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最新K12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综合测试

教育最新K12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综合测试

教育最新K12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综合测试
教育最新K12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综合测试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综合测试(三)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B.亚里士多德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C.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D.笛卡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解析:A 伽利略“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A正确.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不符合历史事实,B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C错误.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不符合事实,D错误.

2.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作用,力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则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下图中的(物体的初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

解析:C 在0~1 s 内,F

mg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1=

F -mg sin θm =1

2

g ,方向沿斜面向上,物体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 s 末时的速度为5 m/s ;在1~2 s 内,拉力F 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2=

mg sin θm =1

2

g ,方向沿斜面向下,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 末速度为零;在2~3 s 内,F

mg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3=

F +mg sin θ

m

=3

2g ,方向沿斜面向下,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 s 末的速度大小v =a 3t =15 m/s ,沿斜面向下,为负,C 正确.

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物块A 、B 质量分别为m

和2m ,物块A 静止在轻弹簧上面,物块B 用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A 、B 紧挨在一起但A 、B 之间无弹力,已知重力加速度g .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在细线剪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 的加速度为0

B .物块A 的加速度为g

3

C .物块B 的加速度为0

D .物块B 的加速度为g

2

解析:B 剪断细线前,弹簧的弹力F 弹=mg sin 30°=1

2mg ,细线剪断的瞬间,弹簧的

弹力不变,仍为F 弹=12mg ,对A 、B 系统,加速度a =3mg sin 30°-F 弹3m =g

3,即A 和B 的加

速度均为g

3

.

4.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初速度为v 0=10 m/s 、质量为m =1 kg 的小木块沿斜面上滑,若从此时开始计时,整个过程中小木块速度的平方随路程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 =10 m/s 2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5 s 内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

B .在t =1 s 时刻,摩擦力反向

C .斜面倾角θ=37°

D .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解析:A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 2

-v 20

=2ax ,由题图乙可得a =0-v 2

2x 1

-10 m/s 2

,故减速运动时间:t =0-v 0a

=1 s ,故A 错误;由题图乙可知,在0~1 s 内小木

块向上做匀减速运动,1 s 后小木块反向做匀加速运动,t =1 s 时摩擦力反向,故B 正确;

由题图乙可知,小木块反向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a ′=v 2

2x 2

32-

m/s 2=2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 |a |,mg sin θ-μmg cos θ=ma ′,代入数据解得:μ=0.5,θ=37°,故C 、D 正确.

5.一长轻质薄硬纸片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硬纸片上放质量均为1 kg 的A 、B 两物块,A 、B 与薄硬纸片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分别为μ1=0.3、μ2=0.2,水平恒力F 作用在A 物块上,如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10 m/s 2

.则( )

A .若F =1 N ,则物块、薄硬纸片都静止不动

B .若F =1.5 N ,则A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 N

C .若F =8 N ,则B 物块的加速度为4.0 m/s 2

D .无论力F 多大,A 与薄硬纸片之间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解析:D 物块A 与薄硬纸片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A =μ1m A g =3 N ,物块B 与薄硬纸片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B =μ2m B g =2 N ,F =1 N

a =0.75 m/s 2

,对物抉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 =m A a ,解得物块A 所受摩擦力f =0.75

N ,故B 项错误;当物块B 刚要相对于薄硬纸片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B =m B a 0,解得:a 0=2 m/s 2

,即物块B 的最大加速度是a 0=2 m/s 2

;故C 项错误;当物块B 达到最大加速度时,对整体有F =(m A +m B )a 0=4 N ,即恒力F 达到4 N 后,物块B 相对于薄硬纸片运动,此时物块A 受到的静摩擦力为2 N ,故物块A 与薄硬纸片之间不会发

生相对滑动,故D项正确.

6.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固定在小车支架上,另一端拴着两

个质量不同的小球.当小车水平向右运动,且两段轻绳与竖直方

向的夹角始终均为θ时,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小球的加速度相等

B.两段轻绳中的张力可能相等

C.小车的速度越大,θ越大

D.小车的加速度越大,θ越大

解析:AD 两个小球随小车水平向右运动,夹角始终均为θ,说明三者相对静止,有共同的加速度,故A项正确;设上下两个球质量分别为M、m,上下两绳的张力分别为T、T′,把两个小球看作一个整体,则有T cos θ=(M+m)g,对末端的小球有T′cos θ=mg,所以两段轻绳中的张力不可能相等,B项错误;把两个小球看作一个整体,设其共同的加速度为a,则T cos θ=(M+m)g,T sin θ=(M+m)a,解得a=g tan θ,所以加速度越大,θ越大,θ与小车的速度无关,故C项错误,D项正确.

7.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质量为M,放在粗

糙的水平地面上,两底角中其中一个角的角度为α(α>45°).三

棱柱的两倾斜面光滑,上面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两物

体间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接,定滑轮固定在三棱柱的顶端,若三棱柱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与绳以及滑轮与轮轴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将m1和m2同时由静止释放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1=m2,则两物体可静止在斜面上

B.若m1=m2cot α,则两物体可静止在斜面上

C.若m1=m2,则三棱柱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1+m2)g

D.若m1=m2,则三棱柱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解析:BC 若m1=m2,m2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m2g sin(90°-α),m1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m1g sin α,由于α>45°,则m2g sin(90°-α)

8.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木板B受到

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B 的加速度a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 -F 图象,已知g 取10 m/s 2

,则( )

A .木板

B 的质量为1 kg B .滑块A 的质量为4 kg

C .当F =10 N 时木板B 的加速度为4 m/s 2

D .滑块A 与木板B 间动摩擦因数为0.1

解析:AC 当F 等于4 N 时,加速度a =1 m/s 2

,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m )a ,代入数据解得M +m =4 kg ,当F 大于8 N 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μmg

M

=1

M

F -

μmg M ,知图线的斜率k =1

M

,解得M =1 kg ,滑块的质量m =3 kg.A 正确,B 错误.根据

F 大于8 N 的图线知,F =6 N 时,a =0,即0=F -30μ,代入数据解得μ=0.2,D 错误.根

据图线知a =F -6(F >8 N),当F =10 N 时,长木板的加速度a =4 m/s 2

,C 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9题15分,第10题17分,第11题20分,共52分)

9.为了测定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用测速仪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装置如图甲所示.他使木块以4 m/s 的初速度沿倾角为30°的斜面上滑,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利用电脑绘出了木块从开始至最高点的v -t 图线如图乙所示.木块到达最高点后又沿斜面滑下.g 取10 m/s 2

,求:

(1)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 .

解析:(1)由题图可知,木块经0.5 s 滑至最高点, 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a 1=v 0

Δt 1

(2分)

上滑过程中,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和摩擦力提供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1(2分)

代入数据得μ=0.35(2分)

(2)下滑的距离等于上滑的距离,则有x =v 20

2a 1

(2分)

下滑时,摩擦力方向变为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μmg cos θ=ma 2(2分)

代入数据解得a 2=2 m/s 2

(2分)

下滑至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2a 2x (2分) 解得v =2 m/s(1分) 答案:(1)0.35 (2)2 m/s

10.如图所示,长s =5 m 、倾斜角θ=37°的斜面各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水平传送带和水平地面平滑连接,传送带长L =1.6 m ,以恒定速率v 0=4 m/s 逆时针运行,将一可看成质点的物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右端A 上,物块滑到传送带左端B 时恰好与传送带共速并沿斜面下滑.已知物块和传送带、斜面、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物块最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D 点,取g =10 m/s 2

,sin 37°=0.6,cos 37°=0.8.求:

(1)动摩擦因数μ的值; (2)物块滑到C 点时速度的大小; (3)物块从A 到D 所经历的时间. 解析:(1)在传送带上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a =v 20-0

2L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4分)

联立可得a =5 m/s 2

,μ=0.5(1分) (2)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 2=

mg sin θ-μmg cos θm

=2 m/s 2

(2分)

下滑到斜面底端s =v 0t 2+12a 2t 2

2,解得t 2=1 s(3分)

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v C =v 0+a 2t 2=6 m/s(2分) (3)在传送带上加速度a =5 m/s 2

到达传送带左端所需时间t 1=v 0

a =0.8 s(2分) 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时间t 3=v C a

=1.2 s(2分) 故所需时间t 总=t 1+t 2+t 3=3 s(1分) 答案:(1)0.5 (2)6 m/s (3)3 s

11.(2016·山东潍坊检测)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光滑水平台面上静置一质量为m 的长

木板A ,A 右端用轻绳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也为m 的物体C 连接,当C 从静止开始下落距离h 时,在木板A 的最右端轻放一质量为4m 的小铁块B (可视为质点),最终B 恰好未从木板A 上滑落.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且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C 由静止下落距离h 时,A 的速度大小v 0; (2)木板A 的长度L ;

(3)若当铁块B 轻放在木板A 的最右端的同时,对B 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7mg ,其他条件不变,求B 滑出A 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1)对A 、C 分析:mg =2ma (1分)

v 20=2ah ,解得v 0=

gh (2分) (2)B 放在A 上后,设A 、C 仍一起加速,则 (m +m )a =mg -μ·4m ·g =0(2分)

即B 放在A 上后,A 、C 以速度v 0匀速运动,

B 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 B 0=μg =g

4

(1分)

设经过时间t 0,A 、B 、C 达到共速,且B 刚好运动至木板A 的左端,则v 0=a B 0t 0,木板

A 的长度L =v 0t 0-12

v 0t 0(3分)

解得L =2h (1分)

(3)共速前:A 和C 匀速,B 加速,

a B 1=F +μ·4m ·g 4m =2g (1分)

t 1=v 0a B 1=

12

h

g

(1分) Δx 1=x AC -x B =v 0t 1-12v 0t 1=h

4(2分)

共速后全部向右加速

a B 2=F -4μmg 4m =3

2g (1分)

a AC =mg +4μmg

2m

=g (1分)

Δx 2=Δx 1=12(a B 2-a AC )t 2

2(2分)

可得t 2=

h g ,v B 2=v 0+a B 2t 2=5

2

gh (2分) 答案:(1)gh (2)2h (3)5

2

gh

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30道 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2014?陆丰市校级学业考试)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物体加速度的理解 D 9.(2015?沈阳校级模拟)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为() D 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10m/s2)() 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15.(2013秋?忻府区校级期末)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 D

17.(2014秋?成都期末)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的速度为 :2 D: 2 D 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 23.(2014春?金山区校级期末)一只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m处有一小石 2

v0v0D 27.(2013?洪泽县校级模拟)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同一较低a点的时间间隔为T a,两次经 g(T a2﹣T b2)g(T a2﹣T b2)g(T a2﹣T b2)D g(T a﹣T b) 28.(2013秋?平江县校级月考)在以速度V上升的电梯内竖直向上抛出一球,电梯内观者看见小球经t秒后到 h=

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指导.doc

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指导 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指导 物理学科每一章节,都离不开概念、规律、实验这些基础知识。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最重要,应该先将这些基础知识理解、记忆,再结合习题巩固。 1.概念:研究内涵 学习物理概念,除了知道它的定义、单位、标矢性,还要知道它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内涵和外延。有同学认为学习物理不用记概念,只要会做题就行了,对很多概念的定义都不能正确表达出来。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我们不用去死记硬背概念,但是如果要完全掌握一个概念就一定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所以不能描述出一个概念的定义就一定没有掌握好这个概念。 因此,对物理概念我们应当反复的思考才能准确把握,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加速度、功、电场这三个概念在高中物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 例如,学习功这个概念时,我们需要掌握恒力做功的表达式、公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对参考系的要求;还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理解功的含义,通过分析各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安培力、内力、外力)做的功来理解功的作用。通过大量的分析才能理解功的物理意义: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而对功这个概念的深刻理解对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非常有帮助。 复习之初,就可以把所有公式定理统统列出来,熟记在心,并在做题当中熟练和灵活运用。只有通过不断地解题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题。 另外,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同学们在高三能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旧有的知识。如学习了极限便能更好地理解瞬时速度;导数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速度、加速度、磁通量的变化率这些概

念;三角函数对掌握简谐运动的规律是非常有帮助的。 2.规律:知其所以然 关于规律的学习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规律是如何得出的;规律的适用范围(或条件)是什么。 学习物理规律除了掌握结论,还要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如同学们都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却有很多人不清楚是怎样得出的;知道自由下落的电梯内的物体和卫星上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两种不同的运动都会完全失重;知道静电屏蔽时内部的场强为零却不知道怎样证明这些都是重结论、轻过程的结果。这些同学在上课时尽管做了很多笔记,但对规律的得出过程并不清楚,造成不会做题。 学习物理规律时还要注意规律的适用范围,如动量定理必须在惯性系中才能使用,用动能定理解题时要选大地为参考系来计算动能和功。 3.实验:亲自操作 实验题对学生在高考中是否能拿高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每一个实验,有条件情况下要亲自做一做。要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特别注重基本的实验方法,能对实验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特别要重视课本上的实验,也包括每一个学生实验,重视实验涉及的原理、方法。在近年的物理高考实验中,我们已经感受到高考实验不再是简单地照抄课本上的实验,而是利用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原理、方法去处理新的问题。关于实验的复习,可以选择试题调研的《实验热点》作为辅助材料。 4.教材:精细阅读 无论是概念、规律,还是实验方法,都在教材中有详细的论述,这是任何教学参考书都不能替代的,所以在每一章学习之前都要认真阅读本章的教材。通过阅读教材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认真阅读教材的另一个作用是有些细节问题在复习时老师不去细讲,这时要结合教材复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20篇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20篇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如图甲所示,一倾角为37°,长L=3.75 m的斜面AB上端和一个竖直圆弧形光滑轨道BC 相连,斜面与圆轨道相切于B处,C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t=0时刻有一质量m=1 kg的物块沿斜面上滑,其在斜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圆轨道的半径R=0.5 m。(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块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N的大小; (3)试通过计算分析是否可能存在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滑上轨道,通过C点后恰好能落在A点。如果能,请计算出物块从A点滑出的初速度;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μ=0.5 (2)F'N=4 N (3) 【解析】 【分析】 由图乙的斜率求出物块在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动摩擦因数;由动能定理得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求出)物块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N的大小;物块从C到A,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求出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物块从A到C,由动能定律可求物块从A点滑出的初速度; 【详解】 解:(1)由图乙可知物块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设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C,由动能定理得: 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 解得: 由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物体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 N (3)设物块以初速度v1上滑,最后恰好落到A点 物块从C到A,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解得 ,所以能通过C 点落到A 点 物块从A 到C ,由动能定律可得: 解得: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段质量不计,长为6m 的绸带,在绸带的中点放有两个紧靠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A 、B ,现同时对A 、B 两滑块施加方向相反,大小均为F=12N 的水平拉力,并开始计时.已知A 滑块的质量mA=2kg ,B 滑块的质量mB=4kg ,A 、B 滑块与绸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0.5,A 、B 两滑块与绸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绸带的伸长,求: (1)t=0时刻,A 、B 两滑块加速度的大小; (2)0到3s 时间内,滑块与绸带摩擦产生的热量. 【答案】(1)2 2 121,0.5m m a a s s ==;(2)30J 【解析】 【详解】 (1)A 滑块在绸带上水平向右滑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A f , 水平运动,则竖直方向平衡:A N mg =,A A f N =;解得:A f mg μ= ——① A 滑块在绸带上水平向右滑动,0时刻的加速度为1a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A A F f m a -=——② B 滑块和绸带一起向左滑动,0时刻的加速度为2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B B F f m a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211m /s a =,2 20.5m /s a =; (2)A 滑块经t 滑离绸带,此时A B 、滑块发生的位移分别为1x 和2x 1221 122221212L x x x a t x a t ? +=?? ?=?? ?=?? 代入数据解得:12m x =,21m x =,2s t = 2秒时A 滑块离开绸带,离开绸带后A 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B 和绸带也在光滑水平面上

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8份-章末总结

物理·必修1(人教版) 章末总结

1.掌握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思路方法. 其中受力分析是基础,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工具,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桥梁. 2.力的处理方法. (1)平行四边形定则. 由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 可知,F 合是研究对象m 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加速度a 的方向与F 合的方向相同.解题时,若已知加速度的方向就可推知合力的方向;反之,若已知合力的方向,亦可推知加速度的方向. (2)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 表示方法????? F x =ma x F y =ma y 为了减少矢量的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一般不分解加速度. 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 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图所示)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sin 37°=0.6,cos 37°=0.8) 解析:(1)设小球所受的风力为F,小球的质量为m,因小球做匀速运动,则F=μmg,F=0.5mg,所以μ=0.5. (2)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沿杆方向上有 F cos 37°+mg sin 37°-F f=ma, 垂直于杆的方向上有F N+F sin 37°-mg cos 37°=0 又F f=μF N 可解得:

2020高考物理运动学专题练习

直线运动规律及追及问题 一 、 例题 例题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析:同向时2201/6/14 10s m s m t v v a t =-=-= m m t v v s t 71210 4201=?+=?+= 反向时2202/14/14 10s m s m t v v a t -=--=-= m m t v v s t 312 10 4202-=?-=?+= 式中负号表示方向跟规定正方向相反 答案:A 、D 例题2: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快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 A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t 4和时刻t 5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解析:首先由图看出:上边那个物体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可以判定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边那个物体很明显地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t 2及t 3时刻两物体位置相同,说明这段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等,因此其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相等,这个中间时刻显然在t 3、t 4之间 答案:C 例题3 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 高的平台上跃起,举双臂直立身体离开台面,此时中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 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 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g 取10m/s 2 结果保留两位数字) 解析:根据题意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的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且忽略其水平方向 的运动,因此运动员做的是竖直上抛运动,由g v h 22 0=可求出刚离开台面时的速 度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 一、力学: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①1638年,伽利略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研究了抛体运动,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②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评价: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标志着物理学的开端。 (在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理想实验是实际实验的延伸,而不是实际的实验,是建立在实际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 奥托··格里克(德国马德堡市长) ①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①提出胡克定律: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笛卡儿(法国物理学家)①根据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①将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归纳为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 ①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微小形变放大思想)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①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①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二、电磁学: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基础测试题附答案(5)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基础测试题附答案(5) 一、选择题 1.一皮带传送装置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已知滑块与皮带之间存在摩擦.现将滑块轻放在皮带上,弹簧恰好处于自然长度且轴线水平.若在弹簧从自然长度到第一次达最长的过程中,滑块始终未与皮带达到共速,则在此过程中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是(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2.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取g=10m/s2,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水平推力F 的大小分别为() A.0.2,6N B.0.1,6N C.0.2,8N D.0.1,8N 3.下列单位中,不能 ..表示磁感应强度单位符号的是() A.T B. N A m ? C. 2 kg A s? D. 2 N s C m ? ? 4.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质弹簧系住,并用倾角θ=37°的木板托住,小球

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 ) A.小球受木板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B.弹簧弹力不可能为3 4 mg C.小球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木板对小球的作用力有可能小于小球的重力mg 6.关于一对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力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力 B.平衡力可以是同一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作用力施加之后才会产生反作用力,即反作用力总比作用力落后一些 7.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斜劈A,A的上表面水平且放有一斜劈B,B的上表面上有一物块C,A、B、C一起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间摩擦力为零 B.A加速度大小为cos gθ C.C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D.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8.一物体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从0 t=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在物块上,且F的大小随时间从零均匀增大,则下列关于物块的加速度a、摩擦力f F、速度v随F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A.B.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精品文档.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 【纲要导引】 此专题作为力学实验的重要基础,高考中有时可以单独出题,16年和17年连续两年新课标1卷均考察打点计时器算速度和加速度问题;有时算出速度和加速度验证牛二或动能定理等。此专题是力学实验的核心基础,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 【点拨练习】 考点一打点计时器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时常考两种方法: (1)逐差法 纸带上存在污点导致点间距不全已知:(10年重庆) 点的间距全部已知直接用公式:,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奇数段时舍去距离最小偶然误差最大的间隔) (2)平均速度法 ,两边同时除以t,,做图,斜率二倍是加速度,纵轴截距是 开始计时点0的初速。

1. 【10年重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频率f=50Hz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 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16.6=126.5=624.5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 S ②打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用、、和f表示) 【答案】①0.1s②2.5③ 【解析】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 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v==2.5/s . ③利用逐差法:,两式相加得,由于,,所以就有了,化简即得答案。 2. 【15年江苏】(10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习题汇总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速度一定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0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0;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2.升降机天花板上悬挂一个小球,当悬线中的拉力小于小球所受的重力时,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B .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C .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3.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力方向的关系是 ( ) A .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 .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 C .速度方向总是和合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和合力相同,也可能不同 D .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 4.一人将一木箱匀速推上一粗糙斜面,在此过程中,木箱所受的合力( ) A .等于人的推力 B .等于摩擦力 C .等于零 D .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 5.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第1 s 内所受合力为F 1,第2 s 内所受合力为F 2,第3 s 内所受合力为F 3, 则( ) A .F 1、F 2、F 3大小相等,F 1与F 2、F 3方向相反 B .F 1、F 2、F 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F 1、F 2是正的,F 3是负的 D .F 1是正的,F 1、F 3是零 6.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两物体之间及M 与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M 施加一个水平力F ,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受到的摩擦力等于F B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与M 间无摩擦,M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M a D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M )g+m a 7.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使静止的质量为m 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底端向顶端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去掉推力,物体刚好能到达顶点,则推力的大小为 ( ) A .mg(1-sin θ) B .2mgsin θ C .2mgcos θ D .2mg(1+sin θ) 8.从不太高的地方落下的小石块,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 ) A .石块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B .石块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小 C .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大 D .石块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向下 9.一个物体,受n 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其中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力逐渐减小到零,而其他的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 ) A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 B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 C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 D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 10.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第 5 题 第 6 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偃师高中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检测 1、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 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 为m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 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 A 伸长量为 B. 压缩量为 C. 伸长量为 D. 压缩量为 2、汽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较近,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90 km/h,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 A.450 N B.400 N C.350 N D.300 N 3、(2012·衡阳模拟)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 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ma B.(M+m)g+ma C.(M+m)g D.(M-m)g 4、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 kg,m B=2 kg,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 的过程中,则( ) 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5、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 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测力计移至电 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 -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 正)( ) 6、(2012·大连模拟)如图所示,一个重力G=4 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放在台秤上,当烧断细线后,物块正在下滑的过程中与稳定时比较,台秤示数( ) A.减小2 N B.减小1 N D.增大1 N C.增大2N 7、一名学生为了体验超重和失重的感觉,从一楼乘电梯到十五楼,又从十五楼下到一楼,他的感觉是( ) A.上楼时先超重,然后正常 B.上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最后超重 C.下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 D.下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最后超重 8、如图甲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倾角为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由光滑圆弧连接,斜面长为2.4 m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 m/s时,经过0.8 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作出t-v0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 ) A.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B. 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若小物块初速度为1 m/s,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0.4 s D.若小物块初速度为4 m/s,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1.6 s 9、(2012·海口模拟)五个质量相等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现向右施加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则第2个物体对第3个物体的作用力等于( ) A. F B. F C. F D. F 10、如图所示是一架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在向灾区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21运动学图像专题知识要点

运动学图像专题 主标题:运动学图像专题 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难度:3 重要程度:3 内容: 1、考点剖析:运动图像是高考中的热点,多以选择题出现(在计算题中也有应用),难度中等。高考较注重学生对图像的理解,有些题目利用图像分析求解能使问题简化,深刻理解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能从图像中获得有效信息,灵活运用运动学规律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知识点:利用图像法可直观地反映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图像法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运动学中常用的图像为v-t图像。在理解图像物理意义的基础上,用图像法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如往返运动、定性分析等)会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解题既直观又方便。 3、题型分类:(主要讨论v-t图像和s-t图像,其他图像的意义在例题中说明) 点:即图像的各种交点;v-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s-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线:即图像的斜率;v-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物体的加速度;s-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 面:即图像的面积;v-t图像中表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s-t图像中无意义; 例1、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前5s做的是匀速运动 B、5s~15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m/s2 C、15s~20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m/s2 D、质点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 【解析】由图像可知前5s做的是匀速运动,选项A正确;5~15s内做匀加速度运动,加速度为0.8m/s2,选项B错误;15s~20s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m/s2,选项C错,质点一直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在20s末离出发点最远,选项D错误。 【答案】A 例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 )

(AA级)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第1单元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2 第2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4 第3单元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7 第4单元直线运动的图象8 第二章相互作用9 第1单元力重力和弹力摩擦力9 第2单元力的合成和分解11 第3单元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4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8 第1单元牛顿运动三定律18 第2单元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21 第3单元解析典型问题24 第四章机械能29 第1单元功和功率30 第2单元动能势能动能定理34 第3单元机械能守恒定律38 第4单元功能关系动量能量综合41 第五章曲线运动45 第1单元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物体的运动45 第2单元圆周运动48 第3单元万有引力定律人造卫星53 第五章动量59 第1单元动量冲量动量定理59 第2单元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63 第3单元动量和能量70 第六章电场72 第1单元电场的力的性质73 第2单元电场的能的性质77 第3单元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82 第4单元电场中的导体86 第七章恒定电流87 第1单元基本概念和定律88 第2单元串并联电路电表的改装92 第3单元闭合电路欧姆定律98 第八章磁场103 第1单元基本概念和安培力103 第2单元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108 第3单元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110 第九章电磁感应114 第1单元电磁感应楞次定律115 第2单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118

第3单元电磁感应与电路规律的综合应用121 第4单元电磁感应与力学规律的综合应用123 第十章交变电流127 第1单元交变电流127 第2单元变压器电能的输送129 第十一章热学132 第1单元分子运动的三条理论132 第2单元物体的内能和热力学定律134 第3单元气体、固体和液体137 第十二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141 第1单元机械振动142 第2单元机械波146 第十三章光学150 第1单元光的传播几何光学150 第2单元光的本性物理光学153 第十四章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158 第十六章原子和原子核16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单元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平动、转动、直线、曲线、圆周) 参考系: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1)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 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3)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2、 质点:在研究物体时,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物体看成是有质量的点,或者说 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点叫做质点。 (1) 质点忽略了无关因素和次要因素,是简化出来的理想的、抽象的模型,客观上 不存在。 (2) 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能看成质点。 直 线运动 直线运动的条件:a 、v 0共线 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 速度、速率、平均速度 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 典型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s=v t ,s-t 图,(a =0)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例 自由落体(a =g ) 竖直上抛(a =g ) v - t 图 规律 at v v t +=0,2 02 1 at t v s +=as v v t 22 02=-,t v v s t 2 0+=

最新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20篇

最新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20篇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利用弹簧弹射和传送带可以将工件运送至高处。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方向成37度角,顺时针匀速运动的速度v =4m/s 。B 、C 分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相距L =6.4m 。倾角也是37?的斜面固定于地面且与传送带上的B 点良好对接。一原长小于斜面长的轻弹簧平行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上端放一质量m =1kg 的工件(可视为质点)。用力将弹簧压缩至A 点后由静止释放,工件离开斜面顶端滑到B 点时速度v 0=8m/s ,A 、B 间的距离x =1m ,工件与斜面、传送带问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0.5,工件到达C 点即为运送过程结束。g 取10m/s 2,sin37°=0.6,cos37°=0.8,求: (1)弹簧压缩至A 点时的弹性势能; (2)工件沿传送带由B 点上滑到C 点所用的时间; (3)工件沿传送带由B 点上滑到C 点的过程中,工件和传送带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答案】(1)42J,(2)2.4s,(3)19.2J 【解析】 【详解】 (1)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2 P 01sin 37cos372 E mgx mgx mv μ??=++ 解得:E p =42J (2)工件在减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过程中,加速度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sin 37cos37mg mg ma μ??+= 解得:a 1=10m/s 2 工件与传送带共速需要时间为:011 v v t a -= 解得:t 1=0.4s 工件滑行位移大小为:22 011 2v v x a -= 解得:1 2.4x m L =< 因为tan 37μ? <,所以工件将沿传送带继续减速上滑,在继续上滑过程中加速度为a 2,则有: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1、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 A.伸长量为 B.压缩量为 C.伸长量为 D.压缩量为 2、汽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较近,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90 km/h,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 A.450 N B.400 N C.350 N D.300 N 3、 (2012·衡阳模拟)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 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ma B.(M+m)g+ma C.(M+m)g D.(M-m)g 4、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 kg, m 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则( ) 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5、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测力计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 -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 6、 (2012·大连模拟)如图所示,一个重力G=4 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放在台秤上,当烧断细线后,物块正在下滑的过程中与稳定时比较,台秤示数( ) A.减小2 N B.减小1 N C.增大2 N D.增大1 N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模型讲解 运动学模型

2013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之模型讲解 运动学模型 【模型概述】 在近年的高考中对各类运动的整合度有所加强,如直线运动之间整合,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整合等,不管如何整合,我们都可以看到共性的东西,就是围绕着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而进行。 【模型回顾】 一、两种直线运动模型 匀速直线运动:两种方法(公式法与图象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2 002 1at t v s at v v t +=+=,,几个推论、比值、两个中点速度和一个v-t 图象。 特例1: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 ;机械能守恒。 特例2:竖直上抛运动为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 0;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g 。特点:时间对称(下上t t =)、速率对称(下上v v =);机械能守恒。 二、两种曲线运动模型 平抛运动:水平匀速、竖直方向自由落体 匀速圆周运动: ωωmv mr r mv ma F F =====22 向向法 【模型讲解】 一、匀速直线运动与匀速直线运动组合 例1.一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 ,身高为l 的人以速度v 匀速行走,如图1所示。 (1)试证明人的头顶的影子作匀速运动; (2)求人影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图1 解法1:(1)设t=0时刻,人位于路灯的正下方O 处,在时刻t ,人走到S 处,根据题意有OS=vt ,过路灯P 和人头顶的直线与地面的交点M 为t 时刻人头顶影子的位置,如图2所示。OM 为人头顶影子到O 点的距离。 图2 由几何关系,有 OS OM l OM h -= 联立解得t l h hv OM -= 因OM 与时间t 成正比,故人头顶的影子作匀速运动。 (2)由图2可知,在时刻t ,人影的长度为SM ,由几何关系,有SM=OM-OS ,由以上各式得 t l h lv SM -= 可见影长SM 与时间t 成正比,所以影长随时间的变化率l h lv k -= 。 解法2:本题也可采用“微元法”。设某一时间人经过AB 处,再经过一微小过程)0(→??t t ,则人由AB 到达A ’B ’,人影顶端C 点到达C ’点,由于t v S AA ?=?'则人影顶端的移动速度: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规划指导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规划指导 高三一轮复习学生要掌握的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 法与技巧。整理出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规划指导,供参考! 第一轮物理复习的特点是:一个不落,有所侧重。一个不落是说 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问题,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充 足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教材上每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 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 章节多下些功夫。 那么对于物理来说,哪些知识是重点呢? 力学中最难的还是力的分析,很多学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涂,不 是落下某个力就是搞混几个力。所以,做题前先要切切实实明白单个 力的特点。比如重力,何时需要考虑,何时必须忽视。力的分析,一 定要多练习,多画图,从单个到多个一步步来。 功和能的知识点中,动量联系是比较紧密的。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必须试着综合使用。在这部分要重点领悟“守恒”的思想,从这个角 度去解答问题有时会使题目变得很容易。 电学部分中,比较抽象的电场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而且高考中往 往是跟磁场、力学结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时间。 光学、热学部分相对容易,也是因为这样,同学们常常会忽略这 部分内容。第一轮是的一次详细系统的复习,如果在这段时间你没有 抓住机会复习这些小问题,日后它就很可能成为你的高考失分点。 相对来说,物理的解题是有迹可循的:画草图——想情景——选 对象——分析题目、限制条件、明确所求——列方程——检查。每一 道题你都能够如此训练,当然对不同题目能够相对应省略一些步骤。 物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大概有10种: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过程分析、

状态分析、动量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图像分析和数据分析。每一种分析方法都要熟练掌握。 最后,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还要注重以下几点: 1、跟住老师复习。 2、认真看课本。 3、按照答题规范写解题过程,同时训练准确的思维方式。 4、做题量要适中,在精不在多。 5、定期复习,时常分析。 6、总结题型,对应每种题型,记住其最快的解题方法。 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8、建立错题集。 9、反刍,把以前不懂、不清楚的问题实行加深记忆,还要对当天课堂内容实行集中复习,再就是在学习新内容前,复习之前的内容。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基础测试题含答案(5)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基础测试题含答案(5) 一、选择题 1.荡秋千是一项娱乐,图示为某人荡秋千时的示意图,A点为最高位置,B点为最低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时,人所受的合力为零 B.在B点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C.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人的角速度不变 D.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人所受的向心力逐渐增大 2.在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一人从B点正上方相对车厢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A.可能落在A处B.一定落在B处 C.可能落在C处D.以上都有可能 3.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取g=10m/s2,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水平推力F 的大小分别为() A.0.2,6N B.0.1,6N C.0.2,8N D.0.1,8N 4.如图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F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B间作用力为f1,B、C间作用力为f2,则f1和f2的大小为()

A .f 1=f 2=0 B .f 1=0,f 2=F C .13 F f = ,f 2=2 3F D .f 1=F ,f 2=0 5.下列单位中,不能.. 表示磁感应强度单位符号的是( ) A .T B . N A m ? C . 2 kg A s ? D . 2 N s C m ?? 6.如图所示,质量m =1kg 、长L =0.8m 的均匀矩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现用F =5N 的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它翻下桌子,力F 做的功至少为( )(g 取10m/s 2) A .1J B .1.6J C .2J D .4J 7.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 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 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 A .伸长量为 1tan m g k θ B .压缩量为1tan m g k θ C .伸长量为 1m g k tan θ D .压缩量为 1m g k tan θ 8.如图甲所示,在升降机的顶部安装了一个能够显示拉力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上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小球,若升降机在匀速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 并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段时间内传 感器显示弹簧弹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 如图乙所示,g 为重力加速度,则(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