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2017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

..的一组是

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

B.狡黠.(xiá)繁琐.潜.滋暗长(qián)尽态极妍.

C.膂.力(lǚ)商酌.荒谬.绝伦(miù)重峦叠嶂.

D.悲怆.(cāng)慰籍.飞珠迸.玉(bìng)悲天悯.人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的一组是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

...的一项是

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的一项是()

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累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关于读书,可以从“体”与“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本根、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实用功能。

从“用”的层面看,开卷有益,学以致用。这里的“有益”和“致用”都意在表明读书确实包含着实用的功利诉求。从这个角度考量,读书利国利民、利人利己。通过读书,人们可以获得生存技能以创造财富改善生活;通过读书,人们可以到达更高的社会阶位而改变命运。

然而,对实用功利的追求只是读书的一个方面,过分地强调读书的实用功能,往往会遮蔽读书的根本要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种劝学篇,主要用读书的好处和用处来激励人们学习,会养育狭隘的读书观念。

从“体”的层面看读书,也就是探究读书这件事情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当我们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这意味着读书是一种专属于人的活动,读书与做人几乎就是同一件事。读书的根本意义是“人性养成”“人文化成”。从这种意义出发来理解读书才可能达到读书的至境。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与之相反,“好读书”偏偏是“闲来无事好读书”。以前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面说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

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十年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和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

归根结底,“要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后者往往可以不执着于书本身,前者却常常陷于斤斤计较,带着患得患失的心去读书,有时候就会执着于一念而忘记了风来水面与月到中天。

雅文深境,幽思明悟,在一方局促的生命空间里,俯仰于天地大化之间,不正是读书的本体意义之所在吗?

(文/郑平,有删改)

5. 下列对读书的“用”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读书的“用”是指读书能满足人的实用功利诉求。

B.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所有的人都追求读书之“用”。

C.追求读书的“用”,在阅读时往往会执着一念,衡量得失。

D.过分强调读书的“用”会让读书的观念变得狭隘。

6. 下列对读书的“体”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读书的“体”指的是获得超越实用功利的人生体悟。

B.从“体”的层面看,作者对“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认可的。

C.不断追寻读书的“体”,就可能逐步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

D.“好读书”就是从“体”的层面专心读书,只关注书本身的内容。

7.下列对读书的“体”与“用”的联系和区别,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读书的“体”与“用”从不同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读书”这一问题。

B.读书的“用”就是读书的“体”外化而生成的实用功能。

C.读书的“体”与“用”的差别就是读书有用和无用的差别。

D.对读书的“体”与“用”的不同追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①,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②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释】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②效:献,呈献。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闻.之闻:听说

B.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

C.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

D.王且何利.利:好处

9.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A.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 90分)

四、(10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12.填空。(6分,每空2分)

(1)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杨慎《临江仙》)(2)关关雎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3)然后知,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两章)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保持惊奇

⑴生命开始的一瞬就是惊奇。我们周围的世界为什么由黑暗变得明朗?外界的声音为何如此响亮?那个俯视我们、亲吻我们的女人是谁?

⑵孩子大睁着纯洁的双眼,面对着未知的世界,不断地惊奇着,探索着,在惊奇中渐渐长大。

⑶惊奇是幼稚的特权,惊奇是一张白纸。但人是不可以总是惊奇着的。在生命的某一个时辰,你突然因为你的惊奇,遭逢尴尬与嘲笑。你会发现,惊奇在更多的时候,是稚嫩的表现,是少见多怪的代名词,是一种原始蛮荒的状态。在尊重老练成熟的社会心理中,惊奇是如胎发一般的标志。

⑷于是人们开始厌恶惊奇。

⑸如果你看到丑恶,假装没有看到,依旧面不改色、谈笑风生,人们就会送你“人情练达”的评价。你听到秽闻,仿佛在那一刻患了突发性的耳聋,脸上毫无表情,人们会感觉你老于世故,可以信赖。你被美丽、美好、美妙的景色感动,只可以默默地藏在心底,脸上切不可露出少见多怪的惊异,人们就会以为你少年老成,有大谋略、大气魄,是可做将帅的优良材料。你碰到可歌可泣的人间至情,要把心肠练得硬如钻石,脸不变色心不跳。就算真搅得肝肠寸断,也只可夜晚躲在无人处暗自咀嚼……我们把惊奇视作一种性格缺憾,我们以为永不惊讶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于是,见怪不怪,我们的心灵渐渐在漠视中麻痹,更不消说有意识地掩饰我们的惊讶,会更猛烈地加速心灵粗糙。我们因此极快地丧失掉了惊奇的本能。

⑹其实,细细分析起来,惊奇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先有了惊,然后才是奇。如果说“惊”属于一种对陌生事物认识局限的愕然,“奇”则是对未知事物积极探讨的萌芽了。否认了“惊”,就扼杀了它的同胞兄弟。我们将在无意之中,失去众多丰富自己的机遇。

⑺现代社会令人眼花缭乱,每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孤陋寡闻的。你在你的行业里是专家里手,在其他领域完全可能是白痴。这不是羞愧的事情。坦率地流露惊奇,表示自己对这一方面的无知以及求知的探索,是一种可嘉的勇气。我认识一位82岁的、肾脏功能已经衰竭的老人,他兴致勃勃地同我探讨电脑的种种输入方法。在自己的专业范畴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但对电脑的理解多有谬误,就连我这个“二把刀”也听出了许多破绽。但是,老人家充满探索之光的惊奇的眼神,却在这一瞬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我的灵魂。

⑻惊奇是一种天然物,而不是制造出来的。它是真情实感的火花。惊奇不仅仅是稚嫩,惊奇不仅仅是无知,惊奇是在它们基础上的深化和前进。惊奇是流动的水,它使我们的思想翻滚着,散发着清新,抗拒着腐烂。

⑼然而,在城市里待得久了,常常使我们丧失惊奇的本能。我们像鳝一样滑行着,浑身粘满市侩的黏液。

⑽到自然中去吧,造化永远给我们以惊喜。和寥廓的宇宙相比,个人的得失是怎样的微不足道啊!不要小看山水的洗涤,假如真正同天地对一次话,我们定会为自己重新获得活力而惊奇。

⑾同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朋友,来一次促膝谈心吧。和朋友坦诚地交往,会使我们留存着对真情的敏感,会使我们的眼睛抹去云翳,心境重新开朗,惊奇就在这清明的心境中,翩翩来临了。

⑿你也可以在静夜中同自己对话,回忆那些经历中最美好的片段,温习曾经使心灵震撼的镜头。它也许是旷野里很小的一朵花,也许是苍茫的大漠暮色,也许是雄浑激荡的乐曲……总之那是独属于你的一份秘密,只有你才知道它对于你的特别的意义。复习以往情感中最精彩的片段,常常会使我们整旧如新。

⒀保持惊奇,我常常对自己这样说。

【注释】胎发:初生婴儿未剃过的头发。(文/毕淑敏,有删改)

13.文中第③段说“惊奇是如胎发一般的标志”,这里的“惊奇”具有怎样的特

点?(4分)

14.文中第⑤段说“我们因此极快地丧失掉了惊奇的本能”。请结合本段内容概括我们惊奇的本能是怎样丧失的。(6分)

1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6分)

老人家充满探索之光的惊奇的眼神,却在这一瞬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我的灵魂。

16.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保持惊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知书达礼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学校在打造“礼仪校园”的过程中,准备开展以“学礼·明礼·守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你所在班级的研究选题“学生校园礼仪规范”,请你分条列举“学生校园礼仪规范”应该包含的具体内容,写出三条即可(4分)

18.在以“做知书达礼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正在热烈讨论遵守《学生校园礼仪规范》的意义。现在该你发言了,你将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120字)(4分)

七、(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一条鱼,一直很想了解陆地上的事情,却因为只能在水中生活而无法实现。他与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后,便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讲述了他的见闻。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事物,鱼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了想象,但所想象的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人被想象成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牛是头上长角的鱼……

其实,人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离不开已有的经验,又常受制于已有的经验。所以,要想真正认知新事物,就必须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经验。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

....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是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017年中考参考答案

1.D(chàng 藉 bang)

2.A(逻辑顺序和前后搭配可推断)

3.B(缺宾语,句末补上“的问题”)

4.D(“再现”后逗号改分号“;”)

5.B(不是所有的人都追求读书之用)

6.D(“好读书”关注的重点不是书的内容而是人生体悟。本题丢分学生多)

7.C(读书的体与用差别在于追求的目的层次不同,都是有用的。)

8.B (愿:希望)9.C 【易错】 10.D (是魏国可能组织联军,不是秦国)

11.魏王(就会)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秦国一定会撤兵)。

12.①几度夕阳红②在河之洲③生于忧患

13.稚嫩(幼稚、无知、稚弱、不成熟);原始蛮荒(4分)

14.把惊奇视为性格缺憾,厌恶惊奇;有意识地掩饰惊奇,训练自己习惯漠视、麻痹心灵;(6分)【评分标准:表达必须与题目逻辑一致。完全机械地抄原文无分(如将“更不消说有意识地掩饰我们的惊讶”抄入。)合理摘取的可以给分:“我们的心灵渐渐在漠视中麻痹”】15.对年老体弱的老人还能保持惊奇天性的钦佩(赞叹、佩服);对我们依据丧失惊奇本能的愧疚(惭愧)。(6分,各3分)【平均分2.4分。评分:学生多数没有注意后半句的深层情感而丢3分】

16.到自然中去与天地对话,使自己重新获得活力;与没有厉害关系的朋友谈心,留存对真

情的敏感,保持开朗心境;回忆震撼心灵的片段,使自己整旧如新。(6分)【平均分不到3分。评分要求:必须有“让、使…”之类使动或支配动词,否则无分。】

17.可从课堂学习、课间休息、课外活动等方面拟写。(4分)

18.扣住遵守规范的意义作答,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4分)

附译文:

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夜里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您替寡人谋划一下,怎么办?”孟尝君说:“有诸侯援救的国家就可以保存下来。”魏王说:“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

(选文省略文段: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赵兵十万,车三百乘。)

(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百辆马车。孟尝君来到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从赵国借些军队去救魏国。”赵玉说:“寡人不能借。”盂尝君说:“我冒昧地借兵的原因,是为了以此效忠大王啊。”赵王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盂尝君说:“赵国的军队并非比魏国的军队战斗力强,魏国的军队也并非比赵国的军队战斗力弱。然而赵国的土地没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魏国的土地一年一年受到威胁,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为什么?阂为魏国在西面为赵国作了遮蔽。现在赵国不援救魏国,魏国同秦国歃血结盟:这样就如同赵国与强大的秦国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年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一年一年地死去。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现。”赵王答应了,为魏国发兵十万,战车三百辆。)盂尝君又北上拜见了燕王,说:“从前家父经常为燕、魏两王的交往约会,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希望大王救救魏国。”燕王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观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怎么办呢?”盂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将给国家带来好处。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燕王还是没有答应。盂尝君说:“在下献上好的计策给大王,大王却不采用臣下忠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了,恐陷天下将有大的变化了。”燕王说:“您说的大的变化,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尝君说:“泰国攻打魏国,(选文省略:未能克之也,而台已燔,游已夺矣。)(不能攻克,但是游观的台榭已被烧毁,游观的乐趣已被夺走了。)然而燕国劫不去援救魏国,魏王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又西借秦国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国,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自己会跋涉几千里去帮助人吗? ”(选文省略: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好处会出燕国的南门而盼望援军吗?那么对于四国军队来说道路与乡里很近,补给给养又很容易。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燕王说,“您走吧,寡人听从您的了。”于是为盂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选文省略: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魏王大喜,说:“您借燕国、赵国的军队多而且快。”秦王很害怕,割让土地同魏国讲和。魏国于是归还了燕国、赵国的军队并且封赏了孟尝君。)审题与分析:对本题题意表达的界定:

题意表达鲜明,但表达形式可以直白,也可以含蓄。

题意正确:材料叙述了一条鱼对陆地上事物的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鱼渴望认识陆地上的事物,但因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只能从青蛙处间接获取相关的信息后进行想象。作为鱼,他将自身的认知经验与从青蛙处获得的信息叠加后,获得了与事物客观状况有出入的错

误认知。文章的题意应在材料的整体语意范围内。

对本题材料支撑的界定:

恰当:记叙性文章的事件或议论性文章的材料与所表达的题意(观点、思考等)有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支撑的内容能让人信服自己表达的观点和思考。事件或材料能够具体表述①什么是新事物和②已有的经验,并能清楚阐释③拓宽视野、丰富经验对认知新事物的意义。

缺陷:事件或材料与所表达的题意有相关性,但文中的事件或材料只是①空洞的贴上题意的标签,②文章主要内容没有具体表述已有的经验与认知新事物之间的关系,③或者并未

明确具体交代已有经验、新事物是什么,④或者文章部分内容支撑不当等等。

错误:事件或材料貌似与题意相关,表述的具体内容和内在逻辑无法支撑题意,其表达的意图与题意无关。

【评分标准】作文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来评分。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

2017 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精品】 第Ⅰ卷(选择题 30 分) 共12 分,每小题 3 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 愧怍.(zuò)魁 . 梧吹毛求疵 . (cī)钟灵 毓秀 B . 狡黠.(xi á) 繁琐.潜.滋暗长(qi án) 尽态极 妍 C . 膂.力( l ǚ) 商酌.荒谬.绝伦 (miù) 重峦叠 嶂 D . 悲怆.(cāng ) 慰籍.飞珠迸 . 玉悲天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人才,举荐人 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 B.如获至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 C.不拘一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 D.各尽其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 6 月10 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 题。读书的“体”与“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累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发现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三)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三)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问君何能尔,。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憔.(qiáo)悴驾驭.(yù)中流抵.(dǐ)柱浑身解.(xiè)数B.绮.(qǐ)丽殷.(yān)红众目睽睽.(kuí)盛气凌.(lín)人 C.闲瑕.(xiá)漂.(piāo)白恪.(kè)尽职守贪赃.(zāng)枉法 D.归咎.(jiù)沮.(jǔ)丧响彻云霄.(xiāo)抑扬顿挫.(cuò)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

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千万不要被()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陶醉沉浸俗艳鲜艳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句话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贝多芬对残酷命运发出的强烈呐喊。 B.《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伤仲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密州出猎”是题目。 D.“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语文】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 ..的一组是() 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 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 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 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 【答案】D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的一组是()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比喻打破常规。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徐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徐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问君何能尔,。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 空,,,此乐何极! (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 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憔(qiáo)悴驾驭(yù)中流抵(dǐ)柱浑身解(xiè)数B.绮(qǐ)丽殷(yān)红众目睽睽(kuí)盛气凌(lín)A C.闲瑕(xiá)漂(piāo)白恪(k è)尽职守贪赃(zāng)枉法D.归咎(jiù)沮(jǔ)丧响彻云霄(xiāo)抑扬顿挫(cuò)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千万不要被()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陶醉沉浸俗艳鲜艳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0)《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的诗句均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解答时要结合诗句的引申义理解作答. 【解答】答案: (1)白露为霜 (2)海内存知己 (3)恨别鸟惊心 (4)到乡翻似烂柯人(重点词:柯) (5)却话巴山夜雨时 (6)人有悲欢离合 (7)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重点词:赢) (8)断肠人在天涯(重点词:涯) (9)逝者如斯夫(重点词:逝)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分)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的“铭”和《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 C.《背影》《藤野先生》都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 D.《假如生活欺骗你》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考点】F5: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要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来判断即可. 【解答】A.正确; B.词不叫“绝句”; C.《藤野先生》作者鲁迅; D.《假如生活欺骗你》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故选:A.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A、众目睽睽B 、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①(A、zhuóB 、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②(A、励B 、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A、承载B 、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A②B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2017年湖北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有解析)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 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 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 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 【答案】D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

局。比喻打破常规。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答案】B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版)

2017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四个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试卷 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 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 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 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 3.古诗文默写(8 分) (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 (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归根结底,。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内蒙古通辽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内蒙古通辽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根据网上阅卷需要,本试卷中的所有试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 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分别封装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请在答题卡上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每小题3分,共18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咫尺(zhǐ)跛足(bǒ)贮藏(zhù)功勋(xūn) B.稽首(qǐ)嘈杂(cáo)装订(dìnɡ)诤友(zhènɡ) C.祈祷(qí)顷刻(qǐng)逮捕(dài)辐射(fǔ) D.憎恶(zēnɡ)混合(hùn)惩罚(chénɡ)披糜(mǐ) 2. 下列词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A.书声朗朗一泻千里销声匿迹忘乎所以 B.两全齐美一张一弛无可质疑勇往直前 C.以身作则前扑后继合辙压韵莫名其妙 D.挺而走险月明风轻红妆素裹仗义直言 3. 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无误的一组是 A.杨国忠因其妹妹杨玉环得宠而权倾朝野,在当时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B.张大哥答应别人的事总是千方百计做到,真可谓一言九鼎。 C.王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情真意切,把同学们的情绪都调动了起来,起到了抛砖引玉 的作用。 D.《三国演义》中“蒋干中计”一节,为我们塑造了蒋干这个胸无城府的草包形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科区各小学举行远足活动,纪念“六一儿童节”的到来。 B.由于青壮年劳力都到城市打工,通辽市的小麦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C.我们在学习上所缺乏的:一是勤奋不够,二是方法不当。 D.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许多中老年人感慨不已,它再次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 了。 5. 标点使用无误的一组是 A.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 住了端午。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B. 通辽美食有哪些?你一定会说出一大串:什么手把肉、牛肉干、奶豆腐……。 C.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6页)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 A .愧怍.(zu ò) 魁.梧 吹毛求疵.(c ī) 钟灵毓.秀 B .狡黠.(xi á) 繁琐. 潜. (qi án )滋暗长 尽态极妍. C .膂.(l ǚ)力 商酌. 荒谬. (mi ù)绝伦 重峦叠嶂. D .悲怆. (c ān g ) 慰籍. 飞珠迸. (b ìn g )玉 悲天悯.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__,发现人才__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__。 A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B .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C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D .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 .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 A .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 .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 .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 流旁边悠闲漫步。 D .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 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积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关于读书,可以从“体”与“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根本、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实用功能。 从“用”的层面看,开卷有益,学以致用。这里的“有益”和“致用”都意在表明 读书确实包含着实用的功利诉求。从这个角度考量,读书利国利民、利人利己。通过读书,人们可以获得生存技能以创造财富改善生活;通过读书,人们可以到达更高的社会阶位而改变命运。 然而,对实用功利的追求只是读书的一个方面,过分地强调读书的实用功能,往往会遮蔽读书的根本要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种劝学篇,主要用读书的好处和用处来激励人们学习,会养育狭隘的读书观念。 从“体”的层面看读书,也就是探究读书这件事情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当我们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时,就意味着读书是一种专属于人的活动,读书与做人几乎就是同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潘德高老师整理提供 1.(2017·福建省福州市)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走.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甩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士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蒌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甩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家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唉唉地应看,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采烤烤,剐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浙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卦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旱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姜。背姜里是满满的一背蒌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末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抽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哔哔啵啵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有答案)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有答案) 2017年中考记叙阅读汇编 (黑龙江绥化2017)(五)阅读美《低到尘埃的愿》,回答26-29题(8分) ①路过一个工地,几个农工吃完饭,聚在一起打牌,每个人面前堆着一堆面值很小的角币。“要是每个月给我们发两倍的工资,那我们打牌就不像现在这样说手缩脚了。”“是啊,是啊,那就妥妥的了。” ②在东北,人们爱说“妥了”,那是一种心灵满足后的肯定。就像给生命放了一张舒适的床,生命跟着熨帖了。知足是一种境界,口袋里只有元钱,妥了,那就吃4元钱的“大餐”——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剩下的1元给蹲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小乞丐,他已经给路人行了无数个礼,却还没有“开张”;没钱坐车去上班,妥了,那就骑自行车或者跑着去,正好这个年龄该减肥了。 ③人的心永远想去那边看上一眼,并非为了明白,也非为了征服。人的心总在远方——财富、权力、名声以及许多,人常常会忘记当下。殊不知,回到自己的生活,一样可以精彩。简单如一的生命,也可以是那根最优美的琴弦,上面满是快乐而炫目的音符。听着那几个民工畅快的笑声,我想这何尝不是一种生的境界,简简单单的向往,踏实而天真,温暖着社会你死我活的残酷。 ④人世间有多少愿望,在旁人看触手可及,可于他们却是奢侈的。比如一个贫困区的孩子,他的愿望是在假期多编几个篮子卖掉,有了学

费就可以继续上学了;比如一个拾荒的老人,他的愿望是明天早上可以第一个去占领那个富人区的垃圾箱;比如一个乞丐,他的愿望是今夜不要下雨,因为窝棚盖被风刮掉了;比如一个流浪汉,他的愿望是冬天再迟一天,缩在墙根儿再多取一天阳光的暖;比如两头相爱的猪抢食吃,彼此希望明天早上自己的重量超过对方而被宰杀,那样就可以让对方苟活下;比如一个车辙里的两尾鱼,希望能再吐出一点唾液给对方,以求延长一秒此生的幸福…… ⑤苏轼写过“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无灾无难,便是他对孩子的愿望。安德烈问他的母亲龙应台:如果将我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你会失望吗?龙应台告诉她的儿子: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无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朋友在新年短信里说,不祝愿我飞得有多高,只祝愿我飞得不那么累……这些很低很低的愿里,藏着很深很深的爱。 ⑥忽然想起自己一个个简朴的生日和一张张亲人的脸,那很低很低的愿的蛋糕里,不是一样插着很饱满的蜡烛吗? 26.幸福是个比较级,在相对的平衡中才能感受其真实的存在,选中作者是通过一什么事顿悟到幸福的?(2分) 27.中第④段的划线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28.阅读强调情感共鸣。选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发了你怎样的情感体验?(2分) 29.时下,每个人都在努力提升幸福指数,现在你是否有被幸福紧紧包围的感觉。请晒出你的“幸福账单”。(提示:至少从三个角度谈;0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作揖.(yī)督.促(dū)湿漉漉.(lù)语无伦.次(lún) B. 粗拙.(zhuó)喧.腾(xuān)入场券.(quàn)自园.其说(yuán) C. 发怔.(zhèng)筵.席(yán)绾.青丝(wǎn)行之.有效(zhī) D. 愕.然(è)濡.养(rú)芦苇.丛(wěi)不足为据.(jù) 2.根据语境,请在横线上选择合适的词语,正确的选项是() 大器之人,语气,性格,气势,举止,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 A. 不猥不琐不张不扬不惊不惧不骄不躁 B. 不张不扬不猥不琐不骄不躁不惊不惧 C. 不猥不琐不惊不惧不张不扬不骄不躁 D. 不惊不惧不骄不躁不张不扬不猥不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 校园霸凌题材电影《少年的你》热映,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有 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D. 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屏幕,人类的阅读 载体不断变化,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积极申请加入?还是断然拒绝加 入?或者只是站在一边远远观望?需要许多国家做出理性的选择 B.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这体现了总理对各级政府的谆谆 告诫,至简,至真,至诚,至善。 C.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 芦沟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D. “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 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5.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截至2017年,中国游戏用户达5.83亿人,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036.1亿元。游戏这一话题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游戏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也引起了国民广泛的关注。 在讨论“中学生玩游戏有利还是有弊”这个话题时,人们往往各持一端。请你分别就玩游戏的“利”与“弊”两方面,各写两个具体观点。 很多家长怒斥“游戏毁掉了孩子”,也有不少网友嘲笑家长“自己教育不当还赖游戏”。游戏与孩子的不良习惯、错误行为有关系吗?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的观点和理由。(100~120字)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七)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七) 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的创造。根据要求,完成(1)(2)题。(7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夏至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木槿花开,瓜豆满架,稻穗挂地 沏茶熏香,听夏虫(yín)① 小巷(yǒu)②深,院子里(fán)③星点点 凉荫下,或是藤椅或是竹席 奶奶的大葵扇,缓缓摇起阵阵清风,助人(hán)④眠 宵漏夜短 夏梦正长 (2)冬季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3分)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①”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②”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③”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至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①桃花流水,。(李白《山中问答》) ②,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③子曰:“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夕阳西下,总是特别容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所写:“,。” ⑥古代诗词中有些句子全由名词组成,你高度浓缩的语言达到言简义丰的效果,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温庭筠《商山早行》中也全用名词的句子是“,”。 ⑦芒种,是农人一年中最忙的时节,行走村野,见农人刈麦田间,耕种劳作。芒种,忙种!让人想起白居易的诗句“,”。 3.名著阅读。(8分) (1)“兄弟”是《水浒》中最令人动情的两个字,根据下列内容分别选择正确的一项。(3分) 【甲】拿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乙】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 【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 A.武松 B.李逵 C.鲁智深 (2)根据《沙乡年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5分) 《沙乡年鉴》阅读任务单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 ..的一组是() 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 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 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 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 【分析】本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A.正确.注意“愧怍”中的“怍”不要错读“zà“. B.正确.注意“繁琐”不要写作“繁锁”. C.正确.注意“重峦叠嶂”不要写作“重峦叠障”. D.“悲怆”中的“怆”应读作“chuàng”,“慰籍”应写作“慰藉”.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的一组是()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 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 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 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与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A.嫉.妒(jì)蔷薇.(w?i)教学相长.(zhǎng) B.胴.体(d?ng)裙袂.(mai)龙吟凤哕.(huì) C.怪诞.(dàn)糍.粑(chí)呷.浪之鳞(jiā) D.鲑.鱼(guī)感慨.(kǎi)蹑.手蹑脚(lia)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 ..的一项是() ..完全正确 A.诀别 ..:不再见面的分别自顾不暇.:空闲寻物启.事:指陈述 B.臆.测:主观的金榜提.名:写上寤寐.思服:醒时 C.修.狭:长美不甚.收:超过通宵达旦.:天亮 D.徙.倚:徘徊因.势利导:因此正襟危座 ..:高 【答案】A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个是() A.常见一些学者,陈述其观点来是口若悬河 ....,然而要征引古籍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背诵出原文 B.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豆蔻年华 ....,要改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C.中考在即,我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 ....的感觉 D.最近,微信朋友圈中流行一篇文章《素颜黔东南》,言简意赅 ....地介绍了黔东南的众多美食、美景及民风民俗 【答案】B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微博”“多彩”“唱响”(分析: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驴友们半夜就登上了雷公山顶,不畏凉气袭人,目的是为了能够观赏到日出的壮观景象.(没有语病) D.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分析:应删去“不足”、“不当”) 【答案】C 5.填入下列句子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 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拉开序幕,贵州_____的山水风光,_____的特色风物,_____的民族风情从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展现,现场笑意满满,掌声阵阵。 ①醇厚浓郁②多彩和谐③旖旎。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 ..的一组是 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 B.狡黠.(xiá)繁琐.潜.滋暗长(qián)尽态极妍. C.膂.力(lǚ)商酌.荒谬.绝伦(miù)重峦叠嶂. D.悲怆.(cāng)慰籍.飞珠迸.玉(bìng)悲天悯.人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的一组是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 ...的一项是 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的一项是() 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累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秘密★2017年6月20日 2017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 ..的一组是 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 钟灵毓.秀 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 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 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的一组是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 ,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 3.下列各句中有语 ..病.的一项是 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的一项是 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积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关于读书,可以从“体”与“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本根、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功用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