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概论课件讲义

艺术概论课件讲义

艺术概论课件讲义
艺术概论课件讲义

第一讲艺术概论初讲

一、艺术理论的重要性

1、艺术是有生命的存在,内在思想是其灵魂,外在构造是其形态。

2、理论源于实践,是一种经验性的总结。艺术理论与创作,二者耦合并进,缺一不可。

3、艺术家与手艺人之别。艺术家往往是有很强创造力的大师,而手艺人则是对自身作品的一种简单的拷贝、复制。

艺术大家的经典艺术理论

郭熙:《林泉高致》

“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

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清,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

石涛:《画语录》

“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夫画从于心者也……。”

熊秉明: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张旭与草书》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中西艺术精神,为中国艺术的现代发展做出了贡献。

达·芬奇:镜子说

它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是文艺描写的对象,而文艺家的任务就是用不同的媒介(语言、画布、色彩、线条、音符等)把它再现(复制)出来。

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

他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艺术是心灵的活动,是绝少有人觉察的“心灵震荡”,“是一种包藏在自然形式下的心灵的特殊状态”。

罗丹:《罗丹艺术论》

对艺术创作一般性的见解,对雕塑创作的规律的经验总结,对美学家及艺术创作的述评,是反映其美学思想与艺术观的重要著作。

“对于艺术家,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

二、如何学习艺术理论

1、在自然中培养真心、童心、爱心,增强对世界的感悟与感情。

2、学好艺术史,扩大阅读面,提升人文修养,向姊妹艺术学习。(艺术触类旁通,书画一体,《夜莺》的空间思维)

3、轻松地学习,培养对所学门类及对整体艺术的热爱,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自热、感悟、修养与艺术

1、对于艺术家,自然的一切都是美的。

宋代大画家米芾爱石成痴,对石头行跪拜礼,直呼“石兄”,瘦、漏、皱、透。

杨丽萍《雀之灵》对孔雀的生命灵动的惟妙惟肖的表现。乐、舞、光、影、神、韵的多位统和,生成一个无限和谐优美的艺术世界。

2、人文修养与自然科学的探索极大地辅助了艺术境界的提升。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黄金分割,以“数”来概括世界的本质,认为在数的和谐。

中国古代画家、书法家、音乐家多为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羲之《兰亭序》集书法与文学价值于一身,嵇康有《广陵散》,亦为优秀诗人。

达芬奇将医学解剖只是用于绘画,创造出极其和谐的人物比例,成为一代大师。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才女林徽因不仅是诗人、作家,还是著名的建筑学家。

3、保持对所学专业的一份热爱,轻松地学习,有意识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热爱能使一个平凡的人变得不平凡。

米芾对石头的热爱。

石涛对兰花的热爱。

郑板桥对竹子的热爱。

贝多芬对音乐的痴迷。

杨丽萍对舞蹈的热爱。等等。

三、艺术概论的主要内容

1、艺术本体

艺术的起源: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等

艺术的本质: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和再现说、影子说等

艺术的特征:主体性、审美性、形象性(与抽象性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结合、集中性、超越性、理想性、纯粹性等

艺术的功能:社会功能、美育功能(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2、艺术的分类

实用艺术:建筑艺术与工艺品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表情艺术:音乐、舞蹈

综合艺术:戏剧、影视艺术

语言艺术:文学

3、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艺术的理论基础

哲学与科学(真):比例、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调合与对比

宗教、道德(善):有一种崇高的壮美的情怀

文化(美):社会的文化构成我们的审美氛围。

实践(益):艺术有很高的精神价值,也可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日常生活(宜):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艺术化生存成为一种追求。

4、艺术创作及其规律

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在整体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多样性,受个人成长环境、民族和时代的影响制约。

艺术流派:在中外艺术发展的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自发形成的艺术派别。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

艺术思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定社会思潮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倾向与审美特色的艺术创作潮流。存在主义文学、野兽派绘画、荒诞派戏剧、意识流小说、

新浪潮电影等等。

艺术创作主体:创造者、社会生活、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艺术创作过程:体验、构思与传达

艺术创作心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意识与无意识

5、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层次性:语言、形象、意蕴

艺术作品的典型与意境

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道(原范畴)、气(生命性)、心(主体性)、悟(直觉性)、舞(乐舞性)、和(辩证性)

6、艺术接受、鉴赏与批评

艺术接受的审美心理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与审美心理: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

艺术接受、鉴赏与批评的过程:注意、感知、联想、想象、理解

四:艺术内部的生态活动

艺术家艺术品

世界读者

艺术欣赏艺术批评

艺术创造艺术研究

第二讲艺术的本体研究(一)

——艺术及其相关范畴

——艺术的起源

——艺术的本质

一、艺术及其相关的范畴

?1、艺术:用丰富的感性形式反映深刻的理念与内容,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领域。

?2、艺术学:以人类的艺术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以揭示

艺术内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等。

?3、艺术概论:对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学科。

二、艺术的起源

1、模仿说:艺术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模仿。

?合理性:原始艺术具有模仿的成分。

?片面性:模仿并非艺术本质,只是一种实现手段。

?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等。

2、巫术说:艺术具有某种实用倾向或实际目的的行为。

?合理性:原始思维,万物有灵。能力有限,寄托巫术。

?片面性:艺术离不开物质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弗雷泽《金枝》、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

3、游戏说:艺术出自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过剩精力的释放。

合理性:揭示了人类思想深处的原始的艺术冲动,突出了艺术的无功利性。

片面性:忽视了人类艺术创造的实践性。

代表人物:

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

席勒《美育书简》认为艺术是人类过剩精力的释放;

谷鲁斯认为艺术隐含内在的实用目的性,艺术活动是“内模仿”的心理活动。

4、劳动说: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艺术。

合理性:指出了艺术活动的社会实践根本特性,是史前艺术表现的主要对象。

片面性: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部分,却并非社会生活的全部。

代表人物: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艺术的起源于文化起源的地方),鲁迅笔下的“杭育杭育派”。

?鲁迅先生说:“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可惜没人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

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练出复杂的声音来。

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徜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5、表现说: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

合理性:艺术具有表现情感的实际功能。

片面性:艺术起源并非出于表现,而是有其发展过程。

代表人物:克罗齐“直觉即表现”;托尔斯泰“情感表现说”,苏珊·朗格“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6、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由多元决定的。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现象,因此,艺术的起源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关联。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归根结底,艺术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7、艺术的发生的三个条件

艺术发生的人类学根源

(1)个体生存的需求,

(2)个体在社会中发展的需求,

(3)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审美的需求。

艺术发生的主体条件

艺术潜能:艺术冲动(动力因);

形式共相(形式因)

艺术的现实生成

艺术与人类社会始终相伴。

三、艺术的本质

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影子说”,艺术是影

子的影子;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中国古典文论“文以载道说”。

2、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认为艺术是纯粹的天才创造物,是“自由的艺术”;尼采《悲剧的诞生》,日神精神的“梦”和酒神精神的“醉”。

3 模仿说和再现说:艺术是对社会现实的模仿与再现,其真实性甚至可以高于生活。

亚里士多德:艺术模仿的不仅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更有内在本质与规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认为艺术完全是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

4 情感表现说:艺术是用外在的材料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

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

5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实践论

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并改进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式,并且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特殊的规律与独立的价值。

“艺术不是一种赏玩之物,而是一种生活的必须。它的存在形式在本质上不是为装饰消遣之用的,而是一个盛满生命之泉的巨大容器,以供人类饮用。”

——韦斯特(美)

第三讲艺术的本体研究(二)

——艺术的特征

——艺术的功能

一、艺术的特征

? 1 、形象性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

?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第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二、艺术的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4、艺术疗法

艺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渗透,给人们带来身心的舒展和解压,使艺术在科学层面上真正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无限的舒适、宜人的感觉。

5、艺术与经济效益

艺术从高远的神殿走下来,进入我们生活的诸多领域,不仅给我们带来真的浸润,美的享受,善的震撼,而且使我们在艺术与经济的效益上做出了合理的协调。

6、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1)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2)美育的主要任务:

a、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b、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c、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7、生态审美教育

1). 绿色运动

2). 审美性与生态性的统和一体

3). 生态美境与艺术人生的耦合并进

4). 生态审美者的培养路径

第四讲:处于社会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艺术与各门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文化系统

?哲学、科学求真:哲学引导人们探索、追求世界的本源与本质,从而以科学理性的

思维引导人们不断创新,改造整个客观世界。

?文化求善:宗教以虚幻美好的天国引领人们去恶向善,文化则以整套习俗与制度影

响、规范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思想行为。

?艺术求美:艺术以感性的形式表现审美的内涵。

?实践求益:行为将科学付诸实践并产生相应效益。

?日常生活求宜: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都是为了自身更好地生活,日常生活的诗意与

适宜便是最终目标。

二、社会文化系统的关系特征

?1、艺术与各门学科之间存在内部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艺术与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牵引控制

?3、艺术与各门学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存共生

1、艺术与哲学

?哲学蒸腾着诗性,艺术浸洇着理性。

?由于哲学是艺术的根本思维基础,艺术较之哲学具有更广阔的表现手段和方式,所

以,哲学意识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审美趣味,而艺术形式反过来又影响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艺术内涵的先导,而艺术又同样蕴含着理性的思考,二者

是有机、动态的辩证统一。

2、艺术与科学——美与真

?科学是人认识世界的万物万象,找出其存在的规律;而艺术是人认识自己的万般情

感,表达出人类对美的感知。

?科学是理性二抽象的,艺术是感性而形象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世界的美妙

的两极。

3、艺术与文化(政治、宗教、道德等)——美与善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制约规范着社会结构中的一切。艺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必

然受政治的影响与制约,但是政治也为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

宗教是艺术起源的原因之一,也是艺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的表现题材,因此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已成为历史经典的宗教艺术作品。

?道德是社会制度所规范人们思想的标准,包括是非、善恶、正义非正义,等等。艺

术是美善合一的,因此,在道德表现上往往有鲜明的主题与立场。

?孔子:里仁为美。

?儒家教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屈原、杜甫、文天祥、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4、艺术与实践(经济)—美与益

实践是一切事实发生的前提,亦是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艺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生发。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有其产生于存在的价值,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和劳动。

这种实践成果已逐渐成为艺术消费的主要对象,符合社会经济结构与关系。

5、艺术与日常生活——美与宜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将审美活动变成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进越来越多的审美因素,使日常生活走向审美

化和艺术化。

?李渔:《闲情偶寄》

?“雨观瀑布晴观月;

朝听鸣琴夜听歌。”

第五讲:艺术的分类(上)

——各种艺术分类法则

——门类艺术特点及关系

一、艺术分类的历史发展

1、中国古代对于艺术的分类:

?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诗、书、礼、乐

?《毛诗序》:诗、歌、舞三位一体。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西方对艺术分类的历史:

?亚里士多德:根据模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分为绘画和音乐、悲剧和喜剧、史诗与戏剧等。

?莱辛:《论绘画与诗的界限》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语言艺术、造型艺术。

二、艺术分类的标准法则

1、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绘画、雕塑);时空艺术(戏剧、影视)。

2、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绘画、雕塑);视听艺术(影视、戏剧等)。

3、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等);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影视、戏剧、文学等)。

4、艺术形象的物化形式: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实用工艺等)。

5、艺术的功能: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美的艺术(文学、影视、戏剧、绘画、雕塑等)。

三、通行的艺术门类划分

1、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把艺术形式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艺术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的依据。

2、艺术分类的意义:解释各门艺术自身的特性和发展规律,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物质媒和艺术语言,从而更加你深入地认识和掌握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本质,提高我们艺术审美鉴赏能力,促进艺术创造力的提高和发展。

四、具体的艺术分类:

?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表情艺术:音乐、舞蹈

?综合艺术:戏剧、戏曲、影视艺术

?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

?民族民间艺术:剪纸、木偶、印染布艺等

1、实用艺术: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实用艺术的特征:

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兼顾;

表现性与形式美的结合;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建筑(Architecture)艺术:按照美的规律,应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

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

?园林艺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一类美术品的总称。

?日常生活器皿

?工艺美术品

2、造型艺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再现性空间艺术,静态的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

造型艺术的特征:

造型性与直观性;

瞬间性与永固性;

再现性与表现性。

?绘画: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雕塑: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是立体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是一种重要的造型艺术。

摄影:摄影师应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任务或景物拍摄下来,在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书法: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艺术化的境界,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

3、表情艺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世界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类艺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音乐(表现性)、舞蹈(表演性)。

表情艺术的特征:

抒情性与表现性;

表演性与形象性;

节奏性与韵律性。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情感、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艺术。它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

?舞蹈:是经过加工提炼的人体动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成为有效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第六讲艺术的分类(下)

——门类艺术的特点及关系

4、综合艺术

包括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

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精华与长处,手法多样而富有艺术表现力,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时空交错,视听结合,动静互补,再现与表现统一,造型与表演相融。

综合性,文学性,表演性。

戏剧艺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的一门综合艺术。广义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等,狭义上单指话剧。

悲剧、喜剧、正剧。

剧本、演员、观众。

文学性、表演性

戏曲艺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总称。剧种繁多,表现手段独特,审美特征鲜明。 中国戏曲:以一求多;历史题材;美善结合;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

西方戏剧:以多见一;神话题材;美真结合;综合性、规范化、写实性。

电影: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现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第七艺术。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

中国: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定军山》。

综合性、影视语言、群众性。

无声——有声

黑白——彩色

高科技时代的电影

蒙太奇、好莱坞、纪实主义

故事片、喜剧片、武侠片、恐怖片、科幻片、动画片、贺岁片等

电视艺术:以现代科技手段为基础,在荧屏上播出的各类文艺节目。

1936年11月2日,英国BBC。

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

综合艺术:技术性、参与性、生活化。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1、综合性与独特性的结合

艺术门类之间的综合,综合艺术的独特

2、情节性与主人公

戏剧性与非戏剧性、冲突性与纪实性、曲折性与生活化

3、文学性与表演性

优秀的文学剧本,综合艺术的二度创作

表演性是其审美特征,体验与体现

5、语言艺术:文学艺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塑造艺术形象,包括散文、诗歌、小

说、剧本等体裁。

诗歌: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情感浓烈、想象丰富、富有节奏韵律、语言意境优美。

《诗经》、《楚辞》。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散文:形式自由灵活,表现手法多样,结构自由多样,迅速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形散神不散。

古代指一种与韵文、骈文相对立的文体,包括经、史、传等各种散体文章。现代指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体裁,杂文、传记、小说等可包含在内。

小说: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再现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其三要素。

剧本: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1、间接性与广阔性

读者通过想象来实现对艺术形象的把握;语言多义性与内心复杂性使文学全方位地展开艺术时空

2、情感性与思想性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文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文学艺术有深刻的思想性。

3、结构性与语言性

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本身有美感;文学语言具有审美性、生动性、形象性、准确性等特点。

民族民间艺术:在民间或少数民族形成、发展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例如传统工艺、戏曲、舞蹈、音乐、雕塑、编织、中国结、剪刻、木偶、魔术、杂技、原住民文化

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联系

1、不同门类类艺术之间联系的必然性

不同的艺术有各自特点,但是不同艺术之间又有很多共同点,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

eg:诗与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

音乐与美术、建筑、影视艺术之间的关联;

综合艺术与文学之间的生命关系。

2、不同门类艺术之间联系的有限性

每一门艺术都有其无可替代的长处和特征,与其他艺术发生关联,是为了更好地彰显自身的审美特征。

eg: 音乐不能转化为美术,美术也不能转化为音乐;

文学的想象性与不确定性,影视艺术却是直观的、具象;

剪纸、刺绣与国画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

第七讲:艺术创作及其规律

——艺术家与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风格、流派与思潮

一、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艺术家指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既包括在艺术领域里,以艺术创作作为自己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职业之外从事艺术创作的人。

1、艺术家是艺术生产者。

艺术创造的主体。

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2、艺术家应该具备的才能与素养。

1)观察力、感悟力、情感力、审美力、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诸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求真、向善、爱美诸审美情怀的培养;以及各种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把握。

例:黛玉葬花

2)热爱艺术,精通一艺。

“不通一艺莫谈美,不通一技莫谈艺。”

——朱光潜

3)体验生活,形诸艺术。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国维《人间词话》

二、艺术创造过程及其一般规律

艺术创作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一、艺术创作过程

1、艺术创作的发生阶段

1)材料的储备

我必须观察很多美女,才能画出美女来。

——拉斐尔

2)艺术发现

“要在风吹过麦浪处看出风的形状”

——钱钟书

3)创作动机的生成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郑板桥

2、艺术创作的构思阶段

1)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

想象与联想

灵感思维

情感意识——一切景语皆情语。

2)艺术形象的孕育过程

创作欲望的产生

审美意象的孕育

3、艺术创作的物化阶段

1)意念转化

意念中的艺术对象如何转化为艺术形象

(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2)技巧应用

艺术创作中的艺术技巧与艺术手段

3)意蕴提升

境界的生成,艺术品格的提高。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王国维《人家词话》

二、艺术创作心理

1、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第一,艺术形象可以作用于鉴赏者的感性因素,是艺术构思的传达和表现,是艺术

认识的“物化”形态。

第二,艺术形象还必须以具体的感性形式表现深刻的理性内容,以可感知的形象表现深层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2、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

弗洛伊德:冰山理论

三重人格:本我、自我、超我

3、情感把握与形式创造的统一

艺术创作主体精神品格高尚美好,情感体验强烈丰富,情感把握须深刻细致。

形式创造是艺术家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也体现为利用艺术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使之物化。

一定的内容决定一定的形式,一定的形式服从于一定的内容。

三、艺术创作方法

艺术创作方法多样性及其原因。

现实——浪漫——现实的路径。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形式主义等等。

现实主义:古典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

现实主义:“镜子”,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重视生活的原汁原味,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去真实地描写。

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以外,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恩格斯 浪漫主义:18、19世纪欧洲,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按照理想的面貌来表现生活,把客观对象理想化或者是塑造理想的形象。

奇妙的幻想,非凡的夸张,强烈的对比,绚烂的色彩,等等。

三、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1、艺术风格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

作风、格调和气派。它是艺术家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

风格即人,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与稳固性。

艺术风格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2、艺术流派指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

创作风格、审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

1)以地名为标志的,如佛伦萨画派、尼德兰乐派、维也纳乐派、墨西哥画派、北派山水、南派山水等。

2)以某个艺术家名字为标志的,如梅派、斯泰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希特戏剧等。

3)以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为标志,如古典派、浪漫派、现代派、印象派、抽象派等。

3、艺术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及艺术自身

的发展,在艺术领域里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潮流,它是社会思潮的构成部分之一。

艺术风格——个人

艺术流派——群体

艺术思潮——时代的思想潮流

某种艺术流派可能发展为一种艺术思潮,而每个艺术思潮却包含数个艺术流派和数种艺术创作方法。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德国表现主义、法国超现实主义、意大利未来主义、英国意识流小说等。

美术: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野兽派等;

音乐:表现主义、噪音主义等;

舞蹈:正统派、效果派、即兴派等;

戏剧:荒诞派;

电影:先锋派、新浪潮派等;

文学:未来主义、存在主义、意识流等。

现代主义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在文化、意识领域内的表现。它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他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理性,主张用理性战胜一切、衡量一切。相信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相信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相信人类将从压迫走向解放,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和力量就是理性。

“后现代” (Postmodernism)是指“非现代”、“反现代”,与现代相对立、相对抗。

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盛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要与现代的理论和文化实践、现代的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彻底决裂,反其道而行之,随意性、不确定性、可选择性,无中心、无主题、无秩序,颓废、消极、悲观、绝望。

第八讲:艺术作品

一、传统美学对艺术作品的结构做出内容与形式的二分

?1、所谓内容,就是既包含着作品所描写的客观的现实生活,又包含着艺术家对这些

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体。

?题材:艺术作品中直接描写的对象,是艺术家对客观生活有所感动而选取来予以加

工整理的生活材料。

?主题:是作品内容中的主导因素,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2、所谓形式,就是用来表现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的总和。

?结构:合理布局、量体裁衣、变化多样、和谐统一、虚实相生、留有余地。

?艺术语言:写实、夸张、准确生动、丰富多彩、精炼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民族

化、个性化。

?体裁:任何一件作品的形式因素的总和,作品具体存在的完整形式。

3、艺术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为情而造文

?形式的积极能动性与相对独立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丙辰——清明,泪雨——悲风。英雄——碑前,万众——云涌。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相辅相成,和谐一体。

二、现代美学对艺术作品结构继续探讨

?只有艺术作品的整体,不存在纯然的“内容”与“形式”,因为没有人可以将“内容”或“形

式”从作品中分离出来。

三、艺术作品的结构的多层次性

?1、材料与媒介层

艺术作品在结构上的基层就是“材料与媒介”,它是艺术作品赖以存在的物质凭借,即海德格尔所说的“物因素”。

?2、技术与技艺层

如果缺乏技术和技艺的支持,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世界的洞察等,都无法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或者根本无从表达。

?罗丹说:“艺术只是情操,但没有体积,比例,颜色的知识;没有灵敏的手腕,最活

跃的情感也要僵死。”

?3、符号与图式层

?艺术家将其精湛的技艺施展在材料上,对它进行改造、整合并重新组织,改变它原

来的存在方式和性质,使其成为“另一种”存在——“组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寓有“意向性”的内在品质,即艺术作品的符号或图式。

?4、形象与意象层

符号、图式层只是一种粗线条的“勾勒”,充满暗示性和不确定性,并不足以清晰呈现内在。因此,艺术符号或图式就必须联结一体,构成丰富而生动的、具有内在生命的有机整体,即形象、意象层。

?5、意蕴层

?意蕴不是作品结构中的实在物,而是由审美主体的意向行为所引发的“盈余”意义。

宋代范温说:“有余意之谓韵。”主体的“意向”将作品引向其本文(由有限的“形象”或“意象”构成)之外的广阔空间,这时便发生了意义的“盈余”或“增值”,即意蕴。

?1)艺术意蕴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2)艺术意蕴指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

着普遍。

?3)艺术作品的深层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4)艺术作品中的意蕴不同于主题思想,它是一种哲理或诗情,常常只可意会,不可

言传,只有通过对整个作品的领悟和体味才能把握。

?5)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

形象,而艺术意蕴只为优秀作品所具有。

第九讲:典型与意境中国艺术精神

一、典型与意境

1、典型:指文学艺术作品中,作者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人物形象。

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也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扁形人物”与“圆形人物”。

2、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

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朦胧美: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超越美: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画外之情,弦外之音。

自然美:初发芙蓉,清新自然。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乃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为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二、中国艺术精神

中国人以生命概括天地的本性,天地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有生命,都具有生命形态,而且具有活力。生命是一种贯彻天地人伦的精神,一种创造的品质。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就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体、为最高真实的精神。

彭吉象教授认为,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会,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并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

1、道与自然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自然:道法自然,道生万物,天人合一。

自然是最高的审美境界。

2、舞动的生命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气韵生动、生气灌注、气象万千。

龙飞凤舞,乐舞精神。

3、和谐辩证,一体周流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对立统一、辩证和谐、中和为美。

第十讲:艺术鉴赏、批评与接受

一、艺术鉴赏

一、艺术鉴赏的内涵

1、艺术鉴赏:指读者、观众、听众以艺术作品为对象而展开的一种积极能动的审美再

创造活动。

2、艺术鉴赏的主体性特征:对艺术作品审美性的认知,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二、艺术鉴赏的过程

1、审美期待:

文体期待:类型或形式

意象期待:意象或形象

意蕴期待:意境、哲理、情感

2、鉴赏过程

直觉与感知

体验与想象

理解与创造

3、审美效应:

共鸣: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在审美直接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被艺术作品所打动,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

净化:在文学上,净化是读者在艺术接受的高潮阶段继共鸣之后,达到情感调节、精神洗礼与人格升华。

顿悟:指审美主体在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的颖悟,洞察世间奥妙、人生真谛及艺术的本质,是高层次的审美升华。

二、艺术批评

一、艺术批评的内涵

1、艺术批评:指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

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

2、艺术批评的对象: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批评本身

3、艺术批评的特征:

(1)科学性:哲学、美学、艺术学理论为基础,吸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法,理性分析

(2) 艺术性:坚守并发掘艺术的审美性本质,艺术的感受,逻辑清晰、论证严谨、文字优美、生动感人

二、艺术批评的形态:

(1)社会批评:法国丹纳《艺术哲学》——时代、地域、环境

(2)心理批评:弗洛伊德、拉康应用精神分析法

(3)传记批评:法国圣·佩韦从作者自身入手进行分析

三、艺术批评的功能:

1、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发现与分析,提高接受者的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2、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体系,形成对作品的信息反馈,促进艺术创作发展。

3、丰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协调艺术与其他领域的协调共进。

三、艺术接受

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影视艺术概论要点总结

一、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影视艺术是建立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分别通过展现在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在特定的多维空间中塑造直观视听形象的高度综合性艺术形式。 综合性是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他艺术形式给人的是视觉或听觉的感受,而影视艺术兼具时间空间艺术两者之长,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和空间艺术的造型性结合起来,既是在空间中延续的时间艺术,又是在时间中展现的空间艺术,从而成为拥有时空自由的崭新艺术。 二、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 1,文学为影视改编带来丰富的可能性 2,文学的思潮、观念、风格、乃至技巧对影视艺术的濡染和渗透 3,影视艺术具有文学性 三、什么是艺术的文学性? P7 四、影视画面的造型性 与绘画相比,电影的造型性有共同特点: 1,边框的存在,无论电视还是电影屏幕,都有个长方形的边框,影像被框在其中 2,焦点透视法则的遵循。影视创作与西方写实绘画一样,都是在二维的平面上显示三维的“逼真幻象”。3,光影的运用。对于影视艺术来讲,光线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造型元素和手段。 五、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有哪些? 1,音乐能为影片创造特定的气氛基调,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感染力。 2,加深人物心理的刻画。 3,对于蒙太奇镜头的连接具有连贯作用。 4,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起着歌颂、赞美等评论作用。 5,深化主题思想 六、影视艺术的逼真性 1.影视艺术的真实性分为:直觉真实、心理真实、技术真实三种 2.影视艺术的技术真实分为看得见的特技和看不见的特技两种。 七、怎样理解影视艺术是艺术品也是商品? 商业利润的追求,决定电影艺术的生产、发展、没有商业性,电影的艺术性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动因,。同时,艺术性增强促进了电影业的繁荣。电影的价值包含了精神影响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对生产者和发行人来说,经济效益是不可忽视的;对于观众,艺术性是第一追求。经济效益是电影生产的动力,艺术性是电影的观众。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以吸引观众为前提,而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就是电影的艺术性。中国电影要想走向国际市场,抗衡好莱坞电影,在关注艺术性的同时要加强商业运作。 八、好莱坞电影的产业形态 1、首先是电影的生产。好莱坞通过判断市场利润来选择故事题材和拍摄类型 2、其次是发行制度。好莱坞较早使用分账发行制,为其成功的商业运作提供了保证。“利润均沾,风险共担” 3、促销制度。通过网络宣传、网络广告、发布网上新闻等进行更大规模更快速的宣传造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经济效益,拉近了观众距离。 九、构图的定义及分类。 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的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影视构图是相对于传统造型艺术的构图,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具有运动性。 第一种,分为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第二种,分为技术性、艺术性、哲理性。其中艺术性又可分为意义延伸性、象征性、情绪性。 第三种,分为纪实性和象征性。 十、色彩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和现实性。 十一、照明的三个基本元素:光的方向、性质、强度。 光的方向:分为顺光、侧光、侧逆光、逆光、顶光 光的性质:分为人工光、自然光 光的相对强度:决定因素:光源发光强度、被照对象与光源的距离 十二、运动镜头分为:推拉摇移升降跟 推:被摄物位置不变,摄像机向前缓缓移动或急速推进的镜头。 作用:1,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 2,突出细节,突出重要情节因素或与表现主题有关的喜剧元素 3,强化人物情绪,作为转场镜头 4,模拟视线的集中与投向 5,推摄速度影响画面节奏 拉:与推相反,将摄相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或景物向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 摇:摄像机机位不动,机身做上下、左右的旋转运动。 移:摄像机沿着水平或垂直方向做横向或纵向移动拍摄的镜头 跟:跟镜头又称“跟拍”摄像机跟随者运动这的被摄物体一起运动拍摄的画面 十三、景别 景别指摄像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近而造成画面上的形象的大小。它的大小与摄影镜头的焦距焦距有关。画面中人物大小是划分景别的参照物。景别分类: 1,远景。摄取远距离人物和景物的电影画面。 2,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3,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 4,近景。腰部或胸部以上。 5,特写。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6,中近景。腰部以上。 十四、无声源音乐 无声源音乐,发声体不属于故事空间,创作者为了渲染影片情绪而匹配的音乐,习惯上成为配乐。作用是1,按暗示主题 2,渲染主题 3,连接段落,简化叙事 4,揭示主题。 十五、音响的作用? 1,增强真实感。对自然音响的还原。 2,扩展叙事空间。画外空间和画内空间。3,聚焦叙事主体。音画合一。4,表现人物心理。

数字电影技术专业

影视技术系 数字电影技术专业 一、影视技术系简介 电影是以技术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北京电影学院从建院开始,始终注重技术学科的建设,多年来,学院积累了丰富的电影技术教学和实践经验,培养了大量活跃在一线的高级电影技术人才。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到成立影视技术系,凭借着以往雄厚的电影技术学科基础,围绕着影像预审、摄取、后期制作、发行放映、特种电影等方向,影视技术系逐渐形成了精干的电影技术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增强了学院技术力量在业界的影响力,尤其在数字电影制作、特种电影制作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确立了行业领先的地位。今天的影视技术系已经成为电影技术教学、科研和创作实践功能于一体的影视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二、专业简介 1.本科学制:四年 2.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电影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具备电影艺术素养,系统掌握数字电影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广泛就业于电影、电视、数字媒体和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3.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北京电影学院在强调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的同时,一贯重视电影技术及相关人才的培养。早在20世纪的90年代初就成立了数字艺术与技术研究中心,并于2002年开始招收数字电影技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3年,学院成立了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暨影视技术系,对数字电影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应用研究和实践,多年来培养的30多名硕士研究生正活跃在当今影视制作、研究和教学的舞台上,其中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多家电影制作公司的技术骨干。2010年7月,数字电影技术专业作为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自此,电影学院开始了数字电影技术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 4.主要课程 《电影技术概论》、《电影艺术概论》、《视听语言》、《C++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视频技术基础》、《视觉原理》、《数字摄影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影视特效技术》、《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数字影院技术》、《数字中间片技术》、《影片技术分析》。 5.教学团队及教学资源 影视技术系具有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跨国交流能力的科研团队和教学队伍。这些教师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及创作经验,除了承担相应讲授课程外,还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及影视制作项目。系里现有教学与科研人员16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9人。由于电影制作技术的日新月异,影视技术系十分注重对教师的继续教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保持教师及时掌握数字电影技术的前沿。 成立5年来,影视技术系已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数字电影技术的教学体系及相关教材建设。另外,承担的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也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影视技术系的数字电影实验室、影像评测实验室及特种电影实验室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电影系统平台,建立起了从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到影院放映的全新的数字电影技术教学、科研和创作

《艺术概论》总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常识 1.19世纪末,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认为这应该是两门独立的学科,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2.艺术的特征主要有三个: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3.法国雕塑家罗丹:“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匀称,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这句话是要说明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4.“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明审美欣赏的主体差异性。 二、概念 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黑格尔。该学说认为理念、道等是超然于物我之外的,但无法解释理念、道从何而来,因此客观精神说无法科学揭示艺术的本质。 2.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观看法,主张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有德国康德,尼采。主观精神说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夸大了艺术家的主体性,无法全面解释艺术的本质。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代表人物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该学说认为艺术只是生活的代替品,艺术自身没有内在的价值,没有自己的规律,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偏见。 4.艺术生产论: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也是一种社会生产。艺术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个学说把艺术系统纳入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来解释,为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5.艺术真实:是指通过艺术家的提炼和加工,以假定性的艺术情境表现高度抽象了的生活真实,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化的真实,是一切艺术生产的共同规律。 三、思考 1.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题思路:艺术生产论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艺术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个学说把艺术系统纳入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来解释,为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艺术生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大致上是平衡发展的。但由于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的发展有自己特殊的规律,所以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比如古希腊时期、莎士比亚时代的艺术,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些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然而,到了物质生产发达的资本主义时期却没有出现同类作品的繁盛。 2. 简单说明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 答题思路:丑作为审美活动的负价值,同人的本质力量所追求的目标——美背道而驰。但是生活

08103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08103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1电影诞生于1895年。 2电影是一种光影的艺术。光影理论是电影的基本原理之一。电影得益于光影原理视觉残像原理的发现,。 3格里菲斯两大奠基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两大重要贡献1蒙太奇成为电影艺术手段2电影特有的时空艺术 4苏联蒙太奇学派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5世界电影史上的两大传统 1卢米埃尔写实主义 2梅里爱技术主义(特技摄影,戏剧) 6英国勃列顿学派是蒙太奇的真正创始人 7电影的成熟期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彩色故事《浮华世界》 8类型电影最大特点:1重复性 特征:1公式化情节2可预见性 2定性化人物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9西部片美国电影最古老的样式最为典型的美国电影,反应美国人的民族特征和精神倾向 10法国新浪潮表现超现实的梦幻和潜意识以及无逻辑和无理性的意识活动 代表人物特吕弗 11现代派电影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野草莓》 《红色沙漠》被西方电影界称为电影史上的第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 一部彩色电影 费里尼《八部半》 12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3第一部伦理电影《孤儿就祖记》 14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三四十年代的电影 15抗战电影16战后电影1717年电影18文革时期19新时期电影 《马路天使》袁牧之 费穆《小城之春》 与国家政治相连 样本戏 1976~1984 20第五代导演1985年之后自觉的试验影片,发展到意向美学上的新层次 21主旋律电影指能充分体现主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 22港台电影主要分为1文艺片2动作片3喜剧片 代表徐克王家卫许鞍华 杨德昌 吴宇森侯孝贤 23台湾本土电影台湾新电影代表人物 24影视艺术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各种不同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同时还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的综合,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的综合 25影视艺术是典型的交叉艺术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空间艺术时间艺术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再现艺术体现性艺术 a影视艺术从绘画和雕塑尊重借鉴了造型艺术的特点和规律 b影视艺术从音乐和舞蹈中吸取了抒情性和节奏性的特点 c影视艺术对文学的借鉴 d影视艺术与戏剧的关系更为密切 26影视艺术有逼真性和假定性的关系 a逼真性和假定性是辩证统一性 b不同的艺术对假定性的要求不同

最新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论述1:电影的综合属性: 艺术性、商业性、科技性、意识形态性 艺术性: 电影的艺术审美特性: 1、高度逼真性: 2、假定性:以二维平面空间表现三维立体空间 艺术取舍加工后的影像 艺术真实 3、综合性:多种艺术有机融合 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性 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 电影中的艺术性多体现在镜头对人物或风景的处理上以及服装造型等方面,如《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影片表现的是翠巧的悲剧,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贫困落后状态与精神的麻木愚昧。作为中国电影艺术性的代表,给观众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商业性 电影具有浓郁的商业性: 1、从世界电影诞生时开始切入——公开售票卢米埃尔梅里爱 电影的拍摄制作,商品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 2、电影由浩大的社会群体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3、电影生产在现代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并且快速完善的进入电影文化产业的阶段 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供需和价格体系、运作模式和分配比例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经济规律 电影的商业性体现在制作上及目的。一般商业片制片商为挣钱所以会请时下受欢迎的明星,拍大家喜欢看的,拥有大场面,即使剧情老掉牙。近年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几部弘扬国家主旋律的影片,充分利用了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这主要包括覆盖式的集中宣传、全明星阵容、视觉奇观的追求与营造等。 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1、电影本身是具有艺术性的产品 2、电影的生产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 3、电影的艺术性需要通过其商业性得以实现 4、电影的商业性又需要艺术性的保障 电影事实上是一个商业与艺术的辩证统一体,商业性与艺术性两者在电影这个母体里相互交融,互为依托,因此任何对电影商业性或是艺术性的压制都是对电影本性的扭曲。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在电影中是能够和谐相处的。电影既然作为商品,就避免不了被资本所掌控,不过我们也不必为这种状况而感到悲观。因为电影生产虽然是一种商品生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它同时还是一种艺术生产。而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精神性生产,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程序。电影生产虽然不能不受到资本的控制,但是,它毕竟是由编剧、导演、摄影师和演员等诸多方面的人员共同参与的精神性劳动,资本控制不了每一个电影生产者个体的精神,控制不了每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人,这就为进步的电影生产者打破资本的控制提供了可能。事实上,电影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亦大有人在,例如卓别林,他的电影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打闹喜剧形式出现,在保证电影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现代大生产状况下大众的生存境遇,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被扭曲异化的深层事实,从而为

艺术概论重点整理资料

课堂专用复习资料艺术概论 孙美兰版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 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艺术的定义?(需记忆的标识)★★★★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精神生产形态。艺术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什么是艺术? 答:何为艺术?国内外从古到今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与理论,如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席勒的游戏论等,本教材认为,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思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与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为什么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人类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所谓的掌握世界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与途径或反映人类认识生活的方式。艺术也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所以艺术是意识形态。 另外,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提出精神生产,强调艺术的精神在生产形态方面存在巨大的实践性威力。1、艺术是社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的产物,具有精神生产的特征,2、艺术创造也在改变和构建着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具有物质生产的某些特征。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有什么不同呢?(只需了解的标识) 精神生产: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具有审美价值 物质生产: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具有使用价值 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需记忆的标识) 艺术形态的特点有哪些?★★ (一)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特点之一,是它要求生产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感、意向、心境、愿望等——渗透到生产过程里,物化到产品对象中去。在艺术创作中情感意向始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最活跃的元素。

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影视艺术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好莱坞: 美国洛杉矶郊外的电影城,是全球音乐、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汇聚着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WB)华纳兄弟、哥伦比亚公司等电影巨头都汇聚在这里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电影城,好莱坞也在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好莱坞的电影是线性的、连贯的,足以吸引人而不需思考。它是10岁孩童都能读懂的电影,背后隐藏的是商业规则。好莱坞的影片只为了满足人的欲望,人们丧失了对自我的追思和反问。它成了全球最大的“造梦工厂”,是美国以影视工业为工具推进全球殖民的手段。】 2.巴赞: 安德烈·巴赞,法国战后写实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欧洲艺术电影的高标。1945年,他发表了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性文章《摄影影像的本体论》。50年代创办《电影手册》,著作《电影是什么》开创了再现美学,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思想,是战后电影艺术的关键转折,已成为西方电影美学的里程碑。 【在他之后,“再现美学”作为一个新的美学流派崛起,占据了主流高峰。】 3.公民凯恩: 《公民凯恩》(1941)。奥逊·威尔斯的不朽之作,被誉为现代电影的开山之作。影片以一位报业大亨凯恩之死揭开了序幕,并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史,见证了一桩资本主义神话下的复杂真相。奥逊·威尔斯是好莱坞的叛逆,他在这部作品中摒弃了当时通行的电影美学原则,改变了好莱坞传统的影片拍摄模式,是美国电影史上的一部重要实验影片,被誉为“现代电影的纪念碑”。 【其中,“景深镜头”等等技术上的创举,已经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命,而是观念上的启迪:电影是将梦化为现实的同时将现实化为梦的最好的工具。“玫瑰花蕾”,已经成为美国电影魅力的象征,也成为电影历史上的最著名的谜语。】 4.德国新青年运动: 德国新青年电影运动发端于二战后60年代初,1962年以亚力山大·克鲁格为首的青年电影工作者联名发表了一个著名“宣言”,他们宣称要打破旧的电影样式,克服电影的商业性,“创造一种从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但新德国电影并不是彻底的反戏剧、无理性电影,而是有着慎密的构思、完整的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现实内涵。在随后的20年间达到成熟和鼎盛。 二、简答题: 1.画面表现的视听符号: (1)双通道传播简介: 视觉画面:人物、环境、照片、动画 听觉形象:旁白、解说、同期声、音响、音乐 (2)镜头: 以蒙太奇镜头为主:表现主义。 以长镜头为主:纪实主义。(以固定和运动镜头综合运用后产生的一种镜头形态) 【长镜头是大背景下和逻辑顺序没有被打乱的情况下,打乱了以后就叫做蒙太奇。】

安全生产标准化讲义材料

安全质量标准化综述:2页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宗旨就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构建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好的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集团公司、装备公司以及省市安监部门的要求,我们今天安排了专题授课,授课的主题就是:安全质量标准化。2页 机械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历史背景35页安全生产标准化,早在我国80年代就有了这项活动。当时不少机械制造企业,为了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使企业安全管理真正地落实到实处,并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开展了这项工作。较早开展的有机械部属企业。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贸易全球化,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运营成本,减少风险,提高效益,一直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如何控制或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职业危害,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这些都是我国企业与发达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了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使工矿企业(如煤矿、危险化学品、金属非金属矿山、烟花爆竹、冶金、机械)等安全生产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形式、要求、基本内容、考评办法等方面相对一致。 ●国家安监总局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 )。2010年4月15日发布,2010年6月1日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华山2010年4月15日作重要讲话,并针对下一步贯彻该基本规范答记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骆琳局长在《中国安全生产报》刊登了《理念新了、管理强了、基础实了》37页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39页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出的要求明确、具体,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有利于进一步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安全生产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出的各项规定,尤其是关于教育培训和职业健康的规定,可以更好地保障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三是有利于推动企业提升本质安全。 安全生产标准化明确提出了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的要求,依据安全技术标准检查企业的安全设备和安全设施作为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必须的工作措施,这将有效的提升企业运用安全生产技术的水平,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什么是安全质量标准化63页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他是对以往安全生产管理的继承和拓展;同时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企业就是: 1、从基础管理入手,通过制定各种规程、运行程序、组织机构和职责等安全生产标准,将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既有明确目标和任务,又能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95385

艺术概论框架知识结构 绪论 1、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关系: 艺术理论是研究艺术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艺术史具体的描述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艺术历史上的各种思潮流派;艺术批评具体的研究和评价某个艺术家、某件艺术作品或某个艺术派别。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哲学、宗教和经济基础较远,政治、法律、道德和经济基础较近。 1、原始社会是有着几百万年历史的漫长时期,人类最早的工艺品是打造的石器。在原始社 会的各种艺术现象中,直到新石器时代之前,原始艺术大都表现的是动物或渔猎场面,而从不表现植物。 2、艺术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 3、艺术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的不同或本质区别: 首先,从人的需要与生产的目的性来看,这两种生产是不同的。人出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出对于外界事物的各种要求。人的各种需要是由不同方式的生产创造出来并加以实现的,而不同方式的生产则分别满足人的不同的需要。物质生产的产品直接用于人们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实用需要,本身并不存在或发生“意义”的问题。满足人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产品虽然也包含审美因素,但主要价值却在于物质的公用性和实用价值。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艺术生产的产品即艺术作品,包含并发生着社会意义,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审美反映的产物。它与人的意识的关系是直接的,而与物质现实的关系是间接的。艺术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另外,从产品的消费来看,艺术生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一般生产劳动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是一种商品。而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是审美属性。艺术品在进入流通领域的过程中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但商品属性绝不是艺术品的主要属性和本质属性。 最后,从生产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具有特殊性。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中,包括一个主体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物化过程,即创作主体在现实中确立自己产品物质形式,实现劳动对象化过程。但是艺术的这种物质生产性质并不是本质的,只是表现在全程中的艺术传达层面上,是一种技巧性的艺术外层的生产。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是主体运用一定的物质形式传达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感受的行为,它所物化或对象化的是创作者对现实世界独特的审美掌握,包括思想感情、个性特征和对生活的体验。因此,艺术生产所物化或对象化的内容是与物质生产完全不同的,有其自身独具的特殊规律。艺术创作不仅关系到如何表现和如何传达,更主要的是关系到表现什么和传达什么。而物质生产不包含个人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 4、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 首先,艺术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创造自身的生产实践活动,具有一般生产活动的普遍性,如自由、自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但是,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它把人类一般生产活动的这些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鲜明,它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的改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改造自然无形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意识到的认识目的和审美目的。它所表现的,是主体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创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认识以及创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所以,艺术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另外,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它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物化或对象化到作品中,另一方面又为人类提供精神消费的产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到客观世界。 艺术的认识本质 1、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 是运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以高度概括的具体可感的形式和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性,是在个别中显示一般、在特殊中表现普遍。艺术也掌握真理,但它掌握的是具体形象的真理,即艺术的美。所以,艺术的认识内容,要求真实性,要求通过艺术形象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这就是艺术的认识本质。 2、艺术作品都必须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欣赏着的面前,即以具体的可感的现象形态作用于观众的感官。 从创作过程看,它有感觉的、直觉的认识基础,任何艺术家都是从个别的、具体的生活感受开始进入创作的,并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或图解概念。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作品的形象首先投之于观众的感官,诉之余观众的直觉。离开个别的、具体的、直观的可感性,形象便不存在,作品本身也不存在。 3、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 一方面,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这是它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来源。 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与评价,在它上面表现着艺术家主观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想。 4、再现: 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现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 重点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第一章到第五章) 影视艺术概论 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 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 电影是梦幻工厂 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 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第一章电影艺术特性 视像性与运动性 *真性与假定性 综合性 第一节视象性与运动性 一、视像性 “看见的世界”。“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 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 人物造型 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 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 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 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 三、运动性与视像性的关系 空间状态与时间变化,运动中的造型和造型中的运动。 第二节*真性与假定性 一、*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直观的真实:形式与表象的真实 内在本质的真实: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的逻辑。 二、假定性 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三、*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一、各种艺术门类手段与媒介的融合 电影与文学 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绘画雕塑 电影与音乐 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 “视觉列车”。造型与叙事艺术。 “摄影机捕捉瞬间,把瞬间从延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抽区和分离出来,强调意义,使之成为审美对象。电影的本质特征是空间的动态化和时间的空间化。” 靠镜头画面叙事,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结构中的时间和时间链条中的空间。 三、艺术与技术与商业的融合 电影的商业性。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电影是一门昂贵的艺术。” 投入、产出与回报。市场流通,经济效益与票房价值。 企业化生产,机械复制。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创造与消费、超越与媚俗。 电影的技术性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第二章电影语言(上) ——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 镜头、画面、蒙太奇 第一节镜头与画面 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法]阿尔诺·马尔丹 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美]梭罗门、[法]麦茨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关于画面 影象画面是艺术符号、美学的现实。 画面的视野和焦点。影象画面与人的视界的对应性。 画面的形成取决于镜头的运用。电影语言的问题是如何运用镜头组织拍摄画面的问题(“摄

高分广电艺术笔记

前面是广告请大家拉到下面直接看复习计划 高分广电艺术笔记 此笔记是08年高分师姐姐搜集整理,此高分师姐姐08年艺术综合考了140分,广电基础考了137分。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学习技巧。还有09考研人手写整理。价值非常高。 此笔记首先包括市场上所有笔记,但价格是市场笔记的10分之一。 市场笔记只占此笔记全套内容的10分之一。 此笔记包括历年真题和答案,培训班内部资料和预测题。各科知识点重点核心内容。 导师论文,08,09年重点杂志整理出来的重点文章。大题知识点。答题技巧。 答题模版,最重要的是有一套让你事半功倍的学习复习方法。 此笔记价格非常便宜,另外赠送价值5000元的培训班录音光盘,包括新东方考研英语和海天政治。是整理本笔记的人花钱报的班所录的。效果不错。 考研,努力是一方面,关键还要有个人给你指导,花2,3百块而已,获得比别人效果好的方法和内容,非常值得。 另外,购买此笔记的人,如果过了初试,本人将帮忙介绍复试导师。谢谢您的支持! 最后,需要专业课家教的人也可以联系W ATER,帮你联系高分研究生网上语音指导您复习,价格很便宜。 此笔记只卖给几个人,收回点纸张钱,卖此笔记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收回点打印费。此研究生会为您量身定做一个复习计划,因为理解考研人的辛苦。 需要笔记和复习指导的人请联系群成员W ATER QQ 280693912 谢谢 广播电视艺术学有以下几个方向,初试卷子都一样。(播音和录音方向,基础那门考试的最后一道题不一样,跟方向有关。) ▲广播电视艺术学(050407) 01电视艺术理论 02广播电视文艺 03电视剧创作与理论 04电视艺术与技术 05广播电视语言艺术 06录音艺术 07电视策划 你对广院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广院的校歌吗?如果说你知道。那么我相信你对广院的了解已经达到了一名广院人的水平了。如果你不知道那么让我说给你听:走在广院的校园路上,两旁一排一排的是那坚挺的白杨,清晨它沐着朝阳,傍晚它偎着夕阳,它随广院一起成长,随我们一起成为栋梁。说到这里你一定猜到了广院的校歌:年轻的白杨。记得是考研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首歌,当时就非常的兴奋,看着MV,看着里面的美丽的校园,看着里面广院走出去的师哥师姐(白岩松、罗京、崔永元、李咏、李相、王蓉......),羡慕他们,憧憬着自己的在

(最全)安全标准化资料清单

B 级要素 内容清单文件形式 1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 文本2安全生产目标制定的会议记录 记录3总体安全生产目标红头文件4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红头文件1、目标 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 文件6目标、指标实施计划 文本7目标责任书文本8奖惩考核制度文本9目标责任书奖惩考核记录记录10培训记录 记录11 安全生产目标和实施计划的调整记录 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文件2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红头文件3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命 红头文件4成立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红头文件5安委会会议 记录1发布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 红头文件2安全生产责任制文本3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 记录4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文本5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承诺书 文本6对管理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培训记录7 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评审与更新 记录 1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文本2安全生产费用台账 文件 2.1组织机构 2.2职责 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各要素资料清单 2、组织机构和职责 3、安全生产投入

3保险凭证文本 4工伤保险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缴费凭证 5安全生产费用使用 计划 文本 6员工工伤保险、安 全生产责任保险管 理制度 文本 1识别、获取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与其他 要求的管理制度 文本 2评审、更新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与其他 要求的管理制度 文本 3任命法律、法规的 获取部门 红头文件 4法律、法规、标准 清单 文本 5法律、法规、标准 发放记录 记录 6法律、法规、标准 文本库 文本 7法律、法规和标准 更新记录表 记录 8法律、法规培训记 录 记录 9法律、法规考试试 卷 文本 1企业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清单 文本 2企业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签发文件 红头文件 3文件发放记录记录4制度的培训记录 5员工遵循制度情况 的考核 记录 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文本4.3操作规程2文件发放记录记录 3规程的培训记录 4员工遵守安全操作 规程的考核 记录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的执行 和适用情况的评估 文本 4.4评估2规章制度的执行和 适用情况的评估 文本 3.安全生产投入 4.1法律法规、标 准规范 4.2规章制度 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影视艺术概论重点

影视艺术概论 第一章 1 电影诞生于 1895 2 电影是一种光影的艺术。光影理论是电影的基本原理之一。电影得益于光影原理视觉残像原理的发现, 3 格里菲斯两大奠基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两大重要贡献 1蒙太奇成为电影艺术手段 2电影特有的时空艺术 4 苏联蒙太奇学派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5 世界电影史上的两大传统 1卢米埃尔写实主义 2梅里爱技术主义(特技摄影,戏剧) 6 英国勃列顿学派是蒙太奇的真正创始人 7 电影的成熟期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彩色故事《浮华世界》 8 类型电影最大特点:1重复性 2 可预见性 特征 1公式化情节 2 定性化人物 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9 西部片美国电影最古老的样式最为典型的美国电影,反应美国人的民族特征和精神倾向 10 法国新浪潮表现超现实的梦幻和潜意识以及无逻辑和无理性的意识活动 代表人物特吕弗 11 现代派电影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野草莓》 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被西方电影界称为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彩色电影 费里尼《八部半》 第二章 1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2第一部伦理电影《孤儿就祖记》 3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三四十年代的电影 4抗战电影《马路天使》袁牧之 5战后电影《小城之春》费穆 617年电影与国家政治相连 7文革时期样本戏 8新时期电影 1976~1984 9第五代导演 1985年之后自觉的试验影片,发展到意向美学上的新层次 10主旋律电影指能充分体现主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 11港台电影主要分为 1文艺片 2 动作片3 喜剧片 代表徐克王家卫许鞍华吴宇森 12台湾本土电影台湾新电影代表人物杨德昌侯孝贤 第三章电视电视艺术电视剧 第四章影视艺术的特性 1 电影电视的基本构成元素画面和声音 2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不仅表现在各种不同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同时还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的综合,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的综合 3 影视艺术是典型的交叉艺术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空间艺术时间艺术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再现艺术体现性艺术 a 影视艺术从绘画和雕塑尊重借鉴了造型艺术的特点和规律

安全标准化讲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讲义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核心要求(主要内容)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13个(一级项目)核心要求,分别是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及持续改进。二级项目43个,三级项目122个(详见分值评定表)。其中,目标、教育培训、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属于基础管理标准:生产设备设施、属于设备设施标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救援属于作业行为标准:职业健康属于环境和健康标准。 评分标准按1000分设置得分点并实行扣分制。在三级项目内有多个扣分点,可累计扣分,直到该三级项目标准分值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最终将千分制换算成百分制,评定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

准化等级。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分一、二、三级,评分满分为100分。 (1)一级:评审得分9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70%: (2)二级:评审得分8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70%:(水利管理单位) (3)三级:评审得分7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60%: (4)不达标:评审得分低于70分,或任何一项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低于应得分的60%。 一级评审由水利部组织专家评审,二、三级由省水利厅组织专家评审。达标上年单位自验,次年正式达标。(惠农渠2016年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年,11月底前完成达标任务)。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容整编 1、重要性: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资料是水利经营单位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单位达标(体现安全管理的全貌和全过程)的客观证明,特别是提高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整编资料完成具体内容及要求: (依据是评分与应用软件两部分) (1)安全生产目标(30分) (二级项目):分目标制定、落实、监督与考核。

电影艺术概论

一、电影的定义 电影从物质技术和美学艺术两个方面来界定 物质技术:电影就是根据“视觉滞留”原理,运用摄影和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和声音摄录在胶片上(数字电影除外),通过放映以及还原技术在银幕上形成能表达一定内容的活动影像和声音的一种技术。 美学艺术:电影就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1919年法国著名导演路易*德吕克《电影与其他》电影“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技术是艺术的物质存在基础,艺术又是技术的创造和升华。 1、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公开售票放映电影短片的日子,使电影正式诞生的时间。五个短片《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 2、电影的原理 电影的发展与物理学、机械学、光学、声学、化学、电学、计算机科学发展有关。 1829年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发现物体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的物象不会因为物体移开而马上消失,而是会继续滞留0.1至0.4秒的时间,由此提出了“视觉滞留” 原理。这是电影发明的科学原理。普拉托因此被称为“电影的祖父” 照相术的发明,是电影诞生的一个必要条件。胶片24格,磁带25巾贞 升格降格 3、电影技术的发展 默片、黑白——彩色有声 录音技术的发明,给世界电影带来了第一次重大革命。 美国影片《爵士歌王》标志着电影从此由纯视觉的无声电影进化到了视听结合的有声电影时代 声音的分类:语言、音乐、音响 语言:节目语言:解说同期 角色语言:台词:对白独白旁白群杂 独白和旁白的区别:独白是第一人称,内心情感的抒发,旁白是第三人称,对叙事的补充 音响:环境音响:不同于噪音,大环境 音乐:乐音的运动形式 纯画面表达一些东西 信息80%来自视觉,≤19%来自听觉,≥1%来自别的感觉器官 20世纪20年代苏联黑白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利用胶片填色。导演爱森斯坦,蒙太奇学派创始人。 1935年美国影片《浮华世界》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标志着世界电影由黑白时代进入彩色时代的第二次重大革命 数字化多媒体制作方式,是电影的又一重大的技术革命。 胶片、磁带的区别 我国第一部胶片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用计算机模拟太空运动镜头,掀起了电脑特技热。 90年代数字电影出现。 1994年《狮子王》标志着电脑生成图像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