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第1章-Switching and Bridging Concepts

Ethernet

Ethernet(以太网)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Xerox公司分部Palo Alto研究中心(PARC)开发的.Xerox最早发明的是一个2Mbps的以太网,后来又和Intel 和DEC合作开发了出了10Mbps的以太网,俗称(Ethernet II或Ethernet DIX).后来IEEE通过802委员会(802 Committee)把Ethernet标准化为IEEE 802.3.它和Ethernet II十分相似。

MAC地址

MAC地址用来标识以太网上每个节点(node)的地址,即物理地址.MAC地址为48位(bit)长,即6个字节.如下图:

MAC地址是烧录在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的ROM里的.为了保证MAC地址的唯一性,IEEE规定MAC地址前24位为厂商代码(vendor code),后24位为序列号(serial number)

Ethernet帧的格式

一些常见的以太网帧的格式,如下图:

preamble为前导符,7字节长,由10101010…重复组成,SFD为起始分界符,1字节长,由11组成,如下图:

Ethernet DIX帧里有类型(type)字段,用来鉴别层3的协议;而802.3 Ethernet帧把类型字段替换成了长度(length)字段,所以它无法辨别上层协议,这时就要用到802.2 LLC ,还有2种常见的以太网帧的格式,如下图:

Novell的以太网帧只用于传输IPX流量,由于Novell没有想过IP会运行在其他层3协议上,所以它不需要类型字段,而且它也没有LLC net130整理 802.3 Ethernet 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SNAP)的DSAP和SSAP字段的值为AA,OUI字段代表organizational unique identifier,3字节长,用于代表不同的组织.OUI由IEEE分配,Cisco的OUI为00000c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

以太网使用一种叫做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技术进行通信.这是一种比较友好的会话方式.比如你有话要说,但是你很礼貌的先听听看有没有别的人在说话(carrier sense),如果有人在说话,你就等他把话说完,你才开始说;如果没人说话,你就开始说.但是假如有2个人同时说话怎么办?假如有2个人同时说话了,双方一旦听到同时有除自己以外的人在说话的话(collision detection),就停止继续说话,2个人都随机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其中1个人再开始继续说话,另外那个人等他说完再接着说

Ethernet的通信方式就是这样的,如果双方同时要传输数据的话,将会产生一个collision的信号,由于电压超过正常的值,所以整个网段上的工作站都能注意到这个collision信号,接下来卷入这个collision事件的2个节点发送一个代表拥塞的信号给网段上的所有节点.此时线缆上不会有数据的传输(0Mbps),直到该冲突过程恢复以后.当这2个节点完成拥塞信号的传输以后,它们设置一

个随机的计时器开始倒计时,先到0的节点会发现此时网段上没有工作站在进行传输,它就开始传输数据;后到0的那个节点发现之前那个节点已经在传输了,它就等待,等它传输完毕以后再进行传输。

所以,在采用CSMA/CD机制的介质上,1次只能有1个节点可以进行传输.所以这也是把Ethernet叫做共享介质(shared medium)的原因

Fast Ethernet

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发现10Mbps的速率不够用是时候,就开始开发一种以太网的升级版本: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的速率能够达到100Mbps.虽然基于IEEE 802.3u标准的快速以太网不是市场上第一个出现的100Mbps版本.IEEE 802.3u标准的快速以太网和802.3以太网的帧的格式是兼容的,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前者在速度上是后者的10倍,由于兼容性很好,802.3u就成为市场上的主流标准.快速以太网仍然采用CSMA/CD机制.由于以太网(包括快速以太网)都属于共享介质,所以在一个网段上,节点越多,产生冲突的机率就越大。

Gigabit Ethernet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发现以快速以太网作为骨干介质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而速率为155Mbps-622Mbps的ATM当时实现起来比较困难.IEEE后来又推出了基于802.3z的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和之前的一样,帧的格式和Ethernet并无什么大的区别;在接线方面,千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以太网的

区别在于,千兆以太网没有采用铜线(copper wiring)标准

Full-Duplex Ethernet

当2个以太网节点通过10baseT互相直连,会有2条通道,其中1条为接收,另1条为发送.由于是直连,中间没有其他节点(比如hub),因此数据可以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来回自由传输,这就叫全双工(full-duplex)以太网.如下图:

要实现全双工,2个节点必须直连,而且他们的网卡必须要支持全双工模式.由于采用全双工模式,发送和接收可以由2条通道同时进行,每条通道都为

10Mbps,总共是20Mbps,所以有的时候人们又把全双工以太网称为20Mbps介质(快速和千兆以太网也是如此)

Physical Segment

当1个以太网网段的设备越多,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以太网网段能容纳的设备的数目是根据传输介质所规定的.物理网段,就是连接在传输线缆上的所有的设备的一个范围圈.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物理网段上,所有设备都有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另外1个用来描述物理网段的术语就是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当然可以用某些设备对物理网段进行划分,比如路由器等等。

Broadcasts and Logical Segmentation

TCP/IP使用广播来解析IP地址到MAC地址.一些路由协议也使用广播来对路由进行宣告,比如RIP和IGRP.广播不仅会消耗网络上的带宽,还会降低端用户比如工作站的处理能力.网桥(bridge)和交换机会转发广播,而路由器就不会.能够接收到别人发来的广播的所有节点组成的一个区域范围就叫广播域(broadcasting domain)或逻辑网段(logical segment)

Multicasts

多播(multicast)和广播类似,但是和广播的发送给所有节点相比,它是发送给一组特定类型的节点.节点类型通过地址来定义,比如一个帧的目标MAC地址为https://www.doczj.com/doc/0a18865625.html,CC的就是发往所有的Cisco设备.网桥和交换机也会对多播进行转发。

Frame-Forwarding Methods of a Switch

Cisco Catalyst对帧的3种转发方式如下图:

1.cut-through模式也叫fast forward或real time模式,它读取到帧的目标地址以后就立即进行转发

2.fragment free模式也叫modified cut-through模式,它读取到帧数据字段前64字节,然后进行转发

3.store-and-forward模式是读取整个帧,并进行FCS计算.由于帧的长短不一样,所以延迟根据帧的长短而变化

交换技术第2章-Transparent Bridging

网桥和交换机对帧的转发送采用的机制基本是一样的.网桥单独的根据目标MAC地址来转发帧.所有节点的MAC地址将被学习到,并以表的形式保存在RAM或cache memory中.在以太网环境中,转发帧的决定的过程叫透明桥接(transparent bridging),而在令牌环网络中该过程叫源路由桥接(source route bridging)

the Three Functions of a Transparent Bridge

透明网桥,如同它的名字,意思是它在以太网环境中对于端用户(end user)来说是透明的.它的3个作用:

1.学习

2.转发和过滤

3.避免环路(loop)

Learning

网桥要基于目标MAC地址来做转发决定,所以它要能学习到目标节点的MAC 地址.当网桥连接到一个物理网段上去,它读取经过它的帧的源MAC地址,并做出推断,如果帧从来自某个它的特定的端口(port),它就认为工作站的位置是和那个端口相连.然后把这些信息放进自己的bridging table中,在放进去之前先计算FCS计算,这样能消除错误的判断.在Cisco Catalyst上,bridging table也叫做CAM(content address memory)

如下图:

A发送数据给B,B和网桥都接收到帧.当网桥接收到帧以后,学习到工作站A 和port 1相连(因为是这个端口接收到A发来的帧的),于是它把工作站A的MAC 地址和端口放进bridging table中,

反过来,B对A做出应答的时候,如下图:

原理和刚才一样,B的MAC地址和端口信息被放进bridging table中去

Forwarding and Switching

网桥通过之前学习到的bridging table来做转发决定.这个决定是基于帧的目标MAC地址的.转发的过程如下图:

当A传输数据到C的时候,C的条目之前已经被学习到了,网桥就把帧转发到C所在的物理网段2 过滤的流程图如下:

当A发数据给B的时候,网桥根据bridging table判断出B和A在同一个物

理网段,网桥就不会把帧发到物理网段2上去

Avoiding Loops

透明网桥的还有1个功能就是环路的避免.先来看看1个环路的产生,如下图:

A发送一个广播帧给Y和X,Y又发给Z,X也发给Z;Z又把从Y接收到的发给X,又把从X接收到的发给Y.这样就产生了一个bridge loop.阻止环路的产生的

办法就是破坏掉冗余的链路,这就要考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完成

STP有几种版本,而且它们之间互不兼容.在交换机和网桥上实现STP之前要

先验证下STP的版本,不同版本的STP是不会协同工作的.2种最常使用的STP版

本是DEC版本的和IEEE版本的.Cisco的Catalyst在以太网上使用的是IEEE版

本的STP,在Token Ring上使用的是IBM版本的STP

Spanning Tree Protocol

网桥会向其他那些有可能引起环路的交换机发送一种叫做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的包.Cisco的Catalyst每10秒从它所有的活跃端口向外

发送BPDU,收到BPDU的交换机通过生成树算法(Spanning Tree Algorithm,STA)

进行运算来决定需要关闭哪些冗余链路和端口,这一关闭的过程叫blocking.处

于blocking状态的端口仍然是活跃的,它仍然能够接收和读取到BPDU,它会等到

环路消除以后,才能转发帧.BPDU和STA的目的就是造就一个无环路的交换环境

The Root Bridge

所有的生成树(tree)都必须要有个根(root),作为根的那个网桥就叫根桥

(root bridge),所有的网桥都分配了1个叫做网桥优先级(bridge priority)的数值.默认Catalyst的优先级都为32768.术语bridge ID是由MAC地址决定的,MAC地址最小的网桥就被选举为根桥

Which Ports Should Be Blocked?

当决定关闭一些产生环路的端口的时候,假如卷入的端口有2个甚至更多,那到底把哪些端口更改为blocking状态呢?这就要根据端口耗费(port cost)来决定.端口耗费一般是基于传输介质的速率来分配的,一般这个耗费的值是用1000除以传输介质的速率得到的,比如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的端口耗费就是10,以太网的是100 与根桥直接相的端口,或到达根桥距离最短的端口,就叫根端口(root port);假如有多条到达根桥的最短的链路,就比较port cost,耗费低的作为根端口;假如耗费一样,就比较bridge ID,ID小的作为根端口,还有个术语叫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它是在物理网段上,离根端口最近的那个端口

STP工作的一些步骤如下:

1.决定根桥:在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比较bridge ID,ID小的作为根桥

2.决定指定端口:到达根桥的最短的链路的端口port cost低的作为指定端口;假如耗费一样,就比较bridge ID,ID小的作为指定端口.指定端口处于转发(forwarding)状态

3.决定根端口:与根桥直接相的端口,或到达根桥距离最短的端口,就叫根端口(root port);假如有多条到达根桥的最短的链路,就比较port cost,耗费低的作为根端口;假如耗费一样,就比较bridge ID,ID小的作为根端口

4.决定哪些端口应该被堵塞为blocking状态:只要是非根端口和指定端口的,都进入blocking状态

5.决定哪些端口处于转发状态:根端口和指定端口

例子如下图,拓扑图给出了已知的MAC地址,并且所有优先级均为32768:

注意A的MAC地址最小,优先级均为32768,所以A作为根桥,并且要注意的是根桥的所有端口均作为转发模式(指定端口).接下来决定根端口,直接与根桥相连的作为根端口,而且作为转发模式,所以可以判定出根端口个指定端

口,bridge ID决定指定和非指定端口.但是注意D和E之间,由于D的bridge ID 小,所以D的为指定端口,E的作为非指定端口,如下图:

Spanning Tree Port States

STP端口的几种状态如下图:

交换技术第3章-Token Ring and Source-Route Bridging

IEEE吸收了原先的Token Ring标准并加以小小的改动,制定了一套IEEE 802.5标准的Token Ring(1985年发布).它主要使用在IBM产品的环境中

Token Ring Architecture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末期,LAN技术变的越来越流行.蓝色巨人IBM决定开发1套自用的LAN介质,当时Ethernet并不能在IBM产品的环境下运做的很好.于是就产生了Token Ring.IEEE的Token Ring能够很好的和IBM的Token Ring 兼容

Token Ring使用多路访问单元(Multiaccess Unit,MAU)来组建一个环(ring),所有的工作站都连接到MAU上的.其中物理拓扑为星型,逻辑拓扑为环型. Catalyst采用的是5类线缆和RJ-45连接器,物理拓扑如下图:

逻辑拓扑如下图:

Token Ring采用传递令牌(token)的方式来决定谁发送数据.谁拥有令牌,谁就可以传输帧.数据帧在环上传传输,目标工作站接收到这个帧以后对它进行拷贝,然后设置帧的1个位后继续把它放在环上传输,直到又回到源设备,源设备发现帧中有1位已经变动,说明它发出去的帧已经被目标设备收到.所以它重新生成一个token,并传递给别的工作站.如下图:

Token Ring仍然是一种共享介质,因为工作站要等待token的传递.环上的站

点越多,等待的时间就越长

另外一种特殊的工作站,叫active monitor,是用来维护和保持Token Ring 的稳定性的.它保证了token在环上的传递正常与否.如果token出错,active

monitor会重新生成一个token

Token Ring传输数据的速率有2种:4Mbps和16Mbps.4Mbps版本的现金用的很少了,能够支持的产品也不是很多.另外,Token Ring可以以不同的速率传输数据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一些Token Ring的NIC能够支持这2种速率.但是在它自动感应(autosense)之前,它先以默认的4Mbps的速率操作,然后工作站错误的以4Mbps的速率接入到环里去,而环一般都为16Mbps的速率,这样环就会短暂性的失去连接,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所以在把工作站接入到环里的时候要先验证

下速率是多少,是否匹配。

Token Ring Segmentation

当环上的站点过多的时候,就需要对Token Ring分段:物理的或逻辑的创建

更多的环

物理的创建更多的环可以在不影响层3协议的情况下,创建更多的环,产生更多的token,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会话.但是广播仍然会传播到整个Token Ring 上去.如下图是一个没有分段的大型的Token Ring:

假设环的速率为16Mbps,那么总共的吞吐量为16Mbps ,把环分为3段,如下图:

如图一个大环被分成3个单独的环,将会产生3个token,而且总的吞吐量将达到16Mbps*3=48Mbps.这3个环仍然处于同一个IP子网下,所以物理的分段不影响广播域的变化

Token Ring的物理分段可以由网桥,交换机和带有Token Ring接口的路由器完成

Token Ring的逻辑分段由路由器完成

Source-Route Bridging

源路由桥接是Token Ring的网桥和交换机使用的桥接方法,它和层3的路由协议十分相似:用数字鉴别物理环,就像用路由协议用网络号鉴别网络一样.每一个处于源路由环境的网桥都接收一个bridge number.如下图:

如图,每个环和网桥都有一个号码,组成Token Ring帧头部的一个字段叫RIF(routing information field).RIF字段包含了通过源路由桥接环境到达目标设备的选定了的路由信息.源设备为每一个数据包建立RIF字段,同时这也要求端节点设备拥有可以建立RIF字段的软件.源路由网桥读取到RIF字段以后,决定是否转发帧到相连的环上去

RIF字段包含2部分:

RC字段(route control)为第一部分,16位长

第二部分为RD(route designator字段.RD是数目根据帧要到达目标设备所穿越的网桥和环的数目而变化,如下图:

RIF字段里最多可以包含14个RD,这也限制了源路由桥接环境的最大跳数为13跳(hop) ,下图是源路由桥接环境的通信过程:

A的RIF字段如下图:

Route Discovery

在源路由桥接环境里,源设备是如何发现目标设备的呢?为了能够发现目标设备,源节点使用一种叫做explorer packet的包.有几种类型的explorer packet.其中一种叫all-route explorer (ARE) packet.ARE packet会被所有的

网桥转发.发现过程如下图:

当ARE packet到达目标环以后,ARE packet仍然会被继续转发直到达到RD 的最大值或者已经有了RD.ARE packet将继续从R 101传送下去直到回到R 104.所以第一个ARE packet依次经过B1,B2,B3一直到B6,当第一个ARE packet完成一个轮回以后再次回到B1,B1看见已经之前有了RD,所以B1不会把这个包继续转发下去

另外一种explorer packet叫做Spanning Tree Explorer(STE) packet,也叫Single-Route Explorer(SRE) packet.ARE packet可以导致多个包到达目标设备,增加了额外的流量.源路由网桥运行STA来计算和转发STE packet,只从指定端口转发出去.源路由网桥所采用的STA多为IBM的版本而不是IEEE版本和老的DEC版本.Cisco Catalyst只使用IBM的版本

Source-Route Transparent Bridging

在一些环境里,端用户可能不需要使用软件建立RIF,在这样环境下,源路由网桥可以配置成2种形式的桥接:源路由和透明.有时也叫做SRT(Source-Route Transparent)桥接.SRT网桥查找Token Ring帧头部信息中一个特殊的位叫做RII(routing information indicator).RII实际上是目标MAC地址的第一位.当

设置了这个位以后,暗示帧里包含的有RIF,因此帧被源路由桥接,相反的,没有设置RII的话,SRT网桥将透明的对这个帧进行桥接

Source-Route Translational Bridging

当以太网和Token Ring要在同一环境中实现的时候,就要用到路由器.然而一旦用到路由器的话,以太网和Token Ring上的设备就处于不同的逻辑网段了.如果你不想这么做,就可以用SRT/LB(Source-Route Translational Bridge).SRT/LB会很繁忙,因为它要在以太网这边实现透明桥接,又要在Token Ring这边实现源路由桥界

如果需要的话SRT/LB还能互相翻译以太网和Token Ring的帧

Cisco Catalyst如果没有外部路由器或route-switch模块的话就不能支持SRT/LB

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叫做VLAN的新技术.VLAN打破了物理位置的限制,增加了网络的安全性等等.还可以利用trunk把VLAN延伸到多个交换机上去

VLAN Defined

还可以把VLAN定义为广播域,处于同一个VLAN里的设备就处于同一个广播域,如下图,Catalyst 1900上的2个VLAN,每个VLAN分别为1个广播域:

VLAN 1和VLAN 2是不可以互相通信的

2种划分VLAN的方法:静态(static)和动态(dynamic)

Static VLANs

静态VLAN是基于端口划分的.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决定哪些端口处在特定的VLAN里

Dynamic VLANs

动态VLAN是指端口动态自行决定自己属于哪个VLAN,比如通过VMPS(VLAN Management Policy Server)对MAC地址和VLAN之间做个映射

Trunking

假如我们要把VLAN延伸到几个交换机上去怎么办?trunk允许多个VLAN流量信息通过一条物理连接相互传送.经过trunk的VLAN信息都被打上tag,标明VLAN ID,如下图:

Trunking over Fast Ethernet and Gigabit Ethernet

trunk线路至少要是快速以太网(以太网不行),2种tag类型如下:

1.Inter-Switch Link(ISL)

2.802.1Q(dot1q)

ISL是Cisco私有的,802.1Q为IEEE开发,并不是所有的Catalyst都支持

802.1Q

trunk是通过线路模块上的ASIC(Application-Specified Integrated

Circuit)实现的,是基于硬件的

ISL只支持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而802.1Q不仅仅支持这些,还支持

FDDI和Token Ring等等

VLANs and th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如果在大型网络中实现多个VLAN的话,STP的随意性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合需

要的拓扑结构.如下图:

粗线部分为STP生成的线路,PC 1要访问Server 1的话要经过根桥才能访问;对于PC 2访问Server 2是一样的.这显然是一个不合理的结构.其中一个解决方案是把和Server 1相连的交换机作为根桥,如下图:

PC 1访问Server 1的问题得到解决,但是PC 2的问题又出来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isco实现了一套每个VLAN一个STP的版本,它可以根据不同的VLAN 选择不同的转发路径.每个VLAN上一个单独是STP实例,这样刚才的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如下图:

Trunking to Routers

VLAN间(inter-VLAN)通信需要用到层3设备比如路由器,如下图:

但是假如你有100个VLAN,路由器没有足够多的接口来提供VLAN间通信怎么办?这时就要用到单臂路由(router on a stick或one-armed routing),优点是节约了路由器的接口,缺点是接口不一定有足够的带宽来处理VLAN间的通信,如下图:

现代交换论文

题目:IP交换技术概论 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班级:研1409班 学号: 2140320120 姓名:马颖萍

目录 1 概述 (1) 2 IP与ATM技术的结合 (2) 2.1 IP与ATM技术比较 (2) 2.2 IP与ATM技术融合模式 (3) 2.3 具体技术介绍 (5) 2.3.1 ATM局域网仿真 (5) 2.3.2 MOPA (6) 2.3.3 IP交换 (7) 图 2.1 IP交换和MPOA的比较 (7) 2.3.4 Tag交换 (7) 2.3.5 其他技术 (9) 3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IP交换技术概论 马颖萍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IP和ATM技术融合的IP交换。并具体分析了其两种基本模型,对两种模型的各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总结,这对我们充分认识并理解IP交换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IP交换;ATM交换;三层网络 Introduction to IP Switching Technology Ma Ying-ping School of Automation,Xi’an University of Techonology,Xi’an 710048,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P switch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P and ATM technology. It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two basic models, and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summary to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of two models ,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our fully 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for IP exchange technology . Key words IP switching;ATM switching;Three layer network 1 概述 Internet和ATM都是发展前景良好的技术,分别被计算机网络运营商和电信网络运营商看成是未来网络的支撑技术。Internet技术的最大生命力在于采用了全球最广泛应用和支持的TCP/IP协议,协议简单灵活,网络强健性好,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代表了网络无连接化和全球寻址的大趋势。而ATM是B-ISDN的关键技术,取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二者之长,其速度快,带宽容量大,吞吐量高,保证服务等特征为各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但是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遇到一些问题。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路由器的瓶颈问题日益明显,Internet的带宽资源变得十分紧张,网络经常发生拥塞。同时,用户业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多媒体应用的需求日益上涨;而许许多多媒体业务都对业务质量有严格要求。显然,Internet必须在提高网络速度的基础上提供QoS(业务质量)保证,否则将无法适应这些需求。ATM的技术尽管于90年代中期进入了实用阶段,但ATM一直面临市场驱动力不足的问题。ATM的网络管理过于复杂,从而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这些都使ATM是否最终能送到用户的桌面成为一个不确定的问题。尽管Internet和ATM各有长短,但同时存在很好的互补优势。Internet最大

辽工大电信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二版课后题总结

1、什么是程控数字交换机? 【答】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完成控制接续等工作的电话交换机。 2、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结构及功能? 【答】1、交换网络:交换网络可以看成一个有M条入线和N条出现的网络其基本功能是根据需要使某一入线与出线链接,提供用户通信接口之间的连接。2、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分为用户接口电路和中继接口电路,其作用是把来自用户线或中继线的消息转换成交换设备可以处理的信号。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程控数字交换机工作的指挥核心,它由处理机存储器I/O接口部件组成。第一级:外围设备控制级。主要对靠近交换机网络侧的端口电路及交换机的其他外围设备进行控制,跟踪监视终端用户,中继线的呼叫占用情况。第二级:呼叫处理控制级,对第一级的输入进行分析和处理。第三级:维护测试控制级。用于系统的维护和测试。 3、程控数字交换机的优越性 【答】1、能提供许多新的用户服务性能。2、维护管理方便,可靠性高。3、灵活性大。4、便于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发展。5、可以采用公共信号信道系统。6、便于利用电子器件的最新成果,可使系统在技术上的先进性能得到发挥。 6、简述30132路PCM帧结构的特点 【答】一个复帧包含16个子帧(F)每个子帧有32个时隙(TS)每个时隙占8位,TS1-TS15及TS17-TS31为30个话路时隙,TS0为帧同步时隙,F0帧的TSD16用来传送复制同步码复帧失步告警信息等,F1-F15帧的TS16共15个8bit传送30个话路线路信息,每个话路个分到4个bit线路信号码。 7、某用户通话时长为2分钟,则交换机共为其交换多少次信号 【答】FS=80000HZ T=1/8000 2min=120s 120/(1/8000)=9.6×105次 4、某HW线上的主叫用户占用TS10被叫用户占用TS20请通过T接线器完成彼此的信号交换(分别接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整理过的)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整理过的)

智能网的目标是将其功能用于所有通信网络。(√) 智能网对网络资源的固定分配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 智能网新业务是通过由业务平面到GFP的映射,再映射到物理平面上完成。(×) 4、800号业务的号码是由800(业务接入码)+KN1N2(数据库标识码)+ABCD(用户号码)组成。(√) 1.下一代网络(NGN)是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的网络。(√) 2.软交换吸取了IP、ATM、IN和TDM等众家之长,形成分层、半开放的体系架构。(×) 3.软交换技术应支持各种电路和分组电话协议的第3层(呼叫控制信令)功能。(√) 4.软交换可以在复杂的系统中对几种类型的系统故障进行软硬件旁路,是不完全容错结构。(×) 1.光交换也是一种光纤通信技术,是全光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V ) 2.光交换的比特率和调制方式透明,不能提高

交换单元的吞吐量。(X ) 3.目前常用的光交换存储器双稳态激光晶体管和光纤延迟两种。(V ) 4.在光电路交换中,网络需要为每一个连接请求源端到目的端的光路。(V ) 1.分组交换是在报文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固定时分复用技术进行传送,只有当用户发送数据时才分配给实际的线路资源。(×) 3.分组交换采用了“存储—转发”方式,需要建立端到端的物理连接。(×) 4.SVC(交换虚电路)可同时与用户进行通信。(×) 1.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 ) 2.局数据对不同交换局均能适应,不随交换局的外部条件改变而改变。( × ) 3.基本级任务属于周期性任务,由时间表启动执行。( × ) 4.程序和系统数据一起称作系统程序。

现代交换技术论文

现代交换技术论文 ——浅谈光交换技术与其应用 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在现代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各种交换技术的原理、相关协议和应用。由浅及深的向大家介绍并讲解了目前网络中常用的各种交换技术和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关键技术原理;电话通信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技术;电信网信令系统;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分组交换技术和帧中继技术;宽带交换中使用的ATM技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二层交换、IP交换和MPLS技术;光交换技术以及最新的软交换及NGN技术等问题。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要求网络能够提供多种业务,而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对于各种新业务的要求,因此各种交换技术应运而生,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业务要求。经过几个月来的不断学习,查阅资料,下面从光交换的分类、技术特点以及光交换方式三方面浅谈一下光交换技术与其应用。 光交换技术是全光通信网中的核心技术,在全光通信网络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通信网中,实现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全光通信网是宽带通信网未来的发展目标。光交换技术作为全光通信网中的一个重要支撑技术,在全光通信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交换的分类 光交换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将输入端光信号直接交换到任意的光输出端。具体来说,光交换可分为光路光交换和分组光交换2类。 (1)光路光交换 OCS基于波长上下话路OADM(Optical Add Drop Multiplexer)和交叉连接OXC(0Ptical Cross Connect),采用波长路由方式,通过控制平面的双向信令传输建立链路和分配波长,实质是一种光的电路交换方式。 在DWDM网络中,光路交换以波长交换的形式实现,即在相邻节点间的每一

现代交换技术复习题

现代交换技术 复习题 第一章概述 一.简答 1.通信网由那些部分组成? 交换设备、终端设备、传输设备。 2.电话网提供的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通信前,必须在欲通信的双方建立一条电路,然后进行通信。完成通信后,释放该电路。只有当本次通信过程所占用的相关电路释放后,其它通信过程才可占用这些资源。 3.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 通信对象不同:前者是计算机之间或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严格定义通信协议和标准;后 者是人和人之间的通信。传输可靠性要求不同:前者的比特差错率在以下,后者可高达。通信的平均持续时间和通信建立请求响应不同:99.5%的数据通信持续时间短于电话平均通信时间,其信道建立时间也短于电话通信。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电话量级在32kb/s,而数据从30b/s到1Mb/s。 4.为什么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方式? 可向用户提供不同速率、不同代码、不同同步方式、不同通信控制协议的数据终端间的灵活通信。线路利用率高,动态统计复用。可靠性一般在10-10以下较经济. 5.宽带交换技术主要有哪些? 快速电路交换、快速分组交换--帧中继、异步传送模式(ATM)、IP交换和标记交换。 6.为什么光交换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1)长途信息传输中,光纤占了绝对优势 (2)用户环路光纤化 (3)省去了光电变换,减少了光电变换损伤,可提高信号交换的速度。 二.填空 1. 通信网由交换设备、( )和传输设备组成。 A. 电话机 B. 终端设备 C. 传真机 D. 对讲机 2. 电话交换是人和人之间的通信,数据交换是( )之间或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A. 计算机与计算机 B. 人与人 C. 人与计算机 D. 交换机 3. 窄带交换指传输比特速率低于( )的交换。 A. 2Mb/s B. 8Mb/s C. 128Mb/s D. 56Kb/s 4. 宽带交换是指传输比特速率高于( )的交换。 A. 128Mb/s B. 64Mb/s C. 2Mb/s D. 10Mb/s 5. 帧中继技术是传统的( )的一种改进方案,适合LAN(局域网)之间数据互联,目前传输速率已达到34Mb/s。 A. 电路交换 B. ATM C. IP交换 D. 分组交换 6. 异步传送模式(ATM)综合了( )和分组交换的优势,可以适合各种不同业务的多媒体通信的交换和复用。 A. 光交换 B. 电路交换 C. 帧中继 D. IP交换 答案:1.b 2.a 3.a 4.c 5.d 6.b 第二章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一.填空 1. 统计时分复用信号按分组传送信息,每个分组使用不同的时隙,但可用标志码区分不同的子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练习及答案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练习题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7-1“竹信”就是用一根_________连结两个小竹筒,在竹筒的一方可以听见另一方小声说话的声音。绳子 7-2人类用电来传送信息的历史是由_________开始的。电报 7-3电报(Telegraph)是一种以_________________传送信息的方式,即所谓的数字方式。 符号(点、划) 7-4“电信”是使用有线、无线、光或其它_____________系统的通信。电磁 7-5在电信系统中,信息是以电信号或___________信号的形式传输的。光 7-6交换设备的作用就是在需要通信的用户之间_________________,通信完毕拆除连接,这种设备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电路交换机。建立连接 7-7通信网由用户终端设备、_______________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交换 7-8在由多台交换机组成的通信网中,信息由信源传送到信宿时,网络有___________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面向 7-9电路就是在通信系统中两个终端之间(有时须通过一个或多个交换节点)为了完成_____________传递而建立的通信路径。信息 7-10物理电路是终端设备之间为了传送信息而建立的一种________连接,终端之间可通过这种连接接收/发信息。实 7-11信息在通信网中的传送方式称为传送模式,它包括信息的复用、传输和________方式。 交换 7-12时分复用,就是采用___________分割的方法,把一条高速数字信道分成若干条低速数字信道,构成同时传输多个低速数字信号的信道。时间 7-13交换技术从传统的电话交换技术发展到综合业务交换技术在内的现代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机电交换和_________交换三个阶段。电子 7-14电路交换技术是一种主要适用于_________业务的一种通信技术。实时 7-15分组交换采用的路由方式有数据报和_________两种。虚电路 7-16宽带交换技术就是指支持传输比特速率高于_________的交换技术。2M/s 7-17交换的目的就是将交换机入端的信息按照_________的需要转移到出端。用户 7-18交换机的功能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描述,一种是在入端和出端之间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另一种是把入端的信息按照其_________分发到出端去。地址 二、选择题 7-19我们把用标志码标识的信道称为()A A、标志化信道 B、位置化信道 C、时隙 D、信元 7-20虚电路是终端设备之间为了传送信息而建立的一种逻辑连接()B A、物理连接 B、逻辑连接 C、实连接 D、无缝连接 7-21电路交换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方式的一个典型应用是()B A、数据交换 B、电话交换 C、报文交换 D、图像交换 7-22报文交换的基本原理是()A A、存储——转发 B、建立连接 C、拆除连接 D、物理连接 7-23常用宽带交换技术有快速电路交换、帧中继、IP交换、标记交换、软交换、光交换

现代交换原理论文

现代交换原理

现代交换原理 ——交换机原理功能及前景 程控交换机,全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与之对应的是布线逻辑控制交换机,简称布控交换机),也称为程控数字交换机或数字程控交换机。通常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它以计算机程序控制电话的接续。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完成控制、接续等工作的电话交换机,是由可编程序控制的、采用时分复用和PCM编码方式的、用于提供语音电话业务的电路交换方式的,电话交换机。 程控用户交换机有很多种类型,从技术结构上划分为程控空分用户交换机和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两种。前者是对模拟话音信号进行交换,属于模拟交换范畴。后者交换的是PCM数字话音信号,是数字交换机的一种类型。 如果从使用方面进行分类,可分为通用性程控用户交换机和专用型程控用户交换机两大类。通用型适用于一般企业、事业单位、工厂、机关、,学校等以话音业务为主的单位。容量一般在几百门以下,且其内部话务量所占比重较大,一般占总发话话务量的70%左右。目前国内生产的200门以下的程控空分用户交换机均属此种类型,其特点是系统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维护量较少。专用型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单位,根据各单位专门的需要提供各种特殊的功能。 用户交换机的作用 用户交换机是机关工矿企业等单位内部进行电话交换的一种专用交换机,其基本功能是完成单位内部用户的相互通话,但也装有出入中继线可接入公用电话网的市内网部分和网中用户通话(包括市通话,国内长途通话和国际长话)。由于这类交换机系单位内部专用,故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加若干附加性能以提供使用上的方便。因此这类交换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用户交换机是市话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话交换机的一种补充设备,因为它为市话网承担了大量的单位内部用户间的话务量,减轻了市话网的话务负荷。另外用户交换机在各单位分散设置,更靠近用户,因而缩短了用户线距离,节省了用户电缆。同时用少量的出入中继线接入市话网,起到话务集中的作用。从这些方面讲,使用用户交换机都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因此公用网建设中,不能缺少用户交换机的作用。 用户交换机的前景 用户交换机在技术上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程控用户交换机,采用新型的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不仅可以交换电话业务,而且可以交换数据等非话业务,做到多种业务的综合交换,传输。为各单位组建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创造了条件。目前

交换技术的发展

交换技术的发展 1993年,局域网交换设备出现,1994年,国内掀起了交换网络技术的热潮。其实,交换技术是一个具有简化、低价、高性能和高端口密集特点的交换产品,体现了桥接技术的复杂交换技术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操作。与桥接器一样,交换机按每一个包中的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而这种转发决策一般不考虑包中隐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与桥接器不同的是交换机转发延迟很小,操作接近单个局域网性能,远远超过了普通桥接互联网络之间的转发性能。 交换技术允许共享型和专用型的局域网段进行带宽调整,以减轻局域网之间信息流通出现的瓶颈问题。现在已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和ATM技术的交换产品。 类似传统的桥接器,交换机提供了许多网络互联功能。交换机能经济地将网络分成小的冲突网域,为每个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带宽。协议的透明性使得交换机在软件配置简单的情况下直接安装在多协议网络中;交换机使用现有的电缆、中继器、集线器和工作站的网卡,不必作高层的硬件升级;交换机对工作站是透明的,这样管理开销低廉,简化了网络节点的增加、移动和网络变化的操作。 利用专门设计的集成电路可使交换机以线路速率在所有的端口并行转发信息,提供了比传统桥接器高得多的操作性能。如理论上单个以太网端口对含有64个八进制数的数据包,可提供14880bps的传输速率。这意味着一台具有12个端口、支持6道并行数据流的“线路速率”以太网交换器必须提供89280bps的总体吞吐率(6道信息流X14880bps/道信息流)。专用集成电路技术使得交换器在更多端口的情况下以上述性能运行,其端口造价低于传统型桥接器。 一、几种交换技术 1.端口交换 端口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不用网桥或路由连接,网络之间是互不相通的。以大主模块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某个背板的网段上,端口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根据支持的程度,端口交换还可细分为:·模块交换:将整个模块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组交换:通常模块上的端口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端口允许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级交换:支持每个端口在不同网段之间进行迁移。这种交换技术是基于OSI第一层上完成的,具有灵活性和负载平衡能力等优点。如果配置得当,那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进行客错,但没有改变共享传输介质的特点,自而未能称之为真正的交换。 2.帧交换 帧交换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局域网交换技术,它通过对传统传输媒介进行微分段,提供并行传送的机制,以减小冲突域,获得高的带宽。一般来讲每个公司的产品的实现技术均会有差异,但对网络帧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直通交换:提供线速处理能力,交换机只读出网络帧的前14个字节,便将网络帧传送到相应的端口上。 ·存储转发:通过对网络帧的读取进行验错和控制。 前一种方法的交换速度非常快,但缺乏对网络帧进行更高级的控制,缺乏智能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无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因此,各厂商把后一种技术作为重点。 有的厂商甚至对网络帧进行分解,将帧分解成固定大小的信元,该信元处理极易用硬件实现,处理速度快,同时能够完成高级控制功能(如美国MADGE公司的LET集线器)如优先级控制。 3.信元交换 ATM技术采用固定长度53个字节的信元交换。由于长度固定,因而便于用硬件实现。ATM采用专用的非差别连接,并行运行,可以通过一个交换机同时建立多个节点,但并不会影响每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能力。ATM还容许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建立多个虚拟链接,以保障足够的带宽和容错能力。ATM采用了统计时分电路进行复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的利用率。ATM的带宽可以达到25M、155M、622M甚至数Gb的传输能力。但随着万兆以太网的出现,曾经代表网络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的ATM技术,开始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 二、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

交换技术综合练习题

交换技术综合练习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交换技术》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 1.电话通信网的基本组成设备是、、。 2.电话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和。 3.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用户电路、中继器、、和这几部分组成。 4.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和两级组成。 5.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分为和两大类。 6.S1240交换机由和终端控制单元,组成。 7.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大致可分为分级控制方式、和三种。 8.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9.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和三个步骤。 10.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秒抽样次,每个抽样值编码为比特,每一路PCM话音的传输速率是。 11.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 12.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的交换。 接线器的输入控制方式是指T接线器的按照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工作。14.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7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20,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7号单元的内容是。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在呼叫建立时由控制写入的。15.空间(S)接线器的作用是将。 16.S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和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 17.T接线器主要由、,以及必要的接口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

成, 18.T接线器的话音存贮器SM用来存贮,每个单元的位元数至少为位,控制存贮器CM用来存贮处理机的控制命令字,控制命令字的主要内容是用来指示写入或读出的。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复用线的复用度为j,则i和j的关系应满足。 19.设S接线器有8条输入复用线和8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256。则该S接线器的控制存贮器有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个。20.设S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下工作,如果要将S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HW1的时隙46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HW2的同一时隙,则计算机应将控制存储器组的号单元的内容置为。 21.用户模块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完成用户话务的,并且。 22.7号信令系统硬件包括信令数据链路接口、交换网络、和完成7号信令系统第3、 4级及高层功能的软件所在的。 23.程控交换软件的基本特点是:,,适应性强,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高。 24.通路选择的任务是。 25.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核心媒体层、和业务/应用层四层。 26.ISUP消息是在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字段中传送的。ISUP消息由路由标记、、消息类型编码、必备固定长度参数,和任选参数组成。 27.ISUP消息中的路由标记由目的地信令点编码(DPC)、源信令点编码(OPC)和链路选择码(SLS)组成。路由标记的作用是。电路识别码(CIC)用来。 28.在固网智能化改造后,在本地网中建立了、业务交换中心和智能业务中心。

现代交换技术

1.全互连方式中,当存在N个终端时需要N(N-1)/2条线路 2.通信网中通信接续的类型主要有4个,分别为本局接续,入局接续,出局接续,转接接续。 3.通信网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 4.时分接线器,T接线器主要由语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 5.空分接线器,S接线器主要由电子交叉矩阵,控制存储器(CM) 6.用户终端设备至交换机设备之间的连线叫用户线,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线叫中继线。 7.电路交换是一种面向连接,支持实时业务的交换技术(T) 8.S型接线器能实现同一HW线上不同时隙的交换(F ) 9.输出控制方式的空间接线器,每个控制存储器对应一条输入线(F ) 10.简述一个完整呼叫的电话交换过程 呼叫建立,消息传输,话终释放 11.呼损 网络中无空闲路由或被叫占线就会造成呼叫失败称为呼损 12.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连接,信令,终端接口,控制。 13.交换单元是构成交换网络的最基本部件== 14.PCM复用线每帧有32个时隙,则SM存储单元数(地址数)为32,CM的存储单元数也32,SM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为8(固定不变)CM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为5。存储单元数=CM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 15.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分为控制子系统和话路子系统,话路子系统由交换网络和接口电路组 16..数字程控交换机中用户电路的功能可以归纳纳为BORSCHT ,这七个功能,分别为馈电,过压保护、振铃控制、跟踪监视、编解码与滤波混合电路,测试 https://www.doczj.com/doc/0a18865625.html,08在硬件上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 18.管理模块AM,通信模块CM主要完成核心控制与核心交换功能。 19.简述前管理模块FAM,后管理模块BAM和通信模块CM的主要功能前管理模块FAM负责整个交换系统模块化间呼叫接续的管理与控制,完成模块间信令转发,内部路由选择等功能,并负责处理网管数据传输,话务统计,计费数据收集,告警信息处理等实时性较强的管理任务。 后管理模块BAM负责提供交换的操作,维护,管理,计费,告警,网管等OAM功能。 通信模块CM由中心交换网,信令交换网和通信接口组成,主要负责SM模块间话路和信令链路的接续,完成核心交换功能。 20.AM固定编为0,SM从1开始编号;SM做单模板局时固定编号为1。21.cc08硬件系统分为,单板,功能机框,模块,交换系统。 22.单个机框可容纳26个标准机柜,槽位编号从左到右依次为0-25 23.简述交换模块SM的主要功能 SM具有独立交换功能,主要实现模块内用户的呼叫及接续的全部功能,并通过AM/CM完成模块间的呼叫接续 24.多个SM和AM构成多模块局,也可以独立构成单模块局。当SM单模块成局时,不需要AM/CM,单要接BAM。 25.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处理性能通常有三个标准:话务量,呼损,单位时间内呼叫处理的次数 26.简述PWX二次电源板的更换方法 电源板,若同一个功能框内的两块或多块电源板,可以任意更换其中一块,但如果两块(或多块)单板都需要更换,则应分时间先后,等先更换的单板运行稳定后,再更换另外一块单板,不能同时更换,否则会造成系统掉电事故,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27.交换机处理器是整个交换机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处理SM模块的各种业 务,完成对主控框内其他的控制。 28.各终端通过网线以局域网方式和交换机BAM后台管理服务器通信。 29.关于模块内交换语音流程DRV→ASL→MPUA→DRV→ASL. 30.SM模块的一个机架包含16个功能框,机框编号从0开始,由下向上, 有近及远,在同一模块内同一编号(t) 31解释从节点的概 32.试述HW线的分类及功能 HW线主要用于传输业务信息,如语音,数据。HW线分为用户HW线和 中继HW线2种,分别完成用户框和中继框与BNET板的链接,先用户后 中继 一个用户框需要2条HW线,在主控框母板MCB的总配线槽上一个HW 线插头包含4条HW,可为2个用户框提供HW。 一块数字中继板DTM需要2条HW,在主控框母板MCB的总配线槽上一 个HW线插头包含4条HW,可为2块DTM板提供HW。 33.PWX板: PWX为二次电源板-48V直流输入,输出为直流+5V/10A、直流-5V/5A 和交流75V/400mA (75Hz铃流),可以给用户框AT框和RSA框供电给 模拟用户和环路中继AT0提供铃流。 PWC板 PWC为二次电源板,-48V直流输入,输出为直流+5V/20V,可以给控制板、 接口板、时钟框供电。 34.NOD线即信令线,用于模块处理机和单板设备处理传送信息。分为用户 信令线和中继信令线。每块NOD板提供4组信令线 35.SM模块的硬件配置遵循原则:模块→功能框→配单板。机架/交换系统 →模块→功能框→单板, 36.一个呼叫过程的处理 1.主叫用户A摘机呼叫2, 发拨号音,准备收号3.收号4.号码分析。5.接至 被叫用户6.向被叫用户振铃7.被叫应答通话8.话终,主机先挂机或者被叫先 挂机。 37.程控交换机呼叫处理过程包括输入处理,分析处理,内部任务执行和输出 处理。 38.信令网的组成。共路信令网由信令点,信令转节点和信令链路三部分组成 39.一个路由可以包含多个子路由,不同的路由可能包含相同的子路由。 40.为用户开放新业务功能需首先开放该用户的相应权限,新业务权限的开放 是电话局在联机模式下使用“MOD ST”命令实现的。 41.呼叫处理的三个步骤是呼叫建立,主叫通话,话终释放。 42.设备号是用户端口的编号,设备在模块内统一编号 43.机框在同一模块内统一编号。主机的机框一般按照主控,中继,用户的顺 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编排。 44.一个用户框用2个主节点;一块DTM板占用2条HW 45.按信令的作用区域划分,可分为用户线信令与居间信令 46.用户线信令在用户线上传递局间信令在局间中继线上传送 47.路由选择码是指出局字冠 48.呼叫源码对应路由选择源码 49.下面不属于用户线信令的是1号信令 50.在电路交换中,用户和交换机之间传送的信令属于用户线信令。随路信令 和公共道信令属于局间信令 51.回铃音属于用户线信令 52.中国1号信令和NO.7信令均为局间信令 53.配置用户数据时,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字冠不必先配置。(F) 54.在进行数据配置时不能删除配有用户或功能的单板或机框,也不能增加没 有配单或机框的用户(F) 55. 本局呼叫主叫用户直接在本交换机内找到被叫用户 出局呼叫:用户呼叫的结果访问到中继模块上的 入局呼叫;经过中继进来的呼叫在本局找到相应用户的 转接呼叫:经过本局转接访问下一个交换关机的 56.简述本局呼叫接续的处理过程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程控交换系统中按照紧急性和实时性要求优先级最高的任务是(A) A、故障级任务 B、周期级任务 C、基本级任务 2、ATM信元结构是(A) A、固定53个字节长度 B、可变长度的 C、可变长度最大为53个字节 3、程控交换机中双音频号码失效、区别位间隔和摘|挂机的方法是检查(A)? A、变化识别 B、前次扫描结果 C、这次扫描结果 4、区分ATM系统中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是靠(A) A、信头标签不同 B、在不同时隙中传送 C、传输时间不同 5、MPLS交换技术在进行交换寻址时,采用的匹配原则(B) A、固定长度精确匹配 B、最大长度匹配 C、时间匹配 6、BANYAN网络具有以下特性(B、C) A、无内部阻塞 B、有唯一路径 C、可以自动选路 7、当电路交换局采用30/32路PCM系统时,其帧结构中每一帧包含了(C)个时隙 A、24 B、64 C、32 D、16 8、8X8矩阵的S接线器由(C)个控制存储器控制 A、1 B、3 C、8 D、10 9、T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中,SM的写入由(C)控制 A、CP B、CPU C、CM 10、某S接线器,交换矩阵为1024x1024,则CM每个单元存储的数据为(C)bit A、8 B、9 C、10 D、32 11、MPLS网络中负责对进入分组进行转发等价类划分的是(A) A、边缘交换路由器 B、标记交换路由器 C、ATM交换机 12、MPLS的标记分配和分发主要有以下哪些方式(A、B) A、下游自主方式 B、下游按需方式 C、自由保存方式 D、保守保存方式 13、局域网交换机根据工作的协议可以分为(A、B、C、D) A、二层交换 B、三层交换 C、四层交换 D、七层交换 14、ATM的交换特点有(B、C、D) A、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交换 B、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综合 C、保证服务质量 D、按需分配带宽 15、软交换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层(A、B、D) A、接入层 B、传送层 C、网络层 D、控制层 16、软交换所使用的相关协议包括(A、B、C、D) A、H.323 B、SIP C、MGCP D、H.248/Megaco 17、软交换和媒体网关之间使用如下协议(A、B) A、SIP B、H.323 C、SIGTRAN D、SCTP 18、H.323协议的主要控制功能包括(A、B、C)? A、RAS信令 B、呼叫控制信令 C、媒体控制和传输 19、建立一个H.323的点对点呼叫,需要在两个IP终端之间使用两个TCP建立连接(A) A、RTP通道 B、呼叫控制信道 C、呼叫信令信道 D、SCTP通

网络路由交换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762018年8月25日第2卷第8期 现代信息科技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g.2018 Vol.2 No.8 网络路由交换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莫冰 (广东凌康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80) 摘 要: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当今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大的地位。网络路由交换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衍生品,是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路由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路径,作为网络传输的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重点对网络路由交换关键技术进行深度探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路由协议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8)08-0076-02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ology of Network Routing Switching MO Bing (Guangdong Link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Dongguan 523080,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nowadays computer network has a great position in people ’s production and life. As a derivative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network routing and switch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Routing as the path of network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s a link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network routing and exchange. Keywords :computer network ;routing and switching technology ;routing protocol 收稿日期:2018-06-01 0 引 言 在计算机网络背景下,路由器在人们生活中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网络设备,路由技术可以选择最优的网络路径,并传输相关数据包,通过对不同网络进行连接,结合TCP/IP ,以Internet 作为框架,从而实现网络功能。传统路由器一般只支持静态路由,所有路由转发都由管理员手动配置。由于路由器的路由表完全由管理员维护,不需要与其他路由器频繁交换各自的路由信息,因此节省了网络和路由器资源的额外开支,在小型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大型网络当中,路由器成百上千,并且网络拓扑结构经常发生变化,逐个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会耗费管理员大量的时间,并且容易出错。因此就需要采用动态交换路由技术来让路由器自动构建路由表。路由器作为互联网系统中十分重要的设备之一,路由技术的数据处理效率直接影响了网络信息传输效率。基于此,为了能够加强网络信息传输效率、应对复杂网络环境,必须要进一步对网络路由交换关键技术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1 网络路由交换相关信息分析 1.1 主流路由协议技术 以当今应用较为广泛的路由协议来看,常见的路由技术 有路由信息协议(RIP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 )、增强型内部网关协议(EIGRP )和边界网关协议(BGP )。 路由协议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别分为两种类型。按路由协议的作用范围,我们可以把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 )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RIP ,OSPF ,EIGRP 等等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IGP 协议。这些是处理域内部路由的一些路由协议,一般在私有网络中使用。外部网关协议(EGP )是处理域之间的和企业之间的路由的协议,如BGP 就是一个标准的域之间的协议。 1.2 路由技术原理分析 路由器当中都会设置一个表明数据包目的与下一站信息的路由表,如果路由器在某端口接受到了数据包,首先会对数据解码拆包,从中获取到IP 地址,查询路由器中的路由表,确定下一步的数据传输地址,最后将数据再次打包发送到指定IP 当中。如果无法对照出下一步的IP 地址,则会将数据包丢弃,向数据包原地址反馈信息。再者,路由器还可以向其他路由器传输路由状态信息,让用户自主决定下一步的操作。 1.3 优势分析 在交换式路由器应用中,不仅可以强化流量检测性能,同时也可以提高检测水平。在应用交换式路由后,可以提高记账效率,且不需要外部探测器,从而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在很短的时间内运算大量的数据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应用交换式路由器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能,确保路由器安全运行。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对端口信息进行处理,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

2017年中级通信工程师上午真题(交换技术)

2017年通信交换技术考试上午真题(综合) 1、(D)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B.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C.热爱专业,忠于职守 D.造福人类,振兴祖国 2、通信是一个高度(A),与国与民息息相关的及其复杂的庞大系统,因为要求通信人员具有高度的组织规律性。 A.集中统一 B.分散自由 C.灵活多样 D.个性化创新 3、通信科技人员行业到的之一是树立服务保障观念,不图名利地位,应该从(C)做起。 A.不保守技术 B.发扬协作精神 C.质量第一,确保设备完好率 D.树立整体观念 4、电信的"八字"服务方针是(B)。 A.优质、廉价、高效、高速

B.迅速、准确、安全、方便 C.礼貌、热情、耐心、周到 D.广泛、多样、廉价、普及 5、通信行业职业守则基本要求不包括(D)。 A.遵纪守法,讲求信誉,文明生产 B.爱岗敬业、忠于本职工作 C.遵守通信纪律,严守通信秘密 D.勤奋求知,严谨治学 6、关于我国当前电信管理体制,(A)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我国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是在197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成立的。 B.我国的电信管理体制实性中央和地区两级管理 C.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己发对本性正确的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 D.我国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 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是对(D)进行调整和管理的依据。A.电信运营商 B.电信用户 C.电信设备商 D.从事电信活动和从事与电信有关的活动 8、电信监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 A.政企分开 B.鼓励竞争 C.技术封锁 D.公开、公平、公正

9、下列设备中,(D)不需要进网许可证。 A.电话机 B.移动通信基站 C.路由器 D.台式电脑 10、我国将电信业务分为(A)两大类,分别对其颁发不同的经营许可证。A.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B.固定电信业务和移动电信业务 C.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D.电话业务和互联网业务 11、电信业务经营者向电信用户提供电信服务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价格合理 B.迅速 C.安全 D.稳定 12、根据电信条例,下列行为中,属于扰乱电信市场秩序的是()。 A.限制用户选择其他企业依法开办的电信服务 B.以虚假身份证件办理入网于续并使用移动电话 C.故意制造、复制、传播计算机病毒 D.制定多个档次的优惠资费套餐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原理

§电话交换机的基本组成:话路系统和控制系统。话路系统包括用户电路、交换网络、出中继器、入中继器、绳路及具有监视功能的信号设备;控制系统包括译码、忙闲测试、路由送择、链路选试、驱动控制、计费等设备。 §话路系统的构成方式:空分方式和时分方式。空间分隔方式是指交换网络的每个连接通路各自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互相隔开。时间分隔方式是指交换网络的各条话路具有不同的时间位置,各路话音的传输时间是互相错开的。 §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布线逻辑控制方式(布控方式)和存储程序控制方式(程控方式)。§程控交换机的分类:空分模拟程控交换机、时分模拟程控交换机、时分数字程控交换机。§模拟信号:信号的幅度取值不受任何限制且与原信息准确对应。 §数字信号:信号的幅度取值只能在数轴上有限个离散值上取值,且不准确地与原信息对应。§抽样是以一定时间间隔,取出连续的模拟信号的瞬时值。 §抽样定理:对于一个有限带宽的连续信号f(t),其最高频率为fM,此信号可由时间上相隔Ts<=1/2fM秒的各均匀间隔点上的信号值f(KTs)唯一确定。 §量化是将样值幅度取值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成样值幅度取值离散的数字信号。 §均匀量化是将输入信号的变化范围等分为N级,其量化间隔是相等的。非均匀量化的量化间隔是不相等的,大信号区的量化间隔大,小信号区的量化间隔小,即量化间隔?V是不固定的。 §编码是将量化后的信号电平值转换成二进制码组。解码是编码的逆变换,是将二进制编码信号还原成离散的样值幅度信号。 §码元就是用占据时间相等的一些电信号波形来表示数字信息的这些电信号波形。 §码元长度就是一个电信号波形所占据的时间间隔。 §时分复用方式是将信道按时间加以分割,各路话音抽样信息按一定的次序轮流地占用某一时间段来传输各路信息。这一时间段称为时隙。 §在交换设备内部传输的码型为NRZ码,而在线路中传输的码型为HDB3码。 §在有线传输线路中传输的码型应考虑一下的要求: 1.在线路中传输的码型不应含有直流分量,且低频成份和过高的频率成份也不宜太多。 2.在传输的码型中应含有时钟信息。 3.要求传输的码型与信息源的统计特性无关。 4.在传输的码流中,应具有一定的检测误码能力。 5.码型的转换设备应简单易于实现。 §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功能:信令与终端接口功能,交换接续功能和控制功能。 §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必须具有:实时效率;有多道程序同时运行功能;有保证电话业务不间断的有效措施。 §分散控制有容量分担或功能分担的工作方式。(分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 §处理机的配置方式采取备份的方式,最简单的备份方式就是双处理机结构。 §双处理机结构有三种工作方式:同步双工、话务分担、主/备用工作方式。 §容量通常以用户线数和中继线数来表示。 §呼叫处理能力以忙时试呼叫次数来表示,通常称作BHCA值。它是衡量交换系统处理机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处理机能处理的用户在忙时摘机呼叫的次数。 §话务负荷能力是指在一定的呼损率下,交换系统在忙时可以负荷的话务量。话务量Y等于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平均呼叫次数C和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间t的乘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