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和安全性_刘苏颖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和安全性_刘苏颖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和安全性_刘苏颖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和安全性_刘苏颖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作者:沈潞华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药物治疗沈潞华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持续呈上升趋势,每年死于冠心病的患者超过70万人。冠心病有许多危险因素,而高血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是后者的3~4倍。 在冠心病二级预防长期治疗过程中,除了生活方式治疗、多重危险因素控制(戒烟、体重控制、降压及降糖治疗,调脂治疗等)外,仍然需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等药物。对有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降压治疗十分重要,可单用或联合应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目标在于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生存及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首先要考虑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包括两类:改善预后药物(阿司匹林,不能用时可用氯吡格雷替代;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酯药物;ACEI)及减轻缺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 ACS药物治疗包括抗缺血药物、抗血小板与抗凝药物,他汀类调酯药物;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溶栓药物。 一抗血小板药物 1 阿司匹林多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临床试验显示了阿司匹林治疗的获益,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最佳剂量是75~150 mg/d。ACS患者开始服用300 mg,以后75~150 mg/d。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可持续存在于血小板的整个生存周期(7±2天)。所有冠心病的患者只要无禁忌证均需服用阿司匹林。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刺激症状和出血。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2 氯吡格雷通过选择性的、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ADP受体而抑制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常用剂量为75 mg/d,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或需要支架置入者可顿服300 mg。ACS患者、置入药物支架患者需要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维持12个月左右,但仍需注意出血等不良反应。 3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在血小板聚集的终末环节阻断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主要用于介入治疗和ACS高危的患者,需静脉用药。 二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性能,降低心肌耗氧量;能延长舒张期冠状动脉灌注时间,增加心肌血流和氧的供应;能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抗心律失常、改善左室结构与功能的作用;可防止斑块破裂,用于冠心病的各种类型及长期二级预防。尤其用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可缓解症状、减少心肌缺血的反复发作。多项循证医学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无禁忌证的患者应该早期开始应用。一般为口服给药,剂量可逐渐递增,直至达可耐受的目标剂量。治疗的目标心率为50~60次/分,应选用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药物。对ACS高危、进行性静息胸痛加重者,也可以先静脉用药,以后再口服。有支气管哮喘、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者应视为禁忌证。对明显低血压者需血液动力学稳定后再用。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CEI可降低血压、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HOPE研究结果显示,雷米普利使高危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相对危险性降低22%,EUROPA研究显示培哚普利使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相对危险性降低20%。2008年3月底公布的ONTARGET

心律失常病人护理诊断

---------------------------------------------------------------最新资料推荐------------------------------------------------------ 心律失常病人护理诊断 导读: 缘份是什么,是心有灵犀的一种感觉;是一见如故的一种倾向;是相见恨晚的一种心情;是上天安排的最美的际遇;是深深的牵挂或隐隐的怀念!缘是一种自然而神秘的心灵力量: 因为一些文字而引起共鸣;因为一种感觉而动人心弦;因为一次邂逅而难以忘怀;因为一次回眸而感慨万千。 心悸心慌、胸闷气短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出现以上症状的情况极有可能是患上了冠心病。 心悸心慌、胸闷气短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出现以上症状的情况极有可能是患上了冠心病。 心律失常病人护理诊断?许多患者认为只要正确用药就可以治疗冠心病,其实这是对冠心病的了解不深,冠心病的治疗需要多种方法的配合,而且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也关系很大,尤其是要做到戒烟。 吸烟的男性已经很多了,其中由于吸烟引起的冠心病患者也有很多,所以戒烟也是对冠心病治疗的一个帮助。 冠心病发作具体症状如下: 一、胸部剧烈疼痛: 冠心病发作后,患者会忽然感觉到胸部剧烈疼痛。 突然出现胸前区的剧烈疼痛,多表现为绞榨式、紧缩样、压迫感、 1 / 7

并伴随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时间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均不能得到缓解。 二、肩痛和下腹部疼痛: 一些老年患者,在冠心病发作后会有肩痛和下腹疼痛。 症状多不典型,无疼痛或仅轻微疼痛,也有疼痛不典型。 可为肩部或上腹部疼痛,故易误诊为胃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 高龄者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咳血等。 三、心悸、盗汗: 冠心病紧急发作,患者还会出现四肢无力、心慌以及盗汗。 发病时常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恐惧或有濒死感,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急,并发症多,极易导致猝死。 【患者案例】心律失常病人护理诊断?冠心病患者赵帆女性,53 岁,农民,2010年 5 月使用的【复欣宝静电理疗贴】理疗贴,之前心慌、气短 16 年,近 10 天加重,伴有发热,咳痰,呕吐。 该患者于 16 年前常于劳累后咳嗽、心慌、气喘,但休息后可缓解。 6 年前开始一般体力劳动即感心慌、气短,双下肢出现轻度水肿,吐白色泡沫痰。 经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每于劳动后反复发作。 入院前 10 天,又因着凉感冒、发热、寒战、咳嗽,咳黄色痰,咽疼、流涕、鼻塞,并且心悸、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胸闷、恶心伴有呕吐,实在也没法在家务农了,平时还总觉得自己给家人添麻烦,就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血管与血压相关性分析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血管与血压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09T14:20:18.79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5期作者:钟成[导读] 相关文献报道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更容易引发冠心病[1]。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较常人高,会加快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冠心病。 (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时的心血管相关性及血压特点。方法:收集我院9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45例有合并高血压,作为观察组,另外45例仅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冠脉病变情况。同时把发生心血管事件与无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日间与夜间的SBP及PP。结果:(1)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冠脉病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冠脉狭隘情况相差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有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日间、夜间的SBP与PP均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造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易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与患者年龄、冠脉病变评分有关,且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同时,患者的日间、夜间的SBP与PP也是监测与控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心血管;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11-02 相关文献报道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更容易引发冠心病[1]。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较常人高,会加快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冠心病。此外冠心病的发展跟患者脉压以及日间夜间变化也有关系,这可能是日夜变化引起的动态收缩压SBP以及动态脉压PP有关[2]。临床报道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也跟患者血压控制有关[3],但是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否与患者自身的体型、年龄及冠脉病变等有关尚待研究。本文主要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同时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患者相对无心血管事件发生换的血压水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 12月9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45例有合并高血压,作为观察组,另外45例仅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52例,年龄43~79岁,女性48例,年龄46~81岁。纳入标准: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确诊为冠心病;观察组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即SBP大于140mmHg(1mmHg=0.133kPa),或者舒张压(DBP)>90mmHg;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者有过相关手术患者;糖尿病患者。 1.2 方法 (1)通过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来判断患者的冠脉病变支数,当造影示腔径狭窄≥50%时,观察LAD、LCX以及RCA的狭窄情况,若有其中一支狭窄则评判为单支病变,若有其中任何两支出现狭窄则评判为双支病变,若均出现狭窄情况则评判为三支病变。同时,若有出现LM病变患者,即使LAD、LCX无狭窄发生,仍然评判为双支病变。(2)日间夜间动态血压的检测:对患者用通用型便携式血压测量仪进行24小时的血压测量,无特殊情况者将测量装置固定于患者左臂上部,日间测量为早上6:30到晚上22点,平均30分钟测量一次,夜间测量为晚上22点到早上6:30,平均1个小时测量一次,测量者观察并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按规定填入相应的统计表格中待用。 1.3 评价标准 采取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法[4],分别对冠状动脉的LM、LAD、LCX及RCA四支血管记录其狭窄程度,若有多处病变则记录单支最狭窄处,0分为狭窄<25%,1分为狭窄25%~49%,2分为50%~74,3分为75%~90%。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冠脉病变情况比较 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冠脉病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冠脉狭隘情况相差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冠脉病变情况比较(n,x-±s,%)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 1、概述 冠心病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研究结果显示,心衰的主要合并症发生明显变化,瓣膜病所占比例逐渐下降,高血压(54.6%)、冠心病(49.4%)及慢性肾脏病(29.7%)是主要合并症。 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可分为由急性冠脉综合征所致的急性心力衰竭 和缺血性心肌病的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合并心衰常预后不良,优化药物治疗是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治疗的基础,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ACEI、ARB、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拮抗剂等,在此基础上,需综合评估个体情况,考虑适当的非药物治疗,如血运重建、心脏性猝死预防、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以更好的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2、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因心肌梗死或大面积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合并机械并发症,容易合并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国内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8-19%。

2014ESC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指出:①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对于缺血极高危患者(难治性心绞痛、心衰、心源性休克、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动过速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推荐实施紧急冠状动脉造影(IC);②STEMI患者:对于因STEMI引起的急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建议直接PCI(与症状出现时间无关)(IB);③溶栓后管理:溶栓后出现心源性休克或重度急性心衰建议急诊造影并血运重建(IB); 2015ESC NSTE-ACS指南指出:①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衰患者推荐立即介入治疗(<2h)(IC);②对于LVEF<40%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推荐72小时内介入治疗(IA);2016中国PCI指南对NSTE-ACS及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建议同2015ESC指南推荐。 总之,对于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欧美及中国指南均一致推荐急诊行冠脉造影并急诊血运重建。 3、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血运重建 3.1.CABG 或PCI的选择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均可用伴有慢性心衰的冠心病患者,但目前的证据多倾向于CABG。Marui A等2014年发表于Am J Cardiol上的CREDO-Kyoto PCI/CABG注册研究纳入3584例三支或左主干病变患者,分别接受PCI或者CABG治疗,5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疑难病例讨论

2014年4月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68岁住院号:13070295 时间:2014年4月29日7PM 地点:内一科护士值班室 讨论目的:提高护理质量 参加人员: 主讲人:xxx 责任护士xxx进行病情介绍: 今天我们对一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病例讨论,患者xxx,女,68岁,因"反复上腹胀5年,心累3月,加重10天"入院,其病史特点如下: 1、老年女性,慢性起病,病程长。 2、5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上腹胀,与饮食无关,平卧时明显,坐位时减轻,无晕厥及黑蒙,无喘息、咯血,无胸闷、潮热、盗汗,无意识障碍及运动障碍等。3月前,患者上述症状再发,心累明显,伴双下肢水肿,到双路镇卫生院以"慢性胃炎"治疗后无好转。10天前患者心累加重,夜间不能平卧。 3、既往史:2年前于我院诊断为"高血压",最高血压160/98mmHg,口服药治疗。1年前于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药治疗。 4、查体:T36.5℃,P96次/分,R20次/分,BP149/87mmHg,一般可,巩膜无黄染,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阴性。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无增强,叩诊呈浊音,双肺呼吸音稍低,闻及少许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内1.5cm处,叩诊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软,无腹壁静脉曲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双下肢轻度水肿。 5、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怀疑前间壁心肌梗塞,ST-T异常。心肌酶谱:正常。血脂:TG 2.06mmol/L,CH 5.56mmol/L,HDL1.69mmol/L,LDL3.22mmol/L。随机血糖:18.3mmol/L. 初步诊断:1、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1全心衰,1.1.1双侧胸腔积液,1.2心功能Ⅲ级; 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3、2型糖尿病。 诊断依据:1、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1全心衰,1.1.1心功能Ⅲ级,1.2双侧胸腔积液;依据:患者老年女性,慢性起病,病程长,以反复上腹胀5年,心累3月为主,伴双下肢水肿。查体:T36.5℃,P96次/分,R20次/分,BP149/87mmHg,一般可,巩膜无黄染,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阴性。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无增强,叩诊呈浊音,双肺呼吸音稍低,闻及少许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内1.5cm处,叩诊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软,无腹壁静脉曲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怀疑前间壁心肌梗塞,ST-T异常。心肌酶谱:正常。诊断明确。 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既往史明确,最高血压160/98mmHg,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多个危险因素。 3、2型糖尿病:既往史明确。随机血糖:18.3mmol/L。 鉴别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有高血压病病史,心脏彩超可见室间隔或左心室室壁增厚。

浅析炙甘草汤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

浅析炙甘草汤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6-05-23T11:09:41.45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2期作者:杨精华 [导读] 慈利县中医医院分析炙甘草汤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 慈利县中医医院湖南张家界 427200 【摘要】目的:分析炙甘草汤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炙甘草汤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比结果发现,对照组总效率为88.89%,明显低于观察组9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91.11%,明显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896,P<0.05)。结论:炙甘草汤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炙甘草汤;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有效性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1]。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重要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本文将对炙甘草汤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0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31.5±3.1)岁,18例为中室性早搏,9例为房性早搏,8例为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为阵发性心房纤颤,3例为病态窦房结;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6±4.2)岁,中室性早搏16例,房性早搏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阵发性心房纤颤6例,病态窦房结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符合1980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有关标准,且经心电图确诊;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型,并可见患者舌质淡红、心悸、全身无力、脉弱或脉细、气短等;依从性较好。本研究中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均为气血两虚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炙甘草汤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 临床医生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炙甘草汤治疗进行治疗,基本方由丹参20g、炙甘草12 g,生姜10 g,桂枝9 g,人参9 g,生地黄40 g,生白芍15 g,阿胶6 g,麦冬10 g,麻仁10 g,大枣10枚。以上诸药水煎服,取汁约250 ml生姜6g、党参葛根各15g、生地炙甘草30g、大枣4颗。水煎服,每日一剂。 1.3评定标准[3] 疗效判定: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为显效、好转、无效。显效:心律失常患者不良症状明显恢复,生活能力大为改善,为显效;好转:心律失常患者不良症状有所恢复,智力有所提高,生活能力有所改善,为好转;心律失常患者不良症状无好转或发生恶化,体征无恢复正常趋势,为无效。 满意度调查:针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医患关系进行评定,共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 分以上为满意、80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用X2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2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显效29例,比对照组多3例;观察组好转15例,比对照组多1例;观察组无效仅1例,比对照组少4例。2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为97.78%,比对照组约高8%。比较2组疗效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详见表1。 3.讨论 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4]。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

例冠心病全心衰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妃英里 (2008-2-25 11:10:04)心衰常见护理问题有:(1)气体交换受损;(2)心输出量减少;(3)体液过多;(活动无耐力);(5)预感悲哀;(6)知识缺乏。气体交换受损护理措施:协助病人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根据病人缺氧程度予(适当)氧气吸入,一般缺氧1-2L/min,中度缺氧3-4L/min,严重缺氧及肺水肿4-6L /min。肺水肿病人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屏气3-5s,用力地将痰咳出来,连续2次短而有力地咳嗽。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向病人/家属解释预防肺部感染方法:如避免受凉、避免潮湿、戒烟等。心输出量减少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心率、体温、血压、脉压差、心电图改变。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min,并限制水、钠摄人。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如利尿药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强心剂可引起洋地黄中毒;扩血管药可引起血压下降等。体液过多护理措施:予低盐、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按病情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盐摄入量为重度水舯1g/d、中度水肿3g/d、轻度水肿5g/d。每周称体重2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舒适,床单、衣服干净平整。观察病人皮肤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更换体位,避免水肿部位长时间受压,防止皮肤破损和褥疮形成。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防止下床时跌倒。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期间,监测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补钾。活动无耐力护理措施:鼓励病人参与设计活动计划,以调节其心理状况,促进活动的动机和兴趣。根据心功能决定活动量:心功能Ⅰ级:避免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心功能Ⅱ级:避免较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适当限制。心功能Ⅲ级: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生活护理由护士完成。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时注意监测病人心率、呼吸、面色、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报告医生。让病人了解活动无耐力原因及限制活动的必要性,避免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加的因素。指导卧床病人每2h进行肢体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协助肢体被动运动。 妃英里 (2008-2-25 11:30:38)消化道出血相关护理诊断:组织灌注量改变;活动无耐力;恐惧;潜在并发症:休克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轻度出血者可用一组静脉通道,重者需2组至多组静脉通道。积极补充血容量,尽快配血。必要时可先用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但在24h内右旋糖酐不应超过1000ml。应及早输血,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及有效循环血量。对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及早输新鲜血,由于库血含氨量较多可诱发肝性脑病,在输血输液过程中,切记三查七对,并根据病情调整滴速。 2 吸氧病情重者应给予氧气吸入,尤其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缺氧易诱发肝性脑病。 3 及时给予止血药可选用甲氰咪胍、垂体后叶素、洛赛克、立止血、止血敏、止血芳酸、善得定等,用止血药过程中,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掌握禁忌证,调节输液速度。 4 根据病因采取适当的止血方法可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或胃内降温法止血,前者适用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后者是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减少胃酸分泌和胃蠕动功能而止血,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及胃粘膜病变引起的出血。 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min观察1次,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神志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注意呕血、便血的量,性质;一般胃内储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若出血量在50~70ml之间,可出现黑便;若出血量达500~1000ml 时,则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昏、心悸、乏力等;发现异常及时请示医生并配合抢救。 6 保护肾脏功能大量出血后处于低血压状态,使肾动脉收缩,肾缺血,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故应严格记录尿量及输入量,观察尿液的颜色。特别在补钾前,先观察尿量,防止盲目输入造成高钾血症。 7 体位根据病情取适当卧位,凡有重度出血,均应绝对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在室内活动;若出现休克时,应取垂头仰卧位,让下肢抬高30°。 8 心理护理患者呕血,

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评价

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及评价分析。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冠心病并发快速 性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倍他乐克片剂 治疗,研究组行比索洛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心 率(99.50±7.55次/min)与对照组无差异性,t=0.0303,P=0.9759;研究组治疗后 的心率(64.50±4.10次/min)低于对照组,t=10.1955,P=0.0000;研究组治疗总 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χ2=10.7143,P=0.001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χ2=10.7143,P=0.0011。结论: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 常应用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比索洛尔;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054-02 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的冠心病合并症,且近几年来该疾病 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发展趋势,疾病发生率、死亡率较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日 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威胁[1]。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冠心 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及评价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 失常患者为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性别: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14例,分别占64.10%、35.90%;年龄:年龄最大87岁,年龄最小 23岁,平均年龄为(55.40±10.85)岁;冠心病病程时间:1年至5年,平均病程 时间为(3.05±0.68)年。对照组:性别: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6例, 分别占58.97%、41.03%;年龄:年龄最大88岁,年龄最小24岁,平均年龄为(55.55±10.65)岁;冠心病病程时间:1年至5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98±0.85)年。两组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冠心病病程时间等一般 资料均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常规治疗两组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收治入院后均接受血管 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阿司匹林治疗、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及硝酸酯药物等。 1.2.2对照组(倍他乐克片剂)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过程中给予倍他乐克 片剂治疗,一日2次,每次12.50mg,持续治疗30日。 1.2.3研究组(比索洛尔)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治疗过程中给予比索洛尔治疗,一日1次,每次5mg,持续治疗30日。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 究结束后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3.0处理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3.0进行处理及分析本研究的两组数据,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心率比较

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意义分析

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意义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27T12:07:25.9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作者:郭树楠[导读] 分析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经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将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划分为观察组 郭树楠 (河北燕达医院河北廊坊 065201)【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经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将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划分为观察组,而仅患有冠心病的病人被划分为对照组,每组48例。通过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对两组病人进行诊断。比较其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参数。结果:在LVESD、LVFS、LVEF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LVEDD和ICT方面,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病人的ST-T波改变率和T波平坦、低平率分别为93.75% (45/48)和66.67%(32/48),而对照组的分别为2.08%(1/48)和4.17%(2/4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18.795、13.728,P均<0.05)。同时,观察组在SDANN、rMSSD、SDNN方面均较对照组低,而其在HR方面却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经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提供给临床治疗以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诊断【中图分类号】R54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080-02 冠心病诊断常以冠脉造影(CAG)作为金标准,但其具有昂贵的价格,而且属于有创操作,难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而超声心动图能够对病人的活动和睡眠时的心功能持续监测,而且操作简便、不对病人造成创伤[1]。本研究将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诊断中,以探讨其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将在我院诊断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划分为观察组,而仅患有冠心病的病人被划分为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病人: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46~71岁,平均(55.79±6.38)岁。对照组病人: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48~73岁,平均(57.53±7.11)岁。两组病人基础性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病人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能够积极配合。 1.2 诊断方法 通过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对两组病人进行诊断:(1)超声心动图以GE超声心动图仪进行检测(型号为Vivid E90),探头为S5-1(频率1~5MHz),让病人保持左侧卧位,在病人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处测定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内径(LVESD),而在二维心尖四腔切面出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以M型超声测定其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容收缩期(ICT)经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2)动态心电图:以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型号DMS300-4A)24h记录病人的心电图,在其胸前体表紧贴加压肢体导联电极,以时域法测定病人的全程全部NN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的均方根值(rMSSD)、NN间期均值(5分钟内)的标准差(SDANN),并记录病人的心率(HR)。两种诊断方案检查均在一周内完成。 1.3 评估指标 (1)观察病人的超声心动图参数(LVEDD、LVESD、LVEF、LVFS、ICT);(2)观察其动态心电图参数(SDNN、rMSSD、SDANN、HR);(3)记录病人的ST-T波改变率和T波平坦、低平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9.0用来分析数据。其中以[n(%)]和(x-±s)分别对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和计量资料(t值检验)进行描述,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超声心动图参数 在LVESD、LVFS、LVEF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LVEDD和ICT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病人的动态心电图参数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病例一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学习目标】 掌握高血压伴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原则及相关药物。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8岁。头晕、头胀20年,发作性胸闷10年,加重半月。 患者于20年前,因劳累及情绪激动后出现头晕、头胀,无恶心、呕吐,无耳鸣,去当地医院就诊,测血压160/100mmHg,给予卡托普利、尼群地平等治疗,头晕、头胀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此后头晕症状时有发生,患者间断服用降压物,未监测血压。 10年前因劳累出现胸闷、胸痛,持续3~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测血压188/96mmHg,此后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症状偶有发作。 1月前,患者自觉状况良好,遂停用降压1天前,患者在社区医院查体发现血压升高至170/120mmHg,无症状,未用药。 今晨7点,患者起床后发作头疼、头胀,伴眩晕,伴胸闷、大汗、恶心、呕吐,无胸痛,无腹胀、腹痛,无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未用药,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收入院。 【体格检查】心率104次/分,血压154/88mmHg。检查未见心界扩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静脉曲张,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正

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入院诊断】 1.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2.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入院治疗】 给予降压、抗凝、抗血小板、抗缺血、调脂等药物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 po qd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po qd 阿司匹林肠溶片0.1g po qd 硫酸氯吡格雷75mg po qd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4ml q12h 氟伐他汀钠胶囊40mg po qd 入院治疗第10天,患者好转出院。 【出院带药】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po qd 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 po qd 阿司匹林肠溶片0.1g Po qd 氟伐他汀钠胶囊40mg po qd 【思考题】 1. 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普萘洛尔治疗的药理学基础。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分析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07T09:52:05.0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叶安娜 [导读]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精心系统的临床护理,如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护理、运动护理等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30%)与对照组(80.95%)对比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精心系统的临床护理,如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护理、运动护理等,显著地改善了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临床实践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护理 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率在老年人中高居首位,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或者器质性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或者心肌坏死[1]。心律失常为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眩晕等,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而致死的严重后果。心律失常是因为心脏活动起源或传导受阻,进一步导致心脏搏动频率或节律异常引起的。目前,相关研究表明,诱发心律失常的常见因素有:药物中毒、器质性心脏病及某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发病隐秘、症状不典型、病情反复易变等特点,可能导致心跳骤停,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是降低猝死率及病死率,延长患者的寿命,为了提高其治愈率,缩短恢复时间,选择性地实施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也至关重要。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旨在探讨其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其护理效果及体会,以便提出更加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康复率。以下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力低、患感染性疾病的病例。所有患者中,分为23例研究组与21例对照组。研究组:男 12例,女11例,均龄(64.85±2.03)岁,病程(5.14±0.63)年;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均龄(65.31±4.55),病程(5.23±0.18)年。排除标准:肝肾不全、自身免疫力差、合并感染的患者。两组病程、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入院后,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备好急救物品,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尽可能的减少活动,进行常规健康宣教。 1.2.2 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包括疾病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①心理护理: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往往出现紧张、激动情绪。会使交感神经产生兴奋性,儿茶酚胺分泌大量增加,从而诱发且增加心律失常症状。老年患者具有较长病程,病情进展速度较快,同时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反复性较高,住院时间增加,思想顾虑多,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依据老年患者实际生理及心理状态,耐心解释,及时安慰沟通,使之能够有效合作。消除其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确保患者具有最佳心理状态,提高信心,积极参与到治疗及护理中。 ②饮食护理:在饮食上增加饮水量,多食用流体食物,并叮嘱患者少食多餐,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增加膳食纤维食物的食用,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同时,严格避免辛辣等刺激食物的食用,如禁止吸烟与喝酒,切忌浓茶与咖啡。此外,嘱咐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过分用力排便,禁止憋尿。 ③病情护理:定时监测患者的心律、血压及脉搏状况,时刻关注并及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对症状不明显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要加强对其病情的观察。部分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机体代偿能力较差,表现为混合型心律失常,病情复杂多变。若突然发作,则需要预先准备好相关器械及药品进行急救。另外要时刻警惕,一旦患者出现心悸、胸闷与全身无力时,应迅速反应,做好急救工作。 ④运动护理:结合各个患者的年龄及体制状况,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区别的进行运动量的确定,运动适度,不能引发患者心绞痛与心理失常。同时根据患者在运动中的反馈来及时调整,既能够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又不影响疾病的治疗。 1.3 疗效标准 显效:心悸、疼痛、胸闷症状消失,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减少超过90%;好转:心悸、疼痛、胸闷症状消失,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减少在50%~90%范围内;无效:症状与病情未见缓解,甚至加重。 2 结果 研究组16例显效(69.57%),5例好转(21.73%),1例无效(8.70%),1例死亡(8.70%);对照组9例显效(42.86%),8例好转(38.09%),2例无效(9.52%),2例死亡(9.52%)。研究组总有效率(91.30%)与对照组(80.95%)对比较高,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中是老年人心律失常症状较为常见的发病原因,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组织不同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缺血、缺氧现象,从而对心肌细胞自律性造成一定影响,使膜电位无法保持稳定性,导致各类折返现象,所有会产生不同程度心律失常症状。 正常的心脏搏动起于窦房结,成人以60~10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传导,在一定时间内,先后激动心房、心室。临床上大部分心律失常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如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瘸等引发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后,能够有效地减少室性早搏次数,病情具有显著的改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往往变化迅速,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此病的严重性,掌握和总结此类疾病规律,进一步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患者的突然发作的情况。此外,配合多种护理如心理护理、饮食护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6-02-19T16:05:15.317Z 来源:《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9期作者:李艳云杨淑娥 [导读]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心内科中,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类患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死亡.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71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动图诊断心律失常情况,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诊断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法在诊断室早单发,室速,房早单发,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窦性停博,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方面并不存在差异性,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与此同时,诊断结果还发现动态心动图在诊断室早二、三联律,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房早成对,短阵室上速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方法,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异性,相对比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有效性与灵敏行更为突出,对判断患者病情,估计患者预后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9-105-02 在心内科中,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类患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死亡[1]。该类患者在临床中多表现为胸痛、惊恐、恶心、呕吐、发热等情况,病情严重的时候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如果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则病情就会更为严重。当前,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时候多食用无创技术,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常常被应用。临床中比较常使用的是常规心电图。本文将我院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 例,女28 例,患者年龄为45-88 岁,平均年龄为(59.6±8.4)岁。病程为1-14 年,平均病程为(4.3±1.7)年。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的时候需要由2 名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主治医生观察并诊断。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诊断的结果。所有患者均先后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动图诊断心律失常情况。 常规心电图诊断: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时候,进行常规心电图。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患者全身放松,保持仰卧位,使用同步三导联心电图机实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纸速为25mm/s,增益为10mm/mV。 动态心电图诊断:在患者检查的过程中禁止进入到理疗室、高压化境与高磁场环境,尽可能避免接打电话。患者检查使用HPLTER-STAR 三导联24h 动态心电图系统和HS9616 记录仪。在监测的时候需要详细记录患者24h 生活活动,如记录患者症状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以及日常活动等。在患者出现症状的时候在记录仪上按下时间按钮。 1.3 判断标准 常规心电图:T 波小于1/10 同导联R 波,ST 段下移超过0.05mV;动态心电图:ST 段呈现水平状态或者是下移,ST 段下移的时间超过1min,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间隔超过1min。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 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 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 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诊断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法在诊断室早单发,室速,房早单发,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窦性停博,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方面并不存在差异性,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与此同时,诊断结果还发现动态心动图在诊断室早二、三联律,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房早成对,短阵室上速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方法,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 3.讨论 动态心动图最早应用于临床,多见于心脏电活动监测。通过动态心电图可以记录心脏在不同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状况,同时还可以分析这种变化[2]。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常规心电图出现漏诊的时候才会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但是利用动态心电图可以有效弥补常规心电图检测的这一缺陷。利用动态心电图可以监测到患者比较短暂且异常的心电活动,同时还可以监测到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发生频率、发作规律以及持续时间等。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可以将监测的结果与日常活动、临床表现共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根据。 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时候,动态心电图利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肌梗死、猝死和心绞痛。利用动态心动图还可以患者伴随胸部症状的ST 段偏移[3]。急性暂时性的心肌缺血在临床中的症状有完全的心绞痛症状和不典型性的心绞痛。典型心绞痛会出现心衰的情况。患者在诊断的时候使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不能长时间记录患者心脏活动的真实情况。也正是由于这种情况,利用常规心动图监测可能会出现早博或者不能将患者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表现出来,难以真实反映患者的情况,导致不能准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