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2017-2018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2017-2018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2017-2018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历史2018.0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

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

A.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B.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2.下图是国民党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关系图,其中交集部分应是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D.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建军大业》是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影片,讲述了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到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历史过程。以下场景应该出现在该影片中的是

A.国民党在黄埔创办军官学校B.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

C.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

4.右图是某时期的一幅“中日攻防示意图”,当时的基本形势是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5.“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以上言论应出自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联合政府》

C.《论持久战》D.《新民主主义论》

6.1949年2月3日,中共中央电示:“国民党有在京(南京)沪线组织抵抗及放弃该线将主力撤至浙赣路一带之两种可能,我们必须有应付两种可能的准备。”依据电文判断,中共中央正在筹备

A.实施北平谈判达成的和平协定B.进行战略反攻,千里跃进大别山

C.实施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D.解放军渡江作战,将革命进行到底7.《北洋画报》创刊于1926年7月7日,1937年7月29日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刊。它是近代天津出版期数最多,办报时间最长的综合性画报,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下列各项不.

可能

..刊登在《北洋画报》上的是

A.在京张铁路上的列车B.《歌女红牡丹》海报

C.对北伐军将领的介绍D.台湾光复的庆祝典礼

8.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发挥了特有的威力。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②“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

③“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

④“展渡江战役盛况;扬开国大典丰功”

A.①③④②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①②④③

9

这一变化反映的高等院校调整的任务是

A.满足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建设需要

B.将近代科学各个门类引进高等教育

C.建成学科专业齐全的高等学校体系

D.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10.1950年至1959年中国订购进口的415个成套设备项目中,来自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分别为304个和108个。这一局面形成的背景是

①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②西方对中国实行了孤立封锁政策

③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④万隆会议打开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1.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一次全民参与的民歌创作高潮,民众创作出了不计其数的诗歌。如“生产竞赛当战斗,干活心里乐悠悠,机器转得像闪电,要把英国落后头。”

“跃进歌声飞满天,歌成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诗百篇,农民只须半杆烟。”这一运动出现的背景是

A.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D.“百家争鸣”方针得到贯彻

12.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领导人认为: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主要来自苏联霸权主义,因此应该建立一条最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来打乱苏联霸权主义的战略部署,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此中国

A.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盟友关系B.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C.与美国改善关系实现邦交的正常化D.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外交活动

13.下表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民日报》中提及宪法次数的统计。对其中第四次高潮出现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①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

③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加强

④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4.深圳是国内地方法规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些法规中,超过57. 14%是在国家尚无立法先例的情况下,借鉴香港和国外经验制定的,例如企业欠薪保障条例、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等。以上材料说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利于

A.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B.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C.为我国法制建设提供经验D.吸引港澳商人来投资

15.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共产党首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中国发展和建设已取得的成就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B.农村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

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D.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16.《人民画报》是以“大国脸谱,人民记忆”为宗旨的国家级摄影画报刊物。右图为《人

民画报》1983年十月刊的封面人物,身着红色上衣的北大女生带着耳机正在聚精会神的进行外语听音练习。这一图片可以用来研究

①恢复高考后学生的学习生活

②服装逐渐改变灰蓝色调为主

③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英语学习

④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外语人才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17.梭伦改革后的雅典氏族组织对政治仍然有重要影响。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以地域为基础的部落组织成为重要的政治单元。这一变化表明

A.雅典民主制度进入到全盛时期B.贵族成员参政议政权力被剥夺

C.家庭已经不再是社会基本单位D.在政治活动中血缘关系被打破

18.柏拉图设想出的理想国由统治者、护卫者及工作的民众三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如果这种统治关系不被侵害的话,公正就得以产生”。据此判断,柏拉图认为的公正的社会是

A.人人平等B.人民主权C.各守其职D.礼制文明

19.罗马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公元5世纪初,罗马皇帝颁布敕令:罗马五大法学家的著作具有法律效力。这表明

A.罗马皇帝依靠法学家治理国家B.罗马法是纯粹的法学理论体系

C.罗马法学家代表了平民的利益D.罗马法体现君权与法律的结合20.但丁认为:人的尘世幸福的前提是和平,没有国家统一做保障,和平是不可想象的,而要实现国家统一,权力必须集中到君主手里;世俗君主的统治权直接来自上帝而非罗马教皇。这一主张体现了

①人的意识的觉醒②政教分离的主张

③强化王权的要求④权力制衡的意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1.1508年,威尼斯人和埃及人力图帮助印度王公把葡萄牙人赶出印度洋。后来,土耳其人也参与到反对葡萄牙人的运动来。葡萄牙人受到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

A.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冲突B.新航路开辟导致的经济利益矛盾

C.葡萄牙参与了欧洲大陆争霸战争D.亚洲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22.1640年查理一世为镇压苏格兰起义筹集军费,被迫召开长期休会的议会。议员们认为议会的长期休会是造成国家混乱局面的根源。下议院对国王征税的要求答复如下:“在下院和国家的自由被明确之前,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有什么可以给予的或者没有什么可以给予。”这说明议会

A.认为国王的权力应当由议会赋予B.反对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C.要求保障议会权利限制国王专制D.要求获得批准征收赋税的权力

23.在欧洲近代早期,一些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开始质疑这些观念,认为国王应该为他们统治的人民负责。启蒙思想家提出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A.依法治国原则B.社会契约学说

C.三权分立理论D.反抗暴政观念

24.美国宪法制定者认为:联邦权力机构中,“由于司法部门最弱,故最易遭到立法和行政两部门的干预和影响,所以必须加以保障”。下列各项能体现上述原则的是:司法部门A.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B.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C.审查国家财政预决算D.组织法庭弹劾总统

25.法学家勒内?达维徳认为,“在19世纪,民法典在法国一直被视为核心,是法律的真正心脏。”这是因为《拿破仑法典》

A.摧毁了欧洲各国封建制度B.确立了法国民主政治制度

C.巩固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D.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26.有学者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往一系列渐进变化的积累”。下列各项属于这种“积累”的有

①自然科学新理论的应用②工场手工业的不断发展

③民主共和制度普遍实施④海外殖民带来丰厚资源

A.②③B.③④ C.①③D.②④

27.约翰?希克斯说:“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不是工业本身的兴起。”“现代工业”与以手工工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的本质区别是

A.榨取工人剩余价值B.雇佣自由劳动力

C.使用机器进行生产D.分工协作的形成

28.西方学者写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帮助英国在工业发展方面大大领先于大陆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动荡和战争延缓了欧洲大陆的工业化

B.拿破仑专制统治压制了资本主义发展

C.反法联盟战争巩固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D.英国趁法国革命和动乱建立殖民霸权

29.1839年维多利亚女王问保守党领袖皮尔是否愿意出任首相,由于此时保守党在议会下院不占多数席位,皮尔拒绝上任;1841年议会大选保守党获胜,皮尔接受女王任命,出任首相组阁。这反映出英国

A.政党领袖由议会选举B.内阁需得到议会信任

C.首相职权受制于国王D.议会选举受国王左右

30.“在1856—1871年间,所有的欧洲大陆大国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下列各项属于以上时间和空间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是

A.英国进行议会改革B.法国确立共和政体

C.美国两党制度形成D.德国完成统一大业

31.1843年,恩格斯在《德法年鉴》发表文章,批判历史学家卡莱尔“崇拜英雄”的历史观,指出无产阶级是从事伟大民族事业的唯一有前途的阶级。这篇文章

A.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B.表明恩格斯向共产主义者转变

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D.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32.1877年,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西蒙辞职,另行组建君主派内阁,解散对新内阁投不信任票的众议院。但是共和派在接下来的众议院选举中获胜,重掌组阁权,1878年共和派又获参议院多数。上述过程说明了

A.总统违背了第三共和国宪法B.共和制度得到广大民众支持

C.共和制度通过宪法形式确立D.君主派已被清除出法国政坛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33.(23分)人类社会中曾出现不同的国家形态,民族国家在近代出现在欧洲,并传播到世

界各地。主权是民族国家的核心标志。

材料一罗马原来只是一个城市。罗马的政府是只适合于城墙之内的居民的市政机构。在罗马四周看到的除了城市没有别的。当时称为民族的只是诸城市的联盟。拉丁民族便是拉丁诸城市的一个联盟。没有乡下,土地的业主是城市里的居民。当罗马扩张时,征服的也只是城市。像罗马这样的城市能够征服世界,但要管理这个世界就不容易了。必须有一种能使凝聚力薄弱的各成分团结起来的统治方式。罗马帝国在发展民法立法的同时,建立起专制政治的管理体制。给整个罗马世界盖上一张等级森严的官吏网,使当权者的意志在社会上生效。最后,解体的时刻到了,蛮族从各方面侵入进来,各行省不再抵抗、不再费力去关心总体的命运。

——摘编自[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⑴依据材料一分析疆域广大的古代罗马国家形成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政府用怎样的措施来维系庞大的帝国?其效果如何?(6分)

材料二 14至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巩固下来。它们不是通过外来的侵略扩张,而是由中世纪君主国发展而来,在宗教和人种上的同构性使它们有别于多民族帝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是这类“领土国”典型代表。王权的加强导致民族情感的普遍增长,促进了海外贸易活动和国内财富的增长,也助长了新兴民族国家对海上霸权的野心。

——摘编自[德国]尤根·奥斯特哈默《全球化简史》等

⑵依据材料二分析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古代罗马的不同。依据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所造成的影响。(6分)

材料三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政府及各界对和会都抱有较大期望。北京政府为代表团规定了四个方面的任务,其中即包括取消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权益,如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等内容。4月,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交了《中国希望条件说帖》,正式提出了中国希望废除的外人在华特权。但英法操纵的巴黎和会并未将这一要求列入会议的议程。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即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德、中意或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不久,中国与英美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的盟国关系,并成为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四大国之一。中国战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及中国在新的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中国与英美等盟国间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成为一种荒谬的现象。1943年1月11日,中国与美国、英国分别签署条约,废除英美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宣布废除《辛丑和约》,将上海、厦门的公共租界,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

⑶以“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为视角,对材料三进行解读。(10分)

34.(18分)经济政策既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又对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产生强大的反作用。

材料一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谷物进口,维护高粮价的《谷物法》。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英国正处在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超过农业占据了主导,出于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考虑,应该给予农业以政策性保护,限制粮食进口。另一位经济学家李嘉图认为,土地利益集团往往是把获得的利润用在奢侈生活上,而不是去进行投资;允许谷物自由贸易,进口低价谷物,工厂主就可以降低工资,增加利润,促进工业发展;因此《谷物法》给英国带来的只能是工业发展停滞。19世纪30、40年代,自由贸易论者和保护主义者围绕这一法令的斗争更加激烈,《谷物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846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废除《谷物法》。

——摘编自吕佳《英国〈谷物法〉的废除及其社会根源》

⑴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两位经济学家支持、反对《谷物法》的理由。(2分)结合

所学,分析《谷物法》被废除的原因。(4分)

材料二1937至1949年,通货膨胀始终是困扰国民政府的重大问题。当时中国税收主要依赖东南沿海的关税与盐税,东南沿海沦陷后,出现大量财政赤字。同时,内地的工业化建设也尚未完成,物资供给严重不足,加剧纸币贬值。商业投机也促使物价水平轮番上涨,又使政府不得不增发纸币来应付不断增加的开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尚未恢复之时发动内战,导致赤字继续扩大,人民对法币的信心降至最低。此外,国民政府还把通货膨胀当作一种有效聚敛财富的方法,通过操作预算,官僚资本进一步壮大。

——摘编自刘方健《南京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

⑵根据材料二,分析1937—1949年中国恶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6分)

材料三中国1952-1956年主要经济指标发展变化图(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经济统计年鉴

⑶依据材料三,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原因。(6分)

35.(12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近代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思想启蒙的不断深入。

材料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摆脱了教会的束缚,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思想的萌芽。但是,文艺复兴相当重要的成分是向希腊人文精神的回归,还没有产生一种新的精神取代它。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的“宗教伦理”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这种看法不很全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带来的并不是资本主义民主国家,而仍然是封建民族国家。工业化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形态的成立,仅有宗教的伦理还不够,还要有与其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就是18世纪启蒙主义思想体系。

——摘编自方汉文《西方文化概论》

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述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体系的发展和影响。(6分)

材料二在中国现代化史上,救亡与启蒙难解难分。中国的启蒙即源于救亡,救亡是中国启蒙的深层动因。与法国启蒙运动相比,中国启蒙运动毋宁是一种落后民族寻求富强之道的“救亡型启蒙”。

五四运动以后,新思潮经历了一个从思想启蒙到“直接行动”、从“价值重估”到“社会改造”的转变。由此,五四运动后,革命运动代新文化运动而兴。这种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的消长,与其说是“救亡压倒启蒙”,毋宁说是“启蒙转化为革命”。

——摘编自郑大华主编《当代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⑵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发展的特点。简要说明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5分)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历史参考答案2018.0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 D C A C D D B A 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 C B C A A D C D A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 C B A D D C A B D

题号3132

答案B 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33.(23分)

⑴形成的特点:依靠军事征服获得广阔的疆域;主要由孤立分散的城市构成,内部缺乏融合。(2分)

维系帝国的措施:通过法律协调不同民族的关系;建立专制制度和官僚制度来贯彻统治者的意志。(2分)

效果: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未能长久的维持统一的帝国政权,最终走向分裂。(2分)

⑵不同:由中世纪封建政权转化形成,民众具有相同的宗教信仰;由相同的民族组成。(3分)

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全球性殖民扩张的开始,君主专制国家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3分)

⑶答案示例:晚清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丧失国家主权,沦为半殖民地,国际地位不断下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收回国家主权的要求。但因列强无视中国主权,这一要求未能实现。这一消息传到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是一次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抗战时期,中国建立以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成员国,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贡献,赢得世界的尊重。中国政府取消法西斯国家在华特权,最终废除了晚清以来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赖于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的不懈奋斗。(11分)

34.(18分)

⑴支持《谷物法》的理由:《谷物法》有利于英国的农业发展及粮食安全。(1分)

反对《谷物法》的理由:《谷物法》影响英国工业的利润和资金,不利于英国经济发展。(1分)

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自由贸易;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4分)

⑵长期战乱使国民政府丧失税收来源,造成大量财政赤字;工业发展水平低,布局不合理,物资供给严重不足;官僚资本掠夺和商业投机活动。(6分)

⑶情况: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第一产业产值高于第二产业,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第二产业发展速度高于第一产业。(2分)

原因: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的实施;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国家重视工业化建设。(4分)

35.(11分)

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资产阶级思想的萌发和初步形成,新教伦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3分)启蒙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体系、民主政治的形成,成为资本主义思想体系。(3分)

⑵特点:目的是救亡图存;思想启蒙运动与革命相结合。(2分)

原因: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西方,中国遭受西方国家侵略,面对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3分)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第2套真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治国思想。下列选项属于道家提出的是() A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垂死而不远徙” C .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 D .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 据成书于西汉的《史记》等文献记载,秦二世是靠矫诏篡位当上皇帝的。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前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史记》关于秦朝的记载不可靠 B . 所有文献记载的历史都不是信史 C . 只有考古发现的材料才是可靠的 D . 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3. 历史学家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选项中,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①汉朝丞相位高权重,为“百官之首”

②汉武帝设立中朝,首长制得到加强 ③唐朝三省长官集体议事,相权分散 ④从首长制到委员制,皇权得到加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 梁启超评价我国古代一位改革家的改革时说:他推行的一些措施与近代西方的一些方法极其类似。其中某项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某项措施“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他评价的是() A . 商鞅变法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庆历新政 D . 王安石变法 5. 下表是某学者对明朝通俗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变异”研究的部分成果。其内容表现了明朝社会生活的“变异”主要是受到() 社会价值观 “重利趋商”成为社会潮流,将商人视为“智杰”“豪杰”。 生活消费方式 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剧烈变化,呈现“奢华”“逾制”的特点。 伦理道德观 对金钱、物欲的强烈追求,使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A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 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 . 新引进农作物的影响 D . 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6. 以下《清朝前期的疆域图》中,其中四个序号代表四个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019-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2019-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 题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史学家钱穆论述:“从前的阡陌是很宽的,但后来阡陌被侵入而破 坏后,即是所谓‘赋 税平’……按照亩数多少而收税。”在这一过程中 A.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 B.贵族土地占有得以巩固 C.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 D.个体小农经济遭到破坏 13.西汉陆贾说:“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 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吸取这一教训,西汉的做法是 A.奉行儒学,以德治民 B.封诸侯王,因俗而治 C.设中朝官,强化君权 D.清静无为,与民休息 14.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 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 郡望。这说明了 A.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 B.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 阀士族衰落 C.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 D.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 荫袭的家族 15.从明代中期开始,民间的图书编纂出版事业出现了一个高潮,包括 历史在内的各个学术领域名著不断。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可能是

A.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B.杂剧散曲等市民文学兴盛 C.官府放松了思想控制 D.明清之际思想启蒙的影响 16.“自边徼犬牙万里之远,皆上所自制命。一郡之内,兵一官也, 财一官也(兵权和财权分别有专官掌控),彼监此临,互无统属。” 材料描述的局面应当是 A.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度 B.唐朝建立起大一统政权 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D.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17. 表3 晚清时期各区域城市化水平(%) ①政治治中心周边城市化水平最高②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城市化水平 ③近代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④开埠通商促进城市化水平提 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在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上书要求设立制度局,“将旧制新政斟酌 其宜,草定章程”,然后交由有关部门实行。这一要求遭到群臣反对,有军机大臣扬言:“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也,我宁忤旨而已,必不 可开。”此事最终不了了之。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运动顺利发展 B.变法遭到守旧势力反对 C.军机处权力被彻底废除 D.机构重叠加剧财政负担

2020北京海淀高三(上)期中地理

2020北京海淀高三(上)期中 地理 2020.11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20年“十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报道,选取代表性铁路线路(图1),全景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高铁 A.沿途区域内人口数量少的是① B.经过省级行政区最多的是② C.连接省级行政中心最少的是③ D.经过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是④ 2.乘坐高铁①从北京出发,沿途 A.典型植被从落叶阔叶林过渡到常绿阔叶林 B.地势由第二阶梯过渡到第三阶梯 C.横跨黄河上游、长江中游和珠江下游地区 D.穿越阴山、秦岭和南岭山体隧道 图2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 4.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示季节 A.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 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霜冻是致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农业气象灾害。图3为某区城连续四天霜冻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四天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A.雾霾加剧 B.持续升温 C.大风降温 D.对流雨盛行 7.图示时段最可能在 A.1月 B.4月

2019-2020第二学期海淀高三期中数学试卷

数学 第1页(共6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 数 学 2020春 本试卷共6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在复平面内,复数i(2i)-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已知集合{ |0 3 }A x x =<<,A B =I { 1 },则集合B 可以是 (3)已知双曲线2 2 21(0)y x b b -=>的离心率为5,则b 的值为 (A )1 (B )2 (C )3 (D )4 (4)已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b a c a -<+ (B )2c ab < (C ) c c b a > (D )||||b c a c < (5)在61 (2)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120- (B )120 (C )160- (D )160 (6)如图,半径为1的圆M 与直线l 相切于点A ,圆M 沿着直线l 滚动.当圆M 滚动到圆M ' (A ){ 1 2 }, (B ){ 1 3 }, (C ){ 0 1 2 }, , (D ){ 1 2 3 }, ,

数学 第2页(共6页) 俯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1 1 2 2 时,圆M '与直线l 相切于点B ,点A 运动到点A ',线段AB 的长度为3π 2 ,则点M '到直线BA '的距离为 (A )1 (B )32 (C ) (D ) (7)已知函数 与函数 的图象关于 轴对称.若 在区间(1,2)内单调 递减,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1,)-+∞ (B )(,1]-∞- (C )[2,)-+∞ (D ) (8)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中最长棱的棱长为 (A ) (B ) (C ) (D ) (9)若数列 满足 ,则“ , , ” 是“为等 比数列”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形如 (是非负整数)的数称为费马数,记为n F .数学家费马根据0F ,1F ,2F , 3F ,4F 都是质数提出了猜想:费马数都是质数.多年之后,数学家欧拉计算出5F 不是质数,那么5F 的位数是 (参考数据:lg20.3010≈) (A )9 (B )10 (C )11 (D )12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扬州市2017届高三历史期中测试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A.统治秩序崩溃 B.分封制走向瓦解 C.王室日趋衰微 D.宗法制受到冲击 2.《大明一统志》中提到元朝“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当时人们认为都省与行省“官名品秩略同”,往来文书也用对等的“咨文”。据此能够看出 A.行省是中书省派出机构 B.行省制强化了地方权力 C.行省机构设置和运行的方法 D.行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3.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

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4.下列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状况,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 ②“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③“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 钢。” ④“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A. 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③② 5.乾隆二十年,一些原在广州贸易的英国商船来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 A.清初注意防范中外交往 B.中外贸易冲击着原有的管理体制 C.清初为了增加收入开放 D.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已被打破 6.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说,“过去的中西关系,一切操之于中国,今后是几乎事事由人;过去是中国不以平等待人,……现在及今后反以不平等对待中国了。”造成这一转折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兴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水师,在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福建马尾船厂曾因船政大臣沈葆桢的瞎指挥而造出了一批商船不像商船、兵船不像兵船的“怪船”,在实际海战中,这些船只“被敌炮轰、洞穿,至十一船同时漂没”。材料直接反映了 A.晚清政府统治黑暗 B.封建管理体系落后 C.中国封建制度腐朽 D.中国官员思想保守 8.1919年6月,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女子沈佩贞致函国会,陈述了她与议员魏肇文的婚姻情况,对魏肇文登报毁婚表示不满,希望通过法庭解决家庭纠纷。这件事在当时社会引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期中练习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期中练习(一模)试题(含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此后西汉形成了据《春秋》经文断狱的风气。《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论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这说明 A. 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 B. 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 C. 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 D. 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代以来的“引经决狱”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影响到司法决断,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故B项正确;“引经决狱”是用儒家思想解释法律条文。不是取代,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故C项错误;心学理论出现于南宋,故D项错误。 2.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这一现象说明 A. 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 B. 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 C. 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D. 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代邢窑白瓷在安史之乱后衰落,越窑青瓷代之而兴盛,这一变化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密切关系,故C项正确;社会动乱影响了南北交流,但不是阻断,

故A项错误;B项错在“全面衰退”,不符合史实,故错误;休养生息政策是在唐初,故D项错误。 3.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民生何其幸欤。”这表明宋朝 A. 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B. 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 C. 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D. 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南宋都城杭州的市民“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这说明南宋重视都城民众的民生问题,采取多种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的是南宋都城的社会救济保障体系,故B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贫富分化严重,故C项错误;两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故D项错误。 4.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这说明清朝内阁 A. 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 B. 设于宫中,有分散相权的作用 C. 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D. 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 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 . 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C . 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 . 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2. 在西周分封制下,被嫡长子继承制排除在王位继承以外的众王子弟,获得了新建诸侯国的权力,更得到一般宗族子弟绝不会出现的各种政治特权。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 A . 强化了王室间的血缘纽带 B . 推动了王室宗族迅速分化 C . 有效缓和了各诸侯国矛盾 D . 实现了地方对中央的拱卫 3. 1938年,布哈林(当时任共产国际技委会主席)在中共六大上说,红军应该“分散到各个地力经相当的时间,再转一个地方,到这个地力在一些时间。杀一杀土豪劣绅,吃一吃饭,喝一喝鸡汤,再到另一个地方,照样杀土豪吃鸡,过了相当时向再前进”这说明布哈林() A . 要求重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的建设 B . 指明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C . 认识到动员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 D . 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4.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都曾大规模对外扩张,在此过程中,罗马不断扩大公民权

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则严格将公民资格限制在雅典本地居民范围内。这种差异() A . 是罗马扩张迅速的根本原因 B . 促使罗马帝国进一步完善法律建设 C . 保障了雅典公民的紧密团结 D . 使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加广泛 5.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了外事裁判官,裁判官审案时从罗马古老的“信义”观念出发,认为无论是罗马人还是异邦人出于善意的行为都应该且能够得到保护,确立并认可了一系列新的契约法律关系。罗马法的这一发展() A . 树立了各民族间的交易法则 B . 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 . 说明当时民族矛盾日渐消失 D . 对私产作出了合法保护 6. 15世纪末16世纪初,罗马教会加强了对德意志的掠夺。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到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德意志成为教会榨取最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 德意志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 . 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 C . 德意志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 D . 德意志缺乏统一的中央集权 7. “延安县中四乡在进行普选运动时,在两个村里,有个别群众提出一个地主当乡长,因他识字。当时该乡的群众知道他表现不好,都不愿选举他。大家主张要选能代表群众利益的人当乡长,不要以识字多少为原则。结果地主落了选。”材料所述现象() A . 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 . 反映出地主不受农民欢迎 C . 反映当地群众已经有了民主的意识 D . 证明延安实行了普选的民主选举制度 8. 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与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国共产党驻共产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试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王室衰微 D.诸侯争霸 2.确定以下地图所反映的年代顺序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3.《礼记·王制》记载“田里不鬻(yù,卖)”。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4.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

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A.有教无类 B.学在官府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 5.《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孟子发扬孔子思想提出的主张是A.民贵君轻 B.人定胜天 C.克已复礼 D.仁者爱人 6.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以下各项与李白诗句相关的是 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 B.“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 C.“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 7.秦朝的文化政策,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了中央集权 B.“一法度衡石丈尺”,促进经济发展 C.“禁毁诗书,以吏为师”,统一思想 D.“书同文字”,提升了民族的认同感 8.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惠至渥(wò,优厚)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由此,贾谊建议汉文帝 A.实行“推恩令” B.巩固汉初分封的格局 C.削弱地方封国势力 D.实行郡县制加强集权 9.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分配北方无主土地恢复小农经济 B.刊印《齐民要术》推广生产经验 C.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兴修水利工程 D.创制翻车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 10.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此,唐太宗 A.选用廉吏,“不避亲仇” B.科举选官,“咸尽其才” C.轻徭薄赋,“宽仁慎刑” D.对北方民族,“爱之如一” 11.下表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12.“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

2018北京海淀区高三(上)期中地理

2018北京海淀区高三(上)期中 地理 2018.1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回答第1题。 1.“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8年9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顺利召开。图1为非洲部 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第2、3题。 2.峰会期间, A.北京比金沙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B.北京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C.北京日出东南,比开普敦日出早 D.地球公转和自转速度都逐渐减慢 3.图示区域 A.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加 B.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C.甲地受寒流的影响,降温明显 D.乙地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图2中的4条曲线反映R地某日近地面观测的辐射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其中,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总辐射强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读图,回答第4-6题。 4.影响R地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高度②气候类型③地形特点④地表温度⑤云量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5.图中曲线与地面净辐射强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地表温度依次对应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 6.此次的观测地点和时段可能是 A.西欧平原,3、4月份 B.撒哈拉沙漠,7、8月份

海淀区2019届高三期中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数 学(理科) 2018.11 本试卷共4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 已知集合{}|0A x x a =-≤,{}1,2,3B =,若A B φ=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1]-∞ B. [1,)+∞ C. (,3]-∞ D. [3,)+∞ 2. 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 A. 2()f x x x =- B. 21()f x x = C. ()ln f x x = D.()x f x e = 3. 11e dx x =? A. 1- B. 0 C. 1 D.e 4.在等差数列{}n a 中,1=1a ,65 2a a =,则公差d 的值为 A. 13- B. 13 C. 14- D. 14 5.角θ的终边经过点(4,)P y ,且sin θ=35 -,则n ta θ= A. 43- B. 43 C. 34- D. 34 6.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a a n n =+,则“21a a ”是“数列{}n a 单调递增”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向量a,b,c 满足a +b +c =0,且222 a b c ,则 a b 、 b c 、 c a 中最小的值是 A. a b B. b c C. c a D. 不能确定的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 (22)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23 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想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的社会》 1.之所以出现以上材料中的思想,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进行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B.工人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D.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启蒙 2.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的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就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同一天下午他们打进了一家在桑尔附近的大工厂,……工人们掏毁了价值一万镑的成套机器,……他们不仅是要掏毁这几个地方的机器,他们还要准备去掏毁全英国的机器。 ——摘自《兰开夏事件(当事人的通信)》3.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斗争处于什么阶段? A.经济目标为主的自发斗争B.政治目标为主的自觉斗争 C.无斗争目标的盲目阶段 D.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指导的经济斗争 4.在认识根源方面,出现这种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认识到贫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B.早期空想主义思想家的有力指导 C.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指导 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义务,工人们似乎已经采取了这一点,因为运动已在英、德、法几国都同时活跃起来,并且同时采取了从政治上改组工人的政党的步骤。 ——摘自《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5.19世纪中期,无产阶级提出了“夺权”的主张,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A.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工人阶级掌握了强大的武装 C.和平争取民主的努力证明行不通 D.国际间的无产阶级联合到达一个新的阶段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187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D.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但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都失败了。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到“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7.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阶级斗争的推动力量 C.革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调整 D.无产阶级的解放要靠自己的斗争 8.上图是我国为纪念国际上某一重大事件发行的一枚邮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邮票的发行时间为 A.1990年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2016届海淀区高三期末地理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地理参考答案2016.1 第Ⅰ卷(选择题共50 分) 本卷共 25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 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 2 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第Ⅱ卷(综合题共50 分) 26.(10 分) (1)从30%到50%该时间段英国比中国早;(1 分)发展到50%的历时英国比中国长;(1 分) 发展的速度英国比中国慢。(1 分) (2)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1 分)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或: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1分)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或: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二三产业集聚)。(1 分) (3)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1 分)分散大城市的职能(或: 疏散中心区的人口);(1 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或:合理规划道路网);(1 分)加强管理和疏导(举例说明正确可以得分)。(1 分) 27. (15 分) (1) 成都平原: 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1 分)平原地形,地势平坦;(1 分) 土壤肥沃;(1 分)临近河流,水源充足。(1 分) 不利条件: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1 分)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1 分) 渭河平原: 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1 分)平原地形,地势平坦;(1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1 分)临近河流,水源较为充足。(1 分) 不利条件: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1 分)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易受冻害影响。(1 分) (2)有水能、煤炭、石油等能源,种类多,资源丰富;(1 分)市场需求量大;(1 分)政策

高三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50道,共50分。材料题3组,共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考查的方向侧重于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非选择题侧重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一定涉及。 试卷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主干知识。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考核力度。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试题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试题难易适当,没有偏题、怪题。 具体而言,通过本次考试着重从能力提升角度下手进行命题。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靠读熟背透已不能再取得理想成绩。从主观题来看,材料分析题成为最主流的考查题型,而且材料的篇幅越来越长。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 从命题来源来讲,本次期中考试主要选取的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为主,结合一轮复习特点加入一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其中高考真题部分重点选取全国卷和天津卷的经典题目组成,辅以江苏、浙江、安徽等东部省份的题目,其主要用意在于让学生通过这次考试熟悉天津高考的命题特点,同时把握全国整体高考历史思维的大方向,做到一定程度的难易结合。同时着重挑选对文本解读能力有所提升的材料分析题,用大量新材料和新情景来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尽可能让学生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做到教材知识与材料内容的整合与呼应。 二、学生考试情况及原因分析 本次考试总体平均分如图所示: 分析:与以往相比成绩有所下降,一方面较之过往考试,本次考试总体难度有所增加,结合

海淀区2019届高三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官方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 2018.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时期,政府设有专门的官职“媒氏”,督促男女婚嫁,并且规定男子最晚30岁娶妻,女子最晚20岁出嫁。政府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A.鼓励婚姻自由 B.促进人口增长 C.加强基层控制 D.实行重农抑商2.春秋争霸战争期间,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一历史进程造成了 A.县制普遍取代封邑 B.世卿世禄制被废除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3.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这一建议的意图是 A.打击贵族势力 B.增强经济实力 C.贯彻仁政思想 D.扩展秦国疆域 4.《史记·河渠书》对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记载道: “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 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卒并诸侯。”此水利工程位于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5.《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 B.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 C.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 D.以礼仪彰显人的善性 6.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 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 B.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 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7.《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免除)徭戍。以十月赐酒肉”。这一举措表明 A.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注重推行道德教化 C.官府建立养老机制 D.统治思想转向有为 8.中国古代有立法保护耕牛的传统,秦汉时期皆立法严禁杀牛,魏晋南北朝时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宗法制度尚存 B.注重保护生态平衡 C.农业受到官府重视 D.立法过于严苛细密 9.汉高祖刘邦之后,开始“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惠帝时,

2019届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地理期中练习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地理 2018.1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回答第1题。 1.“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8年9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顺利召开。图1为非洲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第2、3题。 2.峰会期间, A.北京比金沙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B.北京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C.北京日出东南,比开普敦日出早 D.地球公转和自转速度都逐渐减慢 3.图示区域 A.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加 B.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C.甲地受寒流的影响,降温明显 D.乙地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图2中的4条曲线反映R地某日近地面观测的辐射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其中,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总辐射强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读图,回答第4-6题。

4.影响R地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高度②气候类型③地形特点④地表温度⑤云量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5.图中曲线与地面净辐射强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地表温度依次对应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 6.此次的观测地点和时段可能是 A.西欧平原,3、4月份 B.撒哈拉沙漠,7、8月份 C.青藏高原,5、6月份 D.准噶尔盆地,10、11月份 图3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第7-9题。 7.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 8.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 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 9.能够正确表示气流②运动模式的是 2018年9月16日17:00台风“山竹”在广东省登陆。图4、图5分别为16日8:00、17日8:O0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10、11题。 10. 16日8:00到17日8:00 A.海南岛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B.北京受冷锋影响强,降温引发冻害 C.东海受台风影响,风力加大D.台风中心向西移动,势力逐渐减弱 11.台风“山竹” A.中心风力最大,破坏力最强B.水平气流呈现顺时针方向旋转 C.使我国雨带北移,北涝南旱D.易引发风暴潮,破坏沿海基础设施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数学(理科) 2018.1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复数12i i += A. 2i - B. 2i + C. 2i -- D. 2i -+ (2 )在极坐标系中Ox ,方程2sin ρθ=表示的圆为 (3(4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已知直线0x y m -+=与圆22:1O x y +=相交于,A B 两点,且AOB ?为正三角形,则实数m 的值为 A. B. C. 或 D. (6)从编号分别为1,2,3,4,5,6的六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球中,随机取出三个 小球,则恰有两个小球编号相邻的概率为 A. 15 B. 25 C. 35 D. 45 (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①三棱锥的体积为1 6 ②三棱锥的四个面全是直角三角形

③三棱锥的四个面的面积最大的是2 所有正确的说法是 A. 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8)已知点F 为抛物线2:2(0)C y px p = 的焦点,点K 为点F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点M 在抛物线C 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得MFK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M 有且仅有4个 B.使得MFK ?为直角三角形的点M 有且仅有4个 C. 使得4MKF π ∠=的点M 有且仅有4个 D. 使得6 MKF π ∠=的点M 有且仅有4个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点(2,0)到双曲线2 214 x y -=的渐近线的距离是 . (10)已知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n a 中,1a ,2a ,4a 成等比数列,则{}n a 的前100项和为 . (11)设抛物线2:4C y x =的顶点为O ,经过抛物线C 的焦点且垂直于x 轴的直 线和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则OA OB += . (12)已知(51)n x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与各项二项式系数的和之比为64:1,则n = . (13)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 的棱长为点M 是棱BC 的中点,点P 在底面ABCD 内,点Q 在线段11AC 上,若 1PM =,则PQ 长度的最小值为 .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60242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分封诸侯,在武王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分封在成王和其子康王时期。康王之后,分封机会减少,太子以外的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这反映康王之后的西周 A.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牢固 B.分封制度日益走向瓦解 C.王室成员受到严密防范 D.嫡庶长幼地位依然有别 2.《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3.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 4.武则天在其身后的千余年间,主要是受批判和责难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建国后,史家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由此可知,历史人物的研究 A.视角不同导致结论有别B.时间愈久真相愈加清晰 C.观点越多越易达成共识D.需要迎合特定政治要求 5.宋代官员的选任,有科举取士、恩荫补官、学校考选、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途径。当时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被认为“无出身”,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这表明,宋代选官

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历史2015.1 本试题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最早刊于1927年3月5日出版的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刊物《战士》周报。此时中国的时局是() A.国共开始合作,黄埔军校建立B.北伐胜利进军,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C.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D.中国共产党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3.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句话中的“起义”是指()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百色起义D.广州起义4.下列两幅地图反映的战争态势分别属于抗日战争的() A.防御阶段;防御阶段B.防御阶段;相持阶段C.相持阶段;相持阶段D.相持阶段;反攻阶段 5.为下表加一个相符的主题,方框内应该填写() A.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提高了国际地位B.中国在抗战中参加各国际组织的活动 C.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D.中国赢得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6.历史地图承载了丰富的信息。图3所反映的是()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B.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面展开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A.建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C.制定国民经济恢复的方针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这一法规的实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①推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②有利于新中国的工业建设③加速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④能够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9.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领域的进展表现在() A.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B.推行外交“三大政策” C.步入世界外交舞台D.积极参加“不结盟运动” 10.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从1961年起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对象是() A.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D.国民经济各部门失调的比例关系 11.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1956—1966)的科技成就有() A.成功研制出“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B.杂交水稻——“南优”2号选育成功 C.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1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因为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原则②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③系统纠正了“文革”错误④推动教育战线的全面拨乱反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