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殖民体系的瓦解

高三历史殖民体系的瓦解

高三历史殖民体系的瓦解
高三历史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9课殖民体系的瓦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两个高峰的简要情况,知道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历程及运动内涵,知道三次印巴战争和四次中东战争的简要情况。理解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高涨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进而理解“第三世界”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三次印巴战争及四次中东战争,理解地区冲突的历史背景,并进而理解“第三世界”发展的艰难性。

2、技能:

解读文献,理解历史问题的技能。

解读地图,分析历史问题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解读“读图学史”中的两幅非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国境线特征的原因以及两张地图差别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地图分析历史问题及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当今“中东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通过“源流际会”理解时政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了解战后民族独立浪潮的史事时,感悟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重要作用,感悟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使

学生在了解地区冲突的史事时,进一步认同两极格局不利于人类全球化发展进程的观念。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读图学史

非洲各国国境线特征:如几何图形,许多非依自然地势走向,而系人为分割而成。

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历史上,非洲大多数地区被欧美列强作为殖民地瓜分,形成人为划分的殖民地界线,从民族独立运动上看,二战后非洲各国的独立进程受到宗主国的阻挠与影响,加之非洲内部复杂的矛盾,使得国境线的划分痕迹重。

对比地图描述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大致情况: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来回答:1、从地图上标注的独立时间来看,大多数非洲国家是二战后独立的;2、从地图上不同颜色的标注看,二战后非洲各国的独立分为三个阶段;3、从地图上60、70年代独立国家颜色占比看,60—70年代是非洲各国独立的最高峰,结合书中“非洲年”知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4、从两张地图的疆界划分来看,大致独立的国家是以殖民地疆界为国界的,西非的情况更为复杂些,从法属西非洲中独立出许多国家。总而言之,这一问题要引导学生从读图入手,进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言必有据。

(二)练习与测评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津巴布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西索尔在二战结束后认为:“战争期间非洲人开始与世界各国人民有了世纪的来往。在生死搏斗中,他们互相认识。非洲人终于看到那些自诩文明礼貌,爱好和平的白人原来是怎样残杀别国人民的……这些都使非洲人在心理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在生死搏斗中,他们互相认识”指什么?

(2)文中所说心理上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指什么?这种心理上的“革命性的变化”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答:(1)“互相认识”指:二战期间,殖民地人民通过参加宗主国的军队,更客观地看待西方文明,增强了民族独立的信心,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而宗主国也认识到殖民地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长、壮大起来,逐渐意识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将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心理上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是殖民地人民参加各自宗主国的军队,在战争中增强了民族意识,认识到西方文明并不是不可战胜,并不是高高在上。这种心理上的“革命性的变化”在二战后导致民族独立浪潮的出现与发展。

2、被印尼总统苏加诺称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是什么会议?该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该会议是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21第【内容范围】 必修课程第八单元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课内容。 【教学主题】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和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备条件】 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可选择在普通教室、历史专用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不同场所,安排学习活动。 【教学理念】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离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变得无意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在于本学科的学习上。 2.关注教学效果的达成。新编部版教材内容非常庞杂,需要老师自己有更宏大的知识架构,重新整理和整合,不能简单的“花最少的时间教更多的内容”,而应该关注在有效知识的教授。 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 4.具备反思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必修下第八单元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中第三课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本单元讲二战后世界的变化,既有资本主义世界的自我调节,又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艰难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提及了第三世界国际的发展。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进步、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块内容在原有教材中提及较少,现在补充进来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世界历史。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二文科生。该班生源较好,学生乐于接受陌生知识,也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课堂效果达成基本符合预期。 【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瓦解的基本过程。 2.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3.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的发展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这个点涉及到的时段较长、国家与地区较多,所以对学生的理解有点困难。需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全球视角,才能更全面的理解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 用唯物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只有尽可能全面的掌握整段历史,史观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学设计 【内容范围】 必修课程第八单元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课内容。 【教学主题】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和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备条件】 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可选择在普通教室、历史专用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不同场所,安排学习活动。 【教学理念】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离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变得无意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在于本学科的学习上。 2.关注教学效果的达成。新编部版教材内容非常庞杂,需要老师自己有更宏大的知识架构,重新整理和整合,不能简单的“花最少的时间教更多的内容”,而应该关注在有效知识的教授。 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 4.具备反思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必修下第八单元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中第三课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本单元讲二战后世界的变化,既有资本主义世界的自我调节,又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艰难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提及了第三世界国际的发展。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进步、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块内容在原有教材中提及较少,现在补充进来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世界历史。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二文科生。该班生源较好,学生乐于接受陌生知识,也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课堂效果达成基本符合预期。 【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瓦解的基本过程。 2.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3.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的发展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这个点涉及到的时段较长、国家与地区较多,所以对学生的理解有点困难。需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全球视角,才能更全面的理解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学案: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版)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标要求】 1.通过学习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史实,认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过程。 2.概述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分析其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了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和结果,认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自主预习】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的民族独立: (1)印巴分治 ①过程: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真纳等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②结果:英国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2)亚洲殖民体系瓦解: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问题思考] 材料1947年8月,尼赫鲁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思考: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赫鲁为什么说“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 提示:1947 年英国承认印度独立。 2.非洲的民族独立: (1)埃及: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2)阿尔及利亚:1954 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与法国殖民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3)非洲殖民体系崩溃:1960年有17 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20 世纪60 年代末,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问题思考] 材料今天,我们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今天我们说,我们的财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

“ “ 第 21 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 【内容范围】 必修课程第八单元第 20 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课内容。 【教学主题】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和问题。 【课时安排】 1 课时 【设备条件】 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可选择在普通 教室、历史专用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不同场所,安排学习活动。 【教学理念】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离 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变得无意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在于本学 科的学习上。 2.关注教学效果的达成。新编部版教材内容非常庞杂,需要老师自己有更宏大的知识架构, 重新整理和整合,不能简单的“花最少的时间教更多的内容”,而应该关注在有效知识的教 授。 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 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 4.具备反思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我的教学有效吗?” 什 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必修下第八单元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中第三课第 20 课世界殖民体系 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本单元讲二战后世界的变化,既有资本主义世界的自我调节,又 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艰难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提及了第三世界国际的发展。战后世界 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 进步、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块内容在原有教材中提及较少, 现在补充进来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世界历史。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二文科生。该班生源较好,学生乐于接受陌生知识,也积 极与老师进行互动。课堂效果达成基本符合预期。 【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瓦解的基本过程。 2.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能够在尽可 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3.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的发展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 各国优秀文化传统。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 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这个点涉及到的时段较长、国 家与地区较多,所以对学生的理解有点困难。需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全球视角,才能更全面的 理解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

华东师大版(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教案设计

第19课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2、能力培养:通过万隆会议理解“求同存异”原则的重要意义;区别非洲独立前后的地图,找出独立国家的原属殖民国;简述巴拿马运河收回的概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二战后,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是西方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的根本原因。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教学重点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促进了国际形势的变化。 教学难点: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讲解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经历有什么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社会主义曾经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2.教师顺势导入: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国家和地区, 通常称作“第三世界”。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所以也简称为“亚非拉国家”。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它们怎样奋起和发展?今天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一、自主学习,导入新课: (一)、口述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思考题; 1.万隆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找开会的时间地点、会议的内容以 及会议召开的重大意义?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贡献是什么? 2.回忆非洲沦为西方殖民的历史以及? 3.二战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 何? 4.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如何? 5.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6.古巴怎样捍卫民族主权? 7.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 位?当地人民收回主权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二、合作与交流展示 1、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学思考题答案。 2、小组代表在班级展示交流后的思考题答案。 3、就展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三、精讲点拨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团结合作: 1.中国的独立;印度的独立; 2、万隆会议的召开:⑴背景:周恩来代表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有力的推动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⑵时间地点及参加国家;⑶主要成果:和平共处十项原则;⑷意义:是当代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推动了亚非拉人民争取独立自主的进程。 3.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巴基斯坦、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亚、韩国、锡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 取得独立。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如何? A.发起:埃及1952年独立,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B.高潮:三十多个国家五六十年代独立 C.深入:纳米比亚1990年独立 2.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提示 学生结合课文和“自由阅读卡”回答) A.领导埃及获得真正的独立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经典试题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各领风骚,尼赫鲁、毛泽东、纳赛尔、卡斯特罗等人共同掀起的历史大潮是( ) A.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D.构建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解析:选B 尼赫鲁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印度独立、毛泽东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属于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实现了埃及独立属于非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属于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故B项正确。 2.1947年,印度的独立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对英属亚洲殖民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战后南亚政治版图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见,印度独立( ) A.标志着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瓦解 B.使亚洲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推动了二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促进了印度的发展和振兴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印度独立对战后的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产生深远影响,故C 项正确。 3.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说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 解析:选D 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非洲原先为殖民地的国家纷纷独立,正是这一时期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表现,故D项正确。 4.二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经济显著发展的事实说明( )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B.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wd无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 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wd无答案) 一、选择题 (★) 1 . 下列有关印度独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B.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印度人民的利益 C.1947年英国同意印度独立 D.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都成立了共和国 二、单选题 (★)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英国政府改变殖民政策,推行“分而治之”方针,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印度独立前后,亚洲的其他一些国 家也先后宣布独立。1948年,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英国宣布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结束。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亚非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B.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 C.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D.亚洲独立同时埋下了隐患 三、选择题 (★) 3 . 下列哪些活动与纳赛尔有关 ①推翻埃及王朝,建立共和国②要求英军撤出埃及 ③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④宣布埃及是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 4 . 下列国家和地区独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是 A.新加坡B.阿尔及利亚C.古巴D.巴拿马

四、单选题 (★★) 5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还只限于少数几个国家;到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加入到国有化运动的行列中来。据统计,1960—1976年,拉美国家将200多家外国企业收归国有,掀起了国有化浪潮。这一运动在当时 A.推动了拉美国家的迅速现代化 B.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 C.迥异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五、选择题 (★)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石油工业发展迅速B.炼油工业发展迅速 C.石化工业发展迅速D.工业体系完整健全 六、单选题 (★) 7 .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亚洲经济的崛起。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B.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C.都纷纷发展外向型经济D.经济都出现高速增长 (★★) 8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更多的国家愈加重视本国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维护。为此,很多国家实行了国有化,力求把某些重要原料掌握在本国政府手中。这说明 A.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加大 B.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C.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反对合作

殖民体系的瓦解教案

第9课殖民体系的瓦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 知道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两个高峰的简要情况,知道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历程及运动内涵,知道三次印巴战争和四次中东战争的简要情况。理解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高涨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进而理解“第三世界”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三次印巴战争及四次中东战争,理解地区冲突的历史背景,并进而理解“第三世界”发展的艰难性。 技能: 解读文献,理解历史问题的技能。 解读地图,分析历史问题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解读“读图学史”中的两幅非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国境线特征的原因以及两张地图差别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地图分析历史问题及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当今“中东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通过“源流际会”理解时政事件的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了解战后民族独立浪潮的史事时,感悟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重要作用,感悟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使学生在了解地区冲突的史事时,进一步认同两极格局不利于人类全球化发展进程的观念。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读图学史 非洲各国国境线特征:如几何图形,许多非依自然地势走向,而系人为分割而成。 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历史上,非洲大多数地区被欧美列强作为殖民地瓜分,形成人为划分的殖民地界线,从民族独立运动上看,二战后非洲各国的独立进程受到宗主国的阻挠与影响,加之非洲内部复杂的矛盾,使得国境线的划分痕迹重。 对比地图描述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大致情况: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来回答:1、从地图上标注的独立时间来看,大多数非洲国家是二战后独立的;2、从地图上不同颜色的标注看,二战后非洲各国的独立分为三个阶段;3、从地图上60、70年代独立国家颜色占比看,60—70年代是非洲各国独立的最高峰,结合书中“非洲年”知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4、从两张地图的疆界划分来看,大致独立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編者說明 本書是苏联国际关系研究所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论丛’中的 一篇。它論述当前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問题之一…帝国主义 殖民体系的瓦解,说明被压迫民族已经到处站起来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说明这是资本主义总危机进入第二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書又论述帝国主义者为挽救殖民体系而采取的种种阴謀和疯狂残暴的手段。从这篇论文的论述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目前美英帝国主义者武装侵略黎巴嫩、约旦和威胁伊拉克共和国的深刻原因,更清楚地看到帝国主义在中近东以及全世界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必然性。 目录 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危机的产生 (2)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危机的加深 (9) 三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帝国主义殖民 体系的瓦解 (14) 四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是资本主义 总危机第二阶段的最重要的因素 (25) 五帝国主义者为阻止殖民体系瓦解而进 行的阴謀活动和殖民主义的经济地位 (35) 一帝同主义殖民体系危机的产生 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从来不甘心于 自己所处的被奴役地位。殖民統治的历史充满了殖民地人民反 抗奴役者的接连不断的起义。但是,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以前,殖民地受压迫的人民没有能够获得解放。帝国主义依 靠它拥有优势的武装力量,利用起义人民缺乏組織性、散漫性和 当地反动势力的卖国行为,对起义者施加打击,并力求維持殖民 压迫。 弗·伊·列宁预見了世界历史新时期的到來,認为到那时 候东方各国人民将会积极地参与决定全世界的命运,将会成为 国际关系中的新的强大因素。列宁曾經预言殖民压迫即将遭到 彻底瓦解,談到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各国人民不仅自己会获得解 放,而且会在消灭可耻的帝国主义强暴、掠夺和奴役的制度中发 揮杰出的作用。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作系危机的 来临。战爭环境以及对交战经济和生产机构提出的各种要 求,迫使帝国主义者稍为扩大了殖民地的工业生产。但是,随着 工业生产的提高,工人阶級的人数和它們的团结性和组织性也 随着增加了。 帝国主义国家需要炮灰,就强迫动員殖民地奴隶并把他們 送到前线去;这些奴隶因此有机会了解了軍事科学和军事技术. 这种了解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使这些被压迫者进了一次軍事 2

6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复习提纲六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一、殖民道路的开辟 1、新航路的开辟 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走上了殖民主义道路 2、主要殖民国家 最早:葡萄牙、西班牙最大:英国(18世纪后半期) 3、殖民主义罪恶: 残酷掠夺、三角贸易、种族灭绝 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殖民带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经过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家的侵略,亚洲、非洲、美洲几乎完全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三、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获得独立,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发展起来。 2、拉美独立运动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影响(原因),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玻利瓦尔贡献卓越,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斗争性质:反殖民反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3、印度民族大起义 根本原因:英国对印度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 1857---1859年,印度人民在以章西女王为代表的封建王公的领导下爆发了起义,由于领导阶级的落后和实力差距最终失败。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放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斗争性质:反殖民反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亚洲 A 印度: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将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史称“印巴分治”,留下了严重问题。

B 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非洲 A 埃及: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赢得独立。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所有主权。 B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C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3、拉丁美洲: A古巴:1959年,卡斯特罗在古巴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B 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99年底,巴拿马人民终于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同步训练】 ()1、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里所说的“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A欧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4.1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4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第1课时 殖民体系的瓦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时期殖民 体系瓦解的过程和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高涨;理解殖民体系瓦解对亚非拉国家的意义;知道亚非拉国家取得独立后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的不懈努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 逐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阅读材料, 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解决难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晓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大舞台上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 掌握独立后亚非拉国家召开的亚非会议和成立的七十七国集团。 【难点】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 收回分别对埃及和巴拿马的意义;由新加坡和韩国经济的发展得知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发展道路。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式导入)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称作“第三世界”。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所以也简称为“亚非拉国家”。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它们是怎样奋起和发展的呢? 【合作探究】 一、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1. 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是哪一洲?主要集中在哪个时期?有哪些国家取得了独立? 亚洲;20世纪40年代;朝鲜、中国、印度。 2. 印度独立对世界有何影响? 略。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观察图5-42,说说二战前非洲独立的国家。 埃及、埃塞俄比亚。 3. 简述埃及独立的情况。 1952年独立,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4.1960年非洲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意义?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非洲人民的独立运动,基本摧毁了英法等国在非洲的殖民统治。 5.从图5-42中找出最后独立的非洲国家,说说它的独立有何意义?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非洲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三、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1.古巴怎样捍卫民族主权? 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 简述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经过。 根据教材概括。 3.查找地图,说一说巴拿马运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就此,谈一谈收回运河区主权对巴拿马的意义。 重要性: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航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经济价值。意义:巴拿马运河地处战略要地,收回运河捍卫了国家主权,也使曾让巴拿马完全沦为美国保护国的条约被废除;运河收入成为巴拿马收入的重要来源,对恢复和发展本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和反思殖民体系的瓦解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和反思《殖民体系的瓦解》 优质课教学设计《殖民体系的瓦解》教学设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信达外国语学校蒋晓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时期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和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高涨;理解殖民体系瓦解对亚非拉国家的意义;知道亚非拉国家取得独立后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的不懈努力。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逐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解决难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知晓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大舞台上已成为

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掌握独立后亚非拉国家召开的亚非会议和成立的七十七国集团。 2.难点: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回对埃及和巴拿马的意义;由新加坡和韩国经济的发展,知道应该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发展道路。 三、教学策略 1.合作研究法、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材料、图片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地图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和观察地图的能力。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合适的文字材料,符合的地图和图片。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优质课教学设计《殖民体系的瓦解》教学设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信达外国语学校蒋晓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时期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和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高涨;理解殖民体系瓦解对亚非拉国家的意义;知道亚非拉国家取得独立后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的不懈努力。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逐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解决难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知晓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大舞台上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学设计 【内容范围】 必修课程第八单元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课内容。 【教学主题】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和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备条件】 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可选择在普通教室、历史专用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不同场所,安排学习活动。 【教学理念】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离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变得无意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在于本学科的学习上。 2.关注教学效果的达成。新编部版教材内容非常庞杂,需要老师自己有更宏大的知识架构,重新整理和整合,不能简单的“花最少的时间教更多的内容”,而应该关注在有效知识的教授。 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 4.具备反思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必修下第八单元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中第三课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本单元讲二战后世界的变化,既有资本主义世界的自我调节,又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艰难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提及了第三世界国际的发展。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进步、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块内容在原有教材中提及较少,现在补充进来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世界历史。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二文科生。该班生源较好,学生乐于接受陌生知识,也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课堂效果达成基本符合预期。 【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瓦解的基本过程。 2.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3.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的发展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这个点涉及到的时段较长、国家与地区较多,所以对学生的理解有点困难。需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全球视角,才能更全面的理解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