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深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变革

市场深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变革

市场深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变革
市场深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变革

市场深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变革

王 振 莫建备

随着市场的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及其组织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对于农家的农业经营,集体所能提供的服务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农业的生产过程,以至农家的小生产与需求的大市场这对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对于集体经营的乡镇企业,先天就有的制度弊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以至乡镇集体企业一进入改制阶段,许多地方很快就选择了民营化这一比较彻底的改制方案,导致集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明显今不如昔。农村集体经济及其组织将走向何方,在研究者之间存在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要把目前的农村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与集体经济组织合并起来,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另一方则认为把传统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整合起来,其难度是很大的,即使实现了组织上的整合,其实际效果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应该着重于培育新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逐步替代现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本文将对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今后的改革方向进行展望。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

特征及其制度背景

时至今日,农村微观层面的改革并没有完全改变农村集体经济其经济性与社区性合一的组织结构,也没有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完全独立于政府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既有创新之处,又有历史的延续。具体来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以下三大行为特征。

第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同一个“社区共同体”,其行为具有多元化的目标。微观层面的变革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一步演变为一个具有“社区共同体”性质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①,之所以称其为“社区共同体”,是因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同一个大家庭,拥有社区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集体财产所有权,并且要为社区内的成员提供各种经营服务,还要把谋取社区成员的就业机会和福利最大化列为重要的组织目标;而农家则是这一大家庭中的基本成员,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同时要对集体尽义务,也享有集体经营的权益。

正是有了这样的特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可能单单履行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职能,还必须兼顾社会组织的职能,其表现出来的行为目标必然是多元的。在经济目标方面,它要尽可能地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以此提高社区成员的经济收益和福利水平。80年代初期以来集体经济组织对非农业的投资热情,正是其经济职能的具体体现,不仅为社区成员直接提供了新的收入机会,还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形式为社区成员间接提供经济收入。根据1998年的农家家计调查资料,全国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从集体企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为138元②。在社会目标

16

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

方面,由于政企没有分离,加上国家需要基层组织更多地承担起向农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品的责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把社会福利、社会治安,甚至小城镇建设等纳入其工作目标中去。

第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虽然对内需要兼顾社会性目标,对外却明显表现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倾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社会职能并不影响它对利润的追求。因为这些社会职能是内生的,而且为了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职能,需要以经济收益为基本条件。即使是关于政社合一的问题,其存在的制度基础在于政府需要借助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和组织体系完成本来应有政府履行的职责,如向农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等。这些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行的职责也同样需要以经济收益为基本条件。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到,为什么产权不明,政社不分的乡镇集体企业从人民公社时代起就已经表现出内在的发展动力。为什么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它还能保持长期的高速增长,并与国有企业的艰难处境形成明显的对比。

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最大化行为的有效性进一步可以在理论上得到阐述。从产权分析的角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是一种模糊产权,但在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由于许多交易行为具有潜在的非法性和巨大的交易成本,这就使模糊产权成为一种投资者和经营者更加愿意选择的,相对有效率的,从而具有积极意义的制度安排③。因为采取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取决于交易费用;而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都会有一种产权制度是最佳选择,但这种产权制度未必是界定清晰的私有产权制度。从政社或政企关系分析的角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非农业的成功,可以归结为与基层地方政府关系的成功。因为乡镇村政府处于政府等级系统的最低位置,带有明显独立的利益,而且只考虑自己所属社区的利益,加上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企业还是乡镇村政府重要的资金来源,两者利益紧密相连,乡镇村政府也就直接成了乡镇集体企业的保护者与促进者。与此相反,国有企业虽然也是政企不分,但作为实际掌握所有权的国家,要考虑较多的利益和目标,这些要与企业所追求的利益与目标完全达到一致,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代理国家来管理企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并不与个别企业的利益直接相连,即使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由于还受到其他政府管理部门的制约,往往存在着促进企业积极性不足的状况④。

第三,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是模糊的,作为拥有集体资产控制权的集体经济组织本身,或代理人有其自己的利益目标,所采取的行为不一定完全符合全体社区成员的利益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追求组织利益,虽然在大的方面是为了增加社区成员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福利水平,但在现实中到处可以看到利用资产控制权索取剩余的事实。最典型的事例是在一部分地区,由“村提留”和“乡统筹”形成了农民负担问题;再一个事例是把集体经营收入的较大部分分配于组织本身的运转与管理人员的个人收益分配方面。

集体经济组织更大程度上充当的是代理人的角色,但在产权模糊的制度背景下,必然会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并在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中与社区成员的利益形成矛盾。已经有较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存在着效率损失的必然,只是由于其对外表现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并构筑了市场竞争型的企业机制,在市场结构中取得的效率优势足以抵消的效率损失,才使得它在一定的时期内取得了较大的扩展。

二、市场深化与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面临的挑战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不断向完全的市场经济方向迈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面临的外部

17

环境变化,其主线就是从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向完全的市场经济的转换。一是市场竞争从不完全的格局向相对完全的格局转换。90年代是引入和培育市场竞争的时期,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大多数并没有进入市场竞争领域,因此竞争更多只是体现在乡镇企业之间,乃至区域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但进入90年代以后,外资企业的大举进入、城市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国有企业的积极转制,加上乡镇企业本身面广量大,这样除了金融、电信、汽车、钢铁与石化等少数几个行业,其他行业的竞争几乎都是极其充分,非常激烈,以至各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都呈现出不断下跌的走势。

二是市场需求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换。90年代中期以来有利于乡镇企业投资扩张的短缺经济状况全面结束,大部分生产领域,尤其是传统行业相继出现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整个宏观经济更是面临通货紧缩的难题。即使是国外市场,经过近十年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很多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已经出现出口饱和的现象,而且由于存在着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今后的扩张也是有限的。

三是地方政府干预金融机构的能力大大下降,市场对资金的配置功能得到强化。1995年开始实施的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强化了国有银行对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关心,使其转变为一个以商业利益为目标,注重信用成本与资金安全回收的金融机构。这一改革还具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即通过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行为实现信用资金分配的市场化,消除信用资金分配中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制度根源。

四是地区间劳动力流动不断扩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向完全的市场化方向迈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推断,外出打工的农民自1995年以来基本维持在3600万人的水平,约占农村劳动力的11%左右⑤。同时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方针,许多城市也都具体提出了向劳动力市场全面过渡的实施步骤。比如上海已基本放开企业的用工,并且计划在2000年时全面撤消留有计划经济痕迹的再就业中心,让劳动者的就业、转岗全部实行市场化。

五是中小企业的私营化进程加快,具备完全竞争型机制的私营企业是显示出更加强大的竞争能力。90年代以来不仅私营经济发展迅猛,而且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的民营化进程也大大加快,其中对于乡镇集体企业,大部分小规模的企业已基本完成私营化的改制。在市场机制逐步得到完善的趋势下,私营企业已越来越显示出内在的竞争能力,并且对还未改制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形成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

面对这样的环境变化,传统经济体制下生成、发展起来的各类经济组织势必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面临的挑战有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源动员能力下降,投资、经营非农业的能力弱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到来自农村外部和农村内部两方面的竞争压力。从农村外部因素看,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运作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向农村开放,使农村相对封闭的要素市场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不得不选择开放的路径,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近些年农村的劳动力与资金都出现了集中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面对开放的竞争性市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源动员机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与城市部门的资源分配竞争中处于下风,致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与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或者可以说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法消化农村剩余的资金与劳动力,致使这些生产要素只能流向城市寻找更好的机会。从农村内部看,90年代以来农村私营经济发

18

展迅速,并与集体经济争夺有限的农村资金。1997年时农村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达到7724万人,总量明显超过乡镇集体企业;总产值是46056.5亿元,已略微超过乡镇集体企业;固定资产原值6887.7亿元,相当于乡镇集体企业的55%⑥。这两种内外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不可能象以往那样可以充分利用其特有的资源动员机制为乡镇集体企业积聚所需的资金;而且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地处农村、技术、信息、运输等先天性不足更加成为瓶颈因素,投资、经营非农业的能力已大大今不如昔。

第二,农村集体经济模糊的产权正变成最大的制约因素,其低效率的一面已越来越明显。随着外部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政社合一”体制所能提供的保护效果也随之减弱,而且模糊的产权结构也不再是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农村私营企业的迅速成长,以及集体企业的投资与从业人员不断萎缩已经给予了很好的印证。近几年一些学者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低效率进行了充分的理论说明。其中最主要的论述是,农村集体经济建立的双层委托代理人制度存在制度性缺陷,在这一特殊的产权制度下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者或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励,或没有得到充分的监督,所以内部存在着很大的效率损失。所谓双层委托代理人制度,第一层是集体经济组织及其经营管理人员,或者更直接一点讲就是乡村干部,他们受集体财产的所有者全体社区成员的委托享有集体财产的处置权、经营权和剩余索取权。第二层是集体经营事业,主要是乡镇集体企业的负责人,他们受集体经济组织的委托享有集体企业的经营权和部分剩余索取权;但社区成员的委托完全是虚拟的,所以根本不存在这些“财产主人”对代理人的监督机制;在集体经济组织与集体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监督关系,但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与激励却始终是一对矛盾关系,为保证组织利益和社区利益,必然减少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这样就延伸出要么企业不堪负担,生产积累减少,要么“内部人控制”,通过各种手法使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

第三,面对农家经济与农村私营经济的成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相对退化。为农家创造就业机会,为农家增加收入,为农家提供服务,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经济功能。但从农家的角度看,集体经济已不再是唯一的依托。在就业方面,1990年至1998年,乡镇集体企业新增的就业机会是736.6万人,而农村私营企业以及农家自营业新增的就业机会是3051.5万人,前者远远低于后者⑦;在收入方面,进入90年代以来农家纯收入中来自乡镇集体企业的劳动报酬,其比率就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1990年时为8.2%,1998年时下降为6.8%⑧;即使是在农业经营服务方面,诸如农业的生产性服务,农村集体经济仍肩负着重任,但农户目前最最需要的产前产后服务,很多都是包括私营企业和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在内的民间服务机构,或供销社组织承担的,集体经济组织在这中间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如果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算作合作经济组织的话,没有流通方面的服务功能,这是与国外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一个最大差别。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进一步变革的展望

保持土地的集体所有与坚持农业的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土地的集体所有是集体经济得以存在的基础,而农业的家庭承包经营是集体经济谋求发展的本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趋于完善,农村各个产业的组织化问题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在改革与市场深化中取得新的发展与调整,并逐步转变为更加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更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性课题。

19

随着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退出一些适合个体、私人投资经营的生产领域,将是一个总趋势。这一趋势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总体效率,也有利于集体经济缩小经营战线,提高资产经营的效率,并在一些需要发挥合作优势的领域,如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家庭非农业经营服务、小规模企业经营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乡镇企业集体股,是集体经济事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目前农村的服务业发展比较薄弱,是与农村集体经济没有很好地介入这一领域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任由私营经济来填补农村服务业,一方面有可能出现垄断而损害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可能因规模太小存在规模不经济的地方。这也正是集体经济需要存在、需要发展的客观理由。发展服务业同样需要一定的投资,尤其在现代经济中,从典型的合作经济角度看,要建设一项新的经营事业,这种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资金集中量也比较有限。因此把来自集体股权的部分收益转作集体服务事业发展的资金,将是今后集体经济完成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最重要的是要对现在的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改造,使其成为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国际合作社联盟早在1966年曾提出合作组织的六条原则,并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六条原则包括入社自由、民主管理、资本适度报酬、盈余返还、合作社教育、合作社联盟等。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合作经济组织也在不断地进行适应性调整,出现了企业化、股份化的趋向,如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吸收非合作社成员入社以扩大合作社的资金来源;合作社参与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或者直接参与公司的投资;合作社在某些领域采用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等等。尽管如此,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立足点仍然是为社员提供服务这一点上。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至今没能成功地转换为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差距就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称不上是一个为集体成员完成各种交易进行服务的组织。而要完成这一结构性转换,首先要与社区政府分离,然后根据合作组织成员的交易需要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否完全向合作经济组织的转换,并不单单是微观层面的事情。信用与流通服务是合作经济组织的两大基本功能。恰恰是这两大基本功能,却受到现行政策的诸多制约。在信用方面,国家至今为止对农村金融仍实施比较严厉的控制,限制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至于现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然逐步形成独立经营的格局,但越来越成为一个没有合作内容的的正规金融机构。在流通方面,象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一直保留着相当程度的部门垄断,许多生产资料的供应也存在部门垄断。这些部门都是国字号的,又有长期的垄断地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根本不可能与他们进行竞争。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今后将走向何方,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政策。只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才能使现在的集体经济组织转变为规范的、符合农民需要的合作经济组织。

注:

①称之为合作经济组织,是顺应目前的习惯说法。如果按照标准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改革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还很难称其为合作经济组织。

②《中国农业年鉴1999》。

③李稻葵:《转型经济的模糊产权理论》,《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④田国强:《中国乡镇企业的结构及其改革》,《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⑤《农村经济发展绿皮书》。

⑥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全国乡镇企业基本情况及经济运行分析1997年》。

⑦《中国农业年鉴1991》与《中国农业年鉴1999》。

⑧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9》的数据计算。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所副研究员;

科研处研究员,上海200020

责任编辑:梁新华)

20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保障。 一、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多数村主要的收入还是依靠村集体公房的出租和村集体土地的征用。许多村集体经济的好坏是由出租集体公房和征用土地的多少来决定的,并没有广开思路,通过新方法、新途径,大力增强集体经济。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比较狭小。除县城各村和集镇部分村外,绝大多数村集体土地、山林和公房等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 3、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能力不强。有些村干部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在思想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陈旧观念和“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大力去开拓新思路,只会抱怨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政策,只会抱怨农村工作难做,村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没有明确的思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面对新形势只能束手无策。 4、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方面导致部分村干部敢管,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另一方面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经常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1、理清发展思路,大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开发集体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一、解释下列概念 1、要素市场 ① 是“生产要素市场”的简称。是指能形成生产能力的各种基本要素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产权市场等。 ② 生产要素市场由以下市场构成: 1、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货币、外汇、贵金属以及有价证券的交易场所和一定空间内货币资金融通的总和。 2、劳动力市场。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价格。 3、房地产市场。它由三个组成要素:交易的主体、交易的客体和交易的行为。 4、信息市场。信息产业部门与信息需求者双方进行有偿转让交易的活动场所和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称之为信息市场。 5、技术市场。就是指买卖技术技术商品的场所,是以技术商品交换为核心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7年名解,2分) ① 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 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6点: 1、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以充满活力和规范的微观主体为基础,必须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 2、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发挥积极性有重大的作用。 5、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保持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 6、与以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内容相配套,还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什么?(04年简答) 04简答:市场经济的特点(注意不是我国,答共性)

2008021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确定办法

起草者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如何确定是国家法律制度的缺失环节,也是所有三农工作者和思考者无法回避和绕行的问题。笔者与办公室成员王思云、肖长松、杨崇志、王旋等同志经过长期大量调查研究,并结合当地实际,在国家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起草了该文件。从制度层面提供了一条有效解决了我国农村经济历史遗留问题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兼顾了多方面利益保护的途径。文件起草后,经过集体讨论确定,并受到党委领导及专家的肯定。现上传,以期为中国农村三农事业的发展起到一些推动的作用。 都江堰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定的试行办法 第一条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激活农村生产要素,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长期而有保障的权利,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沿革,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都江堰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经农业合作化运动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在数个相邻的自然院落范围内,由农民自愿互助合作,投入各自所有的土地、大中型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经过改革发展形成的以土地集体所有为本质特征的区域性经济共同体。 按照“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历史沿革,本办法所称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原农村生产队,即现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成员。 农业生产合作社成员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包括普通成员和特殊成员。 第四条普通成员是指拥有土地共有权、保留型土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管理与处置的参与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项完整权利,承担完全义务的农村居民。 保留型土地使用权指除承包地经营权外,已实际取得和保留的宅基地、林盘地、自留地等土地使用权。 本办法所称普通成员等同与其他法律法规所称的农村集体组织成员。 第五条特殊成员是指拥有土地共有权、土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完整权利的一项及其以上,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公民。 第六条下列人员确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通成员: 由集体经济组织普通成员繁衍,并在该集体经济组织共有的土地上生产、生活的后代; 与集体经济组织普通成员形成法定初次婚姻关系的; 父母或一方具有集体经济普通成员资格的子女,符合承包经营条件,但未承包到集体土地的; 普通成员家庭经过合法程序收养的子女; 因国家政策性迁入或经法定程序加入的。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报告范文【实用】

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在省站的精心指导和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认真贯彻执行《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等政策法规为宗旨,管好用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为己任,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为目的,从增强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查处了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违规违纪 问题,有效的保障和防止了集体“三资”保本增值和流失浪费,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和有关部门的肯定。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辖区六县一区 9个行政村、9 个合作社共计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止二00八年底已实行会计委托代理的行政村 7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9.2%;实现村级会计电算化的村数14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4%。市、县(区)、乡(镇)三级已成立审计机构116个,配备专职审计人员146名,其中:持证人员18名。 一年来,我市上下共抽组118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9个审计组,对全市10565个会计核算单位的集体资金、资产、和财务收支、债权债务以及农村土地征占补偿费、支农惠农补贴等专项资金进行了详细的内审外调工作。审计资金总额106707万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资金434.2万元,追回贪污挪用资金120.9万元。查处追究任期届满和离任村社干部责任38人,收回各类违规违纪资金11.10万元,结算移交离任村社干部经济手续223人(次)。 二、具体工作 (一)财务审计不留死角 二00八年我市村级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在强化财务混乱村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乡镇自查自审、县区就地复审、市站以县区为单位集中送达核审”办法,计划审计 9个行政村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实际审计 9个行政村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累计审计资金60431万元。审计核实全市村社集体固定资产3 7.2万元,较上年净增128.72万元;负债总额17506.5万元,较上年减少100 .58万元;所有者权益42942.5万元,较上年净增7418.84万元。查处违纪未违规单位348个会计核算单位,清理出不合理开支730笔万元,不规范条据123张,金额98万元,未入账资金114笔10.8万元,现金白条顶库张49万元。对于审计出的问题,工作组进行了及时处理,对一些记账出现的差错进行了纠正;对部分不合理开支进行了账务注销,票据退还有关当事人员不作报销;对一些不规范条据,及时督促有关人员规范手续;对收入没有入账的重新作了入账处理。 (二)专项审计逐年拓展 1、粮食生产直补贴及农资综合补贴。20XX年、省财政拨付我市粮食直补资金2522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6513万元,两项合计全市农民人均98.92元。分别为崆峒区451万元、3104万元,泾川县339万元、2561万元,灵台县459万元、2687万元,崇信县125万元、991万元,华亭县175万元、 3万元,庄浪县435万元、2493万元,静宁县538万元、

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保障。 一、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多数村主要的收入还是依靠村集体公房的出租和村集体土地的征用。许多村集体经济的好坏是由出租集体公房和征用土地的多少来决定的,并没有广开思路,通过新方法、新途径,大力增强集体经济。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比较狭小。除县城各村和集镇部分村外,绝大多数村集体土地、山林和公房等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3、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能力不强。有些村干部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在思想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陈旧观念和“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大力去开拓新思路,只会抱怨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政策,只会抱怨农村工作难做,村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没有明确的思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

面对新形势只能束手无策。4、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方面导致部分村干部敢管,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另一方面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经常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1、理清发展思路,大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村土地和林地资源比较丰富的村可以对机动田、机动山进行统一开发,既可以对外承包、租赁,也可以本村自己组织经营,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对于有丰富矿、滩等资源的村,在有效利用、合理开发的前提下,制定长远规划,开发利用,变资源为效益。二是开展服务创收。村级组织可以根据本地的生产特点举办社会化的服务产业,如农产品流通经营服务实体,农业科技服务实体等,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既为农业生产提供后勤保障,又为集体经济创造收入。三是通过工业强村。一些地理位置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村,可以利用本村的土地、劳力等资源,通过招商引资、集体参股经营的形式,引进资金和技术,在环境保护允许的前提下兴办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强村。2、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严格规定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切实履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搞好民主理财,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做到村务、财务公开、公正、透明,按时公布,让广大村民都来进行监督,一切都在阳光下透明操作,不搞暗箱操作,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3、配好村级领导班子,强化培训提高。一是注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 所谓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指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只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对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只是宏观调控。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在不断的历史探索中逐渐找出的一条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之路的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紧密相联系的,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有根本的不同。它在历史实践中不断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着它的优越性,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出谋划策。本文将就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不断完善、基本内容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等几方面阐述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 一、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探索中初步形成 (一)建国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53年至l957年期间逐步形成的。那时候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需要相匹配的经济制度来发展中国的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产生。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单一、限制、排斥甚至消灭非公有制经济;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经济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政企不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毛泽东主席的《论十大关系》,陈云在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等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领导人这些创造性的思想观点,为后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构想。 面对老一辈领导人遗留下的问题,邓小平开始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做出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79年,他就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邓小平于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同年6月江泽民在一次讲话中使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形成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 [摘要]因多方面原因,司法实践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不一,文章从实际案件出发,从司法实践角度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判断标准,认为宜以“一般规定”加“特殊情形”的模式在立法层面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标准 建立客观、统一、可行的判断标准,是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问题的关键,是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化解相关矛盾的现实要求,也是维护司法统一、体现法律尊严与权威的需要。本文从一则发生在广东省的案例出发,对判断标准作出分析。 一、案例简介 原告李光于村里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前入赘到城北公社城北大队定居、落户;1990年左右,李光一家回到被告东塘经济合作社、由其侄子提供宅基地一处由其建房居住。1997年东塘经济合作社对土地进行了分配,李光一家不在发包对象之列。后李光经由其侄子从其他村民处流转到0.5亩土地。2008年东塘经济合作社土地整体被征收。东塘经济合作社以李光不属于本经济合作社成员未向李光一家发放征收补偿款,但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资助。前述0.5亩的青苗补偿款已由李光侄子领取。 原告李光等一家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东塘经济合作社向其支付征地补偿款。东塘经济合作社辩称,李光不属于东塘经济合作社的在册村民,故自实行家庭承包制后一直未取得承包权,不应享受村民待遇。 另查:李光在入赘后已在当地办理了户口,2000年左右李光在东塘经济合作社所在地也办理了户口(户口簿注明是“无迁移久居”),其属于双重户籍;2008年在本市户口清理时,李光选择保留了位于东塘经济合作社的户口;在农业税废除之前,集体完成粮食定购任务的村民名单中没有李光等人。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李光是否具有东塘经济合作社的成员资格。一、二审法院均认为李光在东塘经济合作社有户口且在此长期居住,在当地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生产生活关系,所以从形式上和实质上均应属于该经济合作社的成员。

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制度范本格式

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审计人员 第三章审计对象与审计职权 第四章审计程序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68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柴松岳 2002年7月18日 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以下简称农村审计)是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的资产负债、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对提取、管理、使用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进行的专项审计及其他专项审计。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审计工作。 林业、水利、海洋渔业、中小企业、行政监察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农村审计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做好农村审计工作第四条农村审计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原则。 第五条

农村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和打击报复。 第二章审计人员 第六条农村审计人员应当参加专业培训,并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农村审计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农村审计工作。 农村审计人员的资格条件及考核办法,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七条农村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审计单位有权申请审计人员回避: (一)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主管人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和近姻亲关系的; (二)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经济利益关系的; (三)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的。审计人员的回避,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八条农村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对知悉的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商业秘密等秘密事项负有保密义务。第三章审计对象与审计职权 第九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单位进行审计: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单位; (三)使用村提留、乡镇统筹费、农村义务工、劳动积累工等农民承担费用(劳务)的单位:第十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一)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二)财务预算执行情况; (三)财务会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合法性;

乌伊岭区宏伟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员认定办法修订稿

乌伊岭区宏伟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员认 定办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乌伊岭区宏伟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成员认定办法 (讨论稿)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制度本办法。 一、“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原则 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要坚持“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四项原则,做到以保护我村每个农民权益为目的,全面统计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宜宽认定”为标准,经全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实行三满公示、村民签字确认工作流程,达到成员认定目的。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具有唯一性,也就是一个人只能具有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身份。因此,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过程中,要做到既不能重,也不能漏。 二、成员认定流程

1、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举手表决,通过我村成员认定办法,并公布认定时间、认定范围及计划公示时间,并请示上级部门进行批复。 2、成员认定时间以2017年12月31日为截止日期。 3、统计2017年户籍簿底,拉出成员初步认定名单; 4、根据初步认定名单,进行走访调查,在通过老支书、老党员了解确认,形成我村认定名单。 5、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我村成员认定名单进行分析,无异议后进行第一次公示,并及时收集意见。 6、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第一次公示结果进行整理,并对村民反映的意见及成员增减进行研究解决,举手表决通过,并进行第二次公示。 7、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第二次公示结果进行修改,举手表决通过,并进行第三次公示。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定稿)

桂园林村发展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一、xx得基本情况 1、xx村距赤水市区约45公里,村分布在元厚集镇往习水方向得赤水河西岸,全村面积约15、76公里,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海拔落差大,呈坡面分布。全村有515户,人口1785人,其中党员38名。有六个村民组,一组桂园、二组桂林、三组松林坪、四组凤凰台、五组大兴、六组红军渡。其中有贫困户254户682人,2014年低保农户165户,262人,2015低保提档减标评议后约59户96人。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779元。 2、农业产业:该村主要以发展龙眼、荔枝为主,全村龙眼种植面积约3500余亩,年产约20万斤,主要分布在二、四、六组。上环线得一、三、五组以常规农业为主。 3、基础设施:二四六组位于河沿岸,地势相对平坦,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通村公路、生产便道、小水池等建设完成;一三五组位于高速公路西南面坡上,海拔相对较高,通村公路正在硬化,有5、6公里为泥结石路,交通十分不便,且生产便道较少,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就是一、三组水源少,靠天吃饭得农业现状让人堪忧。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xx村无集体资产,集体经济发展薄弱,仅有一个得龙眼专业合作社,且未正常运转;整村除了龙眼支撑,

其它常规农业发展不突出,2、4、6组与1、3、5组产业发展不同速,1、3、5组相对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产业支撑。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村办公楼年久失修,办公环境恶劣,办公设施简陋。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一就是围绕桂园林村精品水果,以“支部+协会+农户”得经营模式,打好协会牌。 首先就是建立健全协会章程,发挥专业合用社在村集体经济中得领衔导航作用;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级资金监管,开展党组织活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并明确驻村工作组人员工作分工。通过龙眼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营销及水果加工,村委会提取利润得20%作为集体经济。 其次就是村委会通过招商引资或政府投资得方式,在桂园林村开办以龙眼为主得水果加工厂,开展水果精包装、水果罐头、果脯干果等业务。可以包揽元厚镇所有龙眼、荔枝等农产品得加工。由于元厚离习水较近,可以拓宽业务范围,涵盖赤水、习水等周边城乡,逐步扩大规模。 再次依托元厚得工业园区,以项目资金入股得方式,定期收取果品加工厂得管理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就是抓住今年元厚镇在桂园林村举办第二届龙眼节得大好机遇,理顺龙眼专业合作社得组织领头作用,村委会协助龙眼节搞好服务,协助完善节日举办得管理,包括对村民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进行分税制改革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1990年1月1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住房市场化改革1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自此,城镇住房商品化改革开启。

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1995年9月28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1996年12月1日,中国开始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系统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对于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意义。这次会议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等于“村民”。村民是村委会组织使用的概念,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则是与财产相联系的经济权益。是村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未必有分享集体财产权益的权利;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必然是村民,但是,是村民未必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村常住人员,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1、本村出生且户口未迁出的; 2、与本村村民结婚且户口迁入本村的;3本村村民依法办理领养手续且户口已迁入本村的子女;4、其他将户口依法迁入本村,并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接纳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 原户口在本村的下列人员,依法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1、解放军、武警部队的现役义务兵和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士官; 2、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 3、已注销户口的刑满释放回本村的人员 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通常有两种取得方式:原始取得和加入取得。 (一)、原始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所有成员的子女。只要一出生,不论年长年幼、是男是女,没有年龄和性别要求。 (二)、加入取得:《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第6条第(四)款规定:其他将户口依法迁入本村,并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才能被接纳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取得也不是终身的,出现四种情况其资格自然消亡:一是死亡;二是己加入到另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出嫁女等;三是全家迁入设区的市,其成员资格自然消亡。四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已在其他单位供职,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并已纳入城市的社会保障,其成员资格自然消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也就是说,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能享有集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样,一旦土地被征占用后,只有具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村民,才能享受土地被征占用后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费。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及审计的相关法律规定(参考Word)

主要参考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 4.《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 5.《广东省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制度》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其财务活动情况及其有关账目,如实向全体成员公开,接受成员监督。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组织财务公开与监督的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财务公开方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其财务活动情况及其有关账目以如下方式公布: 1. 通过设立公布栏(墙)、召开发布会、公布到户等多种形式,将农村集体财务信息和资产状况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群众公布。 2. 有条件的村、组应实行集体财务电算化管理,运用电脑触摸屏进行公开。 3. 村、组社区性组织财务公布栏(墙)旁边设立意见箱,接受群众监督。 4. 村、组社区性组织财务公开的样式由县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规定。 二、财务公开内容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一)财务计划:

1.财务收支计划; 2.固定资产购建计划; 3.基本建设计划; 4.兴办企业及资源开发投资计划; 5.收益分配计划; 6.其他与集体经济或农民负担有关的财务收支计划。 (二)损益性收入: 1.村提留收入; 2.发包及上交收入; 3.集体统一经营收入; 4.其他收入。 (三)损益性支出: 1.干部工资、补贴、奖金、公务活动支出; 2.招待费支出; 3.集体统一经营支出; 4.其他支出。 (四)非损益性收支: 1.土地补偿费收支; 2.福利费收支; 3.捐赠款及捐赠物资收支; 4.上级拨款收支; 5.乡镇统筹费及涉农税费收支; 6.扶贫救济收支; 7.依法向群众专项筹集的公益性、生产性建设资金收支; 8.各项建设开支(包括购建生产性固定资产等支出); 9.公益福利开支(包括购建公益性固定资产支出和合作医疗支出等); 10.其他非损益性收支。

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根据农业部《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省农委《安徽省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力,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结合我村实际,现就我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 ﹙一﹚、改革思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界定、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决策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健全保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利益的长效机制,构建完善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运行体制。 (二)、基本原则。坚持勇于探索,大胆实饯,积极稳步推进的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多种形式并举的原则;坚持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统一的原则;坚持集体资产按份共有、同股同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合理、规范化改革的原则。

(三)、目标与任务。通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实行产权改革,构筑农村集体经济新型产权制度框架,改革理顺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体制,确保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创新,实现集体资产所有股份化、收益分配股红化、监督约束法制化。 1、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构成股份化。将村集体生产经营性资产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经济贡献大小的基本原则,以股权形式明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个人所占份额,实现由共同共有变为按份共有。在明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个人所占份额基础上,吸纳组织成员个人适当比例的现金入股,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2、实现集体经济收益分配股红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制改革后,村集体经济收益二次分配取消传统的分配办法,改为遵循同股同利的原则,按股分红。 3、实现集体经济运营监督约束法制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制改革后,建立健全股东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及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形式与政策措施 (一)、主要做法。村集体生产经营性资产在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按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经济贡献大小的基本原则,折股量化配股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个人适当比例现金入股。依法改制为股份经济合作社。 (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

XX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定稿)

桂园林村发展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一、xx的基本情况 1、xx村距赤水市区约45公里,村分布在元厚集镇往习水方向的赤水河西岸,全村面积约15.76公里,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海拔落差大,呈坡面分布。全村有515户,人口1785人,其中党员38名。有六个村民组,一组桂园、二组桂林、三组松林坪、四组凤凰台、五组大兴、六组红军渡。其中有贫困户254户682人,2014年低保农户165户,262人,2015低保提档减标评议后约59户96人。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779元。 2、农业产业:该村主要以发展龙眼、荔枝为主,全村龙眼种植面积约3500余亩,年产约20万斤,主要分布在二、 四、六组。上环线的一、三、五组以常规农业为主。 3、基础设施:二四六组位于河沿岸,地势相对平坦,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通村公路、生产便道、小水池等建设完成;一三五组位于高速公路西南面坡上,海拔相对较高,通村公路正在硬化,有5.6公里为泥结石路,交通十分不便,且生产便道较少,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一、三组水源少,靠天吃饭的农业现状让人堪忧。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xx村无集体资产,集体经济发展薄弱,

仅有一个的龙眼专业合作社,且未正常运转;整村除了龙眼支撑,其它常规农业发展不突出,2、4、6组与1、3、5组产业发展不同速,1、3、5组相对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产业支撑。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村办公楼年久失修,办公环境恶劣,办公设施简陋。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一是围绕桂园林村精品水果,以“支部+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打好协会牌。 首先是建立健全协会章程,发挥专业合用社在村集体经济中的领衔导航作用;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级资金监管,开展党组织活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并明确驻村工作组人员工作分工。通过龙眼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营销及水果加工,村委会提取利润的20%作为集体经济。 其次是村委会通过招商引资或政府投资的方式,在桂园林村开办以龙眼为主的水果加工厂,开展水果精包装、水果罐头、果脯干果等业务。可以包揽元厚镇所有龙眼、荔枝等农产品的加工。由于元厚离习水较近,可以拓宽业务范围,涵盖赤水、习水等周边城乡,逐步扩大规模。 再次依托元厚的工业园区,以项目资金入股的方式,定期收取果品加工厂的管理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抓住今年元厚镇在桂园林村举办第二届龙眼节的大好机遇,理顺龙眼专业合作社的组织领头作用,村委会协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脱离生产力盲目变革生产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与生产力状况和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优化结构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实施方案(最新)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实施方案 为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长期而有保障的权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出台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确认要做到人员清晰、分类科学、程序规范、界定准确,不重登、不漏登,确保公平、公正、合理、合法。 二、界定原则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要坚持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公开、群众认可的原则。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对集体积累的贡献等因素,做到“有法依法、无法依规、无规依民”。 (一)尊重历史。就是要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尊重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形成的历史,尊重过去由于政治、经济、体制、政策等历史原因形成的传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限。 (二)兼顾现实。就是要兼顾农村经济秩序和现实状况,综合考虑不同历史阶段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劳动贡献。 (三)程序规范。就是成员身份界定工作要按照程序开展,要按照公告、登记、审核、公示、档案管理、上报备案等程序开展,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人员,做到流程严格、标准一致、民主公开、合法规范。

(四)群众认可。就是必须交由村民(代表)会议充分协商,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民主决定,群众认可,而不能由少数人决定。 三、界定办法 (一)资格取得。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动取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1.世居本村且户籍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 2.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本人户籍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 3.本村村民依法办理子女收养手续且其所收养子女户口已迁入本村的; 4.刑满释放后户口迁回本村的; 5.其他将户口依法迁入本村的,并以该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为基本生产生活保障,形成了权利义务关系。 (二)资格保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留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1.解放军、武警部队的现役义务兵和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士官; 2.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 3.正在服刑的人员。 (三)资格丧失。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自动丧失: 1.死亡的;

在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doc

在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会 上的讲话 在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1) (xx年xx月xx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刚才,孙书记传达了县委县政府《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面,就如何推进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什么是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资产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农业基础设施、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这三类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主要财产,是农业农村发展和集体产权改革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以保护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以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权益为核心,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成员界定、股权设置、股权界定、股权管理、收益分配为主要内容,把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资产(主要是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符合身份的社员当股东,村民变股民,对村集体资产共同管理、监督、分配收益的一项制度创新。 二、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健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对于农民增加收入意义重大。从权利看,绝大多数私有制国家的农民只有一个土地权利,而中国农民则有两个权利,一个是家庭拥有承包地带来的土地权利,一个是集体

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精心整理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就全国而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 而 有人认为现在国有企业都改制了,各级都在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再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走回头路,不合时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

新科技的能力。对村的集体经济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尽管我村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上有制度,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触动,这种模糊的制度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 严防挪用集体资金,建立议事机制,提出并公开讨论村事务,提交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同时,监督村集体资产运营情况。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带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创业氛围,共同营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以项目促发展,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针对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强化培训提高。一是注重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的原则,真正选有能力、有本事,会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

的村干部;二是注重优化班子结构,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形成合理的年龄、知识、优化村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实现村领导班子的最优搭配,达到知识互补、性格相容,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开展系统性培训,培训对象要覆盖村干部、村党员和全体村民,并根据不同对象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内容要涵盖思想政治、政策法律、手艺技能等,并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确定内容,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