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配方式分析

分配方式分析

分配方式分析
分配方式分析

相关内容

添加到搜藏

已解决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情况进行分析

悬赏分:20 - 提问时间2008-5-2 18:41

提问者:690317780 - 一级

其他回答共3 条

1、起点差距。人是三六九等的,从出生,就打上户口的烙印。

2、教育差距。不同的受教育程序直接影响人的收入。

3、制度差距。政府的政策、投资倾向影响收入差异。

4、政府、官员腐败。肯定影响收入。

5、按劳分配、按知分配、按资分配、按权分配的多样分配影响收入。

6、按劳分配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7、其它原因。

回答者:邹治- 一级2008-5-2 19:11

首先,我们国家的基本分配制度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并存。这就必然出现因工作差别和性质不同产生的分配差距。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范围内,公有制部门的按劳分配水平是由部门的经济效益决定的。而且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原因是没有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工作量核算标准作为保证。

其次,我们在高速的发展中,一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实际上是忽视了公平这一重要分配原则,而过多的强调了效率。这也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17大后我们提出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新理念。

最后,,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范围内,但非按劳分配方式即可以存在于公有制也可以存在于非公经济中。这就必然造成拥有技术,职权,资本,土地的劳动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回答者:dengxinrui - 三级2008-5-2 22:16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这些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形成原因、带来的影响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在理论和对策上作了许多有见地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试对此类问题作一较全面的梳理。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

(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学术理论界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总体描述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五等分法;二是基尼系数法。五等分法是将所要分析的居民按收入的高低依次排序分成五等份组,用20%的最高收入家庭与20%的最低收入家庭之比的倍数来说明总体收入差距程度。五等分法又称收入不良指数。这种测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方式,目前在欧美国家中比较流行,我国也常采用。最高档收入占全部国民财富比重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反之,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

根据曾国安的统计来观察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最高收入组、次高收入组、中间收入组、较低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居民的收入分别占居民总收入的47%、22%、15%、10%和6%。(注: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经济评论》2002年第5期。)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全国4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20%的高收入者拥有42.5%的国民财富。(注:易锋杰:《“基尼系数”质疑》,《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另据其他部门统计的五等分结果,我国农村中20%的低收入人口与20%的富裕人口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2.9倍扩大到1994年的6.6倍,城镇居民则由1983年的2.3倍扩大到1994年的3倍。如果用城市中20%的高收入户的平均收入与农村中20%的低收入户平均收入相比较,1992年的贫富差距达11倍,1994年达到了13倍。由此可见,我国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以更快的速度拉大。(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用基尼系数法来描述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大多数研究者经常采用的方法。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基尼系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基尼系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因数据来源或计算方法的差异,学者之间的计算结果也存在着差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均在波动中呈现扩大的趋势。1990、1995、1999年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0.23、0.28、0.295;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0.309、0.341、0.336和0.336.就全国总体而言,1990、1995、1999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0.343、0.389和0.397,接近0.4,2000年达到0.417.(注:国家统计局:《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1期。)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包括各种集体福利和非正常收入的差距在内,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45.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33扩大到1988年的0.38,2003年已扩大至0.458,有的地区已经达到0.467.(注:李培林、朱庆芳等:《中国小康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世界银行2003年《中国经济报告: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指出,如果中国任由当前城乡差距和省际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到2020年基尼系数将会上升到0.474.

还有学者认为,0.45的基尼系数,仍可能低估了实际的收入差距水平。因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往往被高估,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则通常会被低估。农民家庭有相当一部分收入必须用于来年的生产性投入,真正可供消费的收入实际上更低;城市高收入群体的住房等非货币福利收入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且没有被统计到个人收入之内。(注:董建文:《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与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

综合以上观点,对全国基尼系数的判断,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估计:低估计为0.4左右;中估计为0.45左右;高估计为0.5左右。虽然存在着差异,但结果差别不是很大。之所以出现不同的估计,在于计算范围的不同:第一种估计主要考虑货币收入,较少考虑实物收入,特别是补贴收入;第二种估计较多考虑了实物收入;第三种估计不仅考虑了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也考虑了非法收入和非正常收入。其实,无论是用基尼系数还是用五等分法来衡量,都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居民整体的贫富差距尚属比较合理,但近几年我国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如果任由当前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未来几年里将会急剧扩大。

(二)从分类上看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基尼系数拉大的问题,主要是由城乡差距拉大引起的。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值得警惕。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近年来扩大速率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1996年为2.51∶1;1997年为2.47∶1;1998年为2.51∶1;1999年2.65∶1;2000年为2.79∶1.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0∶1,2002年更是上升到3.11∶1.(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一倍多,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2002年的城乡收入比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目前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28页。)

其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这一结论,即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实际上,这乐观的统计结果和人们在实际中的感受并不一样,很难让人信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在最近完成的调查报告中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一个先上升后扩大的过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个人收入概念计算,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三倍。但这个结论,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

2.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我国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特别反映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2000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5.39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6.07倍。(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从分省的情况看,2003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分别是上海市(7416元)、北京市(7040元)、浙江省(6945元)、广东省(6499元)和福建省(5257元)。

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看,中部地区达9.9%,超过了东部地区的9.4,而西部地区只增长了6.1%,其增幅远远落后于全国9.0%的平均速度。(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28页。)从地区收入差距贡献率来看,目前,我国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贡献率已从7.5%提升为8.7%,表明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高达58.3%,东部地区为37%。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加明显。(注:2004年02月25日,中国新闻网https://www.doczj.com/doc/0a18742904.html,.)二、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评价之争

学界普遍承认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但是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度是否已超过警戒线,是否导致两极分化有着不同的见解,对用基尼系数作评判居民收入差距的标准存在不同的见解。

(一)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临近警戒线,是否已进入两极分化状态?

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主要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用0.4作为警戒线。由于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

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0.45甚至更高的基尼系数,表明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过大,已超过“比较合理”的范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不能及时正确地对待这一问题,就可能产生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而可能出现“失望阶层”,使他们走上懒惰、犯罪的下坡路。这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注:董建文:《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与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

也有人提出,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收入差距的“警戒线”是不同的,不存在绝对的分界线。所谓“国际标准”并不是严格的标准,只能作为各国判别居民收入差距大小的参考。所以,居民收入差距并不存在固定的警戒线。同时,经验事实也没有提供0.4的基尼系数值作为居民收入分配的警戒线的充分证据。而且要确定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不可逾越的数量界限是很困难的,因为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宗教背景,处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相同程度的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造成的影响并不相同。(注:曾国安:《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当代财经》2002年第6期。)因此,基尼系数“的指标,只能是有弹性的参考指标,而不是绝对指标。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并没有超出社会成员的心理和经济承受的承界线,是比较”适度“的。(注:冯招容:《”基尼系数“评判指标之我见》,《理论前沿》2002年第2期。)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均质性很低的社会,客观上容许有较高的基尼系数,不必机械地、死死地守住0.4这条线。但突破这条线后,究竟放松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需认真研究。(注:赵人伟:《关于收入分配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22期。)

那么,当前的收入差距是否存在两极分化呢?对这一点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认识。

一些人认为,如今人们常常谈到的一些储蓄、消费等方面的两极化现象等等,都反映了当前社会贫富分化的严峻现实。(注:秦晖:《关于基尼系数与社会分化问题与张曙光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5期。)另有学者认为,中国居民的正常收入的差别虽然持续扩大,但仍然大致适当,没有发生两极分化,无论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都不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缘于两种观点考察的范围和口径及使用的数据资料不同。认为近期居民收入差别程度大致适当者,考察的主要是居民正常收入的差别程度;认为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的观点往往涉及到若干非法非正常收入及其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不过,居民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确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用基尼系数指标作为评判居民收入差距的标准是否科学?

目前大多数学者考察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都以“基尼系数”指标为依据,也有学者对基尼系数提出异议。那么,基尼系数是否科学?是否能准确反映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呢?

有学者坚持认为,我国是二元经济社会,城乡之间的收入有较大差别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能分别计算城市或乡村的基尼系数,而不能合起来计算全国的基尼系数。不然,就会夸大我国的收入差距。(注:赵人伟:《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思考》,《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9期。(19)海兵:《基尼系数批判》,《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也有学者认为,“基尼系数”只是反映收入均等程度的指标,它没有也不可能综合反映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水平、社会制度、社会承受力的基本状况。仅以“基尼系数”为评判依据,影响评判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注:冯招容:《“基尼系数”评判指标之我见》,《理论前沿》2002年第2期。)更有学者提出,基尼系数反映的是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或差异(差距)程度,而不是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或“公正”程度。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布不均是正常的,所以,不应该用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即使能够使用,现阶段我国也并不具备使用的条件。因为,用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甚至用它反映公平程度,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收入必须是指全部实际收入,必须是真实统计。以我国目前的情况,可以说基本上无法满足这一条件。(注:海兵:《基尼系数批判》,《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三)究竟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

有学者认为,基尼系数指标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在全世界得到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国也可以用。不过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修正0.4的基尼系数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标准。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注:吴得民:《基尼系数理论及其实证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4期。)有学者不认同上述观点,提出,虽然用基尼系数来反映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状况是可取的,但在我国基尼系数值非常混乱,对同一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机构、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基尼系数大不一样。并且在国际比较中,如果不排除不可比因素而进行直接比较,就不可能得出确切的结论。我们不必拘泥于基尼系数来根据“国情”修改“警戒线”,而应当根据当前的实际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来提出我们的底线标准。(注:董全瑞:《简论贫富差距合理与否——怎样看基尼系数说明的贫富差距》,《长白学刊》2002年第1期。)有学者提出,国际上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很少采用单个指标。因为单个指标的分析很难全面地反映收入差距状况,并且单个指标存在的缺陷也影响到其反映的收入差距状况的准确性。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类型收入差距分析方法、离差分析方法和分层收入差距分析方法等来尽量对分配状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注:牛飞亮:《近20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7期。)为了客观公正地分析评判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综合以上各家之言,可考虑将基尼系数作为一个单项的基本参考指标,同时设置一套综合指标体系作为评判收入分配差距的综合指标。这套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经济体制改革指标、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社会安全与保障指标和社会稳定指标等几大类。不过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加大力度使统计资料尽可能贴近现实,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进一步探索研究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工具如何创新。

三、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深层原因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学界从历史沿革、经济结构、政策因素、制度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虽然认识程度不一,表述不一,但基本上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如“剪刀差”、“户籍制度”等的实施,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外,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各地区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造成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由东向西的经济梯次推进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这是导致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呈现出地区差别的直接原因。(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此外,从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个人收入差距拉大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我国经济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会带来个人之间、行业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

(二)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变迁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竞争的结果导致不同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此外,在改革和体制变迁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我国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在体制转轨中出现了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再加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中发生了许多无序的问题,集中到寻租和设租行为、内部人控制、垄断、腐败等方面,成为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注:赵人伟:《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期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市场化程度有差异,形成相应的收入差距也是必然的。(注:邢成、韩丽娜:《财政税收杠杆对我国基尼系数的主要影响》,《现代财经》2001年第9期。)

(三)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策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相当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是原有体制下的一种政策产物。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限制农民进城政策、对农民的税收政策、对农民的税外负担政策、对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政策,都是原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以来,这些政策有所松动和改变,但离根本性改变尚有距离。(注:赵人伟:《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的一些宏观政策也拉大了收入差距:一是城市化方向明显走偏,它不是将增加就业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将大量资金、土地等资源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方面,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二是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给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不平等。依靠国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对大中城市关注过多,对小城镇和农村关注不够。三是金融政策安排不当。“嫌贫爱富”的金融政策向城市偏斜,使农民贷款无门,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注:马晓河:《宏观政策偏差拉大收入差距》,《经济参考报》2003年12月24日。)

(四)制度的缺陷及政策制度不到位因素的影响。由于我国所进行的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的全面改革,一些制度的缺位不可避免。目前,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新旧体制并存、体制缺位、体制错位、体制虚设、法律政策缺位、法律政策本身的规制力度不够、政策规定有不周延的空隙、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力或受到干扰等。正是这些体制和政策的缺陷为寻租活动设置了大量租金。应当说在体制转轨期间制度缺陷的存在是很难避免的,因而在我国近期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是有其制度根源的。加上管理的疏漏和一些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非法收入与财产转移、灰色收入与灰色财产转移由此大量出现,特别是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以及利用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投机欺诈等各种非法手段获取高额收入的现象,造成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30页。)

(五)社会保障乏力、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运作,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面太窄,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大型集体所有制职工享受,而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中方员工却很少享受。这种在享受社会保险方面的不均等性,使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注:何莉:《库兹涅茨倒U 假说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此外,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一项重要因素。现实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未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的成员。我国目前教育投资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由于本身收入水平不高,因此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不多,而教育投资的不足又会进一步加剧城乡之间以及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注:何莉:《库兹涅茨倒U 假说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

四、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动趋势

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牵涉到库兹涅茨的“倒U 型”假说理论的争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1955年一篇经典论文中指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演变趋势为“在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极为快速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不平等扩大;一个时期变得稳定;后期不平等缩小”。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的长期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不均的变动,是沿着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 型轨迹进行的。这种“先恶化后改善”的整个过程大约需要50——100年时间。这就是著名的“库兹涅茨假说”(Kuznets hypothesis)。库兹涅茨的“倒U 型假说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学者们持不同意见。

从文献考查看来,大多数的横向国别研究支持倒U 假设:时序资料分别证明了在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差别扩大,而在发达国家收入差别下降的现实:微观分解资料也并不否认倒U 假设的成立。不过,我国这样一个处于转轨经济的国家,其收入差别的变动趋势是否符合库兹涅茨倒U 假设有待进一步验证。有学者认为,库兹涅茨效应具有普遍性。当然,各国库兹涅茨效应也会因其不同的历史、文化、体制等原因有不同的表现,如初期增长的时间长短可能不一致,收入分布差距的上限和下限也可能不相同。(注:刘萌芽:《对库兹捏茨效应及其成因的思考一兼谈我国当前分配政策的取向》,《衡阳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因此,库兹涅茨假说在中国存在,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主要是由经济

不平衡发展引起的。(注:郭熙保:《从发展经济学观点看待库兹涅茨假说—兼论中国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也有学者利用省份横截面数据对库茨涅兹“倒U 型”假说进行经验验证,从经验分析中得出库兹涅茨假说在中国不成立的结论,但认为,对于“倒U 型”假说,要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中国现在的数据不支持并不意味着将来的数据也不支持库茨涅兹“倒U 型”假说。(注:李实:《对收入分配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进一步说明——对陈宗胜教授评论的答复》,《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也有学者认为,虽然横截面的经验研究有其价值,但以横截面的经验研究来否定倒U 形变化的结论在方法上是有问题的。判定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是否呈倒U 形变化应该依据的是历史序列分析。(注:曾国安:《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当代财经》2002年第6期。)

总的来说,学者们比较认同我国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与经济改革的进程相关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的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动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起步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前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的完善、法律体系的健全,部分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将会得到纠正或缩小。因此,库兹涅茨“倒U 型假说”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变动研究仍有借鉴意义。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正处在倒U 型曲线的前半部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会加大。我们应坚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促进居民收入的变动及早走向倒U 的后半段,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五、关于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经济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二)加强法治建设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保障。

(三)必须注意实行正确的政策选择。

(四)发展教育、普及教育,使教育机会均等。

(五)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整版)记叙文复习分析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记叙文复习:分析表达方式及作用 【复习目标】 1.准确区分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2.会具体分析这五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课前复习导学】 一、温故知新: (1)区分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即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即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如: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2)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3)具体分析各种表达方式 ㈠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需注意:记叙的人称以及其作用: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㈡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作用: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从描写的对象上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从描写的方法上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我们需要着重了解的是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又可分为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环境描写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思路: 这是什么描写?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1)表现了人物________的精神品质。 2)表现了人物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反映了人物________的心理(或情感)。 2、环境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思路: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 1)渲染_______的气氛,为下文_______作铺垫。 2)烘托文中人物________的心情。

资源配置的方式

资源配置的方式 前面的同学给我们讲了资源的配置,我们现在来具体谈一谈资源配置的方式,我们把资源的配置方式分为三种: 1 传统的社会习惯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长期形成普遍准守和接受的惯例。这些惯例通常是由法律和社会道德所约束的。比如收长子继承,技艺传儿媳妇不传女儿之类的。在这种传统配置资源的方式中习惯作为一中稳定的社会力量保证了经济活动的秩序和延续。但是很明显,在习惯带来稳定的同时也会窒息社会的创新,使社会的发展缓慢。处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 2 命令(政府)机制 这种配置方式指的就是由政府来分配资源。政府的决定可以是明主的,也可以是独裁的。在社会动荡或者经济危机的时候,这种分配方式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正常时期使用这种方式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这种方式会导致经济活动服从上层阶层人的偏好与利益,不利于曾进社会福利。 案例一 我们举个例子苏俄在1918-1921年由于国家的内忧外患,执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府强制把仅有的资源集中起来用于对抗敌人。他的措施包括余粮收集,工业国有化,还有取消自由贸易。这意味着政府成为了资源配置的唯一方式。下面我们来看列宁的一段话,从中我们知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在1920年战争基本结束的时候,苏联仍然继续实行该政策,从1920年苏俄百姓中流行的一段话中我们看到了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缺点,政府的分配造成了百姓极大的不满,同时也抑制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也因此我们来看,从1913-1921年,苏俄的国名生产总值出现下滑,1921年苏联已经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在1921年以后我们来看,苏俄的经济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我们熟知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所谓在的新经济政策中,资源配置另一种方式进行,从图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优越性,这就是市场机制。 3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就是指资源配置是通过价格竞争来决定。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它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市场机制的运行。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卖方为了分配有限的资源就会提高价格,而价格的提高就会导致有更多的商家来提供这种商品,使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的数量增加到超过人们需求量时,又会导致导致价格的下降,在较低的价格下,人们的需求又会增加,同时未来这种产品的供给将减少,市场平衡被恢复。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市场机制解决了一个产品需求增加的问题。因此我们说,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信息来反映供求关系,并通过这种市场价格信息来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达到资源配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市场机制解决了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生产者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投票,也就是消费者所需求的,愿意买的东西 生产者怎么生产:在刚才的例子中,生产效率高,即生产成本低的生产者,就会有更多的利润空间,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生产者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效率,压缩成本。 为谁生产: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和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也叫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 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它的优点是:讲的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其缺点是,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上进行叙述的。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详略得当。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

高中政治必修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教学设计 ( 主备人:范立芬 ) 学科长审查签名: 高中课程新课标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懂得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我国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2、能力目标 能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按劳分配是我国收入分配的主体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我国当前分配制度形成的原因 二、预习导学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生产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相应的就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4.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 推动经济发展。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 导入:《同富不同路》

资源配置计划

资源配置计划 1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 本工程涉及专业、系统较多,本节统计的施工设备仅针对总包承建范围施工内容,其中也含括了施工电梯、塔吊等总包必须提供的服务设备。 1.1 垂直运输设备投入计划 表1.1-1 垂直运输设备投入计划 1.2 土建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1.2-1 土建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3 钢结构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1.3-1钢结构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4 装饰装修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1.4-1 装饰装修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5 机电安装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1.5-1机电安装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2 主要材料配备及计划 2.1 材料投入计划 现场材料组织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材料总体进场时间计划及时制定月、周、天材料需用计划,然后按照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约定、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要求进行采购,从质量上严格把关,必要时通过业主及有关部门审批。 表2.1-1 主要工程材料配置计划

2.2 周转材料配置计划 表2.2-1 周转材料配置计划 2.3 材料供应采购 材料采购将严格按照管理程序进行,严把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设备的出厂质量和进场质量关,做好分供方的选择、物资的验证、物资检验、物资的标识、物资的保管、发放和投用、不合格品的处理等环节的控制工作,确保投用到工程的所有物资均符合规定要求。 3 劳动力需用计划 3.1 总体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表3.1-1 总体劳动力计划表

图3.1-1 劳动力动态分布图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71 101 115 124 136 208 285 326 427 417 397 343 325 329 328 314 261 261 221 126 74 66 65 60 48 45 24 23 27 23 28 32 40 44 36 19 9 6 6 5 6 12 14 16 8 4 4 4 108 154 240 356 381 408 417 442 434 380 306 284 237 192 74 53 50 45 36 36 29 20 9 6 5 4 4 0 0 0 0 0 0 0 0 0 12 16 26 32 30 18 11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7 10 10 16 16 16 25 36 36 82 82 82 82 82 116 118 118 134 134 134 134 134 134 168 168 184 184 156 156 156 130 122 92 92 92 混凝土结构 装饰 装修 钢结构 机电 安装

作文指导 小学生常用的四种表达方式

作文指导:小学生作文常用的四种表达方式 第一、关于叙述: 一、什么是叙述 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达方法,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 二、叙述的方法 (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二)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 (三)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四)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 值得注意的是,一篇文章不可能同时用到上面的所有表达方式,而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最有利的一两种方式即可。这几种表达方式在前面第二单元我们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述。 第二、关于描写: 一、什么是描写: 就是指作家采用形象、生动、丰富变异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及其特征、性状、情态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的描绘和刻画。 二、怎样描写: 描写时一般 (一)多使用具有形象色彩的语言,如《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中“月光下闰土刺猹”一段的描写,形象生动色彩敛艳,给人极深刻的印象。 (二)充分利用汉语的形象词语,如第五单元课文《雨》第五、六自然段关于“山雨”来时的声音和色彩的描绘以及第六单元课文《黄河魂》中关于“瀑布”的描绘,极为生动形象而逼真。 (三)讲究动词和修饰语及迭音词的审美选择 例如:武松景阳冈打虎那段文字,动词运用非常成功,读罢觉得武松“打”得非常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描写的要求: (一)有明确的目的 或服从于表现主题,或推动情节的发展,或适用刻画人物的需要而进行描写。 (二)捕捉特征描写中要紧紧抓住对象特征,符合其身份,使人读罢觉得恰如其分。 (三)富有情感描写时决不等于客观照相,而应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是最高境界。从下面描写的方法举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点要求。 四、描写的方法 从描写的对象来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又分为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如《倔强的小红军》中“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这两句就是环境描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这是人物动作、心理描写,写出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全课概述 第二单元分析了“投资与创业”,解决了“谁来生产”的问题,与此衔接,生产的财富如何进行分配。本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就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新课标基本要求 阐述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新课程学习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南岭村”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个村子是怎样分配个人收入的,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分析常用表达方式

1、记叙文常用表达方式 2、常用表达方式:说明;叙述(概括叙述、具体叙述);议论(文首议论、文间议论、文 末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以人物内容来划分---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坏境。 (1)人物描写作用 ①体现人物性格、情感 例: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故乡》(体现了闰土麻木、迟钝、痛苦的性格和情感) ②体现人物身份 例: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集中而简练地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③反映社会环境 例:中年闰土的贫穷、衰老、麻木、迟钝、痛苦,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背景。 (2)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 例: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孔乙己》(明确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的活动环境,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凄凉的心情。) ②展开、推到故事情节 例:雨越下越大了,裹着冷风,夹着雷鸣,一起向慌乱的人们袭来,也好像在向没带雨具的我示威……妈妈来给我送伞来了。《雨中情》(有了这场雨,才有了妈妈送伞的情节,才能体现妈妈对“我”的爱,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象征和暗示 例: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故乡》(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美好希望的象征,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憧憬。)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风筝》(暗示了当时生活环境的黑暗冷酷和毫无生机) ④为下文作铺垫 《竹林深处人家》开篇写竹林为后文写人家和“欢笑声”作铺垫。 ⑤烘托人物形象 例:见它迈着坚定的步划,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斑羚飞渡》(烘托了头羊自我牺牲的精神美。) (3)社会环境描写作用 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故事、人物和主题。 (4)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间接)描写作用 ①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指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作用是给人以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 如:《故乡》中对中年闰土外貌的描写;《背景》中对父亲买橘子动作的描写。 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作用: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 3.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4.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 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 原因。 5.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1生产决定分配; (2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3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配制度。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 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3.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 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 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 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课题名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掌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含义,原因,以及意义并且能够知晓按劳分配的地位 (2).让学生掌握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之间的辩证关系且明了如何通过收入分配来促进社会公平 2.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课堂的讲授以及演示,让学生学习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再进一步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借助这种思维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尝试小组自主讨论,让学生掌握小组讨论的要领技巧,不仅在小组自主讨论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且将这种小组自主讨论的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国家下分配制度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了解,进而让更多的青年学生投入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中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中,按劳分配为主体产生的原因,特别是直接原因 (2)多种分配方式中的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3)收入分配公平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以及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2.教学难点 (1)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中的按劳分配为主体产生的原因以及地位 (2)如何促进我国的收入分配公平即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三.学情分析 此批学生是刚从初级中学进入高级中学学习,其心智正在成长,并且在这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比较强,学习能力也逐渐增强,并且在初级中学的思想品德教材中也有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章节,在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章节中关于我国的分配制度有简单的概述,进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学习时能够迅速掌握知识点,把握要领,但同时也要教师加强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入学习,学习到知识的精髓。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案: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全面理解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点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时政解读: 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课堂探究】: 探究活动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根本因素:生产力 直接因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探究活动二:认识按劳分配 情境一:在某国有企业车间里,初级技工,在工作过程中总是请假,月工资2000元。 高级技工,工作的熟练度高,完成质量高,工资自然高,月工资5000元。 初级技工,工作积极,总是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收入还不错,月工资3200元。 他们的工资收入属哪种分配方式?他们的工资为什么高低不一?

影响资源合理配置的因素

1、影响资源合理配置的因素:①资源配置方式②财产关系③决策结构④信息结构⑤竞争与 垄断 2、市场配置方式的局限:第一,市场配置难以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难以自行纠正宏观经济发展趋向;第二,对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显得难以尽如人意,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市场调节过程较长;第三,市场配置不能解决经济的外部效应问题、垄断问题、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3、市场经济与经济中的四在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及何时生产为谁生产 或如何分配由谁决策集中决策还是分散决策 4、市场经济的特征一.产权的确定性二.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性.三.经济活动的竞争性.四. 经济行为的法律性,五.市场体系的开放性. 5、现代市场经济及其一般特征:从时间上讲,它产生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全面成 熟。特征包括:①.政府开始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参与市场借助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间接干预经济. ②.财产权更加社会化,现代公司制度公私合营调度发达的信用制度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落;③完备的经济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 ④.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成为资源流动和配置的载体. 6、竞争规律:竞争的主要功能:(1)使市场机制功能得以发挥,有利于市场信号的形成与 传递;(2)使市场信号能及时、迅速传递到利益主体,并促使其做出反应,有利于形成经济运行秩序,特别是理顺价格关系;(3)增强企业活力,激发仆人进取心。 7、产权的本质及特征: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是法定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总称。不排他,可共享。其特征:(1)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形态(2)排他性产权的契约性质(3)产权是一组权利,是多种权利的总和(4)产权的统一性和不完全性 8、产权制度的内容:(1)产权安排(2)产权结构安排(3)产权保护 9、产权制度的功能:(1)产权具有财产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有效配置资源功能,形成稳定预期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界区的功能,它能有效的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和人们的经济行为.(2)产权制度是自古以来所有国家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其重要功能就是“定分止争”,国家确保了财产“名分”才能形成明确预期,激励努力创造,防止不确定性,制止混乱纷争,维系社会稳定,杜绝搭便车和公地悲剧.(3)富人和穷人有财产都要受到法律的保护。贫苦

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散文阅读第四课时 ———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学习目标: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学习过程: 一、知识卡片 “表达方式”是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记叙: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 (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A.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B.一般较简短,起画龙点睛,点明或深化中心的作用。 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 (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 象。 (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 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 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寓情于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我的老师》?寓情于景: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寓情于理:“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说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解说事物的特点。 作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环境、状物的细节等,从而细化文章或状物,有助于深刻了解。 二、考点说明 散文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其中常考的是记叙和描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表达方式的常见题型,以及相应的答题规范。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关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情境】有这么一家人,妈妈自己开了个火锅店,生意兴隆,月收入2万元;爸爸是一家外资企业的技术顾问,月收入6千元;儿子在一家私营企业做管理者,同时还利用闲暇时间投资股票市场,月收入1.5万元。大女儿是个私立大学教师,除了自己的工资收入外还有两处房产的租金报酬,月收入1万元。小女儿在国企上班,月收入4000元。请问这家人的收入是按什么原则分配的呢?(小黑板)从同学们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于我国的分配方式还不是很了解,不过没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按劳分配为主体,但是在我国,除了按劳分配原则之外,我国还实行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那其他分配方式包括哪些呢?(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些方式进行一一分析。首先是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一、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板书) 1、含义:个体劳动者他们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分配范围:个体经济 3、分配对象: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4、个体收入的构成:其劳动成果的税后收入 5、个体劳动者的特点:个体劳动者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在刚刚提到的一家人中,那个角色的收入是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呢?(学生回答)妈妈的角色--自己独立经营火锅店就属于个体劳动范畴。因为,妈妈拿出自己的钱购买能开火锅店的所有生产资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到了月末,扣除成本和税收之外的所有收入归个人所有。 刚才我们说了多种分配方式除了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外,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板书) 1、含义 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 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 2、具体形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有六种:

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教育实习教案 课题名称:个人收入分配教案实习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实习班级: 实习学生: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全课概述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南岭村”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个村子是怎样分配个人收入的,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为主体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63页内容,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教师点拨: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而且只能是按劳分配,同时这种劳动是社会劳动。 教师活动:我国在公有制经济中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取决于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

常用阅读分析文章的方法1

一、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二、过渡句 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有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下面几种: 1、用小标题过渡。 2、用一个句子过渡,承上启下。

3、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 4、用关联词过渡。(通常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为多) 5、用提示句过渡。 6、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 三、衬托、烘托和对比 (一)衬托是利用事物近似或对立的条件或同一事物相近、相反的两上方向来表现事物,使之更突出更形象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它能使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明,使所要描写的气氛更加强烈。如《济南的冬天》主旨是:暖和、安适。冬天之精神写不出,以民、日、山、水写之。先以衬托之法写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响睛”“温晴”,突出了“暖和安适”的主旨,下面便重点写了济南的山水。以小山的秀气、美景村其“暖和”,再以两个“卧”字衬其“安适”。接下来写水,“不结冰”“冒热气”“水藻真绿”“垂柳照影”衬出暖和安道之气氛。最后“蓝水晶”中包着“红屋顶、黄草山。……“这一整体美集中衬出“暖和安适”这一精神。 如《春》春草图,正面描写小草的样子,再从人们和风侧面衬托出小草软绵绵、多、绿、令人喜爱的特点。 (二)烘托也是从图画技法中借来的术语,“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如《春》春草图,正面描写小草的样子,再从人们和风侧面

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区别

“表达方式”是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有以下5种:1、记叙2、描写3、抒情4、议论5、说明 其中,记叙,说明,议论是文学的三大文体。 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表达功能 5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 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1) 表达方式分为叙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2) 一篇文章(article )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修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洲心街第一初级中学马卫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能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能力方面: (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2、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已经预习教材内容,对我国的分配制度以及各种分配方式有初步的了解,并制定了一份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收入方式的调查表格,包括了家庭成员的收入方式有什么特点、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收入方式有什么优点等。 2、教师利用对学生家庭的调查制作学生家庭成员收入情况数据表,与教材内容及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结合国家政策法规导入新课。 (二)情境导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指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要适应公有制经济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