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07章 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问题2

第07章 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问题2

不良地质作用及防治对策

不良地质作用及防治对策 摘要:不良地质现象是由于地质作用或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地质现象。若这些不良地质现象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本文主要论述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几种常见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其处理措施,并指出防治不良影响的重要性。 关键词: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处理措施; 0前言 不良地质作用是指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了解掌握不良地质作用的形成、发生、危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运用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地减少不良地质作用的发生,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崩塌 崩塌是指在陡峻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崩塌经常发生在山区陡峭的山坡上,有时也发生在高陡的路堑边坡上。崩塌是山区公路常见的一种病害现象[1]。 1.1崩塌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高陡斜坡;(2)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具有较大的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形成高峻的斜坡;(3)构造条件:当各种构造面或软弱夹层倾向临空面且倾角较陡时,往往会构成崩塌的依附面;(4)其他自然因素:强烈风化;冻融循环;植物根系的楔入,暴雨、久雨或强震后;(5)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工程活动,路堑的开挖、边坡过陡、无坡面防护、不当爆破等。 1.2崩塌的危害 崩塌会使建筑物,有时甚至使整个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由崩塌带来的损失,不单是建筑物毁坏的直接损失,并且常因此而使交通中断,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崩塌有时还会使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这样就会将上游建

筑物及农田淹没,在宽河谷中,由于崩塌能使河流改道及改变河流性质,而造成急湍地段。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危害。 1.3崩塌的防治[2] (1)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 (2)拦截:即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 (3)支挡: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墙或用废钢轨支撑; (4)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 (5)镶补沟缝:对岩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 (6)刷坡、削坡: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技术放缓边坡; (7)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与疏导。 2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部分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一明显的界面发生剪切破坏向下运动的现象。滑坡分为工程滑坡和天然滑坡。 2.1滑坡的形成条件 形成条件:斜坡岩体平衡条件遭到破环,即总抗滑力与总下滑力之比。2.2滑坡的危害[1] 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2.3滑坡的防治 (1)排水: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排水的目的是拦截滑坡范围以外的地表水流入滑体,使滑体范围内的地表水排出滑体; (2)力学平衡:主要是刷方减载的措施; (3)改善滑动面的土石性质,主要是内部灌浆加固; (4)修建支挡工程:其作用主要是增加抗滑力。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及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学科。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如何?本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 1山东处在欧亚板块的东部活动大陆边缘 受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扩张及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移的影响,山东目前(以来)地应力:最大主应力σ1的轴向方位为70~80о、大小是; 最小主应力σ3的轴向方位为340~350o、大小是33..9 Mpa;σ1与σ3差应力值为 Mpa。 2.基岩区的地层褶皱不发育,地层多呈单斜构造;发育NNE、 NW、EW走向的主要断裂构造,其中的NNE向和NW断裂为活动断裂主要NNE向活动断裂:(1)沂沭断裂带,由四条大断层组成“两堑一垒”的构造格局;(2)聊考断裂带。 主要NW向活动断裂:(1)威海~烟台~渤海~天津断裂带;(2)诸城~益都(青州)~惠民断裂带;(3)骆马湖~微山湖断裂带。 证据:近代地震活动记录;第四纪岩土层被断裂错开、逆掩。

(二) 山东的工程地质分区 据基岩地层的出露情况、地貌特征和地壳稳定性分3个分区: 1.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其范围是:济南~淄博~潍坊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一线东北、昌邑-大店大断层(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大断层)以西及济南~东阿~东平一线以东地区。是其北、南和西由平原环绕的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 岩等变质岩;地壳上升,剥蚀、切割作用强烈,泰山、沂山、蒙山、俎徕山、鲁山、俎莱山等千米高程以上的中山主要分布在本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常发育“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简称)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东部~东南部是抗震、防震重点地区,该区周边发育厚度不等的黄土状地基土(湿陷等级为I 级(轻微)),临沂地区沂沭河两岸附近发育膨胀土。 σ1 σ1 σ1 σ 1 目前中国地应力方向 以东经100~105o 为界分东西两区。 强度上:西强东弱(西高东低) 方向上:西: NNE-SSW 为主,东:近E-W 。 鲁东低山丘陵工程 地质区 鲁西北平 原工程地 质区 鲁中南中 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鲁西北平 原工程地 质区

不良地质

木兰隧道不良地质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木兰隧道概况 木兰隧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境内,隧道穿越武汉市风景旅游区木兰天池,线路里程为DK1117+801 ~DK1122+502 ,全长4701m ,其中DK1117+801 ~+820 为明洞,隧道最大埋深为320m 。进出口浅埋段、岩体破碎易失稳坍塌;褶皱较发育,基岩产状变化较大,岩质软弱,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进口左侧有一顺层岩层,洞身有一断层破碎带宽30m。DK1118+250~DK1118+285为断裂及其影响带,岩体破碎,导水性和富水性较好,且本段为浅埋隧道,处于冲沟之下,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产生突水。 二、木兰隧道地质构造 隧道区褶皱构造较发育,出露最老地层为下元古界红安群七角山组云母片岩及石英片岩,岩性以DK1118+270附近张性断层分界,岩层片理产状151°~211°∠31°~45°,在横断面上的视倾角为10°~36°(面对大里程方向),隧道进口右侧边坡及出口仰坡存在顺层的问题。隧道洞身呈背斜构造。 据地表测绘统计隧道区内主要发育2组节理:(1)垂直节理,节理走向70°,1条/m,微张,延伸长5~6m;(2)垂直节理,节理走向25°,1条/m,密闭,延伸长约1m;(3)55°∠35°,1条/m.深部节理l裂隙多为紧闭裂隙,裂隙延长长度一般大于0.5m。岩体呈中层状,少量呈碎块、碎片状。洞身岩体较破碎~较完整,部分地

段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易造成隧道坍塌。 三、地震动参数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隧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 四、水文地质特征 表一木兰隧道分段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根据上述分析,隧道主要可能涌水部位分布在构造发育区、沟谷溪流发育区或有一定汇水面积的隧道浅埋区。此外,构造裂隙水主要富集在节理密集带、断裂带,往往呈带状储集,多具静态储量性质,当隧道开挖至富水带厚易产生小规模的静态水突水释放,对施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不良地质现象

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它们既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具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第五章不良地质现象 举例认识不良地质现象,了解其危害 第一节崩塌 一,崩塌发生的条件 1.坡面条件---临空面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50°的高陡斜坡,孤立山嘴或凸形陡坡及阶梯形山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 2.岩土类型---各类岩,土都可以形成崩塌,但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 3.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裂隙面,岩层层面,断层面,软弱夹层等软硬互层的坡面. 坡面条件,岩性条件,地质构造三个条件,又统称地质条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 4.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 (1)地震 (2)融雪,降雨 (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4)地下水 (5)风化作用 (6)人为因素的影响 二,崩塌的稳定性分析 第一阶段,初勘 第二阶段,对经上阶段分析认为是不稳定的边坡进行详勘,取得包括岩土或软弱结构面强度,地下水流和水压等方面的资料后,经定量分析对边坡稳定性作出判断. 至于新设计的大型边坡,其稳定性分析也分两阶段进行,每阶段需按地质构造分区,根据建筑设计对边坡的要求及边坡的荷载情况,分别预选2一3个坡角并按坡高段(如10一30m为一坡高段)进行稳定性验算,作出包括开挖,支护费用在内的技术比较,然后从中选出最优的坡角,坡形. 三,确定崩塌体的边界 崩塌体的边界特征决定崩塌体规模的大小.崩塌体边界的确定主要依据坡体的地质结构. 首先,应查明坡体中所发育的裂隙面,岩层面,断层等结构面的延伸方向,倾向和倾角大小及规模,发育密度等,即构造面的发育特征.通常,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倾构造面,易构成崩塌体的后部边界;垂直坡体延伸方向的陡倾构造面或临空面常形成崩塌体的两侧边界;崩塌体的底界常由倾向坡外的构造层或软弱带组成,也叮由岩,土体自身折断形成. 其次,调查各种构造面的相互关系,组合形式,交切特点,贯通情况及它们能否将或已将坡体切割,并与母体(山体)分离. 最后,综合分析调查结果,那些相互交切,组合可能或已经将坡体切割与其母体分离的构造面就是崩塌体的边界面.其中,靠外侧,贯通性(水平及垂直方向上)较好的构造面所围的崩塌体的危险性最大. 四,我国防治崩塌的工程措施 以防为主的原则 1,预防措施 对有可能发生大,中型崩塌的地段,应尽量避开.

工程地质

1.工程地质学就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就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的学科,就是一门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2.工程地质评价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理解为对工程建筑的利用与改造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3.土体结构就是指结构面形态及其组合关系,尤其就是层面、不整合面、断层面、层间错动、

节理面等结构面的性质、产状、规模与组合关系。(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4.地应力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广义上地应力就是指地球体内的应力。(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5.地基稳定性问题就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强度与变形两个方面。(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1.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中心任务在于分析与评价工程地质问题,对人类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址问题作出预测与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与安全可靠性。(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2.工程地质学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1.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岩体与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形成变化规律,各项参数的测试技术与方法,岩土体的类型与分布规律,以及对其不良性质进行改善等。( ) 选择一项:

大型工程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大型工程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6-04-01T10:43:49.0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8期供稿作者:黄华 [导读] 广西第四地质队在国家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也最强。 黄华 广西第四地质队 摘要: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大型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在近几年大型工程实践经验来看,大型工程施工过程中无疑会带来种种工程地质问题,如果不科学的去进行处理和预防的话,势必会给与后期大型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构成负面影响。因此,文章积极探究当前我国大型工程种类,并且分析其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大型工程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大型工程;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设 在国家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也最强,由此势必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工程地质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客观正确的去探究我国大型工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工程地质问题,找到推动我国大型工程健康发展的途径。因此,积极探究中国大型工程与工程地质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型工程建设的特点分析 大型工程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地理空间资源分布格局,我国城市化发展等因素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由此使得我国大型工程建设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其一,东西部协调发展。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影响,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性明显,为了能够规避东西差距的不断拉大,高度重视国家建设格局的调整和改善,关注于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使得西部地区的资源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得以陆续开展;其二,大型工程建设重点突出,国家大规模建设工程陆续开展起来。从西南水力资源开发,到南水北调工程,再到进藏交通工程,再到海峡跨海通道工程,使得我国大规模建设事业得意持续发展;其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其对于中国大型工程建设的推动力,也是很明显的。 二、大型工程建设的类别 1.跨流域水利工程 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匀,是我国现代水资源供应网络构建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区常常陷入到缺水的状态,地区地下水严重透支,已然造成水资源供应系统的不断恶性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跨流域水利工程陆续开展起来。以最大的跨流域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基于引江济黄的思维,建立东中西三条线。 2.大型水电工程 在电能资源利用前景理想的背景下,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也陆续开展起来。尤其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个地区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完善我国水电供应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举世瞩目的三峡水电站为例,坝高为175米,发电能量高达17680MW,这标志着我国水电工程大坝建设技术已经超过世界水平。 3.城市地下工程 以我国当前各个省市正在进行的地铁建设为例,施工环境处于地下,其施工标准和要求更加严格,更加需要考虑城市建设规划因素。相信随着城市地铁建设工程事业的发展,将为健全我国城市交通体系网络打下更加夯实的基础。 4.其他大型工程 除了上述几种大型工程之外,还牵涉到其他类型的工程:海洋工程,高层建筑工程,深部采矿工程等。无论从建筑规模来看,还是从建筑效能来看,上述的工程都可能对于整体经济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高度关注中国大型工程的地质问题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三、大型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灾害防治措施 中国大型工程建设的类别比较多,牵涉到的内容比较丰富,不同的大型工程建设,工程的效益目标是不同的,工程可能遇到的地址问题也是不一样的。不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是不一样的,这就注定在中国大型工程建设工程地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程施工中或竣工后遇到的滑坡、崩塌、岩溶地面塌陷、膨胀土地基胀缩、地基不均匀沉降、流砂、管涌及砂土液化等,都是可能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应该采取对应的措施予以改善和调整。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跨流域水利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灾害防治措施 对于跨流域水利工程来讲,地质问题主要在于会遇到各种地形,各种地层岩性,各种构造断裂和各种自然地质现象,这些都需要在渠道线路方案选择的过程中考虑到,并且选取不同的方案去进行处理,以渠道选线为例,需要面对的地质灾害为:河谷地段的山体崩滑、崩塌、膨胀土地基胀缩等问题。上述遇到的地质灾害,对于崩滑、崩塌应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来处理:在跨越河谷的背景下,需要进行地下暗渠和地上渡槽两个方案的对比,充分考虑岩土稳定性,架构地基稳定性,河流两岸水文变化等因素;此外在水利工程的陡坡出设置安全的放坡比例及采用锚杆格构量进行支护;对于膨胀土地基胀缩应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来处理:换土、化学法改良土质、采用桩基础、预湿膨胀、隔水法、垫层法。 3.2大型水电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灾害防治措施 对于大型水电工程来讲,可能遇到大坝稳定性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大坝建设完毕后的地质环境问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去进行预防和治理,比如对于超过150米的高坝来讲,其荷载较大,要求坝址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较高,弱坝址处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坝体极易产生地基不均匀沉降。应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来处理:宜对坝体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了解其岩土体分布概况,选择合适的持力层,采用摩擦桩或端承桩对地基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改良。 3.3城市地下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灾害防治措施 对于城市地下工程来讲,地质问题主要需要考虑到城市地下工程地质分区问题,城市地下构筑物稳定性问题,以城市地下构筑物稳定性来讲,其会遇到的地质灾害有:流砂、管涌、砂土液化等。因此,在城市地下构筑物建设过程中,宜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对于流砂、管涌采用井点降水、土体抗渗加固截水、集水井强排法、深井降水法、注浆法等;对于砂土液化采用桩基础、采用深基础、采用挤密法或

工程地质学——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第五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第一节 崩塌、落石与岩堆 一、崩塌: 1、崩塌定义:陡峻斜坡上的巨大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发生崩落和倒塌的现象。 ????????? ? ???地震坡脚)人为因素(爆破、开挖水的作用 倾向坡外的结构面 坚硬或软硬相间的岩性最易崩塌)-陡峻的斜坡( 、崩塌的形成条件:75552 ????? ?? ??错断-崩塌 拉裂-崩塌鼓胀-崩塌 滑移-崩塌倾倒-崩塌、崩塌的类型:3 4、崩塌防治措施: (1)大型崩塌:绕避 (2)中型崩塌:明洞、棚洞 ????? ? ?清除危岩支护、镶补、插别拦石墙、拦石桩 线路外移)小型崩塌:(3 (4)排水:天沟、封堵裂缝 二、落石:斜坡上个别岩块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坡体掉落的现象。 三、岩堆: 1、岩堆定义:陡峻斜坡上,因崩塌、落石、剥落等原因形成的岩块和碎屑,在重力作用下滚落至坡脚平缓处堆积而成的锥体。

????? ? ?形态上多为锥形易沿原地面产生滑动表面坡角为天然休止角 为松散堆积体、岩堆的特点:2 3、岩堆防治原则; (1)对于正在发展的岩堆:绕避 (2)对于停止发展的岩堆: ? ????? ?? ???过均可用上、下挡土墙通薄层岩堆:任意位置:注意排水 下部:允许通过路堤上部:允许通过路堑厚层岩堆:

第二节 滑坡 一、滑坡概述 1、滑坡定义: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内某一滑动面(或带)作整体下滑的过程。 2、滑坡形态特征: 滑坡体: 滑动面: 滑床: 滑坡周界: 滑坡壁: 滑坡台阶: 封闭洼地: 滑坡舌: 滑坡鼓丘: 主裂缝: 拉张裂缝: 剪切裂缝: 鼓张裂缝: 扇形张裂缝: ????? ? ?马刀树:醉林:双沟同源: 圈椅型构造:其它特征: 二、滑坡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1、形成条件: (1)有贯通的滑动面 (2)下滑力大于抗滑力 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如下: 已知:γ?βα、、、、、 c BC AB ?

地质灾害、不良地质作用、不良地质现象区别

地质灾害、不良地质作用,不良地质现象的区别?分别是何?都是何种机理? 地质灾害与不良地质作用大同小异,不良地质作用指的是作用形式,地质灾害指的是结果。如采空区,不是地质作用的形式,而是结果,所以只能称地质灾害。 ①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行规范规定地质灾害有6种: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②不良地质作用:指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 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库岸浸没、冻胀与融陷、活断层、场地地震效应、地下采空区变形塌陷、岩溶和土洞、隧道开挖中的瓦斯、突水、突泥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③不良地质现象:由地球的内外营力造成的对工程建设具有危害性的地质作用或现象。 现行规范规定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9种,有断裂、地震、岩溶、崩塌、滑坡、塌陷、泥石流、冲刷、潜蚀等等。 形成的机理: 山体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雨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体或者土体受自然作用或者人为活动影响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灾害的现象或过程。 地裂缝:是指在一定地质自然环境下,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地表岩土体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问题

1.工程地质问题:当工程地质条件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物稳定、安全的要求时,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之间存在矛盾。 2.工程地质条件:土石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 3.岩体:地质体中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部分岩石,处于一定的应力状态、被各种结构面所分割。 4.结构面: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较低、两向延伸(或具有一定厚度)的地质界面(或带) 5.结构体:结构面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将岩体切割成形状、大小不同的块体,称结构体。 6.天然应力状态:是指未经人为扰动的,主要是在重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作用下,有时也在岩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侵入等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应力状态,常称为天然应力或初始应力。 7.在岩体天然应力场内,因挖除或增加结构物而引起的应力,称为感生应力。 8.在重力场作用下生成的应力为自重应力。 9.变异应力: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的侵入等引起的应力可统称为变异应力。只具有局部意义。 10.残余应力:遭受卸荷或部分卸荷时,膨胀回弹趋势部分地受其它组分约束,形成拉、压应力自相平衡的应力系统。 11.活断层:目前还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情况也可称为潜在活断层 一般定义为晚更新世Q3全新地质时期Q4(1万年)有过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将来(今后100年)可能活动的断裂叫做全新活动断裂 12.水库诱发地震:水库蓄水而导致库区地震活动强度和频次显著增强的现象。 13.砂土液化:对于饱和砂土在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孔隙水压力上升到使砂粒间有效正应力降为零时,砂体就会悬浮于水中,砂体也就完全丧失了强度和承载能力,这就是砂土液化。 14.渗流液化:饱水砂土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先产生振动液化,使孔隙水压力迅速上升,产生上下水头差和孔隙水自下而上的运动,动水压力推动砂粒向悬浮状态转化,形成渗流液化 15.超孔隙水压力:砂的渗透性不良,排水不通畅,前一周期的排水尚未完成,下一周期的孔隙度再减小又产生了。孔隙水必然承受由孔隙度减小而产生的挤压力,生了剩余孔隙水压力或超孔隙水压力。 16.地下洞室:是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中作为各种用途的构筑物。 17.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洞身的稳定有影响的岩土体大约为地下洞室横断面中最大尺寸的3-5倍。20r r 0005 。 二、简答 结构面的成因分类: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及浅、表生结构面(表1-1) 1.原生结构面 沉积结构面:层理,层面,软弱夹层,不整合面,假整合面,古冲刷面等。 火成结构面: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面,岩脉、岩墙接触面,喷出岩的流线、流面,冷凝节理等。变质结构面:片理,片麻理,板劈理,片岩软弱夹层等。 2.构造结构面节理 (X 型节理,张节理) 断层(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层间错动带,羽状裂隙,破劈理

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27T16:06:56.4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作者:唐浩然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得到明显提高,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迅速发展过程中,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贵州理工学院 550003 摘要: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得到明显提高,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迅速发展过程中,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要明确勘察对象,同时还要保证勘察工作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工程地质勘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对策 工程地质勘察是对工程所在施工区域的岩石、地形、地质构造等实际状况进行勘察,通过对勘察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地质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首要工作,只有做好地质勘察才能保证后期施工的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本文将通过对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地质勘察工作不够重视 工程建设地质勘察工作由地质结构和相关力学性能指标组成,建筑工程中对地质结构的分析直接决定地基建设中工作人员应当采用何种地基处理方案,而地质工程中的相关力学性能指标则对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有重要影响。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工作人员主要采用钻探的方式获取工程施工中地质信息数据,但是在勘察过程中由于对工作质量的不够重视,使得勘察结果比较单一,没有与其他科学数据形成对比,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勘察质量,最终导致工程施工中地基结构的施工质量以及工程造价的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 1.2地质勘察方法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大多数是采用静载荷试验的形式对土层承载力标准进行确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勘察方法缺乏合理性。主要表现为勘测区域中两侧土层结构中的压裂深浅不同,在对地基承载力的确定上存在不稳定因素。比如当所勘察土层出现压裂等问题时,并无法得出是该区域中土层压力值是竖直方向的承载力,所以工程建设中的地质勘察方法缺乏科学性。 1.3工程建设地质勘察质量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有些地质勘察单位所得出的勘察报告中存在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勘察报告中没有体现土木工程方面的试验指标,也没有对施工技术等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勘察报告中缺乏数据支持,使得设计人员并不能对施工区域的地质问题有全面认识。 1.4工程施工现场中钻探技术使用问题 建筑工程的迅速发展促进地质勘察技术的不断更新,勘察行业中勘探设备逐渐减少,各勘察单位逐渐转向个体钻机方向发展。这一模式是当地质勘察单位与建筑企业签定劳动合同以后,与社会上的个体钻探机进行联系,这种工作模式做大优势是提高工程地质勘察效率,但是随着个体钻机的大量出现,无法得到良好的管理,导致工程建筑现场中钻探技术参差不齐,出现不按照规定进行勘测的行为,在实际作业导致各种施工问题的出现。 二、解决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的对策 2.1加强对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 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进行地质勘察过程中,必须重视影响地质勘察质量的因素。只有加强重视才能避免影响因素的出现,这要求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应当考虑建筑物配置因素与相关的施工工艺要求。在工程建设中进行样品抽取时,应当体现样品的真实性,在进行土样选择时还要的注意分析土层的结构特点,能够保持土层的平面与刨面分布均匀。进行取样工作时,应当采用试验样本进行鉴别而不是普通的岩土样。在检测中如果土层的土质比较均匀并且土层相对稳定,可以适当增大取样距离。 2.2引进先进的多功能地质勘察设备 为更好的解决工程地质勘察缺乏科学性问题,在工程建设中可以积极利用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和方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行业中出现新型工程勘察技术,研发出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勘察设备,新型设备的出现,将采集密度扩大,并且提高采集速度。这些优势的存在有效解决传统勘察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更好的解决岩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工程建设中,地质勘察工作人员综合采用多种形式的地质勘察手段,从而提高地质勘察的准确性,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3制定完善的工程地质勘察管理制度 完善的工程地质勘察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制度应当明确指出在精心地质勘察前,工作人员要事先对施工现场、附近工程等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获得丰富的数据信息,通过与技术人员沟通交流,有效解决工程建设中地质问题。其次是进行地质勘察之前,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施工实际状况制定勘察纲要,同时需要经过技术的部门的审核以后进行下一步操作。在进行工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进行,避免在实际作业中出现失误。 2.4优化钻探技术应用管理 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所使用的钻探设备决定工程建设质量,所以必须弥补设备不足的问题,提高钻探质量。这要求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开始前必须严格审查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对相关操作证件进行审核,坚持持证上岗。地质勘察工作中又分为项目负责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对于项目负责人员应当具备专业分析知识,同时具有岩土工程师资格证件,只有经验丰富项目负责人员才能保证勘察质量。另外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技术人员是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现场相关技术的操作,所以在对施工现场中进行项目合同备案时,应当对项目负责和技术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同步备案,保障各项数据的完整和准确。实现对钻探技术应用的管理,维护地质勘察市场秩序,促进地质勘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质勘察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存在一定问题,没有对地质勘察技术引起重视、缺乏科学高效的地质勘察方法等都导致实际地质勘察质量不高,加上现场施工中钻探技术应用和管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地质勘察技术的发展,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所以必须加强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正确认识地质勘察工

工程地质分析

绪论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讲述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分科,介绍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 和相互制约关系,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形式;(2)工程地质条件 和工程地质问题基本概念;(3)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本章难点:(1)“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人类 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特点和形式的认识与理解;(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多样 性和复杂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研究对象及分科, (2)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3)掌握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内容、工程地质问题等基本概念。 (4)理解地质分析或自然历史分析方法和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定量评价方法。 第一篇区域稳定及岩体稳定分析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章地壳岩体结构特征的工程地质分析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讲述岩体结构研究的工程地质意义、岩体的结构特征及主要类型、岩体原生结构特征 的岩相分析、岩体结构构造改造的地质力学分析以及岩体结构面的特征描述与统计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岩体结构面的主要类型及特征;(2)岩体结构面的特征描述与统计分 析方法;(3)岩体结构构造改造的地质力学分析。本章难点:(1)岩体原生结构特征的岩相分析理论与 方法;(2)如何应用岩相分析方法和地质力学分析方法对岩体结构特征进行评价预测。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岩体、岩体结构、结构面、结构体的基本概念,建造和改造在岩体结构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岩体结构特征的意义; (2)掌握结构面的主要类型及特征,了解岩体结构面的等级分类; (3)掌握岩体的结构类型分类及构造与改造的消长关系对岩体结构分类的控制作用,理解岩体工程应用分类的实质,了解岩体工程应用分类的代表性方案; (4)了解岩体原生结构特征的成因类型与岩体结构的岩相分析方法; (5)了解岩体结构的构造改造特征及其地质力学分析方法; (6)掌握结构面的统计测量与特征描述方法以及结构面基本指标的量化分析方法及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章地壳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讲述岩体天然地应力状态的形成及其类型、天然地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我国地应力 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地壳表层岩体应力状态的复杂性以及区域地应力场与岩体地应力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天然地应力的基本类型及一般分布规律;(2)地壳表层高地应力地区 的地质地貌标志(3)我国地应力场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本章难点:(1)地表岩体应力状态的复杂性; (2)构造应力场的演变史及现今地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岩体应力的概念,了解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研究意义; (2)了解天然应力的形成原因,掌握天然地应力的基本类型与分布规律; (3)掌握我国地应力场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 (4)理解地壳表层地应力状态的复杂性,掌握区域性垂向剥蚀卸荷与河谷侵蚀侧向卸荷对地应力状态的影响以及地壳表层高地应力区的地质地貌标志; (5)理解构造应力场的演变史及现今地应力场的基本特征,了解地应力的测定方法与区域地应力场的模拟研究方法。 第三章岩体的变形与破坏

不良地质现象及其 防治

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 崩塌:是从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 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 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崩塌体为土质者,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质者,称为岩崩;大规模的岩崩,称为山崩。崩塌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山崩限于高山峡谷区内。崩塌体与坡体的分离界面称为崩塌面,崩塌面往往就是倾角很大的界面,如节理、片理、劈理、层面、破碎带等。崩塌体的运动方式为倾倒、崩落。崩塌体碎块在运动过程中滚动或跳跃,最后在坡脚处形成堆积地貌——崩塌倒石锥。崩塌倒石锥结构松散、杂乱、无层理、多孔隙;由于崩塌所产生的气浪作用,使细小颗粒的运动距离更远一些,因而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分选性。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与外界的诱发因素:1.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有:(1) 岩土类型.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通常岩性坚硬的各类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变质岩及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的碳酸盐岩(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石英砂岩、砂砾岩、初具成岩性的石质黄土、结构密实的黄土等形成规模较大的岩崩,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土层等,往往以坠落和剥落为主。(2)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层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体(山体)的边界条件。坡体中的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与坡体延伸方向近乎平行的陡倾角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的形成。(3)地形地貌.江、河、湖(岸)、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及各类人工边坡都是有利于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45 度的高陡边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三个条件,又通称为地质条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2.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很多,主要有:(1)地震.地震弓l 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从而诱发坡体崩塌,一般烈度大于7 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2)融雪、降雨特别是大暴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3)地表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边脚,也能诱发崩塌。(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崩塌活动。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冻胀、昼夜温度变化等也会诱发崩塌。防治崩塌的工程措施主要有:(1)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这种措施常用于中、小型崩塌或人工边坡崩塌的防治中,通常采用修建明硐、棚硐等工程进行,在铁路工程中较为常用。(2)拦截。对于仅在雨后才有坠石、剥落和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如设置落石平台和落石槽以停积崩塌物质,修建挡石墙以拦坠石;利用废钢轨、钢钎及纲丝等编制钢轨或钢钎棚栏来栏截这些措施,也常用于铁路工程。(3) 支挡。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挡墙或用废钢轨支撑。 (4)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一般边坡均可采用。(5) 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6)刷坡、削坡。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技术放缓边坡。(7)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与疏导。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 “垮山” “地、、滑” “土溜”等。、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 和人为作用的影响。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

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1.什么是滑坡?野外识别和防治措施? 答:斜坡上大量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 野外识别:(1)地形地物标志。如圈椅状地形、双沟同源、醉林和马刀树等。(2)地层构造标志。滑坡范围内的地层整体性常因滑动而破坏,有扰乱松动现象;层位不连续;岩层产状发生明显的变化;构造不连续等。(3)水文地质标志。如潜水位不规则、无一定流向,斜坡下部有成排泉水溢出等。 防治措施:(1)排水(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2)力学平衡法(如在滑坡体下部修筑挡土墙、抗滑片石垛、抗滑桩等)。(3)改善滑动面的土(石)性质(如焙烧、电渗排水、压浆及化学加固等)。 2.简述影响滑坡的因素。 答:影响滑坡的因素:岩性、构造、水、风化作用、降雨、人类不合理的切坡或坡顶加载、地表水对坡脚的冲刷以及地震等。 3.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与流域的地质、地形和水文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1)地质条件,凡是泥石流发育的地方,都是岩性较弱,风化强烈,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平繁的地区;(2)地形条件,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坡大;(3)水文气象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泥石流活动的基本动力和触发条件;(4)人类活动的影响,良好的植被可减弱剥蚀的过程,延缓迳流汇集,防止冲刷,保护坡面。相反,乱砍滥伐、矿山剥土、工程废渣处理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泥石流的发生。 4. 简述泥石流的发育特点及基本防治措施。 答:发育特点:(1)周期性;(2)区域性。 防治措施:(1)水土保持(2)跨越(3)排导(4)滞流与拦截。 5.何谓岩溶?岩溶作用的发生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及其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 答: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

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第一章岩石和地质构造 第一节 地球的构造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部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是岩石,岩石按成因划分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第二节造岩矿物 1、矿物: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单质和化合物。包括造岩矿物、造矿矿物、次生矿物(常见的有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三个的亲水性依次减弱)。 2、矿物的颜色矿物的颜色分为自色、假色、他色,前两个可用来鉴别矿物。 3、条痕色:指矿物粉末的颜色。鉴别工具:条痕板 4、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下列十种矿物硬度等级由高到低的排序: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顺口溜:滑石方萤磷,正石黄刚金)。 5、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其内部质点间的连接力被破坏,沿一定方向形成一系列光滑的破裂面的性质。(断口: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断裂面。)依据解理发育的完全程度可分为:极完全解理(云母)、完全解理(方解石)、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判断:解理与断口是相互消长的。 第三节岩石 1、岩浆岩: (1)概念: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所形成的岩石。是岩石中的基本岩类。概念常见的如花岗岩、正长岩、玄武岩、流纹岩。 (2)岩浆岩的类型:①按其形成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可分为按其形成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结晶良好程度由好变差。②按其产状划分: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岩脉和岩墙。③按其所含SiO2 含量可划分为酸性岩类含量可划分为:(SiO2>65%)中性岩类、(65%≤SiO2<50%)基性岩类、(50% ≤SiO2<45%)、超基性岩类(SiO2≤45%);酸性的颜色浅,比重小;基性的颜色深,比重大。 (3)岩浆岩的结构结构(按其结晶程度)可分为:玻璃质结构(又称非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全晶质粒结构状结构。 (4)构造:块状构造如花岗岩、流纹状构造如流纹岩、气孔构造或杏仁构造。构造 2、沉积岩、 (1)概念:地壳中的岩石经风化等作用形成的松散沉积物,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所概念形成的层状岩石。 (2)沉积岩的特点特点:表现在组成成分、结构和构造三方面。特点①组成成分: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②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③构造:层理构造(最显著的构造特征,包括水平层理、斜层理和交错层理。最显著的构造特征)最显著的构造特征 3、变质岩、 (1)概念概念:母岩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新的一类岩石。概念 (2)变质岩的特点:①具有特有的变质矿物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变质矿物②具有特有的变质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和碎裂结构。③构造:主要指片理构造(包括片麻状构造如片麻岩、片状构造如云母、千枚层状构造如千枚岩、板状构造如板岩)和块状构造(如大理岩和石英岩)。 第五节地质构造 1、岩层、

我国不良地质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我国不良地质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摘要: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在内动力、外动力或人类工程动力作用下,发生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产生活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的不幸地质事件。地质灾害危害严重,治理困难。所以,正确认识地质灾害的性质、类型、范围、规模、机理、运动特征、稳定性和正确预测其发展趋势是防治工作的基础。而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对人类工程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测和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只要认真细致地勘查,地质灾害是可以认识清楚的,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理的。 关键字:不良地质(地质灾害)工程地质预防治理 一、不良地质的分类与防治 不良地质现象: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危害。它包括: 自然地质灾害:自然地质作用引起的灾害。 人为地质灾害:由于人类工程活动使周围地质环境发生恶化而诱发的地质灾害。 由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所引起的物理地质现象,包括岩石风化、冲沟、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潜蚀、冻融、地震、风沙、地面沉降、海岸湖岸水库的岸边再造等等,这些作用都给工程建设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危害。我们把这些危害工程建设的地质作用统称为不良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 地表及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气温变化、水溶液、气体及生物等各种营力的作用下,其成分和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改变岩体成分和结构的地

质作用,总称为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特点:岩石有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而无明显的成分改变。影响因素:气温变化、冰劈作用、盐类结晶膨胀等。 (2)化学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受水、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由于生物的活动对岩石与矿物所引起的破坏作用,为生物风化作用。生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既有机械的又有化学的。 岩石风化的治理方法采取挖除和防治两种措施。 1.挖除。挖除一部分危及建筑物安全的风化严重的岩层,挖除的深度是根据风化岩的风化程度、风化裂隙、风化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需要等来确定的。挖除法适用于风化层较薄的情况。 2.防治方法。制止风化作用继续发展,或采用人工方法加固风化岩的措施。 (1)覆盖防止风化营力入侵的材料。为防止水和空气侵入岩石,可用沥青、三合土、粘土以及喷射水泥浆或石砌护墙来覆盖岩石表面。施工时先将岩石表面已经风化的部分清除,然后在新鲜岩面上进行覆盖。为防止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可在其上铺一层粘上或砂,其厚度应超过年温度影响深度的5~10cm,此方法主要起隔绝作用。 (2)灌注胶结和防水材料。将水泥、水玻璃、沥青或粘土浆通过高压将其灌入岩石的裂隙内及喷射于表面,不仅能起到隔绝作用,而且能提高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 (3)整平地区,加强排水。这是以防为主的方法水是岩石风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将岩石与水隔绝能减少岩石的风化速度。 (4)当岩石风化速度较快时,必须通过敞露的探槽观测岩石的风化速度,从而确定基坑的敞开期限内岩石风化可能达到的深度,据此拟定保护基坑免受风化破坏的措施。 2.河流地质作用 具有明显河槽的常年或季节性水流称为河流。 (1)流水的侵蚀作用:包括溶蚀和机械溶蚀两种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