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唐山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唐山一中2016年12月份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命题人:张超审核人:闻有红

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3.Ⅱ卷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计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周初所封诸候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其主要目的是()A.监督商族残余势力 B.防范诸侯坐大割据

C.利于文化远播天下 D.扩展王朝四周疆域

2.公元前817年,周宣王立鲁武公的少子为鲁国嗣君,鲁人不从,宣王起兵伐鲁,终使鲁屈服。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度走向瓦解 B.礼乐秩序受到挑战

C.兼并战争日益频繁 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3.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C.君主专制导致君主无能 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

4.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表明了先秦时期()

A.周王天下共主 B.政权借助族权

C.皇权至高无上 D.社会分工明确

5.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郑国批评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是谓离德。’”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周王室对各诸侯国不分亲疏 B.宗法制度影响西周封国间的关系

C.当时强调同宗族的国家相互帮助 D.周王和诸侯是宗法制的核心所在

6.晋国上卿赵简子曾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材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形成 B.士农工商等级森严

C.出现以郡统县的制度 D.血缘政治受到冲击

7.西周初年,周公旦长子伯禽就封鲁国。《史记·鲁周公世家》说:“鲁有天子之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由此可以得知鲁国()

A.国力最为强大 B.地位最为显赫

C.是周绝对大宗 D.破坏礼乐制度

8.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C.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

9.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

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

10.《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朝会的功能:“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贡赋多少;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据此可知,朝会()

A.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集中体现B.在于确认君臣贵贱的等级和秩序

C.旨在君臣平等议事共同作出决策D.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和君臣关系

11.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 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12.春秋战国时期,“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在腹里繁华之地称为县,在边鄙之地则称为郡。”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设置郡县是领土扩张的需要 B.血缘关系是士大夫受郡受县的依据

C.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D.县的地位高于郡,郡县两级制形成

13.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法家著作《韩非子?解老》中也强调:“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这些论述的应用()

A.导致以农为本思想出现 B.促进了铁犁牛耕的推广

C.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D.反映了儒法思想的融合

14.商鞅说:“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治民。”“三官贫,必削。”这表明商鞅认为()

A.秦国的经济政治贫弱,必须实行变法 B.商业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C.只有实行“重农抑商”,国家才能富强 D.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官吏的管理

15.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16.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17.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18.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A.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B.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C.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D.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

19.《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定量],不中呈[不完成定量]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从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臣民对秦始皇独断专权不满②秦始皇十分勤于政事

③秦始皇欲求仙药想长生不老④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古代中国所信奉的一些神秘数字,在班固的《白虎通》里均能找到宇宙依据,如“三纲法天地人”,“五常法五行”“六纪法六合”。汉代思想家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 B.强化君权神授的思想

C.制造人为的迷信思想 D.强调社会秩序的合理性

21.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带动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下列选项中,与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时代潮流一致的是()

A.“相地而衰征”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燔诗书而明法度”D.“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22.“(秦朝)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精细严密的监察制度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23.《资治通鉴》记载:西汉初期,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务,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战争阻断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B.匈奴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

C.经济交流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D.汉朝和匈奴之间以和平交往为主

24.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晋书?职官志》记载:“县五百户以上皆置乡,三千以上,置二乡,五千以上,置三乡,万以上,置四乡,乡置啬夫一人。乡户不满千以下,置治书史一人,千人以上,置吏一人,书佐二人”。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

A.“皇权不下县”说法确实是错误的B.“皇帝无为而天下治”的治理模式

C.乡绅阶层已成为乡村的主导性力量D.“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状况

25.《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①定察举对象年龄必须在四十以上②通过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③结合科举考试制度多途径选拔人才④尽量避免察举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26.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君主专制也体现民主性

C.皇帝权力经常受到权臣控制 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27.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说明()

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

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秦汉官僚的等级性

28.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皆侍中,贵幸用事,始与闻朝政。厥后,卫青、霍去病、霍光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这说明汉武帝时()

A.内侍干政,威胁皇权 B.崇尚黄老,清静无为

C.倚重近臣,削弱相权 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29.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

()

A.由“民本”发展为“君本”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C.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3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

()

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B.“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C.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D.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31.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引用当时的谚语说:“百里不贩樵(柴火),千里不贩籴(买入粮食)。”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交通不便制约商业发展 B.百姓普遍视商为末

C.谚语不能反映社会经济 D.司马迁瞧不起商贩

32.《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这主要体现了东汉()

A.旨在保证官吏的来源 B.奠定了门阀世族的基础

C.注重提高官员的素质 D.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33.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3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35.(2007·全国Ⅰ卷·13)图5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

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A.与西汉王朝结盟

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36.(2016·全国1·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

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37.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38.《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

A.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B.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

39.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A.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B.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

C.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D.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

40.下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根据表中东南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 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

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D.古代政治重心不断南移趋势

41.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口增长B.稳定地方秩序

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2 (3)

大石桥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 高二地理科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淖毛湖是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深陷盆地,地势低,该地既没有河流,也不见湖泊,是古代哈密王流放犯人的荒凉之地。近二十年来,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攻关,克服了风力大,尤其是春季风力特大,严重缺水等不利因素,淖毛湖农场成为了绿色无公害的晚熟哈密瓜最大产地。为进一步提高哈密瓜的品质,瓜农在7月份给每一个瓜都套上纸袋。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淖毛湖农场技术人员克服春季风力大的措施中,最可能的是() A.推迟播种时间 B.营造防护林 C.采用塑料薄膜覆盖 D.利用草方格沙障固定周边沙丘 2.春季强风给哈密瓜生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减少杂草和病虫害 B.吹来沙尘,沉积形成肥沃土壤 C.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 D.削高填低,使地形更趋平坦 2015年2月25日,北极附近的北冰洋浮冰面积仅为1 454万平方千米,相对1981~2010年的平均海冰面积缩减了110万平方千米。据此完成3-4题。 3.准确获取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和GPS B.GPS和GIS C.RS和GIS D.数字地球和虚拟技术 4.北冰洋浮冰面积的变化表明,2015年( ) A.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B.全球气温上升,能源压力减小 C.淡水资源增多,荒漠面积减少 D.全球冰川融化,陆地面积减少 图2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图2 5.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碱化严重B.水土流失加剧 C.河流径流量减少 D.冰川融水减少 6.与四川盆地相比,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降水丰富 B.热量丰富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7.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经济活动 B.发展节水农业 C.加强矿产开发 D.大力开采地下水 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8-9题。 8.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9.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而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读“中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 地理 一.选择题 下图中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 下列问题。 1. 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54~1974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 1954~2014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 1974~1994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 1994~2014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2. 与1974年相比,2014年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 劳动力短缺 B. 洪涝灾害更频繁 C. 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 低温冻害更严重 【答案】 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可知:1995到2000年间,从甲图可看出耕地的面积越来越大,湿地的面积越来越小,图乙中人口、 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都在增加,所以1956一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据此 选B。 【2题详解】 据图可知:与1974年相比,2014年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不会低温冷害更严重,湿地减少,洪涝 灾害更频繁,据人口数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劳动力更多,但由于耕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并未减少,据此

选D。 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 乳畜业 B. 混合型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4. 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技术先进 D. 市场广阔 【答案】 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甲地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故答案选C项。 【4题详解】 原棉花带所在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乙地棉花种植区无语美国的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光合作用,产量较大,故答案选A项。 下图分别表示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D卷(模拟)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12题;共50分) 1. (8分) (2016七下·泰兴期末) 2008年8月1日,出现了日全食现象,我国新疆等7省、自治区观测到了全过程。发生日全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读图完成。 图中显示了()级天体系统 A . 一 B . 二 C . 三 D . 四 2. (4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下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中的() A . ①强②弱 B . ①强③弱

C . ③强④强 D . ②强④弱 (2)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A . 赤道低压带 B . 副热带高压带 C . 西风带 D . 东南信风带 3. (8分) (2016高三上·河北月考) “地表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的差值,通常用“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表示,通量密度越大,代表有效辐射越大。下图示意我国三个地区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的不同月份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c三地分别是() A . 腾冲、乌鲁木齐、哈尔滨 B . 哈尔滨、乌鲁木齐、腾冲 C . 乌鲁木齐、腾冲、哈尔滨 D . 腾冲、哈尔滨、乌鲁木齐

(2) 导致图中三地1月和7月地表有效辐射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 太阳辐射、植被状况 B . 大气成份、海陆分布 C . 地势高低、大气环流 D . 纬度差异、天气状况 4. (4分)印度半岛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A . 地形地势的影响 B .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 . 热带气旋的影响 D .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5. (4分) (2013高一上·鹰潭月考) “时空地理特征分析”是地理学科的学习特色之一,根据你的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十二月月考试卷 历史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3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每小题1.5分,合计60分) 1、西周春秋的宗法制度在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子作为本宗族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体宗族成员尊奉的对象,在铜器铭文中有时被尊为“宗君”。材料反映宗子() A. 是商周时期的族长或王室弟子 B. 是商周和春秋王室大宗的嫡长子 C. 是封建制度下的正统统治者 D. 在本宗族内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 2、秦朝建立前夕,秦相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认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这反映出《吕氏春秋》() A. 阐述了反专制的政治倾向 B. 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C. 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认识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 3、西汉初年,对于汉朝的建立,社会普遍接受群雄“逐鹿”,刘邦捷足先登的解释,强调“人力”竞逐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东汉初年,“天命兴汉”说完全取代“逐鹿”说成了社会主流观点。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 “天命”说源于董仲舒儒学 B. 官方意识形态由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 C. 是论证汉朝统治合法性和正当性的需要 D. 反映西汉政权由盛转衰 4、清朝雍正时期实行“耗羡归公”。“耗羡”是指征收赋税、交纳钱粮时,对合理损耗的补贴。雍正帝规定“每两加耗五分”,作为政府的正常税收,统一征收,从中提取“养廉银”,发给官吏作为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而且其数量大大超过正俸。雍正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以惩贪为名增加官吏俸禄 B.以耗羡归公增加政府收入 C.通过规范税制以澄清吏治 D.征收养廉银代替正常税收 5、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A.拥有世袭统治权 B.所属土地可以买卖

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5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计44分): 下图所示为我国三个平原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A、B、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光照丰富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2、B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荒漠化 B.荒漠化、盐碱化 C.盐碱化、酸雨 D.酸雨、水土流失 201 6年正值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注定是个航天大年。我国已在甘肃酒泉(40°N,99°E)、四川西昌(28°N,102°E)、山西太原(37°N,112°E)及海南文昌(19.8°N,110.8°E)等地建设了卫星发射基地。读“我国自然分区略图”,完成3~4题。 ② ① ③ ④

3.关于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四个发射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酒泉位于②区,年降水量少 B.西昌位于①区,交通便利 C.太原位于①区,所在地区水资源丰富 D.文昌位于④区,气温年较差最大 4.图中①区和④区的分界划分依据主要是 A.植被差异 B.地形类型 C.农业类型 D.热量条件 5.关于图b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谷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处山地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③处平原是断层陷落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D.④处黄土地貌经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还田,或者将庄稼荐子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有关实验资料,回答6-7题。 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质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25.5%0.7%14.6%18.6% 实验后23.5%16.7% 3.2% 3.4%34.5% ①保持土壤水分②增强土壤透气性③增加大气湿度④减少空气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由表可知,该地最可能是 A.东南丘陵B.云贵高原C.河套平原D.江汉平原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2019-2020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意。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一架飞机6月22日从B点飞往A点,沿最短距离飞行,飞机的最初飞行方向是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北 D. 西南 2. 一架飞机从A点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南飞越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 小时后(从A点出发的整个行程)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 (50°S,170°E) B. (40°S,170°E) C. (50°S,170°W) D. (40°S,170°W)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察最短距离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两地间最短距离为过球心大圆的劣弧。根据材料, A点的地理坐标为(60°S,10°E),B点的地理坐标为(0°,60°N),据上述知识可判断从 B飞往A最短距离的方向应为东南方。故正确答案为A。 【2题详解】 根据材料,由于过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所以经度数应与A点互补即170°W。飞机飞行 所走的路程为1100×8=8800km,同一经线上纬度差每差1°经线的长度为111千米,据此计 算可知飞机飞行所走的纬度约为80°,因此其到达的地理位置应为60+80-90=50°S,故其地 理坐标为(50°S,170°W)。正确答案为C。 【点睛】最短航线的判断:两点所在大圆(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 所得的圆)的劣弧;

1.典型大圆:经线(圈)、赤道、晨昏线(圈) 2.在北半球:由西向东: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由东向西: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3.在南半球:由西向东: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由东向西: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4.在赤道上:正东或正西 5.在同一条经线上:正南或正北 6.在同一经线圈不同经线上:过北极点,先正北后正南;过南极点,先正南后正北 3.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甲图反映的范围比乙图小 B. EF处的坡度比CD处陡 C. 乙图反映的实际内容更详细 D. EF间实际距离短于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图比例尺。 【详解】 图示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故反映的实际范围应比乙图大,A错误。由于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EF实际水平距离大与CD,D错误;而两幅图等高距一样,故EF坡度较小,B项错误。由于乙图的比例尺大,图幅相同,则乙反映的实际范围小,故内容更详细,C正确。故选C。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12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我国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下表是获得的两组气象资料,据此回答1~2题。 第一组资料:某月4~7日气象资料 日期4日5日6日7日 最高气温(℃)21 14 13 11 天气状况晴多云阴雨晴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气 2.3 2.6 2.1 5 7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A.冷锋 B.暖锋C.气旋 D.反气旋 2.据第二组资料分析,该地冬季海陆风天数最少,其原因主要是()A.海陆热力差异小 B.受暖流影响 C.冬季风势力强劲 D.地形阻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 及理由分别是 ( )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C.副高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 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 4.图中副高所处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 ) A.1月份B.6月份C.8月份D.10月份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中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某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5~6题。 5.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6.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 .11日的深夜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3日的日出前后 读10月25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影响L沿线区域的天气系统为 ( ) A.高压脊B.反气旋 C.暖锋D.冷锋 8.此时甲地吹 ( ) A.东南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读下图回答9、10题。 9.下列各天气系统中与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是 ( ) 10.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A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图B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C.图C中乙地多晴朗天气 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多狂风暴雨 11.右图为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近100年来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动上升 B.无规律的变化 C.持续上升 D.没有明显变化 12.我国政府提出,到,单位GDP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下降40%~50%。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扩大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F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末将没有冬天。”完成13、14题。13.下列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的是 ( ) A.填海造陆 B.砍伐森林C.污水排放D.退耕还草14.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下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是 ( ) A.鼓励购买私家车,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9题;共94分) 1. (6分) (2018高三上·海安月考)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A .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 夏季风势力强 C . 受沿岸洋流影响 D . 地形平坦开阔 (2)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 京剧 B . 豫剧 C . 秦腔 D . 川剧 (3)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 京剧

B . 豫剧 C . 秦腔 D . 川剧 2. (8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银川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A . 东部季风区 B . 西部地区 C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 . 青藏高寒区 (2)银川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A . 东部季风区 B . 西部地区 C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 . 青藏高寒区 (3)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的名称是() A . 西电东送

B . 西气东输 C . 南水北调 D . 西煤东运 (4)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的名称是() A . 西电东送 B . 西气东输 C . 南水北调 D . 西煤东运 3. (6分)(2017·新课标Ⅱ)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4分) A .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地理(12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和第Ⅱ卷综合题(40分)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试卷书写要求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如不符合要求,酌情减2-3分,并计入总分。 习惯养成 内容知识与技能 总分 (卷面整洁) 分数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某同学习惯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观察天空的太阳(右图),图中SN为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若a、b为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相同时刻(北京时间7:00)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天空中的太阳位置。据此回答15-16题。 1.P点位于 A.南半球135oE B.北半球105oE C.南半球105oE D.北半球135oE 2.若该同学于某日(天气晴)早晨7:00(北京时间)到达P点时看天空,太阳还未从地平线上升起,请判断,此时下图中④地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干燥 C.温和多雨 D.高温干燥

读“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A、B、C、D四点可能位于高空的是 A.A、B B.B、C C.C、D D.A、D 4.当A点气压长期控制我国时,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暴雨频发,水土流失严重 B.华北平原的农民正在收割小麦 C.东北平原积雪已经消融 D.黄河流域可能会发生凌汛 5.关于上图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A→B B.B→A C.D→C D.A→D 下图是北半球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图,N市日出时间约为7时30分(北京时间),完成下列小题。 6.N市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恒河平原下游 C.尼罗河三角洲 D.美国中央大平原 7.该天气系统西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 A.东北风转西南风 B.东南风转西南风 C.西北风转东南风 D.东北风转西北风

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3)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上,并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题48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 A.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 B.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 C.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 D.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2.张汤是汉武帝时实行严刑峻法的重要人物。司马迁评价“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将其列入《史记·酷吏列传》。东汉初年的班固则评价“汤虽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其后”,将其独立列入《汉书·张汤传》。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东汉执政理念存在去法家化倾向 B.评价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 C.班固对张汤的评价比司马迁客观 D.东汉政治环境比西汉更加恶劣 3.据史书记载:“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B.经济的发展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4.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

浙江省宁波市1213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湘教版

考生须知: 1. 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试卷共7页,有2大题,29小题,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号信息分别填写在答卷Ⅰ、Ⅱ相应位置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所示时刻,M 、N 两条经线中,一条经线上各地正好都能看见日出,另一条经线两侧日期分别为6日和7日。读图回答1-2题 M N 180°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6日5时 B .7日5时 C .6日17时 D .7日17时 2.此时,日期为7日的范围占全球的( ) A .少于一半 B .一半 C .多于一半 D .无法判断 图2为某地地形景观素描图,图3为与图2对应的等高线图。完成3~4题。 3.图2中①、②、③三处的地表形态分别为 A .山谷、山顶、山脊 B .山脊、鞍部、山谷 C .陡崖、鞍部、山谷 D .山脊、山谷、峡谷 4.图2中的P 地对应图3中的 A .M 处 B .N 处 C .X 处 D .Y 处 图4为①、②、③(阴影区域)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完成5~6题。 5.图中4气候类型为 A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图2 图3 35 40 30 25 P 30 20 10 0 0 50 50 150 150 100 100 200 200 7月降水量(mm) 1 月降水 量 (mm) 1月 均 温(℃ )

6.关于图中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8.A城市到D城市的距离约 A. 4 200千米 B.5 200千米 C.72 000千米 D.8 200千米 图为“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的大小②年降水量的多少③盛行风的风向④雾天的多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10.1月00 C等温线在日本大体与38°N纬线吻合,而在中国与33°N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将导致日本 A.南北温差大于中国 B.河流封冻期长于中国 C.常绿阔叶林分布纬度高于中国 D.候鸟南迁时间早于中国 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图是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广东省东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12月月考试题 【说明】 1.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 50分钟。 2 ?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 域 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 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 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 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北京一年四季当中,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A 、平面 B 、正圆 圆柱体 C 不规则的球体

B北京处在正午时,华盛顿正是黑夜,这是由于每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形成的 4、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下列各地哪个太阳高度角最低[ ] A 10° N B 50° N C、20° S D、80° S 5、下面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6、当你在我国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 ) A. 比例尺尽可能小的该城市地图 B. 世界地图 C. 中国地图 D. 比例尺尽可能大的该城市地图 7、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是() A. 太平洋与北冰洋 B. 印度洋与太平洋 C. 印度洋与大西洋 D. 太平洋与大西洋 8、一般来说,要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除了纬度位置,还要说出它的:( A、海陆位置E、邻国位置C、大洋位置D、半球位置 A.巴拿马运河 E.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乌拉尔山

10、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 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 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处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 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11、下列板块不是六大板块的有( ) A. 亚欧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大西洋板块 D 块 12、2004年8月13日台风“查理”袭击美国,下列天气符号中 ,表示台风的是 16、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 ,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 B ? C ? D ? A n F 曰—.閔 i-4-t 一' —. b Ah 立百 /A H / ) 13、卫星云图中,表示云区的颜色是:( A 、蓝色 B 、绿色 C 红色 D 白色 14、“春暖、夏热、秋 凉、 冬冷”指的是: ( ) A 、热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B 寒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 C 温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D 五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15、空气质量的高低一般用什么指标表示:( ) A 、人体舒适度 B 、紫外线指数 C 污染指数 数 D 、霉变指 太平洋板

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1.19世纪前半期,对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的时代。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一些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对现状感到失望与不满。 A.《西风颂》 B.《双城记》 C.《老人与海》 D.《人间喜剧》 2.一位被称为“预言家”的著名诗人,在他脍炙人口的名篇里写到:“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e far behind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3.一位同学在图书馆查找文学流派的研究资料时,借阅了《欧也妮·葛朗台》、《战争与和平》、《大卫·科波菲尔》等图书,该同学研究的时代与流派分别是 A.19世纪浪漫主义 B.19世纪现实主义 C.20世纪浪漫主义 D.20世纪现实主义 4.俄国文学家果戈里说:“我从未通过想象创作出什么东西来,我只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及我所 A.《悲惨世界》 B.《西风颂》 C.《红与黑》 D.《等待戈多》5.“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这 A.德彪西 B.贝多芬 C.海顿 D.莫扎特 6.据记载,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原本是献给拿破仑的,当拿破仑称帝并背离法国大革命 A.贝多芬具有强烈的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B.贝多芬是18至19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 C D.《英雄交响曲》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瑰宝 7.弗兰茨·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一位绝食表演者把原本作为生计手段的挨饿,当成生存目的和真正"艺术"而孜孜以求,最后被送进马戏团,被关在铁笼里与野兽一道供人们参观,由于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导致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该作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8.“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 A.雪莱 B.毕加索 C. 莫奈 D.巴尔扎克 9.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1915年发表《变形记》,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情节。作品反映了 A. B. C. D.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表达苦闷、迷惘、虚无情绪等 10.在19世纪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某一画派注重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以下属于该画派代表作品的是

重庆市朝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朝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0分) 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A、B、C三个平原地区,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1.比较A、B、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 光照丰富,雨热同期 B. 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 主要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 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2.河流流经B平原时,水量不增反而锐减的原因是() A. 大量引黄河水灌溉,用水量增多 B. 山地冰雪融水量大量减少 C.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 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 3.有关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近年来荒漠化现象严重 B. B地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 C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 三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毁林和开垦现象严重 山脉往往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下列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4.对图中山脉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阴山 B. ③是冈底斯山 C. ④是南岭 D. ⑥是大兴安岭 5.山脉分界线,正确的是( ) A. ②山脉是年降水量200 mm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的一部分 B. ①山脉是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界线的一部分 C. ⑤山脉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的一部分 D. ⑥山脉是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800mm等降水量线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 丙丁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C. 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D. 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83米 7.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修建直达山顶(492m处)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 A. 从甲处到山顶 B. 从乙处到山顶 C. 从丙处到山顶 D. 从丁处到山顶

12月考地理试题

晋城三中12月地理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6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3题. (区域的划分方法)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 2.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实地考察 (区域定位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 读下图,回答第4~7题。 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示意图 4.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5.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6.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7.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扎设方草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第8~9题。 8.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9.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B.次生盐碱化C.沙尘暴D.酸雨 (能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10~11题。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2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 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爱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提出“兼爱”,两者相比,墨子更注重 A. 调节人际关系 B. 倡导重义轻利 C. 无等级名分差别 D. 讲求实际功利 2.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3.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不具备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A.孟子B.韩非子C.黄宗羲D.荀子 4.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向当时皇帝提出上述建议的思想家应该是 A. 孟子 B. 韩非 C. 李斯 D. 董仲舒 5.右图为东汉太学讲学画砖,下列关于汉朝太学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实行儒学教育 B. 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绵阳南山中学2018年秋季高2017级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命题:曾祥勇审题:李国蓉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 (每小题2.5分,共60分)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右图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等高线a 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A.200米,350米B.400米,350米 C.200米,450米D.400米,450米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确定的是() A.b处适合做滞洪区B.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C.河流有凌汛现象D.河漫滩多发育在河流西岸“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下图完成3~4题。 3.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D. 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读右图,完成5~6题。5.①②两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是()A.①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①平原土壤肥沃,②平原土壤贫瘠C.①平原不能发展水稻生产,②平原甜菜种植业发达D.①平原石油资源丰富,②平原矿产资源贫乏6.①②两平原适应地理环境的区域发展方向是()A.①平原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B.①平原西部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C.②平原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 D.②平原侧重发展轻工业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宜兰全年多雨,台湾俗谚“竹风兰雨”就是描述新竹多风而宜兰多雨的现象。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着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沙丘,台湾俗谚“龟蛇把海口”中的“蛇”就是指海岸连绵的沙丘。下图为台湾省局部地图。据此回答下面7~8题。 7.宜兰多雨的原因是()①三面环山、东面向海,多地形雨②秋冬之际,东北季风影响大③春季气温回升快,以对流雨为主④6月中旬到秋末多台风雨

江西省赣州市宁师中学2021-2022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doc

江西省赣州市宁师中学2021-2022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南省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假期到附近地区开展野外考察。图2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中甲村位于山峰的正西方。据此完成1~3题。 1.甲村落与陡崖崖顶的相对高度是( ) A.80m B.100m C.180m D.200m 2.图中河流( ) A.①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小于③河段 B.②河段的含沙量大于③河段 C.③河段的流向大致由西北向东南 D.①河段流速小于④河段 读昼长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3、4题。 3.四条曲线所代表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为() A. a<b<c<d B. c<a<d<b C. d<c<b<a D. b<c<a<d 4.某地昼长随时间变化呈图中的直线变化,则该地() A. 物体水平运动右偏 B. 自转线速度最小 C. 日出的地方时为6时 D. 有极昼现象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左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5~6题。 5.左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右图是某同学在④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5:30 B. 6: 30 C. 17:30 D. 18:30 2021年12月6日,为恢复原生态环境,洞庭湖自然保护核心区最后一棵欧美黑杨被砍伐清理。源自欧美的黑杨,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适合生长在河岸、河滩区域,自从欧美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栽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极大地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同时降低了湿地的行洪能力。据此完成7~9题。 7.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对洞庭湖的湖水面积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6月至9月份都是长江水补给湖泊水 B.6月份洞庭湖面积大主要原因是多台风影响带来丰富降水 C.湖泊西北部坡度比较缓 D.7~9月份湖水面积小与流域内伏旱天气无关 8.欧美黑杨迅速扩张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减少B.土壤肥力差 C.土地退化D.物种较单一 图3 9.洞庭湖洲滩等湿地大量种植黑杨导致湿地蓄洪行洪能力 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A.增加了湖泊水 B.加剧了泥沙淤积 C.造成地下水位上升D.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其 向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 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0~12各题。 10.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11.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 12.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