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完全契约理论_一个综述

不完全契约理论_一个综述

不完全契约理论_一个综述
不完全契约理论_一个综述

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

杨瑞龙聂辉华

内容提要:标准的契约理论或委托-代理理论假定契约是完全的,然而现实中的契约是不完全的。契约的不完全会导致事前的最优契约失效,当事人在面临被/敲竹杠0的风

险时会做出无效率的专用性投资。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契约不完

全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时,发展了一个新兴的不完全契约理论。本文以一个基本模型为基

点,围绕专用性投资效率问题,从司法干预、赔偿、治理结构、产权以及履约等多个视角,全

面地介绍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产生、发展、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

关键词:不完全契约敲竹杠产权履约

一、导论

经济学家很早就从契约或者合同(c ontract)的角度思考问题。最初,埃奇沃斯方盒中的/契约曲线0实际上刻画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下的帕累托最优的短期契约集合。引入了不确定性之后,/契约曲线0可以被重新解释为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下的帕累托最优的长期契约集合。这种长期契约包含了当事人对未来商品的或然索取权(c ontingent claims),但是当事人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因此,一旦脱离新古典的完美市场假设,例如信息是不对称的,那么契约可能无法达成。

幸运的是,自1970年以来,以Alchian和De msetz(1972)、Jensen和Meckling(1976)、Ross(1973)、M irrlees(1974)、Holmstrom(1979)和Grossman和Hart(1983)等人的经典工作为代表,经济学家们发展了一个专门的/契约理论0来分析完美市场之外的契约尤其是长期契约。契约理论在早期也称代理理论,后来发展成为更加形式化的委托-代理理论或者激励理论。契约理论考虑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不对称信息下的收入转移;二是不同风险态度的当事人之间的风险分担(Hart和Holmstrom,1987)。但是,如果当事人是风险中性的,并且可以进入完美的资本市场,此时长期契约和契约理论价值何在呢?Cra wf ord(1988)证明了,除非引入/资产专用性0(asset specificity),否则难以解释长期契约对短期契约的替代。

但问题依然存在:如果长期契约在鼓励专用性投资方面优于短期契约,为什么长期契约没有完全取代短期契约?换言之,不利于当事人缔结长期契约的成本有哪些?以Williamson和Hart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识到,由于某种程度的有限理性或者交易费用,使得现实中的契约是不完全的(incomplete)。具体地说,可以将契约不完全的原因概括为三类成本(Tirole,1999):一是预见成本,即当事人由于某种程度的有限理性,不可能预见到所有的或然状态;二是缔约成本,即使当事人可以预见到或然状态,以一种双方没有争议的语言写入契约也很困难或者成本太高;三是证实成本,即关于契约的重要信息对双方是可观察的,但对第三方(如法庭)是不可证实的。由于这种/可观察

*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100872;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邮政编码:100872,电子信箱:niehuihua@https://www.doczj.com/doc/0e18458515.html,。本文第二作者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资助计划0的资助。本文也是由杨瑞龙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企业的知识管理与治理结构安排0(批准号:70472067)的阶段性成果。两位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有益评论。当然,文责自负。

104

但不可证实0的信息结构假设无须借助不成熟的有限理性模型,因此成为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主要基础。基于对契约不完全性的认识,他们发展了一个新的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0(incomplete contracting theory),前面提到的委托-代理理论则可称为/完全契约理论0(c omplete contracting theory)。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在事前规定了各种或然状态下当事人的权利和责任,因此问题的重心就是事后的监督问题;后者不能规定各种或然状态下的权责,而主张在自然状态实现后通过再谈判(renegotiation)来解决,因此重心就在于对事前的权利(包括再谈判权利)进行机制设计或制度安排。

实际上,契约的不完全性很早就被学者们注意到。Ronald C oase 在他那篇开创性的论文中指出,/由于预测的困难,关于商品或劳务供给的契约期限越长,那么对买方来说,明确规定对方该干什么就越不可能,也越不合适0(Coase,1937,p391),这可能是经济学家第一次谈及契约的不完全性。此后,Williamson(1979)、Klein(1980)、Shavell(1980)和D ye(1985)也都明确提到了契约的不完全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Grossman 和Hart(1986)、Hart 和M oore(1990)的两篇奠基性论文(以下简称G HM)开创了正式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在法学和法经济学领域,契约的不完全性也受到关注,例如M acaulay(1963)以及更近的A yers 和Gertner(1989,1992)。不过,经济学上的契约不完全性有时跟法律上的不完全性定义不同。前者特指契约没有充分地状态依赖(insufficiently state contingent),而后者在司法实践中更倾向于界定为责任或功能上不完全(obligationally or functionally incomplete),Eggleston 、Posner 和Zeckhauser (2000)对两类不完全性做了对比。此外,在政治哲学领域,Ra wls (1971)提出的/无知之幕0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完全契约。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基本模型和主要结论,继而通过不断放松假设来扩展基本模型,从而导出相关理论。最后,我们介绍不完全契约理论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并做一个总结性评论。作为一个综述,本文的特色在于,尽可能地通过统一的模型得出同类文献的主要命题,

这有助于读者理解本文。

1二、基本模型

不完全契约会导致什么结果呢?Klein e t al (1978)、Grout(1984)、Williamson(1985)、Tirole(1986)等从不同方面指出了不完全契约会导致无效投资的观点,但G rossman 和Hart(1986)、Hart 和M oore (1988)分别从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角度首次给出了严格形式化的证明。上述文献的基本逻辑是:由于契约是不完全的,所以事前的专用性投资无法写入契约。一旦自然状态实现,在这种具有双边锁定特征的再谈判过程中,投资方就面临被对方/敲竹杠0(hold up)或攫取/可占用性准租金0的风险,即投资者投资的边际收益中有一部分被对方分享了。预期到这种敲竹杠行为,投资者在事前就会投资不足。我们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基本模型。

假设两个风险中性的买卖双方在日期0签订一个契约,规定上游的卖方S 在日期2向下游的买方B 提供一个特殊的小物品W 。由于缔约环境X 非常复杂,事前难以描述W 的具体要求(如形状、规格或价格等),双方只能等自然状态在日期1实现之后再议。在日期0、1之间,卖方需要做出关系型专用性投资R ,这投资给买方带来的成本为C (R ,X ),它是严格凸的(C c R <0,C d R >0)。W 给买方带来的价值为V (X )。R 、C (R ,X )和V (X )对双方来说是对称的信息,但是对第三方是不可证实的。为方便,假设双方都没有外部选择权(outside option),没有谈判成本,没有贴现,并且根据纳什谈判解(Nash bargaining solution)以1B 1分享再谈判剩余。时间线如图1。

105

1

Hart 和Moore(1988)已经证明,存在专用性投资的不完全契约不可能实现最优风险分担,同时考虑到对不完全契约模型进行检验的实证研究太少,因此我们节略了这些内容。

图1

作为一个标尺,社会最优(first-best)的投资决策是最大化社会总剩余的解,即

SO =max R

E X [V (X )-C (R ,X )-R ](1)其中,E X 表示以X 为条件的条件期望算子。式(1)的一阶条件为

-C c (R *)=1

在纳什均衡下,卖者的最佳决策由他的期望收益函数决定,即

U S =max R

E X V (X )-C (R ,X )2-R (2)

式(2)的一阶条件为-C c (R NE )=2

根据成本函数的凸性,我们知道R NE

用性投资不足的现象。

1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在对称信息下会出现无效投资,这一命题是非常强的。o自1980年以来,国际经济学界有上百篇论文分析了不完全契约是否一定导致投资无效率的问题,或者如果无效应该采取何种制度安排来最小化效率损失。下面,我们将这些论文归纳为五种不同的理论视角,并且力图通过扩展基本模型将它们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

三、基本线索

11法律干预的视角

这里说的法律干预(legal intervention),是指国家或者法律机关通过立法或者司法程序来弥补由于契约不完全所造成的无效率。针对造成不完全契约的几类交易费用,法经济学界的干预学派提出了不同的干预措施。

如果是高昂的缔约成本造成了契约不完全,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国家可以提供某种形式的/默示规则0(default rule),按照某种规则来调整契约不完全时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在司法实践中通常

表现为司法解释或者判例。由于国家立法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因此当C Si <

E t

i =1b xi ,即国家创设

默示规则的一次性成本小于私人解决问题的总成本之和时,国家提供默示规则就是值得的(Schwartz,1994)。

如果是证实成本导致了契约不完全,那么根据履约理论,法庭基于某些可证实的条款强制执行契约通常优于提供默示规则。因为缔约各方不会把那些不可证实的条款写入契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供默示规则就是无效的(Schwartz,1992,1994)。

如果是预见成本造成了契约不完全,那么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法庭通过否决(avoiding)还是认可(upholding)契约,可以迫使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主动揭示信息(A nderlini,Felli 和

106

1

o尽管完全契约理论也讨论过无效投资现象,但那只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才会出现的结果,在对称信息下不会出现无效投资。感谢匿名审稿人提醒我们说明这点。

如果我们假设在再谈判过程中把所有权力赋予卖方,并假定卖方的成本有高、低两种类型,可以证明此时会出现卖方投资过度的现象,类似的证明参见Tirole(1988,p33)。

Postlewaite,2003)。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法庭如果否决契约,会减弱当事人的专用性投资激励,但是会增强当事人面对或然状态的保险能力,因此最佳的干预规则在激励和保险之间权衡取舍(Anderlini,Felli 和Postlewaite,2004)。

评论:尽管有不少学者强力主张通过法律干预减少不完全契约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典型的如Shavell(2005),但是实际上法律干预的前提条件是相当苛刻的。有效的法律干预要求法庭面对的是具有同质性的大量案件,并且法庭在信息方面至少不劣于当事人。显然,这些条件与我们前面关于缔约环境的假设是有差异的,

1而且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所以,法律干预理论虽然在法经济学界得到一些学者的支持,但在经济学界却并不被看好。

21赔偿的视角

给定不完全契约,由于不可预见的或然性,可能事后会出现成本高于价值的情况(C (R ,X )>V (X )),因此有时违约对双方都是帕累托改进的。在法经济学文献中,通常主要考察期望损失赔偿(e xpectation damages)和信任损失赔偿(reliance damages)两种赔偿方式,前者是指违约方要补偿对方在关系内的机会收益,后者是指违约方不仅要支付对方在关系外的收益,还要补偿对方所做的专用

性投资。oShavell(1980)最早把赔偿措施当作弥补契约不完全的手段,并且证明了两种赔偿措施都会导致过度投资,但期望损失赔偿措施帕累托优于信任损失赔偿措施。他假定非投资者是违约者,因此在我们给出的基本环境下,卖方相当于获得了一种投资的保险,并且他从赔偿中得到的边际私人收益超过了边际社会收益,所以会过度投资。在信任损失赔偿措施下,卖方所做的任何专用性投资都会得到补偿,所以他比在期望损失赔偿措施下更容易过度投资。Rogerson(1984)进一步考察了允许再谈判时的情况,他发现Shavell(1980)的结论依然成立。之后,Edlin 和Reichelstein(1996)从选择性契约的角度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我们将Shavell(1980)的证明改写如下:给定前面的基本环境不变,卖方S 的净支付为-C (R )-R 。增加一个假设,一旦买方B 违约,S 在关系外(市场上)的成本为c (R ),出售价格为 p 。B 的价值是不确定的,他在履约和违约时的收益分别是V (X )=X 和v (X )=0。B *(R )={X |c (R )+v (X )\C (R )+V (X )}。表示一个对双方帕累托有效的违约集合,它的一阶条件意味着C c (R *)<-1。综合履约和违约两种情况,S 和B 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 -

B (R )

C (R )-E B (R )[c (R )+d ]-R + p 和E -B (R )V (X )+E B (R )[v (X )-d ]- p 。赔偿数额d 在期望损失赔偿下等于c (R )-C (R ),在信任

损失赔偿下等于 p -c (R )+R 。纳什均衡下的最佳投资条件分别为C c (R e )=-1,C c (R r )>-1。根据成本函数的凸性,显然有R *

施导致的过度投资要少于信任损失赔偿措施。

评论:赔偿措施能够解决无效投资问题的前提是相关变量可以证实,而这正是问题本身。必须有一些变量是确证无疑的,或者说契约不完全的程度是局部的,并且法庭在进行司法救济时具备成本和信息的双重优势。因此,赔偿的视角与法律干预的视角面临同样的问题。

31治理结构的视角

如前所述,司法救济(立法和赔偿)的有效性严重依赖于法庭的信息和成本优势,而这在现实中通常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以Willia mson 和Klein 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沿袭M acaulay(1963)/私

107

1

o法经济学文献中的/信任0相当于经济学文献中的专用性投资。一些文献也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考察了自行约定的损失赔偿(pri vately stipulated da mages)的绩效,因篇幅有限,在此略去。

这里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契约不完全的程度有多严重?如果是极端的不完全,那么可以肯定任何司法救济都是徒劳无功的;如果是部分不完全,那么这就涉及法庭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强制执行的问题,参见后面对履约理论的分析。

人秩序0和Coase(1937)/交易费用0的思想,主张通过市场、企业或科层、混合形式(hybrid)(抵押、互惠、特许经营等)和官僚组织等多种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来解决不完全契约下的敲竹杠问题。

治理结构的选择以最小化交易费用为宗旨,因此这一学派也称/交易费用经济学0(TCE),其集大成者是Willia mson(1985,1996)。其基本逻辑是:每一种交易都是一种契约,根据不同契约带来的交易费用匹配不同的治理结构。契约的交易费用是由交易环境(交易次数、不确定性)和交易特征(资产专用性)决定的。由于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契约注定是不完全的,越是不完全的契约,就越是应该匹配具有更低的激励强度、更少的适应性、更多的行政控制、更多官僚主义特征的治理结构。

市场和官僚机构可以被认为是分别对应于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的两种极端的治理结构。

1评论:TCE 明确以当事人的有限理性作为不完全契约的基础,这在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但是,由于建立令人满意的有限理性模型看上去依然遥遥无期,这导致TC E 的理论很难像G HM 模型那样凭借形式化的优势进入主流契约理论。就解决敲竹杠难题而言,TCE 在逻辑上面临事后的适应性效率与机会主义假设之间的紧张关系,

o它甚至根本没有考虑一体化后的权利配置。41产权的视角

(1)G HM 的基本命题

根据TCE,一体化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但是Hart(1995)质问,为什么一体化一定会遏制机会主义行为呢?如果仅仅一体化就可以降低交易费用,那为什么全世界的企业没有合并为一家?TCE 没有明确地回答一体化的成本和收益。对TC E 的不满,催生了企业的产权理论(property rights theory of the firm)(Grossman 和Hart,1986;Hart 和M oore,1990)。产权理论认为,由于契约是不完全的,因此契约中除了可以事前规定的具体权利之外,还有事前无法规定的剩余权利,这部分权利就是所谓的剩余控制权(residual rights of control)。剩余控制权直接来源于对物质资产的所有权,它就相当于所有权。一个人拥有的资产越多,外部选择权越多,剩余控制权越大,谈判力越强,得到的剩余越多,因此事前的专用性投资激励就越强。但剩余控制权是0P 1分布,得到剩余控制权的一方固然增加了投资激励,但失去的一方却因此减少了投资激励,所以社会最优的(first 2best)投资激励不可能实现,这就是一体化带来的收益和成本。G HM 认为,应该通过资产所有权或者剩余控制权的配置,确保在次优条件下实现最大化总剩余的最佳(optimal)所有权结构,这就要求把所有权安排给投资重要的一方或者不可或缺的一方。

G HM 首次建立了正式的不完全契约模型并将它应用于企业理论以及相关领域,因此我们认为,以Hart 为代表的企业的产权理论可以被看作是狭义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它和本文讨论的其他理论一起统称为广义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下面,我们以Hart(1995)为基础,整理出产权理论的基本模型和命题。

假定最初买方B 和卖方S 分别拥有资产a1和a2,并假定买方也做出关系型专用性投资B 。B 和S 在关系内的支付分别为V (B )和C (R ),关系外为v (B ;A )和c (R ;A c )?,A 和A c 表示资产集。B 的净收益函数为U B =- p +"-V (B )+"-v (B ;A )-"-C (R )+"-c (R ;A c )-B ,S 的净收益函数为U S = p -"-C (R )-"-c (R ;A c )+"-V (B )-"-v (B ;A )-R 。假定关系内交易的收益在平均上和边际上都严格优于关系外的收益,并且拥有更多资产至少不劣于拥有较少资产。考虑三种主要的所有权结构:非合并;1类合并(B 兼并S);2类合并(S 兼并B)。B 、S 的净收益函数分别对B 、R 求导得

108

1

o

?与简单模型相比,我们略去了环境变量X ,同时假定V (B )是严格凹函数。

在作者与William son 教授的通信中,他确认了这一问题,并表示正努力解决。关于TCE 的更全面的综述,特别是TC E 与G HM 的对比,参见聂辉华(2004)。

(B、R的下标表示结构类型,<表示空集):

非合并:"-V c(B0)+"-v c(B0;a1)=1,"-|C c(R0)|+"-|c c(R0;a2)|=1(3)

1类合并:"-V c(B1)+"-v c(B1;a1,a2)=1,"-|C c(R1)|+"-|c c(R1;<)|=1(4)

2类合并:"-V c(B2)+"-v c(B2;<)=1,"-|C c(R2)|+"-|c c(R2;a1,a2)|=1(5)

根据上述一阶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几个基本命题。1假如S的投资决策是无弹性的,或者相对缺乏生产力的,那么1类合并是最佳的。背后的直觉是,如果给予S更多的剩余也不会影响它的投资决策,或者它的投资对于总剩余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应该把所有权给B,因为B得到了更多资产后投资激励至少不会变弱。o假如资产a1和a2是相互独立的,那么非合并就是最佳的;反之,如果是严格互补的,那么某种形式的合并就是最佳的。显然,如果资产是独立的,B在式(4)中的边际激励条件与式(3)中一样没有改进,但是S却将减少激励,所以合并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相反,如果资产是严格互补的,那么任何一种合并都在改善兼并方的激励的同时,不会弱化被兼并方的激励,所以合并总是优于非合并。?如果S的人力资本是关键的(essential),那么2类合并就是最佳的。因为此时B在式(5)中的边际激励条件与式(3)中一样,但是S的激励却增强了,所以2类合并是最佳的。?如果双方的人力资本都是重要的,那么所有的所有权结构都同样地好,因为上面三个式子都相等。

(2)对G H M的修正

G HM模型强调物质资产的所有权对投资激励的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简单而深刻。说它深刻是因为它指出了组织中权力的来源,相对于以前的理论而言这是一个进步;说它简单,是因为有时更多物质资产却并不意味着更多投资激励,有时权力又不仅仅来源于物质资产。

资产越多投资激励越强吗?Chiu(1998)、D e M eza和L ockwood(1998)同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一定条件下损失资产反而可能增强代理人的投资激励。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博弈解。G HM模型采取合作博弈方法,将外部选择权当作/现状点0(status quo),即当事人一旦合作就不再行使关系外的权利;Chiu等人采取非合作博弈方法,将外部选择权视为一种/威胁点0(threat point),即当事人在谈判过程中随时可能行使关系外的权利。他们采取Rubinstein轮流出价解,证明在当事人的外部选择权起约束作用时(binding),没有资产的一方具有更强的投资激励。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只需对比一下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下S的净收益函数。根据前面的G HM模型,S的净收益函数为U S=

p-"-C(R)-"-c(R;A c)+"-V(B)-"-v(B;A)-R,它在边际上会投资不足。在非合作博弈下,当B的外部选择权起约束作用时,S的净收益函数V(B)-C(R)-v(B;A)+ p-R,因为-C c(R)=1,所以他成了实际上的剩余索取者,在边际上具有最优的投资激励。

物质资产是唯一的权力来源吗?Rajan和Z ingales(1998)指出了另一种权力来源:通道(access),即接近和使用资产、思想和人等关键资源的能力和权力。他们指出,通道比物质资产更加使代理人状态依赖于专用性投资,而产权一方面在供给上比通道更加稀缺,另一方面还会对代理人的投资激励产生负面效应。假设存在一个有思想的企业家E、一个有产权的代理人B和一个没产权的代理

人S。为方便,不考虑外部选择权。根据多人合作博弈解夏普利值计算,B的净收益函数为U B=1 3

V(B+R NE)+1

6

V(B)-B,S的净收益函数为U S=

1

3

[V(R+B NE)-V(B NE)]-R。容易证明,唯一

的纳什均衡是S将不做任何投资,因为他面临着和B的不公平竞争。

此外,B olton和Whinston(1993)进一步将G HM模型拓展到多个厂商的情况。Cai(2003)指出了当代理人的专用性投资和通用性投资是相互替代的时,联合所有权(joint o wnership)是最佳的,这修

109

正了G H M模型认定联合所有权不可能是最佳的观点。Hart和Holmstrom(2002)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增加了/私人收益0(private benefits)这一新变量,试图在考虑企业的边界时包括没有资产的经理的激励,并且把企业看作是一种/活动0(activity)而不仅仅是一种交易。

(3)G HM的应用

Aghion和B olton(1992)首次将不完全契约方法应用到金融契约理论,这种以强调控制权为中心的思路为证券设计理论对债券的分析开辟了新的道路。之后,Berglof和Thadden(1994)、De watripont 和Tirole(1994)以及Hart和Moore(1994,1998)进一步运用不完全契约方法分析并深化了对债权的分析,并将之拓展到多时期和多利益相关者的情况。

Hart和Shleif er和Vishny(1997)在一个不完全契约框架中讨论了政府的最佳边界问题,Hart (2002)、M artimort et al(200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公共企业和民营化问题。此外,Hart和M oore (1999a,2005)还考察了企业的合伙制和最佳科层结构。

不完全契约方法也被拓展到非经济学领域。例如,Pistor和Xu(2002)借鉴了G HM模型,建立了一个不完全法律理论,讨论了法律不完全时剩余司法权和执法权在立法机关和监管机关之间的分配问题。而A ghion和B olton(2003)则将之应用到政治学领域,考察了不完全社会契约下最佳投票规则的设计问题。

评论:G HM模型或者狭义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利用一阶方法和博弈论建立了一个严密的形式化分析框架,为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天地,这一贡献是巨大的。然而它的分析环境毕竟过于简化,例如简单地假设企业外的谈判过程和企业内的谈判过程没有差别,并且不存在谈判成本,这似乎相对于C oase和Willia mson创立的交易费用经济学而言是一个退步。如何在同一个分析框架下考察有资产的资本家和无资产的经理人以及工人,从而建立一个科层理论,这是一个挑战。更严重的是,G HM模型还没有为不完全契约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

51履约的视角

与诉诸司法救济和产权的观点不同,履约理论(implementation theory)认为利用机制设计的思想,通过一种简单的选择性契约(option contract)或者再谈判设计,可以实现社会最优的专用性投资水平。根据是否考虑再谈判,我们可以将履约文献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文献没有考虑再谈判。M oore和Reupllo(1988)和M oore(1992)设计了一个精巧的多阶段讯息博弈(message game)。在此博弈中,任何偏离均衡路径的一方都将获得不利的默认选择权(default option))))一个非帕累托最优的数量-价格对(q,p),并使双方都向第三方缴纳罚金,因此均衡中没有人说谎,这保证了子博弈精炼履行。Rogerson(1992)、Hermalin和Katz(1993)、MacLeod和M alcomson(1993)等考虑了一个更简单的机制,就是直接把谈判力赋予一方,比如买方B,B向S提供一个默认选择权,通过对交易数量q或价格p的微调,在满足S的个人理性约束条件的前提下,迫使其达到社会最优的投资水平R*。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法律上讲,禁止事前承诺或者不进行再谈判都是不合理的。既然契约是不完全的,那么等自然状态实现后双方再谈判就是必不可免的。否则,要得到有效率的投资结果在理论上就太容易了:只需将所有谈判力赋予B,B将向S提供一个/要么接受,要么离开0(take2it2or2 leave2it)的契约,命令S必须达到有效投资水平R*,否则就拒绝支付。因此,第二阶段的履约理论考虑了再谈判。Chung(1991)最先考虑了再谈判设计,但是它外生地假设一方在再谈判中获得了全部谈判力。MacL eod和M alcomson(1993)、Edlin和Reichelstein(1996)虽然内生了再谈判过程,但是它们的结论只在单方投资时成立。A ghion、De watripont和Rey(1994)弥补了上述缺陷,把再谈判的过程看作一个包含了显示有效交易数量和投资信息的Rubinstein轮流出价谈判,规定谈判必须在日期2达成,否则发出要约并被对方拒绝的一方将受到巨额惩罚。Noldeke和Schmidt(1995)提供了一个类110

似机制,不过它假定微调的主要工具是价格而非数量。M askin 和M oore(1999)概括了不完全契约的

履约机制。

1为了与基本模型保持一致,我们用Edlin 和Reichelstein(1996)的方法证明如何通过选择性契约实现有效投资。假定初始契约规定默认选择权为( q , p ),如果缔结了新契约,卖方S 可以从事后的再谈判中得到的剩余比例为A (R , q ,X )I [0,1],那么S 的期望收益为U S = p q -C (R , q ,X )+A {[V (q *,X )-C (R ,q *,X )]-[V ( q ,X )-C (R , q ,X )]}-R 。现在考虑两种情况:(1)假如有效交易数量小于初始契约规定的数量,q *(R ,X )< q ,那么S 可以要求B 提供额外的赔偿,这相当于一种违约补贴(breach subsidies),根据前面的赔偿理论,S 将过度投资,他的支付为-(1-A )E {X |q *

< q }[C (R , q ,X )-C (R ,q *,X )];(2)如果有效交易数量大于初始契约规定的数量,q *(R ,X )> q ,S 增

加产量,但是增产的收益有一部分会被B 分享,现在他相当于被征收了一种/敲竹杠税0(holdup taxes),根据基本模型,他将投资不足,支付为-(1-A )E {X |q *

> q }[C (R ,q *,X )-C (R , q ,X )]。加总这两种效应,得到-(1-A )E {X |q *

< q }[C (R *, q ,X )-C (R *,q *,X )]=-(1-A )E {X |q *> q }[C (R *,q *,X )-C (R *, q ,X )]。根据函数的连续性和中值定理,等式成立。背后的直觉是,既然S 既可能过度投资,也可能投资不足,那么一定存在一点,恰使S 有效率地投资。

评论:履约理论实际上借鉴了完全契约的思想,因为它假定有效的结果建基于一些可证实的变量,因此对变量和第三方的假设非常敏感。按照前面对基本环境的假设,有效交易的数量和价格是不可证实的变量,违约的责任也是难以认定的,但是履约理论放松了这些假设,那么契约的不完全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如果考虑到合谋(collusion),那么第三方惩罚机制就会失效。此外,履约理

论对于谈判终结点和罚金的假设也显得脱离实际。

o除了上述五种视角,Acemoglu 和Shimer(1999)等主张引入市场竞争来解决敲竹杠问题。带有关系型专用性投资的不完全契约具有高度的双边垄断特征,因此可以预见,除非放松假设,否则引入市场竞争也不能解决投资无效问题。

四、未来的挑战

11理论基础

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的分歧主要在于对理性的假设。完全契约理论假设当事人是完全理性的,因此可以方便地借助主流的新古典建模方法。以G HM 模型为代表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一方面假定当事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限理性的,?另一方面又假定当事人具有计算未来成本和收益的动态规划能力。这种对理性程度的/暧昧0假设(/充分理性0?)遭致了M askin 和Tirole(1999)及

Tirole(1999)等的猛烈批评。?他们认为,在完全理性和福利中性的假设下,虽然当事人不能预见到

未来的或然状态,但是通过设计讯息博弈可以使当事人达到完全契约的履约效果。因此他们认为不可预见的或然性是不相关的,此即/不相关定理0(irrelevance theore m)。为了在/充分理性0的假设下为不完全契约寻找一个坚实的基础,Hart 和M oore (1999b)借鉴了Se gal (1999)/复杂性0(complexity)的思想。他们假定事前有N 个小物品存在,但是事后只有一个是值得交易的。当N 趋于无穷大时,描述和向法庭证实另外N -1个小物品的成本太高,在极限上初始契约如同/君子协

111

1

o

?

?关于不完全契约基础的争论,读者可参考陈志俊(2000)。需要提示读者的是,Hart 和Moore(1988)假设当事人是完全理性的。法律对于违约金的数额有一个上限规定,比如中国是0.21j ,这个数额通常达不到理论规定的威慑力。Che 和Hausch(1999)认为上述结果在专用性投资没有外部性时成立,但是如果投资是合作性的,即一方投资影响对方的价值时,上述结果不成立。

议0(null c ontract)一样没有价值。因此不存在一个最优契约,而只能诉诸事后再谈判来解决问题。

遗憾的是,无限复杂的缔约环境毕竟只是一种极端情况。人们期待着把不完全契约建立在有限理性模型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公认前景美好但也困难重重的方向。Anderlini 和Felli(1994,2004)把完全契约看作是一种一般递归函数(general recursive function),认为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导致完全契约所需要的计算过程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契约是内在地不完全的。但是这种处理方法过于复杂,而且实际上它还是建基于证实成本。为了内生化契约的不完全性,同时规避有限理性假设,最近Hart 和M oore(2004)干脆把契约分为/紧的0(tight)和/松的0(loose)两类,这似乎向完全契约理论接近了一步。

21其他挑战

对/剩余控制权0定义也存在争议,它有时表示/剩余权力0(Grossman 和Hart,1986),但有时又以/全部权力0的面孔出现(Hart 和M oore,1999b),而且是一个0P 1分布的离散变量。作为一个组织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必须解决这个核心概念的歧异问题,同时赋予它连续的性质以便拓展到更为

现实和复杂的科层分析之中。1而且,现实中契约的不完全程度也不是0P 1分布的。如何模型化契

约不完全的程度,这一工作同样令人期待。

如果说从离散变量到连续变量是一条未来之路,那么从静态模型到动态模型则是另一条必经之途。目前,不完全契约的声誉理论仍有待发展,方向之一是引入信息的不对称,这样便于给博弈者的信念和行为施加更多的限制,从而消除多重均衡问题。但是,如何分离信息不对称与证实成本

的效应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o另一个方向是引入谈判成本,这就给履约理论找到了现实的假

设基础,同时为整合TCE 与产权理论提供了可能性。

31总结性评论

不完全契约理论在完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了契约理论的整体解释力。毫不夸张地说,它对控制权、组织边界、组织结构、金融契约、法律执行和政治制度的解释,打开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另一扇大门。如果有限理性建模取得成功,不完全契约理论甚至可以将完全契约理论作为它的一个特殊部分,并有望将新制度经济学的其他分支也纳入主流的分析框架,从而构建一个统一的契约与组织理论。

参考文献

陈志俊,2000:5不完全契约理论述评6,5经济学动态6第12期。

聂辉华,2004:5交易费用经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6,5管理世界6第12期。

聂辉华,2006:5声誉、人力资本和企业理论:一个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框架6,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工作论文。

Acemoglu,D.and R.Shim er,1999,/Holdups and Efficiency with Search Frictions 0,International Econom ic Rev ie w 40(4),827)849.Aghion,P.and P.B olton,1992,/An Inco mplete Contrac ts Approach to Fi nancial C ontracting 0,R evie w o f Ec onom ic Studies 59:473)494.Aghion,P.and P.Bolton,2003,/Incom plete Social C ontracts 0,J ournal o f the Euro pean Econom ic As soc iation 1(1):38)67.

Aghion,P.,M.De watripont and P.Rey,1994,/Renegoti ation Design with Unverifiable Information 0,Econome trica 62:257)282.Aghion,P.,M.De watripont and P.Rey,2004,/Transferable Control 0,Journal o f t he Europe an Econom icAss ociat ion 2(1):115)138.Alchian,Armen and De msetz,Harold,1972,/Producti on,Inform ati on C osts and Economic Organi zati on 0,A me ric an Econom ic Re vie w 62

(50):777)795.

112

1

oHalonen(2002)在一个无限重复博弈模型中证明,联合所有权可能弱优于其他产权形式,这与静态模型的结论是相反的。聂辉华(2006)最近证明,如果考虑到信息不对称和声誉效应,那么当事人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做出有效投资,这与静态模型的结论也是相反的。

最近,Aghion 、Dewatripont 和Rey(2004)分析了剩余控制权虽然不可缔约但可转让时的情境,这可以看作是模型化剩余控制权的一个方向。

Anderlini,L.and L.Felli,1994,/Incomplete W ritten C ontracts:Undescribable States of Nature,0Quarte rl y Journal o f Economic s109, 1085)1124.

Anderlini,L.,L.Felli,2004,/B ounded Rationality and Incom plete C ontracts0,Re searc h in Ec onom ic s58:3)30.

Anderlini,L.,L.Felli and A.Postlewaite,2003,/S hould Courts Always Enforce What C ontracting Parties W rite?0,W orki ng Paper.

Anderlini,L.,L.Felli and A.Postlewaite,2004,/C ourt of Law and Unforeseen C ontingencies0,worki ng paper.

Ayres,I.and Gertner,1992,/Strategic Contrac tual Ineffici ency and the Optim al C hoice of Legal Rules0,Y aleLaw J ournal101:729)773.

Ayres,I.and Gertner,1989,/Filli ng Gaps in Incom plete C ontracts:An Economic Theory of Default Rules0,Y ale Law Journal99:87) 130.

Berglof,E.and E.2L.von Thadden,1994,/Short2term vs.Long2term Interes ts:C apital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Inves tors0,Quarterly J ournal o f Econom ic s109:1055)84.

Bolton,P.and M.W hins ton,1993,/Incom plete Contracts,Vertical Integration,and S upply Ass urance0,Re vie w of Econom ic Studie s60: 121)148.

Cai,Hongbi n,2003,/A Theory of Joint Asset O wnership0,Rand J ournal o f Econom ic s34(1):63)77.

Che,Y2K.and D.Hausch,1999,/C ooperative Inves tments and the Value of Contrac ting0,Am erican Econom ic R evie w89:125)147.

Chung,T2Y,1991,/Incom plete Contracts,Specific Investm ents,and Ri sk2Shari ng0,R evie w o f Econom ic Studies58:1031)1042.

Chi u,Y.S.,1998,/Non2cooperative B argai ning,Hos tages and Optim al Asse t Owners hip0,Am erican Econom ic Re view88(4):882)901.

Coase,Ronald,1937,/The Nature of the Fi rm0,Econom ica,4:386)405.

Crawford,V.,1988,/Long2term Relationshi ps Governed by Short2term Contrac ts0,Am e rican Econom ic R evie w78(3):485)499.

De Meza,David and B en Lockwood,1998,/Does As set O wnership Al ways Motivate Managers?Outside Options and the Property Rights Theory of the Fi rm0,Quarte rly J ournal o f Econom ics113(2):361)386.

Dewatripont,M.and J.Tirole,1994,/A Theory of Debt and Equity:Diversity of Securities and Manager Shareholder C ongruence0, Quarte rl y J ournal o f Econom ic s109:1027)1054.

Dye,R.,1985,/C os tly Contrac t Contingencies0,Inte rnational Econom ic Re view26:233)250.

Edli n, A.and S.Reichelstein,1996,/Hol d2ups,Standard B reach Remedies and Optim al Inves tment0,Am e rican Econom ic Re vie w86: 478)501.

Eggleston,Karen,Eric A.Pos ner,and Richard Zeckhaus er,2000,/Sim plicity and Com plexi ty i n C ontracts0,Working Paper.

Gross m an,S.and O.Hart,1983,/Im plicit C ontracts under As ym metric Information0,Quarte rl y J ournal o f Econom ic s98:123)156.

Gross m an,Sanford,and Oliver Hart,1986,/The C os ts and Benefits of O 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 grati on0,J ournal o f Political Ec onom y94:691)719.

Grout,P.,1984,/Invest ment and W ages in the Absence of Bi nding C ontracts:a Nash B argaining Approach0,Econom etrica52:449)460.

Halonen,M.,2002,/Reputation and Allocati on of O wners hip0,Econom ic J ournal112:539)558.

Hart,Oliver,1995,Firm,Cont rac t and Financial Structure,O xford Uni v.Press.

Hart,Oli ver,2002,/Incom plete C ontracts and Public Ownership:Rem arks,and an Application to Public2Pri vate Partnerships0,worki ng paper.

Hart,Oliver,and B engt Hol mstrom,1987,/The Theory of C ontracts0,i n T.B ewley(ed.),Advanced in Econom ic Theory,Cam bri dge Univ.Press,C h.3,71)155.

Hart,Oliver and B.Holm stro m,2002,/A Theory of Firm Scope0,Mi meo.

Hart,Oliver and J ohn Moore,1988,/Incomplete Contrac ts and Renegotiation0,Ec onom etric a56:755)86.

Hart,Oliver and J ohn Moore,1990,/Property Rights and Nature of the Firm0,Jou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 y98(6):1119)1158.

Hart,Oliver and J ohn Moore,1994,/A Theory of Debt B as ed on the Inalienability of Human Capital0,Quarterly Journal o f Ec onom ics109: 841)79.

Hart,O.and J.Moore,1998,/Defaul t and Renegotiation:A Dynamic Model of Debt0,Quarte rl y J ournal o f Economic s113:1)41.

Hart,O.and J.Moore,1999,/C ooperatives vers us Outside Ownership0,Quarte rly Journal o f Econom ics114.

Hart,O.and J.Moore,2005,/On the Desi gn of Hi erarchies:C oordinati on vers us Specialization0,J ournal o f Political Ec onom y, forthcom ing.

Hart,O.and J.Moore,1999,/Foundations of Incomple te C ontracts0,Re vie w o f Econom ic S tudie s66:115)138.

Hart,O.and J.Moore,2004,/Agreei ng Now to Agree Later:C ontracts that Rule Out but do not Rule In0,Working Paper.

Hart,Oliver and A.S hlei fer and R.Vi shny,1997,/Proper Sc ope of Governm ent:Theory and an Application to Pri sons0,Q uarterly Journal o f Ec onom ics112:1127)1161.

113

Herm ali n, B.and M.Katz,1993,/Judici al Modificati on of C ontracts B etween Sophisticated Parties:a More C omplete Vie w of Incom plete Contrac ts and Their Breach0,J ournal o f Law,Ec onom ic s,and Organizat ion9:230)55.

Hol ms trom,Bengt,1979,/Moral Hazard and Obes rvability0,Bell J ournal o f Ec onom ic s13:324)340.

Jensen,Michael and Willia m Meckli ng,1976,/Theory of the Fi 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 osts and Ownershi p Struc ture0,Journal o f Financial Econom ics3:305)360.

Klei n,B.,R.Crawford and A.Alchian,1978,/Vertical Integration,Appropriable Rents and the Co mpetitive Contracti ng Process0, Journal o f Law and Econom ics21:297)326.

Klei n,B enjami n,1980,/Transac tion C os t Determi nants of-Unfair.C ontractual Arrangem ents0,Am erican Econom ic Re vie w,Papers and Proceedings70(2).

Macaulay,Stewart,1963,/Non2Contrac tual Relations in B us iness:A Preli minary S tudy0,A me rican Sociological Re vie w28(1):55)67.

MacLeod,B.and J.Malcoms on,1993,/Investm ent,Hold2Up,and the Form of Market Contracts0,A m eric an Ec onom ic R evie w83:811) 837.

Marti mort,Davi d,Phi li ppe De D onder and Etienne B illette de Villemeur,2005,/An Incom plete Contrac t Perspective on Public Good Provision0,J ournal o f Econom ic Surve ys19:149)180.

Maski n, E.and J.Tirole,1999,/Unforeseen Contingencies and Inc omplete C ontracts0,Re vie w o f Ec onom ic Studies66:83)114.

Maski n, E.and J.Moore,1999,/Imple mentation and Renegotiation0,Re view o f Econo mic Studies66:39)56.

Mirrlees,J ames,1974,/Notes on W el fare Economics,Information and Uncertai nty0,in Ess ays on Econom ic Behav io r under Unce rtainty, edited by Michael Balch,Daniel McFadden and Shi f2yen W u,A ms terdam:North2Holland.

Moore,J.,1992,/Implementation i n Environments wi th Com plete Inform ati on0,in Advances in Ec onom ics Theory,ed.by https://www.doczj.com/doc/0e18458515.html,ffont. Cam bridge:Ca mbridge Univ.Press.

Moore,J.and R.Repullo,1988,/Subgame Perfect Im plem entation0,Econo met rica56:1191)1220.

Noldeke,G.and K.Sc hmi dt,1995,/Opti on C ontracts and Rene gotiati on:A S oluti on to the Hold2Up Problem0,R and J ournal o f Ec onom ic s 26:163)179.

Pistor,Katharina,Chenggang Xu,2002,/Incom plete Law,A C onceptual and Analytical Framew ork and its Applicati on to the Evol ution of Fi nancial Market Regulation10,SS RN w orking paper.

Raj an,Raghuram G.,and Lui gi Zi ngales,1998,/Power in a Theory of the Firm0,Quarterly J ournal o f Ec onom ics2:387)432.

Rawls,J.,1971,A Theo ry o f Jus tic e,Cam 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ogerson,W.,1984,/Efficient Reliance and Damage Measures for B reach of C ontract0,Rand J ournal o f Ec onom ics15:39)53.

Rogerson,William P.,1992,/C ontractual S ol utions to the Hold2Up Proble m0,Re vie w o f Economic Studies59(4):777)793.

Ross,Stephen A.,1973,/The Econom ic Theory of Agency:The Principal.s Problem0,Am erican Ec onom ic Re vie w63(2):134)139.

Segal,I.,1999,/Com plexi ty and Renegotiation:A Foundation for Incom plete Contracts0,Re view o f Econom ic Studies66:57)82.

Schwartz,A.,1992,/Relati onal C ontracts in the C ourts:an Analysis of Incom plete Contrac ts and J udicial Strategies0,J ournal o f Le gal Studie s21:271)318.

Schwartz,A.,1994,/The Default Rule Paradigm and Li mits of Contract Law0,Southern C ali fornia Inte rdisc iplinary Law J ournal3:389) 419.

Shavell,S.,1980,/Dam age Measures for B reach of C ontract0,Bell J ournal o f Econom ics11:466)490.

Shavell,S.,2005,/Contracts,Holdup,and Legal Intervention0,NB ER Working Paper.

Tirole,Jean,1988,The Theo ry o f Industrial O rgani zation,Cam bridge:The MIT Press.

Tirole,Jean,1999,/Inco mplete C ontracts:Where Do We Stand?0Econom etrica67(4):741)781.

Tirole,Jean,1986,/Procurement and Renegotiation0,J ournal o f Polit ic al Econom y94(2):235)59.

William son,Oliver E.,1979,/Transaction2C ost Economics:The Governance of C ontractual Relati ons0,J ournal o f Law and Ec onom ic s, XXII,No.2:233)261.

William son,Oli ver E.,1985,The Ec onom ic Ins titute o f C apitalis m,Ne w York:Free Press..

William son,Oli ver E.,1996,The Me chanis m o f Gove rnanc e,Ne w York:O xford Uni v.Press.

114

Incomplete Contracting Theory:A Survey

Yang Ruilong and Nie Huihua

(School of Econo m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 act:The standard contract theory or principal2agent theo ry assu mes that co ntracts are complete;ho wever,realistic contracts are inco mplete.The con tractual co mpleteness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ex ante opti mal con tracts and inefficient speci fic investment due to the risk of hold up.The econo mists dev elop the incomplete contracting theory to analy ze ho w to furthest avoid the inefficiency due to contractual co mpleteness.Focusing speci fic investment efficiency with i ncomplete co ntracts,basing a basic model,this paper totally introduces the origin,develo pment,application,and prospect of inco mplete contracting theory from the view point o f judicial in tervention,damage measures,gov ernance structure,property2rights,and implementation.

Key Wor ds:Incomplete Contracting Theory;Hold Up;Property Rights;Implementatio n

JEL Classification:C790,D230,K120,L140

(责任编辑:朱恒鹏)(校对:晓鸥)

第六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0征文启事

/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0现已成功举办五届,其目的在于推动我国青年经济学者的科研活动,加强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培养经济研究的后续力量。经商定,第六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0将于2006年9月下旬在山东大学举行。主办单位为5经济研究6编辑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现开始在全国范围征文,征文对象为45岁以下的青年经济学者。论文评选合格者将发通知确定为会议正式代表,优秀论文将推荐到5经济研究6接受审稿。论坛鼓励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实证的方法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特别是我国发展与改革中出现的现实经济问题。

本次论坛不收取审稿费和会议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用自理。会议将采用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以下是本届论坛拟讨的主题(不局限于这些主题),供参考:

1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包括财政、税收理论,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与发展,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相关理论研究等。

2微观经济理论与实践,包括一般均衡理论,企业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合同、契约理论,激励与对策理论及其应用等。

3金融理论与实践,包括资产定价理论,公司财务,企业重组与兼并,行为金融,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等。

4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包括财政体制改革,货币体系与货币政策研究,劳动力市场与就业问题研究,企业改革问题,资本市场问题研究,银行业改革问题,城市化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房地产相关问题研究等。

论坛组委会联合主席:刘树成、张维迎、朱善利、邹恒甫、黄少安;秘书长:郑红亮、龚六堂、李增刚。

应征论文请用A4纸打印,并于8月20日以前邮寄给5经济研究6编辑部(以当地邮戳为准)。地址:100836北京月坛北小街2号5经济研究6编辑部(请在信封上注明/青年论坛征文0字样)。

联系电话:(010)68034153;传真:(010)68032660。

115

心理契约资料

最早使用。心理契约”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组织行为学家Argyris,他在1960年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来刻画下属与主管之间的一种关系5。这种关系表现为,如果主管采取一种积极的领导方式,雇员就会产生乐观的表现;如果主管保证和尊重雇员的非正式文化规范,如让雇员有自主权,确保雇员有足够的工资,有稳定的工作等,雇员就会有少的抱怨,维持高的生产,Argyris用心理契约这一术语来描述这种关系。 rgyris(1960)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刻画下属与主管之间的关系,认为如果主管采取一种积极的领导方式,雇员就会产生乐观的表现;如果主管保证和尊重雇员的非正式文化规范(如让雇员有自主权,确保雇员有足够的工资,有稳定的工作等),雇员就会有少的抱怨,而维持高的生产。虽然Argyris首次将这一产生于社会心理学的交换理论的概念引入到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但没有对这一术语加以明确定义并对其研究范围进行界定。 1962年,Levinson把。心理契约”这一概念看作是一种没有成文的契约.按照Levinson 的观点.“心理契约”即雇主与雇员关系中组织与雇员事先约定好的内隐的没有说出来的各自对对方所怀有的各种期望6。其中一些期望(如-r-资)在意识上清晰些,而另一些期望在意识上则比较模糊,如长期晋升方面的期望等。Lcvinson本人也因深化和发展了这一概念而有。心理契约”鼻祖之称。 Levinson等(1962)在一个公共事业单位的个案研究中,将心理契约描述为“未书面化的契约’’,是组织与雇员之间相互期望的总和。它被用来强调产生于双方关系之前的一种内在的、未曾表述的期望。其中有些期望明确,比如工资;而有些期望则比较模糊,仅仅是间接的揭示,比如长期的晋升前景。这个概念强调员工与组织双方之间的两个概念——内隐和期望,并一直获得了多数心理契约研究者的认可和支持。至今,对心理契约的概念认识仍然继续强调内隐的期望。Lcvinson本人也因深化和发展了这一概念而有“心理契约"鼻祖之称。 Schein7也注意到。心理契约”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每一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一组不成文的期望。并指出,心理契约有个体的心理契约和组织的心理契约两个层次。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他确实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他的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

社会契约论 读书报告

刺向封建专制的利刃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一、《社会契约论》创作背景 14、15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经济开始逐步瓦解;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实力被削弱,适应资产阶级需求的新教形成,17世纪,英国爆发了著名的“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随后英国便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这股“工业化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并且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面貌;另外,人文主义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人们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种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了一股时代的洪流。 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诞生了很多大师,这些大师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著作,它们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新方向,适应了社会变革的新需求,提出了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理论,给我们的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大师们的作品仍然对我们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就是其中之一。 二、《社会契约论》主要类容: 《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每卷论述的主题都不同。 1.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 社会结构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决定的,不是天生的,这从根本上驳斥了“有些人生来就是被奴役”这一观点。同时社会也不是建立在强力的基础上,因为绝对的强力是不存在的,所以没有哪种强力可以迫使人一直服从,除非它可以使人自愿服从。 社会契约是最原始的约定。自然状态下侵害人类生存的力量超过了个人的限度,于是人类就要改变生存状态,转而走向联合,这样集体的力量便可以战胜、破坏力量,这是社会契约产生的原因。形成了约定后,每个人都在一个“主权体”的指导下共同平等地生活。这个“主权体”可以称为国家,而缔约者就是最初的

关于心理契约问题的一些感悟

关于心理契约问题的一些感悟 xxx 摘要:在当今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心理契约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对雇员进行管理和预估,还对组织系统内部协调稳定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心理契约的一些问题着手,阐述心理契约的基本理解,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价值,并以公务员中心理契约为例,实际说明心理契约研究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作者在阅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案例》一书时对于具体问题探究的一些结论的综述。 关键词:心理契约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组织 近期阅读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案例》中的部分章节,在这本书中,通过一些著名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学家的一些选文,从各个方面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进行讲解。虽然是针对美国的一些管理实例,但是对我们公共人力资源中的一些问题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自己尤对第十一章:公共部门的人士监督中的心理契约问题感兴趣。心理契约作为雇主和雇员中的“隐形契约”,在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协调,雇员与组织的关系,以及雇员的工作态度等方面发挥了中大的作用。以下我将对心理契约问题提出一些我的感悟和体会。 一:关于心理契约的一些基本理解: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的最早使用者是组织心理学家阿吉里斯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并在20世纪六十年代引入到了管理学领域中。强调员工和组织除了正式订立的契约合同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隐含的,非正式的,为公开的期望。他们同样是决定员工态度,行为,工作方法等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案例》一书中,唐纳德.克林格勒和约翰.纳尔班迪提出:“心理契约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雇员和雇主相互期望与义务之间的作用或影响关系——这其中包括可触及的,也包括不可触及的因素。这个概念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组织生活中雇员和雇主之间形成的关系,而不只是关注雇员这个方面或雇主的那个方面。雇员和雇主将他们的期望和义务带到了他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症状及现状 小学生厌学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持冷漠态度乃至厌恶、逃避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般认为,如果学生对三分之二以上学科失去兴趣而不愿学习,目前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应付、混日子状态,绝大部分文化课学习成绩很差且抱毫不在乎的态度,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就被认为产生了厌学。 有的学者总结出小学生厌学心理具体表现为: 1.消极应付。表现为懒惰、视学习为包袱,学习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主动性。抱着消极态度听课,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 2.畏惧回避。表现为对学习的一种胆怯心理。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做作业,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想方设法回避学习,做作业时常说“不会”。 3.厌倦对抗。表现为厌恶学习,不专心听讲,有时好搞小动作,发展成对学习呈对抗心理。 4.自卑弃学。表现为对学习丧失信心,缺乏勇气和毅力,虚荣心强,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情绪波动,逆反心理较强。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忻音认为厌学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厌学行为三个方面,是指孩子对上学读书持否定的态度,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内心不愿意去学习,因而经常有逃学或借机旷课等表现。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她调查到北京部分小学学生,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小学生厌学率达到30%,而实际情况比这个数据还要严重。由此可见,厌学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据大量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小学生(二年级以上)大约有45%左右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其中有20%左右的学生有较严得的厌学心理。正如朱永新教授曾观察到的“厌学,似一股旋风在席卷。它像病菌般地在我们校园中恶性地传播、扩散,笼罩面越来越广。”厌学是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书本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甚至抵触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不良的表现。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城镇还是乡村、小学还是中学,厌学现象都普遍存在。作为基础教育危机的一种表征,我国中小学厌学现象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 二.小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原因 国内外众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等从各自的专业领域、研究视角出发,对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研究,对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很多说法,众说纷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表现在低俗文化的传播。低俗文化指低级庸

社会契约论三种

社会契约论三种——霍布斯、洛克与卢梭 政治哲学思想比较 近代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段代表人物是英国思想家霍布斯,作为“开明专制政体”的倡导者,他认为人们签订社会契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秩序与安全。面对政府对公民自由与权利的不断侵犯,第二时段的社会契约理论强调保护天赋人权。英国思想家洛克是其代表人物。社会契约理论发展到第三时段,作为代表人物,法国思想家卢梭坚决信奉人民主权原则。对霍布斯、洛克与卢梭社会契约理论进行比较考察,我们能够从中发现他们政治哲学思想的若干共通性与差异性。 一 出生于战乱年代的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是一位对生活“缺乏安全感”的人。霍布斯曾说,他的母亲实际上是生下了一对双胞胎——他自己以及恐惧。事实上,对战争和秩序失范的恐惧伴随了霍布斯的一生,并且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的学术思想。 霍布斯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如斯人性导致每个人都一直与他人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不过霍布斯指出,人们具有某种能够促使他们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更倾向于后者的激情。这种激情可以被归结为乐生惧死。于是,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条款,霍布斯称之为“自然法则”。但是,只要自然状态继续存在,那么上述法则就不能有效地得到实施。霍布斯主张,为了确保和平及实施自然法,人们必须缔结一项契约。一方面,每个人都同意把其全部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一个人或一个议会。另一方面,为增进所有人的和平、安全与便利,根据契约设定的主权权力者(霍布斯称之为“利维坦”①)应当努力运用从公民那里集合起来的权力和力量。 霍布斯认为,为使主权者充分地履行职责,主权应当是至高无上和不受法律约束的。这种观点其实是他对人性抱有悲观主义的必然结果。因为只有绝对强大的权力才能在桀骜不逊的人群中维持和平与秩序。显然,霍布斯所设计的社会契约具有单向性的特点,即它在很大程度上只对订立契约而成为被统治者的人具有约束力。关于此,霍布斯作了下述解释:“人们在这一点上也许会提出反对说:臣民的景况太可怜了,他们只能听任具有无限权力的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贪欲及其他不正常激情摆布。一般说来,在君主之下生活的人认为这是君主制的毛病,而在民主国家的政府或其他主权集体之下生活的人则认为这一切流弊都是由于他们那种国家形式产生的。其实一切政府形式中的权力,只要完整到足以保障臣民,便全都是一样的。人类的事情决不可能没有一点毛病,而任何政府形式可能对全体人民普遍发生的最大不利跟伴随内战而来的惨状和可怕的灾难相比起来或者跟那种无人统治,没有服从法律与强制力量以约束其人民的掠夺与复仇之手的紊乱状态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1]也就是说,霍布斯的逻

某家族企业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和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研究综述 一、前言部分 企业员工加入某个企业除了会有书面契约,都还会有非书面心理契约的发生。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进入到一个工作环境,我们就会与雇佣者建立一个心理契约的关系。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它影响到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对组织的情感投入、工作绩效以及员工的流动率,并最终影响到组织目标的达成效果。 二、主题部分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及发展 心理契约这一术语在20 世纪60年代初被引入管理领域。使用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了正式的雇用契约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们同样是决定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交互关系理论,从心理契约研究的总体发展过程来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段[1]。 第一阶段概念引入阶段(20世纪60 年代初—80年代末)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1960)首先在其《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来说明雇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Levinson等人(1962)提出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的总合(转引自Anderson, 1998)。Kotter (1973) 将心理契约界定为存在于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一份内隐协议。协议中指明了在彼此关系中一方期望另一方付出的内容和得到的内容。上述观点均认为心理契约是双方(组织与员工)对于相互之间责任和义务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水平:个体水平-员工个体(或雇员)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组织水平——组织(或雇主)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不过,在如何确定组织水平上的心理契约方面一直存在着争论(到底什么人和什么事能代表组织水平的期望。 第二阶段概念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末——1994年)针对该领域中存在的争论。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心理契约的狭义定义,他们指出,组织作为契约的

心理契约理论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e18458515.html, 心理契约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张孝利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年第24期 摘要:心理契约是个人与组织对彼此权利和义务的未公开的信念组合。目前关于心理契约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的组织责任方面,并发现其内容具有依赖于对象和时代的动态变化。心理契约可从时间和绩效要求两个维度分为四种类型。当前已存在的两个心理契约违背的假设模型,可以从理论上对员工的心理契契约违背过程做出解释。目前,心理契约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契约;心理契约违背;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8)36-0043-02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这一概念最先出自于社会心理学,1960年Argyris将心理契约概念从社会心理学领域引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领域。心理契约是当事双方不通过某种显然的形式直接明了地进行意思表达,而通过各种心理暗示的方式,在双方相互感知并认可各自期望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隐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1]现在的心理契约存在广义和狭义 的两种理解。广义的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基于各种形式的(书面的、口头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惯例约定的)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狭义的心理契约是雇员出于对组织政策、实践和文化的理解和各级组织代理人做出的各种承诺的感知而产生的,对其与组织之间的,并不一定被组织各级代理人所意识到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 心理契约不同于具有文字形式的雇用契约,它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如隐含性、主观性、动态性、双向性等。 二、心理契约的内容

论霍布斯的社会契约思想

论霍布斯的社会契约思想 王永香李景平(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结合霍布斯的人性论、自然状态和国家学说,本文论述了其社会契约思想。霍布斯强调个人的自然权利,却最终推 演出一个拥有无限权力的绝对主权者。研究霍布斯社会契约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政治哲学精髓。 关键词:霍布斯人性论自然状态社会契约作者简介:王永香(1985—),女,汉族,重庆人,博士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李景平(1958—),男,汉族,陕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基金项目:(11B22055)政治 思政探讨在欧洲近代思想史上,霍布斯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本文详细梳理了其社会契约思想,通过研究发现,其社会契约思想虽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也有可取之处。 一、缔结社会契约的原因 对于缔结社会契约的原因,霍布斯认为这源于人们对“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的自然状态的恐惧,渴求建立一种和平安全的政治社会。霍布斯认为人类本性中存在两种最基本的激情:欲望和嫌恶。人类在本性上总是欲求对自己有利的,逃避对自己有害的。人生的“幸福就是欲望从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不断发展”[1]。因此,霍布斯认为人类本性即 “永无休止的权势欲”。在自然状态中,人们的自然权利都是相同的,即“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生命的自由”[2],由于在自然状态中没有法律及其他任何公共权威存在,人们可以自由追逐有利于自己的一切,人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大致相等,人们也希望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获得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权势,而物质产品相对匮乏,每个人在自由追逐权势时必然和他人发生冲突,自我保存的最好方法就是先发制人,这样每个人都卷入了对权势的争斗之中,这就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的自然状态的形成,“相互的恐惧就会使我们相信,我们必须从这样一种状态中摆脱出来,寻求联盟”[3]“这一方面要靠人们的激情,另一方面则要靠人们的理性。”[4]通过社会契约摆脱这种战争状态。 二、社会契约的缔结 由于人类具有自我保存的天性,会理性地要求摆脱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的自然状态,由此理性地形成了某些一般原则,“自然法是正确理性的指令,它为了最持久的保存生命的可能,规定了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5]这种自然法的第一法则就是寻求和平、信守和平,利用一切可能办法来保卫自己。第二法则,即每个人都应放弃自然人对一切事物的权利要求,且当每个人要求他人满足自己的自由权利时,也必须满足他人提出的同等要求。 缔结契约的人们让渡出在自然状态下的权利,即所谓的契约的缔结,并且“一个人不论在哪一种方式之下捐弃或让出其权利之后,就谓之有义务或受约束不得妨害接受他所捐弃或允诺让出权利的人享有该项权益。”[6]人们应力求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引出第三法则:遵守和履行所订立契约。“这种契约所以有约束力,并不是在于其本质,而不过是由于畏惧毁约后所产生的某种有害后果。”[7]然而霍布斯认为“没有武力,信约便只是一纸空文”[8]他认为只有建立一个具有强制力和威慑力的公共权力来震慑所有人,才能使人们平等履行契约。 “在正义与不义等名称出现之前,必须先有某种强制权力存在”[9]要形成这种公共权力“那就只有一条道路:把大家所有的权力和力量付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10] 人们在订立契约之后所保留的就是与自我保存、生命安全相关的基本权利,“人们也必须为了自己的生命而保留某些权利,如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11]除此之外,人们所能做的就只是在公共权力所代表的统一人格控制下履行责任和义务。而代表着人们统一人格的某个人或某个组织也就成了他们统一人格的代理人。当自然状态下的一切人在相互同意基础上让渡出权利并交付给某个人或某个多人组成的集体,形成某种统一的人格,公共权威得以确立,从而可以使人们成功摆脱自然状态,这些统一于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成了国家, “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12]。霍布斯将国家分为三种形式:君主国家、民主国家和贵族国家。霍布斯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国家形式。“最绝对的君主制对国家来说是最好的条件。” [13]主权者没有与臣民缔约,不受契约约束。同时,臣民不能反对主权者。“已经按约建立一个国家的人,由于受信约束缚必须承认某一个人的行为与裁断,按照法律,不得到这人的允许便不能在自己之间订立新契约,在任何事物方面服从另一个人。”[14]因而契约一旦形成,国家一旦形成,臣民就应当完全服从主权者,主权者在行使臣民赋予其权力时就拥有了绝对自由。霍布斯不仅给予主权者使用权力的绝对自由,也赋予其绝对权力,“也就是说他(它)拥有主权或绝对权力,这种权力只受国家力量限制,而不受别的东西限制。”[15] 三、对霍布斯社会契约思想的分析(一)人性论基础 霍布斯社会契约思想源于其关于人性及由此而推出的“自然状态”的假设,正如黑格尔所说“在霍布斯的学说里,至少存在这样一个特点,即在人性、人的欲求、嗜好等等的基础上设定了国家的本性和机体。”[16]因而人性论在霍布斯的社会契约中占有重要地位。或许这种人性论和自然状态的假设性前提是毫无历史根据的,就连霍布斯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也许有人认为这种时代和这种战争状态从未存在过,我也相信决不会整个世界普遍出现这种状况”[17]但是,这种假设性前提的历史真实性问题并不会影响到霍布斯政治思想的逻辑和价值。对此,斯特劳斯指出“霍布斯不是在描绘一个真实的历史,而是在把握一个典型的历史”,从一种不完美的状态出发,从人的本性,由人自身的能力自然地推出社会是人类运动的必然结果,人类有能力创造和控制这个社会。[18] 霍布斯的人性论表现出强烈个人主义色彩,他指出人在单纯 21--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心理契约研究综述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心理契约理论文献综述 2009年5月22日

心理契约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心理契约是维系组织和员工关系的心理纽带,是维持和发展员工与组织间关系的内在力量。在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心理契约是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研究如何有效的管理心理契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外对心理契约的研究文献资料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的概念和维度,并对其在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一、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契约就被引入了管理领域。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企业竞争加剧,高科技的引入和低人力成本的追求,使企业裁员、组织合并、重组、缩减开支、新管理手段的运用等成了普遍现象,而与此伴随的则是雇员忠诚度的明显降低,心理契约的研究通过探寻组织动力,给许多尚不清楚的组织现象,例如:可感知责任的作用、委托人与代理人、组织与员工关系等问题以强有力的解释。同时,心理契约能够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新经济环境下雇佣关系的急剧变化,改善员工工作态度、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在80年代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二、心理契约的概念和内容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其核心是员工满意度。虽然这不是有形的契约,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 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与发展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其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 如果将员工的任务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将雇主提供的报酬分为短期和长期,我们也可以发现4种类型的心理契约:交易型,有详细的任务,雇主提供短期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教管 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 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 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 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的简介 1、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不完全契约理论_一个综述

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 杨瑞龙聂辉华 内容提要:标准的契约理论或委托-代理理论假定契约是完全的,然而现实中的契约是不完全的。契约的不完全会导致事前的最优契约失效,当事人在面临被/敲竹杠0的风 险时会做出无效率的专用性投资。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契约不完 全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时,发展了一个新兴的不完全契约理论。本文以一个基本模型为基 点,围绕专用性投资效率问题,从司法干预、赔偿、治理结构、产权以及履约等多个视角,全 面地介绍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产生、发展、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 关键词:不完全契约敲竹杠产权履约 一、导论 经济学家很早就从契约或者合同(c ontract)的角度思考问题。最初,埃奇沃斯方盒中的/契约曲线0实际上刻画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下的帕累托最优的短期契约集合。引入了不确定性之后,/契约曲线0可以被重新解释为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下的帕累托最优的长期契约集合。这种长期契约包含了当事人对未来商品的或然索取权(c ontingent claims),但是当事人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因此,一旦脱离新古典的完美市场假设,例如信息是不对称的,那么契约可能无法达成。 幸运的是,自1970年以来,以Alchian和De msetz(1972)、Jensen和Meckling(1976)、Ross(1973)、M irrlees(1974)、Holmstrom(1979)和Grossman和Hart(1983)等人的经典工作为代表,经济学家们发展了一个专门的/契约理论0来分析完美市场之外的契约尤其是长期契约。契约理论在早期也称代理理论,后来发展成为更加形式化的委托-代理理论或者激励理论。契约理论考虑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不对称信息下的收入转移;二是不同风险态度的当事人之间的风险分担(Hart和Holmstrom,1987)。但是,如果当事人是风险中性的,并且可以进入完美的资本市场,此时长期契约和契约理论价值何在呢?Cra wf ord(1988)证明了,除非引入/资产专用性0(asset specificity),否则难以解释长期契约对短期契约的替代。 但问题依然存在:如果长期契约在鼓励专用性投资方面优于短期契约,为什么长期契约没有完全取代短期契约?换言之,不利于当事人缔结长期契约的成本有哪些?以Williamson和Hart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识到,由于某种程度的有限理性或者交易费用,使得现实中的契约是不完全的(incomplete)。具体地说,可以将契约不完全的原因概括为三类成本(Tirole,1999):一是预见成本,即当事人由于某种程度的有限理性,不可能预见到所有的或然状态;二是缔约成本,即使当事人可以预见到或然状态,以一种双方没有争议的语言写入契约也很困难或者成本太高;三是证实成本,即关于契约的重要信息对双方是可观察的,但对第三方(如法庭)是不可证实的。由于这种/可观察 *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100872;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邮政编码:100872,电子信箱:niehuihua@https://www.doczj.com/doc/0e18458515.html,。本文第二作者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资助计划0的资助。本文也是由杨瑞龙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企业的知识管理与治理结构安排0(批准号:70472067)的阶段性成果。两位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有益评论。当然,文责自负。 104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已完成 1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认为斯大林和希特勒是谁的结果? ?A、孟德斯鸠 ?B、洛克 ?C、卢梭 ?D、尼采 我的答案:C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卢梭出生于1712年 ?B、卢梭对下层人民的生活十分熟悉 ?C、卢梭曾经创作过音乐 ?D、托尔斯泰认为卢梭极其虚伪。 我的答案:D 3 “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是我愿意用生命来捍卫你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是谁的名言??A、孟德斯鸠 ?B、洛克 ?C、卢梭 ?D、伏尔泰 我的答案:D 4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是谁说的? ?A、伏尔泰 ?B、卢梭 ?C、马克思 ?D、孟德斯鸠 我的答案:B 5 经典哲学著作《西方哲学史》的作者是? ?A、黑格尔 ?B、康德 ?C、罗素 ?D、叔本华 我的答案:C 6

以下不属于卢梭的著作的是? ?A、《新爱洛伊丝》 ?B、《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C、《忏悔录》 ?D、《老实人》 我的答案:D 7 卢梭最自豪的是:他是日内瓦的公民而不是一个臣民。 我的答案:√ 8 卢梭曾被认为是民主和自由的敌人。 我的答案:√ 9 托尔斯泰认为卢梭是一个虚伪的人? 我的答案:× 10 海德格尔说“他出生,他思考,他写作,他死了”这句话是用来评论亚里士多德的?我的答案:√ 11 法国的宗教以加尔文教为主。 我的答案:× 12 卢梭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人物。 我的答案:√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二)已完成 1

《浮士德》的作者是: ?A、康德 ?B、歌德 ?C、波德莱尔 ?D、卢梭 我的答案:B 2 在西方现代的思想史上,第一次对文明的价值,正面的提出了怀疑的是()。?A、《科学革命的结构》 ?B、《论科学与艺术》 ?C、《论法的精神》 ?D、《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我的答案:B 3 卢梭的第一篇论文叫什么? ?A、《爱弥儿》 ?B、《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 ?C、《论科学与艺术》 ?D、《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我的答案:C 4 关于“百科全书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产生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B、它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中心的唯物论者。 ?C、它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 ?D、它仅仅是一个文学流派。 我的答案:D 5 卢梭的哪一篇论文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上第一次对文明的价值正面的提出了怀疑??A、《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B、《论科学与艺术》 ?C、《社会契约论》 ?D、以上都不是 我的答案:B 6 《希腊罗马名人传》的作者是? ?A、卢克莱修 ?B、普鲁塔克 ?C、罗曼·罗兰

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任务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任务书 题目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现代企业管理倡导注重人的情感需要的柔性管理,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也随之应运而生,成为一种重要的员工激励方式。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是连接组织和员工的情感桥梁,从组织和员工这一整体视角出发,意在激发员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员工对组织忠诚的特质来激励员工,从而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以此来实现组织和个人“双向承诺”的新格局。根据组织环境与员工的潜质,在员工心理契约的视角下寻求与其匹配的激励策略,能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效思路。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运用所学员工激励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结合具体企业实际,分析该企业心理契约的构建情况及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的运用状况,分析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该企业基于心里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发挥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题的目标是:结合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契约和员工激励的相关知识,对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激励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措施,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良性发展的循环格局。同时使自身能对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作者:许学梅嵇东海许方维 摘要:回顾了关于激励的定义,不仅包括国内外对激励的一些典型定义,还在这些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激励的看法。在激励定义的基础之上,叙述了国内外的激励研究,不仅包含了激励的理论研究,还囊括了近几年来国内对激励的实证应用研究。并对激励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励理论;应用研究;研究展望 一、激励的定义 激励是指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个体通过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达到激发、引导、维持和调节个体朝向某一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心理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的心理过程的模式可以表示为:源于需要,始于动机,引起行为和指向目标这几个程序,具体来说就是员工个体因为自身内在或者外在的需要和动机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需求,随后又由动机支配引导自己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个体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活动,借此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这一行为刺激和行为强化了其原来的动机,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二、激励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激励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后,激励理论日益兴起,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工作丰富化理论、佛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Hackman和Oldham的工作特性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理论以及亚当斯(1963)的公平理论等。 西方的一些学者在对上述的这些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Lawel(1970)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金钱只有在具备下列三种条件下才可以激励员工:第一,金钱的数目本身具有诱惑性;第二,员工完成工作后能够得到期望的金钱;第三,员工经过努力提高了工作绩效。Bandura(1977)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后来经过修改成为社会认知理论(1986)。Latham(1986)认为,将实验室里的目标设置与工作中的目标设置结合起来,对员工激励更有效果。Greenberg(1986)提出了组织公平原则,回答了关于如何运用公平理论的问题。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同时,西方的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对激励的实践应用也一直处于不停的探索之中。经过整理,对激励的实践应用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员工特质与激励的关系应用研究。Tett(2003)研究表明,员工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特质的工作和任务。Dweck(1999)认为,目标倾向是反应员工个体差异的稳定变量,与激励方式显著相关。Wiggins(1996)发现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工作的丰富化,神经质的人对他人及工作环境比较敏感,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喜欢自由度比较大的工作。Day,Schleicher等(2002)认为,具有自我控制人格的人适宜做领导的位子,他们解释认为,因为自我控制者们对他人的期望比较敏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可接受性。应对不同类型的员工,给予其不同的任务,符合各自不同的角色期待是一种很不错的激励措施。第二是关于工作本身特性与激励的研究。西方的学者认为,单调的工作使我们沮丧和委靡不振,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相反丰富化的工作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有利于我们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国内的激励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激励机制得以强化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应用各种激励理论进行广泛地分析与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主要包括激励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两大部分。 1.激励理论研究。在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上,主要是对国外已有的激励理论进行借鉴以及加以改进,以期适合中国的文化情境。张维迎认为,由于激励机制主要取决于产权和所有制结构,因此企业需要给予经理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肖耀国,赵飞(2007)对激励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中较为流行的几种激励理论,分析了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以

心理学研究方法综述

心理研究方法期末综述论文 题目__关于人际吸引的理论综述_ 学院___ 教师教育学院 _ _ _ 班级___ __应用心理学__ _ _ 姓名___ _罗晓燕_ ___ _ 学号___ 08150115 __ ___ 日期:2010 年 6 月20 日

关于人际吸引的理论综述 摘要:人际吸引作为人际关系的具体因素,是社会心理学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 社会心理学家对人际吸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阐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以及人际吸引研究上的新发展。 关键字:人际吸引;人际吸引原则;综述 人际关系在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它普遍存在于各种人际关系交往中,包括从非常喜欢到非常讨厌这一维度的评价。 1.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1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讨厌给予我们惩罚的人。比如在1965年,Aronson所做的谈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听到其他人对自己做好的评价时,会更喜欢对方。 1.2 联结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Clore 1974)。 1.3社会交换原则 人们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取决于交往过程中成本与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所有关系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如何协调行动以使两个人的收益都实现最大化。 通常我们可以看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随时记下从某种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酬赏和付出的成本,并权衡利弊。 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Aronson 则在1969 年对人际吸引因素进行了比较归类研究。 人际吸引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邻近性、熟悉性、相互性、互补性、相似性和个人特质。 2.1邻近性 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则往往容易成为很好的朋友,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那是因为还不认识,人们还没有刻板效应。那么为什么空间上的邻近能够促进人们的相互吸引呢?其实就是因为邻近能够带来经常的交往和互动。接近效应:我们看见并与之交往最多的人往往最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或恋人的心理效应。 对接近效应的解释:是因为曝光效应——我们暴露于某一刺激下越多,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 但是接近性对人际吸引的作用更多发生在人们具有相似的态度和目标时,如果一开始两个人之间就有矛盾和冲突,更多的接触反而可能加剧彼此的厌恶感。 所以,在相互熟悉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学着如何行动以避免不愉快的互动,并有意识地不去造成不愉快,因此,邻近的人最容易成为朋友。 2.2熟悉性 在对熟悉性的研究中,人们常常用交往频率或者曝光效应来控制熟悉程度。熟悉性能导致吸引的重要原因也是前面提到的曝光效应。另外有研究结果表明,被试

2198文献综述24

员工满意度对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在全球或区域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企业的生存状况与企业的竞争力息息相关,而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来自于人才,即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如何使本企业员工能发挥出最大的工作绩效,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当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鉴于此,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开始从单一研究工作满意度转为探索员工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以往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关系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证研究进行回顾,发现国外学者对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研究开展较早,并且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比较深入、系统,而国内研究大都建立在对国外研究的翻译与总结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较少,与国外研究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本文拟在对国内企业员工满意度、工作投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研究结论,为国内企业管理者改善员工满意度与投入水平,提高工作绩效,提供有效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关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综述 (一)关于工作满意度的定义 在学术界,不同的学者对工作满意度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最早的工作满意度概念是由Hop pock(1935)中提出的,他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对环境因素的满足感受,即工作者对工作情景的主观反映。Price(1972)认为,工作满意度就是成员对在工作体系中的角色所具有的正向的感情性。Robbins(1997)将工作满意度定义为:个人对其工作的一般态度,并强调了工作态度正比影响工作满意度。张德鹏(2014)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将薪酬、工作环境的期望与现实的薪酬和工作环境相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感受。唐秀丽(2013)认为,员工满意度是员工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通过

心理契约研究现状

心理契约研究:现状及展望 张建民,王霞(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一、心理契约概念的建立及其发展 自人类社会开始劳动分工起,组织与其成员之间对于劳动关系便产生了心理上的约定,这种心理上的约定便是现代心理契约的雏形。在组织不断进化的过程中,管理者发现仅仅用形式上的契约已不能完全表明雇佣双方的关系:一方面,有些关系是难于用文字或口头准确表达出来的;另一方面,形式契约固有的稳定性在面对变化时显得不够灵活。因此现代管理学者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以进一步描述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 由于研究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研究时关注的主体和层次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者对心理契约的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关于心理契约概念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概念引入阶段、概念分化阶段、概念拓展阶段。 (一)概念引入阶段(19 世纪60 年代初—80 年代末)。 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1960)最早使用“工作心理契约”这一术语,但他对这一术语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定义。最早给出明确定义的是施恩(E.H..Shein)(1965,1978,1980),他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根据他的定义可将心理契约理解为:心理契约主要包括组织责任(如公平的工资、晋升机会、培训、福利等)以及员工的责任(如忠诚、遵守制度、尽心工资等)。它的这种划分使心理契约的研究更为具体和明确。 之后“心理契约”这一术语便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而对此术语的解释也开始具体和丰富起来。见表1。 以上观点都代表了心理契约定义的早期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这几位研究者的共同点在于将心理契约看作是雇员与雇主对相互责任与义务的共同感知,是雇员和组织双方对交换关系的主观理解,他们把心理契约界定在组织与个人两个层面上,这种观点曾长期左右了该领域的研究。 (二)概念分化阶段(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中期)。 根据心理契约的早期定义,心理契约存在于个人和组织两个主体之间。但是,两个主体经常会产生理解的不一致,这样必然造成心理契约内容的非唯一性,给心理契约的后续研究带来很多的困难,所以到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就出现了概念理解的进一步分化,产生了Rousseau学派和“古典学派”之间的学派之争。 Rousseau 学派以Rousseau 等人为代表,强调心理契约是雇员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心理契约存在主体是雇员一方,这后来被人们称为狭义的心理契约。古典学派以Herriot 等人为代表,强调遵循心理契约提出时的原意,即理论的存在主体是组织和雇员双方,并认为这是雇佣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这后来被人们称为广义的心理契约。“到目前为止,两种视角的研究同时进行,但是基于狭义心理契约基础上的研究远远多于广义基础上的研究,而且很多属于应用性和实证性的研究”。 (三)概念拓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至今)。 尽管学派之争仍在继续,但在现代研究阶段,不同于这两派观点的研究也开始大量涌现,特别是国内近期出现了对心理契约概念的新研究。他们通过对心理契约存在背景和条件的开拓性研究,对心理契约的概念进行了补充,并对心理契约的本质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界定,为心理契约自身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见表2。 二、心理契约的结构研究 国内外研究者在对心理契约概念的本质进行争论的同时,也对其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二维和三维结构两种观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