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CM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BCM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BCM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BCM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拟制:部门:日期:

审核:部门: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为了防止营运活动的中断,结合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将灾难和管理缺失导致的营运中断情形降低到最低。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

3.定义

4.职责

4.1 最高管理者(总经理):

A、危机第一责任人,负责运营策划、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B、担任特别重大危机(Ⅰ级)的总指挥;

C、重大危机后接受媒体报告。

4.2 质量负责人:

A、危机第二责任人,负责各事业部运营执行;

B、较大危机(Ⅱ级)及一般性危机(Ⅲ级)的总指挥。

4.3 管理部负责人:

A、人才危机进行预测;

B、收集各部门危机信息进行分析,启动危机预警;

C、危机后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D、危机后对外信息的发布及媒体沟通;

E、危机后调查反馈报告给最高管理者提供危机所需的后勤保障。

4.4 市场营销部负责人:

A、市场危机进行预测,收集市场信息;

B、危机后负责向客户沟通,稳定市场。

4.5 事业部负责人:

A、对本事业部存在危机信息的收集并汇报;

B、危机后本事业部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4.6 财务部负责人:

A、财务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提供危机所需的资金保障。

4.7 采购认证部负责人:

A、供方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物料的调配。

4.8 BCM工作小组:

A、进行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关键活动及依赖,通过识别、定性或定量分析组织的业务功能的丧失、中断或损坏所造成的损失,为制定业务持续性策略提供依据;

B、进行风险评估,对那些会导致关键业务中断的一系列的风险和威胁进行识别,通过分析其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等级,进行风险排序并采取应对方案和措施,从而将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C、根据业务目标、收益成本和客户要求等因素,结合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定关键业务流程和恢复策略;

D、依据BCM方法、工具和模板,在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和策略选择的基础上,拟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IMP)和业务连续性计划(BCP);

E、进行BCM测试及演练,发现其中不足并加以改进;

F、进行维护和改进,不断优化发展,满足公司业务需求。

5.工作程序

5.1 识别公司可能面临营运中断的最大风险,导致的危机,其可归纳于以下几种(不限于):

5.1.1信誉危机:指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公众对其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由于没有履行合同及客户的承诺,而产生的一系列纠纷,甚至给合作伙伴造成重大损失或伤害,企业信誉下降,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导致订单流失而造成的危机。

5.1.2战略危机:指经营决策失误造成的危机。不能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趋势正确制定经营战略,而使企业遇到困难无法经营。

5.1.3运作管理危机: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危机

产品质量危机:在生产经营中忽略了产品质量问题,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导致巨额索赔造成流动资金周转不灵。

环境污染危机。企业的“三废”处理不彻底,有害物质泄露,爆炸等恶性事故造成环境危害,造成停业整顿。

关系纠纷危机。由于错误的经营思想、不正当的经营方式忽视经营道德,员工或供方服务态度恶劣,而造成关系纠纷产生的危机。

5.1.4灾难危机:无法预测和人力不可抗拒的强制力量,如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战争、重大工伤事故、经济危机等造成巨大损失的危机,危机给企业带来巨额的赔偿。

5.1.5财务危机:投资决策的失误、资金周转不灵、股票市场的波动、贷款利率和汇率的调整等。

5.1.6法律危机:高层领导法律意识淡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涉嫌偷税漏税、以权谋私等。

5.1.7人才危机:人才频繁流失所造成的危机。尤其是企业核心员工离职,其岗位没有合适的人选。

5.1.8 采购危机:采购成本增加,采购供应链中断。

5.1.9 出口管理及运输危机:海关扣货、交通事故等造成巨大损失的危机给企业带来巨额的赔偿。

5.2 针对识别出来的重大风险可能造成的危机之优先顺序评价出重要风险危机决定将采取策略,处理风险策略考虑以下方面:

5.2.1避免风险:当风险影响极大且在公司发生的概率较低时,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阻隔风险产生。

5.2.2转移风险:当风险影响极大且在公司发生的概率较高时,购买保险,减少风险发生后复原的负担。

5.2.3降低风险:当风险影响较低且在公司发生的概率较高时,采取控制措施,当风险发生后可因适当的控制面将损失减少。

5.3 危机前的管理

5.3.1做好危机预防工作

A、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排除偶然的原因,多数危机的产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各部门主管做好日常的信息收集、分类管理,善于捕捉危机发生前的信息,定期识别及评价危机,建立管理制度进行预防危机产生。

B、建立起危机防范预警机制,制定危机管理的应急预案,在出现危机征兆时,尽快确认危机的类型,为有效的危机控制做前期工作。

C、树立全员的危机意识, 对员工进行危机教育,定期开展危机管理培训。

5.3.2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根据危机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性危机(Ⅲ级)、较大危机(Ⅱ级)、特别重大危机(Ⅰ级)、并依次采用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

■预警——黄橙红警示三级威胁

■黄色等级(Ⅲ级一般性危机):预计将要发生一般性(Ⅲ级)以上危机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可能会扩大。

■橙色等级(Ⅱ级较大危机):预计将要发生较大(Ⅱ级)以上危机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红色等级(Ⅰ级特别重大危机):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Ⅰ级)以上危机事件,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蔓延。

5.3.3建立危机分级管理机制

■分级——危机分三级处置

■一般性危机(Ⅲ级):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范围内产生威胁或损失,只需要调度个别部门的力量和资源能够处置的事件。

■较大危机(Ⅱ级):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或部门财产和安全造成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公司部分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的事件。

■特别重大危机(Ⅰ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公司全部力量和资源,或需求助政府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的事件。

■一般性危机(Ⅲ级)、较大危机(Ⅱ级):由公司质量负责人负责启动应急预案,协同BCM工作小组成员负责处理.由质量负责人在2小时负责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及4小时内向媒体发布消息。

■重大危机(Ⅰ级):由最高管理者负责启动应急预案,协同各BCM工作小组成员负责处理,最高管理者赶赴现场组建应急指挥部,协调可能调动的一切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理,在4小时内向媒体发布消息。

5.4 危机中管理

5.4.1确认危机

当危机预警发布后, 一般性危机(Ⅲ级)由部门主管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 确定问题性质,2小时内向公司质量负责人报告;较大危机(Ⅱ级)由部门最高主管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及处理,确定问题性质,2小时内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特别重大危机(Ⅰ级)由质量负责人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确定问题性质,由最高管理者进行决策。

5.4.2 危机控制与解决

(A)取舍原则

a.判断危机的主要影响利益方;

b.始终把对人的影响放在首位;

c.评估三标准:事情的严重性、紧迫性、未来的发展趋势。

(B)决策与执行

a.启用危机管理机构;

b.决定主要人物的介入程度;

c.保证组织内其他部门正常运转。

(C)沟通媒体

a.第一时间口径一致真实披露信息,争取媒体的理解。

5.5 危机后的管理

5.5.1对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的调查,避免可预防危机的再次爆发;

5.5.1.1对预警系统进行评价,分析为何预警系统没能对危机的爆发做出反应,并进行改进;

5.5.1.2对企业的危机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详细列举危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

5.5.1.3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利用本次危机处理过程的经验和教训来改进本部门的工作。

5.5.2 恢复

5.5.2.1有形损害的恢复

在物资上,危机过后,对设施进行重建,设备进行更新,以保证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到危机来临之前的状态。

在人员上,应对危机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组织好医疗工作和对死者家属的抚恤工作,并充分满足职工家属的愿望。

在客户订单上,调配分公司资源尽量不影响客户订单交货期,流程详见《业务连续性计划》。

5.5.2.2无形损害的恢复(关于企业形象的恢复)

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善待被害者。

争取新闻界的理解和合作。

5.5.2.3发展恢复力

所谓恢复力,是指危机爆发之后,企业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正常状态的能力。

从非正常状态回到正常状态的能力越强,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资源也就越少。

发展组织和员工的恢复力,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危机影响,并且使危机事件影响企业组织和员工后能得到尽快恢复。

6.附件

附件1:BCM工作小组任命文件

附件2:业务连续性计划

7.相关文件

7.1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8.相关表格

银行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处理方案样本

银行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处理方案

XX银行业务系统 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处理方案 总则 业务系统的安全性是从技术角度与业务角度相互配合来保证,主要以防范为主,对于出现的突发事件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来统一解决。为减少我行业务停顿造成的损失,降低重要业务进程和数据重大失效或灾难的影响,应急恢复工作组应制定详尽的应急计划,而且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制定应急计划应分析灾难、安全失效及服务停顿的影响,明确关键设备如重要服务器、网络设备、通信线路以及软件系统的备份恢复措施和每一部分需要恢复的时间。应急计划应该明确针对不同情况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恢复不同软件硬件的操作规范,而且定期进行实地演练;用作备份的设备应保持设备完好,而且应随时能够提供使用。应急计划应该经我行领导的审批,当业务系统发生变动时应急计划也应进行必要的修改、演练并获得领导审批。 第一章应急反应工作组 1.应急反应工作组的建立原则 应急反应工作组由业务部门与科技部相关人员组成,采取组长负责制。成员由专业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组成,应急反应工作

组成员在业务、技术水平上具有足够的能力处理紧急事件。各成员要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每位成员应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在紧急事件出现时能够全力配合,服从领导安排、具有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急反应工作组在人员配备上要充分考虑备份方案,对于关键性岗位采取双人备份策略,以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保证关键岗位人员能顺利到位。 2.应急反应工作组职能 应急反应工作组职能主要包括根据业务需要确定业务系统的应急策略,并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在事件发生时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排除故障并恢复系统;平时应负责督促检查应急处理措施的准备落实情况;组织内部人员定期进行应急措施的培训和演练;每年对系统的应急策略和应急计划进行测试和评审,对需要修订的项目提出修改意见报安全领导小组审批。 3.定期修改应急计划与措施 为了适应业务系统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业务系统系统日益复杂化,因此应急反应工作组会定期对应急计划与措施进行审计,检查各种恢复措施,确保能够从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各个环节做到完整恢复。对于不断扩充的系统要即时有效地补充、修改应急计划与恢复措施,确保应急计划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业务风险连续性风险管理办法

业务连续性和风险管理实施办法 共13页 (包括封面)

目录 一、目的 2 二、定义 2 三、流程 3 四、范围 5 五、影响业务连续性的风险管理 5 六、重要电话号码 6 七、重大变更时对客户的通知 6 八、业务连续性计划(BCP) 8

业务连续性和风险管理实施办法 一、目的 为了使公司有效控制业务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从而实现保证公司和客户利益,保证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二、定义 2.1 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是由生产部门和质量部门定期编制和维护。该计划明确定义风险管理行动范围、目的,风险管理要求、风险等级评估标准等等。 2.2 风险管理登记表 风险管理登记表用于记录识别出来的风险,针对已识别的风险提出降低风险的行动计划,通过定期回顾和评估,将高风险逐步降低到低风险,采取有效行动来避免风险发生,保证公司业务按既定计划高效运行。 2.3 业务连续性计划 业务连续性计划是保证公司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工具文件,它是由生产部门和质量部门负责定期编制和维护的文件。该文件针对风险要识别出来的对公司存在潜在威胁的影响因素,并为恢复及有效响应能力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机制,来保障公司和关键客户的利益。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包括应急反应流程、事件决策及业务恢复、培训、监测、检查和计划维护等。 三、流程

公司风险协调员组织建立公司级风险团队,重点识别并管理风险项目的缓解和消除行动,公司级风险团队成员分别来自于公司各个业务部门,他们将代表各个业务部门分析、提出风险项目。 公司风险管理团队负责识别、确认所有影响公司业务的风险项目,公司风险协调员负责组织将确认出来的风险项目记录到风险登记表中。 公司风险协调员分别组织管理团队对风险项目进行评估,按照风险评分标准确定风险优先级别,汇总出高风险项目提交公司经理层讨论认可。 风险项目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产品, 设备、设施或人员(独苗岗位) ?替代设备备份 ?关键过程或供应商风险 ?计算机数据备份 ?计算机信息系统备份 使用如下标准进行评估 评估初始 P (可能性) 和初始I(影响)和需要采取的行动 “风险矩阵”图上的行和列分别表示初始 P(概率)和初始I(影响)。可以用"L"(低)、"M"(中等) 和"H"(高)表示。 设置风险级别必须基于以下因素: ?概率排名“L”的可能十年发生一次 ?概率排名“M”,可能每年发生一次 ?概率排名“H”,可能每年发生在一次以上 ?影响排名“L”,影响轻微,可以忽略

ISO22301:2019程序文件-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版本号修改号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BCM8.4-01A0 1.目的 为了防止营运活动的中断,结合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将灾难和管理缺失导致的营运中断 情形降低到最低。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 3.定义 无 4.职责 4.1 最高管理者(总经理): A、危机第一责任人,负责运营策划、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B、担任特别重大危机(Ⅰ级)的总指挥; C、重大危机后接受媒体报告。 4.2 质量负责人: A、危机第二责任人,负责各事业部运营执行; B、较大危机(Ⅱ级)及一般性危机(Ⅲ级)的总指挥。 4.3 管理部负责人: A、人才危机进行预测; B、收集各部门危机信息进行分析,启动危机预警; C、危机后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D、危机后对外信息的发布及媒体沟通; E、危机后调查反馈报告给最高管理者提供危机所需的后勤保障。 4.4 市场营销部负责人: A、市场危机进行预测,收集市场信息; B、危机后负责向客户沟通,稳定市场。 4.5 事业部负责人: A、对本事业部存在危机信息的收集并汇报; B、危机后本事业部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4.6 财务部负责人: A、财务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提供危机所需的资金保障。 4.7 采购认证部负责人: A、供方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物料的调配。 4.8 BCM工作小组: A、进行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关键活动及依赖,通过识别、定性或定量分析组织的业务功能的丧失、中断或损坏所造成的损失,为制定业务持续性策略提供依据; B、进行风险评估,对那些会导致关键业务中断的一系列的风险和威胁进行识别,通过分析其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等级,进行风险排序并采取应对方案和措施,从而将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业务连续性的管理制度

业务连续性的管理制度 精品办公文档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总则 为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非计划的业务破坏、降低影响,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保障公司、商户、合作伙伴等相关单位的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流程规范 一、公司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及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级别,实行分级管理,保证在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业务断时,所有成员能够识别其角色与职责。 二、制订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等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等导致业务断之时,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数据零丢失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恢复。 三、在与合作商(服务商)签订书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业务的连续性,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顺利实现合作商(服务商)变更,保证合 作商(服务商)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业务断分析 一、业务断成因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一般灾害

1、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火灾、水灾、台风等,此种灾害无法预判,灾害发生时无法防护,发生频率最低,当灾害发生时,业务一般也只能切换到灾备机房,一旦切换到灾备机房,业务正常运行肯定收到影响。 2、人为灾害主要有:恐怖攻击、黑客攻击(网络攻击、病毒攻击等),此灾害同样无法预判,发生不高,但其黑客攻击可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防护,加大黑客攻击难度,从而达到黑客攻击防护的目的。 3、一般灾害主要有:网络故障、服务器软硬件故障、应用程序故障等,此灾害可防护,但发生频率最高,应对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监控,并建立相应的监控巡检系统,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另核心业务系统应建设主备高可用架构或负载均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故障。

IT信息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

IT信息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 1 目的 本程序规定当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为保护IT信息业务活动免受影响,迅速恢复已中断的业务活动,实现业务持续发展而实施的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建立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进行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编制业务持续性战略计划;制订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并实施;对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进行定期测试和评审等。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IT信息业务相关的主要业务的持续性管理控制 3 相关文件 4 职责 4.1总经理负责业务中断的恢复的总指挥与总协调。 4.2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修订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并协调、推进业务持续性管理活动。 4.3硬件工程师负责网络及其他基础设施/设备、办公网络的故障处理及与之相关的作业中断的恢复及电话网络的故障处理及中断恢复。 4.4各区域负责人在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负责保护自己区域内使用的信息系统及业务数据,及时恢复中断的业务活动。

5 程序 5.1业务持续性管理过程 业务持续性管理过程规定如下: 5.2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5.2.1在首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后进行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5.2.2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副总经理配合,及管理者代表指定的 相关责任人分别开展以下活动: a) 对信息安全进行风险评估; b) 识别出对业务持续性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事件,如设备故障、火灾等; c) 分析这些事件一旦发生对业务活动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以及恢复业务所需费用等; d) 编写《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报告》(格式不限)。 5.2.3《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总则 为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非计划的业务破坏、降低影响,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保障公司、商户、合作伙伴等相关单位的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流程规范 一、公司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及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级别,实行分级管理,保证在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业务中断时,所有成员能够识别其角色与职责。 二、制订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等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等导致业务中断之时,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数据零丢失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恢复。 三、在与合作商(服务商)签订书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业务的连续性,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顺利实现合作商(服务商)变更,保证合作商(服务商)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业务中断分析 一、业务中断成因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一般灾害 1、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火灾、水灾、台风等,此种灾害无法预判,灾害发生时无法防护,发生频率最低,当灾害发生时,业务一般也只能切换到灾备机房,一旦切换到灾备机房,业务正常运行肯定收到影响。 2、人为灾害主要有:恐怖攻击、黑客攻击(网络攻击、病毒攻击等),此灾害同样无法预判,发生不高,但其中黑客攻击可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防护,加大黑客攻击难度,从而达到黑客攻击防护的目的。 3、一般灾害主要有:网络故障、服务器软硬件故障、应用程序故障等,此灾害可防护,但发生频率最高,应对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监控,并建立相应的监控巡检系统,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另核心业务系统应建设主备高可用架构或

负载均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故障。 二、业务中断的企业影响 1、企业收入:企业直接损失、商户赔偿金、企业未来收入损失; 2、生产效率:参与人员人数和人员处理时间; 3、声誉损失:影响企业声誉,降低了商户和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影响到后期的企业市场发展和业务合作,扩大了竞争对手优势 4、财务业绩: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现金流甚至违规罚款等 第三章技术保障 一、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目标是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至服务级别协议规定的水准,尽量减少事故对业务运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最好的服务质量和可用性级别。 二、应急系统的技术体系,主要是建立预防为主的计算机风险防范体系,将风险的预警融于日常工作中,包括:硬件设备的冗余备份、网络线路的冗余备份、数据备份、网络监控、系统监控。 三、维护人员应根据维护作业计划,对所维护管理的设备定期进行预防性巡视检查,机房和外线维护人员在巡视中应认真负责,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注意处在环境恶劣下、存在潜在质量故障的设备,巡视检查要认真进行记录。 第四章风险管理 一、深入分析可能造成业务中断的因素,并对其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根据业务环境的变化,对原有风险管理制度、规则和程序进行必要的和适当的修正,保证安全措施的持续有效和及时更新。 三、对公司的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应实行轮岗和强制性休假制度,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四、系统采用适当的加密技术和措施,保证交易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以及所传输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ISO27001-2013) 1、目的 防止业务活动中断,保护关键业务过程免受信息系统重大失误或灾难的影响,并确保关键业务活能及时恢复。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信息系统遭受灾难事故后的处理。 3、术语和定义 ISO/IEC27001:201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ISO/IEC27002:2017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4、职责和权限 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指导本程序的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立即组织力量对事故进行风险评估,评价业务中断的严重程度; XXX部在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的组织下,负责信息系统的操作系统、各类数据、网络等恢复,通讯设备的配置等工作。 5、主要活动 5.1预防业务中断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通信线路、电源等日常检查是预防公司业务中断的主要方式。 在日常业务活动中,采取如下预防保护控制措施: ●监督 ●访问控制 ●身份认证 ●防病毒 ●过滤 ●入侵检测系统 5.2确定关键业务及其优先级 XXX部负责识别关键业务活动,并按其重要性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关键业务的优先级也是中断后的恢复优先级。 关于业务活动优先级如下:(以下均为举例) 最高:提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XXX系统(服务器) 提供信息安全防护的补丁分发/防毒软件服务系统 各开发部门源代码/重要文档管理及存储系统 高:关键开发/测试环境系统 提供公司E-mail服务的Mail系统

质量管理服务系统 低:提供内部Web访问的系统 针对不同的关键业务活动,制定业务恢复方案,并指定责任人和业务恢复时间。详见《XXX关键业务恢复计划》。 5.3关键业务恢复计划测试 XXX部每年一次,对《XXX关键业务恢复计划》进行测试,并对其保持或改进。 5.4实施关键业务恢复计划 5.4.1 事件响应 XXX部负责对中断业务的事故做出迅速反应,并执行《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 5.4.2 业务恢复 XXX部负责执行《XXX关键业务恢复计划》,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恢复被中断的业务。使其继续正常运行。 6、相关文件和记录 关键业务恢复计划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 备份管理程序

业务连续性管理方案

目录 1.目的 (4) 2.适用范围 (4) 2.1前提条件1: (4) 2.2前提条件2: (4) 3.定义 (4) 3.1业务连续性管理方案: (4) 3.2最大容忍中断时间: (4) 3.3关键功能目标恢复时间: (4) 3.4全部功能目标恢复时间: (4) 3.5小规模灾难或故障: (4) 3.6大规模灾难或故障: (4) 4.规程 (4) 4.1核心及支持性业务单元定义 (4) 4.2业务连续性管理目标 (5) 4.3业务连续性恢复顺序 (5) 4.4业务分类及灾难恢复指标 (6) 4.5重大灾难、故障应急程序及计划 (6) 4.6重大灾难、故障应急程序及计划演练方案 (6) 5.引用文件 (7) 6.记录 (7)

1. 目的 确保核心业务及支持性业务的连续运作,减少各种安全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2.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在以下前提条件下的业务连续性管理: 2.1 前提条件1: 公司不在同一时间内遭受同样大规模的破坏 2.2 前提条件2: 公司雇用关系、现金流、供应商关系、客户关系、政府关系、投资关系、合作 伙伴关系没有受到重大影响 3. 定义 3.1 业务连续性管理方案: 为预防业务风险、意外灾难可能带来的损失,有效保障公司核心业务及支持性的正常运作,而预先制订的一系列管理计划,包括:业务连续性管理目标、业务恢复指标、以及各类灾难、故障的应急和恢复程序。 3.2 最大容忍中断时间: 指业务能容忍在没有正常支撑工具(如业务记录、信息系统、通信电话等)支撑的最大工作时间(不包括休息时间)。 3.3 关键功能目标恢复时间: 指从灾难发生开始到业务关键功能(指核心业务功能,例如:客户要求的开发活动、支持开发活动必须的业务记录、信息系统、通信电话)得到恢复的时间。 3.4 全部功能目标恢复时间: 指从灾难发生开始到所有业务功能(指灾难发生前工作环境,包括与原有环境一致的办公场所、基础设施、业务记录、信息系统等)得到恢复的时间。 3.5 小规模灾难或故障: 指导致某一个核心业务单元工作瘫痪的灾难或故障,例如:某一部门的信息系统瘫痪、公司局部受到火灾、暴雨、洪水、液体泄漏事件等影响。 3.6 大规模灾难或故障: 指导致所有核心业务单元工作瘫痪的灾难或故障,例如:整个网络系统瘫痪、信息部被完全破坏、传染病爆发,导致所有业务不能开展等。 4. 规程 4.1 核心及支持性业务单元定义 根据业务特点,以及为,将公司业务分为以下核心业务单元、支持性业务单元: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信息系统与信息科技是保障业务持续运营的重要基础。为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维护公众信心和银行业正常运营秩序,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以下简称运营中断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异常、重要业务停止运营的事件。主要包括: (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障; (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 (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 (四)自然灾害:火灾、雷击、海啸、地震、重大疫情等。 第五条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行

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第六条根据本行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 第七条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组织架构,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配置必要的资源,有效处置运营中断事件,并积极开展演练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改进。 第八条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 (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 (三)坚持以人为本,重点保障人员安全;实施差异化管理,保障重要业务有序恢复;兼顾业务连续性管理成本与效益; (四)坚持联动协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整体有效机制。 第九条将业务连续性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其成为银行机构日常运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章业务连续性组织架构 第一节日常管理组织架构 第十条董(理)事会是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决策机构,对业务连续性管理承担最终责任。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核和批准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 (二)审批高级管理层业务连续性管理职责,定期听取高级管理层

ISO27001:2013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

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 [XXXX-B-39] V1.0

变更履历

1 目的 确保组织的业务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最低限度的降低信息安全事件对业务的影响。 2 范围 组织的业务运作地点包括: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1355号国际科技园二期D501。 整个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BCMS)的覆盖范围是: a)属于组织的一切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信息; b)在组织业务运作地点使用,属于组织客户的一切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信息; c)属于组织的一切物理实体,包括建筑物、办公室以及其它的一切设施与设备。 3 职责 3.1 综合部 审批业务连续性计划,分配相关资源,确保业务连续性活动顺利进行。 3.2 各相关部门 配合综合部负责相关业务持续性计划的实施。 4 相关文件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 5 程序 5.1 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由综合部负责组织识别对业务持续性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事件,如信息系统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分析一旦这些事件发生会对业务活动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以及统计恢复业务所需费用等。 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识别关键业务的管理过程; b)识别可能引起业务活动中断的主要事件; c)分析主要事件对信息系统和业务活动造成的影响;

d)考虑关于系统恢复或替换的需求。 5.2 《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简称BCP)的编制与实施 综合部负责确定影响业务持续性的关键功能或业务,编制《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 《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a)计划实施所涉及的部门/人员的职责及接口关系的描述; b)业务中断的快速报告程序及要求; c)业务中断的恢复程序及方法; d)业务中断恢复的时限要求; e)保持本组织业务持续运作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与备用措施; f)必要的技术支持及资源要求。 重要系统一旦受到重大影响或中断后,综合部及相关部门应立即执行《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对信息系统采取应急措施,并进行恢复,确保业务活动的持续运行。同时,应按照《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做好事故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 a)对业务中断原因的调查分析; b)业务中断造成损失的统计; c)采取的纠正措施; d)应吸取经验教训及预防措施等。 5.3 业务持续性计划的测试与评审 每年年末由综合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进行测试,以判断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测试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a)对已发生过的业务中断及恢复措施实例进行讨论; b)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业务中断及恢复的模拟演练; c)采用技术手段对系统运行及中断恢复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 d)由外部服务供应商提供服务和产品测试,确保所提供的外部服务和产品符合合同要 求。 测试完成后综合部负责编制《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测试报告》,并对计划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形成《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评审报告》。 根据《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评审报告》的要求,决定是否对《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进行修改。 6 记录 《业务连续性影响分析报告》 《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计划》 《业务连续性计划实施方案》 《业务连续性计划实施方案测试报告》 《业务连续性实施评价报告》

某银行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处理方案

XX银行业务系统 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处理方案 总则 业务系统的安全性是从技术角度与业务角度相互配合来保证,主要以防范为主,对于出现的突发事件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来统一解决。为减少我行业务停顿造成的损失,降低重要业务进程和数据重大失效或灾难的影响,应急恢复工作组应制定详尽的应急计划,并且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制定应急计划应分析灾难、安全失效及服务停顿的影响,明确关键设备如重要服务器、网络设备、通信线路以及软件系统的备份恢复措施和每一部分需要恢复的时间。应急计划应该明确针对不同情况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恢复不同软件硬件的操作规范,并且定期进行实地演练;用作备份的设备应保持设备完好,而且应随时可以提供使用。应急计划应该经我行领导的审批,当业务系统发生变动时应急计划也应进行必要的修改、演练并获得领导审批。 第一章应急反应工作组 1.应急反应工作组的建立原则 应急反应工作组由业务部门与科技部相关人员组成,采取组长负责制。成员由专业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组成,应急反应工作组成员在业务、技术水平上具有足够的能力处理紧急事件。各成员要具有良好

的团队精神,每位成员应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在紧急事件出现时能够全力配合,服从领导安排、具有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急反应工作组在人员配备上要充分考虑备份方案,对于关键性岗位采取双人备份策略,以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保证关键岗位人员能顺利到位。 2.应急反应工作组职能 应急反应工作组职能主要包括根据业务需要确定业务系统的应急策略,并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在事件发生时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排除故障并恢复系统;平时应负责督促检查应急处理措施的准备落实情况;组织内部人员定期进行应急措施的培训和演练;每年对系统的应急策略和应急计划进行测试和评审,对需要修订的项目提出修改意见报安全领导小组审批。 3.定期修改应急计划与措施 为了适应业务系统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业务系统系统日益复杂化,因此应急反应工作组会定期对应急计划与措施进行审计,检查各种恢复措施,确保能够从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各个环节做到完整恢复。对于不断扩充的系统要即时有效地补充、修改应急计划与恢复措施,确保应急计划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4.注重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过程 根据业务系统交易及开户等重要业务进程,对围绕这些业务进程的软件硬件设备分出先后确定重点,如Web、LDAP、我行数据库等服

BCM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文件

拟制:部门:日期: 审核:部门: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为了防止营运活动的中断,结合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将灾难和管理缺失导致的营运中断情形降低到最低。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 3.定义 无 4.职责 4.1 最高管理者(总经理): A、危机第一责任人,负责运营策划、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B、担任特别重大危机(Ⅰ级)的总指挥; C、重大危机后接受媒体报告。 4.2 质量负责人: A、危机第二责任人,负责各事业部运营执行; B、较大危机(Ⅱ级)及一般性危机(Ⅲ级)的总指挥。 4.3 管理部负责人: A、人才危机进行预测; B、收集各部门危机信息进行分析,启动危机预警; C、危机后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D、危机后对外信息的发布及媒体沟通; E、危机后调查反馈报告给最高管理者提供危机所需的后勤保障。 4.4 市场营销部负责人: A、市场危机进行预测,收集市场信息; B、危机后负责向客户沟通,稳定市场。 4.5 事业部负责人: A、对本事业部存在危机信息的收集并汇报; B、危机后本事业部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4.6 财务部负责人: A、财务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提供危机所需的资金保障。 4.7 采购认证部负责人: A、供方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物料的调配。 4.8 BCM工作小组: A、进行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关键活动及依赖,通过识别、定性或定量分析组织的业务功能的丧失、中断或损坏所造成的损失,为制定业务持续性策略提供依据; B、进行风险评估,对那些会导致关键业务中断的一系列的风险和威胁进行识别,通过分析其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等级,进行风险排序并采取应对方案和措施,从而将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C、根据业务目标、收益成本和客户要求等因素,结合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定关键业务流程和恢复策略; D、依据BCM方法、工具和模板,在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和策略选择的基础上,拟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IMP)和业务连续性计划(BCP); E、进行BCM测试及演练,发现其中不足并加以改进; F、进行维护和改进,不断优化发展,满足公司业务需求。 5.工作程序 5.1 识别公司可能面临营运中断的最大风险,导致的危机,其可归纳于以下几种(不限于): 5.1.1信誉危机:指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公众对其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由于没有履行合同及客户的承诺,而产生的一系列纠纷,甚至给合作伙伴造成重大损失或伤害,企业信誉下降,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导致订单流失而造成的危机。 5.1.2战略危机:指经营决策失误造成的危机。不能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趋势正确制定经营战略,而使企业遇到困难无法经营。 5.1.3运作管理危机: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危机 产品质量危机:在生产经营中忽略了产品质量问题,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导致巨额索赔造成流动资金周转不灵。 环境污染危机。企业的“三废”处理不彻底,有害物质泄露,爆炸等恶性事故造成环境危害,造成停业整顿。 关系纠纷危机。由于错误的经营思想、不正当的经营方式忽视经营道德,员工或供方服务态度恶劣,而造成关系纠纷产生的危机。

业务连续性管理规范

1. 目的 为了保证在有可能出现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火灾、化学品灾害、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售后退货和IT系统损坏等特别事件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交付需求。 2. 范围 适用于在出现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火灾、化学品灾害、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售后退货和IT系统损坏、等特别事件的情况。 3. 引用文件 3.1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4. 定义 特别事件: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火灾、化学品灾害、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售后退货和IT系统损坏等其它突发性事件。 5. 职责和权限 5.1 企管部:负责制订和修改本应急计划,并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5.2 总经理:负责组织及实施应急计划。 5.3 工厂负责人:负责协调、组织及实施应急计划,当总经理不在时,行使总经理职权。 5.4 生产部:负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现场物料、机器、工具进行整理并清洁干净。 5.5 技术部:负责抢修设备,防止突发性事件扩大,降低突发性事件损失,使发生突发性事件 后生产能够尽快恢复。 5.6 办公室: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及财产的安全;负责维持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现场秩序; 负责突发性事件中各项指令的传达及反馈突发性事件信息;负责内/外联络,小组成员之 间的信息沟通;负责IT系统恢复。 5.7 销售服务中心:负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受影响订单与客户沟通。 5.8 采购部:负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恢复生产所需要的物料采购、外协加工。 5.9 质控部:负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受影响物料,在制品和成品的检验和判定。 5.10 物控部:负责统计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受影响订单,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并跟进计 划的实施。负责统计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仓库受影响的物资,通知质控部进行检验,根据质 控部检验结果申请物资报废。 5.11 临时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组织人员清理现场,评估灾后损失,协调全厂恢复计划的具体实 施,督促各部门恢复生产进度,解决各部门在恢复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6. 运作程序 6.1 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 6.1.1 若办公室提前接到政府相关部门通知或地震、天气监测预报信息、预警信号,需 要停止或调整生产活动的,则应在第一时间将信息报告总经理,并通过电话、短

流程管理-ISO92全套制度及业务流程之工作改进管理程序 精品

29.工作改进管理程序 1.目的和范围: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为原则,通过对有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发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改进机会,适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措施有效性进行验证,形成制度化的持续改进机制,确保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职责 2.1总经理室 2.1.1 收集质量管理相关信息,制定改进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和验证这 些措施; 2.1.2 负责公司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的组织,以及组织公司迎接外部审核; 2.1.3保存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活动的相关记录及信息。 2.1.4负责组织对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必要时对工作计 划进行调整。 2.2各部门 2.2.1根据总经理室的安排具体实施改进措施,并配合总经理室对措施的有 效性进行验证; 2.2.2在日常的业务、管理活动中收集质量管理相关信息; 2.2.3根据所收集的信息提出改进建议。 2.2.4接受总经理室对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必要时调整 工作计划。 3、工作流程 3.1公司改进工作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3.1.1 内审,执行《内审程序》。 3.1.2外审,公司针对外部第三方认证机构在对质量管理体系初审、年度监 督审核和复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配合认证 机构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保存记录。 3.1.3管理评审,结合年终总结进行,执行《管理评审程序》。 3.1.4项目总结,项目竣工交付后6个月内,由总经理室负责质量管理的总 工组织对竣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总经理室负责组织设计研发部、审 计核算部、经营销售部、工程材料部、项目经理部、物业公司等单位 从各自的角度提交综合评价报告。总工负责对各评价报告中提及的质 量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分析。 3.1.5日常工作改进围绕各部门周记和经理例会进行。 3.1.5.1总经理室负责收集以下信息:各部室的“工作周记”;经理例会纪要 中有关质量管理的信息;通过客户服务中心收集客户投诉和客户满意 信息。参见《客户服务管理程序》文件。 3.1.5.2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收集公司各部门横向沟通状况方面的信息,必 要时向总经理提出专题报告。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模版

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银行风险管理,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降低或消除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技术故障等原因造成重要业务运营中断所产生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银行重要业务异常或中断,产生不良影响或资金损失的事件,包括: (一)信息系统各类技术故障和配套设施故障; (二)自然灾害(如火灾、雷击、海啸等); (三)外部影响(如发生黑客攻击、第三方无法提供合作或服务等)。 第二章组织架构 第三条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执行部门和保障部门。 第四条董事会是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业务连续性管理负最终责任。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与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战略目标相一致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总体战略; (二)审批执行部门在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中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审查执行部门在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中的履职情况; (三)审批保障部门为业务连续性管理制订的人员、资金、重要设施等资源的总体配备方案; (四)审核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撰写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报告、内部审计部门撰写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审计报告。 第五条风险管理部作为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主管部门(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全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包括:(一)制订和维护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二)制定风险分析、业务影响分析的方法与流程; (三)制订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工作计划与评估报告; (四)制订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计划与总结报告; (五)组织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评估、总结与改进; (六)组织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培训; (七)指导和监督执行部门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活动。 第六条执行部门包括业务部门和信息技术部,负责业务连续性管理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七条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拟定需要恢复的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负责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分析,撰写风险评估报告和业务影响分析报告; (二)负责业务部门的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制订;参与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整体演练;负责本部门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具体演练、评估、总结与改进; (三)参与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培训; (四)负责对本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定期评估、改进。 第八条信息技术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保障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根据业务恢复策略,配置信息系统资源;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农信社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农信社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以下简称运营中断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异常、重要业务停止运营的事件。主要包括: (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

障; (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 (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 (四)自然灾害:火灾、雷击、海啸、地震、重大疫情等。 第五条农信社应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 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第六条农信社应根据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 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 连续性管理战略。 第七条农信社应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 务连续性计划,配置必要的资源,有效处置运营中断事件,并积极开展演练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改进。 第八条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 金融秩序; (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 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 (三)坚持以人为本,重点保障人员安全;实施差异 化管理,保障重要业务有序恢复;兼顾业务连续性管理

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

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 1. 目的 为了保证在有可能出现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火灾、化学品灾害、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售后退货和IT系统损坏等特别事件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交付需求。 2. 范围 适用于在出现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火灾、化学品灾害、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售后退货和IT系统损坏、等特别事件的情况。 3. 引用文件 3.1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4. 定义 特别事件: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火灾、化学品灾害、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售后退货和IT系统损坏等其它突发性事件。 5. 职责和权限 5.1 企管部:负责制订和修改本应急计划,并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5.2 总经理:负责组织及实施应急计划。 5.3 工厂负责人:负责协调、组织及实施应急计划,当总经理不在时,行使总经理职权。 5.4 生产部:负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现场物料、机器、工具进行整理并清洁干净。 5.5 技术部:负责抢修设备,防止突发性事件扩大,降低突发性事件损失,使发生突发性事件 后生产能够尽快恢复。 5.6 办公室: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及财产的安全;负责维持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现场秩序; 负责突发性事件中各项指令的传达及反馈突发性事件信息;负责内/外联络,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负责IT系统恢复。 5.7 销售服务中心:负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受影响订单与客户沟通。 5.8 采购部:负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恢复生产所需要的物料采购、外协加工。 5.9 质控部:负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受影响物料,在制品和成品的检验和判定。 5.10 物控部:负责统计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受影响订单,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并跟进计 划的实施。负责统计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仓库受影响的物资,通知质控部进行检验,根据质控部检验结果申请物资报废。 5.11 临时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组织人员清理现场,评估灾后损失,协调全厂恢复计划的具体实施,督促各部门恢复生产进度,解决各部门在恢复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ISO9001-2015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防止营运活动的中断,结合预防和复原控制措施及程序,将灾难和管理缺失导致的营运中断情形降低到最低。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 3.定义 无 4.职责 4.1最高管理者(总裁): A、危机第一责任人,负责运营策划、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B、担任特别重大危机(Ⅰ级)的总指挥; C、重大危机后接受媒体报告; 4.2 常务副总裁: A、危机第二责任人,负责各事业部运营执行; B、较大危机(Ⅱ级)及一般性危机(Ⅲ级)的总指挥; 4.3人事经理:

A、人才危机进行预测; B、收集各部门危机信息进行分析,启动危机预警, C、危机后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D、危机后对外信息的发布及媒体沟通; E、危机后调查反馈报告给最高管理者提供危机所需的后勤保障; 4.4 销售副总裁: A、市场危机进行预测,收集市场信息; B、危机后负责向客户沟通,稳定市场; 4.5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 A、对本事业部存在危机信息的收集并汇报; B、危机后本事业部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4.6 财务总监: A、财务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提供危机所需的资金保障; 4.7 采购部门负责人: A、供方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物料的调配;

4.8 危机委员会:公司组建危机委员会,界定其职责,依危机处理流程实施(附件1)。 5.工作程序 5.1 识别公司可能面临营运中断的最大风险,导致的危机,其可归纳于以下几种(不限于) 5.1.1信誉危机:指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公众对其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由于没有履行合同及客户的承诺,而产生的一系列纠纷,甚至给合作伙伴造成重大损失或伤害,企业信誉下降,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导致订单流失而造成的危机。 5.1.2战略危机:指经营决策失误造成的危机。不能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趋势正确制定经营战略,而使企业遇到困难无法经营。 5.1.3运作管理危机: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危机 产品质量危机:在生产经营中忽略了产品质量问题,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导致巨额索赔造成流动资金周转不灵。 环境污染危机。企业的“三废”处理不彻底,有害物质泄露,爆炸

ISO27001:2013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XXXXXX软件有限公司人性化科技提升业绩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目录 1. 目的和范围 (3) 2. 引用文件 (3) 3. 职责和权限 (3) 4. 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 (4) 4.1.1 识别组织关键业务 (4) 4.1.2 识别关键信息系统 (5) 4.2 连续性架构规划 (5) 4.2.1 确定团队与人员 (5) 4.2.2 确定利益相关方 (6) 4.2.3 确定技术设施 (6) 4.3 制定应急预案 (6) 4.3.1 确定团队职责与分工 (6) 4.3.2 确定突发事件通告机制 (6) 4.3.3 确定损害评估机制 (6) 4.3.4 确定灾难启动机制 (7) 4.3.5 确定系统恢复过程 (7) 4.3.6 形成计划文档 (7) 4.4 演练与维护 (7)

4.4.1 设计演练方案 (7) 4.4.2 演练 (7) 4.4.3 评审和改进 (7) 5 相关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目的和范围 为确保公司的业务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最低限度的降低信息安全事件对业务的影响,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业务连续性管理为关键业务过程提供支持。 2.引用文件 1)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 励各部门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GB/T 22080-2016/ISO/IEC 27001:201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 求 3)GB/T 22081-2016/ISO/IEC 27002:201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 则 4)《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制度》 3.职责和权限 1)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审批业务连续性计划,分配相关资源,确保业务持续性活动 顺利进行;在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担任公司业务中断的恢复的总指挥与 总协调。 2)信息安全工作小组:负责组织进行相关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编写,审核BCP,组 织BCP演练,监督修改完善;在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负责协调进行信 息和资产保护,及时恢复中断的业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