11 - 4.3技术交底管理制度 ..................................................................................... -

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文化体系在理念体系形成后,需要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支持才能将理念变为系统的行 为要求。通过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及精细管理、技术支持、监督检查、绩效考核等环节的配合,在制度层面实现安全工作闭环管理,将安全理念变成一系列可执行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 安全文化不只是观念文化还是行为文化;对应到企业管理活动中,安全理念体系也不能只 停留在理念表述阶段,成为口号和标语挂在墙上、喊在嘴上。要安全文化在企业中真正起到作用,需要将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由此企业管理的制度层必须与安全理念 相结合,将安全理念的指导思想、目标和行为要求用制度的形式进行规定和固化,以便于将安 全理念贯彻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彰显其核心作用。 一、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 安全管理制度是将安全文化从观念文化向行为文化转化的保障。安全管理制度定义了在安 全理念的要求下需要遵守的一系列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 安全管理制度要实现良好的效果,不仅制度本身要逻辑严谨、权责清晰、符合企业实际, 更是要一系列管理安全活动的制度相互配合、形成闭环,构成制度体系。 安全生产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将安全理念具体化,对安全工 作进行总体研究和分析,在整体上把握和认识安全工作的本质和内部规律,从安全目标的需要 出发,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分析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使安全 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 要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就必须抛弃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 思想,把安全管理以树叉的形式层层分解,纳入生产流程,分解到每一个岗位,落实到每一项 工作中去,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体。 二、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技术管理工作制度

技术管理工作制度 1 总则 1.1 为进一步落实技术管理各级人员职责,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证公司技术管理工作有效、有序地开展,确保公司总体规划的实现提供技术管理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内养护维修、工程、产品制作等业务活动中相关内容的技术管理。 1.3 技术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基础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合作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企业技术管理的目的,是依据科学技术工作规律,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企业技术力量和资源,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实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4 本制度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2 技术管理体系及职责 2.1 技术管理组织结构图 技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充分体现了企业核心竞争的能力。本公司在总经理领导下,实行集中领导,分块管理的技术管理体系,即由总工室全面负责公司业务范围的技术管理,在其领导下,技术质检部负责公司技术工作的日常管理,项目部及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具体承担分管业务范围的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管理组织结构图如下: 公司总经理 总工室 职能部门项目部、分公司

2.3 总工室职责 2.3.1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公司制度、规定。 2.3.2 负责识别企业技术质量管理制度、企业规范(包括作业指导书)、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等的资源配置,并批准、发布相关规范性技术文件。 2.3.3 负责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技术文件: 2.3.4 负责批准国家、地方、行业等外来技术规范、标准的使用; 2.3.5 负责批准设施技术检查检测实施计划,并对结果进行技术分析、评价: 2.3.6 负责组织年度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工作有效性评价,必要时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2.3.7 公司技术质量队伍人员数量、能力的适宜性、有效性评价; 2.3.8 科技项目、QC项目的立项、批准; 2.3.9 负责组织公司招投标项目立项评审、策划。 2.3.10 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4 技术质检部职责 2.4.1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公司制度、规定。 2.4.2 组织编制企业技术、质量管理制度、企业规范(包括作业指导书)、产品加工工艺图等技术管理文件。 2.4.3 组织科技项目(包括四新技术)、QC项目的实施。 2.4.4 公司质量体系规定的管理职责。 2.5 相关职能部门、项目部、分公司职责 2.5.1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公司制度、规定。 2.5.2 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各种技术专项方案; 2.5.3 组织科技项目(包括四新技术)、QC项目的实施。 2.5.4 公司质量体系规定的管理职责。 2.6 总工程师职责 2.6.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技术规范、标准、政策,向总经理负责,是公司技术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 2.6.2 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公司技术发展规划,主持公司技术管理工作;

体系认证管理制度

体系认证管理制度 第1条目的 为规范公司体系管理工作,依据《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等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对公司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做出以下要求。 第2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项体系认证管理工作。 第3条体系管理重点覆盖部门职责范围 3.1企管部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监督检查、持续改进的主管部门。 3.2安全生产管理部是能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监督检查、持续改进的主管部门。 3.3企管部/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管理性文件的管理和控制。管理性

文件包括:综合手册、程序文件、体系管理涉及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3.4企管部负责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记录表格的种类、格式等进行汇总,规定各记录表格的保存期限,对各职能部门的记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5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对与能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记录表格的种类、格式等进行汇总,规定各记录表格的保存期限,对各职能部门的记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6企管部/安全生产管理部依据程序文件中《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要求,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会议内容的输入,对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整改措施计划”的实施情况组织内审员进行跟踪和验证。 3.7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监测以及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评审。 3.8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收集、识别、传递和更新,负责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

工程技术部管理制度完整体系版模板

工程技术部管理制度完整体系版

工程技术部管理制度 ( 完整体系版) 一、目的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地方、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 确保公司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为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技术保障, 促进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2、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提高企业工程质量, 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正常运行和项目管理技术、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规章制度总则 1、凡工程技术部组织机构所辖范围员工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正确处理分工与协作关系, 定期参与员工的技术培训, 岗位培训活动。 2、工程技术部工作人员应本着团结、协作、高效、严谨的作风完成各项工作计划与任务, 业务技能力求精益创新。 3、本部门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 友爱互助, 同时应做好与其它部

门的协调工作, 同事之间相互尊重, 以公司整体为大, 杜绝工作中的个人利益行为。 4、服从领导安排, 不得阳奉阴违, 敷衍塞责。 5、技术部电脑专人专用, 加设个人密码。电脑需要维护维修时, 首先确保对有效信息进行拷贝, 避免操作不当文件丢失。 6、为保障公司数据、信息、资料的准确、安全、可靠, 应对重要信息处理系统加设口令, 防止泄露机密信息。离职人员在离开本岗位前一周内移交全部技术资料和有关文档资料, 删除自己的文件账号, 由本部门主管或新接岗人员修改有关口令 7、根据公司制定的年度质量目标具体组织实施, 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规范、验评标准以及省、市、直辖市、自治区有关规定, 对公司各工程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监督。 8、接受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参与质量事故处理。收集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并督促项目部落实整改及工程回访和保修工作。 三组织机构编制及岗位职责 3.1 人员编制 1、工程技术部经理1名 2、工程技术、质量主管1名, 安全文明施工质安主管1名。 3、工程技术部档案资料主管1名, 各专业技术员3名( 根据公司承

公司必备管理制度(综合通用版)

公司必备管理制度 前言 近年来,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大潮中一支庞大的生力军正在迅猛地发展着。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力等各方面较大型企业明显资源薄弱,那么它们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立足、快发展、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而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呢?答案只有一个,从管理上下功夫。 麦斯特企业管理咨询小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麦斯特致力于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及相关书籍的编撰出版,以帮助中小企业迅速提升管理层次,从而实现企业市场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推动我国企业管理革新,全面强化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为己任,以期最终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小企业的正确的管理理念、合理的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技术、便捷的管理工具。 麦斯特汇聚了大批优秀人才,拥有数十名专兼职专业高级工作人员。其中既有研究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知名专家学者,也有在国内、外从事过企业管理咨询和经营管理决策的实战型英才。麦斯特还与一些世界顶级学府建立有长期联系,从而使她能够既立足本土底蕴,又兼容了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与趋势。 考虑到目前国内针对中小企业管理方面的图书现状——大多内容空泛、可操作性差——或者内容过于陈旧、空洞;或者是对西方经验的原样移植,因而往往水土不服、效用性差,甚至对国内企业管理造成误导。麦斯特在认真研究了大量的美国哈佛经典案例及国内外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研究成果,充分结合了我国国情及中小企业现状之后,决定编撰这套“麦斯特管理丛书”。本丛书避免了其他同类图书的缺陷,而追求中小企业管理的创新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有效性。 麦斯特愿意与企业界的朋友一道探讨中小企业的管理问题,并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追求对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效率的全面提升及增强企业实力的最大贡献。 第一章组织分工管理制度 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求企业必须高效运转,因此,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首先一条是要做到各部门权责分明,不能互相重叠,更不能互相牵扯,否则就会导致效率低下。现代公司的组织分工管理制度,是防止互相扯皮、提高工作效率的惟一正确的手段,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权责划分办法 第一条公司为明确划分各层人员的权责,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按本公司组织系统分为: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经(副)理、科长、主任、承办员等六阶层,将所有应由各层人员负责的事项,分列于权责划分表(以下简称本表)中。 第三条各层人员的权责,分为下列三项,以三种符号代表: 1.○代表经办、主办或提出——指该事项应由该层人员负责办理或其发动提出; 2.△代表复核或核转——指该事项应由该层人员负责复核或核转上一阶层; 3.※代表核准——指该事项可由该层人员作最后决定,而付诸实施。 第四条将所有事项分为共同及个别两部分,再将共同事项划分为幕僚单位及直线单位两部分,以资简化。 第五条表中所列的权责,各层人员均应切实负责办理,不可借辞推诿;实施时,如遇困难或特殊事件发生,须向上一层人员请示后处理。 第六条各层人员依本表的规定办理后,如需向其上层人员报告时,仍须以书面或口头报告。 第七条本办法采用列举方式,其未列举的事项,如已在本公司的各项规章、办法或其他规定中有所规定者,照其中规定办理;无规定者,可由一级单位主管(即幕僚及直线各单位的经理)酌情办理。设有协理职位的直线单位,其权责划分表另行制定。 第八条任一事项,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的职责者,应送各有关单位会核后处理。

地铁技术管理体系

目录 1、技术管理体系概述 (2) 2、技术管理制度 (2) 2.1、图纸自审制度 (2) 2.2、图纸会审制度 (3) 2.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管理 (5) 2.4、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 (8) 2.5、技术交底制度 (9) 2.6、技术核定制度 (11) 2.7、单位工程施工日志制度 (12) 2.8、技术复核制度 (13) 2.9、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3) 2.10、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 (15) 2.11、施工技术总结 (15) 2.12、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16) 2.13、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17) 3、技术岗位职责 (18) 3.1、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8) 3.2、技术员岗位职责 (19) 3.3、测量员岗位职责 (19) 3.4、试验员岗位职责 (20) 3.5、资料员岗位职责 (20)

1、技术管理体系概述 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运用将贯穿始终。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和科学的组织,可以避免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并扩大项目盈利空间。为此,项目技术部特建立项目技术管理体系,形成一整套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作业指导性文件的研究编制直至最终的落实,全面开展QC活动,确保工程有条不紊,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整体技术、质量目标的实现。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的技术管理体系;下设技术员、测量员、试验员、质检员、资料员,分别负责开展各自职责内各项技术工作; 现场施工员配合,确保现场技术措施顺利实施。 2.1、图纸自审制度 (1 (2 (3 1)各专业施工图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 2)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总说明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三者有无矛盾; 平面图所标注坐标、绝对标高是否相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