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BM双活数据中心探讨

IBM双活数据中心探讨

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数据集中阶段的数据中心建设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 传统架构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 H3C全融合虚拟化架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双活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2章双活数据中心业务部署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基于的业务部署模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 模式简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 企业数据中心业务典型部署......................................................................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基于的业务部署模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 技术简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 企业数据中心典型部署..............................................................................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3 与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3章双活数据中心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网络结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双活数据中心部署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深信服双活数据中心(业务层)方案

双活数据中心(业务层)方案 一、需求背景: 随着数据的大集中,银行纷纷建设了负责本行各业务处理的生产数据中心机房(一般称为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因其负担了全行业务,所以其并发业务负荷能力和不间断运行能力是评价一个数据中心成熟与否的关键性指标。 近年来,随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各种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银行数据中心的业务压力业成倍增加,用户对于业务访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障业务系统的7*24小时连续运营并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信息部门的首要职责。 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监管机构也十分重视商业银行的灾难备份体系建设,多次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灾难备份的相关标准和指引,对商业银行灾备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适应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增长,保障银行各业务安全稳定的不间断运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符合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建设灾备、双活甚至多活数据中心正在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 二、发展趋势: 多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项目周期往往很长,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大。从技术上来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活,就要求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存储都要双活。就现阶段来看,大多数客户的多数据中心建设还达不到完全的双活要求,主流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应用双活。目前客户建设多数据中心的模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单纯的数据容灾: 正常情况下只有主数据中心投入运行,备数据中心处于待命状态。发生灾难时,灾备数据中心可以短时间内恢复业务并投入运行,减轻灾难带来的损失。这种模式只能解决业务连续性的需求,但用户无法就近快速接入。灾备中心建设的投资巨大且运维成本高昂,正常情况下灾备中心不对外服务,资源利用率偏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华为存储双活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指南

华为存储双活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指南

目录 (3) 1.华为一体化双活数据中心方案概述 1.1.跨中心部署架构 (4) 1.2.同机房部署架构 (6) (9) 2.华为一体化双活数据中心方案设计 1.3.故障域设计 (10) 1.4.组网设计 (11) 1.4.1.管理网络 (11) 1.4.2.存储层主机访问网络 (12) 1.4.3.跨中心传输网络 (15) 1.4.4.双活复制网络 (16) 1.5.应用层设计 (16) 1.5.1.数据库集群 (17) 1.5.2.虚拟化集群 (19) 1.6.多路径规划 (20) 1.7.存储层设计 (21) 1.8.仲裁设计 (22)

1.华为一体化双活数据中心方案概述 双活数据中心是指两个数据中心共享存储、网络以及服务器资源,两个数据中心可以同时对外提供服务,整个系统具有业务负载均衡和自动故障切换能力,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业务持续运行不中断,为业务提供最高级别的业务连续性。 当客户业务需要存储同时提供SAN和NAS双活能力时,而由于业务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两者不可以完全割裂,此时我们称为SAN&NAS一体化双活。例如:某业务由两个业务系统同时提供服务才可以提供服务,其中一个业务系统使用SAN存储,另一个业务系统使用NAS存储,此时,两者均正常运行才可以提供服务。如果仅仅提供SAN存储双活能力,当单套存储系统故障,NAS无法访问时,将导致业务中断。 存储双活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基础架构平台,主要解决以下两个核心问题。 1.两个数据中心间数据实时同步,确保单中心存储部件故障时,零数据丢失(RPO=0)和自动切换。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NAS除了数据实时同步外,还要保证配置和锁的实时同步。系统运行过程中,文件系统权限、共享等配置变更支持实时镜像,故障发生时双活自动切换后能立即使用。 2.提供可同时被两个数据中心主机访问的存储共享资源,从而实现主机应用集群的跨站点部署,保证异常情况下,应用的自动切换(RTO≈0)。

新一代的数据中心级核心交换机

新一代的数据中心级核心交换机 引言 2006年开始出现云计算的概念,其热度一直持续到今天,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几乎所有企业IT业务都在向云计算演进。在此期间,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更是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数据中心级的核心交换机可以说是整个云计算网络架构的一个关键节点。 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何以诞生? 数据中心级交换机之所以诞生,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根本的支撑就是整个IT业界的应用模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Client/Server的流量模型向Server/Server流量模型演进,从单播为主的流量模型到Incast&多播流量的大量使用。同时陪伴着的是大量企业关键业务IT化,企业客户对IT的投资更加活跃,大规模服务器集群、虚拟化、Big Data等技术的成熟都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

从上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业务应用的需求驱动加上产品技术的成熟是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成功的关键。所以当我们实现下一代的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时,也谨遵守这一规则。 数据中心级核心交换机的现状 当前条件下,主流网络设备厂商的数据中心级核心交换机基本具备如下特点: 1)较高可扩展性 2)网络设备的自身虚拟化能力

3)多业务支持和网络融合 当前数据中心级核心交换机的缺憾 尽管数据中心级的核心交换机在业务和技术上取得了不少的突破,但目前还存在不少的缺憾,主要包括: 1)网络扩展能力有限 在设备的可扩展性上,核心交换机满足支撑未来5年乃至10年的网络扩展需求的厂家几乎没有;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设备架构设计和网络业务快速扩张速度的不匹配。 服务器虚拟化后,对二层的数据交换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但二层网络由于天生的缺陷,网络节点的可扩展性非常有限。一些传统的二层网络技术,如STP等,只解决了二层网络的破环,却在如何做大二层网络上并未涉及,在多个数据中心之间如何实现虚拟机的二层互通,现在也没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方案。 2)网络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的分离 应用虚拟化以后,客户的业务、应用将变得更加灵活,调整起来会变得更加动态、频繁。 网络虚拟化如何跟随业务、应用的变化进行动态的适配,快速、自动的进行部署变更,也是一道很大的考题。 3)网络行为开放有限 随着客户应用环境的日益复杂,许多客户都提出了网络行为定制化的需求;因为每个客户的网络环境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厂家生产的标准化设备不能满足所有客户的特殊行为需求,所以业界出现了通过一个开放式标准接口来控制网络设备行为的思潮。

双活数据中心方案

双活数据中心方案 一、需求背景: 随着数据的大集中,银行纷纷建设了负责本行各业务处理的生产数据中心机房(一般称为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因其负担了全行业务,所以其并发业务负荷能力和不间断运行能力是评价一个数据中心成熟与否的关键性指标。 近年来,随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各种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银行数据中心的业务压力业成倍增加,用户对于业务访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障业务系统的7*24小时连续运营并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信息部门的首要职责。 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监管机构也十分重视商业银行的灾难备份体系建设,多次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灾难备份的相关标准和指引,对商业银行灾备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适应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增长,保障银行各业务安全稳定的不间断运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符合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建设灾备、双活甚至多活数据中心正在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 二、发展趋势: 多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项目周期往往很长,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大。从技术上来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活,就要求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存储都要双活。就现阶段来看,大多数客户的多数据中心建设还达不到完全的双活要求,主流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应用双活。目前客户建设多数据中心的模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单纯的数据容灾: 正常情况下只有主数据中心投入运行,备数据中心处于待命状态。发生灾难时,灾备数据中心可以短时间内恢复业务并投入运行,减轻灾难带来的损失。这种模式只能解决业务连续性的需求,但用户无法就近快速接入。灾备中心建设的投资巨大且运维成本高昂,正常情况下灾备中心不对外服务,资源利用率偏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模板

目录 第1章概述 (2) 1.1数据集中阶段的数据中心建设 (2) 1.1.1 传统架构存在的问题 (2) 1.1.2 H3C全融合虚拟化架构 (3) 1.2双活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3) 第2章双活数据中心业务部署 (5) 2.1基于IP的业务部署模式 (5) 2.1.1 模式简介 (5) 2.1.2 企业数据中心IP业务典型部署 (5) 2.2基于DNS的业务部署模式 (7) 2.2.1 DNS技术简介 (7) 2.2.2 企业数据中心DNS典型部署 (8) 2.2.3 GSLB与SLB (10) 第3章XXXX双活数据中心设计 (13) 3.1XXXX网络结构 (13) 3.2XXXX双活数据中心部署 (13)

第1章概述 为进一步推进XXXX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XXXX业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XXXX在科技楼建有核心机房和一个小的本地容灾备份中心,现在在干保楼又新建了容灾网,实现同城双中心布局。 为提高业务可靠性与双中心设备资源的利用率,XXXX拟建同城双活数据中心,达到双中心同时对外提供同种业务的目标,同时实现业务切换无感知、计算资源灵活调度的功能目标。 1.1 数据集中阶段的数据中心建设 1.1.1传统架构存在的问题 传统数据中心网络采用传统以太网技术构建,随着各类业务应用对IT需求的深入发展,业务部门对资源的需求正以几何级数增长,传统的IT基础架构方式给管理员和未来业务的扩展带来巨大挑战。具体而言存在如下问题: 维护管理难:在传统构架的网络中进行业务扩容、迁移或增加新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困难,每一次变更都将牵涉相互关联的、不同时期按不同初衷建设的多种 物理设施,涉及多个不同领域、不同服务方向,工作繁琐、维护困难,而且容 易出现漏洞和差错。比如数据中心新增加一个业务类型,需要调整新的应用访 问控制需求,此时管理员不仅要了解新业务的逻辑访问策略,还要精通物理的 防火墙实体的部署、连接、安装,要考虑是增加新的防火墙端口、还是需要添 置新的防火墙设备,要考虑如何以及何处接入,有没有相应的接口,如何跳线,以及随之而来的VLAN、路由等等,如果网络中还有诸如地址转换、7层交换

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4大优势

H3C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4大优势 推荐 打印 收藏 标准化 新一代数据中心之标准化 传统数据中心的异构网络 数据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变革,已经成为企业IT系统的心脏,然而,随着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和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数据中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传统数据中心在不断的建设和升级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繁杂、异构的网络,阻碍了数据中心向高效、敏捷的方向发展。 从数据中心的网络结构看,存在相对独立的三张网:数据网(Data)、存储网(SAN)和高性能计算网(HPC),而目前的网络现状: 数据中心的前端访问接口通常采用以太网进行互联而成,构成了一张高速运转的数据网络数据中心后端的存储更多的是采用NAS、FC SAN等 服务器的并行计算则大多采用Infiniband和以太网 不同的服务器之间存在操作系统和上层软件异构、接口与数据格式不统一

以上问题导致数据中心运行时,协议转换开销大、速率不匹配、性能瓶颈明显、开发与部署周期长、无法满足业务快速灵活部署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标准化之统一交换架构 为了便于未来的业务整合和服务提供、简化管理、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为了解决传统数据中心异构网络带来的种种问题,数据中心的建设应尽量避免异构系统的存在,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划完整的数据中心网络体系。 在业务网络,以太网随着技术的变革一直在向前不断的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行业和市场的需求。自1983年以太网开始大规模普及开始,到1995年的以太网网卡被大多数PC所采用,再到快速以太网(100 Mbps ),千兆以太网( 1000 Mbps )以及今天的万兆以太网,和即将推出的40 Gbps和100 Gbps以太网标准。其经历了从终端到局域网、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广域网到城域网的变革,可以说以太网正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 在存储领域,自IP存储自诞生以来快速发展,万兆存储更将存储发展带入新纪元。 在超级计算和高性能计算领域,08年6月发布的世界TOP500超级计算机排名显示,285个站点采用以太网连接,占据57%的份额。 随着CEE(Convergence Enhanced Ethernet 融合增强型以太网)对现有以太网标准的改进,以太网解决了数据中心应用面临的所有技术问题。融合增强型以太网已经成为构建统一交换架构数据中心的最佳选择。

新一代数据中心光纤布线

新一代数据中心光纤布线 市场背景: 在最近的5-6年内,中国的数据中心的建设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同时根据第三方调查机构的AMI预测,在今后的5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期,国内数据中心的建设还将持续处于快速增长通道内,根据报告显示,亚太区数据中心布线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2.8%,预计中国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7.5%,比整体综合布线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高出23.9 %,中国2011年数据中心布线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9-10亿人民币。 中国国内传统布线市场近几年来原本由国际布线品牌完全主导 现象逐渐演变为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分庭抗礼的格局,而在数据中心布线市场,特别大中型数据中心布线市场,根据统计,70%的市场份 额由专业于数据中心领域的国际布线品牌约5-6家品牌形成寡头垄 断的市场。由于数据中心布线市场对产品的专业性,产品质量与可靠性要求远远高于传统布线市场,特别是光纤产品应用技术上,布线品牌间的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而大型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与应用,极大的推动了光纤布线产品技术的发展,对数据中心光纤布线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产生新的技术课题促进了数据中心布线技术的发展,引导数据中心布线产品技术的方向进而在布线市场中产生主流效应。关键词:数据中心多模光纤布线技术趋势

一,光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需要不断提升带宽为快速增长的网络(如核心层网络,汇聚层网络及SAN存储网络)传输应用提前铺好道路,而采用光纤传输可以为不断发掘带宽潜力提供保障。与单模光纤相比较,由于多模光纤技术较低的有源+无源的综合成本,将促使多模光纤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大中型数据中心超过85%的光纤布线系统采用的是多模光纤。2009年8月,TIA 正式批准OM4,一种新类别EIA/TIA492AAAD多模光纤标准的推出,为多模光纤今后大量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多模光纤从OM1到OM2,采用VCSEL激光优化技术后OM3再到OM4整整发展了4个阶段,带宽也是逐级提升,各级别的带宽与10G传输的距离对应关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随着2010年6月IEEE 802.3ba新的以太网40G/100G标准发布后,多模光纤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将翻开新的一页,40G与100G 的高速传输不再仅仅依靠单模采用成本极高的WDM串行方式进行传输,新一代以太网40G/100G标准将采用OM3与OM4多模光纤多通道

曙光DS800-G25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介绍V1.1

曙光DS800-G25 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介绍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1解决方案概述 在信息社会里,数据的重要性已经毋容置疑,作为数据载体的存储阵列,其可靠性更是备受关注。尤其在一些关键应用中,不仅需要单台存储阵列自身保持高可靠性,往往还需要二台存储阵列组成高可靠的系统。一旦其中一台存储阵列发生故障,另一台可以无缝接管业务。这种两台存储都处于运行状态,互为冗余,可相互接管的应用模式一般称之为双活存储。 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传统的双活存储方案无法由存储阵列自身直接实现,更多的是通过在服务器上增加卷镜像软件,或者通过增加额外的存储虚拟化引擎实现。通过服务器上的卷镜像软件实现的双活存储,实施复杂,对应用业务影响大,而且软件购买成本较高。通过存储虚拟化引擎实现的双活存储,虽然实施难度有一定降低,但存储虚拟化引擎自身会成为性能、可靠性的瓶颈,而且存在兼容性的限制,初次购买和维护成本也不低。 曙光DS800-G25双活数据中心方案采用创新技术,可以不需要引入任何第三方软硬件,直接通过两台DS800-G25存储阵列实现两台存储的双活工作,互为冗余。当其中一台存储发生故障时,可由另一台存储实时接管业务,实现RPO、RTO为0。这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新型双活存储技术。

2产品解决方案 曙光DS800-G25双活数据中心方案由两台存储阵列组成,分别对应存储引擎A、引擎B。存储引擎A和B上的卷可配置为双活镜像对,中间通过万兆以太网链路进行高速数据同步,数据完全一致。由于采用虚拟卷技术,双活镜像对中的两个卷对外形成一个虚拟卷。对服务器而言,双活镜像对就是可以通过多条路径访问的同一个数据卷,服务器可以同时对双活镜像对中两个卷进行读写访问。组成双活镜像系统的两台存储互为冗余,当其中一台存储阵列发生故障时,可由另一台存储阵列直接接管业务。服务器访问双活存储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FC、iSCSI方式,服务器访问存储的SAN网络与数据同步的万兆网络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组网说明: 1)服务器部署为双机或集群模式,保证服务器层的高可用, 2)存储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FC、iSCSI链路,建议部署交换机进行组网; 3)存储之间的镜像通道采用10GbE链路,每个控制器上配置10GbE IO接口卡,采用光纤交叉直

双活数据中心方案

[多链路/双活数据中心建设解决方案] [平台数据中心设计] 2016年9月 上海恒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目录 ................................................................................................... 错误!未指定书签。1总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平台双活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目前平台架构存在的问题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平台数据中心目标架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平台数据中心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私有云设计概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服务器虚拟化应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桌面虚拟化应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3网络服务虚拟化应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4计算资源需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存储规划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高可靠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系统的高性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3系统的可扩展性/可扩充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4系统的多平台支撑能力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5灵活性和系统管理的简单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6存储的虚拟化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7存储容量规划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跨数据中心网络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1流量调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2业务连续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3健康状态检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4故障切换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5业务优化加速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应用服务控制与负载均衡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功能介绍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应用优化与应用交付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两地三中心分布式双活数据中心技术发展趋势精编版

两地三中心分布式双活数据中心技术发展趋势 2016-06-20 作者:赵培(中兴通讯) 业务连续性保障一直是IT 运维的热点话题,随着近几年政企IT 系统集中化的建设发展思路的确定,在数据中心层面的业务连续性保障成为了重中之 重。上到国家、行业主管单位,下到企业,都在数据中心层面制定了相关的数据中心业务连续性建设标准、行业指导意见、企业规范等。2007 年,国家发布了国标GB20988-2007 (信 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2009年6 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按照两地三中心的模式建设数据中心。最近两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逐步应用,政府在智慧城市和电子政务云的建设方面也采用了集约化集中建设的思路,为保证集中化建设的数据中心可以为政务应用提供高业务连续性,双活数据中心也基本成为智慧城市和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的基本要求。 虽然两地三中心模式的概念频频被提及,但目前仅仅在金融行业中的大体量商业银行和股份银行做得好一些,基本建设了两地三中心的模式。中型金融机构(如城商行、农信行)正在按照监管单位要求,逐步建设自己的灾备体系。据统计在国内的160 家城市商业银行中,70%以上的银行没有灾备中心,这些银行目前仅有一些简单的数据备份措施,整个系统存在较大风险。而建设灾备中心对于这些体量较小的金融机构也存在投资规模大、选址要求高、运行成本的问题。 最近两年,在金融监管部门的要求下,部分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采用了双活数据中心的 建设方案,但由于故障导致的宕机仍然时有发生,如支付宝由于一根光纤被挖断,从而导致了大规模的网络故障和服务长时间阻断。 业界现有的各类双活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并不完美,根本无法达到国家关于RTO(故障恢复时间)小于数分钟,RPO(故障恢复点)等于0 的要求。通过对淘宝光纤故障、携程程序员误删数据、西部某地方银行37 小时服务中断等事故的分析,我们分析发现现有的两地三中心双活数据中心方案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建议书

前言 信息是用户的命脉。在过去的十年中,信息存储基础架构的建设为用户带来了长足的进步。从内置存储到外部RAID存储,从共享外部RAID阵列的多台服务器,到通过SAN共享更大存储服务器的更多服务器。在存储服务器容量不断扩展的同时,其功能也在不断增强。从提供硬件级RAID保护到跨磁盘阵列的独立于服务器的数据镜像,存储服务器正逐渐偏离服务器外围设备的角色,成为独立的“存储层”,以为服务器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保护和共享服务。在数据中心。 随着用户服务的不断发展,对IT系统尤其是存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考虑到用户服务的重要性,由于信息的重要性,需要多个中心来防止单个数据中心的操作风险。 多数据中心建设计划可以防止出现单个数据中心的风险,但是面对建设多个数据中心的巨额投资,如何同时使用多个数据中心已成为IT部门的首要问题。决定者。同时,必须使用多个数据中心在各个中心之间传输和共享生产数据。众所周知,服务器性能的瓶颈主要在IO部分。不同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将导致IO延迟,这将影响数据中心整体表现。 同时,各种制造商继续引入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扩大容量,不断提高性能以及越来越多的功能。但是,由于不同存储供应商的技术实现方式不同,因此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管理界面来使用不同的供应商。存储资源。这样,也给用户行业的用户带来很多问题。首先,不可能使用统一的接口来允许服务器使用不同制造商的存储服务器,并且不同制造商的存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迁移也将导致业务中断。 针对用户跨数据中心信息传输和共享的迫切需求,推出存储解决方案,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第一章.方案概述 1.需求 计划建设两个数据中心,构成同城双生产系统,两中心之间距离不超过100公里;要求数据零丢失,系统切换时间小于5分钟; 2.方案简介 为了满足客户建设容灾系统的需求,我们设计了本地双活数据中心。整体架构如下: 上图是双活数据中心总体框架,包括双活存储系统、双活数据库系统、双活应用系统和双活网络系统。 我们将利用存储双活技术和主机集群技术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双活,利用负载均衡设备实现应用系统在两个数据中心内的负载均衡,利用动态域名确保两个数据中心的网络双活。 双活数据中心可以实现业务系统同时在两个节点同时工作,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当生产节点出现故障时,业务系统还能够在第二生产节点上正常工作,实现业务零切换。

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样本

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 中国IDC圈4月25日报道: 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复先先生发表演讲。她的演讲题目是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有请高教授! 各位下午好! 我讲的题目是"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和上面几位先生讲的不太一样, 在数据中心的物理平台支撑之下, 作为企业政府也好, 特别是电子政务, 省市一级的信息内容、信息资源怎么来组织。能够说在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方面, 利用已有的数据平台的东西。 关于数据中心建设的基本认识, 本世纪是信息资源整合的世纪。这是国际上IT界的公认的一个观点。20世纪是计算机表明、普及数据处理应用、数据海量堆积的时代的, 21世纪是整合无序数据, 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时代。中国油田企业从20世纪50年代, 开始二维地震数据处理到80年代的三维地震数据处理, 现在进行着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推行, 还有数字油田建设等等, 还有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还有问题也出现了, 应用系统分散开发, 数据标准混乱, 矛盾、冗余的数据继续堆积, 信息孤岛丛生, 管理层和决策层应用开发滞后。这个现象在其它的行业和电子政务方面普遍存在的。要从数据层面, 管理层面要做数据中心, 是一体化解决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那么不论企业信息化, 还有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设的误区呢, 我们发现调查研究以后, 主要在数据中心建设定位, 投资方向有问题。基本上停留在物理建设层面, 只注重解决数据集中存储、备份与安全等问题, 不注重解决数据标准化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策略问题, 同时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需求分析, 没有发挥业主方的主导作用, 将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分保给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商, 最终演变成了设备和软件产品的采购、安装、部分数据迁移和调查应用, 数据中心不能支持核心业务运作与辅助领导决策, 数据中心不能支持核心业务运作与辅助领导决策, 没有发挥数据中心建设的应用。 我们要总体的来看这个问题。第一是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远程的委托式的数据中心服务。还有在这个之上, 要建立这个行业这个企业这个政府部门, 这个数据标准化, 而我们的研究对这个标准化不是单一的, 是五项的大致系。 还有网上是数据存储, 集中存储一些主机的数据仓库, 包括空间地理的数据。还有数字数据, 管理的源数据。这之上才是业务开发, 对企业来讲, 有一套。对于公共卫生、社会保障, 诚信等等等等, 要建设下去。还有能够搞领导决策, 数据决策。那么这是数据中心的高层应用。那么这个应用服务要落到实处。那么要协调的完成这些复杂艰巨的建设任务, 不但有物理设施, 技术资源, 要搞统一筹划, 要做好统一规划、设计。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

银行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银行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目录 1数据中心现状 (1) 2项目规划 (1) 数据中心改造方案 (1) 2.1业务互联网接入区域高可用设计 (1) 2.2业务互联网接入区域双活设计 (2) 2.3业务区高可用设计 (4) 2.4业务区综合前置区域基于IP的双活设计 (5) 2.5业务区OA区域基于IP的双活设计 (6) 2.6测试区域应用高可用设计 (8) 2.7项目利旧设备调换说明 (8) 3实施计划 (9) 3.1互联网接入区F5LC替换说明 (9) 3.2互联网接入区F5LC替换业务影响 (9) 3.3应用区F5LTM替换说明 (10) 3.4应用区F5LTM替换业务影响 (10)

1数据中心现状 目前有番禺生产机房和柯子岭灾备机房,两个数据中心采用裸纤DWDM互联。 数据中心按其所部署业务属性不同,划分为外网网银区、内网综合前置区、内网OA区以及负责办公用户上网的互联网接入区。 2项目规划 为提升数据中心IT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保障业务灾难时的平滑切换,计划将两中心建设为双活数据中心,并对原机房中部署的F5设备进行升级。 数据中心改造方案 2.1业务互联网接入区域高可用设计 ?网银区域高可用包括了接入互联网链路的高可用和Web/App应用的高可用。?在链路高可用上采用F5互联网融合解决方案,通过部署F5 BR-4000S,实现链路负载均衡、多数据中心负载均衡、DNS server、DDOS防护、数据中心防火墙等诸多L4-L7 Services,解决了传统架构中的“糖葫芦串”的复杂部署,简化了网络架构,降低了后期的运维管理成本。在番禺生产机房部署2台BR-4000s,通过Scale N+M集群保证网银出口的高可靠性; ?互联网出口处F5实现的DDOS防护功能有效保护了外网DNS系统的安全; ?将外网DNS迁移部署到F5设备上,为广州农商银行实现了高性能的智能DNS系统; ?在应用高可用方面,Web层使用LTM4000s,App层使用LTM2000s,实现对应用的负载均衡、SSL Offload、健康检查和会话保持等功能。 业务互联网接入区域改造后拓扑示意图如下所示:

口袋书-新一代数据中心一纸禅_20091208

新一代数据中心一纸禅 新一代数据中心市场是各个行业未来投资的重点,H3C具有整体方案、高端产品、应用案例多三大优势: ●方案整体优势: 盒式,产品线不全。国内友商无数据中心级设备。

控制平面故障时,转发性能将下降一半。 端口缓存:数据中心专业产品的特殊需求,针对数据中心内部吸纳浪涌流量而设计; 成功案例: 互联网 深圳腾讯公司IDC 阿里巴巴集团淘宝IDC 搜狐IDC 百度IDC 水晶石高性能计算中心 千橡互动IDC 网易IDC 通邮(中国)数据中心 上海张江高科数讯公司IDC chinacache IDC 优酷网CDN业务网 搜狐畅游IDC 金山软件网游IDC 金融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数据中心 中国农业银行数据中心二期工程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数据中心中国银行上海灾备数据中心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数据中心 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数据中心 山东省农信联数据中心 山西省农信联数据中心 安徽省农信联数据中心 江西省农信联数据中心包商银行数据中心 徽商银行数据中心 潍坊商业银行数据中心 开封市商业银行数据中心 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数据中心鄞州银行数据中心 财富证券灾备中心 安邦财产保险数据中心 万国数据中心 政府 国家人事部数据中心 国家科技部信息共享系统 中共中央统战部数据中心 国家工商总局数据中心 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 长江水利委员会数据中心 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 上海超算中心 北京市建委新数据中心 成都市政府IDC 山东地税数据中心 黑龙江国税数据中心 广西财政厅数据中心 广西金保工程数据中心 四川省信访数据中心项目

山西省办公厅信息化数据中心西安社保数据中心 深圳南山电子政务数据中心 企业 中粮集团数据中心 三一重工数据中心 华润集团数据中心 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数据中心长安汽车集团数据中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数据中心 吉大二院数据中心 东莞人民医院数据中心天士力集团数据中心 公共事业 中石化华北局数据中心 中石油吉化集团数据中心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数据中心湖北电力SG186平台数据中心天津电力数据中心 郑煤集团数据中心 焦煤集团数据中心 陕煤集团陕北矿业数据中心 深圳燃气集团数据中心

医院灾备建设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XX 医院灾备建设灾备技术建议书 2016 年 1 月 5 日

1 项目概述 (5) 1.1 项目背 景 (5) 1.2 系统现状描 述 (5) 1.2.1 应用系统现 状 (5) 1.2.2 IT 系统现 状 (6) 1.3 需求分 析 (7) 1.3.1 行业发展要 求 (8) 1.3.2 灾备建设需 求 (9) 2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11) 3 容灾建设方案 (13) 3.1 业务系统特征及灾备需 求 (13) 3.1.1 HIS 门诊 类 (13) 3.1.2 HIS 住院 类 (13) 3.1.3 EMR 电子病历系 统 (14) 3.1.4 PACS 影像系 统 (14) 3.1.5 LIS 实验室检验系 统 (15) 3.1.6 医院各类经营管理系 统 (15) 3.1.7 业务需求分析汇 总 (16) 3.2 总体架构设 计 (17) 3.3 应用双活架构设 计 (18) 4 关键技术 (20) 4.1 存储层解决方 案 (20) 4.1.1 VIS 虚拟化技术.......................................................................错误!未定义书 签。 4.2 数据库层解决方 案 (25)

4.2.1 Oracle RAC 技术...................................................................... 错误!未定义 书签。 4.3 管理层解决方 案 (29) 4.3.1 灾备决策支持平台方 案 (30) 5 容灾相关产品及规格 (40) 5.1 Tecal RH5885 V3 机架服务 器 (40) 5.1.1 功能和价 值 (40) 5.1.2 规格参 数 (41) 5.2 OceanStor V3 系列存 储 (43) 5.2.1 功能和价 值 (43) 5.2.2 规格参 数 (44) 5.3 FusionSphere 云操作系 统 (46) 5.3.1 FusionCompute 虚拟 化 (46) 5.3.2 FusionManager 云管 理 (49) 5.4 SNS 系 列 (52) 5.4.1 功能和价 值 (52) 5.4.2 规格参 数 (53) 5.5 BIG-IP 本地流量管理器平 台 (58) 5.5.1 功能和价 值 (58) 5.5.2 规格参 数 (59) 5.6 OceanStor ReplicationDirector 管理软 件 (61)

浅析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浅析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摘要 新一代数据中心应是一个整合的、标准化的、最优化的、虚拟化的、自动化的、具备很高适应性的基础设施环境和高可用计算环境。这样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需要利用最新的IT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才能实现,建设数据中心,应以应用为 牵引,从市场需求出发,合理规划建设数据中心;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条件,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统筹考虑建设规模和应用定位,结合不同区域优势,分工 协调、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型数据中心。 关键词:数据中心,企业应用,新一代 引言 数据中心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IT技术进步和数据中心在企业和部 门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的驱动下,其变化和发展日新月异。今天覆盖全球的Internet实际上是在无数数据中心支持下运转的,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像交通、能 源一样的经济基础设施。 1数据中心介绍 1.1数据中心的定义 数据中心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是指为确保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和装置能 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而设计配置的基础工程,也称为机房工程。数据中心基础设 施的建设不仅要为数据中心中的系统设备运行管理和数据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环境,还要为工作人员创造健康适宜的工作环境。 新一代数据中心应是一个整合的、标准化的、最优化的、虚拟化的、自动化的、具备很高适应性的基础设施环境和高可用计算环境。这样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需要利用最新的IT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才能实现。 1.2 数据中心的分类 数据中心根据其使用的独立性划分为自用型数据中心、商业化数据中心两种。根据企业不同的业务应用需求,数据中心的使用功能也不尽相同,主要有IT生产 中心、IT开发和测试中心、灾难备份中心三大类。各类用途的数据中心还可根据 其客户类型、业务领域等进行细分,如高性能计算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企业 数据中心等。 我国对于数据中心规模的分类规定如下:超大型数据中心是指规模大于等于10000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大型数据中心是指规模大于等于3000个标准机架小于10000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中小型数据中心是指规模小于3000个标准 机架的数据中心。其中标准机架为换算单位,以功率2.5千瓦为一个标准机架。1.3 数据中心的功能分区 数据中心的结构与布局既要考虑到当前与未来的使用要求,也要考虑操作管 理的方便,并且还要结合企业机构的一些特殊要求乃至包括单位形象等方面的因素。数据中心功能分区主要包括主机房、支持区、辅助区、行政管理区。 2 数据中心国内外现状及差距 2.1近几年发展状况 我国数据中心主要是中小型,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中国数据中心数量已经达到约50.4万座,近年来累计增长到约100万座,其中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