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福州怀安窑与海上丝绸之路

浅析福州怀安窑与海上丝绸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d17338266.html,

浅析福州怀安窑与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翁英

来源:《文化产业》2014年第10期

摘要:怀安窑从其生产规模、造型、施釉、工艺技术传达的社会信息折射出社会历史的

发展变化,经济的繁荣、社会的昌明和文化生活的雅致,作为历史遗存,怀安窑同时也是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门户的重要佐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五代时期福州的经济、对外贸易和航海造船及国家关系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怀安窑;陶瓷外销;港口外贸;航海造船;国家关系;

中图分类号:C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2

八闽首府、璀璨东南的福州,有着近7000年的人类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而在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的漫长历史岁月中,“怀安窑是世界公认的遗址点之一,它代表了南朝至唐五代这段独特的时代链接,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1]2012年初,淮安古村里的怀安窑、怀安古渡以及怀安古接官道进入了“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行列,福州怀安窑再一次受到关注,它承载了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梦想和辉煌。

一、福州怀安窑概况

福州怀安窑位于洪塘乡淮安村,主要分布于石岊山南端,先人之所以在这里烧窑,主要因为交通方便、瓷土丰富、靠近闽江取水方便。该窑烧造年代为南朝至五代时期,占地8万多平方米,1953年修建防洪堤时发现,1982年考古发掘,主要有南朝和唐代两个堆积层,堆积厚度在1~3米左右,出土遗物达15784件,器形类别较多,大部分属日常生活用具,有大小不同青釉双系盘口壶、双系罐、四系罐、圆口槽肩罐、卷唇盆、双系带短流注子、敛口钵、高足盘、高足杯、碗、盘、盅缸、茶托等,唐代的堆积层发掘出一座比较完整的窑床遗址,在唐代堆积层出土的大量器物中,还出现不少新的器形,如长流注子、瓜菱形注子、多咀塔式谷仓、五谷小罐、盒、陶俑与狮子。特别重要的是,在窑床的上后部发现“开元通宝”铜钱一枚,在堆积层中的窑具垫座上发现刻有“贞元”二字,说明这座窑在贞元年间还在烧造,可能延续到唐代晚期。[2]这对对研究福州瓷器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古陶瓷研究上也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4月福州市考古队又对怀安窑进行勘探试掘,相继出土了一些有价值的物品,包

括唐朝的双耳酒壶、储蓄罐等。

怀安窑瓷器的釉色,南朝时多呈青色,青中闪黄,唐代时出现了青中泛绿的釉色,釉面多冰裂,釉层一般较厚而均匀,细腻莹润,施釉不及底,根据送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测试结果表明:怀安窑的制瓷工艺和烧造技巧及温度的控制能力,具有相当高的水平。[3] 可见怀安窑生产的陶瓷,以质取胜。该窑址所烧造的瓷器大量外销日本等地,在日本鸿胪馆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