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摘抄1

摘抄1

每日分享:教育孩子首先是教育自己,改变孩子首先是改变自己。这很重要。如果你对孩子是尊重的、理解的,孩子就容易教育好。
每日分享:童年只有一次,让孩子的童年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妈妈有时间的话,应该多和孩子一起活动
每日分享:家庭教育的双向指导,体现在父母和子女都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互补”不是谁整合谁,谁服从谁,谁消灭谁,而是共同成长。
给孩子有原则的爱
镜头回放一:电视机开着,荃看完了小小智慧树,爷爷奶奶正想换个频道看两眼他们喜欢的节目,手快的小朋友则不由分说关上了电视机。
妈妈:“你为什么关掉电视机呀?”
荃:“我不看了。”
妈妈:“那爷爷奶奶还要看怎么办?你帮他们打开好吗?下次再关的时候,问问他们是不是还看,大家都说不看后再关好不好?”
荃同学是个听道理的孩子,又去给爷爷奶奶打开了电视。其实,我知道爷爷奶奶并不介意她关掉电视机,但是得让荃明白,不能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要想着他人,要渐渐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镜头回放二:有时候荃很执拗,盯上别的小朋友的好玩具就想一把夺过来。我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是耐心的跟她讲:“XX正在玩儿,你过一会儿问问他,是不是同意让你玩儿一会儿好吗?”或者说:“要是别的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你同意吗?是不是也不高兴?好好和她商量行吗?”
一次两次如是说也许作用不大,但是时间长了,家长这样说的多了,孩子会懂,她会明白你这样说是对的,她自己应该这样做。
是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中心”的思想。两、三岁的他们,还不会试图了解别人,不能不会体验别人的思想感情。这不是成年人的自私,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但是,家长该怎样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懂得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真的需要好好思考。
正确的教育态度
在家里,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惟一、是“老大”。千万不要跟孩子说:“这是给你买的好吃的,你自己吃吧。”譬如拿好吃的食物给孩子时,要启发她知道感激、感谢,要让她分给家里的其他成员,并且其他成员务必要“真吃”并且真诚的谢谢她。在孩子面前示弱,请孩子给你帮帮忙,譬如帮爸爸拿来拖鞋,把取回的报纸先给爷爷,和妈妈一起洗菜,孩子很乐于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看到自己能帮大人干活儿,成就感既会让她很高兴,又能锻炼和养成关心他人的习惯。
给孩子榜样的力量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你怎样做,她就怎样学。饭菜端上桌了,请先让长辈入座准备吃饭;洗好的水果,请先给

自己的父母递上一个,再自己吃;电视机的遥控器,也不妨互相谦让一下,征求其他家庭成员的意见后再换频道……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十之八九不会是自私的孩子吧。
游戏和书籍的帮助
游戏的力量对孩子是无穷的,多多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分享玩具和食物,在游戏中学习关心他人。很多家长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都很“独”,都是自己玩自己的——这和社会大环境分不开,我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慢慢来吧。
好看的绘本、故事书更是引导孩子的良方。荃喜欢的《我们是一家》,小螃蟹、海螺壳、多毛虫,历经种种心路历程后重新欢聚,共享快乐。歪歪兔的绘本《两束花》和主题童话《最好吃的食物》,用常见事物和情景的拟人化告诉小朋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要逐渐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
鼓励、赞扬和严肃的批评
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做对了,一定不要吝惜鼓励和赞扬,给她竖起大拇指,给她拥抱,给她一个小小的奖励,她会为之雀跃,继而更好的这样做。如果做错了,我觉得批评时的态度一定要严肃、坚定,即使她不太理解你的话,但从你坚定的眼神和严肃的语气中,她能够体会到自己做错了,妈妈生气了。
我愿意给孩子最无私的爱,最充分的尊重与自由,但是,爱要有原则,自由要以遵守规则为前提。对待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教育,亦同。(理论好说,实际操作难度大——今早盯着荃吃饭,我又心太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