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学考试--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自考--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国际贸易课的任务与内容

[单选](1)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重商主义;

(2)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并存;

(3)在帝国主义时期,出现了超保护贸易政策;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贸易自由化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第三节国际贸易常用的基本概念

1.[名词解释]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地区)同别国(地区)进行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

2.[多选](1)列入专门进口项目的有:①供国内消费或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②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③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

(2)列入专门出口项目的有:①本国产品的出口;②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③本国化货物出口。

3.[单选]我国采用的是总贸易体系。

4.[单选]一般说来,顺差或出超表明一国收进的货款与服务报酬大于支出货款与服务报酬,说明该国在世界市场上处于优势;逆差或入超表明一国对外支出货款与服务报酬大于收进货款与服务报酬,表明该国在世界市场上处于劣势。

5.[单选]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单指世界出口货物总额而言的。

6.[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7.[单选]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或地区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从第三国或地区来看,即为转口贸易。

第二章对外贸易的产生、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对外贸易促进了自然经济

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单选]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对外贸易。

2.[单选]跨国公司以“转移价格”方法扩大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转移。

第四节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关系的基础和纽带

1.[单选]对外贸易是国际经济“传递”的重要渠道。

2.[多选]影响“传递”的因素包括:

(1)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

(2)一国进出口在世界总进口值与总出口值中的比重,以及一国对某些世界性商品的供求在该种商品的世界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中的比重;

(3)双边贸易关系;

(4)各国经济政策。

第三章国际分工

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1.[单选]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单选]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是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第二节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简答]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1)[单选]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单选]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4)[单选]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5)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6)[单选]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单选]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据主要地位。

2.[名词解释]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第四节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国际

分工与国际贸易学说的介评1.[单选]亚当·斯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其代表著作为《国富论》。

2.[简答]请理解掌握关于教材P45~46绝对利益理论的应用问题。

3.[单选]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是当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4.[多选]对比较成本说的评价:

(1)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

(2)比较成本说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3)这个理论把世界看做是永恒的、不变的,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经济发展规律的。

(4)这个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提出的假定,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坚持劳动价值论等因素。作为论述的前提条件,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为静态的,是不客观的。

5.[单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其中俄林的代表作是《域际和国际贸易》。

6.[多选]赫—俄学说的一些假定:

(1)在各个域际或国家内部,生产诸要素是完全自由流动的,但在区域和国家之间,它们是不能自由流动的;

(2)假定货物流通中的一切限制都不存在;

(3)假定只有商品贸易,贸易是平衡的,出口恰恰足以支付进口;

(4)假定生产诸要素是完全可以分割的,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生产的增减而变化,因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

(5)假定只有两个区域或两个国家;

(6)假定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

7.[多选]对赫—俄学说的评价

积极的方面:

(1)在各国参加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依据上,赫—俄学说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更为深入和全面。

(2)该学说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严重的缺陷:

(1)赫—俄学说以要素比例说来反对李嘉图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抹杀了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区别,使比较成本理论庸俗化了。

(2)赫—俄学说抹杀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

(3)赫—俄学说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4)赫—俄学说与当代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

8.[单选]需求偏好相似说,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理论。

9.[多选]一般说来,产业内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

(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第四章世界市场

第一节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与构成

1.[单选]世界市场的迅速发展时期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

2.[单选]英国成为多边贸易支付体系的中心。

3.[单选]商品交易所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它是在指定的固定地点、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

4.[单选]销售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所要经过的路线。

5.[单选]企业接受国外顾客直接订货以邮寄方法交货。

6.[单选]国际市场信息网络成为世界市场的中枢。

第二节当代世界市场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

1.[单选、多选]集团化趋势在世界市场中有两种表现:一是国家间的集团化,其特点是内部实行贸易自由化,对外统一贸易壁垒,对非集团成员的市场进入不利。二是跨国企业的大量出现。其特点是交易市场内部化、技术转让内部化等,使非跨国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单选]回购合同是要求工厂或设备的买方向卖方提供一定比例的产品以代替购买工厂或设备的价款的合同。

第五章国际贸易中的商品价格

第一节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含义与种类

1.[名词解释]外贸统计价格:是根据外贸统计,将某个时期出口价值除以出口数量得出的出口平均价格或单价。

2.[单选]国际供求关系是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

3.[多选]世界“封闭市场”价格包括:调拨价格、垄断价格、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4.[多选]商品协定通常采用最低价格和最高价格等办法来稳定商品价格。

第二节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形成

1.[单选]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形成的基础是商品所包含的国际价值。

2.[单选]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3.[简答]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

(1)垄断;

(2)经济周期;

(3)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4)商品的质量与包装;

(5)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6)自然灾害、政治动乱、战争及投机等。

第三节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职能与作用

1.[多选]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职能包括:

(1)表现商品国际价值的职能;

(2)核算职能;

(3)调节职能;

(4)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职能。

2.[名词解释]贸易条件:是同一市场中不同商品相交换的数量比率或相对价格比率。

贸易条件有如下4种:

第六章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地区经济一体化及其发展

1.[单选]优惠的贸易安排是一种较低级和松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

2.[单选]关税同盟的特点是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的关税政策。

3.[名词解释]共同市场: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在实现货物自由移动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之间的自由移动。

4.[单选]完全经济一体化是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5.[名词解释]部门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各个成员国间的一个或几个部门(或货物)纳入一体化的范畴之间,实现局部经济部门中的协调一致。

6.[多选]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可将经济一体化分为:水平经济一体化和垂直经济一体化。

7.[简答]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强的主要原因:

(1)美国与原苏联在欧洲的对峙迫使西欧联合。

(2)发展中国家维护民族经济权益与发展的需要。

(3)发达国家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的需要。

(4)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5)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需要。

(6)加强集团对外谈判力量的需要。

8.[单选]南锥体共同市场成员国主要来自南美地区。

第二节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多选]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消极影响:

(1)对非成员国的贸易份额减少。

(2)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及利用外资极其不利。

第三节地区经济一体化理论介评

1.[多选]关税同盟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1)完全取消各参加国间的关税;

(2)对来自非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进口关税;

(3)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

2.[单选]关税同盟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化,对外则实行差别待遇。

3.[单选]贸易创造效果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

4.[单选]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根本差别,在于缔结关税同盟前的状况不同。

5.[单选]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是从生产方面考察关税同盟的贸易影响的,而贸易扩大是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的。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移情况下,由于存在使需求扩大的效应,从而都能产生扩大贸易的效果。

6.[简答]关税同盟的建立可以产生的动态效果:

(1)关税同盟的建立使成员国的市场竞争加剧,专业化分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使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2)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转移,自由市场扩大,从而使成员国获取专业与规模经济利益。

(3)关税同盟的建立,市场的扩大,投资环境的大大改善,会吸引成员国厂商扩大投资,也能吸引非成员国的资本向同盟成员国转移。

(4)关税同盟建立后,由于生产要素可在成员国间自由移动,市场趋于统一,竞争加剧,投资规模扩大,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各成

员国经济的发展。

7.[单选]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现象做出阐释的是较有影响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8.[简答]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的主要原则:

(1)经济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它不限制市场的统一,也不必在一切情况下都寻求尽可能高的其他一体化形式。

(2)两极分化是伴随一体化出现的一种特征,只能通过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制定系统的政策来避免它。

(3)鉴于私营部门是导致发展中国家一体化进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的政府干预对于经济一体化的成功至关重要。

(4)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是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按新秩序逐步改变世界经济的要素。

第七章国际服务贸易

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及其特征

1.[多选]服务贸易依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指:

(1)过境交付;

(2)境外消费;

(3)商业性存在;

(4)自然人流动。

2.[简答]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

(1)[单选]国际服务贸易中大多数服务具有无形性。

(2)国际服务贸易中部分服务具有不可贮存性。

(3)国际服务贸易交易标的物的多样性、无形性。

(4)国际服务贸易存在生产要素跨国界的移动性。

(5)国际服务贸易涉及法律的复杂性。

(6)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呈现复杂性。

(7)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物的作价原则较复杂。

(8)国际服务贸易双方当事人关系复杂。

第二节战后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1.[简答]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日益专业化。

(3)世界货物贸易的增长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

(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的国际化。

(5)国际服务合作的扩大促使服务贸易扩大。

(6)国际旅游业的兴起与迅猛发展加快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7)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8)各国政府的支持是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2.[简答]影响国际服务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1)[单选]社会生产力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单选]自然条件是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

(3)各国参加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比较优势。

(4)跨国公司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

(5)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

(6)各国政府政策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

第八章国际资本转移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战后国际资本移动的特点与原因

1.[名词解释]国际资本移动:是指资本从一国或地区跨越国界向别的国家或地区移动、转移并进行商品生产和金融等服务业方面的投资活动。

2.[简答]战后国际资本移动的特点:

(1)[单选]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国际资本移动中的主体是发达国家,但发展不平衡。

(3)国际资本移动的国别地区流向发生了较大变化。

(4)国际资本移动的部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5)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资本移动持续稳定地发展。

(6)国家垄断资本在国际资本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单选]70年代中期后,石油输出国组织曾一度成为提供官方援助的主要经济组织。

4.[简答]战后国际资本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1)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度提高。

(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3)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4)国家垄断资本的输出促进了私人资本的输出。

(5)跨国银行和区域性金融投资机构的兴起,促使国际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为资本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6)货币升值、贬值的影响。

(7)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8)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南南合作的发展,促进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输出。

第二节国际资本移动的主要形式

1.[单选、多选]国际资本移动按资本持有者的性质可分为国家和私人资本移动两大类;按投资期限的长短可分为长期资本移动和短期资本移动;按投资方式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2.[名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接到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并由投资直接经营和管理该厂矿企业,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一种投资形式。

3.[多选]按照投资者对投资企业拥有的股权比例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1)独资企业;

(2)合资企业;

(3)合作经营。

4.[名词解释](1)独资企业:指投入企业的资本完全由一国的投资者提供,投资者对投资企业的股权拥有的比例在95%以上的企业。

(2)合资企业: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一国境内根据投资所在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按一定比例或股份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分享利润、分担亏

损和风险的股权式企业。

(3)合作经营:是指国外投资者根据投资所在国法律,与所在国企业通过协商签订合作经营合同而设立的契约式企业。

5.[多选]按投资者投资组建方式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

(1)收购方式;

(2)创建方式。

6.[单选]创建海外公司属于直接投资方式。

7.[多选]对外间接投资包括证券投资和借贷资本输出。

8.[单选]对外间接投资的特点:投资者不直接参与这些资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9.[多选]借贷资本输出方式一般有:

(1)政府援助贷款;

(2)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3)国际金融市场贷款;

(4)出口信贷。

10.[单选](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对象是成员国政府,贷款用途只限于解决短期性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用于贸易和非贸易经常项目的支付。

(2)国际开发协会专门从事对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无息贷款业务。

(3)国际金融公司专门从事对成员国私营部门的贷款业务。

(4)一般来讲,国际金融市场贷款利率较高,但对贷款的用途没有限定,借款国可用于任何需要。

11.[多选]国际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12.[名词解释]出口信贷:是指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或进口方的银行所提供的贷款。第三节国际资本移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单选]战后,国际资本移动速度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单选]资本输出成为确保原料进口的手段。

3.[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资本移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国际资本移动加速了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展开阐述)

(2)国际资本移动对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和商品结构的影响。(展开阐述)

(3)国际资本移动加强了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和垄断。(展开阐述)

(4)国际资本移动使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展开阐述)

(5)国际资本移动使各国贸易政策发生了变化。(展开阐述)

第九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1.[名词解释]跨国公司:主要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私人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

2.[单选]跨国公司的来源国称为母国,子公司所在国为东道国。

3.[简答、多选]跨国公司的特征:

(1)规模庞大,实力雄厚;

(2)实行全球战略;

(3)公司内部实现“一体化”;

(4)经营多样化。

4.[单选]资本输出是跨国公司形成的物质基础。

5.[单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在数量、规模、国外生产和销售上均居世界首位。

6.[多选]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1)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直接投资东道国。

(2)服务业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3)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发生变化。

7.[简答]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1)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尖锐。

(3)发达国家政府的积极推进。

(4)跨国银行的发展。

(5)放宽对外资的限制。

8.[单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执行帮助欧洲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

第二节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1.[单选]就整个工业来看,跨国公司的外部贸易居于主导地位。

2.[多选]公司内部贸易的结构特征:

(1)部门结构特征;

(2)产品结构特征;

(3)地区结构特征。

3.[单选]在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内部化率较高。

4.[简答]战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的原因:

(1)降低外部市场造成的经营不确定风险。

(2)降低交易成本。

(3)适应高技术产品生产的需要,维护企业对高技术产品的垄断地位。

(4)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和竞争能力,实现全球利益的最大化。

5.[名词解释]转移价格:即公司内部总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中,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负、增强子公司竞争能力、减少或避免风险等目的,在公司内部所实行的价格。

6.[多选]转移价格可分为:转移高价和转移低价两种。

7.[多选、简答]跨国公司在内部贸易时采用转移价格的目的在于:

(1)减轻税负。

(2)增强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减少或避免风险。

(4)向子公司摊提管理费、研究和开发费用;避免因子公司利润过高引起工人过高的福利要求;在拥有部分股权的子公司中获得更多的利润等。

第三节跨国公司与国际技术贸易

1.[名词解释]国际技术贸易:是指技术供应方(许可方)按一般商业条件,通过签订技术贸易合同或协议的方式,将某种技术的使用权越出国界转让给技术的受让方(接受方)使用的一种行为。

2.[简答]战后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1)战后科技革命为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发展不平衡。

(2)通过技术贸易可获得很大的经济利益。

(3)外部压力不断地促使跨国公司向外部企业转让技术。

(4)战后各国都将引进技术作为本国科技、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

3.[简答]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的区别:

(1)贸易标的物内容不同。

(2)贸易标的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不同。

(3)从贸易双方当事人关系看两者存在的差异。

(4)贸易标的物作价原则存在差异。

(5)从贸易所涉及的法律看两者存在的差异。

(6)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看两者存在的差异。

4.[多选]技术贸易的标的物主要是:

(1)专利。

(2)商标。

(3)专有技术。

5.[单选]国际技术贸易的收入和支出属于无形的商品贸易,一般不列入该国的对外贸易收支平衡表中,它通常反映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中。

6.[多选]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直接投资、许可贸易、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合作生产。

7.[多选]国际许可协议主要有:

(1)独占许可证协议。

(2)排他性许可协议。

(3)普遍许可协议。

(4)分许可协议。

(5)交叉许可协议。

8.[名词解释](1)许可贸易:又称许可证贸易,是技术许可方将其交易标的物的使用权通过许可协议或合同的方式转让给技术接受方的一种贸易方式。

(2)合作生产:是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依据共同签订的协议或合同,分别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然后由一方或双方装配成为成品出售,或者双方按协议或合同规定的规格、品种、数量,分别制造双方所需的零部件,相互交换,然后各自组装成自己的产品出售双方所需的零部件,相互交换,然后各自组装成自己的产品出售。

9.[简答]跨国公司实行技术转让的特点:

(1)技术转让的先进程度与股权持有比例成正比,技术使用的限制与股权持有比例成反比。

(2)加强对公司内部技术转让的控制,在公司内部形成一套技术传输、消化、应用和反馈的机制,保持对技术的垄断。

(3)严格限制技术转让条件,如限制技术的使用范围、地域、技术的扩散、技术的改进及使用技术产品的销售等。

(4)准确把握技术转让的时机。

(5)在对转让技术进行定价时,除主要考虑技术的需求强度外,还要考虑技术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以及技术引进方使用该技术所能创造的盈利等因素。(6)采用各种方式提高转让技术的价格,或增加转让技术的内容,将引进方不需要的技术成分也塞进“技术包”中,增加技术转让的收益,等等。

第四节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单选]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部门。

2.[单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集中反映是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上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

3.[简答]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

(1)绕过贸易壁垒,扩大对外贸易渠道。

(2)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3)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

4.[单选]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五节对跨国公司理论的介评

1.[单选]垄断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海默创立,由金德尔伯格加以完善的。

2.[单选]产品生命周期论是由美国哈佛教授弗农提出并发展完善的。

3.[单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从开发到淘汰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4.[单选]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莱和卡森提出,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进一步加以发展。该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的。

5.[多选]要素禀赋一般指东道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容量等。

6.[多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

第十章对外贸易政策与管理

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演变与制定

1.[名词解释]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各国总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为各国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

2.[多选、简答]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关系。

3.[多选]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构成:

(1)对外贸易总政策。

(2)进出口商品和服务开放政策。

(3)国别对外贸易政策。

4.[单选]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是带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

5.[单选]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是由国家立法机构进行的。

第二节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政策的内容与理论基础

1.[名词解释]保护贸易政策:指由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给予优惠和津贴,奖励出口。

2.[单选]“奖出限入”是保护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

3.[单选]晚期重商主义学说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其主要著作是《英

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该书1644年出版,被认为是重商主义的“圣经”。4.[单选](1)李斯特在1841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保护幼稚工业的学说。

(2)处在农工业阶段的国家,应实施保护关税制度;处在农工商阶段的国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享受自由贸易的最大利益。

(3)李斯特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是积极的。他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而以自由贸易为最终目的。

(5)凯恩斯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造人,他的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5.[简答]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1)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2)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

(3)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

(4)受到保护的程度不断提高。

6.[多选、简答]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1)按照有效保护税率设置阶梯关税。

(2)加强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活动。

(3)非关税壁垒不断增高。

(4)违背《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7.[单选]自由贸易理论起始于法国的重农主义,完成于古典派政治经济学,之后继续发展。

8.[简答]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

(1)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形成相互有利的国际分工。

(2)扩大国民真实收入。

(3)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可进口廉价商品,减少国民开支。

(4)实行自由贸易可以减少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率。

(5)实行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9.[单选]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英国经济跃居世界首位。

10.[名词解释]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制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世界商品的交换与生产。

11.[简答]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1)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地降低了进口关税率,通过8轮的多边贸易谈判,发达和发展中缔约方进口平均税率已分别降至5%和15%以下;

(2)经济贸易集团内部逐步取消关税;

(3)通过协商,一些经济贸易集团给予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优惠关税,如欧洲联盟与非、加、太地区发展中国家通过《洛美协定》给予优惠关税待遇;(4)在1968年第2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通过了普遍优惠制决议;(5)发达国家放宽进口数量限制,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

第十一章关税措施

第一节关税概述

1.[名词解释]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2.[多选、简答]关税的主要特点:

(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2)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人和进出口货物。

(3)关税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4)关税可起到调节出口贸易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关税的主要种类

1.[多选]进口税主要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两种。

2.[单选]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3.[单选]我们通常所讲的关税壁垒,便是高额进口税。

4.[多选]一般说来,大多数国家的关税结构是: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征收较高关税,对半成品的进口征收的关税税率次之,而对原料的进口征收的关税税率最低甚至免税。

5.[单选]目前大多数国家对绝大部分出口商品都不征收出口税。征收出口税的目的,或者是为了财政收入,或者是为了保证本国的生产或本国市场的供应。

6.[单选]以保护本国生产为目的的出口税,通常对出口的原料征税。

7.[多选]按照征税的目的分类,关税可以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8.[多选](1)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关税可以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制。

(2)进口附加税通常是一种特定的临时性措施。其目的主要有: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维持进出口平衡;防止外国商品低价倾销;对国外某个国家实行歧视或报复等。

9.[单选]《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规定征收反补贴税的期限不得超过5年。

10.[名词解释]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11.[单选]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对于征收差价税的商品,有的规定按价格差额征收,有的规定在征收一般关税以外另行征收,这种差价税实际上属于进口附加税。

12.[名词解释]特惠税:又称优惠税,是指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13.[单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联盟与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签订的《洛美协定》,规定了欧盟向参加协定的这些发展中国家单方面提供特惠税。

14.[多选](1)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2)普惠制的目的是: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15.[多选]对给惠国保护措施的规定包括:

(1)免责条款。

(2)预定限额。

(3)竞争需要标准。

(4)毕业条款。

16.[多选]所谓实质性变化有两个标准:

(1)加工标准。

(2)增值标准。

17.[多选](1)关税按照征税的一般方法或征税标准分类,可以分为: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

(2)关税按照保护的程度和有效性分类,可以分为名义关税、有效关税。

18.[单选]有效关税保护率=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该行业最终产品的增值比率。如:棉布的名义关税税率为30%,而纺织业的最终产品的增值比率为60%,则有效关税保护率为75%。

第三节海关税则与通关手续

1.[名词解释]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海关凭以征收关税,是关税政策的具体体现。

2.[多选]关税税率表主要包括三部分:税则号列、货物分类目录、税率。

3.[单选]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目录的商品分类的划分原则,是以商品的自然属性为主,结合加工程度等来划分的。

4.[单选]我国于199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协调制度》为基础的新的海关税则。

5.[多选](1)海关税则主要可分为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两类。

(2)通关手续通常包括货物的申报、查验、征税和放行环节。

第四节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论述]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市场上主要国家的关税税率的增减幅度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成反比关系。

(2)对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的影响。关税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某些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这种关税下降幅度的差异,不仅使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增长超过农产品贸易的增长,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超过它们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而且也使某些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超过对集团外的贸易增长。

(3)对商品价格、生产和销售的影响。关税与商品的价格、生产和销售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进口货物课征关税后,会导致进口国的国内价格上涨,进口数量下降,在一定条件下起到了保护和促进本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作用。(4)对贸易差额与国际收支的影响。当一国出现严重的贸易入超和国际收支逆差时,如果广泛采取提高进口关税等限制进口措施,可能会暂时抑制进口,缩小贸易逆差和改善国际收支。但从长期来看,提高进口关税是否确实可起到这种作用,则难以定论。

此外,由于一国提高关税,将可能引起有关国家连锁反应,竞相提高关税,高筑关税壁垒,限制对方的商品进口,结果会相互抵消关税对于缩小贸易入超和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第十二章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概述

1.[多选](1)从直接限定进口数量和金额的实施上,有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等。

(2)从国家直接参与进出口经营上,有进出口国家垄断、政府采购政策等。(3)从外汇管制的实施上,有数量性外汇管制和成本性外汇管制等。

(4)从海关通关程序上和对进口价格的实施上,有海关估价制、繁琐的通关手续、征收国内税和进口最低限价等。

(5)从进口商品的技术性规定上,有进口商品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规章等。

2.[单选]在制定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上,通常采用行政程序,办理手续比较迅速,程序也较简便。

3.[简答]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具有的特点:

(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第二节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1.[名词解释]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2.[多选]进口配额制主要有绝对配额和关税配制两种。

3.[名词解释]绝对配额: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达到这个额数后,便不准进口。

4.[多选](1)绝对配额有两种方式: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

(2)国别配额可以分为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5.[名词解释](1)自主配额:又称单方面配额,是由进口国家完全自主地、单方面强制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的配额。

(2)关税配额:是对进口商品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比较高的关税、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6.[单选]“自动”出口限额是由出口国家直接控制这些商品对指定进口国家的出口。

7.[多选]限额的融通是指协定中各种自限商品限额互通使用的权限,主要可分为水平融通和垂直融通两种。

8.[名词解释]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能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9.[多选]有关公开一般许可证的说法,正确的有:它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没有限制,凡列明属于公开一般许可证的商品,进口商只要填写公开一般许可证,即可获准进口。

10.[名词解释]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11.[单选]在外汇管制下,出口商必须把它们出口所得到的外汇收入按官定汇率卖给外汇管制机构。

12.[多选]外汇管制一般可分为数量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混合性外汇管制。

13.[名词解释]进口和出口国家垄断,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对某些或全部商品的进、出口规定由国家机构直接经营,或者是把某些商品的进口或出口专营权授

予某些垄断组织。

14.[单选]在海关税率已定的情况下,税赋大小除取决于海关估价外,还取决于征税产品的归类。

第三节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单选]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性的非关税壁垒加强的程度与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成反比关系。

2.[多选]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的相同点:起到限制进口、引起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和保护本国的市场和生产的作用。

第十三章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

第一节鼓励出口方面的措施

1.[名词解释](1)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2)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一国出口厂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协议由出口厂商与银行之间签订。

(3)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外国的进口厂商(即买方)或进口方的银行提供的贷款。

2.[单选]买方信贷的附带条件就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因而起到促进商品出口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约束性贷款。

3.[简答]出口信贷的特点:

(1)出口信贷必须联系出口项目,即贷款必须全部或大部分用于购买提供贷款国家的出口商品。

(2)[单选]出口信贷利率低于国际金融市场贷款的利率,其利差由出口国政府给予补贴。

(3)出口信贷的贷款金额,通常只占买卖合同金额的85%左右,其余10%~15%由进口厂商先支付现汇。

(4)出口信贷的发放与出口信贷担保相结合,以避免或减少信贷风险。

4.[单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英文缩写是“OECD”。

5.[多选]福费廷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1)对出口商无追索权;

(2)固定利率融资;

(3)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担保;

(4)对汇票或者期票进行贴现;

(5)没有官方出口信贷担保机构或私人保险公司的担保或保险。

6.[名词解释]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指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当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时,这个国家机构即按照承保的数额给予补偿。

7.[多选](1)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主要内容:①担保的项目与金额。②担保对象。③担保期限与费用。

(2)担保对象主要有对出口厂商的担保和对银行的直接担保。

8.[名词解释]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9.[多选]出口补贴的方式有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

10.[单选]直接补贴是指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

11.[名词解释]商品倾销: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12.[多选]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的不同,商品倾销可以分为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长期性倾销。

13.[多选]外汇倾销的条件:

(1)[单选]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2)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14.[名词解释]外汇分红:是指政府允许出口厂商从其所得的出口外汇收入中提取一定百分比的外汇用于进口,鼓励其积极性。

第二节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特区措施

1.[单选]把港口或设区的所在城市全部划分为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如香港整个是自由港。

2.[多选]按照保税区的职能的不同,日本保税区可分为指定保税区、保税货棚、保税仓库、保税工厂和保税陈列场。

3.[多选、简答]出口加工区对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设厂的优惠规定:

(1)关税的优惠规定。

(2)国内税的优惠规定。

(3)放宽外国企业投资比率的规定。

(4)放宽外汇管制的规定。

(5)投资保证规定。

4.[多选、简答]出口加工区对外国投资者在区内设厂的限制规定:

(1)对投资项目的规定;

(2)对投资的审批规定;

(3)对产品的销售市场的规定;

(4)对招工和工资的规定。

5.[单选]自由边境区与出口加工区的主要区别在于自由边境区的进口商品加工后大多是在区内使用,只有少数用于再出口。

6.[单选]过境货物一般可在过境区内作短期储存,重新包装,但不得加工制造。第三节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

1.[多选]出口管制的形式可以分为单方面出口管制和多边出口管制两种。

2.[单选]美国出口商出口受管制的商品,必须向商务部贸易管理局申请出口许可证。

3.[多选]美国的出口许可证可以分为两类:一般许可证和有效许可证。

第十四章贸易条约和协定

第一节贸易条约和协定概述

1.[名词解释]贸易条件和协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2.[多选]在贸易条约和协定中,通常所适用的法律待遇条款是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

3.[名词解释](1)最惠国待遇条款:是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

(2)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待遇,立即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对方。

(3)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是指如果一方给予第三国的优惠是有条件的,则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才能享受这种优惠待遇。

4.[单选](1)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首先在英国被采用,所以又称为“欧洲式”最惠国待遇条款。

(2)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最先在美国采用,所以又称“美洲式”最惠国待遇条款。

(3)现在的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一般都采用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5.[多选]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的例外:

(1)边境贸易。

(2)关税同盟。

(3)国内法令和规章中的某些规定。

(4)沿海贸易和内河航行。

(5)多边国际条约或协定承担的义务。

(6)区域性特惠条款。

6.[名词解释]国民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7.[单选]国民待遇条款一般适用于外国公民或企业经济权利。

8.[多选]通常不包括在国民待遇条款范围之内的有:沿海航行权、领海捕鱼权、购买土地权等。

第二节贸易条约和协定的种类

1.[单选]全面规定两国经济和贸易关系的条约是通商航海条约。

2.[名词解释]贸易协定:是指两个或几个国家之间调整它们相互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

3.[简答]贸易协定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规定。

(2)进出口商品货单和进出口贸易额。

(3)作价原则和使用货币的规定。

(4)支付和清算办法的规定。

(5)优惠关税的规定。

(6)其他事项规定。

4.[单选]贸易议定书往往是作为贸易协定的补充,解释或修改而签订的。

5.[单选](1)支付协定是两国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债务结算办法的书面协议。

(2)支付协定是外汇管制的产物。

第三节国际商品协定和商品综合方案

1.[名词解释]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项商品的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为了稳定该项商品价格和保证供销等目的所缔结的政府间的多边协定。

2.[单选]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

3.[多选]经济条款和行政条款是国际商品协定中两项主要的条款。

4.[多选]从现行的国际商品协定来看,经济条款主要有以下规定:

(1)缓冲存货是指该商品协定的执行机构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的规定。主要采用缓冲存货规定的有国际锡协定和国际天然橡胶协定。

(2)国际咖啡协定采用出口限额的规定。

(3)国际小麦协定采用多边合同规定。

(4)国际可可协定采用出口限额与缓冲存货相结合的规定。

5.[多选](1)行政条款主要涉及权力机构和表决票的分配。

(2)商品协定的权力机构有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和监督机构。

6.[单选]商品综合方案是发展中国家在1964年4月第六届特别联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

7.[简答]商品综合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1)建立多种商品的国际储存或称缓冲存货。

(2)建立国际储存的共同基金。

(3)商品贸易的多边承诺。

(4)扩大和改进商品贸易的补偿性资金供应。

(5)扩展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

第十五章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概述

1.[单选]《关贸总协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缔约国大会。

2.[单选]在两届缔约国大会期间由理事会处理日常和紧密事务。

3.[单选]1986年7月正式提出申请恢复我国在总协定的正式成员国席位。

4.[单选]在总协定成员国中,发展中国家约占77%的席位。

第二节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1.[单选]《关贸总协定》的条款是以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协议方式进行补充和修改的。

2.[简答]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特点:

(1)参加谈判成员的广泛性。

(2)谈判议题内容多样性。

(3)谈判各方的矛盾错综复杂性。

(4)谈判议题进展的不平衡性。

(5)谈判权限具有一定的程度的不平等性。

(6)谈判的成果显著性。

3.[单选]由于美国与欧洲共同体之间在农产品出口补贴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4.[单选]建立世界贸易组织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一揽子文件”。

5.[多选](1)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有关修订原有的关贸总协定和货物贸易规则,以有效处理长期存在的一些老问题,如反倾销、反补贴、数量限制、保障条款中的问题,将农产品贸易和纺织品贸易重新回归关贸总协定规则的问题。(2)涉及制定新规则、规范和贸易有关的新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和投资措施。

(3)属于体制建设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原关贸总协定。

6.[单选]“TRIP”是《与贸易有关的包括冒牌货贸易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英文缩写。

7.[多选]《与贸易有关的包括冒牌货贸易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基本原则是:(1)最低保护标准原则。

(2)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

(3)透明度原则。

8.[多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部门协议主要包括:

(1)关于提供服务的自然人的移动协议。

(2)关于航空运输服务协议。

(3)关于金融(含保险)服务协议。

(4)关于电信服务协议。

(5)关于海运服务协议。

第三节世界贸易组织

1.[单选](1)部长会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

(2)总理事会是在部长会议下设立的一个机构,由所有成员方的代表组成,定期召开会议。

(3)总理事会还设立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2.[多选]分理事会在总理事会下分设三个分理事会:

(1)货物贸易理事会。

(2)服务贸易理事会。

(3)知识产权理事会。

3.[单选]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要成为一般成员,其加入须经部长会议2/3以上多数表决通过。另外,还需掌握世贸组织对不同的问题,规定具体的通过票数如下:

(1)解释和决议。对任何多边贸易协议的解释和决议,须经部长会议和总理事会成员的3/4以上多数通过。

(2)修订。对有关条款的修订,须经2/3多数票通过。

(3)豁免。豁免某一成员所应承担的义务,经3/4以上多数通过。但对有的义务在规定的“过渡期”内(如5年)可暂不履行,在过渡期后如要继续豁免,就须“一致同意”才行。

4.[单选]非歧视原则是总协定中最为重要的原则。

5.[单选]磋商调解争端的原则是总协定解决缔约方之间争端的重要原则。

第四节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

[简答]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来说有哪些利弊?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来说有利有弊,但总体上利大于弊。有利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可以在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下,获得一个多边的平等、互惠的经贸环境,促进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

(2)可以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积极参与世贸组织中的有关谈判,维护国家利益;

(3)可以促进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4)可以利用世贸组织解决争端的机制,平等地解决和处理国家之间的经贸纠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其他成员的经贸关系。

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将不可避免地给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技术落后、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的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压力。

国际贸易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早导论 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对外贸易: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①有政治实体国家的存在;②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领导下的技术得到推广;大批量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特点;①贸易中工艺制成品比例大大增加;②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贸中重要组成部分;③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贸易的主要流向,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 为贸易的主要模式;④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 对外贸易的发展:西汉…;唐…陆陆贸易,海陆贸易:宋…海陆贸易为主;元…;明…海禁与朝贡贸易;清…出超一入超、不再限于互通有无、闭矢自守一被迫开国门。 国际贸易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服务、技术交换的经济规律、纯粹理论、基本政策和实务操作的理论和应用为一体的科学。 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海外贸易:指某些岛屿国家,如:英、日或某些海岛地区,如:台湾等的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国际贸易额:指将世界上所有国家以一种货币或世界货币标识的进口货物额或出口货物额相加得出的数额即为世界贸易额,也称国际贸易额。 统计出口货物额按FOBf介格,进口货物额统计按CIF价格。FOB成本价,CIF成本+运费+保险 对外贸易额:也称对外贸易值,是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 对外贸易量:以固定年限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 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做报告期的对外贸易量。 公式:对外贸易量二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内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尖系。 公式:外贸依存度二对外出口贸易额/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 X 100% 贸易条件: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尖系。一般用贸 易条件系数表示。公式:贸易条件系数二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 100 >100,贸易条件得到改善,V100,贸易条件得到恶化 对外贸易商品价格: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别进岀口商品占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的份额。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泛指全世界范围内,在进行商品价换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商品交换的商品种类。商品结构:二战前,初级商品;二战后,工业制成品。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分布):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和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从而表明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国际贸易的分类 按商品及劳务流动方向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进)口贸易按贸易政策分: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按国境与尖境划分:总贸易、专门贸易 按交易对象的性质分:有形商品贸易、无形商品贸易按贸易矢系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 按参与贸易国的多少分:双边贸易、三角贸易、多边贸易按清偿方式的不同分:现汇贸易、记账贸易、易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考 -(1)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考 ● 单选 1.5分*30题=45分 ● 判断 1分*10题=10分 ● 简答题(5选4)5分*4题=20分 ● 计算题5分*2题=10分 ● 案例分析5分*3题15分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发展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在计算时,一般要选择某一固定年份为基期,以基期计算的报告期出口或进口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则得到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这种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已经排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了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故称为国际贸易量。 贸易依存度(计算题):贸易依存度又称外贸依存度或对外贸易系数,即一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是指一国货物与服务进口额在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被称为净贸易条件。 ◆ 贸易条件: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贸易比价,即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如果贸易条件大于100,说明贸易条件改善了,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了;如果贸易条件等于100,说明贸易条件不变。影响一国贸易条件的因素包括出口数量、进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财政政策、伙伴政策、对外贸易政策以及世界经济的周期波动。 %100)本国的(出口额出口依存度=?GNPorGDP %100)(?GNPorGDP 本国的进口额进口依存度=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100该国国民生产总值 总额一国货物与服务进口额对外贸易依存度=?%100) 进口价格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m x P P N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资料完整版

10秋国际贸易实务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填(每空1分,共20分) 1、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国 家的形成和国际分工的存在。 2、按照清偿工具划分国际贸易可以划分为自 由结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3、国际市场价格按其成因及变化特征,可以分 为国际“自由市场”价格和国际“封闭市场”价格。 4、绿色壁垒是一种新兴的关税壁垒措施,是 指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入。 5、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 值的机会,进行商品倾销,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6、关税的征收方法主要有从量税和从价 税,在此基础上,又有混合税和选择税。 7、国际货物贸易程序是以合同为中心进行的。 围绕合同,主要包括交易前的准备工作、贸易洽商、签订合同。 8、贸易洽商一般包括询盘、发盘、还盘、接 受四个环节。 9、正式合同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约首、正 文、约尾。 10、国际贸易术语也称价格术语,是指用一 成和交易双方的有关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的一种专门用语。 11、出口商品价格的构成包括成本、费 用、和预期利润三部分。 12、出口商品盈亏率是指出口商品盈亏额 与出口总成本的比率。 13、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包括单价和总值 两部分。 14、单价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即计量单 位、单位价格金额、计价货币、贸易术语。 15、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买卖双方的作价方 法主要有:固定价格、暂不固定价格、部份固定价格,部分暂不定价、暂定价格、滑动价格。 16、国际贸易中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主要 包括:凭实物样品表示和凭文字说明表示两大类。 17、买卖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主要包括交货 的溢短装条款和约量条款。 18、商品包装作用可分为运输包装和销

(完整版)自考教育管理原理专业

教育管理原理资料(一) 第一章教育管理学概述 1.管理的含义: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2.管理的属性:A非政治性(指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B政治性(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联系的属性) 3.管理的特点:A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B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C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D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4.教育管理的含义:是属于管理中公共事业管理的一种。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全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宏观:教育行政;微观:学校管理) 5.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活动。 6.教育管理的产生:学校管理的产生较之于教育行政的产生来说要早;教育行政虽然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但不是一有国家就有了教育行政,它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以国家一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产生作为标志的。进入19C,各国纷纷设立了比较系统的教育行政制度,建立了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1817年,普鲁士的教育部脱离了内政部而独立;1828年法国也设立了教育部;中国在1905年也设了学部,后改称教育部。 7.世界各国纷纷在19C设立教育部的原因:A从需要方面来说,在政治上,19C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兴盛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得不重视人的培养问题;在经济上,为增进教育投资的效益,教育就有由政府统筹计划的必要;就教育本身来说,自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公共教育后,就需要有专门的人和机构来解决,于是建立国家管理教育的制度就不可避免了。B从可能方面来说,在政治上,资产阶级的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要点080603

《国际贸易》复习要点080610 1.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P5 ——总贸易体制与专门贸易体制 ——国际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量 ——贸易差额 ——贸易结构 2.不同贸易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P12-21 ——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奴隶、奢侈品 ——封建社会:奢侈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奢侈品、工业原料和食品、血腥的奴隶贸易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大宗商品降低、纺织品上升;粮食、煤炭、钢铁、农业原料、机器及运输材料等有所增加…期货交易开始出现 ——资本主义垄断前期:原料和制成品贸易量稳定增长…地理格局多元化 ——当代国际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 3.当代国际贸易的新方式P23 ——国际商品贸易与国际投资相结合(BOT方式—国际工程承包模式;三来一补) ——国际贸易信息化

4.当代国际贸易的新问题P26-32 包括7个主要领域 5.计算: 由CFR与CIF术语的换算关系可以得到:CFR价=CIF价×(1一投保加成×保险费率)=1200×(1-10%×0.8%)=1199 6.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优势: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7. 六种经济一体化形式按照一体化程度从高到低顺序是: 完全经济一体化、经济同盟、共同市场、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优惠贸易安排。 8.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比较优势决定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均衡价格决定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 ——规模经济决定贸易理论[学习曲线、差异产品贸易理论、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需求决定国际贸易理论[需求偏好差异国际贸易理论、重叠需求国际贸易理论、恩格尔定律] ——要素变动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罗泊津斯基定理、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l、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 A、非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 B、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 C、非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 D、普遍的、歧视的和非互惠的 2. 买方信贷是指() A. 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B. 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C. 进口方银行向外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D. 进口方银行向本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3. 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 A. 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 B. 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 C. 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 D. 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4、中国生产手表需8个工作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工作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门和10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A、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B、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印度立生产和出口手表 D、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 5、A国规定07年从B国进口打火机数量不得超过100万只,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属于( ) A.“自动”出口配额 B.关税配额 C.国别配额 D.全球配额 6.下列本国可对外国进行外汇倾销的情况是()。 A.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12% B.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5% C.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8% D.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0% 7. 出口补贴作为一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就是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 )优惠待 遇。 A.在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 B.仅在现金补贴上的 C.仅在财政上 D.仅在退还进口税上的 8. 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 A. 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B. 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C. 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D. 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 9.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 A. 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B. 商品出口战略 C. 技术转让战略 D. 海外间接投资战略 10.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属于( ) A垂直型分工B互补型分工C水平型分工D混合型分工

国际贸易(海闻版)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海闻版教材》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就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得交换活动,就是世界各国之间分工得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得相互共存。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world trade)。 2、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得对外贸易额对该国得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得比率称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就是进口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得比率;出口依存度就是出口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得比率。该比率可以反映出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得依赖程度。 3、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得原因及基础就是各国间存在得劳动生产率与生产成本得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得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反之就就是绝对劣势.绝对优势也可以间接得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与生产成本“绝对优势"得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得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4、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得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得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得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得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得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根据李嘉图得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得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得产品。 5、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劳动力相对充裕得国家,一般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得比较优势,而资本相对充裕得国家,则具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得比较优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得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得产品。贸易得基础就是生产要素得禀赋与使用比例上得相对差别。 6、贸易条件——在经济学中,把一国出口商品得国际市场价格(P X)与该国进口商品得国际市场价格(P M)得比率称为该国得“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简称TOT),表示为:贸易条件(TOT)= P X /P M 7、行业内贸易——战后以来,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工业产品,也大量进口相似得工业产品,这种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得贸易模式被称为“行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8、不完全竞争—-古典与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分析国际贸易时都假定产品市场就是完全竞争得。但二战以后,国际贸易得现实离完全竞争得假设越来越远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结构.初级产业中得产品,如矿产品,农产品基本就是同质得,所以,初级产品之间得贸易通常就是行业间贸易。但制造产业中得大多数产品呈现同类不同质,经济学家称之为差异产品。差异产品之间得贸易就就是行业内贸易。 (2)生产规模与对市场得影响力。 因此,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就是在不完全竞争(包括垄断竞争、寡头与垄断)得基础上研究国际贸易。9、外国直接投资--基本方式为在东道国创立新企业与并购东道国得企业、 新企业得创立可以就是由外国投资者投入全部资本,在东道国创立一个拥有全部控制权得独资企业;也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得投资者共同创立一个国际合资企业。 并购得一般做法就是从证券市场取得企业得股权证券,或者就是在企业增资时以适当得价格取得企业增发得股权证券,或者就是同企业直接谈判购买条件以取得企业得所有权。 10、跨国公司——就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拥有矿山、工厂、销售机构或其她资产,在母公司统一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经营活动得企业. 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认为跨国公司应具备得3要素: 1、跨国公司本质上就是一工商企业 2、跨国公司得管理决策着眼于全球 3、跨国公司得经营范围很广 11、关税——就是进出口货物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得海关根据国家制定得关税政策及进出口税则,向进出口商人征收得一种流转税。 12、从价税——就是根据进口商品价值征收一定比例得关税。 从价计征得关税税额=进出口货物得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13、非关税壁垒—-就是指除关税措施以外得一切限制进口得措施.

(完整版)教育管理原理自学考试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2011年教育管理原理自学考试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多处于( b) A.无组织有政府的状态 B.无系统无组织的状态 C.独立的状态 D.有组织无政府的状态 2.教育管理学在我国作为独立形态的学科始于(A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初 D.20世纪末 3.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是指(C ) A.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B.教师的主导地位 C.教师是学校的主体 D.学校领导的主体地位 4.使教育管理活动正规化的一个重要职能是(D ) A.计划职能 B.监督职能 C.经营职能 D.法治职能 5.教育管理原理的体现是指(B ) A.教育管理方法 B.教育管理原则 C.教育管理对象 D.教育管理职能 6.从生产关系的变化来看,教育管理方法的特点是( C) A.差异性与稳定性 B.发展性与稳定性 C.差异性与发展性 D.相对平衡性 7.第一次提出了我国近代的教育宗旨的是( B) A.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B.1906年《奏定宣示教育宗旨折》 C.1912年《对教育方针之意见》 D.1915年《颁定教育宗旨》8.提出我国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是(A ) A.《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B.《政府工作报告》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9.教育预测中的中心环节是(B ) A.选取合适的预测方法 B.实施预测 C.明确预测的目的 D.搜集预测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10.教育机构个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是( B) A.教育机构 B.教育机构 C.教育行政体制 D.学校教育体制 11.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由(B ) A.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体制 B.地方政府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体制 C.地方政府合作管理的体制 D.地方政府实行分级办学、合作管理的体制 12.教育行政的核心内容是(C ) A.教育财务行政 B.教育信息及其管理 C.教育人事行政 D.人 13.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标准是( C) A.才能 B.勤奋 C.德才兼备 D.品德 14.教育财务行政的首要职能是(A ) A.筹措教育经费 B.配置教育资源 C.改善教育投资效益 D.增设投资渠道 15.我国筹措教育经费的主要渠道是( C) A.征收教育附加费 B.学校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 C.国家教育财政拨款 D.捐资助学 16.教育行政过程是一个由输入到输出,经反馈到再次输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行政工作实际上就是以(B ) A.事的管理为中心的工作 B.信息处理为中心的工作 C.人的管理为中心的工作 D.时间、空间的管理为中心的工作 17.每个单位或个人都与其他四个单位或个人沟通的形式,称为(D) A.树形沟通 B.聚合形沟通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 一、(名解)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条件: 一是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 二是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 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二、各阶段贸易 1. 原始社会的贸易 2. 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在欧洲,贸易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希腊、罗马等城市 3. 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在欧洲,贸易扩大到北海、波罗的海、黑海,并开辟了与东方的陆路贸易;威尼斯、佛罗伦萨、拜占庭商人、阿拉伯商人;我国国际贸易开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 在中国,开辟丝绸之路,茶叶、丝绸经“丝绸之路”,运往中东和欧洲。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国的海上贸易,促进了我国与欧洲及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 4. 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4、15世纪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地点是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 15 世纪末l6 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对西欧经济发展和全球国际贸易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18 世纪60 年代到19 世纪60 年代,英国及其他欧洲先进国家和美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资本主义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总结历史进程 原始公社时期——没有对外贸易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偶然的物物交换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货币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对外贸易 第二节 一、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概念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 对外贸易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概论A卷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浏阳校区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国际贸易概论 考试试卷 试卷类型: A 考试时量: 90 分钟 拟题人梁青海 审题人 葛花 适用班级: 大专47、54、56班 注意: 1、本试卷仅为试题本。 2、题目应在相应的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本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5分,共20题,1.5×20=30分) 1、一国在同类产品上如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 )。 A 、贸易顺差 B 、净出口 C 、贸易逆差 D 、净进口 2、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是指( ) A 、要素禀赋理论 B 、相互需求理论 C 、贸易差额理论 D 、中心-外围论 3、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自然条件 B 、上层建筑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D 、资本移动 4、证券投资和借贷资本输出属于( )。 A 、 直接投资 B 、 间接投资 C 、长期投资 D 、短期投资 5、关税的主体是( )。 A 、本国的进出口商人 B 、进出口货物 C 、外国的进出口商人 D 、消费者 6、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 )。 A.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 B.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 C.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 D.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7、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就不能进口,它是( ) A 、关税配额 B 、自主配额 C 、国别配额 D 、绝对配额 8、进口押金制是通过( )的方式来达到限制进口目的的。 A 、限制进口数量 B 、加大进口商资金负担 C 、加大出口商资金负担 D 、提高进口关税率 9、通过出口国实施的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是( )。 A 、进口配额制 B 、“自动”出口配额制 C 、进口许可证 D 、出口配额 10、在下列四种情况下,本国可对外国进行外汇倾销的是 ( ) A 、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12% ¦ ¦ ¦ ¦ ¦ 专¦ 业¦ :¦ ¦ ¦ ¦ ¦ ¦ 年¦ 级¦ 及¦ 班¦ 级¦ :¦ ¦ ¦ ¦ ¦ ¦ 学¦ 号¦ :¦ ¦ ¦ ¦ ¦ 姓¦ 名¦ :¦ ¦ ¦ ¦ ¦ ¦ ¦ ¦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资料(整理版)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提纲 第一章贸易术语 1.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 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价格术语,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的买卖双方有关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划分问题的专门术语。(如FOB) 2.与贸易术语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有哪些? 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国际法协会,1928 《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美国九个商业团体,1919 《2010通则》——国际商会,1936 3.《2000通则》中FOB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CFR的内容及各种变形及与 CIF的区别、注意事项;CIF术语的注意事项?什么是到达合同? 1)《2000通则》中FOB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 FOB(指定装运港),装运港船上交货 1、主要内容 ①买卖双方的义务 卖方: 将货装到船上(买方指定),或取得已如此交付的货物;承担交货前的费用和风险;办理出口手续;提供商业单据 买方: 支付价款;租船订舱并通知给卖方;承担交货后的费用和风险;办理 进口手续;受领货物并接受单据 2、注意事项 ①卖方代办租船订舱问题以及风险和费用的界定 ②船货的衔接问题 ③装货费用的负担问题(即FOB的变形问题) FOB班轮条件;FOB吊钩下交货;FOB包括理舱;FOB包括平舱 (注:该变形只是界定装货费用的负担问题,与风险的划分无关。) 2)CFR的内容及各种变形及与CIF的区别、注意事项 CFR (指定目的港),成本加运费 1、CFR的内容 买卖双方的义务 卖方: 将货装到船上(卖方指定)并通知买方,或取得已如此交付的货物;承 担交货前的费用和风险,但负担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租船或定舱;办理 出口手续;提供商业单据 买方: 支付价款;承担交货后的费用和风险(不包括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办理进口手续;受领货物并接受单据 2、CFR各种变形

月全国自考《教育管理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全国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管理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工作机构和方式都是以 A.执行国家的既定政策为目的B.执行政党的既定政策为目的 C.执行教育的既定政策为目的D.执行校长的既定政策为目的 2.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设置的通习学科为 A.教育制度B.教育政令机关 C.教育法令D.教育政策 3. 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这说明系统具有 A.集合性B.目的性 C.层次性 D.相关性 4. 依照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法令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管理行为,从而使教育管理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体现了教育管理的 A. 方向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规范性原则 D. 有效性原则 5. 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在紧急情况下,教育管理部门采取的非法行为可以有效,体现了教育行政执法的 A.合法性原则 B. 合理性原则 C.应急性原则 D. 越权无效性原则 6.对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形式、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等内容进行的预测从类型上属于 A.宏观教育预测B.定性教育预测 C.长期教育预测D.多对象教育预测 7.教育规划的主要特点包括 A.系统性、发展性、客观性B.系统性、预见性、主观性 C.长期性、预见性、客观性D.系统性、预见性、客观性 8.教育的规范体系是建立并保证教育机构正常运转的规章制度,规定着教育机构的职责权限和机构内人员的 A.工作职级B.岗位贵任 C.职务高低D.权利性质 9.根据国家规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编制教育预算,应采用的编制办法是 A.学生加专项B.师生加专项 C.定额加人数D.定额加专项 10.国家教育财政拨款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筹措教育经费的 A.主渠道B.辅助渠道 C.唯一渠道D.专项渠道 11.教育行政部门的横向沟通,一般以商榷和协调为主,不带有命令色彩而具有相互支持的性质,所以一般采用的沟通途径是 A.星形途径B.轮形途径 C. 树形途径D.矩形途径 12.督学人员的职权受法律保护和支持,由 A. 法律授予B.政府授予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汇总

一:案例分析题3题-30分 案例一: 中国A 粮油进出口公司与欧洲某国B 商业机构签订出口大米若干吨的合同。该合同规定:规格为水分最高20%,杂质最高为1%,以中国商品检验局的检验证明为最后依据;单价为每公吨××美元,FOB 中国某港口,麻袋装,每袋净重××公斤,买方须于×年×月派船只接运货物。 B 并没有按期派船前来接运,其一直延误了数月才派船来华接货,当大米运到目的地后,买方B 发现大米生虫。于是委托当地检验机构进行了检验,并签发了虫害证明,买方B 据此向卖方A 提出索赔20%货款的损失赔偿。当A 接到对方的索赔后,不仅拒赔,而且要求对方B 支付延误时期A 方支付的大米仓储保管费及其它费用。 另外,保存在中国商品检验局的检验货样至争议发生后仍然完好,未生虫害。问: 1.A 要求B 支付延误时期的大米仓储保管费及其他费用能否成立,为什么? 2.B 的索赔要求能否成立,为什么?案例分析 1.能够成立,因为按FOB 条件,由买方指定船只并订立运输合同,如果买方指定的船只不能在规定日期到达,则应由买方负担一切由此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在本案中,B 并没有按期派船前来接运,造成逾期提货,违反了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应当对延误时期A 方支付的大米仓储保管费及其他费用负责。 2.不能成立,因为按FOB 条件,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后的一切风险。买方A 只能保证大米在交货时的品质,对运输途中所引起的大米品质变化不属卖方责任,而且合同规定:以中国商检局的检验证明为最后依据,而保存在中国商品检验局的检验货样至争议发生后仍然完好,未发生虫害,因此可以肯定卖方A 交货时的品质是完好的。 案例二: 某外贸公司按CIF 伦敦向英商出售一批核桃仁,由于该商品季节性较强,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买须于9月底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保证运货船只不得迟于12月1日抵达目的港。如货轮迟于12月1日抵达目的港,买方有权取消合同。如货款已收,卖方须将货款退还买方。问这一合同的性质是否还属于CIF 合同?案例分析 本题的合同中,在CIF 价格术语下竟限定“到货日期”,这就与CIF 价格术语所赋予的风险界限划分的本意相悖。如果限定“到货日期”岂不是要卖方承担越过船舷后的一切风险。其次CIF 是“提单买卖”,而该合同竟规定:如运货船只不能如期到达,买方将收回货款。它实际上是目的港船上交货合同。由此看来,该合同在一些主要条款上已与CIF 价格术语的本意相抵触。尽管名义上是按CIF 成交,但实质上并不是CIF 合同,而应改为DES 合同性质。 案例三: 2003年10月15日,英国一家银行开给农产品进出口公司一张信用证,其中有关数量条款如下:“圆粒白大米,每公吨净重510美元CIF Liverpool 。总金额918000美元。数量1800公吨,允许5%增减。”农产品进出口公司接到信用证后,于10月25日全部装运完毕,并备妥单据向议付行交单议付。议付行经审单后不同意议付,理由为议付金额超出信用证总金额。发票和汇票金额为USD945540,比信用证规定的USD918000超出 USD27540。农产品进出口公司认为信用证规定货量1800公吨,并允许5%增减,也就是说1800公吨加5%,最高可以装1890公吨。我们实际只装1854公吨,相当于增装3%,在信用证允许范围内,总金额自然是USD945540。问:议付行不同意议付是否有理由?案例分析 议付行完全可以不同意议付。因信用证虽然规定货量允许增减装5%,但信用证总金额并未允许增减。所以即使数量符合信用证规定,而议付的总金额超出信用证总金额限度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线不敷设原生产术指导护高中准确灵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A卷

《国际贸易概论》A卷开卷考试 一、填空题(20分) 1、跨国公司理论主要有、、和。 2、跨国公司是以为基地,通过形式,在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从事生产或经营的企业。 3、国际贸易政策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是世界经济活动中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的体现。 4、贸易自由化是指各国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和协定,,减少或撤销 ,使世界贸易较地进行,促使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 5、关税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征收的税,具备税收的三个基本属性,即、、 。 6、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 7、在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中,通常适用的主要法律待遇条款是和 。 8、世贸组织的只要特点表现为其协定的、机构的、管辖内容的、权利与义务的、与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决策的。 9、国际服务贸易主要是、、和这四种形式提供服务。 10、国际技术贸易是和相分离的贸易。 二、判断改错题(20分) ()1、内部化理论属于早期跨国公司理论。 改正: ()2、目前跨国公司侧重于用价格手段争夺市场。 改正: ()3、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改正: ()4、新贸易保护主义是相对历史上的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化而言的。 改正: ()5、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改正: ()6、关税也是一种税收,具备税收的基本属性,因此,与其他税一样,关税也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改正: ()7、制定和实施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比关税的制定更迅速、更简单。 改正: ()8、歧视性政府采购是一种直接限制进口商品数量的非关税措施。 改正: ()9、关税减让原则是关贸总协定最为重要的原则。 改正: ()10、关贸总协定的历次谈判不仅降低了关税,也约束了非关税壁垒。 改正: 三、选择题(10分) ()1、在结合以往跨国公司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理论是。 A、垄断优势理论 B、内部化理论 C、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下列不属于跨国公司经营特点的是。 A、实行全球化经营战略 B、外部贸易发展迅速 C、推行综合型多样化经营 D、拥有全面的技术优势 ()3、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 A、重金主义 B、重银主义 C、重铜主义 D、金银主义 ()4、以下哪种税不属于进口附加税? A、反补贴税 B、反倾销税 C、差价税 D、特惠税 ()5、优惠关税的类型不包括。 A、特惠税 B、普遍优惠关税 C、最惠国关税 D、差价税 ()6、下列哪一项措施不是限制数量的非关税措施? A、进口配额制 B、直接限制进口 C、进口许可证制 D、国内税 ()7、关贸总协定生效于。 A、1946年2月 B、1947年4月 C、1947年10月 D、1948年1月 ()8、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国原则上应取消。 A、关税手段 B、数量限制 C、单边的 D、双边的 ()9、第一次将非关税壁垒列入关贸总协定谈判的是。 A、日内瓦回合 B、狄龙回合 C、肯尼迪回合 D、乌拉圭回合 1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会计专业《国际贸易实务》复习提纲 判断题 1.国际贸易的货物必须从一国运往另一国。(×) 2.进出口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3.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研究的最基本内容是贸易术语。(×) 4.现代国际贸易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和综合化的趁势。(×) 5.《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必须履行其全部内容。(√) 6.进出口贸易的基本业务程序既包括合同的基本内容,又包括其基本业务程序。(√) 7复汇率制度是一种数量性的外汇管制。(×) 8 我国在贸易统计中采用的是专门贸易体系。(×) 9 转口贸易可以直接运输,直接贸易可以间接运输。(√) 10.在品质公差和品质机动幅度内,买方均可要求调整价格。(×)11.商品的品质是商品内在质量和外观形态的综合。(√)12.商品数量的溢短装条款是对卖方较有利的。(×)13.凡是能够用一种方法表示品质的,一般不要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来表示。(√)14.采用净重计算商品数量的关键是如何计算包装的重量。(×)15.按重量计量是目前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计量方法。(√)16.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如运输标志由卖方提供可不必在合同中具体规定。(×)17.如果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按毛重还是净重计价,根据惯例,应按毛重计价。(×)18.国际贸易货物的指示性标志中所用的文字一般为英文。(√)19.目前国际贸易实践中,单纯凭样品成交的买卖是很多的。(×)20.运输包装上的目的地标志一般不能用简称和代号。(√)21.采用中性包装是国际贸易中的习惯做法,目的是为了避开贸易壁垒。(√)22.在确定商品价格时,必须准确核算成本和盈亏。(√) 23.出口成本价格就是出口成交价格。(×) 24.CIF价不包括国外保险费。(×) 25.佣金是卖方给买方的价格减让。(×) 26.以FOB价格成交,成交价即为外汇净收入。(√) 27.如果合同中未规定作价办法,则合同无效。(√) 28、FOB、CFR、CIF三种术语的风险划分点是一样的,都以装运港船舷为界。(√) 29、有条件接受是没有效力的。(√) 30、出口合同下,卖方都要负责租船订舱。(×) 31、汇票经背书后,使汇票的收款权利转让给被背书人,被背书人若日后遭拒付,可向前手行使追索权。(√) 32、在信用证、托收和汇款三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信用证是商业信用,托收和汇款是银行信用。( ×) 33、受理争议的仲裁机构对争议案件的受理具有强制管辖权。(×) 34、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承担第一性负款责任的是开证行。(√) 35、所谓信用证严格相符原则是指信用证与合同相符。(×) 不定项选择题 1、总贸易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指标,凡进入(A)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 A)国境B)关境C)边境D)保税区 2、通过(B)可以分析出一国国境贸易实际规模的变化情况和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浮动 状况及其贸易条件的好坏。 A)贸易值B)贸易量C)贸易值和贸易量D)贸易额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管理学试题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761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使____组织成员以最有限时间、精力、资金和物质____,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实质是_提高效率_______. 2.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最大的贡献是_.以人为中心研究管理问题_______,这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大演变。 3.管理的二重性是指____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____. 4.人是管理的核心,积极性原则即___全员参与管理和组织_____的原则。 5.检查与指导相结合,常用的指导方式有:一是_面向全员的指导性报告_______,二是树榜样,总结推广经验,三是因人而异的指导。 6.目标管理是通过______计划管理__来实现的。 7.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主要有防病,___锻炼_____和营养________. 8.园所管理水平的高低受园长的__非权力性影响力______的大小的影响。 9.幼儿园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_______出主意_和用干部________. 10.幼儿园评价方案的设计通常要解决的问题有“为什么评”、“评什么”、“怎样评________”和“______由谁来评_”的问题。 11.幼儿园评价的目的在于获得___改进园的教育和各方面工作_____的依据。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管理成功的秘诀在于(A) A.组织文化 B.管理工具 C.科学技术 D.严密的组织结构 2.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A)之中。 A.《科学管理原理》 B.《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C.《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 D.《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3.领导作风理论是由(B)创立的。 A.李雷 B.勒温 C.莫雷诺 D.克尔涅夫 4.指导管理工作的行动准则是(A) A.管理原则 B.管理目标 C.管理体制 D.管理理论 5.总结要以(C)为基础。 A.领导要求 B.评价标准 C.日常检查 D.教师个人实际 6.目前幼儿园教研组通常按(C)分组 A.活动 B.课题 C.年龄班 D.程度和水平 7.幼儿园的经费预算是由(C )制订的。 A.园长 B.园务委员会 C.财会人员 D.全体教师 8.对园长文化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目的在于(B) A.完善管理制度 B.实行内行领导? C.提升管理档次 D.调动积极性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控制的三步骤指的是(ABE) A.确定标准 B.对照标准衡量 C.实行分工 D.建立指挥系统 E.采取措施纠偏 2.法约尔提出的管理活动的一般职能有(ABCDE)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精华版)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PART 1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定义的角度不一样) 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国境和关境的区别) 3、贸易额与贸易量、贸易差额 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贸易量:是指剔除价格变动因素以后,用不变价格表示贸易发展规 模的一个指标】 对外贸易量:指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以基期价格作参照,用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量可更准确反映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变动。 4、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地区)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Foreign Trade by Regions)&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s)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它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并反映该国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理分布,表示各洲、各国或各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6、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 国际贸易中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它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7、国际贸易的分类: (1)以货物移动方向为标准的分类: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2)以是否有第三国或地区参加贸易为标准的分类: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3)以清偿工具为标准的分类:现汇贸易、易货贸易 (4)以交易手段为标准的分类:单证贸易、无纸贸易 (5)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货物贸易( goods trade)和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作用 1、人类产生初期:无剩余物资(→无贸易)→有剩余物资需交换(→贸易产生) 国际贸易的发展→(引发)生产国际化发展 跨国公司 区域经济一体化 现实的国际贸易问题往往牵涉或反映一个国(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 2、中国目前有四个关境:内地、港、澳、台 中国内地与港澳台的贸易越过关境,故也称为对外贸易 3、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国家的形成(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商品交换)

国际贸易概论复习题

2014年《国际贸易概论》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 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大市场理论的提出者是(A)。 A.德纽和西陶斯基 B.范纳 C.李普西 D.巴拉萨 2、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某公司将在国内市场不能售出的“剩余货物”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抛售,这属于(A )。 A、偶然性倾销 B、掠夺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 D 间歇性倾销 3、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是( C )。A、海关统计 B、海关编码 C、海关税则 D、海关年鉴 4.按照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实行协议分工的国家必须在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C)。A.具有互补性 B.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C.大致相等 D.无要求 5、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将贸易量指数加进来,得到的是(D )。 A、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 B、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 C、弹性贸易条件指数 D、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6、某国对纺织品进口实施配额,全年进口额控制在400万美元以内,具体规定:从印度进口不超过160万美元,从南非进口不超过120万美元,从美国进口不超过120万美元。这种配额被称为( C)。

A、自动配额 B全球配额 C国别配额 D 关税配额 7、关税的税收主体是(C )。 A、海关 B 进口货物 C进出口商人 D 出口货物 8、专门贸易体系的统计界限是( C )。 A、一国的国境 B、一国的边境 C、一国的关境 D、一国的沿海 9、目前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形式是( B ). A、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电子商务 B、企业与企业之间电子商务 C、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电子商务 D、企业与个人之间电子商务 10、某国对进口摄像机按照货物的价值征收7%的关税,同时另加每台16美元,从征税方法来看,这种税是( D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滑准关税 D、复合税 11、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国的时间是( A )。 A 、2001年12月 B、2011年12月 C、2010年11月 D、2010年12月 12、最早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是( C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13、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现象作出阐释的较有影响的理论是( 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