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口岸埃博拉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方案

江苏口岸埃博拉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方案

江苏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传入

风险评估实施方案(试行)

一、评估目的

1. 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特点,结合江苏口岸业务实际,对江苏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传入风险及其潜在影响进行分析;

2. 通过风险评估,提出有较高传入风险的环节,以及切合江苏口岸实际的应对措施;

3. 为决策部门提供信息参考。

二、评估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此实施方案。

三、评估原则

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多方参与、科学循证的原则,确保评估工作科学、规范、及时开展。

四、评估方法

采用专家会商法与风险矩阵法联合实施。

1. 专家会商法:指通过专家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评估,主要由参与会商的专家根据评估的内容及相关信息,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充分讨论,提出风险评估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会商组织者根据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风险评估报告(见图1)。

图1 专家会商法示意图

2. 风险矩阵法:指由有经验的专家对确定的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量化评分,将评分结果列入二维矩阵表中进行计算,最终得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并最终确定风险等级(见表2、表3)。

表2 风险矩阵法评估表

表3 风险等级评估表

五、评估流程

六、模拟演示

(一)前期资料搜集准备阶段——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对本次目标疾病暴发/流行的描述、应对能力的评价等内容,以籍此研判该病在特定时间、地区发生的风险。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1. 事件概况及发生背景: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群概况;疾病发病数分布情况(国际/国内/省市/地区)、轻重症病例数、时空关联性分析、疫情特点分析、已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当地与该传

染病流行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公众或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度等。

2. 目标疾病的主要属性特征:主要临床特点、病原体学特征、流行概况、传染源、传播方式、潜伏期、传染期等。

3. 脆弱性分析:人群易感性、识别目标地区对该病实施各种有效控制措施的能力、政府及公众层面敏感度等。

风险识别——埃博拉出血热

1. 背景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EHF常导致死亡,暴发疫情中致死率可达90%。

EBV最早于1976年在苏丹和刚果两起暴发疫情中被首次发现。EBV被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第4级病毒,实验操作要求在高度安全的BSL-4级实验室中进行。目前已发现5种EBV:扎伊尔型 (EBOV)、苏丹型 (SUDV)、本迪布焦型(BDBV)、塔伊森林型(TAFV)、莱斯顿型(RESTV)。前三种类型曾在人间造成暴发。

EHF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EBV的人和动物,其自然宿主目前尚未证实,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蝙蝠可能是EBV的自然宿主,主要是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接触传播是EHF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EHF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尚未证实性传播和空气传播导致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

EHF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病人出现症状的时候具有传染性。目前EHF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新的药物正在进行评估,临床上尚无可用的疫苗,因此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EHF的关键措施。

2. 疫情分析

1976年以来,EHF疫情都主要发生于非洲地区。历史上曾有多次暴发,但2014年以来发生于西非的疫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以往。2014年2月初,几内亚东南部马桑达省出现发热死亡病例,3月22日确认埃博拉病毒,并与扎伊尔型有较强的同源性。随后疫情持续扩散,至7月份,疫情已经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个国家内蔓延,并波及至尼日利亚。

至2014年8月8日,上述四国共报告EHF病例1779例,死亡961例,死亡率为54%(表4)。

表4 2014年EHF疫情现况(至2014.8.8)

目前,EHF主要在非洲部分地区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见下图)。

西非部分地区EHF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的原因主要有:(1)监测能力薄弱,导致疑似病例的发现、疑似病例和死亡病例的调查,以及确认密接者的工作不能很好开展;(2)传染控制措施薄弱、预防措施不足、医疗用品和防护设备不足,导致医务工作者高暴露和医院感染高风险;(3)家庭护理和传统土葬过程中,社区居民存在高危暴露,增加社区感染,继而引起恐慌和焦虑;(4)由于误解而引起对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拒绝、不信任和排斥;(5)由于紧密的社会关系和跨境活动,导致很难在三个国家间跟踪接触者。

3. 脆弱性分析

3.1 国际应对

2014年8月6-7日,WHO就西非EHF疫情召开第一次紧急会议。会议发布声明,认为当前西非地区持续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委员会因此向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建议,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应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结束后,紧急委员会发表声明说:“从病毒性质、在社区及医疗系统内强烈的传播方式、受影响及风险国家脆弱的医疗系统等角度来看,病毒进一步国际传播造成的影响尤其严重,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对阻止和逆转埃博拉国际传播至关重要。”

8月11日,WHO就针对EHF暴发疫情开展试验性治疗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紧急磋商。

WHO对EHF开展的风险评估认为:通过跨境旅行造成相邻地区国家传播的风险高;相距稍远的非洲地区存在中等风险;非洲以外国家传播风险低。目前仍不建议因为EHF而对几内亚、利比里亚或塞拉利昂采取任何的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

WHO建议:提高旅行者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尤其是在海关关口,向出境人员宣传加强防护,提醒入境人员如有症状及时就医,并说明旅行史;

提高医护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尤其在接诊从流行地区旅行回国的人员时,应当评价其埃博拉的感染风险;公共卫生部门应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做好实验室准备,加强人员培训等;临床机构应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与公共卫生部门加强沟通,防止院内感染,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

3.2 江苏口岸概况

1、口岸概况(略)

2、与西非国家有无业务往来(略)

3.3 可能存在风险的环节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船舶频繁来往于全球多个港口之间,传染病存在着随船舶及其携带物传播的可能,传染病疫情防控的重点已不仅仅是对人的防控,往来各国间的运输工具及其携带物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就埃博拉出血热而言,可能存在的风险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来自或途径埃博拉出血热疫区的航线的风险;船舶环境的风险;人员的风险;船舶卸载垃圾的风险;埃博拉疫区装载的集装箱空箱的风险;以及埃博拉疫区装载货物的风险。(二)实施——风险分析

1. 发生可能性分析: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大型活动所造成的传染病、中毒、意外伤害及其他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风险,可结合事件背景、各类监测信息、历史事件及其危害等,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可按照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分为极低、低、中等、高、极高五个等级,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如分别对应1-5分)。

2. 影响程度分析: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大型活动的公共卫生影响程度分析,可从风险影响的地理范围、波及的人口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对重要基础设施或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程度、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对公众的心理压

力等方面考虑,大型活动还应考虑风险对该活动的顺利举办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等。

可按照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分为极低、低、中等、高、极高五个等级,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如分别对应1-5分)。

风险分析——埃博拉出血热

风险等级=风险概率(事件可能性L)×后果(影响程度分析I)

1. 专家资料,人手一份。(资料包括:疫情背景、疫情分析数据、脆弱性分析等风险识别相关资料,以及需要填写的风险分析评估表单。)

2. 评估表单的设计与准备

表一事件可能性(L)等级评估表

事件可能性分析—季节因素、地理因素、社会因素

表二影响程度分析(I)等级评估表

(三)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析结果与风险准则相对比,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中,可能并没有明确的风险准则或者尚未设立明确的风险准则,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评价将主要依据风险分析结果与可能接受的风险水平进行对照,确定具体的风险等级。

风险评价——埃博拉出血热

风险等级的确定:

采用风险矩阵法,根据专家所给的表一、表二评价结果,对照表三、表四确定最终的风险等级。

表三风险矩阵法评估表

表四风险等级评估表

(四)风险管理建议

1. 根据最终确定的风险等级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包括:是否需要

应对、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应对策略、采用哪些应对措施及其优先次序;

2. 确定风险控制策略:根据风险等级和可控性,分析存在的问题

和薄弱环节;

3. 预警、风险沟通及控制措施的建议提出:依据有效性、可行性

和经济性等原则,从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风险危害等方面开展。

风险管理建议——埃博拉出血热

综合判定,##期间,江苏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和扩散风险等级为“##风险”。

风险管理建议:

(1)追踪疫情进展信息,及时进行风险研判;

(2)出入境、旅游、卫生等部门间信息沟通;

(3)口岸风险管理:对入境船舶实施锚地检疫,对已完成入境检疫的船舶加强卫生监督;加强对船员的健康监测、医学排查及后期追踪;对船舶预卸垃圾做好预防性卫生处理;对集装箱空箱加强检疫查验和无害化处理;对来自埃博拉疫区的货物加强检疫查验。

(4)疫情监测:入境口岸筛查;医务人员保持警觉,尤其来自和去过疫情发生国的人员;

(5)健康宣传与提示:建议个人慎重出行,必要时了解一般预防措施信息,归来后的自我监测、及时就诊和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