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大气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大气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大气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出题人:戚静华审核:张凯文寄语:今天的努力为了明日的成功!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

合,正确的是 (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3.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

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D.来自地面的辐射少

4.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5.下图中A、B、C、D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2010年2月5日上午,鲁西北、鲁西南、鲁中地区出现大雾,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200米,有些地方的能见度不足10米。大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户外活动。据此,完成6~7题。6.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原因是 (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天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7.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

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班级姓名日期:4.23

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8~9题。8.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纬度相当,但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令因素数值大小 ( ) A.① B.② C.④ D.⑤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10题。

10.图中气压带代表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读图,据此回答11-13题。

11.若图表示热力环流模式,则图中①②③④四种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应是 ( )

A.④>③>②>①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④>③>②

12.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环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为赤道低气压

B.②处为的副热带高气压

C.a为东南风

D.a为西北风

13.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圈,则 ( )

A. 气流a表示信风带

B.气流c在运动时不会产生偏向

C.②处全年降水较多且多为对流雨

D.意大利1月份受a控制

读“风带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风带是 ( )

15.下列有关四个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夏季,A风带对地中海气候影响显著

B.B风带控制下的洋流为暖流

C.C、D间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

D.D风带越过赤道后可形成南亚夏季风

16.下列四幅冷、暖锋示意图中,A、B、C、D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 ( )

1月17日,京城迎来了2010年的第一场降雪,伴着寒风,小雪很快洒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完成17-18题。

17.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 )

1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19-20题。

19.图中a、b、C、d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

是 ( )

A.a B.b C.C D.d

20.下列关于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丙地大气逆辐射强于丁地

B.丁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丙地

C.丙地风和日丽

D.丁地阴雨绵绵

21.下面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 )

22.当暖气团移来代替冷气团时,将使到达地区的天气 ( ) A.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B.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C.气温和气压都升高 D.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23.有关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冷锋过境时,常出现晴朗天气

B.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下降,天气晴朗

C.冷锋过境时,多为连续性降水

D.冷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下降。天气转暗

24.下列各组排序与图中排序相符的是 ( )

A.①北半球的反气旋②北半球的气旋③南半球的气旋④南半球的反气旋

B.①北半球的气旋②南半球的气旋③北半球的反气旋(多南半球的反气旋

C.①北半球的反气旋②南半球的气旋③北半球的气旋⑧南半球的反气旋

D.①南半球的反气旋②南半球的气旋③北半球的气旋

25.下列关于冷锋和暖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暖空气均在锋面上方 B.锋面均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C.过境后矢气均转睛,气温均升高 D.冷锋过境时少云、雨,暖锋过境时多云、雨

班级姓名日期:4.22

二、综合题

1、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由A到B过程中太阳辐射总量约减少

一半,主要原因是 .

(2)图中B、C、D三种辐射波长由长到短的排

列顺序为,按发生的先后

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

________ 辐射;相对于地面辐射的方向来

说,大气辐射绝大部分射向,称

为 ________辐射。

(4)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________(填字母),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_______ (填字母)。

(5)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环流中,分别属于三圈环流中的哪两个环流?左

侧属于____ 环流。右侧属于环流。

(2)甲、丁两地同为高气压,甲地高气压是由于形

成的,丁地高气压是由于形成的。

(3)乙、丙两种气流中,属于干冷气流的是,属于暖

湿气流的是____。

(4)若为南半球,乙地气流的运动方向是为____。

3.读右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月季风图。E为季风,F为季风。

(2)A、B、C三地中,气压低的是。

(3)E季风的成因是,F季风的主要成是。

4.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流状况看,甲处为;从气压分布状况看,乙处为。

(2)此时,图中丙城吹风,请在图中画出风向。

(3)图示东部地区有世界最典型的气候,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地。

(2)甲图为锋天气图。该锋面过境后,E地天气状况是。

(3)乙图中F处是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天气。

6.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甲、乙两图右图上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及风向(用)。

(2)甲乙两图中,气旋是,反气旋是。

(3)在甲、乙两图左侧图上作出垂直方向上的气流方向。

(4)甲系统往往带来天气,乙系统带来。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答案)

一、选择题

1-5BDDBC 6-10DBACD 11-15CBDCD 16-20CBACA 21-25CDBCA

二、综合题

1.(1)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2)C、D、B B、D、C

(3)长波地面大气逆 (4)D C(5)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减少寒潮造成的损失。

2、(1)中纬高纬

(2)气流动力下沉地面冷却气流下沉

(3)丙;乙

(4)西北风

3. (1)7 东南西南

(2)A、B两地(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 (1)反气旋;低气压 (2)东北绘图(见下图) (3)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1)冷 C (2)暖;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3)高;北晴朗

6、(1)如下图 (2)乙;甲 (3)如下图 (4)晴朗干燥;阴雨

2019最新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第6讲 大气的运动练习

专题突破练6 大气的运动 (2018·甘肃天水测试)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某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1~2题。 1.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原理是( ) A.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B.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 C.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D.不同物体的比热容差异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 B.乙气流为下降气流 C.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是利用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原理,室内地面的直接热源不是太阳辐射,而是集热墙的热辐射;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也是集热墙的热辐射。第2题,白色吸热效果最差,黑色吸热效果好,所以集热墙可能为黑色;乙气流为下降气流;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入空气隔层;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2017·湖北四地七校联考)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图1),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图2)。据此完成第3~5题。 3.“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 B.便于采光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4.室内大厅中央水池的主要作用是( ) A.储存生活用水 B.增加室内湿度 C.美化居室环境 D.冷却大气温度 5.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 )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上升气流 答案:3.D 4.D 5.B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热容量较大,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层空气由四周向塔中心流,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室外空气流入,D项正确。第4题,水的热容量较大,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相对较低,则室内水池的主要作用是冷却大气温度,D项正确。第5题,由上题可知,室内水池使温度降低,气压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结合选项可知,B项正确。(2018·河南郸城测试)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至今仍保存着罕见的原始生态系统。在当地气候影响下,它的“容颜”在湿季的葱绿和干季的焦黑之间更替。下图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图。据此完成第6~7题。 6.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特征,判定卡卡杜国家公园降水集中在(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 7.卡卡杜国家公园干季焦黑的原因为( ) A.灌丛自燃 B.强光烤晒 C.高温熔化 D.日温差大 答案:6.D 7.A 解析:第6题,从图中看此地为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北半球冬季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易带来丰沛的降水,12月至次年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训练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60分) (2013·河南省豫西五校质检)读我国局部地区春雨时间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注:实线为降雨开始线,虚线为降雨终止线,图中数字代表月份,数字后面的上、中、下分别表示上旬、中旬、下旬。 1.以下城市不会出现“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描述现象的是( ) A.合肥 B.长沙 C.南昌 D.武汉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春雨的时空分布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合肥的春雨在5月上旬开始,而清明是在4月初。 答案 A 2.造成图中甲地降雨开始线与降雨终止线密集的因素主要是(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锋面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降雨的因素,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武夷山,山地地形使其降雨开始线及降雨终止线密集。 答案 B 3.整体来说,图示区域的降雨多属于( ) A.地形雨 B.台风雨 C.锋面雨 D.对流雨 解析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以锋面雨居多。 答案 C (2013·湖南省五市十校第一次联合检测)读我国某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4~5题。

4.该地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该地最冷月气温在-5 ℃左右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温带,从其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季节变化比较大可以判断出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B 5.该地适合发展的农业是( ) A.小麦种植业 B.水稻种植业 C.园艺业 D.花卉种植业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温带季风气候区适合小麦种植业的发展;水稻种植业需要较好的水热条件,一般分布在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园艺业和花卉种植业适宜在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展。 答案 A (2013·福建)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24 ℃、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

大气运动与常见的天气系统

2012高考试题猜想(原创)(一) 1.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⑴—⑶题。 材料鄱阳湖位于长江的南部,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在湖口处与长江自然相连,是一个季节性变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鄱阳湖水位受注入的五条河流和长江干流来水双重影响。鄱阳湖与长江相互作用,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倒灌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汇流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 图一:“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 图二:(2011年1~11月)鄱阳湖水体变化监测图。 ⑴读材料和图一,根据锋面雨带移动的规律,判断A作用和B作用作用形式,并阐述理由。(6分)

⑵读图二,描述2011年1月至11月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特点,并分析2011年5月鄱阳湖“瘦身”的原因。(12分) ⑶据报道,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千米的大坝,以控制鄱阳湖水量。对于这一建坝计划,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8分) 2.北风转为南风即回南。“回南天”为广东特殊天气现象,“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而浓雾则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现象。 ⑴广东的回南天出现在什么季节?试分析回南天“冒水”和雾的形成原因?(10分) ⑵“回南天”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不利影响?(6分)

1.(1)A为长江作用,B为鄱阳作用。(2分)4—6月锋面雨带在长江以南,鄱阳湖的入湖流量迅增,期间鄱阳湖流向长江的水量最大,增强鄱阳湖作用。(2分)7—9月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以北,长江中上游汇流量增大,增强长江作用。(2分) ⑵特点:1-5月水体面积小,并持续缩小;6月水体面积突然增加,6月过后水体面积持续回落。(4分) 5月“瘦身”原因:副高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难以到达(或答雨带移动慢),鄱阳湖流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加剧;上游水电站拦蓄河水,入湖径流量减少;干旱导致鄱阳湖水系流域生活生产用水量很大。(8分,每个要点2分) ⑶赞同(2分)。理由:建坝后可增加翻阳湖枯水季节水量;拦阻长江倒灌,可减轻鄱阳湖区丰水季节的洪水威胁;具有供水(灌溉)、航运、旅游以及水产等方面的综合效益。(6分)反对(2分)。理由:影响鄱阳湖的天然调蓄作用,威胁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建坝拦截湖水不入长江,可能影响长江下游的用水安全;鄱阳湖在冬季依旧能保持较高水位,这将导致湖区大量湿地消失,不仅众多的鸟类无法在此越冬,生物多样性也会遭到严重破坏;鄱阳湖大坝建成,阻碍徊游鱼类的生存。(6分) 2.⑴春季(初春季节)。受冬季寒冷天气影响,墙壁和地板的表里都冷了。初春季节冷空气回撤后,来自海洋的温暖潮湿空气流过墙壁和地板,空气中的水份遇冷凝结成水滴,附在墙壁和地板上,便好像是墙壁和地板渗出水来了。雾则是(风力较小的)暖湿气流在近地面附近遇冷凝结而成。 ⑵在回南天气中,一些物品或食品很容易受潮,进而霉变腐烂;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影响交通;潮湿旨引起电器短路,影响用电安全。

【师说】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综合检测二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用实验模拟某一大气运动形式(见下图):在密圭寸的长方体容器内放入两个碗,一个碗内放入 热水,另一个碗内放入冰块,从容器上方一小孔放入一支点燃的香。据此完成1?2题。 A. 气旋 B.热力环流 C.季风环流D ?反气旋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模拟近地面和高空由气温差异形成的大气运动,即热力环流。 2?关于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近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且气压较低 B. 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且气压较高 C. 近地面气温低,该地近地面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D. 近地面气温高,该地的高空等压面向地面凸出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近地面冰块处气温低,高空点燃的香处气温高。近地面气温低则空气 下沉且气压较高;近地面气压较高,则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下图为2014年12月14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70°9胪】[胪 3. 此时丙地吹() A. 东北风B .东南风 C.西北风D .西南风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的走向和气压值,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 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地转偏向力向右,故此时丙地吹西北风。 4. 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 反气旋气旋B .气旋反气旋 C.气旋气旋D .反气旋反气旋 答案:B 解析:甲地外围等压线闭合,且该闭合等压线的数值与附近等压线中数值较小的相等,则闭合等压线内的气压值更小,故甲地为低压,即气旋;而乙地的气压高于周围地区,为高压,即反气旋。 因可能遭遇台风天气,某旋行团将原计划2014年7月22日在海南岛某海边(东经110°, 昼长约13小时)观日出的时间改为2015年1月22日。下图示意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移动路径。读图完成5?6题。

赢在高考二轮专题试卷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20XX届赢在高考二轮专题试卷专题三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 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R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气球。据此完成第1~3题。 1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南风 D.北风 2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C.P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D.P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3若这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西移动,24小时后Q气压中心将移动到R处,则未来20小时内,R 处探空气球测得的风向和风力情况是() A.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增大 B.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减小 C.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增大 D.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减小 解析:第1、2题,根据图示的气压分布状况可知,Q处为高压,P处为低压。近地面和对应高空的气压分布形势相反,故判断Q的近地面为低压,P处近地面为高压,则Q处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P处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为西北风。第3题,结合材料反映,R地在20小时内应始终位于高压中心的西侧,故风向基本不变,但根据等压线分布密度的变化,越接近Q气压中心,等压线越稀疏,则风力逐渐变小。答案:1.B 2.C 3.D 4.(2013·山西诊断测试,18~19)在地球低层大气中,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 主要原因是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样,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不同高度的风向和风速都会发生变化。读下图,完成第4~5题。 4若某地不同高度的风向、风速投影到同一水平面,则四幅图中能够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向随高度变化而形成的曲线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图示①中,按地图的一般方向判断,其高空大气高气压可能位于该地的()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解析:第4题,由于摩擦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向会逐渐向右偏转最终与等压线平行且风速呈增加趋势,因此A图正确。第5题,北半球高空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且背风而立,高压在右。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学科分项版专题2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高考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题 图4 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11.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地形剖面的地表海拔低于500米,大于200米,可知该区域可能位于东南丘陵,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海拔高于1000米,华北平原海拔多低于200米。

(高考北京卷)图5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题。 图5 7.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B 【解析】以天气状况示意图为情景,考察天气形成的季节,需要考生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天气预报相关知识作答,属于较易试题。该图的判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首先要求考生对于天气符号比较熟悉,其次要求考生要具备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根据图像判断,我国东部地区的这条经线在华北地区出现了沙尘,可判断为冬春季节,排除C、D;在东北地区出现了小雪、小雨、大风;可进一步判断为B。 (高考天津卷)图6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10.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 a→c→b→d B. b→c→d→a C. c→b→d→a D. d→a→c→b (高考四川卷)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地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地表蒸发量等值线图为载体,考查相关基础知识以及等值线图的判读能

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

考点一从“人地协调观”角度分析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考情报告]高考对大气受热过程的考查,一是利用具体生产生活现象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及原理应用,二是利用相关等温线图考查气温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高考对热力环流的考查,常结合自然或社会环境变化,以示意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大气环流及其影响,侧重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2020·全国卷Ⅱ)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间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B.4~5月 C.7~8月D.10~11月 思维流程 尝试作答(1)C(2)A(3)C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个环节,如图所示: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影响气温及气温日变化的因素 (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② ③ ④洋流→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的气温高于寒流流经地区 (2)影响气温变化(日变化、年变化)的因素

专题2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8K

专题2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2011年高考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题 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电热管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10、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很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11.该区域可能位于 A .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 .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5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题。 图5 7.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11年高考天津卷)图6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10.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 a →c →b →d B. b →c →d →a C. c →b →d →a D. d →a →c →b 11.据图6的四幅天气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2011年高考四川卷)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6.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面梅子黄 C.稻田受旱暑骄阳 D.落叶遍地球疯狂 (2011年高考广东卷)6.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 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 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 (2011年高考浙江卷)11. 读图7, 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个呈现多变的现象。下列天气图依 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①②④③ D. ③②①④ (2011年高考福建卷)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E 、F 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专题检测-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浙江十校联盟)科学研究发现,北极地区的候鸟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释放的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可以起到降低北极气温的作用。读图完成1~2题。 1.与鸟粪降低北极地区气温相关的环节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 答案 D 解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据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会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从而降低北极的气温。故选D项。 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此地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 B 解析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故选B项。 (2019·北京西城区一模)下图是四个城市的纬度及气压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四城市() A.①气温年较差较小B.②盛行东北信风 C.③比②更接近内陆D.④可能位于海岛 答案 D 解析图中四城市①的纬度高,气压年变化大,位于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A项错误。②位于盛行西风带,B项错误。③夏季气压较低,冬季气压较高,年变化幅度比②小,更接近沿海地区,C项错误。④气压年变化幅度很小,可能位于海岛,D项正确。 4.年均降水量少,但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的城市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A 解析结合纬度,年均降水量少,但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的城市可能是①,位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区,A项正确。②地可能位于温带荒漠区,缺少植被,B项错误。③地可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多,C项错误。④地可能在热带的海岛上,年均降水量多,D项错误。 (2019·四川成都七中二诊)下图为2018年12月某日两个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区域局部有降水过程。据此完成5~7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配套作业(解析版,新课标)

[专题二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完成1~2题。 图Z2-1 1.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 A.4月B.6月 C.7月 D.8月 2.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我国杭州某茶园从日本进口了一批大功率的茶园风扇,如下图所示,图中的曲线为某一时刻等温线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回答3~4题。 图Z2-2 3.图示时刻多出现在( ) A.初秋午后 B.初秋清晨 C.初春午后 D.初春清晨 4.图中的电风扇在一定条件下(如图示时刻),便会自动转动起来,达到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其作用及其原理分别是( ) A.防鸟;风扇转动时,使空气流动,可干扰鸟群在茶园啄食而破坏茶叶

B.防冻;风扇将高处相对较暖的空气吹向茶丛,达到增温防霜冻的目的 C.增湿;风扇转动时,使空气不稳定,从而增加了降水的几率,达到增湿的目的 D.除虫;风扇转动时,驱赶昆虫啃噬茶叶,防止害虫繁殖 下图为世界某年某月的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5~6题。 图Z2-3 5.此季节南亚盛行风向是(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6.图中甲地气压值可能为( ) A.1 000 B.1 005 C.1 010 D.1 015 下图是40°N亚欧大陆的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 图Z2-4 7.下列各地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冬季降水较夏季偏多 B.B地内河航运发达 C.C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D地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8.有关D地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首都所在地 B.位于黄河流域 C.春旱、土地次生盐渍化问题比较突出 D.水稻是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完整高中地理必修1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练习与解析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练习与解析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B.几乎全部的大气质量都集中在此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大气平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答案:C 点拨:对流层由于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下热上冷,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越往上气温越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下列干洁空气的各种成分中,构成生物体基本成分的是………………………()A.氧气B.氮C.二氧化碳D.臭氧 答案:B 点拨:生物体当中有大量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氮是构成氨基酸的主要成分之一。 3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A.氮B.臭氧C.二氧化碳D.氧 答案:C 点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同时二氧化碳又可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将热量保存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4低层大气中,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A.氧和臭氧B.氧和二氧化碳 C.氮和一氧化碳D.氮和氧 答案:D 点拨:干洁空气当中,氮约占其体积的78%,氧约占其体积的21%。 5有关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有……………………………………………………()A.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下降 B.由于上部冷下部热,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由于上部热下部冷,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D.有臭氧层,是该层大气的热量来源 答案:D 点拨:由于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大量地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大于0.175微米的紫外线而增温,所以说臭氧层是平流层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越往上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造成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6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答案:B 点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吸收很少,可直接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

第6讲 大气的水平运动及天气系统

第六讲 大气的水平运动及天气系统 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2.读“锋面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图中A 为暖气团,其性质为温度较高、水汽较多,在其影响下天气特征为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B 为冷气团,其性质为温度较低,水汽较少,在其影响下天气特征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2)冷暖气团交汇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3)根据冷暖气团的势力对比可将锋分为三种类型:

①冷锋:冷气团势力大于(大于、小于)暖气团势力,锋面移动方向与冷气团运动方向一致。 ②暖锋:冷气团势力小于(大于、小于)暖气团势力,锋面移动方向与暖气团运动方向大致一致。 ③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主要的准静止锋有江淮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 3.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 (2)从气流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反气旋,B表示气旋。 (3)从气压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高压,B表示低压。 (4)从气流运动方向分析,A形成于北半球,B形成于北半球。 (5)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当B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6)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东部吹偏北风,B的南部吹偏西风。 考向一锋面系统 (2017·江苏学测7)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2017年2月19日~24日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1.影响该时段天气状况的天气系统是() A.低压中心B.暖锋 C.准静止锋D.冷锋 答案 D

解析从19日到24日,该地经历了一次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可判断为冷锋过境。2.(2016·江苏学测41)下图为“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锋面类型为________锋,在其形成过程中,________气团占主导地位。 (2)该锋面过境时,雨区主要位于________(锋前或锋后)。该锋面过境后,气温________、气压________。 (3)冬春季节,若该锋面快速南下,可能给我国南方带来最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此时,锋前多为________风。 答案(1)冷冷(2)锋后下降升高(3)寒潮偏南 解析第(1)题,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上升,为冷锋过境。第(2)题,雨区位于锋面附近冷气团一侧,根据冷锋锋面的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位于锋后。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第(3)题,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寒潮和沙尘暴都与冷锋过境有关。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锋前吹偏南风。 3.(2013·江苏学测42)下图为“我国冬季某日某天气系统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M天气系统为__________。此时,甲、乙两地中,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____地。 (2)当M天气系统经过丙地时,丙地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春季节,M类型天气系统活动频繁,常给我国带来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

全国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检测(二)_大气运动规律_含解析

专题检测(二)大气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 2016年某季节,L市为了确保城市居民用水,向水库投放了9 600万个直径约为10 cm的黑色塑料球,使水库表面完全被黑球覆盖(如图)。完成1~2题。 1.推断L市投放黑色塑料球的季节及原因() A.春季受陆地冷高压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 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 C.秋季受西风影响,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 D.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水库泥沙含量多 2.水库中投放黑色塑料球后() A.水库中藻类的数量减少B.水库水质显著上升 C.水库地区的水循环活跃D.水库水温明显下降 解析:1.B 2.A第1题,从左图中可知L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投放黑色塑料球可遮蔽阳光,减少水分蒸发。第2题,水库中投放黑色塑料球后,水中藻类因失去光照而减少。水库中水质不可能显著上升,对水库地区的水循环影响不大,水温不会明显下降。 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下图为大气运动受阻塞前后正常路径与大气阻塞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的天气系统为() A.高压系统B.低压系统

C.冷锋D.暖锋 4.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气流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②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③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④南美洲“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大 A.①②B.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3.A 4.D第3题,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形成风。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该气流不能按正常路径流向巴西东南部地区,说明东南部地区气压高,同时根据材料可知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高压控制区降水量少。故A正确。第4题,观察图中信息,该气流来自大西洋低纬海区,经亚马孙平原地区的热带雨林,性质湿热;该气流两种路径均位于低纬地区,对热带地区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该气流不能按正常路径流向巴西东南部地区,而是沿阻塞路径影响亚马孙河上游地区,故此时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D正确。 (2016·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大气中某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判断,甲地此时高空的风向为() A.正西B.东南 C.正东D.西北 6.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 C.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D.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解析:5.C 6.C第5题,读图,图中甲地南面对应的高空是高压,北面对应的高空是低压,甲地位于南半球,南半球高空的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向左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因此甲地此时高空的风向为正东。第6题,读图,图中35°S对应的高空是低压,说明近地面是高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此时为当地夏季。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是冬季,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A错。华北平原冬小麦正值冬眠,B 错。南极是极昼时期,冰川融化速度快,C对。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D错。 (2016·浙江高考)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归纳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①氮(占78%)是地球上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②氧(占21%)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③二氧化碳(含量少),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臭氧(含量少),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水汽、固体杂质一——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①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杂质;②厚度随纬度而变化,低纬厚,高纬薄;③特点:地面是对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oC;④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①在22-27千米高度处,有大量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③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④天气晴朗大气平稳(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①气压低,空气密度小;②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的波长: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热短波,冷长波)。 ①吸收作用:有选择(二吸一不吸: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能量强的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厚反射作用强,夏天白天多云不太热,因为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③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散射,故天空成蔚蓝色)。 ④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大,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反之少(各纬度削弱不同)。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增温: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保温: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地面(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②大气的温室效应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增温→大气辐射→地面增温。 ③晴朗:白天气温高(大气削弱少),夜晚气温下降快(大气逆辐射弱),日温差大。 阴雨:白天气温低(大气削弱多),夜晚气温下降慢(大气逆辐射强),日温差小。 3.意义:①减少了气温日较差;②保证地球适宜温度,形成了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③维持全球

二大气运动规律作业(全国通用)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 一、单选题 2015年《穹顶之下》播出后,大家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左图为我国某地雾霾前后对比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高处不胜寒”体现了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③ C.④ D.⑤ 2.雾霾天气时,右图中的() 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强D.⑤增强 下图为加拿大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部分城市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温尼伯的气候类型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4.造成温尼伯和莱斯布里奇两个城市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下垫面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 下图为某地降水量与风速月际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华北地区D.华南地区 6.该地区春季风力相对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受冷锋影响频繁B.受东南季风影响 C.气温回升导致对流运动强烈D.植被枯萎导致地面摩擦力弱

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7.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 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8.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气压可能与Q地相等的是() A.甲B.乙C.丙D.丁 一段时期内,我国东部某区域受某天气系统影响,出现多日睛好天气,该系统中心位于右图中B地。左图为摄影爱好者在该地一公园内所拍摄的景观照片。椐此完成下面 小题. 9.若受此系统持续影响,则该地区可能 A.空气质量越来越差B.风力明显增大 C.昼夜温差减小D.阴雨连绵 10.若A、C两地也在废天气系统控制之下,与C相比A地天气相对 A.湿冷B.干冷C.暖干D.暖湿 二、综合题 11.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加拿大冬季最温暖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温哥华山地年降水量在2000mm左右,有“加拿大雨都”之称。本 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大气运动与天气汇总

专题二大气运动与天气 一、【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1.大气受热过程。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二、【分析高考重点,把握命题趋向】 高考重点:本专题内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在历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均占有一定比重。 命题趋势: 1、从考查内容来看,①侧重于考查大气成分变化与环境保护、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近地面大气特点。②侧重于考查对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纬度分布及移动特点对气候特点及原因分析等主干知识。③侧重于考查对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判断和特点等主干知识。 2、从能力要求来看,高考侧重于考查阅读图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从命题形式上看,本专题的考查选择题、综合题的形式均会出现,以选择题为主,而且往往与大气环境知识联系密切的知识点结合在一直进行考查。命题的切入点越来越体现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另一方面往往以某一区域或等压线、等温线图、降水量等图表形式考查。 三、【主干知识和易错知识梳理】 1、主干知识梳理 (1)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从而使得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异(在近地面上受热处形成低气压、冷却处形成高气压;在受热处高空上形成了高气压、冷却处高空上形成了低气压),进而使得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产生了水平运动(方向是从高压向低压),从而形成了环流。 热力环流的几个实例:海陆风(因为白天温度陆地高——热源、海洋低——冷源吹海风,夜晚温度海洋高——热源、陆地低——冷源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山谷吹向山顶、夜晚吹山风——山顶吹向山谷)、城市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①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②纬度30°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③纬度60°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也形成了六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可以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看成整体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其方向和周期相一致,即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注意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幅度大致在10°左右,没有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大。) 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由于海陆的热容量不同,使得海洋比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进而出现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的温度在夏季是陆地高海洋低,陆地形成热低压;在冬季是海洋高陆地低,陆地形成冷高压。 ②季风的形成原因: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季风冬季风是因为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形成的西北季风;夏季风是因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和夏威夷高压之间形成的东南季风。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季风的夏季风——西南季风包括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改为向右偏转而成的。 (3)常见天气系统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3大气运动规律附答案

专题提升练3 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天津卷,8~9)读图文材料,完成第1~2题。 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中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2.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

答案1.C 2.D 解析本组题考查气流运动示意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第1题,读图可知,乙地是下沉气流,而不是上升气流。甲地扬沙通过高层气流吹向乙地高空,并在乙地下沉形成浮尘,故选C项。第2题,乙地受下沉气流的影响,且风速小,说明受高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的只有D图,故选D项。(2018·北京海淀二模)读表和图,完成第3~4题。 我国某地连续三日天气状况 天气现象最高气温风 27 21 29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3.表中信息显示( ) A.5月4日气温高,对流强烈,阴雨天气 B.5月5日西北风强劲,空气质量好 C.5月6日昼夜温差大,需预防寒潮 D.该地天气变化可能是冷锋过境造成的 4.5月6日与5月5日相比,图中(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答案3.D 4.C 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5月4日气温高,多云天气,不是阴雨天气,A项错误;5月5日西北风强劲,出现沙尘天气,空气质量差,B项错误;5月6日昼夜温差大,但最低气温较高,为12℃,未降到5℃及以下,不会出现寒潮天气,C项错误;该地天气变化5月5日出现降温、大风天气,可能是冷锋过境造成的,D 项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即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5月6日是晴朗天气,比5月5日沙尘天气能见度高,云量减少,太阳辐射①不随地球的变化而变化,①不变,A项错误;云量减少,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故②增强,B项错误;5月6日是晴朗天气,比5月5日沙尘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总大气辐射较强,5月6日最低温比较高,大气逆辐射较强,③增强,C项正确;云量减少,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增强,D项错误。 (2016·浙江卷,9~10)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第5~6题。 5.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 A.③至④ B.④至⑤ C.⑥至⑦ D.⑨至⑩ 6.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上海地区 高中地理 大气运动 、天气、气候教案(等级考)

教师学生上课时间学科地理年级高二课题名称大气、天气与气候(选择+综合题) 教学目标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掌握世界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特点掌握天气系统类型和影响 结合实例判断并分析气候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世界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特点;难点:结合实例判断并分析气候【本篇知识框架】 考点: 1、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 2、描述某地气候类型特征; 3、分析气候的形成原因; 4、比较两地气候差异 5、气候与地带性

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 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 高空飞行 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 10-12千米,高纬:8-9 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每上升100米, 空气温度下降 0.65℃) 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 【考点】 1 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主要考查对流层和平流层 【练习】(容易1-3)(4-6) 1 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2 2010年冰岛多次发生火山喷发,严重影响欧洲航空运输业。这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进入到了大气层中的() A.对流层和平流层 B.平流层和中间层 C.中间层和热层 D.热层和对流层 3 对流层厚度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上海地区一年中对流层厚度较薄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 2016年10月9日凌晨,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成功,对接高度为393公里。航天员陈冬实现了一直藏在他心中的一个梦想-----“我就想飞得高点,再高点”。对接成功时,陈冬所在高度位于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热层 D.散逸层 5 大气中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A.对流层B.中间层C.电离层D.平流层 6 大气的组成物质及表现是………………………………………………………………() A.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CO2只吸收太阳辐射 C.水汽和固体尘埃可成云致雨 D.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作用 二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