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期水库移民易地脱贫工作调研报告

新时期水库移民易地脱贫工作调研报告

新时期水库移民易地脱贫工作调研报告
新时期水库移民易地脱贫工作调研报告

新时期水库移民易地脱贫工作调研报告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库移民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移民政策法规,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水库移民工作。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以下简称国务院17号文件),体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于帮助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最近,笔者会同州县移民部门的一些同事,就湘西州库区如何以贯彻实施国务院17号文件为契机,把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村寨的特困移民,二次搬迁到城镇和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居住发展,并通过新一轮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实现异地脱贫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这次调研活动共走访6个县、7个乡镇、12个移民村,分别召开了移民群众代表、基层移民干部和县直相关部门人员座谈会,参会人员140人次,走访移民45人,发放问卷35余份。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要以国务院17号文件为指针,以实施新的后期扶持政策为契机,按照州领导提出的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要坚持“四个结合”,即:要与解决移民的温饱和扶贫开发相结合、要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相结合,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要与智力移民工作相结合。借鉴湘西州部分地区“退人还山”

和异地脱贫的成功经验,来探索新时期移民工作的新路子。

一、实施二次搬迁,实现异地脱贫已势在必行

湘西州现有大中型水库32座,涉淹8个县市、113个乡镇、587个村、1405个组,共有现状农村移民人口16万人。大部分水库均在1986年以前修建,受历史因素影响,移民前期补偿标准低,生产生活十分困难。2007年,全州库区移民人均纯收入为1500元,比全州农民人均收入2250元少了750元,库区绝对贫困人口2万余人,占移民总数的12.5%。库区移民生产生活现状以及与非移民差距越拉越大的现实告诉我们,对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质灾害频繁,人口稀少,基础设施投入过大以及后期扶持效果不明显的特困移民实施二次搬迁,实现异地脱贫已是刻不容缓。

(一)库区生态环境恶劣,制约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是耕地面积小,土地贫瘠。200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州移民人均耕地只有0.55亩,仅为全州农民人均耕地的50%,其中人均耕地未达到0.5亩的移民有9.1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0.1亩以下的移民有1.26万人,并且这些耕地多属贫瘠、低产和旱涝灾害频发之地,土地产出不够养家糊口。凤滩库区古丈县茶叶村马鞍子组系纯移民后靠安置组,全组48户192人,仅有茶叶和桔园35亩和可开垦荒山30亩,人均旱地仅0.3亩,2006年人均纯收入仅为1015元。碗米坡库区保靖县比耳

镇亚渔村原来土地肥沃,人均耕地1.8亩,村民生活较为富裕,是远近有名的“女婿村”。碗米坡电站建成蓄水发电后,全村80%以上的良田沃土被淹没,移民人均耕地不足0.14亩,60%的移民无耕地,移民有手无处做,有劲无处使,生活十分困难。二是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极为不便。州内移民后靠安置者居多。他们原来生活在河边,土地肥沃,生产方便,但随着大坝建成和水位抬升,这部分移民被迫搬迁到地处偏远且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区,山高坡陡,环境恶劣。据摸底统计,全州共有26个村、1500多户、7000多移民居住在此类地区。由于地处边远,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用电难和用电贵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据调查统计,全州库区共有9.4万人饮水难,771个移民小组9.2万人未通公路,25个村未通电或用电贵。前面提到的马鞍子组,由于组内没有水源,每挑一担水,要走3-4里山路,挑几担水就是一天,而一旦遇上天旱,就只能租用拉砂石的拖拉机到十几公里之外的地方拖水喝,用移民的话说:“干旱少雨时,我们这里的水比油还贵”。

(二)库区自然灾害频繁,威胁着移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湘西州库区因受自然因素和水库蓄水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频发。目前,全州共有13个移民村、560多户、2300多人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地带。凤滩库区永顺县镇溪乡、古丈县高峰乡镇溪村93户移民至今仍居住在滑坡体上,4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五强溪库区泸溪县五里洲村原系泸溪县重要的商品粮和蔬菜生产基

地,全村876户2586人,其中80%以上是移民。该村四面环水,自1994年五强溪水库关闸蓄水发电以来连续6年遭受洪水袭击,特别是1996年“7·13”洪灾致使水位超过五里洲最高高程3.1米,洪水给全村带来了灭顶之灾。移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苦不堪言。

(三)库区文教事业落后,阻碍着移民的就地持续发展。2004年全州库情统计显示,库区1.2万多名适龄儿童上学困难或面临失学,移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8年,文盲、半文盲占30%以上。457个移民村没有医务室,645个移民村没有通有线电视或电话。由于受教育程度低,这些移民普遍不易接受新生事物,农业实用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生产方式没有根本性改变。加之地处偏远,交通极为不便,村民与外界的交往甚少。有的村民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山门,也不会说汉话。这次,我们调研组来到凤凰县长潭岗库区椿木坪村四组,因当地移民不懂汉话,和他们的简单交流也只能通过当地干部翻译才得以进行。调研中,有基层干部对我们说:“移民越不接受教育,所住的地方也就越穷,搬到哪里都摆不脱穷根,只有让孩子上学了,有文化了,才是真正把移民从贫苦中‘搬迁’出来。”

(四)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增加了后期扶持工作难度。移民安置点多处在偏远山区,移民分散居住,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发展文教卫等社会事业难度大、成本高、管理难,投资效益低。尽管十年

来,全州库区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高达2亿多元,但由于运行成本高,管理不到位,许多工程已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很多工程因受地质灾害影响,毁了再建,建了又毁,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投入效益低下。吉首市河溪库区铁岩村移民分散居住在水库四周山坡上,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生姜、西瓜种植和网箱养鱼。由于村里至今还没有通公路,一到收获季节,生姜、西瓜的外运就成了老大难问题。先是靠肩挑背扛搬出村,再租用船只和汽车转运外销,这样不仅增加了运输环节和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错过了销售时机,造成大量农产品积压甚至腐烂变质,进而影响移民的增产增收。凤滩库区古丈县罗依溪镇、高峰乡10个村6500多移民分散居住在酉水河畔的崇山峻岭中,外出的唯一通道就是一条水路。遇到电站低水位运行期间,船只搁浅,淤泥堆积,移民就无法出山,生产生活极为不便。要解决这十个村的通村通寨公路问题,古丈县交通部门的同志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预计投资2个多亿,摊到每个移民头上,人均投资3万多元。这么大的投资,不仅资金无法落实,算起效益帐来,也是划不来的。不如把这部分人口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投资环境较好的地区,使这部分移民彻底脱离恶劣的生存环境,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实施二次搬迁,实现异地脱贫已时机成熟。

(一)国家异地脱贫政策明确。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决定》提出,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2004年6月24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生态移民规划,对自然条件恶劣的村寨的贫困户和自然保护核心区内的居民,实施搬迁,异地脱贫。”2005年,州委、州政府结合湘西州的实际,总结多年来退耕还林和扶贫开发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退人还山”战略。这一系列理论和政策的出台,为在库区实施二次搬迁、实现异地脱贫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扎实的政策依据。

(二)移民二次搬迁愿望强烈。州委、州政府组织专题调研时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自然条件恶劣的村寨85%以上的村民要求搬迁,自然灾害频繁的村寨98%的村民强烈要求搬迁,这表明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移民实施有计划的二次搬迁和易地安置,实现异地脱贫的群众基础已经成熟。如古丈县罗依溪镇茶叶村马鞍子组移民多次上书州县两级人民政府和移民部门,并集体赴省城上访,要求政府帮助他们二次搬迁,为此,他们还拒绝了移民部门和建整扶贫工作队提出的投资40多万元架设输水管道的规划。

(三)实践证明二次搬迁可行。国家对库区移民实行后期扶持,

是满足库区贫困移民群众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为了让广大移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而湘西州已有群众自发成功搬迁,说明了二次搬迁,异地脱贫是库区贫困移民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可行的。2002年至2003年,凤凰县长潭岗库区都里乡椿木坪村四、五组29户一期后靠移民,追寻着10年前外迁安置同胞的足迹,克服重重困难,自力举家二次搬迁到边贸重镇阿拉营镇阿拉和教场村,在那里租田耕种,拖板车、打临工、做生意谋生。搬迁四年来,尽管他们的生活还赶不上当地群众和前期迁入的同乡,但他们用自已辛勤的劳动开创了另外一番新天地。现阿拉村6组村民唐廷章兄弟,原居住在椿木坪村4组,2002年搬迁前,全家15人,以5亩“雷公田”和河里捞鱼虾为生,人均年纯收入不足500元。2002年,他们变卖了祖业(一栋不足3000元的土房子),搬迁到阿拉村,兄弟俩在移民部门的帮助下,学会了食用菌栽培技术,短短四年时间,就发展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食用菌栽培大户,仅此一项,家庭年收入就达到了25000多元,再加上3个小孩在温州打工,每年寄回资金可达20000余元,全家一年总收入达到了45000元,人均年纯收入接近3000元,是搬迁前的6倍。教场村5组的吴元江,原居住在椿木坪村5组,全家8口人,搬迁前所有家当加起来不足5000元,自发搬迁到集镇后,靠加工扫帚闯出了一条致富路,2006年就实现家庭纯收入20000元,如今,一家8口住在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样的搬迁成功典范,还有凤滩库区古丈县罗依溪镇茶叶村马鞍子组的“大撮”和“二撮”兄弟。10年前,他们自发从山上搬到山下,在公路沿线

租房安家落户,并利用集镇和交通优势开起了鲜鱼馆,如今,这两兄弟早已成为古丈县库区有名的百万富翁和纳税大户。

三、实施二次搬迁,实现异地脱贫的对策与建议

在湘西州库区实施移民二次搬迁,异地扶持脱贫工程,要坚持“群众自愿、就近安置、量力而行、适当补助”的原则进行,为抓紧抓好这项工作,特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整合部门资源,出台配套政策。贯彻实施国务院17号文件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组织领导得力,部门配合到位的县市,往往工作成效显著,遗留问题少,工作进度快。因此,要搞好移民二次搬迁工作,州里和有移民二次搬迁任务的县市人民政府都要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发改委、财政、扶贫、建设、林业、农业、水利、民政、教育、劳动、科技、电力、卫生、移民、国土、工商、税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安排下,有项目资金来源的,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能、各计其功”的原则,实行捆绑使用;具体在实施移民二次搬迁工程时,可以把林业部门的退耕还林资金、发改委和扶贫部门的易地扶贫资金、民政部门的危房改造资金及移民部门的后期扶持资金组合起来,打捆使用,这样资金有保障,工作也就好开展。能出台政策的,要尽可能地出台配套优惠政策。比如,对搬迁到城镇安家落户且从事二、

三产业的移民,可以参照国家给予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办法,在税费方面给予减免;对确无生产资料且无生产能力的移民,可以纳入农村低保范畴,做到应保尽保。

(二)要抓紧时间摸清底子,认真做好规划。首先要在贯彻实施国务院国发[2006]17号文件和对移民人口进行登记造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特困(指绝对贫困人口)和居住在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移民人数进行摸底调查,因地制宜做好搬迁规划,打好基础。二次搬迁的确定、搬迁的程序和组织、奖励扶持政策的确定、搬迁后的跟踪管理都要事先进行科学论证。其次要科学地确定搬迁对象和搬迁方式。对于搬迁对象,笔者建议以下几类人员应重点考虑:①人均耕地少于0.3亩,年人均纯收入不足667元,年粮食拥有量不足250公斤、生存条件恶劣的特困移民;②居住在山体滑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地区的移民;

③没有列入后期扶持直补范围,属于淹地不淹房的农村特困移民。对于搬迁方式,应坚持以插花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为辅;以就近安置为主,远迁安置为辅,并把搬迁安置同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劳务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第三要分轻重缓急和先后顺序,不搞一窝风和一刀切。有条件的村和移民户可以先行迁走,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村和移民户可以待条件基本成熟后再实施搬迁。第四要充分尊重移民意愿。搬与不搬,搬到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搬迁?决定权在移民,政府只能引导,绝对不能搞强制搬迁而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三)要突出抓好智力移民,提高人口素质。

智力移民,就是通过抓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大力提高移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帮助缺乏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移民进入城镇二三产业就业增收,尽快实现离农脱贫的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突出抓好这项工程,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增强移民发展后劲,才是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根本保证。湘西州要把库区移民劳务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安置、生产技术培训与特色产业开发、九年制义务教育与两年制“订单式”职业教育(即“9+2”教育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把劳动部门的“阳光工程”、扶贫部门的劳动技能培训、农业部门的“百万中专生计划”与移民部门的智力移民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培训移民、输出移民,实现“培训一批,就业一批,脱贫一批,稳定一批,带动一批”的预期目标,初步形成通过智力移民工作帮助库区贫困移民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要从库区娃娃抓起,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使其走出穷山恶水,谋求富裕文明的新生活。就湘西州而言,就是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搞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将边远山区的适龄儿童全部集中到乡镇中小学就读,确保他们享受免费、优质和平等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已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业且因贫困不能继续升学的移民子弟(16-18岁之间),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抓好库区“9+2”订单式免费职业技术教育;对18岁—45岁的青壮年劳力,

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免费的中短期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竟争能力。三是要认真组织实用技术培训。要围绕库区特色产业开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送上门”等多种形式,手把手地教会移民一门实用技术,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0XX年,我市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市计划脱贫5.9万人、1.74万户,XX县要脱贫摘帽,1.9万人的滩区居民迁建安置点完成建设。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市脱贫攻坚进展情况,11月份以来,在市人大副主任的带领下,农工委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作出的《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转、扶、搬、保、救、教、金”七路并进,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脱贫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坚持高位推动,科学精准谋划。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以“六个精准”为主线,明确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主要目标、脱贫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市、县、乡、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推进扎实有效。创新制定1+5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1+2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具体细化为“百企万户”工程、农业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等5个工程,推进转

移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教育保障脱贫和健康扶贫专项工作,切实让贫困群众务工有门路、创业有资金、上学有补贴、有病看得起、就医更便利。 (二)挖掘资源优势,强化产业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汇源集团(XX)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的产业经营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在XX县梨园乡滩区流转土地2.4万亩,建成标准化羊舍23个,年出栏肉羊20余万只。清丰县立足食用菌种植传统产业优势,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范县挖掘黄河滩区、滞洪区和旱作区资源优势,发展温棚瓜菜种植、食用菌种植、小龙虾养殖、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等五大产业,预计年内新发展食用菌种植面积80万平方米、温棚瓜菜种植面积3000亩、小龙虾养殖面积7000余亩、标准化养殖场10个。台前县电商产业园将更多本地特产包装打造成品牌,通过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提高电商扶贫带贫能力,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三)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坚持把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作为脱贫的主要途径,全市共建立58家培训基地,举办就业扶贫培训班455次,累计培训贫困人口2.16万人。安置6181人就业,返乡农民创办经济实体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46万人。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精心谋划异地搬迁群众的收

扶贫调查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扶贫调查报告范文

编号:FS-DY-75440 扶贫调查报告范文 为稳步推进全县精准扶贫工作,**月14日至15日,县长**、副县长**率县政府办、县民政局及各乡镇管理区主要领导一行15人赴**、**两县,就精准扶贫的方式与方法实地考察学习,两县主要领导参与陪同。 一、考察情况 考察团分别参观了**县**片区、**片区、**片区、**茶业集团以及**县**片区、**镇等地方,每到一处,考察团听取了各参观点精准扶贫工作情况介绍、查看扶贫实施作战图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台账、了解精准扶贫工作具体实施步骤。两县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给考察一行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考察主要成果 **、**两县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精准扶贫、拔除穷根的

根本出路,以“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的三维纲要为统领,坚持外修生态塑形、内修人文铸魂的理念,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整县推进、金融扶贫等举措,整合资源,全面发力,展开扶贫攻坚的强大攻势,取得显著成效。 (一)精神脱贫转民风 **、**两县,在精准扶贫上,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扶业,一手抓扶志,**县以“**好人”、“最美家庭”、“美德少年”等系列评选,让一批道德楷模、身边好人的故事登上乡村文化墙、走进广播电视,使之成为**的“草根明星”、百姓学习的“标杆”。**县是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的发源地,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村由腰缠万贯的精神乞丐村变成全国文明村,家规家训与村规民约有机结合,新的中华传统美德二十四孝在村部随处可见,强大的宣传氛围,使全县百姓的“精、气、神”在耳濡目染中发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神奇“裂变”,使“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蔚然成风。在这里,核心价值观与家规家训融为一体,亲切而自然地走进千家万户,孕育良好民风。 (二)做实产业引富民

xx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xx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xx县xx乡xx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xx驻村工作队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主攻重点难点抓实“一户一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 意见》,按照县(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结合本村工作实际,xx驻村工作队就现阶段xx村脱贫攻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县xx乡东北部,距离乡政府驻地8.5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设党总支部,有6个党小组,34名党员,1名预备党员。总户数194户,总人口782人,其中农业 劳动力375人;总土地面积28.09平方公里(42135亩),其中耕地面积9292亩(梯田1220亩,山地8070亩),耕地占村总面积22%。属于全县1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20年建档立卡时全村有贫困户104户386人,贫困发生率49.3%,2020年至2020年共脱贫83 户307人(其中2020年脱贫19户72人,2020年脱贫15户59人,2020年脱贫32户116人,2020年脱贫10户48人,2020年返贫8户18人),剩余贫困户29户97人,贫困面 下降至12.4%。计划2020年减贫14户50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6%,计划2020年减贫10户34人,计划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66%,2020年减贫5户13人,实现全村整体脱贫目标。 二、调研情况 近期乡包村工作组、驻村工作队就xx“四类分类”落实、“五突破三巩固”推进、扶贫资金到户、合作社建办、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104户 贫困户和90户非贫困户的收入、生产和生活状况,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四类分类”情况。坚持把“一户一策”方案与“四类分类”有效对接,因人因 户精准施策,对未脱贫的29户93人分类指导,根据有无产业基础、有无劳动力量身定制 奖补扶持政策。对有劳力且有一定技术的“一类”贫困户(4户17人),落实产业配股资金1万元,计划每户奖补到户资金1万元,用于发展养羊、养牛、中药材等产业,实现产 业发展带动脱贫。对有剩余劳动力且可输转的“二类”贫困户(15户54人),落实配股 资金1万元,用于产业奖补或入股分红,实现就业增收+产业托底脱贫。对有一定劳力在 本地打零工的“三类”贫困户(5户14人),计划每户在落实2万元产业奖补资金的基础上,再增加3万元产业发展贴息贷款入股产业互助合作社分红,实现互助合作脱贫。对无 劳力预备兜底的“四类”贫困户(5户8人),其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2户2人)落 实兜底政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一、二类低保户(3户6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增 收或以1万元奖补资金入股分红,实现互助合作+兜底保障脱贫,确保户户有发展依托, 每个贫困户都有增收门路。同时对2020年之前的脱贫的巩固提高户业进行了分类,制定 了奖补扶持政策,正在逐步落实。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查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要点安排,9月下旬,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范xx、副主任柳xx的带领下,县人大农工委组织视察组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组深入到余集、吴河等部分乡镇实地察看了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光伏发电扶贫,档卡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实地视察结束后,组织召开了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乡镇领导、合作社和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扶贫办工作情况汇报,征求了与会人员的意见,查阅了相关资料。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精准发力,狠抓问题整改、档卡规范化建设和重点工作推进。创新提出了“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和“产业树”扶贫模式,工作开展扎实,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全县共有贫困户x户,c人,同XX年相比,实现了v户,d人的稳定脱贫,扶贫政策惠及了更多的贫困人口。 (一)强化组织领导,工作措施到位。一是加强领导,完善了帮扶机制。成立了高规格的县级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处级领导联系乡,科级领导联系村的工作机制。为全县110个

贫困村选齐配强了第一书记,派出了110个驻村工作队,为每一户贫困户确立了帮扶责任人。全县360个行政村均成立了脱贫攻坚责任组,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方位的领导和指导。二是强力推进,形成了浓厚氛围。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共召开了九次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推进会,工作会、业务会达几十次,全面传达贯彻中央、省、市有关脱贫攻坚政策精神。每季度在全县组织一次“四位一体”观摩,书记县长亲自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点评和总结。制定了《商城县行业扶贫政策汇编》,并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刷写固定标语,发放脱贫攻坚宣传材料,在全县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三是注重整改,提升了工作水平。扎实开展了问题整改和档卡规范化建设,强化了工作督导和指导,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抓实重点工作,取得成效明显。XX年,全县共统筹涉农资金d万元,主要用于扶贫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和光伏发电等。一是大力发展产业,产业树“枝繁叶茂”。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思路,围绕“四位一体”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形成了粮油、茶叶、油茶、食用菌、脱毒红薯、中药材、麻鸭、山羊、生猪养殖、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树”。目前,全县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8万余户。同时,建成“多

驻村帮扶调研报告

驻村帮扶调研报告 我们三人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到所联系的石桥村开展蹲点调研,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干部座谈、农户走访和群众交心),我们发觉石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县上各职能部门积极地帮助和解决。 一、石桥村基本情况 石桥村距离县城3余公里,全村支村委干部4人,110户500人,740亩耕地,全村党员18名,全村产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人均年收入1800余元,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和外出务工。 二、石桥村发展情况 (一)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种植小麦和玉米,以农为主。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达50%。据对农户调查,主要从事建筑行业、企业打工等,主要方式是自发的、松散的。 (二)村级组织运转情况 石桥村两委班子自2008年换届改建以来,班子成员团结奋战、一心为群众着想,想尽办法找项目,办了不少惠民的实事工程。如村级活动场所建立、村级卫生室的建立、篮

球场、健身器材场地的建成、有线电视工程等这些工程都有效改善和提高了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因此,村民群众对现任的村级班子所做的工作都予以充分肯定。但从群众的走访中,目前在农村青年人在村里不多见,大多数人去城市谋职创业,不愿在村里,党员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如何解决好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问题,值得我们各级党组织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物质基础较为薄弱 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形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造成农民收入低,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 (二)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薄弱 党在农村的思想凝聚力下降。由于一些基层组织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缺乏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组织农民。又由于村干部的个人工作繁重等原因,不能对农民进行经常的教育。 (三)新农村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尽管广播、电视、会议等大力宣传新农村的优越性,但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响,这项工作还没有真正

最新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精选最新模板范文

2017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一 为积极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确保xx省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户全部稳定越线,平利县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和部门负责人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深入全县11个镇和15个当年脱贫村,采取实地查看、查阅档案资料、走访贫困对象、与镇村干部座谈等形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展情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来,我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到户措施、帮扶到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易地搬迁、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劳务创业、实施生态建设、加强教育扶贫、开展健康扶贫、落实政策保障七个一批脱贫措施,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强化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建档立卡回头看,瞄准扶贫目标。2015年底市上核定我县贫困村87个、贫困人口4.57万人。通过认真组织建档立卡回头看,全县共识别贫困户18490户44831人,建立完善了贫困对象信息档案。找准致贫原因,按照七个一批分类实施脱贫。分年度落实脱贫任务,其中2016年脱贫村15个、脱贫人口4030户11710人。二是建立作战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了脱贫攻坚县指挥部、镇作战部、村作战室三级作战体系,实行了县级领导联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强化督察督办、问责问效,压力层层传导到位。三是筹集整合资金,强化投入保障。筹集财政扶贫资金5000余万元,15个当年脱贫村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同时整合部门行业扶贫项目资金1.44亿元,集中用于当年脱贫村。申请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信贷资金4.5亿元。出台5321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和贫困户发展产业每户最高限额3000元的奖扶政策,为贫困户建房和发展产业解决资金困难。四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脱贫措施。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贫困村脱贫的工作重点,加强项目规划对接落实,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390个行业脱贫攻坚项目中,有37个已经竣工,209个正在建设,还有144个项目处于规划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阶段。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方面,以易地搬迁和产业扶贫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劳务创业、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等方面现有政策,各负其责做好各批次脱贫实施方案制定工作。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大型标语、电视、网站专栏、简报、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形式,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脱贫攻坚工作氛围。六是积极探索创新,开辟脱贫新路径。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积

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

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 本文是关于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据《**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转发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暨新十年纲要调研工作文件的通知》,**县扶贫办抽调骨干力量组成调研组,于XX年6月1日至8日开展了深入细致、全面的调研工作。**县实施《**县扶贫开发规划(XX—XX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临的困难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已经十分必要。 一、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XX—XX年)》、《**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XX —XX年)》,**县结合实际,总结扶贫开发经验,按照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在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县扶贫开发规划(XX—XX年)》。XX年以来,我县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把农村产业开发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重点,突出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扶贫开发投入资金力度加大。XX—XX年的八年,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356.8万元,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地方配套3743.6万元,投入以工贷赈资金125.00万元,投入小额信贷(有偿)资金1500万元,投入定点帮扶扶贫资金425万元,投入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资金4618万元,总计扶贫开发投入资金17768.4万元。二是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特困户简陋房改造7597户。解决了34560人通路困难,行政村通公路比例由XX年的92%提高到XX年的97.8%。解决了38592人、70276头(只)畜饮水困难,饮水困难人口由XX年的7.93万人下降到4.07万人。解决了9823户用电困难,行政村通电比例由XX年的92%提高到XX年的95.6%。行政村有卫生室比例由XX年的20%提高到XX年的36%。三是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较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明显。农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XX年的1514元增加到XX年的4360元,人均财政预算内收入由XX年的55.6元增加到XX 年的206.3万元,人均纯收入由XX年的451元增加到XX年的1614元。农村绝对

驻村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驻村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X主席、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县政协第一委员小组开展“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政协第一委员活动小组,共有委员X名,其中驻X市政协委员X名,机关事业单位委员X名,县信用联社X名,非公企业委员X名。在扶贫工作活动中,每个委员都分别帮扶有X至X户贫困户的任务。 二、工作开展情况 X年X月以来,县政协第一委员小组委员们积极投身活动,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及县政协精准扶贫工作要求,通过精心实施,基本完成了各项规定动作。 一是对接认亲到位。X名委员多次深入对口帮扶户家里,分别与帮扶对象开展了一对一认亲交流活动,详细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谋脱贫策略。通过经常的相互接触来往,大家倍感亲切,增添了脱贫信心。 二是慰问物资到位。按照帮扶平台承诺,各位委员自助资金分别向帮扶对象送去了清油、大米和现金等慰问物资,累计清油X多斤、大米X0多斤、现金X

万多元,完成了慰问物资帮扶承诺。在对接过程中,委员们要求他们要不等不靠,找准致富项目,要充满信心当好主人翁。 三是帮扶措施到位。据初步统计,截止今年X月,县政协第一小组委员们各显神通,先后找相关部门协调资金。其中修建集中居民点垃圾池两个、维修人畜饮水损毁管路约X0米以及村道路维修、阵地建设、养殖扶持资金等共计X多万元;捐助生活物资、农业生产物资近X万多元;为X名优秀贫困生送温暖献爱心,资助生活补助X万余元;并通过信息联系,帮助贫困户销售土鸡、山羊、蜂蜜等土特产共计收入X万余元。 在今后的工作中,第一小组委员们将认真按照县政协各项工作要求,切实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多深入村、组了解社情民意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研,提出符合实际、高质量的提案,并为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建言献策。 附 Xx县政协委员县煤监局局长XX脱贫攻坚汇报 一、帮扶对象: 1.户主:XX强,X3岁,在家务农,现住xx县xx 土家族乡x村x社,家庭成员x人,xx香,6x岁,在家务农,x燕,1x岁,xx中学学生。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模板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20XX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一 为积极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确保2019年省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户全部稳定越线,平利县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和部门负责人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深入全县11个镇和15个当年脱贫村,采取实地查看、查阅档案资料、走访贫困对象、与镇村干部座谈等形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展情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来,我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到户措施、帮扶到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易地搬迁、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劳务创业、实施生态建设、加强教育扶贫、开展健康扶贫、落实政策保障七个一批脱贫措施,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强化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建档立卡回头看,瞄准扶贫目标。2015年底市上核定我县贫困村87个、贫困人口4.57万人。通过认真组织建档立卡回头看,全县共识别贫困户18490户44831人,建立完善了贫困对象信息档案。找准致贫原因,按照七个一批分类实施脱贫。分年度落实脱贫任务,其中2016年脱贫村15个、脱贫人口4030户1XX10人。二是建立作战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了脱贫攻坚县指挥部、镇作战部、村作战室三级作战体系,实行了县级领导联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强化督察督办、问责问效,压力层层传导到位。

三是筹集整合资金,强化投入保障。筹集财政扶贫资金5000余万元,15个当年脱贫村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同时整合部门行业扶贫项目资金1.44亿元,集中用于当年脱贫村。申请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信贷资金4.5亿元。出台5321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和贫困户发展产业每户最高限额3000元的奖扶政策,为贫困户建房和发展产业解决资金困难。四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脱贫措施。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贫困村脱贫的工作重点,加强项目规划对接落实,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390个行业脱贫攻坚项目中,有37个已经竣工,209个正在建设,还有144个项目处于规划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阶段。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方面,以易地搬迁和产业扶贫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劳务创业、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等方面现有政策,各负其责做好各批次脱贫实施方案制定工作。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大型标语、电视、网站专栏、简报、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形式,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脱贫攻坚工作氛围。六是积极探索创新,开辟脱贫新路径。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出精准扶贫+、电商+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出特色、出成效。 二、存在问题 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但在工作机制、贫困村项目建设、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工作统筹协调有待加强。工作部署前瞻性有待增强;部门政策要求与脱贫攻坚要求还不够协调一致;部门各自为战,相互支持配合不到位。二是政策配套整合有待加强。整合的1.44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部

【范文】XX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

XX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3月30日至31日,我来到单位帮扶村XX镇XX村驻村蹲点,和村两委班子共商脱贫攻坚工作,和贫困户面对面交流,谈脱贫具体措施。两天里,我走访了结对的蒋同生、王艳节、刘和庆等6户贫困户以及王新运等3户脱贫户,和村两委成员及部分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就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座谈。对XX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以及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基本情况 五河镇XX村位于岳西县西南部的深山区,距县城35公里,面积13.6平方公里,山场1.8万亩,耕地1035亩。全村17个村民组,330户,1118人,其中建档贫困户137户,402人,占总人口的35%。XX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为茶叶、蚕桑、高山蔬菜等农业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目前,XX村仅有的一个教学点,只有一、二两个年级,教师1人,学生16人。其他适龄儿童多在镇辅导小学读书,全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新农合参保率近100%。在村部一楼建有计生服务室一间,在宋口集中点建有一所医疗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村主要由一条通村水泥路贯穿,全长9.8公里。农田水利设施比较落后。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村党支部3人,其中书记1人,

支委2人。村委会3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1人。 二、主要致贫原因及表现 通过这些天的走访调研,我初步分析XX主要致贫原因是:该村地处深山区,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下,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主要表现在: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级负债大。二是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村还有四个自然村落未通水泥路。三是XX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岭大、沟壑纵横,山场林木积蓄量少,塘、堰、渠年久失修,人均耕地少,农业产出率低下。四是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知识相对贫乏,致富技能落后。五是境内山场、旅游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三、脱贫攻坚工作思路 XX村原建档贫困户137户402人,经过XX、XX年两年的努力,目前全村建档贫困户71户161人,其中五保户20户24人,A类低保14户19人,其他一般贫困户37户118人,和三清摸底调查年收入2900元以下数据基本一致,这37户是XX年度脱贫攻坚重点户,目前由市农发行、邮储银行岳西支行及县司法局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根据走访座谈了解到这37户每户致贫原因不同,有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还有自身发展能力不足造成贫困。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认为在脱贫过程中,要发挥帮扶

工作报告之驻村工作组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组调研报告 【篇一:杨庄村驻村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杨庄村驻村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市总工会驻杨庄村工作队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市总工会驻杨庄村工作队于10月8日进驻 该村开展工作。入村后,我们成立了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建立 了例会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工作制度、纪律制度等五项工 作制度。针对调研工作,我们及时研究拟订了入户调查提纲,村情 调查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分四个调查组,深 入全村的106户农户和田间地头进行调研走访,广泛听取党员、干 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对杨庄村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次 基础上,我们与村两委干部认真研究,在征得浚县县委、政府和有 关领导同志及黎阳镇党委、政府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杨庄村工作 的整体发展思路。现将调研的整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杨庄村的基本情况 杨庄村位于浚县老城西南,东依浮丘山,西跨卫河, -1- 南靠南环城,北接城关镇顺河村,属典型的城郊村。该村总户数106户,总人口689人,有2个自然村, 4个村民小组,6名村干部, 党员人数16人。全村耕地面积650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农民人 均纯收入1400元。全村无学校,但农业水利条件较好,有排灌站1个, 95%为水浇地。 (一)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村室建设情况。全村现有村室 3间,但大都破漏需要整修。 2、班子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健全,村支部班子成员3人,其中一名支部书记,两名支委。村支部书记李士合,47岁,部队专业军人,初中文化程度。村委会班子成员3人,其中村长、会计、计生专干 各1人。村长张金平,52岁,初中文化程度。大学生村官1人。 3、党员队伍情况。目前,全村党员共有14人,年龄都在45岁以 以上,其中50岁以上的12人,占86%,党员队伍老化、文化素质 偏低。预备党员0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今年召开村情民意恳谈 会3次。 -2- (二)经济发展情况

龙潭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龙潭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潘市镇龙潭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我就在潘市镇龙潭村驻村以来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祁阳县潘市镇龙潭村是原贫困村新屋村和非贫困村龙潭村合并而来,地处潘市镇北部,东靠祁东县归阳镇,西邻建溪村,南毗湘江,北与梅溪镇龟山村相接,全村辖23个村民小组,538户2082人,总面积为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0亩、山林面积4600亩。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龙潭村立足本地实际,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放在第一位,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紧密结合,探索走出了一条“四扶四建”的特色扶贫路子,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龙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126人,2014年脱贫1户4 人、2016年脱贫9户32人、2017年脱贫13户48人、2018年预计脱贫14户42人,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在外务工,因工作环境、安全防护条件比较差,患上了内风湿、致残等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37户贫困户126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45.05%。 (二)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镇政府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 15.8%。 (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缺少致富门路,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二是缺少致富资金,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规律致贫。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三、精准制定扶贫计划 (一) 要实施产业扶贫,着力解决贫困户造血不足的问题。后盾单位祁阳经济开发区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多次座谈,参与村脱贫攻坚方案制定,主要包括实施肉牛养殖、百香果种植基地、红麻种植基地、光伏发电,目前村级60KW光伏发电站已并网发电,能确保村每年集体收入达5万元。 (二)实施科技扶贫。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务工技能培训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种养殖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适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村内一个服装加工厂、建筑工程老板、在外打工领先者,优先招收贫困户家庭人员务工增加收入。 (三) 实施基础设施扶贫,着力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问题。2018年计划建成通组公路 2.7公里,加宽村主道5.5公里,积极申报村内道路网,并发动,联合各方力量力争在年前完成道路建设;新村级服务平台正在建设当中,正在加紧施工;目前农网改造、电信网络全村全面覆盖;修建田间沟渠1500米、山塘4口;已建饮水工程2座,受益人口2082人。(四) 实施就业扶贫,着力解决贫困户劳务增收的问题。引进红麻基地近100亩,工程已经开工;利用村内一个服装加工厂、建筑工程老板、在外打工的领先人士,优先招收贫困户家庭人员务工;对发展产业缺少资金的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扶贫,目前工作正在按程序进行当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引导语: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要怎么写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3月30日至31日,我来到单位帮扶村XX镇XX村驻村蹲点,和村两委班子共商脱贫攻坚工作,和贫困户面对面交流,谈脱贫具体措施, 两天里,我走访了结对的蒋同生、王艳节、刘和庆等6户贫困户以及王新运等3户脱贫户,和村两委成员及部分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就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座谈。对XX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以及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基本情况 五河镇XX村位于岳西县西南部的深山区,距县城35公里,面积平方公里,山场万亩,耕地1035亩。全村17个村民组,330户,1118人,其中建档贫困户137户,402人,占总人口的35%.XX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茶叶、蚕桑、高山蔬菜等农业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目前,XX村仅有的一个教学点,只有一、二两个年级,教师1人,学生16人。其他适龄儿童多在镇辅导小学读书,全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新农合参保率近100%.在村部一楼建有计生服务室一间,在宋口集中点建有一所医疗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村主要由

一条通村水泥路贯穿,全长公里。农田水利设施比较落后。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村党支部3人,其中书记1人,支委2人。村委会 3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1人。 二、主要致贫原因及表现 通过这些天的走访调研,我初步分析XX主要致贫原因是:该村地处深山区,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下,未得到有效开发。主要表现在: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级负债大。二是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村还有四个自然村落未通水泥路。三是XX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岭大、沟壑纵横,山场林木积蓄量少,塘、堰、渠年久失修,人均耕地少,农业产出率低下。四是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知识相对贫乏,致富技能落后。五是境内山场、旅游等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三、脱贫攻坚工作思路 XX村原建档贫困户137户402人,经过XX、XX年两年的努力,目前全村建档贫困户71户161人,其中五保户20户24人,A类低保14户19人,其他一般贫困户37户118人,和三清摸底调查年收入2900元以下数据基本一致,这37户是XX年度脱贫攻坚重点户,目前由市农发行、邮储银行岳西支行及县司法局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根据走访座谈了解到这37户每户致贫原因不同,有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还有自身发展能力不足造成贫困。

关于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充分掌握区(县)一级扶贫工作实情,找到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在江津区,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讨论、网上调查等方式,对全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年,江津被列入重庆市级贫困村共有29个(新建制为25个),贫困户36377户,贫困人口111147人。 (一)贫困村的情况。25个贫困村分布于津南山区丘陵地带。XX年,紫荆、东胜、燕子3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XX 年,太和、常乐、渔湾、四合、滚子坪、硐寨、大垭、龙山、红砖、骆来、关胜11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还有XX年启动的清溪沟、凤仪、福德寺、龙穴、兴农、青堰、四面、金银、周岩、大塝、百燕11个贫困村,将在XX年全部实现整村脱贫。 (二)贫困户的情况。XX年(XX的数据未核定)全区建卡登记的贫困户共有22830户,按照贫困发生率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8个镇街按四组进行分类:第一组(津北片区)为几江、鼎山、德感、双福、珞璜、白沙、油溪有贫困户6120户;第二组(綦河片区)为支坪、先锋、李市、杜市、广兴、夏坝有贫困户4576户;第三组(津西片区)为石蟆、龙华、慈云、吴滩、石门、朱杨、贾嗣有贫困户3014户;第四组(南

部山区)为柏林、中山、蔡家、嘉平、西湖、永兴、塘河、四面山有贫困户9120户。其中,大部分贫困户集中于第四组地区,占到全区贫困户数量的40%。 (三)贫困人口的情况。XX年(XX的数据未核定)全区建卡登记的农村贫困人口共有73792人,其中五保9121人、低保45419人、扶贫19252人。 二、导致贫困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低收入对象的致贫原因。以重庆市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农村低收入对象填写的致贫原因来看。一是五保户主要是因缺乏劳动力。五保户大多没有子女、年龄偏大,缺乏劳动力致贫的占%,其他原因和患疾病次之。二是低保户主要是因身患疾病。低保户大多为身患重病或者有残疾,其家庭用于治疗方面的支出远大于其他支出,其中,扶贫低保户因患疾病导致贫困的占%,纯低保户因病致贫的占%,次要原因为因缺劳力和因残。三是扶贫户主要是因供子女上学负担重。扶贫户中因供子女上学导致贫困的占42%,次要原因为患疾病和缺乏资金。 (二)其他深层次的致贫原因。除从低收入对象分析外,考虑到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还有以下共性的致贫原因。一是交通条件落后。贫困村距离城区较远,大多位于南部山区,未实施整村脱贫前,交通条件堪忧,实施整村脱贫后,其村主干道交通条件已有改善,

驻村扶贫调研报告

驻村扶贫调研报告 近日,xx市扶贫办会同市委组织部,组织人员深入12个乡镇,15个贫困村,对驻村扶贫工作进行调研。听取县、乡有关驻村扶贫工作情况介绍,与部分驻村工作队队员、扶贫村干部和群众进行座谈,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征求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问题,就进一步做好驻村扶贫工作提出了初步意见和建议。 一、驻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自去年八月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各驻村工作队按照省、市委的要求,积极驻村对接,调查研究,熟悉村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因地制宜,结合所驻扶贫村的实际,制定帮扶规划,确定帮扶项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狠抓落实。 (一)选派单位重视,驻村工作力度大。各选派单位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驻村工作,选派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具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组成工作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省、市、县三级工作队就全部与所帮扶村进行了对接,并迅速驻村开展工作。许多单位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深入扶贫村调研,带领工作队员与乡村共同研究、制定帮扶规划,落实帮扶项目。省经合办、营口港务集团、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学、省广播电视大学等省直单位,都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讨论驻村工作规划,确定帮扶项目,安排专项扶贫资金,保证了项目的尽快落实和顺利实施;市服务业委、市住建委、市水务局等单位自去年8月成立驻村扶贫工作队以来,主要领

导和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到扶贫村,与驻村工作队一同调研,了解致贫原因,因地制宜确定帮扶项目,落实帮扶措施。 (二)驻村工作队真抓实干,项目推进快。各驻村工作队都立足贫困村的发展实际,制定了符合村情的帮扶规划,制定的规划,都体现了以项目为支撑,突出了帮扶重点。在工作中,各驻村工作队都注重把本单位、本部门的政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下真功夫,出好思路,想好办法,办实在事,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致富群众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帮扶合力。许多工作队的同志,始终坚守在项目施工的第一线,与乡、村干部一起,共同指挥督促项目的实施。省广播电视大学驻村工作队去年7月进驻喀左县甘招镇西赤里赤村,从开展调查研究入手,先后走访了218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300多人次,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帮扶规划,落实了修建村路等帮扶项目。为了把路修好,他们吃住在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目前,1.2公里高标准村路的路基已经完工,今年秋季进行硬化,14盏路灯已安装完毕;省经合办进驻建平县榆树林子镇炮手营子村,为该村引进建设服装加工厂项目,为抢时间赶进度,工作队的同志清明小长假都没有休息,连续一个多月工作在施工工地上。目前,服装厂已经建成并开工生产;省政法委帮扶凌源市刘杖子乡刘杖子村,为帮助修建村部和文化活动室,工作队同志始终工作在施工现场进行指挥,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确保各驻村工作队能吃饱住好,全身心地投入到驻村扶贫工作之中,各乡镇都力所能及地积

关于定点驻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定点驻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按照上级组织部门关定点驻村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2017年6月5日,__村驻村工作队正式驻村开展工作。3年来,工作队始终牢记驻村扶贫工作的使命与任务,立足__村实际,围绕基层党建、扶贫产业、扶志教育、人居环境、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深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工3作,并据此开展多种形式的驻村扶贫工作。 一、村基本情况 __村位__县南__公里处,G__国道西__公里,南邻__,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幅员面积__亩,其中耕地__亩,国有草原__亩,集体草原__亩,林地__亩。有__个村民小组、__个自然屯,2014年末户籍总人口__户、__人,截止今年年初,常住户有__户,__人;设有党支部__个,党员__名,其中女党员__名,35岁以下党员__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__户__人,现有脱贫__户__人,未脱贫__户__人,贫困发生率为__%。按致贫原因分,因病致贫__户__人,占比__%;因残致贫__户__人,占比__%,缺劳动力__户__人占比__%。按照贫困属性分类,低保贫困户__户__人,一般贫困户__户__人。 2013年以前全村通屯硬化道路13.4公里,由当时设计路面宽度为3.5米,不能适应现通车需要,重新规划设计为4.5米宽,目前已有2公里完成硬化,另外11.4公里已完成路基达到待铺状态,2019年硬化4公里,六屯至十屯屯内巷路7.26公里已完成路基达到待铺状态,计划今年6月末之前完成18.66公里的道路硬化。完成绿化带筑台及路边沟清

理10000延长米,绿化村屯5个。 “三通三有“按照上级标准全部达标,有1个村卫生室、1个村文体广场、1个农家书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水平大幅度提高。现有奶牛牧场1个,投资1500万,目前养牛720头,2017年带动村民种植青贮饲料2000亩,提高了村民收入。木材加工厂3个,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带动村民增加收入。玉米烘干塔2个,玉米初步加工,通过雇工带动就业。养猪场1个,存栏数300头。村民收入主要分三部分,一是种植业,以玉米为主。二是外出务工,__村地理位置较为便利,距离市区较近,尤其是采油六厂、让胡路区,青壮年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三是依托村内产业带动。贫困家庭吃穿问题均已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村民基本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住房土房较多,大部分为安全房;1至5村民小组使用净化水,6至8村民小组使用自来水,9至10村民小组使用自备井水。 二、政策落实情况 安全住房方面:原有住房1014户,原有安全房365户,维修加固213户,危房279户;无人居住157户,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我村翻建D级危房279户(其中2019年翻建180户),维修加固163户,其中贫困户原有安全房11户,翻建46户,维修加固6户,土房1户(已进行维修、待翻建),聘请专业机构对这些房屋进行鉴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保证所有农户不住危房,群众对解决住房问题全部满意。安全饮水方面。自脱贫攻坚以来,县投入我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县计划脱贫1.9万人、0.54万户。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县脱贫攻坚进展情况,x月份以来,在市人大副主任的带领下,农工委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今年以来,各乡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作出的《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转、扶、搬、保、救、教、金”七路并进,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脱贫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坚持高位推动,科学精准谋划。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以“六个精准”为主线,明确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主要目标、脱贫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县、乡、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推进扎实有效。创新制定1+5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1+2社会保障

脱贫实施方案、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具体细化为“百企万户”工程、农业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等5个工程,推进转移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教育保障脱贫和健康扶贫专项工作,切实让贫困群众务工有门路、创业有资金、上学有补贴、有病看得起、就医更便利。 (二)挖掘资源优势,强化产业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XX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的产业经营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在XX乡滩区流转土地2.4万亩,建成标准化羊舍23个,年出栏肉羊20余万只。Xx镇立足食用菌种植传统产业优势,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xx乡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温棚瓜菜种植、食用菌种植、小龙虾养殖、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等五大产业,预计年内新发展食用菌种植面积20万平方米、温棚瓜菜种植面积1500亩、小龙虾养殖面积3000余亩、标准化养殖场10个。xx电商产业园将更多本地特产包装打造成品牌,通过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提高电商扶贫带贫能力,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三)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坚持把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作为脱贫的主要途径,全县共建立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