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3考官2012.6

P3考官2012.6

P3考官2012.6
P3考官2012.6

Examiner report

P3 Business Analysis

June 2012

General Comments

Performance in this examination was not as good as in the previous sitting. Marks for the compulsory question (question one) were particularly affected by poor answers to part b of this question; the creation of strategic option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question (question three) was the least popular optional question. Question two (software package procurement) and three were not particularly well answered. Question four, which concerned the value chain and the supply chain, was not only very popular, but it was also, on the whole, very well answered.

Candidates may perceive that there are time management issues with P3, and certainly time has to be properly allocated and managed. However,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examination failure is the time wasted by candidates in copying out parts of the question and describing theory in great depth, when really application is what is required. This propensity to ignore the context of the questions particularly affected performance in questions 1b, 2b and 3a.

When calculating values, candidates are reminded about assessing the plausibility of their answer. For example; one candidate claimed that 200/850 = 0.94. It seems likely that they had made a mistake on their calculator, which a little mental arithmetic would have easily identified.

Finally, candidates must ensure that the answers are readable. What we cannot read, we cannot mark. Specific Comments

Question One

Question one was based on a scenario of a long established shoe company which was suffering from lack of investment and competition from cheap foreign imports. The scenario presented a SWOT analysis of the business produced by a business analyst. A particular feature of the scenario was that the company was owned by a family who held a set of beliefs that stressed the social obligations of employers.

The SWOT analysis was descriptive and so the first part of the question asked candidates to analyse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f Hammond Shoes. Furthe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might be driven from this analysis, as well as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business findings of the business analyst. This part question also asked candidates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investment of $37.5m in upgrading its production facilities. The emphasis of this part question was on analysis and financial position. Too many candidates re-iterated textual information already given in the scenario and so wasted valuable time.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information was provided in Figure 1 of the scenario, with extracts from income and financial position statements. This figure provided sufficient information to calculate some useful financial ratios; ROCE, gross profit margin, net profit margin, gearing ratio, interest cover and trade receivable days. Most candidates recognised this and, as well as calculating appropriate ratios, provided a good textual analysis of their results. Howeve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investment was less well tackled. Some candidates ignored the returns given in the scenario completely, confining their analysis to the figures presente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trying to apply the suitability, acceptability and feasibility criteria to the proposed investment. Other candidates were aware that the analysi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st, income and probabilities described in the scenario, but surprisingly few were able to properly calculate expected values and so gain the marks on offer. However, despite this weakness, candidates still performed reasonably well o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quest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question asked candidates to use an appropriate framework (or frameworks) to examine the alternative strategic options that Hammond Shoes could consider to secure its future position. No specific framework was given, although the inclusion of a SWOT analysis in the case study scenario might have suggested a TOWS analysis to candidates. However, the strategy clock, Ansoff matrix and Porter’s generic strategies could all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case study situation. There was no need for answers to include all these frameworks as their application often suggests the same strategic option. The examiner’s advice is to only use more than one framework where a further framework gives an insight or provides a suggestion that the initial framework has failed to provide. People who describe three or four frameworks in such questions rarely score better than a candidate who has restricted themselves to a proper analysis based on one appropriate framework.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andidates did use appropriate frameworks in this question but often failed to apply them sufficiently to the case study scenario to gain many marks.

Unfortunately, too many candidates also tried to apply PESTEL and Porter’s Five Forces to the case study scenario. Both of these frameworks are more appropriate for defining strategic position, rather than strategic options and so candidates struggled to score significant marks. In fact, their PESTEL analysis was often little more than a re-itera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case study scenario and no strategic options were generated at all. This is unsurprising, as the PESTEL analysis usually precedes the SWOT and indeed feeds into it to define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acing the organisation. As a result, many candidates wrote long answers using inappropriate frameworks that did not addres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question. Consequently, many candidates scored disappointingly on this question and this greatly affected their ability to pass the whole paper.

The final part of this first question asked candidates to advise the Hammond family on the importance of mission, values and objectives in defining and communicating the strategy of Hammond Shoes. This was satisfactorily answered, although a surprising number of candidates failed to answer this part question at all. Some candidates believed that values were about the value to the customer and so found themselves in an inappropriate cul-de-sac of describing value propositions, value chains and value networks. This was surprising given the emphasis on business values in the case study.

Question Two

This question concerned a company that had bought and implemented a software package to automate its production process. The package had been bought by the CEO at a trade exhibition. However, problems arose when the package was implemented, and these problems were described in the scenario. The first part of the question asked candidates to critically evaluate the decision to buy a software package, explaining why the software package approach was unlikely to succeed. The CEO had already accepted that ‘using a software package to automat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as an inappropriate approach and that a bespoke in-house solution should have been considered’. The focus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question was on understanding why the software package approach was almost bound to fail in an application that was not fully understood, in an organisation with immature procurement processes and in a business environment wher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tself provided the company with a significant competitive edge. The question asked candidates to critically evaluate the decision made by the CEO to use a software package approach to automat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Unfortunately, too many candidates just read the first few words critically evaluate the decision and so the focus of their answer was on the decision itself (made without consultation, made without understanding requirements), rather than on the decision to follow the software package approach as a whole. It was agreed that credit should be given for this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question, but it must be stressed that candidates must carefully read the whole of the question and determine what is requir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scenario. As one marker commented, ‘it is as if they have read the first few words of the question and then dived into an answer’.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question was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 asking candidates to analyse how a formal process for software procurement, eval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would have addressed the problems experienc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project. However, as in question three (see later notes), too much focus was on describing a process for software package procurement as opposed to how it would address the problems experienced by the company.

Question Three

This question assessed elements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 scenario concern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centre an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sues that arose during its construction. The scenario also included the investment appraisal that supported the business case for funding the community centre under a private/public investment appraisal.

The first part of the question asked candidates to analyse how a formal terms of reference for the project would have helped address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ject and how it would also lead to improved project management (lessons learnt) in future projects. Most candidates were able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a project initiation document, and many did so at length; but this was not the question requirement. Indeed some answers contained only theory and made no reference to the scenario at all. Thus many candidates did not score highly in this part of the question, although they may have written a lot.

Candidates need to carefully consider their approach to such questions. It might be better to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r issue from the scenario and then to reflect on how (in this case) a project initiation document would have addressed this problem. For example, in the scenario it emerges that ‘80% of the timber used in the building must come from sustainable forests”. The construction company did not know this at the start of the project. It seems likely that a project initiation document that forces the definition of constraints on the project would have unearthed and documented this. It might also be recommended that these general terms of the private/public investment policy should be explicitly integrated into all future project initiation documents created by the local authority under this initiative. The focus of the answer should be on the scenario, not the theory. The second part of the question asked candidates to draft an analysis that formally categorises and critically evaluates each of the four sets of benefit defined in the original business case. This was not answered particularly well. Candidates need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familiar with contemporary benefits management, elements of which 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revised section of the Study Guide. Benefits management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organisations and candidates would gain from understanding its principles and the issues it is attempting to address.

Question Four

The final question concerned the value chain at a company specializ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bespoke sofas and chairs. This was a popular question and many candidates scored high marks.

The first part of the question asked candidates to analyse the existing value chain, using it to highlight areas of weakness. This was relatively well done, although many candidates started to suggest ways of overcoming these weaknesses, which was the really the focus of the second part of the question. This meant that candidates wasted time by covering the same ground twice.

The second part of the question asked for an evaluation of how technology could be used in both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upply chain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uncovered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question. Again, this was

relatively well answered, although too many candidates forgot to focus their answer on technology and strayed into organisational responses (outsourcing, restructuring) which were not part of the requirement. Unlike question three, virtually all answers focused on the case study scenario and avoided generalities. This is to be

commended.

P3实验室-电气施工方案(内部资料)

电气施工技术方案 一、分部工程概况 一 工程概况 本项目工程名称:中国 控制中心一期工程 实验室分包工程,位于北京市 区流字 号。共设 实验室 套,建筑面积 。分别在病毒所的二~六层( 套,其中包含一套 实验室)、传染病所三~六层( 套)及性病艾滋病所北楼三层( 套)。 二 建筑电气 用电负荷说明 特别重要负荷: 实验室用电、 监控电源、 供电 一级负荷:消防电梯、消防设备和应急照明用电 二级负荷:客梯用电 三级负荷:其他电力负荷及一般照明 供配电方式 两路市电和 供电。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 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一般照明等非重要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 射式相结合的方式供电。

消防负荷荷采用双电源放射式供电,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 对照明的要求 实验室内照明灯具应为嵌入式上检修型密封日光灯,具有防水功能,实验室内应无强烈反光。在实验室内设置应急照明,在实验室入口处设置实验室工作状态灯光讯号显示装置。出口指示灯、疏散指示灯等疏散照明采用区域蓄电池集中供电方式,持续供电时间大于 分钟。 电源插座:应采用防水性插座,气密安装。 对配电柜(箱)的要求 配电柜(箱)内主要电气元件品牌采用西门子(不含西门子)同档次产品。 双电源转换开关采用汤母森等同档次产品,其它电气元件采用图纸设计的品牌型号。 对不间断电源( )设备的要求 满足供电事故时生物安全柜、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送排风机、事故照明、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等主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持续时间不少于 分钟。 质量标准 采用原装进口先控、梅兰日兰等同档次产品。须提供原产地证明(原件)、国家商检部门提供的进口证明(原件,证明中写明机组的机身编号)及海关报关单。

P3实验室设计规范要求 (2)

P3实验室设计规范要求 一、概述(略) 二、设计依据 1. (1993年) 2.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997年) 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984) 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5. <消毒管理办法>(卫生部1992) 6. 甲方提供的实验室平面布置图等有关技术资料和要求 三、平面布置及设施 PⅢ实验室按功能要求划分,分为洁净区和非洁净区,洁净区包括洁净准备区,一更,淋浴室,二更,气闸室,PⅢ实验室,消毒室;非洁净室有机房和走廊。 1.对PⅢ实验室的布局,应考虑以下原则: (1)平面布置 1.对有生物危险性的PⅢ实验室,要做成负压,以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外逸。因此它不仅要求除菌、更要进行隔离处理。隔离方式一般采用一次隔离和二次隔离。一次隔离就是病原体和实验者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人员被感染为目的的。主要用生物安全柜和罩式防护衣方式。 2.为了防止病原体从实验室漏到外部环境中,而把实验室和外界隔断,即是二次隔离。二次隔离就是实验室和外界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室外的人被感染为目的的。 污染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气溶胶的扩散和对病原体的直接接触。特别是前者,仅仅靠改善操作方式是不能解决的,一般采取在隔离区和维持区之间建立气压差和对排风进行灭菌处理两种方法。 3.隔离区(PⅢ实验室)应维持压差(负压)一般为-20~-50Pa,使维持区到隔离区造成定向气流。 4.在气压不同区域之间设有气闸室,它的两边设有联锁的门,一边开时,另一边关闭,以维持压差。 5.整个PⅢ实验室区域的室内压差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P-Ⅱ生物安全柜

P2、P3实验室标准

P2、P3实验室标准 6.2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6.2.1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6.2.1.1 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I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6.2.1.2 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I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上述材料的离心操作如果使用密封的离心机转子或安全离心杯,且它们只在生物安全柜中开闭和装载感染性材料,则可在实验室中进行。 6.2.1.3 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6.2.1.4 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6.2.1.5 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6.2.2 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6.2.2.1 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必须满足本标准6.1.2中各款的要求。 6.2.2.2 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6.2.2.3 应设置洗眼装置。 6.2.2.4 实验室门宜带锁、可自动关闭。 6.2.2.5 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6.2.2.6 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 6.3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6.3.1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6.3.1.1 实验室中必须安装Ⅱ级或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 6.3.1.2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当这类操作不得不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时,必须采用个体防护与使用物理抑制设备的综合防护措施。 6.3.1.3 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6.3.1.4 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P2实验室与P3实验室有什么不同

P2实验室与P3实验室有什么不同 实验室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必需场所,根据危险度等级,包括传染病原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国际上将生物实验室按照生物安全水平(Biosafety level,BSL)分为P1,P2,P3和P4四个等级。 由于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P2实验室和P3实验室经常被媒体提起,这让平时不可能接触也不可能了解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普通市民对P2、P3实验室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不久之前,由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对外公布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提出了五大建设任务,其中在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方面提出,实现每省至少有一个P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个P2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 未名雷蒙特的小编在之前的文章中分享了不少关于P2实验室及P3实验室设计、装修等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再来讲一下P2实验室与P3实验室有什么不同。 P2实验室适用于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的操作;P3实验室适用于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的操作。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需要遵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根据规范,P2实验室宜实施一级屏障和二级屏障,而P3实验室需要设置一级屏障和二级屏障。

一级屏障保障了实验操作者与被操作对象之间的隔离,包括生物安全柜和正压防护服等;二级屏障则是保障了生物安全实验室与外部环境的隔离,其中就包括换气系统,因此,一级屏障和二级屏障分别是实验人员和外界环境的保护伞。 P2实验室核心设备包括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在建筑物中实验室无需与一般区域隔离,而P3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既能有效保护环境和病原体不受污染,同时也保证操作者不受感染。 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实验活动,需要在相应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开展,例如新冠病毒的分离、培养、活病毒及其蛋白纯化、病毒冻干以及产生活病毒的重组实验等操作,必须在P3实验室进行。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如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前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以及临床样本的灭活等操作,应当在P2实验室进行,同时采用P3实验室的个人防护。

P3级实验室一般规范

P3級實驗室一般規範 壹、隔離的設備 1)需設置生物安全操作裝置(第一級、第二級或第三級),且要做定期檢查。 2)為了處理重組體,而使用容易產生氣霧的磨碎機、冷凍乾燥器、超音波細胞 打碎機及離心機等儀器時,需把這些儀器放置在安全操作裝置中。但若機器已經有防止氣霧外洩的裝置,則不在此限。 3)必須是有規劃有管理的獨立實驗空間,並設有適當UV燈,以達滅菌效果。 4)實驗區域之入口應有緩衝室,其前後二扇門不能同時開啟,而且應有更衣室 的設計。 5)實驗區域內需有廢水收集及滅菌之設備,並需放置高壓滅菌器,以供污染物 及廢棄物之滅菌用。 6)實驗區域之地面、牆壁及天花板之表面,需使用容易清洗及可燻蒸之材料及 結構。 7)實驗室及實驗區域的主要出口,需設有可用腳或肘操作或自動的洗手、噴臉 和沖眼的設備。 8)實驗區域的窗戶需保持密封狀態。 9)實驗區域之門需能自動開關。 10)實驗室內之真空抽氣裝置,需與實驗區域以外之區域分別獨立,需有實驗 專用裝置的設計,真空抽氣口需備有過濾器及滅菌液之收集器。 11)實驗區域需設置空氣的排換氣裝置。此系統的設計需為負壓,空氣需從緩 衝室流向實驗區域。從實驗區域之排氣需經過濾及其他必需處理之後方可排出。 貳、實驗實施要項 1)進行實驗時,需關閉實驗室的門窗。 2)每天實驗結束之後一定要滅菌實驗台及安全操作裝置,如實驗中發生污染時 需立即滅菌。 3)與實驗有關之生物材料廢棄物,需先滅菌後再依院方「感染性廢棄物管理」 相關辦法丟棄。被污染之器具需先經高壓滅菌後,再清洗使用或丟棄。 4)不得用口做吸量操作。

5)實驗區域內禁止飲食、吸煙及保存食物。 6)操作重組體後,及離開實驗區域前需洗手。 7)進入此級實驗室需戴口罩、鞋套及帽套。實驗操作時,要使用實驗用手套。 使用過之手套在作業完成之後,需在不污染其他物品的情況下脫掉,滅菌處理。 8)在所有的操作中,應儘量避免產生氣霧(例如把燒熱的接種用白金環及接種 針插入培養基時,若發生氣霧,就可能造成污染)。亦應避免將吸管及針筒內之液體用力射出。 9)要從實驗室搬離被污染物品時,必需將其放入堅固且不外漏的容器,且在實 驗室內密封之後才可運出。 10)防除實驗區域之非實驗用生物,如昆蟲及鼠類等。 11)若有其他方法可用,應避免使用針頭。 12)實驗區域內所穿著之實驗衣需為長袖且胸前不開口,無鈕扣,從上向下套之 形式。離開實驗區域時,需把實驗衣脫掉,滅菌處理後再行清洗。 13)實驗區域需從緩衝室進出,禁止與進行實驗無關之人員進入。 14)實驗進行中,要在實驗室及實驗區域之入口處,標示「P3級實驗室」,並掛 上「P3級實驗進行中」的標示。而且保存重組體之冰箱及冷凍庫,也要做同樣的標示。 15)實驗室需經常整理,保持清潔,不要放置與實驗無關的物品。 16)安全操作裝置內之HEPA過濾器,在更換前,定期檢查及實驗內容變更時, 需密封安全操作裝置,每立方公尺用10公克甲醛燻蒸1小時,去除污染。 17)在此級實驗室內,如欲同時進行級數較低之實驗,需按照本級之規定實施。 18)遵守計畫主持人所規定的其他事項。 附註: 1.為了確保污染之防治,所有使用人員必需在使用實驗室當天,將所 有污染物(廢棄物) 滅菌,並進一步開整個實驗室的UV燈,照射至少3小時以上,再將滅過菌物品送出實驗室。請在登記本簽名以示負責。不遵守此規定者,取消使用權。 2.依國科會來函(93年11月2日發文,文號:台會生字第0930063942 號),有關實驗室安全第三等級(P3)之規定,即日起改按行政院衛

P3级实验室设计注意事项

P3级实验室设计注意事项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P3实验室事故感染率30%是由气溶胶扩散引起的,而气 溶胶的易生性,易散性,而且不易被人察觉,因此在P3生物实验室内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预防措施。其中在二级防护中,建筑隔离和空调系统设计是建设P3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关键,而安全设计尤其重要,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建筑平面的合理布置、工艺流程的科学划分直接关系到【P3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使用。我们在建设P3生物安全实验室时,从安全使用,科学管理二方面着手,对世界上 一些发达国家P3生物安全实验室布局,分区进行了分析和整理,结论是P3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大致可分为“三区二通道”、“三区一通道”,“单区单通道”等形式。经研究我们认为P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是一套系统工程,平面布置是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应根据我国目前实际现状,结合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要求,布置P3 实验室平面,最后我们采用“三区一通道”形式布置。 1、人流 一更〔换鞋〕、二更〔清洁〕、缓冲〔清洁〕、内准备(半污染)、缓冲〔污染〕、 主实验室〔污染〕 2、物流 外准备〔清洁〕、灭菌、内准备〔半污染〕、主实验室〔污染〕按“三区一通道” 形式布置,优点是可以减少污染源扩散空间,缺点是人,物双向进出,会造成交叉污染。因此应根据实验对象的要求,科学布置平面。根据工艺流程我们将P3实验室划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各区之间设置缓冲间给予隔离,确保各区安全,可靠。 3、压力梯度 理的压力梯度是关系到P3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工况稳定以及实验人员的舒适性, 负压越大,对围护结构气密性要求越高,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增加,反之负压越小,对 实验室安全带来隐患.因此整个P3实验室压力梯度需要综合平衡,每级级差负压值取-10~―15Pa为宜。

p3实验室讲解

一、概念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 设备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时,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一级最低,

四级最高。生物安全防护一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二、设计要求 1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1.1 实验室中必须安装Ⅱ级或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 1.2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当这类操作不得不在生 物安全柜外进行时,必须采用个体防护与使用物理抑制设备的综合防护措施。1.3 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1.4 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1.5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 式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1.6 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副为宜)。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 1.7 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 2 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2.1 选址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与其他用途房屋设在一栋建筑物中,但必须自成一区。该区通过隔离门与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 2.2 平面布局 a)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核心区包括实验间及与之相连的缓冲间。 b)缓冲间形成进入实验间的通道。必须设两道连锁门,当其中一道门打开时, 另一道门自动处于关闭状态。如使用电动连锁装置,断电时两道门均必须处于可打开状态。在缓冲间可进行二次更衣。 c)当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不设自动控制装置时,缓冲间面积不宜过大,不宜超过实验间面积的八分之一。

最新P3实验室净化空调系统方案

最新P3实验室净化空调系统方案 一、平面布置及设施 PⅢ实验室按功能要求划分,分为洁净区和非洁净区,洁净区包括洁净准备区,一更,淋浴室,二更,气闸室,PⅢ实验室,消毒室;非洁净室有机房和走廊。对PⅢ实验室的布局,应考虑以下原则: 1)平面布置 对有生物危险性的PⅢ实验室,要做成负压,以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外逸。因此 它不仅要求除菌、更要进行隔离处理。隔离方式一般采用一次隔离和二次隔离。一次隔离就是病原体和实验者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人员被感染为目的的。主要用生物安全柜和罩式防护衣方式。 为了防止病原体从实验室漏到外部环境中,而把实验室和外界隔断,即是二次 隔离。二次隔离就是实验室和外界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室外的人被感染 为目的的。 污染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气溶胶的扩散和对病原体的直接接触。特别是前者,仅 仅靠改善操作方式是不能解决的,一般采取在隔离区和维持区之间建立气压差 和对排风进行灭菌处理两种方法。 隔离区(PⅢ实验室)应维持压差(负压)一般为-20~-50Pa,使维持区到隔 离区造成定向气流。 在气压不同区域之间设有气闸室,它的两边设有联锁的门,一边开时,另一边 关闭,以维持压差。 整个PⅢ实验室区域的室内压差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P-Ⅱ生物安全柜

人员及支援人员能够进出。并贴有警告标志及生物性危险标志。 由于该PⅢ实验室小,又不经常使用。主要做到人流与物流的分开,污染物品 与洁净物品的分离。即: 人流方向: 入:走廊—更鞋、一次更衣—二次更衣--气闸室— PⅢ实验室 出:PⅢ实验室—气闸室—淋浴---更衣、更鞋—走廊; 物流方向: 洁净物品或不能进行灭菌物品从双面互锁结构传递窗入PⅢ实验室; 需灭菌物品从双门传递灭菌器,或密封后经传递窗入,再经高压灭菌器灭菌后 进入P3实验室;在传递窗下方设消毒渡槽,对某些不能高压灭菌物品可通过 盛有消毒液的药液传递窗传递,使容器外侧受到灭菌处理。 污染物品、实验后器械应置于耐用、防漏密闭的容器中,经高压灭菌后才可废弃。实验人员淋浴后一次性衣物,应装入密闭胶袋后,经传递窗到灭菌器中处 理后废弃。 3)消毒、灭菌程序 为防止交*污染,进入PⅢ实验室的人员,必须进行更衣、手消毒后才可进入,实验后必须经过淋浴后方可退出PⅢ实验室,以防将病毒带出实验室。 PⅢ实验室内应配备高压灭菌器,双门传递型的或单盖开启型的。若配备的是 蒸汽熏蒸消毒型的,建议设消毒室,该室是直流全排式,消毒时,关闭排风系统,消毒结束后,开启排风系统,排除室内蒸汽及消毒剂气味。 4)污染区废水处理 为防止活毒随废水逸出PⅢ实验室,因此活毒废水应单独排放,并经灭菌处理 后方可同其他废水合流排至城市管网。灭菌方式采用次氯酸钠灭菌处理或高压 蒸汽灭菌处理。灭菌处理流程如下: 次氯酸钠药液或高压蒸汽 ↓ 污染区废水→集水灭菌罐→污水管道 5)进入污染区的管道应装止回阀 进入污染区的管道,如蒸汽管、压缩空气管、给水管等,当系统放空后,形成 空气通路,此时活毒易通过管道逸出污染区,因此应在进入污染区的管道上安 装止回阀。止回阀材质应同管材一致。 6)污染区排风处理 为防止活毒通过排风管逸出室外,因此必须在排风管上装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

P2、P3实验室标准

P2、P3实验室标准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1]是指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能够确 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时,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生物安全防护一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 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传染病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是不同的,传染病原分为四个危害等级。第一级危害群微生物:与人类成人健康和疾病无关;第二级危害群微生物:在人类所引起的疾病很少是严重的,而且通常有预防及治疗的方法;第三级危害群微生物:在人类可以引起严重或致死的疾病,可能有预防和治疗的方法;第四级危害群微生物:在人类可以引起严重或致死的疾病,但通常无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如炭疽杆菌、霍乱弧菌、埃博拉病毒、天花病毒等。每一级对应一种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简称P3实验室,P是英语protect 保护的缩写。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实验室内部的气体不会跑到外面而造成污染。P4实验室是是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的不规范简称,指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作为各类传染病菌(毒)研究操作的基本单元,实验室必须有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的制度和人体防护措施;不同危害群的微生物,必须在不同的物理性防护条件下操作,一方面防止实验人员和其他物品受污染,同时也防止其释放到环境中。P4实验室是全球生物安全最高级别的实验室,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公开的武汉一所在建设中。 高危的科研重地,永远是多数人的禁地。鼠疫、炭疽、禽流感、口蹄疫,这些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使容载它们的P3实验室(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充满了危险和神秘感。昨天,记者作为北京第一个媒体代表,走进了中国农业大学P3实验室。 负压设计:空气只进不出如果你在实验室门口点燃一支香,你会看到烟只向屋内飘。中国农业大学P3实验室主任赵德明说,由于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为了保证风只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避免反方向流动造成污染扩散。实验室采用负压设计,即在清洁区、半污染区、核心实验区,气压依次越来越低,最低为负60Pa。 消毒严格:送数据靠传真 赵德明说,出入核心实验区的任何物体,都要经过严格消毒,连记录实验数据的纸都不能带出来,只能传真到中央控制室。进大门之前,他就要求记者换鞋。他说,按照工作流程,研究人员要在第一更衣室脱去外衣,穿上工作服,在第一个气闸室,风会将身上的附着物都吹掉;在第二更衣室,穿上三层防护服,戴上隔离帽、隔离镜、两层防护手套。之后,全副武装的研究人员才能进入核心实验区。实验结束后,要按照相反的顺序出来,分别脱去防护服和工作服,最后在洗消间淋浴,穿上原来的衣服。 所有实验用器皿和动物进出实验室都要经过高压消毒。在核心区没有下水装置,实验用废水必须经过高压消毒之后才能传递出来。

P3实验室设计要求

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 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简称,P是英语protect 保护的缩写。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实验室内部的气体不会泄漏到外面而造成污染。 一、分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时,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生物安全防护一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二、设计要求 1、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2、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要求 2.1选址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与其他用途房屋设在一栋建筑物中,但必须自成一区。该区通过隔离门与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

2.2平面布局 a)实验室应明确区分清洁区和工作区。 b)清洁区包括办公间、个人衣物更换间、淋浴间(须连接防护服更换间)、监控室、储物间、清洗间等。 c)工作区包括防护服更换间、缓冲间、气锁、准备间、储物间、核心工作间(区)等。 d)人员必须经过缓冲间或气锁进入核心工作间(区)。缓冲间形成进入实验间的通道。必须设两道连锁门,当其中一道门打开时,另一道门自动处于关闭状态。如使用电动连锁装置,断电时两道门均必须处于可打开状态。在缓冲间可进行二次更衣。 e)BSL-3(Ⅰ)实验室的清洁区应至少包括个人衣物更换间和监控室;工作区的防护服更换间可兼作缓冲间。 f)BSL-3(Ⅱ)和BSL-3(Ⅲ)实验室的清洁区应至少包括个人衣物更换间、淋浴间和监控室; 工作区应至少包括防护服更换间、缓冲间及核心工作间(区)。 g)BSL-3(Ⅲ)实验室的缓冲间应为气锁,应内设防护服去污染设施,亦可将缓冲间和防护服更换间联合设计为防护服去污染和防护服更换两个独立区间,且整体符合气锁要求。 h)BSL-3(Ⅱ)和BSL-3(Ⅲ)实验室的核心工作间(区)应尽可能设计在整个实验室的中心部位,不得直接与其他公共区域相邻。 i)如果在工作区与清洁区之间或工作之内设置传递窗,应符合该区域的围护结构和连接结构的气密性要求及结构要求,其内应设物理消毒装置,必要时,应具有经高效过滤的通风换气功能或自净化功能。 j)当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不设自动控制装置时,缓冲间面积不宜过大,不宜超过实验间面积的八分之一。 k)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实验间入口,避开工作人员频繁走动的区域,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 2.3围护结构 a)围护结构应防震、防火,围护结构的外围墙体应有符合国家要求的抗震和防火能力。 b)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应易清洁,牢固,可靠密封。 c)实验室工作区围护结构的所有缝隙和贯穿的接缝都应可靠密封。 d)实验室工作区的围护结构内表面应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清洁和消毒。

何为P3实验室

何为P3实验室 P3实验室是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4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 一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 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3实验室分为细胞水平的和动物水平的两类,动物水平的又分为小动物水平和大动物水平。 我国的第一个P3实验室建于1987年,当时主要用于艾滋病研究。 P4实验室是指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专门用于开展烈性传染病的研究,是全球生物安全最高级别的实验室,目前国内尚无一家。据相关专家介绍,P4实验室的安全措施比P3实验室更严格,研究人员入内不仅要穿全封闭的防护服,还要携带氧气瓶。 P3实验室4大关键词 ●负压密闭 实验室处于一个完全密闭环境中,环境气压要保持在40Pa~60Pa的负压状态,进入的空气不可能倒流。 ●空气过滤 进入实验室的空气都是经过完全过滤的;排出的空气也必须经过消毒、过滤处理以保证洁净。 ●严格消毒 进入P3实验室的人员必须遵守严格消毒程序规定: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消毒,必须穿着隔离服和戴眼罩、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人员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换装后才能离开。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及工作服等一律不能带出,需要经过物流通道先消毒,再通过传递窗进入高压灭菌锅,在消毒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垃圾处理。 ●生物安全柜

诸如所有的实验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也就是说SARS病毒或样本不会离开生物安全柜。动物实验也都是在负压动物实验柜中进行。 P3级实验室一般规范 一、隔离的设备 1)需设置生物安全操作装置(第一级、第二级或第三级),且要做定期检查。 2)为了处理重组体,而使用容易产生气雾的磨碎机、冷冻干燥器、超音波细胞打碎机及离心机等仪器时,需把这些仪器放置在安全操作装置中。但若机器已经有防止气雾外泄的装置,则不在此限。 3)必须是有规划有管理的独立实验空间,并设有适当UV灯,以达灭菌效果。 4)实验区域之入口应有缓冲室,其前后二扇门不能同时开启,而且应有更衣室的设计。 5)实验区域内需有废水收集及灭菌之设备,并需放置高压灭菌器,以供污染物及废弃物之灭菌用。 6)实验区域之地面、墙壁及天花板之表面,需使用容易清洗及可熏蒸之材料及结构。 7)实验室及实验区域的主要出口,需设有可用脚或肘操作或自动的洗手、喷脸和冲眼的设备。 8)实验区域的窗户需保持密封状态。 9)实验区域之门需能自动开关。 10)实验室内之真空抽气装置,需与实验区域以外之区域分别独立,需有实验专用装置的设计,真空抽气口需备有过滤器及灭菌液之收集器。 11)实验区域需设置空气的排换气装置。此系统的设计需为负压,空气需从缓冲室流向实验区域。从实验区域之排气需经过滤及其它必需处理之后方可排出。 二、实验实施要项 1)进行实验时,需关闭实验室的门窗。 2)每天实验结束之后一定要灭菌实验台及安全操作装置,如实验中发生污染时需立即灭菌。 3)与实验有关之生物材料废弃物,需先灭菌后再依院方《感染性废弃物管理》相关办法丢弃。被污染之器具需先经高压灭菌后,再清洗使用或丢弃。 4)不得用口做吸量操作。 5)实验区域内禁止饮食、吸烟及保存食物。

P3实验室建设技术咨询会(DOC)

南方医科大学 P3实验室建设技术咨询会 时间:2011年6月9日(周四)上午9:30 地点:设备处会议室(教学保障楼四楼) 要求:供应商根据如下参数给出相应的产品规格型号和价格(市场成交价而非报价)、用户名单和联系方式,以及对招标参数的主要意见,并安排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各一名出席会议。 设备参考技术要求(以下技术要求仅供参考,非最终招标要求;最终招标要求将参考本次咨询会情况而确定): 流水号3791:P3脉动真空灭菌器 1、▲外型尺寸:约1090×1155×1780(长×宽×高mm) 灭菌室尺寸:约830×420×420(长×宽×高mm) 2、净重:550Kg 3、蒸汽耗量:10千克/次 压缩气流量:100L/min 水耗量:230L/次 4、▲控制电源:220V/0.5KW ▲动力电源:380V/1.45KW,电加热功率:380V/20KW 5、水源压力:0.1~0.3MPa(纯水) 6、蒸汽源压力:0.3~0.5 MPa 7、额定工作温度:138℃ 8、空气排出量:>99% 9、脉动次数范围:0~99次 10、灭菌时间范围:0~9999秒 11、干燥时间范围:0~9999秒 12、▲触摸屏:显示工作过程参数,控制简单,操作方便。(双屏) 13、管理系统:采用卫生级内抛光304不锈钢 14、▲灭菌器排出的空气附加的进口高效过滤器排出,过滤器的效率对于0.2μm物质可 以达到99.998%。 15、▲腔体构造:内室采用防腐蚀性能优良的进口316L不锈钢板,夹层用304优质不锈钢 板,环形焊接而成,保证设备主体的使用寿命不低于15年。 16、配置国际知名品牌水环式直联真空泵、角座式气动阀、压力控制器、压力变送器、 主控制系统等主要构件配置。 17、要求是“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并具有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18、故障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到场维修;终身维护;生产厂家在广州设有办事处及维修站,并提供厂家售后服务承诺保证。 流水号3791:环境评价 一、基本情况: 1、工程地点: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6楼(该楼层东西走向)。

P3实验室设计(参)

P3实验室设计规范要求 发布时间:2007-8-6 一、概述(略) 二、设计依据 1. (1993年); 2.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997年) 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984) 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5. <消毒管理办法>(卫生部1992) 6. 甲方提供的实验室平面布置图等有关技术资料和要求; 三、平面布置及设施 PⅢ实验室按功能要求划分,分为洁净区和非洁净区,洁净区包括洁净准备区,一更,淋浴室,二更,气闸室,PⅢ实验室,消毒室;非洁净室有机房和走廊。 对PⅢ实验室的布局,应考虑以下原则: 1)平面布置 对有生物危险性的PⅢ实验室,要做成负压,以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外逸。因此它不仅要求除菌、更要进行隔离处理。隔离方式一般采用一次隔离和二次隔离。一次隔离就是病原体和实验者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人员被感染为目的的。主要用生物安全柜和罩式防护衣方式。 为了防止病原体从实验室漏到外部环境中,而把实验室和外界隔断,即是二次隔离。二次隔离就是实验室和外界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室外的人被感染为目的的。 污染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气溶胶的扩散和对病原体的直接接触。特别是前者,仅仅靠改善操作方式是不能解决的,一般采取在隔离区和维持区之间建立气压差和对排风进行灭菌处理两种方法。 隔离区(PⅢ实验室)应维持压差(负压)一般为-20~-50Pa,使维持区到隔离区造成定向气流。 在气压不同区域之间设有气闸室,它的两边设有联锁的门,一边开时,另一边关闭,以

整个PⅢ实验室区域的室内压差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P-Ⅱ生物安全柜<Ⅲ实验室<气闸室<更衣室<洁净准备室<走廊 2)人流、物流合理,做到不交*污染 应有实验室门禁管理制度,仅限于预先被告知危险性、并经过特殊培训的工作人员及支援人员能够进出。并贴有警告标志及生物性危险标志。 由于该PⅢ实验室小,又不经常使用。主要做到人流与物流的分开,污染物品与洁净物品的分离。即: 人流方向: 入:走廊—更鞋、一次更衣—二次更衣--气闸室—PⅢ实验室 出:PⅢ实验室—气闸室—淋浴---更衣、更鞋—走廊; 物流方向: 洁净物品或不能进行灭菌物品从双面互锁结构传递窗入PⅢ实验室; 需灭菌物品从双门传递灭菌器,或密封后经传递窗入,再经高压灭菌器灭菌后进入P3实验室;在传递窗下方设消毒渡槽,对某些不能高压灭菌物品可通过盛有消毒液的药液传递窗传递,使容器外侧受到灭菌处理。 污染物品、实验后器械应置于耐用、防漏密闭的容器中,经高压灭菌后才可废弃。实验人员淋浴后一次性衣物,应装入密闭胶袋后,经传递窗到灭菌器中处理后废弃。 3)消毒、灭菌程序 为防止交*污染,进入PⅢ实验室的人员,必须进行更衣、手消毒后才可进入,实验后必须经过淋浴后方可退出PⅢ实验室,以防将病毒带出实验室。 PⅢ实验室内应配备高压灭菌器,双门传递型的或单盖开启型的。若配备的是蒸汽熏蒸消毒型的,建议设消毒室,该室是直流全排式,消毒时,关闭排风系统,消毒结束后,开启排风系统,排除室内蒸汽及消毒剂气味。 4)污染区废水处理 为防止活毒随废水逸出PⅢ实验室,因此活毒废水应单独排放,并经灭菌处理后方可同其他废水合流排至城市管网。灭菌方式采用次氯酸钠灭菌处理或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灭菌处

P3实验室设计平面布置及设施

P3实验室设计平面布置及设施 P3实验室按功能要求划分,分为洁净区和非洁净区,洁净区包括洁净准备区,一更,淋浴室,二更,气闸室,P3实验室,消毒室;非洁净室有机房和走廊。 对P3实验室的布局,应考虑以下原则: 1)P3实验室设计平面布置 对有生物危险性的P3实验室,要做成负压,以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外逸。因此它不仅要求除菌、更要进行隔离处理。隔离方式一般采用一次隔离和二次隔离。一次隔离就是病原体和实验者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人员被感染为目的的。主要用生物安全柜和罩式防护衣方式。 为了防止病原体从实验室漏到外部环境中,而把实验室和外界隔断,即是二次隔离。二次隔离就是实验室和外界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室外的人被感染为目的的。 污染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气溶胶的扩散和对病原体的直接接触。特别是前者,仅仅靠改善操作方式是不能解决的,一般采取在隔离区和维持区之间建立气压差和对排风进行灭菌处理两种方法。 隔离区(P3实验室)应维持压差(负压)一般为-20~-50Pa,使维持区到隔离区造成定向气流。 在气压不同区域之间设有气闸室,它的两边设有联锁的门,一边开时,另一边关闭,以维持压差。 整个P3实验室区域的室内压差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P-Ⅱ生物安全柜

由于该P3实验室小,又不经常使用。主要做到人流与物流的分开,污染物品与洁净物品的分离。即: 人流方向: 入:走廊—更鞋、一次更衣—二次更衣--气闸室— P3实验室 出:P3实验室—气闸室—淋浴---更衣、更鞋—走廊; 物流方向: 洁净物品或不能进行灭菌物品从双面互锁结构传递窗入P3实验室; 需灭菌物品从双门传递灭菌器,或密封后经传递窗入,再经高压灭菌器灭菌后进入P3实验室;在传递窗下方设消毒渡槽,对某些不能高压灭菌物品可通过盛有消毒液的药液传递窗传递,使容器外侧受到灭菌处理。 污染物品、实验后器械应置于耐用、防漏密闭的容器中,经高压灭菌后才可废弃。实验人员淋浴后一次性衣物,应装入密闭胶袋后,经传递窗到灭菌器中处理后废弃。 3)消毒、灭菌程序 为防止交*污染,进入P3实验室的人员,必须进行更衣、手消毒后才可进入,实验后必须经过淋浴后方可退出P3实验室,以防将病毒带出实验室。 P3实验室内应配备高压灭菌器,双门传递型的或单盖开启型的。若配备的是蒸汽熏蒸消毒型的,建议设消毒室,该室是直流全排式,消毒时,关闭排风系统,消毒结束后,开启排风系统,排除室内蒸汽及消毒剂气味。 4)污染区废水处理 为防止活毒随废水逸出P3实验室,因此活毒废水应单独排放,并经灭菌处理后方可同其他废水合流排至城市管网。灭菌方式采用次氯酸钠灭菌处理或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灭菌处理流程如下: 次氯酸钠药液或高压蒸汽 污染区废水→集水灭菌罐→污水管道 5)进入污染区的管道应装止回阀 进入污染区的管道,如蒸汽管、压缩空气管、给水管等,当系统放空后,形成空气通路,此时活毒易通过管道逸出污染区,因此应在进入污染区的管道上安装止回阀。止回阀材质应同管材一致。 6)污染区排风处理 为防止活毒通过排风管逸出室外,因此必须在排风管上装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细菌或病毒一般吸附在尘埃上,其等价粒经一般为1~5μm,因此用高效过滤器可以把细菌或病毒挡在过滤器上。另外,排风管上装过滤器能防止室外尘埃倒灌入室内,从而有效维持室内洁净度。 对不同级别实验室安装高效过滤器的数量和使用回风美国规范有一定要求。例如高度安全实验室(BSL4)必须安装2级串联高效过滤器,其回风不能利用,对>0.5μm粒子净化率>99.99%。安全实验室(BSL3)安装一级高效过滤器,净

艾滋病研究用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艾滋病研究用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徐立大* 王秋娣** 冯佩明***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中国洁净学会 近几年来,我们曾经为国内一些单位主持设计和施工建造了若干个用于艾滋病研究的P3级安全实验室,并全部一次通过了卫生部验收。也曾经参加过一些单位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家验收工作。深深感到在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市场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结作中的一些体会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得到有关人员的重视。 自八十年代以来,艾滋病已在全世界广泛流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为了战胜迄今无法治愈的疾病,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科研人员与之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人类正在朝着有日最终控制和战胜这种疾病的道路上艰难的前进着。既取得了一步一步的胜利,同时也付出重的代价。代价之一就是一些从事此项研究的工作人员自己也受到了感染,甚至变为艾滋病病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统计,截止到1992年9月30日,在美国从事艾滋病研究的工作中有25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23人与临床有关,2人与临床无关。共有12人已经发为艾滋病病人。在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不容乐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和研究人员从事滋病防治有关的工作,虽然至今尚未发现因职业接触导致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报告,但是为了于未然,及早采取措施保护这些工作人员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在诸范措施中,建设既能保护工作人员,又能保护环境的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其中重要的一 一、艾滋病实验室的分级 我国至今还未颁布有关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标准。但对人体有危害的微生物则按其危险性分为类。但由于发表较早,其中并没有列入艾滋病病毒(HIV)。而且我国有关的分类表也并未指种微生物应该在什么级别的实验室中进行操作。国外资料显示,一些国家既有微生物危险性表,又指出进行操作相对应的实验室级别,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国外的资料表明,当进行艾滋病研究时,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和操作过程,应该采取不同等防护措施。尽管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并不高,但是感染了HIV的后十分严重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应低估这种危险性。实验室感染HIV的危险主要是由于手、和眼、鼻和口腔的粘膜感染了污染的血液和体液所致。至今尚无证据表明HI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针对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有关艾滋病诊断和研究实验室的生物安作指南。并对血清学实验室、病毒分离实验室以及研究和生产实验室分别提出要求。现在仅

P3生物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P3生物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P3生物实验室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微生物传染或潜在微生物传染因子时如何避免环境污染和减少工作人员暴露的危险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拟从工程应用角度介绍一下某P3生物实验室的通风空调设计方法,旨在提高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空气质量。 从2001年以后,我国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需求逐年增加,特别是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暴发,使国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更加重视。P3生物实验室是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时,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 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P3生物实验室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微生物传染或潜在微生物传染因子时如何避免环境污染和减少工作人员暴露的危险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拟从工程应用角度介绍一下某P3生物实验室的通风空调设计方法,旨在提高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空气质量。 某P3生物实验室的HVAC设计(一级) 1、工程概况(二级) 某P3生物实验室设计和调试工作,现在对有关设计和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做初步探讨。该P3生物实验室总面积约为25m2,共一层,建筑高度为2.900m。如图1所示该实验室由主实验间、缓冲间、更衣间、设备房组成。要求主实验间保持负压-70Pa,压力梯度从主实验间向外依次增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