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综述

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综述

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综述
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综述

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综述

摘要:随着iPhone等触控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日益火爆,人机互动领域成为新时尚热点,人们追求这种效果华丽、科技感强大的触控技术产品。多点触控技术,支持复杂的姿势识别,通过手势操作,可以实现放大缩小图像等功能。从此,人们可以甩开鼠标键盘,用双手就可以浏览图片、拖拽文件,甚至大玩游戏,一点一拨之间就轻松体验到充满科技乐趣的全新产品。本文将从多点触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当前应用,主要的研究方法分类和发展前景这几个发面对多点触控技术进行综述。

关键词:多点触控;Multi-touch;多通道交互技术

1、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定义

多点触控(又称多重触控、多点感应、多重感应,英译为Multi-touch或Multi-touch)是一项由电脑使用者透过数只手指达至图像应用控制的输入技术。是采用人机交互技术与硬件设备共同实现的技术,能在没有传统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操作[1]。

多点触控系统特点:1、多点触控是在同一显示界面上的多点或多用户的交互操作模式,摒弃了键盘、鼠标的单点操作方式。2、用户可通过双手进行单点触摸,也可以以单击、双击、平移、按压、滚动以及旋转等不同手势触摸屏幕,实现随心所欲地操控,从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对象的相关特征(文字、录像、图片、卫片、三维模拟等信息)。3、可根据客户需求,订制相应的触控板,触摸软件以及多媒体系统;可以与专业图形软件配合使用。

2、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发展历史

多点触控技术始于1982年由多伦多大学发明的感应食指指压的多点触控屏幕。同年贝尔实验室发表了首份探讨触控技术的学术文献。

1984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够以多于一只手控制改变画面的触屏。同时上述于多伦多大学的一组开发人员终止了相关硬件技术的研发,把研发方向转移至软件及界面上,期望能接续贝尔实验室的研发工作。

1991年此项技控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一种名为数码桌面的触屏技术,容许使用者同时以多个指头触控及拉动触屏内的影像。

1999年,“约翰埃利亚斯”和“鲁尼韦斯特曼”生产了的多点触控产品包括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经过多年维持专利的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

2006年,Siggraph大会上,纽约大学的Jefferson Y Han教授向众人演示最新成果,其领导研发的新型触摸屏可由双手同时操作,并且支持多人同时操作。利用该技术,Jefferson Y Han在36英寸×27英寸大小的屏幕上,同时利用多只手指(拇指似乎还无法感应到),在屏幕上画出了好几根线条。与普通的触摸屏技术所不同的是,它同时可以有多个触摸热点得到响应,而且响应时间非常短——小于0.1秒。

3、主要的研究方法分类

1基于传感器的Multi-Touch系统

许多Multi-Touch装置基于传感器技术,这些传感器能同时检测到多个接触点,从而识别多个点的输入。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Multi-Touch系统相比,基于传感器的Multi-Touch系统一般不能从现成的组件来组装,搭建的成本较高。而且环境温度、湿度的会影响到系统的性能。但是由于可以把传感器集成在接触表面上,可用于手机、Pads等屏幕较小的手持设备上。

Lee等在1985年提出的FMTSID(Fast Multiple-Touch-Sensitive Input Device)[2]多点触控装置是最早的基于传感器的多点触控装置之一。该系统由一个传感器矩阵面板、行列选择寄存器、A/D转换器和一个控制CPU组成。通过测量电容的改变,来检测手指的触摸点。FMTSID 可以精确的检测多个手指的触摸位置,而且还可以检测出手指的接触压力。

表 1 Multi-touch技术分类

三菱电子研究实验室的Dietz等在2001年提出了DiamondTouch(DT),是一个支持多用户的前置摄像头的多点触控系统。桌面是投影的屏幕,同时也是接触屏。触屏下面镶嵌大量

的触角,每一个触角传递一个特定的信号,每一个使用者有独立的接收器,利用使用者的导电性,通过其座椅将信号传递。当使用者接触面板,在接触点附近的触角在使用者的身体和接收器之间传递微弱的信号。这种独特的接触技术支持单一使用者的多种接触(例如双手接触的动作),还能区别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同时输入(多达4个)而互不干扰。该系统还可以检测接触点的压力,支持丰富的手势,不受外来物体的干扰。和许多的多点触控技术一样,DT不能区分来自同一个用户的多个接触点是那个手指的。DiamondTouch存在如下的缺点:只能检测到“touch”动作,而不能识别放在他表面上的物体;DT则从桌子上方投射图像,因此使用的时候,人的肢体遮挡显示屏,从而带来操作上的不变。

根据Lee等提出的FMTSID原理,Sony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Rekimoto等在2002年提出具有更高分辨率的SmartSkin[3]多点触控系统,该系统由网格状发射器/接收器组成。

SmartSkin可以不仅可以识别多个手的接触位置和它们的形状,而且通过电容感应和网格式的天线来计算手和接触面的距离。和DiamondTouch相比,SmartSkin能够返回更加丰富的接触信息(如手指的接触形状)。这激发了Cao等人利用手指的接触形状来设计新颖的交互方式。

Apple在2007年推出的iPhone手机,是第一个支持多点触控的移动设备。iPhone使用电容耦合来感应多个触控点。iPhone能够实现具有有限维度的多点触控,允许人们以徒手的方式进行操作,并且可以通过虚拟的键盘进行打字,拨电话号码以及由Krueger最先介绍的“pinching”技术(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实现对地图和照片的缩放操作)。这是鼠标、键盘这些传统的输入方式所办不到的,iPhone的这些功能让人们耳目一新。随着Apple公布了iPhone SDK,引起了研究人员对于Multi-touch技术在手持设备中的应用研究的极大兴趣。

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Multi-Touch系统

由于计算机成本的下降和性能的提高,计算机视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使我们能够实时、高速处理视频信号,这足以满足实时交互和人机交互的要求。由此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以计算机视觉为核心的Multi-Touch系统。

2.1完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多点触控系统

完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多点触控系统仅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来识别接触点及其接触的位置。采用该技术的多点触控系统可以在任何平整的表面使用,而不需要专门的显示设备,具有很高的便携性。但这种便携性是以牺牲选择精度为代价的。

Pinhanez等人设计了一个完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触摸显示系统——Everywhere Display[4]。该系统使用一个摄像头和投影仪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把一个普通的屏幕变成可以触

控互动的显示屏幕。虽然Pinhanez在文章中没有提供任何接触检测算法的选择精度的数据,但很明显为了便携性而牺牲了选择的精度。比起其它Multi-touch技术来说,Everywhere Display要精确确定手指触摸显示屏的时间和时长很困难。

Microsoft的Wilson 等提出的PlayAnywhere系统]是一个相对比较紧凑和具有较好的移动性的前置摄像头的桌面交互系统。Wilson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前置摄像头桌面交互系统提出了多种图像处理技术,最显著的是基于阴影的触摸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触摸事件和它们的接触位置。但Agarwal等指出,该算法只有在手指的指向是垂直的情况下效果才是最好的,这限制了该系统在协作环境下的应用。

Agarwal等人根据立体图像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发了计算机视觉算法,该算法改善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多点交互桌面的选择精度(精确度2 3mm),能够准确地检测指尖的触摸事件,其准确率达到了98.48%,这和以前的技术级相比(之前的选择精度一般是cm级别的),有了很大的提高。

2.2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光学的多点触控系统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光学的Multi-touch技术搭建起来的设备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但其体积一般都比较大。下面介绍两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光学的Multi-touch 系统。

(1).受抑全内反射技术(FTIR)

FTIR(Frustrat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是一种光学现象,LED(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束从触摸屏截面照向屏幕的表面后,将产生反射。如果屏幕表层是空气,当入射光的角度满足一定条件时,光就会在屏幕表面完全反射。但是如果有个折射率比较高的物质(例如手指)压住丙烯酸材料面板,屏幕表面全反射的条件就会被打破,部分光束透过表面,投射到手指表面。凹凸不平的手指表面导致光束产生散射(漫反射),散射光透过触摸屏被架设在亚克力板面下面的红外摄像头读取,通过对应的软件(Touchlib)就可以检测到相应的触摸信息。Touchlib 是NUI Group为多点触控系统开发的一套软件库,它实现了计算机视觉大部分算法。这种技术使用简单的Blob 检测算法就能检测多个触摸点和接触的位置。

实际上,FTIR原理很早就被用来生产一些输入设备,例如指纹阅读器。Jefferson首次利用FTIR原理搭建了一个低成本的多点触摸显示屏,大大降低了Multi-touch技术的研究成本。根据Jefferson的方法,我们搭建了一个60cmx45cm的Multi-touch平台,总共花费不到500元。

(2).散射光照明技术(DI)

DI(Diffused Illumination)多点触摸技术指红外光从底部照射在触摸屏幕上,将漫反射幕放在触摸屏幕的上面或者底部,当物体触摸屏幕的时候会反射比漫反射幕更多的红外光,然后被摄像头读取,通过Touchlib就可以检测到相应的触摸信息。用这个漫反射幕也可以用来检测悬停和在界面上的物体。

DI技术和FTIR相比,有一定的优势,DI系统可以检测物体的悬停状态(系统能识别手或者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或者移近屏幕,而不需要真正触摸)。另外,基于DI的系统依靠“看”什么在屏幕上,而不是检测触摸本身,因此,DI能够识别和检测物体和物体的标记。但是,和FTIR中使用的简单的Blob跟踪检测算法相比,DI使用的图像处理技术比较复杂。此外,DI系统容易受到外界光线的影响。

Microsoft的Surface 是基于背面DI (Diffuse Illumination)技术的多点触控系统。Surface 内置的摄像头可以感知触摸和姿势等用户输入(手指在屏幕上移动),还能够捕捉识别放在上面的物体所需信息。这些信息发送到普通类型的Windows PC进行处理,处理结果由数字光处理(DLP)投影仪返回给Surface。Microsoft Surface能感应多个手指和手,能识别多种物体和它们在表面上的位置。

还有其他一些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光学的Multi-touch系统,例如:Alex 提出的激光平面多点触摸技术(LLP)[5];由Nima提出发光二极管平面多点触摸技术(LED-LP);由Tim Roth 提出的散射光平面多点触摸技术(DSI)。这些技术都可以用来搭建Multi-touch设备。更多的信息可以浏览自然用户界面小组(NUI Group)开源社区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0917850318.html,)。NUI Group创建于2006 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关于自然用户界面的在线开源社区,NUI Group为人机交互感兴趣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彼此交流的环境,其成员收集并分享了许多搭建多点触摸系统的丰富信息和宝贵经验。

5、当前应用

多点触控技术目前的最大优势就是展示效果华丽醒目,且操作简单直观,妙趣横生,让人爱不释手。根据他的优势,目前主要有如下应用

1,现在的多点触控技术让您在编写文档、浏览网页、与朋友即时聊天、微博互动过程中,可以“亲自动手”,迅捷完成各种应用。复制、粘贴、删除等常规操作,用手指头即可轻松一“指”搞定,旋转、放大、缩小等操作也同样快捷简单,高效易用[6]。2,多点触控技术应用于娱乐方向,可以说是一大主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iPad和途拓科技的多点触摸娱乐平台。iPad可以说是中小尺寸触控产品的翘楚,其定位于娱乐,其上网冲浪、邮件等功能更加方便和具有视觉冲击力,更有图片、视频、音乐等功能,加上不可抵挡的趣味游戏,使得

这款类似平板电脑的电子产品在娱乐方面可谓现阶段的巅峰之作。而途拓科技的多点触摸娱乐平台,则定位于国内顶级娱乐会,集休闲、个性化服务、点歌系统、娱乐游戏、聊天交友等功能与一身,是途拓科技多点触摸软件的代表之作。3. 多点触控技术应用于展览展示等场合,只能是大尺寸触摸屏。途拓科技的多点触控一体机、多点触控液晶茶几等,是专为展示场合研发的触控产品,适用于展馆、商业店面、互动会议、房产展示、KTV等,适用面广,效果华丽醒目[7]。

6、发展前景

摒弃鼠标和键盘,触控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场合需求多点触控产品来取代旧有的显示产品[8]。

1.展览展示馆:多点触控一体机是途拓科技主推的多点触控产品,价格仅相当于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价格的1/4。内置的多媒体浏览、时空长廊、电子翻书、三维地图、增强PPT展示及电子白板等功能,基本涵盖了多媒体素材展示、产品介绍和营销、历史介绍、商务/政务会议、汇报与播报及电子教学等多种场景应用的主要功能需求,展示效果华丽醒目[9]。

2.商务/政务互动会议:途拓科技研发的互动会议软件,包括商务和政务两方面,各有侧重,人机互动功能强大,特有的设备联动功能使得与会人员交流更加方便[10]。

3.商业店面途拓科技研发的多点触控电子柜台、电子橱窗、电子试衣镜等产品,均适用于商业店面产品展示,各有特点,全新的用户体验方式,手势识别,无法抗拒的新奇体验感觉,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

4. 娱乐会所多点触控技术在娱乐方向的应用可以说是最受关注的,而未来的发展也可能以娱乐方向为主导,KTV等场所,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触控产品,途拓科技在09年就已经和雷石合作开发多点触摸娱乐平台,其具有休闲、个性化服务、点歌系统、娱乐游戏、聊天交友等多种功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参考文献

[1]王岫晨.多点触控技术引领人机互动新时代.集成电路应用2011,9(10)

[2]Lee, S., W. Buxton, and K.C. Smith. A Multi-Touch Three Dimensional Touch-Sensitive Tablet.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1985.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ACM.

[3] Rekimoto, J. Smartskin: An Infrastructure for Freehand Manipulation on Interactive

Surfac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anging our world, changing ourselves. 2002. Minneapolis, Minnesota, USA: ACM.

[4]Pinhanez, C., et al., Creating Touch-Screens Anywhere with Interactive Projected Displays,

in Proceedings of the eleven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2003, ACM: Berkeley, CA, USA.

[5]蒋朴春.基于LLP的多点触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4(01)

[6]陈强.多点触控技术:手机操控越来越妙.内江科技2014,04(25)

[7]张亚丽.形随我动,境由心生——浅析多点触摸方式对新媒体艺术的贡献. 美术向导2012,07(15)

[8]张锋; 陈硕.多点触控交互方式的回顾与展望. 人类工效学2010,12(20)

[9]王峰.大型多人多点触控系统及软件设计与实现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10(23)

[10]蒋文文.多点触控环境下的人机交互创新研究.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2(15)

冲压模具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 引言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 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2005 年—2008 年,我国冲压模具产品均出口较大幅度的增长。2009 年在全球高压锅炉管市场总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下,国际采购商通过国内某网站采购冲压模具的数量仍逆势上扬。我国冲压模具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根据我国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 年—2008 年,我国冲压模具产品均出口较大幅度的增长。2008 年,即使遭受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冲压模具出口金额达4.11 亿美元,比2007 年的3.26 亿美元增长了26 。另外,2009 年在全球高压锅炉管市场总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下,国际采购商通过国内某网站采购冲压模具的数量仍逆势上扬。从全年采购情况来看,总体趋于上涨的趋势。其中,2009 年下半年回暖明显,国际采购商借此网站采购频次约616 频次,比上半年的288 频次增长了114%。虽然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离国内的需要和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1 )标准化 程度低。(2)模具制造精度低、周期长。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模具设计上,故改善模具设计的水平成为拉近差距的关键性问题。若要很好的设计出一副冲压模具,就必须去了解冲压模具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2 主体2.1 冲压模具的发展历史我国考古发现,早在2000 多年前,我国已有冲压模具被用于制造铜器,证明了中国古代冲压成型和冲压模具方面的成就就在世界领先。1953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中国首次建立了冲模车间,该厂于1958 年开始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我国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生产精冲模具。在走过了温长的发展道路之后,目前我国已形成了300 多亿元(未包括港、澳、台 的统计数字,下同)各类冲压模具的生产能力。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

温度测量方法分类及优缺点概述

温度测量方法分类及优缺点概述 摘要: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 量之一, 它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关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温度测量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本文将讨论总结温度测量的各种方式,并分析他们各自的优缺点。 1.温度测量的分类 温度测量的分类可以通过其与被测量的物体是否接触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测量仪表比较简单、可靠,测量精度高。但是因为测温元件与被测介质需要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所以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接触式测量仪存在测温延迟现象,同时受耐高温和耐低温材料的限制,不能应用于这些极端的温度测量。非接触式仪表测温仪是通过热辐射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测温元件不需要与被测介质接触,测温范围广,不受测温上限的限制,也不会破坏被测物体的温度场,反应速度一般也比较快;但受到物体发射率、测量距离、烟尘和水汽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测量误差较大。 2.接触式测量方法 2.1膨胀式温度测量 原理: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原理即根据物体体积或几何形变与温度的关系进行温度测量。热胀冷缩式温度计包括玻璃液体温度计、双金属膨胀式温度计和压力式温度计等。 优点:结构简单, 价格低廉, 可直接读数,使用方便,非电量测量方式, 适用于防爆场合。 缺点:准确度比较低, 不易实现自动化, 而且容易损坏。 2.2电量式测温方法 利用材料的电势、电阻或其它电性能与温度的单值关系进行温度测量,包括热电偶温度测量、热电阻和热敏电阻温度测量、集成芯片温度测量等。 1.热电偶的原理是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焊接在一起,当参考端和测量端有温差时, 就会产生热电势, 根据该热电势与温度的单值关系就可以测量温度。热电偶具有结构简单, 响应快, 适宜远距离测量和自动控制的特点, 应用比较广泛。 2.热电阻是根据材料的电阻和温度的关系来进行测量的, 输出信号大, 准确度比较高, 稳定性好, 但元件结构一般比较大, 动态响应较差, 不适宜测量体积狭小和温度瞬变区域。 3.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呈指数变化的半导体热敏感元件, 具有灵敏度高、价格便宜的特点, 但其电阻值和温度的关系线性度差,且稳定性和互换性也不好。 4.石英温度传感器是以石英晶体的固有频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石英晶体温度传感器稳定性很好, 可用于高精度和高分辨力的测量场合。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可以将感温元件和相关电子线路集成在一个小芯片上, 构成一个小型化、一体化及多功能化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 输出信号可以是电压、频率, 或者是总线数字信号, 使用非常方便,适用于便携式设备。 2.3接触式光电、热色测温方法

触摸屏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触摸屏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2011-06-05 内部文件 背景综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利用这种技术用户只需要在显示屏上的图标或文字上轻轻一点,计算机就能按照我们的指示进行相关的各种操作,完全摆脱了键盘和鼠标的束缚,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你是在商场购物,还是在银行存取款,触摸式的自动服务器能为你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这种技术就是日新月异的触摸屏技术。 触摸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多被装于工控计算机、POS 机终端等工业或商用设备之中。2007年iPhone手机的推出,成为触控行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苹果公司把一部至少需要20个按键的移动电话,设计得仅需三四个键就能搞定,剩余操作则全部交由触控屏幕完成。除赋予了使用者更加直接、便捷的操作体验之外,还使手机的外形变得更加时尚轻薄,增加了人机直接互动的亲切感,引发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同时也开启了触摸屏向主流操控界面迈进的征程。 目前,触摸屏应用范围已变得越来越广泛,从工业用途的工厂设备的控制/操作系统、公共信息查询的电子查询设施、商业用途的提款

机,到消费性电子的移动电话、PDA、数码相机等都可看到触控屏幕的身影。当然,这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仍是手机。根据调研机构ABIResearch报告指出,2008年采用触控式屏幕的手机出货量将超过1亿部,预计2012年安装触控界面的手机出货量将超过5亿部。 和PC从286、386发展到奔腾机一样,触摸屏的技术经历了从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历程,从1974开始出现世界最早的电阻式触摸屏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长,各种触摸技术相继诞生以适应各种行业和层次的应用。如今,已经形成了各种商业化的触摸屏技术包括:电阻技术触摸屏、表面电容技术触摸屏、投射式电容技术触摸屏、红外线技术触摸屏、表面声波(SAW)技术触摸屏、光学触摸屏、弯曲波技术触摸屏和主动数字转换器技术触摸屏,等等。已应用到了零售业、公共信息查询、多媒体信息系统、医疗仪器、工业自动控制、娱乐与餐饮业、自动售票系统、仿真与培训系统、教育系统等众多领域。此外,一些新奇的触摸屏技术也不断产生,包括N-trig、索尼、夏普、TMD和三星几大厂商都在推出的新型触摸屏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像素光传感器(photo sensor in pixel)、聚合物波导(polymer waveguide)、分布光(distributed light)、应变仪(strain gauge)、多触点(multi-touch)、双重力触摸(dual-force touch)、激光点激发触摸(laser-point activated touch)和3D触摸等。 在2007年的SID展中,新型的触摸屏技术分别得到了充分展示,EloTouchSystems展示了其弯曲波(bending-wave)触摸屏技术;富士通元件美国分公司展示了其电阻式触摸屏技术,它不使用氧化铟锡

多点触控电子白板软件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软件的总体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的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的脱机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的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桌面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辑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软件主界面功能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界面功能按钮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插入”选项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笔盒”选项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件选项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中对象的基本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缩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旋转...............................................................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锁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翻转...............................................................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制、粘贴、删除...................................................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部分学科工具栏功能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形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钟和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拉伸侧冲孔复合模及 自动送料装置与塑料 模设计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模具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0年3月15日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部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代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扩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约为6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我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 二、研究主要成果 现代模具设计的内容是:产品零件(常称为制件)成型工艺优化设计与力学计算,尺寸与尺寸精度确定与设计等,因此模具设计常分为制件工艺分析与设计、模具总体方案设计、总体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7]。 (1)AD/CAE/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与制造一体化 CAD/CAE/CAM 一体化集成技术是现代模具制造中最先进、最合理的生 产方式。 (2)设备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作用 现代模具制造尽可能地用机械加工取代人工加工。这就确定了先进设备在现代制造中的作用,尤其现在加工中心、数控高速成型铣床、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多轴联动机床、数控模具雕刻机、电火花加工机床、数控精密磨床、三坐标测量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在工厂中的广泛使用。 (3)代模具制造中的检测手段 模具的零部件除了有高精度的几何要求外,其形位精度要求也较高,一般的量具是很难达到理想的目的,这时就要依赖精密零件测量系统。这种精密零件测量系统简称C M M ,即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是数控加工中心的一种变形。它的测量精度可达0.25 μ m。 (4)成型制造(RPM)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快速成型制造(RPM)技术是美国首先推出的。它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成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技术,是基于新颖的离散/堆积(即材料累加)成形思想,根据零件CAD 模型,快速自动完成复杂的三维实体(模型)制造。RPM技术是集精密机械制造、计算机、NC技术、激光成型技术和材料科学最新发展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被公认为是继NC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综述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规划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Why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来,而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首要驱动力的“虚拟现实”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规划领域中来。本文着重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范围、应用的意义及其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虚拟现实、范围、发展、迫切性、城市规划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是90年代为科学界和工程界所关注的技术。它的兴起,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智能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界面工具;为各类工程的大规模的数据可视化提供了新的描述方法。它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具体的说,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使用、相互影响,从而产正亲临其境的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技术的应用,改进了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工程数据处理的方式,尤其在需要对大量抽象数据进行处理时;同时,它在许多不同领域的应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概述 1965年,Sutherland在篇名为《终极的显示》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包括具有交互图形显示、力反馈设备以及声音提示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思想,从此,人们正式开始了对虚拟现实系统的研究探索历程。 随后的1966年,美国MIT的林肯实验室正式开始了头盔式显示器的研制工作。在这第一个HMD的样机完成不久,研制者又把能模拟力量和触觉的力反馈装置加入到这个系统中。1970年,出现了第一个功能较齐全的HMD系统。基于从60年代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美国的JaronLanier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VirtualReality”一词。 80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及美国国防部组织了一系列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关注。1984年,NASAAmes研究中心虚拟行星探测实验室的M.McGreevy和J.Humphries博士组织开发了用于火星探测的虚拟环境视觉显示器,将火星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为地面研究人员构造了火星表面的三维虚拟环境。在随后的虚拟交互环境工作站(VIEW)项目中,他们又开发了通用多传感个人仿真器和遥现设备。 进入90年代,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硬件技术与不断改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相匹配,使得基于大型数据集合的声音和图象的实时动画制作成为可能;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不断创新,新颖、实用的输入输出设备不断地进入市常而这些都为虚拟现实系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矗例如1993年的11月,宇航员利用虚拟现实系统成功地完成了从航天飞机的运输舱内取出新的望远镜面板的工作,而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波音777获得成功,是近年来引起科技界瞩目的又一件工作。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虚拟现实系统极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娱乐、军事、航天、设计、生产制造、信息管理、商贸、建筑、医疗保险、危险及恶劣环境下的遥操作、教育与培训、信息可视化以及远程通讯等,人们对迅速发展中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广阔应用前景充满了憧憬与兴趣。 2、虚拟现实在规划领域的应用范围 虚拟现实在规划信息存储和查询系统中的应用 例如土质数据库系统,地域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政策信息系统等。这一类系

双层齿轮注塑模具设计 文献综述

题目:双层齿轮注塑模设计 一、前言 1.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模具行业是现代工业里面必不可少的部分,又是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 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等领域都需要模具,使得模具成为最主要的 工艺装备,它承担了 60%~90% 的产品零件,组件和部件的加工生产。随着现代材料技术 和模具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塑料凭借着优良的加工性、品种的多样性,已经成为当 前人类使用的四大材料(木材、水泥、钢铁、塑料)中发展最快的一类。 由于塑料齿轮具有传动噪声低、可以或者许吸振、自润滑、生产模型加工生产效率高 等优点,塑料齿轮在齿轮行业的应用会愈来愈多,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日常生活中的 塑料制品越来越多,例如:手机、塑料盆、塑料杯、塑料笔、电脑等等。本课题研究的 塑料齿轮也将是未来轻化、量化齿轮的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容,如何使得塑料齿轮寿 命更长,精度更高,效果更好,啮合更准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概况 整体来看,中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 大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 复杂、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一些低档 塑料模具却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中档塑料模具也有供 过于求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塑料模具制造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大型塑料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到 50t 以上的注塑模,精密塑料模具的精度已达到 2μm,制件精度很高的小模数齿轮模具 及达到高光学要求的车灯模具等也已能生产,多腔塑料模具已能生产一模 7800 腔的塑封

浅谈红外测温仪的设计文献综述

单位代码01 学号090102128 分类号 密级 文献综述 浅谈红外测温仪的设计 院(系)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 2 月28 日

浅谈红外测温仪的设计 摘要 09年大规模爆发甲型H1N1流感,它的前期症状是高烧38℃以上(少数长期病患者除外),大部分人口集中地区均对进出人员进行测体温来排查感染者。传统的温度计面对突如其来的流感对于测温技术的快速准确等要求明显比较乏力。红外测温仪可为防止甲型H1N1流感的扩散和传播提供了快速、非接触测量手段,可广泛、有效地用于人群的体温排查,通过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就可以很快得到体温。红外测温打破了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模式,它根据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物体的温度,不与被测物体接触,具有不扰动被测物体温度分布场,温度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测温范围广,稳定性好、可同时测量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的特点[1]。近年来在汽车电子、航空和军事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里列举几种实现红外测温的方案并比较其优缺点。 关键词:51单片机、红外测温、非接触

1 红外测温系统 1.1 红外测温系统概述 一般来说,测温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测温只能测量被测物体与测温传感器达到热平衡后的温度,所以响应时间长,且极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非接触红外测温仪采用红外技术可快速测得温度读数。只需瞄准、按动触发器,在显示屏上读出温度数据。红外测温仪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并能可靠地测量热的,危险的或难以接触的物体,而不会污染或损坏被测物体。红外测温仪每秒可测若干个读数,而接触测温仪每秒测量就需要若干分钟的时间。 红外测温作为一门新技术和新方法,它的出现是红外技术的发展结果。红外技术是研究红外辐射的产生、传输、转换、探测并付诸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近20年来,红外测温技术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或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食品加工。冶金、石化、医疗、科研等多种行业中[2]。 由于红外热像仪价格昂贵,这大大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而点式红外测温仪价格相比较来说还是较低的,就测温精度来说,点式红外测温仪和红外热像仪相比精度相当,并且很多应用场合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弥补其缺点,而又不太大的增加其成本。 1.2红外测温原理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发射率是表征物体辐射红外线的能力,它是相同温度和波长下的实际物体与黑体的单色辐射出度之比,所以亦称比辐射率,它是表征物体辐射本领的重要热物性参数,发射率越大,物体表面的辐射率越强。大部分有机物或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发射率都在0.85-0.98之间,光洁的金属表面或抛光的物体发射率很低,所以,材料种类、表面粗糙度、理化结构和材料厚度都是影响发射率的主要因素[3]。

基于专利分析的多点触控手势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多点触控手势识别技术在实现人机互换的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逐渐脱离了传统中的键盘、包括鼠标等。本文主要以专利数据为分析样本,从专利文献的视角对多点触控手势识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数据统计以及分析,总结了与多点触控技术相关的国内外专利的申请趋势?p本领域的主要申请人分布以及重要技术分支。并以苹果公司为突破口对多点触控手势识别技术的发展路线做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多点触控;手势识别;电容 1 多点触控手势识别技术概述 最近随着苹果手机等多款智能机的兴起,各种各样的多点触控移动终端逐渐浮出水面,在整个市场运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点触控技术的推广,促使了移动终端使用者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操作方法,方便、快捷。最要的是,整个过程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1.1 电容式触控技术 移动终端都是通过触摸屏来收集触控数据进而实现多点触控手势识别。触摸屏按其技术原理可分为五类:电阻方式?p光电方式?p电容方式?p声波方式及其他方式。从产业应用和技术发展的趋势看,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触控技术主要基于电容方式,与其相关的专利申请量也最大。 1.2 电容式多点触控技术 基于电容方式实现的多点触控技术包括手势识别和多个触摸位置识别。手势识别即两个手指触摸时,可以识别到这两个手指的运动方向,但还不能判断出具体位置,可以进行缩放、平移、旋转等操作。现有的基于投射电容的手势识别通常只能区别两个手指对象形成的手势。 多点触控位置识别可以检测到多于两个手指(例如双手十个手指)同时触摸,也允许其他非手指触摸形式,其可具体确定各触点的位置。多点触控位置识别检测的是x/y方向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的变化(即互电容变化)。另外,多点触控位置识别和简单的手势识别的重要差别之一在于扫描方式不同,在多点触控位置识别中,每行和每列交叉点都需单独扫描检测,扫描次数是行数和列数的乘积,而简单手势识别中扫描次数是行数和列数之和。 2 多点触控手势识别技术专利申请整体状况 本节主要对全球的专利申请状况的趋势进行分析,从中得到技术发展趋势。 2.1 国外的发展状况 国外多点触控手势识别技术的专利申请趋势,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各时期划分以申请量增长率的变化为标准。 2.1.1 萌芽阶段(2004年之前) 上世纪九十年代该项技术的发展属于从无到有的萌芽阶段。在该阶段,有关多点触控手势识别技术的专利申请非常少。最早辛纳普蒂克斯有限公司于1996年申请的“具有边缘移动特性和动作识别的目标位置检测器”,其公开了用于识别由一个传导性目标在一个触摸检测器垫所作的动作并用于光标移动的方法,在可疑的动作器件通过分析出该传导性目标在检测器垫上的位置,压力和移动可以识别轻击,拖动,推压,延长的拖动和可变的拖动动作,并且传送表达出现这些动作的信号给主计算机。 2.1.2 平稳增长阶段(2004年-2006年) 从2004年开始,有关多点触控手势识别的申请量增多,苹果公司于2005年4月26日申请的“多点触摸屏”,该技术使得触摸屏能够用于识别触摸屏的触摸敏感表面上不同位置处同时发生的多个触摸操作,即触摸屏能够同时跟踪多个接触点,这使得多点触控手势识别成为可能。 2.1.3 快速增长阶段(2007年-2013年)

最新多点触摸屏技术介绍

最新多点触摸屏技术介绍 -多点位置识别 肖学军高级应用工程师 郑赞高级应用工程师 林荣茹触摸屏产品经理 彭涛触摸屏资深系统工程师

?感应电容触摸屏(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screen)?人机接口的选择 ?手势(Gestures) ?单点触摸(Single-Touch) ?多点触摸(Multi-Touch) ?多点触摸识别位置(Multi-Touch All-Point) ?触摸屏物理结构 ?Cypress TrueTouch?触摸屏控制器 ?在线问答

?感应电容触摸屏(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screen)?人机接口的选择 ?手势(Gestures) ?单点触摸(Single-Touch) ?多点触摸(Multi-Touch) ?多点触摸识别位置(Multi-Touch All-Point) ?触摸屏物理结构 ?Cypress TrueTouch?触摸屏控制器 ?在线问答

消费类电子人机接口发展?1997: 摩托罗拉Startac手机& Palm PDA ?外形美观的通讯或管理工具 ?基于电阻触摸屏 ?1998: RIM 黑莓(Blackberry) ?带有完整的键盘 ?一种新颖的方式来解决人机接口的困扰?2004: 超薄而雅致的摩托罗拉RAZR ?很漂亮但是键盘输入不方便 ?2006: 使用感应电容触摸屏的LG Prada ?屏幕很硬抗损坏 ?精度很好无需校验 ?2007: 苹果iPhone ?从单点触摸进入多点触摸时代

为什么会选择触摸屏 节省空间–显示屏就是用户接口 用户接口方式多样化 单点触摸& 多点触摸 设计更美观 产品差异化

压铸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文献综述

压铸成形工艺及模具 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压铸的历史简要、压力铸造的基本理论、压铸工艺成型原理及特点、压铸件设计的形状结构要求、压铸件设计的壁厚要求、压铸件的加强筋/肋的设计要求、压铸件的圆角设计要求、压铸件设计的铸造斜度要求、压铸件的常用材料、压铸模具的常用材料以及常用压铸合金的性能和压铸合金的选取用要求。 关键字:压铸,模具,压铸件,压铸材料 压铸的历史简要 压力铸造是近代金属加工工艺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少无切削的特种铸造方法。最原始的压铸机于1856年问世,迄今已有近150年历史,从最早的手工压铸,到现在的全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压铸,从最早的冷室压铸方法到现在的镁合金hot runner法,现代压铸已渗透到现代制造业的各个行业。 熔融金属是在高压、高速下充填铸型。并在高压下结晶凝固形成铸件。高压、高速是压力铸造的主要特征。 由于它具有生产效率高,工序简单。铸件公差等级较高(常用锌合金为IT10-13,铝合金为IT11-13),表面粗糙度好(锌合金为Ra1.6-3.2,铝合金Ra3.2-6.3),机械强度大,可以省去大量的机械加工工序和设备,节约原材料等优点,现已成为世界铸造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锌合金压铸开始于1890年,铝合金压铸开始于1910年,铜合金压铸开始于1911年,镁合金压铸开始于1925年。 压力铸造的基本理论 一、典型的填充理论 国外在30年代初期已有一些著名专家对压铸过程中金属的流转作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比较公认的有三种。 1.喷射填充理论(第一种填充理论)。 它是由德国人学者L.Ffommel于1932年根据流体力学的定律,以理想流体为基础通过实验得出,在速度、压力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金属液进入内浇口,冲击到正对面型壁处——冲击阶段,经撞击后,金属聚集呈涡流状态,向着内浇

常见的温度检测方法

常见温度检测方法分析 摘要:在目前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生活中,温度测量日益重要,新型温度传感器不断涌现,通过对现代常用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的分析,便于在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提供依据,以减少生活生产中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温度;检测方法;传感器;测量 Study On Methods Of Measuring Teamperature Abstract:In the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etionornationaleconomicife,measuringtemperatureisinereasinglyimportant,andmoderntemrerat uresensorseontinuouslyarise.Prineipleand charaeterofmoderntemperaturesensorsanalyzedhere is usefulforseientific eworkers.It is foundmentalto choicetemperaturesensorsforuser aeeordingto praetieal circumstances ,So that it can reduce unnecessary lossin thelife production. Keywords:temperature:sensor;measure 温度是科学技术中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 物理、化学、热力学、飞行力学、流体力学等学科都离不开温度,它也是工业生产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许多工农业产品的质量都与温度密切相关,比如, 离开合适的温度, 许多化学反应就不能正常进行甚至不能进行;没有合适的温度炉窑就不能炼制出合格的产品;没有合适的温度环境, 农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 许多电子仪器就不能正常工作, 粮仓的储粮就会变质霉烂, 家禽的孵化也不能进行。可见,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十分重要。 测温方法很多,仅从测量体与被测介质接触与否来分,有接触式测温与非接触式测温两大类。接触式测温是基于热平衡原理,测温敏感元件必须与被测介质接触,使两者处于同一热平衡状态,具有同一温度,如水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等就是利用此法测量。非接触式测温是利用物质的热辐射原理,测温元件不需与被测介质接触,而是通过接收被测物体发出的辐射热来判断温度,如辐射温度计,光纤温度计等[1]。 接触式测温简单、可靠,且测量精度高。但是由于测温元件需与被测介质接触后进行的热交换,才能达到热平衡,因而产生了滞后现象。另外,由于受到耐高温材料的限制,接触式测量不能应用于很高温度的测量。非接触式测温,由于测温元件不与被测介质接触,因而其测温范围很广,其测温上限原则上不受限制,测温速度也较快,而且可以对运动体进行测量。但是,它受到物体的发射率,被测对象到仪表之间的距离,烟尘和水汽等其它介质的影响,一般测温误差较大,目前使用较广的是接触式测温。下面介绍几种现代常用温度测量方法。 1电阻温度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以电阻作为温度敏感元件,根据敏感材料不同又可分成热电阻式和热敏电阻式,热电阻式一般用金属材料制成, 如铂、铜、镍等1热敏电阻是以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陶瓷器件, 如锰、镍、钴等金属的氧化物与其它化合物按不同配比烧结而成。 热电阻的温度系数一般为正值,以铂电阻为例, 其阻值Rt 与温度间的关系为Rt=R0(1+At+Bt2), 0℃≤t≤650℃; Rt= R0[1+At+Bt2+Ct3(t- 100) ],- 200℃≤t≤0℃, 其中A = 319684×10- 8/℃, B= - 518470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及 未来发展前景 一、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系列高新技术如计算机软件、硬件、图形学、多媒体、人工智能、智能人机接口、传感器、高性能计算技术以及人类行为学、心理学等多领域最新技术的汇集与融合。 它是建立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之上,本质上是一种在系统仿真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高级接口技术,但是它与仿真技术有明显的区别。虚拟现实的目的是为人与实际环境之间接的交互提供一种自然的、方便的界面,即所谓的虚拟环境。虚拟环境可以给人一种进入真实环境的效果,人可以与虚拟环境交互,通过改变虚拟环境,进而实现改变实际环境的目的。 像IT界其他高新技术一样,比如计算机、Internet等,这些新技术不仅是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同时军事领域的应用需求与研究也是这些技术逐步发展成熟的决定性推动力量,VR技术也不例外,在军事训练准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做简要的分析。 二、虚拟现实技术特点 1.对于一个人造的环境,人需要有参与的感觉,不能只是此环境的

外部观察者,人要对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武器装备进行自主操作,在虚拟技术中掌握武器装备的使用方法。 2.虚拟现实依赖于3维立体的、头跟踪的显示,以及手身体跟踪和双耳声音,虚拟现实是一种有临场感的多传感的体验,给人以身临战场的真实感觉。 3.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场景与实际作战场景的地形和标志物相似,可以使作战人员提前适应战场环境。 4.虚拟现实技术中设计各种突发事件,增强士兵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作战小分队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 (一)在新式武器研究方面 在新式武器与装备的研制和应用上,军事模拟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效益。 比如,在美国国防部测绘局在1995年8月到9月北约对波黑进行大规模空袭期间,曾在意大利的空军基地建立一个作战模拟设施,利用侦察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图像与测绘据提供的波黑地区的数字地图相结合,通过作战模拟所产生的灵境环境,模拟战斗机在波黑地区上空的飞行。 经过这个仿真环境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实战的成功率和飞行员的适应性。 (二)作战训练与人才培养方面 这些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低压空气开关电弧现代测试技术的研究综述_图文(精)

李兴文(1978—,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弧电接触理论及其应用和电力电子技术。 低压空气开关电弧现代测试 技术的研究综述 3 李兴文,陈德桂,吐松江?卡日,李瑞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空气开关电弧是以空气为灭弧和绝缘介质的低压电器中最为复杂的物理现象。针对电弧运动过程特别是电弧背后击穿现象、电弧温度、电弧组分及其浓度等方面,综述了CCD 和光纤阵列、光谱诊断技术及磁测试技术等低压空气开关电

弧的现代测试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并指出了空气开关电弧实验研究中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电弧;测试;光谱;光纤阵列 中图分类号:T M 501+ .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5531(20080120006204 Rev i ew of the I nvesti ga ti on on the M odern M ea surem en t Technolog i es of L ow Volt age A i r Sw itch Arc L I X ingw en,CHEN D egui,TUSON GJ I AN G Kari,L I R ui (State Key Laborat ory of Electrical I nsulati on and Power Equi pment, Xi πan J iaot ong University,Xi πan 710049,China Abstract:A ir s witch arc is the most comp lex phenomenon in l ow voltage electric apparatus using air as quenching and insulati on mediu m.W ith regarding t o arc moti on p r ocess,es pecially,arc back commutati on phe 2nomenon,arc te mperature,arc compositi on and the corres ponding concentrati on,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 licati on of modern measurement technol ogies including CCD,op tical fiber array,s pectru m diagnostics and magnetic diag 2nostics were reviewed .Finally,s ome i m portant p r oble m s in the experi m ental studies of arc s witching arc were pointed . Key words:arc;m ea sure m en t ;spectru m;opti ca l f i ber array 陈德桂(193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型低压电器的研究和开发等。吐松江?卡日(198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低压电器。李瑞(1985—,男,

多点触控 多点触摸 光学式 红外光 设计方案

关于多点触控 1 前言 多点触控(又称多重触控、多点感应、多重感应)是采用人机交互技术与硬件设备共同实现的技术,能在没有传统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下进行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操作。 在人机交互的发展过程中,鼠标和键盘一直是最基本的输入设备,而屏幕一直是计算机信息的最主要输出设备。现在,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正在向我们走来——自然用户界面,也就是俗称的触摸界面,在这种操作模式下,屏幕不仅作为输出设备,同时被作为输入设备,在屏幕上直接操作,从而操控计算机。 多点触控是一样全新的人机互动方式,通过我们的十根手指代替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采用全新的用户体验方式,手势识别,新奇的体验感觉,高清直观的显示方式,为用户提供简便直观的人机互动方式和高效震撼的操作体验。 随着iPhone等触控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日益火爆,人机互动领域成为新时尚热点,多点触控必将引领一次新的人机交互变革。实体键盘鼠标等输入外设早晚有一天会被取代,现代的人们追求的是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不可能走到哪里都要带着鼠标键盘,便捷高效的多点触控技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 简单的来说就是解放我们的十个指头,能让我们离开办公室的椅子,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媒介进行人和机器装置高质量高效的沟通。

2 国内外现状 目前,手机等数码产品大多数采用电容屏或电阻屏,不管是电容屏还是电阻屏都共同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尺寸的限制,一般不能超过20寸,这也是制约多点触控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大尺寸多点触控技术方面,国外有一个组织,名字叫自然用户界面小组(Natural User Interttace Group),创建于2007年,他们以互动媒体探索以及开源机器遥感技术为中心,开发受益于艺术、商业、教育等相关应用。希望能够为在搭建低成本、高分辨率、开源式的多点触摸设备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多点触摸技术的信息资源中心。随着全国多点触控爱好者加入到这个项目的研究中,这个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多点触摸技术带来了许多惊人的开创,国内外几乎所有多点触控公司的技术都是来源于这个开源平台。 目前在国内,大屏多点触控技术刚刚起步,无论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技术方面的开源化和硬件实现方式相对简单,很多公司都尝试着开始了多点设备的制作。但是大多数公司只提供硬件设备,或者只提供一些简单的软件应用,如图片放大、缩小浏览、在线地图等,由于技术和需求方面的原因,还没有形成多点触控系统化的开发。 触控软件的开发设计比硬件技术更为重要、更为复杂,不仅在软件功能上要创新,还要在软件的开发与多种硬件技术的融合处理上多动脑筋。 例如我们给触控屏接上相应的电路以及软件,那么它就可以控制整栋大楼的电路、灯光等设备。嵌入摄像头红外扫描等设备,就可以

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综合多种科学技术的计算机领域新技术,已经涉及众多研究和应用领域,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发展学科以及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性以及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并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一、虚拟现实的概念和特性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1]。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主要有三个特性,分别是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 1.沉浸性,是指利用计算机产生的三维立体图像,让人置身于一种虚拟环境中,就像在真实的客观世界中一样,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交互性,在计算机生成的这种虚拟环境中,人们可以利用一些传感设备进行交互,感觉就像是在真实客观世界中一样,比如:当用户用手去抓取虚拟环境中的物体时,手就有握东西的感觉,而且可感觉到物体的重量。 3.构想性,虚拟环境可使用户沉浸其中并且获取新的知识,提高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使用户深化概念和萌发新的联想,因而可以说,虚拟现实可以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 虚拟现实技术演变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63 年以前,蕴涵虚拟现实技术思想的第一阶段;1963年~1972 年,虚拟现实技术的萌芽阶段;1973 年~1989 年,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和理论产生的初步阶段;1990 年至今,虚拟现实技术理论的完善和应用阶段。 第一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的前身。虚拟现实技术是对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官和动作等行为的一种模拟交互技术,它与仿真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风筝,就是模拟飞行动物和人之间互动的大自然场景,风筝的拟声、拟真、互动的行为是仿真技术在中国的早期应用,它也是中国古代人试验飞行器模型的最早发明。西方人利用中国古代风筝原理发明了飞机,发明家Edwin A. Link 发明了飞行模拟器,让操作者能有乘坐真正飞机的感觉。1962 年,Morton Heilig的“全传感仿真器”的发明,就蕴涵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思想理论。这三个较典型的发明,都蕴涵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思想,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前身。 第二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的萌芽阶段。1968 年美国计算机图形学之父Ivan Sutherlan 开发了第一个计算机图形驱动的头盔显示器HMD 及头部位置跟踪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此阶段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探索阶段,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思想产生和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和理论产生的初步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VIDEOPLACE 与VIEW两个比较典型的虚拟现实系统。由M.W.Krueger 设计的VIDEOPLACE系统,将产生一个虚拟图形环境,使参与者的图像投影能实时地响应参与者的活动。由M.MGreevy 领导完成的VIEW 系统,在装备了数据手套和头部跟踪器后,通过语言、手势等交互方式,形成虚拟现实系统。 第四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理论的完善和应用阶段。在这一阶段虚拟现实技术从研究型阶段转向为应用型阶段,广泛运用到了科研、航空、医学、军事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如美军开发的空军任务支援系统和海军特种作战部队计划和演习系统,对虚拟的军事演习也能达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