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2能力目标: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纯数学问题的应用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祖国文明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根据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研究性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从面揭示课题。

(二)议一议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1)“上有三十五头”的意思是什么?“下有九十四足”呢?

(2)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3)怎样设未知数?设几个?

(4)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

1.理解题意:

“从上面数,有35个头”是说鸡和兔一共有35只;“从下面数,有94只脚”是说鸡脚和兔脚数共是94只。

2..探索策略

(1)猜想法

(2)方程的方法。

方法1:设有x只兔,鸡就有(35-x)只。列出方程4x+2(35-x)=94,解是x=12,即有12只兔,35-12=23只鸡。

方法2:设有鸡x只,兔y只,则

x+y=35 解之得x=23

2x+4y=94 y=12

答:共有鸡23只,兔12只。

在计算教学中,需要算法多样化,更需要算法的优化;同样,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需要策略多样化,更需要策略的优化。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应该兼顾并进。但优化并不等于强加,优化也强调自主和需要过程。在这里,我对此都恰倒好处地予以了关照。

3.小结方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3、做一做

改变“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条件,把它变成另一道题目并请你的同桌解答。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列方程(组)解古算题:

“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牛、羊各直几何?”

题目大意:5头牛、2只羊共价值10两“金”;2头牛、5只羊共价值8两“金”。问每头牛、每只羊各价值多少“金”?

(四)想一想:

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题目的大意是:用绳子测量水井的深度,如果将绳子折成三等份,一份绳子长比井深多5尺,如果将绳子折成四等份,一份绳子长比井深多1尺,绳子长、井深各是多少?

(五)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

一只蜻蜓6条腿,一只蜘蛛8条腿,现有蜻蜓和蜘蛛共10只,共有68条腿,问蜻蜓几只,蜘蛛几只?

(2)练习:昨天我们几个同学集资买了一个球,每人出8元,则多3元;每人出7元,则少4元,有几个人集资?买这个球花了多少钱?

(3)根据方程组编应用题并解答:

3x+8y=32

5x+6y=46

(六)、小结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应注意的问题:

(1)设出两个未知数;

(2)找出两个等量关系;

(3)列出两个方程。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

(七)作业:

课本P199 习题7.4 第1、2题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鸡兔同笼公开课教案

鸡兔同笼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 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道我国 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PPT投影展示原题)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抽生回答。(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PPT展示今意)) 2、有谁知道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问题吗?(鸡兔 同笼)板书。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三大趣题之一,记载 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

3、会做“鸡兔同笼”这类题吗?会做的我们今天进一步来 学习,不会的也没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老师相信今后 你一定会做了。那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把这节课的内容学好 呢? 二、展示情境,尝试探究 (一)出示情景,获取信息 1.“鸡兔同笼”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呀?(鸡和兔关在同一 个笼子里)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说明:为了便于分析时叙述,把“26只脚”改成了“26条腿”课件出示)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 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④兔有4条腿。(课件出示) (二)猜想验证, 1、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2、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的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教程文件

《鸡兔同笼》教学设 计及反思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 宁陕县江口小学:李红侠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宁陕县江口小学:李红侠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第103页、104页例1、105页做一做和阅读资料。 【教材分析】 主要教学内容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及相关变式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用假设法和列表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也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古人巧妙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与解答过程,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假设法的解题思路。能解决生活中“鸡兔同笼”的变式问题。 【教法】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法】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猜测、列表、画图、假设等活动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及学习单 【设计理念】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注重体现学习过程和思维的训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学思想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 1.古题激趣(课件出示) 2.揭示学习内容,引发学生思考。 二、自主探究,形成策略 1.出示103页例1。 2.理解题意,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的过程,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体会用假设法的逻辑性和一般性。 ~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出示主题图: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教师:这道题是以文言文的方式表述的,雉就是野鸡,哪位同学看懂它的意思了 ~ 学生: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获取信息,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既然“鸡兔同笼”问题能流传至今,就应该有它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法。 问题: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大家在刚才猜了好几组数据,经过验证都不正确,为什么猜不对呢 数据大了不好猜,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把数字改小些,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 (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和生活常识联系在一起,你还能说出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1:鸡和兔共8只,鸡和兔共有26只脚。 学生2: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 【设计意图】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隐藏条件,帮学生初步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3.猜想验证。 教师: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先来猜猜,笼子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猜测需要抓住哪个条件 学生:鸡和兔一共有8只。 教师:是不是抓住这个条件就一定能马上猜准确呢好,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大家来填一填,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来,开始。 、 学生汇报。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优秀教案)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有关的数学史。能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图解法理解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通过画图分析、列表举例、假设计算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方便性,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受到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位老猎人,进山打了几只山鸡和野兔,高高兴兴地往家走。在村口,几个小孩围了过来,“老爷爷,老爷爷,您送给我们几根漂亮的羽毛吧!”老爷爷捋了捋胡子,笑眯眯地说:“孩子们,要羽毛可以,可我有一道题要考考你们,若答对了,羽毛就送给你们了。”“好呀,好呀!您出题吧!”老爷爷说:“鸡兔同笼,条腿地下走,问你鸡兔各几许?”同学们,你们觉得山鸡的羽毛漂亮吗?你们想要吗?快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这类难题吧!咱们先从简单点的想起:(课件跟上) 、揭示课题: 大家请看屏幕:出示题目:鸡兔同笼一共有个头,一共有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鸡兔同笼 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师:请大家自由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鸡和兔一共有个头。鸡兔一共有条腿。求分别有几只?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鸡有条腿,兔子有条腿。鸡和兔一共有个头。鸡兔一共有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03-105页。 教学目标: 1.尝试列表法、假设(画图)法、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增强逻辑推理能力。 3.加强对我国数学史文化的了解,感受“鸡兔同笼”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会方程思想的一般性。 教学难点:通过数形结合,从画图法中推导出算法。 教学用具:手机、平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创设情境。 有一天,鸡和兔在草地上玩耍,兔子看到鸡昂首挺胸的样子,觉得很可爱,就模仿起来。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模仿的吗?谁来说说,一只兔子学成鸡,抬起了几只脚?地上少了几只脚? 2只兔子学成鸡,地上少了几只脚?如果地上少了10只脚,说明有几只兔子在学鸡? 鸡也俏皮地学起兔子走路。它是怎么模仿的吗,谁来说说。如果1只鸡学成兔,地上会多出几只脚?如果地上多了8只脚,说明有几只鸡在学兔? 2.引出例1。 你们的想象很丰富。兔学鸡,鸡学兔真有趣。瞧——草地上传来了这样的信息。 出示例1:草地上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深入理解,探究新知。 1.猜测验证,列表讨论。 猜猜看,鸡和兔可能各有几只呢? 有点乱,怎样猜不遗漏?出示表格;

这么多情况,哪种情况是对的呢?怎样验证? 和学生一起验证,把表格补充完整,谁愿意把你猜测的结果汇报一下。 小结:通过刚才猜测、验证,我们找到了有3只鸡,5只兔。这种方法就是列表法。(板书) 仔细观察表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1)减少1只鸡,增加1只兔,增加2只脚。 (2)增加1只兔,减少1只鸡,减少2只脚。 2.这道题,除了可以用列表法来解决,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吗? (1)现在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跟我一起来假设。我现在一声令下,让草地里的所有兔子都抬起前2条腿,每只兔子还有几条腿在地上?我们把抬起腿的兔子都假设成鸡。草地上现在有多少条腿?(16条) 为什么是16条腿?和26条腿比少了多少条腿? 这10条腿是谁的?前腿都去了哪儿? 抬前腿的兔子有多少只呢? 想一想,我让兔子统统抬起前腿,也就是假设把笼子的这8只动物都看成了什么? 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推算,你能列式解答吗?8?2=16(只) 26-16=10(只) 10÷2=5(只) 8-5=3(只) 1.假设8个头全部是鸡。 (1)一共有多少只脚?16 2= ?(2)实际有多少只脚?(26) 8 (3)假设的脚比实际的脚少多少?26—16=10 (4)少的10只脚是谁的脚?(兔脚) 因此需要把鸡转换成兔,一只鸡加上2只脚就转换成了兔,10只脚需要把5只鸡转换成5只兔。

鸡兔同笼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首先我们来玩一个接龙游戏吧! 师: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子(出示孙子的图片),他最出名的一本书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书吗? 生:《孙子兵法》 师:对,这本书中的一些兵法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在都是军事家们必读之书。其实孙子不但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军事家,而且在数学方面也就较大的成就。他在《孙子算经》中第31题记载了一道关于鸡兔同笼的题,后来传到是日本。这道是: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几何画板中出示题目)生齐读题目。师:谁知道这几句话的意思? 生:笼子里有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足,问鸡兔各多少只? 师:这个问题数目较大,不便于我们研究,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把数字变小,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进行研究。

师:对,这是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出示题目:鸡兔同笼不知数,上有八头笼中露,数脚共有二十六,多少鸡来多少兔?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师: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说的真好) 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你真会观察)8只头是什么意思?(原来里面只有8只动物!) 师:从中你还能发现什么隐藏的信息吗?(你真是火眼金睛) (尤其是隐藏的信息鸡有2只脚,兔子有4只脚) 师:现在你能猜猜笼子里大概是几只鸡几只兔吗? 师:到底准确答案是多少?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预设:1.(能)画图法,列表法,列算式。2.(不能)你看这里有8个头,说明了什么?说明鸡和兔总共有8只,26只脚,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举例子,画图。 师:同学们!画图、列表、列算式都是我们数学中常用的方法! 师: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学习单,听清楚要求: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研究,如果你有困难的可以同桌讨论,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汇报: 1、列表法(取中调整,逐一列表,小幅大幅调整) 预设:生1(取中调整):因为有8个头,所以鸡和兔一共有8只,我第一次猜鸡4兔4脚24,脚少2只;第二次猜鸡5兔3脚26得到答案。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反思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反思 永泰县城南小学卢鸿祯设计理念: “鸡兔同笼”作为一种经典名题,在国标新教材中,不少版本都有编排。比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中用它来让学生学会表格列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将之作为一道练习题来巩固“假设和替换”的策略;而人教版更是浓墨重彩,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用6个页码详细介绍了“鸡兔同笼”问题的出处、多种解法及实际应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名师在不同年级用不同的方法来生动地演绎它。但我想尽管“鸡兔同笼”各年级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且有着不同的目标指向,但对于六年级而言,是否可以用来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数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模型”意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感受到一些数学问题所具有的“模型”的力量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这节“鸡兔同笼”数学活动课作了如下尝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12~117页。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和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用假设法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 1、设计导学提纲: 自学课本第112~115页并思考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例1的“鸡兔同笼”问题。 (2)、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请举例说明。 (3)、试着完成课本第115页“做一做”第1题。 (4)、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课件制作。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课前板书:鸡兔同笼)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尝试与猜测活动之一。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在“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角度分析,掌握列表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鸡和兔的异同点,学生得出鸡和兔都有一个头,鸡有两条腿,兔有四条腿。 2、通过练习发现问题。 出示多媒体课件: 一只公鸡,( )条腿;一只兔子,( )条腿; 两只公鸡,( )条腿;两只兔子,( )条腿; 三只公鸡,( )条腿;三只兔子,( )条腿; 四只公鸡,( )条腿;四只兔子,( )条腿; …………

3、引出课题: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就在《孙子算经》中提出了这样有意思的题目。“鸡兔同笼”是一类中国有名的算术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此书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作者生平和编写年代都不清楚。先传版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下31题,可谓是后世“鸡兔同笼”的始祖,后来传到日本,变成“龟鹤算”。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鸡兔同笼) 二、开展活动,探究规律。 1、课件出示题目: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学生猜测鸡兔各几只,按顺序整理所有可能性。 学生根据总结出的关系式,计算找出正确答案。 学生汇报正确答案是鸡5只,兔3只。 小结:像这样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叫逐一列表法。(板书) 2、质疑:这个方法好不好? 学生感受这个方法要一一列举,比较麻烦。 下面就利用简单的数据总结规律,运用到复杂的情况中。 3、请同学们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讨论。 生得出结论:鸡增加1只,同时兔减少1只,腿减少2条。 鸡减少1只,同时兔增加1只,腿增加2条。 腿增加和减少与兔保持一致。 4、游戏练习: 鸡增加2只,同时兔减少2只,腿()。 鸡减少5只,同时兔增加5只,腿()。 生得出:鸡兔每对换一次,腿数增加/减少两条。 三、利用规律,实题操作。 利用总结的规律,做一道数目稍大的题,不用逐一列表,试试看。

鸡兔同笼导学案

鸡兔同笼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设计:李清峰 备课组长:张效文 编号:30 班级: 姓名: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方程解应用题时的常用步骤: 。 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解下列方程组: X+y=5, 4x+7y=-19, 2s+3t=5, (1) 2x+y=8; (2)4x-5y=17; (3) 3s-5t=17. 1、完成教材115页的引例,“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科目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授课时间 课题 授课教师 学习 目标 能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旧知回顾 自主预习

探究点一:用多种方法解“鸡兔同笼”问题 我们伟大祖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为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在数学领域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名著流传于世,普及趋于民众,许多问题浅显易懂,趣味性强,如[九章算术]下卷第三题目“雉兔同笼”等,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等国,对中国古代文明史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雉兔同笼”题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关,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正确答案是( ) A.鸡24只,兔11只 B.鸡23只,兔12只 C.鸡11只,兔24只 D.鸡12只,兔23只 思考1:用多种方法求解此题 新知探究

思考2:各种方法相比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思考3:用方程思想解“鸡兔同笼”类问题的优点是什么? 探究点二:“鸡兔同笼”问题变形 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思考1:题目大意是 思考2:找出上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思考3:设绳长x尺,井深y尺,由思考2得到的方程是? 学以致用

《鸡兔同笼》导学案

预见性困难 拓展延伸 课题鸡兔同笼课型新授教学流程 学习目标1、会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问题; 2、我知道了化繁为简的思想 一、引入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完成的数学问题, 你们都解决了吗?谁来与大家分享?为什 么? 2、其实类似这样的数学问题就是古代数学名 著《孙子算经》中关于鸡兔同笼的问题,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鸡兔 同笼 二、自主探究 1、观察信息和问题; 教师:请大家看学案中第二部分,同桌合作 完成。过会汇报时一个同学汇报第一小题, 重点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难点体会化繁为简的思想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环节学习内容 学 习提 示 一、引入 课前完成 一只鸡()条腿,一只兔()只脚,如果有10只脚,可能会是几 只鸡?几只兔?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再增加1个什么条件?就能得出鸡兔 的只数? 一、引入 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导学案执教者:王丽莉

二、自主探究二、自主探究 例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 鸡和兔各有几只? 1、从题中鸡和兔一共有()个头,鸡和兔一共有()只脚。 2、我和同伴会填表 鸡 兔 脚 鸡有()只 兔有()只 3、观察上述表中的数据,想想怎样找到正确结果的?从左往右观察表 格,你还发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完成。 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么鸡有()只,就有()只脚,但是实际 上笼子里()只脚,这样我们()算了()只脚。 因为:我们把兔的4只脚算成了鸡的2只脚,每只兔就() 算了()只脚,所以笼子里有()只兔,()只鸡。 列式: 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那么兔有()只,就有()只脚,但是实际 上笼子里有()只脚,这样我们()算了()只脚。 因为:我们把鸡的2只脚算成了兔的4只脚,每只鸡就() 算了()只脚,所以笼子里有()只鸡,()只兔。 另外一个同学汇报表格。 (注意:课前让学生预习书,了解表格的填 写。学案中的表格的填写直接填在老师发的 大表格里。学生在汇报时,要有序回答,先 回答1、2的问题,然后表格贴在黑板上后, 再另请同学回答第3个问题。) 2、哪组同桌愿意来与大家分享问题1和表 格?(把学生的帖在黑板上) 3、观察这些同学的表格,你有什么想法?(可 以老师提前做好) 4、同学们,鸡兔同笼的问题除了用列表法解 决,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现在请四人小组 完成学案第三部分。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学案,小组交流组内的方法, 同时可以提出疑问,组员解答。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兴庆区第二十六小学张海燕 教学内容: 人教审定版四年级下册103----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列表、假设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旧知铺垫,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简笔画吗?看看老师画的简笔画你能猜到是什么吗?(鸡,因为有一个头两支脚。兔,因为有一个头四只脚。)课件出示。 2、你能解决有关鸡兔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 鸡的只数 4 7 0 兔的只数 3 0 7 腿的条数

3、你知道吗,古时候人们也喜欢研究鸡兔问题,在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画图和表格及引发学生兴趣又在学生脑里构建画图法和列表法的模型。) 二、共同探究。 1、质疑:提问: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 个头,从下面数,有94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数据太大不好计算换个小一些的数据, 2、教学例1 (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题中给出了那些信息?(待答)还有没有隐藏的信息?(一只鸡有一个头两条腿,一只兔有一个头四条腿) (2)你能解决它吗?试一试 这时通过前面的简笔画和图表学生对列表和画图有了一个建构,(3)列表法 有的学生鸡兔各四只一共24条腿还差2条,鸡去掉一条,兔多一条腿就刚好。 为什么鸡去掉一只,兔多一只,腿就多两只?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教学反思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 一、教材、学情分析 首先我进行一下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1、教材首先通过富有情趣的古代课堂,生动地呈现了在《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并通过小精灵的提问激发学生解答我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的兴趣。2、注重体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我班共33人,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遵循课程标准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与重点难点。 二、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

北师大《鸡兔同笼》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鸡兔同笼问题(课本第99—100页的教学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假设的方法解答“鸡兔同笼”的问题,比较各种列举法的特点,并让学生体会怎么样列举更简便。 2、能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同类实际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3、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对假设法有所了解和体验,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来一块做个游戏,看谁的反应快:“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老师有个简单的问题问大家,一只兔子几条腿?一只鸡呢?两只兔子加三只鸡一共有多少条腿?你是怎样计算的?简单吗?可别小看了这个问题,这源于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数学趣味题。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出了一本著名的数学名著,叫《孙子算经》。这本书里记载了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这句话中,你们有不明白的词语吗?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师:是呀,这道题目是说,现在有一些野鸡和兔子,关在同一只笼子里,从上面看,共有35个头;从下面看,共有94只脚。问有多少只野鸡、多少只兔子。 师:古代人对这样的题目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把类似于这样的问题,

统统称为:“鸡兔同笼”问题,同学们想学习这种题的解题方法吗? 今天,我们就用尝试与猜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2、我们先从简单一些的问题入手,来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好吗?大家请看。 出示题目:鸡兔同笼一共有9个头,一共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师:请大家自由读题,你们都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生: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9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师评:他还发现了隐藏条件,审题真细心。 2.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呢?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学生回答 3、学生汇报:(汇报时,师生、生生质疑,评价) 4、那同学们就跟老师一起,按顺序列表试一试。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方法? 学生挨个说,老师板书; 最后得出结论:鸡有5只,兔子有四只。 5、寻找规律,认真看一看这个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回答 6、归纳并引导: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逐一举例法,只要按照这个步骤数下去,不管头数和腿数是多少,都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7、那同学们还记得《孙子算经》中那道鸡兔同笼的问题吗?大家想一想,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互相讨论,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运用多种方法完成表格 老师这里有6个题卡,每个小组拿到题卡共同合作完成表格,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 1、教师巡视,对合作的小组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 2、展台展示学生的表格,并派一名代表进行讲解。 (数字是如何调整的,调整时有什么发现?)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 宁陕县江口小学:李红侠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宁陕县江口小学:李红侠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第103页、104页例1、105页做一做和阅读资料。 【教材分析】 主要教学内容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及相关变式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用假设法和列表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也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古人巧妙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与解答过程,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假设法的解题思路。能解决生活中“鸡兔同笼”的变式问题。

【教法】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法】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猜测、列表、画图、假设等活动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及学习单 【设计理念】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注重体现学习过程和思维的训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学思想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 1.古题激趣(课件出示) 2.揭示学习内容,引发学生思考。 二、自主探究,形成策略 1.出示103页例1。 2.理解题意,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3.猜一猜鸡兔各几只?引发学生有序思考。 4.自主探究解题方法。(师巡视及时了解学情) 5.汇报交流不同的解题方法。 (1)列表法(2)画图法(3)假设法 6.引导小结假设法的一般解题思路。 三、策略梳理,建立模型 1.回顾整理解题方法。 2.解答古题,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 3.感受“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初步感悟这一数学模型。 四、推广应用,形成技能。 1.第105页做一做。 2.猜一猜活动。 3.课外推荐第105页“阅读资料”。

最全总结范文之:鸡兔同笼教学反思12篇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一): 鸡兔同笼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资料。在这节课当中,我主要借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同时结合引导学生画图的方法,再配合假设法。充分运用了动手操作这个手段,让学生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尝试探究这一部分,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潜力。透过画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用心性,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这时候再介绍假设法就水到渠成了。也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应用练习是一个提升的过程,让学生回顾研究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过程,选取适宜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在汇报时让学生说说理由。用哪种方法适宜?为什么?应用练习的设计,这样都能使学生巩固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同时解决问题的潜力也得以进一步的提升。课堂教学后,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1.透过向学生带给了现实、搞笑、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能够应用作图法、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解决问题。(1)师生共同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2)假设法教学与画图结合分析的方法上的突破,到达好的效果。(3)列方程解决问题做为后进生的学习良方,也是解决难题的途径,也值得老师重点关注与突破。 2.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带给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透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透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图形与鸡兔同笼的有效结合,让知识二合为一,有效沟通对知识的迁移,以及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潜力有重要的好处。 3.在学习中注意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生独立思考2-3分钟后再强调学生之间交流,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教学有效性更注重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的价值。这堂课研究的方法多,容量大,有的地方只是蜻蜓点水,部分学生理解上还有点问题,我想将在练习课中进一步完善。一句话:尊重学生的思维水平。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二):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一节好的数学课就应让学生懂得一个知识点,获得一种思想,积累学习经验,行走在构成某种技能的路上。教学完鸡兔同笼,我留下了这样的感悟。 鸡兔同笼是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的资料。本节课作为本册教材数学广角中唯一的教学资料,它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道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而且它是生活中的一类典型的问题,研究这类题,不仅仅使学生学习一种数学思想,而且收获解决策略与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潜力。 研读教材后,我依据新课标,从设计理念到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都做了认真地思考,连教学环节都是几经修改的,但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实在有些汗颜。 一、猜测形同虚设。

新人教版四年级鸡兔同笼教案

鸡兔同笼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3-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这类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导入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见过鸡和兔子。 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同学们注意听了,想到的举手? 1、一只鸡有几个头,几只脚? 2、一只兔有几个头,几只脚? 3、一只鸡和一只兔共有几个头,几只脚?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着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谁愿意试着说一说! 生:这道题的意思就是:今天有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上面有35个头,下面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师:大家同意吗? (电脑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全班齐读)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着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师: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试猜一下,鸡和兔各有几只呢?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看来,这样大的数字,要猜出准确的结果是很困难,要不我们先从简单一些的问题入手,一起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好吗?大家请看。 1、(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分析并理解题意: (1)从上面数,有8个头就是说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 (也就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 (2)从下面数,有26只脚就是说鸡脚和兔脚总数一共是26只脚。 (3)问题是什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随学生猜想板书并验证。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1) 郑玲玲#(精选.)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科书P104-106。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原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主要用列举法、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问题,修订后将这部分内容移至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删去了方程法,突出了假设法。此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理解用列举法、假设法解决问题,渗透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猜测、计算、推理、调整等过程,理解并掌握用列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和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理性精神,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以及一丝不苟的个性品质,渗透化归、列举法、假设法、数形结合、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素养。 3.通过数学史料,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构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 【教学难点】 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鸡学兔、兔学鸡走路的故事。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承接课前交流,提出问题:把鸡和兔关进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8个头,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列举法 学生猜测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追问:尽管大家猜的鸡和兔的只数都不一样,但每组数据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变的数据,发现了吗?除了这几组数据,鸡和兔的只数还有没有其他可能?能不能按一定的规律找一找? 学生一一列举,完成表格。 师小结:像这样,根据一定的规律,按顺序依次列举出所有可能性,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有序思考。通过有序思考,可以做到不重复又不遗漏。 进一步提出问题:鸡和兔到底有多少只?只看头数能确定吗? 适时添上另一个条件:从下面数,有26条腿。 让学生借助表格,进行探究。 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有序思考,列举出了所有可能性,经过计算调整,找出了鸡和兔各有几只,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研究问题时经常用到的列举法。 2.假设法 (1)体会列举法的局限性 把“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中的数据调大。

五年级上册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 ——五年级组秦思众所周知,数学课不仅是为了学数学,而且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课始,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示了一些学生熟悉的电梯,观光缆车,螺旋桨,风车等物体运动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运动显现,并根据学生的感知规律,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再通过交流,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对旋转运动的特点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这是旋转运动现象的前提,由于前面的观察、游戏环节的做动作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较为深刻的表象。接着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处理,从生活实际入手,首先观察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旋转,接着拨动钟表,在直观感观的基础上感受旋转点,方向及角度。接下来教学围绕明确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展开。利用时针的旋转现象,在教学中重点使学生弄清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的含义,明确要想表述清楚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这三点。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感觉成功之处在于; 1. 能驾驭教材,把握重难点,课题引入简单直接,不拖泥带水。 2. 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 3. 整个数学课题轻松活泼,让学生有较多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能够引导学生用行为或学具表示旋转,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感知,通过大量的情境设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积极的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兴趣。 2.教学中,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提出、探索、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不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来教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的过程,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体会用假设法的逻辑性和一般性。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 《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出示主题图: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 雉兔各几何?

教师:这道题是以文言文的方式表述的,雉就是野鸡,哪位同学看懂它的意思了? 学生: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获取信息,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既然“鸡兔同笼”问题能流传至今,就应该有它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法。 问题: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 .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大家在刚才猜了好几组数据,经过验证都不正确,为什么猜不对呢? 数据大了不好猜,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把数字改小些,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和生活常识联系在一起,你还能说出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1 :鸡和兔共8只,鸡和兔共有26只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